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私立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私立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私立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高等教育史#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私立大学

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宋 秋 蓉

y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天津300071)

摘 要:追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自办与参办私立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深入认识中国私立大学的路标和门径。20世纪前半期,中国私立大学在帝制末年孕育产生,在军阀混战中获得生长机遇,在抗战前10年取得长足进步,在抗战之后继续发展。此间,中国私立大学形成了自己基本的办学特点,诸如办学类型多元化、多渠道等筹措经费、精神立于物质之上、严格教育教学管理等,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私立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6)11-0098-08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ath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

SONG Qiu -rong

(Resear ch I nstitute of H i gher Education,N ank ai Univer sity ,T ianj in 300071,China)

Abstract:To trac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 ent path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that Chinese

ran or par ticipated in is an appr oach to understand Chinese private universities.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pr iv ate univ ersity w as bo rn at the end o f the m onarchy per io d,obtained its ow n g row th o pportunities in the w ar lord tangled w arfare and achieved g reat pro -gress ten years prior to the Sino -Japanese War.A fter Sino -Japanese War ,the private univer -sity continued to dev elo p.During the process,the private university fo rmed its ow n basic characteristics,such as m ultiform w ays to run schoo l,various channels to gather fund,and spirits going before material,strict manag em ent o n instruction and other educational activ-i ties,m aking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latter -day Chinese hig her education;private university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中国私立大学从整体上看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然而,其对中国高等教育

的贡献是不应忽视的。该时期的中国私立大学1,增加了高等教育资源总量,营造了高等教育多元化

#

98#2006年11月第27卷 第11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 nal of H ig her Education

N ov.,2006

V ol.27 N o.11

y

收稿日期:2006-09-21

作者简介:宋秋蓉(1963-),女,辽宁法库人,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史研究。

的格局,彰显了学校的个性与特色,拥有公立高校难以企及的办学效率,并且成为教育自由的重要表征。追溯该时期中国私立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深入认识中国私立大学的路标和门径。

一、在帝制末期孕育产生

1905-1911年晚清帝制末期,以现代方式组建的中国私立大学开始孕育产生。究其原因如下: (1)救亡图存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中心主题,也是国人创办私立大学的根本动因。(2)清政府的/新政0为新式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提供了外部环境。(3)新型社会群体的诞生为私立大学提供了组织力量。晚清社会出现了由具有变法革新和救亡图强新思想的开明绅士、深受教会影响的知识阶层、归国留学生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新式知识分子所构成的新型社会群体。(4)社会亟须新式高等专门人才。(5)在华教会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6)中国源远流长的私学传统。

在上述背景下,国人于1905年创办私立中国公学、复旦公学,1908年创办广东光华医学堂等私立大学,其共同特点如下。

1.反帝爱国是私立大学产生的主要动因。

1905年,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0,留日中国学生为抗议该规则,全体归国并组建中国第一所现代私立高等学校,命名为中国公学。[1]同年,上海震旦大学的爱国学生为抗议法国天主教会操纵学校,愤而集体退学,在原震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先生主持下,创办复旦公学。[2]1907年,在外国人经营的往来于广东、香港的轮船上,发生了无故踢死中国人的命案,由于外人拥有武力攫取的治外法权,致使命案不了了之。为维护民族的尊严,国人组建的广州光华医社创办了广州光华医学堂。[3]

2.清末新型社会群体是私立大学的发起人和支持者。

如前所述,中国公学由留日学生创办,复旦公学由天主教教徒马相伯先生创办,广州光华医学堂由中国的西医陈子光等人所组建的光华医社所设立。

3.私立大学的创办多获官方资助。

1906年起,两江总督端方允每年捐银12000元,又拨吴淞公地百余亩为校地,资助中国公学。次年,中国公学又获大清银行借助银10万两建筑校舍。[4]复旦公学创办时,南洋大臣周馥奏准拨发1万两银子为学校开办费,吴淞官地70亩为建校地址,并暂借吴淞提镇行辕为其临时校址。[5]广东光华医学堂创办时,粤督张人骏/深嘉该校建设旨趣,因赐书匾额,并捐廉为之倡券0。若无地方官员的扶植,初创时期的中国私立高校确实难以生存。

清末,国人与外人合办的私立高校有1909年在河南省政府倡导和督促下,由英国在华企业福公司提供教师与资金,中英双方共同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该校是日后著名的焦作工学院的前身。

国人自办与中外合办私立高校同时孕育产生,是20世纪上半叶半殖民地中国的特殊现象。尽管此时的中国私立大学尚处于萌芽时期,但还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1905年到1911年,复旦公学培养出高等正科毕业生共57人,他们知识较为扎实,社会活动能力较强。早期学生中,出现了张大椿、胡敦复、于佑任、邵力子、陈寅恪、竺可桢等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6]广东光华医学堂创办后,发起普及卫生常识、出版医学报刊、成立医社救伤队等种种活动。同时,该校大胆地冲破旧礼教的束缚,招收女学生,创国人自办高校男女同校上课之先例。[7]焦作路矿学堂作为20世纪前期中国为数不多的矿业高等学府,为发展中国的煤炭工业作出了贡献。

当然,晚清时期中国私立高校也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私立大学,只能视为私立大学的雏形。其次,数量较少。最后,1910年清廷允许私人创办私立法政学堂,致使各省私立法政学堂一时蜂起,该类学校办学混乱,质量低下,为世人所诟病。

二、在军阀混战中获得机遇

1912-1927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私立大学获得新的生长机遇。

1.新政体带来有利的制度环境

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帝制并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这一国体的变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代已故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对此论述精辟:/-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

#

99

#

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0[8]自此,中国政治结构、经济组织、文化价值、教育体制乃至社会风俗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私立大学生长带来了适宜的体制环境。

2.军阀混战腾出了空间

民国成立后,政权很快被北洋军阀控制。随之而来的军阀混战,致使军费几乎耗尽了国库资源, /教育界的欠薪问题,几乎无处不有0。此间,公立大学陷入财政困境,私立大学反而获得了发展机会。

3.各种教育思潮与思想的激励

其一,民国建立后不久,教育民主化思潮风行一时。所谓教育民主化,意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思潮促进了私立大学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私立广东国民大学的校友指出:中国要广罗学子,作育人才,/非藉添设许多私立学校以容纳之,是没有其他办法了,,要多办私立的学校去普及民众子弟的教育,使他们每人都能得到国民知识上与教育上的学问0,以便/作国家的后盾0。[9]

其二,北洋军阀统治初期,出现了帝制复古逆流,有识之士由此更为明确地意识到:没有新型的国民,中国终归无法实现现代化,走上独立富强之路。在上述思想激励下,无数仁人志士投身于兴学事业,试图通过教育,塑造新型国民,建设现代化的富强国家。

4.收回教育主权运动的契机

1924年,以抗议在华教会大学文化侵略为宗旨的全国收回教育权运动中,不少教会大学的师生激于民族义愤,纷纷罢教退学,自谋组建私立大学。1925年,上海圣约翰教会大学离校师生共同创办了光华大学。

5.政府的新式教育观念与政策

较之晚清朝廷,北洋政府的新式教育观念与政策,是私立大学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1)自治教育观念。民初,北洋政府教育部出台整理教育方案草案,第一条就强调要/变通从前官治的教育,注重自治的教育0。/教育本为地方人民应尽之天职,国家不过督率或助长之地位。,,今后方针注重自治的教育者,国家根本在于人民,唤起人民的责任心,而后学能有起色也。0[10]在上述颇具西方民治思想色彩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北洋政府教育部提出:/以全国之大,无完善之大学不可也,大学不能多设尤不可也。变通之道,,,国家择其需费较巨之科力求设备完善,如文科法科等则听民间之私立而严格监督之。0[11]无疑,这对私立大学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公私并重的教育政策。在民治观念影响之下,民初政府彻底放开私人兴办大学的权力,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私立大学的成文法规。1912年10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5大学令6,准许设办私立大学。同年11月,公布5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616条,规定公立、私立专门学校均一体对待,所不同者,私立专门学校呈报教育总长认可时,/须开具代表人之履历0,/代表人对于该校应负完全责任0。1913年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在公布5大学规程6的同时,又公布5私立大学规程614条,这是中国近代专门针对私立大学的第一个成文法规。[12]这些法规,为私立大学的迅速生长提供了政策环境。

