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称赞语对比及其文化差异》的提纲

《英汉称赞语对比及其文化差异》的提纲
《英汉称赞语对比及其文化差异》的提纲

《英汉称赞语对比及其文化差异》的提纲撰写者姓名:张丽姿导师姓名:徐阳春

摘要:称赞是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其内容、语言形式和应答模式都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本文拟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称赞语及应答语的交际影响,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

关键词:称赞语;称赞内容;语言形式;应答语;语用差异;文化差异

称赞是各种语言和文化所共有的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称赞语是说话者对听话者具备的良好素质或拥有物显性或隐性的赞美,它是交际的“润滑剂”,它使交际得以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向前推进,是人们用以维系和促进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还可以联络感情。

称赞语的基本话语结构是一种“配对性结构”。它的结构特点是“称赞与回答”构成的两种语言行为,缺一不可。从社会行为的角度看,称赞语所体现的是对日常生活交际中人与事的价值判断、评价、欣赏与赞美,是对所处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的反映。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使称赞语的内容、语言形式、应答模式、语用差异带有不同社会文化规则的烙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使用同一语言时,由于其文

化根源的差异,通常会对同一语言现象产生不同的回应。这些回应在某种文化上是可接受的,但对于某种文化可能是不可接受的。通过对中西方称赞语会话模式的研究表明,中西方在使用称赞语方面有典型的差异性。同时,其会话模式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方人受到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也体现出了中国人和英美人具有不同的心态和价值观念。本文拟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比分析英汉称赞语的差异,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高交际能力。

一、称赞内容的对比

称赞作为一种语言交际行为, 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是公开地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做出积极的评论, 表达赞赏、羡慕、钦佩之情。它不仅反射出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 而且还具有积极鼓励被称赞的人、事的功能。它的这种积极的社会意义决定了其内容的积极性。不同社会的价值观不同, 引起社会评价的注意焦点不同, 所侧重的称赞内容也就有所不同。

二、称赞语形式的对比

Nessa Wolfson 在她的Compliment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一文中指出:“西方称赞语在形式上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 那就是它们的格式相当固定。”无论是从句中负载赞扬语义的词汇看, 还是从整个句式的结构看, 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 西方称赞语是一种高度格式化了的客套语。Nessa Wolfson 曾对她收集的686个实例作过统计, 80%的称赞语都是靠形容词来表达积极评价。使用频率最

高的形容词有“nice, good, beautiful, pretty, great”,它们占了2/3以上;使用率最高的副词是表示加强程度的,如“really, very”;表示欣赏的动词是“like, love”。

三、称赞应答模式的对比

英语国家的人们对称赞语的一般回应规律是表示感谢,表示感谢就是接受称赞,以遵循交际原则中的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但他们并不是100%的接受,多数情况下是接受,也有拒绝称赞的时候。所以西方人在回答别人称赞的时候,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种:接受式(Acceptances) 、缓和式(Mitigating Responses) 和拒绝式( Rejections)。

四、英汉称赞语的语用差异

1.英汉称赞话题与场合的差异

2.英汉称赞形式差异对比

3.英汉称赞语应答模式之对比

五、原因分析——英汉文化差异

称赞语是一种文化现象,称赞语及其应答的差异可以透视出不同文化的思想

理念和价值体系。西方人尊重个人独立、自由、尊严和平等,追求个性,强调个人身份和个人作用。他们的理想是成为独立的、自我意识强的、忠实于自己内心真实的人。所以在英语称赞语中多以“我……”来表达自我的感受,强调自己的观感;在应答方式上,多倾向于接受称赞,以作为对自己个人努力的一种承认。中国文化则不然,

其文化礼貌的核心是;“自谦尊人”。它源于《礼记》中“毋不敬”和“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它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原则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要谦虚谨慎(必要时甚至贬抑自己) ,二是对他人要尊敬(必要时可抬高他人) 。

