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昼夜温差变小了

近几十年昼夜温差变小了
近几十年昼夜温差变小了

近几十年昼夜温差变小了?

神祥金

新闻背景

即将过去的春季里,是昼夜气温变化最明显的季节。近几十年来,天气变得越来越暖了,但你是否注意到,昼夜气温的差别是否有什么变化呢?

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做过很多研究,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周道玮研究员带领的团队,也对我国近50年来,昼夜温差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做了深入研究。

(第一段文)昼夜温差的全球趋势

()全球绝大多数地区昼夜温差呈现下降趋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平均气温1 951年至2012年上升了约0.72℃。

有趣的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白天和夜间气温升高并不同步(被广泛称之为:“气温的不对称增温”)——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大部分地区夜间最低气温升幅高于白天最高气温升幅,导致昼夜温差(最高温-最低温)下降。昼夜温差的研究正受到全球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科学家们对全球不同地区昼夜温差变化做了相关报道。相关研究发现,全球绝大多数地区,在近几十年里昼夜温差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是由于最低气温的升幅要快于最高气温升幅。

()云彩多了可能是昼夜温差下降主要原因

而在进一步探究温差变化机理方面,他们指出,云量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昼夜温差的降低。云层,一方面可以在白天反射进入地表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白天最高气温降低;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夜间吸收地表长波辐射,并释放相应长波辐射加热大气,从而导致夜间最低温升高。因此,云层对昼夜温差有强烈的负反馈作用。云量的增多,被认为是全球很多地区昼夜温差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很多学者指出,昼夜温差的变化还受到太阳辐射、降水、下垫面属性(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及其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段文)昼夜温差的我国趋势

()中国学者搜集近50年我国昼夜温差一手资料

昼夜温差变化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差异。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气温同样呈现明显上升。那么,近几十年来,中国昼夜温差时空变化上有着什么样的规律呢?

为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周道玮研究员及其团队,利用中国大陆479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分析整理了海量第一手资料。通过比较中国不同气候区昼夜温差变化特征,分析了近50年中国昼夜温差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究了其变化机理。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大气》上。

研究报告把全国分为了八个气候区,包括:东北气候区、华北平原气候区、华东气候区、东南气候区、华北中部气候区、西南气候区、西北气候区以及青藏高原气候区。

()昼夜温差前30年明显下降后20年趋于平稳

报告指出,近50年我国昼夜温差的变化可划分为两个不同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我国夜间最低温明显快速上升,而白天最高温变化并不明显,导致我国昼夜温差明显下降,年平均昼夜温差的下降幅度约为每10年下降0.29℃。在八个不同的气候区,同样由于最低温的快速上升,昼夜温差表现出明显的下降,下降幅度从北到南逐渐降低。东北地区每十年下降0.43℃,华北地区下降0.31℃,而在西南地区下降0.19℃。

第二个时间段:1990年之后,白天最高温和夜间最低温增温开始变得同步,从而使得我国昼夜温差在近20年来总体平稳,具体表现为90年代的不显著上升以及2000年之后的不显著下降。在中国所有的八个气候区,同样发现了相同的变化规律,但在东北、华东和东南地区,昼夜温差进入平稳期的时间,相比全国其他地区要更早一些。

()我国云彩在减少,昼夜温差变化另有原因

近50年来,我国的昼夜温差为何先是呈现持续下降,而后又在近20年来停止下降并保持平稳了呢?为进一步回答此问题,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云量的变化,发现中国云量在过去几十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如果云量变化是导致中国昼夜温差变化的主要原因,那么昼夜温差应该持续升高。因此,与全球很多其他地区不同,中国的云量变化一定程度上解释不了昼夜温差的变化。显然有其他更关键因素影响着昼夜温差的变化。

运用各种统计方法,研究进一步发现,中国太阳辐射的明暗变化是导致中国昼夜温差变化的主要原因。关于太阳辐射的明暗变化,国际上普遍认为:全球太阳辐射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发生了明显变暗,但这种变暗在之后并未能持续。有研究指出,自1990年开始,全球太阳辐射开始由变暗转为变亮。这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并引发了一系列围绕该内容的研究和讨论。在中国太阳辐射变化方面,目前还存有争议。部分学者指出,中国太阳辐射在80年代末期经历了由暗变亮,但也有学者认为90年代之后中国太阳辐射并未变亮,而是进入了平稳期。由于中国太阳辐射气象站点数量太少,且数据质量一直备受争议,不同的辐射数据选取及处理,是导致差异的原因。

()太阳辐射明暗变化可能是昼夜温差变化主因

日照时数,被公认为可以直接指示太阳辐射的变化。由于日照时数观测气象站点更多,且数据质量更高。周道玮研究团队利用全国日照时数指标,来探究了中国太阳辐射变化及其与昼夜温差的关系。

研究发现,90年代之前,中国太阳辐射明显变暗,而在90年代之后辐射变暗停止,维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同时,研究发现中国太阳辐射的明暗变化与昼夜温差变化,呈现出非常强的相关性。

