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服务宗旨 端正服务作风

牢记服务宗旨端正服务作风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从动员部署、领导讲学,到查摆剖析、问题整改,具体扎实、收效明显,使我们的群众观点更清晰、更牢固,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其中,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代表的“四风”问题,更是对我党服务宗旨的严重背离。对军队来说,基础在基层、重心在基层、力量在基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基层利益、官兵需求为出发点,指导好、服务好基层各项工作。下面,我就如何正确理解服务作风、扎实的服务作风体现在哪些方面、从哪来等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第一,要正确理解服务作风的深刻内涵

领导机关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教育广大干部:“领导就是服务”。我理解,服务,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要求,更是一种作风。

首先,服务作风是党性原则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把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放到这样一个重要高度,既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进一步体现,也是对全党同志进一步当好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党,党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由党的本质所决定的。而党的为民本质,不仅要通过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广大党员的实际行动体现出来,而服务,就是具体体现,良好的服务作风就是本质要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背离群众则是党的最大危险。苏联十月革命后的粮食危机时期,粮食人民委员(相当于粮食部部长)瞿鲁巴因饥饿而晕倒在会场上。当时,瞿鲁巴拥有调拨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吨粮食的权力,但是,他却没有从中留下能填饱自己肚子的一小口粮食。列宁得知后,亲自倡议为病弱的国家机关人员设立“疗养食堂”。可是,苏联经济形势好转后,疗养食堂没有取消,到赫鲁晓夫时期,这些疗养食堂已变身为遍布各加盟共和国的“小白桦”商店,为近百万特权阶层专供各种稀缺和进口产品,这就意味着党开始把自己和人民隔离开了,最终苏联走上了亡党亡国的不归路。因此,强烈的服务意识、扎实的服务作风,是每一名党员党性原则的必备内容和本质要求。

其次,服务作风是催生战斗力的不竭动力。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不代表人民利益,不秉持群众观点,再雄厚的实力、再庞大的队伍,也只能是无基之台、无本之木、无源之流。习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对军队来说,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基层和士兵都在战斗的最前沿,是履行我军神圣使命的主体力量。没有基层的稳定,就没有部队的稳定;离开士兵的努力,就不会有部队建设的发展,实现强军梦,就必须凝聚广大官兵的力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战斗力形成的主体是基层官兵,基层官兵战斗精神如何,一个重要方面取决于官兵关系,而官兵关系是否融洽则取决于我们各级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战争年代,我军曾用“延安作风”打败了“南京作风”,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官兵一致,领导服务士兵。而国民党部队之所以战斗力弱,甚至出现士兵倒戈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官长官意志强,凌驾于士兵之上,使士兵不愿意为他们卖命。现实中,在个别单位确实存在不重服务、官气

十足的干部,总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甚至搞基层倒服务,严重影响了官兵关系。毛泽东同志曾说:“官气是一种低级趣味,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这是最低级的趣味。”一身官气者,市侩气必多,质朴气必少;铜臭气必多,清新气必少;邪气必多,正气必少。那些一心只想品官味、过官瘾、长官气的干部,与群众距离只会越来越远,隔阂只会越来越深,最终被群众唾弃。对一支军队来说,领导机关官气十足、不讲服务,不仅意味着离心离德,脱离群众,更是会直接损害凝聚力、战斗力。所以,服务官兵不单纯是个衣食住行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官兵关系和部队战斗力的问题。换言之,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与领导机关干部服务意识强不强、服务作风实不实休戚相关。

再次,服务作风是机关职能的最佳诠释。领导常教育我们:“没有基层就没有机关”。机关是为部队、为基层存在的,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是机关的使命所需、职责所系、价值所在。前段时间,央视曝光了“北漂”青年小周办个因私护照,跑了大半年、往返数千里;创业小伙小狄办理营业执照,被相关部门“踢皮球”来回10多次,让人们对一些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深恶痛绝。一直以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办事难”成了“老大难”。面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机关传达室,“从小肚子跑到大肚子也没跑下来”的准生证,“比西天取经还波折”的审批过程,一些群众无奈的说:“办证难,难于上青天;办事苦,处处都添堵”,这既表达了群众的不满情绪,更说明“衙门作风”像无形的墙隔开了机关和百姓,像锋利的刀伤害着机关公信力,严重影响了机关形象,背离了机关职能。罗荣桓元帅曾给机关的同志讲:不要以为你很高,这种高是因为你骑的马高,下了马该多高还多高。为基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体现的是标准,反映的是作风,强化的是领导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我们领导机关是相对基层存在的,这个位置首先必须摆正。只有摆正位置,才能对自身职能有清醒的认识,并自觉践行。去年10月份浙江余姚的大水受到全国关注,但其中一名镇干部视察水灾怕弄湿高档鞋,让老村支书背进灾民家的新闻,更是引发人们对“公仆”的思考。不能否认,我国长期官本位文化的历史遗留,在社会、在我们军队、在部分同志心中仍有一定市场。有人认为机关有优势、有地位、有权力、有钱图,这正是官本位思想作怪,只看到了手中的权力,忽视了权力来自哪、该用在哪,忘记了权力背后更多的是义务,是责任。陈毅同志有这样一首诗:“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作为。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这就告诫我们,作为机关干部,时刻不能忘本,始终牢记自身服务的职能,培养扎实的服务作风,要用好手中的权力,更好的为基层官兵服务。

