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复习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复习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复习题

第一章道德导论

1.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答: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变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正是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地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2.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哪些?

答:道德的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教育功能。

道德的作用:首先,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其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再次,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3. 简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答:道德是关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规范和标准的综合。法律与站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从本质上看,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是一致的,两者都属于同一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由相同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两者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两者都体现相同的阶级意志和共同的历史使命。⑵从历史上看,不论哪一个统治阶级,都是一方面借助本阶级的道德来为他们的法律规范及其实施进行辩护;另一方面,又借助本阶级的法律来维护和推行他们的道德。⑶从内容上看,两者都是社会规范,都是引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⑷从作用上看,两者互相补充。

4.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答: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两者相辅相成,两者是紧密相连的统一体。

5.“以德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答: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以德治国”是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认真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大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6. 为什么要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答:“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两者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都是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德治”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从而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而“法治”则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所以,“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一致的。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需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需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7.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中国的传统道德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其基本内容包括:以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自强不息和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提倡身体力行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8.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答: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

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的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内容。

9.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精神;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

第二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时代的共同价值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是胡锦涛总书记对领导干部作风提出的八个方面要求之一;坚定理想,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

3. 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是什么?

答: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但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人们明辨是非真假、善恶美丑,也有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要条件。所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迫切的。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重点是什么?

答: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6. 什么是社会公德?

答:社会公德是人们用以维护公共生活秩序,调整人们之间关系,为人们所公认并自觉遵守的公共生活行为准则。

7. 社会公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所公认并能共同遵守的,用以维护共同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最起码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包括:维护公共秩序,文明礼貌,诚实可靠,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

8. 如何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

答: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9. 什么是家庭美德?

答:所谓家庭美德,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10. 家庭美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计划生育,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第三章职业道德概述

1. 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答: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的本质是:⑴职业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⑵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密切相关;⑶职业道德是调节职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的手段。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职业道德产生了什么效应?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职业道德产生了双重效应:从积极的当面看,首先,市场经济能提高职业道德本身的价值,强化职业道德的作用力度;其次,市场经济有能力为职业道德状况的根本改观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再次,市场经济能促使人们的观念更新。从消极方面看,首先,等价交换原则的影响;其次,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影响;再次,“金钱万能”的影响。

3.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包括几方面内容?

答:职业道德除了具有道德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职业性,从属性,强制性,继承性,实践性,多样性。

4. 职业道德有哪些社会功能?

答: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表现在:促进职业活动的健康进行,职业道德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职业关系,维护正常的职业活动秩序;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积极的影响,职业道德状况本身就是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职业道德是调整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它保证人们自觉做好本职工作,自觉协调与职业相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着特殊的、重要的作用;职业道德可以促使人们自我完善。

5. 什么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答: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在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中从事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道德,是人类职业道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一次伟大的升华。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上职业道德发展的最新成果。

6.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⑴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之上的。⑵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⑶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职业道德传统。

7.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规范体系,由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良心、职业技能、执业纪律、职业作风和职业信誉等要素构成。

8.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有什么社会作用?

答:⑴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保证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⑵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纠正各种行业不正之风,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⑶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作用。

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维护社会主义职业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

9. 学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有何意义?

答:认真开展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对于提高广大职业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⑴学习职业道德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⑵学习职业道德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⑶学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措施。

第四章职业道德的内容

1. 为什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提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⑴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新型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⑵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2. 为什么说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答: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⑴集体主义原则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

⑵集体主义原则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⑶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3. 什么是主人翁的劳动态度?

答:主人翁的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又一基本原则和要求,是处理职业劳动关系本身时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4. 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

⑴正确认识职业价值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⑶培养对职业的真挚情感

⑷磨砺职业意志⑸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

5.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答: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未来要从事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就的希望与追求,并具有为实现职业上的奋斗目标而发奋努力的进取精神。职业理想是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具体形式,也是一个人人生理想的重要实现途径。

6.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答:所谓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一定社会中的社会成员和职业团体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体系,即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普遍遵循的行为善恶准则或标准。

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普遍使用的一般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公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7.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答: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在职业实践中,不仅要遵循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一般内容,还应根据职业特点,遵循本岗位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

⑴热爱本职,优质服务⑵热情友好,群众至上⑶真诚公道,不谋私利⑷不卑不亢,一视同仁⑸钻研技艺,提高技能⑹开源节流,提高效益⑺遵守纪律,服从调度

⑻团结协作,开拓进取。

第五章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1. 什么是道德修养?

答: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称为道德修养。

2. 道德修养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⑴道德修养要解决两个主要矛盾,即社会道德体系及其道德要求与个人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以及自身受消极道德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低下的道德品质与先进的道德品质之间的矛盾。

⑵道德修养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解剖的活动。

⑶道德修养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

3. 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是什么?

答:职业道德修养,是指在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中,人们按照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职业道德品质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达到一定的境界。

4.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是什么?

答:⑴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

⑵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条件

⑶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5. 简要论述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答:(一)认真学习,省察克治

文明、理智、高尚总是同知识、文化相联系的;不明事理、粗俗、野蛮,总是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相联系的。认真读书,求得真知,虚心求教,勤于积累,学习榜样,积极进取。省察克治旨在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客服。

(二)知行统一,律己律人

“认知”和“践行”相结合,我们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必须遵循道德修养自身发展的规律,选择正确的道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职业道德建设重在自律,重在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三)积善成德,防微杜渐

(四)长期修养,坚持不懈

6. 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答:⑴目的性职业道德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形成的。

⑵多元性

⑶具体性职业道德除对所有职业有共同的要求外,对不同的职业也有不同的要求。

⑷实践性一是职业道德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二是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引导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履行职业道德的要求。

⑸自觉性职业道德教育是靠激发从业者的自觉性而取得最佳效果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内因”才是根本。

⑹重复性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是靠教育的重复而形成的。

7. 职业道德教育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正确的职业观教育;主人翁劳动态度教育;履行职责,遵守执业纪律;职业事业心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警示教育;荣辱观教育。

8.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答:⑴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个人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

⑵职业道德教育直接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⑶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9. 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答:所谓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也就是衡量人们的道德行为的善恶性质的尺度。有三个层次的标准:第一个层次的职业道德标准,体现为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对特定职业的道德要求。第二个层次,体现为特定时代、特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阶层的愿望、道德要求,以及在此影响下形成的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价值体系。第三个层次就是反映人类社会历史总体趋势的职业道德标准。

10. 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有哪些?

