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建文帝去向的历史语境研究_全伟

明建文帝去向的历史语境研究_全伟
明建文帝去向的历史语境研究_全伟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第19卷第2期 2010年4月JOU RNAL OF SICHUAN

Vol 119N o 12 Apr 12010UN IVERSITY FOR N AT IONALITIES n 历史#文化n

明建文帝去向的历史语境研究

全 伟

=摘 要>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以/清君侧0之名举兵,通过/靖难之役0夺取了侄儿朱允炆的帝位,是为明成祖,而建文帝则下落不明。历来关于建文帝的去向,史书记载各异。有说/自焚0而死,有说出亡民间了。自此成为了六百多来年的一桩谜案,使得后世的学者试图从现存史料的各个方面去探寻明建文帝的下落。

=关键词>建文帝;朱棣;靖难之役;自焚;出亡

=中图分类号>K248.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24(2010)02-0029-04

作者简介:全 伟(1985-)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云南昆明,邮编:650223)

明朝的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登基。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0之名举兵反抗。四年后,朱棣夺取皇位,改元/永乐0,为明成祖。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对于建文帝的下落,历来的史书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载建文帝/自焚0而死;

有的载建文帝从火中逃出,改扮僧人,在从亡诸臣护随之下,流落到了民间。说法各有依据,难以论断。关于明朝的历史,记载最为详细的是5明史6和5明实录6。5明史6为清代的张廷玉等人所主编,

5明实录6系明朝时所修。两者在对记载建文帝的下落一事上有很大的出入,不能达成一致,

或说自焚、或说出亡,

这就使得案件变得更加的复杂与神秘起来。

一、建文帝/自焚0说关于建文帝/自焚0一说,正史上是这样记载的:5明史#惠帝纪6曰:/

(建文)四年六月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诛。谷王及李景隆叛,纳燕兵,

都城陷,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0[1]

5明太宗实录6曰:/上(成祖)望见宫中烟起,

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

中,还向上,,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0[2]5明史#方孝儒6中载:/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0[3]5明史#成祖本纪6中载:

/壬申,葬建文皇帝。0[4]5明太宗实

录6称朱棣即位后曾对左右近臣说:/朕于宫中遍寻皇考宸翰不可得,

有言建文自焚时,并宝玺皆毁矣。朕深恸之。0[2]从以上资料记载可以看出,正史上都是持建文帝/自焚0而死的观点,然而正史上记载的可靠性值得怀疑。5明太宗实录6是详细记录明成祖一朝的事情的。众所周知,

明成祖朱棣是把自己的亲侄儿赶下台之后而当上皇帝的,这在正统的封建社会里是违反伦理道德的。所以在编纂

5明太宗实录6的时候肯定会严禁把一些不利于他本人的事情按其实情写上的。如果当时对外宣称建文帝没有死,那么这对做梦都想当上皇帝的朱棣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当今皇帝没有死,

便不能有任何人借助任何理由来取而代之,否则就是谋反,众口唾弃的。所以朱棣只得对外声称建文帝/自焚0而死,便是给了自己一个极好的登基理由。之所以宣称建文帝是/自焚0而死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1986年创刊)2010年4月

的,在当时应该是出于这样的政治目的:一是对外宣称/建文帝0死了之后,而国家不能一日无君,朱棣便可以太祖嫡子的身份和群臣的拥戴继承皇位;二是宣称建文帝死了之后,即使建文帝后来没死,外逃民间以纠集旧臣的力量进行复位,也可以把他定为/假冒之君0进行镇压。这不能不说是朱棣政治上的高招。

5明史6虽是后来的清朝所编,但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在建文帝之死一事上也出现了两个版本的说法。一是在清康熙年间修5明史6定稿之际,举国上下都在风传大明朱三太子在各地出现,康熙帝心里清楚这个朱三太子就是明代末帝崇祯帝的儿子,却还是毫不留情的诬以/假冒之罪0而把他杀掉。这样做既可以断绝那些明朝遗臣遗民的思明之念头,有助于消灭反清复明的力量,又可以巩固清政府入关不久后的统治地位。所以清朝史官在修5明史6时,就把建文帝的归宿写成/阖宫自焚0而死,借此来说明失国的君主及其子孙后代是不可能隐伏于民间这一道理的,为朱三太子之/假冒0作佐证。但是,到了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因清朝的统治已经相当的巩固,所以在乾隆四十二年修改5明史6时,就根据事实,改为死于火中的是马皇后而不是建文帝本人。从这我们可以更加有理由相信建文帝非/自焚0而死。

从朱棣这方面看,朱棣一登上帝位后,就对建文一朝的大臣实施了残酷的杀戮政策,这似乎又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一些隐藏的事实真相。对齐泰、黄子澄、方孝儒恨之入骨的朱棣,对他们实施了/灭十族0的做法,(古来只有/灭九族0之说,可见朱棣对他们是有多么大的怨恨)把朋友、门生也都牵连进去。还创造了一个/瓜蔓抄0[5]的刑法,诛其族属,及妻女童幼,只要与建文帝有一丝关系的人都不能幸免遇难。朱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既然建文帝已经死了,自己业已登上了皇位,那么完全可以放过建文朝的一些大臣,实施怀柔政策,以此来取得众多大臣们的支持与拥戴,毕竟自己不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可是朱棣并没有这么做,是不是有朱棣清楚建文帝没有死这一真相的可能呢?笔者认为是有的。史载燕王登位之初,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大批高层官员自杀殉难,如御史魏冕、大理丞邹瑾、都给事中龚泰、程颐后裔、汉西副使、撰修5明太祖实录6的程本立、翰林纂修周是修;大批高官外逃,据统计有463人集体逃亡,向朱棣称臣的文臣只有24人,更有甚者,忠于建文帝朱允炆的御史连楹竟效法古人,重演了历史上/荆轲刺秦王0的悲壮一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大臣忠于建文帝,宁愿自杀或遭到残酷屠戮也不愿倒向朱棣的怀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诸大臣知道建文帝并没有/自焚0。

