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在出生后就立即开始呼吸。但由于新生儿的呼吸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尤其是早产儿的发育更不成熟,肋间肌比较弱,呼吸运动主要靠膈肌完成。因此新生儿的呼吸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临床所谓的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 秒,足月新生儿呼吸停止超过15 秒,或呼吸停止未超过15~20 秒,但伴有心跳减慢<100 次/分,皮肤青紫或苍白,肌肉张力减低等症状。如果呼吸停止5~10 秒以后又出现呼吸,不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等表现称为周期性呼吸。早产儿呼吸停止10~15 秒,不伴有心动缓慢的称周期性呼吸。周期性呼吸由于呼吸停止时间短,不影响气体交换,是良性的属正常现象。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较易发生原发性的呼吸暂停,且胎龄越小,发病率就越高。一般发生率20~3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达50%,对于外界的任何刺激均可影响呼吸调节。早产儿在体温过高或过低时,在吸奶后和咽部受刺激都会发生。另外,胃内容物刺激喉部粘膜化学感受器及酸性溶液进入食道中段,胃食管返流也可反射性引起呼吸暂停。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呼吸暂停。在新生儿期间发生继发性呼吸暂停的原因比较多,如严重贫血、休克、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原因导致的窒息、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低血糖、出血、抽搐以及电解质紊乱所致的低血钙、低血钠以及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诸多因素均可引起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害,以影响智力的发育。应引起重视。

应该如何观察和护理这类患儿,是我们每个医护工作者不可忽视的实际问题。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一旦出现呼吸暂停即表示病情危重。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明确诊断,找出病因,采取急救措施,以促进疾病康复。

对于这类患儿,笔者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拟定以下几点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供各位同行参考。

1 保证氧气的有效供给,以纠正低氧血症

呼吸暂停的新生儿均需供氧,根据缺氧程度选用相应的给氧方法,以提高氧浓度。一般可选用间断鼻导管给氧法,其浓度以30~40%为宜,并适当控制氧流量。缺氧严重者,选用面罩或头罩,但在给氧期间需监测氧饱和度,应保持PaO26.65~10.76 kPa(50~80 mmHg)、脉搏氧饱和度在90%左右,以防高氧血症发生氧中毒,甚或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在供氧过程中要保持鼻导管的清洁、通畅,防止分泌物阻塞导管影响给氧效果。早产儿在吸奶前后采用面罩给氧。当上述方法给氧效果不佳时,可予皮囊加压给氧、人工呼吸,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如纳洛酮静脉推注、氨茶碱静脉点滴等处理。对于呼吸暂停频发的早产儿遵医嘱予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呼吸暂停仍不能缓解者需作气管内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2 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由于肺部疾患、感染性疾病、机械通气等原因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是发生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之新生儿反应低下、无力咳嗽及咳痰、大多症状表现青紫加重,呼吸表浅或暂停。因此及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气道的通畅是防止发生窒息的首要措施。在吸痰时避免较长时间的刺激,因为新生儿的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唾液发育不良较干燥,容易损伤造成口腔感染。所以吸痰动作要轻柔,插管不能太深,避免刺激咽喉部引起反射性咳嗽、呕吐阻塞呼吸道。需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每次更换,口、鼻腔分开使用、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 秒。机械通气的患儿要先用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湿化气道,充氧呼吸2 分钟后吸净气管内的分泌物。再更换吸痰管吸净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同时要常翻身,更换卧位,每2 小时更换1 次体位,痰稠不易吸出者先予超声雾化后再吸痰。这样有利于痰液的稀释与排出。

3 加强保暖,避免发生并发症

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容易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出现体温过高或过低。早产儿更易致体温不稳定。为确保新生儿体温维持在36~37 ℃之间,需要

采取保暖措施,置放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复温。有条件者放入早产儿暖箱中逐渐复温并维持相对恒温,无条件者可用热水袋复温,水温以50 ℃为宜,用布包热水袋,切记避免烫伤。环境温度过高引起发热时可采用松开包被、温水擦浴,病室温、湿度适宜,温度以22~26 ℃,湿度以55~65%为宜,但对于出生体重低于1000 克者,所需湿度可达80%,保持相对温湿度恒定,以减少体温波动所致呼吸暂停。

4 严格消毒隔离,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后必须洗手。及时、准确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脐部、臀部皮肤清洁。所有用物必须经高压灭菌后使用,尽量单间隔离治疗。尽量减少和杜绝探视,避免接触感染人群。病房定时三氧消毒,保持通风良好。

5 减少诱发因素,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①喂奶时仔细观察有无溢奶,注意奶量及吸吮速度,乳母喂奶时给予正确指导,保持姿势正确,防止乳头阻塞鼻孔、吸奶过快、吸吮费力、憋气而引起呼吸暂停。

②需鼻饲喂养的新生儿,插入胃管大小适宜,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抽吸胃管,注奶速度宜慢,防止胃液或奶汁返流引起窒息或呼吸暂停。

③体位的选择。以头偏向一侧为好,俯卧位间断采取,防止呕吐物返流误吸窒息,尤其早产儿因颈部向前弯或食管受压均可引起呼吸暂停,所以头部不能抬太高,一般以20~30 度为宜。

④腹胀及排便的观察。患儿用力排便、腹胀、腹压增加等均可使呼吸暂停发作。因此我们应保证大便的通畅与排出,若24 小时未排便,需报告医生,遵医嘱应用开塞露3~5 毫升塞入肛门润滑大便或用石蜡油棉签擦润肛周刺激后排出。给予腹部按摩(以喂奶后30~40 分钟进行为宜)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呕吐和返流的发生,从而有效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6 发作时的急救处理

