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

《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之一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先生的名篇,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要以此

加强朗读指导。同时适当介绍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联

想和想象在诗歌艺术中的作用。在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

首先和学生回忆了蒲松林的《山市》,让学生开始展开联想,然后我便引出了这堂课要学的课文--《天上的街市》。接下来为学生配乐范读诗歌,然后指导学生划分诗歌节奏,找出

重音。继而让学生齐读然后学习小组比赛朗读,然后自读,

我从旁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合作读、自由读、录音

读、配乐读、评点读等让学生感悟,学生“美文美读法”简

单赏析诗歌,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谈自己的见解。学生在这

种自读自悟中学会了如何读诗,并读出了诗中蕴含的情感。

之后让学生用之前学习的复述牛郎织女故事,旨在让学生比

较民间故事中悲剧结局和诗中的幸福结局,体会了作者的感

情时穿插介绍了文章的背景,使学生对情感的体会更为深

入。最后总结时回顾了“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并进行了

练习,充分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作业则让学生把

练习仿写句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语文教育

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

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创造性的理解。所以,具有丰富人文

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

广泛而深刻的。

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我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

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

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

联想、想像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在课上,我鼓励学生尝试活学活用,用在《散步》学习的“美文美读法”进行赏析:“我觉得--------美,美在----”。语文学习小组中,A组B组C组的几位同学同学分别能流畅

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都能在说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句

式美,情感美。

我还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

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

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

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老师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

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

到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以后每一次教学都

要注意在课前对学生有足够了解,在设计时更多考虑学生实

际情况,设计一个最优的教案,在上课时自己要全身心投入,有情况要及时调整,力争在课堂上多角度、多方面地提高学

生的语文能力。

《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之二

《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歌,意境优美,节

奏舒缓,它把积极的情感寄寓在新奇的联想和想象中。本次

教学我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

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下自由地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

欣赏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我始终把朗读放在主要的地位,通过齐读、

自由读、指名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诗歌的内容。在初

步领会诗歌的内容之后,我安排学生自由谈论自己不理解的

诗句,并在班上交流。在此基础上在进行联想与想象的训练,通过个别有代表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把抽象的

文字转化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并在这种联想与想象中体验

语言的魅力。

本次教学有以下的成功之处:(一)详尽的背景介绍。介绍当时的写作背景,使学生轻而易举地领悟了诗歌的主旨。

(二)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在授课时,我不仅给学生展示

几幅与星空有关的图片,还让学生把自己所想象到的景象用

笔画下来,并在小组里进行评比,也让学生自由背诵自己喜

欢的句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不足之处:(一)朗读指导不够。诗歌的朗读无疑是很重

要的,但在教学中我对诗歌朗读的指导往往没有收到理想的

效果。首先,在到底是采取生评还是师评这一问题上我犹豫

不决。学生点评朗读表面上体现了新课标以生为本的精神,

但实际上大多数的学生点评大多是“有情感”“没情

感”“很好”等空洞的言辞,没有一个具体的评价,因而朗

读的学生在朗读水平上还是原地踏步。如果是教师直接点

评,学生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或许教师平时在2授课时应该教会学生点评朗读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点评起

到实际效果。(二)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方面做得不够。我安

排了让学生自由提出疑问的环节,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多,

只有个别学生提出了诸如“‘那朵流星’的

‘朵’字如何理解?”这样的词语层面的问题,

对深沉的问题诸如“为什么课文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和神

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所不同?”这类的问题却没有

学生发现。今后还需要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一点上下一些

功夫。

《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之三

我在《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上,能面向全体学生,使

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节课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

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

读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

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我注意教学角色的转换,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

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

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

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

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教师

的感情和思想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

生的收获。为此,我设计了五个环节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

一、是发给学生相关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筛选感兴趣的材料。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

养学生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是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

向通过朗读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是通过诵读、品味、感悟三环节,让学生更多的直

接接触诗歌,独立阅读诗歌。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作出自己的判断。提

倡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

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

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是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诗歌要求学生多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多诵读,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诵读实践中增加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学习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思,追求理想的生活。 导入新课 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群星璀璨,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冥想,我们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和星星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星空图片(教师出示图片)……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传说呢? 自主学习 1.作家作品 走近作者: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1920 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