由于太阳辐射主要对白天温度产生影响,太阳辐射变强(亮)会使最高气温上升,而辐射变弱(暗)使最高气温下降。因此,90年代之前中国太阳辐射的明显变暗,是导致昼夜温差剧烈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在90年代之后太阳辐射开

始变得平稳,我国的昼夜温差也进入了总体平稳期。在平稳期内,昼夜温差与太阳辐射在1990年至2000年均表现为不显著的上升,而在2000年之后均表现为不显著的下降,再次证实了太阳辐射对昼夜温差起到关键作用。

()城市化影响有待于进一步揭示

除太阳辐射以外,研究还发现,在最干旱的西北地区,降水的变化也能够影响到昼夜温差的变化。降水能够增加土壤含水量,而土壤水分的蒸发能够降低白天最高气温,从而使得昼夜温差降低。由于在干旱地区,土壤潜在蒸散较大,土壤蒸发冷却效应更为明显。

此外,“城市化”在昼夜温差变化中的作用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指出,城市化能对夜晚最低温起到明显增温作用,从而降低了昼夜温差。我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被认为对区域的气候产生了较大影响。有研究甚至指出,城市化是我国华北地区昼夜温差降低的最主要原因。

但周道玮研究团队指出,我国1990年之后城市化加强,而昼夜温差却变平稳,这两者都是事实。因此,关于城市化会对我国昼夜温差会产生多大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去揭示。

(本文作者为该项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

气温--大气受热过程(附带气温的描述和影响因素)

气温—大气受热过程 一、大气分层 名称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高度0—12km12—50km50km以上 气流状况上升和下沉平流 现象天气现象飞机航天器 1、两个来源 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 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使地面增温。 大气增温: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 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 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特别提醒:任何物体温度最高时,其辐射最强。就某一地区而言,地方时12点时,太阳辐射最强;地方时13点时,地面温度最高,地面辐射最强;地方时14点时,大气温度最高,大气辐射(包括大气逆辐射)最强。 三、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应用 (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带来全球气温升高 温室气体(CO?、甲烷等)→排放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反季节农业,利用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内。

②人造烟雾、浇水防冻。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常用人造烟雾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浇水可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水的比热容大,浇水可减小地表温度下降的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③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2、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主要从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去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越高,大气越稀薄,那么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都弱,同时光照时间更长,白天气温更高,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云层较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的性质差异不同,会造成比热容的大小不同。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比热容大的地方,地面增温速度和降温速度慢,昼夜温差小;比热容小的地方,地面的增温速度和降温速度都快,昼夜温差大。 (4)海陆位置。靠海近,温差小,深居内陆,温差大 (5)地形因素:山风倒灌(河谷、高大山脉的地方)、盆地保温。 四、逆温现象 1、逆温现象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但有时会出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现象,即出现了逆温现象(如下图所示B、C之间)。

汽轮机上下缸温差严重超限的原因分析

汽轮机上下缸温差严重超限的原因分析 摘要:汽轮发电机组的大轴弯曲是电力系统中二十五项重大事故之一,而汽缸的上下缸温差大又是造成大轴弯曲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对南海发电一厂#2机组在一次跳机事故后上下缸温差严重超限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到事故原因及应对措施,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跳机事故;缸温差超限;原因;措施 概述 1.事故经过 发生跳机事故之前,#2机组带165MW负荷正常运行,各主要参数均在正常范围。由于该机组的锅炉是刚更新扩建的国内第一台大容量(670吨/时)燃水煤浆锅炉,相关技术和运行经验都不成熟,容易出现锅炉灭火。本次跳机事故就是由锅炉MFT引起的,在汽轮机被联跳之后,运行人员迅速进行了不破坏真空停机操作,维持凝汽器真空90 KPa并立即恢复系统准备重新启机。在重新启机的过程中,低旁减温减压器的减温水门打不开且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维持此状态达3小时之久,导致中压缸内壁上下缸温差拉大至66℃,超过了《汽轮机运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的50℃上限,无法正常启机。调整系统无效后值长下令:机炉全停、破坏真空作闷缸处理。期间中压缸内壁上下缸温差最大到72℃,经调整至五抽母管逆止门前后及中压缸本体疏水后,中压缸内壁上下缸温差才稳住并开始缩小。与此同时,高压外缸内/外壁上下缸温差拉大至55/73℃,且两者仍在继续拉大,直至高压外缸外壁上下缸温差到94℃时才缓慢缩小,高压缸前汽封处已有明显的摩擦声。 由于高中压缸缸温差严重超限,无法立即启机,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坏和重大经济损失。经公司各专家研究后决定投高压缸下夹层加热,以提高高压外下缸壁温,从而减小高压外缸上下缸温差并达到快速启机条件,降低设备危险和经济损失。 在高压外缸内/外壁上下缸温差达70/89℃时,汽缸夹层联箱经过充分暖箱疏水后,准备投下夹层加热。当刚开下夹层进汽门时,高压外下缸内壁温度从310℃突降至277℃,立即关门停止下夹层加热,该点温度明显回升,高压外缸内/外壁上下缸温差最大到102/105℃。由于联系及时,操作时间短,故未造成更大危险。后来经各专家研究后决定再次投入高压缸下夹层加热,此时高压外下缸内壁温度开始上升。当高压外缸内/外壁上下缸温差缩至32/45℃;中压缸内壁上下缸温差缩至48℃时,检查汽轮机各参数都满足《规程》规定,汽机开始冲转、并网,直至带200MW额定负荷均正常。 2.事故原因分析

