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718041200.html,

浅析加强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途径

作者:李梅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4年第02期

【摘要】使所学知识引起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目标。本文从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育存在的不足出发,指明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加强情感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学思想政治课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19-02

陶行知说过,"教学不是无情物"。情感与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情感激励人的认识活动,提高认识活动的效率。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为认知活动创设良好的情绪背景。

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很多中学思想政治老师采取过于死板的注入式灌输,忽视情感教育,学生反应淡漠,使本来就比较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变得更加单调无味。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加强情感教育迫在眉睫。

一、创设情境,以景触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直观、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挖掘更多的情感元素,让高深的理论成功地实现"软着落"。

(一)利用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学习的心向

在讲授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时,为引起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上课前3分钟播放录像"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经典片段的经典视频。在播放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的情绪,适时

发问:"同学们,6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宏大场面给你的感想是什么?"学生在看完视频之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迅速激发。从而为进入这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二)巧妙利用学生学过的古诗词阐述深奥的哲理

一般人都认为哲学生活距离每个人的实际生活较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认识到哲学就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如讲授"矛盾的普遍性"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

记》中的一些句子:黄花垂髫(在古代,长寿谓之黄发,小孩谓之垂髫。在儒家思想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剪发。未足20不弱冠,所以头发都是扎起来,而鬓角位置的头发少儿短,扎不起来,就自然垂髫了。这正是人生的"老与少"的矛盾);往来种作(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这更印证了矛盾的普遍性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