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创新作品获奖名单

第七届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创新作品获奖名单
第七届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创新作品获奖名单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2018年修订)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规则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 2018 年修订

目 录 目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2) 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10)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规则 (16) 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规则 (19) 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规则 (21) 附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申报书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申报书 (23) 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申报书 (27) 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申报书 (31)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申报书 (36) 青少年科技创意作品申报书 (40) 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作品申报书 (44)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分为创新项目竞赛和创新作品评比展示。创新项目竞赛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创新作品评比展示包括: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相关竞赛信息可登陆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4507401.html,查询,如有疑问可通过网站“在线咨询”功能或发送电子邮件至castic@https://www.360docs.net/doc/7d14507401.html,邮箱进行咨询。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一、学科分类 (一)小学生项目 1.物质科学: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 2.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 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 关系。 3.地球环境与宇宙科学:研究地球与宇宙中有关现象、 事物和规律,人类与地球环境、地球与宇宙的关系等。 4.技术:技术创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综合设计或开发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行为与社会科学: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的方法研究 人或动物的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 会之间的关系。 (二)中学生项目 1.数学:包括代数、分析、组合数学、博弈论、几何与 拓扑、概率与统计等。 2.物理与天文学:包括力学、磁学、电磁学、光学、热学、计算力学、原子物理、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 体物理、核与粒子物理、天文和宇宙学、生物物理、计算物理、材料物理、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物理演示仪器等。 3.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计算化学、环境化学、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等。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烹饪”赛项申报方案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方案 一、赛项名称 (一)赛项名称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烹饪(高职组)赛项(二)压题彩照 (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 现代服务业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

二、赛项申报专家组 三、赛项目的 烹饪赛项重点考核高职院校烹调工艺与营养等专业的参赛选手在宴席设计、烹饪技艺水平、作品研发和餐饮厨房生产组织与实施等领域的实践动手及应用能力,通过宴席设计书策划、现场解说答辩等环节检验参赛选手的现场应变与设计、营养搭配与计算能力,规范操作水平与创新创意水平,激发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实践成才热情;促进高职院校烹饪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加快餐饮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四、赛项设计原则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烹饪赛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围绕真实工作过程、任务和要求设计比赛内容及评判办法,比赛内容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提出的有关专业、专业群综合核心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评判采取公开执裁过程,严格裁判回避制度等措施,保证比赛公平,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赛项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考查选手的实际动手能力、规范操作水平、现场应变能力和创新创意水平,检验参赛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展示餐饮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果,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教产融合”,提高社会参与面和专业覆盖面,完善制度建设,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赛项设计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和大赛组委会的总体要求,体现勤俭节约,适度适当;坚持技能竞赛与行业用人、岗位要求、

技术进步以及教学改革相结合,引导烹饪专业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和教学改革;坚持技能比赛与素质教育考核相结合,将专业知识和基本职业素质考核纳入比赛内容;坚持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相结合,突出职业素养和团队应变能力的展示。 赛项设计采取行业、企业、院校三方合作的形式,充分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导向。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特色 本赛项重点展示高等职业院校烹饪专业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成果,强调操作的规范化、职业化特点,通过各项技能的展示,检验选手在工艺技术的综合应用、烹饪方法科学创新,以及灵活应变等方面的能力。为学校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提供了新平台,为学校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与创新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供了保障。 1.结合当前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突出安全环保、绿色健康、节约实用; 2.注重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无缝衔接; 3.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的考核,重点考核选手现场应变与创新设计能力; 4.突出实用型人才培养; 5.突显行业、企业参与程度; 6.引领专业建设方向。 (二)创新点 1.赛项设计:本届竞赛将与国际赛事接轨,借鉴世界厨师联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工智能技术与创新应用项目申报书 (74)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书 赛项名称:人工智能技术与创新应用 赛项类别:常规赛项■行业特色赛项□ 赛项组别:中职组□高职组■ 涉及的专业大类/类:610000电子信息大类 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 手机号码: 方案申报单位(盖章):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方案申报负责人: 方案申报单位联络人: 联络人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2017年9月

