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一、为什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把新理念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就目前而言,课程改革注重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创新,力求和新的教学思想相融合,二是改革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改革流于层面的问题。后者,往往成为忽视的点,也恰恰应该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因为,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一次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从实际情况看,它拥有者这样不容忽视的优势:

1、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僵局,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正襟危坐,按照高矮或成绩优劣排座,面对教师,聆听教诲。在空间和活动力度上备受约束和限制,学生的思维和交流能力不能被最大程度地受到重视。尽管现在随着新教学思想的深入,老师们已经逐步淡化自己的课堂霸权定位,努力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但是,在传统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愿听不愿说”“愿记不愿议”的思想并没有改变。偶尔在老师的引导下,也开始班内交流或同桌交流,但是交流仅仅流于层面,且偏重于单项交流,并没有思想撞击产生的火花,更谈不上人人积极参与学习的激情。

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每个人都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大家都能平等地对问题发表看法。学生面对的是组内同学,他们没有担心自己出错带来的心里压力,也淡化了教师无形中带来的发言障碍,于是,他们完全可以大胆发表看法。可以说,这样的交流是建立在平等和互助基础上的,真正地让学生找到了做学习主人的感觉。

2. 树立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信心,形成“让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课堂模式上,得到老师关注的和享受展示机会的,似乎永远是优等生。他们作为班级的“宠儿”,在教师的潜意识里,得到了很多独特的关爱。而更多的中等生和后进生,则成为听众或观众,随着习惯的养成,他们也慢慢消失了学习的兴趣,减弱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入初中以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一个班集体好像只有几个优秀生浮在水面,更多的学生则显得精神消沉,成了一滩死水。令人头痛的畸形发展,其实正是源自老师习在传统课堂模式上习以为常的教导和引领。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给中等生表现的机会,给后进生发言的权利,一旦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他们都会或多或少地做出努力。何况小组学习,老师不能再拉着一些优秀生做知识讲解的速跑,学习的节奏快慢,中等生和后进生也有了掌控的权利,可以让他们的思考跟上学习的步伐。另外,每组里有了优秀生的辅导和指点,解决了老师不能面面俱到辅导的弊端,从细微处及时消除中等生后进生学习中的障碍,这对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符合现在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长久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这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做出的正确引导。在当今社会,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合格公民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一种良好素质。

“合作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倡导合作学习的最佳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现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推崇,并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

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在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中小学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

在国内,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正得到很多勇于改革者的青睐。杜郎口中学,就是因为较为成功地采用这种课堂学习模式,而取得骄人的成绩,一跃成为全国农村中学教改的先锋军,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和影响。前一段时间,到商丘兴华中学参观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令人震惊,小组交流热烈而有序,学生们能大胆而准确发表自己的观点,思路敏捷,观点独特,显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而这一切,正源于兴华学校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推广。现在,全国很多学校已经开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加速了课堂改革步伐,效果立竿见影,学生的学习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全面的操作体系。在对初二两个班进行的课改尝试中,做了以下考虑和设想。

(一)小组的建立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人。依据学习基础,每组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除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老师还需要考虑每组成员的性格差异和人际关系,争取让每个小组成员间形成性格互补和团结和谐的关系。今后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2、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开展有效的学习。同时,组长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4人小组内,除了组长外,还设置了一名副组长,一名发言人,一名纪律委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副组长主要帮助组长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特殊情况下能准确而快速地记录本组讨论成果;发言人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纪律委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正常交流环节,避免出现偏离话题的现象,同时代表本组举手争取展示机会。这样的安排,让每位学生都感觉自己在组里的重要地位,也树立一种主人公的意识,就目前来看,原来不愿学习的学生,也能认真参与小组讨论,并积极为本组集体展示而表现自己。组内分工落实后,要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用三节课左右的时间专门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

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通过培训,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初步感受合作学习过程,为真正的小组合作活动作好“热身”。

(三)用心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面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与研究后的发现与困惑时,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意见产生分歧时,可以安排合作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2)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有利于每个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3)在学生单独学习遇到困难时,倡导学生合作,使学生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必要性。教师在备课时,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或意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怕出现混乱的局面。当教师面对教学意外时,必须镇静从容,及时引导,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措施。

(4)尽力提供全组参与表现的机会。如朗读课文,可以让全组合作完成串读。如参加班级比赛,可以先让组里进行交流讨论,鼓励他们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组里集体成果。从而增加团体的凝聚力,树立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