①增加传入冲动。呼吸暂停发作时立即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摩擦耳垂、摇动肩胸部或给予其他的触觉刺激使患儿哭出声音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恢复呼吸。

②及时清理呼吸道。吸痰压力控制在13.3 kpa以下,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 秒。若一次未吸净,可间隔3~5 分钟后再吸。

③呼吸囊加压给氧吸入,遵医嘱辅以药物治疗。

④连接CPAP、呼吸机管道,处于备用状态,遵医嘱选用。

⑤加强监护,给予上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密切病情观察,注意呼吸频率、节律,胸廓运动及肤色变化情况。

总之,本症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的病症,特别是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任何细微外界干扰刺激均会影响呼吸调节,如果观察和护理不及时、不到位,将会导致脑损伤,甚至猝死。因此,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加强病情巡视,密切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及早给予正确处理,同时,合理喂养、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维持体温稳定,才能提高本症的治愈率,以促使其健康成长。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金鑫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金鑫 发表时间:2014-06-05T15:50:45.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0期供稿作者:金鑫[导读]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或更长时间,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min),是早产低体重儿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23%[1]。金鑫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呼吸暂停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对其发生呼吸暂停的观察处理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稳定、防止感染等。结果 38例发生呼吸暂停的新生儿治愈35例(92.11%);好转1例(2.63%);死亡2例(5.26%)。结论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及时治疗和科学护理,不但有效提高了治愈率,而且缩短了发作后恢复的时间,避免了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219-02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或更长时间,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min),是早产低体重儿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23%[1]。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是引起新生儿猝死的原因之一,若不及时处理,机体长时间缺氧,可导致脑细胞死亡,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2]。严重反复的呼吸暂停可以引起脑损害,造成耳聋、脑性瘫痪、智力落后等神经系统后遗症。为了更好地控制呼吸暂停,我科对38例 呼吸暂停患儿进行严密地观察和及时有效地救治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10月间收治的38例呼吸暂停新生儿,其中男23例,女15例。早产儿23例,足月产15例。出生体重小于1500g8例,1500g-2500g10例,2500g以上20例。 1.2 临床症状,新生儿呼吸停止≥20s,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发绀或有肌张力低下即可诊断,不排除继发性呼吸暂停。 1.3 治疗方法①一般治疗:包括弹足底托背等刺激、吸氧、吸痰等。②原发病治疗:包括纠正低血糖、低体温、低血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胃食管反流者给予插胃管喂养,有肺炎者积极抗感染及HIE相应治疗等。③频繁呼吸暂停者给予氨茶碱或纳洛酮治疗。 1.4护理方法 1.4.1 严密观察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早发现呼吸暂停。常规对新生儿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心率、呼吸、面色、四肢肌张力及呼吸道梗阻情况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心率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呼吸改变等,及时给予处理。 1.4.2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重要措施之一。护理时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肩下和颈部垫上小软枕,使颈姿势自然,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减少上呼吸道梗阻。给予低浓度氧气吸入,氧浓度不超过25%为宜,使经皮血氧饱和度保持在85%~95%之间,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供氧。 1.4.3严格消毒隔离,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发生交叉感染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后必须洗手。及时、准确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脐部、臀部皮肤清洁。所有用物必须经高压灭菌后使用,有条件可保护性隔离治疗。杜绝探视,避免接触感染人群。病房定时空气消毒,保持通风良好。 2 结果 2.1 本组38例新生儿出现呼吸暂停的转归:治愈35例(92.11%);好转1例(2.63%);死亡2例(5.26%)。见表1. 表1 38例患儿治疗及护理结果 2.2 本组38例患儿在护理过程中,1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死于重度硬肿症,存活的36例患儿3~4天时体重降至最低点,体重下降幅度占出生体重 3.6%~7.8%,7~9天恢复至出生体重,12天时体重平时增加104g。 3 讨论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的病症,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任何细微外界干扰刺激均会影响呼吸调节,如果观察和护理不及时、不到位,将会导致脑损伤,甚至猝死。因此,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加强病情巡视,密切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及早给予正确处理,同时,严密观察、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维持体温稳定,才能提高本症的治愈率,以促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0-232. [2]陈超.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防治[J].小儿急救医学,2013,20(4) :204-206. [3]姜红英,屈华芳.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天津护理,2009,17(1):25. [4]黄宝荣.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新进展.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54-55.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1.环境要求 (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 (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 (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 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 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 (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1次。 (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 (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常规 【概念】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张力减低。 【临床表现】 新生儿呼吸道气流停止≥20秒,伴或不伴心率减慢或<15秒,伴有心率减慢。生后24小时内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往往可能存在败血症;生后3天至1周内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考虑为原发性;出生1周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应寻找病因,排除症状性。所有足月儿发生呼吸暂停均为症状性。 【护理评估】 新生儿入院后正确详细的评估患儿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反应,面色,哭声,呼吸情况等,对于早产儿、生后吃奶少,母乳不足,有感染史等,尤其是生后3—7天的早产儿应详细评估患儿的病情,做好预见性护理。 【护理措施】 1、对高危新生儿均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呼吸暂停通知医生及时救治。 2、症状护理 给予触觉刺激:呼吸暂停发作时需要专人守护,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或给予其他的触觉刺激,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将患儿置于振动水床,可以通过增加前庭的位觉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枢的传感神经冲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3、药物护理 (1)茶碱或氨茶碱:最常用的治疗药物, (2)枸橼酸咖啡因:作用机制类似茶碱,但其半衰期长,毒性较低。 4、持续气道正压(CPAP):一般供氧不能缓解呼吸暂停者可用CPAP,常用的是双侧鼻塞或气管内插管方法。 5、机械通气:部分患儿应用上述各种方法治疗后,仍频发呼吸暂停并伴有低氧血症或明显 的心动过缓时,可用机械通气。 6、保证营养供给,合理喂养,严格记录出入量。 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 8、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2016新生儿窒息复苏考试试题(卷)(补考)

