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名词解释

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所谓的地球表层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的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救赎ヽ(1838247150) 17:07:25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极其周围的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救赎ヽ(1838247150) 17:08:45

人类环境,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和人工改造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救赎ヽ(1838247150) 17:12:34

大地水准面,大地测量中所谓的地球形状,是指以一种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即大地水准面。

℡救赎ヽ(1838247150) 17:14:24

恒星日,以春分点为准,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

℡救赎ヽ(1838247150) 17:15:22

太阳日,以太阳为标准,地球上同一点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的时间。

℡救赎ヽ(1838247150) 17:16:24

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偏转力,由科里奥利发现并以此命名。℡救赎ヽ(1838247150) 17:18:26

恒星年和回归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时间,称为恒星面。而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称为回归年。

℡救赎ヽ(1838247150) 17:22:24

黄赤交角,太阳视运动的路线为黄道,黄道面与地球轨道面重合。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即黄赤交角。

℡救赎ヽ(1838247150) 17:23:30

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与地球表面相交而形成的圆,就是纬线。

℡救赎ヽ(1838247150) 17:24:58

经线,所有经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包含两条相差180°的经线。

℡救赎ヽ(1838247150) 17:33:27

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可按成因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

2017-10-31

℡救赎ヽ(1838247150) 16:27:57

矿物,是有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救赎ヽ(1838247150) 16:34:38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救赎ヽ(1838247150) 16:43:25

岩浆岩,深部地壳或者地幔高温熔融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依据矿物组成的差别,岩浆岩可分为四类: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依据其结构,构造与产状又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沉积岩,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固结而成的岩石。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生物化石,碎屑结构与非碎屑结构之分,清晰的层面结构等特点。

℡救赎ヽ(1838247150) 16:49:02

变质作用,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结构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

℡救赎ヽ(1838247150) 16:49:58

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结构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救赎ヽ(1838247150) 16:51:22

沉积构造,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地层或岩相的组合,或岩相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就是沉积构造。

℡救赎ヽ(1838247150) 16:52:56

层理,是指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

℡救赎ヽ(1838247150) 16:55:31

褶皱,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

℡救赎ヽ(1838247150) 16:58:56

断裂,岩石因所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石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节理破裂,而发生明显位移的则叫断层。

℡救赎ヽ(1838247150) 17:03:20

火山喷发,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救赎ヽ(1838247150) 17:06:04

地震,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大地的快速震动。当地球聚集的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破裂,错动,急剧地释放积聚的能量。℡救赎ヽ(1838247150) 17:08:19

相对年代法(古生物地层法),依据地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整合与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生物群体进行对比,确定某个地层或事件的相对年代的方法。

℡救赎ヽ(1838247150) 17:09:56

绝对年代法(同位素测年法),通过矿物或岩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依据放射性元素衰变规律计算其年龄,即距今天的天数。

2017-11-01

℡救赎ヽ(1838247150) 12:32:02

构造体系,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次序,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结构要素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

2017-11-02

℡救赎ヽ(1838247150) 16:26:07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

℡救赎ヽ(1838247150) 16:29:39

温室效应,大气获得能量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即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

地面实际损失略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能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救赎ヽ(1838247150) 16:33:09

等温线,气温相同的地点连结起来的曲线,通常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愈密集,表示气温水平变化愈大;否则,反之。封闭的等温线表示存在温暖或寒冷的中心。

℡救赎ヽ(1838247150) 16:34:56

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分布不均匀产生气压梯度,使空气具有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趋势。

℡救赎ヽ(1838247150) 16:35:56

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运动使地球上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救赎ヽ(1838247150) 16:37:20

摩擦力,运动状态不同的气层之间,空气和地面之间都会产生相互作用阻碍气流的运动,这种相互作用称为摩擦力。

℡救赎ヽ(1838247150) 16:39:39

地转风,指自由大气中空气作匀速直线运动。地转风方向与气压场存在一定关系,即白贝罗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与之相反。

℡救赎ヽ(1838247150) 16:41:24

梯度风,自由大气中,空气作曲线运动,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救赎ヽ(1838247150) 16:43:01

热成风,水平气压分布不均导致气压梯度随高度发生变化,风相应的随高度发生变化。由水平温度梯度引起的上下层风的向量差,称为热成风。

℡救赎ヽ(1838247150) 16:50:20

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水平尺度可涉及某个地区、半球甚至全球;垂直尺度有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或整个大气圈的大气环流;时间尺度有一日至数日、月、季、半年、一年甚至多年的平均大气环流。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全球行星风系、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等大气运动。℡救赎ヽ(1838247150) 16:52:06

行星风系,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形式称为行星风系。依据气压系统分布状态和风压关系,可以判断盛行风情况。

℡救赎ヽ(1838247150) 16:55:04

三圈环流,假设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匀,由于赤道和两级受热不均,赤道上空的空气流向极地,而低层气流由极地流向赤道,这样在赤道和极地之间会形成一个南北闭合的环流。但地球不停自转,空气一旦开始运动,地转偏向力便随之发生作用,南北半球分别形成三圈环流。

℡救赎ヽ(1838247150) 16:57:45

季风环流,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季风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陆地间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救赎ヽ(1838247150) 16:59:25

局部环流,由局部环境如地形起伏、地表受热不均等引起的小范围气流,称为局部环流。包括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地方性风。

℡救赎ヽ(1838247150) 17:01:15

焚风,气流越过山后顺坡下沉,基本按干绝热递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同高度迎风坡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

气团,指广大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铅直稳定度等物理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其水平范围由数百千米到数千千米,垂直范围由数千米到十余千米甚至伸展到对流层顶。按其热力差异性质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救赎ヽ(1838247150) 17:12:34

峰,温度和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而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峰。是占三维空间的天气系统,水平范围和垂直范围远比气团小,因此可以看做两个气团的界面,故又称峰面。按其峰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替代情况,可分为冷峰,暖峰,准静止峰,锢囚峰四种类型。

℡救赎ヽ(1838247150) 17:20:02

气旋和反气旋,气旋是由峰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根据产生的地理位置,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大型空气涡旋。根据温压结构可分为冷性反气旋(冷高压)和暖性反气旋(暖高压),根据生成地区可分为极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

℡救赎ヽ(1838247150) 17:24:35

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极其变化特征。它既反映平均状况,也反映极端状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气候和天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时间尺度上看,气候是时间尺度很长的大气过程,天气则是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