答: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方式有两种: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自我评价,是从业者本人对自身的职业行为的道德反思形式,是个人对其行为是善是恶的一种判定。社会评价,则是社会有机体对从业者的职业行为的善恶性质的判断方式,典型的形式是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

11. 职业道德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答:⑴职业道德评价是职业行为的道德价值的仲裁者

⑵职业道德评价可以促进职业道德素食的形成和发展

⑶职业道德评价可以有效地调节职业内外的人际关系。

1. 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法律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答:法律的本质是指法律相对于其他现象而言的一些基本属性,法律具有阶级性,国家意志性,物质制约性。总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律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阶级统治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3. 法律的历史类型有哪些?

答:法律的历史类型有: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4. 我国法律的主要渊源有哪些?

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渊源,按照其制定的国家机关的权限及其效力的大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宪法,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

5.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它由宪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组成。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建立的;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具体化、法律化、制度化;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点。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答:⑴社会主义法律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法律在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社会主义法律确认和维护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⑵社会主义法律在政治领域中的作用

⑶社会主义法律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⑷社会主义法律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

8. 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

答: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法治的基本原理来看,它应当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治,以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领导为基本政治特征,与资本主义的法治有本质的区别;它应当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具有中国优良传统和文化特色的法治,而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国家或者前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它应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治,并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遵循宪法和法律至上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司法独立公正原则、人权保障原则。

9.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注表现为:⑴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国家生活以及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⑵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外或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⑶实现“民主的政治化”和“政治的民主化”。⑷国家的权利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形成和良性循环。⑸“依法行政”和“依法司法”制度得到有效的保障。⑹国家的法律秩序稳定,违法犯罪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10. 依法治国方略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依法治国的科学涵义。

11. 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答:⑴民主法治通过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来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

⑵民主法治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⑶民主法治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

⑷民主法治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提供保障。

⑸民主法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制度支持。

综上,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民主的社会、政治的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氛围,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就能是整个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发展活力。

第七章宪法

1. 简述宪法及其主要特征。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它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以及一系列基本制度,集中反映了国家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的特征: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程序。

2. 我国现行宪法的知道思想是什么?

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前进的共同的政治基础,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取得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3.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⑵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原则。⑶社会主义法制原则。⑷民主集中制原理。

4. 如何理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我国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⑴工人阶级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阶级。⑵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⑶知识分子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基本依靠力量。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首先,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适合中国国情,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次,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地位。再次,充分保证国家权力的集中行使。

6. 我国选举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⑴实行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⑵实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直接选举适用于乡、镇一级和县级。

⑷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原则,以保证选民更好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代表。

7. 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我国采用哪种国家结构形式?

答: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组成原则和形式。

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正如宪法序言中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8. 简要分析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经济成分。

答: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这就决定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全体人民所共有,由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是由城乡个体劳动者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产品,以自己从事劳动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式。外商投资和外商经济也是我国的一种经济成分。

9. 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根据我国的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为: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特定公民的权利,监督权利。

10. 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

答: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

11. 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答:首先,任何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其次,不能滥用权利和义务。再次,自觉履行义务。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在行使个人权利的同时自觉地、忠实地履行各项义务,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12. 我国的国家机构有哪些?其主要职权分别是什么?

答: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包括行使国家立法权,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等重要职权。

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务院各部委的工作,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由主席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既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也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第八章民法总则

1.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 《民法通则》对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有哪些规定?

答: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而对较为重大的民事活动应由他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代理民事活动。

3. 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并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合法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有效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背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 什么是无效民事行为?什么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答:无效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

相对无效的。

5. 代理的种类有哪些?

答:根据代理权产生的根据不同,代理一般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6. 我国民法规定的民事权利有哪些?

答:我国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等。

7. 债的发生原因有哪些?

答:债的发生原因包括:合同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侵权行为之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所生之债。

8. 债的担保形式有哪几种?

答:债的担保形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

9. 什么是人身权?公民享有哪些人身权?

答: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以在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上所体现的与其自身不可分离的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

公民享有的人身权有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婚姻自主权等。身份权包括:监护权、亲属权、荣誉权、男女平等权以及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等。

10. 民事责任的特点是什么?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答:民事责任也是一种法律责任,具有各种法律所共同具有的特点。其自身特点是:①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②它是违约人和侵权行为人对受害人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③它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④它主要是一种补偿性的责任,承担责任的范围与所造成的损失或损害的大小相适应,一般具有补偿和恢复原状的性质。

11. 我国民法对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答:《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下列的诉讼时效期为1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第九章民事单行法

1. 什么是物权?它有哪几种?

答:物权是一种财产权,是权利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一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2. 《物权法》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物权的保护是如何规定的?

答:在财产归属依法确定的前提下,作为物权主体,不论是国家、集体,还是私人,对他们的物权也都应当给予平等保护。否则,不同权力人物权受到同样的侵害,国家的、集体的应当多赔,私人的可以少赔,势必损害群众依法创造、积累财富的积极性,不利于民富国强、社会和谐。

3. 《物权法》对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如何规定的?

答: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物权法》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所有权,对道路、绿地等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4. 确认物权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答:①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权利人行使权利是排他的,对所有其他人都有约束力,因此物权实行法定原则。②物权公示原则,为了使其他人知道物属于谁,需要采取公示的办法。

5. 什么是合同?合同的订立方式是什么?

答: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也叫契约。

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依法就合同内容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6. 合同解除应具备哪些法定条件?

答: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

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当事人一方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7. 《侵权责任法》适用的范围是什么?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答:《侵权责任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8. 《侵权责任法》关于侵权损害赔偿有哪些规定?

答:《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次受到的损失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的,按照其获得的利益赔偿;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9. 《侵权责任法》关于侵权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有哪些?

答:监护人责任、暂时丧失心智的损害责任、用人单位责任、网络侵权责任、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学生伤害事故责任。

10. 简述《侵权责任法》关于特殊责任的有关规定。

答:《侵权责任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关于医疗损害责任,《侵权责任法》区分不同情况做了三方面规定:①医疗损害责任实行过错责任;②医务人员未尽告知义务的赔偿责任;③因药品、医疗器械的缺陷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还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物件损害责任,是指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堆放物、妨碍通行的物品和林木等由于缺陷或者疏于管理、维护,造成他人损害,责任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1. 结婚的条件有哪些?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什么?

答:结婚的条件:结婚必须男女书双方完全自愿,男女必须分别年满22周岁和20周岁,双方不是直系血亲也不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关系:

⑴夫妻关系,即夫妻之间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参加工作、生产、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平等处理权;相互扶养的义务和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等。

⑵父母子女关系,即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此中的父母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子女关系具体表现为: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父母有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子女之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等。

⑶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的关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表现在: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父母已死亡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抚养能力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抚养的义务。

12.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是什么?