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6年新生儿窒息复苏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时间: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如果无负压吸引器,可供选择的两个清理气道的方法是:、。 2.如果新生儿复苏时发现腹部扁平(舟状腹)应考虑这个新生儿在复苏过程中不应使用。 3.数新生儿心跳,6Sec内共跳了8次,报告心率次/分。 4.初步复苏在秒完成,初步复苏包括摆正体位擦干全身重新摆正体位,给予刺激时应该拍打或轻弹足底或摩擦背部次。 5.胸外按压和正压工呼吸次数的比例是比。 6.完成气管插管并接通气囊应在秒完成。 7.新生儿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浓度为静脉给药 ml/kg;气管内给 ml/kg. 8.新生儿窒息复苏时吸引器压力 mmHg,,辐射台温度。 9.新生儿期应把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传感器应放在新生儿臂,出生后动脉导管前氧饱和度3min 70-75 。 10.新生儿心肺复苏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步骤是。 11.正压通气的有效指征是。

12.胸外按压的频率为胸外按压的部位 深度前后径的1/3。 13.体重为3500g的新生儿应选择号喉镜;气管插的内径应该为 mm 14.矫正通气步骤:M调整面罩;R重新摆正体位;S O 轻微张口P A 。 15.解剖形状的面罩尖端应放在新生儿部。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复苏过程中,以下哪一项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 ) A给氧。 B施行胸外按压。 C正压人工呼吸。 D给肾上腺素。 2.以下哪一项是原发性呼吸暂停而不是继发性呼吸暂停的特征?( ) A血压下降 B心率减慢仅对肾上腺素有反应 C喘息性呼吸仅用正压人工呼吸有效 D对触觉刺激有反应 3.触觉新生儿仍无呼吸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A、吸引气道 B、继续触觉刺激 C、给新生儿吸氧 D、正压通气给氧 4.一个轻度羊水污染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表现苍白和肌张力低,下一步你将如何做?( ) A刺激新生儿呼吸。 B常压给氧。 C新生儿气管内吸引。 D开始正压人工呼吸。

