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海洋地质综合调查作业

东海海洋地质综合调查作业
东海海洋地质综合调查作业

东海海洋地质综合调查14工商管理李琪

作为一名首席科学家,在进行东海海洋地质综合调查前,为确保调查工作高效圆满的完成,我将进行如下的准备工作。

一:科学精神。首先,作为一名科学家,我要具备崇高的科学精神,做到一丝不苟、严谨求实、探索创新、不惧艰险、团结协作,对参加海洋探测工作的成员进行科学教育以及经验传授,确保他们使用正确方法进行正确的勘测,使调查结果更具完整性、真实性。

二:调查平台。设立调查平台是海洋探测中必不可少的,调查平台包括海洋调查船、载人深潜器(HOV)、无缆水下机器人或水下自治机器人(AUV)、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等。在这次调查中,我将选用海洋调查船。其中海洋地质调查船是专门从事海洋地质调查的船舶,船上装有专门的海洋地质调查的仪器、设备,主要任务是应用地球物理勘探和采样分析等手段研究海底的沉积与构造,评估海底矿产资源的蕴藏量。海洋调查船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海洋调查船装备有执行考察任务所需的专用仪器装置、起吊设备、工作甲板、研究实验室和能满足全船人员长期工作和生活需要的设施。同时有与任务相适应的续航力和自持能力。第二:海洋调查船的船体坚固,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浪性。较好的海洋调查船还尽量降低干舷缩小受风面积,同时它还安装了减摇板和减摇水舱。三:海洋调查船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和稳定的慢速推进性能。海洋调查船经济航速一般为12~15节,但常需使用主机额定低速以下的慢速进行测量和拖网。大多采用可变螺距推进器柴电机组解决慢速航行问题。为了提高操纵性能,大多在船首与船尾安装侧向推进器,或者安装“主动舵”,或者两者兼有。四:海洋调查船具有准确可靠的导航定位系统。现代海洋调查船多装有以卫星定位为中心,包括欧米伽、劳兰A/C和多普勒声呐在内的组合导航系统。系统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随时可以提供船位的经纬度,精确度一般为±0.1海里,最佳可达±0.4米。五:海洋调查船具有充足完备的供电能力。船上的电站要能满足工作、生活的电气化设备、精密仪器、计算机等所需要的电力和不同规格的稳压电源。仪器用电与动力、生活用电分开,统一采取稳压措施。此次调查,计划使用中国海洋大学的综合调查船“东方红”二号,该调查船是中国国内最先进的海洋综合性调查船之一全船设有15个不同类型的实验室,机构布局适于进行多学科交叉,主要核心设备均为发达国家制造和使用的成熟产品。相继增添了近2000万元人民币的仪器设备,可提供物理海洋、海洋物理、海洋大气、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海洋地球物理等海洋学科的综合调查和部分专向调查,并可同时进行分析研究工作。该船航行保障设备可靠安全、操作管理简单,维护检修容易,经济实用,机动性强,船舶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调查船的先进水平。对东海进行地质综合调查,“东方红2号”综合调查船可以满足多种调查领域的需要。

ROV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也是海洋综合调查中的重要工具,水下机器人的水下运动和作业,是由操作员在水面海洋调查平台上控制和监视,靠电缆向本体提供动力和交换信息。中继器可减少电缆对本体运动的干扰。新型潜水器从简单的遥控式向监控式发展,即由调查平台计算机和潜水器本体计算机实行递阶控制,它能对观测信息进行加工,建立环境和内部状态模型。操作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以面向过程的抽象符号或语言下达命令,并接受经计算机加工处理的信息,对潜水器的运行和动作过程进行监视并排除故障,开始研制智能水下机器人系统。操作人员仅下达总任务,机器人就能根据识别和分析环境,自动规划行动、回避障碍、自主地完成指定任务。ROV水下机器人的优势概括起来就是以下三点,第一:能时间提供动力;第二:有高速率数据传送能力;第三:与海洋调查船之间的联系可靠,不会受到无线电或其他信号的干扰。当然,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电缆限制了深潜器的机动能力,使其被风筝线似的电缆拴住,而且电缆还需经常维修更换。但优势大

