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人类的食物

一、食物的营养成分 无机物:水、无机盐

包括 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1、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成分,

溶解体内的养分,运输到身体各部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2、无机盐:含量少,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缺钙会患佝偻病;铁(构成血红蛋白)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3、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4、糖类: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5、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

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还与体温调节有关

6、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时,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 形或O 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功能: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功能:分泌消化液,肝脏是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二、食物的消化 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课本11—12页 2、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3、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水、维生素等)通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部分水、酒精(非营养)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被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4、小肠的结构特点: 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3)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最长;(2)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有各种消化液。 第三节 合理膳食

1、营养评价

2、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影响营养状况

3、均衡膳食 要求:课本19 页最后一段

4、青少年对营养的特殊需要

5、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进餐时,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

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等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血液 血浆

血液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浆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红细胞:形态特点: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正常值: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功能: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病症:贫血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3、白细胞:形态特点: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正常值:4~10×109个/升 功能: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病症: 发炎 4、血小板:形态特点: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正常值:100~300*109个/升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5、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二、血量、输血和血型 :血型:A 型、B 型、AB 型和O 型。输血原则:输同型血

第二节 血液循环

一、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1)动脉 功能: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分布:较深 结构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2)静脉 功能: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分布:较深或较浅

结构特点:管壁薄,弹性小,管

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

3)毛细血管 功能: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结构特点: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二、输送血液的动力器官-心脏 P38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 (1)心脏主要有 心肌 构成。 (2)心脏四个腔[D ] 左心房 、[G ] 右心房 、[F ] 右心室、[E ] 左心室 中,壁最发达,收缩力最强的是[E ] 左心室 。

(3)心脏中瓣膜[J ]的作用是 防止血液由心室流向心房 。

(4)将血液由心脏运送到身体各处的血管是[A ]主动脉 。

⑸血液循环包括 体循环 和 肺循环 。体循环路线是 E →A →身体毛细血管→I 、H →G ,此时血液中的 氧气 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 动脉血 变为 静脉血 。肺循环路线是 F →B →肺毛细血管→C →D ,此时血液中的 二氧化碳 进入 肺泡 ,血液由 静脉血 变为 动脉血 。

2、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

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3、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心率、心输出量、心动周期、血压与脉搏

5、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发生生命危险

﹥800~1000毫升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一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一、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

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意义:①维持体温的恒定,②为生命活动

提供动力

第二节人体细胞获

得氧气的过程

一、呼吸道和肺组

成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

是发声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⑴人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1]鼻

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位,前端具有阻挡灰尘的鼻

毛,鼻粘膜具有粘住灰尘、温暖空气、湿润空

气的功能

⑵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4]

咽,吃饭时说笑,食物容易误入气管的原因是会

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

⑶具有将灰尘、细菌向咽喉部位清扫结构的器官

是[5]气管、[6]支气管,我们平常说的

痰就来自于这两个结构。

⑷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3]

肺。肺由许多肺泡组成,外面包有毛细血管,

气体进出时至少要透过2层细胞。经过气体交

换后,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

后,氧气最终到达人体细胞。而二氧化碳由

血液进入肺泡,所以呼出的气体含较多二氧

化碳。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易患尘肺。

(4)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5)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

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6)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

换气、组织气体交换。肺通气是依靠呼吸运动实

现的;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

散完成的,扩散方向是从气体浓度高的一侧向浓

度低的一侧进行,肺的换气使静脉血转变为动脉

血,组织气体交换则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

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

排泄: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

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第二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组成:①肾脏:形成尿的场所②输

尿管;

③膀胱: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

用④尿道

2、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

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

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

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

3、尿的形成P63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

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

(2)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

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氨

等物质,形成尿液

**区别: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课本64页小

资料

第三节皮肤与汗液分泌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皮肤下面是皮下组织,

上有毛发、汗腺等附属物。皮肤可以感受冷、

热、痛等

汗腺:以汗液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

排出体外,对人体的体温具有调节作用。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

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

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①胞体

②突起:突起分为轴突:一条,

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

短而呈树状分枝

神经:由一些神经元突起集结成束,外包

上结缔组织膜的结构叫神经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

中出现的部位色泽较灰暗,叫灰质。

白质: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色泽

较白亮,叫白质。

(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

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区别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

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

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

节人的某一项相应的生

理活动,叫神经中枢。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

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区别于:

