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对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对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对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1-03-02 字号:小| 中| 大

[关键词]主体性;道德教育;实践探索

[摘要]主体性德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道德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从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学生德性的形成是多种道德素质协调发展的结果,学生德性的建构是主体的自主建构三方面分析了主体性德育的基本理念,并探讨了主体性德育的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470(2005)05-0088-03

近二十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道德教育在人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方面的独特价值。

主体性德育,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以道德文化为中介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者的德性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主体道德教育,作为对传统灌输式道德教育的扬弃,它继承了传统教育对道德认识的重视,但它变革了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被动性,而倡导参与和体验;变革传统道德教育的社会本位倾向,从追寻道德的人性意蕴入手,重构道德的生命性和道德教育的生活价值。

一、主体性德育确立的现实必然性

1.主体性德育的确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也是时代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就是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主体精神的培养。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教育思想大变革的时代,世界各国普遍把发展人的主体性放在培养人的中心地位。当前,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开发,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们迫切期望发展自己的主体性,以适应和促进时代、社会及自身发展。可见,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主体性、发展性的现代德育成为时代和人的发展之必然要求。

2.主体性德育的确立是现代道德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现代道德教育是发展人、完善人、培养独立人格的教育。它不同于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特点在于它要培养的不是道德的执行者,而是自由的、有创造个性的道德人。这就要求不只是简单地把道德教育的重心放在“化理论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方面,同时还在特别注意培养这种“化理论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的主体理性、主体智慧和主体能力,把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作为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中心任务。

3.主体性德育的确立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而主体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作为主体性主要表现的自主性、自动性与创造性是人的各种潜能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高层次的潜能。主体性德育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由个人主体性向集体主体性、人类主体性发展,谋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和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主体性德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他们都具有个人的意志、人格和思想,具有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权利。德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格尊严和独立品格,通过引导学生主体建构起自主的德性来促进其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主体性德育的基本理念

1.学生是德育的主体。

在德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是主体性德育的一个基本理念。什么是德育?德育是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促使其实现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和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德育的目的是使人适应社会和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人们往往将德育理解为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只是强调德育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规范和调节作用。事实上,人与社会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人生活于社会之中,社会是人的生存之地。人的生存与发展要受到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制约与影响;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影响和改变着社会。人是根本性的,正是由于人的存在,社会的存在才有意义。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人能获得自身的发展。既然人是目的,那么,德育作为一种促进人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直接指向的就是人,就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人作为其活动的目的。因而,在主体性德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他们都具有个人的意志、人格的思想,具有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权利。德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格尊严和独立品格。德育的这一根本目的,决定了在德育的诸多功能中,育人的功能是首位的,也就是将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所具有的超越性的特征。”这种超越性是通过学生主体来实现的。通过德育,能使学生从一个自在的人成为一个自为的人,从“学会生存”到能“学会发展”,从被动地适应社会主动地改造社会。教育的“超越性发展,究其实质即是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2.学生德性的形成是多种道德素质协调发展的结果。

主体性德育理论是一种基于真、善、美的角度来发展人的主体性的理论。人的主体性发展既要用德性的导向,还要在道德知识、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品德素质结构。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们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中又未能脱离“灌输”的老框框。这种灌输忽视了新生代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是造成德育乏力、品德课实效性不高的根本症结所在。因为它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这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章志光教授等研究指出:“人在简单的道德性向品德转化时有一个过渡的形成,这个过渡与一般意识密切相关,由规范、行为、经验、是非感等的积累与整合并逐渐概括化而形成的道德与认知情感系统,它包括有不同层次,因人而异的道德观念、道德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实现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及价值观的需要等。”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是多种道德素质协调发展的结果,在道德教育中过份强调某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势必使青年的整体品德素质发展受损。所以对内,不仅教会学生知善、行善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情感和正确的情感定向。通过认识——体验把道德教育内容带进人的生活情境,与个体的