内容要求1: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方案 一、赛项名称 (一)赛项名称 人工智能技术与创新应用 (二)压题彩照 (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 电子信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 赛项归属高职610000电子信息大类。 1 页面布局:默认页边距 标题:小2号,黑体加粗 正文:小3号,仿宋_GB2312,28磅行间距。结构次序数依次用“一、”“(一)”“1.”“(1)”“①”。 文中表格:小4号宋体,单倍行间距。表头字体小4号宋体加粗。

说明:以上专业代码来自于《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6年增补专业)》。 二、赛项申报专家组 三、赛项目的 2015年以来,人工智能开始大爆发。很大一部分是由于GPU的广泛应用,使得并行计算变得更快、更便宜、更有效。当然,无限拓展的存储能力和骤然爆发的数据洪流(大数据)的组合拳,也使得图像数据、文本数据、交易数据、映射数据全面海量爆发。这为AI的再次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机遇。 人工智能是程序算法和大数据结合的产物。与以前的众多数据分析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立足于神经网络,同时发展出多层神经网络,从而可以进行深度机器学习。与以外传统的算法相比,这一算法并无多余的假设前提(比如线性建模需要假设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而是完全利用输入的数据自行模拟和构建相应的模型结构。这一算法特点决定了它是更为灵活的、且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数据而拥有自优化的能力。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项目名称: 互联网+全新智能医疗项目类型: 健康与医疗服务全面建设团队成员:***、***、***、*** 指导老师: ** 申报日期: 2018年5月目录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3 二、产品介绍: 3 1、网上挂号方便患友。 3 2、规范网络咨询问诊 3 3、依据快递药物实现共享药品资源。 4 4、加强药品电子监管,患友可辨药品真伪 4 三、项目商业模式与营销策略 4 四、项目未来发展方向。 4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网络已经相当的普及,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移动网络设备,每家每户也都拥有电脑。另外在中国所有地区也实现了网络的全覆盖。阿里巴巴公司的创建推动了我国物流和快递行业的发展,各个快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基本上每个小镇以上的城市都有快递点。在部分偏远地区的人,还存在看病难的问题,有些上年纪行

动不方便的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本项目就是基于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为不方便看病的人解决挂号难、看病难、取药难以及药物资源共享的问题。 二、产品介绍: “全新智能医疗”就是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使患者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 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全新智能医疗在会逐渐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1、网上挂号方便患友。 在现代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上网络生活,看病也不例外。可以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挂号”服务。以往,患者来院就诊,要挂号、排队等,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很多时候,患者并不清楚自己应该去医院哪个科室就诊。往往导致病人病急乱投医,甚至导致疾病加重、恶化。这种情况下,网上预约挂号的出现就给患者带来了就诊便利,避免了患者在医院里的“奔波”及“等候”,更快地帮助患者结束痛苦。利用网络数据库,建立电子病历。电子

关于开展厦门市第四届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

关于开展厦门市第四届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 “课堂教学评选”阶段工作的通知 各中学: 厦门市第四届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的第二阶段中有关“说课评选及教学技能测试”的评选工作已经完成(各学科入选“课堂教学评选”的教师名单见附件1),现将第二阶段中有关“课堂教学评选”工作安排如下: 1. 评选目标 由学科评议组组织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决赛候选人进行课堂教学的评比,评选厦门市第四届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二等奖获奖者。 2. 抽取课题时间、地点、学科 地点:参赛选手抽取课题的地点都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坑内路23号)各学科办公室。 学科组别抽取课题时间 语文高中组12月2日上午8:30 初中组11月30日上午8:30 数学高中组12月3日上午8:30 初中组11月30日上午8:30 英语高中组12月7日上午8:30 初中组12月9日上午8:30 思品思政高中组12月2日上午8:30 初中组11月30日上午8:30 物理高中组12月7日下午3:00 初中组12月8日下午3:00 化学高中组12月1日下午3:00 初中组12月2日下午3:00 历史高中组12月3日上午8:30 初中组11月30日上午8:30 地理高中组12月2日上午8:30 初中组12月3日上午8:30 生物高中组12月2日下午3:00 初中组12月2日下午3:00 音乐高中组12月2日下午3:00 初中组12月8日下午3:00 体育高中组12月2日下午3:00 初中组12月1日上午8:30 美术高中组12月8日下午3:00 初中组12月2日下午3:00 综合实践初中组12月9日上午8:30 信息技术高中组12月3日上午8:30 通用技术高中组12月7日上午8:30

