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干支计算法

日干支计算法
日干支计算法

日干支计算法

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大月:1 3 5 7 8 10 12每月31天

小月:4 6 9 11每月30天

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

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分析:(1)何为元旦干支基数?

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如以2000年而言,其元旦的日干支为戊午,其序数,戊在天干中的序数为第五位,所以其基数为5,午在地支中序数为第七位,所以其基数为7。要计算元旦干支首先要明确本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因为这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平闰年的具体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以除以4为基准,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二月加上一天,为二十九天。否者便为平年,二月二十八天。其理论根据是这样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由于记年的天数是以整数而算,而小数点则忽略不计,这样每年便多出了5小时48分46秒,这样4年内便多出了23小时15分4秒,接近于1天,故按1天来计算。但这在4年内多算了44分56秒,这样积了400年刚好多出了3天,故必须要减去这3天,以消除这个人为性的误差,至于怎么个减法,阳历历法规定: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但遇到公元世纪整数的闰年,能被400整除的才算是闰年,

二月多出1天为29天。如以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这五个公元世纪整数年而言,1600年、2000年能被400整除为闰年,1700年、1800年、1900年不能被400整除,则为平年,这样在这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400年中刚好减去了3天,为1700年平年的1天,1800年平年的1天,1900年平年的1天。防止了这种人为性误差的延伸。关于这种杯400年整除为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为平年的这种说法古人又称为“每百年停闰,四百年不停闰”学说。平闰年分过之后,再论加5还是加6,关于这加5还是加6如何,可以从“一甲子学说”,由于一干代表一天,一支也代表一天,一甲子共60天,一年(平年)365天除以60刚好6甲子多出5天,所以应加上5。若闰年二月多出了1天为29天,这样一年为366天,除以60,则为6甲子多出6天,所以应加上6。至于怎么加、怎么应用,不妨举例而言。如已2002年的元旦干支为己巳,欲求2003年的元旦干支?其具体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已知2003年为平年,应加5,这样2003年元旦干支的天干是在2002年元旦天干序数己(6)的基础上加5,为甲(11,为天干一轮余1,为甲)。其地支亦是2002年元旦地支序数巳(6)的基础上加5,为戌(11,为地支的第11序数,为戌)。合之为甲戌,所以2003年的元旦干支为甲戌。如再求2004年的元旦干支,已知2004年为闰年但其元旦干支的计算是在二月前,所以其不加6,其方法仍按上述方法类推,天干甲的序数为1,加5为6,序数6在天干为己。地支戌的序数为11,加5为16,为地支一轮余4,序数4在地支为卯。合之为己卯,所以2004年元旦干支为己卯。如在求2005年元旦干支?其计算法就不同于2004年,因为2005年为闰年后的年份,此时2004年闰二月多出一天,所以应加6,其计算为:已知2004年的元旦干支为己卯,天干己的序数为6,加6为(12)一轮余2,序数2在天干为乙。地支卯的序数为4,加6为10,序数10在地支为酉。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元旦干支为乙酉。

2、查表法:

此表只适应于1901~2100年。其具体应用是这样的,在这200年中其元旦干支是80年循环一周,如欲求1901~2100年内的元旦干支,只需要用所求之年除以80,所得到的余数,查上表中的年余数,即可查出所求之年的元旦干支。如以2005年为例,2005÷80=25…5 由下表可以查出年余数5所对应的干支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元旦干支为乙酉。

具体见下表:

1901~2060年元旦干支表

3、公式:(有已知年求未来年)

(1)所求元旦干序=已知年元旦干序+(所求年-已知年)×5+{(所求年-已知年)÷4(取整数商、若不能整除,余数中有闰年后的年份是再加1)}÷60 取整数商,(大于60时用)

(2)所求元旦支序=已知元旦支序+(所求年-已知年)×5+{(所求年-已知年)÷4(取整数商,若不能整除,余数中有闰年后的年份再加1)}÷60 取整数商,(大于60时用)

例如:已知2000年的元旦干支为戊午,求2005年的元旦干支?