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理解价值、体验价值、力行价值,实现道德行为。对外,道德教育不应加剧学生与整个生活世界的分离,而要引导他们积极构建完整的道德生活,获得丰富的道德经验。对此,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经常反复的道德践行,把一种外在的、被动的道德要求化为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要求,把某时某地偶尔的道德行为变成持久的、恒定的道德习惯,使德性之花绽开在他们生活的时时处处。

3.学生德性是主体的自主建构。

学生主体的发展需要德性的支撑,但德性的获得不是其内部自然生成,也不是依靠外部的灌输。而是要主体自主的建构。所谓“自主”,首先,人是道德的主体,人应自己主宰自己的精神理念,反对道德上的强制性。德性虽然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但作为一种外部影响,也只有得到主体的认识后才能内化为主体的德性。其次,人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自主选择的结果。教育只能影响人,不能以教育者的思想替代受教育者的思想,对主体性德育来说,它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自主的选择性。它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双向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和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主体要根据面临的具体情况、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道德问题。要给学生主体有道德选择的空间,允许学生在多元文化下对各种道德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独立思考,加深对道德的理解。在建构学生主体的德性时,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了解学生已有的思想基础和品德现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育要求出发设置德育的起点。德育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这是构建学生自身德性的经验来源。以活动的方式开展德育,通过体验、参与、交往、对话等互动性和社会性的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德性的构建。学生德性的成长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学生是一个成长者,是一个探索者,要允许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反复,鼓励学生实践,提高认识水平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德性的建构。

三、主体性德育的实践探索

1.培养学生参与德育的主体精神是主体性德育的前提。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的德育,它不仅仅是解决学生德性的认识问题,而且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德育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觉探索,教育者因势利导,使学生学会关心,富有责任感、义务感,具有自信心、创新思维以及公平、效率、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他们通过“两课”的主渠道与拓展的德育实践环节,在德育工作者的指导下接受德性教育,逐步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而其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则是通过社会思想政治道德个体化实现的。因此,德育过程本质上是德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信息的传递和学生个体思想政治品德主观选择与直接体验的过程。在这里,德育过程的组织与实施固然离不开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但德育价值的实现完全取决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和主体参与德育过程的行为选择。

2.关注现实需要,培养生活中的道德主体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把道德教育理想化、圣人化,追求一种完美,而忽视学生的当下需要。我们说,人的需要推动了人创造道德,这种道德是能满足人的现实需要,关注人的现实生命的道德。当前,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它不应该是现实的写真,而应该反映的是一种理想的需要,但惟在于这种理想,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如若是有效的,它不应该脱离人的现实水平。当代的青少年是务实的一代,他们捍卫自己的利益,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不是道德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我们以前设定的道德教育目标太高了,不符合实际。所以,有学者在反思道德教育时提出,使道德走向大众、贴近平民,更

多地着力于推进“平民道德”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更普遍地提高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水平。

主体道德教育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当下需要,但不排斥理想的教育,而认为远大的理想,应该化作一段段可以接近的目标,直面生活,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培养生活中的道德主体,而不是培养隔离生活的封闭的“温室里的幼苗”。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道德教育呼唤回归生活世界。

3.平等尊重师生关系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保证。主体性道德人格首先表现为作为交往的一方他必须具有独立平等的地位,在强制的、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是无地位可谈的,又何来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实现意志自由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因为自尊实质上是个体对自我某种价值的肯定而产生的自我认同和欣赏。有了自尊心的人才会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才有勇气开放自己、面对他人,并在积极主动利他的人我互动中为自己创造更高的价值。一个无自尊的人是不会合作也不会有道德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人格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人格的基础就是自尊、自信。另外,科尔伯格的研究也证明:“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关系对道德判断的自律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在合作与互相尊重的环境中,有利于形成道德自律,反之,在限制或单方面尊重的环境中,则易于导向道德他律。”

所以,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必须建立新型的平等、尊重、对话的师生关系。在交往中,教师不是道德完善的代表,而学生也不是一无所知、接受教化的客体,他们都是带着自己的道德经验进入教育领域的有待成长的道德主体。所以他们应彼此平视,互相敞开心胸,倾听对方,接纳对方,在共同参与、合作、投入和创作的交往活动中,实现师生德性的共同成长。师生的互尊互爱是主体性道德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动力和润滑剂,没有爱,没有情感的沟通,主体与主体间是不会达到心与心的交流与和谐的。

参考文献:

[1]吕一军、杜兰晓.略论高校主体性德育理论实践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5).

