第四章 封建史学的繁荣时期

第四章 封建史学的繁荣时期
第四章 封建史学的繁荣时期

第四章封建史学的繁荣时期——隋唐五代

一、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该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修史对唐朝修史的影响、唐初史馆及监修制度的确立及对后世修史的影响,了解史学理论家刘知几的史学思想及杜佑《通典》体例、内容和影响。

二、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唐修“八史”的条件;唐代设馆修史;刘知几与《史通》;杜佑与《通典》。

第一节隋朝修史的成就及失误

隋朝统治共37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结束了数百年的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割据的局面。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从客观上赋予当时的历史学家以较重的修史任务。然而终隋一代并没有修出一部史学巨著,也没有造就出一批有影响的史学家。加之隋修诸史多未流传于世。因此人们论及隋朝史学,往往寥寥数语,甚至干脆避而不论。实际上隋朝史学并不是一片空白、毫无成绩可言。

一、修史机构与史官的设臵:

隋在秘书省下设著作曹和太史曹。著作曹是主要的修史机构。设有著作郎二人、著作佐郎八人,炀帝时,佐郎增为十二人。佐郎负责史料的收集,著作郎负责史书的起草。而太史曹主要是掌天时星历、推算和制定律历,而不涉足于修史。炀帝时还设臵起居舍人,执掌起居注的编录。

隋朝的修史,多由皇帝敕令大臣负责,并敕令组成修史班子。参与修史的并非都是史官。“其有才堪撰述,学综文史,虽居他官,或兼领著作”。(《史通〃史官建臵》)

二、隋朝修史的成就:

(1)魏澹等重修《魏书》:魏澹,字彦渊(深),澹父季景是魏收族叔。澹历任北齐殿中待御史,北周纳言中士,入隋任太子舍人,后升为著作郎。

开皇中,文帝认为魏收《魏书》“褒贬失实”,“诏澹别成《魏史》”,澹书以西魏为正统,

东魏为僣伪,共92卷:十二纪、七十八传,另加史论及例并目录。据《崇文总目》,澹书仅存纪一篇。(《太宗纪》)今本收书《太宗纪》取自于澹书。

(2)王劭作《隋书》、《齐志》:

王劭,字君懋,太原晋阳人,历仕北齐、北周、隋,入隋为著作佐郎。因母忧居丧在家,私撰《齐书》,被人所奏。文帝览其书而悦之,任命其为员外散骑侍郎,修起居注。后迁著作郎。在著作曹近二十年,专修国史,撰成《隋书》八十卷,编年体《齐志》二十卷等。

王劭的《隋书》既非编年体,也非纪传体,“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故其书受嗤当代,良有以也”。(《史通〃六家》)而不去系统地记载隋朝君臣的事迹,遂使有隋一代史事,“堙没无闻”。

王劭《齐志》则受到刘知几的肯定。称他“抗词正笔,务存直道,方言世语,由此必彰”(《史通〃言语》)并为其辩白不遗余力。

(3)牛弘修《周史》:牛弘字里仁。入隋任秘书监、吏部尚书。著有《隋朝仪礼》百卷,《周史》十八卷(未最后成书)等。

刘知几批评道“夫以宇文之言,而动遵经典,多依《史》、《汉》,“虽文皆雅正,而事悉虚无”(《杂说下》)

此外尚有李德林《齐史》、杜台卿《齐纪》、许善心《梁史》、姚察《梁书》等,这些史书为以后唐修诸史提供了基础。

三、隋朝修史的失误:

(1)隋禁私人修史。开皇十三年(593)文帝下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隋书〃文帝纪》)从客观上扼杀了私家修史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史学的繁荣。

(2)官府修史不力,无切实宏大的修史计划和明确的分工合作。

(3)修史者多非其才。炀帝时网罗的人才中,多是以词章见长的文士,如虞绰、王胄、

庾自直等。后人评价“隋炀帝虽好文儒,尤疾学者,前世史籍,竟无所成,数代之事殆将泯绝”(《州府元龟》)卷554国史部》虽好文儒,然轻修史,这是事实。

可参考余著《论隋朝修史》《广西师大学报》2004年3期和《论王劭魏澹修史》《史学史研究》2000年3期。

第二节唐初史馆制度的确立及史书的修撰

一、唐初史馆制度的确立:

唐初统治者对修史是非常重视的。高祖武德五年(622)在《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中指出:编撰史书,必须做到“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唐大诏令集》卷81)唐太宗也多次对大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旧唐书〃魏征传》)说明他对历史的重要性何等的重视。

武德五年(622),高祖采纳令狐德棻建议,集中一批文臣编修魏、周、齐、梁、陈、隋六朝史,结果因领导不力,具体措施不力而半废废之。唐太宗鉴于此次教训,决定改组史馆,建立必要的修史制度。贞观三年(629)唐太宗决定把史馆移到皇帝直接控制下的门下省,修史工作,统由宰相任监修。这一措施,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书编纂工作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从此,纪传体正史的编纂全由政府掌握,而宰相监修国史也就成为以后历朝修史的定制。

二、八部“正史”的修撰:

“二十四史”中,有八部修成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这表明了官修史书能集合众力的优势。

(1)《梁书》、《陈书》的修撰:

姚思廉(唐初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在其父姚察(陈朝吏部尚书,入隋受命修梁、陈二史)《梁史》、《陈史》草稿的基础,扩充内容而成。《陈书〃姚察传》云:“梁、陈二史本多是察之所撰,其中序论及纪传有所阙者,临亡之时,仍以体例诫约子思廉,博访撰续”。

今《梁书》中题名陈吏部尚书姚察所撰篇目有26篇之多,《陈书》中提此名号者有2篇。

两书每传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先叙历官次序;第二段叙重要史实;第三段死后必载颂扬之词,此种千篇一律的形式,实无可取。其结果是有美必书,有恶必讳,必致是非不明。

其史论也多有荒唐者:如《陈宣帝纪》记李总与宣帝陈顼(时任梁中书侍郎)游处,一日夜间,陈顼醉卧,李总看见陈顼身为大龙。

(2)《北齐书》的修撰:

李百药在隋任东官学士、礼部员外郎,入唐任中书舍人、散骑常侍等职。他在其父李德林所撰《齐书》的基础上“仍其旧录,杂采他书,演为五十卷”。(《史通〃古今正史》)今本《北齐书》,李百药原文的只有十八卷(共50卷),其余大致是取《北史》、《高氏小史》补充的。因此出现书法不同,称谓不同的混乱现象。

(3)《周书》的修撰:

令狐德棻历任唐初丞相府记室、秘书丞、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等职。令狐氏主要依据牛弘《周史》而修撰。刘知几批评道:“不能别求他述,用广异闻,唯凭本书,重加润色,遂使周氏一代之史,多非实录者焉”。(《杂说史》)