答:法定继承又称无遗嘱继承,是指依照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的方法继承遗产的继承方式。《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

外祖父母。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13. 什么是遗嘱继承?什么是遗赠?什么是遗赠抚养协议?

答:遗嘱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按他生前所立的遗嘱内容,将其遗产转移给指定的法定继承人的一种继承方式。

遗赠就是公民在生前用遗嘱方式指定其个人财产赠给法定继承人之外的国家、组织或者其他公民。

遗赠抚养协议,是一方抚养对方终生而对方将个人遗产的全部或部分遗赠给抚养人的协议。

14. 什么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它们分别有哪些特点?

答: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其特点是:①股东认购股份后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②公司不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发行股票,出资人在公司成立后领取出资证明书。③股份不能在市场上自由转让,股东相对稳定。

④出资证明书不能如股票那样上市交易。⑤公司财务会计等信息资料无须向社会公开。⑥股东可直接参加公司的经营管理。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其特点是:①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②上市公司可以发行股票;未上市公司的股东持股权证。③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数对公司缴清股款之后,对公司既无追加投资的责任,也无为公司偿债责任。④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⑤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可以依法自由转让。

15.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合伙企业设立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须具备下列条件:①投资人为1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②有合法的企业名称。③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④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⑤有必要的从业人员。个人独资企业经过申请设立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方位成立。

合伙企业设计应具备以下条件:有2个以上合伙人,合伙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书面合伙协议;有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普通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普通合伙”字样。

第十章行政法

1.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可概括为行政法治原则,具体来说,行政法治原则又可分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及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2. 我国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职责有哪些?

答: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主要有:行政立法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处置权、行政决定权、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司法权、行政救济权等。

行政机关的行政职责主要有:必须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履行职务,不得失职、越权或滥用权力;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避免程序违法;必须遵循合理、适当的原则,避免行政失当、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

3. 国家公务员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答:国家公务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4. 什么叫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答: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包括:行政参与权;行政知情权;行政监督权;隐私保密权;行政保护权;行政获益权;行政求偿权。

行政相对人的义务包括:遵守行政秩序;服从行政命令;协助行政管理。

5. 什么是行政行为?

答: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生产行政法律效力的行为。

6. 简述行政复议的程序。

答:⑴行政复议申请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⑵行政复议受理

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法定条件,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通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⑶行政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7. 行政许可的原则是什么?

答:行政许可的原则是:合法原则;信息公开、公平合理、一视同仁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规范和约束权力原则及监督原则。

8. 行政处罚法的种类有哪些?行政处罚的原则是什么?

答:行政处罚有七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原则是:处罚法定原则;处罚公开、公正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

9. 行政责任的种类和方式有哪些?

答:⑴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行政主体是代表国家参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其责任形式受到某些限制,其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承认错误;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返还权益;恢复原状;停止违法行为;履行职务;撤销违法行政行为;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行政赔偿。

⑵行政相对人承担的行政责任。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接受行政处罚;履行法定义务;恢复原状、返还原物;赔偿损失。

10. 行政赔偿的范围有哪些?其程序是什么?

答:行政赔偿的范围有:对侵犯人身权的行政赔偿,对侵害财产权的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程序,指受害人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行政赔偿,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处理行政赔偿申请,人民法院解决行政赔偿纠纷的步骤、方法、顺序、时限的总和。

11.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必须具备什么特征?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①必须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②必须是情节轻微尚不够刑罚处罚的行为。③必须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应受处罚的行为。

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轻重、危害大小,《治安管理处罚法》将治安管理处罚分为四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12. 违反《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答: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有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未经许可或未按许可要求进行集会、游行、示威,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要追究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在举行集会、游行、示威过程中,破坏公私财物或者侵害他人身体造成伤亡的,除依法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一章经济法

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哪些?

答:包括: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市场运行调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国家调控原则;提高效率兼顾公平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鼓励自由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相

结合。

3. 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答:欺诈性交易行为;强制交易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降价排挤竞争对手行为;搭售行为;不正当奖售行为;诋毁商誉行为;同谋投标行为;行政垄断行为和地方封锁行为。

4. 哪些行为属于垄断行为?其法律责任是什么?

答:垄断行为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处五十万以下的罚款。

经营者违反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经营者违反规定实施集中的,由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可处五十万以下的罚款。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向有关上级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

5. 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是什么?

答: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结社权;知识获得权;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

6. 经营者的义务是什么?

答: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应履行法定和约定的义务;

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和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提供商品或服务,应按国家规定或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或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保证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国家规定或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或其他责任的,应当按国家规定或约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

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7. 如何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

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争议解决的途径有: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 什么是税收?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答: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公共职能,授权政府专门机构凭借国家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经济活动。

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有:追究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9. 我国实体税法包括哪些?

答:实体税法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10.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是什么?

答: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十二章社会法

1.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具体为:各类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2.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改进劳动组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参加民主管理的原则;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和休息权利的原则;劳动者享有物质帮助权利的原则;劳动者有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的原则;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3.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答: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和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权利;此外,劳动者还享有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如参加和组织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等。

劳动者的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4. 《劳动法》对工资和休息休假有哪些规定?

答:《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关于休假时间的规定:法定假日;年休假。《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有带薪年休假。

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5. 劳动合同有哪几种?《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合同都有哪些规定?

答: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是长期合同,如果不发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事由,用人单位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6. 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有哪些?

答: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劳动合同因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订立劳动合同因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而无效;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7.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什么?什么是集体合同?

答:具体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保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签订集体合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稳定协调劳动关系,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8. 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答:《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出现致使合同无效的行为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从事解除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在本单位患

职业病或者因工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9.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有哪些?

答:《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作了专门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0. 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答:从业人员的权利包括: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紧急避险权;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的权利;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从业人员的义务包括:自律遵规的义务;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危险报告义务。

11. 我国安全生产的监督方式有哪几种?

答:《安全生产法》以法定的方式,明确规定了我国安全生产的四种监督方式:工会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公众举报监督;社区报告监督。

12. 社会保障各险种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保障各险种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指缴费达到法定期限并且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年老者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的社会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一定比例的医疗保险费,在参保人因患病和意外伤害而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其医疗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制度,是指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对劳动者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从而造成死亡、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职工及其相关人员工伤保险待遇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为失业而暂时失去工资收入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事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为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创造条件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生育保险制度,是指由用人单位缴纳保险费,其职工或者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13. 参加工会的条件有哪些?