从建文帝方面讲,他也没有自焚的必要。虽然燕军攻入了南京城,但建文帝并没有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完全可以外逃,以纠集各地方的力量以图复位。朱棣虽然夺取了皇位,但在儒家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中国,这种做法是/纂位0、/大逆不道0之举,是要受到广大群臣的唾弃和谩骂的,也是不得民心的。所以朱棣的帝位在当时是不稳固的。而建文帝虽说丢掉了皇位,但只要外逃出来,以正统的皇位继承人的身份号召各地的其他叔父亲王和驻守边疆的将士以对抗朱棣的燕军,还是很有战斗力和影响力的。

事实上,关于建文帝/自焚0之说,史书上的记载是不明确的:首先,建文帝的陵寝在哪里无人知晓。史书上没有关于建文帝陵寝所在地的记载,后人也难以从中考证。5明史#王景传6中载,明成祖询问礼部侍郎王景,葬建文帝应该用什么礼仪。王景回答:/宜用天子礼。0明成祖/从之0。后来的成祖陵墓碑文上也说,对建文帝/备天子礼殓葬0。但既然对建文帝实行了天子礼以安葬,而为何史书上却又只字不提陵寝的所在地呢?到了明崇祯末年的时候,有人上书,请祭祀建文帝,可崇祯帝很无奈的对群臣说:/建文无陵,从何处祭?0可见正史上记载的以天子礼葬建文帝,纯属无稽之谈。其次,5明实录6中载,明成祖/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0而辍朝三日则是朝廷对王公以下大臣丧葬事的礼制,明显的不能用作/天子礼0,这就与5明史6中的记载发生了冲突。第三,在清乾隆四十二年修改5明史6时,对于以前记载建文帝/阖宫自焚0的说法进行了修改,/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言帝尸。越八月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0这说明了建文帝实非被火烧死。其四,朱棣派亲信大臣胡濙在国内查了14年,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才回到朝廷。当他得知朱棣因亲征阿鲁台出至宣府(今河北省宜化市)时,立即驰赴宣府,赶到时己是深夜,/(永乐)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出。0[6]可见胡濙应该是查到了建文帝的下落,急着要第一时间告知给朱棣;同时又派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大规模的行动不为贸易和其他的官方目的,

第19卷第2期全伟:明建文帝去向的历史语境研究其主要原因应该就是为寻访建文帝的下落。以上种种皆可说明,明建文帝没有/自焚0而死。

二、建文帝/出亡0说

既然建文帝不是在宫中自焚而死,那其结果应该就是从南京城里外逃出来了。关于这一说法,可从正史上的记载看出一二:5明史#恭闵帝本纪6记载:燕王入金川门的当天,/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或云帝由地道出亡。0[7]5明史#郑和传6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0[8]5明史#程济传6说:/金川门启,济亡去,或曰帝乃为僧出亡。0[9]5明史#张紞传6说: /世传燕师入京,紞即自经死,严震直奉使至云南遇建文君,悲怆吞金死,考诸国史,非其实也。0[10]5明史#牛景先传6说:/世相传有河西补锅匠之类,金川门启,帝亡去,济从之,莫知所终。0[11]5明史#姚广孝传6中说:/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濙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至是,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0[12]5明史#胡濙传6中称:/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0[6]以上记载都涉及到了建文帝在城破时,宫中起火,去向不明。对于出亡这样的记载,其可信度应该是有的。5明史6系清代所修,两个朝代相隔的年数不是很久远,相关方面的资料还是比较充足的。虽然朱棣登上帝位后对建文一朝的大量史料进行烧毁和纂改,与建文帝有牵连的人和物进行杀戮和破坏,但是要想把建文一朝的事情抹去的一干二净还是办不到的,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当时的记录保存下来。这就为清修史书提供了线索。历代的官修史书大多都继承了/春秋笔法0,对尊者善、贤者善、亲者善,极力省去对其不利的一些事情,虽说有很多的记载是不能完全相信的,但清代所编5明史6已与当朝没有很大的利害关系了,它没有什么很多的地方可以忌讳的,对其前代一些不该记述的事件或记述不准确的事情让其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也是完全行得通的。再有一种是后代编修史书的人对建文皇帝表示很大的同情和惋惜。建文皇帝自失去帝位后,随之年号被取消,正统的继承人地位也得到了全盘否定,与之有关的人和物也受到了残酷的人身迫害和打压排斥。建文的年号迟至1595年10月才被万历皇帝恢复。到了1736年9月当乾隆帝(1736-1796年在位)封建文帝为/恭愍惠帝0时,他的皇帝地位才完全得到恢复。这就使得当时的史书编修者更加的认真和好奇,要对明初这一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探出个究竟来,为其不失政却失位的悲情帝王讨回一个公道。在这一思想的驱使和在编修史书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大量关于建文帝的资料被发掘出来。所以5明史6上记载建文帝的出亡是可靠的。

对建文帝出亡记载最为详细的莫不过于清代的谷应泰,他在5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6篇对建文帝出亡的记载是这样的:/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五,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弃一红箧至,四周俱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勃,急命举火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碟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架装、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慕,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煤。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扑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徉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话;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甘凤韶曰:-愿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勃,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抽岸,为神乐观道士王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因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0[13]谷应泰的这个记载非常的生动逼真,让很多后来的学者甚至怀疑其中的真实性。在这里,谷应泰对建文帝出亡的细节描述肯定是有夸张之处,但大体上应该也是有其事实依据性的。后人由于没有很有力的证据来反驳,所以认为其记载还是有很大的真实性。

朱元璋是个极其聪明的人,看事情是看的比较远的。当年他大肆杀戮开国功臣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皇孙朱允炆继位后扫清障碍,怕年纪轻轻的皇帝镇不住这一班众多手握兵权和朝中大权的功臣。既然朱元璋能看到这个方面,那他应该也能看到被他分封在各地的儿子会在他离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1986年创刊)2010年4月

去后对侄儿当政肯定是会能造成严重地威胁的。史载有一次朱元璋对朱允炆说到:/我把诸王分封到边疆护守,抵抗蒙元的残余势力;把朝中的其他一些大事也安排好,到时给你一个太平皇上当当。0朱允炆听了之后,不但高兴不起来还反问祖父朱元璋:/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若不靖,谁去防御呢?!0[14]朱元璋听了后无言以对。随后询问朱允炆该怎么办,朱允炆答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0[14]朱元璋听后非常的满意。试想以朱元璋之精明,况且又得到了皇孙的提醒,朱元璋对其分封的诸王日益膨胀的势力是不会视而不见的。他肯定得在自己去世前给皇孙朱允炆安排条后路,以免在真正遇到诸王/若不靖0的时候,可以逃离出去,保全性命。