该书仅有纪传而无志表。作者仿《尚书》文体写成,语虽典雅,却难免失实。该书至宋代多残缺,多取《北史》、《高氏小史》补充。

(4)《隋书》的修撰:

该书总监是魏征,同修的尚有房玄龄、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贞观名臣。魏征主撰《序论》,颜师古主撰纪、传。是唐设馆修史以来第一部成于史馆众家之手的史书。

五代史书(梁、陈、北齐、周、隋五朝的史书)修成后,均没设“志”,贞观十五年(641),诏令于志宁、李淳风等修撰“五代史志”,历时十五年,到高宗显庆元年(656)完成。

“五代史志”共30卷十志: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

地理、经籍,十志原为单行本,后合入《隋书》。十志所述的典章制度,并不限于梁、陈、北齐、北周、隋,如魏及南朝宋、齐都涉及到了。因此可以弥补“五代史”无志之缺憾。因此“五代史志”也称为“隋志”。其中《经籍志》是一部从东汉到唐初古书流传总结性的著作,其地位可与《汉书〃艺文志》相比拟。《食货志》记载了北朝齐、周、隋三代实行的均田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5)《晋书》的修撰:

贞观十八年(644)诏令房玄龄、褚遂良、令狐德棻等重撰《晋书》(在此之前,有十八家晋史)书成后总题“唐太宗文皇帝御撰”。实际上唐太宗只拟定了其中《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四篇纪传末尾的“论”。真正主修者,令狐氏为首,房玄龄为监修。

该书从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记起,讫于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凡156年历史,共130卷。除帝纪、志、传外,还增设了“载记”30卷。以记载各族统治者在北方建立的“十六国”史事。是研究五胡十六国极其宝贵的史料。(“载记”最初见于《东观汉记》,用以记新市、平林等反对王莽诸人。)

由于《晋书》成于众手,前后重复,彼此失去照应等问题较多。比如王坦之、王彪之传中均有不同意诏使桓温依用周公居摄故事,估计是作者因其名字相似遂使一事分系二人。和峤、温峤本为二人,乃有一事而二人传中均有载者。

其次是《晋书》为了迎合一些人的猎奇心理,不加甄别地将一些遗闻逸事、神怪传说收入书中。削弱了史书的可信性和严肃性。比如《干宝传》记干宝父死,其母妒,将父侍婢闭于墓中十余年,后开墓,见其婢伏棺如生,载至还家“经日而苏,既而嫁之,生之”。《刘聪载记》记“时有星忽陨于平阳,视之则肉也,长三十步,广二十七步,臭闻数里,肉旁有哭声。聪后刘氏适产一蛇一虎,各害人而走,寻之,乃在陨肉之旁,哭声乃止”。详见《廿二史劄记》卷八“晋书所记怪异”条。

(6)《南史》、《北史》的修撰:

李延寿,相州(今河南安阳)人。贞观中任崇贤馆学士,迁符玺郎,兼修国史。其父李大师曾着手撰写一部编年体南北朝通史,书未成而卒,延寿承其业,改编年为纪传。耗十六年时间,撰写《南史》、《北史》。

《南史》记事起自宋永初元年(420),止于陈祯明三年(589),记载了南朝宋、齐、梁、陈四朝170年的历史。有本纪10卷,列传70卷,共80卷。

《北史》记事始于魏登国元年(386),终于隋义宁二年(618),记载了北朝魏、西魏、东魏、齐、周、隋六朝233年的历史。有本纪12卷,列传88卷,共100卷。

《南史》、《北史》二史编撰的主要依据是南北八朝的史书。李延寿采用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对八部史书加以删削、补充、整理和重新编排。使之连成一体。

《南》《北》史编纂方法主要有四:(1)重新组合:针对南北朝年代较短,一人往往历仕数朝,事迹分散在数史之中的现象,李氏采用不分朝代,凡祖孙父子有传者统统集合于一传之中的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2)删削重复和繁冗:如删去每代禅让过程及九锡文、三让表、禅位诏册等。《宋书》载文章甚多,《南史》多删削。但删去了一些有用史料。(3)补充史料:增加史料较多的有《南齐书》、《梁书》、《北齐书》、《北周书》。如《南史》增立《贼臣传》,以贬侯景(梁武未降将,先属北魏尔朱荣,后归高欢,后又降梁,548年举兵叛乱,武帝愤恨而死)。《北史》增补了《魏书》所没有记载的西魏史实。(4)秉笔直书,恢复历史本来面目。如《宋书〃武帝纪》记晋恭帝自愿禅让,宋武帝奉表陈让,封晋恭帝为零陵王,令食一郡,绝不见有逼夺之迹。《南史〃武帝本纪》记宋武帝指示兵士“进药于(零陵)王,王不肯饮,乃以被掩杀之”,直言不讳。经李延寿的笔削和重新编纂,《南》、《北》二史远远胜过了原有的八史,因此受到好评。

第三节刘知几与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

一、刘知几其人:

刘知几,字子玄,徐州彭城丛亭里人(661——721),唐高宗、玄宗时人。二十岁考取进士,任获嘉县(河南)主簿,一任就是19年。其间多次就汰除冗官、严肃法纪等向武后上疏,而武后只是嘉其直不能用。39岁时,调往长安任定王府令曹。长安二年(702)始担任史职,任著作郎兼修国史。不久迁左史,撰起居注,参加编写《唐书》,成八十卷。中宗朝任著作郎,受诏与吴兢等人重修《则天实录》。中宗景龙三年(709)因对现实不满,坚决辞去史官职务,从事《史通》写作。50岁时,写成《史通》。

开元九年(721),长子刘贶为太乐令,因犯罪流配,他亲“诣执政诉理”,触怒玄宗,被贬为安州都督别驾,至安州(湖北安陵)不久而卒,终年61岁。

二、《史通》的内容:

今有二十卷,分为内、外两篇,内篇原有39篇,今缺《体统》、《纰缪》、《弛张》三篇;外篇十三篇。内篇主要评论纪传体史书体例及史书编撰方法的得失;外篇主要叙述历代史官的建臵沿革,并评论某些历史著作。其中涉及到史料的搜集、鉴别和取舍、史书编纂的对象、体例、态度及方法等。

三、刘知几对史学的贡献:

(1)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史学发展状况:

唐以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中有《史传》篇,叙述了历代史学著作的沿革概况,评论了各家史书的得失,并探讨了纪传体史书的体例、内容及编纂方法。但评论既不全面又过于简单。然《史传》篇对刘知几的《史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傅振伦认为“《史通》一书既就《文心史传》篇意推广而成”。(《刘知几年谱》)

《史通》开卷就把唐以前的史学著作归纳为“六家”,即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共六个流派。并分别观察其源流,分析其利弊得失。“二体”,主要评论了编年、纪传两种史体的长短得失。《古今正史》、《史官建臵》系统地叙述了从传说中的“三坟”、“五典”,到唐初所修诸史历代史书发展的历史。和自古至唐的史官和史馆制度的沿革废臵,勾