应激性

2、反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72)

3、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感受器:股

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效应器:(下

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总之,神经系统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反射活

动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

方式。

4、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已经建立起的先天性

反射,如:由于食物刺激引起唾液的分泌

条件反射: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

成的后天性反射,如:望梅止渴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5、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上存在着专门管理某些活动的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与随意运动有关

第二节感受器和感受器官

一、人的视觉和听觉

眼球是眼的主体部分,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①外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

中央是瞳孔,通光

眼球壁②中膜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有血管(营养眼球)

色素细胞(遮光并使

眼球内部形成“暗

室”)

③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房水:稀薄液体,充盈在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虹膜前后方的间隙里

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

玻璃体;较脆弱的胶冻状物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经折光沿着视神经传导

外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

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感

)

叫做嗅黏

触觉与温度觉

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胰岛、卵巢(或睾

分泌的激素直

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

二、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

1、激素:由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对身体有重要调

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1)生长激素的作用:腺体:垂体功能:调

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过少:幼年:侏儒症过多: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

(2)甲状腺激素:

腺体:甲状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促

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过少:幼年:呆小症;成年:甲状腺功能

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

过多: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

(3)胰岛素(胰岛分泌)

腺体:胰岛功能:调节糖的代谢过

少:糖尿病过多:低血糖

2、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

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

的调节

第13章健康的生活

健康的定义: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

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

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

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

际关系。

(3)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

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4)生活方式还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生活有规律,

2、膳食合理,

3、合理

用药,4、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5、说出酗酒、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了

解)

酗酒: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等,引起心

血管系统的疾病等;引起急性脂肪肝、酒精

性肝炎、肝硬化等;引起胃酸过多、胃出血、

消化道肿瘤等;引起消化不良、腹泻、便秘

等。

吸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3000多

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尼古丁、一氧化碳、烟

焦油),包括40多种致癌物质,长期吸烟,

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

吸系统疾病。对人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等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容易

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对自身和他人

的健康都有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

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

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的学习。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

境日

(6)毒品: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

可卡因、摇头丸

(7)说出安全用药的常识。(了解)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

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

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

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

药简称为OTC,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

治疗的小伤小病。

3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

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

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以确保用药安全。(8)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二、创建健康的环境

创建良好的居室环境;创建良好的水环境

三、预防传染病

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

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

行性。

病原体:病毒、真菌、细菌、寄生虫传染源:

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

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1、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

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寒带气候。

4、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

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

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

变化大。不足之处是易发生旱涝灾害。

第二节人文环境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1、2000年,世界总人口共60.55亿,亚洲人口约

36.8亿,占总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2、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

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

日本、尼日利亚。

其中亚洲有六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

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3、除南极洲外,世界各洲人口数由多到少依次是

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

南极洲

6、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

压力。

第一节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多火山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

工业区集中分布区: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因为这里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厂

靠近码头,海陆交通便利;沿岸地区城市人口集中,

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沿海平

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大和民族

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和现代并存

第二节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于马来半岛和苏

门答腊岛之间,是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

洋洲的重要通道;在图准确填注出马六甲海峡的位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布:马来

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降水集中雨季,

季节分配不均;分布: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北部

农业生产: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

稻米出口国)、橡胶(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

产国)、棕油(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椰子(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是最

大的出口国)、蕉麻(菲律宾是最大的生产国)

东南来发展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高温多雨的气

候、河流沿岸及下游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水源

丰富、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充足的劳动力。

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四、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人种:大多数为黄种人

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旅游资源丰富

第三节印度

一、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印度地形特点:三大地形区分三大地形区,西北喜

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绝大

部分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

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已经超过10亿

世界文明古国: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之一

二、水旱灾害频繁: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

温,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季风与降水:旱涝灾害频繁

月份风向对降水的影响

一月东北风少,旱季

七月西南风多,雨季

水灾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来得晚,

退得早,风力不足

三、自给有余的农业生产

农作物分布地区地形降水

水稻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平原多

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高原、山地较少

世界农业大国

第四节俄罗斯

一、国土辽阔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洲界:乌拉尔山、乌拉尔

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

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

西俄罗斯东

东欧平原

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

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气温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降低。降水自南向北

减少,自东向西减少,降水集中夏季

二、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重工业发达:

圣彼得堡工业区:石油化工、造船、电子、航空航

天、食品、纺织等工业。

莫斯科工业区: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

等工业部门(以上2个工业区是以机械、化学和多

种轻工业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以钢铁

和机械工业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

钢铁等工业产品(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

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较慢,且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相比之下,亚洲部分比较薄弱,导致轻重工业分布不平衡;工业的特点与其资源条件具有密切关系。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三、发达的交通

亚欧大陆桥

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网明显稠密,亚洲部分铁路网相对单一。建在南部山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原因及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客运以铁路、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管道,其中管道运输所占比例最大

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

第一亚欧大陆桥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1、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有个地区称为中东。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亚、欧、非洲,五海中的里海是个湖泊。中东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资源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3、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中东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

4、中东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的是麦加,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第二节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其经济为多元化,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2、欧洲联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政治经济联系强。目前共有25个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3、英国首都伦敦,法国首都巴黎,意大利首

都罗马,德国首都柏林。

4、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北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广

布。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

…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产值的70%。荷

兰、丹麦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

5、欧洲西部旅游地多,英国的伦敦塔桥、荷兰风

车、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西班牙的斗牛、挪威

的峡湾风光等。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

大部分位于热带,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

之称。居民集中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

2、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掠夺,该地大多国

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级产

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

于不利地位。

3、非洲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众多。

加上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干湿两季分明,农业生产

落后,居民经常忍饥挨饿。

4、非洲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

对称分布。

第四节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国徽上有袋鼠和鸸鹋两种动物,其特

有动物还有考拉和鸭嘴兽。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

国家,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只集中在东南

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农业带。由于地广人稀,农

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产品大部分出口,出口产

品有羊毛、小麦、牛肉。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在沿海地区,出

口比例大,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

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

区,首都:堪培拉,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

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地形区:①大分水岭,

②中央平原,里面有澳大利亚大盆地,又叫大自流

盆地

③西部高原

海洋:④太平洋⑤印度洋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

1.位置:北美洲中部,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部与加

拿大相邻,南部与墨西哥接壤。西临太平洋,东临

大西洋,南濒墨西哥湾,海上交通便利。

2.领土组成: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

国,居世界第四。本土有50个州(本土48个州,

2个海外州:

3.人口和首都:有2.90亿人口,以白种人为主,属

于移民国家。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本土的东侧,

大西洋沿岸。

4.地形:平原为主组成——三个南北纵列带;地势:

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b.中部------广阔的平原组成,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

半以上

c.东部------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5.河流和湖泊:.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

河流

b.五大湖--------自西向东为苏比利尔湖(世界上面

积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美国全境)、休伦湖、

伊利湖、安大略湖,最终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到大

西洋,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其余均为美国与加拿大

的分界线。

6.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7.农业地区专业化:

a.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专门化。是

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

b.主要农产品:小麦、大豆、玉米。

c.主要农业区:乳畜带(国土的东北地区)、玉米带

(国土的中部)、棉花带(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

小麦区(国土中部,在玉米带的南北两侧)、畜牧

和灌溉农业区(国土的西部地区)、亚热带作物带

(墨西哥湾沿岸)。

仔细看教材P85的农业带的分布图,注意发展农业

的同时要保护环境。

8.工业:

a.特点:工业体系完整,部门齐全。是世界上最发

达的工业国家。化工、电子、汽车、飞机等居世界

前列。

b.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

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最著名的是位于旧

金山东南部的“硅谷”,它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c.主要工业区: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发展较快;南

部工业区,开发较晚;东北部工业区,美国传统的

工业区。但是,美国的消耗量极大,是世界上进口

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9.城市:纽约:大西洋沿岸,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

大的海港。

10.资源消耗大国

①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②能分析

人均能源消费统计图

11.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

(1)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石油和木材。

(2)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

第二节巴西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东部,东临大

西洋。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首都:首都:巴西利亚。人口占南美洲人口总数

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3.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a.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这里的热

带雨林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b.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

