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法探究(3)—几何图形动点运动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法探究

几何图形动点运动问题

【专题解析】

考题研究:

几何动点运动问题,是以几何知识和具体的几何图形为背景,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通过点、线、形的运动,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等把图形的有关性质和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看作是在变化的、相互依存的状态之中,要求对运动变化过程伴随的数量关系的图形的位置关系等进行探究.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图形的想象能力,动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动态问题,以运动中的几何图形为载体所构建成的综合题,它能把几何、三角、函数、方程等知识集于一身,题型新颖、灵活性强、有区分度,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命题者的青睐,动态几何问题,常常出现在各地的中考数学试卷中.

解题攻略:

几何动点运动问题通常包括动点问题、动线问题、面动问题,在考查图形变换(含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的同时常用到的不同几何图形的性质,以三角形四边形为主,主要运用方程、函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解题思路: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

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利用动点(图形)位置进行分类,把运动问题分割成几个静态问题,然后运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和方程问题,利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将所解决图形的性质(或所求图形面积)直接转化为函数或方程。

解题类型:

几何动点运动问题常见有两种常见类型:

(1)利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将所解决图形的性质直接转化为函数或方程;

(2)根据运动图形的位置分类,把动态问题分割成几个静态问题,再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和方程问题

【真题精讲】

类型一:一动点运动问题

典例1:(2016海南)如图1,在矩形ABCD中,BC>AB,∠BAD

的平分线AF与BD、BC分别交于点E、F,点O是BD的中点,直线OK ∥AF,交AD于点K,交BC于点G.

(1)求证:①△DOK≌△BOG;②AB+AK=BG;

(2)若KD=KG,BC=4﹣.

①求KD的长度;

②如图2,点P是线段KD上的动点(不与点D、K重合),PM∥DG

交KG于点M,PN∥KG交DG于点N,设PD=m,当S△PMN=时,求m的值.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①先根据AAS判定△DOK≌△BOG,②再根据等腰三角形ABF和平行四边形AFKG的性质,得出结论BG=AB+AK;

(2)①先根据等量代换得出AF=KG=KD=BG,再设AB=a,根据AK=FG 列出关于a的方程,求得a的值,进而计算KD的长;②先过点G作GI⊥KD,求得S△DKG的值,再根据四边形PMGN是平行四边形,以及△DKG∽△PKM∽△DPN,求得S△DPN和S△PKM的表达式,最后根据等量关系S

﹣S△DPN﹣S△PKM,列出关于m的方程,求得m的值即可.平行四边形PMGN=S△DKG

【解答】解:(1)①∵在矩形ABCD中,AD∥BC

∴∠KDO=∠GBO,∠DKO=∠BGO

∵点O是BD的中点

∴DO=BO

∴△DOK≌△BOG(AAS)

②∵四边形ABCD是矩形

∴∠BAD=∠ABC=90°,AD∥BC

又∵AF平分∠BAD

∴∠BAF=∠BFA=45°

∴AB=BF

∵OK∥AF,AK∥FG

∴四边形AFGK是平行四边形

∴AK=FG

∵BG=BF+FG

∴BG=AB+AK

(2)①由(1)得,四边形AFGK是平行四边形∴AK=FG,AF=KG

又∵△DOK≌△BOG,且KD=KG

∴AF=KG=KD=BG

设AB=a,则AF=KG=KD=BG= a

∴AK=4﹣﹣a,FG=BG﹣BF=a﹣a

∴4﹣﹣a=a﹣a

解得a=

∴KD=a=2

②过点G作GI⊥KD于点I

由(2)①可知KD=AF=2

∴GI=AB=

∴S△DKG=×2×=

∵PD=m

∴PK=2﹣m

∵PM∥DG,PN∥KG

∴四边形PMGN是平行四边形,△DKG∽△PKM∽△DPN

∴,即S△DPN=()2

同理S△PKM=()2

∵S△PMN=

∴S平行四边形PMGN=2S△PMN=2×

又∵S平行四边形PMGN=S△DKG﹣S△DPN﹣S△PKM

∴2×=﹣()2﹣()2,即m2﹣2m+1=0 解得m1=m2=1

∴当S△PMN=时,m的值为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时需要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运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这一性质,并根据图形面积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求解,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变式训练1:

(2016广西南宁)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AB=4,∠ABC=60°,∠EAF的两边分别与射线CB,DC相交于点E,F,且∠EAF=60°.(1)如图1,当点E是线段CB的中点时,直接写出线段AE,EF,AF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当点E是线段CB上任意一点时(点E不与B、C重合),求证:BE=CF;

(3)如图3,当点E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且∠EAB=15°时,求点F到BC的距离.

类型二:二动点运动问题

典例2:(2016·四川南充)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 为正方形内一动点,若点M在AB上,且满足△PBC∽△PAM,延长BP 交AD于点N,连结CM.

(1)如图一,若点M在线段AB上,求证:AP⊥BN;AM=AN;

(2)①如图二,在点P运动过程中,满足△PBC∽△PAM的点M 在AB的延长线上时,AP⊥BN和AM=AN是否成立?(不需说明理由)

②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使得PC=?请说明理由.