史载朱允炆是化装成僧人逃离出南京城,笔者认为是有可能的。当年朱元璋就是从僧人做起继而当上皇帝的,他首先会想到,化装成僧人一般是很难被人认出来的,可以很容易的逃脱搜查人员的搜查。再者在大明朝,寺院的地位是比较高的,而各地又有众多的寺院,只要有度牒的僧人能证明自己的身份,其吃、穿、住等等都是不用愁的。从逃离的路线上看,朱元璋也是煞费苦心的。他指定的路线是让朱允炆等人从/鬼门0出(鬼门即暗道),直达南京城外的河流,继而可以很轻易的乘船逃脱。安排这样好的一个路线让人真得不佩服朱元璋的聪明,但后世的一些学者对此路线是颇持怀疑态度的。幸好该路线的遗址在当代有了发现。据5武当6杂志1998年第9期转载称5新民晚报6:/南京古城发现墙中墙,明朝皇帝朱允炆失踪悬案有新证。0文中说,在小城墙外大城墙内发现一个宽1.7米,高2.5米的隧道。有一些学者称这条隧道应该就是当年建文帝出亡时所用的。

建文皇帝逃离南京城之后最终会去向何方呢?关于这个问题应该是建文帝失踪之谜案中困扰后世学者们最大的难点了。有的地方志记载说建文帝流落到了西南,曾在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建文帝准备结束在外飘泊的生活而决意东归时,他赋诗抒发了自己的心情:/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冲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敬,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缘,野老吞声哭未休。0;有的地方志说建文帝出亡后来到了云南地区,投奔了当时的沐氏家族,尔后在今天的云南省武定县狮子山正续禅寺出家,现在的寺中还存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0关于这样描写建文皇帝在西南隐遁的诗句还有很多,由于当时情形的特殊和年代的久远,我们已无从考证建文帝是否真正来到了今天的西南地区。但通过以上种种的史料分析可以表明:明建文皇帝朱允炆非/自焚0而死,而是出亡了。至于出亡后所到的具体区域和地点,还得寄希望于以后有更多的史料和考古资料来进一步证明!

参考文献

[1]明史#惠帝纪[Z].

[2]明太宗实录[Z].

[3]明史#方孝儒传[Z].

[4]明史#成祖本纪[Z].

[5]文翔凤.南极篇四库[A].四库禁毁书丛刊[Z].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6]明史#胡濙传[Z].

[7]明史#恭闵帝本纪[Z].

[8]明史#郑和传[Z].

[9]明史#程济传[Z].

[10]明史#张紞传[Z].

[11]明史#牛景先传[Z].

[12]明史#姚广孝传[Z].

[13]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4]尹守衡.明史窃:卷三[Z].

[责任编辑:林俊华]

靖难

靖难 ——《明史讲义读后感》靖难,是成祖篡国时命名的。靖难之事涉及明朝两位帝王——建文帝朱允炆和永乐帝朱棣。电视荧幕上的建文帝,多是斯斯文文,知书识礼,透着稚嫩和书卷气;荧幕上的永乐帝,则是处事果断,雄心壮志,透着成熟和英武之气。然历史中的两个人真如电视剧中所刻画的那样吗?从孟森先生的《明史讲义》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依据。 两位帝王本为叔侄,奈何皇家争斗自古有之,只不过争斗激烈程度不同罢了。永乐帝本为长辈,却抢了侄子的东西,我虽不懂古时的礼制,但想来这也是一件不合情理的事,我倒要看看永乐帝如何自圆其说。自古成者王侯败者贼,前人的评价,我不多说了,下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永乐帝与建文帝之对比 暂且不谈两位帝王的功过,仅从才情和性格上做一下对比,我不禁为建文帝惋惜,改一下世人对李煜的评价:做个贤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这里“薄命”可能用得不准确,据考证建文帝并非死于靖难,后面还会提到。比之于永乐帝的谋略,我更加赞赏建文帝的仁和至善。 永乐帝的谋略,从他的“装疯”事件中就能体现,虽是管中窥豹,但也可见一斑了。那时的朱棣还是住在北平的燕王,谋反之心恐怕早就有了,只是出于太祖朱元璋的遗诏,碍于礼制的约束,未曾对任何人表明“雄心”。燕王兵力强盛,建文帝对他自然有些忌惮,这时谋臣中就有人提议去试探燕王,看他是否有谋反之心。岂料燕王得到了消息,相出“装疯”这条计策来瞒天过海,所以派来试探的人看到的燕王是“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苏。”当他们去询问燕王病况时,燕王围在火炉周围,一边打颤一边喊着“冷啊,冷啊”。时值盛夏,燕王却喊冷;堂堂王爷,不顾体面,在市井之中“妄言”“夺酒食”,人们都觉着燕王疯了,试探的人更是深信不疑。虽后来“装疯”一事,被长史葛诚密报试探之人,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为燕王举兵争取了时间。能够忍辱负重的人,必然会有所作为,如吴越王勾践,史学家司马迁,等等。 而建文帝仁柔乐善,实为守文令主,虚心纳谏,实为明君。建文帝刚即位时,朝见百官,昌隆上书:“高皇帝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陛下宜追绳祖武,兢兢业业,忧勤万几。”不仅如此,昌隆直指建文帝之短,“今日上数刻,犹未临朝,群臣宿卫,疲于伺候,旷废职业,上下懈弛,播之天下,传之四裔,非社稷福也。”建文帝听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检讨自己:“昌隆言切直,礼部其宣示天下,使知朕过。”建文帝仁和至此,然虚心亦是难得。礼部左侍郎陈性善曾言:“高皇帝临御三十一年,未尝听人一言,犯颜者戮无数,陛下受言而不终,反不如高皇帝不受之为愈也。”建文帝自谦说,自身愚昧,不善治理国家,天下人只要说得对,就要接受。他以天下人为镜,辨得失,就这点而言,比之于唐太宗,恐不为过。 在一件事情上,这两个人的性格,似乎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是什么事呢?就是当两方交战时,建文帝曾下令告诫将士:“毋使朕有杀叔父名。”建文帝宽厚,重感情,燕王却正是利用了他这一点,每当危急时刻,就冲在前面,帝之将士不敢发一箭,所以燕师往往能转危为安,帝师连连败退。就这件事来说,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两个人都没错,问题在于他们生于帝王之家,一边是情义,一边是权力,想要两者兼顾,谈何容易。试想,建文帝若生在一般人家,说不定会成为一个好官,造福一方百姓;或者过着安稳的生活,谦逊待人,纵情山水,受人敬仰。所以我感慨建文帝“作个贤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二·建文帝之“死” 建文帝之死一直是个难解之谜,他究竟是否死于宫中火灾?孟森先生在经过大量的考察分析之后,找到了答案。

