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HR软件厂商分析报告对比(精)

10大HR软件厂商分析报告对比(精)
10大HR软件厂商分析报告对比(精)

2006年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整个行业从2004年起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以每年40%的幅度递增,是中国企业应用软件ERP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

但另一方面,整个行业仍处于未成熟阶段,规模小,地域色彩明显。有一定服务力量的厂商超过两百家,如果把不知名小厂商、集成商也计算在内,则约有500家。大部分厂商固守着本地市场,而三个国际厂商则吸引了全国的高端用户。虽然个别软件供应商在产品上已经具有较大领先优势,但是没有完全转化为市场份额。

最具竞争力的十大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包括:SAP公司的mySAP ERP HCM,仁科公司的PeopleSoft,甲骨文公司的Oracle HRMS,铂金公司的PowerHRP Suite,施特伟公司的HRplus,东软公司的东软慧鼎,明基逐鹿公司的Guru eHR,用友公司的e-HR,金蝶公司的HR系统,普利斯奇正公司的e-HR。

市场上还有其他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厂商,但是由于市场份额低、产品功能及成熟度不足、技术水准较低、地域色彩过于浓厚、异地实施能力较弱、员工流动率过高等原因,与这十家的竞争力相比还有所欠缺。因此,笔者将重点分析这十大热销HR软件产品的实施优势和风险。

(一SAP公司的mySAP ERP HCM

厂商概况:

SAP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中国公司于1995年在北京成立。

产品特点:

在其博大精深的企业资源规划(ERP解决方案中,SAP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的正式名称是人力资本管理,即mySAP ERP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 (mySAPERP HCM。SAP对HCM概念不遗余力地推广,强调了SAP已经把人力资源视为企业的战略资源来管理,以区别只提供传统人力资源功能的普通厂商。在具体功能

上,mySAP ERP HCM的优势体现在能够对个人和团队贡献进行管理、衡量和奖励,能够将员工的技能、行为和激励与业务目标看齐,在最佳时间将最佳人选分配给

最利于公司增值的任务上。总的来说,就是量化了人力的作用,真正把人力作为一项资源来进行调配。

mySAP ERP HCM还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

1.员工培训与发展:可以制定个人培训计划、职业规划、接任计划。

2.薪资计算:支持50多个国家的工资单和规章制度要求。

3.工作排程非常完善,得益于学习了制造业在这方面的需求和管理的严密性,和Oracle/Peoplesoft相比,SAP的这一特点尤其突出。

4.人事管理:员工自助服务使员工可以随时查询、维护个人信息。

5.Portal做得,不少方面还比以易用性著称的Peoplesoft的Enterprise Portal 还好。

6.组织结构管理:有图形化的工具画组织结构图,比较方便。

从技术上来看,mySAP ERP HCM基于mySAP ERP的集成和应用平台SAPNetWeaver,基于网络按Web服务,也能够集成SAP和非SAP系统,当然,这种集成的复杂度比较大,需要一定的实现代价。

据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的超过19,300家用户正在运行着60,100多套SAP ERP软件,其中实施了mySAP ERP HCM的用户大约有9,000多家,管理的员工数为5,400多万。

风险:

1.mySAP ERP HCM更适合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解决方案的市场接受度尚待验证。

2.操作过于复杂,不够人性化,使用人员和运行维护人员都需要大量培训,学习难度比较大。

3.体系结构庞大,软硬件投入巨大。

4.具备mySAP ERP HCM高级特性的实施能力的集成商、咨询顾问非常有限。实施时间比较长,实施价格比较贵。

(二仁科PeopleSoft

厂商概况:

仁科公司是享有盛誉的HRMS市场的领导者,总部设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普莱臣顿(Pleasanton,成立于1987年,2002年进入中国。2005年1月,整体被Oracle收购。下一代产品会融入到Oracle的Fusion产品中。

特点:

Oracle以财务管理解决方案闻名,Peoplesoft则以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解决方案著称。在被收购前,单独就HRMS产品的市场看,Peoplesoft无论在全球还是在北美,市场份额都排在第一。

主要优点:

1.对HR业务知识有相当的积累,需求分析做得比较深入,功能有前瞻性。各个流程的操作和功能上设计很到位,尤其是Payroll模块。和其他厂商的产品相比,单看菜单,互相差别不大,或者其他的看上去更容易用,但深入使用下去,peoplesoft 最有效率。

2. PeopleSoft采用纯B/S架构,服务器集中管理维护,从功能更新、维护上比较方便,费用较低。二次开发使用专用的集成开发环境PeopleTools,集成度高。

3. Portal员工自助服务和对客户的培训,这两个功能都是peoplesoft带头倡导,并且做得最好,直观、易用,用户评价高。

4.预算、成本跟踪和报告功能较先进,提供对人员管理的深度。

风险:

1. Peoplesoft的全球化是通过核心功能加国家地区扩展来支持,但台湾和大陆的扩展做得还不够完善。例如对一些当地政策,需要有资源去做二次开发。外资公司应用没问题。

2.懂的人少,掌握实施能力、整体架构的人稀缺。用户支持度及未来产品的方向需要关注。

(三甲骨文公司Oracle HRMS

厂商概况:

甲骨文公司(Oracle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之一。1977年成立,总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城。1989年正式进入中国。

特点:

Oracle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解决方案——Oracle HRMS,是Oracle电子商务套件(Oracle E-Business Suite的一部分,具有人员招聘、人力资源管理、福利津贴管理、工资与支出管理、绩效管理、员工规划和培训/发展等模块。最新版本是Oracle HRMS 11i.10,包含在是Oracle电子商务套件11i10中。

Oracle HRMS 11i.10的长处在于:

1.具有完整的从招聘到退休的流程,大部分关键流程自动化。

2.比较完善的工资管理及预算管理。另外,在增删改员工的薪水的计算公式时,FastFormulas的自定义公式功能可以提供一定的方便。

3.完整的企业网上学习管理。iLearning比较完善,可以比较好地加入外部的培训目录、

测验的功能。

4.较丰富的人力资源数据智能分析功能,已经预设好,无须二次开发,为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数据。