℡救赎ヽ(1838247150) 17:26:32

沃克环流,在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的上空大气强烈下沉,赤道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海洋大陆上空大气对流强烈,大气以上升为主,这样就形成一个闭合的东西向环流圈,称为沃克环流。

℡救赎ヽ(1838247150) 18:19:42

厄尔尼诺,当洋流运动异常或大气环流变化而导致赤道东风和东南信风减弱时,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东低的温度分布将会被破坏,赤道逆流增强,西太平洋温暖的海水向东延伸,从而使东太平洋补充表层的下层冷海水减少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形成厄尔尼诺。

2017-11-03

℡救赎ヽ(1838247150) 17:18:33

南方涛动,是指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之间气压变化呈反相关的震荡现象。厄尔尼诺现象之特征为东、西太平洋海温异常的逆向改变,其直接伴随之大气变化也是气压场上跷跷板式的东西震荡。

℡救赎ヽ(1838247150) 17:20:43

气溶胶粒子,大气悬浮固体和液体微粒也可称为气溶胶粒子,除由水汽变成的水滴和冰晶外,主要是大气尘埃和其他杂质。

2017-11-04

℡救赎ヽ(1838247150) 17:04:57

海,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

℡救赎ヽ(1838247150) 17:06:51

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就是潮流。可分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

℡救赎ヽ(1838247150) 17:15:40

波浪折射,波峰线在深水区是和引起波浪的力的方向即波浪前进方向相垂直的,但波浪前进方向常常与海岸斜交,这样,同一波列两端的水深就可能有较大差异。近岸较浅一端因受摩擦而减速,离海岸远而较深一端在深水处继续保持原速前进,最后波峰线将发生转折而与海岸平行,即波浪的折射。波浪前进方向与海岸斜交造成水体沿海岸流动,这种纵向水流称为沿岸流。

℡救赎ヽ(1838247150) 17:17:31

洋流,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球偏转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影响。

℡救赎ヽ(1838247150) 17:19:32

洋流,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球偏转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影响。按照成因,可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还可以根据流动海水温度高低分为暖流和寒流。

℡救赎ヽ(1838247150) 17:20:49

水团,大洋中具有特别温度和盐度值的、性质相同的大团水体,称为水团。

℡救赎ヽ(1838247150) 17:23:17

海洋资源,主要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组织和能量,例如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运动产生的能量以及储藏在海水中的热量等。

℡救赎ヽ(1838247150) 17:24:47

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水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就是河流。

℡救赎ヽ(1838247150) 17:26:23

水系,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就是水系。

℡救赎ヽ(1838247150) 17:28:07

流域,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便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即地面的集水区。

℡救赎ヽ(1838247150) 17:30:02

河网密度,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

℡救赎ヽ(1838247150) 17:34:22

冰情,当气温降到0℃以下,水温降到0℃时,河中开始出现冰晶,岸边形成岸冰。冰晶扩大,浮在水面形成冰块。随着冰块增多和体积增大,河流狭窄处和浅水处首先发生堵塞,最后使整个河面封冻。

℡救赎ヽ(1838247150) 17:36:11

径流系数a,一定时期内的径流深度y与同期降水量x之比。

2017-11-06

℡救赎ヽ(1838247150) 16:06:59

分水岭,划分相邻水系或流域的山岭或河间高地。分水岭的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救赎ヽ(1838247150) 16:10:50

湖泊,地面上洼地积水形成比较宽广的水域形成湖泊。湖盆是形成湖泊必要条件,

水是形成湖泊的物质基础。

℡救赎ヽ(1838247150) 16:12:22

沼泽,通常把比较平坦或稍微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称为沼泽。沼泽中生长各种喜湿植物,并有泥炭层。

℡救赎ヽ(1838247150) 16:15:19

岩石的水理性质,松散岩石存在着孔隙,坚硬岩石中有裂隙,易溶岩石中有孔洞。水以不同形式存在于这些空隙中,岩石与水作用时,表现不同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这就是岩石的水理性质。

℡救赎ヽ(1838247150) 16:16:42

地下水动态,地下水流量,水位,温度和化学成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称为地下水的动态。

℡救赎ヽ(1838247150) 16:20:05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救赎ヽ(1838247150) 16:26:17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重结晶,浸透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类型,渗浸-重结晶及渗侵-冻结作用则是两个过渡类型。

℡救赎ヽ(1838247150) 16:29:15

山麓冰川,数条山谷冰川在山麓扩展汇合成为广阔的平原,叫做山麓冰川。它是山岳冰川向大陆冰川转化的重要环节。根据冰川的动力活动性可以分为积极冰川,消极冰川和死冰川。

℡救赎ヽ(1838247150) 16:31:23

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是雪线。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所以雪线也就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

2017-11-07

℡救赎ヽ(1838247150) 17:02:29

地貌或称地形,是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救赎ヽ(1838247150) 17:05:09

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救赎ヽ(1838247150) 17:07:37

风化壳,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母岩表面者,即是风化壳或称残积物。

℡救赎ヽ(1838247150) 17:08:58

块体运动,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的运动称为块体运动。

℡救赎ヽ(1838247150) 17:10:35

崩落或崩塌,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突然下移,称为崩落或崩塌。℡救赎ヽ(1838247150) 17:12:51

滑落与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

℡救赎ヽ(1838247150) 17:13:52

蠕动,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称为蠕动。

℡救赎ヽ(1838247150) 17:39:48

坡积裙或坡积裾,坡面侵蚀物质堆积于缓坡、洼地与坡麓,形成由亚黏土、沙粒和细岩屑组成的、分选差和磨圆度极低,仅粗具倾斜层理的坡积物。坡积物连片分布于坡麓形成类似展开裙裾的地貌。称为坡积裙。

℡救赎ヽ(1838247150) 17:41:05

泥石流,山地沟谷中,由大量的沙、土、石块等固体组织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

℡救赎ヽ(1838247150) 19:00:42

河谷,以河流作用为主与沟谷流水参与下形成的狭长形凹地。

℡救赎ヽ(1838247150) 19:03:35

河床与河漫滩,河床是平水期淹没的河槽。河漫滩则是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

℡救赎ヽ(1838247150) 19:06:20

河口三角洲,对入海河流而言,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物。

℡救赎ヽ(1838247150) 19:07:54

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出山口因比较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面貌。

