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教资考试: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的区别与联系

2017浙江教资考试: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的区别与联系
2017浙江教资考试: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的区别与联系

https://www.360docs.net/doc/862309931.html, 2017浙江教资考试: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的区别与联系

有很多学生反映,对于个人身心发展规律中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区分不开,故针对顺序性与阶段性的区别与联系给大家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一、顺序性

具体表现:人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顺序性的特征。

如身体发展是按照首尾方向(即从头部到躯干到下肢)和中心外周方向(即从中间部位

到边缘部位)进行的。心理发展也有以i的那个的顺序,比如:儿童思维的发展总是从具体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记忆发展的顺序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等等。

教学启示: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具体表现: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

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补充知识点:

身心发展阶段的划分: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童年期的年龄特征: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少年期又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青年期的年龄特征: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生定向时期,也是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

三、顺序性与阶段性的区别与联系

顺序性更强调个人身心发展的先后,不可逾越,不可超前,不可逆转,因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从目前的肌肤状态变回婴儿般的肌肤,因为肌肤的衰老是遵循顺序性的,且

不能逆转,因而美容院的作用只能是延缓衰老,而不是让细胞彻底逆转。而阶段性则强调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征,要遵循这个阶段的特征,因而我们说“幼儿教育小学化”就违背了阶段性的特征,因为幼儿阶段有幼儿阶段的特征,不能采取小学的教学方法。

拿下图举例:

顺序性指的是我们要先历经幼儿期,才能到达童年期,再到达少年期,这个顺序是我们要遵循的,而阶段性则指的是幼儿期有幼儿期的特征,我们进行教学要遵循它的特征,童年期有童年期的特征,我我们也要遵循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特征,这就是阶段性。因而,顺序性是多个年龄阶段连在一起看,要依次历经各个阶段,遵循发展的顺序,而阶段性是针对某一个阶段,按照这个阶段的特征进行施教,否则就违背了阶段性。

以上是顺序性与阶段性的区别与联系,祝各位考生顺利考试。

中公讲师穆丽缘解析

2017-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笔试综合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7-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笔试综合真题及答案完整版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第一单元真题及答案 A1 型选择题(1-42 题) 答题说明:每一道题下面有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最有助于诊断里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是 A.T 波和主波方向相反 B.心室夺获 C.QRS 波群宽大畸形 D.QRS 波群呈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E.PR 间期延长 【答案】B 新阳光整理第一版。 2.属于支气管扩张手术治疗禁忌症的是 A.双下肺均存在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病变 B.合并反复感染 C.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实验(+) D.合并大咯血 E.合并肺心病 【答案】E。支气管扩张手术禁忌:(1)病人一般情况差,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2)双侧广泛性支气管扩张,心

肺功能明显损害者。(3)合并肺气肿,哮喘或有肺心病的老年人。(4)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感染医。 3.提高人群肺癌筛査检出率的首选方法是 A.痰细胞学检查 B.PET-CT C.低剂量CT D.高分辨CT E.血清肿瘤标志物 【答案】C新阳光整理第一版。筛查用低剂量。 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I 型最常见的检测异常是 A.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 B.血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 C.血清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D.血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 E.血冷球蛋白阳性 【答案】A 新阳光整理第一版。 5.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不宜超过 A.177 u mol/L B.88 U mol/L C.133 u mol/L D.221 u mol/L E.265 U mol/L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的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这五种。 对于这一个知识点来说,有些同学在记忆的时候特别容易混淆,但是这一个知识点也是经常考试的,所以记住并分辨它们是非常有必要的。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可能逆向发展。身体一般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等的顺序发展。 如:经常说的“三拾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老师教学的时候都是“拼音-字-词-句子-文章”的顺序教学。 所以作为老师是在教学当中要做到循序渐进。不能够: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如:小学阶段各方面不成熟,那这样的话就需要老师讲解知识的时候要直观。在教学当中不能够搞“一刀切”。 现在我们经常说的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高中化都是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总共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同一方面不同数,也就是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如:人的身高增长有两个高峰期(1)人出生后的第一年;(2)青春期这两个阶段人的人的身高一般长的比较快,有的人的身高还有可能从初中就没有在长了。 二是:不同方面不同步,人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 如:刚出生的孩子就会感冒,说明淋巴系统成熟在先,而我们的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不平衡性考虑的就是速度的问题,既然发展的速度都不同,那么自然有一个生长最快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关键期,所以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抓住关键期,才能够事半功倍。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身心互补也分为两种情况: (1)身身互补。盲人虽然看不见,但是他的听觉和触觉是比一般人要厉害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学生。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发展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比平时要迅速稗多。 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性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上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柯尔柏格的研究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个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当然,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的选择,所以,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的全过程的意义。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从而为能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出色的人物。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就是不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把他击倒。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性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梳理

