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标准成本过账逻辑和基本原理

SAP标准成本过账逻辑和基本原理
SAP标准成本过账逻辑和基本原理

[转载]SAP标准成本过账逻辑和基本原理

(2012-12-20 00:56:41)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SAP标准成本过账逻辑和基本原理作者:zzcwing

前言:公司上线SAP,过程比较坑爹。此软件对企业业务流程规范性要求相当高,不成熟的企业很容易导致业务和账务同时混乱,尤其是CO这一模块且主要业务逻辑同国内软件有着巨大的差异。目前顾问和网上撰写的CO操作手册确有如何操作的说明,但尚未有其原理的解释,未免令实际操作人员比较茫然,不明白CO结账会导致什么结果,这便是撰写本文本的契机,望这点浅见给予深受此软件虐待的财务同行和对此软件有兴趣的同学一点帮助。

内容目录

一、标准成本定义及SAP中的实现方法

二、标准成本SAP中的基本账务体系

三、功能范围5101科目计入和结转规则

四、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详解

一、标准成本定义及SAP中的实现方法

标准成本定义:

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实际业务中,标准成本是以对自制产成品一定规则建立的一套比较稳定和客观的成本标准值,以此作为标杆同实际成本对比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标准成本基本排除不应该发生的浪费,被认为是一种“应该成本”。SAP中实现方法:

对于SAP中管理全部以物料号及物料号的主数据为依托,需要对每个产成品的物料号建立标准成本才可以投入使用。实现方法如下:

1、产成品的料号主数据财务和成本视图价格标志设为S(标准价),不勾选无成本核算

2、对每个产成品料号建立相应的BOM和工艺路线,BOM对应的每个产成品的标准材料耗用量,工艺路线对应物料会在某条产线消耗的节点。

3、对每个产线成本中心设置作业类型,作业类型相当于该产线会发生每单位产出的基本费用成本消耗。(一般分,人工、维护、水电、辅料等,维护单位产出的标准工价)

单个物料的单位标准成本即等于=标准BOM的材料成本消耗合计+对应产线生产该物料的标准作业成本消耗合计

4、每个成品的物料号建立时必须先对该物料号按照以上逻辑做标准成本估算和发布,

二、标准成本SAP中的基本账务体系

账务要点:

1、从流程可以看到,差异科目在当月都是结0的,单层差异来源于订单结算,去向是该物料的当月直接领用消耗、多层差异结转和存货。同时多层差异由单层差异卷积,去向为领用消耗、发出商品和库存。

2、发布下月标准成本必须同时开启下月的物料帐和财务账。一旦下月的物料账开启,下月的财务账也必须开启,因为只要开启了物料账,即便某成品物料仍旧在当月做物料移动,那系统会自动判断是否下月标准成本已经发布:若发过下月的标准成本,且上下月间标准成本不一致,则会自动生成标准成本差异凭证到下月;若未发布,则下月延用当月的标准成本,不产生任何凭证。所以一旦物料账期打开,系统其实随时可能会对下月做出财务凭证来,继而要求财务账期也要打开。

三、功能范围5101科目的转入和结转规则

基本流程如下:

从流程上看,成本的计入分为两条线:费用流和材料流,两者都最后汇总到生产订单,由订单作为最终产出的媒介进入库存。

1、材料流:

直接订单领料,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的材料投入

凭证:借:生产成本-材料投入贷:原材料

2、费用流:

间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从财务上讲计入制造费用。

凭证:借:费用贷:应付/原材料等

该间接要分摊到产线。在SAP中,CO中的次级成本要素作为接收者,全部接收辅助部门按照一定比例结转到产线的费用。注意此时仅是CO凭证,不是FI凭证

直接制造费用:由产线自身发生的费用,比如直接人工等,这些直接计入产线的成本。

凭证:借:成本-直接人工/其他耗用等贷:应付工资

3、报工,产出确认:

报工即是订单产出的确认,产线将汇总的全部费用按照每条订单的产出按比例结转到生产订单。注意此时也仅是CO凭证,不是FI凭证

4、月中的订单产出:

订单产出按照标准成本进入存货。

凭证:借:存货-产成品贷:生产成本(标准成本)

5、订单结算:

月底CO88订单结算处理一旦完成,自动汇总所有订单的实际投入成本(即投入的材料流和费用流,流程图中红色箭头中的正数部分),同订单月中产出对比(流程图中生产成本产出,负数红字部分),若有差异产生差异科目。

凭证:借:单层差异贷:生产成本-订单结算

(以实际投入大于标准成本为例)

流程要点:

红字部分为5101功能范围下的科目,完成订单结算后,5101科目下的所有科目借贷余额为0(FAGLL03),才算结清,否则说明必然有一步结转未结清。此意味:材料投入+费用投入=产出成本(标准成本+差异)四、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详解