划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线索。《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等篇,系统地总结了纪传体史书的体例、内容及编纂方法。

(2)揭露了古史记载的虚伪:

刘知几继承和发扬了王充“疾妄求实”的思想,在《史通》中设有《疑古》、《惑经》等篇,对《尚书》、《春秋》等儒经中记载的古史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如《疑古》中,刘氏提出了《尚书》可疑者共十条,其中一条谈到对尧的增美,一条说到对桀的增恶,另有数条谈到古代禅让征伐之事。刘氏认为尧舜相授,不是禅让,而是篡夺,不是舜传位给禹,而是禹把舜放逐了。

(3)提出了“史才三长论”:

刘知几指出:“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柟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旧唐书〃刘子玄传》)

所谓“才”,是指写史的表达能力;“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识”:是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的能力。

(4)倡导秉笔直书,反对曲笔讳饰:

刘知几认为一个史家的职责,就是要忠实地记载历史,不能任意曲笔篡改。他要求史官写史要“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要“不掩恶,不虚美”,“善恶必书”,为此他作《直书》、《曲笔》两篇。赞扬了历史上敢于秉笔直书的人:“仗气直书,不避强御”,“肆情奋笔,无所阿容”,“遗芳余烈,人到于今称之”(《直书》)而严厉批评那种“事务凭虚,词多乌有;或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诬人之恶,持报己仇”的曲笔现象。

(4)提出了改造旧史的主张:

比如主张删去或改造《艺文志》“所列书名,唯取当时撰者”,不必向上追记历代典籍

的存没情况。同时改造《天文志》、《五行志》。

主张增设《都邑》、《氏族》、《方物》三志。这个主张被南宋郑樵接受。《通志》“二十略”中,设有《氏族略》、《都邑略》、《昆虫草木略》。主张增设《制册章表书》。“宜于表志之外,更立一书,若人主之制册、诰令、群臣之章表移檄,收之纪传,悉入书部,题为《制册章表书》”。

总之,《史通》奠定了我国史学理论的基础,刘知几的史学思想丰富了我国的史学园地。对后世的历史编纂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参见余著10篇有关《史通》的论文)第四节杜佑与《通典》

一、杜佑其人:

杜佑(735——812),字君卿,唐京兆万年杜曲(陕西长安杜曲)人。出身于累世仕宦之家。(杜姓在唐朝做过宰相有七人)他一生做了60年官,做过工部郎中、金部郎中、度支郎中、御史大夫、礼部尚书等职。从德宗末年到顺、宪宗,位居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歧国公。

由于他久任水陆转运、度支、盐铁等财经方面的大员,对政治经济等典章制度较为熟悉,这为他编写《通典》提供了有利条件。

开元末年,刘知几的儿子刘秩编出《政典》35卷,分礼、户、吏、兵、刑、工六纲,记历代政治制度。杜佑认为它的内容不够详备,因此以它为蓝本,博采诸书,扩充整理而成《通典》。前后历经36年。(可参见余著《浅论唐代史学家刘秩》《炎黄文化研究》2002年9期)

二、内容和编纂方法:

《通典》是第一部专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所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肃、代以后的变革,也附载于注中。全书200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各门之下有子目。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全按历史顺

序排列材料,而每个项目又都各自立有标题。这种编纂方法,为制度通史开创了先例,它源于纪传体史书的“书”、“志”。

与正史“志”相比,《通典》有几个显著变化:(一)将《食货典》立于卷首,而《食货》中又以田制为先,说明杜佑已经看到农业生产在当时社会中重要地位。它的发展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的发展。(二)《通典》不列律历、天文、五行、祥瑞、舆服等内容;增加了选举、兵、边防等门类。这就打破了旧史中重礼乐、天文、五行的模式。对后世的典制体著作的编撰影响深远。(三)重视言论:在有关卷后,多录“群士论议”,附于正文之下。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四)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通典》自注有解释音义、掌故的,有考证史料,阐明写作意图的。

三、《通典》在史学上的地位:

1、创立了新的史体——典制体的通史体裁:

唐以前,史书体裁只限于纪传体、编年体两种史体。杜佑取《政典》与史志之长,综合了历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创立了典制体通史,为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后来的“三通”、“九通”、“十通”及各种会要都是在它影响下编纂的。

(2)对历代典章制度,作了大量探本穷源的工作:《通典》的许多材料,多出自正史,然正史各志多不衔接。杜佑第一次有系统地进行了加工整理,并作了大量探本究源的工作。此书重要的一点是“通”,从古到今原原本本地叙述历史典制的起源、发展,“肇自上古,以至唐之天宝”。

(3)通过序论,发表精辟的见解:如论“选举”,他说:“非今人多不肖,古人多材能,在施政立本使之然也。而况以言取士,既已失之,考言唯华,失之愈远。若变兹道,材何远乎?”这是对以诗赋取士的评论。论“职官”则云:“出租赋者减耗若此,食租赋者岂可仍旧?如一州无三数千户,臵五六十官员,十羊九牧,疲吏烦众”。这些议论说明杜佑的政治见解都是针对唐代实际问题的。在卷中记述“群士议论”,对前人的有关评论多加搜集,并

加上自己的按语。

四、局限性:

(1)在200卷的《通典》中,《礼典》竟达100卷之多,反映了杜佑对封建礼制的高度重视,然而造成了全书的臃肿而不协调。

(2)在《兵典》中,不去记述兵制的沿革,而专记用兵之道,甚至连火鸟、火兽之类近于荒谬的传说,也不厌其烦地一一备载。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欠缺。

第五节后晋修《旧唐书》

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史馆修史、宰相监修实录和国史的制度,但没有修出一部本国的国史。后晋修成的《旧唐书》,却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

一、《旧唐书》的编纂过程及编纂人:

《旧唐书》修成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即唐亡国后39年。是官修书。《旧唐书》的修撰,从筹集史料,到全书完成,经历了梁、唐、晋三代,历时25年。后梁末帝龙德元年(921),史馆奏请“记得前朝会昌以后公私,亦任抄录送官”(《旧五代史〃梁末帝纪下》)。这是五代筹集唐代史料的开始。

后晋天福六年(941),高祖石敬塘诏命户部侍郎张昭远、起居郎贾纬、秘书少监赵熙等修《唐史》,以宰相赵莹监修。

主要依据的史料:唐二十朝,武宗以上十五朝皆有实录。宣帝以后,实录不存。有实录可凭是修史的有利条件;唐人所修国史,如吴兢《唐书》、韦述《唐书》等。

开运元年(944)七月,赵莹被罢相,刘昫接任监修之职。开运二年(945)《旧唐书》完成,故题名刘昫等撰,其实刘昫领衔监修仅七个月。赵莹对编撰《旧唐书》贡献最大。从筹集史料,组织人力,到制定规划,确定体例,用力最多。