候湿热。

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

长河

6.种族构成复杂:有土著印第安人、白仁、黑人、

黄种人。各种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不同的混血型

人,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2020年整理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pdf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专题一:生物圈中的人 1、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如:心脏、肝脏、脾脏、大脑、肱二头肌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例如: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 ﹡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2、人的生殖 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睾丸,作用是①产生精子、②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卵巢,作用是①产生卵细胞、②分泌雌性激素。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输卵管——①输送卵细胞、②受精的场所 (1)、描述受精过程 ﹡受精卵在输卵管形成,再形成胚泡,移动到子宫里发育。第二个月末呈现人的形态,称为胎儿。在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养料氧气、排出废物,胚胎期约280天(妊娠)。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2)、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青春期特点:①身高、体重突增(显著特点);②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③性发育和性成熟。 3、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主要来源),了解维生素的作用。 ﹡六类营养物质:人类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前三者为有机物,是能源物质)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提纲(课用)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提纲(课用) 姓名:(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 2、生物因素: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①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②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③动物粪便改良土壤④蚯蚓松土 4、实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试验:①控制变量(对照实验中只允许有一个变量,如:探究光照对鼠妇的影响,其变量是光)②室验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和对照组(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的设置。(3)① 实验的变量是光,其他的条件都应

相同。② 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③对实验数据采用求取平均值的方法。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举例: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植物┄┄ 生产者(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动物┄┄ 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细菌、真菌┄┄ 分解者(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三)食物链(吃与被吃的关系)和食物网 1、物质和能量(递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食物链的书写规则:①以生产者(数量最多)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② 箭头指向捕食者(举例:水稻→害虫→青蛙)③食物链表示的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因此没有非生物因素和分解者的参与。 3、食物链的的特点:①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②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概念图

概念图:“课标”第2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6个重要概念的综合概念图:生物体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构成 分为 生物 个体 包括 通过 细胞 分裂 细胞 分化 完成 完成 生长 发育 生殖细胞核 单细胞 生物体 多细胞 生物体 植物细胞结构 包括 线粒体 细胞质 结构 包括 动物 细胞 结构 层次是 特殊结构 包括细胞膜 细 胞 组 织 器 官 系 统 个 体细胞壁 叶绿体 1“课标”第3主题“生物与环境”中第1、4(部分)、5个概念的综合概念图: 相互依赖 生物环境 相互作用 组成 食物链 生物圈是最 大的生态系统 主要 结构有 组成 主要功能有 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的是 渠道 2“课标”第3主题“生物与环境”中第2、3个概念的综合概念图:

生态系统 的组成 包括 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包括 主要包括包括各种包括各种 阳光温 度 水 分 空 气 土 壤 绿色植物动物 腐生微生 物 例如 包括主要有 略 草食杂食肉食腐生的细 动物动物动物菌和真菌 例如例如例如 例如 略略略略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生态系统的 主要功能 有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构成统一整体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于的传递效率是 的部分渠道是 绿色植物的起始于 的 渠 道 是 的特点是 的特点是 10%~20% 逐级递减 物质指的是 的 特 点 是 是物质在 组成生物 体的物质 物质往返 循环运动 太阳能 食物链 光合作用 食物链单向流动 生物与无 机环境之 间循环 4.光合作用

光能叶绿体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的过程 的条件 包括 包括 储存能量二氧化碳 的有机物 的原料包括光合作用 的产物 包括 水氧气 的意义是 为植物自身为动物和人维持大气中 提供营养以及其他氧气和二氧 物质和能量生物提供化碳的含量 食物和能量相对稳定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七年级上) 1、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特征)能对内外界刺激作出应激性;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也有种间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寄生、共生。 3、科学探究 ①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陈述句)、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如何)、表达交流 ②设置实验时应注意1设置对照实验2、设置单一变量3、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4、编号 (1)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发生矛盾时,应再次“检查实验方案”或“重新进行实验”,不能修改实验数据。 (2)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应考虑两个原则:一是要设置“对照实验 ....”.,二是一般只 设一个 ..”.因素。 ..“.变量 (3)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变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中,将叶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对照实验(即:有光与无光)。其中的“光”就是该实验的变量。 (4)变量:简单地说,在一组实验中,我们所要探究的那个因素,就叫做变量。如: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其“温度”就是变量。 (5)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 (6)实验组:一般只控制探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如:在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土壤“潮湿”的实验装置为对照组;而土壤“干燥”的实验装置为实验组。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物像的大小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小,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4、物像在视野的位置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一致(抄答案)。 5、视野中的污点判断:在视野出现污点的可能性是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若反光镜上有污点,只能影响视野亮度,不会在视野中出现。对于这类型的题目须用排出法,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6、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大小有反比的关系。但要注意计算时长度和面积不一样。) 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 3、生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1、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及要点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及要点 七年级上册 生物和生物圈 1. 认识生物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和细胞 1. 观察细胞的结构 2. 细胞的生活 3.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4.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2. 被子植物的一生 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5.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6.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八年级上册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1.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2.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5.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1. 根据生物的特性进行分类 2.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八年级下册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1.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 生物的进化 健康地生活 1. 传染病和免疫 2. 用药和急救 3.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生物7年级上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的分类:(1)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作物,