5.借助自身较为先进的技术和平台,Oracle电子商务套件(Oracle E-BusinessSuite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尤其是最引以为豪的是Oracle财务解决方案,优势非常突出,在金融行业拥有众多的用户,在中国的证券、银行有较广泛的应用。高度集成的Oracle HRMS可以说有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对人力资源业务的理解并没有SAP和Peoplesoft深刻。所以对于金融行业,如果Oracle财务、人力资源的应用一起实施,是一个整体的非常有优势的集成解决方案,如果仅仅单独实施Oracle HRMS,优势就不那么突出了。

因此在2005年1月7日,甲骨文Oracle斥资111亿美元收购了HRMS领域的领头羊仁科Peoplesoft。现在Oracle HRMS和Peoplesoft的产品线都同时还在

销售。从Oracle的发展计划来看,仁科的技术会被整合到下一代电子商务套件Fusion中去,再加上Oracle收购的Siebel和与J.D. Edwards,Fusion描绘一幅美好的强强联手的远景。Fusion最早会在2008年上市,头一两年用户会进行测试和评估,估计需要到2010年才能看到Fusion对市场的影响。

风险:

1.适合大型企业,尤其金融行业。但中小型企业解决方案的市场接受度尚待验证。

2.Oracle HRMS在HR业务领域的积累不如SAP/Peoplesoft,下一代产品Fusion 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

(四铂金公司的PowerHRP Suite

厂商概况:

铂金中国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初期在香港和上海设有办事机构。从代理商起家,现在已经成长为国内HRMS市场的绝对领导者,相当难得。其产品PowerHRP Suite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包括PowerHRP铂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PowerESS员工自助服务系统,PowerATS考勤跟踪管理系统,PowerPay+人事薪资管理系统。

特点:

PowerHRP Suite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的主要特点包括:

1、对大陆及香港的人事政策法规、税收制度支持比较完善。并且内地和香港的分支机构可

使用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2、人事管理功能较全面,提供对员工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员工的各种信息管理较完整,包括人事档案信息、薪资数据、考勤数据、休假数据、培训数据、福利信息、职位信息及各种自定义信息。

3、界面直观,容易操作,效率高。员工自助服务较友好。

4、统计报表有深度。例如预算管理,可以把人力成本预算、培训费用预算、招聘费用预算与实际的相应成本进行比较。

有两点需要特别指出:

第一,铂金积累了相当多的成功用户,遍布各个行业。中国大陆用户数超过700家,具有丰富的实施经验,有相当多的典型案例,尤其是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的案例,可供参考。铂金与施特伟目前是中国市场上数一数二的厂商。

第二,铂金的战略伙伴建设得很出色。例如:

?HumanConcepts。HumanConcepts是一家美国厂商,组织架构图软件市场的领导者,其产品OrgPlus提供高质量的非常灵活完备的组织结构图管理。铂金在集成解决方案中就捆绑了OrgPlus。HumanConcepts同时也为SAP, Oracle和PeopleSoft提供同样的捆绑方案。

?Hewitt(翰威特。翰威特是一家大型跨国管理咨询和外包公司,专注于提供人力资源咨询、外包服务及解决方案。

这些战略伙伴提升了铂金所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完整、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务。铂金打造的这个战略伙伴联盟帮助铂金进一步拉开与其他国内厂商的领先优势。

风险:

有很多客户要求厂商能提供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到ERP系统的全套产品,以减少企业IT系统的复杂性。铂金目前在这方面竞争力较弱。

(五施特伟公司的HRplus

厂商概况:

施特伟公司(Cityray在香港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老牌的软件厂商。可以说是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最早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厂商。据资料显示,2003年施特伟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就已经拥有650家用户。2007年初,共有超过1000家用户,约七成是内地用

户,市场占有率非常高。主要产品是人力资源管理及工资计算系

统,CityrayHRplus - HumanResources & Payroll System。

特点:

1、从一开始进入市场,施特伟就抱定了做产品的路线。这使得施特伟的发展在短期内能抛下做个性化定制开发厂商,占据相当多的市场份额。其产品从功能、技术、操作上都能满足绝大部分用户对完成日常业务的常规需求,在各个行业应用得都比较广泛。

2、同时,施特伟对“服务”有着相当诚恳的态度,愿意去为客户着想,为客户提供排忧解难,这些都是施特伟受欢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公司创始人低调务实的作风,以及其对人力资源的理解,也使公司有了一座前进的灯塔。

3、施特伟的薪资模块较强,虽然操作并不简单,但是胜在功能完整周详,一直都是其他厂商模仿的对象。但是也由于其他厂商不断模仿及改进,施特伟在这个模块的优势反而不明显。

风险:

作为老牌厂商,其产品是相当可靠的选择。但是很显然,产品需要与时俱进,包括技术上的升级、功能上的增强、流程上的优化等等。目前产品尚欠缺完成人力资源战略性业务的能力,以至于对高端客户的吸引力较低。

(六东软公司的东软慧鼎

厂商概况:

东软1991年创立于中国沈阳东北大学。现在是中国领先的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2002年开始与专业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Hewitt合作推出慧鼎(TalentBase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特点:

东软是国内的大型软件厂商,实力较强大,技术领先,用户众多。在和翰威特深度合作以后,东软非常大气地抛弃了之前自己对人力资源的认识,转而勤勤恳恳地负担起软件平台的建设,而放手让翰威特主导人力资源的业务咨询,软件的功能和

流程也都由斡威特说了算。翰威特,作为一家老牌外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成熟的理解,在中国也有较长的积累,其理念、业务能力以及咨询结果都是受到肯定的。两家的这种联盟综合了双方最具优势的领域,对用户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有着相当强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避免了一般咨询公司与软件厂商合作的矛盾,例如咨询公司

向客户提交的咨询结果过于个性化,而软件厂商无力对软件产品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或相应的二次开发;或者软件厂商因实施软件后与咨询公司的承诺有较大差距而指责咨询公司教条化。

就慧鼎(TalentBase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的业务功能来看,并没有哪个子系统特别出色或者特别不好用,不过可以看到,人力资源的理念就默默地埋在系统所固化的操作流程之中,值得称赞。从技术架构层面看,慧鼎的技术较新,与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产品对比起来具有一定的优势。

风险:

虽然对人力资源的业务理解较好,但是功能上还需进一步加强。此外,需要大大提高用户支持力度。

(七明基逐鹿: Guru eHR

厂商概况:

