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如何?

我们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历经长期奋斗,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实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代代接续奋斗,写下一篇篇精彩华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进程中,以一整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集中反映于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团结人民,以全部心血、智慧和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标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历史性的指引,实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自秦汉至明初,我们民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西方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后,我们掉队了、落伍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衰弱挨打、民不聊生、国将不国的苦难史,同时是一部不甘屈辱、奋起抗争、发愤图强的奋斗史。在忧患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了中华民族面临的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其根本指向,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伟大复兴”,不仅在于它的过程必然历经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苦,而且它的结果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十几亿人口、56个民族的共同兴旺,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科技、社会治理、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复兴,实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旗臶,对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无可替代的决定性的指引作用。

理念的指引。理念处于理论的核心部位,含蕴理论的精髓要义,是行动的先导,决定行动的方向、价值和成效。从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

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的理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的相关理念,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和“四个全面”的相关理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而深化,形成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推动着中国的大变革大变化大发展。

道路的指引。习近平同志说,“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将道路问题提到“第一位”和“党的生命”的高度来认识,是从走错道路遭到失败和选对道路得到胜利的历史对比中总结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是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解决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这条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力量争相角逐、各种干扰竞相发声的情况下,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才能确保不走僵化的老路、不走西化的邪路。

战略的指引。习近平同志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着眼全局和长远的战略谋划。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实践进展中,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党的十八大,要求到2020年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是指覆盖领域的全面,——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覆盖人口的全面,——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区域的全面,——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这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习近平同志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历史观、价值论的高超运用,是应对世界各国为提高战略能力进行深度角逐这一新态势的大韬略,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关键时期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制度的“护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的体制,为中国巨轮保驾护航,具有根本的保障作用。

完全可以想见,在由道路、理论、制度构成的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最终实现。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3、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第二,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为了把第二步战略和第三步战略很好地衔接起来,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第三,“三步走”战略的特点及意义。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历史经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凭借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对我国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1.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全会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必须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切实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会首次定义了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臵,推动资源配臵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中的职责和作用,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干预过多的现实问题。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全会首次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是又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全会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

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围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全会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举措。这必将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相互公平竞争、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3.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根据现代市场体系变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既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课题。全会明确了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臵效率和公平性,并从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作出了部署。

4.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全会强调,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前提。全会强调,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求的具体化。

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税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全会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就明确了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全会

强调,要着力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一鲜明思路和有力举措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国家治理规律的探索和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6.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在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是影响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体制性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全会强调,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全会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臵,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明确了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这必将对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产生深远影响。

7.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全会明确,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臵、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同时强调,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这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强大动力,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5、我国的政治制度优势有哪些?

与西方政治制度相比,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选贤任能的制度、社会整合的能力和战略规划的定力。

1、在选贤任能方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治国必须靠人才”等观念早已是中国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一种深层次心理结构。在西方,说就可以竞选上总统,但它与中国的政治文化结构格格不入。中国

当前的“选贤任能”制度,虽然还在完善之中,但已经融合了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如源远流长的官员选拔制度)、红色传统及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一些有益做法,形成了一种可以被称为“选拔+(某种形式的)选举”的制度,这是对西方仅仅依赖选举制度的一种超越。正是这种科学合理的人才制度,使得中国今天最高执政团队的经历、素质、能力明显高于西方普选产生的政治人物。

2、在社会整合方面,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几乎所有国家内部都出现了利益急剧分化和产业大幅调整的困难,社会纷争普遍增多,这给国家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从过去30多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政治制度在整合与协调社会不同利益方面,明显比西方政治制度更胜一筹。例如,千万左右的外来移民问题就可以把美国和欧洲的政治搅得鸡犬不宁。而过去30年里,中国任何一个一线城市都成功整合了上千万的外来移民。在产业整合方面也是一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政府通过自己的整合能力,较好地实现了产业调整与整合,而欧洲不少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明显缺乏这种整合能力,所以它们到现在都无法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产业竞争。