分析:已知2000年的元旦干支是戊午,天干戊的序数为5,地支午的序数为7,代入上公式得:

(1)所求元旦干序=5+(05-00)×5+{(05-00)÷4+1(因2005年为2004年闰年之后的年份,所以再1)}÷60=32

32为天干三轮余2,序数2的天干为乙

(2)所求元旦支序=7+(05-00)×5+{(05-00)÷4+1(因2005年为2004年闰年之后的年份,所以再加1)}÷60=34

34为地支两轮余10,序数10的地支为酉。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元旦干支为乙酉。

(2)月数加减数:

关于月数加减数的计算公式,亦有以下几种方法,现不妨一一列之于下。

1、以歌诀的形式:

一五双减一二六加零六三减二加十四减一加五七零九加二八上一七走十上加二八冬三腊三九闰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2、以列表的形式:

分析:(1)一五双减一?

即一月和五月的干支减去1个序数,如欲计算时一月和五月应减去1个地支。

2)闰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即遇闰年由于2月份多出了1天,为29天,所以计算时,从三月起天干地支均加上一个干支。

既然元旦干支基数、月数加减数,我们都以明了,那么其计算便可轻而易举了。

例如:求阳历2005年8月1日的日干支?

分析:已知2005年的元旦干支为乙酉,乙的天干序数为2,酉的地支序数为10,月数为八月,查上述月干支加减数表得天干加1,地支加7 套入公式得:求日干=(2+1+1)÷10=4 序数4在天干为丁

求日支=(10+1+7)÷12=6 序数4在地支为巳合之为丁巳,所以阳历2005年8月1日的日干支为丁巳

干支纪日法

干支纪日法 使用干支记录日序的方法。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 干支纪日从商朝便已开始,但其顺序到现在有无间断或错乱过,尚待考证。目前已确切知道的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1912年民国元年采用公元纪年后,民间仍沿用)2600多年中从未间断和错乱过。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这是现今已知世界最长的纪日法,对于我国历史学,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考证和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记时标志,是我国一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如《肴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肴。’“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二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公元541年6月癸丑日是哪一天,最最重要的是,该如何计算出来? 首先查的公元541年是梁武帝萧衍的大同七年,这一步在大多数字典上都能查到,网上也很容易。 其次,下载陈垣先生的《二十史朔闰表》一书,在正文第76页查得,该年六月份是辛丑朔,也就是初一,同时在旁边小字查的农历541年六月初一是西历的7月9号。 再按照干支表,初一是辛丑,按照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癸丑是十三,那么那天就是也就是农历541年六月十三,也是公历541年7月21日。 以上的困难主要在查《二十史朔闰表》表上,该表框内横排第一行是年份,以年号为准。竖排最右一行是月份。交汇之处就是该月的初一朔日所对应的干支,干支左侧有竖排小字,代表初一那天的公历日子。找到初一之后,再数准欲查之日和初一的天数,很容易算得了。 这本书在verycd上有。 速查干支纪日法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总称。我国古代用干支计时,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时辰干支查算表

时辰干支查算表 此表为已知日干支后查算时辰干支的表格,又称日上起时表 查算方法 时间 时辰 纪日干支 查1949年10月1日上午八时(或只知辰时)生人的时干支 一、已按万年历或者积压类查询表查出1949年干支为已丑、10月干支为辛酉,日干支为已未 二、本表时间栏07-09中含上午八时出生时间,时辰为辰,与纪日干支栏中的“甲已”交叉处的“戊辰”即为时干支 时辰干支为四柱之四,八字的第七、八字 甲已

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23-01 子 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 01-03 丑 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 03-05

寅 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05-07 卯 丁卯已卯辛卯癸卯乙卯 07-09 辰 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09-11 巳 已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11-13 午 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13-15 未 辛未癸未乙未