二、《旧唐书》的价值:

(1)保存了大量原始材料:

《旧唐书》撰完第二年(946),契丹大举南下,攻取开封及河南诸州,后晋随之灭亡。而此时《旧唐书》已成,保存了许多史料。《旧唐书》详录唐代实录和国史原文,少有改动。《廿二史札记》卷16有“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条。

(2)唐末五朝本纪记事甚详,较之《新唐书》更有价值;

唐末宣、懿、僖、昭、哀五朝无实录,其史料基本靠访求而来,记载甚详。比如《哀帝纪》旧书约一万三千字,而新书只有1000字,因此说后五朝本纪较新书更有价值。

三、存在的问题:

编撰草率:《旧唐书》前半部分,对史料不加考证和筛选,完全照抄原文,出现许多错误。比如《职官志》称唐为皇朝、皇家,《经籍志》称唐为我朝。甚至再现重复为某人立传的现象,如有两个《杨朝晟传》,两个《王求礼传》。

依据旧史,多所回护:如穆宗以下诸帝,皆宦官所立,而本纪绝不书。《田神功传》不载其先为安禄山兵马使之事。

思考题:

①史馆修史制度确立于何时?唐修“八史”中,有哪几种出于史馆所修?

②《史通》是怎样一部著作?它的性质、内容如何?

③《通典》是怎样一部著作?它将历代典章制度分为那几大类?

史学概论·第一章历史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章历史学的学科性质 所谓历史学的学科性质,讨论的是历史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西方争论二百余年,中国也有近百年之久,还将继续争论。 讨论此问题的必要性:不是为历史学争科学或艺术的称号,而是借此说明历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弄清楚历史学应该研究什么,历史学者可以做什么,对历史学可以期待什么,不应该期待什么。对历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也影响研究者采取何种态度、方法从事历史研究。此问题非文字游戏。 第一节历史学的科学化 有关历史学学科性质的争论,始于历史学向自然科学看齐,将自己变成科学。历史学的科学化在西方发生在19世纪,中国则在20世纪。在古典时代历史学没有被视为科学。古希腊,科学是求得真知的学问呢,历史知识不属于“真知”,人们将其与“诗”并列,由缪斯女神之一克丽奥掌管。人们看重的是史学的艺术功能(陶冶情操、提升智慧、提供道德评判依据)。史家没有因史学不能跻身于科学的行列而烦恼。中世纪,在西方史学是神学的分支,旨在世俗世界里证明宗教神学的合法性,为神学作佐证与诠释。18世纪自然科学获得飞速发展,数学、力学的发展实现了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牛顿提出的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基础,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革命。化学、生理学、地理学等也相继成立。这些改变了世界。恩格斯说“18世纪综合了历史上一直是零散地、偶然地出现的成果,并且揭示了它们的必然性和它们的内部联系。无数杂乱的认识资料得到了清理,它们有了头绪,有了分类,彼此之间有了因果联系,知识变成了科学,各门科学都接近完成,即一方面和哲学,另一方面和实践结合了起来。18世纪以前根本没有科学,对自然的认识只是在18世纪(某些部门或者早几年)才取得科学的形式。”(《马恩全集》第11卷第656~657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自然科学成为一切学问成功的典范,其他的学问向其看齐。 19世纪是“史之自觉”的世纪,史学要求摆脱哲学而独立,于是向自然科学看齐,将自己变成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开始科学化历程。严格意义上的西

中国封建社会

浅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脆性结构,缺乏弹性,只要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三个子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偏离适应态到某种程度就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瓦解”,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每隔两三百年就出现一次王朝更迭的根源。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极具弹性的社会,“超稳定”本身即意味着具有极大的伸缩性。这涉及到超稳定系统在时间上的界定,中国封建社会是弹性的、流动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中国在经济结构上是弹性的。中国不存在一个长期的地位固定不变的经济集 团。由于土地是封建社会最大的财富,所以开放主要体现于获得土地的方式上。这又有两点:①土地自由买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中国的土地私有化缘起很早,春秋战国时就已开始。在封建的中国,“强弱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千年田换八百主”是常见的现象,任何人只要有钱就能购买田地,上千为地主。中国封建社会虽然存在一段国有制历程,但土地国有制不代表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它只能暂时促进经济的发展,况且国有制从来没有从根本上禁绝土地买卖,也不可能禁绝,比如,唐均田制下,就有出卖永业田和口分田的若干规定。②中国实行“诸子分户析产”的财产继承制度,即使是田连阡陌的大地主,几代以后也不免贫困。 2、中国在政治结构上是弹性的。中国拥有一个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官僚体 系。中国是最早废除“世卿世禄”,从知识分子——士中选拔人才的国家。先是自荐,接着是征辟、察举,然后是九品中正选人,最后是科举,地区阶级包括平民百姓,只要学识渊博、德行出众,就有可能脱颖而出,进入官僚体系,成为特权阶级一员。另外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对抗强大的贵族势力,也为了政权的巩固,皇帝不断破格提拔出身低微的士人典掌机要,这些都有利于保持整个官僚体系的活力。 3·文化结构上是弹性的。儒家学说虽然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它是不断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的,在此过程中,儒家学说大量吸收法家、阴阳家、道家的学术思想,佛教传入中国后,一些佛教禅理也融入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的一部分。除儒家思想外,其它学说都存在,并没有消失。

史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2011-2012第一学期《史学概论》复习题 1、广义“历史”定义。 定义: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它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 2、狭义的“历史”定义及其特征。 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二是指对以往事件的记录和研究。特征:前者是客观的,后者则是带有主观倾向性的。 3、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关系? (1)两者的共性:①一度性;②客观性。 (2)两者的差异:①对象不同:自然史以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人类史是以社会中的人、人群的活动为研究对象。②产生的时间、变化的速度各不相同:自然界约有46亿年的历史,生物的历史也有30多亿年,且自然界的变化缓慢;人类的历史只有300万年左右,农业起源于1万年左右,人类最早的文明只有5500多年,且人类史的变化相对较快。③产生的途径和其中存在的规律不同:自然史是一种没有意识的存在,因此,自然历史的规律都不存在主体的选择规律;人类史是人类创造的结果。 因此,人类历史的规律往往不能简单地用因果关系来表达,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向。 4、狭义“历史”二者间(人类客观的历史与历史撰述)的关系如何? (1)区别:①客观性:②主观性: 历史记录(一次主观化)、历史著作(至少二次主观化) (2)联系:客观的历史:是被反映对象(被加工物) 历史撰述:是反映结果(加工处理的产品)