五、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英汉称赞语的差异主要源于蕴藏其中的文化价值特质。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是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

六、结语

本文对称赞语的研究表明,在中美两种语言环境中,人们在称赞语的话题和使用场合,称赞形式和应答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既有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也有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而学习和了解目的语与本族语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十分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往往是有效交流的最大障碍。作为语言研究工作者,应该为语言学习者更多地介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在一定的语境中,语言是如何被使用的以及它们的交际价值。希望本文能为实现这种言语行为在中美跨文化场合中的交际功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组织生活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发言提纲 根据县卫计局《关于认真开好2018年度组织生活会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院对照主题,认真学习文件,广泛征求意见,深入交心谈心,全面梳理整改落实和意见征集情况,深刻剖析主观原因,实事求是制定整改措施,现对照检查如下: 一、学习贯彻党条例总体情况 我院党支部结合实际情况,迅速行动,多措并举,以“学习贯彻条例、建强战斗堡垒、服务全面振兴”为主题,组织动员学习,一是宣读条例现场学。提前下发通知。组织集中学习《条例》,利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二是领导干部引领学。对照《条例》进行解读,现场组织讨论发言,每位党员结合学习、理解和领悟情况,及时撰写心得体会。紧紧围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勇于担当作为,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在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 模范作用。 二、突出的问题 (一)学习贯彻《条例》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集中学习的深度不够。虽然认真贯彻学习《条例》,但是学习中对领会这一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优势有不求甚解、学用脱节现象。二是工学矛盾突出,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思想,总是以工作忙、任务重、没时间学为由,不能自觉静下心来学习,导致了政治理论学习效果不明显。三是学习方式呆板。大多根

据上级要求进行,方法比较呆板、单调,开会时有时“照本宣科”,对一些理论文章和政策文件只是“泛泛而读”,对条例中提到的一些问题,缺乏深层次互动和思想交流,理论联系实际不深、不透。 (二)坚持请示报告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监督力度不够大。虽然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老老实实按照规定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但是仍有个别同志,对个人事项不重视、漏报、填报不规范、指示理解错误等情况仍然偶尔出现,对此问题进行口头批评教育多,进一步监督和管理较少。 (三)对党忠诚老实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治敏锐性还不够强。对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等思考研究还不深,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鉴别力。二是纪律执行还不够彻底。虽然能严格履行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但还存在组织纪律方面监督不够有力的现象,仍有个别党员不能遵守纪律,存在迟到早退等现象,个别党员有“怨言”。 (四)履职尽责方面存在问题。 一是责任担当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中有时候会有畏难情绪,“涉深水、破坚冰、啃硬骨头”的勇气有所欠缺。二是工作标准不高,对上级做出的决策部署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但结合实际思考研究不多,站得不高、看得不远,工作上还有前松后紧、深入扎实细致不够等现象。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时,有时会有畏难情绪和疲于应付心态,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降低了工作标准,满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 1、交通的定义: 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 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 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 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 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 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期末重点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 “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 (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 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 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 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 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 (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 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b 普通汽车:包括单节式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与载重汽车。

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按照省上级党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公司党支部在督导组的具体指导下,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员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班子成员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上级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广泛征求基层员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深入查找了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研究制定了整改落实的主要措施。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变作风情况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 几年来,在公司改革发展和各项生产经营工作中,领导班子成员始终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党组的决定,严格遵守党规党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要求。组织中层正职人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积极开展反腐倡廉集中教育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洁从业意识。 领导班子成员自觉担负起维护政治纪律的责任,不仅身体力行作表率,还十分注重加强公司党员和员工的政治纪律教育,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都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

