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外语学科为例

“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外语学科为例
“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外语学科为例

一流专业建设方案临

新高考时代来临,各科核心素养怎么考?附最全指南自 1977年恢复高考,41年来,全国共有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知识改变命运”,成为高考最好的注脚。 这期间,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选拔需求,高考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次数、招生体制和方式、技术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大大小小30余次改革。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我国到2020年将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着重明确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但学科各自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它们在高考试题中怎样呈现和考查? 与此同时,今年将有江苏、重庆、四川、湖南、陕西等18个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盘点上海和浙江的试点经验,又有哪些细节需要我们提前注意呢? 学科素养怎么考 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语文核心素养怎么考? 上述四项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与基本抓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内容。 “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语言运用题来考查。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

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

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双一流大学42所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名单及其双一流建设学科

双一流大学42所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名单及其双一流建设学科 在很长一段时间,高考生和家长、老师心目中好大学的标准是就“985”和“211”。也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问:现在是否还保留985、211工程高校的称呼?985、211工程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到底是什么关系? 最近,教育部对此问题作出了官方正式回复: 截图来自教育部网站问题:请问2006年12月6日公布的985工程学校名单和2005年12月23日公布的211工程学校名单是最新的吗?985和211学校名单是否还会有变化?我注意到在211学校名单中有三所学校不在2019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请问是什么意思? 教育部答复:“985工程”1998年启动,支持39所高校结合国家创新体系进行重点建设。“211工程”1993年启动,先后共有112所高校纳入建设范围,全部高校均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现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从教育部的回复中,我们可以读出三点信息: 1.985和211高校名单不会再有变化,作为曾经的建设项目,它们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2.985工程和211工程今后不会再被提及和实施,因为它们已被“双一流”建设所统筹(取代)。 3.今后国家认可的好大学、好专业的标准很明确,就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高考招生录取,将只强调“双一流”,不再提及985/211。

比如,在河南省官方介绍的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一批录取情况通稿中,河南省招办指出,参加本批录取的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经批准参加本科一批录取的高校。这说明河南作为考生第一大省,已明确用“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概念代替了之前的211、985!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6545629.html,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 作者:张应强周钦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01期 摘要: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是现代大规模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而自然形成;二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性机制而人为形成。我国难以实现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类市场化治理模式限制了竞争机制的作用、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强化了高校的办学层次竞争、“双一流”建设引发新一轮院校“同轨竞争”,以及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导向作用和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要实现我国高校的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理性地发展高等教育;需要遵循大学渐进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家办学规律;需要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体系;高校分类;办学定位;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20)01-0014-08 一、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的; 两种形成机制 (一)作为一种理想形态的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 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涉及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学校体系建设问题,是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大学与大学之间关系的体现,也是完善现代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一个完善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应该具有一个多元化和异质性的内部结构。现代教育体系一般由学校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家庭教育体系所构成,目前正在向学习化社会发展。其中,学校教育体系占据主导地位。就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高等学校教育体系来说,它不仅应该具有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而且也应该具有不同层次和办学特色的高等学校,从而形成一个以多样化为特征、具有合理院校生态结构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之所以是“现代的”,就在于其以多样化为基础形成了“体系”,因而超越了单纯的“大学教育时期”。 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安排,既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涉及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即国家的高等教育院校构成结构问题。它要求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实现各自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从而实现整个高等教育院校系统的职能分工和功能耦合。我国开展的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和建设,一直比较忽视对大学与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屯字中学争创县域一流学科工作实施方案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几个在全市、县颇具影响力的学科,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强、教学水平高,中高考成绩显著的专业老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还有部分学科在县域的统治力不够,地位不突出,工作滞后,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甚至学校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经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经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学科更具有县域统治力,使部分薄弱学科能百尺标杆,迎头赶上,力争县域一流学科。经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快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教导处负责规划,教研组负责落实。 二、策略办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因此,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近年来,我校的文科教学比较薄弱,高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本次学科建设将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立模式。经过三个教研组的重点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它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5.阵地建设。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组会议为主要活动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动员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永伟 副组长:孟军弟王瑞杰 成员:赵立文席海福张帆张东锋张崇锋王彦宏 王锦武郑继鸿梁换平夏晨张俊先苟来权