《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梳理 纵观2016、2016、2016和2017年的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的教育综合知识的真题,我们不难发现《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几乎都会涉及。如2017年教育综合知识的判断题第11题和13题,和单选题第25题;2016年教育综合知识的单选题第14题。为帮助广大考生有效地复习《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确保于此不丢分,特此进行相关梳理,以资诸生备考。 考点一、各个规律的表现及其启示 1、顺序性 具体表现:人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顺序性的特征。 教学启示: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例题1: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例题2: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例题3: 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2、阶段性 具体表现: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例题4: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例题5: 判断: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平衡性(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身高体重两个生长高峰:第一年、青春期。(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最后。 2、顺序性 3、阶段性不同的年龄表现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初中:心理断乳期。高中:个人与社会 4、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失明者听觉、触觉、嗅觉超常。其次表现在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调节作用。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个别差异性群体方面:如男女差异:生理机能、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 个体方面:身心所有构成方面的差异,发展水平差异、心理特征表现上的差异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特征,又叫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怎样创造条件使具有不同先天素质的人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发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格塞尔的成熟决定论—爬楼梯。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个体生活过程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四、个人实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五、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学校影响人的发展的独特功能: (1)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普通教育内容多面性,集体中学生才能的差异

2017职业医师考题及答案

低调使用,请勿转发 1. c (1)儿童时期哪个系统发育最早 (单选题 (A1) )(2 分) A.淋巴系统 B.生殖系统 C.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 E.循环系统 2. c (2)鼻腔的第二道防御线是 (单选题(A1) )(2 分) A.较粗颗粒被鼻毛阻挡 B.较细的尘粒和细菌附着在黏液毯上,借助于上皮纤 毛运动,向后排至鼻咽部 C.鼻黏液中溶菌酶及白细胞 D.有些颗粒物质经过腺样体或其他淋巴组织时,可因 接触该淋巴组织而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 E.鼻腔受到粉尘或有害气体的刺激较重时,鼻黏膜即 充血肿 胀,鼻腔缩小,因而阻碍有害物质继续进入鼻腔

3. c (3)肉眼血尿反复 发作,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是(单选题 (A1) )(2 分) 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B.狼疮性肾炎 C.IgA 肾病 D.膜性肾病 E.反流性肾病 4. c (4)下列哪种情况可以出现胸部触诊语音震颤减弱( 单选 题 (A1) )(2 分) A.肺脓肿 B.肺梗死 C.阻塞性肺气肿 D.空洞型肺结核 E.支气管肺炎 5. d (5)肺炎球菌肺炎的痰液特征是 (单选题 (A1) )(2 分)

A.粉红色泡沫样痰 B.鲜红色痰

6. b (6) 口服避孕药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1) )(2 分) A. 需立即停药 B. 加服少量雌激素 C. 加服少量孕激素 D. 加服少量雄性激素 E. 加倍服药 7. D (7) 急性肾衰竭患者少尿期或无尿期,需紧急处理的失调是 题(A1) )(2 分) A. 低氯血症 B. 低钠血症 C. 低钾血症 D. 高钾血症 E. 高镁血症 C.棕褐色 痰 D.铁锈色痰 E.灰黄色 痰 ( 单选题 ( 单选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说明:这一块儿的知识点本身容易搞混,大家稍微想深了就容易理解产生偏差。考试将近,我们先不纠结具体如何理解,大家按下面梳理、汇总的本部分知识考题,强记一下答案吧。如果以前做的题或之前的记忆和此不符,以此为准。标红的为正确答案。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常考题目 一、顺序性 1.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A 不平衡性 B 定向性和顺序性 C 差异性 D 连续性 2.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个体差异性 3.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 二、阶段性 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3.(1)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把儿童和青年的教育“成人化”,这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个体差异性 (2)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这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D.个体差异性 【注】第(2)题如果是多选则选BD。单选优先D。 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三、不平(均)衡性 1.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顺序性 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抓关键期 D.扬长避短 4.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 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区 5.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5. D 身心发展的不同方向的发展时间在早迟上的不均衡性,生理发展在前,心理成熟在后 四、互补性