2018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年赤峰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题2分,共36分) 1.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这一理念相近的是 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意思是:允许在一定的时间内砍伐林木,反对滥砍滥伐。孟子的这一理念与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相近。故B符合题意;“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指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不应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故A与绿色发展理念不符,不符合题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老子的辩证思想,与题干的绿色发展理念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武的的兵家思想,与题干的绿色发展理念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A. 变法违背民意 B. 变法深入贯彻 C. 变法遇到阻力 D. 变法宣告失败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的“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在秦国得到贯彻执行。故B符合题意;变法违背民意、变法遇到阻力和变法宣告失败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建文逊国事考(民国孟森)

建文逊国事考(民国孟森).txt人生在世,难敌宿命,沉沦其中。我不爱风尘,似被前缘误!!我只为我最爱的人流泪“我会学着放弃你,是因为我太爱你”赢了你,我可以放弃整个世界建文逊国事考(近人)孟森撰 作者:沉思曲发表时间: 2005/11/24 18:40 点击:117次修改精华删除置顶来源转移收藏 建文逊国事考 孟森 -------------------------------------------------------------------------------- 《曝书亭集·史馆上总裁第四书》为涉靖难时事。书云:“伏承阁下委撰《明文皇帝纪》。彝尊本之《实录》,参之野纪,削繁证谬,屏诬善之辞,拟稿三卷,业上之史馆矣。昨睹同馆所纂《建文帝纪》,具书燕王来朝一事,合之鄙藁,书法相违。彝尊愚暗,非敢露才扬己,暴人之短,惟是史当取信百世,讵可以无为有?故敢述其所闻,复上书于阁下。明太祖之崩,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遗诏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逾月而赴至燕,燕王抵淮安,敕令归国。斯《太祖实录》史臣曲笔,谓用事者矫诏却还,当在是年之秋也。时方执周王橚,废为庶人。是冬,齐王榑有罪,召入京,留之。燕王方虑祸及,归国恐后,因简壮士为护卫。迨齐王之入,燕且益惧,焉肯以次年来朝,身犯危地?而且傲慢无礼,由皇道入,登陛不拜,致监察御史曾凤韶,户部侍郎卓敬,一劾王大不敬,一请徙封南昌。建文帝不报。而燕世子及弟高煦,适以三月至京师。譬诸虎离其穴,尽将虎子深入坎窞陷阱之中,缚之一二猎夫力尔,虽至愚者勿为,而谓智虑绝人之燕王为之乎?且燕世子之来在三月,则是时燕王犹未反国。野史称文皇遣之来,谁寔遣之?姜清《秘史》,据南京锦衣卫百户潘暄贴黄册,内载校尉潘安,二十三日,钦拨随侍燕王还北平,以为来朝之验,似若可征。然稽之《实录》,靖难师驻龙潭,帝顾望钟山,怆然下泪,诸将请曰:‘祸难垂定,何以悲为?’帝曰:‘吾异日渡江,即入京见吾亲。比为奸恶所祸,不渡此江数年。今至此,吾亲安在?瞻仰孝陵,是以悲尔。’然则太祖崩后,燕王未尝入朝可知已。盖革除年事,多不足信,即燕王来朝,不足信者一也。金川门之变,《实录》称建文帝阖宫自焚,中使出其尸于火,越七日备礼葬之,遣官致祭,辍朝三日。野记则云松阳王景请以天子之礼葬,文皇从之。夫既葬以天子,未有不为之置陵守冢者,而钟山左右无之,则备礼云者,亦史臣欺人耳目焉耳。矧孝陵渴葬,文皇责建文以庶人之礼葬其祖,又岂肯以天子礼葬建文乎?不足信二也。北京金山口景陵之北,相传有天下大师之塔,谓是建文帝坟。此尤无据。彝尊尝登房山,山隅有乱塔寺,瘗僧骨不可数计,绕山村落,田中亦多僧塔,或题司空,或题司徒,或题帝师、国师,盖辽、金、元旧制则然。所称天下大师,不足为异,而乃诬为建文帝墓。既云不封不树矣,其谁复立石为表?不足信三也。《从亡随笔》称太祖预贮红箧于奉先殿侧,四围以铁锢之,锁二,亦灌铁汁,程济破之,得三度牒,济为帝祝发。既扶帝出聚宝门矣,不应复折而至神乐观,不足信四也。《致身录》,帝至鬼门,从者八十,牛景先用铁棒启之而出。考是日乙丑,文皇一入金川门,即分命诸将守京城及皇城。鬼门非无人之境,为景先者持铁棒启门,守城将士岂无一人见者?不足信五也。”以上五段,皆关建文逊国之虚实,以下辨茶毒建文诸臣之流传或有过甚,略之。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改革开放的试验省-广东 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1]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邓小平的复出及其改革尝试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 计划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 改革开放 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1、对国内经济的控制达到惊人的程度,政府企业职责不分,无视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的作用;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2、生产商品的数量都在计划之中,购买商品还需要相应的商品票(如购买粮食就需要有相应的粮票),造成消费者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3、工农业生产与商品经营均为强制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不得持有私有财产,一切劳动成就都会被均分,这导致生产者没有兴趣扩大生产,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劳动积极性。只知道依靠"大锅饭"过生活,丧失了发展经济的动力 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党的17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

