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速铁路现状与发展

世界高速铁路现状与发展
世界高速铁路现状与发展

世界高速铁路现状与发展

1 高速铁路的定义

界定高速铁路有以下几种标准:

—1970年日本政府第71号法令中的定义为:列车在主要区间能以200km/h 以上速度运行的干线铁路。

—1985年欧洲委员会将高速铁路的最高速度规定为:客运专线300km/h,客货混运线250km/h。

—UIC提出的高速铁路的定义是:最高速度至少应达到250km/h的专线,或最高速度达到200km/h的既有线。

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这是一条客运专线,线路设计允许最高速度240km/h,列车实际运行最高速度210km/h。按照日本的定义,这是一条高速铁路,也是日本及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通车以后,在夜间停运做线路养护的情况下,东京与新大阪之间日均客流量达30万人,年运量稳定在1.2亿人左右。加上后来几年陆续建成的山阳、东北、上越新干线,四条新干线共长1900多公里,约占日本国铁(JR)铁路总里程9%,完成了30%的铁路总旅客周转量,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取得明显效益。从此以后,这种新型的铁路形式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欧洲和日本飞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期,欧洲的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借鉴日本经验,分别开始研究高速铁路问题,并于70年代初开始建设高速铁路。80年代初陆续建成各自早期的高速铁路。

2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速铁路与高速列车

下面按国别介绍高速铁路和高速列车的现状及其发展情况。

2.1 日本

2.1.1 日本高速铁路现状

从日本(也是全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于1964年建成算起,日本的高速铁路已经走过了将近40年的历史。

日本高速铁路的建设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4~1975年),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修建高速铁路,如东海道新干线和山阳新干线等。

第二阶段(1983~1985年),以开发沿线地区经济为目的,在人口较少的地区修建东北和上越新干线。高速铁路的功能从简单的缓解运输紧张发展到拉动国民经济的阶段,并初步形成新干线网。

第三阶段(1990年到现在),高速铁路建设以满足舒适、快捷、安全、节能、环保和低噪声要求为目的,在均衡开发国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提高既有线和新干线的速度,还要通过建设隧道和大桥,用铁路网把四岛连接起来,形成由既有线和新干线组成的高速铁路网。

到2002年12月,随着日本东北新干线上盛冈-八户97km长的延长线的建成,目前日本高速铁路网的规模已经达到2051.4km,雄居世界第一。目前,日本已经建设成5条主要的新干线,它们组成日本的高速铁路网。

表1 日本运营中的高速铁路

表2 日本新干线的主要几何参数

日本的既有线都是窄轨铁路,而新干线是准轨铁路。为了实现新干线与既有线之间的直通运行,日本对一些既有线进行改造,改为准轨铁路或增加一条第三轨,成为准轨铁路。这些铁路允许速度不高,仅130-140km/h,不属于高速铁路范畴。但是在日本称为迷你(mini)新干线,例如秋田和山形新干线。

2.1.2 日本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

日本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总长度约500余公里,包括:

(1)东北新干线盛冈—青森延长线的八户到青森段,长82km。1998年开工,预定2013年全部完工。

(2)北陆新干线的长野—富山段,长度170km。计划于2015年前后完工。

(3)九州新干线,伯方岛—鹿儿岛,长度257km。第1期工程从八代—鹿儿岛,长127km,正在建设中,将于2003年完工。伯方岛—八代段长130km,于1998年开工,计划于2013年完工。

2.1.3 日本规划中的高速铁路

日本计划中准备要建设的新干线总长度约885km。包括:

(1)北海道新干线,由青森到扎幌,长度360km。

(2)北陆新干线中剩下的三段:上越—丝鱼川(41km);鱼津—富山—石动(69km);金津—敦贺—大阪(254km)。

(3)九州新干线的长崎—福冈(119km);福冈—船小屋(42km)。

从长远规划来看,日本还要建设12条高速铁路,总长约3510km。

图 1 日本高速铁路网(2001年)

日本高速铁路成就辉煌,从1964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正式通车运营以来,日本高速铁路没有发生一起由于高速铁路的行车而造成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新干线成为支持日本经济起飞的重要基础设施,被誉为“经济起飞的脊梁骨”。尤其是东海道新干线,它通车运营以后,从航空运输业吸引了大量

客流,甚至东京—大阪之间的飞机航班不得不缩减。该线运输成本只有飞机的1/5,正式投入运营仅7年,就收回全部投资。2000年,东海道新干线的旅客发送量达1.28亿人次,营业收入达9140亿日元(86.21亿美元),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东海道新干线可以算是世界上运营最成功的一条高速铁路。2.1.4 日本运营中的高速列车

目前,日本运行的高速列车共有11种,是高速列车种类最多的国家。从表3可以看出,日本高速列车的特点是全部为动力分散型,即整个列车全部是动车(如0系和500系),或者一半或一半以上的车辆是动车(如300系和700系)。由于动轴多,列车总功率都很大,牵引力大、粘着性能好,所以列车的启动、加速快,制动性能也好,制动距离短。适合车站较多,起停频繁的线路。此外,列车定员也很多。动力分散形式还有个优点是列车的最大轴重较轻,日本的高速列车的最大轴重可以做到仅11t左右,这样对线路、桥梁的破坏作用较小。动力分散形式的缺点是车辆结构较复杂,维修较麻烦,客车内噪声较大。

表3 日本的高速列车

0系和100系等高速列车是日本的第一代高速列车,采用直流传动,其他指标也比较落后,正在逐渐淘汰。300系可以算是第二代的高速列车,而500系、700系等是第三代最新的高速列车。500系列车是目前日本铁路上运行速度最高的高速列车,运营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而700系列车是日本目前最先进的高

速列车,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IGBT变流器的高速列车。我国台湾高速铁路所用的高速列车就是以700系为蓝本而引进的技术。

图 2 日本500系高速列车

图3 日本700系高速列车

2.2 法国

法国铁路在历史上对高速行车一直是情有独钟,并且还占有相当明显的优势。据统计,从1890年到1990年的一百年间,世界铁路共创造了17次铁路行车最高记录,其中有9次是由法国铁路创造和保持的。1955年,法国利用普通的电力机车牵引一节客车和一节试验车所创造的331km/h当时世界记录,直到20世纪70 年代才由它自己的TGV-01试验型电动车组以380km/h的速度打破。法国铁路于1990年5月用TGV大西洋电动车组所创造的515.3km/h的世界记录一直保持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

法国TGV大西洋高速列车的300km/h运营速度也长期保持了世界最高运营速度的记录。在国际市场上,法国TGV系列列车也是最成功的,西班牙、韩国

等都引进了TGV技术。

2.2.1 法国运营中的高速铁路

20 世纪60年代,法国巴黎—里昂既有铁路线的客货运量已经饱和,急需修建一条新线。自1967年起,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就开始着手研究高速铁路的有关概念及其定义。1970年,在建议修建巴黎—里昂东南线这条新线时, 这些思路具体化为以下的三条原则:

—高速铁路新线客运专用;

—高速铁路新线与既有铁路网兼容;

—多车次少中转的运营系统。

1976年和1978年,东南线分别从南段和北段开始施工,并分别于1981年9月和1983年9月竣工通车。东南线从巴黎到里昂全长417km, 其中新建线为389km,通车后最高行车速度为270km/h。

由于设计原则定位在与既有铁路网兼容这一点,东南线建成以后,TGV所承担的高速客运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延伸的过程。高速列车不但可以进入城市中心, 而且可以逐步扩大其通行区域。东南线的高速新线建成以后,法国国营铁路公司通过对旧线的改造,使得TGV不断地向东南方向延伸,扩大了高速铁路的服务范围。在东南方向的路网结构上,东南线高速新线长度仅为417km,向阿尔卑斯山延长线37km,但高速列车通行网络已经达到2700km。