5、何谓“历史学”?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6、历史学的学科特性?根本任务? 学科特性:是科学,而非艺术。 根本任务:揭示历史规律。 7、历史学的学科群是怎样划分的? (1)、理论部分(以历史、历史学为研究对象) 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主题部分(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 按时间划分:史前、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当代史等 按内容划分:世界史、地区史、民族或者国别史、专门史、历史地理等 按区域划分:美国史、日本史、中国史、中东史等 按专题划分: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等 (3)、史学辅助学科(以史料为研究对象) ①目录学(搜集史料);②版本学;③校勘学;④辑佚学;⑤辨伪学;⑥考据学; ⑦训诂学;⑧史料学。(②-⑧,获得真实的史料) 8、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课本14页) 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尊在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9、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关系:①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历史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离不开这样那样的哲学世界观的理论指导,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渗透在历史研究方方面面,成为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②历史学位哲学提供经验拿和史实的依据。

史学理论与方法参考阅读书目

史学理论与方法参考阅读书目 1、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0年。 2、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人物评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译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4.[英]格鲁内尔:《历史哲学》(中译本)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5.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6 张尚仁:《社会历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 7、韩震:《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北师大出版社2003年。 8、庄国雄等:《历史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9、[美]威廉?德雷:《历史哲学》(中译本)三联书店1988年。 10.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11.佘树声:《历史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田汝康、金重远编选:《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13.张文杰等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14、葛懋春、姜义华主编:《历史比较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15.葛懋春、姜义华主编:《历史计量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1987年。16.[美]雷蒙德?格鲁:《比较历史研究概论》(中译本)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2 年1期。 17.[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18.[苏]茹科夫:《历史方法论大纲》(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19.[波]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20.[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21.[莫]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22.[法]勒高夫:《新史学》(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23.[美]詹姆斯?哈威?鲁滨孙:《新史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24.[美]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25.[美]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26.[美]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27.[英]卡?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28.[美]唐纳德?凯利:《多面的历史》(中译本)三联书店2003年。29.[英]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30.[美]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中译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31.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32.李幼蒸:《历史符号学》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33.蒋大椿:《史学方法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34.蒋大椿:《唯物史观与史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35.蒋大椿:《史学探渊》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 36.[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7.[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8.[法] 迪拉里:《历史学家思想和方法》(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9.袁吉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0.严建强、王渊明:《西方历史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1、历史意识:人类有了自觉的意识后,开始向长辈学习生存的技能、知识和经验,进 而意识到还要向去世的先辈学习。萌发了最初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人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意识产生的原因: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的历史的延伸。 历史遗产:有物质遗产,也有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遗产。 对待历史遗产的态度:不同社会阶级、阶层由于政治、经济立场的不同,对待历史遗产 的态度也不同。都要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历史遗产为自己的现实利 益服务。因此,出现了对历史的不同解释。 史鉴、史师:由于人们对史鉴、史师的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人们才需要学习历史。 2、维柯的历史观:维柯:《新科学》 把人类历史经历了三个时代 神的时代:人们在神的政府统治之下,一切都由神的力量支配。 英雄时代:人们在贵族统治之下,贵族认为自己的品性高于平民,所以是当然的统治者。 凡人时代:所有人都承认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先建立民众国家,然后建立君主国家。两者都是由人建立的政府。跟神没有关系。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最后还是“神的谕示”。 《新科学》的副标题“按照神的谕示考察各民族共同本性的科学” 3、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与天命——神学史观 西周时期,周公等认为,夏、商王朝之所以兴起,是因为“服天命”、“受天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敬德”。所谓“敬德”就是“保民”。 西周的天命观一直影响到后世儒家的历史观。“天命”、“天道”、“天理”成为儒家历史评价的标准。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在探讨朝代更替时,多强调“天” 对人事的干预。 《史记·天官书》“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竞天。其后秦遂以灭六国,并中国,……” 《高祖本纪第八》:“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汉代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谶纬之学行时一时,并在中国传统社会流传。 西方古代的天命—神学史观 克罗齐在评价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时说”关于全部历史的动力问题常常被一般化了。……。命运或不变的必然性是不是压迫人类的,人是否不过是任性的命运的玩物。

史学概论 论述题 考试内容(标准打印版)

1、历史、史料、史学三者关系 历史:广义: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狭义:人类社会发生、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史料: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的痕迹 历史学:通过史料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科学,是历史固存的记载,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 关系:历史是历史学主要研究对象,史料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是历史研究的起点。2、史学的功能 社会功能:①揭示性的功能:历史规律,发展趋向,来树立对社会人生的正确信念 ②教育性的功能:明是非,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借鉴性的功能:总结教训 ④服务性功能:文物资料、陈列文物 学术功能:①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②增添人类知识宝库 3、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 ①“以往一切历史理论,之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 的原因,没有发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发展过程是这种关系的根源。” ②与此相联系,“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其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 史人物的活动。 4、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①最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的基本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阶级的存在仅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⑤论证了社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解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历史认识过程中三种形式及其各自解决什么问题? ①考实性认识(回答了历史是什么的问题),确认了历史现象和人物存在形态,判断历史 史料和历史现实的真实性,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②抽象性认识(解决了历史统一性、规律性和内在联系),确定个别现象外部形态,规律 性包含了必然性,进行了抽象性认识 ③评价性认识,研究历史现象在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的价值 6、历史认识对象的特点: ①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是以往人类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一维性 ②历史作为过去的客观存在,是不会变化的 ③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有阶段性可分 ④历史是一个继承扬弃的发展过程,考察历史应该是双方面的 ⑤作为客体的人类历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产 物 7、当代史学方法论的总原则:整体化,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从运动中考察历史,从联系中解剖 历史 当代史学方法论的主要特点:综合、立体、系统、比较、运动 8、历史主义基本内容:

《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史学理论经典书目 [中文书目] 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 2.〔唐〕刘知几,《史通》 3.〔汉〕司马迁,《史记》 4.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二)(台北:三民,1998) 5.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一)(台北:三民,1993) 6.周佳荣,《中国史学名著概说》(台北:唐山,1989) 7.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一)(台北:三民,1973) 8.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二)(台北:三民,1973) 9.麦劲生,《近代史学与史学方法》(台北:五南,2000) 10.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台北:巨流,2000) 11.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99增订新版) 13.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于沛主编,《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8) 15.王旭东,《史学理论与方法》(合肥:安徽人民初版社,1998)