(完整版)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1.环境要求 (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 (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 (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 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 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 (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1次。 (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 (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紧急处置及护理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紧急处置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2-19T10:16:42.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钟华玲[导读] 呼吸暂停是在一定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 钟华玲(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535000)【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紧急处置及护理。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26例呼吸暂停早产儿实行皮肤刺激、供氧、吸痰、针对性治疗的临床紧急处置及保暖、病情观察、控制感染、避免诱发因素等护理。结果除2例因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全治愈。结论快速而有效的处置及全面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处置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246-01 呼吸暂停是在一定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1]。早产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呼吸暂停,如不及时处置及正确护理,长期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26例呼吸暂停的早产儿,现将其紧急处置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16例,女10例,胎龄28~30周8例,31~34周10例,35~36周8例。呼吸暂停原因:原发性呼吸暂停9例,继发于低血糖3例,低血钙2例,严重感染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气道分泌物阻塞4例,环境温度过低3例。经放置MICU认真监护及精心护理,除2例因呼吸衰竭死亡处,其余均治愈出院。 2 紧急处置 2.1 皮肤刺激: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常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时常伴有心率减慢、面色青紫或肌张力减低等表现。当发现患儿有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伴肤色改变时,即当机立断给予皮肤刺激,如弹足底、按摩胸部、拍臀部、托背等,通过刺激皮肤而达到刺激呼吸的作用。刺激有效时,患儿很快恢复呼吸运动,心率增快,面色由青紫转为红润。 2.2 供氧:呼吸暂停者给予皮肤刺激数秒内仍无反应时,即给予吸氧,吸氧方法及吸氧浓度应根据缺氧程度来决定。轻度缺氧者可通过蒸馏水湿化氧气后予间断鼻导管吸氧,中度缺氧者可使用头罩或面罩吸氧,氧气浓度以30~40%为宜,呼吸暂停频繁发作或重度缺氧者可使用CPAP治疗,压力为3~4cmH2O,氧浓度为21~40%,CPAP治疗能使气道在呼气末保持正压,有维持早产儿肺部的功能残气、改善氧合的作用[2]。在使用CPAP过程中,注意使患儿口腔成闭合状态,否则患儿呼吸道内不能产生一定的正压而影响疗效[3]。无论选择何种给氧方法,应避免高浓度吸氧,因高氧对早产儿可造成损害,是慢性肺部疾病及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2],而需持续吸氧,最好不超过3天,以防发生晶体后纤维增生症及肺间质纤维化。 2.3 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暂停经皮肤刺激呼吸、吸氧后仍未恢复呼吸时,应立即使患儿头部后仰,颈部伸展,用面罩接呼吸气囊加压呼吸作辅助通气,直至呼吸恢复为止。在进行辅助通气前,一定要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果分泌物过多,应首先吸痰清理呼吸道。吸痰时要避免过分刺激,动作要轻,吸引压力要小,一般为1 3.3~20kpa,不超过21.3kpa,且在没有负压时插入鼻咽部,以免损伤出血。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戴无菌手套。 2.4 查找原因,针对性治疗:呼吸暂停经处理恢复呼吸后,还应及时查找引起呼吸暂停的病因及诱因,并积极对症处理。如体温是否过低或过高,有否低血糖及低氧血症,有否合并颅内出血而继发呼吸暂停,有否食物返流及抽搐等。对原发性呼吸暂停的频繁发作,经吸氧、皮肤刺激等对症处理后仍不能制止者,可给予呼吸中枢兴奋药治疗,无效时,应给予气管内插管用呼吸器作机械通气治疗。 3 护理措施 3.1 保暖 3.1.1 调节环境温度: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在冷的环境中,体温常偏低或不升;在高温环境中,因散热(如出汗)功能不全,体温易过高。过高或过低的体温均可反射性引起呼吸暂停,因此必须重视环境温度的调节,调节时应将早产儿与足月儿分室居住,室内温度调节到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为55~65%。 3.1.2维持体温稳定:一般体重低于2000g的早产儿,应尽早将其置于事先预热到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保暖,并根据体重及日龄调节箱内温度。病重或呼吸暂停频繁发作需随时进行抢救的早产儿,可放置远红外线辐射台保暖,无条件者,可用热水袋保暖,水温55~60℃,用布包好,放在被下,避免烫伤,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注意体温变化,每小时监测一次,维持体温在36.5~37℃。 3.2 病情观察 3.2.1 全身状况的观察:护理早产儿时,要经常注意观察精神状态、体温、心率、呼吸、面色、哭声、反应能力及皮肤颜色,尤其要注意呼吸的变化。观察呼吸时要注意频率、节律、深浅度的变化,必要时可双肺听诊,注意呼吸音有无异常以及胸廓起伏运动情况。 3.2.2 呼吸暂停伴随不同症状的观察:呼吸暂停伴有心率减慢、面色发绀,而胸廓仍有起伏的呼吸运动,应注意观察呼吸道是否有分泌物堵塞;如果呼吸暂停伴有面色发绀,而心率增快,四肢肌张力增高,应注意有否颅内出血,注意观察神志、瞳孔、脉率的变化。 3.2.3 继发性呼吸暂停的观察:定时监测血糖、血钙、血氧饱和度、电解质、血清胆红素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3.3 控制感染 3.3.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早产儿时,必须注意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一切医用、生活用品均应消毒后单独固定使用,并注意做好奶具、奶液的消毒。医护人员入室应穿清洁衣、鞋,戴好口罩及帽子,每次护理患儿前后均应洗手并消毒手。室内应有空气调节设备,保持恒温恒湿和空气新鲜,每天紫外线照射1次,地面、桌面用消毒液湿拖湿擦2次。 3.3.2 加强呼吸道护理: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每2小时调换体位1次,口腔有分泌物应及时吸净,并适当刺激患儿足底引发啼哭而达到预防肺炎及肺不张的作用,但早期不宜过多刺激,因为可导致早产儿疲倦,增加能量消耗,加重心脏负担,呕吐及出血等[4]。 3.3.3加强皮肤护理:病情允许时,应每天用1‰新洁尔灭药浴1次。口腔用1%SB涂擦,每天2次。脐部用2%碘酊及95%酒精消毒,有脓性分泌物时,可用2%双氧水消毒。每次大、小便后,应用温水擦洗臀部,并涂鞣酸软膏。 3.4 避免诱发呼吸暂停的因素

新生儿复苏在线考试题库答案

新生儿复苏在线考试题库答案 1、新生儿复苏基础理论 (一) f1、刚出生,当您评估就是否需要复苏时,您将问有关新生儿哪4个问题? (B) A、单胎分娩?羊水清?有呼吸与哭声?脐带有三条血管? B、足月妊娠?羊水清?有呼吸与哭声?肌张力好? C、低出生体重?羊水清?有呼吸与哭声?肤色红润? D、温暖?羊水清?有呼吸与哭声?母乳喂养?、 f1、新生儿复苏过程中,以下哪一项就是最重要与最有效的措施? (C) A、给氧 B、施行胸外按压 C、正压人工通气 D、给肾上腺素 f2、新生儿复苏的最初阶段以下几项中哪项描述就是最佳的? (D) A、保暖;摆正头位;清理气道;评估心率 B、保暖;开始正压人工呼吸;评估心率 C、摆正头位与清理气道;评估肤色与呼吸;必要时给氧 D、保暖;摆正头位与清理气道;擦干与刺激 f3、约有百分之几的新生儿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呼吸? (C) A、1% B、5% C、10% D、30% f3、复苏(B )延迟到1 min Apgar评分完成以后 A、应该 B、不应该 f4、决定进行矫正通气步骤与胸外按压的心率标准就是多少?(A) A、矫正通气步骤,心率<100次/min;胸外按压,心率<60次/min B、矫正通气步骤,心率<60次/min;胸外按压,心率<100次/min C、矫正通气步骤,心率<80次/min;胸外按压,心率<50次/min