(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方面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公司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研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认真贯彻省公司《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实施细则》。一年来,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各部门以身作则,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促进了八项规定在公司有效贯彻执行,有效增强了领导班子作风建设。 1.组织学习,领会规定内涵。及时组织公司领导班子和干部员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八项规定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转变会风,降低会议费用。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压缩会议次数和会议规模,公司会议都在内部会议室召开,有效降低了会议成本。 3.励行节约,控制生产成本。积极落实节支措施,实施费用管理制度,实行无纸化办公,有效降低了各项费用。 (三)领导班子转变作风方面 1.精减文件,优化流程。公司成立之初,经营范围广,机构庞大,员工较多。为了规范管理,各类文件和制度下发比较多。几年来,随着公司机构和人员不断缩减,有些管理制度与当前公司体制不相匹配,有些管理流程执行起来也不顺畅,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管理的效率。为此,领导班子把贯彻上级要求和生产实际相结合,针对目前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认真梳理和优化了各类制度和流程,精减文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第一章 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1)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 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 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一个战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 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 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 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 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 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 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1)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 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3)按交通目的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1)人口密集与城市用 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2)城市用地布局带来 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 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3)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4) 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 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5)居民交通意识问题:交通意识是衡量国民素质和 城市居民意识水平的重要方面,违章是事故的根源,事故是交通阻塞的主要原因。对策:(1) 研究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趋势,规律及城市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 战略和城市交通政策。(2)立足于城市布局向合理化转化,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量,使交通分 布趋于合理。(3)优化城市道路系统结构,一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需求,二是要与用地布局相协调。(4)搞好交通规划与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结合。 (5) 实施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 第二章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的 4项要素: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 业岗位密度)。 描述道路上车流的三项参数:速度V、流量Q、密度D ; D=Q/V 动力净空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 L,动力净空长度为 L=l+lt+lr+IO ; I—车长;10 —安全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第一章 1.概念解释:交通、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道路。 交通:是指“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备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交通更为广义的概念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涵盖了航空、水运、铁路等不同的交通方式。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的功能关系。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所组成。城市交通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2.城市道路如何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城市道路分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城市道路的功能:①城市交通的主要措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②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③是通风、采光和防火的通道④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⑤是城市面貌和建筑风格的媒介,是城市景观的组成媒介 3. 现代道路系统规划思想是什么? ①城市道路系统的交通分流②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离是现代化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演变的必然和特点③注重城市非机动交通环境的营造④城市快速路与高架路:快速路应该与到达性的机动车流分离,采用立交或联系匝道的方式实现快速路交通与常速路交通之间的转换。高速道路在城市中的建设应该慎之又慎。 第二章 1. 名词解释:交通生成指标;车流密度;动力净空长度;停车视距;道路容量。 交通指标生成:确定不同性质、不同分类的城市用地生产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表示交通的生产和吸引量与城市用地等相关因素的关系。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 车流密度:车流密度D指道路单位长度上的车辆数,D=Q/Vs(V速度.Q流量) 动力净空长度:保证前后两车之间安全的车头距(车头间距)的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L。 停车视距:ST是司机发现前方障碍物进行制动时所需要的最小安全距离,相当于动力净空长度减去车的长度。 道路容量C: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可以合理期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相当于通行能力)。 论述交通规划方法: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出行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2. 说明居民出行和货运OD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居民(OD调查)出行调查:目的:为了取得客流的出行生成规律以及土地使用特征、社会经济条件等。调查的内容包括家庭地址(交通区)、用地性质、家庭成员情况、经济收入、出行目的、每日出行次数、出行时间、出行线路、出行方式等。调查方法:家庭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来源,所以一般都采用抽样家访的方法进行调查。 货运调查:方法:采用抽样发调查表或深入单位访问的方法。内容:调查各工业企业、仓库、批发部、货运交通枢纽和专业运输单位的土地使用特征、产销储运情况、货物种类、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吞吐情况、货运车种、出行时间、线路、空驶率以及发展趋势等情况。目的:在于取得出行率生成规律以及土地使用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资料。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 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通常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1、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分布,分析在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车辆出行次数和流向;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配。2、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城市运输和交通方式,及所占比例3、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或旧城道路系统改造规划方案,提出城市货运与客运交通的流量、流向分布图,为修正道路系统提供依据 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

