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128 sci 解析

xs128 sci 解析
xs128 sci 解析

//功能说明:MC9S12XS128--SCI例程

//使用说明:实现PC→MCU→PC通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修改程序,实现PC→MCU或者//MCU→PC通信

//----------------------------------------------------------------------------------------------------------------// #include /*commondefinesandmacros*/

#include "derivative.h" /*derivative-specificdefinitions*/

//unsigned char txt[]={"Hello World!"};

void delay (unsigned int time)

{

unsigned int i,j,k;

for(i=0;i<125;i++)

for(j=0;j<125;j++)

for(k=time;k>0;k--);

}//延时*/

//-----------------------初始化SCI0----------------------------//

void SciInit()

{

SCI0BD=52; //9600bps Baud Rate=Bus Clock/(16*SCIBD)

//SCI0BDL=(byte)(8000000/9600/16)=52;//设置总线为8M时SCI波特率为9600Hz SCI0CR1=0; //正常8位模式,无奇偶校验

SCI0CR2=0X2C; //发送允许接受中断允许

}

//----------------------读SCI数据-----------------------------//

unsigned char SciRead()

{

if(SCI0SR1_RDRF==1) //表明数据从位移寄存器传输到SCI

//数据寄存器

{

SCI0SR1_RDRF=1; //读取数据寄存器会将RDRF清除重新置位

return SCI0DRL; //返回数据寄存器的数据

}

}

//-----------------写SCI数据---------------------------------//

void SciWrite(unsigned char sendchar)

{

while(!(SCI0SR1&0x80));//TDRE为0时即不忙才往下执行

SCI0DRH=0;

SCI0DRL=sendchar;

}

//------------------------main----------------------------------//

void main(void)

{

SciInit();

EnableInterrupts;

for(;;)

{

}/*waitforever*/

/*please make sure that you never leave this function*/

}

//---------------------------接收中断函数-----------------------// #pragma CODE_SEG NON_BANKED

void interrupt 20 SCI0_re(void)

{

unsigned char ch;

ch=SciRead();

SciWrite(ch);

}

SCIEI三大检索工具介绍

三大检索工具(SCI、ISTP、EI)收录检索技巧及核心期 刊投稿导引 三大检索工具(SCI、ISTP、EI) 收录检索技巧及核心期刊投稿导引 一、绪论 1.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中的S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年以来(我馆购买了1994年至今的数据使用权)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 EI,即《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2.与三大检索工具相关的其它数据库介绍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创刊于1969年,收录数据从1956年至今;是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数据覆盖了历史学、政治学、法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图书情报学、公共卫生等社会科学领域。 A&HCI,即《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创刊于1976年,收录数据从1975年至今;是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数据覆盖了考古学、建筑学、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 ISSHP,即《社会科学和人文会议录索引》,创刊于1979年,收录数据从19?年至今;数据涵盖了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的

老外的sci论文摘要模板

老外的sci论文摘要模板 文章投稿时,给读者留下第一印象就是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简要总结必须要传达正确的信息。摘要作为一篇文章主旨的简要概述,读者也能从中判断文章是否为自己所要找的~~The Journal of Indian Prosthodontic Society为帮助作者更好的写作摘要,特意推出一套关于科学论文写摘要的模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就来看看人家老外是怎么写摘要的吧! 不同类型摘要 科学论文摘要分为描述型、信息型、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首先呢,我们先来看看不同类型摘要的异同和写作要求。 描述型摘要 描述型摘要一般比较简短(50-100字),大部分描述型摘要都由一些共同的重要部分组成,如,背景(Background)、目的(Purpose)、sci服务微信(publsci)文章的主要问题(Particular interest/focus of paper)和内容概要(Overview of contents,不常包括)。由于描述型摘要不包括详细的结果信息,可能通过一个词组表达结果而没有数值和统计数据,因此需要获得全文了解具体信息,对于读者来说就不是很便利。描述型摘要告诉你文章在讲啥,但是要知道到底是怎样还需要进一步的阅读文章细节。 信息型摘要 从信息型的摘要(常200字左右)中,你能够获取文章的精髓部分。大部分的信息型摘要包括一些共同的关键部分,每个部分约一两句,如背景(Background)、研究目的(Aim or purpose of research)、使用方法(Method used)、结果发现(Findings/results)以及总结(Conclusion)。信息型摘要提供研究的准确数据,尤其是结果部分,信息型摘要相当于一个小的科学论文,读者可以从中获取大部分有用的信息甚至因此不必阅读全文。 CONSORT声明建议,临床研究信息型摘要的结构和数据应该有一定的格式,用400字(包括标题)简单介绍方法(组成、干预、目的、结果、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结果(随机分组的样本量、用于分析的样本量、结果、重要的不利因素)、结论、实验注册名称和资金来源。 结构化摘要 结构化摘要包括四个部分,目的(Introduction),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中英文结构化摘要基本相同,文辞力求简明有实质内容。CONSORT声明建议临床实验报告摘要需要有一个结构化的格式,同时摘要结构化使得数据信息化更清晰、明了。 半结构化摘要