f5、早产儿在复苏期间面临独特的挑战,因为? (D) A、脆弱的大脑毛细血管可能出血 B、肺部缺乏表面活性物质,使通气困难 C、体温控制能力差 D、容易感染 E、以上都就是 f6、重建充分的通气通常会导致新生儿心率( B)的改善 A、逐渐 C、缓慢 f6、在产房,新生儿经过气管插管及正压人工呼吸10min内反应良好,应给何种护理? (C) A、常规护理 B、观察护理 C、复苏后护理 D、袋鼠式护理 f7、决定进行正压通气前应评估哪两个体征 (C) A、呼吸,血压 B、肤色,心率 C、呼吸,心率 D、呼吸,肤色 f8、早产儿可能在复苏期间面临独特的挑战,因为?(D) A、脆弱的大脑毛细血管可能出血 B、肺部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通气困难 C、体温控制能力差 D、感染可能性高 E、以上都就是 f9、继发性呼吸暂停时,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方法使心率增快? (A) A、开始有效的正压人工通气 B、胸外按压30次/min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山东省济宁市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县人民医院魏凤梅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或呼吸停止﹤20s,但同时伴有心率减慢(<100次/min﹚,及(或)出现发绀、肌张力低下。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w的新生儿,其体重一般小于2500g。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病率高,主要是因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引起呼吸调节障碍,是儿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可分为原发性呼吸暂停和继发性呼吸暂停,呼吸暂停的发病率与胎龄、体重有关,胎龄体重愈小,发病率愈高,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颅内出血、缺氧性脑损伤,致脑瘫,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做出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科于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37例呼吸暂停的早产儿,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7例患儿,男22例,女15例,出生体重低于1500g31例,1500g —2000g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呼吸暂停诊断标准。原发性呼吸暂停24例,继发性呼吸暂停13例;其中原发窒息8例,吸入性肺炎6例,颅内出血2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并发高胆红素血症9例,肺出血4例,硬肿症2例,低血糖3例。 1.2治疗与转归频繁反复发作呼吸暂停的患儿给予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遵医嘱静脉输注氨茶碱和纳洛酮,用药3—5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儿有无烦躁、心率加快、腹泻、喂养困难等不良反应,以便及时控制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结果:29例治愈出院(住院时间最长35天,最短14天),5例死亡,其中3例因肺出血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后继发感染死亡,2例先天性心脏病死亡,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2观察与护理2.1加强监护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对二氧化碳敏感性差,呼吸系统代偿能力有限,易引起呼吸暂停。应持续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呼吸、心动过缓、发绀等变化,及时给予摇动肩胸部、轻弹足底、托背呼吸等触觉物理刺激,如有呼吸道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反流,立即负压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面罩加压给氧,使呼吸功能恢复,定时监测血糖、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等,避免发生低血糖、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并发证。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咳嗽反射差,痰液不易咳出,易引起呼吸道阻塞而发生呼吸暂停,护理时保持患儿平卧头侧位,肩下和颈部垫上小软枕,使颈部姿势自然,避免弯曲,以保证气道通畅。本组4例呼吸暂停是由于奶汁反流引起,于喂奶后1h内发生,立即给予吸痰,并给予气囊面罩加压给氧,患儿自主呼吸渐恢复,面色转红,心率及肌张力恢复正常。早产儿呼吸道粘膜柔嫩易被损伤而导致呼吸道感染,甚至发生气管食管瘘,因此吸引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吸引负压不宜过大(≤100cmH2O,每次吸痰≤10s),以免造成肺内负压使肺泡萎陷,吸痰前辅以超声雾化、胸部理疗等效果更佳。 2.3合理喂养早产儿胃肠功能不成熟,早期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允有助于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完整及消化功能的成熟,对病情比较稳定的患儿,在已经具备吸允和吞咽能力,但动作协调不佳时可采用经口滴喂法,每2~3小时滴喂一次。操作时取2ml一次性针筒抽取奶液后将注射器头贴在婴儿口角,由护士控制速度,缓慢滴喂,同时观察患儿的吸允和吞咽动作。本组2例患儿奶瓶喂养后,由于吸允吞咽不协调,使奶液流入咽喉部致呼吸暂停,经口滴喂,未再出现。喂奶后取右侧卧位,抬高上半身,可防止呕吐误吸。 2.4保暖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也不完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患儿发热或低体温,造成继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在温箱中,箱温应根据患儿出生体重调节,体重在1500g~2000g,箱温32~33℃,体重在1000g~1500g,箱温在33~34℃,体重<1000g,箱温在34~35℃,暖箱尽量避免放在空气对流处、近窗处或阳光直射处,以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病因分类_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病因分类、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黄海燕 (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钦州市535099) ▲ 基金项目:广西卫生厅科研立项课题(Z2014499) 【摘要】早产儿呼吸暂停(AOP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最 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早产儿呼吸中枢和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与丁酸、腺苷、内啡肽等抑制性神经递质有关。治疗AOP 首选甲基黄嘌呤类药物;氨茶碱(茶碱)血药浓度安全范围小,不良反应较多;枸橼酸咖啡因脂溶性好,半衰期长,血药浓度稳定,应用范广,不良反应少。目前国外已用枸橼酸咖啡因取代氨茶碱治疗AOP 。早产儿呼吸暂停频繁反复发作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应选用辅助通气治疗,并应注意体位护理。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甲基黄嘌呤;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68(2014)06-0732-03 呼吸暂停是指患者呼吸停止≥20s ,伴有心率减慢、 低氧血症或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肤色发绀[1]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发生率可达50%,出生体重<1000g 的早产儿发生率达84% [2] 。早产儿呼吸暂停 可影响早产儿近期和远期的预后,药物治疗是早产儿原 发性呼吸暂停的主要治疗措施,本文就甲基黄嘌呤类药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病因分类与发病机制 1.1 病因分类 早产儿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ity ,AOP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 是指早产儿无明确发病原因而出现的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有三种类型:(1)中枢型:发作时呼吸完全抑制,主要原因是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中枢抑制所致;(2)梗阻型:患儿发作时有较弱的胸廓起伏但呼吸道内无气流进入,主要原因是体位因素所致早产儿气道塌陷、梗阻;(3)混合型:此类型较常见,患儿发作时兼有中枢型和梗阻型的表现。继发性呼吸暂停亦可见于足月儿,是由各种病理因素所致,常见原因有组织供氧不足、疾病感染、中枢神经受损、环境温度过高或过 低、疼痛、母亲或患儿使用麻醉、镇痛剂等[3] 。1.2 发病机制 AOP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比较 一致的观点认为主要与早产儿呼吸中枢和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呼吸中枢神经元树突发育不完善,神经冲动传出较弱;呼吸系统组织结构发育不完善,肺泡数量少,功能残气量少,潮气量较小,肺通气换气功能弱,肺代偿能力较差,缺氧时外周化学感受器不能持续反应而出现呼吸抑制致AOP 发生。早产儿常见的各种合并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脑损伤、电解质紊乱、低血 糖、酸碱失衡等均可抑制呼吸中枢而致呼吸暂停[4] 。 研究 [5,6] 发现多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与AOP 的发生有关,主要是氨基丁酸和腺苷等,这些神经递质活性 增强可抑制呼吸,引起膈肌收缩力降低导致呼吸暂停;内啡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神经递质与神经内分泌 作用[7] 。内啡肽可降低呼吸中枢神经元对CO 2的敏感性,抑制呼吸运动,β-内啡肽可能在AOP 的发病中发挥 重要作用 [8,9] 。早产儿从快速动眼睡眠觉醒后易发生喉部关闭而导致AOP 的发生[10] ;早产儿颈部过度仰伸或 俯屈可致气道不通畅, AOP 发生率升高。胃食道反流也被认为与AOP 有关,但目前尚无证据证明这个观点 [11] 。 2甲基黄嘌呤类药物治疗AOP 在AOP 的治疗策略中,药物治疗颇受关注。基于 中枢抑制的发病机制,兴奋中枢是药物治疗AOP 的关键。自1973年Kuzemko 等首先应用氨茶碱治疗AOP 后,国外有关AOP 治疗的研究报道较多,AOP 的治疗策略已发生较大的变化,杜立中[12] 就国内AOP 的药物治 疗及研究进展作了总结, 40年来并没有明显的改变。甲基黄嘌呤类药物主要有茶碱和氨茶碱,咖啡因和枸橼酸 咖啡因制品。甲基黄嘌呤类是两种腺苷受体非特异性拮抗剂,能通过提高呼吸中枢对CO 2的反应性兴奋呼吸,提高患儿呼吸频率,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增强膈肌运动功能,避免膈肌疲劳,提高呼吸肌运动力;同时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博出量,提高氧合作用;增快神经冲动传递,减少快速动眼睡眠,从而避免AOP 的发生。 2.1茶碱和氨茶碱(含茶碱85%)氨茶碱含有茶碱与二乙胺,体内主要以茶碱起作用,在我国通常使用氨茶碱制剂,而国外主要使用茶碱。茶碱首先作为平喘药用于临床,之后发现其对呼吸中枢具有兴奋作用而用于治疗AOP ,上世纪70年代茶碱和氨茶碱是治疗AOP 的主要药物,国内外均有较多的临床资料证实其有效性。茶碱静脉与口服剂量相同,口服吸收好,能维持与静脉给药同样的血药浓度。茶碱能减少AOP 的发生,负荷 2 37Internal Medicine of China ,Dec.2014,Vol.9,No.6