标准成本体系会产生各种差异。对于产成品而言主要差异有两点:

A、上下月之间标准成本估算差异。

B、本月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1、上下月之间标准成本的估算差异

举例而言:

A、3月某产成品A,本月库存1个,本月标准成本100,标准成本库存100。

本月财务存货科目余额:100。

B、假设本月该产品未作生产,未有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3月底财务存货科目借方余额:100。

C、月底,打开物料账和财务账,对4月A产品进行标准成本重估和发布,假设BOM变更或者材料价格变化导致A产品标准成本重估变为120。

D、系统在4月份生成一张凭证:借:存货20 贷:价格重估差异20。4月期初财务存货科目借方为:120,同样库存明细账中的A产品存货价值变为120。4月月中A产品便以120的标准成本做出库和入库。

2、本月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以上例而言:

A、3月某产成品A,本月库存1个,本月标准成本100,标准成本库存100。

本月财务存货科目余额:100。

B、假设本月该产品生产1个,实际成本130,本月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30。生成凭证:借:差异30,贷:生产成本-订单结算30

C、同时该生产出来的1个产品A被发货。30的差异要在库存和发出商品之间分摊。

D、月底,打开物料账和财务账,对4月A产品进行标准成本重估和发布,假设BOM变更或者材料价格变化导致A产品标准成本重估变为120。

E、系统在4月份生成一张凭证:借:存货20 贷:价格重估差异20。同时,库存明细账中的A产品存货价值变为120。4月月中A产品便以120的标准成本做出库和入库。

F、3月底做物料帐结账,订单结算的差异30要在库存和发出商品之间分摊。库存和发出的比例为1:1,那么生成凭证:

借:存货15,贷:差异15;

借:发出商品15,贷:差异15;

差异科目截平,3月底存货科目余额变为:115。同时4月份产生一笔库存差异的回冲:

借:差异15,贷:存货15。

G:此时4月初产生了两笔差异凭证:

一笔来自于3月和4月的标准价格重估差异:

借:存货20 贷:价格重估差异20

另一笔来自于3月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订单差异结算的回冲:

借:差异15,贷:存货15

同时,3月底存货科目余额为:115,那么结转到4月,4月初存货科目余额:

115-15+20=120,与上列相同。

总结: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差异科目而言,每月是截平的,而对于存货科目而言每月不但包含上月结转下来的库存实际成本,还要加上下月间的标准成本重估差异和上月标准成本同实际成本差异的回冲。

如果每月都做标准成本重估,且每月标准成本重估结果都不一样,那么意味着每月都会有固定的一笔标准成本重估差异在月初出现。同时由于实际成本不可能每月与标准成本完全一致,每月初回冲的实际与标准差异其实是过去月份的不断累积。频繁地发布标准成本会令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变得难以分析,失去标准与实际对比的意义。

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 众所周知,ERP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 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 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 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 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 ( 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 )和产品销售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2> 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alue Added)。<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4> 给ERP 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 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 ) 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物料 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 这样就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Multilevel BOMs )。图1就是一个多层 物料清单。对于多层物料清单,ERP系统首先计算物料清单中最低

SAP标准成本估算样本

标准成本估算 一、成本估算 事物码: CK40N, 进入页面A 1.点击左上角的, 进入页面B 日期必须是之 1.成本核算运行: 给成本核算起一个名字, 如, z0004, 并进行简单 描述 2.成本核算运行日期: 确定成本核算开始日期 3.成本核算变式: 点击小方框, 进入右边的页面, 选择ZPC1, 也是唯一的选择 4.成本核算版本: 因为每个月只能发布一次, 因此只能选择1 5.控制范围: 8000

6.公司代码: 7100 保存, 回车进入页面C 说明创 1.对页面C下方部分SELECTINO后面的进行运行, 进入页面 D

1.1MATENTAL NUMBER: 输入物料号( 批量发布时, 能够输入物料号到物料号, 或者不输物料号) 1.2PLAN: 输入公司代码, 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3always: 必须勾上 1.4后台处理: 一般不勾 回车进入页面E 此时Selection参数后面出现了, 点击, 再点击, 刷新, 进入页面F

在页面F中, Selection一行中, 状态已变成绿色 1.5同理STRUCT .EXPLOSION,Costing, 进入页面后, 把后台处理, 勾掉, 保存, 使后面出现, 点击, 点击, 刷新 1.6Analysis: 点击, 进入下方页面选择第一个

1.7 Marking: 点击, 进入页面G 1.7.1如果是第一次发布, 7100前面会显示红灯, 需要点击7100进去运行一下, 然后就会变成红灯。因为有人发布一次了, ( 一个月内一个公司代码, 只能运行一次) 因此已经变成绿色了, 能够后退, 跳出这一步。点击后退 1.7.2 Marking: 点击, 进入页面H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问答,供大家参考。 1. CK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 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而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用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K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生成,就可以取到值。 2. 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示消息号:“M3 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 E/50。 3。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 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一部分.如下图: 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