诗的奠基人。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世纪《女神》《星空》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徒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统治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2.给下列词语注音和释义。 (1)注音: 缥缈(piāo miǎo)闲游(xián)隔(gé)甚(shèn)(2)释义: 缥缈:也作“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珍奇:稀有而珍贵。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游逛。 3.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心理学家较早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为止,人们总结出的一般性联想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最新部编版人教《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品优秀实用完整打印版整册每课教案

最新精品 最新部编版人教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优 秀 教 学 设 计 (全册完整版含教学反思)

前言: 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实用性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2课时)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正负数表示的量的意义;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 1.负数的意义.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新课导入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展示教材第2页图片,让学生体验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感想. 二、推进新课 活动2:体验负数的引入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温度计: 安排三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研究手中的温度计上刻度的确切含义,一名同学手持温度计,一名同学说出其中三个刻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 教师根据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也可参与活动,逐步引入负数.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活动3:分组活动,感受正负数的意义

各组派一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按老师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组获胜. 1.老师说出指令:向前2步,向后3步,向前-2步,向后-3步,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 2.各小组互相监督,派一名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 活动4:深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投影展示问题,讲解课本例题.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千克,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学生讨论后解决. 活动5:练习与小结 练习:教材第3页练习. 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活动6:作业 习题1.1第4,5,6,8题 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课时,引入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 第2课时正数、负数以及0的意义

初中教学反思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_0382文档

2020 初中教学反思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_0382文档 EDUCATION WORD

初中教学反思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_0382文 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通过我这段时间的历史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的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反思”给我带来的益处。 1、回顾经历,积累经验: (1)赏识的目光象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在上每节课时,我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有一次,我在给七(2)班上完历史课后,感觉非常惬意与喜悦,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很爱说话的两位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从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后来,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不禁豁然开朗:课前,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哪位同学帮老师把图片准备好?”

这两位同学就不约而同主动去做了,我在课上对她们热爱劳动和乐于助人进行了表扬,学生报以鼓励的掌声。这两位同学脸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课上的表现与以往也就大相径庭了:潜心贯注的听讲,争先恐后的发言,面红耳赤的讨论。针对他们的变化课堂上共响起5次掌声,它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就象润滑剂一样,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感觉象做游戏一样,在愉快中获得了知识。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激励,这一条作为宝贵的工作经验被我收入行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象明灯,指引教育迈向成功: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很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在讲新授课前,总是进行小测验,不合格的同学要受到一定的惩罚。记得有一次测验时,有一名同学早做了“准备”,当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动”时,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边,轻轻的在她的桌上点了三下,这三下既有对她行为的提醒,又有对她行为的“包庇”,公布于众与尊重暗示中我选择了后者。她当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从这件小事之后,楼道中擦肩而过中多了一双真诚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后的测验中没有再发生过作弊现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学反思中写下:“即便学生有错,也要给学生留面子,也要丝毫不怀疑他们自省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2、发现问题,寻找方法:

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第1页 题 mK 1 时 mK 1 2 mK 1 授 新 型 tnK 1 课时 分配 时 mK 1 二 第 乂 O O 第冲 o 啪交 学的 肘知 点感 凜体 卡具 収文 电 1 行 进 教学目标 匕匕 O ?; 他 诗 想 军 庚 ft 耳 理 度 情 养 2 法 方 与 程 过 系 关 的 写 /(\ 写 描 勿 景 与U 、匱 > 态值 情 M0 情。 福旧 幸对 乩 MW 自 极 对积 人生 诗学 会导 体引 1 2 课前预习 介 简 者 作 符 o IJ 武嘲帀 号历 氐 t,少 會 曲 空 继 宀 "<常,单 通尽简 象象不 。 意意> 象 20天上的街市