早产儿呼吸暂停30例临床分析

早产儿呼吸暂停30例临床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婴儿早产呼吸暂停多沙普仑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s伴有或无心动过缓和紫绀的现象,多见于早产儿。如果不伴有其他疾病称之为原发性呼吸暂停,如果继发于某些病理因素称之为继发性呼吸暂停。笔者对2007年上半年我院收治的30例早产儿呼吸暂停进行分析,以探讨呼吸暂停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治疗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7周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其中男16例,女14例;月龄:28~32周11例,33~36周19例;体重:1000~1400g 5例,1500~1900g 12例,2000~2400g 10例,2500~3000g 3例。早产的可能原因:双胞胎2例,三胞胎1例,母亲妊高征4例,胎膜早破8例,不明原因17例。出生后并发症:围生期窒息5例,早产儿脑损伤1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肺炎14例,硬肿症2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低血糖12例,低血钙18例,酸中毒17例,高胆红素血症

21例,出血病6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败血症2例。呼吸暂停发生时间:出生0~5天25例,6~10天3例,11~14天2例。 1.2 治疗方法①一般治疗:包括弹足底托背等刺激、吸氧、吸痰等。②原发病治疗:包括纠正低血糖、低体温、低血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胃食管反流者给予插胃管喂养,有肺炎者积极抗感染及HIE相应治疗等。③频繁呼吸暂停者给予多沙普仑治疗,首次剂量为1.5~ 2.0mg/(kg·h)静脉持续24h泵入,直至未出现呼吸暂停后每日减0.5mg/(kg·h),直至0.5mg/(kg·h)后停用,持续约5~7天。 2 结果 48h内呼吸暂停消失17例,72h内呼吸暂停消失7例,1周内呼吸暂停消失2例。使用多沙普仑治疗的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原发病与并发症治愈15例,好转12例,放弃治疗3例。 3 讨论 早产儿容易发生呼吸暂停是因为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引起呼吸调节障碍。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呼吸暂停可发生在早产儿的任何日龄时期,而原发性则以生后第2~7天多见。而缺氧、低血糖、酸中毒、体温变化等均可抑制呼吸中枢,引起呼吸暂停[1],随着我国被救治的极低体重儿数量的增多,呼吸暂停问题越显突出。孕周愈低、体重愈低,发生呼吸暂停愈高[2]。小剂量多沙普仑可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