已未 15-17 申 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17-19 酉 癸酉乙酉丁酉已酉辛酉 19-21 戌 甲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21-23 亥 乙亥 丁亥 已亥 辛亥 癸亥此为已知年干支后,以年干支查算月干支的表格,又名年上起月表查算方法年干甲已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如要查1948年三月和2000年四月的干支 一、必须先按《公元前后干支纪年查对表》或者《近两轮六十甲子与公历纪年检索表》查出年干支,如:1948年干支为:戊子;2000年干支为:庚辰二、在“年干”栏找到与已知年干支对应的“干”,如:戊子为:戊癸,庚辰为:乙庚三、月份与年干交叉的位置即为月干支。如:1948年戊子年三月干支为丙辰,2000年庚辰年四月干支为“辛巳”月干

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____年__月__日时干支的推算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xx壬癸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年干支的推算方法 推算年干支的简单方法是: 天干: 取当年的公元数减三,得出的余数值除以10,取余数 地支: 取当年的公元数减三,得出的余数值除以12,取余数 例如2009年: (2009-3)/10余数为:6,天干为:己(2009-3)/12余数为:2,地支为:丑故2009年的干支为: 己丑年 二、月干支的推算 地支: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月,每年1月都是【寅】,2月是【卯】,依次类推天干: 记住下面的算式即可: 1(甲)2(乙)3(丙)4(丁)5(戊)

6(己)7(庚)8(辛)9(壬)10(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5(戊)7(庚)9(壬)1(甲) 这个简单的数式意思是说: 1(甲)与6(己)年的1月天干为3(丙),其正月干支是丙寅;2(乙)与7(庚)年的1月天干为5(戊),其正月干支是戊寅;3(丙)与8(辛)年的1月天干为7(庚),其正月干支是庚寅;4(丁)与9(壬)年的1月天干为9(壬),其正月干支是壬寅;5(戊)与10(癸)年的1月天干为1(甲),其正月干支是甲寅;例如:2009年是己丑年,正月干支是: 丙寅,其他各月依次类推,例如: 六月的干支就是xx 三、日干支推算方法 1.元旦干支 2009丙午 2010辛亥 2011丙辰 2012xx 2013丁卯 2014壬申 2015xx

2016壬午 2017戊子 2018癸巳 2019戊戌2.各月干支加减数 歌诀: 一、五(月)双减一, 二、六(月)加零六, 三(月)减二、加十, 四(月)减一、xx, 七(月)零、九(月)xx, 八(月)上加一、七, 十(月)上加二、八, 冬(月)三、腊(月)三、九, 闰年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求日干: (元旦天干数)+(日期)+(各月天干加减数,闰年3月以后加1)/10=商...余数 求日干: (元旦地支数)+(日期)+(各月地支加减数,闰年3月以后加1)/12=商...余数 例如2009年的元旦干支为:

手掌上推年月日时干支技巧全解

手掌上推年月日时干支技巧 一、推算年干支口诀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

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随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 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如98年是戊寅,戊癸干合,戊年与癸年的天干相同,属于同一种定寅月天干法。五的序数尾5 ,从5 开始,隔己、庚、辛、壬、癸五天干到甲,就可以算出98年寅月的天干是甲,其他月的天干就好推算了。(可参照五虎遁元) “日干配时本身数” ,此句推算方法与年干定寅月天干发基本相同,只是在确定日干合干以后,从合之干的前干本身算起,按序数查,到何干,便是该日子时的天干。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

干支日计算公式

干支纪日的方法 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0癸 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0亥 世纪数与世纪基数表: 月基数表: 干支表:

例子1:求2018年2月16日春节的日干支 日干支计算公式一:G =4X +( X(世纪数减一)4(商数取整))+5Y(年份后两位)+(Y(年份后两位) 4(商数取整))+(3×(M(月份+1)÷5)+D(日期)?3 G =4×(21?1)+(21?14)+5×17+(174 )+(3×(14+1)÷5)+16?3=196 196÷10=19……6,6对应的是己。 日干支计算公式二:H =8X +( X(世纪数减一)4(商数取整))+5Y(年份后两位)+(Y(年份后两位) 4(商数取整))+(3×(M(月份)+1)÷5)+D(日期)+7+I(偶数=6,奇数=0) H =8×(21?1)+(21?14)+5×17+(174 )+(3×(14+1)÷5)+16+7+6=292 292÷12=24……4,4对应的是卯 所以2018年2月16日(春节)是己卯日。 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H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1月和2月分别用上一年的13月、14月来计算。 例子2:求2017年12月31日的日干支。 日干支计算公式一:G =4X +( X(世纪数减一)4(商数取整))+5Y(年份后两位)+(Y(年份后两位) 4(商数取整))+(3×(M(月份+1)÷5)+D(日期)?3 G =4×(21?1)+(21?1)+5×17+(17)+(3×(12+1)÷5)+31?3=209 209÷10=20……9,9对应的是壬。 日干支计算公式二:H =8X +( X(世纪数减一)4(商数取整))+5Y(年份后两位)+(Y(年份后两位) 4(商数取整))+(3×(M(月份)+1)÷5)+D(日期)+7+I(偶数=6,奇数=0) H =8×(21?1)+(21?14)+5×17+(174 )+(3×(12+1)÷5)+31+7=299 299÷12=24……11,11对应的是戌。 所以2017年12月31日是壬戌日。 日柱公式:r=S(年数后两位减一) 4(取整数商)×6+5(s(年数后两位减一) 4(取整数商)×3+u(s 除以4的余数))+ m(月基数)+d(日期数)+x(世纪常数)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方法

推算方法 六十甲子、星期、二十八星宿排列图表 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五阳干:甲丙戊庚壬;五阴干:乙丁己辛癸) 2、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六阳支:子寅辰午申戌;六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3、六十甲子排列规则:1、甲干与地支逆排组合;2、阳干和阳支顺序组合,阴干和阴支顺序组合 4、六十甲子排列图表: 甲子1 乙丑2 丙寅3 丁卯4 戊辰5 己巳6 庚午7 辛未8 壬申9 癸酉10 甲戌11 乙亥12 丙子13 丁丑14 戊寅15 己卯16 庚辰17 辛巳18 壬午19 癸未20 甲申21 乙酉22 丙戌23 丁亥24 戊子25 己丑26 庚寅27 辛卯28 壬辰29 癸巳30 甲午31 乙未32 丙申33 丁酉34 戊戌35 己亥36 庚子37 辛丑38 壬寅39 癸卯40 甲辰41 乙巳42 丙午43 丁未44 戊申45 己酉46 庚戌47 辛亥48 壬子49 癸丑50 甲寅51 乙卯52 丙辰53 丁巳54 戊午55 己未56 庚申57 辛酉58 壬戌59 癸亥0 6、二十八星宿排列图表 东方苍龙七宿角1 亢2 氐3 房4 心5 尾6 箕7 南方朱雀七宿井8 鬼9 柳10 星11 张12 翼13 轸14 西方白虎七宿奎15 娄16 胃17 昴18 毕19 觜20 参21 北方玄武七宿斗22 牛23 女24 虚25 危26 室27 壁0 年干支的推算方法 (计算年-3)÷60=商……余数 余数为1、2、3、4、5、6……59、0,分别对应甲子、乙丑……壬戌、癸亥 日干支、星期、星宿的推算方法:(按公历推算) 一、实际天数A的计算方法: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年干支计算 年份-3,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0,其余数所对应的天干即为该年的天干;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2,其余数所对应的地支即为该年的地支。如2010年,2010-3=2007,200710······7,余数为7,7所对应的天干即为庚;200712······3,余数为3, 3所对应的地支即为寅。所以2010年的干支即为庚寅。 N=x-3-60m (0

推算日干支的多种方法

推算日干支,有按公历和农历两种方法推算 黄远珦 2018年8月2日 一、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方法一) 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意解:“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固定不变。要推农历日干支,先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推算之年编上两卦,以便在推算日干支时运用。除此之外,还必须要记住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因为它是推算一年逐日的基础。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大月初一的干支与后一个月初一的干支天干相同,地支相冲。小月初一的干支与后一个月初一的干支天干相同地支相冲之日再后退一天。如本月是大月,初一干支为己卯,下月的初一干支就是己酉。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下月初一干支应在己酉后退一位后确定,即为戊申日。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此两句是在确定某月初一干支后,将这个月分成三个阶段,即初一至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二十五以后。初一、十三、二十五日在干支上也是有规律的。知道初一干支,只要将该日天干隔一位顺推,