[2]李亮学.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浙大知行网经纬理论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7117393840.html,/exoterica/lldt/Lldt10-35.htm.

[3]张忠华.对道德教育模式研究的反思[J].现代大学研究,2004(6).

[4]冯建军.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性道德教育[J].伦理学,2002(9).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社科部

责任编辑:耿超锋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12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Dec,2007 299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冯府龙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四川 成都61011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的教学思想正从“体质教育”向“终身体育与健康”的现代体育思想转变, 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对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为教师提高专业素养, 在教学中进行大胆探索,更快适应当今教育发展要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实践与思考 作者介绍:冯府龙,男,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表演系教师。 体育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建国以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表现在突出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竞技体育技术教育观念、突出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身体素质教育观念、突出以活跃体育氛围和增强学生兴趣为主的快乐体育教育观念、突出以运动习惯养成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观念等。这一系列教育观念改革都需要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来实现,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使我们体育工作者深感忧虑。为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使体育教学能够更快适应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笔者之见,以推进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互动的平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基本的知识、技能,更要学会如何去学习。要找到学习的方法其实也不难,重要的是要加强与同学之间,与教师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美国教育学家格林伦将课堂教学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单向交流,教师讲、做,学生听,跟着做;第二种,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第三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问答;第四种,综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传统的单向交流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现代体育课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间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其目标是:(1)教学生基础、系统的体育知识;(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3)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4)培养学生的情操和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定点投篮练习,教师不做过多的要求,而让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在旁观察。结果,一部份学生会很听话的排着队在罚球线上投篮,认真地像是完成任务;而另一部份学生三五个一组就开始定点投篮比赛了,热情越发的高涨。两种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形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当今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会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后能够触类旁通。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简单地进行基本知识的传授已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现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化特征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他们更多希望的是通过与人相互交流促进,获得知识。但我们也不得不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盲目、盲从、心浮气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奥鹏教育小学德育理论期末考试

小学德育理论期末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 答: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既爱和影响。在对家庭家庭教育侠义或广义的界定中,大部分是针对家庭对象而言的。 2、德育内容 答: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德育目标要求,或者说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思想观点、准则规范等。 3、德育课程 答:具有德育性质和功能,因而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是整个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4、德育方法 答: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 答: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品德鉴定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观察和了解,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的做出个人鉴定意见。其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任课老师、家庭几方面),明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属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 答:(一)民主性现代德育管理的民主性,即现代德育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全员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管理活动。现代德育管理的民主性是社会主义猪肚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现代德育管理者的监督,要求被管理者积极参与德育管理活动,做到全员管理;要求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 (二)开放性学校德育管理,既要做好内部的计划、组织等工作,更要考虑到校外各种影响因素,利用外界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现代德育管理系统面向社会开放;要求注重现代德育管理的主体系统和客体系统的开放性;要求现代德育管理思想面向世界开放。 (三)科学性现代德育管理的科学性,要求现代学校德育按照教育管理规律办事,以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管理;必须一句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注重把握现代德育管理的时代性。 三、述评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 1、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 答:(一)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美国学校德育把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看作是学生适应多元社会,学会自律,自主的重要保证,学校的一切德育工作都围绕这一中心开展。 (二)注重显示问题的解决。美国学校德育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注重学生生活问题及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 (三)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美国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都显现出多元化,

