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

引力
引力

引力

王为民(四川南充龙门中学)

首先,力是一个在现代物理学中被遭到淘汰的概念,是物理学进化过程中被逐渐遗弃的符号。科学家发现物理现象背后是最小原理在操纵,上帝是一位精打细算精明节约的人,也是一个懒汉,他总是用最简单的办法管理物理现象。所以,科学家发现这个秘密后,无论是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都一概用最小作用原理表达。拉氏量和哈密顿量比力的概念更有用处。大统一理论只是增加拉氏量的书写长度,而一劳永逸。杨振宁和李政道写出了正确的弱作用拉氏量而解释了弱作用宇称不守恒定律。温伯格写出了正确的弱电统一理论的拉氏量而获诺贝尔奖。科学家的大统一理论就是在不断把所有力的拉氏量统一写在一个拉氏量中。这个拉氏量可以解释万物的相互作用。虽然,物理学家有时还提到力,但是,他们的方程式却没有一个经典力的表达式,其原因如上所述。

广义相对论相对论抛弃了万有引力的概念,代之以时空弯曲。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引力质量等效于惯性质量(有实验精确证明)。于是,引力等效于惯性力。即

GMm/r2 = ma

[m(引力质量)GM/r2 ]引力= [m(惯性质量)a]惯性力

爱因斯坦把牛顿万有引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成一个方程进行对应,得到一个等效概念。

为了推广这个等效性想法。爱因斯坦又利用了牛顿万有引力公式的另一表达式:泊松方程

△Φ=4πK

认为泊松方程的引力势和微分几何的度规张量gμν的16个分量对应,度规张量的零零分量就是泊松方程的引力势,并且泊松方程的引力势的二阶微分△对应里奇曲率张量Rμ

ν(也是16个分量),并且是度规张量的二阶微商。而泊松方程右边的标量物质密度对应能量动量张量的零零分量,于是,爱因斯坦头脑里就有了

里契张量→物质能量动量张量

的初步想法。

爱因斯坦进一步想到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要求物质能量动量张量的散度必须等于零(Tμν;ν)的要求,而,直接对里契张量进行散度却不等于零,为了等式两边平衡。于是,爱因斯坦想到度规张量有一个性质,其散度等于零。于是,爱因斯坦在里契张量一旁再加一项度规张量乘以一个常数的一项,结果成为爱因斯坦张量Gμν,而爱因斯坦张量的散度就等于零。于是爱因斯坦将两边平衡起来相等,只是要乘以一个常数k,这就是爱因斯坦引力方程。

Gμν=kTμν

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早年曾经与爱因斯坦一起工作,他曾用这样一句话概括广义相对论:“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史瓦西第一个求出爱因斯坦引力方程在静态、球对称情况下的精确解。其度规零零分量经过简单变化后和牛顿万有引力的引力势对应。

如果考虑带电、带磁、旋转、加速、加热等情况下的度规零零分量,经过变形,除了出现和牛顿万有引力的引力势对应的项以外,还出现了符号相反的斥力项,而且距离越小,其值越大,远远超过引力项,反之则随着距离的增大迅速减小,比起万有引力又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本人把这个现象叫做王为民万有引力修正定律,目的就是要在理论上明确反引力存在的理论根据。

其实,修正万有引力的项不止于度规零零项,在爱因斯坦能量动量张量中非零零项,同样影响其万有引力的大小,其作用的大小视具体情况而定。

其实,引力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中最弱,其余三种相互作用力是电磁力、强力和弱力。虽然引力最弱,但是,它规定了物质粒子的时空性质。

引力作为力,实际上是对自身资源或说是价值的一种严重浪费。因为引力是时空分区的执行者。

根据“正反王为民粒子白洞创生正反宇宙定律”,正王为民粒子白洞它严格限制正反粒子分别在正反宇宙中的演化,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联系,这是光锥的性质决定的。

真空量子涨落(起伏)产生正反王为粒子白洞以后。正王为民粒子白洞把时空区分为克鲁斯卡尔坐标系第一片区(物质宇宙)和克鲁斯卡尔坐标系第三片区(反物质宇宙)。

①物质粒子在物质宇宙演化为星云、星系、恒星、行星及其生命。反物质粒子在

反物质宇宙演化为反星云、反星系、反恒星、反行星及其反生命。

②反王为民粒子白洞视界可能永远没有离开正王为民粒子白洞视界,永远处于向

正王为民粒子白洞的克鲁斯卡尔坐标系第三片区(反物质宇宙)运动的状态中,那是因为白洞的距离和平坦的闵氏时空的距离长短没有直接的可比性,这就是说正王为民粒子白洞视界内部距离看起来很小,实际上按照相对论公式计算起来比闵氏时空的距离不知要大多少倍。正因为这个原因才有这样一种状态存在,也才可以让粒子白洞容纳按照平直时空不确定原理而不能容纳的诸如正反电子、正反中微子、正反夸克、胶子、中间玻