温差解释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 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

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 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 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知识讲解 大气的受热过程 近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后会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会增温,之后以红外线长波辐射形式向外辐散热量,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后大气会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放散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可以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被称为大气逆辐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其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与云量呈正相关。 二、例题分析 图甲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乙中的( ) A. ①强②弱 B. ①强③弱 C. ③强④强 D. ②强④弱 2. 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 A. 赤道低压带 B. 副热带高压带 C. 西风带 D. 东南信风带 【答案】 1. A 2. B 【解析】 1.该地全年炎热干旱,说明晴天多,降水少,昼夜温差大。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小,太阳辐射①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升温快,气温高,天气炎热。夜晚地面辐射③强,但云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④弱,

地面降温快。据此选择A。 2.从图和材料可以看出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影响该地区的风带和气压带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但不能确定是东南信风带或东北信风带,据此选择B。 三、跟踪训练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1分钟)内,投射于单位面积(1平方厘米)上的太阳辐射量(焦耳)。下图为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太阳光照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列举的因素中,与地面太阳辐射强度无关的是() A. 地表反射率 B. 海拔高度 C. 大气云量 D. 太阳高度 2. 我国的新疆南部地区太阳辐射能很丰富,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空气稀薄 B.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C.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 沙漠地区地面辐射强 【答案】1. A 2. C 【解析】 1.地表反射率只影响地面辐射,与太阳辐射无关,A正确。 2.我国的新疆南部地区位于盆地地区,海拔不高,A错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纬度较高,B错误;气候干旱,降水少,大气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能丰富,C 正确;地面辐射不会影响太阳辐射能,D错误。 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3-4题。

(完整版)气温的分布规律

气温的分布规律 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 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该山地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 前后。右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 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第3题 3.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 B 9时 C 12时 D. 14时 4.右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丁、丙、乙 B.甲、乙、丙、丁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下图为“大陆和海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大陆气温年较差和海洋气温日较差的曲线分别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6.曲线丙在南、北纬30°附近达最大值的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 B.地势高,空气稀薄 C.多为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D.距海洋远,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米)时空变化图,回答7—9题 7.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A.9~1 7时B.18~次日7时 C.17~次日9时D.19~次日6时 8.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100米B.200米C.400米D.500米 9.如果该地位于华北地区,这天 A.大气环境质量好B.不容易有沙尘暴形成 C.较有可能阴雨天气D.能见度高,行车方便 右图是“某地某日垂直温度变化(℃/100米)时空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00~16∶30 B.17∶00~23∶00 C.16∶30~7∶00 D.23∶00~5∶00 11.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B.100米C.350米D.150米 12.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有利于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迎风坡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的不同。(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下图回答14—15题

汽轮机停机后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分析

汽轮机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广州市旺隆热电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340) 摘要:针对广州市旺隆热电有限公司两台N110/C68-8.83/0.981汽轮机开机过程和停机后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的现象,详细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在机组检修和开、停机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控制高压缸上、下缸温差。 广州市旺隆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隆公司)两台汽轮机为哈汽生产的N110/C68-8.83/0.981双缸、单轴、冲动式、单抽、凝汽式汽轮机,分别于2005年9月和10月投入运行。自投产后两台汽轮机多次在开机过程和停机后出现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的现象,特别是当机组故障停机后三小时内汽轮机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就超过50℃,致使机组无法快速恢复运行。 1. 旺隆公司汽轮机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现象 1.1 2006年12月24日1点31分,#2机保护动作机组掉闸,机组停运后在3点30分时左右汽缸温差已扩大到50℃,机组停定后3小时内,下缸温度降幅10℃/h以上。 1.2 2008年5月8日15点35分,#1机保护动作机组掉闸,掉闸前汽机上缸内壁温度50 2.6℃,下缸内壁温度498.5℃。17点34分上缸内壁温度降至477.4℃,下缸内壁温度降至426.4℃,上下缸温差51℃,机组停定后3小时内,下缸温度降幅10℃/h以上。 1.3 通过收集2009年两台机滑参数停机后缸温数据发现,机组停定8小时后两台机上、下缸温差均会超过50℃,机组停定后3小时内,下缸温度降幅10℃/h