TGV巴黎东南线通车后,以后几年,法国接着修建了TGV大西洋线、TGV 北方线和TGV地中海线等高速线。

表4 法国运营中的高速铁路

注:* 列车实际最高运营速度300km/h

**以梅希耶隧道为界,北段最高速度为330km/h,南段为350km/h。

表5 法国高速铁路的主要几何参数

(括号中数字为困难区段的参数)

目前,法国运营中的高速铁路新线总长为1568km。除此之外,法国还有经过改造运营速度可以达到或超过200km/h的既有线近约400km。因此,法国目前共有高速铁路线约2000公里。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扩大高速列车的服务范围以吸引客流,TGV高速列车不但在高速铁路新线上行驶,还行驶到既有线上,包括经过改造、允许速度达到和超过200km/h以及未经改造、允许速度低于200km/h的既有线。新线加上这些既有线统称TGV线路,总长约7000km。2002年前5个月,TGV运输运量占法国国营铁路总运量的63%之多。

TGV东南线的高速铁路自1981年投入商业运营以来,运量增长了90%。到1996年底,该线完成了2.6亿多人次的客运量。1984年,TGV东南高速铁路完全开通的第一年,经营结果即出现盈余。1991年,高速线客运收入为50亿法郎,纯利润高达19.44亿法郎。该年年底,东南线经营的财政收入偿还了包括高速列车购置费用的全部债务。

TGV大西洋高速线完全开通的第一年(1991年)经营也获利,当年的客运收入为36.52亿法郎,纯利润达到7.94亿法郎。自1989年部分线路开通以来,客运量持续增长。根据1996年统计,客运量比开通时增长了30%,该线路共完成客运量达到1.38亿人次。截止到2000年,东南和大西洋两条TGV线路运营收入的赢余,已经全部偿还了这两条线路的建设和车辆购置费用。在铁路运输,特别是铁路客运方面非常不景气的欧洲,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TGV北方高速线的开通具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条线路是涉及五个国家(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和德国),连接巴黎-伦敦-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科隆的法国境内重要通道,运量成倍增长,经济效益显著。里尔大约有2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已经被开发用作各种服务设施、办公及商业区等。由于里尔的特殊地位,这些建筑设施为来自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客中转换乘提供服务。正是由于高速铁路,使得处于里尔附近的夕阳工业地带正在逐渐地变成新兴产业

地区,高速铁路为这个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高速列车运营线路的开通以及所带来的效应,改变了铁路公司干线长途旅客运输的结构,SNCF利用20%的线路、25%的车辆装备开行高速列车,即获得了52%的营业收入,TGV已成为法国铁路运输业的主要经济支柱。TGV带来的发展机会是明显的,每投资10亿法朗,即创造出3500个就业机会。除此以外,由于高速铁路缩短了旅行时间,从而为人们创造了新的动态观念,使人们可以重新对周围的环境与地域概念进行设计,距离将不再以公里计算,而是以时间计算。

2.2.2 法国建设中的高速铁路

1989年时,法国铁路制定长远发展规划,要在今后20年内把高速铁路新线扩大到4800km,高速列车的通车里程达到11000km。计划包括16个项目,有的项目目前已经完成。总投资达540亿法郎(1994年价格),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00亿法郎,机车车辆340亿法郎。

图4 法国高速铁路网(2001年)

目前,法国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新线总长约1900km,主要包括:

(1)TGV东部线,从巴黎到法国东部的斯特拉斯堡,全长450km,设计最高速度350km/h,计划于2006年通车。

(2)TGV阿基坦线,从图尔到波尔多,全长361km,计划2005年通车。远期将与西班牙高速铁路接轨。

(3)TGV莱因河-罗讷河线,长度425km,目的是把TGV东欧线与TGV 巴黎东南线连接起来,并且通向瑞士/法国边境,把里昂与斯特拉斯堡连接起来。

(4)从里昂通向意大利都灵,长度为250km的高速线。计划于2005年完工。

(5)从蒙彼利埃到巴赛罗那的高速线,长度340km。计划2005年完工。

另外,已列入规划,将来计划要修建的高速铁路线总共还有10条左右。2.2.3 法国运营中的高速列车

法国运营中的高速列车主要有5种(见表6),其中TGV-P为第1代高速列车,TGV-A, TGV-R,EuroStar等是第2代列车,TGV-D双层列车是第3代列车。

表6 法国铁路运营中的高速列车

图5 法国第3代高速列车——TGV-D双层高速列车

另外,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与法国铁路合作正在研制、开发一种新的第4代高速列车,这将是第一列采用铰接式转向架的动力分散式高速列车。AGV放弃了TGV系列高速列车传统的交流同步传动技术,而采用符合世界潮流的交流异步传动技术,变流器则采用比GTO更先进的IGBT半导体变流器。AGV的主要参数是:最高速度350km/h;列车功率7600kW;列车总重336t;最大轴重17t;列车定员359人。

法国铁路运营中的高速列车都是采用动力集中方式的,与动力分散形式相比,这种方式的列车的最大轴重较大,客车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技术上也相对比较容易制造。法国高速列车的一个特点是全部采用铰接式转向架,即相邻的两节车辆共用一个转向架,两节车厢在转向架上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是列车的整体性较好。曾经有一列高速列车在运行中脱轨,但是没有发生颠覆事故,这与绞接式车体连接方式有很大关系。另外,铰接连接方式的列车转向架数量较少,因而列车总重较轻。但是因为轴数也少,所以平均轴重较重。采取铰接方式,列车解编比较麻烦。

法国高速列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除第一代TGV-P高速列车采用传统的直流牵引电动机外,其他高速列车都采用交流无换向器同步电动机作为牵引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相比,这种电动机功率大,重量轻。与交流异步电动机相比,它的控制电路相对比较简单。

在高速列车的国际市场上,法国的高速列车是最成功的。西班牙、韩国高速铁路的高速列车都是引进法国TGV高速列车的技术。澳大利亚曾经计划建设的高速铁路原定也要引进法国TGV技术。据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法国的TGV大西洋高速列车早在1989年就达到515.3km/h这个惊人的世界铁路速度记录,并在世界上最早实现了300km/h的运营速度。而其竞争对手,日本的高速铁路虽然诞生最早,但是其高速列车中唯一运营速度能够达到300km/h的是500系,1996年才正式投入运营。另外一个竞争对手,德国ICE高速列车直到1991年才投入运营,并且其最高设计速度为280km/h,实际运营速度仅250km/h。因此,法国TGV 系列高速列车抢得了先机。另外,TGV高速列车比较早就开始批量生产,成本也较低。

2.3 德国

德国铁路也有高速行车的传统。早在1903年,德国铁路一辆电动车就曾经在试验中达到210km/h的速度。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旅客列车的最高速度

普遍达到160km/h,有些列车甚至达到200km/h。

德国铁路工业比较发达,技术先进。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先进的交-直-交电传动方式,并在70年代研究成功,并试制成采用交-直-交电传动的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德国铁路和德国联邦政府还一直重视轮轨动力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从20 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试验,为后来开发高速列车奠定了基础。

2.3.1 德国运营中的高速铁路

1971年,德国开工建设第一条高速铁路新线——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线(327km),之后又开始修建第二条高速新线——曼海姆—斯图加特高速线(99km)。这二条高速新线于1991年同时通车运营。1998年,264km的柏林—汉诺威和180km长的科隆—莱因/美因(法兰克福)高速线建成通车。这样,德国高速铁路总长目前达到900km左右。