16.周梁楷等,《史学导论》(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5) 17.周梁楷,《历史学的思维》(台北:正中,1993) 18.姜义华,《史学概论》(台北:水牛,1992) 19.甲凯,《史学通论》(台北:台湾学生,1985) 20.王尔敏,《史学方法》(台北:东华书局,1977) 21.李家祺,《历史纂述的方法》(台北:台湾商务,1970) 22.姚永朴,《史学研究法》(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 2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2) 2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上海:商务,1933) 25.李思纯译,《史学原论》(上海:商务,1968) 26.何炳松,《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7) 27.何炳松,《通史新义》(上海:商务,1928) 28.卫聚贤,《历史统计学》(上海:商务,1934) 29.李则纲,《史学通论》(上海:商务,1935) 30.杨鸿烈,《历史研究法》(长沙:商务,1939) 31.蔡尚思,《中国历史新研究法》(昆明:中华,1940) 32.吴泽,《中国历史研究法》(重庆:峨嵋,1942) 33.吕思勉,《历史研究法》(台北:华世,1974) 34.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台北:独立,1945) 35.许冠三,《史学与史学方法》(香港:自由,1958) 36.许冠三编译,《历史哲学与历史解释》(初版未详;台北有环宇刊 本)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历史: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第一,它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的区别。“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③既包括自然史,也包括人类史的“历史”就是从广义上对历史的理解。而单单指人类社会史的“历史”,便是从狭义 上对历史的理解。第二,历史应该是人类社会活动发展的过去形态。 历史主要特点:第一,人的存在是历史的前提。第二,一度性,又称一去不复返性,第三,复杂性,第四,统一性和多样性。人类客观历史的统一性,又可以叫做普遍性,是指历史所共同的东西、普遍的存在,其实际所说的即是历史的客观规律。历史的多样性,指人类社会历史的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实。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一统的,历史的统一性即规律性,通过历史的多样性体现出来,历史的多样性是历史统一性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五,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的必然性与历史的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彼此互相联系的辩证关系。第六,人类社会的历史还与自然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的必然性与历史的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彼此互相联系的辩证关系。 1.历史的必然性总是要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历史偶然性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形式。 2.历史的偶然性是历史必然性的补充。它对历史必然性的实现能够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3.历史的偶然性终究要受历史必然性的制约,其最后的结果也完全决定于历史的必然性。 史学: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史学最早起源于史官,史学起源于史书,史学,说到底就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和科学。它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史学的分科:第一,按照史学所研究历史的时间跨度,分有通史和断代史。通史,指对历史作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作研究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书,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南宋郑樵的《通志》,现代周一 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 等。断代史,原指中国史学中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其创始 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后来的 正史亦都是断代史,如,《旧唐 书》、《新唐书》、《宋史》、《元史》 等。现在,可以泛指对某一历史 时期历史的研究与阐述的学科 和书 著,如,原始社会史、中国近代 史等;史书,如范文澜的《中国 近代史》、胡绳的《从鸦片战争 到五四运动》等。第二,按照史 学所研究历史的空间(地域)跨 度,分有世界史、国别史、地区 史和乡土史等。世界史,指其研 究、阐述内容涉及世界历史发展 进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 著。如,世界通史、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 现代史等的学科及相关史书。国 别史,凡其研究、阐述的内容只 包揽一个国家历史的发展进程 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著都 称国别史,如,英国史、法国史、 日本史和中国史等的学科及有 关史书。地区史,指只涉及到世 界上某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 及其规律研究和阐述的史学学 科和书著。如,非洲史、拉丁美 洲史、东南亚史等的学科及相关 史书。乡土史,一般指对我国某 一地方(如省,自治区、市、地 区、乡等)历史的研究及有关书 著。如,东北史、西藏史、台湾 史、北京史等的研究及书著。第 三,按照历史的不同领域、不同 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可以有各 种不同学科的专史。如,经济史、 政治史、文化史、法制史、民族 史、宗教史、 哲学史、文学史、教育史、战争 史,以及国际关系史等的研究与 相关史书。第四,由对人类客观 历史的研究与阐述转而对史学 自身进行研究和阐述的一些学 科和书著。如史学理论;以研究、 史学史。 史料: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 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史料的种类:1.史迹遗存。历史 遗址,墓葬。2.历史文献资料, 历史文献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 口碑资料(一些历史事件、历史 进程的亲历者、目击者或者历史 人物的亲朋故友,在他们心中保 存着不少当时历史的事实情景, 都不同程度地有一本历史“陈年 旧帐”),文字资料包含史部类, 经子集类,档案类,地方子类, 甲骨和金石铭文类,外国人著述 类 史料的搜集方法:充分利用工具 书,分类搜集法,追踪搜集法, 通过平时读书和阅读报刊搜集 史料,通过调查采访搜集口碑史 料,利用互联网络搜集史料 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意 义:是我们能够认识研究人类历 史的唯一源泉,是由客观历史到 史学的中介。认识历史和进行史 学研究的前提,可以更加形象逼 真的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使其 他史料得以保存和是能够恢复 历史面貌的唯一材料 理论是史学研究的指导:第一, 它可以使人们把零碎的、分散的 历史现象联系起来,发现它们其 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揭示和认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二,理 论可以帮助人们透过历史现象, 揭示历史本质。第三,史料的鉴 别、整理同样需要正确理论的指 导。 .史与现实::其一,历史总是吸 引着现实的人们。现实的人们不 但不忘记历史,而且总要从历史 当中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其 二,现实又总是要为历史的认 识、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供给 其新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其 三,现实还能够给历史研究提供 新的认识条件、能力和方法,推 动史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宏观与微观的认识:宏观带有 全局、整体的意思,而微观则指 的是局部和个别。宏观与微观的 认识是与人类客观历史现象的 特点,如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 然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局部性 和整体性、个别性和联系性等, 紧密地联系的。具体地说:宏观 认识历史,应该是从总体上、联 系上、多侧面、全方位和发展的 角度去对历史进行考察,而后认 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和 人类历史现象的统一性。微观认 识历史,则主要是限制于考察人 类历史的局部或个别现象,而且 常常是孤立地、静止地对历史进 行观察。宏观认识历史,所用方 法偏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微观 认识,则偏重于计量、辨伪、校 勘、考据等的方法。联系,主要 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作为史 学界和某一位史学家,可以有所 分工,有所偏重,第二,从认识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 此版本尚存在不少错误,望各位帮忙更正,亦希望各位能帮忙补充和完善,谢了啊 另,文中蓝色字体是我无法辨认出来的,我记录的时候写得太龙飞凤舞了,结果连我自己都认不出来了,汗…… ――――超华-------------------------------------------------------------------------------------------------------------------------------------------------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 1.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3.公元五世纪希罗多德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史学之父”的殊荣; 4.欧洲中世纪的史学观主要是基督史观; 5.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6.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7.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 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 8.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 9.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或社会形态的不可跨越性和可跨越性的描述精辟地阐明了客观 限定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10.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法则式归纳方式又称实证归纳; 13.归纳性方法是由众多的个别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4.演绎性方法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判断的方法; 二、多选题 1.历史学与下面哪些学科间有着既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的密切联系() a)哲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地理学 2.移情式领悟方法也被称作() a)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个别描述式的表现方法艺术式的表现方法 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倡导者有() a)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 4.国内史学界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 a)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关系各种因素的合力 5.历史文献学科包括哪几个部分() a)经史子集档案文献地方志甲骨和金石铭类外国人著述 6.人本主义思潮中的某些代表人物() a)萨特尼采叔本华 7.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为科学经历了那些阶段() a)天命史观人性-理性史观唯物史观神学史官 8.中国古代持有历史循环论观点的是() a)孟子邹衍 9.古代希伯来哲学大致上由哪些关键概念确立起来() a)对唯一神的信仰受神恩赐或被神“选择”的观念神授法律的重要性 10.孔德的实证主义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a)观察比较 11.史学功能有() a)资鉴史观垂训史观经世史观史学无用论 12.史实的考证中常用到的方法有()