2017年全国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1.伤风表证病人常表现为 A.恶寒重,发热轻 B.发热重,恶寒轻 C.发热轻而恶风 D.发热与恶寒并重 E.寒热往来 2.患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属于 A.湿温潮热 B.阴虚潮热 C.阳明潮热 D.骨蒸潮热 E.气虚发热 3.患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见于 A.表证 B.半表半里证 C.少阴病证 D.厥阴病证 E.疟疾病 4.患者前额部疼痛,属何经头痛 A.太阳经 B.少阳经 C.阳明经 D.太阴经 E.厥阴经 5.阳热亢盛的病人,其面色常见 A.红黄隐隐 B.两颧潮红 C.泛红如妆 D.满面通红 E.白里透红 6.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 A.苍黄 B.萎黄 C.黄胖 D.阳黄 E.阴黄 7.吐痰白滑,量多易咯,多属 A.寒痰 B.湿痰 C.风痰 D.燥痰 E.热痰 8.舌体软弱,屈伸无力者,称 A.短缩舌 B.痿软舌 C.吐弄舌 D.强硬舌 E.颤动舌 9.按五轮学说,上下眼睑属于

A.血轮 B.风轮 C.气轮 D.水轮 E.肉轮 10.观察病人面色的关键,在于区分 A.主色与客色 B.善色与恶色 C.常色与病色 D.客色与病色 E.主色与病色 11.舌质淡胖而嫩,苔白而润,见于 A.气虚 B.血虚 C.气血两虚 D.阳虚 E.气阴两虚 12.重病患者,出现下列哪种症状,属于假神 A.言语失伦 B.两颧潮红 C.反应迟钝 D.突然能食 E.表情淡漠 13.面部口眼喎斜,或肌肤不仁,并无其他疾苦者,属 A.风中脏腑 B.热极生风 C.阴虚生风 D.风中经络 E.血虚生风 14.病人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者,是 A.谵语 B.郑声 C.独语 D.错语 E.狂言 15.燥咳的特点应为 A.干咳无痰 B.咳声重浊 C.咳声轻清 D.咳嗽痰多 E.咳声不扬 16.脉象“有神”的形态是 A.从容和缓 B.不浮不沉 C.柔和有力 D.沉取应指 E.尺脉明显 17.脉来迟而时止,止无定数者,是 A.促脉 B.结脉 C.代脉 D.涩脉 E.缓脉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常考题目知识讲解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常 考题目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常考题目 一、顺序性 1.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A 不平衡性 B 定向性和顺序性 C 差异性 D 连续性 2.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个体差异性 3.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 二、阶段性 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3.(1)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把儿童和青年的教育“成人化”,这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稳定性D.个体差异性 (2)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这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稳定性D.个体差异性【注】第(2)题如果是多选则选BD。单选优先D。 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三、不平(均)衡性 1.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差异性C.不均衡性D.顺序性 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 A.因材施教B.循序渐进C.抓关键 期D.扬长避短 4.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 期D.最近发展区 四、互补性 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给身心发展具有()

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

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 ---临床执业第三单元 1.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是 A.脐周阵发性疼痛,停止肛门排便和排气 B.上腹部剧烈疼痛,向左上臂内侧放射 C.上腹部烧灼样疼痛进食后可缓解 D.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向腰背部放射 E.阵发上腹部钻顶样疼痛,碾转体位 【答案】D 2.拟实施储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其血红蛋白水平至少应大于 A.110g/L B.100g/L C.130g/L D.120g/L E.140g/L 【答案】B 3.下列细胞中能分泌降钙素的是 A.甲状腺滤I包细胞 B.甲状旁腺细胞 C.腺垂体细胞 D.神经垂体细胞 E.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答案】E 4.手术病人胃肠准备中要求术前12小时进食,4小时禁水的目的是