1912年至1927年,中国先后出现了两次兴办私立大学的热潮。第一次出现于1912-1913年间,新设私立大学9所;第二次兴起于1917年,至1924年达到高潮,新设私立学校32所。在这两次兴学热潮中,涌现出一批起点较高的国人自办私立大学。如严范孙、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大学,陈嘉庚斥资创办的厦门大学,张謇创办的南通大学,以及大同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中法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国民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东亚体育专科学校等等,这些学校成为日后中国著名或知名的私立大学。

私立大学的迅猛发展,具有如下重要意义:其一,补公立大学之不足。据记载,1917年,全国公立大学有3校,私立大学有7校。[13]其二,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北洋时期,国库尚且无法满足仅有几所国立大学的运营,遑论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恰在此时,一批较高起点的私立大学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这些学校弥补了国家高等教育的短缺,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初社会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需求,促进了该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肯定私立大学贡献的同时,必须承认,北洋政府时期,私立大学迅猛发展中亦伴随着严重的问题。正如时人所说,私立大学/数量虽增,而内容则愈趋愈下,甚至借办学以敛钱,以开办大学为营业者有之0。其结果是,/流品之杂,程度之低,自不待言0。[14]20世纪20年代中期,仅北京一个城市的私立大学就有29所,为世界各城之冠。该时期,相当数量私立高校的办学质量十分低劣。

产生上述问题的要因之一,是政府管理上的软弱无能。由于军阀混战,政府控制全国的能力有限,因而对私立大学的质量管理缺乏实效。相当一批学校游离于政府管理之外,而忙于征战的政府只能听之任之。

# 100 #

三、政权统一稳定带来长足进步

1927-1937年,中国私立大学有了长足进步,究其原因如下。

第一,相对统一稳定的政权,为私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

1927年,震惊中外的北伐战争推翻了军阀政府,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建立南京国民政权,并短时期内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为巩固统治,南京国民政府极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各项社会事业,由于教育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第二,鉴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落后,政府仍要倚重私人办学资源。

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1931年编制的28个国家高等教育一览表里,中国排在了倒数第2位,每万人中只有1名大学程度的学生,倒数第1位的是印度。[15]要改变上述状况,仅靠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实力,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私人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有利于私立大学获得来自民间的物质资助。

据统计,1928)1931年的4年中,中国新设私人厂矿企业662家,资本总额25441万元,新投资本6360万元。而在1914-1919年私人资本的/黄金时期0,新设厂家仅379家,资本总额8580万元,新投资本1430万元。[16]

第四,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相关政策,是私立大学长足进步的关键因素。

其一,严格整顿私立大学。鉴于北洋时期私立大学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混乱办学状况,南京国民政府重新办理私立大学立案登记手续,着意整顿私立高等教育。1929年8月颁布的5私立学校规程6中确立了如下立案标准:(1)对于现行教育法令切实遵守,严格执行学校章则;(2)教职员资格合格;(3)学生入学资格合格,在校学生成绩良好;(4)设备足够应用;(5)学校资产或资金利息连同其他确定收入(学费收入除外),足以维持每年经常费。[17]同时,采取了如下两项强迫私校立案登记的措施:未立案私立大学不给予与立案私立大学毕业生同等的待遇;关闭拒不立案的私立大学。自此,私立大学基本上被纳入政府管理轨道。

其二,专款与重金奖助。(1)专款奖助。1934年起,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专款补助私立大学并列为定制,补助办学成绩优良又确有经费困难的私立大学,主要用于增加私立大学教师的薪金和学校设备,专款专用。据记载,自国民政府教育部实施制度化的补助之后,私立大学/设备之增加,为数尤巨0。

(2)重金奖助。20世纪30年代初直至抗战前夕,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南开大学的资助款占学校经费总收入的1/3。1931年,南开大学的办学经费中,国、省库款占了1/2。[18]1929-1937年,中央与地方政府给予厦门大学的津贴与基金共计百万。1935至1936年度,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补助,约占厦门大学经费总数的40%。[19]

其三,法规建设与视导制度。(1)法规建设。与北洋政府相比,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和公布的私立大学相关法律法规较为完备、详细与周密,体现了其在依法治教上的努力。(2)视导制度。所谓视导制度,指教育主管机关委派视学官或视察员视察、督导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以及学校执行教育法令和办学的一种制度。较之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对私立大学视导的范围更为广泛而深入,并且重在落实。视察不合格者,以降低学校规格、停办和取缔为惩戒手段,督促私立大学加以改进。

其四,严格校董会与财务管理。政府相关法律规定如下:在学校财务上,校董会负责筹划经费,审核预算及决算,保管财务,监察财务等。在学校行政上,由校董会选任的校长完全负责,校董会不得直接参与。[20]在每学年结束后一个月,私立学校的校董会必须将学校校务情况、收支金额、学校大事和财产项目报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备案。同时,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每年都要对私立学校校董会的财务及事务情况检察一次,必要时可以随时检察。[21]

其五,取缔不合法学校。取缔的私立大学有两种:一是藉学敛钱的私立大学;二是不遵守私立学校法规、设备简陋的私立大学。当然,拒不注册立案与视察不合格的私立大学也是被取缔的对象。另外,对立案后成绩不良、发展无望的私立大学,亦坚决予以取缔。

由于社会环境稳定,政府政策得力,1927-1937年,中国私立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数量,有了较大提高与发展。10年中,新增私立大学9所,继南开大学之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又一所著名的私立高校)))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于此时建立。同时,私立大学亦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该时期,中国私立大学形成了如下基本办学特点。

1.办学类型多元化

该时期,私立大学有以官助学、以学养学、以产

#

101

#

养学和中外合作办学四种办学类型。

(1)以官助学。中央与地方政府给予较多资助的学校,可谓以官助学的办学类型。这类私立大学以南开大学为代表。该校继闻名遐迩的南开中学之后创办,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给予了较多的经费支持,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该校的物质实力,学校的师资水平和生源素质较高。然而,该类型的私立大学较为稀少。

(2)以学养学。以学费为主要经费来源的私立大学,可谓以学养学的办学类型。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国民大学、朝阳学院等属此类型。1931年,上述学校的学费收入占全校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77.2%,83.3%,71%,82%。[22]这些学校主要依靠学费积累获得发展。以学养学带来的问题是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低。为了获取更多学费,学校势必扩大招生规模,生源质量相对较弱。该类型的私立大学占绝大多数。

(3)以产养学。以企业捐助款、租息为主要经费来源的私立大学,可谓以产养学的办学类型。以厦门大学、南通学院(前身为南通大学)为例。据统计, 1931年,厦门大学的企业捐助款、租息占全校总收入的68.23%;南通学院的企业捐助款、租息占全校总收入的88%。[23]上述学校由于企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办学资金,教学环境与条件相对优越,师资与生源质量相对较好。此类私立大学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4)中外合作办学。此类学校即中国与外国联合办学,以外国资金为主要经费来源的学校。如1920年由中国与法国有关机构合办的中法大学, 1931年,该校法国捐助款占全校总收入的76. 4%。[24]

2.多渠道筹措经费

除学费之外,私立大学的其他经费渠道如下。

(1)资本家资助。例如,创立于1929年的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名义上是中法大学的分部,实则相对独立,由上海私人资产阶级团体新药业同业公会资助创办。[25]大同大学早期扩建校舍中,上海私人资产阶级给予经了济支持。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曾经为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光华医学院等多所私立大学提供大数额的经费捐赠。

(2)贷款。例如,1927年广州大学创办时,经费阙如,学校以校董会名义向中央银行及远东银行贷得开办费。1930年,大夏大学通过抵押贷款,扩充学校规模。当然,贷款运作之所以能够施行,与社会对私立大学办学体制的认同度、私立大学的办学信誉、现代金融机构的独立自主以及相关的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构成配套系统,成为私立大学贷款运作的制度保障。

(3)国外捐助。例如,南开大学在美国设有募捐委员会,长期得到国际文化组织太平洋国际学会、洛克菲勒财团等海外团体与个人的经济支持。广东国民大学常年在美洲设立负责筹款的校董,学校大量办学经费是海外校董募捐所得。[26]