而地支不变。同理,知道十三日干支,支同干隔一位,也知道二十五日的干支。如初一日干支为甲子,则十三日干支为丙子,二十五日干支为戊子。 掌握这个方法,就可以根据所推之日属于哪一段,便可以很快知道这天的干支了。 例如:(一)推算1998年农历6月初10日午时的干支。 1、先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1998年农历大小月,排上两卦,并标出闰月。同时,要记住正月初一日的干支。 2、推算1998年的干支。我们按《推算年干支口诀》在手掌上将地支子位定为甲子,为1984年。并将大拇指按在地支子位上,按“隔位逆推十年正”,把大拇指放在戌位上,即94年为甲戌年。从甲戌94年开始顺推,94年为甲戌,95年为乙亥,96为丙子,97年为丁丑,98年干支则为戊寅。 3、推算农历6月份干支。确定1998年戊寅干支以后,按《定月时干支诀》,戊干与癸干合以戊为主,戊的序数为5,将大拇指固定在戊位上。“年干隔位配寅月”,从戊位开始,将大拇指顺数,隔过天干,已,庚,辛,壬、癸五干到甲。甲便是98年正月的天干,即正月干支为甲寅,(戊癸之年起甲寅)再从寅支开始,按甲、乙、丙、丁、戊、己。6月干支为己未。(参看后边推月时口诀) 4、推算1998年农历6月初10日(公历8月1日)干支已知农历98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为乙亥,先用大拇指在

天干地支年日时算法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推算公式: ①推算天干:西元年末位数-3=年干(适用於任何年代)。 ②推算地支:西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於十九世纪,即1800—1899 年); 西元年末二位数十1=年支(适用於二十世纪,即1900—1999 年); 西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於廿一世纪,即2000—2099 年); 说明:①年干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顺序; 年支按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顺序。 ②求年干,不够减则借10;求年支,超过12要递减12,取余数。 ③求年干之公式,适用於任何年代;求年支之公式,不同公式只适用於某一 世纪“00年)。 例一:求1800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②末二位数00+9: 9,地支序数9是“申”。则知1800年是‘‘庚申”年。 例二、求1989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③末二位数99+9=108递减8个12 後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则知1899年是“己亥”年。 例三:求1935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5-3=2天干序数2是”乙”。②末二位数35+1:36递减2个12 後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则知1935年是“乙亥”年。 例四:求1981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1-3=8(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8是“辛”。②末二位数81+1=82, 递减6个12後余10,地支序数10是”酉”。则知1981年是“辛酉”年。 例五:求1999年的年柱于支 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②末二位数99十1=100递减8个12 後余4,地支序数4是“卯”。则知1999年是·己卯”年。 例六: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②末二位数00+5-=5 地支序数5是“辰”。则知2000年爲“庚辰”年。. 例七:求2022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2-3=9(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9是‘壬”。②末二位数22+5-=27 递减2个12後余3,地支序数3是“寅”。则知2022年是“壬寅”年。 例八:求2033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3--3=o(o即是10)。天干序数10是“癸”。②末二位数33+5=38 递减3个12後余2,地支序数是“丑”。则知2033年是“癸丑”年。 二、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 推算公式: ①推算公式:年干x2+月数=月干(超过10要递减10,只取个位数)。 ②推算地支:农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爲“寅”、二月爲“卯”、三月 爲“辰”、四月爲“巳”、五月爲“午”、六月爲“未”、七月爲“申”、八月爲“酉”、九月爲“戌”、十月爲“亥”、十一月爲“子”、十二月爲