A.减少术后感染 B.防止麻醉或手术中呕吐 C.防止术后切口裂开 D.防止术后吻合口瘘 E.防止术后腹胀 【答案】B 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最不符合临床表现的是 A.右下腹局限性压痛 B.脐周疼痛 C.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 D.局部腹肌紧张 E.有低热表现 【答案】E 6.采取非手术方法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错误的处理措施是 A.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B.胃肠减压 C.静脉应用抗生素 D.静脉输液,营养支持 E.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 【答案】E 7.MDS-RCMD不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是

A.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集落形成减少 B.难治性贫血 C.外周血可见幼稚细胞 D.血小板减少 E.骨髓原始细胞〉5% 【答案】E 8.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首选的复查方法是 A.幽门螺杆菌培养 B.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 C.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D.快速尿素酶试验 E.组织学检查 【答案】C 9.以慢性腹痛相同加天书个月杯关节炎为特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类风湿关节炎 C.强直性脊柱炎 D.痛风关节炎 E.腰肌劳损 【答案】C 10.疟疾患者血常规的特点是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这样的身心发展存在的规律有五个: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在各地的教师招聘考试中,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是考试的重点,通常都以客观题的形式考察,备考中需要就“有哪些”,“是什么”,“怎么做”这三个层次掌握。 一是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的是个体的发展是一个有方向性的、顺序不能颠倒的过程。比如一般来讲,人的身心发展是从上到下、从中心部位向四周边缘呈放射性方向发展,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方向性的过程,就体现了顺序性的发展规律。顺序性给教育工作者带来的启示是要遵循发展的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能超越序列施教。很多成语典故和《学记》的思想就与顺序性有关,考试中也偏好结合古语进行考查。比如《学记》中提到的“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xun),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再比如成语“揠苗助长”就违背了顺序性。 二是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以及主要的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比如个体在童年期生理发展相对稳定和平衡,而少年期发展速度快,矛盾突出,这就体现了两个阶段的年龄特征不同,体现了阶段性的特点。要遵循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则必然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学,不能搞“一刀切”。 三是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有两个具体的体现:同一方面的不同速,不同方面的不同步。首先身心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一致的,或者说是不均衡的,比如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增长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一个是在青春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和体重发展迅速。这对于教育的启示是要抓“关键期”,错过关键期则时过难成。“关键期”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便不会再产生。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习性学家洛伦兹。其次,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达到某个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有些发展得较快,在早期已达到较高水平,有些发展较慢,在较晚时期才能成熟。比如个体的生理成熟早于心理成熟,这就是两个方面的发展的不同步。 四是互补性。互补性包括生生互补和生心互补。生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是可以互补的,比如个体视力不好,其听力可能会很灵敏,这就弥补了视力的不足;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也可以互补,,比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互补性对教育的启示是要扬长避短和长善救失。

2017-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30个计算公式合集

2017-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30个计算公式合集 1. 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公式MAP=舒张压(DBP)+ 1/3( 收缩压SBP + 舒张压DBP) 正常值:10.67~13.3Kpa (80 ~ 100 mmHg) 2.血压指数血压指数=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正常值:1~1.3 临床意义:间隙性跛行者平均为0.7,休息下肢痛者一般在0.3以下,坏疽者为0 3.周围总阻力公式周围总阻力=平均动脉压(mmHg)/心输出量(L/min) 正常值约:600~2000 4.氧消耗量计算公式氧消耗量(ml/min)= 209*基础热量*体表面积(m2)/60 注:209为每卡热量需氧ml数,60系小时换算为分钟,基础热量或体表面积可根据公式计算或查有关表得出。 5.心排血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心排血量(l/min)=氧消耗量(ml/min)/[ 动脉血氧含量(VOL%)-混合静脉氧含量(VOL%)]*0.1 正常参考值:>3.5 L/min