答:《工会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

14.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答:《工会法》规定了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⑴工会保障职工行使民主权利;

⑵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代表职工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⑶工会有监督用人单位有关人事管理权;

⑷工会有实施法律监督和有关交涉的权利;

⑸工会有监督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权利,对安全生产提出建议的权利;

⑹工会有权对企业、事业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工会有参加安全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调查处理的权利;

⑺工会参与解决企业发生停业、怠工事件;

⑻工会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地方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应当有同级工会代表参加;

⑼各级总工会可以为所属工会和职工提供法律服务;

⑽工会协助用人单位做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险工作;

⑾工会会同企业、事业单位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组织职工

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组织职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

⑿国家机关在组织起草或者修改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规章时,应当听取工会意见;

⒀政府向工会通报政府的工作,研究、解决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⒁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第十三章刑法

1. 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答:《刑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概括地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是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三是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四是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2.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刑法》明文规定了三项基本原则:罪行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3.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犯罪具有以下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4. 我国刑法是如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

答:《刑法》规定:①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②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③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④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⑤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他们属于有刑事责任能力人,但鉴于存在生理缺陷,影响其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故减轻其责任。

《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具体规定:①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③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④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⑤因不满16周岁不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⑥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则减轻处罚。

5. 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答: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必须符合下述几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才能实行正当防卫。二是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三是进行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四是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本人才能实行正当防卫。五是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指足以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

6. 什么叫紧急避险?

答: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7. 什么叫共同犯罪?什么叫犯罪集团?

答: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犯罪集团,是指3人以上为多次实行某种或几种犯罪而建立起来的犯罪组织。

8. 刑罚的主刑、附加刑分别包括哪些?

答: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9. 刑罚裁量时,如何认定自首和立功?

答:自首,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或者是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表现。

10. 什么叫数罪并罚?

答:数罪并罚是指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有数罪,或者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或者被判决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法院依照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的原则和方法,对犯罪分子所犯的数罪合并处罚的刑罚制度。

11. 《刑法》分则规定了哪10类犯罪?

答:《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10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12. 刑法对盗窃罪的处罚是如何规定的?

答:《刑法》规定了三种刑罚幅度:①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③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十四章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1. 什么是诉讼法?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诉讼法指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共有原则;特有原则。

2. 证据包括哪几种?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是什么?

答:民事、行政诉讼证据有七种,即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刑事诉讼证据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此外,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3.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答: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陪审制度。

4. 民事诉讼管辖包括哪几类?

答:级别管辖,是指根据案件的性质、影响的范围及繁简程序,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地域管辖,是确定同级大院之间在各自的辖区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裁定管辖,是以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来确定管辖法院的。

5.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执行原则,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

6. 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是什么?

答:《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认为

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7. 行政诉讼的管辖是如何规定的?

答:行政诉讼管辖是指各级法院之间以及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我国行政案件的管辖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以及管辖权的转移。

8. 行政诉讼程序是什么?

答:行政诉讼程序主要由起诉和受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构成。

9. 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是什么?

答:除了各类诉讼法共有的基本原则外,刑事诉讼法也具有自己特有的原则:专项职权由专门机关行使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辩护权原则;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也叫无罪推定原则;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依法监督原则。

10. 刑事诉讼的程序是什么?

答:刑事诉讼程序是公、检、法三机关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定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五个阶段。

11. 《仲裁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仲裁法》的适用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下列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12. 什么是仲裁协议?

答: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13. 仲裁程序有哪些步骤?

答:仲裁程序包括申请、受理、仲裁庭组成、开庭、裁决五个步骤。

14.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组织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15. 人民调解的调解程序是什么?

答:调解的启动;调解员的选择;调解的方法步骤。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复习之知识梳理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轮复习之知识梳理 第一课 一、名词解释: 1、自尊P8 2、人格P10 二、填空题 1、认识自我是人生的起点。P6 2、自尊自信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结果。P8 ' 3、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P8 4、自信是自尊的前提基础,是促使人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 精神动力,是事业成功的前提。P9 5、高尚的人格是国格的支柱,是一个民族的脊梁。P10 6、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这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品质、文化素养、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P12 7、个人礼仪修养的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P13 8、交往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P16 @ 9、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P17 10、道德、纪律、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它们互相联系、彼此补充,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手段。P1 三、辨析题 1、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就要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我意识。(√)P6 ] 2、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自我欣赏。(×)P7 3、一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高低,决定着他工作能力的强弱。(×) 4、加强自律就要学会克己、慎行、表里如一。(√)P15 5、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P12 ? 四、简答题 1、遵守个人礼仪的作用有哪些P12

2、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有哪些P18 3、如何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P14-15 4、如何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P19 ` 第二课 一、填空题 1、敬业和实干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P24 2、职业礼仪,是指各行业的职业人员,在因为工作需要的人际交往中,应遵守的自尊与敬人的行为规范。P23 \ 3、奉献是职场礼仪的最高境界。P25 4、敬业奉献是职业礼仪外显行为方式的重要方面,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P25 二、简答题 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23 2、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有哪些P27 3、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有哪些P26-27 4、如何做一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P29-31 / 第三课 一、填空题 1、道德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等来维系。道德的内容因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变化。P1、35 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P35 3、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在为人民服务中,包含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歏俭持家、邻里团结P39 5、个人品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P40 [ 二、辨析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强化训练题(第二课)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强化训练题 (第二课)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同事有客人来访 A、可以喧宾夺主,跟主人一样热情 B、如果同事不在,可暂时代为接待并提供同事去向的信息,以便让客人决定是否等待 C、不是自己的客人,表现冷漠点也未尝不可 D、置之不理,因为与自己无关 2、服务人员讲话时,不能 A、语音柔和 B、用商量询问的语气 C、语调适度 D、使用否定短语来拒绝客人的要求 3、去办公室工作,文明的待人接物的礼仪举止不包括 A、早上到达时相互问候“早”,下班时相互道别 B、见到同事或来访者,面带微笑 C、不必注意自己的办公桌整洁 D、若有资料需要移交他人,一定要贴上小标签,写上时间、内容,并签名,不忘说“谢谢” 4、参观展览时下列行为符合礼仪的是 A、与同伴议论纷纷、慷慨激昂、大声交谈 B、按照展览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参观 C、这件展品太吸引人了,忍不住轻轻用手触摸一下 D、在请勿拍照的提示标语前拍照 5、浏览景区时,不正确的行为是