℡救赎ヽ(1838247150) 19:09:55

河流阶地,谷底因河流下切抬升至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依据组成物质与结构,可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

℡救赎ヽ(1838247150) 19:11:42

河流袭夺,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称为河流袭夺。

℡救赎ヽ(1838247150) 19:14:27

准平原,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也可因构造上升而成为高原面或发生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于山岭顶部称为峰顶面。

℡救赎ヽ(1838247150) 19:17:01

山麓面,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救赎ヽ(1838247150) 19:19:29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喀斯特高原命名,我国亦称岩溶地貌。

2017-11-08

℡救赎ヽ(1838247150) 21:19:02

冰川,亦称冰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降雪量大于融雪量,不断积累的积雪经一系列物理变化转化为冰川冰,并在自身压力作用下向坡下运动。

℡救赎ヽ(1838247150) 21:23:01

冰碛物,冰川通过刨蚀,拔蚀,雪崩,冰崩,和山坡上的快体运动获得的大量碎屑物质。

℡救赎ヽ(1838247150) 21:26:08

山麓冰川,山麓冰川往往是几条山谷冰川从山地流出,在山麓地区扩展,组合连接而成的一片宽阔的冰原,运动速度很慢分布亦不受地形起伏限制。

℡救赎ヽ(1838247150) 21:32:01

冰碛丘陵,是冰川消融后,表磧,中磧,内磧沉落于底磧上形成的高低不平的地面形态。

℡救赎ヽ(1838247150) 21:33:55

冰水扇,冰下河道挟带大量沙砾从冰舌末端排出,在平原上展开为辫状水系而成的坡度较大的扇形地。

℡救赎ヽ(1838247150) 21:38:24

冰缘地貌(冻土地貌),中低纬高山高原和高纬、极地区,气温低而降水量少的地方,地表常处于零温或负温,上部发生周期性冻融,下部也长期处于冻结状态,形成多年冻土。由于多年冻土层的存在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貌,称为冰缘地貌或冻土地貌。

℡救赎ヽ(1838247150) 21:39:26

风沙作用,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组织所发生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救赎ヽ(1838247150) 21:42:17

雅丹地貌,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

℡救赎ヽ(1838247150) 21:45:00

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组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性质上质地均一,富含碳酸钙,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具有湿陷性。℡救赎ヽ(1838247150) 21:49:03

海蚀地貌,变形波浪极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该作用下的地貌即海蚀地貌。

℡救赎ヽ(1838247150) 21:50:39

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的水下延续部分,广泛分布于大陆周围。

℡救赎ヽ(1838247150) 21:51:59

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的水下延续部分,广泛分布于大陆周围。主要由第四纪冰川性海平面变动与地壳运动相互作用造成。

2017-11-09

℡救赎ヽ(1838247150) 20:17:18

土壤,土壤是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救赎ヽ(1838247150) 20:18:46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四大肥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救赎ヽ(1838247150) 20:23:44

土壤地理群落,土壤是地理环境中生命的发展条件,它与有机体共同构成陆地生物圈的原始结构单元。在能量的积累和再分配方面、保持有机体生命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循环等方面起着全球性的作用。

℡救赎ヽ(1838247150) 20:26:34

土壤形态,是指土壤和土壤剖面所显示的各个土层的外表性状,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和剖面构造等。

℡救赎ヽ(1838247150) 20:29:41

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11-10

℡救赎ヽ(1838247150) 20:24:56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体所在空间内的一切事物和要素的总和。包括非生物的所有自然要素,以及主体生物之外的其他一切动植物。

℡救赎ヽ(1838247150) 20:25:55

生态因子,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

℡救赎ヽ(1838247150) 20:26:47

生态因子,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具有综合性,非等价性,不可替代性,限制性的一般特点。

℡救赎ヽ(1838247150) 20:27:35

生物种群,占据着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

℡救赎ヽ(1838247150) 20:28:38

生物群落,是在一定时间内居住于一定生境中的不同种群所组成的生物系统。℡救赎ヽ(1838247150) 20:30:49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救赎ヽ(1838247150) 20:33:28

生态平衡,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出现高度的相互适应,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能够长久维持,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接近平衡,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协调,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救赎ヽ(1838247150) 20:36:05

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下,一定区域的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建立起的固定、转化太阳能,获取一系列农副产品的人工生态系统。

℡救赎ヽ(1838247150) 20:38:36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它是以人为主体,充分利用空间和集约政治,经济,人口,科技文化的地域大系统。

℡救赎ヽ(1838247150) 20:40:40

生物多样性,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植物,微生物)物种极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等的总称。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救赎ヽ(1838247150) 20:41:36

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是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内,单个物种内以及物种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救赎ヽ(1838247150) 20:42:12

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度或物种的总数目。

℡救赎ヽ(1838247150) 20:43:38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界,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性和生态学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救赎ヽ(1838247150) 20:48:41

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而建立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具有良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救赎ヽ(1838247150) 20:50:21

生态城,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救赎ヽ(1838247150) 21:04:15

自然地域综合体,自然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自然地理学以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中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这个整体即自然地域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或地理耗散结构。

℡救赎ヽ(1838247150) 21:05:25

地理系统,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名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一个动态的多等级开放系统。

℡救赎ヽ(1838247150) 21:07:18

耗散结构,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组织,能量交互而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救赎ヽ(1838247150) 21:10:32

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两类。

℡救赎ヽ(1838247150) 21:13:25

纬度地带性,因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具有不同入射角而引起太阳辐射沿纬度方向呈呈不均匀的分布,表现出地球表层地理现象和过程由赤道向两级有规律的变化。

℡救赎ヽ(1838247150) 21:15:49

非地带性,地球内能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能量基础。海陆分异,海底地貌分异,陆地上大至沿海到内陆间的分异,小至区域地质、地貌、岩性分异,以及山地、高原的垂直分异,均属非地带性分异。

℡救赎ヽ(1838247150) 21:16:53

海陆分异,地球上最大尺度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形成了地球两个最大的自然地域系统:海洋地域系统和陆地地域系统。

℡救赎ヽ(1838247150) 21:20:07

自然区划,根据一定地域自然地理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位彼此间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的研究方法。