明基应用软件研发中心和逐鹿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在苏州成立。2003年,公司更名为明基逐鹿软件(苏州有限公司,是明基集团旗下子公司。产品GurueHR在台资电子制造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特点:

1、明基逐鹿Guru eHR具有一定的实力。尤其是考勤模块,是明基逐鹿GurueHR最著名的模块。原来的需求来自于明基基团自己多样化又严格的考勤制度,而其他eHR产品很多都无法满足这么复杂细致的管理需求。经过多年的改进和优化后,在考勤领域,Guru eHR已经是一个事实上的标杆,成为众多后来者追赶的对象。

2、作为一个成功的制造业集团,明基本身的管理及运营流程都有着可

以借鉴的经验和积累,明基也顺势把自己作为典型客户,让客户参观。很多用户会希望通过软件来借鉴明基的固化流程,从而取得管理水平上的提升。

依靠这两个竞争优势,明基逐鹿Guru eHR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又因为功能很多很细,每一样功能又都有很细很复杂的设定,因此在市场推广时,明基逐鹿宣称Guru eHR是全世界最强的eHR管理软件。

风险:

1、明基逐鹿Guru eHR对管理细致严格的台资制造业是适合的。近年也扩展到不同的行业,实施成功的用户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在连锁零售行业和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如果对实施企业的支持越来越充分就更完善了。

2、同时,软件本身的稳定性及质量,都还需要一些提高。和国际厂商,如SAP 相比,差距还比较大。需要改进交互界面,操作需要更人性化,对其实施顾问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八用友公司的e-HR

厂商概况:

用友软件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最大的ERP管理软件供应商。其ERP软件NC及U8都提供了有限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2002年用友收购了当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硕旺HRMS,为其在HRMS领域带来初步的积累。2003年推出独立的产品e-HR。

特点:

1、用友e-HR瞄准了集团企业用户,已拥有的200多家客户中,集团企业用户占了85%以上。

2、用友在财务系统、ERP系统领域的领先优势,为e-HR系统的推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e-HR对用友的财务系统、ERP系统的数据整合也比较完善,接口丰富,功能齐备。从技术层面来看,用友e-HR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对以后的升级、二次开发都有较好的保证。

但是,也可以看到,毕竟用友进入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的时间比较短,对人力资源业务的积累还有限,与市场领导者相比,所提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总的来说,对于已使用用友财务系统或ERP系统的大型集团企业,用友e-HR 是不错的新选择。

风险:

实施顾问有限,实施能力受到限制。

(九金蝶公司的HR系统

厂商概况:

金蝶软件于1993年在中国深圳创建。一直主攻财务软件市场及ERP中小企业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独立实施,包括从属于面向中小企业的K/3系统的K/3 HR,以及或者面向中大型企业的EAS系统的EAS HR。

特点:

1、金蝶借助财务软件及ERP软件获得不少用户。在进入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的时间较短,积累较少的情况下,有一个模块做得非常不错:绩效考核。该绩效考核模块可以把企业战略目标按照平衡计分卡进行逐级分解,落实到个人,从而使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有了可量化的联系。这个功能可以使原本属于企业高层的业绩压力传递给下属部门,能强化一线执行人员对企业目标的理解。

2、绩效考核模块的表现,使金蝶的HR系统让人不敢小觑。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产品功能较少,还不够完善,和用友的产品相比,也确实存在差距。

(十普利斯奇正公司的e-HR

厂商概况:

奇正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于1993年在北京创立,创始人王辉。2005年12月,美国普利斯集团公司完成并购奇正软件,成立北京普利斯奇正信息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普利斯奇正。

奇正以ERP管理软件起家,目前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地区最大的全面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在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两方面享有誉名。

特点:

1、奇正创始人的深厚技术背景,使奇正的产品有两个独到的优势:一是系统架构上在国内处于前列;二是数据集成非常便于整合企业信息。显然,奇正e-HR 对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有很深的理解,非常重视数据的整合。数据接口众多且完整,具有与SAP、Oracle、Peoplesoft等的接口,数据导入导出功能强大。企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可以轻易地融合在一起。而信息的流动一直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这方面做好了,非常有利于企业运营管理。

2、另外,奇正e-HR的薪资管理也受到好评。薪酬福利体系、绩效考核体系、考勤休假体系、具体计算规则和管理细则,都可以个性化设置,调整起来比较灵活。

能支持不同地区不同员工的多种工资制度,多种福利和税务等方面的调整。

风险:

1、奇正的技术领导力量集中于个人,在面对国内一些厂商的大型技术团队时,可发挥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在与外国公司完成合并后,是否能再展辉煌还有待观察。

2、资源有限,具有实施能力的地域还不够多,对市场的影响力还不足。

2015XX公司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为了更好地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帮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通过有效管理,更大程度提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本次人力资源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员工行为观察、员工代表沟通交流、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 第一部分 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一、 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 集团总部现有员工119 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11人,占9.24%,中层人员 24人,占20.2%,基层84 人,占 70.6% (二) 不包括基层后勤辅助类岗位的总部员工现有107人,其中男、女比例如下 (三) 高层队伍结构分析 ◆ 高层队伍的年龄结构良好,平均年龄44岁,年富力强,学历结构较合理,全日制第一学历均在大专及以上,资质上有6人(占55%)持一级建造师证,职称上36%为高工,18%为中级,18%为助工,28%没有任何职称。 ◆ 高层队伍的结构缺陷主要是 ● 73%的高层是从事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出身,司龄10年以上,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方面的训练,在11名高层中只有2名是在2012年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有一定现代化企业管理经历。 ● 高层人员的职称和资质匹配度不足以应对企业发展需求 (四) 中层队伍结构分析 ◆ 中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8.7岁,年龄结构如下:

◆ 中层队伍的工龄结构分析:现有人员中54%是在2010年改制后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优势在于这批人即拥有一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又有较好的工作经验,同时劣势是缺乏对建筑行业的认知。其余在改制前入职人员,其在中恒工作时间均超过10年,企业忠诚度较高,同时缺乏的是专业的职业化训练和素养。 ◆ 中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分析:本科占29%,大专占 46%,中专以及下占25%。通过函授或其它在职教育形式,9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有提升,获得大专及上学历,同时还有二名中层获取MBA 硕士学历。 ◆ 中层队伍的职称和资质结构分析:职称上8%为高工,13%为中级,17%为助工,62%还未获得任何职称。资质上有8位(33% )中层获得一级建造师。缺陷是:职称和资质持有率太低,有待提升。 (五) 基层队伍结构分析 ◆ 基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0.6岁,具体占比如下: ◆ 基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如下: ◆ 基层队伍工龄结构分析