A、不要在“禁止入内”的草坪、鲜花丛中走动或留影 B、不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 C、可以爬上景观拍照,以留下美好的回忆 D、在游览区野餐时,要将废弃物扔进垃圾箱 二、多项选择题 1、面试时,在服饰方面应该注意 A、应着正装,切忌穿着随意 B、注意面部清洁,头发要梳理整齐 C、饰品要高调闪亮,体现品位 D、皮鞋式样要简单,不宜穿着凉鞋 2、营业员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比如错拿商品、找错钱,当顾客指出后,礼貌的做法是 A、虚心接受 B、及时纠正 C、强词夺理 D、强调理由 3、当顾客很多,特别是双休日和节假日购物高峰时,营业员应按照什么顺序接待服务 A、按先来后到,依次接待 B、看穿着外貌将顾客分为尊卑贵贱区别对待 C、老人、孕妇、残障人士优先 D、外国人优先 4、浏览景区应该遵循的礼仪有 A、保护环境 B、爱护名胜 C、讲究卫生 D、文明拍照 5、办公室规则有 A、入室敲门,专心公务 B、公私分明,互相尊重 C、言论得当,着装严谨 D、乐于助人,卫生保洁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题

、服务群众 D、爱岗敬业 ( ) 、认真 D、宪法 )。 D、青少年 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尽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要求 、诚实

8.道德以( A、舆论 B、信念 C 9. 某的行为犯了 ( ) A 、过失杀人罪 B 10. A、尊老爱幼 B 11. A、迟到 B 12.刑罚是由( A、公安机关 B 13.我国最重的刑罚是( A、死刑 B、有期徒刑 C 14. A、3岁 B、18周岁 C C、生命权D、物权 在班级中造成极坏影)。 D、姓名权 他一直想起过小张,但在每一次 )。 D、姓名权 )。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0. A C 21. 直通过.他们这样做是 A、节省时间之举 C、可供学习之举 德之举 22.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 A、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C 方接受自己的爱 23. 确的是() 、人生不该有愤怒 D、良好的交往是不 法人之间 )。 、人身关系 D、身份关系 C、家庭礼仪 D、个人礼 、社会道德 D、职业道德 、法制宣传 D、有法可依

28.如果同事有客人来访( A C 因为与自己无关 29. A 报告或轻声敲门, 上课迟到后, 30. A C ) 、商业贿赂行为 D、假冒仿冒 使用不到一 ) 、只有生产者对产品质量负责任 D、在销售者和生产要求员工必须每天工作16小时. C、取得劳动报酬权 )

A 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 C 足之处 D 学习别人的长处 35. 中角,追打刘某, 财产关系 B、人身关系 指责。 侵害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C 37.甲是着名的歌星, ) D、身体权 可是却总是 C、是节约时间的 把工料随手乱放,下班前 () B、没有违反劳动纪律,也也不违法,不必大惊小怪 D、 ) 一丝不苟 C、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 单项选择题(15×2=30分)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 1. 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A 家庭礼仪 B 交往礼仪 C 职业礼仪D个人礼仪 2. 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是() A 敬业 B 奉献 C 守业 D 文明 3.上课迟到,说脏话,乱扔垃圾,等等.你如何看这些现象?( ) A.个人小事,没必要小题大做 B.违法纪律,与道德无关 C.既不违法,又不违纪.说明道德水平不高 D.小事蕴含道德,加强道德修养要从小事做起. 4.家庭美德的首要规范是() A.男女平等B.勤俭持家C.邻里团结 D.尊老爱幼 5、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6、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A 社会舆论 B 传统习惯 C 内心信念 D 评价方式 7、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

A 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 B 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 C 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 D 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 8、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A 评价作用 B 教育作用 C 强制作用 D 指导作用 9、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人身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婚姻自由 10、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A 养性 B 内省 C 慎独 D 顿悟 11.下列哪项是一种高超的岗位能力,是爱岗尽业的升华和高层次展现() A 专业 B 勤业 C 乐业 D 精业 12.“宪法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见() A.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就是用来限制权力和自由的 C.法律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D. 公民的合法权力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13.下列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解正确的是()

德育-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卷

1 。与法律规范相比,道德规范的调节手段是 A.强制性的 B.非强制性的 C.更主要的 D.更次要的 答案:B 2 . 某报社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披露未成年人甲是乙的私生子,致使甲备受同学的嘲笑,甲因此精神痛苦,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想出门,给甲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按照我国现有法律规定,该报社的行为 A.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 B.侵害了甲的肖像权 C.侵害了甲的姓名权 D.侵害了甲的隐私权 答案:D 3 . 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这说明个人在提高自我修养时应该 A.虚心求教,勤于积累 B.坚持“慎独",纯洁品质 C.闭门造车,坐而论道 D.学习榜样,积极进取 答案:B 4. 贾某经营了一农家乐餐厅,该餐厅把人工养殖的鱼当作野生鱼出售给顾客,这种行为违反了 A.公平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自愿原则 答案:B 5.劳动争议可以申请仲裁,仲裁的时效限制是 A。1年 B.2年 C。3年 D.10年 答案:A 6 . 以下符合程序正义理念的俗语是 A。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B.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C。杀一儆百 D.严打犯罪,怕漏不怕错

答案:B 7 . 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犯人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不良行为来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1%,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9%。这对我们的警示是 A.未成年人一旦染上不良行为必定会违法犯罪 B.只要不严重到进管教所,就算不上不良行为 C.未成年人没有不良行为就一定不会违法犯罪 D。未成年人需要进行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答案:D 8 .下列选项中,属于职场中与人礼貌交谈表现的是 A.用手指着对方 B.随意插话 C.自吹自擂 D.坦诚、谦虚和礼让 答案:D 9 .下列选项中,体现“奉献社会“这一道德规范基本要求的是 A.某同学嫌老人身体气味难闻,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敬老院义工服务 B.小区业主张某从自家屋旁公共绿地上圈了一块地作为自家花园 C.捡破烂的张大爷省吃俭用连续数十年捐资助学 D.某工厂为降低生产成本直接将废水不经处理排入小河 答案:C 10.下列选项中,禁止男女双方结婚的情况是 A.直系血亲或两代以内旁系血亲 B。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C.直系血亲或四代以内旁系血亲 D。直系血亲或五代以内旁系血亲 答案:B 11.王某从超市购买了打折促销的卤菜,回家发现已变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打折商品,不能要求赔偿 B.打折商品,只能部分赔偿 C。王某已经离开超市,不能要求赔偿 D。王某可要求超市作出赔偿 答案:D 12 。王明同学发现自家楼下的大排档每天都会将大量的麻雀制作成菜肴销售给食客,他及时向工商部门进行举报,后该大排档受到了处罚,停止销售麻雀制作的菜肴。王明同学的行为 A.多此一举,影响他人经营 B.不值得提倡,麻雀不是保护动物 C。与己无关,做法欠妥