于劣势,使用时我们将尽力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优势。

三:海底水深地形的声学探测工具。海底水深地形的声学探测方法有回声测深,旁侧扫描声呐探测以及多波束测深。我将利用声纳来进行海底水深与地形的探测工作。我们都知道,在水中进行观察和测量,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只有声波。由于其他探测手段的作用距离都很短,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们也只能看到十几米到几十米内的物体;电磁波在水中也衰减太快,而且波长越短,损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频电磁波,也只能传播几十米。然而,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衰减就小得多,在深海声道中爆炸一个几公斤的炸弹在两万公里外还可以收到信号,低频的声波还可以穿透海底几千米的地层,并且得到地层的信息。因此在水中进行测量和观察,至今还没有发现比声波更有效的手段。由此可见,在海底水深和地形的探测中,相比于其他方法,声呐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多波束测深系统,又称为多波束测深仪、条带测深仪或多波束测深声呐等,是海底地形测量的有力工具。最初的设计构想就是为了提高海底地形测量效率。与传统的单波束测深系统每次测量只能获得测量船垂直下方一个海底测量深度值相比,多波束探测能获得一个条带覆盖区域内多个测量点的海底深度值,实现了从点线”测量到“线—面”测量的跨越,其技术进步的意义十分突出。波束测深系统是利用安装于船底或拖体上的声基阵向与航向垂直的海底发射超宽声波束,接收海底反向散射信号,经过模拟数字信号处理,形成多个波束,同时获得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海底条带上采样点的水深数据,其测量条带覆盖范围为水深的2一10倍,与现场采集的导航定位及姿态数据相结合,绘制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效果图。与单波束回声测深仪相比,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测量范围大、测量速度快、精度和效率高的优点,它把测深技术从点、线扩展到面, 并进一步发展到立体测深和自动成图,特别适合进行大面积的海底地形探测。

四:海上定位系统。在海洋探测中,海上定位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海上定位方法有GPS、无线电导航即海底声学脉冲及海洋雷达浮标。本次调查拟使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具有导航和通信相结合的服务特色。北斗导航系统于2012年已全部覆盖亚太区域,同时北斗全球定位系统功能具备与GPS、欧洲伽利略定位系统广泛的互操作性。北斗多模用户机可以接收北斗、GPS、GALILEO信号,并且实现多种原理的位置报告,稳定性更高。相信北斗导航系统将在此次调查中为我们提供巨大的便利。

五: 海底地质取样、拍摄、记录等工具。海底沉积、地层、矿产等是调查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将准备以下工具来研究:(一)重力取样管。依靠重锤的自由下落冲入沉积物中,将沉积物抽入管内的采样装置。它通过管内活塞的作用,除能采取泥质沉积物外,还能采取砂质沉积物并保持沉积物的原始结构。(二)地层剖面仪。浅地层剖面测量仪安装于调查船上,选择线性声源类浅层剖面仪。用低频声脉冲穿透海底沉积层,沉积层之间密度界面将声波反射回来,将形成的反射界面记录下来。(三)安装多道数字地震系统调查船上安装多道数字地震系统,用以勘探东海油气资源分布状况。(四)海底照相装置,放于海底附近连续拍摄海底的表面情况,用于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结构,与生物作用的关系以及锰结核的分布等。

六:海底热流调查工具。安装海底热流调查仪,重点对东海大陆架、冲绳海槽区、琉球岛弧和海沟区、菲律宾海盆区等进行热流调查。通过对于海底热流的调查,对海底构造进行研究。

七:地震调查设备。它由海底地震仪。海底地震仪由地震计、记录仪和释放器三部分组成。其中地震计负责将接收到的地震波转化为电子信号,记录仪对电子信号进行采集和存储。科研人员通过释放器将海底地震仪回收后,可从记录仪中读取相关数据。

东海海洋综合调查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以及国防意义,相信通过我们此次的综合调查,我们对东海状况将会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