以上。 1.4 2006年至2009年期间,机组热态开机过程中有数次高压缸上、下缸温差超过50℃,机组被迫打闸停机。 2. 缸温差大的影响和危害 当出现缸温差时,转子偏心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当出现较大偏心尤其异常性反弹时,可能会发生缸体内部的动静部分摩擦,摩擦处产生热量温度升高,动静部分间隙进一步减小,碰磨加剧,给机组带来严重损害。 另外,当缸温差较大时,缸体将发生“猫拱背”变形,轻则破坏汽机结合面的严密性,导致漏汽,重则致使动、静部分间隙变小,导致动静摩擦,另外缸体变形会使轴承中心发生变化,使机组发生剧烈振动。 因缸温差大会对汽轮发电机组产生严重危害,一般来讲,运行规程规定机组启动前当上、下缸温差超过50℃时机组不得启动,机组启动过程中上、下缸温差超过50℃应打闸停机,如机组启动过程中或热态停机后缸温差超标,则机组将被迫停机或延迟启动,特别是热态停机后如缸温差超标,通常只得等缸温下降至冷态水平上、下缸温差才降低到50℃以下,延误时间至少3天以上,给电厂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3. 旺隆公司汽轮机高压缸缸温差大形成的原因分析 3.1 热态开机缸温差大原因分析 汽轮机在启动初期蒸汽在汽缸内壁凝结放热,凝结水在重力作用下沿汽缸内壁向下流动,在下缸形成水膜,影响下缸传热,造成下缸温升比上缸慢,因此在机组启动初期会出现上缸温度高于下缸,且差值迅速增大。但是在机组带上一定的负荷之后,汽缸内壁已有较高的温度,蒸汽凝结放热过程逐渐结束,

防止汽缸上下缸温差大技术措施及原因1

汽缸上下缸温差大原因 1、上下缸具有不同的重量和散热面积,下缸重量大于上缸,下缸布置有抽汽管道,散热面积大,在同样的加热或冷却条件下,下缸散热快而加热慢,所以上缸温度大于下缸; 2、在汽缸内,蒸汽上升,其凝结水下流,使下缸受热条件变化; 3、在周围空间,运转平台以上的空气温度高于其以下的温度,气流从下向上流动,造成上下缸冷却条件不同,使上缸的温度高于下缸; 4、当调速汽门开启的顺序不当时,造成部分进汽,也会使上下缸温差增大; 5、在启机过程中,汽缸疏水不畅,停机后有冷汽冷水从抽汽管道返回汽缸,使下缸温度下降; 6、下汽缸保温不良,因为下汽缸保温不如上汽缸那样易于严密,从面造成空气冷却下汽缸; 7、停机后汽缸内形成空气对流,温度高的空气聚集于上汽缸而下汽缸内的空气温度低,从面使上下缸的冷却条件不同。 防止汽缸上下缸温差大技术措施 汽缸上下温差是造成汽轮机大轴弯曲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在操作上避免汽缸出现过大的温差,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停机后防止温差措施 1、机组停机打闸前应关闭所有减温水调整门、截门,保证减温水隔离彻底。 2、停机打闸后及时关闭下列疏水门:高、中压缸汽缸疏水门;高中压缸进汽导管疏水门;高中压主汽门、调门疏水门;各段抽汽逆止门前后疏水门;高排逆止门前疏水门。 3、停机转子静止真空到零后,停止轴封供汽,关严轴封各路汽源的供汽调整门、截门,关闭高中压缸供汽分门,开启轴封母管大气疏水门。 4、停机打闸后,应检查高中压主汽门、调门、高排逆止门、低压蝶阀、各段抽汽逆止门、各段抽汽电动门关闭到位严密。 5、机组停止后应马上投入连续盘车,因故连续盘车投不上应按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手动盘车。 6、停机后缸温最高点高于150℃不得随意停止盘车运行,如必须停止需主管运行公司领导批准。 7、停机后应经常监视高低加、轴加、除氧器、凝汽器的水位,保证各水箱水位正常,防止冷水返入抽汽管道。 8、停机后经常监视各抽汽管道的壁温,防止积水返入汽缸。

温差地理知识文档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海拔高。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导致高原地面上空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含量也少,白天,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过程中,不仅通过大气路程短(比平原地区),且稀薄的气体对其削弱作用也少,因此,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多,气温相对较高,(但由于高原上空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气温仍是低的);夜里,因稀薄的气体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则迅速下降。难怪藏族同胞为了避免由气温日变化大导致衣着穿脱之麻烦,而将穿时开合方便的藏袍作为自己的民族服装。 山上比山下日温差小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通过地面辐射、对流和湍流等将热量传给大气。下垫面的地形状况不同,对大气温度的影响也不同。凸地、平地、凹地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辐射到大气中的热量是不同的。凸地最分散,凹地最集中,平地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地面温度的变化,凸地地形对大气的影响最小,凹地地形对大气的影响最大,所以虽然山顶地面日温差大,但其对大气的影响却较小。其次,通过大气运动而进行的热交换也是造成山顶气温日较差小的原因。白天,山顶近地面的热空气随热力环流流入谷地,而谷地的冷空气流到山顶;夜晚,山顶近地面冷空气沉入谷地,而周围较暖的空气流到山顶,所以山顶的气温日较差较小,而山谷的气温日较差较大。 一般情况下, 无太阳辐射时山上山下气温相差不大(山上比山下略低);由于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有太阳辐射时山下升温迅速,气温更高;这样,山上比山下温差小 山上气压低,气温低,山下相反。垂直距力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度。 山上长年低温,温差相对较小。山下东冷夏热,温差相对较大。