最新某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状况综述 1.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公司现有员工162人,其中,全职人员71人,劳务工及兼职人员91人;管理人员14人,占8.6%;市场人员9人,占5.6%;技术人员16人,占9.9%;行政辅助人员35人,占21.6%;生产人员88人,占54.3%。根据公司人员结构比例,市场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基本符合公司议定程度,以及相应管理需求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行政辅助人员可适当调减。公司现有人员年龄比例分别是35岁以下人员111人占70%,35—40岁人员18人占9%,40以上人员33人占21%。

(1)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是指包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车间主任在内的14人。 公司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管理人员年富力强,平均年龄38岁,

(3)市场人员

3.上半年度用人成本 公司上半年度合计发放薪资173.4万元,薪资费用率为9.44%,月平均人数164人,人均薪资0.1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薪资发放增加了49万元,增长率39.4%,人员增加24人,增长率16.8%,业绩增加266.9万元,增长率20.27%,其中因管理人员增加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这与公司的人才结构调整有关。详细见附表 第二部分工作总结 上半年度工作主要围绕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及考核目标展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管 理,强化优胜劣汰,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竞争机制,并以劳动合 同续签为契机,完善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用人环境,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人事管理工作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争取效益,获得利益最大化,而不合格人员留用将会阻 碍企业的发展,前期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及有效的考核方案,对8人进行劝退工作,让他们走的高高兴兴;同时成功引进12名大学生,其中有5人已作为重点培养对

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报告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x x集团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xx集团历经十余载的开拓耕耘,逐步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集金融、贸易、建筑装饰、物业、环保旅游等业务版块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但是在运作过程中仍存在协作力不足、执行力不强的消极因素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上述因素的存在与企业及人员的结构有一定的关联。鉴于此,本报告将从层级结构、人员素质、岗位结构等方面,对我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一、我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人员数量分析 截止到2015年8月10日,我公司在岗人数一共162人,为便于对人员数量的分析,本部分按岗位职能,将公司各岗位人员划分为中高层管理人员、职能人员、后勤人员、工程技术类人员、销售业务类人员、服务类人员等六个岗位序列。各岗位序列人员分布如下图:根据上图显示的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技术、销售业务类岗位与综合职能管理类岗位的人员配置关系不合理。从我公司目前的配置数量上看,我们的综合管理、职能类人员要多于技术、销售业务类岗位人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公司业态发展较多,系统庞大,但是人员分布不均匀。 (二)人员素质分析 人员素质包含多方面,本部分对人员素质的分析仅从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学历)进行分析。人员学历结构如下图: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公司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54%,其中,具备本科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20%。从员工学历分布上看,我公司员工学历构成呈中等水平,主要原因是老员工中学历低者所占比例较大。 (三)年龄结构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年龄和工作经验呈正比例关系。通过对员工年龄分布的分析,可初步得出具备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数量所占比例。具体数据如下图: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我公司在30岁以上年龄阶段的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67%,30岁以下年龄阶段的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33%,平均年龄约37岁。整体上看,整个员工队伍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利于公司的快速成长。但是局部年龄分布不均,年龄偏大或偏小,需要进行人员优化。

人力资源诊断分析报告

公司2015年度 人力资源诊断分析报告 2016年4月 为全面摸清家底、破解管理难题、提高全员人力资源意识,以“三全”管理为统领,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开展了

人力资源诊断分析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诊断工作总体情况 (一)诊断范围 诊断单位机构情况。从层级上,覆盖了公司、集体企业两个管理层级;从用工性质上,覆盖职工、劳务派遣用工、集体企业用工方式。 (二)诊断方式 采取的诊断方式主要包括数据分析、基层调研诊断方式。 1.数据分析。以全口径用工总量和用工结构配置分析为重点,按照单位类型、定员专业、组织机构等维度,全面摸清家底,掌握所属各单位、各层级、各专业的超缺员和用工配置情况。 2.基层调研。注重基层,可自下而上逐级开展自查,通过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和建议,找准问题和短板,并按照诊断类别和项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提炼。 二、人力资源现状 从用工总量、素质结构两个维度,对员工队伍现状进行分析,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用工总量 截至2015年底,全口径用工总量133人,其中,职工114人,占85.7%;劳务派遣用工4人,占3%;集体企业用工(包含集体身份职工、集体企业聘用职工、劳务派遣及其他用工,下同)15人,占11.3%。人员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表1:全口径用工总量情况表

(二)素质结构 1.职工 截至2015年底,职工114人,平均年龄43.8岁,人才当量密度0.868;女职工27人,占比23.68%;不在岗0人,占比0%;“三无”人员2人,占比1.75%,其中从事生产技能岗位58人,内退0人。具体结构如下: (1)学历结构:

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报告

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报告 一、导论 二、我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三、市场同类型公司人员配置情况 四、分析结论 公司经历了四年的发展历程,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在区域房地产市场已树立起了一定程度的市场知名度。但是,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仍存在开发成本过高、执行力不强的消极因素,并直接影响了公司在建项目的高效开发。从某种程度上讲,上述现象的存在与公司人员结构有一定关系。鉴于此,本报告将从人员数量配置、人员素质、岗位结构及人员行业经验等方面,并结合市场上同类型公司的岗位及人员配置情况,对我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一、我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人员数量分析 截止2013年1月底,我公司在岗位人数42人(其中物业部4人)。为便于对人员数量的分析,本部分按岗位职能,将公司各岗位人员划分为管理类(含领导、行政人事物业管理等综合管理岗位)、财务类、销售策划类、工程类、成本预算类、设计技术、投资开发类等六个岗位序列。各岗位序列人员分布如下图: 关于人员配备数量与业务量的具体配比关系,房地产行业尚无统一标准,但根据行业习惯,地产企业的人员配置基本上是按年开发量作为经验数据(见下文第二大点),我公司目前的人力资源配备数量按行业习惯核算,已出现人数过多与岗位结构不合理现象。这将导致人员臃肿、人员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根据上