色子等等基本粒子的波长在其内部。

③当然,反王为民粒子白洞视界也可能能够离开正王为民粒子白洞视界,进入正

王为民粒子白洞的克鲁斯卡尔坐标系第三片区(反物质宇宙)。其实,处于不同运动状态的观者看到的结论是不同的。这就是相对论的相对二字本身的含意,而实际上大家都是对的,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

④当然,也可能因为正反粒子不对称,发生了反王为民粒子白洞衰变的可能。正

王为粒子是否也将发生衰变,目前,还不确定。这直接决定了它们的寿命长短。如果发生衰变,产生的新粒子能量是相当有限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失去了粒子白洞的基本属性,无法进行王为民粒子白洞的粒子辐射,为正反宇宙提供新的物质和能量,这有点象大爆炸理论大爆炸以后找不到引起大爆炸的奇点在什么地方一样。

其实,广义相对论除了有传统的水星近日点进动、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偏折、光波的引力红移作为证据外,还有引力波的观测实验作证据。

刘武青用天平测得旋转的陀螺重量变轻、充电电容器重量变轻、冯劲松加热物体发现重量变轻等为广义相对论及王为民万有引力修正定律的反引力项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

引力承担的角色与其它几种力有明显的区别。爱因斯坦想把引力和其它几种力统一为一种力,在我看来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完全没有道理。

引力模型资料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一、引力模型概述 引力模型源自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其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和两者之间的距离联系起来。20 世纪40 年代James Stewart 首次将引力应用于社会科学。而最早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是Tinbergen(1962),引力模型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离的函数。 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绝对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相对距离),并有若干具体 表述的统计形式(ITC,2000;Soloaga andWinters,2001)。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其大受欢迎应归因于以下几点: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通过学者的努力,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引力模型也被用于政策分析,例如对拥有共同货币的区域或优惠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动估计。 二、贸易引力模型理论基础 贸易引力模型不是首先从贸易理论中推演而来的,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因此,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在先,理论研究在后。但基于习惯,本文先介绍贸易引力模型的理 论基础。 Anderson(1979)指出引力模型与世界贸易模型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如假定来自不同地区的产品(进口品和国内产品)是不完全替代的(Armington 假设)。接着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引力模型框架与许多标准的贸易理论是一致的,如H-O 模型,垄断竞争模型。Helpman & Krugman(1985)明确表明,引力模型是来源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模型,垄断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预言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希望进口有别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商品,所以贸易流量就会与进口国规模(需求)和出口国规模(产品多样性)联系在一起。Deardorff (1998)表示,引力模型同样得自于不存在产品差异情况下的H-O 模型,他得出此结论的窍门就是放松了国际间要素价格相等的假设,这样国家间就可以专门生产差别产品。产品的不同在供给一方,消费偏好在需求一方,这样就暗示了引力方程,Deardorff强调引力类型贸易的关键是国家间生产差别产品,而差别产品是由垄断竞争企业提供(H e l p m a n 的假设)还是专门化生产(Anderson和Deardorff的假设)并不是关键。Eaton & Kortum(2002)建立了一个以李嘉图模型为基础的同质产品新贸易模型,这个模型的实质也是体现了一种引力关系。Deardorff(1995)指出“几乎所有的贸易模型都可以导出类似引力方程的结果,但它们成功的经验并不能证明什么,仅仅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 三、贸易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一)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二)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应用

重力的作用实验设计

重力的作用实验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 2.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3.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会根据图像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经历探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程,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力。重力知识对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节重点是重力的概念、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涉及质量和重力的测量、实验数据的

收集、分析论证等多个探究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 重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重物、重垂线、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用,重力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力。重力知识对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节重点是重力的概念、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涉及质量和重力的测量、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论证等多个探究环节,是本节课

(完整版)重力知识点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 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 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 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 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合力为0),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效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向任一方向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作用在同一 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 彼此平衡。注意:二力平衡的条件简单来说就是同体、共线、反向、同体。特别是“同体”和“共线”这个条件往往被初学者遗漏,而造成对二力平衡做出错误 判断。 很多事例表明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是会变化的,有的由静到动,有的由动到静,有的由快变慢,有的由慢变快,还有的改变物体原始运动方向 做曲线运动。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可相互抵消(合力不为0),我们就说这两个不 力平衡,也叫非平衡力。