6.体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体循环血流量( L / min)= 氧消耗量(ml/min)/[ 周围动脉血氧含量(VOL%)- 混合静脉血氧含量(VOL%)]* 0 .1 7.肺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肺循环血流量(L/min)= 氧消耗量(ml/min)/[ 肺静脉血氧含量(VOL%)-肺动脉血氧含量(VOL%)]*0.1 8.估计休克程度指标公式(1)休克指数=心率(b/min)/收缩压(mmHg) 指数为0.5:血容量正常 指数为1:约丢失20~30%血容量 指数>1:约丢失30~50%血容量 (2)休克度=心率(b/min)/脉压(mmHg) 正常参考值为2.4~2.6,值越大休克程度越重。 9.心胸比计算公式心胸比例=两侧心缘到正中线的两条最长垂线之和(T1+T2)/胸廓最小横位 正常值小于0.5 10.心输出量公式心输出量(ml/min)=每搏输出量(毫升/次)*心率(次/分) 正常值4.5~6L/min(静息时)

试论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要求

1、试论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要求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的要求: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无论是只是。技能的提高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有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揠苗助长、凌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规律的。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由于年轻一代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就必须从教育的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对少年期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上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青年期的学生,要注意培养他们辩证逻辑的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既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同时还应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引渡。 3、个体身心发展的补品更行要求教育要抓住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回降低,甚至可能永远无法补偿。 4、互补性反应了个体身心发展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集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来得到部分的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尝尝发展来补偿实力方面的缺陷。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自身某方面确实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并继续生存与发展下去提供条件。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继续得到发展。 5、人的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应才施教的原则,即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系统掌握其成长发展的资料,注意对个别学生进行特殊别样,采取弹性教学制度等教学组织形式。如允许加速或减速学习,采取能力分组或组织兴趣小组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论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教育原则及实施 德育中要注意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即优点、长处和先进因素,通过这些积极因素和先进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即缺点、短处和落后的因素。这是德育实践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运用此原则,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强心理。另外,此原则的运用也能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密情感和融洽关系。运用此原则需要注意: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特点;对学生的任何优点、长处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自尊和自信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3、常用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事,要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比的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的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辩证统一。教学的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基础,思想性是科学性的内在属性和重要保证。这个原则体现了教育目的,反应了教学的教育性,是我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的基本包括: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这是解穴的根本要求;要根据不同学科教材的特点,发觉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贯彻这一原则,如课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1.简答题题型特点 简答题在总成绩中所占的分值很高,一般占30%左右。能否通过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取决于考生对简答题的回答情况。一般简答题所涉及的问题都比较大,让考生阐述某种观点,或者对某种理论作出解释,也可能是提供证明,有一定的系统性。考生在回答这类题时要层次清楚、言简意赅,论点或根据不可遗漏。简答,这既是简答题内容上的要求,也是这类题的题型特点。 2.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解题技巧 (1)对已有的科学事实和观点做出肯定,阐明其具体表现,这是简答题中比较好对付的一类问题。在回答中,只要说明“是怎样”就可以了。 (2)比较难的一种问题是,突出实践过程,强调具体方法,回答“应当怎样”。对于这类问题,考生要注意操作的程序性,否则就可能回答错误。 (3)最多的一类问题,要求阐明原因,回答“为什么”。对这类问题,考生一定要把根据陈列出来,因为评卷老师主要看的是你的论据是否全面。 (4)还有一种特殊问题,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观点,要求界定,加以区别。回答这类问题,语言必须简洁,直接点出差异所在,达到题目要求。有时,最好的办法和策略,就是叙述概念,自然的把差异说出来,不必多些。 (5)在简答题中,最简单的是一些记忆性问题,不要求你解释,只要求你整体把握。一个问题,回答的要点多,是这类问题的特点。 马上就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了,一起点学网为了能够让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顺利的通过考试,将过去积累的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题型特点以及答题技巧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可以对你们有所帮助。在这里预祝报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考试顺利通过