图显示的数据,可得出以下两点的结论: 第一,业务类岗位与综合职能管理类岗位的人员配置关系不合理。从我公司目前的配置数量上看,业务类人员为25人,综合职能类人员为17人,两类岗位人数的配置比例为1.5:1,行业数据一般为1.7:1。从数据比较分析显示,我们的综合管理职能类人员过多。 第二,业务类人员内部各岗位的人员配置关系不合理。按照公司目前在建项目的开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年开发量5万平方米),职能管理类、销售策划类人员配置数量过多。 (二)人员素质分析 人员素质可从人员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行业工作经验及工作态度等三个指标进行评价。我公司目前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员工能力及工作态度两个指标的评价缺少客观的依据,故此,本部分对人员素质的分析仅从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学历)与行业经验进行分析。人员学历结构如下图: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公司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98%,其中,具备本科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67%。从员工学历分布上看,我公司基本具备了一支高学历的员工队伍。 (三)行业工作经验分析 房地产行业不同于高科技产业,拥有一批行业知识、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对房地产开发至关重要。我公司员工有房地产行业经验的人员情况如下图:

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XX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前言 (1)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状况综述......................................... 21.1公司背景....................................................... 21.2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21.2.1管理人员..................................................... 31.2.2技术人员..................................................... 41.2.3市场人员..................................................... 5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诊断..................................... 62.1概述........................................................... 62.2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62.2.1公司领导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62.2.2未树立全员参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72.2.3组织结构..................................................... 72.2.4人力资源规划................................................. 72.2.5工作分析..................................................... 82.2.6员工培训及开发............................................... 92.2.7绩效考核................................................... 112.2.8薪酬....................................................... 142.2.9企业文化.. (17) 2.2.10结论...................................................... 17

2018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2018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为了更好地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帮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通过有效管理,更大程度提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本次人力资源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员工行为观察、员工代表沟通交流、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 第一部分 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一、 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 集团总部现有员工119 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11人,占9.24%,中层人员 24人,占20.2%,基层84 人,占 70.6% (二) 不包括基层后勤辅助类岗位的总部员工现有107人,其中男、女比例如下 (三) 高层队伍结构分析 ◆ 高层队伍的年龄结构良好,平均年龄44岁,年富力强,学历结构较合理,全日制第一学历均在大专及以上,资质上有6人(占55%)持一级建造师证,职称上36%为高工,18%为中级,18%为助工,28%没有任何职称。 ◆ 高层队伍的结构缺陷主要是 ● 73%的高层是从事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出身,司龄10年以上,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方面的训练,在11名高层中只有2名是在2012年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有一定现代化企业管理经历。 ● 高层人员的职称和资质匹配度不足以应对企业发展需求 (四) 中层队伍结构分析 ◆ 中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8.7岁,年龄结构如下:

◆ 中层队伍的工龄结构分析:现有人员中54%是在2010年改制后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优势在于这批人即拥有一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又有较好的工作经验,同时劣势是缺乏对建筑行业的认知。其余在改制前入职人员,其在中恒工作时间均超过10年,企业忠诚度较高,同时缺乏的是专业的职业化训练和素养。 ◆ 中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分析:本科占29%,大专占 46%,中专以及下占25%。通过函授或其它在职教育形式,9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有提升,获得大专及上学历,同时还有二名中层获取MBA 硕士学历。 ◆ 中层队伍的职称和资质结构分析:职称上8%为高工,13%为中级,17%为助工,62%还未获得任何职称。资质上有8位(33% )中层获得一级建造师。缺陷是:职称和资质持有率太低,有待提升。 (五) 基层队伍结构分析 ◆ 基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0.6岁,具体占比如下: ◆ 基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如下: ◆ 基层队伍工龄结构分析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公司2009年1-6月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模板 (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说明:本模板罗列了大致分析方向,第二部分所提供的表格仅供作图时参考,具体表现形式不局限,可采用多种图表格式进行。全文请用1.5倍行距编辑。分析报告完成后请将红色及蓝色字体部分删除。 一、公司组织结构图(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描述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设置,如有调整,反映出组织结构调整过程并简述原因。 分析:(宋体五号) 二、201X年1-6月人力资源效率指标分析 人力资源效率指标主要是指人均净利润、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人均销售收入,该指标可以与历史数据对比进行分析,也可以在集团内部与其他单位进行对比分析。人均净利润可以分析年度目标值完成情况。目标值以净利润双定目标除以年初人数确定。 三、 1岗位结构(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依据最新的岗位序列结构,岗位设置分为五大类:管理类、产品类、专业类、客户类、生产类。可对公司进行整体岗位结构分析或者对某一类别的结构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例图: 2 年龄结构 年龄龄区间划分为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四个区间。 仅仅对年龄分布进行一维分析,只能看出员工的年龄层次结构。只有当把年龄分布和其他相关的指标结合起来,才可以从数据中看出问题,例如将年龄分布和学历分布结合,或者将年龄分布和人员职位层次结合,组成一个二维的人员结构分析表,才能从双重指标中所显示的数据中,看出人员结构所折射出的具体情况。 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45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6岁-45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岁-35岁的低龄员工。 例图: 分析: 3 学历结构 学历分为五类: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专科以下。可以对比历史数据对学历结构进行分析,看出变化。 例图: 也可通过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比较不同公司的人员受教育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博士人数*22+硕士人数*19+本科人数*16+专科人数*15+专科以下人数*12)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模板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模板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公司2009年1-6月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模板 (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说明:本模板罗列了大致分析方向,第二部分所提供的表格仅供作图时参考,具体表现形式不局限,可采用多种图表格式进行。全文请用1.5倍行距编辑。分析报告完成后请将红色及蓝色字体部分删除。 一、公司组织结构图(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描述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设置,如有调整,反映出组织结构调整过程并简述原因。 分析:(宋体五号) 二、201X年1-6月人力资源效率指标分析 人力资源效率指标主要是指人均净利润、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人均销售收入,该指标可以与历史数据对比进行分析,也可以在集团内部与其他单位进行对比分析。人均净利润可以分析年度目标值完成情况。目标值以净利润双定目标除以年初人数确定。 三、