初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反思

初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反思 初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反思1、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具进行展 示和演示,动手操作感知,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利用电脑,演示直线、线段、射线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变化的观点。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电脑演示从直线上截取线段、截取射线。将线段一端延长变成射线。这样的演示,充分展示了三条线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比教师空洞,抽象的语言更有说服力。利用红外线电筒演示射线和无限性,能让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数学,理解概念。如何感受无限。射线可以向一边无限延长的特征,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解决的一个知识点。按照我们的理解射线在我们生活中的原型是没有的,即使比如像太阳光、宇宙中的光线,它们也都会射向地面、射向宇宙中的某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线段。没有生活中的原型,我们是用激光电筒照到到窗外,想象一下假如没有任何物体的遮挡,一直照下去照下去……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这一句话,头脑中自然而然感受到射线的无限性。如何理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很容易被别的因素所左右。在教学时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层在角的形成阶段,问学生角的边还能画长些吗?为什么可以?用电脑演示,将边延长或缩短,这都是因为角的两条边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射线是可无限延长的,那么角的两条边也是可以无限延长的。第二层制作玩耍活动角时,通过角的变大变小,在演示中观察讨论得到角变大了,变小了,角的两条边的'长短都没变,只是角的两条边的叉开 的大小变了。第三层比较角的大小时,用不同颜色,不同长短

的角来比较角的大小。大小一样而因为颜色的不同,让学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经过猜测,争论,最后想办法验证(重叠法比较)。排除了一切干扰因素,得到角的大小只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2、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自主探究、 感受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在辨析直线、线段、射线三条线之间的关系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关于射线的知识既可从书上得来,又可从同学中得来。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里了。在学习无限性时,用红外线电筒演示时,一般学生都赞同射线是无限的,但有一个同学提出了异议,他认为不是。因为当红外线投射在墙上时,就是有限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激烈争论,在争论中明白了,当红外线投射在物体上时,它确实是有限的,具有两个端点,是线段。只有无阻挡,投向太空,看不到尽头时,才是无限的,才是射线。在比角的大小时,学生通过猜想,想办法验证掌握了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师在练习设计中,设计了两个大小相似,既不能直观看出,又不能重叠比较的角,怎样比较?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为下节课角的度量打下了伏笔。一节好的数学课,教师要善于放手,敢干放手。如果控制得太紧,问题提得太小,太细,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变的很小,学生思维空间小了,思维的差异性呈现不够,资源生成也变得很少。s(); 【初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反思】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设想 1.这首小诗是辐射性很强的教材内容,由它可引发出典型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和用这个题材创作的诗文,如《迢迢牵牛星》、《秋夕》等,所以学习本诗应尽量开发出这些学习资源。 2.这首诗很美很短,学习时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有感情朗读,注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同时在读好的基础上,当堂背下来。 3.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是本诗的一大特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所以在拓展延伸、课外作业设计中突出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幻灯片、课文录音、钢琴曲《星空》、课堂活动记录表。 学生:阅读《牛郎织女》故事;预习质疑,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摘出较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并写下本组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意见,“问”与“答”都写在课堂活动记录表里,确定好发言人,准备向班级汇报本组探究结果,进行班级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2.对于作者你了解吗?我们一起来说说。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三、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解读全诗。 (一)讨论学习第一节诗 1.教师范读第一节。 2.“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 ——它表示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3.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登高远望,看到了暗空中无数街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明星,抬头望星空,无数明星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数街灯。这一书,诗人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0 天上的街市 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2.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主旨。 能力目标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会浪漫主义的 创作特色。 教师活动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学们,故事传说千年,神话仍在人心,牛郎织女的故事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曾经我们也为他们的分离而伤心。但在郭沫若先生的笔下,牛郎织女不再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是携手在天街散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天上的街市》,体会作者如此改编的用意。 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 目标导学一知识卡片 1.作者名片 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乐山人。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回忆录《我的幼年》《反正前后》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等。 2.背景链接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在1921年10月创作的,时值“五四”运动的退潮期。当时郭沫若曾两度从日本回到祖国,他接触到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现实社会,看到了人民的苦难,对祖国美好的憧憬归于破灭,陷入“深沉的苦闷”中,但他并不因此消沉,仍执著地追寻着光明和理想。《天上的街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他在苦闷彷徨中,抨击现实,憧憬未来。 3.牛郎织女的传说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成,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4.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缥缈 ..(piāo miǎo)焚.起(fén)镀.金(dù)溅.起(jiàn) 5.解释下列词语。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定然:必定。 珍奇:稀有而珍贵。 目标导学三阅读感知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反思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出现问题是对顶角相等的推理过程及做题过程中的应用不太清楚;邻补角与补角的关系没有弄明白。课后我反思,这是由于讲课过程中,结合实物讲解的过程及时间较多,结合图形的推导过程较少。练习量不足所导致的。所以,重新以证明题的形式证明“对顶角相等”,结合图形分析邻补角与补角的包含关系。同时加大习题的练习量,反复纠错 垂直教学反思 出现问题是学生们垂线、垂线段的性质记不清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与垂线段的关系及区别困惑较多,我反思到这是由于学生对于直线和线段的区别联系掌握不牢,对于“图形”和“数”之间的结合掌握不牢。因此,结合直线、线段的特点联系及区别着重分析垂线段和垂线之间的不同之处;至于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则讲清一个是图形一个是数,二者有联系但不可混淆概念 垂直2教学反思 出现问题是学生们垂直的判定与垂直的性质之间的结合使用出题,学生在做题时结合不好,过程不甚规范。我反思到这是由于学生对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之间可以互相推导的特点没有完全掌握,对于“已知垂直”能推导出某一夹角等于90度等推导过程仍需强化训练。因此,结合2-3道例题讲解垂直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应用的方法,同时加大练习量,反复纠错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反思