《史学方法论》的读后感

《史学方法论》的读后感 当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随手翻了翻,没有吸引到我,感觉有点枯燥,《史学方法论》的读后感。当开始读后,发现印证了我的第一个感觉,很无聊,又有点看不懂。那时我正在看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没有太多的感触,就这样看着。后来在读书会时我也向老师提出了我的感想,老师说这一定不是书不好,一定是你还没看懂,还没明白这本书要告诉你什么,当你读懂时,就知道了这本书的魅力。 果然老师的话是对的,努力看下去,越看到后面越有感触,让我情不自禁又回过去细细地读了前部分。 史学方法是训练史学家的一门学问。杰出的史学家,可能是天纵的,道地的史学家则是训练出来的。在历史洪流中,史学方法是一门真实的学问,一定要在史学发展既久、史书大量盈积之后,才能出现。而写一部理想的史学方法,一定要有一个世界史学的基础,最低限度要兼通中西史学。要客观的看待各国、各民族的史学,不要存在偏见,要取其长而去其短。 什么是历史?记得刚进入历史系,老师就问过我们。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好简单的问题,历史就是·····突然有回答不上来,想了想就说是过去的就是历史。已经记不清当时老师给我们的对历史的定义。这本书中杜维运先生告诉我们历

史是由所谓”历史事件”及历史学家两部分组成的,缺一不可。历史事件、历史学家就成了《史学方法论》所关注的两个主要对象。 对历史事实的选择、考证和描述是有方法的,本书的前一部分就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史学家在治史要综合应用归纳方法、比较方法、综合方法和分析方法。要了解这些方法的利弊,合理利用,不能把其中一种认为有用,就当成是万能的。在史料的考证上要注意史料的不同分类和考证的方法。文史不分家。描述历史就离不开写作,但史学的写作与文学又不同,在本书中作者详细地历史文章的特性、风格及写作方法、注意点。 接下去作者比较了中西史学,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来比较了中西的`史学。西方以欧洲史为其多数时候的唯一,并视为人类历史的核心,且常认为其它地方是没有历史的;中国近代史学虽不如西方澎礴,但在《史记》中就已知将历史推至历史学家所知的一切地域。何不算得是一种领先。史学的发展有赖历史学家的眼界、心胸的不断扩展。治史为信史实不易,许多时候也不是历史学家可以做得了主的。 最后介绍了史学家的素养、历史的境界。这让我记起在一次课堂上,一位老师对我们说的历史并不是谁都可以教的,不懂历史的人以为历史很简单谁都可以教,只要看一下书就行。却不知道教历史是不简单的,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很高的素养,也是本书写的史德。 战争是曾经历史极其重要的部分,也是史学家极其关注

史学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史学导论 《史学概论》的性质与任务 史学概论是史学中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它不是直接考察客观的历史过程,而是以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特别是历史学家认识历史的活动为研究对象。 其任务是从历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就,将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系统地研究它的一般过程、主要特征、基本规律,确定现代史学发展的途径,推动历史研究活动和整个历史学进一步科学化与社会化,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 第二章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历史认识的结构 一、知识论 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 二、介绍古今中西关于历史认识论的有关学说。 人的意识能否正确地或客观地认识社会历史? 1)人们的意识完全能够达到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因为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因而人类就一定能够认识历史,并且比认识自然具有更大的优势和精确性。 2)历史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客观地认识历史,因为历史认识必然要受到人们的立场、方法、心理、价值、伦理、宗教、时空等因素的影响。 3)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人类不能正确地或客观地认识历史,但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却是在向客观性的认识逼近 三、考察影响历史认识的因素 历史认识的本质:历史事实属于过去,而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则属于现在,因此历史学家与其对象——过去之间是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赖的。把过去与现在,也就是说,把主体——历史学家与客体——历史事实统一起来则是历史学家的工作。要做好这个工作,历史学家必须克服历史时间间距所造成的主观偏见和曲解,要越过“现在”的障碍以达到客观的历史事实. 历史认识是主体、客体、中介的三者能动统一 历史实际的特点:客观性,不可再现性 历史实际的客观存在:历史实际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变、过程,它一经发生,就成了不可能更改的既定存在。 历史中介的特征:历史实际的遗留和副产品;选择性:王子与平民;客观性;中介性 历史中介:历史研究只能通过目击者的记录来叙述以往的史事,因此,与对现在的了解相反,对过去的了解必然是“间接”的。然而除了前代留下的史料可供我们思索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能使时光倒转。 历史资料的种类:历史文献等文字资料;遗址、遗物;非物质文化,口述历史、传说、风俗等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名词解释 1.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系统认识,同时它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主要指人们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性概括。它是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历史观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产物,分为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1.《史通》:史评类史书。唐刘知几撰。成书于710年,共二十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着。 2.《文史通义》:清朝史学家章学诚的史学着作。出版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全书内容广泛,包括易教、书教、诗教、经解、言公、史德、方志等。章学诚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还提出整理“方志”的主张,即编修一地的历史演变,主张方志要立三书:记载大事和人物的“通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掌故”和记载文献诗文的“文征”。 3.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古史辨》,共七巨册,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工作,对于推翻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 4章学诚:清代史学家。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毕生精力用于讲学和着述,曾主讲定州定武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归德正文书院。长期在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参加《续资治通鉴》编撰工作。主修《湖北通志》,惜未定稿,现存遗稿数十