与日本和法国的高速铁路不同,德国高速铁路是按客货车混跑的原则而设计的。德国高速铁路新线的几何参数如下:

最小曲线半径:7000(5100)m

最大坡度:12.5‰(科隆-法兰克福/美因线为40‰)

线间距:4.50-4.70m

设计速度:280-300km/h

除了近900km设计速度280-300km/h的高速新线外,德国还有约700km 最高允许速度达到200km/h的经过改造的既有线。因此,德国的高速铁路包括新线和速度达到200km/h的既有线,总长1570km左右。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与法国一样,ICE高速列车不但在高速新线上行驶,也在经改造的和未经改造的既有线上行驶(速度达到或未达到200km/h),这些行驶ICE高速列车的线路都可以称做ICE线路,总长达3200km。

表7 德国运营中的高速铁路

2.3.2 德国建设中的高速铁路

德国目前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线共有600多km(见表8)。另外,德国铁路远景规划还要建设三条高速新线,长度约200km。德国高速铁路网见图6。

表8 德国建设中的高速铁路

图6 德国高速铁路网

2.3.3 德国运营中的高速列车

如同法国铁路的高速列车都是TGV系列一样,德国铁路的高速列车都是ICE 系列。ICE试验型列车诞生于1985年,曾经于1988年5月达到406.9km/h的试验速度,是世界铁路上首次突破400km/h速度的高速列车。1989年12月,又以480km/h的速度打破了法国TGV高速列车当时创造的世界列车最高速度记录。

ICE1高速列车于1991年正式投入运营。由于德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制开发新型的三相交流异步传动技术,并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成功,在交

流异步传动方面具有技术优势。ICE系列列车一开始就都采用了这种先进的传动技术。第一代ICE1和第二代ICE2都采用了动力集中方式,它们的最高设计速度都是280km/h,但是实际运营中考虑到环境保护(主要是噪声)的需要,速度都限制在250km/h。只有当列车晚点需要赶点时,才把速度提高到280km/h。第三代ICE3高速列车则改为动力分散型式,最高运营速度也提高到330km/h。

ICE3于2000年春季在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上开始商业运行。同年11月,开始在法兰克福-科隆-阿姆斯特丹线上进行商业运行。科隆-法兰克福/美因线通车后,ICE3也在该线上运营。德国高速列车主要技术参数见表9。

图7 德国ICE3 高速列车

表9 德国高速列车主要参数

2.4 意大利

2.4.1 意大利运营中的高速铁路

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建设高速铁路的国家之一,早在20 世纪60年代就研究修建高速铁路。1970年正式开工建设罗马—佛罗伦萨(Direttissima)高速铁

路,长度262km,设计速度250km/h。虽然长度不算很长,但由于种种原因(例如政府更替太频繁,建设资金经常不到位,环境保护者反对的呼声强烈等),一直拖到1992年才全部完工正式通车,整整花费22年时间,成了典型的胡子工程。目前,意大利运营中的高速铁路就此一条。

罗马—佛罗伦萨高速铁路的主要几何参数:

最小曲线半径: 3000m

最大坡度: 8‰(困难区段可以增加到8.5‰)

线间距: 4.00 ~ 4.30m

由于这条线路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设计,是欧洲第一条高速铁路,世界上也只有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可以借鉴。而东海道新干线的设计标准也不高,线路设计速度只有240km/h(列车实际运营速度只有210km/h)。所以罗马—佛罗伦萨高速铁路的技术标准不高,允许最高速度只有250km/h。目前正在改造之中,要把最高速度提高到300km/h,与第二代高速铁路匹配。

2.4.2 意大利建设中和计划中的高速铁路

1986年,意大利铁路制定高速铁路发展规划,要把从米兰到那不勒斯的南北大干线和从都灵到威尼斯的东西大干线建设成高速铁路,再加上米兰到热那亚的高速铁路,共建成总长超过1200km的高速铁路网。

意大利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初批准了这个规划。为了规划的实施,意大利铁路专门成立了高速铁路公司(TAV)。政府同意提供高速铁路建设资金的40%(其余由TAV公司自行设法筹集),批准建设以下高速铁路,见表10。如果把已经建成的罗马-佛罗伦萨高速铁路称为第一代高速铁路,那么这些高速铁路可以称为第二代高速铁路。

表10 意大利正在建设和计划要建设的第二代高速铁路

除个别区段外,这些建设中和计划要建设的高速铁路的设计允许最高速度都是300km/h,总长度约1130km。这样,到2015年前后,当所有的高速铁路线都建成以后,意大利高速铁路网总的规模可以达到近1400km。

意大利第二代高速铁路的主要几何参数:

最小曲线半径:7000m(困难区段可以到5450m)

最大坡度:18‰

线间距: 5.0m

意大利第二代高速铁路为客货混运型,高速旅客列车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货物列车速度可以达到160km/h,线路允许轴重为18t。

图8 意大利高速铁路网(2002年)

2.4.3 意大利运营中的高速列车

(1)Pendolino摆式列车

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加拿大等国先后开始研究摆式列车技术。目的是不对线路设施进行重大改造,而仅对机车车辆进行改造,以提高列车行车速度,以期大幅度降低改造费用。

摆式列车的原理是列车在通过曲线区段时,车体自动向曲线内侧倾斜,以补

偿一部分欠超高,减少乘客的不舒适度,从而可以提高列车通过曲线的速度,进而提高列车的旅行速度。在曲线区段越多的线路上,摆式列车的提速效果越好。

根据车体倾摆原理的不同,摆式列车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是通过安装在头车前转向架上的传感器发出即将进入曲线区段的信号,车载计算机进行计算、处理控制液压或电动机构使车体倾斜。而被动式摆式车体则是使车体的摆动支点远远高于其重心,因而列车通过曲线时,车体下部向外摆,而上部则向内摆。主动式摆式车体技术较复杂,但是提速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曲线通过速度30%以上,因此列车的平均旅行速度能得到提高。

由于技术难度较大,英国、法国、德国等纷纷放弃这项研究。而意大利、瑞典、加拿大、西班牙等国终于获得成功。

主动式摆式列车以意大利的Pendolino(ETR 450、ETR 460等)、瑞典的X2000为代表。被动式以西班牙的Talgo Pendular为代表。

意大利经过十多年努力,于1975年试制出第一列ETR401列车——意大利第一代Pendolino摆式列车。经线路试验,提速效果不错。德国、芬兰、捷克、波兰等欧洲国家,都纷纷引进意大利的Pendolino技术。

1988年,第二代Pendolino——ETR450投入使用,这是第一种正式生产的摆式列车。1994年,第三代Pendolino——ETR460投入运营,它采用了GTO控制的交流异步电传动技术。

图9 正在通过弯道的ETR 460摆式列车

ETR460的主要技术参数:

最高速度:250km/h

功率:6000kw

编组形式:6动3拖

列车长度:236.6m

定员:458人

这两种摆式列车在意大利的干线铁路,包括罗马-佛罗伦萨高速铁路线上开行,行车速度可以达到250km/h。

意大利Pendolino摆式列车在速度200km/h以上的国际摆式列车市场上,占据了70%的份额,德国、芬兰、瑞士、法国、西班牙、美国、英国都引进了这种列车。此外,意大利还生产了用于国际运输的ETR470和ETR480摆式列车。