新时期职高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时期职高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中职学校的目标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在新时期下,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显得愈加重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在中职学校中,德育工作普遍存在问题,教育制度不是很完善,加强德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是当前中职学校工作的重点。文本针对新时期职高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对于存在的问题给出适当的解决对策,以实现德育工作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职高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发展全面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涵了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施关乎学生的成长,只有完善的德育工作,才有助于学校教育的开展,学校的重点在于育人,做好德育工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 一、新时期职高德育工作的意义 在全面教育发展中,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其主要的动力与源泉,德育工作对其他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导向,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精神动力,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打下了思想基础,增强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职高德育工作现状 (一)德育队伍建设不完善 中职学校的领导不够重视德育工作,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德育队伍的建设不完善,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校领导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师资上,只重视专业课教师,缺少专业性较强的德育教师。 (二)德育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德育队伍要有很强的专业素质与心理素质,但中职学校的现状是个别的德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质不过关,责任感不够强,没有教育的意识,在进行德育工作中,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接受,缺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影响了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由于德育工作者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就直接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导致德育工作无法正常运作。 三、新时期职高实现德育工作的基本对策 德育工作的开展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等,学校实施德育模式,实现德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一)倡导以学生为主,实现主体化德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单纯地进行课本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化教育,要求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想法与意见,以学生的需求为

通过实践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感悟

演讲稿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感悟、对教改实践的总结和反思我国历来就有许多人们熟知的关于教师的评价,如: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国外对教师职业也有类似的评价,比如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自己是教师,然后才是体育教师,首先是教育工作者,然后才是体育工作者。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我认为教师要研究大纲,吃透教材的重、难点,同时多向同行、专家请教、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学校体育不再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实践,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

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实践——思考一一创造一一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是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体育运动,让他们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师需要创新,而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每个孩子视为一个创造的个体,给予他们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阔空间。在教学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有着三年体育教学工作经验的体育教师,我对教改实践的总结和反思就是:转变角色,尊重个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下面我就谈谈我自己的感想: 一、明确目标,让教学实践不盲目。 教学时要把握总体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定准课时目标。二、整合课程资源,让知识鲜活起来。 教师要活用教材资源、利用生活资源、捕捉课堂资源。课堂互

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盐城市中小学“十二五”德育科研 课题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陈芹 单位(盖章)大丰市小海镇第二中心小学 日期 盐城市中小学“十二五”德育科研课题 《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生活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为此我们学校通过前期调查研究,决定将“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作为学校今后德育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社会由一元走向多元。在多元社会中,传统的与一元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教育范式,从根基上逐渐失去了它存在的条件。而后,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必将更多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命所在其中的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现代社会上述特征呼唤学校德育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 (二)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 “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这儿的“人”,指的是完整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亦是指人的全面的整体性的生成。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培养目标作了调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并重的价值取向,鲜明地昭示着新课程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功能转变,昭示着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认知体,而是生命体。学校德育如何促进学生生命体的健康成长,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议题。 (三)中小学德育实践需要德育生活化。 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存在以下明显弊端:从德育的价值取向看,表现为重社会政治功能,轻人的发展功能;从德育的对象观来看,学生被视为