第二,讲一讲扎实的服务作风包括哪些方面

作风看似无形,却又无处不在。一言一行,一事一物,都体现作风。孟子曾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好作风,如同具有极强穿透力和感染力的磁场,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都能直指心灵深处,让人心悦诚服、心向往之,好的服务作风,同样具有这样的效果。我理解,作为领率机关,扎实的服务作风,至少包括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端正的服务理念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强烈的服务意识、端正的服务理念是服务作风应有之义。近些年来由于受多种不良因素影响,部分机关干部在服务理念上不同程度出现偏差。有的觉得服务工作都是基层吃喝拉撒、婆婆妈妈的事,机关干部主要精力要用在抓大事上,不可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还有的认为机关干部工作繁重,压力很大,也应该成为服务对象。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便出现了服务基层、服务官兵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的现象。这些,都是服务理念不端正导致的。1990年,苏联《西伯利亚报》曾以“苏

共代表谁”为题,在部分群众中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而认为代表官僚等的却占85%。一个被人民群众认为并不代表他们利益的党,不管它的历史多么辉煌,其最终垮台势在必然。这也说明,机关服务理念是否端正,基层最有发言权。作为机关干部,如果没有端正的服务理念,下再多功夫、做再多工作,只会偏离方向,收不到实效,不能受益于基层。机关为基层官兵服务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有着非常实在的内容,有很具体的标准。我们要经常反思,一事当前是不是先为基层打算,在基层建设上花了多少心思和精力,为基层解决了多少难题,做了多少有益的事情,官兵究竟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这样,才能摆正机关与基层的位置,处理好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把“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服务理念确立起来,把服务的要求真正贯彻和体现到领率机关抓基层的各项工作中去。

其次,过硬的服务能力是基础。讲服务不是喊口号,需要有真正的本事、实在的行动,并不断在工作实践中检验和提高。领率机关担负着工作部署、统筹协调、解决问题和服务保障等重要职责,地位重要,责任重大。机关作用发挥得好,基层建设才能顺利发展,全面过硬。反之,就会影响基层建设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甚至给基层建设和战斗力的提高带来阻力。近几年,在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司令部大抓能力素质强化,自身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都能感受到自身的进步和提高。但也要看到,当前各级机关人员能力素质较弱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对存在问题看不清、把不准、摸不透,基层没出问题觉得无事可抓,出了问题则后悔没抓;有的不能正确把握和运用基层建设规律,不能科学地指导基层工作,抓基层精力没少出,工作没少做,但效果不明显,基层的问题照样出,有时甚至给基层带来负面效应。应该明白,服务基层光有良好的愿望、有一股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素质,有搞好服务的过硬本领,这样才能把提高基层建设水平的良好愿望变成现实。所以,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首长指示,加强学习,刻苦实践,不断掌握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努力提高信息获取、分析判断、出谋划策、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研究创新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成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服务才能有招法,工作才能抓到点子上,推动基层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再次,科学的服务方法是保障。如果说,服务理念是前提,服务能力是基础,那么,科学的方法就是确保服务实效的重要保障。从我们机关实际来看,很多同志不缺为基层服务的热情、不乏较强的服务能力,但却收不到实实在在的服务效果。比如,有时候机关制定各类工作计划,但事先没有深入调查,掌握不准基层的现实情况,凭老经验、旧思路筹划指导,结果所定计划偏离了实际,成了一张张空指令、一句句空口号,基层只得疲于应付,搞无效劳动,造成机关与基层双方的损失,究其原因,就在于服务方法的科学性不够。前段时间新文化报报道了一条新闻,由于银行规定修改银行卡密码必须本人到场,75岁重病老人被用担架抬进了银行。我理解,这就是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服务方法不科学的表现。彭德怀回乡搞调查,晚上座谈,干部说粮食产量多高多高,他拎起手电就往稻田里跑,掐穗搓粒,要的就是个眼见为实。老一辈革命家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深入一线、走近基层、依靠群众是搞好服务的方法遵循。我们司令部是军队的指挥中枢和军事领率机关,服务基层就要了解基层、走进官兵,不能总是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不到训练场、不进阵地、不懂武器装备,搞服务就不可能有针对性。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察实情,沉到一线抓落实,蹲到末端看效果,真正问计于官兵、问需于官兵、问效于官兵。

