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

得道多助
得道多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

一、读文导入

师:二千多年前的那个不知是春天还是秋天的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刻下了191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传诵至今。请同学轻闭双眼,用心灵去感受这段文字的独特魅力。

师:配乐朗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师精彩的诵读震撼了在场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掌声雷动。)

【品鉴】教师用古典的环境描述导入。简短的导语营造了一种原始而静谧的古典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范读,听者有一种被经典包裹的美感。

师:给咱们留下这段精美短文的圣人是谁呢?

生:孟子。

师:(教师点示屏幕)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一下孟子其人。

助学资料1:

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弟子合著的《孟子》一书,被尊为儒学经典,为“四书”之一。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做批注:名轲,字子舆,亚圣,《孟子》一书,“四书” 之一,写下这几个关键词。

二、学法推荐

师:像《孟子》这样时代久远意蕴深厚的儒学经典,咱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更加高效地学习呢?请听一听另外一位文化名人给咱们的建议。

助学资料2:

学法推荐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朱熹

师:朱熹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学习文言经典的方法?

生:第一,首先是要熟读,基本上能把文章说出来,然后思考里面的一些字词句,琢磨出它的意思。

师:两个关键词先是读,后是思,读要熟读,思要精思。好!我们先进入熟读篇章,熟读篇章咱们主要进行两项活动,一项是对答式朗读,另一项是品味试朗读。对答式朗读主要是老师出示问题,同学们到原文中摘录语句,进行朗读式的回答。咱们进行抢答,注意题目。

【品鉴】教师用古人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其人可信,其词也雅,其法也当。

三、熟读篇

师:第一问,有点难,三才者何?

(学生窃窃私语)

生:天、地、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答案的啊?

生: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

师:绝对读过《三字经》,掌声送给他。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最重要的三种元素就是天、地、人,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种因素分别是——

生:天时、地利、人和。

师:那么,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轻重厉害如何呢?原文回答。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能告诉我它的意思吗?

生:有良好的天气条件,不如有良好的地理优势,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不如人民齐心协力。

师:“不如”是什么意思呢?

生:“比不上”的意思。

师:那么,“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何也”就是“为什么呢”。文中哪几个句子解说了“为什么说天时不如地利?”

生: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出,它有一句话是说,“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这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帮我说说它的意思。

生: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把它围起来攻打它,但是却不能取胜。然而把它围起来攻打它,是得到了……

师:“天时不如地利也”,正好反过来了,是吧?哪个同学能够把她刚才说的那个句子的大意很顺畅地说出来?她有亲友团吗?好,这位女生。

生:把它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师:嗯,一座城池仅有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把他围起来攻打却不能取得胜利,是何道理呢?那就是“天时比不上地利”。接下来一个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已经猜出来了。

生:(齐说)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师:请回答。

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能解说一下吗?

生: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也并不是不深,武器也并不是不精良,军粮也并不是不多,然而守城的人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

师:你的解说里面,有一个词解说的特别精妙,“米粟”解说为军粮,是作战要用的东西,很好!这里面的“城”作什么讲?

生:城墙。

师:“池”呢?是池塘吗?

生:是护城河。

师:很好!咱们继续往下走,考验还在继续。得道者,何如?

生:得道者多助。

师;我不大懂这句话的意思,你能帮我吗?

生:得道的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会多。

师:这个人在文中指什么人?

生:君主。

师: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接着往下说:失道者,何如?

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是什么意思?

生:很少。

师:你能说一个带“寡” 的成语吗?

生:薄情寡义。

师:还能说一个吗?

生:孤家寡人。

师:孤陋寡闻、曲高和寡、寡不敌众,寡和众就是一组反义词,少的意思。那么把整个句子说一下。

生: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师:寡助若何?

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这个字为什么读pàn?

生:因为它是一个通假字,通背叛的“叛”。

师:背叛的意思。“亲戚”课下注释是怎么解释的?

生:内外亲属。

师:老师重点提醒一下,这里的“亲戚”和现在的“亲戚”有点不同。现在的“亲戚”是一个词,泛指所有有血缘关系的人。古时候“亲”专指父系亲属;“戚”专指母系亲属,所以中国封建社会,说皇帝的妃子,娘娘的兄弟,就叫外戚,他们扰乱朝政就叫——

生:外戚干政。

师:整个句子意思说一下。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少到了极点会出现什么情形呢?

生:亲戚都会背叛他。

师:我建议把“亲戚”解释出来。内外亲属,前面还加一个连字,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其他不是亲属的人呢?

生:更会背叛他了。

师:接着说:多助,若何?

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何解?

生:帮助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

师:最后还有一个难度系数稍稍大点的: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师:请说之。

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君主打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师:所以……

生:所以君子不战也就罢了,战就一定会赢。

师:这里的君子是指得道的还是失道的?