小学德育理论

小学德育理论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既爱与和影响。在对家庭家庭教育侠义或广义的界定中,大部分是针对家庭对象而言的。 2、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德育目标要求,或者说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思想观点、准则规范等。 3、德育课程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4、德育方法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品德鉴定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观察和了解,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的做出个人鉴定意见。其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任课老师、家庭几方面),明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属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2、总体印象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操作步骤是,先明确测评任务或要求,再回想与综合对学生业已形成的印象作为总体价值评定。 3、写实测评法,又称记实法。所谓写实测评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的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其操作步骤是,明确写实的内容与要求,捕捉搜寻记实的有关事实与行为,选择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详细记录,期末整理后,概要的计入到有关栏目中。类似写实测评法的另一种方法是档案资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实践反思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实践反思 摘要:体育课是传授青少年锻炼身体方法的途径之一,也是培养青少年学会做人、做事的课堂之一。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规范的技能教学为主要目标,对复杂多变的体育教学活动作出确定性的假设,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程式化、机械化,既阻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又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发展,把体育教学看成既有计划性的一面,又有生成性的一面,教学设计既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有效的支持、帮助和服务,又为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舞台。在此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内容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思考实践 体育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它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忘我的工作精神去追求和探索。新课程拓展了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思维,但并没有具体提供体现学生“汗、会、乐”三维健康目标的范例和方案,把具体的操作问题和课程开发的权力留给了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这对习惯于以传统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教师来说难以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与目标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冲突的问题。面对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我市启动了“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方案。我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学习、探索,在教学设计中尝试了体育课的教改实践,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一、课程目标的认识与单元教学目标的构建。 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特性的前提下,为挖掘和发展学生某一能力,而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知识、内容和运动素材进行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从而确定一个具有趣味化、知识化、游戏化的学习主题,每个主题构成一个学习单元和评价单位。强调以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载体,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内容和构建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体育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例如我们开发的以运动项目和游戏相结合来呈现的主题《健美操、游戏》教学单元;又如我们以即可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又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集体项目进行组合构建的主题《建设美好家园》教学单元;以服务于学生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构建的主题《争当环保小卫士》教学单元等。 二、设计单元教学内容,确立重点、难点。 首先,我们在开发单元课时目标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体系,还要考虑教材的难度、水平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主题单元知识技能容量等情况。例如,我们根据障碍跑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共设计5课时来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课时主题内容依次为,第1课次:穿越树林(绕过障碍物)——第2课次:踏石过河(跨越障碍物)——第3课次:滚过草地(滚过障碍物)——第4课次:穿过山洞(钻过障碍物)——第5课次:森林擂台(滚跨绕钻组合障碍跑)。其次,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应有所侧重,即每课时突出一个主目标,在主目标的统领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确保三维目标在每个主题教学单元中全面实施。例如,我们把“障碍跑”单元的第1课次主目标确立为“运动参与”,第2课次为“运动技能”依次类推……,一般情况下第1课次不直接进行技术教学,强调运动参与、体验、感知。再者,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把握正确与否,也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例如,我们在学情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为:(1)知道简单的“钻、跨、绕、滚”等动作术语,明白安全运动的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

主动地帮助别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

主体性道德教育:一种道德的道德教育

主体性道德教育:一种道德的道德教育 摘要:传统的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反道德的现象,即“目中无人”的道德教育、道德伪善和道德权利的遮蔽,这些都是背离道德教育的宗旨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的道德教育。首先,它承认人的存在,承认道德的个体性和主观性,这是道德的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其次,主体性道德教育崇尚道德教育主体人的自由,从而达到道德行为的自觉和自律,最终上升为活动的自由。 关键词:道德教育;公正的道德教育观;主体性道德教育 积极差别指的并不是人为地建构一种差别,从而加大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程度,而是在尊重自然差异的基础上,帮助人们在社会体系的构成中发现与寻找到真实的自我,以此来促进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在自然演进的基础上达成一种完美、和谐、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良好秩序[11]。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其个性差异、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由此可见,子贡的“道德”行为是反道德的。首先,他把原本平淡无奇、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水准,提到了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既然“道德”标准如此之高,而这个标准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很难企及的,那么本来符合道德要求的在代偿赎金后收回赎金的行为,现在就变成了“不道德”的行为了。 (二)主体性道德教育——一种道德的道德教育 主体性的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的道德教育。首先,它承认人的存在,承认道德的个体性和主观性,这是道德的主体性的本质体现[3]。道德的真实存在是以个体的认可和自觉地服膺为前提的,那种认为可以不关注人的内在想法和自主意志,认为道德可以单独存在的观点是错误的,那种不从人的尊严、需要、意愿出发的道德会失去其本然的约束力。无视主体的自主理性和精神需要、没有充分唤起主体的自觉的道德教育是无效的教育[13]。否认人的主体性存在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无效的道德教育。 其次,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崇尚道德教育主体人的自由。道德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主、自觉、自为的自由领域,“人为自己立法”,人的主体性与自由根本无法分开。无视学生主体性的道德教育,也就否定了学生的自由,它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更培养不出有道德的人来[14]。“道德的”不仅仅指服从或适应规范,更指个人在面临各种规范和行为时的选择行动。前者只是服从规范,后者才是人的自由。仅仅服从规范并不表明一个人是“道德的”,不具有道德意义。单纯地以规范去要求人、剪裁人,就从根本上曲解了道德的实质。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道德活动中具有主体性的道德人格,能够把道德规范变为内在的要求,使抽象的规范自觉地成为自己具体行动的指令,并且在无所遵循的情况下,创造道德规范主体性道德人格,表现为个体的独立、理性、自由和创造。它能够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也能通过认识道德现象,做出鉴别,从而达到道