专题复习大气受热过程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识梳理】 1.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能量源泉。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可见光(0.4~0.76微米)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2.受热过程: 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 ②地面放出长波辐射,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 较少。 ②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③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4.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逆辐射指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它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云层、尘埃,水汽, 二氧化碳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因而多云的夜晚气温比晴天高。 【能力拓展】 1.影响地面辐射强弱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小,太阳辐射强度大。纬度低,太 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而,纬 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 2)海拔因素:海拔高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短和海拔高大气稀薄,削弱作用弱。 因而,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3)气象因素: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因而干旱区太阳辐射强。 2.影响气温的因素

分析:通过影响大气受热过程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能力,保温作用和削弱方面思考。 1)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能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而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海陆: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即海洋比热容大,陆地比热容小。冬季大陆冷,海洋热,夏 天大陆热,海洋凉爽:夜晚大陆冷,海洋热,白天海洋冷,大陆热。大陆的气温年较差, 日较差大于海洋。(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的气温变化小。原因:湖区、库区、沼泽、 湿地的比热容大) 3)天气系统:冷锋过境,伴随降温。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阴雨白天气温低,阴雨夜晚气 温较高。 4)地形地势: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层中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盆地和河谷气温冬季比同纬度地区高,因为山地阻挡冷空气。 盆地和河谷气温夏季比同纬度地区高,因为盆地不易散热。 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原因:阳坡太阳辐射量>阴坡太阳辐射量 5)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6)植被:裸地的气温变化>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的气温变化。原因: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对太 阳辐射的阻隔作用强。,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的热岛效应。 3.影响气温昼夜温差的因素 (1)下垫面性质: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温差一般小于 陆地。 (2)天气状况:晴天时,大气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 用都弱,昼夜温差大。阴天则相反。 (3)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对地 面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1)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2)海陆:海洋气温年较差越小,陆地气温年较差越大。 (3)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4)天气: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5)植被: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4.气温分布规律: 水平: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一月份最冷的地方在北半球高纬大陆 七月份最热的地方在撒哈拉沙漠。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在南极大陆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陆地等温线一月向南凸海洋一月向北凸 地形,陆地水体和洋流,等因素也会影响等温线弯曲 垂直: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 日变化:最高气温14点。(太阳辐射12点最强,大气要吸收地面辐射增温,故气温最高时间延后)最低日出前后。(太阳辐射是地-气系统主要能量来源。夜晚是地面散热过程,至太阳升起前达到最低值,气温也最低) 年变化:北半球陆地一月最低,七月最高。海洋二月最低,八月最高。 5.逆温现象:

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唐功剑

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唐功剑 发表时间:2019-01-16T10:43:41.0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作者:唐功剑[导读] 摘要:对于热力发电厂而言,其热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就是热力发电厂的疏水系统。(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总厂贵州省毕节市 553300)摘要:对于热力发电厂而言,其热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就是热力发电厂的疏水系统。疏水系统的好坏对整个厂区的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一旦电厂疏水系统发生故障,若不及时处理便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到整个电厂的正常生产。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较为常见的一种故障就是汽轮机运行中出现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就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 阅。 关键词:汽机运行;上下缸;温差;问题;策略引言在热力发电厂的整个体系当中,疏水系统、汽封系统是发电厂整体性热力系统当中不能缺失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对发电厂的经济、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接入疏水系统的方式不恰当,轻则能够引发水击、震动等事故,严重的甚至能够造成管道或者是设备的损坏,在汽轮机疏水过程中由于疏水不顺畅而导致的事故在国内已经发生了很多起,大轴弯曲等严重的事故也曾经出现过。 1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现象在对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现象叙述前,对汽机的简单概念要有一个了解,确保下文叙述故障现象的理解。汽机原指蒸汽机和汽轮机,但由于随着现代城市工业发展,蒸汽机这一运作设备已经被淘汰掉,则现在所说的汽机指的是热力发电厂中的汽轮机。一般汽轮机会根据工作压力、工作原理和排汽压力三方面进行分类,第一类按照工作压力分为低压、高压、超高压、亚临界等;第二类按照工作原理分为冲动式、反动式和反动度;第三类按照排汽压力分为凝汽式、背压式、带抽汽等。而上下缸设置的目的是,在汽机整体正常运作时,通过比较进水后缸壁之间的温度差确定是否有水流进行气缸之中。由于不同种类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现象都不同,则为准确叙述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现象,在此设定超高压、反动式、抽汽凝汽式的汽轮机出现上下缸温差问题:在发生上下缸温差过大问题时,设备操作人员可以清楚发现设备中盘车电流出现不稳定的晃动,并可以清楚的听到高中缸重轴封部位有清楚的摩擦声,接连着其他设备部分也出现各种摩擦声和杂音,调动汽轮机疏水系统,发现上下缸温差会随着调动而改变,进而上下缸内温度差越来越大,无法正常检测气缸进水现象,气缸变形、盘车停止工作,甚至出现设备内部螺栓拉断,热力发电设备被损坏停止运作。 2温差大的原因分析经过分析大量的设计图纸与多次进行现场考察,人们发现造成机组上下缸温差大,主要是由于没有合理的布置疏水,没有按照逐级疏水的原则进行疏水。如图1所示,由于A侧主汽门具有很高的疏水压力,而导管的实际疏水压力相对较低,A点实际压力比导管疏水入口处的实际压力高,这样会导致从导管中流出疏水困难,引发疏水倒流,造成疏水由导管疏水管道流流向了汽轮机,以致出现汽机上下缸温差过大现象,引发盘车电流晃动急剧,盘车比较困难。 图1 3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问题的应对策略对于汽机运行过程中上下缸存在着温差较大的问题,我们首先将导管的疏水与调节级的高压缸的疏水进行准确的结合,把他们接入到单独的疏水扩容器之中,之后便会进入到凝汽器之中,高压缸本体疏水之前的级别高疏水与其是没有进行有效的连接的,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倒流问题的出现。一般情况下,高压缸中疏水参数都是相对很高的,如果直接让其进入到了凝汽器中,那么就会增加热损失,当我们对其进行相应的调节后,在启动机组或是停机的过程中,可以将其疏水经扩容器后,接入到1号低压加热器进行热量回收。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不断的降低排向凝汽器中的热负荷压力,同时由于排入凝汽器中的疏水温度过高而导致的热量损失也降低了。主气门之前的疏水与高旁阀门前的疏水位置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始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其改造后的具体的疏水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热力发电厂的整个体系之中,疏水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并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热力发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如果我们为疏水系统所选择的接入方式是不够科学合理的,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水击和震动等责任事故的发生,严重时还会导致管道以及机组设备的完全损坏,并且在我国众多的热力发电厂中,也多次出现了因为汽机在疏水过程中的不顺畅而导致的责任事故,而大轴弯曲等后果较为严重的责任事故也是时有发生的。因此为了有效防止责任事故的发生,我们就应对汽机疏水系统进行适当的改造,充分的加强盘车电流的稳定性,这样汽轮机组运行过程中上下缸温差的问题才会逐步呈现出缩小的趋势,并且在所投入的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也提高了汽机的热经济性,在将改造后的结构投入使用后,几乎没有再出现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真正的提高了汽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热力发电企业的良性发展。 图2 结束语