出现问题是三线八角图中,每一对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公共边找不准确,形状复杂的图形找不准三类角。截线、被截线容易混。课后我反思到,学生对于截线、被截线的关系特点掌握不牢,不清楚截线就是每一组角的公共边。其次,对于复杂图形中的角,应通过相似字母、找公共边去找相应的角。所以,进一步向学生讲清找角先找截线,截线就是公共边,两个角的另外一条边就是被截线。结合大量例题反复练习。 《平行线》教学反思 出现问题是平行公理的理解容易出现偏差,理解不透。平行公理推论的理解吃不透。我课后反思到,容易与垂线的性质相混淆:平行公理是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务必强调“过直线外”;平行公理推论则应结合具体事例讲解。于是,我认为课后应该与垂线的性质对比识记,找出区别及联系,然后背诵默写。平行公理推论可与等量代换结合识记。加大练习量,反复纠错 《平行线的判定(1)》教学反思 出现问题是由同位角相等,进而推导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推导过程仍然没有弄清楚是如何推导的,课后我反思到,学生的学习没有把邻补角、对顶角等已经学过的知识融入进平行线的学习中,学得过于死板,不灵活。因此,结合对顶角、邻补角性质、结合例题深入讲解,在进行强化训练 《平行线的判定(2)》教学反思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在“困惑——思考、讨论——顿悟”中成长 ——《虽有嘉肴》教学反思 李小华 作为学校课改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初一年级中的一员,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实践课改;作为初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我肩负着更加不可推卸的课改责任。还记得暑假里学校课改经验介绍会,李文芳老师的话语,课改过程经历了很多次的“困惑——思考、讨论——顿悟”的过程。回想起来,本学期我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其中《虽有嘉肴》的教学我自认为在我本期语文教学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那天,教研组长贺老师突然宣布我们初一年级的课改汇报课必须在段考之前完成。我们知道“军命难违”,只有临阵磨枪上了。我们初一年级组各位老师迅速选定课题、上课班级和时间。为了避免和同组老师重复,也为了挑战自我,还为了开辟我公开课中的新领地,我选定了在76班普通班上新出现在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虽有嘉肴》。 第九周星期三第五上课改汇报课,我的准备时间是从第九周的星期天下午开始的,这次课准备时间是我所有上的公开课里最短的一次,最终受到了彭主任等的高度评价,同组同仁的一致好评。 回想在上课之前的过程,有几个令我纠结的问题:怎样更好地体现课改精神,怎样实现高效课堂,怎样安排教学步骤更合理,导学案怎样编写才起到真正的导学? 课后总结反思,悟出如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1、要有几个真诚无私的朋友。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乐于向前辈请