℡救赎ヽ(1838247150) 21:25:16

土地评价,土地分等,在土地类型研究基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的评估。

综合自然地理

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领域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矛盾,其“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对应于上述地理环境的三部分,地理学可分为三大学科,即研究自然环境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经济环境的经济地理学和研究社会文化环境的人文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环境,根据人类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自然地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阐明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形式和功能关系,能量与物质的迁移转换形式,系统结构的动态过程以及地域分异规律。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自然综合体,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土壤和生物等组成成分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相应于这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学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又称为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形成历史、现代过程、类型特征、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变,强调综合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组成的整体性、结构的多级性、功能的稳定性、发展的进化性。 四、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现代地理学的科学体系:三分法、三层次、三重性、三时段。 综合自然地理学以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功能效应、发展动态、地域差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基本问题。 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着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具体而言: (1)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 (2)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 (4)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参与经济建设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为因地制宜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服务; (5)揭示人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阐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正确途径。 六、地理学发展简史 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地理学阶段: 代表有埃拉托色尼的《地理学》和瓦伦纽斯的《地理学通论》。 近代地理学阶段: 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地理学阶段: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总-分-总的经历。 钱学森83年提出建立地球表层学,88年创立地理科学,与传统的九大科学并立成为第十大科学。 90年代,黄秉维提出强调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结合的“统一地理学”,陆大道提出了所谓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七、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包括物质组成、能量组成和要素组成。 物质体系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成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组成:包括太阳辐射、地球内能、潮汐能等。 太阳能是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最重要的热量来源。 八、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 (2)气体、液体与固体三相物质并存

九二共识背景-九二共识的产生背景

九二共识背景|九二共识的产生背景 整理了九二共识的产生背景供大家参考。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所有引用及内容,均来自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争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1992年10月28—30日,两会在香港举行商谈,集中讨论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在商谈中,海协会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海基会先后提出5种文字表述方案和3种口头表述方案,其中最后一种口头表述方案的内容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双方表述文字都包含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容,但因文字表述有歧义,以致会谈结束后两会仍没有达成协议。 11月3日,海基会正式致函海协会,建议“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海协会16日正式回函通知海基会,海协会的口头表述要点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该函还附上海基会增列的第3项口头表述文字。 12月3日,海基会函覆海协会,对达成共识未表示异议。从以上两会来往的信函中可以看出,双方的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简称“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确立后,从原则上排除了事务商谈中的主要障碍,使双方很快就“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和“海峡两岸挂号凼件遗失查询及补偿”问题达成协议,并为1993年的第一次“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 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接触与商谈后发现,虽然双方商谈的是事务性问题,但要顺利地解决问题,一个重要的事实必须首先明确:两岸间的事务性问题是一个国家内的事情。这就涉及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 1991年4月8日,陈长文首次访问大陆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唐树备授权提出了处理海峡两岸交往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应遵循的五条原则,其中第二条就是“在处理两岸交往事务中,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也反对‘一国两府以及其他类似的主张和行为”。 1992年3月22日,两会在北京就“海峡两岸公证文书使用”和“海峡两岸开办挂号函件的查询、补偿”两项议题进行了首次事务性商谈,双方出现若干分歧,并没有达成协议,而分歧的症结就是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大陆方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两会商谈的事务性问题为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台湾方面虽然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为谋求所谓“对等政治实体的”地位,强调双方在一个中国涵义上的分歧,提出用“各说各话”的方式说明一个

《工程制图基础》测验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工程制图基础》测验试题及答案

《工程制图基础》测验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 32分) 1.比例是指图中与其之比。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应是机件的尺寸,与所采用的比例关。 2.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画出,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画出。虚线、细实线和细点划线的图线宽度约为粗实线的。 3.直线按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和 三种。 4.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有、、三种。 5.立体分为和两种,所有表面均为平面的立体称为,包含有曲面的立体称为。 6.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主视图与俯视图;主视图与左视图;俯视图与左视图。远离主视图的方向为方,靠近主视图的方向为方。 7.组合体的视图上,一般应标注出、和三种尺寸,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的。 8.表达形体外部形状的方法,除基本视图外,还有、、、 四种视图。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圆的直径为10,采用比例2:1画出时该圆正确的尺寸标注是()

2、在下列四种说法中,选择一种正确的答案。() A、AB是正垂线,BC是铅垂线,CD是正平 线 B、AB是侧平线,BC是正平线,CD是一般 位置直线 C、AB是侧平线,BC是正平线, CD是正平线 D、AB是正垂线,BC是铅垂线, CD是一般位置直线 4、下图中正确的退刀槽尺寸注法是() 5、下面剖面图中正确的键槽尺寸注法是()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点A在圆锥表面上,正确的两组视图是() 2、在下列五组视图中,正确的两组视图是() 3、在下列五组视图中,正确的两组视图是() 4、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正确的左视图是()

综合自然地理重点整理

综合自然地理 【填空判断】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组成: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球内能以及潮汐能等等。主要能量均来自自然地理环境外部,构成为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因素。 【填空判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空间组合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简答】各个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如何体现整体性: 地貌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它们蕴含着外力)和岩石圈(蕴含着内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气候是长期的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水与大气相互联系,决定着自然地理环境中水热的配置。各种水文过程实质成为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相互联系的纽带。 土壤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枢纽,是联系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键环节。 通过食物链的联系,生物改造着周围环境(改变大气圈、水圈的组成,参与风化作用、土壤形成作用、地貌的改造、岩石和非金属矿产的建造等等)。 【填空判断】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特点? 1、分层结构 垂直分层现象非常明显:从地壳,到水圈、大气圈等;大气圈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2、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 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就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在水平分布方面的差异与变化。 3、立体交叉(渗透结构) 组成地表环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空间上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的结构。 4、多级嵌套 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系统在空间上相互交叉、叠置,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是多级嵌套。如图:水圈的组成。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称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简称节律性或节奏性、韵律性。如昼夜的更替、季节的更替、冰川的进退、海陆的升降,以及生物的盛衰等等。 节律性是自然界一种特殊的(时间)循环。它是在发展背景上的重复,是递进中的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可概括为三类型:周期性节律,旋回性节律,阶段性节律。 周期性节律:是自然地理过程按严格的时间间隔重复的变化规律。 旋回性节律:是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 阶段性节律:生物自身特性所形成的节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这是指生物类群在周期性或旋回性变化的背景上,以一定阶段为周期表现出的突变性的重复。按节律的性质可划分为以下两类: ①生物生长节律(生物生长过程总是经历着个体的出生、成长和衰亡,而子代个体又重复这一类似的过程);②生物进化节律(高级取代低级,强者淘汰弱者,如此反复地发生,阶段性跃进式地发展)。