4. CK11N出现消息:KC694”No struc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internal activity”是什么原因? 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是手工维护和OKTZ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的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对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详细解释可参考note:1658589 备注说明:OKTZ中“初级成本构成分割”一般情况下不勾选。 5. CK11N和MR21的关系是什么? 答:如果先使用MR21维护半成品、产成品标准价格(价格标识为S),则可以后续使用CK11N继续更新价格,但如果一旦使用CK11N更新标准价格后,则系统不再允许使用MR21修改标准价格.此时如果使用MR21修改价格,系统提示会消息号CKPRCH025.

SAP标准成本估算

标准成本估算一、成本估算,进入页面A事物码:CK40N ,B1.进入页面点击左上角的日期必须是之后的日,并进行简单描述成本核算运行:给成本核算起一个名字,如,z00041.期,不能是已过去的2.成本核算运行日期:确定成本核算开始日期日期 3.成本核算变式:点击小方框,进入右边的页面,选择ZPC1,也是唯一的选择 4.成本核算版本:因为每个月只能发布一次,所以只能选择1 5.控制范围:8000 6.公司代码:7100保存,回车进入页面C 说明创建成功,已保存 1.对页面C下方部分SELECTINO后面的进行运行,进入页面D NUMBER:输入物料号(批量发布时,可以输入物料号到物料号,或者不输物料号):输入公司代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必须勾上 后台处理:一般不勾回车进入页面E

F进入页面,刷新,,再点击,点击参数后面出现了Selection此时.一行中,状态已变成绿色在页面F中,Selection 进入页面后,把后台处理,勾掉,保存,使后面STRUCT .EXPLOSION,Costing,同理 ,,刷新出现,点击点击 ,进入下方页面选择第一个:点击 :点击进入页面, Marking G然后就会变成红7100进去运行一下,7100前面会显示红灯,需要点击如果是第一次发布,只标记标准价格,因为有人发布一次了,(一个月内一个公司代码,只能运行一次)灯。所以已经变成绿色了,更改价格,不更新可以后退,跳出这一步。点击后退 Marking:点击,进入页面H

勾上代表测试运行,不勾上代表,直接显示结果:勾上代表显示清单,不勾上代表不显示清单勾上代表后台处理,不勾上代表前台处理,一般不勾后退发布标准价格,发布以 RELEASE: 点击,进入页面I后,系统会更新价格 TEST Run:勾上代表测试运行,不勾上代表,直接显示结果 With List Output:勾上代表显示清单,不勾上代表不显示清单 Background processing:勾上代表后台处理,不勾上代表前台处理,一般不勾,保存,后退,进入页面K 中途改了一个物料.

(完整word版)sap erpfico标准成本发布指导手册

本文档用于指导滚算物料标准成本相关的操作。本文档以模拟场景的方式演示物料标准成本滚算,并在过程中对部分业务、概念做出了说明及解释。 模拟工厂:2010 模拟场景一:6月正常经营过程中,月中新增物料,财务发布价格; 模拟场景二:6月底正常滚算标准价,发布在7月; 财务人员在系统正式运行过程中,该文档可用作操作参考。 模拟场景一:6月份月中新增物料 1.新增物料扩建财务视图 当月中发生新增物料,业务部门维护好物料主数据相关视图后,将物料编号提交给财务部门,由财务人员维护物料主数据的“会计1”、“会计2”、“成本1”、“成本2”4个视图。操作如下: 1.1业务人员提供新增物料清单: 1.2 判断是否维护计划价格

1.3提供计划价格 需要维护计划价格1的物料需要相关人员(如采购人员)提供计划价格。 1.4扩建计财务视图 事务代码:MM01 输入事务代码,跳转到如下界面: 不用修改行业领域、物料类型,直接输入物料号,回车,界面跳转到如下格式(系统会自动带出来该物料的行业领域、物料类型等属性): 再回车,跳出“选择视图”对话框:

点击会计1、会计2、成本1、成本2前的小方框,以选中该4项视图,点击,跳出“组织级别”对话框: 输入工厂,比如本例中输入2010工厂,点击,跳转到如下界面:

根据物料类型输入“评估分类”,基本单位为“克”的物料,需要修改“价格单位”为1000;基本单位为“千克”的物料,价格单位默认为1;如果是五金材料,还需要修改“价格确定”为2,并修改“价格控制”为V。 如下图: 不要在“标准价格”“周期单位价格”里输入价格! 一直回车,直到跳转到“会计2”页签,如下图: 该视图中,不需要输入任何信息,回车,跳转到“成本1”视图: 在“特定工厂的物流状态”字段选择“99 限制物料移动”,其他字段默认。