关于明朝建文皇帝归宿的四种说法

关于明朝建文皇帝归宿的四种说法 关于明朝建文皇帝归宿的四种说法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不解之谜多矣!但最令我觉得扑朔迷离的,是明初建文皇帝朱允火文在“靖难之役”中的下落。 一、“不知所终”之谜 多年前,我曾数次去南京,游览钟山、明孝陵,又到明故宫遗址访古。在那断壁残垣之前,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朱元璋把帝位传给长孙朱允火文,这小皇帝不到四年就被推翻,他生死难断,到底哪里去了。 公元1402年夏6月,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建文皇帝朱允火文的下落,《明史·成祖本纪》等传记共有“不知所终”、“伊自焚死”、“或云帝由地道出亡”、“去矣”四种说法。而成书早于《明史》的《明史纪事本末》则只持“由地道出亡”一说,并说太祖朱元璋临终留有“临大难,当发”的遗箧,打开后见有袈裟、剃刀等物。立即给建文帝剃了头,扮成僧人由地道出城,“至鬼门,而一舟舣岸,为神乐观道士王”,自称是朱元璋托梦,令他在此等候。于是朱允火文及随从乘舟而去,逃往滇南。这段记述近于神话故事,好像朱元璋死前已预见到一切,并为命运不济的长孙作了逃生的周密安

排。 此说虽然令人生疑,但《明史》等载籍对建文帝死于火焚的四种记载,又各有差异: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成祖本纪》) “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太宗实录》) “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补本》) “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明书·建文皇帝本纪》) 上述后两种说法,指出了并无建文帝的尸体,找到的只是马后的尸体。朱棣曾指天为誓,说他此来是要仿效“周公辅成王”,帮侄子建文帝治理天下。果真如此,就该先弄清建文帝下落,生见其人,死有真尸。可是,破城第二天,他就匆忙“即皇帝位”。这里给人的印象,是朱棣为了巩固帝位,使建文旧臣放弃反抗,似乎有意弄假成真,将马后之尸冒充建文之尸尽快埋葬。 即使抛开有无建文真尸不说,单就第一种说法而论,它也互相矛盾。已经说了“不知所终”,马上又说“出帝后尸

《站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读书笔记

站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周国平 一、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最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尼采对现代思潮的影响: 1、首先从基督教信仰已破产(上帝死了)的事实,引出了一切传统价值必将随之崩溃(一 切价值的重估)的结论。 2、引出价值的相对性结论,强调每个人必须独立地为自己创造价值,提倡个人至上,自我 实现。 3、最早起来揭示科学理性的局限的人之一。 4、现代西方哲学人文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尼采的真正意义在于,他首先揭示了现代西方人的基本境遇,提出并且严肃思考了激动着现代西方人心灵的重大问题。 尼采哲学所表达的正是现代西方人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的迷途和寻求的渴望,也许这就是尼采哲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尼采思想中的糟粕集中在反民主的浓烈的贵族主义倾向上。 造成存在主义在两次大战之间和之后风行西方的缘由,即信仰危机和价值真空。 存在主义哲学所关心的问题,如存在的意义和无意义,自我的失落和寻求,内心生活的充实和空虚。 二、在人生之画面前 现代西方哲学对于人的研究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马克思开辟的宏观社会学方向,一是尼采开辟的微观心理学方向。 尼采认为,任何一种哲学与从事哲学思考的人的个性不可分离。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试图摆脱叔本华的影响,创立自己的哲学的一个开始。 无个性的人不能爱,离开人生意义的追求无所谓智慧。 真正的思想家向往闲暇,一遍自由地从事创造,玩为自己的思想。平庸的学者害怕闲暇,因为他没有自己的思想,一旦空闲,便觉无聊,于是书籍和学术成了他驱逐无聊的苍蝇拍。 人生,既是人的全部价值,人生的意义,即是人的最高问题。 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得,它是戏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 三、从酒神精神到强力意志 用生命力的蓬勃兴旺战胜人生的悲剧性质,这本身就是人生意义之所在。 悲观主义是生命力衰退的表现,屈服于悲观主义有如屈服于霍乱,表明机体已经患病。 一个要在人世间有所建树的人最忌悲观主义。 欢乐比悲痛更深沉。 酒神精神所要解决的,正是在承认人生的悲剧性的前提下,如何肯定人生的问题。 悲观主义因为个人的毁灭而否定整个生命,乃是一叶障目。悲剧之所以能通过个体的毁灭给人快感,其秘密就在于它肯定了生命整体的力量。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2000字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2000字 导读:《明朝那些事儿》是我自认为所读过的最好的书。这样的奇书,亘古少有,多一字是狗尾续貂,少一字又言犹未尽,文字表达浑然天成,几乎十全十美。以下是由学优网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前明月,他是一位幽默风趣的作家,曾说: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的很好看。所以,他就这样做了,将枯燥无味的历史写得栩栩如生。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3年到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秸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这本书溶入了现代的话语,溶入了现代的风趣,也溶入了人们的眼中。它不像记录片看得让我直打瞌睡,不像历史学家讲得让人毫无兴趣可言,也不像小丑让人捧腹大笑,而吸取不了知识。它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国制造工人的严谨,法国酿酒师的情怀,美国戏剧演员的幽默(化身为魔语)讲述了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元末农民起义,并将继续进至明末的27年历史。此文做工严谨而又不乏幽默。

有两位名人评价着它: 1、《明朝那些事儿》是我自认为所读过的最好的书。这样的奇书,亘古少有,多一字是狗尾续貂,少一字又言犹未尽,文字表达浑然天成,几乎十全十美。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底气,作者不露庐山真面目,没有借助任何学历、经历、名号、头衔的光环效应,却能在充诉着“假、大、空”的出版市场脱颖而出,仅以文字的魅力(甚至连一幅插图都没有)就能深深地吸引读者,使千万人趋之若骛,为世间又创造出一例“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典型。 、《明朝那些事儿》注定会成为一个里程碑事件。这不在于明月的文学功底有多好,而在于这套书以足够有趣的笔法还原了历史相貌,吸引了像我这样每天追踪的读者。可以说没有《明朝那些事儿》,“明矾”对于朝代的印象,肯定还是电视剧里胡编乱造的片断。 可能由于小时候,曾尝试着读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看得头昏眼花、一窍不通。由此,小学时代极其痛恨古代文言文小说!有一位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样的:“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代的语言去说,他有他的角度。”是的,我们不可以篡改历史,但是我们可以篡改诉说历史的语言!