(完整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题(二三)及答案

练习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题(二三) 整理人:湖北崇阳柳顺荣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07年5月的一天,许某在广州一个体商业银行柜员机上取工钱时发现, 取得越多账上余额越多,于是在取了10万元后携款潜逃,一年后被缉拿归案。该青年的行为属于( ) A.不当得利 B.贪小便宜行为 C.盗窃罪 D.一般违法行为 2、中职学生小林利用互联网充当“黑客”攻击计算机网络安全,把银行客 户网上银行中钱财转移到自己的账上。该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D.不犯罪 3、某校中学生李某、于某二人长期泡在网吧,一旦没有钱上网就出去持刀 抢钱,达600多元,后来李某、于某二人被公安机关缉拿归案。李某、于某二 人的行为属于( ) A.抢夺罪 B.一般违法行为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属于犯罪行为的有() A、16岁的小龙等5人在生日聚会上大量饮酒,随后将下夜班的李医生打成重伤 B、小红为了找个好工作,找人做了假大学文凭 C、小永在顶岗实习中,收受回扣达到300多元 D、小成利用作假账手段,将公司财产一百多万据为己有 2、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大致有以下情形() A、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 B、由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到侵犯他人权益而违法犯罪 C、从娇生惯养到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杀人而犯罪 D、从被岐视、虐待到行凶报复或流落街头被教唆犯罪 3、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见义智为。对不法侵害,要注意采取的 措施有() A、机智求助他人 B、利用周围环境逃脱,避免正面冲突 C、暂时妥协,事后报警 D、及时调节自己心理,保持镇静 三、理解说明 2005年4月份一天中午,贵阳市17岁的小蕾在西餐厅为客人服务时,发现客人落下一部价值 6 000多元的手机,随手装入自己的口袋中,同时还用客人手机给贵州老家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在客人返回寻找时,她拒不承认自己拿走手 机。在警方调查时,依然拒绝交出客人手机。 (1)你认为小蕾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属于什么犯罪?

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当我们的某些长处受到他人肯定时,会感到格外高兴;当做了好事受到集体和他人称赞时,心情十分舒畅。这是因为什么() A.我们获得了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B.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总是肯定的 C.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肯定,得到了满足 D.我们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2.由于人与人的个性不同,生活的环境与阅历不同,不同的同学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世的风格。对于同学对你无关紧要的议论和批评,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让别人去议论吧,照样我行我素 B.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尊严 C.以牙还牙,予以回击,捍卫自尊 D.冷静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士可杀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 A.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B.自尊必然要冒杀头的危险 C.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生命 D.自尊的人永远不会受侮辱 4.在全班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每当我们说起那些成功的经历,往往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扬,于是充满成就感;相反,如果提及那些失败的经历,常常会受到别人的取笑,充满了耻辱感。”最后,在“应该多说、多提哪一类经历”的问题上,大家议论纷纷。对以下议论应该赞同的是() A.成就感“养人”,耻辱感“伤人”——多说成功史,少说失败史 B.成就感“立人”,耻辱感“激人”——要说成功史,也说失败史 C.成就感“使人骄傲”,耻辱感“促人进取”——少说成功史,多说失败史 D.不管成就感、耻辱感,都是过眼烟云——不说成功史,也不说失败史 5.“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这句诗启示我们要() A.有高度的自尊 B.目空一切、自以为是 C.有充分的自信 D.不必相信别人 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行为中,不能赢得他人尊重的是() A .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 B .热情主动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C .喜欢传播他人的隐私 D .经常迟到和旷课 2.莎士比亚说:“玫瑰是美的……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这说明心灵美即内在美很重要。下列属于美化自己内在形象的有() A.彬彬有礼,谈吐高雅,打扮得体 B.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志向 C.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 D.养成勤、实、严、精的学风,掌握过硬的本领 3.下列属于美化自己外在形象的有() A 质朴庄重、朝气蓬勃的服装打扮 B 健康科学、积极高尚的生活情趣 C 模仿他人的举止仪态、追求少年老成的成熟感 D 扶老携幼、遵纪守法的文明举止。 三、理解说明 下面是中职学生小李的一则日记,请你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是一名从农村考入这所学校的学生,尽管我很勤奋、刻苦,但我总觉得自己很土,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着,浓重的乡音,使我感觉与城里的同学格格不入。同学们好像都 练习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合计20分) 1.人格魅力 2.交往礼仪 3.职业礼仪 4.职业道德 5.慎独 二、填空题(每题2分,合计10分) 1. 自尊即_______________,是在接受自己_______________的一种积极心态。 2. 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整洁端庄, _______________真挚大方,_______________搭配得体,表情 _______________。 3. 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要处理好个人与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打破“_______________”意识,还要处理好_______________内外部关系。 4.道德以_______________为判断标准,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来维系。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 5. 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1. 下列自我认识中,不恰当的一项 是 ( ) A.我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必向别人学习 B.自我认识要建立在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 C.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 D.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2.“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对于卢梭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不正直的人没有尊严 B.已有尊严的人不必再维护 C.维护尊严即无拘无束 D.人人都需要自尊 3.下列仪容仪表不得体的 是 ( ) A.男士上班穿西裤、衬衣,打领带 B.工作期间打哈欠、擦眼睛 C.语言表达清楚、有说服力 D.女士上班化淡妆 4.“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交往要注重尊重和友好 B.人生不该有愤怒 C.对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友善

最新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考试试题二德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二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 1.职业道德 2.诚实 3.慎独