ISSN1009-2722 CN37-1118/P 海洋地质动态 M arine Geolog y Letter s 第26卷第10期 Vol26N o10 文章编号:1009-2722(2010)10-0040-05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 蓝先洪,张志珣,李日辉,杨慧良,陆凯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摘要: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始于1958年,主要开展了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勘查与资源评价、油气资源调查以及其他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取得了一批非常宝贵的基础资料和成果。在整理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海洋开发对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现状;海域;基础地质 中图分类号:P736.5文献标识码:A 海域基础地质调查是海洋地质的基础工作。我国海域辽阔,大陆架宽广,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陆地自然资源的消耗,向海洋进军,开发海洋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开发的日益扩大,海洋潜在的各类矿产资源,尤其是陆架区油气资源、热液硫化物、浅海砂矿和天然气水化合物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其相应的区域地质调查及基础地质研究日趋重要。开展海域基础地质调查,不仅对海洋地质的发展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海洋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讨论了我国海洋基础地质调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调查现状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1958)1960年由国家科委海洋组统一部署的近海综合调查拉开了 收稿日期:2010-06-07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资助(项目编号: 1212010611301,1212010916045) 作者简介:蓝先洪(1958)),男,研究员,从事海洋地质研究工作.我国开展海洋调查的序幕。其后开展的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大致可分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世纪60)70年代实施的全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以及海域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第2阶段为20世纪70)80年代开展的大陆架及邻近海域油气资源调查、海洋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调查等;第3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八五0科技攻关项目、各种国家专项和国土资源大调查等一系列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我国海域基础地质工作的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1.1第一阶段调查概况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到70年代初,我国海洋地质工作者首先在渤海、东海海域,继而在黄海等不同海域进行了各种地质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和勘查工作,分别采用了多种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和手段,比较系统地采集了重力、磁力、热流、地震和测深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了钻探和地质取样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地质、地球物理等方面的成果。 1956年,在国家科委组织下编制了我国第1个12年(1956)1967年)海洋科学远景发展规划,提出了中国海洋近海综合调查及其开发的设想,并于1958)1960年组织了有60多个单位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的编写要特别强调以下几方面要求: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目的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人为中心”,即以人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调查研究和保护为中心,为科学规范地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服务,为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和地方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服务,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和防治对策。 二、工作任务 (一)一般进行1:50000以地质灾害为主的综合调查,对居民点、重要经济工程区,特别是集镇,查明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规模、稳定状态、危害程度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 (二)查明和预测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调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类型、强度、范围、历史、已造成的危害和未来趋势; (三)调查与地质灾害相关的水土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提出民居建设的生态地质对策; (四)评价工作区地质环境和各种地质灾害体的稳定状态,预测评价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斜坡稳定性等地质灾害,预测其发展趋势; (五)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六)建立地质灾害GIS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综合分析系统; (七)对重点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 三、工作内容

本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地质灾害诸灾种的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研究 (一)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是综合性的,以各种地质灾害为主,同时兼顾相关的地质环境、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灾种的地质环境、成灾历史、目前动态和可能的危害等: 1、崩塌; 2、滑坡; 3、泥石流; 4、岩溶地面塌陷; 5、地裂缝; 6、斜坡稳定性; 7、胀缩土; 8、地表水地下水污染; 9、固体废弃物;10、采矿、采石和边坡开挖诱发的地质灾害;11、矿坑排水引起的地表水地下水污染;12、特殊地质环境因素;13、地方病;14、水土流失。 (二)评价内容 分以下三个层次建立研究区的概念模型和量化模型,开展区域地质灾害的时空规律预测。 1地质灾害发育度——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的现状评价指标/方法筛选; 2地质灾害风险度——风险评估/单因子分析、多因子分析 分析因子包括:地形地貌、岩组、地质结构、降雨、地表水、地下水、气候变化、人为因素、区域地质环境等的空间相关/时间相关分析; 3地质灾害危害度——危害强度+易损性分析。 四、综合研究的技术要求与技术路线 (一)工作标准 执行的技术标准: 1、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标准(1:2.5万—1:5万),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1999; 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规划基本要求,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1999;

海洋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9海洋地质 9.1出航准备 9.1.1海洋地质调查每个航次应制定航行、作业计划。 9.1.2每个航次起航前,应采取下列措施: a)召开本航次航行、作业海区情况分析会。 b)对本航次航海图书资料和船舶证书进行检查。 c)制定本航次操纵、避碰、防台风、防火和海难应急预案。 9.1.3船舶出海作业前应做好下列保障工作: a)出航前,船舶应补足各种油料和生活淡水。 b)主食品补给量应大于计划工作日15天量。 c)配备专职或兼职医生,常用药品、必要医疗器械齐备。 d)船舶导航、通讯设备齐备、完好。 9.1.4海洋地质调查单位应根据作业海区情况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9.1.5海洋地质调查单位在每航次出航前,应向当地海事部门申报作业海区,并发布航行作业通告。 9.1.6海洋地质调查单位在船舶出海作业前,应对船舶进行综合检查,保证船舶适航状态。 9.2海上作业 9.2.1海洋地质调查作业人员应与船员密切配合,并遵守海洋地质取样、地震测量、磁力测量、重力测量、钻探、测深、海底摄像等机械、仪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9.2.2使用水下设备作业前,应采取下列措施: a)检查船舶设备是否正常。 b)检查水下设备电缆、钢缆、保险绳接口是否牢固。 c)检查绞车、吊机液压泵油位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d)查阅航海图书资料,核实海底地形、地貌是否符合拟使用设备的安全技术参数。 9.2.3使用水下设备作业期间,应遵守下列规定: a)船舶操纵应满足水下设备技术参数和施工设计要求。 b)船舶应按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悬挂危险信号和旗帜。 c)船舶收放电缆尾标应停车进行。 d)收、放电缆航速应小于3kn;拖网作业,航速稳定在2kn。 e)船上应建立、完善观察瞭望体系。 9.2.4特殊情况下应采取下列措施: a)船舶拖带水下设备在渔船活动多或国际航道附近海区作业时,应配备护航船只。 b)作业区渔船、渔标、渔网过多,严重危及作业安全时,应收回水下设备,停止作业。 c)水下拖拽设备、吊放设备拉力超过钢缆最大扩张力时,应立即降低航速。 d)发现半潜状态漂浮物时,应迅速操纵船舶躲避。 9.2.5海上钻探应遵守下列规定: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招投标数据分析报告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本报告于 2019年11月30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招标数量、招标情况、招标行业分布、投标企业排名、中标企业 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 法定代表人:/成立日期:1976-05-07企业类型:/经营状态:/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 营业期限:/ 至 / 营业范围:/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招标数量 2,099 企业招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2 企业招标情况(近一年) 2019年03月316 企业近十二个月中,招标最多的月份为,该月份共有个招标项目。 仅展示最近10条招标项目 序号地区日期标题 1广州2019-11-29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线上采购一体化平台 2广州2019-11-29计算机设备 3广州2019-11-29登记表及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4广州2019-11-29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线上采购一体化平台 5广东2019-11-29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地震采集系统水下部件及数字包-重新招标-中标公示6广东2019-11-29地震采集系统水下部件及数字包 7广东2019-11-29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项目 8广东2019-11-29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项目施工总承包招标暂停公告9广州2019-11-29发明专利申报服务采购 10广州2019-11-29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线上采购一体化平台 2.3 企业招标行业分布(近一年)