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昼夜温度的变化 太坪完全小学党少鹏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昼夜温差变化的原因,会进行科学的解释。 2.学会用曲线图分析数据,能从已有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能凭借已有的经验对昼夜温差变化的形成原因进行大胆的猜测。 4.尊重证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感受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温度计、黑色的纸袋、白炽灯、钟表、记录表、词典等较厚的书本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出示情境图)提问:观察这三幅图,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二、探究新知 1. 感知昼夜温度的变化。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一天中温度的感受。 (2)提出问题:昼夜温度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温度变化的规律。 2. 分析昼夜温度变化的规律。 (1)提出质疑:一天中温度变化究竟有什么规律? (2)出示气温测量记录表,学生观察。 说一说:从记录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观察这几天的气温,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①提出任务:为了便于我们观察,直观的反映出温度变化的规律,任选两天的数据绘制曲线图。 ②学生绘制曲线图。 ③观察气温曲线图,交流发现。 ④整理交流,把发现记录在书上27面。 3. 探究昼夜温度变化的原因。 (1)提出问题:昼夜温度变化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推测。 (3)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①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②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开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③讨论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记录,发现四支温度计温度的变化规律) ④汇报交流。 (4)分析实验现象,探究实验结论。 ①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思考:实验中的白炽灯相当于什么?早上、正午的太阳光照射,分别类似于实验中的哪种情况? ②结合实验分析:昼夜温度变化与太阳的照射有什么关系?(与照射的距离、角度、面积等有关) 三、总结延伸 1.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2.一年四季气温不一样,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3.昼夜温度的变化对动植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课后收集相关资料。

#1机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异常原因分析

#1机高压缸上下缸温差超限原因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1、高压缸温差监测方法。 华能岳阳电厂汽轮机高压缸的温差监测有中段上下缸温差、排汽端上下缸温差、中段左右法兰温差、顶部与左侧法兰温差、顶部与左侧法兰温差。每个测点均为双支布置。 2、中段上下缸温差异常 在2003年5月17日,#1机组冷态开机,并网发电,正常运行后发现高压缸外缸上下温差TDTX020点报警,达到-25℃,下缸温度高;6月1日再次开机后,该点温差达到-38℃,TDTX018点达到-34℃,TDTX020点已超出了±35℃的限制标准,且该温差随高压缸进汽温度变化而出现波动,TDTX018点的波动范围在-26~-38℃,TDTX020点的波动范围在-30~-42℃。 3、其他温差及转子振动 排汽端上下缸温差、中段左右法兰温差均未出现变化,并且相对很稳定,波动幅度未超过3℃;轴系各轴承的振动未出现明显变化。 二、检查分析 1、运行变工况比较 分别比较不同负荷、不同高压进汽参数的运行工况对该温差的影响;负荷变化及进汽压力与上下缸温差的变化未发现明显规律,但是高压缸进汽温度变化的影响却很明显,由于高压缸进汽会受高压调门开度变化的影响而出现波动,进汽温度升高,上下缸温差减小,进汽温度降低,则上下缸温差增大。通过将机组运行方式调整为滑压运行进行试验,高压缸进汽温度稳定在530~534℃,上下缸温差波动幅度减小,TDTX018点稳定在-32~-34℃,TDTX020点为-35~-37℃。 从上述检查中可知高压缸的进汽温度变化会造成温差的波动,由此可以知道该负温差的出现与内缸的蒸汽外漏存在必然关系。内缸的正常外漏蒸汽为进口端内缸轴封漏汽,此为整圈均匀的漏气,该部分的漏汽一部分通过内外缸夹层引至高压排气,另一部分进入外缸轴封抽汽。造成上下缸负温差的原因必然是出现了额外的不均匀的漏汽。可能出现的漏气处有内缸与进汽管的密封环处、内缸轴封轴向压力面、八段抽汽连接密封环处。由于缺乏内缸图