(2)ETR 500高速列车

20世纪80年代中期,意大利在决定建设T字形高速铁路网的同时,开始研制在高速专线上行驶、最高速度可以达到300km/h的非摆式车体的高速列车。经过近十年努力,1995年第一列ETR 500高速列车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与德国的ICE高速列车一样,ETR 500采用了GTO控制的交流异步电传动技术和普通的车钩连接技术、动力集中编组形式、客车采用铝合金车体结构。ETR 500最高设计速度300km/h,试验速度达到了319km/h。由于意大利既有的高速铁路——罗马-佛罗伦萨线的最高允许速度只有250km/h,所以,ETR500目前在运营中最高速度只达到250km/h。目前,意大利铁路的ETR500、ETR 460和ETR470等列车,提供了被冠以“意大利欧洲之星(EuroStar Italia)”这个品牌的优质优价服务。

图10 意大利ETR 500高速列车

ETR500的主要技术参数:

列车功率:8800kW

最高速度:300km/h

编组形式:2动11/14拖

列车长度:327.6m/404m

定员:594人

ETR500的技术指标不算低,但因为它问世较晚,又没有很多机会在实践中经受考验,所以,到目前为止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打开局面。

2.5 西班牙

2.5.1 西班牙运营中的高速铁路

西班牙的铁路工业技术水平在西欧国家中不算太出众。1984年,国际展览局决定1992年的世界博览会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举行。西班牙即计划要建设首都马德里到塞维利亚的高速铁路。1987年正式动工,1991年底建成。1992年4月随塞维利亚世博会开幕而通车。

这条高速铁路长度为417km,采用标准轨距(西班牙既有铁路都是宽轨铁路),按高中速列车混跑、客货车混运的原则设计,主要开行A VE高速列车(速度300km/h)和TALGO200摆式列车(速度160/200km/h )以及少量140km/h的货物列车。

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铁路的主要几何参数:

最小曲线半径:4000m(困难区段可以为3250m)

最大坡度:12.5‰

线间距: 4.30m

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铁路的造价是730万美元/公里,是20世纪80年代欧洲造价最低的高速铁路(法国TGV大西洋铁路是850万美元/ 公里,德国两条高速铁路高达2770万美元/公里)。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服务质量,以吸引客流。自1994年9月11日起,西班牙国家铁路公司(RENFE)决定实行延误补偿的承诺——只要是因公司原因造成A VE高速列车延误超过5分钟,将票价的全部金额返还给乘客。

这一措施是为保证A VE列车的正点率而制定的。AVE列车自1992年4月投入运营以来,其准时率已达99%。1997年上半年,马德里—塞维利亚运行的5671

列高速列车,准时率达到99.51%(以3分钟误差范围为界)。

因此,这条高速铁路吸引了很多客流。1994—1997年期间,高速铁路的运输量增长了22.6%,而同期其他运输方式的增长仅为10.7%。这一期间,AVE、Talgo200列车旅客运输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7%。1996年,高速铁路运量占RENFE长途旅客运量21%的份额,1997年占RENFE旅客总运量9%的份额。1997年起(正式运营仅5年),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铁路开始盈利,比计划整整提前1年,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此,西班牙国营铁路获得了1998年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优秀奖。

2.5.2 西班牙建设和计划中的高速铁路

1994年,西班牙又决定修建第二条高速铁路——马德里—巴塞罗那高速铁路。1995年正式动工,目前正在建设中。同时,巴塞罗那—巴伦西亚—阿利坎特高速铁路也在建设中。2000年,西班牙政府制订了2002-2007年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政府提出了关于铁路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即建设高速铁路网,对现有路网进行改造并完成地区铁路网建设。根据这一指导性意见,西班牙国家铁路公司RENFE、路网公司(GIF)会同西班牙公共事务及运输部,制订了2000-2007年西班牙国家铁路建设投资规划。规划要达到的目标是缩短乘客旅行时间,具体目标如下:

——从首都马德里到任何其他省会城市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

——从巴塞罗那到任何其他省会城市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30分钟;

——在运输市场上,将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提高到30%。

为将来与整个欧洲路网连接的方便,在建和计划修建的高速线,都采用统一的标准轨距(1435mm),形成全国“Y”型高速铁路网。西班牙运营、在建和规划中的高速铁路见表11,高速路网见图11。

表11 西班牙的高速铁路

注:* 为经过改造的允许行车速度达到200km/h 的既有线

图 11 西班牙的高速铁路网

2.5.3 西班牙运营中的高速列车

(1) 马德里—塞维利亚线的高速列车

按照西班牙的科技和工业实力,很难在短短几年内独立开发出自己的高速列车,只能走引进国外铁路先进技术的道路。西班牙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干预,采取技贸合作、技术转让、合资建厂、组建跨国集团公司等多种形式,改造和重建机车车辆工厂,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为己所用。同时,又对本国的民族工业加以扶持和保护。经过招标,1998年3月,西班牙国家铁路公司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为首的集团签订了购买24列AVE 高速列车的合同。阿尔斯通购买了西班牙Meinfesa 、MTM 和ATEINSA 三家公司的股份,组成一个新的国际集团。在这个集团公司中,阿尔斯通占55%股份,三家西班牙公司各占15%的股份。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与展望概要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与展望 论文导读:1高速铁路定义日本定义高速铁路为“列车在其主要区间用200km/h以上高速运行的干线铁路”。2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诞生。国际上高速铁路的示范作用对我国有极大的启示。关键词:高速铁路,发展,启示 1高速铁路定义日本定义高速铁路为“列车在其主要区间用200km/h以上高速运行的干线铁路”。高速铁路具有以下特点:运行速度快,行车密度大;运行安全;服务质量高、行车正点;高度环保的“绿色交通”;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小等。2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诞生,此后一百多年,世界各国铁路研究工作者,一直为提高列车的行车速度作不懈的努力。目前,世界上运行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新建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约4400公里,若包括运行时速200公里的线路,总营业里程已超过15000公里。这些线路仅占世界铁路总营业里程的1.5%,却担负着各拥有国铁路较大部分的客运量。例如,法国现有三条高速新线和TGV列车通行网络分别占法铁路网总营业里程的4%和18%,承担了一半以上的旅客周转量;德国正在运营的高速线及时速达200公里的IC列车的通达里程只占德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的1%和10%,却担负着50%的旅客周转量;日本现有四条新干线约占日本铁路(JR)总营业里程的9%,承担了铁路旅客周转量的1/3。高速铁路以其节约旅行时间,改善旅行条件、降低旅行费用以及对地球环保的增强,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欧洲、美洲、亚洲诸国和地区,正在计划进一步加快高速铁路的建设。截至2003年底,世界上时速超过250km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己达到5900km,还有近3000km高速铁路在建。计划到2015年,世界上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将达到23个,总里程会达到30000km,欧洲地区将形成高速铁路网联通。高速铁路的成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已为世人所公认,国际上高速铁路的示范作用对我国有极大的启示,中国铁路也需要高速化。高速铁路,给铁路产业带来了复兴,把工业化国家社会带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3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多年来我国铁路运输状态不能适应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旺盛需求。低速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高速铁路速度快、运量大、能耗少、污染小、安全、舒适、占地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铁路专家提出,中国修建高速铁路势在必行。高速铁路是一个高科技技术,包括了宇航、冶金、材料、电子、机械等等高技术所形成的综合性的技术配套系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尽管面临很多困难,铁道部门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仍然在中国必须发展高速铁路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并付出艰辛努力。1994年,完全依靠中国自己力量建成的广深准高速铁路开通;1995年,沪宁等省成功地进行了时速170公里的提速实验;1996年4月1日,京广、京沪等线开行了“夕发朝至”的快速列车。秦沈客运专线是一条以客运为主的双线电气化快速铁路,1999年8月16日全面开工,2003年完工,同年开通运营,线路全长405公里。开通伊始的列车速度即可达到160公里/小时以上,设计速度200公里/小时,基础设施预留提速至250公里/小时(甚至更高)的条件,能够适应旅客对乘车旅行快速、安全、舒适、方便和准时可靠的需求,可以大大提高铁路客运的竞争能力,从而使铁路客运步人良性循环的轨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快速客运专线的建设也是铁路自身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该线在全国路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近期可以利用京秦线富余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徐鹤寿 速度是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自1964年日本成功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以来,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运能大、效益高、全天候、节能、环保、安全等显著特点,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1.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1.1 国外高速铁路简介 目前,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韩国、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拥有不同长度、不同速度的高速铁路。世界各国由于国情和运输需求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其最高运行速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日本是世界第一个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自1964年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后,陆续又修建了山阳、上越、东北、北陆、九州等5条新干线,全部是纯客运运输,新干线总长度已达2258km。同时,其最高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如东海道新干线从建成运营的210km/h,已提高到270km/h;山阳新干线的运行速度已达300km/h。2011年3月采用最新型高速列车“隼”号,运行速度300km/h,2012年达到320km/h。 德国从1991年建成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铁路以来,陆续修建了曼海姆~斯图加特、汉诺威~柏林、科隆~法兰克福、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等高速铁路以及科隆~迪伦、拉斯塔特~奥芬堡、莱比锡/哈雷~格勒伯斯等高速段,运行速度均为250km/h及以上,其总里程已达1057km。其中,2002年建成的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最高,为300km/h。德国高速铁路的运输模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货共线,如汉诺威~维尔茨堡,采用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分时段运行,最高运行速度为250km/h;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为纯客运。 法国第一条新建高速铁路为1983年通车的TGV巴黎东南线,初期运行速度为270km/h,1989年提高到300km/h。目前,已建成并开通运营8条高速铁路,总长度已达1884km,运营速度均为250km/h 及以上,都是纯客运运输。目前,法国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都达到300km/h,其中TGV东部线的运行速度达320km/h,是国外高速铁路中运行速度最高的。 西班牙的既有铁路为轨距1668mm的宽轨铁路,新建高速铁路为与欧洲铁路网连接,均采用标准轨距。1992年建成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铁路,客货混运,运行速度为270km/h;2008年全线开通的马德里~巴塞罗那,为纯客运,设计速度350km/h,最高运行速度300km/h。目前,已建成的高速铁路的总里程达1902km(运营速度均为250km/h及以上),为欧洲高速铁路长度第一。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时速300公里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技术已趋于成熟。因此,随后新建高速铁路的国家或地区,充分利用已成熟的先进技术,实现速度的技术跨越,将速度目标值确定为300km/h及以上,如法国2001年开通的TGV地中海线、2007年开通的TGV东部线(巴黎~斯特拉斯