中国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贸易量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融入全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中国对外贸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其中,出口总额15778亿美元,年均增长17.2%;进口总额 13962亿美元,年均增长16.4%。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1%,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由此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非常迅速,并且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中国贸易量变化的研究非常必要。 一,建立模型 本文选取引力模型的主要基本指标,来验证中国贸易和其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引力模型等式显示了ij两国的GDP总量,和两国之间的距离。其中T代表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量。Y代表了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说明了两国之间的距离,在本文中用两国之间的首都距离代表。由于引力模型基本公式是非线性公式,将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变成线性等式: 二,数据来源 鉴于中国在2012年的GDP总量是定值,故没有加入计算。本文选取2012年和中国贸易量较大的18个国家作为样本,其中中国和各个国家的贸易额来自中国国家商务部的2012年1-12月进出口数据;各个国家的GDP总量来自于IMF 的统计数据;各国到中国的距离以各国首都到北京的距离测算,来自于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8b1356715.html,。 三,引力模型的回归分析 本文收集了中国和18个国家在2012年的贸易总量,各个国家的GDP总量,和两个国家的距离。

整理力(力-弹力-重力)实验探究练习

力力弹力重力实验探究练习

第三章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B .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C .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 D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 2.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心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 B .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 C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D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3.如图所示,重为100N 的物体在水平向左的力F=20N 作用下, 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滑行。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为0.2,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A .0 B .40N ,水平向左 C .20N ,水平向右 D .20N ,水平向左 4.张明同学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张明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 ) A . f1方向竖直向下,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 = f2 B . fl 方向竖直向上,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 = f2 C . f1为静摩擦力,f2为滑动摩擦力 D . f1为静摩擦力,f2为静摩擦力 5.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大小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增大 B .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 C .两个分力夹角小于180°时,合力大小随夹角减小而增大 D .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 6.有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它的受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D .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7.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有( ) A . 重力、支持力 B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 . 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 D . 重力、压力、下滑力、摩擦力 8.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 的木 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推力 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 。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1N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0N D.木块受到的合力为1N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全集万有引力

五、万有引力 1、开普勒三定律: ⑴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⑵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⑶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对T 1、T 2表示两个行星的公转周期,R 1、R 2表示两行星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则周期定律可表示为32 312221R R T T = 或k T R =3 3,比值k 是与行星无关而只与太阳有关的恒量 【注意】:⑴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只不过此时k T R =33 ‘ ,比值k ’ 是 由行星的质量所决定的另一恒量。 ⑵行星的轨道都跟圆近似,因此计算时可以认为行星是做匀速圆周运动 ⑶开普勒定律是总结行星运动的观察结果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它们每一条都 是经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 例题:飞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 ,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的某一点A 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地球表面在B 点相切,如图所示,如果地球半径为R 0,求飞船由A 点到B 点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依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飞船绕地球做圆周(半长轴和半短轴相等的特殊椭圆)运动时,其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周期的平方的比值,等于飞船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其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周期平方和比值,飞船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 2 R R +,设飞船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一、知识网络 二、 画龙点睛 概念

【大学物理实验】扭秤法测万有引力常数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 能动学院 装备02 张宏宇 2011年12月20日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 扭秤法测万有引力常数 第 1 页 共 8 页 系 别___能动学院 ______________ 实 验 日 期 2011年12 月 20 日 专业班级___装备02__组别_____________ 实 验 报 告 日 期 2011年12 月 20 日 姓 名___张宏宇_______学号_2010037047____ 报 告 退 发 ( 订正 、 重做 ) 同 组 人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___ 教 师 审 批 签 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扭秤摆动中求平衡位置的方法。 2.掌握如何通过卡文迪许扭秤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 二.实验仪器 卡文迪许扭秤,激光发射器,光屏,米尺,秒表,电源。 三.实验原理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间距为r, 质量为 m 1 和m 2 的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 方向沿着两球中心连线,大小为 2 2 1r m m G F (1) 其中 G 为万有引力常数。 实验仪器如卡文迪许扭秤法原理图所示。卡文迪许扭秤是一个高精度的仪器,非常灵敏,为保护仪器和防止外界干扰影响实验测量,扭秤被悬挂在一根金属丝上,装在镶有玻璃板的铝框盒内,固定在底座上。

实验时,把两个大球贴近装有扭秤的盒子,扭秤两端的小球受到大球的万有引力作用而移近大球,使悬挂扭秤的悬丝扭转。激光器发射的激光被固定在扭秤上的小镜子反射到远处的光屏上,通过测量光屏上扭秤平衡时光点的位置可以得到对应的扭转角度, 从而计算出万有引力常数 G 。 假设开始时扭秤扭转角度00=θ,把大球移动贴近盒子放置,大小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小球受到力偶矩Fl N 2=而扭转,悬挂扭秤的金属丝因扭转产生与力偶矩N 相平衡的反向转矩)2/('θK N =,扭秤最终平衡在扭角θ的位置: 2/d GMm F = )2/(2θK Fl = l d GMm K 2 4 =θ 其中 K 是金属悬丝的扭转常数,M 是大球的质量,m 是小球的质量,d 是大球小球的中心的连线距离,l 是小球中心到扭秤中心的距离。 由转动方程可求得悬丝的扭转常数:通过转动惯量I 和测量扭秤扭转周期T 就可以得到金属丝的扭转系数K 2 2 4T I K π= 假设小球相对大球是足够轻,那么转动惯量22ml I =,因此扭转角