洪武与建文比较

洪武与建文 明朝,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也是一个令无数历史学家唏嘘感叹的朝代。在这个朝代的开始,有两个年号,一个叫洪武,一个叫建文。一般人不注意,这两个年号刚好相反! 众所周知,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这个年号很有名,以至于有人称呼朱元璋为朱洪武,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英年早逝,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按照宗法继承的规矩便成为了皇太孙,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便成了皇帝,就是明惠帝,年号建文,所以又叫建文帝。朱元璋是朱允炆的爷爷,建文帝是洪武帝的孙子,这就是两人的关系。 看看明朝的前两个年号吧,洪武就是发扬武功,强大军事,硬手腕解决问题,朱元璋的前半生从卫兵、将军、吴王到皇帝和“武”字紧紧相连,用武强大自己、用武消灭对手、用武剪灭内部威胁,他的一生可谓真正使弘扬光大了“武”这个字,洪武的年号正是他的个人行为反应。至于建文这个年号,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他的意思,建立以文治国的状况,用怀柔而非专职强人的手段来统治,我们纵观建文帝的短暂的一生也可以看出来这样的政策,建文帝的改革中重视文并提升他们的品级、减轻刑罚、平反冤狱、减轻赋税等政策都是与洪武朝截然相反的,在这里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他的文治就认为他是软弱的,唐太宗不也是这样吗,历来的太平君主不都是这样吗? 或许我们不这么认为,但是有些人偏偏要这样想,他们就是永乐皇帝和他的臣僚们,处于维护成祖的合法地位,他们将建文帝尽量的抹黑而将朱棣尽量的拔高,于是史书中便出现了许多可笑的地方,朝廷

上朝的时候群臣竟然争相夸奖朱棣。罢了,我们看看朱允炆的称呼吧,在明史和明实录中对于他的地位基本上是模糊与否定的,前期甚至要尽量地让人们遗忘他。在《明实录》中,关于朱允炆的“皇太孙”一词有10 处,“太孙”一词有1处。“建文”一词最多,有307 处,其中一部分是表达时间的概念,如“建文中”有88 处,“建文时”24处,“建文间”2 处,“建文年间”1 处,“建文年号”11处,“建文元年” 1 处,“建文五年” 2 处。加起来,共有129 处是时间概念,而另外的178 处大概指建文帝本人,其中“建文君”有58 处,“建文皇帝” 3 处。但后世通用的“建文帝”一词则无一处见载。表现朱允炆失位的“逊国”一词,仅有 4 处,与之相关的“革除”一词有41 处。这就是《明实录》有关建文历史的全部记载。①至于他的庙号让皇帝和谥号惠帝则是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后的南明时期才产生的。 建文和洪武都是动宾短语,关键的车别在于“文”与“武”二字。一个朝代的前几位皇帝往往是文武兼备的,由于明太祖时期已经将外部的强大的敌人平定了,内部的大将也杀了许多,对于皇权的威胁已经很小了,只剩下藩王这一大祸患了。所以对于建文皇帝来说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国家,而削藩也是建设国家的一部分,不过这个骨头比较难啃。 洪武时期,重武轻文,这也是开国的时候武官的重大功绩造成的必然,然而明太祖究竟没有用宋太祖的柔术,直接用武力解决了存在隐患的交兵悍将,由于明太祖的个人原因与时代原因,明初的刑罚严重,对于文臣的重视也是不足的,文人的地位比较低。在建文时期,他针

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和练习

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和练习(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但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时间:1978年 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内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处:都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练习 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

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 毛泽东、周恩来 B. 毛泽东、邓小平 C. 邓小平、江泽民 D. 江泽民、胡锦涛 2.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粉碎“四人帮” 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3.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 党的诞生 B. 曲折探索 C. 历史转折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 说起历史还是对比较靠近我们的明清的历史比较清楚。我看过一部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剧情最后说的是燕王朱棣反对建文帝的削藩而夺得皇位。但历史是不是这样呢? 在朱元璋立国之初,就立朱标为太子,确立了皇位的继承人。为使朱标能顺利地接班,太祖在其二十三岁时便令他“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但不幸的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次子朱允炆(长子早亡)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

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打败南军。接着,又攻下了顺德、广平、大名等地。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的时间,南北交战主要在河北、山东。燕军虽屡战屡胜,但南军兵多势盛,攻不胜攻,燕军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巩固。能始终据守者,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正在朱棣为此而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南京城空虚宜直取的情报。朱棣手下谋士也劝朱棣勿攻城邑,越过山东,以迅速行动直趋金陵,金陵势弱无备,必可成功。于是朱棣决定跃过山东,直捣金陵。朱棣据此决定举兵南下,直指京城。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汶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向南直进。而燕军已过徐州,山东之军才南下追截。四月,燕军进抵宿州,与跟踪袭击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今安徽灵璧县境),燕军大败。双方相持于淝河。在这次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议的影响,把徐辉祖所率领的军队调回南京,削弱了前线的军事力量,南军粮运又为燕军所阻截,燕军抓住时机,大败南军于灵璧,仅俘获南军将领即几

历史记载建文帝的下落

历史记载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帝下落何以成为明朝最大的历史之谜 《?η胖泄?明代史》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有如下描述:燕王朱棣叛乱,攻下南京取得胜利之后,建文帝的下落至今仍没有定论。不管是被焚而死,还是为了逃避乔装成和尚,失掉了九五之尊,建文帝的结局是很凄惨的。为了实行报复,永乐时期的官方历史掩盖了建文的年号,人为地把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时期延长了4年,即从洪武三十二年延长到了洪武三十五年(1399-1402):这段时期曾被历史学家称之为“革除年”。 朱棣上台以后,重新修订了《明太祖实录》,并且消除所有有关朱允?傻奈淖旨窃亍R舱?是由于官方文字的缺失,才引来了后来民间的不同记录和坊间的各种传闻。而随着传闻的多样化和时间的消蚀性,遂使原来脉络清晰的关于建文帝出亡的历史真象,终于在真真假假的各种版本的传说中,逐渐演变成了至今难解的明朝最大的历史之谜。 为什么建文帝的命运如此受人关注?《剑桥中国明代史》提供了一种解释:在通俗性的历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过关于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传奇故事而受到人们的怀念――这些传奇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们同情他的苦难遭