工程图纸名词解释

土建部分名词 1、抗震设防烈度为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具 体网上查询)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地震加速度(earthquake acceleration)是指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加速度。 地震烈度表征房屋的破坏程度,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多少来衡量。 2、设计地震分组实际上是用来表征地震震级及震中距影响的一个参量。 3、设计特征周期是指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下降阶段起始点所对应的周期 值,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有关。 4、场地土,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刚度等因素来分类。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 对岩石地震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场地土分为4类:Ⅰ、Ⅱ、Ⅲ、Ⅳ。场地土分为坚硬土或岩层、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 5、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 的土体介质,含有丰富的地下冰。因此,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 青岛49cm、保定54cm等。 冻胀是指土中水变成冰时的体积膨胀(9%)引起土颗粒间相对位移所产生的土的体积膨胀。冻胀率是指岩土冻结前后体积之差与冻结前体积之比。融沉是指冻土融化时的下沉现象。 确定基础埋深要考虑地基的冻胀性。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宜浅埋。 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做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辅筑垫层。 垫层指的是设于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冻以改善基层和土基的工作条件。 7、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重要的建筑物;二级:大量的一般建筑 物;三级:次要的建筑物)。至于重要建筑物与次要建筑物的划分,则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破坏后果,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程度确定。一级是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二级是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三级是次要建筑物。 8、砌体结构: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由于砌 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

综合自然地理第二版复习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第二版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开放性:指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也有物质的交流,其基本特征就是系统有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系统成分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反馈关系来调节,使输入与输出实现动态平衡,从而使系统达到稳定。 2.耦合性:在自然地理系统中,任何一种组分同时要受到多种层次节律的作用。这些节律在地理事物上得到巧妙的耦合,使得地理事物不断向前进化。不同主体的地理事物,所耦合的节律层次是不一样的,进化程度高的地理事物所耦合的节律数量多,进化程度低的地理事物所反映出来的节律作用层次就少,如生物受到的节律作用要比无机界的地理事物受到的节律作用层次多。 3.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按纬线延伸成一定宽度的带状,而按经线方向有南北更替、循序排列的变异性,这种变异性称为纬向地带性分异规律。 4.双列系统:地域分异的结果,使自然界划分为一系列大小不同、等级有高低的区域单位,任何一级区域单位都是同时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然而,一部分区域单位的分化主要取决于地带性因素,另一部分则主要取决于非地带性因素。因此,自然界同时存在着两类区域单位,区划也有两种等级单位系统。 4.单列系统:由于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同时作用于地标自然界,而上述两类区域单位各自反映其中一种地域分异因素,因此他们是不完全的综合性单位其登记系统也是不完全综合性的区划等级系统。自然界还存在着反映两种分异因素的完全综合性单位,其等级系统就是一般所谓的单列系统。 5.土地: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全部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对他们作用的后果。 6.地理节律:自然地理过程或现象随时间的演化而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叫自然地理环境的

形势与政策问答论述题

第一讲 1、论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的意义。 答:这次国庆首都阅兵,是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关键阶段的大背景下举行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巨大历史成就的集中展示,是富国与强军协调发展重大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我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崭新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这次阅兵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充分展示,对于进一步坚信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举行过13次阅兵。像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以崭新精神面貌站起来的庄严宣示;国庆35周年阅兵,是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政治昭示;国庆50周年阅兵,是在世纪之交我国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象征。

这次国庆60周年阅兵,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举行的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重要体现。搞好这次阅兵,对于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将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第二,这次阅兵是对我军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全面检阅,对于彰显我军有效履行历史使命能力具有重要军事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适应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安全形势新变化和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使我军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这次阅兵涉及陆、海、空、二炮各军兵种部队,反映这些年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的成果;同时,注重选择具有光荣传统和参与完成重大任务的部队,安排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个人参阅。通过这次阅兵,将集中展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我军有

土建工程制图考试题1开卷

《工程制图》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心投影法 2、剖面图 3、建筑施工图 4、GB/T50001—2001 5、投影法 6、建筑平面图 7、平面内最大斜度线 8、素线法 二、问答题 1、何谓正投影法?正投影主要有哪些基本特性? 2、说明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异同点。 3、简述建筑结构图包含的主要内容。 4、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是什么?在投影中如何判别点是否在直线上? 5、如何标注组合体尺寸? 6、简要说明下列图样中编号为①②③钢筋的直径、数量及作用。 7、何谓截交线?简述如何绘制平面体的截交线? 8、简述阅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思维。 9、简述建筑立面图的主要标记内容及作用。

10、说明组合体尺寸标注的主要步骤。 11、说明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异同点。 12、简述建筑平面图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13、请标注详图索引符号圆圈内编号的含义。 三、绘图题 1、根据物体的轴测投影图作物体的三面正投影 2、根据下列物体的轴测投影图作物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3、已知组合体两个投影,绘制第三面投影图。

(1) (2) 4、补画剖面图中所缺的线条。(1) (2)

5、把基础的正立面图改为适当的剖面图,并补绘左立面图(材料:钢筋混凝土) (要求:结果要加深,不要的图线须打“ⅹ”) 6、根据下列物体的轴测投影图作物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答: (注:数字仅供参考) 已知组合体正面、左侧面投影两个投影,绘制水平投影图。 答:

《工程制图》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中心投影法:投射中心距投影面有限远,投射线汇交于投射中心的投影法。 2、剖面图:假想用剖切面在形体的适当位置将形体剖开,移去剖切面与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形体,把原来不可见的内部结构变为可见,将剩余的部分投射到投影面上,形成的投影图。 3、建筑施工图:建筑施工图主要反映房屋的整体情况和各构件间的材料联结及构造关系的图样。 4、GB/T50001—2001:GB/T表示推荐性国标;标准号50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001标准颁布时间。 5、投影法:我们使投射线通过点或形体,向选定的投影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投影的方法。 6、建筑平面图:用假想的水平剖切面经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处将房屋剖开,将剖切面以下的部分向下投射而得到的水平剖面图。 7、平面内最大斜度线:属于平面并垂直于该平面内的投影面平行线的直线。 8、素线法:以圆锥等表面上的素线为辅助线来求解其表面上点的其他投影面投影的方法。 9、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10、截交线:立体与截平面相交时产生的交线。 二、问答题 1、何谓正投影法?正投影主要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 正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法。正投影主要特性:实性性、积聚性、类似性。 2、说明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异同点。 答:两者相同点:都是用于表达形体的内部结构形状。 不同点:(1)剖面图为体投影;而断面图为面投影;(2)剖切符号的标注不同;(3)剖面图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剖切平面进行剖切,而断面图通常只能是单一的。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1.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地球表 层存在着人类社会及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2.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的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 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自然环境根据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为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二是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环境。 3.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 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4.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 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5.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旋转的过程,自转一周的时间即是自转周期,叫做一日,取春分点 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如果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一个太阳日,但是地球不但自转还绕太阳公转,公转轨道又呈椭圆形,所以一年中的太阳日并不等长,一个平均太阳日为24h,是地球平均自转360°59′的时间,其中59′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所以它比一个恒星日长3分 55.909秒。 6.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自西向东绕太阳运动,其周期为一个恒星年,其中公转的轨 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交角为23度26分21秒,速度方面,地球近日点公转线速度最大,角速度最大,在远日点公转线速度最小,角速度最小,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7.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赤道上任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都是90° 8.岁差:月球和太阳队地球引力产生的力矩使地球赤道面向黄道面趋近,由于地球不断自转,按照 陀螺运动原理,自转轴必然绕黄道面旋进,而黄赤交角保持不变,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这就是岁差 9.章动:月球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球旋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摆动,使 地球自转轴在空间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而不是一般的圆锥面,附加在圆上的这种短周期摆动叫做章动 10.极移:地球的形状轴(对称轴)和自转轴并不重合,而形状轴和地面的交点真正的地极,由于地 球质量分布不均匀,真正的极点位置常常发生变化,因此自转轴又将围绕新极点旋转,这种现象就是极移,实际上也就是地球的自由章动 11.海洋与陆地:连续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是海洋的主体。被海洋所环绕,并突出于海洋表面以 上的部分称为陆地,大陆是陆地的主体,岛屿是陆地的组成部分 12.海陆起伏曲线:根据陆地等高线和海洋等深线图,计算各高度陆地和各深度所占的面积或占全球 总面积的百分比,绘出曲线就是海陆起伏曲线,它可以形象地表示地球上各种高度和深度的对比关系,还形象地表现了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 13.岛屿: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实际上,不仅海洋中有岛屿, 河流、湖泊,甚至水库中都有岛屿,海洋中的岛屿可以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类 14.大陆岛:位于大陆附近并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联系。大陆岛本来是陆地的一部分,由 于大陆的某些部分发生破裂或沉陷而被海水所淹没,使之与大陆分离,形成了岛屿,但其基础仍固定在大陆架或大陆坡上 15.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海洋岛又 可按成因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类 16.火山岛: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首先形成海底火山,多次喷发使海底火山逐渐增高,最终 露出海面成为火山岛,火山岛面积不大但地势高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南部、印度洋西部和大西洋中部,夏威夷岛是最著名的火山岛 17.珊瑚岛:珊瑚岛是由珊瑚礁构成的岩岛,其分布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热带、亚热带浅海暖水中 生长的珊瑚死亡后,残骸堆积下来,新珊瑚又在其上繁殖,这种珊瑚残体,以35-335年1m 的速度增高,最后露出海面,即成为珊瑚礁。珊瑚礁可以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三种。岸礁紧

工程流体力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大全

工程流体力学名词解释和简 答题_大全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一、名词解释 1.理想流体:实际的流体都是有粘性的,没有粘性的假想流体称为理想流体。2.水力光滑与水力粗糙管:流体在管内作紊流流动时(1分),用符号△表示管壁绝对粗糙度,δ0表示粘性底层的厚度,则当δ0>△时,叫此时的管路为水力光滑管;(2分)当δ0<△时,叫此时的管路为水力粗糙管。(2分)3.边界层厚度:物体壁面附近存在大的速度梯度的薄层称为边界层;(2分)通常,取壁面到沿壁面外法线上速度达到势流区速度的99%处的距离作为边界层的厚度,以δ表示。(3分) 1、雷诺数:是反应流体流动状态的数,雷诺数的大小反应了流体流动时,流体质点惯性力和粘性力的对比关系。 2、流线:流场中,在某一时刻,给点的切线方向与通过该点的流体质点的刘速方向重合的空间曲线称为流线。 3、压力体:压力体是指三个面所封闭的流体体积,即底面是受压曲面,顶面是受压曲面边界线封闭的面积在自由面或者其延长面上的投影面,中间是通过受压曲面边界线所作的铅直投影面。 4、牛顿流体:把在作剪切运动时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5、欧拉法:研究流体力学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描述物理量在空间的分布来研究流体运动的方法。 6、拉格朗日法:通过描述每一质点的运动达到了解流体运动的方法称为拉格朗日法。 7、湿周:过流断面上流体与固体壁面接触的周界称为湿周。 8、恒定流动:流场中,流体流速及由流速决定的压强、粘性力、惯性力等也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10、卡门涡街:当流体经绕流物体时,在绕流物后面发生附面层分离,形成旋涡,并交替释放出来,这种交替排列、有规则的旋涡组合称为卡门涡街。 1、自由紊流射流:当气体自孔口、管嘴或条缝以紊流的形式向自由空间喷射时,形成的流动即为自由紊流射流。 12、流场:充满流体的空间。 3、无旋流动:流动微团的旋转角速度为零的流动。 15、有旋流动:运动流体微团的旋转角速度不全为零的流动。 6、自由射流:气体自孔口或条缝向无限空间喷射所形成的流动。 17、浓差或温差射流:射流介质本身浓度或温度与周围气体浓度或温度有差异所引起的射流。 19、稳定流动:流体流动过程与时间无关的流动。 20、不可压缩流体:流体密度不随温度与流动过程而变化的液体。 23连续介质模型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A.洪堡德 B.道库恰耶C.伊萨钦科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地理环境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 C.PRED系统 3.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A.贝尔B.索恰瓦C.帕萨格 4.冷湿的森林沼泽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B.Fe++ C.Ca++ 5.《21世纪议程》是在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A.1972B.1987C.1992 6.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人是。A.孟德斯鸠B.道库恰耶夫C.白吕纳 7.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美国八等制基本上属于。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8.按照道库恰耶夫的理解,是自然地理综合体的一面镜子。A.植被B.土壤C.气候 9.美国八等制的土地潜力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A.土壤B.适宜性C.限制性 10.土地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主要是。A.因评价用途的不同而不同B.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C.A和B D.因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差异而不同 1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A.道库恰耶夫B.洪堡德C.伊萨钦科 1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地理环境B.自然地理环境C.PRED系统 13.景观学的创始人是。A.贝尔格B.索恰瓦C.帕萨格 14.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 B.Fe+++ C.Ca++ 15.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次是在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A.1972B.1987C.1992 16.或然论的创始人是。A.维达尔·白吕纳B.罗士培C.拉采 17.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FAO土地评价纲要基本上属于。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18.按照狭义理解,属于地带性规律。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水平地带性 19.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A.适宜性类别B.适宜性程度C.限制性因素 20.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首先提出的。A.贝尔格B.索恰C.帕萨格 21.湿热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 B.Fe+++和Al+++C.Ca++ 2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在中提出的。 A.《我们共有一个地球》 B.《我们共同的未来》C.《21世纪议程》 23.协调论的思想是由提出的。A.罗士培B.维达尔·白吕纳C.拉采尔 24.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基本上属于。A.潜力评价 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25.按照广义理解,属于地带性规律。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水平地带性D.A、B、C 26、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A.简单B.复杂C.不变 27.下列区划方案中属于交叉单列系统的是。 A.罗开富的区划方案 B.任美锷的区划方案C.黄秉维的区划方案 28.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学者是。A.拉采尔B.罗士培C.维达尔·白吕纳 29.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的评价系统基本上属于。 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30.下列区划方案中属于统一单列系统的是。A.黄秉维的区划方案B.席承藩的区划方案C.任美锷的区划方案 二.填空题 1.近代地理学早期萌发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集中反映在的著作中,在他的著作中,