新生儿窒息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新生儿窒息心肺复苏“三基”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日期得分 一、单选题:(每空1分共30分) 1、新生儿期是指: A、从脐带结扎到整28天 B、从脐带结扎到整30天 C、从脐带结扎到整1个月 D、从胎儿娩出到整28天 E、从胎儿娩出到整1个月 2、我国围产期是指: A、从妊娠28周至出生3天 B、从妊娠25周至出生7天 C、从妊娠20周至出生30天 D、从妊娠28周至出生2周 E、从妊娠28周至出生7天 3、小于胎龄儿是指: A、出生体重小于2500g B、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50百分位 C、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 D、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 E、足月儿出生体重小于3000g 4、巨大儿是指: A、出生体重大于2500g B、出生体重大于3000g C、出生体重大于3500g D、出生体重大于4000g E、出生体重大于4500g 5、过期产儿是指: A、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 B、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者 C、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的新生儿 D、胎龄满42周及其后的新生儿 E、胎龄满42周且体重大于4000g的新生儿 6、早期新生儿是指: A、出生3天内的新生儿 B、出生7天内的新生儿

C、出生2周内的新生儿 D、出生3周内的新生儿 E、出生20天内的新生儿 7、正常足月儿是指: A、胎龄满37周的新生儿 B、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 C、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 D、胎龄满37周、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 E、胎龄≥37周和<42周、出生体重≥2500g和<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新生儿 8、引起早产的原因: A、母亲孕期感染、过度劳累 B、母亲生殖器畸形 C、遗传 D、多胞胎 E、以上都是 9、母体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的是: A、IgM B、IgA C、IgG D、IgD E、IgE 10、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时间是: A、出生后1周内 B、出生后1-3天 C、出生后7-10天内 D、出生后1-10天内 E、出生后10-14天内 11、新生儿的神经反射,下列哪项不正常: A、觅食反射阳性 B、拥抱反射阴性 C、握持反射阳性 D、巴彬斯基征阳性 E、腹壁反射阴性 12、新生儿出生时血象特点错误的是: A、出现生理性贫血 B、WBC在生后第1天可为15-20×109/L C、足月儿出生时HGB140-200g/L D、早产儿血容量85-110ml/kg E、凝血因子II、VII、IX、X活性低 13、新生儿Apgar评分体征中哪项是无关的: A、皮肤颜色 B、心率和呼吸次数 C、弹足底反应 D、肌张力 E、出生体重 14、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最常见且主要原因是: A、新生儿呼吸暂停 B、围产期窒息 C、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D、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E、心力衰竭 15、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呼吸良好,肌张力正常,心率120次/分,肤色红润,正常做法是: A.插入喉镜用气管导管进行吸引;B.应用球囊或吸引导管吸引口鼻

新生儿呼吸暂停诊疗常规

新生儿呼吸暂停诊疗常规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反复发作可致颅脑损伤或新生儿猝死,应引起重视。 诊断 1.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同时伴有心率减慢(<100次/min),及(或)紫绀、肌张力低下等。心肺监护仪或呼吸心动描记仪可协助诊断。 lh内反复发作2-3次以上呼吸暂停,称为反复发作呼吸暂停。 2.新生儿呼吸暂停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呼吸暂停。 (1)原发性呼吸暂停多发生在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1750g的早产儿。一般发生在出生后2-7日。患儿除"不成熟"外并无其他疾病征象。 (2)继发性呼吸暂停多见于足月儿,但也可发生于早产儿,常继发于下述情况:低氧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严重感染。代谢紊乱等,也可因导管吸引反射、环境温度过高、胃食管返流等引起。 因此,对任何呼吸暂停患儿均应作相应的辅助检查以寻找原因。排除继发性呼吸暂停的多种病因后才能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 治疗 (一)心肺监护 患儿发生呼吸暂停,均应监护呼吸和心率,有条件时使用呼吸或心肺监护仪。 (二)去除诱因 根据机体状况予以纠正代谢紊乱、控制感染等。 (三)促使呼吸恢复 呼吸暂停发生时可先用物理刺激,促使呼吸恢复,如面罩加压呼吸、托背、拍打足底等。 (四)药物治疗 反复或长期的呼吸暂停,可用药物兴奋呼吸中枢。 1.首选氨茶碱,负荷量5 mg/kg,20min内静滴,12h后用维持量,每次2-2.5mg/kg,8-12h1次。 2.枸橼酸咖啡因,负荷量20mg/kg,静滴,12h后用维持量,每次5mg/kg,每日1次。国内制剂为苯甲酸钠咖啡因,可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黄疸程度较重的早产儿应该慎用。 3.多沙普伦(doxapram)是一种呼吸兴奋剂,低剂量时对周围化学感受器也有兴奋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对氨茶碱无效的患儿。剂量每小时1-1.5 mg/kg,持续静滴,或先用负荷量5.5 mg/kg,然后以每小时1 mg/kg维持。多沙普伦的不良反应有流涎、激惹、肝功能障碍和高血压等,因此应监测血压的变化。 (五)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可用鼻塞CPAP,压力3--4cmH2O。 (六)机械通气