世界上有违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地方

一个违背牛顿万有引力的地方 美国的圣克鲁斯镇,这里有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海滨城市旧金山驱车南行,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圣克鲁斯镇,再驱车约5分钟,就会到达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人们称为"魔鬼地带",面积约1.7万平方米.这里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奇怪的是,这林中的树木,如同遭遇12级台风侵袭一样,都向着同一个方向大角度倾斜,就好像向日葵永远朝着太阳长一增,亘古不变。在这片森林中,其中就有两块神奇的魔板石和两座神秘的小木屋圣鲁克斯镇位于北纬30度,是大自然赋予了它的神秘,它“严重”违反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地球重力磁场在这个弹丸之地突出的异样表现,令众多的科学家为之困惑。 神秘地带的入口处,有两块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的青石,这两块石板仅相距约40厘米。看上去,这两块石板与普通石板没有区别,可一旦有人站上去,奇异现象马上就会出现,其中一块能使人显得高大,而另一块却会令人变得又矮又胖,人能随魔石一样变幻着.当时有人怀疑石块有高低,于是有人拿出水平仪测量,可结果两块石块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也有人拿卷尺测量人站在石板上的身高与站在其它地方的身高,结果完全一样.这看上去人体的增高与缩小,究竟是人们的视觉失错,呢?还是其它原因? 接着进去小木屋,这时要小心些才好,屋里立刻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向你袭来,似乎要把你推到重力的中心点去.敏捷的人虽然可以就近抓紧把手,与这股力量抗争,但不出10分钟,就会使你感到头昏眼花,像晕船一般难受.在小木屋里,人们可以在没有任何扶持工具的情况下,自然地站在房子的板壁上,甚至可毫不费力地在板壁上自由自在地行走,有点像中国的飞檐走壁. 解释:头昏眼花,晕船都是血液流动阻力太大。根据电磁力与引力的统一的原理,万有引力是电磁力,电磁力也万有引力。血液是电介质,在强大的大地电磁力作用下,血液供应不到大脑上所以就有前面的现象。如果小木屋内的电磁场是均匀,即电磁场沒有梯度,那么人在地面上受的电磁力与板壁所受电磁力是一样,那么,人就可毫不费力地在板壁上自由自在地行走。 在相邻的另一间小木屋,横梁上悬挂着一条铁链,铁链的下端系着一个直径25cm,高约5cm的盘状圆形物体,看上去沉甸甸的,犹如台钟的钟摆.奇怪的是,将这个"钟摆"向一个特定方向轻轻一推,甚至微微碰一下,就能摆动起来,相反,人若往反方向推即使用劲推,"钟摆"也 动不起来.更有趣的是,这个"钟摆"的摆动十分奇怪,每过五六分钟,它会自然划起圆圈来.至 今这些现象的原因,科学家们还无法解释清楚。 解释:地球是电磁场,且地球各点的电磁场大小和方向都不同和变化的,但变化不会很大。但某些很小局部地方电磁场确实不同,有些地方电磁场大,有些地方小,有些地方的电磁场方向变化很大,有些地方则不变,钟摆顺着电磁场方向用的力小,反之逆着电磁力的方向就大。如变化的电磁场可测量铁链对地的电压,铁链上会产生涡流,在电磁场作用当然就运动,就电机一样。这个地方的电磁场是周期性的变化。 圣鲁克斯镇的神奇魔板石、诡秘的小木屋,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同时也赢得了世人的关注。科学家们陆续来圣鲁克斯镇,对此进行了周密地勘测。 有人认为是人的“视觉”产生误差而造成的。 物理学家认为:这很可能是“重力移位”现象,他们根据“万有引力”学说,认为物质结构的密度很大,则引力越强。在坡顶端地下,很可能有一块密度很大的巨石和空洞,引起了这种奇特的现象。但这个引起“位移”的物质至今并没有找到。 在英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的克罗伊山公路中,也有令人迷惑的现象。从北部驶向这座小山,会遇到离奇事,司机眼看前面道路向下倾斜,总以为车辆会加快,因而把车速降低,结果汽车嘎的一声完全停止。事实与表面现象相反,那条路并非下坡路,而是上破路。从南部来的驾驶人也同样产生颠倒混乱的感觉。他们以为是向上坡行驶,于是加速,结果发现车子比预期的速度快得多,其实那条路是“下坡”路。 曾有人认为,那地方周围的岩石含有大量铁质,存在磁场,感应出磁力,因而产生强大的引力,将汽车拖上山坡。但这个说法现在也遭摒弃。有人认为,此种感觉是视觉假象,或由当地的特殊地开造成,或由于地球磁场发生局部变化。 无论是奇魔板石、奇异的怪坡、还是诡秘的小木屋,科学家们都无法解释清楚,因为他们完全背离了万有引力定律。因此,美国的圣克鲁斯镇不仅吸引了全世界的游人,更引