如何高效阅读国外文献,发SCI文章

牛人一看外国文献的方法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 7篇first author.) 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 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 conclusion里找, 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 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 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

如何看英文文献写SCI文章

感觉到了博士才知道这些似乎有点晚了,或者是有不少人也不会去读博,还是希望所有的硕士朋友看过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文献“大数据”分析软件Citespace和SCI2的对 比分析研究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7, 7(6), 580-589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5915520.html,/journal/cs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d15915520.html,/10.12677/csa.2017.76069 文章引用: 杨静, 程昌秀. 文“大数据”分析软件Citespace 和SCI 2的对比分析研究[J].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7, 7(6): The Comparison of “Big Data” Literatures Analysis Tools: Taking Citespace and SCI 2 as Examples Jing Yang 1,2,3, Changxiu Cheng 1,2,3 1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Natural Disaster,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2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3Center for geographic data and Analysi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Jun. 5th , 2017; accepted: Jun. 20th , 2017; published: Jun. 23rd , 2017 Abstract Recently, the information is too much to induce revolution. For researchers, the speed of update of knowledge is faster and faster. However, the mass and various data do not mean high accurate. It is a big challenge to get the important academic resource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nd master re-search’s skeleton, frontiers and hot topics. This article took the Citespace and SCI 2 as example, then summarized their complementary roles in data acquisition, data preprocessing, data visuali-zation. After that an earthquake case was shown. Their complementarities are as follows: a) Data sources. Citespace can analyze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articles. SCI 2 is just for English articles and it has more English data source than Citespace. b) Data preprocessing. SCI 2 can merge the synonyms automatically but may miss merged. And as Citespace need a lot of manual work to build a synonym table, it is laborious. c) Network output. The network outputted by SCI 2 is edita-ble. However, the network from Citespace cannot do it. But the network of citespace is clear due to its path finder function. d) Visualization. Besides undirected network, SCI 2 can output directed network which would express the direc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nodes. The nodes in network of Citespace can express the centrality beside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Time zone map is another advantage of Citespace, it could reflect research hot topics changes with the time. Keywords Bibliometrics, Data Mining, Citespace, SCI 2 文献“大数据”分析软件Citespace 和SCI 2 的对比分析研究 杨 静1,2,3,程昌秀1,2,3

国外著名SCI期刊论文写作总结

论文写作总结 题目: 题目应该覆盖主要目的或者信息,也应该吸引读者,不能太长。并且应该避免附标题。摘要: 用第三人称写,说明文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应出现“本文”,“我们”“作者”字眼,也不要有“首次”,“最后”,“简单”,“主要”和“次要”等修饰词。 摘要四要素: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引用别人的话: 单一作者时:某某(1987)提出。。。。。。;某某(1981)的研究发现。。。。。; 几个作者时:国内一些学者(某某,1997;,某某,1984;某某,1845)的研究。。。。。; 一些研究者(某某,1998主张;某某,1874)主张。。。。。 MIT 的Arthur Smith 教授他提醒我尽量不要使用被他称为“投机性”词汇的一些词,如“obviously”,“probably”,“certainly”,“undoubtedly”等。因为使用表示可能性的词汇,这说明你不能无法证明你的观点,而是在进行假设和猜测。可信度自然非常低。 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介绍论文背景,相关领域研究历史与现状,本文目的意义,创新在什么地方(有待解决的问题) 引言第一句号很重要,应当明确提出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且表示目的很重要。 引言包含的要素(老外写) 1文章的目的;2对目的的证实(为什么整个工作重要);3背景,其他人已经做了的,怎样去做的,我们以前已经做的;4指导作者:作者应该在文章中看到什么?文章中让人感兴趣的关键点是什么?我们使用了什么,我们使用什么方法来做的?本文采用的基本方法和假设5概括和总结:作者所期望的结论是什么? 编辑对引言一般意见:引言是否充分反映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该项研究的必要性?编辑部对参考文献一般意见:参考文献是否遗漏了近期重要文献? 结果: 不要罗列结果,要分析,结果间要有逻辑联系。 Plant and soil杂志主编提醒注意:引言的最后以:你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提出一个清楚的假设作为结尾。并且指出,事实上对。。的研究之前没有人做个并不是一个好的理由。因为你的研究在逻辑上很可能是跟随过去的研究。 引言写作注意事项: 1好的引言相当于文章成功一半,最重要是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层层递进关系。首先: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的简洁明了,不要罗里罗嗦一大堆。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 2其次:接下来就是引言的重头戏之一:文献的总结回顾。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的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 3再次:然后就是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引言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阐明局限要客观。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且文章摊子不要铺的太大。创新