3、在战略规划方面,中国政治制度的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可以说是世界各国中出类拔萃的。中国今天已经形成了“谋定而后动”的共识,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之为“新型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制度,包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一系列具体的程序和方法。顺利制定和成功执行一个接一个“五年规划”,就是很好的例子。西方人经常感叹,西方的公司都有短、中、长期规划,但西方国家没有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多党竞选制度决定了一个政党所制定的规划,换了一个政党来执政,就难以延续了。

总之可以说,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造就了国家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快速提高。中国政治制度及其独特的优势,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重要制度保证,它将极大地丰富整个世界的政治制度文明,并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未来走向。

6、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是什么?

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

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7、如何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由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社会和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使社会和谐从理想的追求变为现实的可能;另一方面,社会和谐把协调利益关系、实现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特征,体现了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上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

第三,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所体现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特征,无一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所规定的本质要求。中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都显现着社会和谐的特征,实现着社会和谐的要求。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社会越是和谐,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越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五,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维护、发展和实现的社会,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全面发挥的社会。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党持之以恒、不断奋斗的目标和任务。鲜明指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第六,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科学社会

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的理念和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更高境界和奋斗目标。

8、历史上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对今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一)从新中国成立直到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的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说一直是一个追赶模式,即作为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后来者、落伍者,中国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就是追赶先行的、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不同时期,我国选择和实行了不同的追赶战略,它包括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观、工业化道路、经济与社会关系、发展手段选择、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等方面。在这一历史阶段,我国的环境问题具有五个基本特点:一是人口众多,对环境的压力很大,人均资源少,食物供应始终是一个大问题,环境极易受到污染破坏。二是工业企业的构成中小型居多,还存在社队工业、街道工业等,工业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原料、能源浪费大,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冲击,加之布局不合理,对环境污染危害很大。三是能源构成中以煤为主,占70%以上,对环境易造成危害严重的污染,农村能源严重匮乏,对农业生态和自然环境冲击很大。四是我国经济落后,在当时很长时间内,国家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治理环境污染。五是科学文化比较落后,也是保护环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利因素。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长期性。

周恩来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战略家的眼光,最先看到了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生态环境的这种情况,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就开始关注、重视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他曾多次强调说:“我们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我们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要避免出现环境污染的情况。”“环境污染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能再等了,从现在起就应该抓紧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正是周恩来推动了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出席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是中国突破西方外交封锁以来,重返联合国大家庭第一次参加的世界性会议。是我国外交事业上的成果,更是推动我国开展生态环境事业的有力措施。

正是周恩来推动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此次会议研究了我国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奏响了新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序曲。

(二)周恩来一直重视、指导着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他深深认识到,水利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生存环境与条件的重要问题。周总理的足迹遍及我国许多大大小小的江河,很多的水库建设、水利工程都倾注着他的心血,全国几条主要江河: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水利规划;丹江口、葛洲坝、刘家峡、三门峡等大型水电工程的布局、建设;以及河北的岳城水库、北京的密云水库,等等,都是由周总理亲自主持确定并修建起来的,他在实践中还形成了系统的水利思想。新中国水利工作的开展困难、繁重,但在周总理的亲自带领下,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重要、丰富的经验,为我们后代的水利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周恩来被誉为“当代大禹”、新中国的“治水总工程师”,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水利事业的奠基人。

(三)周恩来对于我国的森林问题是极为重视的。他一直强调,必须要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业,合理进行采伐,植树造林。1950年初,周恩来就明确指出:“林业工作为百年工作,我们要一点一点去增加森林。”“森林不增加,就不能很好地保持水土。”森林覆盖率低,“既不能满足国家长期建设的需要,又不能庇护广大土地、抵抗风沙水旱,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威胁。”1966年,周恩来在接见林业部的同志们时曾说过:“我当总理十六年了,有两件事交不了账,一是黄河,一是林业。”“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百分之十多点。十六年来,全国砍多于造,是亏了,二十世纪还剩下三十几年,再亏下去不得了!”“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总得坚持到二十一世纪。”