贸易引力模型

2005年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 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 论文题目: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作者:韩剑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韩剑[1] 摘要: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当今国际贸易的最新前沿理论,在实践中,产业内贸易对于促进一国贸易乃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产业内贸易的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作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与经济总量、人均收入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呈正相关,与规模和收入差异、地理距离呈负相关,实证结论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选择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引力模型、产业内贸易、双边贸易 战后科技进步的加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国际分工由原来的垂直型分工逐渐转化为水平型分工,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也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在这种转变中,由于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本与技术存量的差异等因素,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相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出于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上的相似性,其双边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不同类型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则更多的受要素禀赋影响,接近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相对变化,一国产业内贸易的国别结构也将出现动态调整,进而对其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产生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本文从国家特征揭示出产业内贸易变化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与潜在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联系,积极发展双边产业内贸易,从而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选择贸易政策提供一个理论依据。 1、理论述评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当今国际贸易的最新前沿理论,并处于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发展中。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经过了70年代中期的经验研究和80年代的理论研究,建立了一套解释同一产业内产品双向流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迪克西特(Dixit,1977)、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77)、克鲁格曼(Kmgman,1990)、赫尔普曼(Helpman,1981)、布兰德(Brander,1991)等经济学家结合现代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理论,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主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同时以格鲁贝尔与劳埃德、阿奎诺(Aquino,A.1978)、伯格斯特朗德(Bergstrand,J.H.,1983)、格林纳韦(Greenaway,1987)为代表的学者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各自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模型,为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伴随计量工具的大量运用,越来越多的有关产业内贸易的文献集中于对产业内贸易因素的研究。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很多,既有国家层面的(country specific)特征,包括国家规模、人均收入水平、经济一体化,也有产业层面的(industry specific)特征,如产品差别化、规模经济、市场结构等。在研究双边产业内贸易时,由于更多的涉及宏观层面的内容,因此抽象掉产业层面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中,国民收入水平是最早被考察的一个变量。林德(1961)的需求相似理论早就阐述了收入水平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他认为,相同的收入水平容易 [1]韩剑,男,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E-mail:icedsword@https://www.360docs.net/doc/8b1356715.html,

万有引力实验报告

扭秤法测引力常量 (本讲义材料主要来自清华基础物理实验讲义和中国科技大学的物理实验教材) 1.引言 扭秤法测引力常量是著名的经典物理实验之一,为了确定引力常量G的数值,1798年,卡文迪许(Cavendish)用扭秤法测量了两个已知质量的球体之间的引力,成为精确测量引力常量的第一人。19世纪,玻印亭(Poynting)和玻伊斯(Boys) 又对卡文迪许实验做了重大改进。 目前,引力常量公认为6.672 59?10-11 N?m2/kg2。 测定引力常量G的意义是极大的。例如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推算出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能够定出G的大小,则根据上述计算和观测结果就可以确定地球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卡文迪许是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算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的物质信息。 由于G是一个非常小的量,普通物体之间的引力非常微小,因此卡文迪许实验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非常精细与精致的实验。尽管200年后的今天,科学技术和测量手段大大提高,但这一实验的构思和方法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 本实验的目的如下: 1) 观察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现象,学习和掌握卡文迪许型扭秤测引力常量的方法。 2) 试测量(万有)引力常量G。 图1 卡文迪许型扭秤外形图图2 扭秤主体结构示意图 2.实验仪器 卡文迪许型扭秤,半导体激光器(前端带有调焦透镜),秒表,卷尺,坐标纸。 卡文迪许型扭秤外形图如图1所示。扭秤装在镶有玻璃板的铝框盒内,固定在底座上,扭秤的内部主体结构图见图2。长约16cm的铍青铜扭转悬丝⑥,通过连接片与上螺杆⑤和下螺杆⑦相连接。①是上螺杆的锁紧螺母,②是悬丝的转角调节螺母,用于调节扭秤的平衡中心位置。③是调节悬丝上下微动的调节螺母,④是上螺杆固定的锁紧螺钉。在下螺杆上装有反光小镜⑧和相距10.0 cm、质量m=20.0 g的两个小铅球⑨。⑩是减缓悬丝摆动的阻尼板。在仪器侧面有旋钮⑾,逆时针转动可以向上举起扭秤,使悬丝处于松弛休息状态。在底座上有放置铅球的可旋转支撑架⑿,可使铅球移近或离开小铅球⑨,在底座下面装有调整仪器水平的三个调节脚⒀。 3.实验原理 图3是扭秤结构原理图,悬丝下吊一横杆,杆端各有质量为m=20.0g的小铅球, 球心距为2d0。当质量为M的大球靠近小球时,万有引力使小球移近大球, 从而使悬丝扭转。测出平衡时悬丝扭转角即可得 出引力大小。