首届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获奖名单

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首届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 总决赛获奖名单公告 (获奖团队排名均不分先后) 一等奖 跨境电商运营类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环球领略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Miracle 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海大商务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香道尔科技1队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创享自由 安徽财经大学财子佳人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商务职院1 跨境电商专项技能类 五邑大学在邑起 “互联网+贸易”创新创业类 杭州师范大学ERA 中南民族大学蔡绍硕

山东理工大学共青团西路88号 二等奖 跨境电商运营类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创见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工院先锋队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纵横团队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TOB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我们九月在一起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哈瑞贸易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一加一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超能陆战队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STAR 仙桃职业学院试翼工作室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Vfun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鲜立达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阳光之队 跨境电商专项技能类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iNeusoft营销网站设计工作室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等风来 “互联网+贸易”创新创业类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彩豆学堂

四川大学CYE创意团队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设计学人 四川大学ABCE 河北金融学院传奇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有品青年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药健康 三等奖 跨境电商运营类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心人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H&Y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博娜金属2队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Win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青青子衿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拓荒者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梦想而战成都学院(成都大学)Sprint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博娜金属1队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南洋梦之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开拓者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星星之火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金昶泰1队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获奖学校介绍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获奖学校介绍 香港圣公会李炳中学于1984年创立,毗邻城门水塘,校舍依山而建,占地约5000平方米。学校为一所由政府资助的中学,主要培育对象为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稍逊的学童,资源来自政府每年的恒常性资助拨款。学校对教育事业不遗余力,成就卓越,尤见于科技教育方面,屡获殊荣,于多个国际大型赛事中夺得奖项,更致力培育香港新一代科技人员,贡献良多。 创意科技,源自生活――科技教育之实践 学校深刻理解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积极推动科技教育,更成为学校的发展重点。学校希望学生能透过课堂理论学习,加以转化为实践,致力协助学生作好更充分的准备,以迎接本地以至全球因社会、经济、生态、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改变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亦可以帮助学生将来踏足社会后,能保持和推动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在建立并顾及和谐社会方面有所贡献。有见及此,学校将生活元素融入科技教育当中,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发挥潜能,尽展所长,为香港的创意科技发展另辟蹊径。学校更积极为学生们将来投身科研事业作好准备,不断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投身科研行业,研发利群产品,甚至希望他们能建立科

技产业,回馈社会。 为培育未来的科研人才,学校拥有完善的科技教育架构,由专业教师团队带领学生踏上科研发展之路。队伍共有9位专职科技教师,当中以副校长为首,统筹各科组事务,并适时与外间机构联系;各科组亦设有主任主管相关事务,并由专科教师专责教学。无论在教学课程、课外活动、比赛参展等方面均已建立完备体制,确保每学年的教学进程能顺利开展。 专业探索,以旧带新――建立专业教师团队 学校设有新入职教师培训计划,凭借“师徒制”的方式,邀请资历较深的教师指导新教师,以促进教师的融入与发展。学校师资队伍,亦备有同行互评、共同备课等措施,让优秀的教学资源得以共享,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策略。学校还设有常规的观课制度,教师透过互相观课,互相学习,让校内基层教师得到进一步的培训。 为在教学上力臻完善,学校的教师团队积极参与专业进修课程,如参加香港教育局及考评局的教研及考研工作、各大学及专上学院所举办的课程、讲座及研讨分享会等,研究如何优化课程及考评方法,让教师与学生一同享受教学研究成果。同时,学校还会定期举办教师专业发展日,筹办有关科学与技术发展为主题的工作坊,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各类科研工作,如在大学担任研究员