双一流高校名单及双一流学科名单-正式版20170921

附件1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

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附件2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双一流”背景下特色专业建设途径研究

2019年2月20日Feb.20 2019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第39卷第2期 Vol.39 No.2 doi:10.3969/j.issn. 1008-9640.2019.02.051 “双一流”背景下特色专业建设途径研究 黄莉 (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 摘要:“双一流”战略的实施对高校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双一流”为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在“双一流”的冲击下,高校面临着师资短缺、经费紧张等问题。面对新形势,高校应理性定位, 把握优势特色专业的发展方向,强化特色专业内涵,实现教育机制创新发展,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资源保障。 本文概述了优势特色专业的内涵,阐述了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 础上探讨了特色专业的建设途径。 关键词:双一流;特色专业;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 (2019) 02-0120-02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简称: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统筹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并于同 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该文件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 建设作出新部署,将“211工程” “985工程” “优势 学科创新平台”及“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 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贯彻 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创新重点建设机制,推动一批高水 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2017年1月,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 办法(暂行)》。“双一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 工程”与“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要教育战略,有利 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与国际竞争力。 一、 优势特色专业的内涵 近年来,各所大学逐渐转型,由传统的传授知识逐 步转变为教学和科研的综合发展,进一步演变为大学教 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为了促进高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 展的融合.教育部门颁发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并采取措 施对高校特色专业进行了重点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优势特色专业是高校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的集中、综合 体现,是高校教学水平的衡量指标,也是高校师资力量、 教育理念、教育成果的综合体现。 二、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面临的机 遇与挑战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双 一流”战略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但也给高 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 “双一流”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新机遇首先,“双一流”实现了 “一流专业”和“一流大学” 的分离,建立了大学整体建设与专业学科建设的动态协调 机制,打破了固化的身份认同。在此背景下,高校的专业 建设能脱离学校综合评价与排名的影响进行发展,有利于 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双一流”为高校之间的学科竞争提 供了公平的学术环境,有利于高校投入更多的资源建设特 色学科。与此同时,社会越来越强调创新型人才、专业型 人才、综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建 设自己独特的、具有优势地位的学科,为企业的转型发展 输送需要的人才。其次,“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为高校专 业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双一流” 发展战略下,学科建设能够与学术发展相结合,通过学术 成就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增加学科建设的深度。最后.“双一流”战略能够促进学科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结合.通 过企业需求带动学科建设与科研的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社会提供专业、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二) “双一流”战略使高校专业建设面临新 挑战 第一,“双一流”战略的实施导致高校之间的人才 竞争更加激烈,相对劣势的学校和学科必将面临专业人 才的缺失和流失。师资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在今后更加 严峻的教研人才争夺环境中,本来处于劣势的高校和学 科将面临人才流失、难以补充的困境。这对于普通高校 收稿日期:2019-02-06 基金项目:广西本科髙校“烹饪与营养教育”特色专业及“食品加工与营养健康”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项 目编号:桂教高教2018 ( 52 ));广西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项课题项目“’普职渗透多元协同’烹饪应用型人才培养 途径及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LYHZWQ002 );桂林旅游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 与研究——以《中外饮食文化》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18XJJGB008 )。 作者简介:黄莉(19X1—),女,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学院经济师,硕士c 研究方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饮食民俗文化, ?】20?

三部门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三部门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2017-09-21教育部 教研函〔201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等三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专家委员会遴选认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现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各单位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决策部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推动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快发展,取得更大建设成效。 特此通知。 附件:1.“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7年9月20日附件1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附件2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屯字中学争创县域一流学科工作实施方案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几个在全市、县颇具影响力的学科,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强、教学水平高,中高考成绩显著的专业老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还有部分学科在县域的统治力不够,地位不突出,工作滞后,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甚至学校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学科更具有县域统治力,使部分薄弱学科能百尺标杆,迎头赶上,力争县域一流学科。通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快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教导处负责规划,教研组负责落实。 二、策略办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

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近年来,我校的文科教学比较薄弱,高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本次学科建设将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教研组的重点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5.阵地建设。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组会议为主要活动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动员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永伟 副组长:孟军弟王瑞杰