SAP标准成本构成

标准成本构成 机种标准成本=材料费用+机器费用+人工费用+摊体费用 一. 材料费用: 根据BOM中各原物料的标准用量* (1+损耗率) * 物料单价 在SAP中需要建立BOM(设定物料用量),Routing(设定制程不良) 和物料主檔(设定物料单价)才能计算; 二. 机器费用: 生产耗用的机器工时* 对应的”作业类型” 费用基数 作业类型指工厂制造流程中的某一种生产方式,例如:单射,双射, 网印等… “作业类型” 费用基数(单位:RMB/Hr) = 参与该生产方式的机器 月折旧总费用/ 该作业类型本月可提供的作业量; 作业量一般以月为计算范围,指一个”作业类型”里的机台或者人 力每月考虑嫁动情况下可提供的产出能力(一般以Hr为单位); 例如: SZ “单射射出”作业类型(代码:1010)共有23台射出机台,每 月可提供的1010 的工作量为: 23台* 21Hr/Day * 26Day * 0%(嫁 动率)= 10046.4 Hr ; 假设1010包含的射出机,模温机,机械手,供料系统等月折旧费用为 10W RMB, 故1010 的作业类型的费用基数为: 100000 RMB/ 10046.4Hr = 9.95 RMB/Hr . 注:同一作业类型中的机台不论设备价值如何,其费用基数均一样. 三. 人工费用: 生产耗用的人员工时* 对应制程所属成本中心的人员费用基数 人员费用基数按照制造部门直接单位的成本中心划分,以月为计 算范围; 人员费用基数(单位:RMB/Hr) = 本月某成本中心使用直接人员的 费用(主要为人员薪资)总额/ 该成本中心本月人员作业量 例如: SZ 制一课射出组成本中心162411,预计使用人员数量为: 100人(两班),,则162411成本中心的人员作业量为: 100*10.5Hr*26*95%=25935 Hr ,预估本月直接人员费用20WRMB, 162411其人员费用基数为: 200000RMB / 25935Hr =7.7116 RMB/Hr ; 四. 摊体费用: 生产耗用的费用工时* 对应制程所属成本中心的摊体费用基数 摊体费用基数也是按照制造部门直接单位的成本中心划分,以月 为计算范围; 摊体费用基数(单位:RMB/Hr) = 某成本中心的摊体费用总额/该

SAP成本计算

1月20日 SAP 产品成本计算流程 SAP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工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sales order)计算成本。其中,按工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很多公司采用,我们也以此为例说明SAP产品计算的流程。 一、 SAP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的不同点: 1.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是月底一次性计算,但SAP提供在工单建立时就可计算出目标成本。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比如发料,报工时等,成本会立即计入工单之中,即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Simultaneous Costing. 2.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目转到在产品(WIP),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目。SAP不同,发料时先计入损益科目,月底结算如果工单没有全部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工单没有完成,WIP被计算出来,否则表示工单完成,没有WIP, 就只有差异了。公式如下: WIP = GR of MO – Delivery cost of MO 二、成本计算流程 1. Product cost planning 通过成本计划,物料的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作为物料价格和存货计价的参照 2. 产品成本计算涉及的日常操作 1)Goods issue to production order向工单发料 工单发料在FI模块中会产生如下凭证: DR: 物料消耗科目(P&L) CR: 存货( 如RM) 物料消耗科目因为属于P&L,因此在CO中属于 Primary cost element,发料会产生CO文件,如下所示: DR: 物料消耗科目 - 工单 (工单作为成本分配对象 true cost assignment object) 注意这一规律,如果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 entry). CO凭证可用KSB5查看。 2) Activity Confirmation 报工时 生产性成本中心(Product cost center)会向工单提供作业,比如人工、机器工时等。通过报工时,成本从生产性成本中心转移到工单中。CO的分录如下:DR: 次级成本要素(类型为43)- 工单 CR: 次级成本要素 - 成本中心

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标准成本 众所周知,ERP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和产品销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2>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 alue Added)。<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4>给ERP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 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物料 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这样就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Multilevel BOMs)。图1就是一个多层物料清单。对于多层物料清单,ERP系统首先计算物料清单中最低