(四)合理进行小组评价

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可以把握以下几点:

(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意从以教师评价为主向以自我评价为主逐步过渡,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

另外,定期进行诸如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小组长、最佳学习伙伴、最快进步奖等评选活动,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使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从而达到由个人目标的达成促进小组团体目标的达成。三、当前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在初二(1)(2)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发现两个班的语文学习状况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课堂上,每个组的学生基本上能紧跟学习的思路,很少出现开小差或者不动笔不学习的现象。在组里进行活动时,学生能认真对待,听写字词,谈论问题,合作读书,都进行得有条不紊。连那些学困生,也能改正原来置若罔闻的学习状态,参与到学习的氛围里来。

对学习中老师提出的难点,在交流中,学生能挖掘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生回答的质量看,合作交流,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因为增加了小组间的竞争意识,争取发

言机会和展示机会的情况,比原来有了很大的好转。

调查问卷里,大多数学生适应和喜欢这样的学习模式。宽松的氛围,融洽的合作,让课堂不再成为学生沉闷的空间,而是轻松学习的场所。课堂上,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但是,由于这样的探索刚刚开始,学生和教师都还不能完全灵活运用和驾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发现了一些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

首先,是如何激发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组里,有很多学生只是听众,还不能积极大胆发表自己的理解,原因是学生还不习惯这样讨论,多年的拘谨依旧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方式,另外,可能有的学生对问题缺少必要的感悟和领会能力,面对问题,他们感觉无话可说。

其次,要考虑如何加强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每个小组不能孤立于整个班级学习之外,组之间如果能适当进行合作与竞争,应该对课堂浓郁学习氛围的营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能保持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长久热情。这个方面,还需要一个恰当的管理引导机制。另外,个别组开展的讨论还显得简单和肤浅,甚至互相看看参考书,偶尔交流几句就应付了。这样的学习状态,和小组成员的关系以及组长的协调能力有关,要加强正确引导,对组长进行单独培训,逐步让组里的活动走向正常化。

没有任何课堂改革能轻松打开陈旧的局面,也没有任何课堂改革不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拉开序幕,就让它慢慢演绎属于自己的故事。但愿,这个故事能有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结局。

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例谈

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例谈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并通过实验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明显成效,并据此分析得出结论:分组教学能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差生的英语成绩,较好地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 关键词:合作学习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主体作用 一、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70年代末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它是按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活动能力、交往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或个别特点等各种不同因素合理搭配(4―6人)分为若干个小组,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或完成的情况来作为奖励依据(王淑芳, 2007)。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欢迎,这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富有创意和实效。近几年,通过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我校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分组联动,合作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乐学会学,各施所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实验选取笔者所教的两个自然班共85人为研究对象,期中实验班42人,对照班43人,两个班使用同样教材,每周均为5个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笔者从2012年10月份(初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之后开始在实验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而对照班只是按以往的常态课进行教学。因此可以把初一上学期英语期中考试的成绩作为前测数据输入SPSS系统中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确认两个班的学生在实验前的英语学业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从表1和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分分别是49.591和51.293,实验班略低于对照班,但差别不大。从表2可以看出?t=0.352,Sig.= 0.726,显著性检验的值大于0.05,说明两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二)测量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实验前测、实验后测的成绩作为实验数据,应用SPSS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探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业水平有无显著作用,并据此得出结论。 三、教学案例 分组之前,对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了解他们英语知识究竟掌握多少,实际运用能力有多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如何。在此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得方法研究随着社会得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得重视。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得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学习得作用呢?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得功能,分好小组就是前提。合理得构建学习小组,既就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得基础与前提,也就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得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得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得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如果就是4人一小组,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得差异性与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教师应把学生得个别差异瞧成一种积极得教育资源,实施动态分组教学。还可根据学生得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得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得凝聚力。 二、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得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得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得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她人进步得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她同学得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得小组带头人得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

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就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得组织者,就是教师得得力助手,就是联系教师与 全班学生得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得效率与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得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得学生。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与展示得机会。在4人以小组内,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得组织与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得掌握情况;记录 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得 同学担任;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得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 强得同学担任;操作员主要负责小组中得操作工作,要求心灵手巧得同 学担任。组内分工落实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得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得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得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得责任感与学习得积极性。 三、做好各个小组得培训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得目得就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得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得喜悦。因此培训学生得合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就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得探索、发现,清楚得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就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得习惯,从别人得发言中得 到启发,收获更多得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她成员认真倾听得好习惯;三就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得相同点、不同点,能