(4)校友资助。例如,南开大学的私人捐款中,校友始终是一支活跃力量。20世纪20年代末,南开校友曾以/环球聚餐0形式,发起大型募捐活动。在同一时间内,国外与国内各地的南开校友都在当地聚餐,并自此募款两周,许多校友当场慷慨解囊。1936年,在复旦大学校友的活动下,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每年补助该校国币18万元。

(5)华侨捐助。特别是东部沿海一带的私立大学,如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广东国民大学等,在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都曾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资助。厦门大学更不待言。

(6)经营资金。例如,著名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创办人潘序伦,将所建立的立信图书用品社、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及专科学校三者融为一体,事务所与图书用品社除了为学校提供师资、实习基地和教材之外,并将营业收入捐给学校补充办学经费。[27]1931年,南开大学的经费由学生缴费、公债利息、基金利息、房租地租、洛克菲勒基金团补助费、中华教育基金委员会补助费、太平洋国际学会专题研究补助费、校田进款、财政部河北财政特派员公署补助费及特别捐款共计十项构成。[28]其中,公债利息、基金利息、房租地租、校田进款四项,是学校以资本和地产经营的自筹资金。当时,南开大学有多处土地作出租之经营,收入不菲。就拿天津警备区司令傅作义捐赠的小站营田数百亩来看,每年可收租洋约万余元。[29]

3.精神立于物质之上

20世纪上半叶,甘于奉献、清正廉洁、苦干实干与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与品格,是中国私立大学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

以知名的复旦大学为例,在李登辉校长主持学校的岁月里,为了支撑复旦的运作,他典售过自己的房屋,自用的汽车,从无怨言,反以为乐。[30]

中华大学校长陈时家住一栋老式平房,从不愿多花分文予以整修。有建筑厂老板要为他建座新的,他婉言谢绝道:/我是一个办教育的人,有时候身无分文,有时候腰缠万贯。如果为了自己的奢侈享

# 102 #

受,把办学的钱中饱私囊,我这个校长还当得下去吗?住差一点不要紧,只要把学校办得下去就行了。否则,是会被社会人士唾弃的。0[31]

大夏大学创立初期,校长便在校内确立了/三苦主义0:教师要苦教,/要以教育为重,认真教学,不计较待遇之多寡0;职员要苦干,/要以校务为重,切实办理,不能因经费缺少即敷衍了事0;学生要苦读, /要以学问为重,认真求学,不能有缺课等情事之发生0。[32]

南开大学创办早期,大部分年度经费亏欠。面对物质困窘,张伯苓从未灰心,他常说:/南开是私立学校,全校总支出超出学费收入甚多,可是南开要长!长!长!,,所以南开之-南.字,也许是困难之-难.字,不过我总是乐观的,不怕困难。缺乏经费,决不能阻止南开之发展。0[33]这种顽强不息的意志力,是日后南开取得骄人成就的要因之一。日后,张伯苓在总结办学经历时曾经指出:/教育是立在精神上的,而不是立在物质上的。0/建立一个大学,精神难而物质易。0[34]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人生于世,惟志是视。志之所任,虽千回百折,而必有以达其的。志稍懈焉,纵其基础已立,而无从善其后,则颠仆随之矣,岂不大可惧哉。,,物质之建设难而实易,而精神之贯彻易而实难。0[35]精神立于物质之上,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私立大学的鲜明办学特色。

4.严格教育教学管理

不少成绩优良的私立大学拥有如下特点:其一,严把考试关。复旦大学规定,学生凡国文、英文、算学三种中有一科不及格者,不能升级,也不能毕业。其二,严肃考试纪律。光华大学考试中,发现学生作弊,即行除名。其三,淘汰制。大夏大学创办27年,录取新生在12000名左右,实际毕业的仅5770人。因此,许多人虽进过大夏,但未能读到毕业。其四,紧抓日常课业。南开大学对学生阅读教学参考书和习题作业均有严格的要求。例如每次数学课,必有习题;星期一的课程习题,学生务必于星期三的课前交卷,而教授则必须于星期五上课时阅毕发还。

四、抗战以后持续发展

抗战以后直至1949年,中国公私立高等教育逐步衰落,这是以往部分学者的观点。然而,史实证明,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外敌炮火下,全国高校包括许多私立大学多年惨淡经营的校舍校园被夷为平地,大量教学仪器与设备被毁。

国难当头,在是否维护高等教育正常发展的问题上,国内学界、政界及军界引发了一场争论。争论的结果是,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立足于战后国家建设,确定了/战时需作平时看0的办学方针:/我国高等教育本不发达,每一万国民中仅有大学生一人,与英美教育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为自力更生抗战建国之计,原有教育必得维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0[36]因此,国民政府教育部有计划地将公立大学迁往内地。

对于私立大学,国民政府教育部亦采取了同样的政策,将私立南开大学与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大,私立焦作工学院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工学院合组西北工学院,私立南通学院医科与江苏省立医学院合组江苏医学院,迁往西南内地,并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私立大学内迁。战时,政府予以私立大学的经费支持远远超出战前。

在后方,1939年国民政府颁布5省私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暂行规则6,规定:私立大学的学生可以享受贷学金的补助。该政策下,武昌中华大学1/2的来自战区的在校生全部依赖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贷金维持生活。[37]复旦大学享受贷金的学生与免收学费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30%。[38]1943年以后,国民政府以公费生办法取代贷学金制度,私立大学学生可以不同程度地享受公费生待遇。此间,政府还为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发放教师福利金与奖助金,公私立大学没有差别。[39]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为400名清寒优秀学生颁发了奖金,其中,国立大学219名,省立大学38名,私立大学(包括国人自办大学和教会大学)143名。[40]

在沦陷区,私立大学继续接受来自内迁重庆的国民政府的补助。如从1940年起,重庆政府对创立于天津的达仁商学院逐年发给补助费。在民族危急关头,鉴于国内高等教育之落后,政府对于私立大学的支持与帮助可谓不遗余力。

政府的战时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私立大学的发展。据第二、三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 1937-1945年,全国新增私立高校13所。其中,有上海私人资本家直接创办的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诚孚纺织专科学校,荣氏家族创办的中国纺织染专科学校等。上述学校有着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聘请留学欧美的饱学之士担任教师,学生读书期间待遇很高,教学要求严格,毕业生质量较好。此外,还有私人文化团体创办的知名高校,如中华职业教

#

103

#

育社创办的中华工商专科学校等。

战后,尽管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致使公立大学陷入财政危机,但私人创办高校的脚步并未停止。由于私立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民间,因此此间该类学校的数量反而迅速增加。据第二、三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1945-1949年,全国新增私立高校26所。

分析1945-1949年新增学校的创办背景,有助于明了该阶段中国私立大学发展迅速的原因。

其一,江浙地区的私人资本家继续创办高校。如荣氏家族在无锡创办了江南大学。

其二,私人文化团体创办高校。如中华文化学会创办的中华文化学院,中国地政学会创办的建国法商学院。

其三,军政界人物创办大学。如海南大学、东北中正大学、珠海大学。

其四,内迁私立大学在西南地区孵化出新建私立高校。如相辉文法学院、辅成法学院、成华大学、正阳法学院、重华法商学院等。上述学校尽管起点低,很不成熟,但其对于西南内地日后的发展毕竟是有利的。

其五,西南内地热心教育的人士应地方实际需要而创办私立高校。

此外,南京国民政府积极扶助与严加管理的政策,也是战后私立大学继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194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官方身份,担保京沪地区私立大学向银行贷款。[41]1946年间,国民政府行政院美国救济物资委员会与中央卫生总署分配给广东光华医学院等3所私立医科高校大量病床及医药等。

与此同时,针对社会上滥设私立大学的现象,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以下管理办法:(1)对不履行开办手续擅自招生的私立学校,依法予以取缔;(2)针对抗战结束后物价高涨的实际情况,多次提高私立中等以上学校的开办费和经常费标准;(3)重视私立大学的立案登记工作。[42]

可见,抗战以来直至1949年,私立大学仍在继续发展。这一结论可以从以下的事实中进一步得以印证。

从学校数量看,1947年较之1931年,私立大学增加2所,私立独立学院增加1倍,私立专科学校增加1倍有余,私立高校总数增加了近1倍;从在校生看,私立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分别增加了1倍有余;从图书数量看,也分别增加了近1倍。[43]就地区分布而言,1931年,私立大学主要集中于江苏省、湖北省、河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北平市、上海市和天津市共计8个省市。到1948年,私立大学扩展到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海南省、陕西省、广西省、重庆市、南京市及香港地区。[44]私立大学遍布全国17个省市。

应该承认,1937-1949年,私立大学的整体实力有较大的削弱。继厦门大学因陈氏企业破产而改归国立之后,1941年与1946年,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分别改为国立大学。这是该时期私立大学状况的一个方面。然而,不容否认的是,该时期的私立大学仍在继续发展,这是另一方面。因此,在承认前者的同时,不可以否认后者。并且史实证明,后者更能说明1937-1949年中国私立大学发展的状况。同时,为避免以偏概全,也应该进一步明确该时期私立大学继续发展的事实。

综上,在20世纪上半叶,从帝制末期、军阀战乱到抗战前后20余年,中国私立大学从孕育产生、迅猛发展、取得进步到持续发展,走过了近50年的历史发展之路。

注释:

1本文中的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私立大学,包括该时期中国人自办与参办的以现代方式组建的私立大学、独立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2]忻福良.上海高等学校的沿革[M].上海:同济大

学出版社,1992.105,76-77.