城市道路的运输特点:1机动灵活性大2普及面广适应性强3速度快,造假低4运量大 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基本途径:1必须认识交通的社会地位2必须要有适当的城市交通投资3解决城市交通的堵塞,必须要有科学理论4城市总量消减5交通流量均分6交通连续7交通分离 人行道设计:a:适用于人行道宽度不足反种植单行行道树,尤其适用于两边商店多,公共文化机构多的主干道上,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b:适用于过街行人量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行人与车行道之间设绿化带在人行横道处设断口,这种形式有利于行人安全,有利于交通组织,车轮溅起的污泥和扬起的尘土对行人影响较小。C:适用于支路或住宅区道路上,布置有两条绿带,一条是花卉丛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另一条是行道树,沿路缘石布置须沿屋檐墙角散水地带,筑砌护坡,以免积水影响房基的稳定。d:在人行道上布置两条绿化带靠近建筑的一条供就近行人或进出商店的人使用;另一条供过路行人使用,避免相互干扰,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商业文化设施比较集中的街道上。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的目的在于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并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国标的分类: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 路 4.支路按道路功能的分类:1交通性道路(交通性主干路,交通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习题集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选择题 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回答1~3题。 1.自公元177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逐渐增速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B.自然生存条件的逐步改善C.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D.国际大环境的相对稳定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社会初期,人口的死亡率很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 B.世界每增长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长 C.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力军 D.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首先是从发展中国家开始的 3.下列属于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 A.缓慢增长B.人口总量均匀增加C.迅猛增长D.人口增速减缓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4~5题。

4.与“人口自然增长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时期是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5.在Ⅰ期( ) 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下表为2008年我国人口统计表。 6.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 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 D.经济增长很快,城市化水平很高 7.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教育、医疗压力过大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 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D.环境承载力已趋极限 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1964~2008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 8.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 A.大于等于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9.进入2008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读图,完成10题。

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同步练习7 新人教版必修2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选择题 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 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代后 2.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解析:第1题,农业革命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工业革命使人口迅速增长,而“二战”后的新技术革命使人口迅猛增长。第2题,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经济、政治、人口政策、文化及宗教、医疗卫生条件及自然条件等。 答案:1.C 2.B (2010·南通调研)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3~4题。 3.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①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④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答案:B 4.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国家政策②自然环境③社会福利④文化观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有:社会福利高,不需要担心养老问题;人口

素质高,生育观念变化。 答案:C (2007·上海高考)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回答5~7题。 5.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解析:对比分析该图1980~2025年人口金字塔图可知,0~15岁少年型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故C、D说法错误;20~45岁年龄段(年轻人口)人口比重2000年至2025年呈下降趋势,说明年轻劳动力会逐渐短缺;60~80岁老年人口比重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老龄化趋势显著。 答案:B 6.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解析:老龄化现象是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一种体现。分析2000年和2025年结构图看出,60~80岁女性比重线段长于男性比重线段,说明该年龄段女性平均寿命长于男性。对比各选项知A项正确。 答案:A 7.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 解析:从2000年和2025年人口金字塔图看出,各年龄段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几乎相等,这是发达国家“现代型”人口增长类型的突出特点。各选项中只有B项日本为发达国家。 答案:B (2010·百校联盟调研)右图是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组成图, 图中a、b、c分别表示1940年、1970年和2008年的人口年龄结 构比重状况。读图回答8~9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特征有( ) A.青壮年劳动力充足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Ⅱ综合练习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Ⅱ》综合习题集 一、选择题 1、铁路轨距指一条线路两钢轨轨头内侧之间的距离,我国铁路采用的标准轨距为()。 A、1067; B、1000mm; C、762mm; D、1435mm 2、下面的各条国道中哪条是从北京放射出来的公路?() A、G201; B、G101; C、G302; D、G203 3、某城镇需在东西向铁路上增设南北向铁路线,下面那个方案合理?() A 方案一; B 方案二 4、机场在城市中布局的位置下图中不合适的是?() 5、下列某大城市道路网规划中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的道路网等级级配是合理的?() A、1:1:2:4; B、1:2:3:7; C、1:2:3:4; D、1:2:5:4 6、下面哪种城市道路网形式的网络连接度最高?() A、方格网; B、环形放射式路网; C、自由式路网; D、放射式路网 7、中间站在铁路网中分布普遍,是一种客货合一的车站,为了避免铁路切割城市,最好铁路从城市边缘通过,并将(),使货场接近工业、仓库区,而客站位于居住用地的一侧。 A、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一侧 B、铁路货站在城市对侧、客站在城市同侧布置 C、铁路客站在城市对侧、货站在城市同侧布置 D、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对侧