【分析】(1)由△PBC∽△PAM,推出∠PAM=∠PBC,由∠PBC+∠PBA=90°,推出∠PAM+∠PBA=90°即可证明AP⊥BN,由△PBC∽△PAM,

推出==,由△BAP∽△BNA,推出=,得到=,由此即可证明.

(2)①结论仍然成立,证明方法类似(1).②这样的点P不存在.利用反证法证明.假设PC=,推出矛盾即可.

【解答】(1)证明:如图一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AD,∠DAB=∠ABC=∠BCD=∠D=90°,

∵△PBC∽△PAM,

∴∠PAM=∠PBC, ==,

∴∠PBC+∠PBA=90°,

∴∠PAM+∠PBA=90°,

∴∠APB=90°,

∴AP⊥BN,

∵∠ABP=∠ABN,∠APB=∠BAN=90°,

∴△BAP∽△BNA,

∴=,

∴=,

∵AB=BC,

∴AN=AM.

(2)解:①仍然成立,AP⊥BN和AM=AN.

理由如图二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AD,∠DAB=∠ABC=∠BCD=∠D=90°,

∵△PBC∽△PAM,

∴∠PAM=∠PBC, ==,

∴∠PBC+∠PBA=90°,

∴∠PAM+∠PBA=90°,

∴∠APB=90°,

∴AP⊥BN,

∵∠ABP=∠ABN,∠APB=∠BAN=90°,

∴△BAP∽△BNA,

∴=,

∴=,

∵AB=BC,

∴AN=AM.

②这样的点P不存在.

理由:假设PC=,

如图三中,以点C为圆心为半径画圆,以AB为直径画圆,

CO==>1+,

∴两个圆外离,∴∠APB<90°,这与AP⊥PB矛盾,

∴假设不可能成立,

∴满足PC=的点P不存在.

【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综合题、正方形的性质、圆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利用圆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有一定难度,属于中考压轴题.变式训练2:

(2016·云南省昆明市)如图1,对称轴为直线x=的抛物线经过B(2,0)、C(0,4)两点,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A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点,设四边形COBP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

(3)如图2,若M是线段BC上一动点,在x轴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MQC为等腰三角形且△MQB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类型三:其它运动性问题

典例3:(2016·湖北荆门·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动点P从点A出发,在正方形的边上沿A→B→C的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cm),在下列图象中,能表示△ADP 的面积y(cm2)关于x(cm)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解析】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ADP的面积可分为两部分讨论,由A运动到B时,面积逐渐增大,由B运动到C时,面积不变,从而得出函数关系的图象.

【解答】解:当P点由A运动到B点时,即0≤x≤2时,y=×2x=x,

当P点由B运动到C点时,即2<x<4时,y=×2×2=2,

符合题意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故选:A.

变式训练3:

(2016·青海西宁·3分)如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腰直角△ABC,使∠BAC=90°,设点B的横坐标为x,点C的纵坐标为y,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过关检测】

1.(2016·黑龙江龙东·3分)如图,MN是⊙O的直径,MN=4,∠AMN=40°,点B为弧AN的中点,点P是直径MN上的一个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

2.(2016·四川眉山·3分)如图,已知点A是双曲线在第三象限分支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O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以AB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C,点C在第四象限内,且随着点A的运动,点C 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但点C始终在双曲线上运动,则k的值是.

3.(2016·四川眉山)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

A、B、C分别为坐标轴上上的三个点,且OA=1,OB=3,OC=4,

(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以点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M为该抛物线上一动点,在(2)的条件下,请求出当|PM﹣AM|的最大值时点M的坐标,并直接写出|PM﹣AM|的最大值.

4.(2016·黑龙江龙东·8分)已知: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C重合),分别过点A、C向直线B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点O为AC的中点.

(1)当点P与点O重合时如图1,易证OE=OF(不需证明)

(2)直线BP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当∠OFE=30°时,如图2、图3的位置,猜想线段CF、AE、OE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对图2、图3的猜想,并选择一种情况给予证明.

【参考答案】

变式训练参考答案:

变式训练1:

(2016广西南宁)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AB=4,∠ABC=60°,∠EAF的两边分别与射线CB,DC相交于点E,F,且∠EAF=60°.

(1)如图1,当点E是线段CB的中点时,直接写出线段AE,EF,AF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当点E是线段CB上任意一点时(点E不与B、C重合),求证:BE=CF;

(3)如图3,当点E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且∠EAB=15°时,求点F到BC的距离.

【解析】四边形综合题.(1)结论AE=EF=AF.只要证明AE=AF 即可证明△AEF是等边三角形.

(2)欲证明BE=CF,只要证明△BAE≌△CAF即可.

(3)过点A作AG⊥BC于点G,过点F作FH⊥EC于点H,根据FH=CF?cos30°,因为CF=BE,只要求出BE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解:结论AE=EF=AF.

理由:如图1中,连接AC,

∵四边形ABCD是菱形,∠B=60°,

∴AB=BC=CD=AD,∠B=∠D=60°,

∴△ABC,△ADC是等边三角形,

∴∠BAC=∠DAC=60°

∵BE=E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