[3][7]广州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州近百年教育史

料[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154-155,155. [4]学府纪闻:私立中国公学[M].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

司,1982.1-2.

[5][6]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M].上海:复

旦大学出版社,1985.31-32,60.

[8]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92.311

[9]广东国民大学十周年纪念册[Z].1935.33.

[10][11]王炳照.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375-376.

[12]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4.213.

[13][14]台湾/教育部0.教育概况第一章学校教育概况

[A].中华民国教育年鉴#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

编[C].台北:台北宗青出版社,1991.14,17.

[15]台湾/教育部0.教育统计[A].中华民国教育年鉴#

第一次教育年鉴#丁编[C].台北:台北宗青出版社,

# 104 #

1991.20.

[16]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M].上海:

三联书店,1995.435.

[17]多贺秋五郎.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民国编(下册)

[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497.

[18]王文俊,等.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M].天津:南开大

学出版社,1989.137.

[19]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门大学校史(第一卷)[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121-122.

[20][21]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M].南

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142,143.

[22][23][24]台湾/教育部0.教育概况第一章学校教育

概况[A].中华民国教育年鉴#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丙编[C].台北:台北宗青出版社,1991.87-184. [25]伍裕万.回忆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A].上海文史资

料选集(第59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76.

[26]私立广东国民大学迁校设立农场及驻美校董郑院隆

为该校在美募捐等问题的文件[Z].南京第二历史档

案馆第5全宗第2247号档案.

[27]华东学习委员会.华东高等教育情况汇编#华东高

校历史情况[Z].1954.339.

[28]王文俊,等.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C].天津:南开大

学出版社,1989.136-137.

[29][32]学府纪闻:私立大夏大学[M].台北:南京出版

有限公司,1982.36-37,136-137.

[30]学府纪闻:私立海南大学[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所,1990.66.

[31]陈庆中.中华大学校长陈时的一生[A].武汉文史资

料(第20辑)[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9.

[33]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南开大学校史[M].天津:南

开大学出版社,1989.117.

[34]张伯苓.南开的目的与南开的精神[A].崔国良.张

伯苓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23.

[35]张寿镛.光华五周年纪念书序[A].光华的足迹)))

光华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纪念集[C].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1995.7.

[36]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0.253.

[37]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最近实况[M].上海:商务印书

馆,1941.52.

[38]吴南轩.抗战以来的复旦大学[A].教育杂志第31

卷第1号,1941年[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63.

[39][40]台湾/教育部0.高等教育第一章概述[A].中

华民国教育年鉴#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五编

[C].台北:台北宗青出版社,1991.31-35,85.

[41]教育部担保京沪区私立专科以上学校及国立各学院

向银行贷款透支款项清册[Z].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

第5全宗第3001号档案.

[42]杜元载.革命文献第五十六辑#抗战前之高等教育

[M].台北:中国国民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出版,

1971.197.

[43]台湾/教育部0.教育统计第一学校教育统计

[A].中华民国教育年鉴#第一次教育年鉴#丁编

[C].台北:台北宗青出版社,1991.34-38;台湾/教育

部0.高等教育第二章公私立大学概况[A].中

华民国教育年鉴#第二次教育年鉴#第五编[C].台

北:台北宗青出版社,1991.166-304.

[44]台湾/教育部0.高等教育第一章概述[A].中华民

国教育年鉴#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七编[C].台

北:台北宗青出版社,1991.87-92.

(本文责任编辑宋雯)

#

105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概论》课程论文 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年级: 姓名: 学号: 2013.11 世界轨道交通的起源 在16世纪前,城市交通的发展只是表现为城市道路网的不断修建与完善,其交通形式则一直是步行、骑马和马车出行,直到16世纪中期的罗马时代才出现了公共交通。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对公共交通运输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轨道马车应运而生。1832年,在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顿街道上铺设了轨道并开始运行有轨公共马车,这就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雏形。到1861年,伦敦的街道上也有了有轨马车。 自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带领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人们为了追求高效率的交通运输工具,把蒸汽机发明应用到车辆设计中制造出了蒸汽汽车。就在第一辆蒸汽汽车出现不久,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根据蒸汽汽车工作原理,经过探索、研究和改进,终于在1804年制造了一台单气缸和大飞轮的蒸汽机车,能够牵引5辆车厢以在轨道上行驶,这就是在轨道上形式的最早的机车,因为用煤炭木柴作为燃料,人们就把它叫做“火车”。之后的几年,人们逐渐识到火车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交通运输工具,并于1825在英国的斯托克顿与达林顿之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营业铁路。从此以后,火车就以速度快、运载能力强逐渐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随着牵引动力的改革,铁路发展速度加快,到一战爆发前夕,全世界就已经修建铁路达上百万公里。 随着城市人口及车辆的增加,在平交道口出现了交通的阻塞,这种情况在较大城市非常严重。交通的拥堵使人们想到了将交通铁路线往地下发展,以便很好地解决客流膨胀与土地紧张的问题。19世纪中叶的英国伦敦交通十分拥堵。1843年,有“地铁之父”之称的英国律师查尔斯·皮尔逊建议修建地铁。进过了20年的酝酿和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快速轨道交通地下线(地铁)与1863年1月10日在轮动正式运营。它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在世界上诞生。用明挖法施工的伦敦地铁,通车时采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场6.5km。由于列车在地下隧道内运行,尽管隧道里烟雾熏人,但当时的伦敦市民甚至是皇亲显贵们都乐于乘坐这种地下列车,因为在拥挤不堪的伦敦地面街道上乘坐公共马车,其条件和速度还不如地铁列车。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经验。从1893年到1900年期间,修建地铁的就有5个国家7个城市,,英国伦敦,美国格拉斯哥、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布达佩斯、奥地利维也纳和法国巴黎。20世纪初的欧美地区,包括德国柏林和汉堡、美国费城、西班牙马德里等9座大城市又像机修了地铁。从此,城市交通步入了轨道交通时代。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试验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制造出第一台发电机,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电的世界,当时最成功地利用电能最为动力的交通工具要算是有轨电车了。而1881年,德国研制出架空接触导线供电系统,使电动车辆的供电线路由地面转向空中,电动车辆的电压和功率都大大提高。1890年,英国首次用电力机车牵引车辆。地下铁道也改用电力牵引,地铁的环境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 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和现状 从1863年第一条地铁线路在英国伦敦建成投入运营以来,轨道交通的诞生和发展已经有了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及兴起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月10日在伦敦建成。开始是采用蒸汽机车牵引。 1881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 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 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当年10月建成。 1978年在比利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简称轻轨交通(LRT)。据粗略统计,到目前已有50个国家建有360条轻轨线路。 二战后经过短暂的经济恢复后,地下铁道建设随着全世界经济起飞而启动、加快。 二十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各国地下铁道建设的高峰。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已基本完成了地铁网络的建设。但后起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铁建设却方兴未艾。比如亚洲共有26个城市有地下铁道。除了东京与大阪在二次大战前就建有地下铁道外,其余城市均是在战后建成。 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合运行,又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运行速度很慢,正点率低,而且噪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私人小汽车数量急骤增长,大量的汽车涌上街头,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中国。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各大城市也把有轨电车线基本拆完,仅剩下大连、长春个别线路没有拆光,并一直保留至今,继续承担着正常公共客运任务。 20世纪60、70年代在地下铁道建设高潮发展时期,由于地下铁道造价昂贵,建设进度受财政和其他因素制约,西方大城市在建设地下铁道的同时,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上来。利用现代高科技开发了新一代噪声低、速度高、转弯灵活、乘客上下方便,甚至照顾到老人和残疾人的低地板新型有轨电车。在线路结构上,也采用了降噪声技术措施。在速度要求较高的线路上,采用专用车道,与繁忙道路交叉处,进入半地下或高架交叉,互不影响。对速度要求不高的线路,可与道路平齐,与汽车混合运行。 回顾20世纪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有轨电车从大发展到大拆除;然后汽车登上历史舞台,逐渐成了城市交通的主角;到20世纪末,以地铁和轻轨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又恢复了它的主导地位,这是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这主要是由成都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决定的。大家都知道,成都市私家车已超过百万辆,保有量居全国第三,而且还在以每天800-1000辆的速度递增,虽然政府一再对现有城市道路进行拓宽和改造,但仍然满足不了道路交通需求。举个简单的例子,3月18日龙泉举办的第24届桃花节有个千辆花车巡游活动,参加的花车从龙泉中心一直排到了龙四环,接近成都三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仅仅千多辆车就能形成这样的效果,那么十万、二十万辆又会怎样呢?相比而言,修