解读我国高铁现状和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10.08.18 23:08 来源:人民网作者:人民网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2008年,国家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一、中国高速铁路的创新 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宏伟目标,中国铁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在体制创新方面,创建了合资建路的崭新模式。铁道部与31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加快铁路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新线建设项目基本上都是与地方政府或战略投资者合资,广泛吸引各方面资金投资铁路建设,形成了集全社会之力建高铁、推进铁路现代化的生动局面。 ——在管理创新方面,充分发挥我国铁路路网完整、运输集中统一指挥的优势,统筹利用铁路内外的各方面科研力量和人力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在铁路建设中,无论是工程管理部门,还是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协调行动,组织起了强大的工程建设队伍;在技术装备制造中,无论是运营单位,还是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都统一步调,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制造体系。这种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瞄准世界最先进水平,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统一组织,形成一个“拳头”,坚持整个铁路技术创新体系一盘棋,在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统一搭建了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平台,走出了一条铁路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我国高速铁路的工程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列车控制技术、客站建设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运营维护技术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体系。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010年12月03日 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发展高速铁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高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2004年中国铁路长远规划,经过多年的高速铁路新线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 一、比较优势 1、建造成本较低。中国铁路呈网络规模化发展使得桥梁、隧道、车站等不同建设部分的设计可以实现标准化;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总体来讲,中国铁路建造成本是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二。原因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施工单位及设备供应团体建设积极性较高;业务量庞大,可以采用摊销资金的方式去购买施工设备;较完整的产业链降低了成本。 2、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是中国高铁独具的优势。中国的高铁建设历来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目前大力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 二、竞争优势 中国高铁是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这并不是它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就具体的一些项目而言,中国的报价并不比国外低多少。中国高铁的优势是综合性的。 1、中国高铁拥有全球最丰厚的运营经验,每年有几千列动车组在运营,有9亿人乘坐,这是一种无比庞大的数据库。中国高铁在不同的运营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由此获得的运营

数据也是全球最丰富的,这些数据反过来对世界范围的高铁建设提供了庞大的实践数据支持。且中国高铁运营成本低,由此也产生了规模效益,有国外统计,中国高铁的运营成本是每公里7美分,而法国TGV(高速列车)该项数据是27美分,西班牙高铁该项数据是25美分。 2、中国高铁快速且安全。据《国外铁道机车与动车》杂志统计,在目前全世界运营速度最快的20条高铁排名中,中国囊括了前6名。2008年6月24日,中国制造的和谐号动车组,以时速394.3km 从北京驶至天津,创造了中国高铁最高时速。2011年12月,中国南车制造的CIT500型动车试验时速达到了605km,打破了法国的最高纪录。中国高铁的行驶速度超过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开始领先世界。 中国高铁不仅速度跑在世界前列,在安全可靠方面也毫不逊色。就轨道技术来说,中国已经建成1000多km长轨道的无缝线路,而日本只有几百公里;中国的高铁轨道实现了100℃温差不变形,而德国、日本尚未掌握该项技术 3、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修筑时间短。在保证交货期方面,中国的竞争力是世界上最强的。比如印尼的高铁项目是140公里,要完成它,日本动辄报个五年。而对中国人而言,五年时间大概能完成京沪高铁间长达1000多公里的项目。中国高铁已经是批量的工业化生产制造方式了,快到了什么程度呢?正常的一列动车组由8辆构成,2014年前后,中国的工厂在生产制造巅峰时就可以达到1天产7辆,也就是差不多一天生产一列动车组。 4、中国高铁勘测设计与施工领先。 中国铁路在勘测设计中已广泛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BIM技术等,实现了勘测设计一体化,为中国高铁勘测设计的高效精确提供了有效保证,铁路工程勘测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的高铁施工队伍在高铁路基、桥梁、隧道、线路、电化、电力、通讯、信号、车站的建设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曾建设总里程世界第一、最高设计时速350km的武广高铁;我国首