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附录

表B.1 稀土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表 附录C 确定勘查类型的主要因素及工程间距的确定 C.1 稀土内生矿床勘查类型划分 C.1.1 矿体延展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其具体划分及类型系数如下: 表C.1 矿体规模划分及类型系数表 C.1.2 矿体形态复杂程度 a)简单,类型系数0.6,矿体形态为层状、似层状、大透镜状,产状稳定,内部结构简单,内部无夹石或很 少夹石,基本无分枝复合。 b)较简单,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系数0.4,矿体形态为似层状、透镜状、规则脉状,局部有分枝复合现象, 产状较稳定,内部结构较简单,内部有夹石。 c)复杂,类型系数0.2,矿体形态有脉状、带状、小透镜状、网脉状、网脉浸染状、具分枝复合现象,膨大 缩小,尖灭侧现,产状不稳定或极不稳定,内部结构复杂或极复杂。 C.1.3 构造影响程度 a)小,类型系数0.3,矿体基本无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很小。 b)中等,类型系数0.2,偶有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矿体,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明显。 c)大,类型系数0.1,有或常有断层,岩脉破坏矿体,对矿体错动距离大,严重影响矿体形态。 C.1.4 矿体厚度稳定程度:按厚度变化系数及矿体类型系数大致分为稳定、较稳定和不稳定三种,如下: C.1.5 稀土组分分布均匀程度,根据稀土主元素品位变化系数划分为均匀、较均匀、不均匀三种,相应类型系数如下:

表C.3 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C.2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勘查类型划分 C.2.1 矿体延展规模:按面积分为大中小三类及类型系数列于表C.4 表C.4 矿体规模及类型系数表 a)连续,其含矿率为大于90%,相应的类型系数为0.3. b)较连续,其含矿率在90%-70%,相应的类型系数为0.2。 c)不连续,其含矿率为小于70%,相应的类型系数0.1。 C.2.3 矿体形态复杂程度: a)简单(矿体边界模数大于0.6),似层状,成片连续分布,偶有夹石或风化球,相应的类型系数为0.9。 b)较简单(矿体边界模数0.3-0.6),似层状至透镜状,成片连续至较连续分布,常有夹石或风化球,相应的 类型系数为0.6。 c)复杂(矿体边界模数小于0.3),透镜状,较零散分布,类型系数为0.3。 C.2.4 厚度稳定程度 a)稳定,厚度变化系数为小于60%,类型系数为0.6。 b)较稳定,厚度变化系数60%-120%,类型系数为0.4。 c)不稳定,厚度变化系数大于120%,类型系数为0.2。 C.2.5 稀土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a)均匀,品味变化系数小于30%,类型系数为0.3。 b)较均匀,品味变化系数30%-60%,类型系数为0.2。 c)不均匀,品味变化系数大于60%,类型系数为0.1。 C.3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 C.3.1 勘查工程的布置原则 C.3.1.1 一般是以一定的几何形态的网格控制矿体,并根据工程密度估算不同类别的矿产资源/储量。勘查工程间距,系指用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内生矿床地表槽、井探工程间距比深部勘查工程加密一倍。勘探工程的布置应视矿体在山头、山腰、山脚的分布规律,采用相对均衡的工程间距。 C.3.1.2 对于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一般采用勘探线与地形相结合的方法,地形较平坦,沟谷不发育时可采用勘探网法,勘探线应尽量垂直山脊走向,当山脊较长且走向变化明显时,应分段取不同方向的勘探线,勘查工程的布置应视矿体在山头、山腰、山脚的分布规律,采用相对均衡的工程间距。地形很复杂的部位,应适当加密控制。 C.3.2 施工原则 应按照由已知到未知,有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稀到密的原则进行,基准孔、参数孔、沿走向和倾向的主导剖面应优先施工。 C.3.3 勘查各阶段工程间距(密度) C.3.3.1 预查阶段:勘查工程极少,无间距要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oc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规划区、建设用地和矿山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DZ/T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DZ/T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 术语和定义 3.1.1 地质灾害 geological hazard 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1.2 致灾地质作用 geological process probably resulting in hazard 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作用。 3.1.3 致灾地质体 geological body probably resulting in hazard 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体。 3.1.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 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综合估量。 3.1.7滑坡 landslide 斜坡(含边坡)上的土体和岩体沿某个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 3.1.8危岩 dangerous rock 陡坡或悬崖上被裂隙分割可能失稳的岩体。 3.1.9崩塌 rock fall 岩(土)体离开母体崩落的现象。 3.1.10泥石流 debris flow 大量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流动的现象. 3.1.12 地面塌陷 ground collapse 土体或岩体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坑、洞的现象。由岩溶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岩溶塌陷;由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称为开采塌陷。 3.1.13地面沉降 land subsidence 区域性的地面下沉现象。 3.1.14 地裂缝 ground crevice 区域性的地面开裂现象。 3.1.16 采矿影响范围the range of mining effecfs 采矿地表移动涉及的范围。