杭州城市肌理历史变迁以及对人类的影响论文

论杭州城市肌理之历史变迁 由于在杭州生活多年,对杭州的感情也是颇深,作为一个生活节奏适中,气候适宜的沿海城市,杭州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很多人中意的生活旅游之处。 众所周知,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简称杭,是浙江省省会,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传媒、通信和金融中心。 1953年,针对杭州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初步规划方案提出杭州市应发展成为以旅游疗养等为主的城市。1956~1959年,对1953年的规划方案作了根本性的修改。修改方案于1959年开始实施,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城市布局。这个经过修改的规划方案规定杭州市的城市性质是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1978年重新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杭州的城市性质是:省会所在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这些都是近代对杭州城市的规划,在古代,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在那时经济与发展达到一时的巅峰,环绕凤凰山麓,北起凤山门,西至万松岭,东白候潮门,南到钱塘江边,方圆共九里的范围,成为南宋皇城所在地。因此,对于杭州的规划,以及皇城内部的规划,在当时更是颇受重视。 在皇城周围建设城墙,其南门为丽正门,北门为和宁门,东门为东华门,在绍兴二十八年又增筑皇城西门即西华门及东南之外城。所有的城墙高三十余丈,阔一丈多。其中比较出名的外城城门有清波门,亦称暗门,在今天杭州清波路与南山路相交处。 与此同时,除了对皇城的精心布局外,对于整个杭州城也有系统的规划。南宋杭城主要以北宋杭城南部是州衙所在,中北部为民居生活及市场区的布局结构为基础在作较大的调整来进行规划的。 南宋杭城主要以北宋杭城南部是州衙所在,中北部为民居生活及市场区的布局结构为基础在作较大的调整来进行规划的。首先,皇宫是在州衙之址上持续扩建而成,朝廷中枢官署则位于皇城以北。它的大致范围在今天的六部桥以西,直至青平山、宝莲山麓一带方圆数里之地。其次,独具特色的御街建设。御街是专供皇帝通行的、贯穿京城南北的大道,又名天街;它是南宋天下第一街。御街的中心是御道,街道两边是用砖石砌成的河道,河道外边是走廊,以供市民百姓行走。同时御街两旁出现了店铺林立的景象,形成了以御街为中心的南、中、北三大商业闹市区。再然后,出现了新的坊市布局。由于北宋以前是坊市严格分开的,坊即为居住区,市即为商业区。到了南宋时期的杭州两边民房与店铺相间混杂;坊内的巷与大街相接,形成纵横交错大街小巷的网状的道路。极大的提高了购物的效率和促进了夜市的繁荣。 当然,杭州整个城市肌理的变化还不仅仅在于城市本身的规划布局而已,南宋朝廷着力于杭州市政城市建设也是不可小觑的,特别在整饬河道,疏浚西湖方面做作出了巨大成就。在一百年中,史书记录的较大规模的疏浚治理西湖,达七次之多,历任都城知府,都极为重视治理西湖环境,美化景观。维护了西湖的良好生态,美化了景观,形成了著名的西湖十景。为现今西湖的旅游文化、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南宋西湖的建设,就没有如今举世闻名的西湖遗产。同时南宋政府还着力于整治杭州城内河道组成了京都内外的水运网,保证了京都航运的畅通与物资供应。而这,也奠定了杭州城市繁荣发展的基础。 而如今,杭州随着历史的变迁,愈加的繁荣,也愈加的引人注目。如今杭州市的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塘)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统筹生活设

新中国60年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历经四次转折

【关键词】教育变革■方晓东李玉非/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为了实现这个战略任务,党和国家针对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教育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开辟和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60年来,我国教育实现了四大转折并坚持了一条主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任重而道远。 四大转折 纵观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四次历史性转折,反映了中国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变革。 第一次转折: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我国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新中国的教育是在一个经济落后、文化教育很不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国初期,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文化教育政策。教育建设的重点是,接收、接办原国民党统治区的公立学校、外资津贴学校和私立学校;建立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并在各级各类学校里建立共产党、青年团、教育工会、学生会、少先队组织;贯彻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政策,发展师范教育,建立新型人民教师队伍;坚持教育向工农开门,确保了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建立新型大学,调整高等学校院系、专业结构和布局;颁布新学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有计划地发展教育事业,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力扶持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使许多少数民族结束了没有学校教育的历史。 1956年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教育建设与发展的重点是,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在教育制度、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展开全面建设和改革,加快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也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左倾错误,导致教育发展出现了失误。在“反右”扩大化和“反右倾”等运动中,教师队伍受到冲击;1958年至1960年的教育大跃进,造成教育发展的大起大落。然而,党和国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了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制定了学校工作条例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但由于党的左倾思想并没有得到彻底清理,以致后来教育领域被卷入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197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以党自身的力量纠正了错误。在邓小平的亲自领导和推动下,教育战线率先拨乱反正,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开始恢复和整顿教育教学秩序。 第二次转折:实现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这是教育工作重点的转移,是教育地位作用的提升,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由此拉开了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序幕。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战略高度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改革从局部到全局,取得突破性进展。在1985年以前,教育战线以全面恢复和调整为中心,对教育进行一些局部的改革。其重点是普及小学教育;改革中等教育单一结构;完善高等教育内部层次结构,建立学位制度;建立高、中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兴办广播电视大学。为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1985年,党中央决定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着