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狱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其中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地狱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7 上P31 练习使用显微镜:先调粗准焦螺旋,后调细准焦螺旋。7上P37 观察植物细胞: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细胞壁:是最外层一层透明的薄壁,起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 细胞核:植物细胞有一个近似球形。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中物质,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壁,液泡) 植物细胞模式图7上P45 动物细胞模式图7上P48 细胞中有哪些物质: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细胞在生活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作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相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使用。 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中,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

2016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 2013年生物中考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单元 1.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 生物圈的含义: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8.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指水、光、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2)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之间主要有捕食、竞争、合作等关系。 捕食关系:指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的现象。如蜜蜂采花蜜等。 竞争关系:比如水稻与稗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着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第二单元 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第1、2章 1、【一级: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2、【二级: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_捕食_ 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__竞争__关系。蚂蚁、 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_合作_。 3、【二级: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 系统(“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 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4、【二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 个层次: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多样 性。遗传多样性是基础。 5、生物的特征:、和、等。 实验部分: 6、【一级: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生物的生活环境】探究光对鼠妇生 活的影响 实验法的几个重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在制定探究实验方案时,一般只设__个变量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______。 7、【二级:调查、收集的相关资料,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 物圈】 8、【二级:收集和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数据,并进行比 较分析】P18-19 第3、4章 1、【二级: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除____外的 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二级: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与植物细胞相比, 动物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_____。 3、【一级: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细胞结构各自的功 能:细胞壁:和。

济南版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奇妙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什么是生物学?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大概有多少种?生物科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大概有200多万种。 2、生物的特征有哪些? 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和繁殖③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 3、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什么?病毒。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 1、什么叫做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是什么?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圈的作用是什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栖息地 1、什么叫做栖息地?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2、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三.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分; 2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间即有互助又有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 四、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1、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2、蚯蚓能改良土壤,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3、植物的光和作用提高大气中的氧含量,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 4、细菌等微生物在生物圈有何作用?分解动植物尸体,促进物质循环。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是什么?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第四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 1、识记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北师大版_初中生物总复习提纲

第1单元认识生命 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 备考目标 网络导图 考点扫描 1.生物多样性、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特征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实验法研究生物的一般步骤 4.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变量的控制 考点梳理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生物可分为细菌、植物、动物、真菌、病毒等几大类。 2.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二、生物的特征 生命现象生物的特征特征解读 朵朵葵花向太阳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幼苗长成大树生长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环境因素类型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生物因素(1)同种生物之间有互助、相互斗争关系等 (2)不同种生物之间有捕食、互惠互利关系等 事例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等【点睛】 (1)适应的相对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2)环境的不确定性:环境条件发生剧烈变化时,生物若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就会被淘汰。 四、探索生命 1.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林奈与生物分类、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2.实验法研究生物的重要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核心要点 一、图解生物的特征 1.图示 2.解读 (1)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他生命现象都是建立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 (2)应激性使生物趋利避害,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3)繁殖是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成为一个成熟个体后具有的能力和行为。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繁衍种族的基 【点睛】 1.应激性≠反射应激性是生物共有的特征,反射只是具备神经系统的生物所具有的特征。 2.不要误认为生物只有四大特征,除上述特征外,还有遗传、变异、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特征。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 物。 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及要点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及要点 七年级上册 生物和生物圈 1. 认识生物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和细胞 1. 观察细胞的结构 2. 细胞的生活 3.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4.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2. 被子植物的一生 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5.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6.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八年级上册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1.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2.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5.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1. 根据生物的特性进行分类 2.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八年级下册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1.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 生物的进化 健康地生活 1. 传染病和免疫 2. 用药和急救 3.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生物7年级上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的分类:(1)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 作物,