干支纪年和纪日算法

干支纪年和纪日算法(怎样从已知年份和日期得到对应的干支纪年和纪日) 摘要: 从已知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很简单: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和蔡勒公式很相像,如下: g = 4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3 z = 8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7 + i (奇数月i=0,偶数月i=6) 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巧妙运用和干支有关的几个计算公式,还可以在没有万年历的情况下推算出古书里的干支纪日对应的公历日期。 ------------------------------------------------------------------------------ 干支纪日,从夏朝就开始使用了。根据对中国古代历史典籍《春秋》中记载的日食的研究,我国的干支纪日,从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未曾间断。干支纪年的出现则略晚一些,直到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政府才下令在全国实行,至今也未曾间断。因此,

凡是需要接触中国历史的人,总不免要遇到查某一年的干支或某一日的干支,以及由年干支和日干支推算是哪一年或哪一日的问题。通常,这类转换靠查历书都可以解决。但既然干支也是一个循环系统,自然也就有从年份和日期求干支的公式。 在介绍求年干支和日干支的公式前,先把干支的特点介绍一下。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从“甲子”开始,按顺序逐一相配,各用到最后一个时,再从第一个开始继续相配,就形成了六十个干支,也称“六十花甲子”。为什么是六十个干支呢?这个从数学上很容易回答。根据干支的构成条件,其循环周期必然是天干数和地干数的最小公倍数。而60正是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我们把“甲子”编为1号,“乙丑”编为2号,这样编下去,就可以得到一个干支和序号的对照表,如下: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讲解学习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 一、推算年干支 1.公式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然后再把由公式(年份—3)÷60=商……余数的计算结果套入下列公式即可。 干序=天干的个位数(为0时是癸) 支序=余数—12n(n为0、1、2、3、4)地支的个位数(大于12时用) 例如:求2005年的年干支? 套入公式(1)得:(2005-3)÷60=33 (22) 在代入本公式得:干序=22的个位数,为2。2的天干序数为乙。 支序=22—12=10 10的地支序数为酉。 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年。 2.查表法: 序号 1 2 3 4 5 年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首月干支丙戊庚壬甲子时干支甲丙戊庚壬例如:求阴历2005年2月的月干支?

由年干支计算法得出,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由上表可以看出,年干支的天干“乙”在上计算法中的第二位的“乙庚”处,其下所对应的天干为“戊”,此为一月的天干,如前所言,农历一月的地支在十二地支中定格为“寅”,合之为“戊寅”。所以2005年2月的月干支为戊寅,为戊寅月。由此类推,二月天干进一步为“己”,地支进一步为“卯”合之为“己卯”为己卯月。(余略) 又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余略) 二、推算日干支 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 大月:1 3 5 7 8 10 12 每月31天 小月:4 6 9 11 每月30天 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 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数 (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数 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何为元旦干支基数? 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如以2000年而言,其元旦的日干支为戊午,其序数,戊在天干中的序数为第五位,所以其基数为5,午在地支中序数为第七位,所以其基数为7。要计算元旦干支首先要明确本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因为这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平闰年的具体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以除以4为基准,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二月加上一天,为二十九天。否者便为平年,二月二十八天。其理论根据是这样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由于记年的天数是以整数而算,而小数点则忽略不计,这样每年便多出了5小时48分46秒,这样4年内便多出了23小时15分4秒,接近于1天,故按1天来计算。但这在4年内多算了44分56秒,这样积了400年刚好多出了3天,故必须要减去这3天,以消除这个人为性的误差,至于怎么个减法,阳历历法规定: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但遇到公元世纪整数的闰年,能被400整除的才算是闰年,二月多出1天为29天。如以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这五个公元世纪整数年而言,1600年、2000年能被400整除为闰年,1700年、1800年、1900年不能被400整除,则为平年,这样在这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400年中刚好减去了3天,为1700年平年的1天,1800年平年的1天,1900年平年的1天。防止了这种人为性误差的延伸。关于这种杯400年整除为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为平年的这种说法古人又称为“每百年停闰,四百年不停闰”学说。凡年支是申、子、辰的,该年就是闰年。如1984年(甲子年),其年支是子,所以该年是闰年。但需注意,如遇公元世纪的整数,不能被四百除尽的,其年支虽为申、子、辰,亦不是闰年,道理同上。 年元旦干支的求法是:以本年元旦干支为基础,求下一年的元旦干支,本年若为平年,则本年元旦干支加五,即得下一年的元旦干支;本年若为闰年,则本年元旦干支加六,即得下一年的年元旦干支。列公式如下: 本年(平年)元旦干支+5=下一年元旦干支