道路施工图名词解释

1.缓和曲线:【transition curve】指的是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除四级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公路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在现代高速公路上,有时缓和曲线所占的比例超过了直线和圆曲线,成为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上,缓和曲线也被广泛地使用。 2.路床:【roadbed】路面结构层以下0.8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0.30m~0.80m)。土质路床又称土基。 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床分上、下两层:路面底面以下深度0~30cm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上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30~80cm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下路床。 路床将承受从路面传递下来的、较大的荷载应力,因而要求它均匀、密实,达到规定的强度。 路床所用填料的最大粒径为100mm,填料最小强度(CBR)

(%)因公路等级的不同而不同。 详细解释:路面结构(如果设计总厚度57cm)4cm中粒式沥青砼+5cm粗粒式沥青砼+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30cm石灰稳定土,那么0点就是石灰稳定土的底面下边缘,也就是路床的顶面上边缘。(沥青砼称为路面上面层和下面层;石灰粉煤灰碎石、石灰稳定土分别称为路面基层和底基层。)路基结构:如果为土方路基,那么路床就是指从-80cm~0cm 的部分。如果土方路基的强度不能保证,需要换填土或者加8%戗灰(石灰粉或水泥粉)处理。清单中通常会有一项就是0-30cm戗灰处理,其实指的就是-30cm~0cm的土层的处理。 3.路拱(crown)即路面的横向断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路面表面做成直线或抛物线型,其作用是利用路面横向排水。是扩建和改建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一般路段的路拱横坡和路拱曲线设计。 4.压实度(degree of compaction) (原: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对于路基本、路面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柔性基层而言,压实度是指工地上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

自然地理学重要名词解释汇总

自然地理学重要名词解释汇总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三种地理环境在地域上和结构上相互重叠、相互联系,从而构成统一整体的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由地球表层中的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分为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环境: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物质系统及其要素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机理。根据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对其研究的领域分化,目前,自然地理学主要有以下分科: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ional Physical Geography):分别研究组成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各种自然要素与过程本身,强调以某个要素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包括的学科主要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动(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区域自然地理学(Regional Physical Geography):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某个地域组合的自然特征与过程,强调具体区域的个体性。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形成历史、现代过程、类型特征、地理分异和发展演变,它是自然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部分,强调综合性。 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能量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 的各种动态需同。其基本特征有:地区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三相物质并存;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人类聚居的场所。 第一章地球 地球自转偏向: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的力。它使所有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无偏向。物体运动速度决定偏转力的大小。 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的时间为365日6 时9 分9.5 秒,称为一个恒星年。 回归年: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 日5时48 分46 秒,称为一个回归年。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某地的太阳高度角有日变化,正午12 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并且正午太阳太阳高度角在一年内也会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的来回移动而变化。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 = 90 -地理纬度-直射点纬度 纬度与经度:纬度是某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经度是某地所在经线与本初经线之间的角距。本初子午线: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圆,这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含两条相差180度的经线,一条经线则是一个半圆弧。最初经线的起始线并不统一,1884年经过国际协议,确定以穿过伦敦当时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从本初子午线(经度的零度线)向东和向西各分180度,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和西经180 度线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180 度经线。由于,在同一时刻,180 度经线以东是前一日的结束,以西却是次一日的开始,经国际协议被定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 地球的内部构造:根据对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的差异和变化,地球固体地表以内的构造

综合自然地理题库

选择题 1.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D A.《汉书·地理志》B.《管子?地员篇》C.《梦溪笔谈》D.《禹贡》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系统可分为:ABD 开放系统B.封闭系统C.半封闭系统D.孤立系统 3.综合自然区划中特有的关键性原则是:C A.发生统一性原则B.相对一致性原则 C.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D.区域共轭性原则 4.双列系统中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序列为:C A.自然区—自然地区—自然省—自然州 B.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州 C.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次亚地带 D自然区—自然亚区—自然小区 5.区域性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形式有:ACD A.大地构造—地貌单元引起的景观分异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 C.带段性分异D.省性分异 6.土地分级的基本单位是:ABD A.相B.限区C.自然区D.地方 7.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循环结构有:ABCD 地质循环B.水分循环C.大气循环D.生物循环 8. 贯彻发生学原则的主要区划方法是:C A.地理相关分析法B.类型制图法 C.古地理方法D.主导标志法 9. 地球表层最主要能量是:B A.地球内能B.太阳能C.宇宙射线D.放射性元素 10. 土地分类单位自上而下为:A A.科—属—种B.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C.相-限区—地方D.级—亚级单元 11. 土地分级单位自上而下为:B A.科—属—种B.土地系统—土地单元—立地C.相-限区—地方D.级—亚级单元