SAP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CK24 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报工后的工时得到。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 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 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 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 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 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 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元;移动平均价-元; 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元;移动平均价-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 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 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小时;机器-小时;

sap标准成本估算全过程操作手册更多细节要点

标准成本估算 编号:ZD_CO_01 作者: 版本: 1.0

流程图插入到此处: 产品标准成本编制与更新流程

关流程参考第三部分: 1、创建成本中心: 1511AXX(XX为流水号),名称:XXX车间管理部门,类型为:F,层次为:1511600 1511BXX(XX为流水号),名称:XXX生产车间,类型为:F,层次为:1511600 2、为车间1511AXX维护11月的计划费用(管理部门费用不区分作业类型) 为车间1511BXX维护11月的计划费用,计划工时,统计指标数值 *****做到这一步通知老师***** 3、将1511AXX的费用的60%分摊至1511BXX 4、计算车间1511BXX计划作业价格 5、创建物料主数据 半成品:ZBCP-CO-XXX 原材料1:ZYCL-CO-XXX-01 原材料2:ZYCL-CO-XXX-02 6、创建BOM:原材料1和2组成半成品 7、创建工作中心,分配给车间:1511BXX 8、维护半成品:ZBCP-CO-XXX的工艺路线,在车间1511BXX中加工 9、计算ZBCP-CO-XXX的标准价格并标记,不到11月发布不了 成本中心会计概念 1.1成本中心 1成本中心是企业内的最小职责单位,是每一笔费用的具体接收者。创建成本中心主数据时必须将每个成本中心分配给标准层次结构的某个节点,标准层次结构反映了成本中心与成本中心、成本中心与成本中心组、成本中心组与成本中心组之间的关系。标准层次结构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成本中心组,当然除了标准层次结构中的成本中心组之外,还可根据业务需求在标准层次之外自己定义需要的成本中心组。 举个例子:由于成本中心的考核重点在于它不会形成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收入,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基本上都是把每个职能部门作为成本中心。比如财务、行政、人事、安全等部门都可以作为成本中心管理。当然,生产车间是不是成本中心?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如果按成本核算的划分,我们有可以分为生产性成本中心和非生产性成本中心,也就是我们在定义成本中心类别的时候所要用到的(成本中心类别参照成本中心配置章节)。注意,生产性成本中心期末余额为零,因为期末应该全部结转到产品成本。 思考:如果生产性成本中心期末有余额该如何处理? 生产性成本中心期末可能会出现成本中心吸收过量或吸收不足(还记得怎么查询吧), 老方建议一次性转入销售成本。不知道哪位大虾还有更好的办 1.2作业类型 作业类型代表由成本中心生产输出的一些形式。作业类型的通用例子包括劳动小时数或 机器时间的分钟数。作业类型用于根据所进行的作业单位数从发送方成本中心向另一CO 对 象(如成本中心、内部订单、生产订单等等)分配成本。单元价格用于评估作业数量。作业 类型分配的优点是将数量和价值流组和在一起。所要求的作业数量在工艺流程中指定,这给 产品成本计划中和成本对象上提供了详细的成本控制信息。 作业类型代表了部门之间提供的一类服务或作业。如IT 服务,修路作业都可以定 义为作业类型,其主数据如下: 1.3作业价格 定义成本中心提供服务和执行功能的性质, 用来把成本分配到其他的成本中心。例如一 类工时工资为50 元/小时。可以利用成本中心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自动计算作业类型的价 格,成本和作业计划完成后,系统通过将计划成本除以计划的作业输出数量计算作业工资。

SAP 标准成本法 简介

许多人都认为成本核算是ERP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正在选型的公司也往往对成本功能非常关注。 我也认为其十分重要,甚至认为应该把成本核算能否自动完成作为ERP实施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ERP软件中一般都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供选择,通常分为两大类: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中一般再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等。说起来各种方法并无优劣之分,然而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为什么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却总有人不喜欢标准成本法?这就成了不得不解释清楚的问题了。 先说说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原因是外资企业多采用标准成本法,或者说在西方国家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我常常听到看到有人这样解释,有时还会加上一句―这是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更多的人可能是更糊涂了,因为他们不明白标准成本法何处体现―先进‖二字。我不认为标准成本先进,实际成本落后,前面说过各种方法无优劣之分。我认为西方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的原因是: o §标准成本简单 o §标准成本有效 说标准成本简单,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复杂。事实确实如此,假定遇到以下业务:物料A库存数量为0,有两个采购订单,价格分别是1元和1.1元,数量都是100个。两个订单到货后,物料A被生产消耗160个,库存剩余40个。发票收到后,价格略有不同,分别是1元和1.05元。这样的情景是经常遇到的,来看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是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的,假定相关科目的初始余额都为0。