国外德育课程理论与实践分析

国外德育课程理论与实践分析 摘要:本文以国外有关德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为视角,从德育课程设置的直接法和间接法之争引入,对德育课程的内涵,德育课程的呈现形态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作了一定的梳理,得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德育课程和非德育课程作截然的划分,德育课程所具的各种形态正逐渐走向融合。 关键词:德育课程;内涵;形态;融合 2016年起,教育部规定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初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品德与生活》是之前我国小学一、二年级课表所列的德育课程,按此系列,三至六年级为《品德与社会》,初中为《思想品德》,高中为《思想政治》。仅以法治教育内容为例,国外体现在哪些课程之中呢?列举一二。例如,美国小学社会科中以法律为核心的教育目标所体现的相关基本问题有:[1]什么是规则和法律?为什么我们需要规则和法律?谁来制订法律?如果我认为某一个规则或法律是不公平的,我应该怎么做?如果一个人触犯了法律,会发生什么事情?作为一个公民,在遵守法律方面我要承担什么义务?法律如何来保护我和我的权利等等。在美国的公民教育课中,也有相关规则和自律的教育内容,通过公民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尊重规则可以使公众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不守规则就有可能使每人得到的利益相互抵消,还会承担违反规则的“成本”,使人不敢违反。又如,日本法治教育贯穿于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始终。在内容上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树立规则意识,二是私法和消费者保护意识,三是宪法意识。这些内容分别对应于特定的课程教学,在中小学的社会课、道德课、特别活动、综合学习时间以及其他一些学科课程教学中都会有所体现。可见,同一个法治教育的内容,在不同的国家,涉及的课程可能有所不同,他们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吗?究竟什么是德育课程?其基本实现形态有哪些?本文意图从国外德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这一视角对德育课程作一阐述。 一、有关德育课程设置的直接法和间接法之争

对主体性德育的理论思考

对主体性德育的理论思考 摘要:土体性德育是对传统德育理念的继承和超越,是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的取向。主体性德育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已成为当代德育的主题。主体性德育是21世纪德育发展的主旋律。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人的全面发展;21世纪德育的主题 一、主体性德育的本质与内涵 人的基本特征是其独立性或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人性中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的部分,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揭示人的主体性,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主要根据。社会实践活动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联系了起来,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的主体,人的主体性的规定离不开构成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与客体对象的辩证统一,它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 主体性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具有鲜明的历史规定性,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主体性一步步弘扬的历史。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同时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此,人的主体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性,即处于发展和提高过程中的不成熟和不完全的、在开始阶段甚至是很微弱的主体性,它是人接受教育与发展的必经过程,是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需要调动、培育和提高的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是人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属于教育的目的和结果,是教育应塑造、应追求和应实现的人在未来发展上能成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因此,为了造就具有主体性的社会成员,为了弘扬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就必须唤起人的主体意识,提高人作为主体的认知水平,激发人对其基本价值的追求。发展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主体性德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的德育,它的基本含义就是重视人的主体性,就是在德育中要树立起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按照人的特性在德育的组织与实施中引发受教育者内在的需求,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由个人主体性向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发展,谋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和谐,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主体性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入的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主体性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论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科学性。主体与内因相联系,客体与外因相联系。按照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教育者只有激发和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出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能使其实现由“自在”的主体向“自为”的主体转变,才能使其积极地参与自身的发展与构建过程,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见,抓住了主体性就是抓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作者认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体育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摸索:一、引导学生探索游戏的新玩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二、充分利用综合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四、实现主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大胆表达。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与思考 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40分钟体育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让小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能保持对体育训练的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用心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进而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情趣,最大限度地增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切实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增强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与策略很多。笔者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认为不管教师采取怎样的方法,最终都要归结到学生的运动兴趣上来,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浓厚,有强烈的运动欲望,才能切实际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引导学生探索游戏新玩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游戏中的小学生是无忧无虑,是在尽情的享受运动的快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获得成功与失败、进取与退缩的体验,增强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丰富学生多种多样的运动情感。在游戏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注入式”教学,应边讲解边示范,边让学生尝试训练,促进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例如,小学生体育课上采用的游戏,可以结合“一物多用”的特点,笔者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受,这样在头脑中才有所印象,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记得在一节障碍跑课上,笔者准备了许多钻、跳、跨的物品,教学中先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各样通过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游戏的新玩法,再让各组自己动手设置障碍,学习效果较为显著。这样,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综合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首先,教师要了解综合体育教学模式,将各科知识、各种要素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一、名词解释: 1、德育是指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口德的教育活动。 2、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并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 过程。 3、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和任务,在总结德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准则和要求。 4、德育方法是为了实现德育目的,在德育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它是教师传递方式和学生修养方式的统一。 5、说服法又称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弄清楚是非界线,掌握行为规范标准,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解、报告、讨论、谈话等形式。 6、实际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磨练意志,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7、陶冶法指教育者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景以及自身教育因素,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8、慎独指个人独处时,即使无人监督,仍能严格遵守道德原则,不做任何坏事。 9、道德认知即道德认识(知识、观念),是人们对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认识和评价。 10、德育的多端性是指德育过程有多种开端,不一定都从“知”开始,也可以情、意、行开始。 二、填空题 1、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看,它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的统一;就其心理结构来说,它是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统一。 2、德育过程的两个转化是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意识、个体意识转化为个体行为习惯。