遇,以及被他神秘色彩的命运所吸引。这一传说最初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人们天真地相信,在南京陷落时皇帝并没死于宫中大火,而是乔装成和尚设法逃离了京师。后来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关于在明末私家文学作品和各著作中所流传下来的种种不同传说的描述,见赵士?础督ㄎ哪昶住罚?伦明《建文逊国考疑》,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玲木正《建文帝出亡说考证》等)。例如,1440年末,一个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这个传说有多少人信以为真。有一个90多岁的老和尚利用这个传说来到了正统皇帝的朝廷,自称他是从前的皇帝。这个骗子后来被揭露并处死了,但这个事件却助长了人们的幻想,也激发了其他相关传说的产生。 在16世纪以后关于这个题材的小说演义中,建文帝和他的殉难随从人士逐渐变成了悲剧式的英雄人物(陈万鼐:《明惠宗出亡考证》,高雄,1960年)。它们还渲染了一个故事,说在京师失守之日他逃脱了叛变者的耳目,当了一位高寿的和尚,死后仍然留有后代。这些无奇不有的传奇故事,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建文帝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还表明了对于永乐皇帝的不公正所要倾泻的被压抑的愤怒,以及对他的暴虐政策的不满情绪,同时也是对他篡夺合法继承权的否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专家毛佩琦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他认为,明建文帝的踪迹之谜,自明成祖登上皇位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伟大的历史转折》精品教案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以及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教育遭到了很大破坏,高考中断了十年。第一个站出来纠正这种错误的是邓小平,“文化大革命”结束还不到一年,他就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他的支持下,1977年10月,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高考,大学重新开始培养高等人才。而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提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提示:(1)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人们的不满。(3)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教师小结: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人心所向

3.教师讲述:1978年3月1日,是个星期天。第二天,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新生入学的日子。披着三月的春风,全国各地有27万新生步入了大学校园。由于“文化大革命”,他们当中许多人迈入大学的脚步被阻隔了整整十年。在他们中间,有十几年前就告别学校的老三届,也有刚刚毕业的高中生;年龄小的只有十六七岁,年龄大的已是人到中年;有的夫妻同进校门,有的师生一起上学。人们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几天前,他们还在农村的田野、工厂的车间、部队的军营。一夜之间,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同学们,你们知道给这些学子们带来人生春天的人是谁吗? 提示: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这一年他73岁。 4.材料展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里提出的。 5.教师提问:那么,“两个凡是”的提法对不对呢? 提示:我们可以来听一听邓小平是怎样说的:“‘两个凡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没有‘两个凡是’啊,毛主席也没有‘两个凡是’啊,毛主席在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在这个问题上讲的事,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地点就不能同样照搬了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决定嘛。” 6.教师小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7.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视频链接: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段。 2.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基本情况。 3.引导学生思考:请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三个方面找出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1)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上: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教师总结: 从核心内容来说:

玉蟾山与建文帝一起穿越

玉蟾山与建文帝一起穿越 玉蟾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福集镇境内的玉蟾山上,寺以山名,年代久远。据县志载,它初建于唐,称“圆通寺”;后因黄庭坚曾游此山,手书“玉蟾”二字而易寺名为“玉蟾寺”。 无论是圆通寺还是玉蟾寺,今皆已不存。唯有据称为黄庭坚手书的“玉蟾”二字,以及大量的明代初期的摩崖造像遗留下来。在对这些遗迹和玉蟾寺遗址的考察中,给我最直观的印象是,玉蟾寺绝非一般的民间寺院,它有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皇家格调。而这些都和建文帝有关。关于建文皇帝在朱棣“靖难之役”后的去向,一直是历史之谜,他并未死于宫中,而是逃离京城,远涉云贵川诸地,留下不少遗迹之说早已流传,其在四川省境内的遗迹散布于泸县、富顺交界乡镇的说法,也由来已久。在民间流行的这些传说与口述的野史中,我们得知,相关遗存,泸县牛滩镇潮河乡云龙寺有据称为建文帝题诗的石碑;黄舣镇中心场建佛寺也记载建文皇帝从湖南入蜀的碑文;而福集镇玉蟾山上则刻有建文皇帝的巨大石像。 主流史学家可能更重视所谓的官方文献,他们认为,在官修历史中有明确记载的,才能成为后世实地勘察与加以实证的预设理论前提。故而据《明史》记载的建文皇帝“自焚身死说”,就可以成为定论,没有必要再就那些传说和口述史中所提的诸种遗迹中去找寻证据。并非我对主流史学观念持有怀疑,始终相信“眼见为实”的我,总是觉得还是到相关“现场”去看一看的好。 如果专家学者们在泸县与富顺交界处的龙贯山山脉之中,亲眼目睹天兴镇与天洋乡交壤地那块上书着“帝隐龙蟠”四个大字的巨碑,会是怎样一种情境,又会作出何种解释呢?位于泸县西北大田场九曲河上的龙脑桥,长54米,高4.5米,有12个桥墩,13孔。桥中间的8个桥墩上,有二麒麟,一狮,一象,四龙,雕工雄健、气势磅礴,是典型的明代初期风格,这可能是普通渔夫樵子们过河的便桥吗? 带着种种疑问,也带着种种期待,我三次奔赴玉蟾山中探访。当然,这三次探访,并非全然为着建文皇帝遗踪而来,单单是巨量的明代摩崖造像就颇已令我心驰神往了。三次玉蟾山中的穿行经历,给了我一种强烈的预示,建文皇帝可能真的到过此地,而且停留时间不会太短。我们不妨以一种非主流史学观的视角去关照,以一种“时空穿越”的文学态度去解读那个流亡皇帝的最后岁月。“玉蟾”二字的谐音是“御禅”。或许,禅让的皇位本身对建文皇帝已经不再重要,这一趟走出圣殿迈向“御禅”的人生旅程,在泸县的玉蟾寺中得证因果。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1卷含答案

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

洪武三十二国语全集

中文名: 洪武三十二 出品时间: 2011年4月4日 制片地区: 中国香港 导演: 黄伟声、苏万聪 主演: 马德钟,谢天华,陈键锋,徐子珊等 集数: 30 类型: 古装,历史 监制: 黄伟声