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铁路作为在中长途运输中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比较优势的运输方式,在各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在认真剖析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世界各国铁路运输发展的主要方向及趋势,总结发达国家经验与世界铁路运输发展演变规律,并结合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现状;趋势;启示 1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现状水平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先后进入稳定持续增长阶段,交通运输业发展进入了平稳增长期。铁路由于在运能、成本和低碳等技术经济特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许多国家铁路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比较迅速。尽管如此,世界铁路基础设施网络的总量规模较前十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仍然基本上保持稳定;但在发展过程中,路网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速铁路在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出行则更加注重了运输服务品质和水平的提升,更多关注运输的安全性、高效、便捷、舒适以及可持续性。 1.1运输能力:基础设施网总量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据世界银行WDI数据库统计,目前可获得的约40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等)的铁路营业里程合计约70多万千米;2003年这一数据还有80万千米,铁路网规模有所下降。近年来,部分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越来越重视铁路在低碳经济中发展的作用,并实施了高速铁路战略,铁路网规模出现了温和增长趋势,中国铁路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但是,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波兰等)由于在工业化中期过度加快了铁路网建设,现阶段在公路、民航行业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下,铁路网出现了不同程度地萎缩。总体上来看,近年来世界铁路网总量规模基本上维持稳定。 1.2运输结构:大宗货物运输市场和亚洲客运市场蓬勃发展 从铁路客货运输市场结构变化趋势看,近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铁路客货运量及周转量总规模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但是对不同国家而言,铁路客货运输量规模及结构变化差别较大。货物运输市场上,运输量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受地理空间布局、资源分布以及经济需求的强力拉动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对长距离大宗货物譬如煤炭、矿石、钢材等运输需求较大,货运量总量规模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大宗货物运量的增长;美国经济拉动影响相对较弱,但受资源空间结构、沿海国际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大宗货物多式联运运量增长较快。世界铁路客运量增长主要集中在亚洲市场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增长以及客运专线铁路大规模的开通运营,中国铁路客运量增长迅速,2000—2012年年均增长7.27%;印度由于经济增长的快速拉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铁路客运量年均增速也达到了7.68%;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铁路网发达,铁路客运量总量规模较大。欧洲市场和美洲市场铁路客运量增长比较缓慢,年均增速分别在2%和1%左右。 1.3运输服务:更加注重服务品质和水平的提升 西方发达国家在完善铁路网络结构的同时,更多强调“提供安全、高效、便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动车组概论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摘要:铁路运输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要的运输方式,而我国人口众多,物资量巨大,因此对铁路的需求更大。而中国铁路曾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客运速度慢、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高速铁路相对具有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等特点,因此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铁路;高速;经济 1.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背景 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使铁路适应社会发展,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德国、法国、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的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居于垄断地位。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 中国内陆面积宽广,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与联系的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而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载量大、运行成本低、耗能少,在大流量长距离的客货运输有着绝对优势,也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我国自1876年出现第一条铁路以来已经120多年了。遗憾的是百余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来讲,都是远远落后的。同其他国家

相比,我国的铁路在运营里程、运输效率、技术水准、装备质量等方面相差极远,令人堪忧。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的骨干地位。但我国铁路的现状是路网不发达,技术装备较落后,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主要干线的能力利用程度已经趋于饱和,铁路负荷水平居世界首位。 兴建高速铁路的建议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被提出,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高速铁路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分析和论证。经过多次的反复和论争,各方面的意见已经大致趋同:高速铁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良好、国力能够承受,因此应该建,而且应该及早建。1998年3月,全国人代会在“十五”计划纲要草案中提出建设高速铁路。 2.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2008年2月26日——原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2008年8月1日——中国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xx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众所周知,中国高速铁路在最近几年有了极大的发展,而我也非常荣幸可以聆听孙永福院士的讲座,进一步对我国的高速铁路有了了解。在此我也高速铁路谈谈我浅薄的了解和看法。 1.我国高铁发展现状 我国高速铁路网分骨干网、重要的区域网、大城市之间的城际高铁等三种类型,骨干网就是指规划的四纵四横干线网,“四纵”是指四条纵向铁路客运专线: 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全长1 318公里的北京到上海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全长2 260公里的北京经武汉、广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全长约1 700公里的北京经沈阳、大连到哈尔滨的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全长约1600公里的杭州经宁波、福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四横”则是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1 400公里的四条横向铁路客运专线: 徐州经郑州到兰州的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880公里的杭州经南昌到长沙的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770公里的青岛经石家庄到太原的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2 078公里的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到成都的客运专线。按高铁建设等级分为无砟道床的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铁和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有砟道床的准高铁。 中国高铁的特点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和无砟道床技术,采用超大半径弯道,既消除平交道口和行人干扰,又保证路基的平顺,防止路基沉降。尤其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使得一望无际的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高速桥梁屹立在广阔平原上,非常雄伟壮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xx高铁技术 目前中国所掌握的高铁技术有车体设计和空气动力学;高速道岔(250公里,部分进口);板式轨道;列控系统(部分芯片进口);逆变器,变流器,电动机(部分零件进口)。没有掌握的主要是轴承和车轮。中国铁路在高速动车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造技术和既有线提速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

当前高速铁路枢纽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当前高速铁路枢纽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摘要: 在高速铁路时代, 铁路枢纽的规划和开发不能再停留于传统的单一客站的模式, 应该发展客站综合体的模式。我们引入客站综合体的概念, 旨在为高铁时代铁路枢纽的建设提供一种思路和方向。高速铁路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 特别是数据的搜集有较大的难度, 因此, 本文主要是基于对国外先进案例分析并结合我国现有铁路客站的建设特点而得出的一些研究结论, 有待在我国高铁枢纽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铁路枢纽;发展方向;现状 1引言 根据日本、法国、德国等高速铁路相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铁路枢纽的建设将对城市或地区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能够集聚城市人口, 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城市的可达性。而这些宏观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高铁站点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功能和空间的合理组织实现的。传统的铁路客站的建设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高铁时代的新要求, 本文拟初步分析高铁时代来临后铁路枢纽建设的一些思路, 以期为我国高速铁路客站的规划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2传统铁路枢纽的现状与改进方向 我国的铁路枢纽建设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发展的, 反映了时代的演变。在传统铁路时代, 枢纽的站点功能、布局形式等方面呈现以下特点,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铁路大提速的要求, 这些建设模式已呈现诸多弊端并期待改进。 2.1 特点与弊端 1)站点功能: 单一的铁路作业功能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传统铁路枢纽的建设受到生产力水平及人口众多、旅客出行经验较少等制约, 在功能上, 铁路站点仅是一种较为单纯的对外交通集散地, 且车站规模较小。城市中的其他交通工具与车站的衔接不到位, 难以满足路网和城市规模扩大的需要, 也难以应对城市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 枢纽内部缺乏为旅客服务的综合性设施,车站功能仅停留在单一的铁路作业上。 2)布局形式: 孤立的站点布局形式 传统的铁路客站拥有自己独立而庞大的用地, 基本上由周边城市道路和铁路分割形成孤立的站房、站前广场空间。平面上摊开的布局形式缺乏与周边城市用地的联系,仅依靠站前广场来连接站房与城市空间, 不仅带来了旅客转乘效率的降低, 同时旅客异地转乘给城市带来庞大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 重复性的客站用地占用了城市大量的土地资源, 造成城市空间利用价值低下等缺点。

高速铁路隧道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展望

读书报告 高速铁路隧道技术 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展望

目录 一、我国遂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现状 (1) 1.1 交通隧道 (1) 1.2 水利水电隧洞 (2) 1.3 地下工程 (2) 二、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主要开挖方法及新技术 (2) 三、当前国内铁路隧道施工主要存在技术问题 (3) 3.1 爆破精细控制技术 (3) 3.2 改进开挖技术 (3) 3.3 机制砂喷混凝土湿喷工艺 (4) 3.4 仰拱与掌子面进度的协调性 (4) 3.5 隧道沟槽施工工艺 (4) 3.6 通风及空气净化技术 (5) 四、贵广铁路建设实例 (6) 五、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前景 (7) 5.1 隧道发展前景 (7) 六、高速铁路隧道的研究几个热点问题 (8) 6.1 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 (8) 6.2 高速铁路隧道的瞬变压力 (9) 6.3 高速铁路隧道的微压波 (9)