8、在进行小城镇的铁路中间站布置时,当货运量大而同侧又受用地限制,且铁路货运量大、职工人数少的工业企业多布置在城市主要用地的对侧时,宜采用怎样的中间布置形式?() A、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一侧 B、铁路货站在城市对侧、客站在城市同侧布置 C、铁路客站在城市对侧、货站在城市同侧布置 D、客站与货站均布置在城市对侧 9、城市铁路客运站必须有城市的()连接,直接地通达市中心以及其他联运点(车站、码头等)。 A、快速路 B、主要干路 C、支路 D、高速公路 10、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尤其零担货场)应怎样选址?() 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 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 C、应设在郊区 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 11、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以某几种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应怎样选址?() 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 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 C、应设在郊区 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 12、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为城市服务的中转货物装卸站应设在哪儿?() 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 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 C、应设在郊区 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 13、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对危险品、有碍卫生的货运站应设在哪?() A、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 B、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区 C、应设在郊区 D、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 14、立体交叉可分为两大类,(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

新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一、道路交通基础 1、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 也叫快速干道 通——-快速、长距离交通; 全市性干道 2、主干路 也叫主干道 通为主——以交通功能为主; 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 3、次干路 也叫次干道 通兼达——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分区干道 4、支路 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 达 ——以服务功能为主; 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Ⅰ、Ⅱ、Ⅲ级。 特大、大城市——Ⅰ级,中城市——Ⅱ级,小城市——Ⅲ级 2、交通三参数Q 、K 、V 及三者关系 关系式 基本关系:V K Q ?= 线性关系: 抛物线关系: V f ——自由车速 K j ——阻塞密度 3、通行能力 与Q 区别 概念: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数(行人数)。 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区别: 通行能力:是“能力”, 检验道路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依据。 交通量:道路上实际的通行数量。 二、交通规划、路网规划 1、城市交通模式 2、交通规划步骤 1.交通调查。 2.交通预测---由调查资料,建立交通需求模型,进行现状分析和未来交通预测。 3.交通规划 1)提出交通战略方案 2)提出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并评价优化。 (1 )f j K V V K 2 ()f j K Q V K K

3、OD调查出行,区内(间)出行 OD调查的概念 含义:对交通的发生,终止所做的调查。 必要性:因为Q,V调查,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道路上的流量流速。 OD调查:对客流流向调查(包括起讫点,路径…..) 出行 定义: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的全过程。 特点:一个目的,两个端点。 区内(间)出行 区内出行定义: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 区间出行定义:起讫点在不同交通区的出行。 4、交通预测四步法,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 四步法 1.出行产生预测:预测各交通区出发,吸引的出行总量。 2.出行分布预测:预测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量分布。 3.交通方式的选择预测:按交通方式的选择将预测的出行量换算为交 通量。 4.交通量分配预测:将预测交通量分配到路网(道路)上。 平均增长系数法 内容:由现状出行分布表(OD表),出行产生预测的发生吸引出行总量,预测未来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 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 (Fi—i区间出发量增长系数,Fj—j区间吸引量增长系数) 计算过程:修改系数,多次迭代,不断逼近,直到<=?5、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内容:M,V 6、路网规划:规划指标、路网类型 规划指标 衡量路网是否满足交通需求指标有: 非直线系数ρ 路网密度δ 道路面积率γ 人均道路面积λ 名称公式单位范围 无≥1 非直线系数ρ β=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