4.内省 二、填空题 1.道德以_______________为判断标准,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来维系。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 2. 社会公德具有维护_______________和公共秩序、保持 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是公民个人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程度的重要表现。 3. 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4. 爱岗敬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5. 乐业、勤业、精业,三者_______________、相得益彰。乐业是一种良好的_______________,是爱岗敬业的重要表现。精业是一种高超的_______________,是爱岗敬业的 _______________。 6.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_______________,重_______________,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_______________。诚实守信,即是 _______________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_______________要求。 7. 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谋私利,不 ______________,不______________,不______________,不 ____________。 8. 服务群众,就是要求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_______________ 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 _______________的服务。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_______________,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作贡献。 三、单项选择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题 附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题 1.接触一个人,给人留下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是(A)[单选题] A、个人礼仪 B、交往礼仪 C、职业礼仪 D、公共礼仪 2.“要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是(C)提出来。[单选题] A、英格丽.张 B、马克.土温 C、莎士比亚 D、《礼记》 3“一个人可以犯几个可以改正的错误,但不能有失礼的行为。”这句话用于求职过程,它告诫我们(A)[单选题] A、求职应聘过程中,要重视职业礼仪 B、技能突出就能求职成功 C、求职应聘过程中要做到大才和开朗 D、求职应聘时有错即改 4.孙中山说:“有了良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段话强调(D)[单选题] A、道德的内涵 B、道德的标准 C、道德的形象 D、道德的功能 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充分说明(D)[单选题] A、幸福的生活,必然是道德的生活 B、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发挥我们的潜能 C、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D、人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我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关键在于(B)[单选题] A.形成道德认识B、做出道德行为C、树立道德信念D、培养道德情感 7、一行人在过路口时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B)[单选题] A、节省时间之举 B、不遵守交通规则之举 C、可供学习之举 D、聪明灵活之举 8.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法治和德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D)[单选题] A、法治比德治更重要 B、德治比法治更重要 C、法治是德治的前提 D、法治和德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9.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单选题] A、民主集中制 B、按劳分配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多党合作制度 10.下列自我认识中,不恰当的一项是(C)。[单选题]A、自我认识要建立在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 B、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 C、我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必向别人学习 D、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11.“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对于卢梭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B)[单选题] A、不正直的人没有尊严 B、人人都需要自尊 C、已有尊严的人不必再维护 D、维护尊严即无拘无束 12下列仪容仪表不得体的是(C)。[单选题] A、男士上班穿西装、衬衣,打领带 B、语言表达清楚、有说服力 C、工作期间打哈欠、擦眼睛 D、女士上班化淡妆 13.“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单选题] A.交往要注重尊重和友好 B.人生不该有愤怒 C.对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友善 D.良好的交往是互惠互利的 14.职业礼仪最高境界是(A)[单选题] A奉献 B.敬业 C.守业 D.牺牲 15.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B)[单选题]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D、诚实守信 16.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D)[单选题] A、道德品质 B、道德理想 C、道德原则 D、道德规范 17.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A)[单选题] A、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18.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C)。[单选题] 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 B、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要求 C、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D、尽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要求 19.“宪法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见(D)。[单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中职)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5 分) 1. 我们对仪容的修饰要扬长避短,要 2. 所谓,是职业人在职场这个特定范围内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 3. 是我的一张通行证。 4?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 的。 5. 爱岗敬业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 6. 慎独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体现了个体在道德上的和。 7.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___________ 、 ______ 、________ 、____ 8. 我们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核心是要。 9. 从整体上看,能确保司法制度的公正,是法治国家的标志,是人治向法治转 变的助推器。 10. 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 11. 预防违法,杜绝不良行为,需要我们牢牢筑起内心的防线,加强。 12. 、和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3.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它作为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层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包含的核心价值观的提炼。 二、单选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 1. 下列选项中行为符合网络礼仪的是() A、诚实友好交流 B 、迷恋、沉溺于网吧C、随意约会网友 D 、自由浏览网上的各处信息 2. 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6周岁 C 、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D. 已满18周岁 3. 接触一个人,给人留下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是() A、职业礼仪 B、交往礼仪 C、个人礼仪 D、公共礼仪 4. ()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 A、广告宣传 B 、员工的良好形象 C企业的良好管理 D 、低廉的企业产品价格 5.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A、爱国爱企、明礼诚信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D 、遵纪守法、诚实信用 6. 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顾客是上帝 C、集体主义 D、公私兼顾 7. 关于自由和纪律的关系,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 B 、违反纪律,将不再有自由 C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 D 、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的,不能统一 8. 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A、习惯和法律 B、道德和法律 C、风俗和法律 D、习惯和法规 9. 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有大有小,由于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 较小,所以被称为() A、犯罪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 C 、严重违法行为D、不良行为 10. “宪法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见() A、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C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D法律就是用来限制权利和自由的 11. 上学时间快到了,席东匆匆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可是却总是遇到红灯,席东想:反正 不迟到是大事,没有车就闯过去吧。于是他就这样一路闯着红灯迅速赶往学校。你认为席东的做法是() A、合情合理又合法 B 、犯罪行为 C 、违反纪律的行为 D 、违法行为 12. 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题及复习资料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题 (全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 成绩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1.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普通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个月内作出判决。但是,鉴定、处理管辖权争议和中止诉讼的奇迹不计算在内。 A.3 B.6 C.9 D.12 2.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道德以()为判断标准。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善恶 D.内心信念 3.下列不属于我国诉讼的基本程序的是() A.刑事诉讼程序 B.民事诉讼程序 C.调解仲裁程序 D.行政诉讼程序 4.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的一项是() A.刑事违法行为 B.扰乱公共秩序 C.妨害公共安全 D.妨害社会管理 5.()就是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帮助,负责父母必要的生活费用。 A.赡养 B.辅助 C.抚养 D.孝敬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 A.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 B.要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C.夫妻之间要互相照顾、相互忠诚 D.要在全社会弘扬尊老爱幼的美德 7.《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 A.我国法律体系仍不够完善 B.有些法律和法规形同虚设 C.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D.普通法律与宪法是相辅相成 8.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判断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则的是() A.独立性原则 B.关怀性原则 C.回避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9.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举证一般实行()的原则。 A.依据事实 B.被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 C.谁主张谁举证 D.原告负主要举证责任 10.下列不属于公共秩序的是() A.家庭秩序 B.社会秩序 C.公共场所秩序 D.交通秩序 11.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12.法院接到诉讼状后要进行审查,如果起诉符合条件,即可在()日内立案、接受起诉,这种活动称为受理。 A.六 B.七 C.八 D.九 13.我国实行()审判制度。 A.一审终审 B.两审终审 C.三审终审 D.四审终审14.()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军事法 15.201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职业道德与法律模拟试题(二)