关于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关于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摘要:体育教学方法改革越来越强调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单一趋向综合。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拓展和深化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理论实践 一、体育教学 大学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以增强体质为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教育过程。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只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的手段之一,学生是为体育而运动,不是为运动而运动。这样才不会把教学的目标仅仅局限在掌握一些运动技术上,大学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思想观念、增强体质的育人过程。在高校教育中,教育目的是分系统、有层次的,大学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因而体育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育人。我国大学体育指导思想把育人作为宗旨,用整体的教育思想对待体育学科,确立了大学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恰当地位,认清了体育学科的本质功能在于育人。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体育教学也是一个过程,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表现为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过程,并思考体育教学的一般理论领域转入到具体实践领域的相互转化。大专体育课程作为学生发展目标,其基本视点和高等学校整体课程编制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具体表现却有所不同。大专体育课程的学校发展目标突出的要求表现在应处理好学生的基础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协调关系上,并把个性发展置于重要的地位。 二、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关于创新体育教育理念的研究多数是从心理学入手的,针对人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等这些本能的方面对教育创新进行探讨。创新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具体体现在创新动机和意识、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这种理念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体育教师通过创新型的教学环境、方法、组织形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素质。也只有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进行体育教学,教学效果才能提高,体育课才能真正“活”起来。 从体育教学理论的相关内容出发,从以下四种视角进行体育教学界定。 第一种:从方式、方法角度来界定。体育教学方法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方式和办法。 第二种:从途径、手段角度来界定。体育教学方法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

小学德育汇报材料ppt

小学德育汇报材料ppt 篇一:小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白塔子小学 彰显德育功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12年是我县提高教育质量年,为了认真落实教育局和总校对提高教育质量制定的目标和提出的相关要求,我校围绕“德育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的学校德育管理宗旨,学校德育工作坚持抓基础、重建设、严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拓展“规范行为—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德育内涵,不断探索德育新途径,拓展德育新领域。现将我校如何从德育工作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落实情况进行汇报: 一、明确教育局和总校对提高教育质量制定的目标和提出的相关要求 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于月日参加了总

校召开的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工作会议。会议后,我校及时召开了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题会议,详实具体的传达了总校的会议精神,深刻的解读了《宁城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方案和细则》会上,邢校长和教导处张主任就我校实际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做了精心部署和指导,学校将严格落实教育局和总校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的目标和要求,在保障创设安全的环境下,一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狠抓教师管理,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打造以质量为生存的先进学校,会后学校将教育局文件发到本校教师群里,要求教师及时下载文件,并对教育局文件再次进行深刻学习,就本学科人人撰写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成绩。 二、我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1、现状分析 学校始终以落实总校文件精神为工作先导,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德育