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和组成。 2、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辆/小时,宽度为。 3、《周礼》中把城市道路网分为、、和四个部分。 4、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是:、、和。 5、平面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和的交叉口。当进入交叉口的混行交通量超过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或环形交叉口任何一个交织路段通过的交通量超过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时,不宜采用平面环形交叉。 6、平面弯道设计时在限界内必须清除高于米的障碍物,包括灌木和乔木。 7、各类机动车分到行驶时,小客车每条车到宽度米;其他车型当设计车速小于40km/h 时每条车到宽度米,当设计车速大于40km/h 时每条车道宽度米。 8、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一般不超过条。 9、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有:、、、和五种。 10、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和两大部分。 11、城市交通的四个基本因素:、、和。其中,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和。 12 、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和四部分。 13、临近建筑交通组织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把与合理地组织成为有机整体。 14、横断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和,合理确定道路各组成部分的、和。 15、按修筑路面的材料,路面可分为:、和。 16、《马丘比丘宪章》强调是和的基本要素。 17、城市道路景观要素可分为和两类。 18、在以放射式道路交通为主的城市中心外围建环行道路在于() A 缓解过境交通对市中心的压力 B 扩大市中心的交通容量 C 缩短对角交通的直线距离 D 方便各个方向之间的横向联系 19、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的办法是() A 城市工业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 B 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C 就近布局工业区和生活区,减轻道路负担 D 建造高架道路,立交桥和地铁 20、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交通线路拥堵 B 交通工具发展滞后 C 交通设施比较陈旧 D 城市交通空间不够 21、解决城市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A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 限制人行道发展 C 建设高架道路 D 让主干道通过市区

城市道路与交通汇总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综合练习(道路规划部分) 一、 填空题 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四类。 2、 交通岛有方向岛 、分隔岛 、中心岛 和安全岛 四种形式。 3、 简单平面交叉口解决左转的三种方式是: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实行交通 管制、变左转为右。(不确定) 4、 交叉 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的影响最大, 合流 冲突点次之, 分流 冲突点最小。 4、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2倍。 5、无信号灯控制的十字交叉口冲突点有16个。 6、车头间距是指同方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车头时距是指同方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两邻两辆车驶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 7、为保证十字交叉口排水,至少要保证有 一 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叉口。 8、当相交道路纵坡都为零时,可将交叉口中心的设计标高 稍微抬高一些,或者将相交道路的街沟设计成 锯齿形 。 9、匝道包括三个部分:离开原线的驶出道口、匝道经行的路段、汇入另 一路线的驶入道口。 10、当主、次干路相交时,可将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设计成 长 圆形,,以利于主干路的通畅。 11、环形交叉口的机动车道 一般需设 1条右转车道, 1条绕行车道和 1条交织车道,当交织段较长>60m 时,可设 2 条交织车道。 13、道路平曲线要素有直线 、圆曲线 和缓和曲线 。 14、道路的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分别是切线长T=Rtan ?? ? ??2a 、 外距E=R ??? ?? -12sec a 、弧长L=Ra 180π、半径R=Tcot ?? ? ??2a 。