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现状及未来

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未来摘要:人工智能一词于1956年提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本文将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重点介绍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期我们对人工智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人工智能、应用、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并且开始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研究的深入,也许我们正要进入一个人工智能时代。 1.人工智能的兴起和早期发展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冷落。人工智能概念在1956年首次提出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显著的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通用问题s求解程序、LISP表处理语言等。但是由于消解法推理能力有限以及机器翻译等的失败,使人工智能走入了低谷。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重视问题求解的方法,而忽视了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 60年代末到70年代,专家系统出现,使人工智能研究出现新高潮。DENDRAL化学质谱分析系统、MYCIN疾病诊断和治疗系统、PROSPECTIOR 探矿系统、Hearsay-II语音理解系统等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人工智能引向了实用化。并且,1969年成立了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IJCAI)。 第三阶段: 80年代,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人工智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日本在1982年开始了“第五代计算机研制计划”,即“知识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KIPS”,其目的是使逻辑推理达到数值运算那么快。虽然此计划最终失败,但它的开展形成了一股研究人工智能的热潮。 第四阶段: 80年代末,神经网络飞速发展,。1987年,美国召开第一次神经网络国际会议,宣告了这一新学科的诞生。此后,各国在神经网络方面的投资逐渐增加,神经网络迅速发展起来。 第五阶段: 90年代,人工智能出现新的研究高潮。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连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开始由单个智能主体研究转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不仅研究基于同一目标的分布式问题求解,而且研究多个智能主体的多目标问题求解,将人工智能更面向实用。另外,由于Hopfield多层神经网络模型的提出,使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与应用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2.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个方面。 2.1“人机大战”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上,出现了很多堪称经典的“人机大战”。 1985年,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棋王”卡斯帕罗夫在德国汉堡举行了一场人机车轮大战。他在5个小时内,以32∶0的完美比分击败了所有电脑公司祭出的硬件和象棋软件程序。然而11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1996年“棋王”在与“深蓝”的比赛中第一次输了一盘;1997年,升级版的“湛蓝”在决定胜负的第六个回合中,只用了22步棋便迫使卡斯帕罗夫投子认输——这是“棋王”职业生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建筑类大纲(修订版)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建筑类大纲(修订版) 一、基本知识与技能要求 1.投影知识:正投影、轴测投影、透视投影; 2.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3.建筑类国家制图标准的相关规定; 4.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表达及绘制; 5.计算机三维建模的知识与技能; 6.计算机三维模型的施工图生成技能; 7.BIM(建筑信息模型化)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竞赛内容 第一部分建筑尺规绘图 1.时间:90分钟; 2.内容:根据所给建筑施工图,完成指定施工图的绘制; 3.技能要求: (a) 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图的识读和表达方法,能够通过所给建筑施工图的识读,准确理解房屋的外部造型及内部构造;并按照竞赛题目指定的要求补绘施工图; (b) 所绘施工图应满足国家建筑制图标准及相关建筑规范的要求; (c) 图面整洁,层次分明,字体工整,尺寸无误,作图准确。 第二部分建筑三维建模与施工图表达 1.时间:120分钟; 2.内容:根据所给建筑施工图,完成建筑物的三维建模和施工图生成或绘制。 3.技能要求: (a) 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图识读和表达方法,能够通过对建筑施工图的识读,准确理解组成房屋的各个建筑构配件、外部造型及内部连接构造;

(b) 能够正确使用建筑设计软件(例如:天正、Revit、SketchUp、3DMAX、AutoCAD 等),熟练完成多层民用建筑的三维模型的创建以及施工图的生成或绘制(用指定的视图类型表达。例如:平、立、剖面图、剖面轴测渲染图、透视渲染图等); (c) 模型与图形表达要求正确、完整; (d) 应掌握以下相关知识:建筑建模流程,各种建筑构配件的创建方法,实体创建命令及编辑命令,软件系统设置,尺寸设置及标注,文字设置及标注,构配件库的调用与编辑,图形文件格式转换与输出等; (e) 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图例、图线、图幅、标注、比例等的表达要求。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 /T50001—2010)、《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的规定; (f) 成果要求:建筑三维模型、建筑施工图、彩色渲染图。 二维图纸原文件格式:“*.DWG”;二维成果发布格式:“*.DWF”文件。 三维模型原文件格式:“*.RVT”、“*.DWG”、“*.SKP”或“*.MAX”文件;三维成果发布格式:“*.JPG”。 4.允许自带笔记本电脑并预装天正、Revit、SketchUp、3DMAX、AutoCAD或其他相关建筑软件。 第三部分“天正”BIM创新应用 1.时间:60分钟; 2.内容:根据所给建筑施工图,创建房屋建筑信息模型,并按国家建筑制图标准要求出图。 3.技能要求:能够熟练使用天正建筑信息化软件进行参数化建模和标准化出图。成果组成:提交房屋建筑信息化模型,并由模型生成相应的建筑施工图或构配件统计明细表。提交成果必须包括:三维信息化模型文件、二维施工图纸文件。比赛软件由天正软件公司提供。同时天正软件公司还提供相应软件的技术支持。 三、其他 如大纲有未尽说明,请使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联系组委会进行咨询。