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

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 【原文出处】浙江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杭州 【原刊期号】200206 【原刊页号】17~20 【分类号】F52 【分类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xx02 【标题】 【作者】刘青峰/姜书竹 【作者简介】刘青峰,男,1967年生,宁波大学商学院硕士生。 姜书竹,男,1977年生,宁波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内容提要】本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验证了决定中国2000年双边贸易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国民收入水平、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对策建议。 【摘要题】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对外贸易/双边贸易/贸易安排/贸易引力模型【正文】 构建一个适当的分析框架来考察我国与贸易伙伴的双

边贸易状况,分析制约双边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扩大双边贸易的对策,可为我国政府制定扩大双边贸易的措施、为企业开拓潜在的国际市场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参考。本文的分析框架采用了“贸易引力模型”,所选取的数据是中国2000年3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及相关的数据,在模型拟合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一、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贸易引力模型最初出现在Timbergen(1962)和Poynohen(1963)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所作的研究中。基本模型是 Tij=A·(Y[,i]Y[,j]/D[,ij])(1) 其中T[,ij]是双边贸易额,为进出口的总和;Y[,i]是国家i的GDP;Y[,j]是国家j的GDP;D[,ij]是国家i和国家j的距离;A是比例常数。 该模型的思想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的相互吸引力与他们质量的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进而设想:两个国家的贸易量与它们的经济规模之积正相关,而与两国之间的空间距离负相关。 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的改进。比较著名的有Helpman(1987)和Deardorff(1995)的研究。前者涉及Anderson(1979)、Krugman和Helpman(1985)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自引力模型被引入国际贸易领域以来,由于其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该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同时,由于服务贸易的崛起,将引力模型应用于服务贸易领域也开始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引力模型理论基础的争论以及其在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试图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引力模型的应用厘清略思路。 关键词:引力模型理论基础实证研究 引力模型概述 引力模型源自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其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和两者之间的距离联系起来。20世纪40年代James Stewart首次将引力应用于社会科学。而最早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是Tinbergen(1962),引力模型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离的函数。 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绝对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相对距离),并有若干具体表述的统计形式(ITC,2000;Soloaga and Winters,2001)。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其大受欢迎应归因于以下几点: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通过学者的努力,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引力模型也被用于政策分析,例如对拥有共同货币的区域或优惠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动估计。 贸易引力模型理论基础 贸易引力模型不是首先从贸易理论中推演而来的,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因此,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在先,理论研究在后。但基于习惯,本文先介绍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Anderson(1979)指出引力模型与世界贸易模型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如假定来自不同地区的产品(进口品和国内产品)是不完全替代的(Armington假设)。接着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引力模型框架与许多标准的贸易理论是一致的,如H-O模型,垄断竞争模型。Helpman Krugman(1985)明确表明,引力模型是来源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模型,垄断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预言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希望进口有别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商品,所以贸易流量就会与进口国规模(需求)和出口国规模(产品多样性)联系在一起。Deardorff (1998)表示,引力模型同样得自于不存在产品差异情况下的H-O模型,他得出此结论的窍门就是放松了国际间要素价格相等的假设,这样国家间就可以专门生产差别产品。产品的不同在供给一方,消费偏好在需求一方,这样就暗示了引力方程,Deardorff强调引力类型贸易的关键是国家间生产差别产品,而差别产品是由垄断竞争企业提供(Helpman的假设)还是专门化生产(Anderson和Deardorff的假设)并不是关键。Eaton Kortum(2002)建立了一个以李嘉图模型为基础的同质产品新贸易模型,这个模型的实质也是体现了一种引力关系。Deardorff(1995)指出“几乎所有的贸易模型都可以导出类似引力方程的结果,但它们成功的经验并不能证明什么,仅仅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 贸易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贸易的引力模型分析