12. 下列分异规律属小尺度的分异是:A A.地方性B.干湿度地带性C.带段性D.省性 13. 贯彻综合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AC A.部门区划叠置法B.类型制图法C.地理相关分析法D.主导标志法 14.下列单位中,属于地带性单位的是:A A.自然地带B.自然地区C.综合带D.自然州 15.下列哪个单位是最基本的地带性区划单位:A A.自然地带B.自然带C.自然地区D.自然州 16.自然大区的划分通常与()紧密联系C A.气候带B.植被带C.大地构造-地貌单元D.土壤带 17下列著作哪一部是世界上最早的土地分类和分等著作:A A.《管子?地员篇》B.《汉书?地理志》C.《宇宙》D.《地学通论》 18. 系统的最主要特征是:A A.整体性B.差异性C.层次性D.相关性 19.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表现是:AB A.地带性B.非地带性C.大尺度D.区域性 20.综合自然区划中特有的关键性原则是:C A. 发生统一性原则B.相对一致性原则 C.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D.区域共轭性原则 21.季节节律的显著程度随纬度增加而(),昼夜节律随纬度的增加而():B A.增加增加 B.增加减少 C.减少减少 C.减少增加 22.完整的垂直带谱其顶带应该是:A A.永久冰雪带 B.基带 C.树线 D.高山草甸带 23. 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土地分级的基本单位是: A.相B.限区C.自然区D.地方 24. 自然大区的划分通常与()紧密联系: A.气候带B.植被带C.大地构造-地貌单元D.土壤带 25. 系统的最主要特征是:

天大15秋季《工程制图基础》在线作业一-答案

《工程制图基础》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判断:粗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20,螺距 2.5,中、顶径公差带7H,短旋合长度,右旋。规定代号M20-7H-S。 . 正确 . 错误 . 正确答案: 2. 在结构平面图中,YT代表构件() . 楼梯板 . 预制板 . 阳台板 . 预应力板 正确答案: 3. 椭圆柱面的管子可用来连接() . 两个不平行错位而等径的圆柱形管 . 两个不平行错位而异径的圆柱形管 . 两个互相平行错位而等径的圆柱形管 . 两个互相平行错位而异径的圆柱形管 正确答案: 4. 在一般位置平面上可做几条最大斜度线?() . 一条 . 两条 . 三条 . 无数条 正确答案: 5. 判断:画肋、轮辐及薄壁时,若剖切平面按纵向剖切,这些结构都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线线将它与其他邻接部分分开。 . 正确 . 错误 . 正确答案: 6. 关于椭圆上共轭直径的条数,正确的是() . 无数条 . 8条 . 4条 . 只有两条 正确答案:

7. 判断:符号“∠1:10”表示斜度1:1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答案: 8. 有一柱面,上下两底为圆,其正截面为椭圆,则这种柱面叫做() . 圆柱面 . 椭圆柱面 . 曲柱面 . 变形柱面 正确答案: 9. 用来连接两轴线相交的圆形管的接头应是() . 柱状面管 . 圆柱管 . 锥状面管 . 椭圆柱面管 正确答案: 10. 下列哪一类不是剖面图中经常采用的画法()。 . 全剖面图 . 半剖面图 . 移出剖面图 . 局部剖面图 正确答案: 11. 截平面垂直于回转体轴线,截交线为()。 . 直线 . 椭圆 . 圆形 .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12. 过一条水平线,能做几个投影面的垂直面?() . 三个 . 两个 . 一个 . 无数个 正确答案: 13. 下面哪种叙述是正确的?() . 若空间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此直线与该平面上任何直线都平行 . 若空间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在该平面上只能找出一条直线与该直线平行. 若空间一直线与平面上任一直线平行,则此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 若空间一直线与一迹线平面平行,则此直线必与该平面上的一条迹线平行正确答案: 14. 已知点(20,25,30),则在V面对称的点是() . (20,25,-30) . (20,-25,30)

综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最新综合自然地理学 1、环境:那些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 3、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自然地理系统中的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5、内在联系的整体性:指自然地理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其中任一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余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相邻部分发生相应的变化。 6、系统的结构:就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特殊网络关系。即是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流通渠道。也可以理解为系统的骨架。 7、系统的功能:是指物质、能量、信息在系统内传递转化的外部表现。 8、熵:一个描述系统无序性(即混乱度)的物理量。 9、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只有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以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故称为耗散结构。 10、平衡态:系统内部到处均匀一致、长时间不发生任何宏观过程的系统状态。 11、非平衡态:系统内部不是均匀一致,有宏观过程发生的系统状态叫非平衡态。 12、系统的状态:某一时刻系统内部各种性质的综合表现。 13、状态函数:当系统由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是,系统的性质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有些系统性质仅与系统的初始状态(简称始态或初态)和终了状态(简称终态)有关,而与系统具有的变化过程或路径无关。在热力学中,把具有这种特性的系统性质叫做状态函数。 14、可逆过程:当系统发生某个过程后,系统按照原来的路径恢复到原有系统所处的状态,而不在环境中留下任何永久性变化的过程。 15、不可逆过程:当系统发生某个过程后,系统不能按照原来的路径恢复到原有系统所处的状态,而在环境中留下永久性变化的过程。 16、反馈:是指信息反馈,就是将输出又回输到原系统中去。 17、辐射干燥指数:是一地的年辐射平衡(热量收入)与用热量单位表示的年降水量(即蒸发该地年降水量所需的热量)之比,可视为蒸发力与降水量之比。 18、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 19、地域分异规律:支配地域分异现象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20、纬度地带性规律:指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纬线方向(东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南北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南北分化现象。 21、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经度省性规律):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着南北方向延伸,按沿海到内陆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22、垂直地带性:指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而随山势高度(海拔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 23、地带段性:在一定的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 24、垂直地带谱:基带以上各垂直带的更替顺序及其组合型式称为垂直带谱,或垂直结构。 25、基带:在高大的山地地区,自山麓到山顶,可分出一系列垂直自然带,最下面的一个叫基带,即山地地形中山麓(就是山脚)所在地方的最下面的自然带类型 26、雪线:永久冰雪带的下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