干支计算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干支纪年-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干支纪年-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又分为5阳干,5阴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又分为6阳支,6阴支甲为天干之始,子为地支之始,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甲子相合,乙丑相合,其余顺次相合,就叫“甲子”。古代就是以甲子来纪年、纪月、纪日。 天干数为十,阴阳相合是五,地支数为十二,阴阳相合是六,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合为六十甲子之数,故又称“六十甲子”. 甲子周期表: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算法思想: 甲子组合的规律是按干支原有的顺序,五个阳干与六个阳支相配,五个阴干与六个阴支配,结果便构成了六十个干支(或叫甲子)组合,为甲子一周 .观测上表可以发现,天干与地支的结合是顺序向下进行的,形成一个轮回,直到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 有了甲子周期表,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就方便多了. 1、年干支推算法: 中国很早就用干支纪年,并且沿用至今。有人把第一个甲子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与公元相比较,公元4年的干支正是农历甲子年,因而将公元数减去3,再除以60(六十花甲子周期数),剩下的余数,可以用六十甲子表序数表查出公元该年的干支。其公式为: (所求年数-3)/60 = 商。。。余数(年干支序数) 如果余数等于0,则干支序数加上60。 例如:求公元1983年的农历干支年纪:(1983-3)/60 = 30。。。0,则 0+60 = 60(干支序数),查表为癸亥年。 2、月干支推算法: 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具体如下: 一月为寅月:从立春到惊蛰 二月为卯月:从惊蛰到清明 三月为辰月:从清明到立夏 四月为巳月: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为午月:从芒种到小暑 六月为未月:从小暑到立秋 七月为申月:从立秋到白露 八月为酉月: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为戌月:从寒露到立冬 十月为亥月:从立冬到大雪 十一月为子月:从大雪到小寒 十二月为丑月:从小寒到立春

手掌上推日时干支技巧

手掌上推日时干支技巧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手掌上推年月日时干支技巧 一、推算年干支口诀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

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随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 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 “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如98年是戊寅,戊癸干合,戊年与癸年的天干相同,属于同一种定寅月天干法。五的序数尾5,从5开始,隔己、庚、辛、壬、癸五天干到甲,就可以算出98年寅月的天干是甲,其他月的天干就好推算了。(可参照五虎遁元)

日干支计算法

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 见下: 大月:1 3 5 7 8 10 12 每月31天 小月:4 6 9 11 每月30天 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 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 数 (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 数 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一、何为元旦干支基数? 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如以2000年而言,其元旦的日干支为戊午,其序数,戊在天干中的序数为第五位,所以其基数为5,午在地支中序数为第七位,所以其基数为7。要计算元旦干支首先要明确本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因为这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平闰年的具体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以除以4为基准,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二月加上一天,为二

十九天。否者便为平年,二月二十八天。其理论根据是这样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由于记年的天数是以整数而算,而小数点则忽略不计,这样每年便多出了5小时48分46秒,这样4年内便多出了23小时15分4秒,接近于1天,故按1天来计算。但这在4年内多算了44分56秒,这样积了400年刚好多出了3天,故必须要减去这3天,以消除这个人为性的误差,至于怎么个减法,阳历历法规定: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但遇到公元世纪整数的闰年,能被400整除的才算是闰年,二月多出1天为29天。如以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这五个公元世纪整数年而言,1600年、2000年能被400整除为闰年,1700年、1800年、1900年不能被400整除,则为平年,这样在这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400年中刚好减去了3天,为1700年平年的1天,1800年平年的1天,1900年平年的1天。防止了这种人为性误差的延伸。关于这种杯400年整除为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为平年的这种说法古人又称为“每百年停闰,四百年不停闰”学说。平闰年分过之后,再论加5还是加6,关于这加5还是加6如何,可以从“一甲子学说”,由于一干代表一天,一支也代表一天,一甲子共60天,一年(平年)365天除以60刚好6甲子多出5天,所以应加上5。若闰年二月多出了1天为29天,这样一年为366天,除以60,则为6甲子多出6天,所以应加上6。至于怎么加、怎么应用,不妨举例而言。如已2002年的元旦干支为己巳,欲求2003年的元旦干支?其具体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已知2003年为平年,应加5,这样2003年元旦干支的天干是在2002年元旦天干序数己(6)的基础上加5,为甲(11,为天干一轮余