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史

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史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服务于城市客运交通,通常以电力为动力、轮轨运行方式为铁证的车辆或列车与轨道等各种设施的总和。它具有运能大、速度快、成本低、节约能源以及能缓解地面交通拥挤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自19世纪中叶,世界上先后出现城市地下铁与有轨电车以来,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开发、建设与运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形成多种类型并存与发展的状态。 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基本技术特征的不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是市郊铁路、地下铁路、轻轨交通、独轨交通和自动导向交通系统等类型。 1.市郊铁路市郊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和郊区,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十公里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诚镇或城市圈的铁路,但它往往又是连接大中城市干线的一部份,因此具有干线铁路的特征,如轨道通常是重型的。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下铁等其他类型不停,在市郊铁路上通常是市郊旅客列车与干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混跑。 2.地下铁路顾名思义,地下铁路是修建在地下隧道的铁路。这样离家,也许在地下铁路修建的初期没什么不妥,但现在定义一个系统为地下铁路,并不要求该系统的线路全部修建在地下隧道里。对全世界各国地下铁系统进行分类研究可知,,地下铁路可分为重型地铁、轻型地铁和微型地铁3种类型。重型地铁就是传统的普通地铁,轨道基本采用干线铁路技术标准,线路以地下隧道和高架线路为主,仅在郊区地段采用地面线路,路权专用,运量大。轻型地铁是一种在轻轨线路、车辆等技术设备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铁类型,路权专用,运量较大通常高站台。微型地铁,有称小断面地铁,隧道断面、车辆轮经和电动机尺寸均小于普通地铁,路线专用,运量中等,行车自动化程度较高。 3.轻轨铁路轻轨铁路的含义是指就车辆对轨道是假的荷载而言,轻轨车辆与郊区列车或地下铁道车辆相比较轻。轻轨是从旧式有轨电车系统发展演变而来的,早期的轻轨系统一般是直接对旧式有轨电车系统改建而成,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国家开始修建全新的现代轻轨系统。现代轻轨系统与旧式有轨电车相比,具有行车速度快、乘坐舒服、噪音较低等特点。同样,对世界各国轻轨接近于轻轨系统进行分类研究,轻轨也存在多种技术标准并存发展的情况。高技术标准的轻轨及五金与轻轨地铁,而低技术标准的轻轨则接近于有轨电车。 4.独轨电车独轨是车辆或列车在单一轨道上运行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独轨的线路采用高架结构,车辆则大多采用橡胶轮胎。从构造型式上可分为跨骑式独轨与悬挂式独轨两种。跨骑式独轨是列车跨坐在轨道梁上运行的型式,而悬挂式独轨则是悬挂在轨道梁下的运行型式。 5.自动导向交通系统自动导向交通系统在一些文献资料中称为新交通系统,当然是指狭义的新交通系统。这种交通系统的主要特征是轨道采用混凝土道床、车辆采用橡胶轮胎,有一组导向轮引导车辆运行,列车运行自动控制,可实现无人驾驶等。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国向外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发展的“瓶颈”。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要有前瞻性,要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各大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通过近几年对轨道交通的亲自参与和了解认识,现分析一下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问题及原因,建设历程 1、前言 21世纪以来,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趋受到众多城市的关注。城市轨道交通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单轨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和磁浮系统。由于畅通、高效、可靠的交通出行不仅是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基础,更是城市交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快速、便捷、安全、运量大和运输效率高等特性,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已经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出行。[1] 2、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历程 起步——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北京地铁网络地铁建设,在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7.1Km,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人防隧道等工程。该阶段地铁建设以人防功能为指导思想。 发展——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仅有上海、北京、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该阶段地铁建设开始真正以城市交通为目的。 政府调控——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一批省会城市开始筹划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纷纷进行地铁建设的前期工作。由于要求建设的项目较多且工程造价高,1995年12月国务院

如何从唐诗中探索唐朝历史的发展

如何从唐诗中探索唐朝历史的发展,麻烦详细举例并论述,谢谢。 linda911010 |浏览604 次 2011-05-09 20:43 2011-05-09 22:46最佳答案 按照探索唐诗历史的要求,似乎诗圣杜甫的是最合适的,谁让他的诗号称“诗史"呢,如果是要从整体全貌上来论,可能可以从一些颇具代表性的诗人诗派来分析。建议去看《唐之韵》这套视频,很全面。如果懒得看,下面是我按照视频脉络大概总结的,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你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 第一,初唐四杰,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彰显了初唐人的从容不迫和自信大气。当然骆宾王的经历也会反映出一些初唐时期的政治斗争。另外初唐诗文的革新人物之一的陈子昂,风格激昂悲越,亘古苍凉,也标志着唐代诗风从魏晋时期的旖旎奢华的转变。 第二,边塞诗人,代表人物是王昌龄,高湿,岑参等。作为盛唐国威的代表者。不管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烈决绝;还是”汉家烟尘,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的气势胸襟;(唐代诗人特别喜欢以汉代相拟,这也可以说是唐诗的一个特点)亦或是”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的孤寂难言,都在述说边塞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由衷热爱,对边塞风光的热切赞美和对征战沙场的将士们的深切钦佩,当然,我总觉得也有一些悲

凉的意味在里面。 第三,山水诗人,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无不写出了诗人的轻松惬意,优雅闲适。也正是在盛唐这种内无隐患,外无急忧,经济发展,心态放松的境况下,才能有这样的心境和淡然。不过,在这两位诗人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经济繁荣,政事安稳,国有明君的表象下,腐败颓靡也在暗暗滋生。(虽然我个人感觉,能写诗作词的要真是放到高位上去,也未必就是个出色的官员,不过他们怀才不遇也是确实的) 第四,号称诗仙诗圣的大李杜。这个我觉得不太用多说,大家都太熟悉了。李白的壮年时期也正是大唐最繁荣昌盛的时期,所以他的诗反映的基本都是,呃,怎么说,比较快乐的事,当然也和李白自己的个性有关。比较放达,追求自由,浪漫。比他小点的杜甫就比较悲剧,赶上安史之乱的全程,天天忧国忧民。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石壕吏》之类的。不过也有点开心的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 第五,大历诗人,这批比较惨,青少年时期处在盛唐,结果被安史之乱冲击,唐王朝一撅不正,他们的梦想也被重创,所以无疑带有失落哀叹迷茫色彩。代表人物刘长卿,诗作多描写生活的孤独寂寞和自然景物的美丽。“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曾经的繁华如同古调一般逝去,今人似乎也无缘得见了。韦应物,崔护等都属于这个时代的诗人。此时的诗人们,对生活迷茫而矛盾,也折射出社会的现状是纷乱纠结的。 第五,韩孟诗派。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将议论引入诗句,是中唐开宗立派的人物。在经历过暴风骤雨的变动后,唐朝人需要一种沉静的反思。孟郊我

中国语文教材历史发展轨迹综述

中国语文教材历史发展轨迹综述 作者:李晓宏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1125 更新时间:2006-4-17 中国的语文教育, 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们的语文教材伴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而发展。今天,在我们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教材建设的科学化、民族化健康发展的同时, 我们重新审视语文教材发展的历史, 从而更好地借鉴先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 以更审慎的态度推进教材建设健康和理性的发展, 也许不无益处。下面我们就对教材的历史发展轨迹作一粗线条勾勒, 以求对教材的发展能有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 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在我国古代, 虽在夏、商、周时期就已有学校教育, 但是没有单独的语文学科, 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因此,专门为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而编写的教材尽管有,但并不多。这些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少年儿童习读的识字课本, 其中包括一些字书, 早期的如周秦时期的《史籀篇》、《苍颉篇》,两汉时期的《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训纂篇》等; 后期的, 则有流传久远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清代的《文字蒙求》等。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三、百、千”在我国语文启蒙教育中的成功, 并不仅仅在于它们作为教材各自的个体优势, 更重要的是它们是优势互补的配套教材, 发挥的是整体的优势。这是因为: 首先, 如果只学三本中的任何一本, 其识字量不够, 达不到阅读所必须的二千余字的基本要求。其次,从内容看,它们不仅通俗易懂, 琅琅上口, 而且能使儿童增长知识和增进日常运用。再次,每本书字数不多,少则四百多字,多则千余字, 儿童学一本换一本, 新鲜有趣, 不觉乏味; 而三本书合起来,去除重复的,单字也在二千字左右,刚好达到初级阅读所需的基本识字量。这种典型的优势互补的配套教材,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古代的另一类教材是供青少年读的诗文选本, 早期的如梁朝昭明太子所辑《昭明文选》,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自唐初李善加注释后,此书流传更为广泛,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教材。《昭明文选》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也是我国古代语文教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后期的如宋代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清代吴楚材的《古文观止》、姚鼐的《古文辞类篆》、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以及著名的《唐诗三百首》等。重视各种典范文章的研读、诵读,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我国近现代的中学语文教材 鸦片战争以后, 我国的学校教育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始独立设科。这是我国语文近代化的标志, 意味着语文学科开始创建自己独立的教学体系。应当指出的是, 现代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