分析时可对进行组合如岗位——学历结构分析,岗位——年龄结构分析等,还可考虑对一定时间段内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或者挑选较重要的类别如管理类、产品类人员进行专门的分析。 1岗位结构(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依据最新的岗位序列结构,岗位设置分为五大类:管理类、产品类、专业类、客户类、生产类。可对公司进行整体岗位结构分析或者对某一类别的结构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例图: 2 年龄结构 年龄龄区间划分为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四个区间。 仅仅对年龄分布进行一维分析,只能看出员工的年龄层次结构。只有当把年龄分布和其他相关的指标结合起来,才可以从数据中看出问题,例如将年龄分布和学历分布结合,或者将年龄分布和人员职位层次结合,组成一个二维的人员结构分析表,才能从双重指标中所显示的数据中,看出人员结构所折射出的具体情况。 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45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6岁-45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岁-35岁的低龄员工。 例图: 分析: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最全模板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说明:本模板罗列了大致分析方向,第二部分所提供的表格仅供作图时参考,具体表现形式不局限,可采用多种图表格式进行。全文请用1.5倍行距编辑。分析报告完成后请将红色及蓝色字体部分删除。 一、公司组织结构图 描述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设置,如有调整,反映出组织结构调整过程并简述原因。 分析:(宋体五号) 二、2011年1-5月人力资源效率指标分析 人力资源效率指标主要是指人均净利润、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人均销售收入,该指标可以与历史数据对比进行分析,也可以在集团内部与其他单位进行对比分析。人均净利润可以分析年度目标值完成情况。目标值以净利润双定目标除以年初人数确定。 三、 人力资源结构主要包括岗位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工龄结构、职称结构等, 分析时可对进行组合如岗位——学历结构分析,岗位——年龄结构分析等,还可考虑对一定时间段内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或者挑选较重要的类别如管理类、产品类人员进行专门的分析。

1岗位结构(二级标题黑体 小四 加粗 左端顶头对齐) 依据最新的岗位序列结构,岗位设置分为五大类:管理类、产品类、专业类、客户类、生产类。可对公司进行整体岗位结构分析或者对某一类别的结构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例图: 2 年龄结构 年龄龄区间划分为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四个区间。 仅仅对年龄分布进行一维分析,只能看出员工的年龄层次结构。只有当把年龄分布和其他相关的指标结合起来,才可以从数据中看出问题,例如将年龄分布和学历分布结合,或者将年龄分布和人员职位层次结合,组成一个二维的人员结构分析表,才能从双重指标中所显示的数据中,看出人员结构所折射出的具体情况。 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45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6岁-45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岁-35岁的低龄员工。 例图: 分析: 3 学历结构 学历分为五类: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专科以下。可以对比历史数据对学历结构进行分析,看出变化。 例图: 岗位-年龄图

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为了更好地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帮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通过有效管理,更大程度提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本次人力资源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员工行为观察、员工代表沟通交流、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 第一部分 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一、 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 集团总部现有员工119 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11人,占9.24%,中层人员 24 人,占20.2%,基层84人,占 70.6% (二) 不包括基层后勤辅助类岗位的总部员工现有107人,其中男、女比例如下 (三) 高层队伍结构分析 ◆ 高层队伍的年龄结构良好,平均年龄44岁,年富力强,学历结构较合理,

全日制第一学历均在大专及以上,资质上有6人(占55%)持一级建造师证,职称上36%为高工,18%为中级,18%为助工,28%没有任何职称。 ◆高层队伍的结构缺陷主要是 ●73%的高层是从事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出身,司龄10年以上,缺乏专业的 企业管理方面的训练,在11名高层中只有2名是在2012年通过社会招聘 引进的,有一定现代化企业管理经历。 ●高层人员的职称和资质匹配度不足以应对企业发展需求 (四)中层队伍结构分析 ◆中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8.7岁,年龄结构如下: ◆中层队伍的工龄结构分析:现有人员中54%是在2010年改制后通过社会招 聘引进的,优势在于这批人即拥有一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又有较好的工作经验,同时劣势是缺乏对建筑行业的认知。其余在改制前入职人员,其在中恒工作时间均超过10年,企业忠诚度较高,同时缺乏的是专业的职业化训练和素养。 ◆中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分析:本科占29%,大专占46%,中专以及下占 25%。通过函授或其它在职教育形式,9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有提升,获得大专及上学历,同时还有二名中层获取MBA硕士学历。

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公司HRM分析报告 本次HRM分析主要采用了员工代表面谈、员工行为观察、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HRM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 一、公司HR的结构情况与分析 1.各层级人员比例:截至到2016年5月12日,公司在册员工2163人(含人事代理员工131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人中层管理人员人,基层人员人。 2.干部与工人比例:干部1093人,工人1070人。

51% 49% 干部1093人 工人1070人 79% 21% 在岗1705人非在岗458人 84% 16% 男职工1817人女职工346人

6.人员年龄结构:50~60岁的有889人,46~50岁的有375人,41~45岁的有149人,36~40岁的有168人,31~35岁的有334人,30岁及以下的有248人。 7.公司所属各单位人员分布情况:机关及二级机构212人,分公司387人,项目部1042人,助勤人员64人,非在岗人员458人。

8.干部队伍专业技术职称结构:高级职称109人,中级职称384人,助理级职称405人,员级职称106人,没有技术职称的干部89人。 9.工人队伍技术等级结构:高级技师50人, 技师145人,高级工608人,中级工215人,初级工52人。 二、公司HRM的现状诊断 总体上,公司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企业文化、体制等企业自身的原因,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着观念滞后、结构不全、功能不到位、

职能未充分发挥的问题,且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公司未来的发展。 (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 公司管理层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观,未完全树立人力资本观念,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公司的发展战略来说,只是事务性职能工作而已,还没起到为企业高层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充当助手的作用。 2.公司管理层未形成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所有中高层管理者的一项日常性工作,但目前公司管理层对此认识不足,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因此,公司管理层很少有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很难主动地将本职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考虑问题。 (二)目前还未形成动态的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持续的、动态的工作,随着公司不断的改革发展,需要平衡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使公司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更具有竞争力。但从公司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进行人力资源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没有做好分专业类别的人才储备计划,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据职位空缺或临时紧急任务招人、聘人,往往造成人员与职位匹配度不高,产生“凑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报告模板.doc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报告 分析对象:集团职能部门分析日期:年月日 一、前言: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是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调查和审核,只有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和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的各项计划才有意义,而统计分析的结果也有利于为企业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和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撑。 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概述:截止年月日,集团职能部门在岗在册员工人。本次分析就现有人员部门分布、岗位类型分布、知识构成、学历分布等十一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并就统计结果做出了相应的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一)部门人员分布情况及分析