SCI英文论文参考文献写作

SCI英文论文参考文献写作 如果让大家选一个sci英文论文中最不重要的部分,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选参考文献,其实我也一样。但是,根据作者多年撰写SCI论文以及作为SCI杂志审稿人的经历,作者认为这部分其实也有很多有用信息,希望大家也不要轻视。下面是作者对sci英文论文参考文献选用的几点看法,可能对sci英文论文初写者有些帮助。 1、尽量选用原始文献 我们很多人也许有这样的经历,写文章前,都会查阅大量与自己论文研究相关的综述。因此在写sci英文论文时也会引用大量综述论文(这也是为什么综述文章被引用率都很高)。其实我们在做研究看文献时,都希望看到原始文献。比如,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引言或讨论部分,对其引用的某些研究结果很感兴趣,翻倒最后参考文献一看,却来自一篇综述,自己难免失望。还得去查那篇综述去追踪原始文献。因此自己写文章,除了一些概括性的话,在研究进展介绍和解释自己结果时,尽可能引用原始文献。 2、尽量选用较新的文献 这点我想大家都能理解,更能突出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自己科研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能为SCI杂志的影响因子做点贡献。但是,有些自己领域很经典的文献还是不能落下。 3、慎重选用中文文献 前段时间,我帮一个4分多的SCI杂志审一篇来自国内的研究论文。严格来说,这篇论文做得还不错。但是,40多篇参考文献中有5,6篇中文文献(都是通讯作者以前的文章,其中一篇还是80年代的),只是把引用模式翻译成了英文,并且没有注明是中文文献。我当时是给了“MajorRevision”,并且提到了参考文献的问题,要么换掉,要么在后面注明“Chinese”。最后从作者的回复信中,发现3个审稿人都一致提到参考文献问题。不过,这篇文章修改后接受了。以上事例是提醒大家sci 英文论文引用中文参考文献时要注意,尽量选那种能在Pubmed或 Google Scholar

sci英文论文参考文献写作的问题

sci英文论文参考文献写作的问题 如果让大家选一个sci英文论文中最不重要的部分,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选参考文献,其实我也一样。但是,根据我多年撰写SCI论文以及作为SCI杂志审稿人的经历,我认为这部分其实也有很多有用信息,希望大家也不要轻视。下面是我对sci英文论文参考文献选用的几点看法,可能对sci英文论文初写者有些帮助。 1、尽量选用原始文献 我们很多人也许有这样的经历,写文章前,都会查阅大量与自己论文研究相关的综述。因此在写sci英文论文时也会引用大量综述论文(这也是为什么综述文章被引用率都很高)。其实我们在做研究看文献时,都希望看到原始文献。比如,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引言或讨论部分,对其引用的某些研究结果很感兴趣,翻倒最后参考文献一看,却来自一篇综述,自己难免失望。还得去查那篇综述去追踪原始文献。因此自己写文章,除了一些概括性的话,在研究进展介绍和解释自己结果时,尽可能引用原始文献。 2、尽量选用较新的文献 这点我想大家都能理解,更能突出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自己科研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能为SCI杂志的影响因子做点贡献。但是,有些自己领域很经典的文献还是不能落下。 3、慎重选用中文文献 前段时间,我帮一个4分多的SCI杂志审一篇来自国内的研究论文。严格来说,这篇论文做得还不错。但是,40多篇参考文献中有5,6篇中文文献(都是通讯作者以前的文章,其中一篇还是80年代的),只是把引用模式翻译成了英文,并且没有注明是中文文献。我当时是给了“MajorRevision”,并且提到了参考文献的问题,要么换掉,要么在后面注明“Chinese”。最后从作者的回复信中,发现3个审稿人都一致提到参考文献问题。不过,这篇文章修改后接受了。以上事例是提醒大家sci英文论文引用中文参考文献时要注意,尽量选那种能在Pubmed或Google Scholar上查到英文摘要的文献,并且在文献后注明“Chinese”。 4、参考文献的数量 sci英文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应该和论文的信息量成正相关。比如,一篇研究论文只有很少的研究结果,却在讨论中引用大量文献来进行解释和假设,这样不太好。不过,有些杂志对文献数量有限制。最好奉行“少而精”的原则。 5、参考文献的档次