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狱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其中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地狱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7 上P31 练习使用显微镜:先调粗准焦螺旋,后调细准焦螺旋。7上P37 观察植物细胞: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细胞壁:是最外层一层透明的薄壁,起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 细胞核:植物细胞有一个近似球形。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中物质,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壁,液泡) 植物细胞模式图7上P45 动物细胞模式图7上P48 细胞中有哪些物质: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细胞在生活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作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相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使用。 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中,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

北师大版全4册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知识总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圈:生物圈是由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是基础,是核心)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3、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既可以适应环境,也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如:保护色(如:蜥蜴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拟态(如:竹节虫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 第二章、探索生命 1、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如:林奈“分类学之父”与生物分类;(2)进化性生物学阶段:如: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3)实验生物学阶段:如: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4)分子生物学阶段:美国的沃森与英国的克里克发现了DNA 双螺旋结构。 2、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实验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3、实验法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第三章、细胞 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显微镜的结构:注意看书P34 目镜:放大物像;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粗准焦螺旋:调焦距(调节范围大);细准焦螺旋:调焦距(调节范围小);转换器:调换物镜;物镜:放大物像;镜臂:提握镜身;压片夹:固定玻片;载物台:放玻片;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通光孔:光线通过;反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调节光线强弱);镜柱:支持镜身;镜座:稳定镜身。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①取镜安放—②对光—③放置玻片标本—④观察—⑤收放[练习使用显微镜注意看书:P34-35]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个数就越少,细胞个体越大;视野越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个数就越多,细胞个体越小;视野越亮。 光线强时,用 小光圈或 平面镜(反光镜) 光线弱时,用 大光圈或 凹面镜(反光镜) 5、在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与实际物体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显微镜下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 6.分析视野中的污点: 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 玻片标本 上;若不动, 说明污点在 物镜上, 注意: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7、高倍镜的使用:先在低倍镜下把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再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若视野暗就用较大的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先低倍镜后高倍镜,高倍镜下不准使用粗准焦螺旋) 8、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①擦片→②滴水(动物:生理盐水;植物:清水)→③放标本材料→⑥盖片→⑦染色(一般用碘液)[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注意看书P36—P40。] 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大小不一,细胞中间不透明,形状不规则,大小差不多)。 9、防止细胞重叠的方法:①将材料展平;②将材料涂抹均匀。 7、细胞的结构: 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液泡、线粒体。(加粗的为植物所特有) 8、细胞结构各自的功能: 细胞膜:①保护,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壁:①保护作用和②支持作用。 细胞需要的物质有无机物和有机物。它们分别是: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细胞质:内有能量转换器。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除了线粒体外,还有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核:①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②储存遗传物质。液泡:含有细胞液,含有不同的味道和色素,储存营养。 9、细胞分裂: (1)较大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小,较小细胞的表面积则相对较大,更易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分裂规律:一个细胞经过n 次分裂以后,产生的细胞个数为2n 个。 (3)分裂的特点: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动物:核裂→细胞膜凹陷→质裂→两个新细胞 (4)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 植物:核裂→新细胞膜→质裂→新细胞壁→两个新细胞 相同点:都是先核裂,后质裂。不同点:动物细胞形成了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形成了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5)细胞分裂的意义:繁殖新个体、使个体长大、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 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分化: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改变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2、人体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2)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3)结缔组织: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等功能;(分布最广泛的组织) (4)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 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4、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具有分强的分生能力。分布:嫩芽和根尖。 (2)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细胞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如:番茄果肉;叶肉。 (3)保护组织:能减少植物失去水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如:洋葱表皮、叶表皮 (4)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5、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如:心脏、眼、耳、肺、肾、肝、胃等是动物体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种是植物体的器官。 6、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7、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态系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物成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组织 植物体 细胞 器官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661690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的基础。 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 1、试管婴儿; 2、杂交水稻; 3、克隆技术; 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 三、环境问题: 1、森林正在减少,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的此起彼伏,大面积毁林。 2、工厂排放的废水,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 3、沙尘暴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最完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汇总(超详细)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第1 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1. 生物家族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 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 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如:植物光合作用、运动后出汗 第2 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 (如:兔子吃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人)、竞争(如: 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 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箭蛙、胡蜂、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 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1 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1、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林奈――“ 分类学之父”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物种起源 哈维(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血液循环 沃森和克里克――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 2、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命现象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 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第2 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中考生物复习提纲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V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4、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