比较一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入库业务分录,差不多,标准成本多出一个价格差异而已,一看就懂。领用业务分录,有区别,标准成本很简单,不作解释了。移动加权平均法中168如何得来?是1.05 x 160 =168。单位成本1.05如何得来,是(1 x 100 + 1.1 x 100) / 200 = 1.05。看起来已经复杂不少了。再看发票业务分录,标准成本不过是按发票价格调整了价格差异,很容易理解。移动加权平均法则要根据材料领用的情况调整存货和在制品,也复杂了不少。 有人会说,你做的比较很好,但是实际成本的业务分录我都看得懂,不觉得复杂。是的,从上面的例子,虽然实际成本有些复杂,但是套上计算公式还能理解。可是事情没完,在企业的实际业务活动中,不会总是只有这样的情景。考虑一下如果收到发票时成品加工完毕,在制品已经转出该怎么办?如果收到发票时成品已经发货了,该怎么办?如果是部分成品完工和发货该怎么办?如果部分材料退回供应商该怎么办? 采用标准成本法,成品是否完工,是否发货,是部分完工发货还是全部,以上列出的业务分录都没有变化,材料退回供应商,只要把入库分录按退货数量借贷反一下即可。每天的业务有很多也还是这样,没有什么变化,很简单。 如果采用实际成本法,你得考虑追加多少销售成本,调整成品存货,在制品存货,退货时如何还原,如果是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还要考虑批次。而且每天的业务不只有两三笔,多了怎么办? 采用实际成本法的企业,尤其是采用手工记帐或采用模拟手工记帐的财务软件的企业,有几个能做到按订单核算成本,不都是按月汇总吗?这都是实际成本法中的复杂性造成的。 标准成本有效,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无效,什么地方无效?就是成本控制上无效。有人说我虽然采用实际成本,可是也设置了计划成本,一样可以体现出偏差多少。是的,根据计划成本,可

SAP标准成本估算

. 标准成本估算 一、成本估算A ,进入页面事物码:CK40N 点击左上角的,进入页面B1.日期必须是之后的日 期,不能是已过去的日期 1.成本核算运行:给成本核算起一个名字,如,z0004,并进行简单描述 2.成本核算运行日期:确定成本核算开始日期 3.成本核算变式:点击小方框,进入右边的页面,选择ZPC1,也是唯一的选择 4.成本核算版本:因为每个月只能发布一次,所以只能选择1 5.控制范围:8000 6.公司代码:7100 保存,回车进入页面C '. .

保存 进入页面D SELECTINO对页面1.C下方部分后面的进行运行, :输入物料号(批量发布时,可以输入物料号到物料号,或者不输物1.1MATENTAL NUMBER 料号) 1.2PLAN:输入公司代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必须勾上1.3always: 1.4后台处理:一般不勾'. . E 回车进入页面

F ,刷新,进入页面此时Selection参数后面出现了,点击,再点击 一行中,状态已变成绿色在页面F中,Selection 进入页面后,把后台处理,勾掉,保存,使后面同理STRUCT .EXPLOSION,Costing,1.5 ,,刷新点击点击出现,

,进入下方页面选择第一个1.6Analysis:点击 '. . G,1.7 Marking:点击进入页面 进去运行一下,然后就会前面会显示红灯,需要点击710071001.7.1如果是第一次发布,(一个月内一个公司代码,只能运行一次)所以已经变成变成红灯。因为有人发布一次了,绿色了,可以后退,跳出这一步。点击后退 进入页面,1.7.2 Marking:点击H '. 只标记标准价格,不更新更改价格,.

完整word版,SAP_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 (1)标准成本=标准价* 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 * 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 CK24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 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 的报工后的工时得到。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 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 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 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 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 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计算单 sap付鸿杰

成本核算单 按照国内成本会计,企业的要素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分为直接生产费用与间接生产费用; 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分为直接计入费用与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的要素费用直接计入某种产品,而间接计入的要素费则需要一种”合理”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标准主要有三类: I.产品类:典型的如产品的产量和产值。 II.消耗类:如生产工时,人工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 III.定额类: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 注: [1].直接或间接生产费用都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也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2].制造费用并不都是间接生产费用,它还包括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象机某些器折旧这样的直接生产费用,在企业只 生产一种产品的特例情况下,制造费用是直接计入费用。 在此首先对传统产品成本观点加以简单的讨论,是为了探讨和借鉴别人在ERP财务成本体系在计算设计思路上的突破,最近几年本人花了点时间在研究国内成本会计和SAP之间的Gap,SAP CO顾问可以认真看看国内成本会计关于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和基本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在其中可以明显看出手工记帐时代为了减少工作量在粗略分配中尽量寻找一种更“合理”分配从而整出一大堆分配方案的影子。 间接计入费用分配时先计算费用分配率,再根据各种产品的分配标准额乘以费用分配率,即可求得每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计入要素费用,这是间接计入费用的发生后的期末实际分配规则,而ERP成本管理模块提供的成本控制功能应该是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如果仅仅提供期末费用分配结算的成本模块充其量也就是事后核算的东西。现在需要将间接费用在成本估算时就考虑进去,SAP系统提供了成本核算单这么个东西来处理这个问题,根据“成本核算单”中的附加比率来计算间计入接费用,利用成本核算单可以在产品标准成本估算时就将间接费用考虑进去。 下面讲讲成本核算单的配置和运用,配置路径如图1,简单介绍下图1的12项配置。 [1].Define Origin Groups(Tcode:OKZ1) Origin group(原始组,被翻译成这样也算够惨的)通常在原材料这层用,在成本管理曾面,它将原材料成本根据原始组进一步细分,如图2,假设某电子制造企业将原材料成本按电子,五金,塑胶等进行进一步细分。 在建立原材料物料主数据时可以在成本1视图为该原料分配一个原始组。 Origin group的用途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a.用于By material origin Group更深层分析成本估算结果,没有设置origin group,成本估算只能得到总的 材料成本,在成本部件结构设置中(Tcode:OKTZ),和国内管理软件一样,需要将各种费用要素和成本部件(即成本项目)联接,也就是说要想细分材料成本,有两种主要方法,一是建立诸如材料成本-电子, 材料成本-五金, 材料成本-塑胶等明细科目, 而是只使用材料成本一个科目,通过origin group细分,而SAP一贯强调科目不分层级,所以它倾向使用后者,当然并不意味SAP不能使用前者,SAP是通过Valuation class决定科目的,你完全可以建立多个Valuation class去对应这些科目。 b.用于成本核算单(Costing sheet)的calculation base和Credit中,两者都可根据origin group细 分。 c.在定义成本组件(Tcode:OKTZ)中可根据origin group细分成本部件。 d.计算生产成本差异和WIP能By Originan group细分。 [2].Maintain Overhead Cost Elements(Tcode:KA06) 系统提供41(Overhead)类型的次级成本要素对应成本核算单应用,关于成本要素及其类型请参考本书