截至2012年1月创业板排队上市公司名单

https://www.360docs.net/doc/802637455.html,2012年02月02日 09:10证监会网站手机免费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802637455.html,|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序号申报企业 注册 地 所属领域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 1 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关键机械基础件齐鲁证券有限公司战肖 华 张应 彪 2 北京欧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子专用设备东方证券股份有限 公司 孙树 军 张正 平 3 苏州天华超净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江苏特种功能材料 东海证券有限责任 公司 王磊 马媛 媛 4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轨道交通设备广发证券股份有限 公司 赵怡 蒋继 鹏 5 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创新药物及关键技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 公司 吕洪 斌 徐慧 芬 6 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山东 电力电子器件及变流 装置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 责任公司 杨淑 敏 龚文 荣 7 深圳市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软件及应用系统招商证券股份有限 公司 陈佳杨爽 8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国信证券股份有限 公司 赵刚 吴小 萍 9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新型高效生物肥料光大证券股份有限 公司 唐绍 刚 王广 红 10 南京宝色股份公司江苏复合材料国海证券股份有限 公司 刘迎 军 胡启 11 河北四通新型金属材料股份有 限公司 河北复合材料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 公司 赵新 征 王剑 敏 12 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北京数字内容服务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 公司 刘顺 明 任波 13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 司 上海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 公司 罗欣 于晓 丹 14 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广东新型安全饲料 民生证券有限责任 公司 王刚 陆文 昶

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D)代替 DZ/T0033-199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078一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4.2 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4.3 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4 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资源/储量的估算应采用计算机技术,提倡针对勘查工作的实际和适用条件,采用成熟的并经审定的新估算方法。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 4.5 地质勘查工作应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对各勘查阶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工作,并取得相应阶段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本标准所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适用于勘探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勘探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编写提纲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 5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5.1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5.2 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标准附录A为基础进行增减、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修订稿) 国土资源部 二○○六年四月

目录 一、总则 (1) (一) 目的 (1) (二) 名词解释 (1) (三) 任务 (1) (四) 基本要求 (2) (五) 组织形式 (3) (六) 质量监控 (3) 二、设计编制 (3) (一) 基本要求 (3) (二) 设计书提纲 (4) 三、野外调查 (5) (一) 调查要点 (5) (二) 野外调查记录要求 (14) (三) 野外调查记录形式 (16) (四) 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要求 (17) 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18) (一)群众监测网络建设 (18) (二)群专结合的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20) 五、室内资料分析整理 (20) (一) 基本要求 (20) (二)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20) (三) 重点防治区的确定 (23) (四) 成果图件编制 (23) (五) 成果报告编制 (24) (六) 报告附件 (26) 六、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27) 附件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 附件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查明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二)名词解释 1、地质灾害: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地质灾害隐患: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隐患,包括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崩塌、潜在泥石流和潜在地面塌陷,以及已经发生但目前还不稳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3、灾情:本细则所称灾情为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包括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险情:本细则所称险情为地质灾害隐患的潜在危害性,包括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人数和威胁财产数(潜在经济损失)。 (三)任务 1、“以人为本”,对城镇、厂矿、村庄、风景名胜区、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工程设施分布区不稳定斜坡(变形斜坡)、泥石流潜在发育区以及潜在地面塌陷区进行调查,并对其稳定程度和潜在危害(险情)进行初步评价。 2、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