2017年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单个最佳选择题) 1.诊断肺炎球菌肺炎,最有价值的是下列哪一项 A.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B.肺部湿性啰音 C.咳铁锈痰 D.肺实变体征 E.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 答案:C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氧引起肺小动脉痉挛 B.肺小动脉炎 C.血容量增加 D.血液粘稠度增加 E.肺气肿压迫及肺泡壁破坏使肺毛细血管床减少 答案:A 3.下列哪种表现最有利于鉴别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 A.肺部干啰音为主兼有少量的湿啰音 B.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 C.心脏增大伴心尖部S3 D.心率快偶有期前收缩 E.氨茶碱有效 答案:C 4.肺心病的首要死亡原因是 A.肺性脑病 B.DIC C.上消化道出血 D.心律失常 E.休克 答案:A 5.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是 A.反复发作阵发性呼吸困难 B.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C.反复发作混合性呼吸困难 D.反复发作吸气性呼吸困难 E.肺部有较多的喘鸣伴肺底部湿啰音 答案:A 6.肺炎球菌肺炎.炎症消散后常见的是 A.肺部遗留纤维化 B. 造成胸膜粘连增厚 C. 肺组织完全恢复正常 D. 肺泡受损产生局部肺气肿、肺大泡 E. 肺间质性改变 答案:C 7.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临床治疗能减轻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主要基础是: A.血液粘稠度增加 B.缺氧引起肺动脉痉挛 C. 肺小动脉炎 D. 血容量增加 E. 肺气肿压迫及肺泡壁破坏使毛细血管床减少 答案:B 8.引起慢性肺心病的病因中,下列哪项最常见 A.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B.肺结核 C.胸部畸形 D.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 E.支气管哮喘 答案:A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非常头疼的,很多考生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前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来复习、做题,但是考试结束之后都不是很理想,为了帮助考生能够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拿到高分,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用处! A 型题 1. 外科与伤科的分立始于( )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E. 清代 D. 明代 2. 元代专辟正骨兼金镞科而使外科与伤科分立的是( ) A. 《外科精义》 C. 《外科枢要》 E. 《外科精要发挥》 3. 外科的定名是在( ) A. 唐代 C. 元代 E. 清代 B. 《世医得效方》 D. 《外科精要》 B. 宋代 D. 明代 4. 最早确定外科含义的人是( ) A. 巢元方 C. 危亦林 E. 汪机 B. 薛己 D. 陈实功

5. “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 故以外科名之”见于( ) A. 《外科正宗》 C. 《外科理例》 E. 《世医得效方》 B. 《外科全生集》 D. 《外科枢要》 6. 以下疾病按部位命名的是( ) A. 背疽 C. 走马疳 E. 破伤风 B. 人中疔 D. 肠痈 7. 以下疾病按穴位命名的是( ) A. 肺痈 C. 委中毒 E. 蛇头疔 B. 鹅掌风 D. 颈痈 8. 以下疾病按脏腑命名的是( ) A. 冻疮 C. 颈痈 E. 翻花疮 B. 委中毒 D. 肠痈 9. 以下疾病按病因命名的是( ) A. 流注 C. 岩 E. 漆疮 B. 黄水疮 D. 丹毒

C. 冻疮 E. 白癜风 B. 翻花疮 D. 流注 11. 下列疾病以形态命名的是 ( ) A. 黄水疮 C. 丹毒 B. 麻风 D. 蛇头疔 E. 颈痈 12. 下列疾病以颜色命名的是 ( ) A. 鹅掌风 C. 漆疮 E. 烂疔 B. 丹毒 D. 黄水疮 13. 以下疾病以其传染性命名的是 ( ) A. 疫疔 C. 流注 E. 人中疔 B. 破伤风 D. 烂疔 14. 以下疾病以疾病特性命名的是 ( ) A. 麻风 C. 人中疔 E. 鹅掌风 B. 白癜风 D. 烂疔 15. 以下疾病按病因命名的是 ( )

教育学重点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学启示讲解学习

教育学重点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学启示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学启示 我们说教育其实就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的身心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灵活利用好这些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一)具体表现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例如:儿童的身体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上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遵循着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顺序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逆也不可跨越的过程。 (二)教学启示 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等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一)具体表现 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例如: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级进行统一教学的行为就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的特点。 (二)教学启示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具体表现 一是:个体内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同一机能不同速(比如:身高、体重在初生儿与青春期阶段发展迅速,而在后续阶段发展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不同机能不同步(比如:王阳明五岁就可以默背大量古诗,但他说话却结结巴巴,说明他的记忆发展较好,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得较慢。) (二)教学启示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学记》中有一句:“当其可知谓时,时过而未学,则勤苦而难成。”强调的就是关键期的重要性。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一)具体表现 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互补性可以有两种表现形式: 身身互补:盲人的视力虽然不好,但他们的听力会变得特别灵敏。 身心互补:身残志坚,霍金,肌肉萎缩,但他撰写了《时间简史》; 司马迁,受宫刑,但他写出了《史记》。 (二)教学启示