教,喜欢和同事朋友交流、探讨,我一帮志趣相投的“姐妹”。涟滨中学的语文教研组长田湘梅、育才中学备课组长陈锡、龙潭八一中学的张明、自己学校的欧阳艳,还有贺组长、彭组长、成瑛等等,在3天的准备时间里,我们经常讨论讨论、切磋切磋,反复修改导学案、课件。朋友的点拨经常会让我豁然开朗。在公开课之前,由周二75班试上基本可以到周三71班试上胸有成竹。每个修改、每次试上,都是一次成长,都是一次提升。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只要认真没有干不好的事情! 2、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我设计的导学案分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课外延伸”、“课堂检测”等几个板块。其中“自主学习”部分中设计了“四书”“五经”的儒家经典常识题,还有重点文言词的注音题,朗读四遍家长签字的题目,还有重点文言词的解释题以及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指导——“留”、“换”、“补”、“删”、“调”。这些题目和方法指导的设计都很好的发挥了导学案的指导作用。 3、调动积极性很重要。因为我选择普通班上课改汇报课,“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对孩子们这是对他们莫大的肯定和信任,所以大家在课前就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了。在课堂中,我充分利用班级学习小组的优势,通过小组评分方式的运用,在检查预习、朗读、结合注释翻译全文、翻译重点句子、问题探究等环节,采用抢答、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小组的竞争意识。整个课堂都很活跃,孩子们的表现好到课后让听课老师们都认为我是在实验班上课。 3、方法指导和实践运用相结合很重要。在指导学生注意朗读节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案

天上的街市 一、学习目标 (一)诵读诗歌,说说诗歌的内容大意, (二)寻找文章美点,继续练习朗读和默读,进行个性化“美读”训练。 (三)通过对诗歌的朗诵、研读,解读诗歌所蕴涵的深意,说说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 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联想与想象、创新能力的指导训练。 (二)诗歌创造的美好意境,作者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你喜欢星光灿烂的夜晚吗?能说说原因吗?(学生自由发言)灿烂星空总 是能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浪漫的诗人往往会借助种种想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天上的街市》。(投影课题及 作者。) (二)、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收在《沫若文集》里。本诗选自《郭沫若选集》有改动。 本诗写于1921年,当时“五四”运动的高潮已过,中国仍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面对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者举起了锋利的笔来抒 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愿望,虽然当时社会“腥秽如血,冷酷如铁,黑暗 如漆”,可作者并不绝望。在这首诗中,作者想象了天上的美好环境,充满了对理想世界迫切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三)、指导朗读 这首诗是比较成熟的现代格律诗,很适合朗读,朗读时要分清节秦,念准 字音,读出感情。 1、这首诗呈现出恬静,明丽、清新的画面,美好、恬静、自在是诗的感情基调,全诗充满幻想色彩浓重的儿歌风味。朗读时节奏不宜太强,音响不宜太重,速度不宜太快,可以轻松、柔和、舒缓一点。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20《天上的街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天上的街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想象世界。 点拨: 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朗诵诗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夜晚,诗人仰望美丽的天空,星光闪烁,心情变得开朗起来。瞧,明星如灯,缀满天幕,熠熠生辉。地面呢,街灯如星,点点成线,摇曳生姿。缥缈的空中有一个繁华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着许多人间没有的珍宝。那被浅浅天河分隔开来的牛郎和织女,正骑着牛儿在那琳琅满目的街市上闲游。那流星,就是他们手中提着的灯笼。 二、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与神话传说中的悲剧结局有所不同,这样想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 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通过意象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对黑暗现实的憎恶与痛恨之情。 三、下面是三首与牛郎织女有关的诗歌。朗读这些诗歌,说说诗人借牛郎织女 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点拨: 本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牛郎织女这一古老传说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从而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 牛郎织女为银河阻隔,一年只能相会一夕,从而成为夫妇(恋人)分离的象征。这里的几首诗词,都反用其意。两首唐诗以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反衬人间永难相会的寂寞、痛苦;秦观的词,则更推出新意,以“便胜却人间无数”“又岂在朝朝暮暮”等诗句,歌咏了爱情的热烈、坚贞和美好。 四、诗人看到“街灯明了”,联想到“天上的明星”,想象着天上有美丽的街市。仰望星空,你会有什么新奇的联想和想象?选择一个天体(如星星、月亮),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点拨: 本题旨在激发同学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尝试诗歌写作,并体会诗歌这一体裁的特点。 参考答案: 示例: 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在星光璀璨的浩瀚星河中 看到的是百年潮,中国梦 星光点点间 勾勒的是百年宏篇 我仰望星空 仿佛有雄鹰在傲视苍穹 或许它在追寻 在那寂寥的寒冬 我只在树下看梧桐