东海海洋地质调查的设备准备

东海海洋地质调查的设备准备 我作为首席地质学专家,很快又要远赴东海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在这之前,还有一些调查设备的准备工作需要开展。 首先是海洋调查船。海洋调查船按照使用海区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近海调查船与远洋调查船两大类。前者船体小、吃水浅、航区小、续航力低,只装备浅水调查用的仪器设备;后者则船体大、吃水深、航区广、续航力长,装备着深水调查用的仪器设备。这两类海洋调查船之间虽然没有严格的界限,但为了讲求经济效益和使用便利起见,一般不相互兼用。根据本次考察实际,我决定采用远洋调查船,因为它具有船体大、吃水深、航区广、续航力长,装备着深水调查用的仪器设备的特点。 海洋调查船按其调查任务不同可分为综合调查船、专业调查船和特种调查船。我选用的是海洋地质专业调查船,海洋地质调查船是专门从事海洋地质调查的船舶,专门执行海洋地质调查的专业调查船。船上装有专门的海洋地质调查的仪器、设备,主要任务是应用地球物理勘探和采样分析等手段研究海底的沉积与构造,评估海底矿产资源的蕴藏量。海洋地质调查船的船型不大,但装备有精密的地震、地磁、重力探测仪器和准确的导航定位系统。船上除有雷达、罗兰以及卫星导航仪GPS等定位导航设备外,还设有进行专业调查的设备,如回声测深仪、旁侧声呐、多波束测深仪、采泥器、柱状采泥器、地层剖面仪和地震、重力、地磁以及地热等地球物理调查设备,并设有地质、化学实验室,且多数装有电子计算机,以便及时处理现场观测数据。 选择好了调查船以后,我就开始考虑海洋深潜设备的选择。现在主要的深潜设备主要有以下三种:载人深潜器(HOV)、AUV、ROV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AUV、ROV是无人水下航行器的一种。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本事”其实远不止实施水雷侦察,它还是实施水下攻击、进行反潜作战的“能手”。无人水下航行器不仅能进行情报搜集、勘测战场、确定和跟踪各种感兴趣的目标,还能实施攻击。其实,在完成所有这些任务以后,它们还可以作为远程传感器的节点,继续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并通过网络与其他节点共同分享情报资源,大大改善水下作战的状况。正因如此,无人水下航行器在未来海战中将很有前途,特别是在网络中心战中。网络战斗群中任何一艘潜艇只要拥有发射和回收水下航行器的能力,就能大幅度增加主战平台使用传感器和武器的效能,使作战范围大为增加。它的主要用途是在军事上。 所以我会更倾向于选择载人深潜器(HOV),使用载人潜水器可以使我更好的更有效的进行深海勘探。载人深潜器这项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尤其是在中国“蛟龙号”成功下潜后,我国载人深潜技术更是突飞猛进。载人深潜器的功能包括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有效执行各种海洋科学考察任务,开展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和捕获等工作,并可以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检测以及其他深海探询及打捞等各种复杂作业。 接下来我就取样和勘探来说一说设备要求。地质取样包括柱状取样、表层取样和拖网取样等取样方法。( 1) 柱状取样分为大型重力活塞取样和重力柱状取样两种。大型重力活塞取样器由大型重力柱状取样器、平衡杆、活塞和重锤等部件组成。重力柱状取样器是利用重力进行取样, 取样的长度一般不超过2 m。重力柱状取样器有操作相对简单, 取样成功率高的特点。对