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解读与备赛

【大赛主题——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课程】 1、落实以本为本: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 解读:教学内容要选取“四有四显”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四有四显“可参看公众号教育-师资培训中前期相关文章);教学目标要对应新时代育人目标;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讲授型课堂模式,充分采用复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分

析研究学情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考核评价基于全过程多元化评价体系,善于使用数据工具进行科学评价。 2、推动教授上讲台:倡导教师“回归本分”,推动教授走进本科生课堂,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成为“德高”“学高”“艺高”的名师,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解读:教授回归课堂教学,要凸显出教授级教学的基本功,不仅研究,更要教学。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引领学生到更广阔世界是教授级教师的不同之处。比赛按照职称分组也是为了这一点。 3、推进智慧教育: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形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信息化手段服务高校教育教学。 解读: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在高校已经不能不谓“先进”,但管理价值作用应用更多,如何以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提升“学习质量”,是以赛促教的重要价值。 4、强化学习共同体: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鼓励高校以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为基础,建设学习共同体,形成传帮带机制,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解读:教学团队建设,层次递进、青蓝相接;相对于个人参赛,大赛更加鼓励团队参赛。通过团队展示出学习共同体的“效果”。

大数据与AI创新创业大赛初步方案教学文案

2017中国(深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 工作方案(草案)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就提到,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DT(Data Technology)的时代,有人把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矿,大数据价值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赢得竞争的关键。大数据产业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在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及大众创业催化下,大数据领域迎来产业风口;二是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智慧产业的背后都是大数据应用的身影;三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驱动了大多数产业开始进行产业革新,行业秩序开始重塑。 与此同时,数据驱动的智能时代正在到来,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将真正体现大数据应用在数据的深度挖掘上。为此,举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双创大赛,发现并支持优秀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业团队,推动其在金融、零售、教育、医疗、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及领域的市场主体顺利完成大数据应用整合,并促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宗旨】 --------------------------------------------------------- 1、打造有影响力双创赛事平台,集聚国家和区域创新重要元素,推动我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2、组织相关投资机构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预判中国未来相关产业的投资机会,发现具有爆炸性成长机会的创业团队和好项目。 3、以“数据驱动,智见未来”为本次大赛的主要目的,将发现投资机会与社会的需求协同起来,挖掘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 【主办单位】 ---------------------------------------------------- 深圳软件园管理中心 深圳市创赛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大数据联盟 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 深圳市大数据产业促进会 深圳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承办单位】 ------------------------------------------------------- 南方创投网 松禾创新孵化器 数据猿 鹏城IT人 【支持院校】 深圳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大学信息学院

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作品(农业组)竞赛评审规则

附件1 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作品(农业组)竞赛 评审规则 一、作品竞赛评审委员会组构成 1.评审专家组成员由竞赛组委会聘请高校、企业、院所等相关领域的具有高级职称的若干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组成。 2.评审专家组设组长1名,成员6名,秘书1名。 3.评审专家组负责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设奖等系列工作。 4.评审专家组成员名单在终审完毕之前实行保密,在终审结束后可以公布。5.评审专家组向评审领导小组报告终审结果后解散。 二、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 1.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可行性、创新性、科学性及先进性等方面因素。2.评审工作分初赛评审、半决赛评审、决赛评审三阶段进行。 (1)初赛评审阶段,针对A类、B类作品在形式和规范性审查无误后,评审出一定比例的作品进入半决赛评审。 (2)半决赛评审中,要求参赛者到现场答辩,分别评选出进入决赛的队伍;(3)在决赛评审中评出特、一、二、三等奖,各等次的获奖比例待定。 3.涉及需由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的参赛作品,须按章程有关规定严格把关。4.半决赛评审、决赛评审实行现场公开答辩并演示,师生可以亲临监督。三、评审程序 1.各高校要按照《关于举办2018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作品竟赛的通知》的规定,对报送的作品进行资格和形式审查。 2.竞赛组委会对各高校选送的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不合格的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3.竞赛评审专家组对参赛作品方案进行打分,分数的计算方法:在专家组成员打出的分数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将其余分数进行平均。最终由竞赛评审专家组根据各队分数就该队是否进入半决赛和决赛或者奖励等级拟出初步意见。