-执业医师定期考核题库整理及答案.doc

2017执业医师定期考核题库整理及答案1.药学伦理学的公证原侧,是指( ) D、同样需要的人给与同样的对待。 2.短时记忆储存的信息量为() C、7+-2。 3.药学伦理学的尊重原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除了() B、尊重患者的一切主观意愿。 4.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应起的() A、持久的生理功能变化并伴有气质性变化。 5.制定有关人体试验的基本原则是() A、<<纽伦堡法典>> 6.比奈-西蒙量表属于() A、智力测验 7.人在患病后,有权选择愿意接受或拒绝医生制定的诊制方案,这种权利是()C、尊重原则的体现 8.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不包括()D、符合法律规定的有输血行为的人群 9.医德关系的哪方面成为生命伦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D、医务人员与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10.国家实行艾滋病下列那个制度() A、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查11.下列哪类患者对治疗措施有自主选择权()B、意识清醒的成年人 12.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家鼓励和支持部分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开展艾滋病

防治工作,不包括()E、宋庆龄基金会1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建立在20世纪的() C、70年代 14.哪些人群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D、以上都是 15.医患之间的道德关系本质是() C、信托关系 16.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A、被甲类传染病原体污染的污水17.一个家庭关系紧张的人,尽可能缩短在家逗留的时间,变成一个“工作迷”,这一现象是() A、应急的行为反应 18.进口下列哪项药品须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书() E、人体血液制品19.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是() A、培养良好行为方式 20.医疗机构使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应的血液的法律责任()D、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于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21.对新发现的传染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由下列哪个决定()A、国务院 22.在美国,有40个州通过了《死亡权利法案》的时间是()

《综合素质》重难点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综合素质》重难点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的考试中,学生观是我们考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观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个知识点是考试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因此需要大家着重去理解。 学生的身心发展,体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具体的规律如下: 1.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如果大家家里有小孩,可以去观察小孩的发展。我们俗语说“二抬三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其实这说的就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顺序性。人的发展,不论身体也好,心理也罢,总是遵从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他是一个动态的,不可跨越、不可逆的过程。比如,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还不会坐,就会走路。因此,对于我们教育的启示就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不能陵节而施。 2.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个阶段连续进行的,每个阶段都是为下个阶段做准备。因此,每个阶段都有属于这个阶段所特有的任务。所以“任务”是阶段性最明显的标志。比如儿童在两个月的时候,就要训练他们抬头;三个月的时候,就要训练他们翻身,每个阶段的任务都不一样,所以启示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的进行教育。不能搞一刀切,所谓的一刀切就是让所有的阶段进行同样的任务。 3.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这个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阶段是不平衡的。比如我们的身高,在我们出生的第一年和青春期的时候,应该是身高发展最快的两个阶段,其他的时候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比如我们上大学期间,身高有没有增长?也许会有,但也只是一点点,绝对没有青春期的时候长得多长得快。所以不同的时期,身高的增长速度不一样,就体现了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不同方面的成熟时期也不一样。比如我们的知觉系统在儿童时期就已经达到成熟,但是生殖系统却需要到青春期才能达到成熟,这也体现了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那如果在青春期的时候,不给牛奶喝,不给营养品吃,每天只让喝白水,身高能发展好吗?肯定不能,过了这个时期,到上大学的时候,再给喝牛奶,还能长个吗?肯定也不能。所以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某个方面在某个时期高速发展,如果给予充分的条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错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弥补,即使弥补也只能是事倍功半。那么这个时期就叫关键期。所以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启示我们要适时而教,抓好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生理与生理之间的互补,比如我们最常见的盲人的视力不好,但往往听觉和触觉比较灵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