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贸易的引力模型分析 田贞余 [内容摘要]利用引力模型将中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香港地区出口的实际值 与模型估计值进行比较,发现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 香港地区贸易联系密切,从一个侧面说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具有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引力模型;转口贸易;板面数据 作者简介:田贞余,男,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深圳518060 我国香港地区具有优良的港口,位居亚太地区要冲,背靠中国大陆,又是自由贸易港,香港地区利用这些条件向世界各国发展转口贸易,成为转口贸易大港。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提供的数据计算,2003年,香港地区进口商品18058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消费4946亿港元,转口16207亿港元;转口商品占进口商品的比例达到7216%。 在香港地区的转口贸易伙伴中,我国大陆无论从转口货物来源地还是转口目的地来看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香港地区与我国大陆的转口贸易额远远超过香港地区与其它国家(地区)的转口贸易额,可见我国大陆对于香港地区成为一个转口贸易大港起着重要作用(见表1)。我国大陆生产的商品通过香港地区转口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产品也经过香港地区转口到我国大陆。香港地区已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贸易的桥梁。 表12003年香港地区的主要转口贸易伙伴 位次 按转口目的地按转口货物来源地 国家(地区)贸易额(百万港元)国家(地区)贸易额(百万港元) 1中国大陆705,787中国大陆967,104 2美国285,084日本161,231 3日本91,154台湾107,144 4德国51,369美国63,158 5英国49,625韩国57,000 6台湾38,616马来西亚33,933 7韩国34,336德国26,583 数据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责任编辑:潘德平 收稿日期:20051411

趣味实验探究----重力

温馨提示:本讲实验不在讲义中呈现,详见视频!! 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降落。 这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能把它们拉向地面。 一、重力的产生 趣味实验探究----重力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地面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只有静止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 ·与地球不接触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奔驰的列车不受重力作用 ·地球周围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与其运动状态无关 二、重力的方向 1.判断重力的方向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从理论上说竖直方向就是垂直于水平面(海平面)的方向。 2.想一想: ·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的重力方向 ·起伏不平的路面上的汽车在不同地点的重力方向 3.应用:利用重垂线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窗台等是否水平(可用三角板加重垂线)

三、重力的大小 实验一: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 实验结论: 1.实验表明: 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9.8N/kg,是个定值。 如果用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比值9.8N/kg(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牛顿)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可以写作: 粗略计算时,g的值也可以取做10N/kg。 练习 1.一只苹果质量200g,则所受重力为多少? 2.一载重汽车及其货物总重4.9×104N,则能否通过限重为6t的桥梁?

3.在一般情况下g为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值仍有差异,右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⑴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_; ⑵g值差异最大的两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四、重心 1.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 ⑴重心是等效作用点。 重心不是重力实际作用点,也不是物体最重的点。 ⑵重心的位置跟物体形状和质量的分布有关系 2.找重心 ·质量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支撑平衡找重心。 ·悬挂法找重心: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确定。 重心是否一定在物体上? ·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唱片的重心在它的圆心上。

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及意义

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及意义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苹果的落地引起了牛顿科学的遐想,在通过大量数学计算后推导出了著名万有引力定律。 然而万有引力定律的确立,却并非牛顿一个人的功劳。在牛顿研究万有引力之前,已有不少人从事这个问题的研究,如第谷、开普勒。此外和牛顿同时代的科学家,如胡克、哈雷、惠更斯、伦恩等,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也有贡献。正如牛顿本人所说:“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因为我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花费多年时间进行观测行星,编制了篇幅庞大、高度精确的星表。而后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开普勒对第谷的星表进行整理研究,最终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这些对于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惠更斯的向心力公式,胡克、哈雷、伦恩重力问题的研究都给予了牛顿不少启发。 1665-1666年,因为瘟疫流行,牛顿从剑桥大学回到家乡。而看到苹果偶然落地引发了牛顿思考引力问题。之后1684年,牛顿做了《论运动》的演讲,明确叙述了向心力定律,证明了椭圆轨道运动的平方反比关系。此后不久,又在一篇关于物体在均匀介质中的运动的论文中定义了质量概念,并探讨了引力与质量的关系。这些将牛顿引向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牛顿设想了从高山上平抛一个铅球的理想实验,他认为当发射速度足够大时,铅球将可能绕地球运动而不再落回地面,指出月球也可以由于重力或者其他力的作用使其偏离直线形成围绕地球的运转。牛顿通过一个靠近地面的“小月球”的运动的思想实验,论证了“使月球保持在它轨道上的力就是我们通常称的为‘重力’的那个力。” 接着,牛顿根据向心力公式和开普勒三定律推导了平方反比关系。牛顿证明,由面积速度定律可以得出物体受中心力的作用,由轨道定律可以得出物体这个中心力是吸引力,由周期定律可以得出这个吸引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并且通过同磁力的类比,得出“这些指向物体的力应与这些物体的性