高速铁路隧道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展望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交通、水利水电、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来,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在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上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东西高差大、地势复杂,隧道工程是铁路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例如最近刚开通的兰新高铁,隧道比例达到60%以上。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势必造成列车振动荷载进一步加大,从而对隧道结构的动力稳定性提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铁路的出现和发展,铁路隧道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受制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很长的时间内,铁路隧道的规模都很有限,直到20 世纪,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和技术装备的进步,才开始出现了一些大型隧道,世界铁路隧道的世界记录也不断被更新。我国高速铁路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全国各铁路干线列车提速正在进行之中。 一、我国遂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现状 1.1 交通隧道 交通隧道主要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及城市地铁工程,铁路隧道目前在数量、长度、设计及施工技术上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截至1997年,在我国的铁路线上已建成并正式交付运营的隧道大约5200座,总长度2457.89km,平均占铁路网总长度的4.7‰。目前我国已建成铁路中隧道占线路长度在30%以上的就有襄渝线34.3%,成昆线31.6%,在建铁路中隧道占线路长度比例最大的达到50.42%(西康线)。目前已建成的最长隧道是西康线的秦岭单线隧道,长18.4km,其它较长的还有衡广铁路复线上的大瑶山双线隧道,长14.295km,于1987年建成。南昆线上的米花岭隧道,长9.383km。地铁工程目前仅有京、津、沪、穗四市约80km正在运营,而在建工程则很多,目前除上述四城市仍在继续扩建地铁外,南京、重庆、青岛、沈阳、深圳、成都等约20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地铁和轻轨交通系统规划,部分项目正在全面施工。我国公路隧道在80年代前,因公路等级较低,同时限于设计、施工及短期投资大等多种原因,很少设计长大隧道,且数量(总长度)上也不多,但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实现截弯、降坡、提速、提高运营安全及实现长期运营收益提高等,相继修建了一批长大公路隧道,如辽宁的八盘岭双线公路隧道(长1600m),吉林的小盘岭公路、,速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和设计、施工总体水平的提高,公路隧道工程在总量、单体长度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隧道单体长度记录不断被刷新。目前已提高到4km长度以上的水平,如川藏公路上的二郎山隧道全长4160m,目前我国海拔最高,2000年4月18日峻工通车的重庆铁山坪路隧道双线全长5424m,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大跨度公路隧道,北京至八达岭高速公路上的潭峪沟公路隧道主隧道全长3455m,单向三车道,是目前国内最宽的公路隧道。

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展望

姓名:夏立新 班级:土木1006 学号:1208101625

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展望 夏立新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2013年10月,中泰两国政府签署协议,明确中国将帮助泰国建设高铁,泰国则以大米等农产品抵偿部分投资,这一合作方式被形象地称为“大米换高铁”。这是中国继723事故以来,高铁走出国门的重要一步,也意味着中国高铁即将迎来有一个春天。本文主要讲述中国高铁历年的发展与改革,同时为高铁规划一副蓝图。 关键词:高速铁路;发展;优越性 1.中国高铁的现状 高速铁路的定义是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世界上首先以法律条文明确高速铁路定义的是日本,1970年5月,日本在第71号法律《全国新干线铁路整备法》中规定:“列车在主要区间以200㎞/h以上速度运行的干线铁道称为高速铁路”。也有一些其它区分,如将最高时速160公里划归为高速铁路,但在众多进入高速铁路时代的各国高速列车,一般最高时速均200公里以上,因此人们又往往习惯于把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干线铁道称作高速铁路。 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时至今日,中国的高铁总里程已突破1万公里,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5%,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我国铁路系统瞄准世界铁路先进水平,运用后发优势,博采众家之长,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短短几年时间,推动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走在世界最前列。201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358公里,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高铁预计将建成通车4,715公里,合计13,000公里以上。新线合计7,901公里,共计98,901公里。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众所周知,中国高速铁路在最近几年有了极大的发展,而我也非常荣幸可以聆听孙永福院士的讲座,进一步对我国的高速铁路有了了解。在此我也高速铁路谈谈我浅薄的了解和看法。 1.我国高铁发展现状 我国高速铁路网分骨干网、重要的区域网、大城市之间的城际高铁等三种类型,骨干网就是指规划的四纵四横干线网,“四纵”是指四条纵向铁路客运专线: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全长1 318公里的北京到上海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全长2 260公里的北京经武汉、广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全长约1 700公里的北京经沈阳、大连到哈尔滨的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全长约1 600公里的杭州经宁波、福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四横”则是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1 400公里的四条横向铁路客运专线:徐州经郑州到兰州的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880公里的杭州经南昌到长沙的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770公里的青岛经石家庄到太原的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2 078公里的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到成都的客运专线。按高铁建设等级分为无砟道床的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铁和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有砟道床的准高铁。中国高铁的特点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和无砟道床技术,采用超大半径弯道,既消除平交道口和行人干扰,又保证路基的平顺,防止路基沉降。尤其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使得一望无际的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高速桥梁屹立在广阔平原上,非常雄伟壮观,

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中国高铁技术 目前中国所掌握的高铁技术有车体设计和空气动力学;高速道岔(250公里,部分进口);板式轨道;列控系统(部分芯片进口);逆变器,变流器,电动机(部分零件进口)。没有掌握的主要是轴承和车轮。中国铁路在高速动车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造技术和既有线提速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尤其在动车组技术方面,成功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实现了国产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批量化生产,在高速铁路的固定设施、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相比于我国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速动车组技术的现实,配套轴承的国产化应用仍是空白,这于正力求高端的装备制造业是一处短板。作为高铁基础零部件的高速列车轴承领域,瑞典SKF、德国FAG、日本NTN等国际巨头正牢牢占据着中国市场。国务院提出的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15个都与轴承相关,这是关键点。高铁车轮也高度依赖进口,目前都尚未国产化。 高速铁路发展趋势 3.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趋势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载量大、运行成本低、能耗少,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又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很强

中国高铁发展战略分析

中国高铁发展战略分析 【关键词】高铁;经济;现状;发展 【摘要】本文从世界铁路发展轨迹以及我国高铁发展现状与规划出发,对比分析了我国高铁发展的特点与优劣势,对我国高铁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我国高铁的发展未来进行了展望。 高铁即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使运营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的既有线,及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新建客运专线的所构成的铁路系统。当下我国高铁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高速发展时期,伴着大量高速铁路的开通,高铁也成时下被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我国高铁发展的来龙去脉到底如何?如此大规模的兴建高铁利弊如何?我国高铁的发展何去何从?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 一.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原因 ㈠我国经济和人口的增长 近30多年来,我国GDP和城市人口猛增,城市扩建,城市群越来越密集,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交通运输需求急剧上升。是走美国的老路,即客运只发展高速公路和民航,铁路仅限于货运,还是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绿色交通的原则,把轨道交通放在骨干的地位? 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城镇人口6.22亿人;到2020年,城镇化率预计达到60%左右,城镇人口将超过8.63亿人。城市化的发展,必将引起铁路客运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进程表明,发展铁路交通是提高城镇化率的重要动力。 高速铁路以其高速、便捷的优势成为了发展的首选。国务院及时提出并及时修订的铁路网规划,正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及社会迅猛发展的形势,考虑我国特点及长远方向,发展绿色交通,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战略决策,是十分正确的,非常及时的。 ㈡我国铁路自身的拥堵 1997年-2007年,中国铁路历经了六次大提速,线路标准有显著提高,大部分干线时速达到160公里甚至200公里,可以说让我国铁路既有线的质量达到了顶峰,同时线路运力也达到了饱和。由于车厢的原因,大多数货车车厢限速80公里每小时,而客车可达到120-160公里每小时,动车组列车达到200公里每小时以上,客货共线的结果就是跑的慢的货车给跑的快的客车让道,过大的客货列车速度差成为既有线上的主要矛盾,由此导致了线路运力的饱和。 铁路线路的饱和,只能在既有铁路线路的基础上新修铁路,实现客货分离,减小一条铁路线上所有运行列车的速度差,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铁路的运输能力。 ㈢与我国大面积的国土与庞大的人口数量相符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国土面积大,幅员辽阔,南北跨度达5200公里、东西跨度达5400公里,各大中型城市区域间、各省会城市区域间的平均距