由以上图表可见财务部和集团办公室现有人员数量最多。其中集团财务部现有人员中包含了各子公司财务部部长,而集团办公室包含了所有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结合目前集团公司的管理现状,现有的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管控模式类似于财务管理的集团管控模式。 财务管理管控模式特点: 、经营目标方面以追求投资回报、资本增值为唯一目标,无明确的产业选择;通过投资业务组合的结构优化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以财务指标进行管理和考核,总部无业务管理部门; 、母子公司关系方面以财务指标进行管理和考核,总部无业务管理部门; 、管理手段上,其核心功能是资产管理。总部将注意力放在财务指标数据的控制上,通过控制股权,支配被控股公司的重大产权决策,以达到资本控制的目的。财务管理型控股公司的总部人员精简,主要是高级财务管理人才,通过资本营运手段对被控股子公司进行指导、监控,并不断捕捉资本市场的信息,进行符合投资回报目标的兼并、收购和出卖、转让。 财务管理管控模式各项权限划分: 根据以上列出的财务管理的集团管控模式的特点和权限划分,可以看出,

2016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及分析报告(公开)

2016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及分析报告(公开)

2016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市场上争夺的最重要资源。如何有针对性的解决人员流失问题成为当今企业关注的问题。针对公司人力资源及流动现状进行统计了解,分析查找公司当前人力资源流动频繁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并就如何降低人员流失率提出对策,以供高层决策参考。 一、人力资源流失现状及特点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2016年公司在职员工共有58人(销售人员除外),离职员工共有22人,离职率为37.9%;新进员工共有16人,入职率为27.5%。 为了更好的了解公司流失人员的相关情况,具体从以下方面简单分析: 1.已离职人员职位分析 表1- 离职人员职位明细表 从上表,公司的中高管理层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离职人数中,普通员工离职人数占了91%,这其中,有1名员工,由于不符合岗位要求,被劝退,还有1名员工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也被劝退,其余都是个人原因而提出辞职。 2.离职人员工龄分析 表2-离职人员工龄明细表 由上表可知,有45.46%的员工在公司呆了一年或不满一年就离职了,这部分员工主要是应届毕业生,说明了该类求职者工作稳定性较弱,期望值过高。从另一方面,在短时间内,公司的总体方面对新进员工吸引力不强,新进员工满意度不高;还有54.54%的离职员工是在公司工作满了1年甚至2年以上,该部分员工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为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寻求更好的

平台。 3.离职人员学历分析 表3-离职人员学历明细表 学历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及以下离职人数7 8 3 4 所离职人数的百分比31.81% 36.36% 13.64% 18.19% 从上表可知,今年离职的员工中本科学历者高达31.81%,大专学历者达36.36%,而这部分员工大多是办公室的办公文员。 4.近三年离职率对比分析 图1-公司近三年离职率分布图 由上图可知,公司近三年的离职率都比较高,平均离职率为46.26%,尤其是在2015年离职率高达58.1%。由于今年公司筹备上市,员工坚信自己与公司能快速地发展的更好,离职率回落到37.9%。 二、员工离职率较高的原因 不同性质的企业离职率的标准是不同的,研发型企业趋向于稳定,而生产型企业则离职率会偏大一些,一般来说,企业的离职率应控制在3%-10%。而公司近三年的平均离职率高达46.26%,已远远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根据对公司往年离职员工的调查以及在职员工的了解,我们将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说明:本模板罗列了大致分析方向,第二部分所提供的表格仅供作图时参考,具体表现形式不局限,可采用多种图表格式进行。全文请用1.5倍行距编辑。分析报告完成后请将红色及蓝色字体部分删除。 一、公司组织结构图 描述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设置,如有调整,反映出组织结构调整过程并简述原因。 分析:(宋体五号) 二、2011年1-5月人力资源效率指标分析 人力资源效率指标主要是指人均净利润、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人均销售收入,该指标可以与历史数据对比进行分析,也可以在集团内部与其他单位进行对比分析。人均净利润可以分析年度目标值完成情况。目标值以净利润双定目标除以年初人数确定。 三、

分析时可对进行组合如岗位——学历结构分析,岗位——年龄结构分析等,还可考虑对一定时间段内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或者挑选较重要的类别如管理类、产品类人员进行专门的分析。 1岗位结构(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依据最新的岗位序列结构,岗位设置分为五大类:管理类、产品类、专业类、客户类、生产类。可对公司进行整体岗位结构分析或者对某一类别的结构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例图: 2 年龄结构 年龄龄区间划分为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四个区间。 仅仅对年龄分布进行一维分析,只能看出员工的年龄层次结构。只有当把年龄分布和其他相关的指标结合起来,才可以从数据中看出问题,例如将年龄分布和学历分布结合,或者将年龄分布和人员职位层次结合,组成一个二维的人员结构分析表,才能从双重指标中所显示的数据中,看出人员结构所折射出的具体情况。 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45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6岁-45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岁-35岁的低龄员工。 例图: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截至2016年7月) 分析的目的:通过对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总结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把握人力资源动态,使人力资源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同时提出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培训、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工作建议,形成以下分析报告: 一、公司人力资源的总体状况 截至2016年7月11日,公司员工合计64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6人,占比9%,中层人员(核心员工)19人,占比30%,基层普通人员39人,占比61%。 注:1、高层:总经理、总监2、中层:经理,或核心员工3、基层员工:专员或助理 二、人员组织分布 从人员的组织分布上看,64人中福州总部31人,占比48%(其中研发14人,占比21%,不包含黄总监);厦门运营中心5人,占比8%,各大区办事处(四川、江西、安徽)28人,占比4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员组织分布较为合理。作为公司核心的研发团队占比21%,各大区办事处占比44%;研发部门保障了公司产品品质及产品创新,各大区办事处为公司创造了直接效益。从公司的长远发展看,公司应走集团化发展思路,集团各职能部门主要起监管与规范作用。 随着公司的不断的发展、新市场的开拓,公司人员配置应向各大区办事处倾斜,占比由现在的44%逐步提高至50%~60%。随着新市场的不断开拓,及储备人才招聘工作的开展,大区办事处人员比重逐步增加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目前各部门人才需求上看,招聘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区域销售经理(储备)需要从外部补充3-4人,客服专员补充1人。 三、年龄结构分析 注:1、高层:总经理、总监2、中层:经理,部门负责人3、基层员工:专员或助理 从公司年龄结构分布上看:各层级年龄分布较为合理。高层、中层队伍是公司各项工作具体指导和推进的两个层级,平均年龄为43.3岁及32.2岁,正值年富力强之际;作为执行层的基层队伍平均年龄26.8岁,以青年工作者为主。