浅谈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而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生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冲突。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特点 1.合作学习是课堂互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组合作能

够增进生生合作,提高合作能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为了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每个小组的人数以4到6人为宜。以我们班为例,我班共有62人,按各自学习接受能力,合作探索精神语言表达能力为标准,争取每个小组都有优等生,也都有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这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优等生锻炼了能力,稍差的学生也有近距离学习的榜样,而且也有大胆展示的小围平台。让一些生性腼腆不爱表达的孩子也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以优带差还可以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 2.小组分工 每个大组选择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拔尖、具有专长、反思灵敏、口齿清楚、说话流利,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做为固定的组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小组发言时,可以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当汇报员,书写工整的当书写员,思维缜密的为小组补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学习组长外,我还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了除了学习组长之外的负责其他事物的组长。比如有专门管理小组成员卫生情况的卫生组长,还有管理标志佩戴情况的标志组长,另外还有负责课上课下,校校外监督规小组行为的纪律组长。这样可以让班级中的每个人,小组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做。努力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样不仅孩子们能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论文 郑永进 摘要:一度热情极高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在呈降温趋势,其实运用得好效果会非常好。要防止对其过度赞美,也要防止将其贬得一钱不值。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需要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在试卷评讲中大有作为。 关键词:合作学习;条件;控制 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受到激烈批判,人们 认为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运用恰当的方式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与学生有一对一接触的机会,

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并能有的放矢地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讲解。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形式,它对学生学习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适用条件 1.问题需要教师精心安排 首先,问题对学生来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达到,教师直接讲授,学生理解不深,对该问题需要依靠几个学生或全班的合力,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后,学生才能弄明白教师的讲解。其次,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探究的结果有明显的层次。浅层次、中等层次、高等层次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显示人的思考层次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问题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思考结果。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意见在全班宣布,可起到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形成从不同角度包括反向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把自己当作

发表意见的一分子,向全班发表意见,当然教师的思考应该更深,更有新意,更有创造性。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不应该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问题,这也符合支架式学习的原则。该种类型教师在前面的上课中已经讲过,学生对要合作学习的问题不是完全一片空白,这才有了合作学习的起点。总之,问题不是空穴来风,前面教师已为小组合作学习做了充足的铺垫,这次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学生的实战演练。它是由教师讲授,到学生单独完成问题之间的过渡。因为单个人完成难度大,几个人互助有利于开放思维。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年龄相仿,所受教育程度差不多,因此小组成员更能够互相启发,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教师半放手的阶段。全部由教师讲解学生很难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因为他没有充分思考的过程,每次都是教师告诉结果,长此以往,会产生学生的依赖心理,也就不愿去独立思考问题了。难怪每次高考后,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踏入教育行业已经10年了,回顾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时常让我兴奋不已,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点点成绩,还是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让我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事值得反思和总结,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与成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打造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被时代所淘汰。通过几年的课程改革的实践摸索,我觉得新理念就是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和指导下的学习,通过小组的互助,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尝到合作成功的喜悦,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结合一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将我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的点滴与大家分享。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

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合作小组时,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我以4人为一组,按学习能力的强弱、语言表达能力强弱等进行搭配,在这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配,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公平竞争,发掘小组的群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 二、培养组长的组织能力 在建立小组之前,先提出当小组长的要求、职责,然后实行民主竞选,或毛遂自荐,或我来试试看等办法产生小组长。培养小组长关键在于培养他组织小组活动的能力,如怎样进行预习检查,怎样组织讨论,怎样提问同学,怎样指挥操作等领导小组协作互助和掌握小组的秩序等,尤其要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向老师汇报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同时,要树立小组长的威信,并教育他们在偶尔犯错时,要勇于自我批评改过,消除同学间的意见隔阂,这样更有利于小组合作,有效地调动团队精神力量。有一个得力的小组长,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这样小组长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小组合作学习70年代兴起于美国,90年代传入我国。当前我国以班级为主要形式的教学中,学生成绩优秀,个性缺乏,缺少民主意识,会竞争,不会协作等问题突出,联想到美国是当今头号强国并始终保持强势,时时焕发生机,这种以学生为主,因材施教,注重个性,科学培养的教学模式让人振奋。本着拿来主义和我班实际,在我班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前提:科学划分小组; 我班56个人,我核定每组4人,分成14组。有人建议说组太多,每组人太少,建议每组7人,分成8组。我再三研究,保持原分组方式,因为一则偶数组不落单,免得有人有失落感,二则4人一组好沟通,免得形成小集团,三则可以两两成对,密切配合,提高效率。这样利于形成团队意识,克服唯我独尊的独生子女潜意识,便于组内协作。 具体来说,这14组是依据上学期期末成绩排名,按龙摆尾大循环排好4列后,每列14行,再依次按每行4人组合,即为各小组,共分为14组。即:先按1-14、28-15、29-42、56-43排成四列,再按每行的四个序号组成一组即:1、28、29、56为第1组;2、27、30、55为第2组……14、