工作,坚持每月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常规教育和特色教育活动常抓不懈,重点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切实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存在的问题 ①、有些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师德师风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②、对学生关心不够。工作中有歧视后进生,伤害后进生自尊心的问题。 ③、工作中教师缺乏进取精神,缺乏责任感,事业心,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有的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问题。 ④、有的教师治学不严谨,只教书不育人,不关心学生。⑤、有的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缺乏耐心和爱心。 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与教师沟通和交流不充分。对教师的关心不够。 三、就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整

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探讨

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探讨 一、对当前学校德育误区的分析与反思误区之一: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同时这种急功近利企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简单化的做法又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没能有效地分解为着实的阶段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目标缺乏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性的支撑点无异于空中楼阁难以达成。误区之二: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省略了外在的道德需求向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把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外烁”的成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缺乏实践中介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误区之三:德育功能认识片面“严”、“爱”脱节师生关系恶化。不少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代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管制把德育方法当作“管制

的手段”突出表现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把个人与社会对立。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的成功将“听话道德”视作德育的最高境界缺乏慈爱与引导更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导致师生间的对立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削弱了教师在育德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上谈及的德育误区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德育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社会规范的造物德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所以视野局限于学生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掌握了这些规范就意味着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距、唯命是从成了一个“被塑造”的客体执着于此的教育者也就看不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之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在道德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个体品德的这种积极能动的构建正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推旧出新、向前迈进的源动力所在。“藐视”学生品德构建和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推广开来就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阻碍。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应力求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去批判继承已有的道德改造其不合理的成分从而实现地现时代的超越。二、学校德育历史逻辑的透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纵观本世纪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线索:其一:弘扬人的主体地

第十一章《当代外国德育理论与实践》- 填空题答案

(《现代德育论》(班华主编) 第十一章《当代外国德育理论与实践》填空题 1、外国德育思想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和昆体良等思想家都阐述自己的德育思想。 2、苏格拉底认为人类最重要的课程在于尽力优化灵魂。杰出人物所具有的“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 3、柏拉图认为,人与生俱来有三种素质——理性、气概、欲望。它们分别形成各自的德性:源于理性的智慧,源于气概的勇气,源于欲望的节制。……当一个国家具备了这四种德——智慧、勇气、节制、正义之时,理想国也就诞生了。 4、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出于习惯,主张通过反复实践使人养成“中庸”、“适度”的“公正”、“节制”和“勇敢”等美德。 5、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后,在西方教育史上潜心研究道德教育理论的教育家层出不穷。较为著名的有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 6、法国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理论。他认为儿童生而具有善性,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7、瑞士的裴斯泰洛齐认为德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道德教育的基础在家庭,中心是发展儿童积极的爱。 8、德国的赫尔巴特将道德教育看做是教育的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提出著名的“教学的教育性”思想。他把全部道德教育内容概括为“五种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提出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有针对性地借助管理、训练和教学的形式,来形成良好的品性。 9、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掀起了一场在欧洲称为“新教育”,在美国称为“进步教育”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教育变革。这场运动中起关键作用的首推美国的杜威。 10、作为“进步教育运动”领袖的杜威,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1、杜威的道德教育论渗透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具有(强调经验)、(重视行动)、(追求实用),(尊重儿童个性)等基本特征。他的道德教育理论几乎构成了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全部内容。 12、“学校即社会”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 13、杜威强调知行统一的原则。 14、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应是培养儿童道德判断的能力。 15、杜威认为,学校“地理和历史是扩大个人直接经验的意义的两大学校资源”。 16、杜威认为道德不是教来的,而是儿童在参与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他倡导“做中学”基本理论。 17、在进步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同时,对儿童道德和道德发展所进行的心理学研究也日益增多,其中,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影响最大。皮亚杰通过有规则游戏中儿童对规则的意识和实践的研究,第一次科学低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变化的规律。 18、从60年代后期起,涌现出大批道德教育理论家和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学说。这些不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