SAP标准成本差异分摊流程

CO17_标准成本差异分摊流程 1.流程说明 本流程描述成本核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之前提下将成本差异合理分摊之处理过程。 产生成本差异因素有三种:一是标准成本与采购成本之差异;二是实际生产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异;三是库存商品标准成本重估后形成差异。其中前二项因采用标准成本核算而引成。 本流程涉及的成本差异科目共有: 1)标准成本差异科目:1431010000材料成本差异、1452010000自制半成品-制造差异、1462010010产成品-自制产品-制造差异、1481010000外购商品-采购价格差异。 2)标准成本重估差异科目:1431020000材料重估差异、1452020000自制半成品-库存重工差异、1462020010产成品-自制产品-库存重估差异、1481020000外购商品-重估差异。 成本差异分摊必须满足所有存货帐(原材料帐、外购商品帐、产成品帐、半成品帐、在制品帐)关闭后方可进行。 库存商品重估差异由于非经常性产生,故分摊方法建议以存货与销货成本之比例分摊。如果重估差异不大,亦可以一次性计列销货成本。具体视状况选择合理分摊方法即可。分摊分录为: 借:销货成本 贷:相关存货重估差异科目 采用标准成本核算而引起的成本差异分摊步骤如下: 一、原材料采购差异分摊 第一步从总帐科目“原材料采购差异金额”中取得期末余额X 第二步从总帐科目“原材料”中取得期初余额Y0、本期借方发生数Y1、本期贷方发生数Y2 第三步计算材料分摊差异率 X 原材料分摊差异率K%= Y0+Y1 第四步计算应分摊之原材料差异 应分摊之原材料差异=Y2 K% 第五步会计分录: 借:产品销货成本 贷:原材料-采购差异 二、自制半成品制造差异 第一步建立Excel工作底稿,格式如下:

SAP标准成本过账逻辑和基本原理

[转载]SAP标准成本过账逻辑和基本原理 (2012-12-20 00:56:41)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SAP标准成本过账逻辑和基本原理作者:zzcwing 前言:公司上线SAP,过程比较坑爹。此软件对企业业务流程规范性要求相当高,不成熟的企业很容易导致业务和账务同时混乱,尤其是CO这一模块且主要业务逻辑同国内软件有着巨大的差异。目前顾问和网上撰写的CO操作手册确有如何操作的说明,但尚未有其原理的解释,未免令实际操作人员比较茫然,不明白CO结账会导致什么结果,这便是撰写本文本的契机,望这点浅见给予深受此软件虐待的财务同行和对此软件有兴趣的同学一点帮助。 内容目录 一、标准成本定义及SAP中的实现方法 二、标准成本SAP中的基本账务体系 三、功能范围5101科目计入和结转规则 四、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详解 一、标准成本定义及SAP中的实现方法 标准成本定义: 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实际业务中,标准成本是以对自制产成品一定规则建立的一套比较稳定和客观的成本标准值,以此作为标杆同实际成本对比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标准成本基本排除不应该发生的浪费,被认为是一种“应该成本”。SAP中实现方法: 对于SAP中管理全部以物料号及物料号的主数据为依托,需要对每个产成品的物料号建立标准成本才可以投入使用。实现方法如下: 1、产成品的料号主数据财务和成本视图价格标志设为S(标准价),不勾选无成本核算 2、对每个产成品料号建立相应的BOM和工艺路线,BOM对应的每个产成品的标准材料耗用量,工艺路线对应物料会在某条产线消耗的节点。 3、对每个产线成本中心设置作业类型,作业类型相当于该产线会发生每单位产出的基本费用成本消耗。(一般分,人工、维护、水电、辅料等,维护单位产出的标准工价) 单个物料的单位标准成本即等于=标准BOM的材料成本消耗合计+对应产线生产该物料的标准作业成本消耗合计 4、每个成品的物料号建立时必须先对该物料号按照以上逻辑做标准成本估算和发布,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S A 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 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问答,供大家参考。 1. CK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 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而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用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K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生成,就可以取到值。 2. 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示消息号:“M3 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E/50。 3. 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 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一部分。如下图: 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