汽轮机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大问题原因探讨

汽轮机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大问题原因探讨 发表时间:2016-04-18T14:17:42.72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1期供稿作者:程朝辉[导读] 浙江大唐国际绍兴江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312366)某燃气热电公司安装2台M701F4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发电机组,机组采用单轴一拖一布置。 程朝辉 (浙江大唐国际绍兴江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312366)[摘要]: M701F4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汽轮机运行中一直存在冷态启动过程中压缸上下缸金属温度较大,上缸温度高于下缸30-40℃的问题,在机组升负荷过程中需人为控制升降负荷使中压缸上下温差在规程42℃以内,从而使机组启动时间延长,本文探讨可能导致温差大的原因及处理方案,为同类型汽轮机类似问题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汽轮机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大部套配合间隙间隙过大蒸汽泄露概况简述 某燃气热电公司安装2台M701F4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发电机组,机组采用单轴一拖一布置。机组额定功率为452.07MW,汽轮机型号为 TC2F‐35.4inch,型式为高压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高中压缸合缸。 #1机组2013.03投产,运行中高中压缸中压缸部分上下温差正常,在2013.06月因余热锅炉侧大量小米粒状金属异物进入汽轮机导致隔板出汽边击瘪,进而导致主汽、再热超压进行高中压缸开缸检查后,运行中一直存在冷态启动过程中压缸上下缸金属温度较大,上缸温度高于下缸30-40℃的问题,在机组升负荷过程中需人为控制升降负荷使中压缸上下温差在规程42℃以内,从而使机组启动时间延长40min-60min,但机组热态启动高中压缸温差正常,为机组的冷态启动带来很大的困扰,同时大大降低了机组的热效率。 中压缸温差大异常事件发生后,通过与厂家反复沟通,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的基本处理原则和方向为先检查高中压缸外部条件,在全部排查确认无问题后后再进行汽缸内部通流间隙及部套间隙的检查。 1.1校验中压缸上下缸金属测温热电偶及检查TCS画面所有通道是否正常。 1.2各方见证复装热电偶,确保测温孔内无异物,热电偶插至测温孔底部,记录相关数据和厂家图纸核对。 1.3检查高中压外缸疏水节流组件及疏水管,是否发生节流孔堵塞或管道疏水不畅。 1.4延迟高中压缸疏水阀关闭,暂时将当前高中压缸疏水阀的关闭条件:中压进气压力设定值从大于0.74MPa更改为1.36MPa,观察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变化情况。 1.5检查下缸保温情况,有无存在空气夹层。 针对第一二条:在东汽厂厂家代表共同检查热电偶插入深度,详细比照图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同时检查插孔底部是否是否存有异物,同时对中压缸上下热电偶,进行了校验。 针对第三条:机组冷态启动前将三根疏水管上的节流组件4.6mm节流孔切下检查清洁度及堵塞情况,三个节流组件清洁无堵塞,同时使用内窥镜检查了节流组件的上下游疏水管道,清洁畅通(高中压下缸的热电偶所在位为中压缸第一级、第二级隔板套中间底部,和第一根疏水管较近,第二根疏水管位为中压缸第二级、第三级隔板套中间底部,第三根疏水管位为中压缸第三级隔板套后中间底部(排汽道),第四根疏水管位为排汽侧中间底部)。 针对第四条:延迟高中压缸疏水阀关闭时间,暂时将当前高中压缸疏水阀的关闭条件:中压进气压力设定值从大于0.74MPa更改为1.36MPa,观察中压缸上下缸温差无改善。 针对第五条:对汽缸原有的保温进行拆除、检查、尤其是检查下缸保温是否密实、是否存在保温整体下垂与下缸体有空气夹层,保温恢复后观察中压缸上下缸温差无改善。 #1机组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大异常事件利用机组停机时间经过上述多次排查、多次机组启动试验,中压缸温差大无明显改善,由厂方、业主方组成的专业会认为可能导致温差大的外部原因已经完全排除,会议指向高压缸内部通流部套可能存在部件损坏、通流间隙或缸体与隔板套配合间隙不合格导致汽流短路,进而影响上下缸温差,针对此问题,决定进行#1机组高中压缸开缸检查、查找问题原因。 高中压缸开缸检查的实施 2015年1月,对汽轮机实施了开缸检查,在高中压外缸揭开缸后通过上缸的试扣对中压缸#1、#2、#3隔板套与缸体的凹凸配合面进行了涂红丹粉接触检查,检查发现高中压外缸中压缸与#1隔板套凹凸配合密封面存在间隙过大情况,3个部位,最大间隙0.7mm,间隙弧度长度100-260mm不等。 按厂家设计要求,中压缸#1、#2、#3隔板套与缸体的凹凸配合间隙(轴向间隙)为0.20±0.05mm,且在进气侧紧密贴死,间隙为零,0.20mm膨胀间隙留在凹凸配合间隙出汽侧。高压缸排汽中的一小部分蒸汽作为冷却高压缸外缸与内缸的夹层蒸汽,其冷却蒸汽通过高压内缸与外缸凹凸配合处10-Φ6轴向孔洞流入中压缸进气室罩壳外部腔室,在这里通过中压缸进气室罩壳外部腔室12-Φ10径向的小孔回流进中压进气室,和中压主蒸汽汇合进入中压缸作功(见下图)。 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判断,高压缸夹层冷却蒸汽到达中压缸进气室罩壳外部腔室时,由于中压缸与#1隔板套凹凸配合密封面存在多个部位间隙过大超标情况,造成冷却蒸汽从有间隙弧段位置泄漏至高中压外缸和#1隔板套形成的夹层位置,此处的位置正好是中压缸外缸上部温度测点位置,进而造成中压缸上半壁温升高,从而上半壁温高于下半壁温,温差过大。 同时,从该型汽轮机的结构分析,如果中压缸#1隔板套组件#1#2#3隔板汽封及围带汽封顶部间隙超标同样可能导致中压缸外缸上缸温度高于下缸温度过大,为了慎重起见,进一步吊开高压内缸上缸、中压进汽罩壳对中压缸#1隔板套组件#1#2#3隔板套的隔板汽封及围带汽封左右间隙、顶部间隙进行了复测,未发现数据超标。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与重难点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知识点一大气受热过程和逆温 1.大气的受热过程 【特别提醒】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大气的热力作用如下: 作用对象热力作用原理 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吸收、反射、散射太阳辐射 地面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2.大气保温作用实例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原理:温室大棚阻挡部分地面辐射逸出,将热量保留在温室内。 (3)深秋利用人造烟雾防霜冻——原理:烟雾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 (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地势高低 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 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 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5)解读谚语 十雾九晴 指的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早晨出现大雾,多数是晴天。原因在 于,低温条件下,才会形成雾。晴天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近地面辐 射降温,气温较低,故易形成雾。翌日,日出后,气温上升,过饱和状态逐 渐结束,雾也就逐渐消散,天气晴好。所以有“十雾九晴”之说 露重见晴天 露的形成类似于雾,气温低才会形成露。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朗,大气 的保温作用弱,寒冷,大气稳定,地面辐射降温强烈 霜重见晴天 即指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原因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 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降低,地表水汽凝结为霜 4.逆温成因及其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 (1)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