SCI论文摘要的撰写步骤

SCI论文摘要的撰写步骤 来源:SCI论文发表——辑文编译 辑文编译认为SCI论文摘要在SCI论文发表中,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般情况下,英文摘要可以由两种途径产生,一种是从SCI论文标题延伸扩展而来,另一种可由SCI论文的正文浓缩而成。 对于我国的大多数医护人员和摘要制作者来说,由于没有养成直接用英文思考的习惯,直接写成英文文摘比较困难,常常先写成中文摘要,然后经过翻译过程,译成英语。由于英语和汉语表达习惯差异很大,如果只按字面意思逐字逐句翻译,结果会产生所谓的“中式英语”。要写好一篇英文文摘,除了要掌握SCI 论文摘要的写作要求之外,还要有一定的英语写作翻译能力,尤其要熟悉科技英语文体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术语。 摘要的撰写步骤 一篇好的SCI论文,长则十几页,几十页,制作一篇简洁的文摘并非易事。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即筛选内容、文摘叙述和定稿。 一、筛选内容 一篇研究论文的文摘一般应包括下面这些内容:实验或研究目的,所进行的时间、地点,使用的主要材料和方法,主要结果,以及得出的结论。一般来说,研究论文的文摘应包括能回答原文献标题向读者作出许诺的主要结果,以及使读者能正确理解这些结果的基本要素。 实验研究结果是科技论文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文章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也是读者最关心和最需要了解的情报资料,在筛选这部分内容时,必须认真细心地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主要的和最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读者对原文能否正确了解,是决定文摘优劣的最关键的一环。如果结果太多不能全部选入,首先要选择那些信的经过验证的或有长久价值的结果、重要的发现以及和以前的理论相矛盾的结果,或者与实际问题有关的部分。 作者在完成SCI论文后,读通文章,按照上面的原则在原文中筛选用于文摘的内容,并作出适当的标记。 二、文摘叙述

SCI 英文摘要写法

【解螺旋·SCI写作】Abstract唱起来: 起—承—转—合 导读 “起承转合”最早出现在《诗格》中,是古时候写绝句律诗的SOP。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 床前明月光(起),疑是地上霜(承)。举头望明月(转),低头思故乡(合)。其实写 SCI文章摘要,也是套用了这格式。 废话不多说,翠花,上实例! 案例一 RASAL2 activates RAC1 to promot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RASAL2激活Invest. 2014;124(12):5291–5304.

"起"是起因,介绍背景:三阴性乳腺癌(TNBC),早期复发和转移较高。然而其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 "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引出自己的研究方法,目的或者意义:我们证明了 RASAL2是microRNA-203(具有抗转移功能)的靶基因,RASAL2在TNBC和雌激素受体(ER)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癌基因>。我们发现在TNBC中,RASAL2促进间质细胞侵袭和转移,这与在ER阳性乳腺癌细胞中,RASAL2表现为抑癌基因的功能不同(截然相反的表型)。此外,高表达RASAL2 预示着TNBC的不良预后。 "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我们发现RASAL2 在TNBC 中的功能不依赖其RAS-GAP 催化活性(RASAL2编码Ras-GTP酶激活蛋白,RAS-GAP)。此处给读者打了问号,那还有别的机制没有揭示?确实如此,作者进一步发现了RASAL2通过结合和拮抗RAC1的另外一

个结合蛋白ARHGAP24,促进RAC1信号通路,继而促进间质细胞的侵袭。这部分为本文的 核心结果,将故事推向高潮,并抛出结论。 "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告诉读者本文最终得到的结论: RASAL2/ARHGAP24/RAC1 组件的激活对TNBC 的发生具有关键作用,并揭示了乳腺癌中 RASAL2的作用跟具体的肿瘤亚型有关。 案例二 NR2F1 controls tumour cell dormancy via SOX9- and RARβ-driven quiescence programmes.程序控制细胞休眠)Nat Commun. 2015 Jan 30;6:6170. 起描述一个公认的结论——转移性肿瘤起源于播散性肿瘤细胞,他们其实是迁入内 部的卧底,在被激活前已蛰伏多年。但具体这种现象背后有什么不明机制? 承Here开头,引出作者的工作:我们也聚焦这个领域,并关注孤儿核受体NR2F1 这个分子,首先发现了一个现象: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休眠模型和来自前列腺癌患者(休眠 期7-18年)的播散性肿瘤细胞中,该分子的表观遗传表达均显著上调。为了研究现象背后 的机制,我们先造了一个体外模型:选择多种肿瘤细胞以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Aza-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