15、设置凸形竖曲线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视线视距的要求;设置凹形竖曲线的主要目的是缓和汽车的颠簸和震动和满足视距的要求。 16、在道路弯道上设置平曲线时,因受地形地物所限,半径不能加大,若车速增加,则横向力系数也增加,使乘客感到不舒服,此值一般取0.1-0.16。 17、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的路面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等三个结构层构成。 18、交叉口竖向规划时,根据相交道路的纵坡的方向不同,可以归纳为位于凸地顶部交叉口、位于凹地顶部的交叉口、位于倾斜的分水线(山脊线)的交叉口、位于山谷线上交叉口、位于斜坡上交叉口、位于鞍部的交叉口六种基本形式。 19、机动车停车场设计中,车辆的停发方式按其与通道的关系可分为前进停车,前进发车、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后退停车,前进发车三种类型。 20、路拱的基本形式有抛物线型路拱、直线型路拱、折线型路拱、单坡。 21、支路可不设路缘带,但应保证25 cm的侧向净宽。 22、设计车速大于50 km/h时,城市道路宜设中央分隔带及机非分隔 23、设计车速小于40km/h时,城市道路的缓和曲线可用直线代替。 24、一般情况下,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设计车速应按各级道路设计车速的0.5-0.7倍取值,直行车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 25、一般竖曲线半径应按100的整数倍取设计值。 26、为保证汽车在转弯时不侵占相邻车道,凡小于250m半径的曲线路段均应在内侧加宽。 27、驾驶员的视觉判断能力与车速密切相关,车速越高,其注视前方越远。 28、城市道路用地面积一般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29、当道路条件一样时,通常将会车视距简化为停车视距的2 倍计算。 30、道路的设计年限包括交通量设计年限和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前者是指设计年限内期望不发生拥挤或者堵塞;后者是指设计年限内期望不发生路面结构的破坏)。 31、绿化带可分为行道树绿带、分隔带绿地和街边绿地,总断面宽度一般占道路总宽度的__15_%-__30_%。 32、在市区建筑容积率大于4的地区,支路网密度应达到一般规定数值的2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 结构 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 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 3. 参考书目 绪论 一.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 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二名词解释 1. 绿波交通 第一、二章 一. 填空题 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 1. 交通量 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3. 服务水平 4. 服务流量 5. 动力因素 6. 停车视距 三.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 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 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 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试从车辆动力特征的观点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6. 何谓通行能力?它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7. 为何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要比理论通行能力小?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8.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何希望采用C级服务水平?而在公路设计中,希望采用B级服务水平? 9. 交通量观测资料有何用途? 10.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11. 何谓高峰小时交通量? 何谓通行能力? 两者有何区别? 在设计道路时,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2. 停车视距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如何? 13. 对道路的路段,十字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观测方法,有何不同? 14. 一条常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在平日高峰和紧急状态时,每小时可以疏散多少人?(包括步行,乘车或骑车) 15. 试画出车速,纵向附着系数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图。 16. 试画出汽车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动力特性图。 第三、四章 一. 填空题

领导班子剖析材料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领导班子剖析材料 按照集团公司党委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公司党委结合班子建设、经营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实际,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组织学习、交心谈心、撰写材料等各个环节,广泛征集到全体员工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意见建议191条,经过梳理后总结为44条,认真查找了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为开好这次民主生活会做了充分准备。下面,我代表公司领导班子作对照检查,不足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 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以来,公司党委深入推进整改落实、持续转变工作作风,严格做到思想上不放松、标准上不降低、力度上不减弱。针对研究确定的50项整改内容,建立“挂号、销号”制度,实行每月进行计划考核与重点任务跟踪问效相结合的推进机制,确保了整改落实工作的按期推进和有效实施。目前,整改落实工作任务中50项内容,有47项已整改落实到位或基本到位,3项正在抓紧推进。共新建制度67项,修订完善制度19项,废止制度14 项。通过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深入一线密切联系职工、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整治五个“两张皮”现象等有力措