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分析及改造

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分析及改造 摘要:自投产以来,50 MW汽轮机在温、热态开机,送轴封抽真空及甩负荷停机后,都会出现高压缸温差大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延长了机组再次启动的时间。在对运行操作和疏水系统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导致高压缸温差大的原因,为此,对高中压调门门杆、高压缸轴封第四腔室存在泄漏蒸汽问题和汽缸高压本体疏水问题进行了改造,取得了明显效果。 关键词:汽轮机;汽缸;疏水;温差 1问题的提出 海化热电引进青岛生产的50MW汽轮机,于2005年三月运行。该汽轮机为、单缸、冲动、抽凝式。在高压缸本体下部有一段抽汽供2号高压加热器用汽,二段抽气对外供汽,三、四、段抽汽供除氧器,低压缸本体下部有5·6段抽汽供1,2号低压加热器用汽。 从机组整机调试开始,一直到移交试运行后,在温、热态开机或机组送轴封抽真空后,出现高压缸温度快速降低的现象,特别是在机组跳机后,该温度急剧下降,造成上、下缸温差高达60~70℃,有时甚至更高。严重影响了机组的恢复,延长了机组再次启动的时间,并危及机组安全。 2温差大现象 2.1机组温、热态开机和跳机后缸温变化大 对缸温变化数据及其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发现每次温、热态开机送轴封抽真空后,高压下缸温度骤然下降60~75℃,幅度相当大,具体如下: a)2005年4月7日14时50分,汽轮机送轴封抽真空后,运行至16时15分,高压下缸温度由378℃降至318℃,下降幅度达60℃; c)2005年9月26日4时50分,机组送轴封抽真空后,运行至6时30分,缸温由380℃降至315℃,下降幅度达65℃; 2.2机组甩负荷后或带负荷打闸停机时缸温变化大 在机组甩负荷后或带负荷打闸停机时,也会出现温差大的现象,其下降的幅度更为严重,具体如下: a)2005年月10月9日22时15分,机组出现意外甩负荷,在其后的几分钟内,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

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 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 纬度越高,xx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 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 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 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 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 xx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 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这是因为: 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