第二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方案试行

第二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方案(试行) 为实现联盟高校间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传承2015年卓越大学联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席会议(大连)精神,进一步推动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搭建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风采、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发展平台,经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友好协商,决定举办第二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2018大赛)。 一、大赛主题——教学创新 在继承首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精神基础上,2018大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引领高校青年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高效课堂、深度学习。 教学创新主题可以包括: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导向的研究型课程开发;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与策略;以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其他教学创新设计。 二、大赛组织机构 2018大赛设组委会,负责组织联盟高校协商解决大赛方案、大赛组织、大赛奖励、大赛网站等相关问题。组委会设常任主席一位,由联盟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牵头单位负责人担任;设轮值主席一位,由承办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担任;由承办大赛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担任组委会秘书。 2018大赛设评委会,负责大赛评审工作。评委会由卓越大学联盟各高校每校推荐评审委员2名,非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委员3名,共21名委员组成。 三、参赛对象 卓越大学联盟各高校45周岁及以下(即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

教学一线任课教师。 四、大赛流程 日期 主题 要求 备注 9月15日前 初赛与 复赛推荐 初赛由各校自行组织,形式不限; 各校推荐6-9人进入复赛,并提交 复赛推荐汇总表; 复赛预计最多81位参赛 教师; 9月16日- 10月15日提交材料 报名确认后,参赛教师根据大赛 秘书处提供的账号与密码,登陆 大赛网络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7d14507401.html, 自行提交书面材料与视频材料; (详情请见“六、申请材料”,书 面材料电子版请自行下载附件3) 秘书处将对申请材料进 行审查,以邮件形式与参 赛者确认;如资料不齐全 或不符合要求,需在规定 时间内再次提交齐全、符 合要求的材料;如参赛者 无法提供,秘书处有权取 消其参赛资格; 10月16日- 11月5日复赛 大赛评委会于网络平台上,根据 评分标准对参赛者提交材料进行 打分; 复赛评委遵循“参评同校 回避”原则; 11月24日-25日(星期六- 星期日) 决赛暨 教学创新 论坛 复赛排名前三十的入围教师将于 北京理工大学参加现场决赛; (共计30人) 决赛采取抽签方式分为三组进 行,每组形式相同,为“5分钟教 学评价+ 10分钟创新设计汇报+ 5分钟答辩”,评委会根据评分标 准与答辩情况进行评分; “10分钟创新设计汇 报”,以过程性资料汇报 教学创新设计、学生学习 效果与推广价值; “5分钟教学评价”,以视 频展示学生评价、同行评 价; “5分钟答辩”,完善创新 成果,提高教学设计影响 力; 论坛事宜另行通知;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创意作品单元-智能控制命题(中学组)

SOLVE FOR TOMORROW 探知未来 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 创意作品单元-智能控制命题(中学组) 一、命题背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我国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此次比赛旨在促进青年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并尝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创意制作。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参赛队要大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围绕本主题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享受人工智能技术带给你的惊奇与创造美好生活带给你的喜悦。 二、命题内容 作品创意可以围绕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进行设计,尝试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用利用参赛作品解决问题。作品须利用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实现作品既定目标。作品可以围绕以下两个方向: 1.作品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和算法进行人类思维的模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创意想法。作品涉及领域可以包含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