唐诗的繁荣和唐代历史

从唐代历史来看唐诗的兴衰 摘要:唐代在中国诗史上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但是就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言,唐诗有兴盛则也有低谷。本文主要从唐代的历史发展的角度逐层分析唐诗繁荣或相对衰败的原因其中侧重对繁荣原因的分析,包括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部分。 关键词:唐诗唐朝历史 一:唐宋诗之争 在中国诗史的研究上常常存在着一些纷争。作为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唐和宋之间自然也有着诸多争论。唐诗和宋诗之争便是其一。 唐宋诗之争,起于南宋。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首次区分唐宋诗的界限,其后永嘉四灵、江湖派诗人及严羽、方回等理论家都对唐、宋诗的差异作出了辨析。其中以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总结的“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影响最大。但将严羽的这一概括系统化、理论化,则是由推崇唐诗的明代复古诗论家们完成的。清初的诗坛以学习宋诗为主。 诗分唐宋(唐又分初、盛、中、晚)以来,赞成反对者争辩不休。今人钱钟书认为,“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谈艺录》。 不过,虽然唐诗与宋诗在诗史中都有着重要的位置,但是提到诗歌,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唐诗,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每个朝代都有自己出彩的东西,对后人来说影响特别深的东西。那么唐朝可以说完完全全是个诗歌的朝代,那么唐代诗歌究竟为何如此繁荣呢?本人将会从历史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 二:唐代历史的发展与唐诗的兴衰 唐代是一个健康而富有活力的时代。唐诗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它的繁荣兴盛经历了一个曲折演变的过程,明初高棅在《唐诗品汇》中把唐诗总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大致符合唐诗的发展情况。 (1)初唐——时间最长,诗歌数量与质量却最差 从唐高祖武德元年至睿宗延和元年为初唐,共92年,然而这一时期并没有产生伟大的诗人和诗歌。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初唐时间最长,可是无论诗歌的质量还是数量都是最差的,而且一百年间竟然没有出现一流的诗人,缺少异峰的突起。“但是这一时期诗人们特别是初唐四杰纠正了齐梁以来柔弱轻艳的宫体诗余风并酝酿形成了各种新的诗歌形式【律诗】,可以说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虽然初唐为盛唐奠定了基础,但是初唐诗歌的平庸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制约了初唐诗歌的发展呢?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隋末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的影响,靠农民战争取得政权的唐朝统治者所采取的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农民的生活和要求,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刚结束战乱的年代,百废待兴,因此在社会经济上初唐稍差。 社会文化基础的薄弱,虽然统治者爱好提倡诗歌,但是诗坛长期为宫廷馆阁的文馆学士所支配,诗歌创作中心下移过于缓慢。创作主体的贵族化和诗歌风格的单一化制约了唐诗的发展。唐初的几代君主,不仅太宗如其自称喜“以万机之暇,游息艺文”(《帝京篇·序》),高宗、武后、中宗等,也都如此。为了炫耀大唐帝国的治世气象,他们又广引天下文士,编纂类书,赋诗唱酬。由此在唐初先后出现了几个宫廷文人集团。初唐宫廷诗人虽然在诗歌形式方面作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在英国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英国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单拱砖砌结构,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线路长6.4km,用蒸汽机车牵引。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使地下客运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自1863年至1899年,有英国的伦敦和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共5个国家的7座城市率先建成了地下铁道。 伦敦自186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历经近15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范例之一,尤其是地铁实现了电气化后,伦敦

伦敦地铁车辆纽约地铁 法国巴黎也是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但 比英国要晚37年。为举办“凡尔赛展览会”而修 建的巴黎第一条地下铁道从巴士底通往马约门, 全长约10 km,它为巴黎地铁网络的不断发展和 完善打下了基础。时至今日,巴黎市区已拥有地 铁线路14条主线和2条支线,其中2条为环线,有4条地铁采用橡胶轮体系的VAL车辆。地铁 线路总长度约221.6 km,地下隧道约占175 km,共设置车站380座,车辆保有总数约347辆,年 客运量总数也已突破12亿人次。巴黎的地区快 速地铁(RER)非常发达,运营线路共有363 km, 其中14 km与地铁共线,249 km为城市快速铁 路SNCF。RER的年客运量约4亿人次。

杭州的变迁与发展

杭州的变迁与发展 ——从杭州人休闲活动的变化看发展 朱琪 土管11乙1192310215 【摘要】:休闲方式的变迁是人们富裕起来的象征,喻示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变迁的背后,是旅游业、交通、信息、商业、餐饮、文化娱乐等与休闲相关的产业的快速增长。专家预言,休闲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从休闲活动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杭州的发展。 【关键词】:休闲活动;变迁;发展;杭州人 1、引言 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关键词,那我们要怎么看到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呢?我们小组决定从人们休闲活动的变化来探讨杭州市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 所谓闲暇,就是个人从工作岗位、家庭、社会义务中解脱出来的时间,为了休息,为了消遣,或为了培养与谋生无关的智能,以及为了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和自由发挥创造力,亦即,休闲是人们对可以不劳动的时间的一种利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提起休闲,就是游手好闲等反面联想,这形成了一种主流价值观。如今,休闲不仅是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从世界按照国际上发达国家休闲活动发展的经验,人均在GDP3000美元是一个临界点。当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到达这个阶段以后,人们休