护师13-儿-新生儿与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1.护理未成熟儿,下列哪项措施不妥 A.母乳喂养 B.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C.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 D.持续高浓度氧气吸入,维持有效呼吸 E.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生硬肿的部位最早出现于A.上 肢 B.面颊 C.躯体 D.臀部 E.下肢外侧 3.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A.保持安静,避免各种刺激 B.注意保暖,必要时吸氧 C.头肩部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 D.抱起喂乳,喂乳后拍背,以防溢乳 E.按医嘱应用止血剂等 4.使用蓝光箱时,灯管与患儿皮肤的距离应为 A.10~15cm B.15~20cm C.30~50cm D.55~60cm E.60~70cm 5.患儿准备蓝光照身前,以下哪项做法是错误的 A.患儿全身裸露 B.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 C.可在皮肤上涂油膏 D.患儿入光疗箱前需进行皮肤清洁 E.佩戴眼罩、尿布以保护敏感器官 6.足月臀位产儿,产后即不安,前囟饱满,唇微发绀,双肺呼吸音清, R128次/分,血清钙2.5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A.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B.化脓性脑膜炎

C.新生儿败血症 D.新生儿颅内出血 E.感染性肺炎 7.新生儿于妊娠270天出生,出生时体重为 3.0kg。应诊断为 A.早产儿 B.足月儿 C.低出生体重儿 D.小于胎龄儿 E.过期产儿 8.新生儿患败血症,其体温38.4℃,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A.冷盐 水灌肠 B.打开包被 C.给退热药 D.加被发汗 E.酒精擦浴 9.男婴,18天,母乳喂养,每天8~10次,体重3.3kg,家长询问小儿室内应保持的温度,护士告知应是 A.16~18℃ B.18~20℃ C.20~22℃ D.22~24℃ E.24~26℃ 10.新生儿光疗时,灯管与婴儿皮肤的最适的距离为 A.15~30cm B.33~50cm C.55~60cm D.65~80cm E.85~100cm 11.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大多数为 A.4~8天 B.2~3天 C.7~14天 D.14~28天 E.3~14天 12.新生儿硬肿症最早出现硬肿的部位是 A.腹部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在出生后就立即开始呼吸。但由于新生儿的呼吸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尤其是早产儿的发育更不成熟,肋间肌比较弱,呼吸运动主要靠膈肌完成。因此新生儿的呼吸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临床所谓的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 秒,足月新生儿呼吸停止超过15 秒,或呼吸停止未超过15~20 秒,但伴有心跳减慢<100 次/分,皮肤青紫或苍白,肌肉张力减低等症状。如果呼吸停止5~10 秒以后又出现呼吸,不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等表现称为周期性呼吸。早产儿呼吸停止10~15 秒,不伴有心动缓慢的称周期性呼吸。周期性呼吸由于呼吸停止时间短,不影响气体交换,是良性的属正常现象。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较易发生原发性的呼吸暂停,且胎龄越小,发病率就越高。一般发生率20~3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达50%,对于外界的任何刺激均可影响呼吸调节。早产儿在体温过高或过低时,在吸奶后和咽部受刺激都会发生。另外,胃内容物刺激喉部粘膜化学感受器及酸性溶液进入食道中段,胃食管返流也可反射性引起呼吸暂停。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呼吸暂停。在新生儿期间发生继发性呼吸暂停的原因比较多,如严重贫血、休克、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原因导致的窒息、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低血糖、出血、抽搐以及电解质紊乱所致的低血钙、低血钠以及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诸多因素均可引起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害,以影响智力的发育。应引起重视。 应该如何观察和护理这类患儿,是我们每个医护工作者不可忽视的实际问题。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一旦出现呼吸暂停即表示病情危重。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明确诊断,找出病因,采取急救措施,以促进疾病康复。 对于这类患儿,笔者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拟定以下几点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供各位同行参考。 1 保证氧气的有效供给,以纠正低氧血症 呼吸暂停的新生儿均需供氧,根据缺氧程度选用相应的给氧方法,以提高氧浓度。一般可选用间断鼻导管给氧法,其浓度以30~40%为宜,并适当控制氧流量。缺氧严重者,选用面罩或头罩,但在给氧期间需监测氧饱和度,应保持PaO26.65~10.76 kPa(50~80 mmHg)、脉搏氧饱和度在90%左右,以防高氧血症发生氧中毒,甚或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在供氧过程中要保持鼻导管的清洁、通畅,防止分泌物阻塞导管影响给氧效果。早产儿在吸奶前后采用面罩给氧。当上述方法给氧效果不佳时,可予皮囊加压给氧、人工呼吸,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如纳洛酮静脉推注、氨茶碱静脉点滴等处理。对于呼吸暂停频发的早产儿遵医嘱予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呼吸暂停仍不能缓解者需作气管内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2 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由于肺部疾患、感染性疾病、机械通气等原因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是发生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之新生儿反应低下、无力咳嗽及咳痰、大多症状表现青紫加重,呼吸表浅或暂停。因此及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气道的通畅是防止发生窒息的首要措施。在吸痰时避免较长时间的刺激,因为新生儿的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唾液发育不良较干燥,容易损伤造成口腔感染。所以吸痰动作要轻柔,插管不能太深,避免刺激咽喉部引起反射性咳嗽、呕吐阻塞呼吸道。需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每次更换,口、鼻腔分开使用、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 秒。机械通气的患儿要先用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湿化气道,充氧呼吸2 分钟后吸净气管内的分泌物。再更换吸痰管吸净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同时要常翻身,更换卧位,每2 小时更换1 次体位,痰稠不易吸出者先予超声雾化后再吸痰。这样有利于痰液的稀释与排出。 3 加强保暖,避免发生并发症 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容易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出现体温过高或过低。早产儿更易致体温不稳定。为确保新生儿体温维持在36~37 ℃之间,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