第三,讲一讲扎实的服务作风从哪里来

古语讲:“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立身”。习总书记也教育广大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锤炼扎实的服务作风,必须从我们自身做起,我认为,要重点做到三个方面。

一要更加注重党性修养。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和光荣传统。我们党始终把党性修养作为作风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参谋长在党课辅导中曾讲到,党性是作风的内在要求,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锤炼扎实的服务作风,党性修养是根本。延安时期,我党我军当时很多领导干部文化水平并不高,可为什么那个时期群众工作十分有效?就缘于纯洁而坚定的党性。吃苦受累,党员干部冲在前;有了好处,党员干部自觉靠后。林伯渠当陕甘宁边区主席时,每月拿5元钱,远低于当时技术工人的工资。所以老百姓视党和军队是自己人,是最值得托付的人,于是就把听党话跟党走当成了自觉行动。而反思当前少数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淡薄、“官老爷”做派十足,鼻孔朝天、颐指气使,全然忘了公仆的身份,不想着怎么搞好服务办好事情,却“反仆为主”,对群众耍威风、设关卡、使绊子,为己不为民、对上不对下。这种权力伦理的错乱,就是党性修养缺失、宗旨意识淡薄导致的。因此,扎实的服务作风必须以坚实的党性修养为根本。加强党性修养的途径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把党性修养自觉融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这就要求我们要认认真真学好党章,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好党的创新理论,并把理论用之于实践,通过持之以恒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把党员的服务宗旨落到实处。

二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毛泽东同志曾经把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比作“挖山”,把人民大众比作“上帝”,怎样才能把人民凝聚在自己的周围一齐把山挖掉呢?他说,要像愚公移山那样去“感动上帝”,使广大人民群众“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我理解,愚公移山就是一种使命和责任,没有这样强烈的责任意识,就“感动”不了群众,也就谈不上联系、影响和带动群众。有人把机关的工作归纳为两点,对上和对下。但在具体实践中,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少数同志只注重对上,而忽视了对下。习主席曾强调,“要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真正一致起来,把说和做真正一致起来,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处理两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我们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的根本遵循。《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规定:要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把基层建设的状况作为检验领导机关工作的主要标志。我们领率机关负有谋划指导工作的责任,也有关心基层、服务官兵的责任。服务基层官兵是分内事,不是施舍,不是恩赐,是催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元素,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动力,我们只有把服务当成职责来看待,服务基层才能更加自觉,服务官兵才能更加有效,服务作风才能更加扎实。

三要始终怀有深厚感情。习主席曾多次引用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实践党的宗旨,和人民群众形成血肉联系,没有感情是不行的。我们讲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说到底就是一个感情问题。隋朝末期,社会动乱,百姓生活艰辛,或背井离乡,或卖儿卖女,民生几乎接近崩溃的边缘。但是,唐朝的统治却在这样的基础上牢固地稳定下来,并且迅速迎来天下大治的良好局面,究其原因,就是唐太宗即位后始终把安顿百姓生活放在第一位。面对蝗灾,他活吃蝗虫感动了天下百姓,得知百姓因旱灾卖儿卖女,他敢于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从国库出钱把被卖的孩子赎回,归还其父母。唐太宗和他统治下的唐朝政权能够赢得民心,最关键的就是关心民生疾苦,心中装着老百姓。1966年邢台地震,周恩来总理慰问群众时,特意请群众转过身

来,背风站立,自己迎着风讲话。姿态的变化中,蕴含着对人民的敬畏和对群众的深情。在封建社会,人们把官吏视为社会三六九等的“人上人”,当官坐轿、升官发财、为官作威、居官富贵,是封建官僚奉崇的信条。身为平民的李绅,写下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悯农诗。但步入仕途后,却作威作福、“渐次豪奢”,完全丢了百姓情结。我军官兵关系从来都是同志间的关系、兄弟般的关系,基层官兵的困难就是领导机关的困难,基层官兵的需求就是领导机关的需求。我们都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对基层建设的艰辛有着切身体会,对基层官兵生活的疾苦有着深刻感受。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对基层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所以,我们不能学李绅官而忘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受不良风气影响,不能受物质利益干扰,而是要始终保持对基层官兵的深厚感情,真心实意地为基层着想,满腔热情地为官兵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