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1.1 正数和负数 1.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过程以及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重点)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4.能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 一、情境导入 今年年初,一股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南方有的地区的温度达到-1℃,北方有的地区甚至达-25℃,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这里出现了一种新数——负数,负数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正、负数的认识 【类型一】 区分正数和负数 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2.5,+43,0,-3.14,120,-1.732,-2 7中,正数是______________;负数是 ______________. 解析:区分正数和负数要严格按照正、负数的概念,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解:在-1,2.5,+43,0,-3.14,120,-1.732,-2 7中,负数有:-1,-3.14,- 1.732,-27,正数有: 2.5,+43,12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答案为:2.5,+4 3, 120;-1,-3.14,-1.732,-2 7 . 方法总结:对于正数和负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要看其本质是正数还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后面会学到+(-3)不是正数,-(-2)不是负数. 【类型二】 对数“0”的理解 下列对“0”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②0只表示“什么也没有”;③0可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0℃;④0是正数;⑤0是自然数. A.3 B.4 C.5 D.0 解析:0除了表示“无”的意义,还表示其他的意义,所以②不正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④不正确;其他的都正确.故选A. 方法总结:“0”的意义不要单纯地认为表示“没有”的含义,其实“0”表示的意义非常广泛,比如: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就是0℃,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等. 探究点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类型一】 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果温泉河的水位升高0.8m时水位变化记作+0.8m,那么水位下降0.5m时水位变化记作( ) A.0m B.0.5m C.-0.8m D.-0.5m 解析:由水位升高0.8m时水位变化记作+0.8m,根据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则水位下降0.5m时水位变化就记作-0.5m,故选D. 方法总结: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要抓住基准,比基准量多多少记为“+”的多少,少多少记为“-”的多少.另外,通常把“零上、上升、前进、收入、运进、增产”等规定为正,与它们意义相反的量表示为负. 【类型二】 用正、负数表示误差的范围 某饮料公司的一种瓶装饮料外包装上有“500±30(mL)”字样,请问“500±30(mL)”是什么含义?质检局对该产品抽查5瓶,容量分别为503mL,511mL,489mL,473mL,527mL,问抽查产品的容量是否合格? 解析:+30mL表示比标准容量多30mL,-30mL表示比标准容量少30mL.则合格范围是指容量在470~530(mL)之间. 解:“500±30(mL)”是500mL为标准容量,470~530(mL)是合格范围,503mL,511mL,489mL,473mL,527mL,抽查产品的容量是合格的.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500±30(mL)”的含义,即500是标准,“+”表示比标准多,“-”表示比标准少. 【类型三】 和正、负有关的规律探究问题 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请接着写出后面的3个数,你能说出第10个数、第105个数、第2015个数吗?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教学反思 《化石吟》教学反思 《化石吟》这堂的教学,使我深有感触,让我深深地懂得,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上好一堂课,实在不容易,要做很多的准备。这篇课文我抓住了重点性的语句展开教学。“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那么,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问题抛出,学生陷入沉思,教室陷入静寂,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突然,教室后面跳动起极不和谐的音符——几个学生骚动起来,甚至在窃窃私语。我正要发怒,转念一想,已经第四节课了,学生能坐到现在也不容易,于是,我压住火气问: “你们几个干啥呢?” “照片,恐龙照片。” 什么,恐龙照片?我一激灵,来了精神,马上让学生把恐龙照片传到讲台上。没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女生竟然送来厚厚的一叠照片,翻开一看,全是恐龙照片。 这可真是天赐良机啊,我何不趁此机会挖掘出我的课堂需要的资源呢?于是,我让这个女生介绍了与这些照片有关的旅游见闻。 “我在公园里看到了巨大的恐龙化石,它镶嵌在高高的山崖上。我还了栩栩如声生的恐龙,由此我想,在几百万年