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xx集团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xx集团历经十余载的开拓耕耘,逐步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集金融、贸易、建筑装饰、物业、环保旅游等业务版块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但是在运作过程中仍存在协作力不足、执行力不强的消极因素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上述因素的存在与企业及人员的结构有一定的关联。鉴于此,本报告将从层级结构、人员素质、岗位结构等方面,对我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一、我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人员数量分析 截止到2015年8月10日,我公司在岗人数一共162人,为便于对人员数量的分析,本部分按岗位职能,将公司各岗位人员划分为中高层管理人员、职能人员、后勤人员、工程技术类人员、销售业务类人员、服务类人员等六个岗位序列。各岗位序列人员分布如下图: 根据上图显示的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技术、销售业务类岗位与综合职能管理类岗位的人员配置关系不合理。从我公司目前的配置数量上看,我们的综合管理、职能类人员要多于技术、销售业务类岗位人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公司业态发展较多,系统庞大,但是人员分布不均匀。 (二)人员素质分析 人员素质包含多方面,本部分对人员素质的分析仅从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学历)进行分析。人员学历结构如下图: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公司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54%,其中,具备本科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20%。从员工学历分布上看,我公司员工学历构成呈中等水平,主要原因是老员工中学历低者所占比例较大。 (三)年龄结构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年龄和工作经验呈正比例关系。通过对员工年龄分布

的分析,可初步得出具备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数量所占比例。具体数据如下图: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我公司在30岁以上年龄阶段的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67%,30岁以下年龄阶段的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33%,平均年龄约37岁。整体上看,整个员工队伍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利于公司的快速成长。但是局部年龄分布不均,年龄偏大或偏小,需要进行人员优化。 (四)岗位类别分析 公司现有员工162人,按岗位类别分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经理级人员、其他人员四个类别,各类别人数分布情况见下图: (1)从管理幅度(管理岗位人数与其他岗位人数的配置比例)上看,我公司的管理幅度为1:2.4,科学的管理幅度一般为1:5~7,最合适的比例为1:7,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因部门分散,架构不清晰,造成管理岗位人员过多,此种情况导致头重脚轻、交叉管理增多,有时会出现员工无所适从的现象;同时也会造成沟通不畅、部门协作不得力、相互推诿等不良现象。 (2)从管理层级上看,职位层次比较繁杂。 (3)从岗位结构上看,综合管理、后勤等支持类岗位过多,专业、销售类岗位配置不足,应适当优化人员结构。 (五)司龄分布分析 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可以看做是对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的认同,是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信任,也是对企业忠诚的表现之一,老员工是企业文化传播的渠道,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延续,也是企业发展的助力,我公司员工的司龄分布见下图:

(年度报告)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月)

(年度报告)人力资源分析 报告(月)

人力资源分析方案 壹、职责和使命: 人力资源部作为湖南战略执行单位, 承载着湖南颐通人资战略策划执行和企业人才育成的使命。通过集团人力资源分析,协调用人机制,系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控制运营风险。 其具体职能为:人资战略的制定、人才育成、招聘和培训、人资制度建设、薪资福利、绩效管理、监督反馈等。 二、人力资源SWOT 分析: 1、 SWOT 矩阵: S:(优势Strengths) ?享有集团资源条件优势; ?管理团队重新调整,优化各项工作程 序; ?年初销售团队调整,实行高管包管责 任制,增强壹线业务员和公司的凝聚 力。 O:(机会Opportunity) ?年初销售会议圆满成功,业务区域重 新划分,实行垂直管理,设定AB 角管理工作; ?公司硬件建设成型,有利于人才引 进; ?体系文件正于推行,有利于各部门制 度、流程、表单统壹规范和应用; ?各分、子和集团管理同步,争取资源

支持。 W:(劣势Weakness) ?公司高、精、尖型人才稀少; ?中层管理人员管理理念欠跟进; ?人力资源本土化,日常管理欠规范; ?企业文化建设未落实,企业缺少凝聚 力; T:(威胁Threats) ?和周边企业之薪资福利有差距,容易 造成人才流失; ?合同、保险制度未落实,存于安全隐 患和劳资纠纷; 2、SWOT分析: SO:(优势和机会) ?实施AB角管理制度,重新审视公司各部门 执行力度和后备人才的培育; ?导入行政服务理念,提升日常工作质量 ?销售代表考核转正或淘汰,确保销售团队的 战斗力 ?加大企业文化宣导和公司制度培训力度 ST:(优势和威胁) ?遵照总部新的薪资政策,调整部分岗位 工资,确保人才的稳定性; ?制定人才储备计划,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重新审核各部门岗位编制,优化人力, 做好人力成本控制; ?加强劳动纪律检查力度,培养好的工作、 生活习惯,孕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分析报告书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前言 (1)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状况综述............................................................................................ 31.1公司背景.............................................................................................................................. 31.2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31.2.1管理人员........................................................................................................................... 31.2.2技术人员........................................................................................................................... 51.2.3市场人员........................................................................................................................... 6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诊断................................................................................... 72.1概述....................................................................................................................................... 72.2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72.2.1公司领导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72.2.2未树立全员参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82.2.3组织结构........................................................................................................................... 82.2.4人力资源规划.................................................................................................................. 92.2.5工作分析........................................................................................................................... 92.2.6员工培训及开发......................................................................................................... 122.2.7绩效考核....................................................................................................................... 142.2.8薪酬................................................................................................................................ 172.2.9企业文化 (17) 2.2.10结论.............................................................................................................................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