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模拟试卷(二)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每题2分,共80分。) 1、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共同构成了我们的() A、个人礼仪 B、交往礼仪 C、职场礼仪 D、教师礼仪 2、201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是_____、____、团结友善、勤俭 自强、敬业奉献。 A、爱国爱企、明礼诚信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诚实信用 3、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的首要容是() A、礼貌客气 B、语言文明 C、仪容端庄 D、爱岗敬业 4、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乐业 B、创业 C、精业 D、勤业 5、()是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6、小波是某商店的销售员,下列他的做法符合职业礼仪的是() A、遇到客户投诉产生纠纷,要认真争辩 B、遇到只看不买的顾客可以不用打招呼 C、坚持信誉第一,保质保量 D、着装要高调闪亮,体现自己的独特性 7、下列几种行为符合家庭美德的是() A、父母生病,为其端茶送水 B、作业独立完成 C、当老师把出黑板的任务交给小兰时,小兰微笑着说:“Yes I can”D在公共场所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8、“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说明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对人的()行为作了要求。 A礼貌B举止C卫生D谈吐 9、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坚守自己的道德和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A.养性B.省C.慎独D.顿悟 10、.正当防卫的必要条件之一,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这里“正在进行”是指()行为。 A.主观想象或者推测 B.正在发生的、进行的 C.即将来临的危险 D.已经结束的 11、依法治国的核心()。 A.依德治国 B.司法公正 C.普及法律知识 D.依宪治国 12、《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这() ③明孝敬父母是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②有利于中保障老年人权益 ③说明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④说明不“回家看看”是违法行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保证是() A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 14、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容是()。 A. 服务大局 B. 公平正义 C. 依法治国 D. 党的领导 15、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它的本质特征是() A、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16、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不在公共场所喧闹,这是属于() A、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 D、环境保护的要求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及答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 下列自我认识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必向别人学习 B.自我认识要建立在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 C.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 D.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2.“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对于卢梭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不正直的人没有尊严 B.已有尊严的人不必再维护 C.维护尊严即无拘无束 D.人人都需要自尊 3.下列仪容仪表不得体的是() A.男士上班穿西裤、衬衣,打领带 B.工作期间打哈欠、擦眼睛 C.语言表达清楚、有说服力 D.女士上班化淡妆 4.“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交往要注重尊重和友好 B.人生不该有愤怒 C.对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友善 D.良好的交往是互惠互利的 5.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是() A.敬业B.守业 C.奉献 D.牺牲 6.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诚实守信 7.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 A 道德品质 B 道德理想 C 道德规范 D 道德原则 8.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 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C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D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9. 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 A 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 B 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 C 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要求 D 尽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要求 10.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①警告;②罚款;③行政拘留;④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1. ( ) 是劳动者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A.劳动仲裁 B.劳动调节 C. 行政复议 D寻求法律帮助 12.“宪法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见() A 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 法律就是用来限制权力和自由的 C 法律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D 公民的合法权力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1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保证是() A 党的领导 B 依法治国 C 执法为民 D 公平正义 14.下列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解正确的是()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 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职业道德与法律》 期末试题 (全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 成绩: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个月内作出判决。但是,鉴定、处理管辖权争议和中止诉讼的奇迹不计算在内。 A.3 B.6 C.9 D.12 2.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道德以( )为判断标准。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善恶 D.内心信念 3.下列不属于我国诉讼的基本程序的是( ) A.刑事诉讼程序 B.民事诉讼程序 C.调解仲裁程序 D.行政诉讼程序 4.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的一项是( ) A.刑事违法行为 B.扰乱公共秩序 C.妨害公共安全 D.妨害社会管理 5.( )就是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帮助,负责父母必要的生活费用。 A.赡养 B.辅助 C.抚养 D.孝敬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 ) A.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 ) A.我国法律体系仍不够完善 B.有些法律和法规形同虚设 C.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D.普通法律与宪法是相辅相成 8.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判断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独立性原则 B.关怀性原则 C.回避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9.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举证一般实行( )的原则。 A.依据事实 B.被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 C.谁主张 谁举证 D.原告负主要举证责任 10.下列不属于公共秩序的是( )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1.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方法 A.比较法 B.自评法 C.他评法 D.心理测验法 2.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3.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 4.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5.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A.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B.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 C.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整个国有和全民族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6.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A.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B.要懂得自尊自爱。 C.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 7.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 8.交往礼仪的内容: A.以见面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日常交往礼仪。 B.以做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习俗礼仪为主要内容的不同场合礼仪。 C.涉外礼仪 9.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 10.中职生要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民: A.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B.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C.顾全大局,求得和谐D.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 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 2.职业礼仪的内容: A.求职面试礼仪B.社会服务礼仪C.职业场所礼仪D.商务活动礼仪 3.敬业与实干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4.敬业是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奉献是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 5.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A.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 B.是职业人员自我推销的工具,是职业人员进入社会从事活动的“通行证”。 C.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 6.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A.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者 B.做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播者 C.做文明礼仪活动的实践者 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考试(试题和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A 家庭礼仪 B 交往礼仪 C 职业礼仪D个人礼仪 2()是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它受我们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的制约,是我们精神面貌、内在品质、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 A.个人礼仪 B.交往礼仪 C.求职礼仪 D.职业礼仪 3.()是职业人在职场这个特定范围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 A.职业礼仪 B.求职礼仪 C.职业道德 D.职业形象 4.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中的“敬业”主要规范()的道德关系。 A.公民与国家 B.公民与公民 C.公共场合 D.公民与职业 5在公共汽车、火车或影院等公共场所,朋友间说话应该() A高谈阔论B随心所欲 C 无所顾忌D轻声细语、不妨碍别

人 6.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 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C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D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7.个人能否按照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A 内心信念 B 社会舆论 C 传统方式 D 评价方式 8.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 A 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 B 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 C 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要求 D 尽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要求 9.交往礼仪是指()。 A社会成员在相互间礼尚往来与待人处事的准则。 B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事的准则。 C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D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和谐程度。 10.个人礼仪是以()为基础,以文明礼仪为标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试题

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试题(A) 一、单选题(共30题) 1、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求助者。 A 拒绝 B 歧视 C 应付 D 善待 2、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法。 A 从重处罚 B 传唤并教育 C 从轻处罚 D 免除惩罚 3、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的关系。 A 平等友好 B 冷漠 C 单向咨询 D 咨询以外 4、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 A 隐去辨认出求助者的有关信息 B 不得公开发表 C 不得公开播发 D 对相关内容仔细审查 5、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 A 公平 B 平等 C 不同 D 因案而异 6、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 A 惯例 B 国家政策 C 习惯 D 从轻原则 7、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 18岁以上 B 18岁以下 C 16岁以上 D 16岁以下 8、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 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A 10周岁以上 B 14周岁以下 C 18周岁以上 D 16周岁以上 9、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代理民事活动。 A 委托代理人 B 指定代理人 C 法定代理人 D 诉讼代理人 10、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 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 A 裁决 B 判决 C 裁定 D 决定 11、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 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 A 撤消监护人资格 B 暂停监护人资格 C 审查监护人资格 D 对监护人进行教育 12、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履行,没有国家质量标准的,按照履行。 A 第三人标准 B 暂行条例 C 通常标准 D 最低质量标准 13、合同对科技成果的使用权没有约定的,使用的权利。 A 法人享有 B 当事人都享有 C 当事人一方享有 D 单位享有 14、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的活动。 A 认知发展 B 道德发展 C 身体发育 D 身心健康 1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 A 个人作品 B 个人隐私 C 影视作品 D 隐私权 16、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 年。 A 认知发展 B 身心健康发展 C 道德发展 D 成就动机的发展 17、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权利。 A 商业秘密 B 个人隐私 C 国家秘密 D 真实情况 18、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的权利。 A 检查 B 监督 C 处罚 D 调解 19、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 A 不承担赔偿责任 B 应承担赔偿责任 C 承担侵权责任 D 承担无限责任 20、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残疾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A 民事责任 B 刑事责任 C 行政责任 D 道德责任 21、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 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