虚拟个人助理、自然语言处理、情感感知计算、手势姿态识别等多形式。 2.学习与综合运用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激发创新思维潜能,利用综合设计和制作能力完成的具备一定判断、分析、反馈功能的智能作品。 三、考察目标 考察参赛者计算机编程能力; 考察参赛者人工智能相关知识; 考察参赛者多学科交叉学习能力; 考察参赛者创新能力; 考察创意及判断性思维、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自主学习、临场应变等能力。 四、比赛规则 本赛题共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参赛对象分为中学组与大学组,各阶段规则如下: (一)初赛 各队须寻找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利用人工智能予以解决或优化。各队提交自身作品图文阐述及视频。成品须利用开源软硬件进行制作。 1.各参赛团队须提交的作品文件包括: (1)作品图文阐述(pdf格式,大小20M以内),需简单明了,切勿过于复杂冗长。必须包含: a. 作品设计思路;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概况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由来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1993年由原国家教委倡导的在全国普通高校组织开展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到2013年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目前,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人数正逐届增多,参赛人数从1993年第一届的600余名增加到2003年第六届的9600余名。2011年参赛人数总共32946人,其中本科27279人参赛,专科5667人参赛。本科9083个参赛团队,专科1889个参赛团队。现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越来越成为有关高校检验教学改革成效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试金石”,竞赛证书成为衡量学生科研素质的一个重要元素。 2.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形式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分赛区组织的方式,竞赛时间为连续的4个白天和3个晚上。竞赛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进行,学生以3人为一队组队参赛,从5—6道竞赛题中任选一题完成。竞赛期间学生可以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本队成员集中商讨,分工协作,以队为基本单位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地完成设计、制作、调试工作,并写出设计报告。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个专业、多门课程,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3. 边疆高校大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重要意义 3.1由边疆地区创新型人才引聚难的困境看大学生参赛的重要性 西南边疆地区人才需求缺口巨大,纳贤聚才的力度强劲,但是由于西南边疆地区人才中介机构资质不高,信息合作共享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市场信息搜集能力薄弱,沟通传导系统缺陷较大,提供高层次人才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致普遍存在人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人才交易成本高位运行的状况。目前, 西南边疆地区重点领域需要的核心骨干类人才和高级技工基本上是通过企业前身的业务网络来获得,引人成本很高、效率也较低;引进国外智力渠道更是单一,除了官方,没有其他的渠道,造成了整个西南边疆地区人才的奇缺[7]。由国家教委高教司倡导并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从1994年的首届试点到2013年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1届,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高校高层次学科竞赛之一,通过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与参赛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的动手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够很好的与用人单位对接,可以弥补西南边疆地区技术型人才稀缺的空位,同时降低了人才的引用成本,从另一方面来说提升了区域高技术人才的竞争力[2]。 3.2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也有实际制作,可以全面地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竞赛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科研能力、工程实践素质及团队合作意识具有深远的影响。竞赛的目的是引导高校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也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新条件。 电子设计竞赛是对学生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团队精神以及体力的一个极大挑战,在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竞赛使那些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学生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这些学生通过赛前的培训以及竞赛的锻炼,在综合素质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造就新一代具有开拓意识、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的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特殊形式的“考试”。可以看出,它对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完善与强化实践教学

2010高考数学复习详细资料(精品)---函数与方程

2010高考数学复习详细资料(精品)——函数与方程 知识清单: 1.函数的最值的定义:函数y=f (y ),定义域为A ,若存在y 0∈A ,使得对任意的y ∈A ,恒有)()(0x f x f ≥))()((0x f x f ≤成立,则称)(0x f 为函数的最小(大)值。 2.求函数最值的方法(求最值与求值域一般相同,最值问题更具综合性和灵活性) (1)配方法:用于二次函数,或可通过换元法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2)判别式法:运用方程思想,依据二次方程有根,求出y 的最值,但必须检验这个最值在定义域内有相应的x 的值; (3)不等式法:利用平均不等式求最值,注意一正二定三等; (4)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其中三角代换是重要方法。换元后须注意新变量的取值范围; (5)数形结合法(图象法):当一个函数图象可作时,通过图象可求其最值; (6)单调性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 (7)求导法:当一个函数在定义域上可导时,可据其导数求最值. 3.解应用题的一般程序 (1)审题:阅读理解文字表达的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这一关是基础. (2)建模: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正确进行建“模”是关键的一关。 (3)求解: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要充分注重数学模型中元素的实际意义,更要注意巧思妙作,优化过程。 (4)作答:将数学结论还原给实际问题的过程。 4.常见函数模型 (1)二次函数型。 (2) “对钩函数”a y x x =+ 型 (3) 分段函数模型。 (4) y=N (1+p)y 型及数列型 课前预习 1.函数f (y )= )1(11x x --的最大值是 ( ) A .54 B .45 C .43 D .3 4