失掉记忆後的笑风虽续受允炆重用,却对身边人心存疑虑,像神秘女子沈千三(徐子珊饰)和为人深藏不露的朱棣,每次碰面总让他内心泛起一种难以形容但熟稔的感觉;在一次奉命歼灭朱棣的行动中笑风得知了一个秘密,令他身陷义愤与自责的交战中…… 人物简介 马德钟饰朱棣 性别:男 年龄:38 职业:朱元璋第四子,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 性格 本性孝顺贤良,对父皇必恭必敬。成长于帝皇家,因而雄才大略,雄心万丈,奈何非长子,故心有不忿。为人深藏不露、深谋远虑,处事冷静沉著、当机立断,机智过人。在帝位争夺战中,更显出其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一面,无论兵战和谍战都卓越过人。 背景 身为朱元璋四子,曾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立下战功无数,惟朱元璋偏爱长子朱标,立为太子,朱棣被封为燕王,朱棣早心有不甘。朱标早死,朱棣以为机会降临,谁知朱元璋竟破格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虽然大感失望,但雄心未减,暗中培植势力。 遭遇 朱元璋病重,为确保允炆成功登上皇位,对朱棣软硬兼施,逼其立誓,不得染指帝位,更要扶助允炆登基。朱元璋驾崩,遗诏竟不知所终,朱棣心知诸王野心,为了顾全大局,命心腹马三保追查遗诏下落,终得以化解危机,允炆成功登基。 朱棣与允炆二人性格与政见不合,于「殉葬」、「大赦」及「裁兵」等问题上一再出现矛盾。朱棣虽在诸王支持下,逼得允炆一再让步,却令允炆对其起了疑心。

朱棣遇和尚道衍(刘江饰),得知自己身世,乃庶出,故得不到朱元璋喜爱和信任。且亲生母是被朱元璋间接迫疯的,於是听从道衍之建议,利用朱元璋当年诏书所言:「藩王有勤皇义务」作藉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发兵攻入京师。朱棣秘密召见敖笑风,命其於城破之日,以护送允炆出逃为名,将允炆送到自己手中。谁知笑风竟有所犹豫,朱棣为完成大业,一方面以永暘性命威胁,另一方面亲口答应,不会杀害允炆,逼得笑风应命行事。 城破之日,朱棣久候竟不见笑风押送允炆来覆命,心知笑风背叛,勃然大怒,命三保去追捕。其後三保回报笑风战死,允炆乘船出海後失踪,朱棣最终相信三保说话,伏下日後命三保(即郑和)七下西洋,追查朱允炆下落之事。 谢天华饰敖笑风 性别:男 年龄:30 职业:锦衣卫(21集被朱允炆升为锦衣卫指挥使)/燕王死士 性格 本性善良正义,聪明机敏,后经「密探」训练,不单身手不凡,性格亦被扭曲。因经常身陷险境,遇血腥杀戮,因而灭绝人性,变得冷酷无情,心狠手辣。处事机智冷静,心思细密。後因受伤失忆,得以回复本性。 背景 笑风自幼为孤儿,四处流浪,饥寒交迫下险死於街头,幸被人所救,经严格艰苦又灭绝人性的训练後,变得武艺高强而又冷血无情,及後被派往锦衣卫组织。笑风因精明能干,加上处事心狠手辣,得以屡破奇案,立功无数,於组织中极受重用。一次执行任务其间,笑风被红船老板娘沈千三误伤和救出,笑风养伤其间与千三娘展开一段雾水情缘。 遭遇 一次护送晋王的任务之中,笑风身负重伤堕入江中,醒来时竟告失忆,但回复善良正义本性。机缘巧合,笑风遇到微服出巡,身陷险境的皇太孙允炆,笑风出於侠义之心,冒死相救,因而被允炆留下印象。

建文帝哭师(长篇古体叙事诗)

建文帝哭师 ——摘自长篇网络小说《建文帝逊国流浪奇遇记》 作者:房权福 闽东盛地孕洋中,峰岳嶂叠羞岱宗。 溪碧竹绕穿林影,涧泉落崖响佩玎。 雅娴芳幽入画美,情润神爽著丹青。 人杰地秀望族茂,文盛篇骚留笔耕。 历代忠义充国栋,恩师独尊踞左荣。 通晓程朱理学妙,潜钻经史百家鸣。 满怀宽广无私己,身举贤才持端躬。 处事风行忍刚毅,为人师表清廉忠。 太祖立邦重科考,先生贺表呈帝京。 针砭时弊切肯綮,不讳直言荡襟胸。 学博厚承知书礼,朝圣器重入宫廷。 任劳太傅传孔孟,呕沥心血辅大明。 诚传太子理社稷,亲授诸王将边兵。 不期孝康早崩殂,再毓太孙驾政通。 治国安民功劳厚,诲人不倦文武功。 彼时年少不更事,竟至忠言穿耳风。 建文元年起烽火,佞臣贼燕谋国撑。 喋殷遍野毁河岳,饿殍满尘苦民生。 金川门启日月暗,屋下殿前赤红腥。

少主失邦天涯浪,强贼嗜血刀不封。今求恩师复国计,难测病患已先行。允炆伏泣跪夫子,哽语呜噎绪难平。棋盘默哀伴忠骨,泉水跳涧动悲容。篁竹低头行致敬,节骨桀骜向苍穹。家破国亡五载整,末路风雨受担惊。不忍回首狼狈样,旁边饱经雪霜冰。恩师曾谏警燕反,学子不听铸国崩。伤心已晚臣被弑,孝儒齐泰黄子澄……悲凄哭师师沉默,长啸青碧天不灵。阴阳两阻难相见,家邦无存惨憬憧。启蒙若有游魂在,妙计传来杀贼兵。沉寂无音四周静,独存旷野一青冢。此际天降晴天雨,犹如恩师千泪倾。电闪龙行耀大地,雷轰霹雳裂长空。似是千军万马至,披甲上阵斗奸卿。倏然清醒白日梦,哭眩神智倒坟茔!祈求教谕享高安!心系皇家忙半生。忘却所有恩和怨,荡空世间身与名。吾替太祖谢师长,从今坎坷炆独擎。如若想见托陈梦,长欢彻夜围青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