世界高速铁路回顾

世界高速铁路回顾 第一次浪潮:1964年-1990年 1959年4月5日,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在日本破土动工,经过5年建设,于1964年3月全线完成铺轨,同年7月竣工,1964年10月1日正式通车。东海道新干线从东京起始,途经名古屋,京都等地终至(新)大阪,全长515.4公里,运营速度高达210公里/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随后法国、意大利、德国纷纷修建高速铁路。1972年继东海道新干线之后,日本又修建了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法国修建了东南TGV线、大西洋TGV线;意大利修建了罗马至佛罗伦萨。以日本为首的第一代高速铁路的建成,大力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房地产、工业机械、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降低了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铁路市场份额大幅度回升,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第二次浪潮: 1990年至90年代中期 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英国等欧洲大部分国家,大规模修建本国或跨国界高速铁路,逐步形成了欧洲高速铁路网络。这次高速铁路的建设高潮,不仅仅是铁路提高内部企业效益的需要,更多的是国家能源、环境、交通政策的需要。 第三次浪潮:从90年代中期至今。 在亚洲(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北美洲(美国)、澳洲(澳大利亚)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建设高速铁路的热潮。主要体现在:一是修建高速铁路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一般都有了全国性的整体修建规划,并按照规划逐步实施;二是修建高速铁路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更广层面的共识,特别是修建高速铁路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土地使用面积、减少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显著,以及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 适合高速铁路的生存环境其实只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人口稠密和城市密集,而且生活水准较高,能够承受高速轮轨比较昂贵的票价和多点停靠,第二是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基础,能够保证高速轮轨的施工、运行与维修需要。 就这两点而言,以巴黎和柏林为核心的欧洲大陆和日本密集的城市带是最适合不过的。因此世界最先进的高速轮轨技术诞生在德、法、日这3个国家就非常合乎逻辑。 日本的高速铁路“新干线”诞生于1964年。当时的东京至新大阪“东海道”新干线仅用8年时间就收回全部投资。近40年来,新干线技术不断进步,已经构成了日本国内铁路网的主干部分。 虽然新干线的速度优势不久之后就被法国的TGV超过,但是日本新干线拥有目前最为成熟的高速铁路商业运行经验——近40年没有出过任何事故。而且新干线修建之后对于日本经济的拉动也是引起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狂潮原因之一。 TGV可能是目前唯一没有任何盈利色彩而享誉世界的法国产品。所谓TGV是Train àGrande Vitesse(法语“高速铁路”)的简称。第一条TGV是1981年的开通的巴黎至里昂线。此后不过几个月,TGV就打败法国航空拥有了这条线路的最大客源。 1972年的试验运行中,TGV创造了当时的318公里的高速轮轨时速。 从此TGV一直牢牢占据高速轮轨的速度桂冠,目前的纪录是2007年创下的578.4公里/小时。另外法国境内的加来至马赛TGV的平均时速超过300公里,表现也非常稳定。 法国TGV的最大优势在于传统轮轨领域的技术领先。1996年,欧盟各国的国有铁路公司经联合协商后确定采用法国技术作为全欧高速火车的技术标准。因此TGV技术被出口至

中国高铁----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中国高铁一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之二。如前所述,蒸汽机的发明并用之于轮船,使人类征服了海洋,使大批货物运输克服了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阻隔,打造了一个世界市场,这是大英帝国对人类的伟大贡献,造就了日不落帝国的百年辉煌。燃气轮机的发明并使用于新发明的飞机,使人类克服了大洋、大山、洲际的阻隔,相距万里当日可达,迅速便捷的空中客货运输将世界紧密联为一体,这是美利坚帝国对人类的伟大贡献,打造了美帝国的百年辉煌。但轮船运输速度慢,飞机运输能力弱,且对港口、机场的要求高,特别是飞机不能处处设机场运输成本是高铁的五倍,制约着它的大规模的投送能力和普通民众出行的资金压力。而运行350~380KM/h的中国高铁,由于线路曲线半径达到 9000~10000米,突破了国外同行最高行驶320KM/h的曲线半径,保证了京津、武广运行数年上亿人次平稳安全的世界纪录。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因此是世界唯一解决从亚热带到寒带独创长钢轨热涨冷缩难题,并投入实际应用的高端技术产品制造的国家。仅此一项即可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和可观的就业岗位,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而国外同行由于所处地域狭小和环境的限制,根本不具备我们的优势。因此中国高铁,只能是世界与我们接轨,而不是我们拿着我们所独有的世界顶端技术与世界接轨,导致世界最高端的京沪高铁时有故障出现。自己摸黑自己。由于我们独有1千多项高铁专利技术,且造价比国外同行低30~50%,因此世界有27个国家引进我们的高铁一中国高铁,这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打开了大门,也为中华民族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提供了400年一遇的良机。这一机遇被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紧紧抓住并在世界金融危机时顺势推进,打造了一个令美俄英高度重视并争相引进的400余年来第一个高端技术产业。现与缅甸和巴基斯坦合作的高铁项目正在建设,这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两个桥头堡,必须倾全力做好,以造福两国人民和中国人民。50年代上半叶,我们义无反顾地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一江山岛登陆作战,取得了伟大胜利,为人民共和国赢得了60~100年的和平发展环境,奠定了实现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坚固基础。做好中缅、中巴走向世界的高铁项目两个桥头堡,将为中华民族和缅巴两国开创500年的发展伟业,利用21世记第二个十年前半叶建设成功,将为下一步建设连通环喜马拉雅高速铁路经济圈,不依靠马六甲海峡连通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惠及中缅孟印巴30亿人口,面积1480万平方公里广大地域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将是世界今后500年乃至千年的世界经济主要增长极。必要时应不惜动用武力悉心做好。先谈中缅。首先缅甸自古就是中国友好邻邦,山水相连,人员常来常往,在西方长期制裁封锁中我们一直对其全力支持。故从政府到民间,合作没有政治和宗教障碍。其次建设中缅高铁,首先惠及的是缅甸政府和人民,作为桥头堡的缅甸,将由1.4737亿人口的孟加拉国,11亿人口的印度连为一体通向中国的高铁经过缅甸来往、驻足,将对缅甸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井喷式效应。再次,将为中国大批货物进出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提供最便捷的通道,将使中国2千年来首次不经过南海、东海进行远洋贸易。再其次,缅甸连结南亚次大陆和中南半岛,又与中国西南接垠,以此为枢纽,可将新马泰越老柬六国与孟印巴连通,这样,环喜马拉雅经济圈将由中巴印孟缅(尼泊尔、不丹、锡金)8国30亿人口1480万平方公里地域扩大为再加上述六国共14国组成的、由超过32亿人口、1638万平方公里的连通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的世界最大经济体。则亚洲社会经济发展根基,有永固不摇之势。再谈中巴。中国与巴基斯坦,堪称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典范。某种意义上比亲兄弟还亲,政治层面没有任何障碍。帮助巴建设中巴高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中巴高铁建成后,将是环喜马拉雅经济圈的西北桥头堡。以巴为起点,建设向东南方向沿伸的经印度新德里、加尔各答、孟加拉国、缅甸、昆明的高铁,1.8亿人口的巴基斯坦将融入印度和中国两大经济体的中间,经济社会效益将飞快提升。另外可为中国货物进出波斯湾、印度洋开辟大西北通道,将西方敌对势力封锁中国的图谋,永远粉碎。由于巴特殊的地理位置,将是以后建造亚非、亚欧、连通四大文明古国和世界三大文明、环地中海和非洲高铁的必经咽喉要地,其战略地位极端重要。中国高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