智能机器人创意比赛规则

智能机器人创意比赛规则 一、比赛说明 智能机器人创意比赛是2011年兵团第三届中小学机器人大赛新增比赛项目(兵团特色),要求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机器人创意、设计、编程与调试的活动。比赛时要求学生根据创意主题,现场设计机器人,调试,完成创意设计,同时要求选手用智能演示和答辩的形式对创意主题进行说明。 智能机器人创意比赛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学习和综合运用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的能力,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提高系统化设计与制作的能力等各方面极为有益。 二、比赛主题“我爱兵团,我爱家乡” (一)主题简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具有艰苦而辉煌的创业历史,回顾它们,作为兵团的下一代,你会发现:在茫茫戈壁滩上建起的一座座新城,已让荒漠变成一片片良田,将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洲……这些看似神话般的故事,正是兵团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无穷的智慧和特有的兵团精神创造的。 作为在这片父辈们用汗水与鲜血浇灌过的土地上出生的下一代,虽然父辈们已用勤劳的双手将这些戈壁明珠建设的更加美好,但是在现今科技时代下成长的我们,如何利用掌握的机器人智能技术让美丽的家乡,可爱的兵团变得更加现代化,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二)主题解读: 在现实生活中智能机器人技术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新疆兵团地广人

稀的环境下,如何利用我们掌握的智能机器人技术来解决在生产、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利用智能机器人技术让家乡勤恳耐劳的人们从繁杂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享受到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便利。 例如: 1.智能联合收割机机器人(单体创意) 创意:有了这台机器人,今后农民伯伯们再也不用开着收割机,顶着烈日收割小麦了,只需要输入指令,机器人就会自动寻找成熟的麦田,自动进行收割,自动将收割下的小麦晾晒归仓。 场景(环境):麦田、仓库、道路 创意对象:机器人 智能动作:出发、寻找麦田、收割、返回、入仓。 2.智能医院(场景创意) 创意:有了这所医院就能解决兵团偏远团场医疗条件差,医生少的情况,病人进入医院后有智能诊断机器人进行诊断,有手术机器人完成手术,最后在护理机器人的护理下病人康复出院。 场景(环境):医院 创意对象:诊断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护理机器人 智能动作:病人进入医院,由诊断机器人判断病情,需要手术的病人送入手术室,由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手术后病人送入病房由护理机器人进行护理,最后出院。 3.创意提示: 你可以围绕团场生活和学习场景,从服务于人的角度出发,设计一台能自主运行的机器人来服务于团场,服务于人,以此展现团场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如:利用新型联合收割机、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教案设计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参赛教师所在单位及姓名 桑枣一小:周健 三、正文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一实验课题,选自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的第三课时。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学的基础,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的传播知识,同时也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因此,本课的实验有助于对以后科学知识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 教材中原有的实验是: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大小约为一枚硬币的小孔,然后把这三张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 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 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学生就可以在纸屏上观察到光斑。这时,如果将第二或第三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 5 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的小孔,学生就不能在纸屏上观察到光斑。实验旨在让学生明白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实验的不足之处 A. 不直观。白天光线强烈,学生不能直观地看到光的传播路线。 B. 难操作。实验道具难做精确,三孔难以对齐。 C. 不全面。该实验只证明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没有证明其在液体、固体俩种物质形态中的传播路径。 D. 实验器材比较常见,学生对这些天天见到的物体提不起兴趣,不能激发探究热情。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A. 让学生分别探究光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路线,经过反复实验,学生能在这三种物态中直观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B. 变单一的器材为学生感兴趣的多样性器材,吸引他们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他们的兴趣。 C. 把学过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让他们解释影子的形成以及玩做手影的游戏,让他们感到科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 4、实验器材 装水的烧杯、黑墨水、吸管、小棒、垫棉纸的空烧杯、蚊香、打火机、果冻、玻璃砖、激光笔 5、实验原理 让激光笔照射液体、气体、固体,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光的路径,得出光在三种物质形态中都沿直线传播。 6、实验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