以前,一定生活着很多恐龙……” 一石激起千曾浪,台下不少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我在公园里看到了三叶虫化石和鱼化石,我想,在远古时代,一定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后来,地壳发生运动,板块之间的挤压让我们这个地方隆起,成了连绵不断的山脉。” 如及时的甘霖,轻轻挥洒在干涸的土地上,所有学生都睁大好奇的眼睛聆听着这美丽的神话一样的遐想。是啊,这不是活生生的教材吗? “化石,让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化石,向我们展示了生物进化的过程,揭示了生命的起源,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至此,这堂课的难点在生成的资源中化解了。它之所以化解得那样自然,那样轻松愉快,不着痕迹,我想是我的教学机智帮助了我自己。 《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 刚刚上完《看云识天气》一文后,我感触颇多。在这里我谈一谈我的教学反思: 云的形状,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用图表的形式来完成。这样把云的各种开头各种光彩与天气的关系展现得一目了然,脉络清晰。可以通过表格设计,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明确概念。 上完课后,我才明白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在“看云识天气”这一方面就做不好。比如从云的形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与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与反思 塔前中学:詹雅木 在这一期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整个学期中,我们学习了七年级上册全部内容,其中包过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四章内容。本人任教七年级3、4两个班级,其中3班51人,没有什么尖子生,中等生偏多;4班50人,有几个尖子生,但学困生较多,有的干脆放弃了,所以总体成绩上不去。 上学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两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不是很好,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互相竞争的环境,良好的班风是取得成绩的关键。 2.在教学过程中,从平时的练习和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惰性表现突出。在新授的知识中,理解的内容少,记忆的内容多,特别是学生对记忆,掌握不够,容易出现三天不记,几乎忘记的现象。另外家庭中帮手较少,上课提问有时鸦雀无声。作业完成的也不是很好。 3.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主要以思想教育为主,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但似乎行不通,特别是4班的学生更调皮,不读书的人更多,甚至经常拖欠作业,通知了家长也没用,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 今后要从以下方面改进。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促进自己的课堂由静态的,片面的数学观向动态的,情景的模式论的数学观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性,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要以学生的分数来判定学生的好坏。教

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鼓励学生敢于反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其次,对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周考,单元考,月考的力度,从平时抓起,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成绩。3.注意和家长沟通,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管理好学生。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业已即将结束了。在这半学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于我来说,无论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形成与接受,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积累和提高,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理论的丰富和拓展,都有了教高的程度地提高。 第一、教学思想先进,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意识反映实践,科学的思想意识可以指导实践活动。前期的岗前培训加上后天的自我努力,使我掌握和领会了素质教育的思想;新课程改革又让我的教育理念与时代同步。因而,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充分显示出“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的思想,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新模式。 第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化、教学能力全面化、深层次化年轻是我们的资本,另一方面年轻又是幼稚的代名词;热情是工作的必要前提条件,但如果过分的热情就容易形成武断与莽撞的性格。但通过了学校的安排的拜师活动及积极有效的教学实践,加上个人后天努力,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情景的设置、灵活的互动设计、情感教学、心灵对话的教学方式等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游刃有余。

第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理论日益丰富和深化。经验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人的发展的步伐,同时有时也可能阻碍人的潜能的发掘。处在一个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新人、新事、新面貌;天时、地利、人和。正如,零代表着没有,也意味着有更大的接受和发展空间。因而,我可以自由的全面推行自己的教学计划。首先,抓积累、夯基础。开展三字一话、名言积累等活动。其次,重说写、练能力。通过即兴演讲、写心得体会、习作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最后重运用、拓视野。通过连词造句、仿例造句及现代文阅读训练等方式加以培养。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朗诵名家名作的方式,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和美学教育和一定写作训练。另外,我还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都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在平时补充一些知识性与趣味性统一的习题,让同学们在说笑中受到了知识的灌输和美的熏陶。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正是在教学实践这一过程中,我得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材料积累,为以后的教学、教研工作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及答案.doc