全力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_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年/3月/17日/第004版 专题 全力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十二五”重点成果回顾 “十二五”期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坚定不移执行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决策,高举地质找矿新机制和“358”目标两面旗帜,瞄准前沿,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海洋油气地质调查、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大洋科学考察、高科技装备研发及应用等领域取得一批高水平成果,全力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广州海洋地质人积极谋划今后五年的发展,为实现海洋强国梦继续努力奋斗,力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紧密围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目标,持续进行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评价,深入开展勘查技术、基础地质理论研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与成果。 “十二五”期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开展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调查,圈定评价了一批成矿区块,确定了一批钻探目标和井位实施钻探评价,取得了重大勘查发现。2013年,广海局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成功实施钻探,钻获大量块状、脉状、分散状等多种赋存类型的水合物样品,探明巨量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经科学计算,天然气储量超过1230亿立方米。2015年在神狐海域实施23口天然气水合物钻探井,均发现天然气水合物,水合物矿体厚度大、储量大,呈高孔隙度、高饱和度特征,成藏机制独特。钻井控制水合物矿藏面积约128平方千米,控制资源量超过1500亿立方米,通过钻探取芯落实两个大型矿体,探明储量高达400亿立方米,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性开采提供了重要参考靶区,标志着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同时,技术研发、理论研究等取得重大创新,自主创立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技术体系,形成具有南海特点的水合物成矿地质理论,为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提供了重要支撑。 深海大洋资源勘查功勋卓著 “十二五”期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重返中国大洋科学考察主战场,组织实施了由“海洋六号”船承担的5个航次大洋科考任务,并启动实施了3个航次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海资源调查航次,取得了丰富的科考成果和海量的调查实物、数据和资料,为维护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的合法权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连续5年组织“海洋六号”船赴中、西太平洋完成了9个海山的富钴结壳资源和环境调查,初步了解了海山的富钴结壳资源状况,对采薇海山开展了全方位长周期的环境观测;继续在东太平洋我国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开展了资源和环境调查,进一步补充完善合同区环境基线数据,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拟定的环境特别受关注区首次进行了多手段、多学科环境调查等;发现了新的多金属结核富集区,并积极提出有利于我国的富钴结壳勘探主张。科考工作为2014年我国成功申请到富钴结壳勘探矿区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也按时履行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资源勘探和环境基线调查等国际义务,为未来新矿区申请奠定了重要基础。 自2013年开始,连续3年组织“海洋六号”船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海新资源调查航次,调查区域横跨东、中、西太平洋,首次在国际海域使用多道地震为主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初步查明了调查区地质和构造特征,发现了大范围富含稀土元素的深海沉积物;现场获得高稀土品位样品,初步圈定了多个资源远景区,开拓了深海稀土资源调查新领域。

煤炭地质勘查规范(参考模板)

煤炭地质勘查规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煤炭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 4 煤炭地质勘查的基本原则 5 煤炭地质勘查的工作程度 5.1 阶段划分 5.2 预查阶段 5.3 普查阶段 5.4 详查阶段 5.5 勘探阶段 6 煤炭地质勘查的控制程度 7 煤炭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7.1 资源/储量分类依据 7.2 煤炭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8 煤炭资源/储量估算 8.1 煤炭资源量计算指标 8.2各类型资源量计算块段划分的基本要求8.3 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要求 8.4 有夹矸的煤层采用厚度的确定方法

8.5 露天勘查煤层的夹矸和剥离物的估算 9 煤层气和其他有益矿产勘查工作 10 泥炭地质勘查 10.1 泥炭预查 10.2 泥炭普查 10.3 泥炭详查 10.4 泥炭勘探 10.5 泥炭资源/储量估算 11 资源编录、综合研究和报告编制 附录A(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附录B(资源性附录)勘查工作研究的技术要求 B.1 煤质研究 B.2 勘查区(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勘查研究 B.3 工程地质勘查工作 B.4 环境地质工作 附录C(资料性附录)煤层气及其他有益矿产的勘查研究 C.1 煤层气的勘查评价 C.2 其他有益矿产的勘查评价 附录D(资料性附录)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类型划分及钻探工程基本线距 D.1 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D.3 选择钻探工程基本线距的要求

D.4 泥炭勘查工程控制的程度 附录E(资料性附录)建议的资源/储量比例及资源量估算指标附录F(资料性附录)采样及测试工作量 D.2 煤层稳定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附录G(资料性附录)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的划分及勘查工作量G.1 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的划分 G.2 水文地质勘查工程量 G.3 露天煤矿的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 G.4 露天煤矿勘查的抽水试验工程量 附录H(资料性附录)露天边坡、剥离物分类及勘查工程布置H.1 按构成露天边坡岩层的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和结构面的发育程度露天边坡可分为三类 H.2 露天边坡勘查工程布置 H.3 按剥离岩层的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可将剥离物分为三类H.4 露天剥离物勘查工程布置 附录I(资料性附录)小煤矿勘查工作 附录J(资料性附录)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J.1 概略研究 J.2 预可行性研究 J.3 可行性研究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 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1.范围 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1.2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2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3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2.4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3.总则 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3.1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今第39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35号)的精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2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3.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 3.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3.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调查,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3.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3 2020年4月19日