贸易引力模型_来自中国的实证与启示

2006年第4期经济经纬 ECONOM I C S URVEY N o.4 2006 贸易引力模型:来自中国的实证与启示 张 昱,唐志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摘 要:作者在采用并修正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决定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GDP总量)、人口、空间距离和贸易政策等,并通过Be ta系数检验证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贸易潜力分析,说明中国目前应当充分重视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同时积极调整贸易结构,改善贸易增长方式。 关键词:贸易引力模型;贸易潜力;B eta系数 作者简介:张昱(1971-),女,湖南株洲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唐志芳(1981-),女,湖南安仁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04级研究生。 中国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4-0044-04收稿日期:2006-04-03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适当的分析框架来考察我国与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状况,定量估计和分析影响双边贸易的因素,并从总量上测算我国的贸易潜力,从而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本文采用 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30个最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及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关于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Trade Gravity M ode l)是在国际贸易研究中分析双边贸易流量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两国或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与这两国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者间的空间距离成反比。模型的基本形式是 T ij=AG i G j/D ij 其中T ij是双边贸易额,为进出口的总和;G i是国家i的GDP;G j是国家j的GDP;D ij是国家i和国家j的距离; A是比例常数。 尽管表述形式比较简单,但是由于贸易引力模型在解释双边贸易问题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可以解释很多传统经济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所以自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后,许多学者对该模型进行了扩展性研究,例如L i n ne m ann[5](1966)将人口变量加入引力模型,这些研究使得贸易引力模型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贸易引力模型的形式逐渐趋于完善。 二、中国双边贸易引力模型的建立 本文将以过去的学者对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为基础,根据中国双边贸易的实际情况,试图建立反映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基本的国际贸易引力模型的自然对数形式一般表述为: l n T ij= 0+ 1lnG i G j+ 2lnD ij+ (1-1)式中 0为常数项, 为随机误差项,系数 1和 2反映了T ij对G i G j和D ij的弹性。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同时考虑到中国具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且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等的基本情况,在模型(1-1)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新的解释变量,并作必要的修正,建立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该模型对模型(1-1)的扩展和修正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除了GDP和距离这两个基本变量外,引入人口作为解释变量。L i n ne m ann的引力模型包括了人口变量,但有一些学者坚持认为应采用人均GDP来代替人口变量,因为人均GDP除了包含人口规模的基本内涵外,还反映经济发展程度,代表性需求水平和要素禀赋比例等。作者在分析中试采用人口变量代替人均GDP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 引力模型是应用广泛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它以牛顿经典力学的万有引力公式为基础,这也是引力模型名字的来由。引力模型已经被很多学者专家研究拓展,并且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如研究空间布局、旅游、贸易、城市分析、交通、市场营销、企业区位、考古、高校招生和生物迁徙等领域。我认为不同领域的引力模型以及万有引力模型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考虑的因素不同,导致模型的变量不同,不同领域的模型也就不一样。 我觉得引力模型是一个比较简单应并且有很大用处的模型,因为引力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基本形式保持不变,只要对万有引力公式中的质量G和半径r参数的定义做出适当的改变,就可以将引力模型应用到不同的问题。比如在贸易领域中质量就是各自的经济规模(GDP),而半径就是两地的距离。在市场分析领域中质量就是两地的人口数量,半径就是两地的距离。所以这个模型能很方便的应用到很多问题上,其基本形式都以万有引力公式为基础。随着经济地理学家的关注,引力模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领域中。下面我将比较详细的介绍引力模型在贸易领域中的应用。 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与其理论不同,不是先从各种贸易理论中推演出来,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即先有实证研究后是理论研究。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于国际

贸易领域的是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n T i n b e r g e n(1962),他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离的函数。这个模型认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单向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绝对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相对距离)。 其简单的引力方程表达式为(Deardorff,1995)。引力方程表示双边贸易流量与两国经济总量成正相关,而与两国经济中心的距离成负相关。 M ij=A Y i Y j/D ij 引力方程Mij表示国家i、j间的双边贸易流量,Yi、Yj分别表示i、j 国的GDP,Dij表示两国的经济中心距离,A为比例常数。 为了方便估计该模型基本表式为:M ij=aY i bY j cD ij dA ij e。其对数表达式为:ln M ij= lna+blnY i+clnY j+dlnD ij+elnA ij。其中:M ij表示一定时期i国从j 国的进口额,Y i Y j分别为i,j两国在该时期的GDP, D ij为两国之间的距离,A ij为其他影响两国贸易的因素。 引力模型在我国贸易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泽松《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2000)、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2001)、骆许蓓《论双边贸易研究中重力模型的距离因素》(2003)等分别应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众多影响我国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因素。金泽松(2000)在其《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一书中用最简化的引力模型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水平和增长率差异、世界市场竞争程度、地里邻近程度、政治关系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