4. CK11N出现消息:KC694”No struc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internal activity”是什么原因? 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是手工维护和OKTZ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的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对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详细解释可参考note:1658589 备注说明:OKTZ中“初级成本构成分割”一般情况下不勾选。 5. CK11N和MR21的关系是什么? 答:如果先使用MR21维护半成品、产成品标准价格(价格标识为S),则可以后续使用CK11N继续更新价格,但如果一旦使用CK11N 更新标准价格后,则系统不再允许使用MR21修改标准价格。此时如果使用MR21修改价格,系统提示会消息号 CKPRCH025。

SAP成本核算步骤

ERP差异来源和差异处理 只要成本模块采用标准成本,必定产生差异,差异分析的目的是找到管理漏洞,做到事中控制,可将ERP的差异来源分成以下几类: 1.物料移动发生的价差: (a)。MIGO PO收货时,采购价格和标准价格不同产生差异 (b).MIRO后勤发票检验时由于价格变更会产生差异?(c)。物料转移过帐 311/309由于两边价格不一产生差异?(d)。初始化库存差异,其它移动类型产生的差异?(e).来料加工等库存到自由库存产生差异?(f)。退 2.发票价格差异和汇率差异: 货时差异? 发票校验由于价格变更会产生价格差异;跨期产生暂估和实际之差异;外币采购因为汇率变化引起的差异(SAP将收货到发票校验这段时间的汇率差异和材料差异同样处理,实际上,你也可将默认识的汇率差异直接也设置成材料采购差异,而,?发票校验后产生的应付因汇率变化在期末外币重估时产生的差异则视为汇兑损益) 3.重估库存和价格差异?MR21/MR22, CKMPRPN/CKME价格变更产生的差异,启动物料分类帐后,系统为了保持期间数据的一致,采用标准价的物料 4.生产成本结算差异?生产成本结如果有交易一般不再允许修改单价。? 算差异=生产成本投入-生产成本产出?在结算前,往往计算生产成本差异:?生产成本结算差异= ( 生产成本投入-目标成本a) - (生产成本产出-目标成本b)?目标成本a(标准成本估算成本部件累计方)= 目标成本b (产品标准成本), 同一期内,产品的标准成本正是标准成本估算后?各成本部件的层层上卷累加,生成产本投入包括各成本部件的投入:原料辅料,人工机器折旧,通过实际生产成本的投入和目标成本a的比较,得到所谓的9种类差异类型,正好可以分析到所谓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材料成本和标准成本a中的材料标准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等,你可将系统默认的9种差异细分成你所需要的差异分析类别,这取决于你定义成本部件的明细程度,系统最多允许定义40个成本部件,你将这些成本对应到获利分析模的40个值字段,从而在差异计算后将实际成本部件传到获利分析, 实际上,财务模块并不反应这些差异明细, 只是才成本分析模块中体现,这就是将财务和成本模块分开的好处避免产生一大堆垃圾财务凭证,差异在向财务过帐时是以一个总的生产成本结算差异过帐的,举一个简单实例,产品标准价968元/个,其中原料950元,人工9元,折旧9元:?本期生产该产品10000个, 平时,原料以标准价投入了1000万(假设标准成本估原料是950万), 人工和机器折旧各以作业类型计划价的方式投入各10万(标准成本估算值为9万),产品以标准价收货910000个968万,期末结帐成本中心分配分摊作业实际价格重估重估工单一般就这些操作而已,人工和机器折旧的实际价格各为12万,此时计算差异得到: 原料差异: 1000万— 950 万 = 50万(由于多投入原料,产生50万数差)?人工差异: 12万(实际作业价)- 9万 = 3万(假设全为价差) 折旧差异: 12万(实际作业价)—-9万=3万(假设全为价差)?总共产生的实际生产成本投入为:1024万,借方!,这些类型差异反应在成本模块中,可以进行分析. 工单入库凭证为: Dr:产品库存 968万 Cr:生产成本产出科目(Tcode:OBYC—>GBB/AUF) 968万?总共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