闲方式选择将逐步由注重较低层次的娱乐功能向注重较高层次的发展。随着我国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实施,人们的闲暇时间会更多。从而人们对休闲活动的需求会增加,以及对休闲活动多样化的需求会增加,可以看出杭州人均GDP增长幅度,从而反映杭州的发展状况。 2、研究方法 我们小组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通过随机抽样,在杭州不同地区进行了问卷发放。调查现在人们休闲活动的内容,以及十年前主要的休闲活动情况,然后统计各项数据,作为分析的参考。拟定了访谈稿子,随机选择样本,进行了简单的访谈。 3、研究结论及其分析 首先,数据显示有99.7%的人认为“近些年来休闲活动有变化”,所以,近些年来杭州人休闲活动的变化时肯定存在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变化反映的发展在哪些方面。休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经济现象,对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建制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1995年,我国实施每周5 天工作制,1999 年开始实行每年3个“长假”,使全年法定节假日达到了114 天,标志着我国正步入休闲时代,休闲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现代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因而居民的休闲活动成为现代许多学科的研究焦点。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轨迹* 施威刘青匡导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摘要:技术创新是推动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媒介技术 演进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近代化、现代化和数字化阶段。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媒介产业实现了三次整体性提升,并呈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和发展规律。 关键词:媒介技术演进近现代 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科技和文化影响下,中国媒介产业体系逐渐建立,并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技术实现了三次重大创新,在形态、运行机制和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推动媒介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近代媒介技术的引进与推广(1882-1949年) 鸦片战争后,伴随这西方先进近代技术的输入,新式媒介经营理念、行业规则和运行模式也移植到中国,并促成了传统知识分子和精英文化的近代化转型,这些都是近代中国媒介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因。① 自1815年英国人马礼逊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后,西方传教士带来了铅印术和中文活字制造技术,为近代中国媒介技术变革奠定了基础。1882年上海同文书局成立后,民营新闻出版业成为媒介技术的创新主体,在出版救国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西方最先进的出版技术都被引进到国内,主要包括:(1)蒸汽、电力等动力设备和技术;(2)石印、轮转、胶印等印刷设备和相关技术;(3)制版技术,如珂罗版、石版、金属板等;(4)铸字设备和技术;(5)其他辅助设备和技术,如排字架、纸型以及纤维纸、油墨制造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铅字印刷成为市场主流,传统雕版技术逐渐被淘汰。 在媒介技术变革的作用下,中国出版业实现了近代化转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械化媒介出版技术显著提高了媒介生产效率,各地媒介形式日渐丰富,报纸、杂志、教科书和各类读物开始大量出现;出版物在形制、印装水平、内容等方面也得到全面提升,媒介产品不再是上层社会独享的“奢侈品”,普通读者群体迅速扩大。其次,出版行业内部发生了深刻变革,媒介从业者的角色与职能都实现了更新,编辑、记者、撰稿人、出版人等主体作用逐渐凸显;传统编辑技术被现代编辑形制所替代,实现了编、著分离和校、印独立,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完整、高效的近代编辑技术体系。再次,随着媒介市场的蓬勃发展,整个产业的核心技术、生产流程、企业组织形式乃至产业属性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是媒介从业人员趋于专业化、职业化;二是新闻、出版和发行机构开始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有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SJB071)。 作者简介:施威(1976-),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导;刘青(1990-),女,硕士研究生;匡导球(1964-),教授、博士、硕导。 ①王建辉.中国出版的近代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月10日在伦敦建成。开始是采用蒸汽机车牵引。1881 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当年10月建成。1978年在比利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简称轻轨交通(LRT)。 据粗略统计,到目前已有50个国家建有360条轻轨线路。 二战后经过短暂的经济恢复后,地下铁道建设随着全世界经济起飞而启动、加快。二十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各国地下铁道建设的高峰。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已基本完成了地铁网络的建设。但后起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铁建设却方兴未艾。比如亚洲共有26个城市有地下铁道。除了东京与大阪在二次大战前就建有地下铁道外,其余城市均是在战后建成。 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合运行,又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运行速度很慢,正点率低,而且噪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私人小汽车数量急骤增长,大量的汽车涌上街头,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中国。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各大城市也把有轨电车线基本拆完,仅剩下大连、长春个别线路没有拆光,并一直保留至今,继续承担着正常公共客运任务。 20世纪60、70年代在地下铁道建设高潮发展时期,由于地下铁道造价昂贵,建设进度受财政和其他因素制约,西方大城市在建设地下铁道的同时,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上来。利用现代高科技开发了新一代噪声低、速度高、转弯灵活、乘客上下方便,甚至照顾到老人和残疾人的低地板新型有轨电车。在线路结构上,也采用了降噪声技术措施。在速度要求较高的线路上,采用专用车道,与繁忙道路交叉处,进入半地下或高架交叉,互不影响。对速度要求不高的线路,可与道路平齐,与汽车混合运行。? 回顾20世纪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有轨电车从大发展到大拆除;然后汽车登上历史舞台,逐渐成了城市交通的主角;到20世纪末,以地铁和轻轨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又恢复了它的主导地位,这是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在了解了以上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历史后,可能有朋友不禁要问:既然地铁和轻轨同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主导,况且修轻轨费用要比地铁低很多,为什么成都要选择修地铁而不是轻轨呢?这主要是由成都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决定的。大家都知道,成都市私家车已超过百万辆,保有量居全国第三,而且还在以每天800-1000辆的速度递增,虽然政府一再对现有城市道路进行拓宽和改造,但仍然满足不了道路交通需求。举个简单的例子,3月18日龙泉举办的第24届桃花节有个千辆花车巡游活动,参加的花车从龙泉中心一直排到了龙四环,接近成都三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仅仅千多辆车就能形成这样的效果,那么十万、二十万辆又会怎样呢?相比而言,修建轻轨仍然要占用地面道路,所以,往地下走,修地铁成为了成都市区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唯一出路。此外,修地铁对城市规划和经营方面的作用,我会在后面为大家再作介绍。 说到这里,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世界地铁发展史上的几个世界之最: 最早的地铁:于1863年在英国伦敦建成。由于当时电动机车尚未问世,机车牵引仍用蒸汽机车。尽管隧道里烟雾弥漫,但人们仍争着去坐。 最长的地铁:英国8个城市有地铁,总长度将近1000公里,共设有458个车站,是目前地铁最长的国家。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以及发展修订稿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以 及发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以及发展 (KJJH大学UIUHUH学院JGJJ4-2班MM) 摘要: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挤正迅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城市交通的现状出发,阐述轨道交通的特点,讨论城市建设中轨道交通系统在环保、快捷、安全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进步,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的繁荣,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道路拥挤、事故频发、大气及噪声污染、能源紧张等问题也相应而来。由于现代城市居民的出行和人口流动,在一天的高峰时间里,客流高度集中、流向大致相同的现象很普遍,而仅仅依靠车辆运输已很难适应现代客运交通的需要,尤其是在大城市和一些迅速崛起的中等城市。 国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也证明,单靠路面交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我国高度密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决定了我国要优先发展“人均占用道路空间资源最少、能耗和污染最低”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重点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新体系势在必行。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地下铁道、轻轨)属于集多种、多专业于一身的复杂系统。近百年来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采用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网络,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1.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大容量运输服务的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资源集约利用、环保舒适、安全快捷的大容量运输服务方式,它与城市其他交通工具互不干扰,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较高的服务水平、显着的资源环境效益,是解决特大型城市交通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2.轨道交通集约化的交通方式 轨道交通不仅提供高效、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而且是一种集约化的交通方式,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大城市机动化进程加快,简单的阔路增车方法已无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公交专用道的潜在利用能力毕竟有限,个体分散交通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低下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央商业区土地资源可提供的地面交通供给正逐渐耗尽,利用开发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提供新的交通供给,以缓解地面空间资源紧张状况,支持城市的持续发展。 3.城市轨道交通是巨大的综合性复杂系统 (1)建设规模大,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一般有百余千米至数百千米。 (2)技术要求高,几乎涉及到现代土木工程、机电设备工程所用高新技术领域。

轨道交通发展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轨道交通发展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姓名:刘正行 班级:通信 6 班学号:72) 【摘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相当可观的综合效应从短 期看能够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从长期看,则可以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是很多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重要部分,文章主要围绕着我国轨道 交通未来发展方向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轨道交通;优势;发展方向

1.轨道交通的优势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安全、方便、舒适、快捷、低价的公共交通服务;城市环境的改善需要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交通政策。 以轨道交通为基础的运输系统与其竞争的模式相比具有 较大技术优势:较大的运量,有效的土地利用,每人?km 较低的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此外,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可引导城市形态的变化,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益。它是特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轨道交通与其 他几种常见的出行方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快速轨道交通相对于公共汽车、私人汽车、自行车等大众交通工具而言,具有运置大、低污染、低噪音、低能耗、高速度、低成本、占地少、舒适、全天候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替代的。在大城市应当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城市运输体系,才能解决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为城市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轨道交通不仅提供高效、优质的公 交出行服务,而且是一种集约化的交通方式,节约能源和土 地资源。大城市机动化进程加快,简单的拓宽道路的方法已无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公交专用道的利用能力毕竟有限,中心商业区土地资源可提供的地面交通供给正逐渐耗尽,利用开发宝贵的地下空间资

中华茶历史——唐朝篇

中华茶历史——唐朝篇 中华茶历史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唐代的茶文化因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出现一个繁荣景象。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茶饮的进一步普及和贡茶的发达密切相关,由于民间和宫廷的共同参与,掀起了一个高峰。唐代茶文化的主要表现 1全国性的“比屋之饮”唐之前在北方本来“初不多饮”,开元之后,北方许多地方“多开店铺,煎茶卖之”,这种“始臼中地”的饮茶风俗,很快与大唐文化一起“流于塞外”。饮茶地域性的消失,是饮茶文化作为全国文化出现的标志。饮茶人群甚为广泛,皇帝嗜荼,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文人嗜茶,僧人嗜茶,道士饮茶,军人饮茶,甚至“田间之问,嗜好尤切”。饮茶没有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一切人的嗜好。从作用来看,茶被看作生活的必需品,所谓“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人们对茶“溺之甚”,简直达到“穷日尽夜”的程度。没有饮茶的大普及,不会有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2饮茶器具完善有了一整套制茶、煮茶、饮茶的专门工具和成熟技术,突出表现在陆羽《茶经》的有关论述中。可见,唐代茶事是一门艺术,对茶叶的外形、色泽、茶水香味、滋味、煮水、茶具、柴火、饮茶环境和方式均有详细而严格的

规定。 ▲唐代鎏金天马流云纹银茶碾他们追求的是茶叶要好,制茶要精,煮茶要术,饮茶要美,要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3茶文学《茶经》面世标志着茶学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嗣后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虞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王敷的《茶酒论》、毛文锡的《茶谱》亦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塑造唐代茶学界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大批诗人用自己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数百首茶诗。这些茶诗或呕歌饮茶的美妙,或表达赐茶赠茶后的喜悦心情,或寄托对茶德的思考,凡此种种,都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和追求。唐至五代以茶诗为中心,包括茶散文等文学著作的大量出现,为茶抹上了浓浓的文化韵味。4茶画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箫翼赚兰亭图》是世界最早的茶画,画中描绘了儒士与僧人共品香茗的情景。阎立本另绘有《斗茶图》,形象地表现了唐代的饮茶风俗。初唐周防的《琴啜茗图》大约是当时宫廷仕女茶道的最早表现。 张莹的《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宫廷帝王饮茶的图画。佚名的《宫乐图》描绘宫廷妇女集体饮茶的场面。这些画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与场面描绘得比较具体、细腻。此外,杂著中也大量出现茶的内容。可见茶学家、诗人、文学家、画家、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都拿起自己的笔为茶文化的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