15、43、43为第14组。这样排成的小组学生平均成绩接近,资源均分,优势互补,互相帮助,比较客观。(组内异智,组间同智) 二、核心:确立组长的产生机制; 第一任组长由小序号自然产生,如1号为1组组长,2号为2组组长……14号为14组组长,任期固定为2周,下一个周期由其他组员轮流任职,即实行组长轮流坐庄制度。这样可以从小就培养孩子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组内分工由组长根据当期的学习任务、日常任务和科学实践等的需求自行安排,不设统一名称,不设框框,发挥组内成员自主创意。 小组产生后,学期内固定,不调整,不重组,防止有的学生在重组时挑选小团体成员,让学生把精力放在依现有情况,扬长避短,通过组内合作完成预定目标。 小组做为最基本单位,还随时依教学任务和教学设计临时组合成大组,如在本学期内实施的机电兴趣队、手工创意队和大力水手队等科学实践课,就将各小组组合成三个队,每队由几个小组组成,具体选择由小组自行决定,选好后,备案到班级,学校。之后按各实践队的任务要求,各小组自行研究,确定课题,再在小组内展开对抗比赛,看成绩,如机电组的比赛,看哪组的电路装得快,飞蝶最先飞上天。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13-07-08T10:57:16.98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5月总第119期供稿作者:王国兰[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王国兰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乐雅小学730900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到我们的数学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天真、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例如:我在教学《9加几》时,创设了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二册的《整十数加减法》时,创设了“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情境等。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2.明确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统计》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锻炼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 3.合作、探究。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量一量”时,我让孩子们分组测量,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4.交流、评价。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的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地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并用小五星或小红花以示奖励。 记得我在教学第三册《摘红果》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4人小组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4人一起大步走上讲台,按他们自己的分工,4个学生都有事做,即一个说题意,一个说确定算法的依据,一个板书算式,最后一个向大家征求意见“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意见吗?”这时,只见台下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这个说:“还有一种算法:用竖式计算”等等。面对这每一个问题,台上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的回答和补充。我抓住时机,对这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并在这个小组的组号后面贴上了一个红红的五星,这个小组的成员带着自信、带着微笑回到了座位。当时,我真的为孩子们合作热情和超常的合作能力所折服,我意识到:孩子们在合作中成长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例如,在学习“找规律”一课时,学生在小组找到规律时有的用表演,有的唱歌,有的画画……找到了许多教师都没想到的规律,使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 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品质。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合作学习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的机会。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措施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点做法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中要求转变的一种学习方式课程标准的新的教学理念既是实际操作,又有理论探索,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讨、去研究。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1、合理的安排小组合作 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座位的形式改变以往的“秧田式”的排列,采取“分层异步”的方式重新组合。就是将同一班内的学生按学习基础与能力动态分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小组,一般4至6人为一组。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例如:我在让孩子分小组学习认识钟表时,小组内有教师,有学生,有记录,还有组长,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又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在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王老师带80元钱,买26本笔记本,每本3元,还剩多少元?”学生做起来枯燥无味,但如果将这道题改为:“王老师带80元钱去文具店买‘六一’礼品,她准备买3元一本的笔记本26本,她带的钱够买吗?”这样一来,所提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又不套用哪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学生学起来觉得很贴近生活又有趣,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9加几》时,当“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说:孩子们,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象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新课程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学习方法的转变。在这一次课改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努力营造学生课堂探究和讨论氛围,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探究能力和学习态度。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师借助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实施全员参与的合作策略,充分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我总结如下: 一、构建合作互助的学习型小组。我认为,科学地构建教学班内的小组组织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构建小组组织的基本原则:组间同质,组内互补。组数和组内人数。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我们认为:首先必须注意一个教学班内的组数。组数决定了教学中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性,也决定了教师对教学的可控程度。实践中我们认为5—7个合作小组较为适宜。 小组组织建设。小组活动不应是一个形式,而应成为合作互助的学习型组织,应有构建目的、组织方式、组长职责、组员责任,做到组长、组员分工明确,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和活动后的反思。 二、循序渐进推行小组模式。在小组组建的初始阶段教师应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重点教育学生转变学习观念,适应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利用衔接教育契机组建小组,植入小组意识。 2、做好小组长培训,加强小组团队的凝聚力。 3、及时评价,促进小组改进与完善。 4、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三、“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讨论探究式。这是小组合作学习最为基本的模式,具体做法是:

浅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浅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区别于以往的单独学习或者同桌交流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小组合作学习与其他教育方法不同的是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数量一般是四到六人。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习能力、学习进度和其他品质最好各不相同,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感觉更加良好,容易接纳他人,使每个成员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能力较低的学生也更容易提高他们的成就感。这样每个成员有了责任感,乐于承担个人和小组的义务和责任,支持和鼓励其他成员,乐于同伴之间互相帮助、辅导与合作。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更何况是小组成员中的四到六人呢?大家都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或多或少地从其他成员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品质上的,态度上的,或者其他方面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分担不同的小组工作,如声音洪亮的,普通话标准的可以做汇报员;写字既快又好的可以做记录员;有领导组织才能的可以做组长。这样大家都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发现自从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很多以前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开始讲出自己的想法了。那些平时上课爱动的学生在其他成员的监督目视下,也自觉地克服了上课爱动爱说话的坏习惯。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了,但是老师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一间教室里也在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但看到的却是一团糟:一个小组的学生正在为由谁来记录而争吵;另一个小组中,一个组员静静地坐着,因为害羞而不加入小组活动;第三组的两名成员在谈论动画片,一名组员在写作业。其实合作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学习。学生不一定知道如何合作,即使知道也不一定去做。把学生安置在小组中学习与在学生中构建合作性学习并非一码事。 合作性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距离上与其他学生靠近,或者让学生在一起讨论学习资料,互相帮助,或一起分享学习资料。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将他们的思想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从而带动自己的个人成绩及各方面的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的能力也得到了挖掘和锻炼,知识、能力和思想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我想,只要我们学校各班抓住自己学生的特点,坚持将小组合作学习贯穿我们教学的始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过别人的提醒或自己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就会成为有进步的优秀学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我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创设情境 情绪心理学家利泊认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是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他组织维持并指导工作,”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贴近儿

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统计图》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锻炼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 3、合作与探究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摘要】教学过程原本就是“教”与“学”的统一,“学”与“思”的统一,“接受”和“探究”的统一。因此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尤其必要。组织合作学习活动中老师不仅要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导,更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恰当安排小组合作学习,适时调控和评价促进小组发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科学、有效。 【关键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两个人,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两个人,每人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句话道出了我国新课程改革学习理念——小组合作学习。高中课程标准也提出:“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但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一些小组活动组织流于形式,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1.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导 (1)科学建立数学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数学课中建立学习小组,一般要考虑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诸方面因素,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4人或6人为一组为宜。“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保证。结合高中学生和数学科特点可采用按前后座位就近组合与任务为中心的任务组合两种形式,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和学生实际决定采取哪种形式。 (2)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正确定位。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合作者,而不是旁观者。在对学生小组合作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等待、观望,教师要转变角色,也参与其中,帮助小组长组织、协调,并鼓励小组成员参与、互动,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以及认知的进程,在必要的时候予以合理的指导,并不时解答各个小组的疑或,从而适时调控教学流程,保证合作学习实效性。 2.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1)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教师在提出探究问题后,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给教学带来的好处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给教学带来的好处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意识,而且教师也在教学中更换了观念改变了角色,它也成为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教师的观念更新了: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很直观地看出了教师的职责,这句话从古代流传至今,仍然是一句名言,传统的教学是“应试教育”,也就是说,在传授知识、解决疑惑的时候,教师如同是一台回答、解决疑难的机器,让学生只知道他们提出问题的结果,一味追求的是考试分数,只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习成绩的好坏,造就了高分低能儿。而恰恰不同的是如今的教学是“素质教育”,同样是这句名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从教学方法上就有很大的不同,不光让学生明白“what’s your name?”这句话的意思和正确读法,而且还要给学生讨论、想象、猜测、向老师说出自己想法的时间,他就会带着老师给提出的问题,通过他们的思维而回答说:“what’s your爸爸的name?”虽然这是他通过几个人讨论出的不完全正确的结果,但是通过每节课这样讨论学习,让学生学会了怎样思考。教师根据课堂表现给了每个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成绩,在期末有考试成绩,学年成绩是这两个成绩的总合。合作讨论学习培养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的观念摆脱了旧的束缚,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2、教学中角色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是导演。老师把准备好的语言知识,单方面传授给学生,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来进行练习,所有主动权操纵在教师手中。并且老师就是一个智囊团,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总是能做出一一解答,学生的表情总是微笑和满意的,久而久之,他们心中就形成了只要有问题,解决的唯一