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

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 (2011-09-05 16:00:49) 转载 分类:盲派命理/愚公编辑 标签: 杂谈 用一公式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不出一二分钟就能计算出1900年到21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 一、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 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就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二、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 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 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 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三、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2+月份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四、日干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 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 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五、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

求年日干支的简单公式

求年日干支的简单公式 徐剑 写于1983年3月9日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叫做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字叫做地支。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若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得到六十对干支。在我国古代立法中,习惯用干支纪年,干支纪日。干支纪年就是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用完后再重复。干支纪日就是每天用一对干支表示,逐天进行记录,六十天后再重复记录。 把公历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3- =(1) m x N60 这里的N是干支的序数,x是所求那年的公历纪年数,m是整数(可以是负整数)。选择适当的m值,使得不等式 N,将它用10 N,N也是天干的序数;如果10 ≤ 除,余数也就是天干的序数(余数为0,当作最后一个序数);如果12 R,R ≤ 也是地支的序数;如果12 R,将它用12除,余数也就是地支的序数(余数为 > 0,当作最后一个序数),然后分别到天干地支内找与其序数所对应的字,将这两字写在一起,就是这年的纪年干支。例如,求1898年的干支,则1898 x,选 = 取31 m,可求得 = - - = ? N 1898= 35 31 3 60 ÷(天干序数) 35 = 10 5 3 = ÷(地支序数) 12 35 11 2 在天干内找与5对应的字是戊,在地支内找与11对应的字是戌,所以1898年是戊戌年。我们知道,1898年正是戊戌变法发生的年代。

公历农历求日干支方法

公历农历求日干支方法 吉林刘笑 一、以甲子为1,1,求日干支法。 天干数: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0(0)地支数:子1 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 戌11 亥12(0) 计算公式:【(公元年数—1)X5(公元年数—1)—4当年日数】—60 将所得余数—10余数作为天干序数;将所得余数—12余数作为地支序数。 此外,在加当年日数时应考虑是否为闰年,如果是闰年二月份则是29天。 例如求2008年3月1 日的干支计算如下: 【(2008—1)X5+(2008—1)—4+61】—60 (1 月31 天,2月29天,3月1 天共计61 天) =(10035+501(取整)+61)—60 = 176 (37) 求天干:37—10 = 3 ??…(庚) 求地支:37—12 = 3 ??…(子) 所以2008年3月1 日的干支为庚子。 此法还可以先不加当年日数也除以60得出余数就做2008年的基数。 再由基数加当年日数除以60,算法同前。如(10035+501)—60=175余数36为基数,(36 + 61)—60 = 1……余737还是庚子。 二、以春节这天的干支数为1 ,以农历求日干支。

这需要知道春节的干支,还要知道当年各月干支有大小(农历大月30 天,小月29 天以及闰月)以求当年日数。 例如求2008 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干支计算如下: 2008 戊子年春节干支丁丑,以它们为1,正月大为30天,二月只加2天,一共为32 天。 求天干:32+10=3……(余数以丁为1,那2就是戊) 求地支:32- 12=2……(余数以丑为1,那8就是申) 那么就是说:当年日数 + 1(的余数为干 当年日数+ 12勺余数为支 2008 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干支即是戊申 。 (如果余数大于60时,仍除以60要余数,再分别除以10和12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