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第三节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同一个学科中的不同的学派,都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如果不掌握那些理论和方法,就不可能系统地掌握该学科的知识,更无法从事该学科的研究。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盖莫能外。 《史学概论》就是讲述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它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初学者掌握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人们往往直观地觉得,学习历史不需要专门学习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只需把有关中国史、世界史的各门基础课程和有关的通史、专史著作学好就够了;研究历史也不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只需熟悉搜集、整理和编排历史材料的技巧就行了。这样的想法很容易把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引入迷雾,陷入无边无际的史事海洋,在层层叠叠复杂交错的历史人物、事件的漩涡中,看不出历史行程的轨迹和方向,而且自身陷入那些漩涡,犹如一团乱麻缠身,越来越心烦意乱,不堪忍受,以至最后完全丧失信心,放弃对历史学的科学真理的追求。因此,有志于探求历史学的科学真理的人们,千万不要受那种直觉的误导。 实际上,人们读任何一本历史书,直观地看,都只能看见书中展示着一个接一个的人物和事件,那些人物、事件之间有没有联系呢?如果有,又是什么样的联系呢?有的书根本不讲这些问题,就靠你自己去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去分析呢?有的书对那些人物、事件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你读了以后,可能觉得有的解释能够使你信服,有的解释却使你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你又用什么标准去判断各种各样的历史解释的是非得失并作出取舍抉择呢? 例如,当你研读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有关通史和断代史著作时,从一开始,你就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迎面而来,诸如:为什么中华先民在仰韶文化(链接文本素材库: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前,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域的早期定居农耕村落文化,以磨制石器和彩陶为特色,因1921年在河南渑池杨绍村首次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链接文本素材库:龙山文化——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域的早期定居农耕村落文化,有精致的磨制石器和轮制陶器,因1928年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首次发现而得名)时代,在没有使用铁制农具和耕畜条件下,就开始进入定居农耕生活,而大多数希腊人直到荷马时代(链接文本素材库:荷马时代(Homeric Age)——相传为古希腊游方盲诗人荷马(Homer)汇集的史诗《伊利亚特》(Lliad)和《奥德赛》(Odyssey)反映的历史时代,多认为在纪元前11世纪至纪元前9世纪。当时大多数希腊族群还没有建立城邦,过着频繁的迁徙和征战生活)以后的古风时代(约公元前8—6世纪)和古典时代(约公元前5—4世纪)(链接文本素材库:古风时代(Achaic Age)和古典时代(Classical Age)——古风时代是继荷马时代之后的古希腊历史时代,一般认为认为是在纪元前8世纪至纪元前6世纪这段时期。那时希腊人开始比较普遍地建立永久性定居城邦,但与其后的古典时代(约为纪元前5世纪至纪元前4世纪)相比,生产生活和社会制度都显得十分简陋、古朴。恩格斯认为西方文明时代的历史为2500年,他是把纪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视为古希腊以至整个西方世界开始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97,113页)才比较普遍地建立永久性定居城邦,比较稳定地定居下来;而拉丁——罗马人大概到纪元前753年罗马建城之时才开始比较稳定地定居下来;至于日耳曼人,更是历经许多世纪的迁徙征战,实际上是在纪元后5世纪摧毁西罗马帝国之后,才最后在西、北欧广大地域定居下来。可见,作为现代西方各民族先民的重要成分的古希腊人、拉丁——罗马人和日耳曼人进入定居农耕文明的时间比中华先民晚三、四千年以上;而在此以前,他们大都经历了充满迁徙和征战的游牧和游耕生活(链接文本素材库:游耕(shifting agriculture)——一种原始农耕方式。其特点是,技术浅陋和土壤肥力消耗流失迅速,土地耕种一年以后就得长期休耕,才能恢复肥力。典型的游耕制耕1年休7年。这就意味着,一个族群必须占有比实际耕种的土地多7倍的土地,以备休耕,才能保证每年在1/8的实耕土地上获得一定数量的收成;这同时还意味着,

中国封建社会王朝更替的规律

中国封建社会王朝更替的规律 中国的封建社会存在了两千多年,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历经了许许多多封建王朝,每个封建王朝大体上都经历了一个自动的自然发生发展的过程。在一个封建王朝的初期,新的统治阶级上台以后,采用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做法,比如说土地问题。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小农经济和地主经济并存,当小农经济繁盛的时候,这个社会的封建王朝就比较稳定,反之,当地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土地集中到一定阶段时,社会矛盾就会比较尖锐,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大体上都是按照这一规律。每个王朝的初期,政权初建的时候,开国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诸如轻徭薄赋和发展小农经济的做法,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里是封建社会最稳定的社会基础。到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后期,封建的政治、经济制度是一种超经济剥削,是一种政治介入经济,鼓励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而封建地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它最后一定是地主过分集中土地。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说在封建王朝初期没有封建地主,但那个时候的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比较,一般情况下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这个时候社会就比较稳定,经济向前发展。地主经济后期,地主由于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制度就是为此而设计,然后通过土地对农民特别是雇佣农民实行超经济剥削,就会激化社会矛盾,如果封建王朝的政治上层建筑越来越走向它的腐败、没落,会加剧这个社会矛盾。再加上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在封建王朝的后期也会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封建王朝就走到它的末期。一般规律是这样的,这个一般规律在清王朝的末期,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清王朝也同样面临了这么一个问题。拿太平天国作为例子,太平天国充分证明了清王朝所代表的封建王朝跟乾嘉盛世时期是不能比的,不仅仅在政治上不具备开明政治,没有那种对于中国封建政治的驾驭能力,而且在经济上表现为封建地主经济越来越发达,造成了土地的集中,社会矛盾的激化,最后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号称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这场运动充分说明了封建王朝内部矛盾形成的王朝更替的时代已经到来

历史系史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 现刻的思想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生活需要激发起来的;三是历史是按 现时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这个命题含有明显的历史相对主义 的消极成分,但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那就是确认了一个事实:历史认识的 起点,来源于研究者感受到的现实需要。 列举从古自今史考的名著:司马光《通鉴考异》、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章学诚《文史通义》、崔述《考信录》 列举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作:曹佐熙《史学通论》、李则纲《史学通论》、周容《史学通论》、杨鸿烈《史学通论》、李大钊《史学要论》、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蒋祖怡《史学纂要》。 列举史学方法著作: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姚永朴《历史研究法》、浮田和民《史学原论》、梁启超《新史学》 马克思史学的东西:翦伯赞《中国史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列举出列举出五部查阅资料的工具书:唐代欧阳洵《艺文类聚》、北宋李昉、李穆《太平御览》、三国魏文帝时刘劭、王象等《皇览》、明解缙《永乐大典》、,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太平广记》、北宋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文苑英华》、清朝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唐初的虞世南《北堂书钞》 名解历史观: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 领域的延伸。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 期的影响、文明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正统史观、个人历史观等。 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是对历史上同类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和对照,并分析其异同及缘由,从而寻求历史规律的一种方法。遵循“可比性 原则”——拿来作比较的事物,其材料必须是同类的,同一范畴的,采用同一 标准的,处理方法也是相同的。从历史事实出发进行比较。明确比较研究的主 题,确定比较对象。深入比较,找出异同。广泛验证,揭示规律。这样就有助 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可以起到“间接实验法”的作用结论鲜明, 有说服力有助于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发现新问题。比较方法不是唯一的,也 不是万能的,结论会有不完全性或或然性,结论还带有很大的揣测性,容易产 生牵强附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