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飘渺( ) 隔.着 ) 镀.金( ) 卸.下( 2、《天上的街市》作者 ,我国 代杰出的作家、诗人、 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诗集 ,话剧 等。《天上的 街市》写于 年,收在他的第二部诗集 中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及答案 【课前预习】 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 —、读一读 利用工具书,参照课下注释,通读全诗。做到准确朗读,积累文中的 重点词汇。 1. 解释下列词语 飘渺: 定然 闪烁: 2. 诗人所想像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 括一下。 3. 诗人文中所描绘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怎样的?传说中的牛郎织 女的生活呢?作者想以此来表达什么?你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试着再 读读这首诗吗?

4、郭沫若说过:“诗的职责全在抒情”,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要抒发某种特殊的情感,必须借助生活中某种特定的景物作为依附,在诗里诗人借助了哪些景物? —口口 —、口口—口口 1、聆听本文的范读,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试着体会诗歌所蕴含的 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老师 的指导下试着品读这首诗歌,并在课文中标注出停顿和重音。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星? 2?第一节诗中,暗示天上有“人”的一个词是。 3.第二节诗写想像中的街市,是从第一节的“”自然引出的。 4.“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一句中在“你看”后加上逗号的理由是什么? 5.诗人对牛郎织女这一民间传说进行了改编,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理相9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20《天上的街市》(优秀导学案)

20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班级:初一(3)班姓名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领悟文中的两种情感。 2、理解并运用两种写作手法——联想和想象。(重点)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令人伤心的神话故事叫“牛郎织女”。有没有人听过这个故事,或者读过这一故事?谁来把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讲给大家听一听? 二、活动一:朗读课文,感悟两种情感。 (一)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流畅。 2、一位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另一位学生点评其朗读录音,教师作朗读提示。 3、听示范朗读。 4、全班齐读课文。 (二)感悟情感 1、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局和神话传说中的结局有何不同? 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局: 神话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局: 2、作者颠覆了神话传说的结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补充资料:写作背景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回国。这一时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牛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郭沫若在1921年10月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所以,当时的现实社会是黑暗、凄凉的,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作者却无力改变现实,于是,他只能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寄托到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 表达了作者 三、活动二: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联想和想象。 (一)了解两种写作手法 想到 联想:甲事物——--——————乙事物因果联系相似关系 存在存在 创造出 想象:甲事物—————————乙事物来源于客观现实 存在不存在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 对于初一新生来说,本节课的语言方面感到很吃力,因为之前他们学的数学都是藏文版,现在他们既要克服语言的障碍,又要理解题意。本节课是我在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理解,对负数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准确地读,写负数.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正, 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创造精神将随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拓展新课程的内涵.在课堂上,我努力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拥有者转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动者. 从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表现学生的原认知,由此深入展开对问 题的探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记录数据,请同学们来记录下面三组数据. 要求记录时做到准确,简捷,快速”这样开放性的活动,以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为研究素材,表现出了几种不同的记录结果,透视出学生的原认知状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新问题的研究,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又能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实施有效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教学中,使用了多种活动方式.从天气预报中听一听;在存折上认 一认;根据各地的气温读一读;在实际生活中举例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有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活动中学生不但动手做,而且动脑思考问题,再通过交流就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的思想和具体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数学活动实效性就明显.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能够多举一些和学生现实生活相关又经常接触到的生活实例,加深他们的印象,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有理数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是建立在小学算术运算的基础上。相关有理数运算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定义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课题,教师难教,学生难理解。有一个比较省事的做法是,略举简单的事例,尽早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法则,背法则。但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单元教学设计上尽量考虑有利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创新水平的培养,能最大限度地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设计的思路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本节课我们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大胆对教材内容实行取舍、深加工、再创造,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水平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水平引导学生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