以学习者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以学习者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以学习者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教师:小风筝 【摘要】“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课堂改革是关键的环节。从根本上说,课堂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革。得找到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关键词:教学模式; 小组工作; 自主合作; 以学定教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尤为重要。“万方一法”的形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及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新形式要求我们得“以学定教”,所以我们要落实新一轮的课堂改革。笔者认为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得从教学模式改革、小组合作; 重视学情“以学定教”三个方面着手思考。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课堂模式的改革大潮冲刷着每一个老师的心堤,在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导学案等学校教法的影响下、在各种课堂模式的呈现中,有多少老师在生吞活剥的所谓学习借鉴中迷失了自己;还有多少老师思想僵化拒绝改革,在陈旧的“满堂灌”中不能自拔,将生动活泼、个性有别学习者“统一”于掌中。

教学有模式,但不可模式化,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有模而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教学模式理应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新的精神。基于此点,我们勐板完小学校也不例外,在探究课堂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已经启程了。各位同仁也深知此程任重道远,都全面投入自主探究阶段。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系和学习方法中的一很重要的方法。新一轮课堂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也只有有效的小组合作,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 我们勐板完小已经启动了以“小组工作”为研究课题的尝试教学了。各位新、老教师积极参与、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工作”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一年多来,教师借助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实施积极参与的合作策略,充分体现新课改“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对于“小组工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我们总结如下: 1、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我们认为,科学地构建教学组数和组内人数是重要环节。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我们认为:首先必须注意一个教学班内的组数。组数决定了教学中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性,也决定了教师对教学的可控程度。实践中我们认为5—7个合作小组较为适宜。其次必须注意每个小组人数,每组4—6人较有操作的灵活性。实际算来24—30个学生的教学班较好组织小组工作,但是现实中我们勐

“一三六”生动式课堂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之我见

“一三六”生动式课堂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之我见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学校创建了“一三六”生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 念是生动式课堂,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也就成为“一三六”生动式课堂教学模 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组合作生动课堂“一三六”教学模式 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 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学校创建了“一三六”生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一三六”生 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核心理念就是生动式课堂,“生”即以学生为本,“动”即启迪 学生身动、心动、神动。形成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主能动,教材延伸, 集思广益创新创造,生活学习,快乐成长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 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 的主角,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也就成为“一三六”生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二、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1.小组合作探究凸显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实践,我切实觉得:运用合作学 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不费吹灰之力便使学生主动合作的想法只能是 一种安慰自己的幻想。在语文课上,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实效,首先教师要把 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了解学生,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问题必须具有一定 的思维含量,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2.要充分利用学案导学前置功能。备课组老师要精心编制每一节课的“导学案”,确保导学案的优质高效。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只有抓住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合作探究,真正让学生互动起来,才 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一份好的“导学案”可以实现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时就对这节 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从而实现课堂教 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培 养合作精神为目标的。因此导学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层次化,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即可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就感和乐趣。 3.发挥教师的规划、指导和调控作用。在有效开展时,不仅要强调学生的自 主探究、主动合作、亲身体验、自觉内省,而且也更要强调教师有效的规划、指 导和调控。教师积极参与和不失时机地点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好 比演奏交响曲,如果没有指挥家,那就很难奏出美妙的音乐。 三、小组合作探究的评价机制 评价作为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小组合作学习有着重要 的影响,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 们发现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具有以下两点共性: 1.整体性。由于在教学中采用的是小组这一形式,故在评价的时候不应再主 要以个别同学为基本单位进入教师或同学的评价视线(极个别的除外),而应主 要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具体在评价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合作学习有助于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和当前课堂教学所必需的。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定义 尽管合作学习在三十年前就开始了,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合作学习的确切定义,国内外却有着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中,我国教育家王坦将其表述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这个定义国内运用较多。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

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与合作竞争,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形式 (一)合作讨论,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并且在一个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已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这样可以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结论。 (二)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开放性练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而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