武汉理工大学广泛征求《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意见

武汉理工大学广泛征求《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方案》意见 1月5日至6日,武汉理工大学在会议中心104组织召开《武汉 理工大学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会,校领导刘伟、张清杰、王乾坤、康灿华、刘祖源、陈文,各学院院长、独立建制科 研院所主任、院士、学科首席教授、二级教授、中青年学术骨干代表、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 会上,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负责人介绍了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情况,并对近期工作安排进行了说明.理学院院 长翟鹏程、化生学院院长孙涛垒、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宋英华、数字传播工程中心主任刘永坚分别介绍了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的 思考和经验. 与会人员直奔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绕方案的建设模式、建设领域、建设指标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与建议. 校党委书记刘伟对与会教授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充分肯定,感谢大家为学校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他指出,“在目前激烈竞争的 态势下,我们能否在新一轮建设中抓住机遇、赢得先机、实现跨越发展,事关学校的未来,必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立即行动起来.”他强调,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应把握好几个方面:在建设 模式上,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要做好统筹协调,要充分以项目 为驱动,以创新研究中心为依托,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建设领域上,要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三大行业 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结合教授们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

在建设指标上,要进一步体现多元化,既要体现学科的差异性,也要考 虑指标的合理性,同时要注重体现国际标准. 校长张清杰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教授们着眼学校发展大局,对一些问题分析的很深刻,发言十分恳切,学校将会认真吸纳并进一步对方 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于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他强调,要充满 自信,在看到当前存在问题的同时,也应看到学校近年来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要凝聚共识,在国家 实施一流大学一流计划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有所作为、不负众望,为理工大的未来发展负责,进一步转变观念,崇尚创新、锐意改革,以 一流学科建设牵引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突出重点,在实施一流大 学一流学科计划建设过程中,突出国际学术前沿和行业重大需求,突 出一流团队、一流科研、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文化等目标,突出不同 学科或学科不同方向的深度融合,突出特色和重大创新,突出管理体 制创新.张清杰校长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高举一流学科建设的旗帜,引领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

高考百科:什么是“双一流”

高考百科:什么是“双一流”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专家认为,启动实施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自2016年起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并分三个阶段制定了时间表,其中将“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目标节点定于本世纪中叶。这预示着,未来三十余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由此有了新的蓝图。 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意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

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 5项建设任务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的能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 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

2020年双一流_建设学科名单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清华大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 外交学院:政治学(自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自定)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中 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中央 民族大学: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 南开大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天 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自定)天 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自定)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自定) 本期关注 5CHINA HIGHER EDUCATION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加油吧,少年们! 附件2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注: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 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 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清华大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2020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作者:败转头 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 时间:2020.12.13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

支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方案(最新)

支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方案 为落实贯彻《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部属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X政办发〔X〕4X号)精神,现就支持X 大学(以下简称“西农大”)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大力支持“一流学科”建设 (一)充分发挥省部共建、省内共建优势,根据西农大“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需求,对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序列的学科开展协同申报,积极协助西农大争取中省资金支持。 (二)示范区设立“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对应中省相关重点项目给予一定经费配套。 (三)以国家需求和区域发展为导向,支持引导重点学科建设延伸到推广领域。对纳入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序列的西农大新建试验示范站(基地)给予5-20万元资金补助,并在示范推广能力提升项目中优先支持。 二、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四)协助推进西农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支持西农大先行先试,探索建设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和示范基地,探索

和建立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加快培养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 (五)对西农大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分别按照每人50万元、30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安家补贴。所需经费由示范区人才专项资金列支。 (六)支持西农大引进人才全身心留在X工作,每年单列一定数额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岗位,解决西农大人才配偶安置问题。优先解决科教人员子女入学等问题。 三、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七)在教学名师、优秀教材、精品课程、MOOC、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成果奖等教学项目中,支持西农大项目培育与建设。 (八)支持西农大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鼓励西农大学生创办企业,凡列入技术创业团队并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5-2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西农大学生参加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并对获得三等奖及以上项目的成果转化给予扶持。 (九)支持入区企业与西农大共建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并纳入示范区工作计划给予相应支持;依托示范区创业中心,为西农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保障。 (十)支持西农大教师和学生申报专利,并按照《X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给予资助。

最新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注: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 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 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清华大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