海洋地质调查

(三)海洋地质调查 1.部署安排 开展我国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系统采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等基础数据,逐步实现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汇编我国海域1:1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通过我国海洋地质基本特征分析研究,提出我国海洋地质中长期战略发展方向、规划和工作部署建议;针对我国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海岸带滨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为地区工程合理布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成果;开展海洋油气新区调查工作,提出可供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新地区、新层位、新类型;开展我国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查明其资源潜力,建立我国近海海砂资源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提供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国家海洋地质专项和其他专项相关工作。 我国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开展1:100万大连幅、上海幅、海南岛幅、中沙群岛幅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和海底地质取样,以及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样品测试分析和相关研究工作;开展南海北部海域地震剖面调查;开展南海沉积物地球化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研究;开展1:100万南海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制和南海基础资料数据库建设。 我国重点海岸带滨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开展长江口以北沙泥质海岸带、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北部湾广西近岸的海洋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调查与评价。 我国海洋油气新区调查:开展南海东北部海域油气资源调查,以及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和南黄海海域油气资源普查,主要进行以多道地震为主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查明油气资源分布状况,指出有利勘探目标;开展某盆地的沉积充填演化与油气资源潜力研究;按年度编制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图,开展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数据库建设,为我国海域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管理以及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服务。 我国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开展黄海成山头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主要进行浅地层剖面、旁侧声纳、多波束等调查,进一步查明海砂资源的分布状况。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开展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在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历程及现状样本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历程及现状 1.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历程回顾 从1810 年英国Davy在实验室首次发现气水合物和1888 年Villard人工合成天然气水合物后, 人类就再没有停止过对气水合物的研究和探索。在这将近2 的时间内, 全世界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 如表1-1[2]所示。 第一阶段是从1810 年到20 世纪30 年代初。( 18 , Davy 合成氯气水合物并于次年发表文章正式提出水合物一词。) 在这120 年中, 对气水合物的研究仅停留在实验室, 且争议颇多。 第二阶段是大致可看作是自1934年起始的。当年美国Hammerschmidt发表文章, 提出天然气输气管道堵塞与水合物有关, 从负面加深了对气水合物及其性质的研究。在这个阶段, 研究主题是工业条件下水合物的预报和清除、水合物生成阻化剂的研究和应用。 第三阶段是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 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进入大范围勘探普查开发的格局。上世纪60 年代特罗费姆克等发现了天然气能够以固态形式存在于地壳中。特罗费姆克等的研究工作为世界上第一座天然气水合物矿田——麦索雅哈气田的发现、勘探与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从而大大拓宽了天然气地质学的研究领域。美国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也开始重视气水合物研究, 并于1972年在阿拉斯加获得世界上首次确认的冰胶结永冻层中的气水合物实物。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理论预测的成功、测得成藏理论区气水合物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异常, 以及经过钻探取得水合物实样, 这一系列的成果被认为是上世纪能源问题的重大发现。能够说, 从上世纪60 年代至今, 全球气水合物研究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把气水合物作为一种能源进行全面研究和实践开发的阶段) , 世界各地科学家对气水合物的类型及物化性质、自然赋存和成藏条件、资源评价、勘探开发手段以及气水合物与全球变化和海洋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技术要求

云南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技术要求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0000)是《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编(2010~2020)》和《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3~2020年)》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此项工作是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完成后,对全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监测预警、工程防治、避灾搬迁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支撑。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实际,特拟定本要求。 一、基本要求 调查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调查重点。 (1)滑坡、崩塌、泥石流调查,结合调查区实际,参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08-02)的相关规定。 (2)其他地质灾害调查,参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国土资源部,2006年10月)的有关要求。 (3)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库建设,按《1:50000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10年2月)执行。 二、补充要求 总结2013年度地质灾害详查工作经验,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在上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如下补充要求。 (一)调查 1、遥感 (1)超前安排遥感资料处理和调查解译工作,重视远程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为

地面调查、工程地质剖面布置、重点调查区确定、调查路线优化等提供依据。 (2)重点地段的遥感解译和地质灾害测绘,尽量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如SPOT-5、IKONOS、Quick Bird等)、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规划图(1:1万)和土地“二调”资料。在地质灾害发展动态分析中,鼓励进行多时相遥感影像对比,深化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及危害特点的研究。 2、地面调查测绘 (1)以地质灾害隐患点核实和危险程度判定为核心,调查工作量不按点、线、面均匀布置。对山区、丘陵区及位于盆地周缘沟口的居民点都应进行现场调查,无灾点的居民点填地质环境情况说明表,有灾点的按类型填调查表。 (2)针对地质环境脆弱、受地质灾害威胁较大的城镇和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部署1∶1万地质灾害测绘工作。 (3)工程地质剖面测制优先部署在典型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第四纪地质作用活跃、人为活动对地质环境扰动强烈的地段。 3、典型灾点勘查 本次详查原则上不部置钻探、槽探、浅井及物探等勘探工作,典型灾点的解剖分析可收集利用区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成果资料。 4、灾/险情划分标准 地质灾害灾(险)情等级的划分采用以下标准: 5、记录和填表 (1)对存在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表上应注明责任单位、分管部门;在原有隐患点核查中,应调查已采取的措施(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工程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