施,使得公司超标接待、铺张浪费、公车私用现象得到严格禁止,“两张皮”现象得到明显好转,谋划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职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在公司上下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活动取得的成果仅仅是初步的,基础还不稳固,还有整改事项尚未完全兑现,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真正破解,上下联动的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后续工作中,公司领导班子要持续用力、一抓到底,带动全体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党委安排部署上来,牢固树立持续作战、长期整改的理念,坚持不懈地开展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聚焦“四风”问题,坚持不懈地推动整改落实和专项整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兑现做出的公开承诺,以整改落实的实际成效交给职工群众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取得的成绩 一年来,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公司领导班子团结一心、齐肩并进,回顾总结一年的各项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得益于公司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得益于全体员工长期坚守一线付出的艰苦努力,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务实发展、高效和谐的工作理念和公平正义的氛围导向,得益于公司大力推动安全管理、设备检修、人才培训、现场维稳、党群文化等各项基础保障工作,为推进公司平稳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 三、存在的问题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试题选

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试题选 、填空题 1、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_城市运输系统_、_城市道路系统 _和_城市交通管理系统_组成。 2、 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 000-1000 _辆/小时,宽度为」_。 3、 《周礼》中把城市道路网分为经涂、—纬涂_、环涂和—野涂_四个部分。 4、 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是:—低速让高速_、_次要让主要_、_生活性让交通性—和适当分离。 5、 平面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 _快速路]和_主干路_的交叉口。当进入交叉口的混行 交通量超过—2700 _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或环形交叉口五何二个交织路段通过的交通 量超过_14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时,不宜采用平面环形交叉。 6平面弯道设计时在限界内必须清除高于 」.2 —米的障碍物,包括灌木和乔木。 7、 各类机动车分到行驶时,小客车每条车到宽度_3.5 —米;其他车型当设计车速小于40km/h 时每条车到宽度 3.5 _米,当设计车速大于40km/h 时每条车道宽度_3.75 —米。 8、 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一般不超过 _4 —条。 9、 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有:棋盘型、 —中心放射型_、环线型、混合型和主辅线型五种。 10、 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 _城市交通_两大部分。 11、 城市交通的四个基本因素:用地、—人_、—车—和路 J 中,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 和—“泽” _。 12、 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 车行道_、 _步行道_ 、 绿化带和 _分隔带_四部分。 13、 临近建筑交通组织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把 _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与外部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线合理地 组织成为有机整体。 14、 横断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功能要求和 _规划交通量—,合理确定道路各组成部分 的 ______ 相互位置_、宽度和高差。 15、 按修筑路面的材料,路面可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路面_和砂石路面。 16、 《马丘比丘宪章》强调_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 17、 城市道路景观要素可分为 _主景要素_和_配景要素 _____________ 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 18、在以放射式道路交通为主的城市中心外围建环行道路在于( A D ) 23、 从( D )上,将城市综合交通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 (A )地域关系 (B )运输性质 (C )交通位置 (D )形式 24、 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城市道路设计的基础工作的是 (D ) (A )交通量调查 (B ) OD 调查 (C )步行调查 (D )交通调查 25、 在居住区内部道路布置中,要求红线宽度为 15?20m 路面宽度7?10m 的是 (B ) (A )居住区级道路 (B )小区级道路 (C )居住生活单元级道路 (D )宅前小路 26、 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中,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破坏,并把荷载向下扩散的结构层是(A ) A 缓解过境交通对市中心的压力 B C 缩短对角交通的直线距离 D 19、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的办法是( A 城市工业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 C 就近布局工业区和生活区,减轻道路负担 20、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A 交通线路拥堵 B 交通工具发展滞后 21、 解决城市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A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 限制人行道发展 22、 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原则有( BD A 增加市中心区的路网密度 B C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 D 扩大市中心的交通容量 方便各个方向之间的横向联系 D ) B 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D 建造高架道路,立交桥和地铁 ) C 交通设施比较陈旧 D 城市交通空间不够 A ) C 建设高架道路 D 让主干道通过市区 ) 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节约用地,保护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