(四)周恩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实践与观念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是具有前瞻性。周恩来是我国最早重视、宣传环境保护的领导人。他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的实践与观念,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一是当时在全国

上下还没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情况下,周恩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敏锐发现了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且重视环境问题对国家建设、对人民利益的重大意义。他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思想、观念,并且派出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既纠正了国家原先对环境问题认识上的生疏和局限,还为国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拓展了广度和深度。为我们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起步,奠定了思想认识的基础。极为宝贵的一点是,在当时极“左”思想的氛围中、“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环境下,认为环境问题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我国社会主义不存在这些情况,谁要是说我国有环境污染就是给社会主义抹黑。而周恩来冒着政治危险,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客观的真实情况环境污染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我国是存在环境问题的。必须注意环境问题,治理环境、保护环境,而且主张要开放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环境治理经验。正是周恩来关于新中国环境事业的思想与实践,促进、推动了我国生态环境事业的起步与开展。

二是具有建设性。周恩来提出、倡导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观念,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这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历史过程。他的这些观念不是为了理论而提出,也不是为了研究而产生,其根本是为了解决新中国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为了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而逐渐萌发、形成和提出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片破烂、百废待兴的状况,国家的当务之急是治理旧中国遗留的面貌,恢复、建设新中国,实现由旧中国向新中国的社会变革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和过程。在这个历史转折过程中,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也包括生态环境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周恩来逐渐形成并提出了他的一些认识和思想,再把这些思想、认识运用到解决生态环境的实际问题和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

三是具有科学性。周恩来视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为百年大计,是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他要求在开展具体工作的实践中,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科学的态度,就是要求大家面对环境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承认问题、解决问题;在发展、建设上,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思想基础,正确

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开展工作,对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工业建设,要强令禁止。强调在建设时既要考虑到当前的效益,还要考虑到长远的后果,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大局的关系。在他的思想中,蕴涵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包含了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及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与发展的问题。坚持科学的方法,就是主张在开展环境事业时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指导支持下,走依靠群众的路线,这是工作的根本方法。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全国范围广泛、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并且认识到环境保护需要有法制保障,推动了环境法制化的建设。他的“预防为主、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发展利用”科学治理环境等理念,也都体现了其科学性的特点。

四是具有政治性。周恩来鲜明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具有政治上的重大意义。那就是环境工作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他曾说,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是为人民谋利益,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这就是最大的政治。周恩来所讲的政治性,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以环境为代价,得到了严重的环境“公害”后果;千百年的封建历史发展过程中,统治阶层对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也给今天的生态环境留下了恶化的影响;以及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对我国资源的疯狂掠夺和破坏,也使我国的生态环境、人民的利益遭受到重大损失。以古今中外历史为鉴,我们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就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吸取资本主义环境污染的教训,吸取历史的教训,重视环境问题,开展环境事业,维护人民利益,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五是具有责任性。周恩来之所以关怀、推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他本着对国家、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他认识到环境工作具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健康和根本利益的重大意义。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造福于民。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他多次谈到:“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

人民的。”“我们搞建设,一定要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子孙后代,不要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人民的利益有当前利益,也包括长远的利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既要顾及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也要考虑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在资源的保护工作上,周恩来强调在开发利用治理的时候,要开展综合利用、坚持节约的原则,禁止浪费。资源不仅当代人有使用权利,子孙后代也有平等的使用权利,当代人承担着对后代人的利益、价值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在环境建设工程上,周恩来要求一定要采取谨慎态度,慎言慎行,按照客观规律、坚持科学态度开展工作。

9、如何理解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是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

(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全面推进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年,我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冲击,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重要原因.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发展中面临一系

列突出的矛盾和新的挑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本质上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适应形势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

迫切需要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革命孕育突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从国内看,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些领域的潜在风险仍然较大,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但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引领其他领域改革、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客观要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发挥其牵引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同时,改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迫切需要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支撑.我们必须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协同推进其他各方面改革,努力营造各领域改革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形成强大改革合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