生:得道的。

师:前面一个字还提示一下,“以天下之所顺”的“以” ……

生:凭借。

师: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

【品鉴】老师用文言的语言教古文,言简意丰;用古典的语言教古文,音韵忽而缭绕悠长,忽而铿锵短促,忽而低沉引人思考,忽而激越令人血脉贲张。既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概,又得夫子游学,坐而论道的神韵;用对话的方式读古文,避开了简单的朗读和串讲,学生是带着问题在读,碰到问题才讨论,教师则于无疑处生疑,于有疑处释疑,教学有间苗拈花之致,疏密互见之美。

师:经过这一番的问答,同学们对课文的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想把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来系统地问,大家系统地答,争取把我们刚才的理解深化到我们的头脑中去。准备好!

师:三才者何?

生:(齐答)天、地、人

师: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

生:(齐答)天时、地利、人和

师:很好,我说过,孟子的文章适用于铿锵一点去读。

师:三者轻重厉害若何?

生:(齐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

生:(齐答)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语气还可更盛一点。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生:(齐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得道者,何如?

生:(齐答)得道者多助。

师:失道者,何如?

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助若何?

生:(齐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多助若何?

生:(齐答)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生:(齐答)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品鉴】教师用文言的对话达到反刍效果。这样的对话,使课堂古典的气氛更加浓郁,学生隐然进入到雄辩者的角色之中,强化了学生对中华经典的感情;

这样的对话,使文气更加贯通,学生隐然领略到了文中坚实的逻辑链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师:这一番对答让老师感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很好,咱们接着进行品味式朗读。同学们请回看课文,你最喜欢读的是哪一句?挑出来读一读。

生:我最喜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你好好地把它读读看。

生:(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比较喜欢读这个句子吗?

生:因为这句话很有哲理,它揭示了战争当中君主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师:揭示了一个哲理,就是君主施行仁政,你一下子看到句子里边的意思里去了,很不简单,老师还想为难你一下,这个句子老师也很喜欢,并且把它稍稍地改了一下,你认为是老师的改句好呢,还是孟子的原句好?

屏显: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道之得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生:我觉得原句好。

师:为何?

生:寡助之至,它没有直接说和国家命运的关系,先是说自己的亲戚会如何对待,众叛亲离后,国家的命运也就危在旦夕了。

师:也就是说原句比改句说得更加的详细、具体、透彻,咱们讲道理就要讲一个“透”字儿,然后从句子的句式上来看,还发现什么不同了吗?

生:原句的对仗十分整齐。

师:嗯!原句非常整齐,属于对偶句式。其实从句式上说是对偶,从意思上说还形成了什么?

师:得道——失道,多助——寡助。

生:对比。

师:这样对比对比的好处?

生:“道”就更重要了。观点更鲜明,说理更透彻。

师:很好!同学们,文中还有很多这样构成对比关系的句子,除此之外,你还发现有其他特点的句子没有?

生:我觉得第一句用了顶针的手法。

师:你还知道顶针啊!?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生:读来琅琅上口。

师:一种回环,琅琅上口的感觉,你能读出来这种感觉?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还有自己的发现吗?

生:还运用了排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后面还有“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里的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读来很有气势,而且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地利的优势,从而得出了人和的重要。

师:说得非常好,很有见地。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有一个不良嗜好,特喜欢改句子,请看——

屏显: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师:我把你说的句子改了一下,是孟子的好呢,还是我的好呢?

生:孟子的句子,每个句子都是用的双重否定,语气非常强烈。

师:我又作了一个改动,你看,哪一个好呢?

屏显: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生:原句更有气势。原句从城、池、兵革、米粟四个方面说,更能强调地利条件的优越,论证更加的有力。

师:你能读出其中的气势来吗?老师建议你在语速上应该有所变化:由慢而快;在语调上也应该有所变化。

(学生读——师示范——学生再读——学生齐读)

师:还有一个排比句,我读给你听: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师:老师读的时候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感觉音调越来越高,气势也越来越强。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域民”“固国”“威天下”,有范围越来越大的意思。

师:说得好!老师把它叫做层递式排比句,咱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师范读——生再读)

师:经过一番品读,我整理了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特色,请做笔记。

助学资料3:

孟子其文

◇对比鲜明

◇排比铺陈

◇句式工整

◇气势磅礴

◇说理透彻

【品鉴】教师用读的方式教古文。孟子的文章,往往一气贯注,猛浪若奔。但是,如何读出这种气势,如何读懂这种气势背后的道理,却是十分困难的。执教者采用“选择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有感觉的句子;用“改句读”的方式让学生琢磨并领悟文章气势背后的句法结构;用“示范读”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层递语势的构段方法;用“回味读”的方式让学生反复涵咏揣摩。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每一种变式朗读都直接为突破难点服务。

四、精思篇

师:接下来进入精思环节。对这篇文章,老师有三种变形,请你琢磨一下,这三种变形,各自都有什么道理。

屏显:

二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三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四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学生欲言又止,老师提示别急。三分钟等待之后,学生仍面现难色。)

师:不大好说是吧?好,请看看老师的提示——

屏显:

二分法:话题一——话题二

三分法:引论——本论——结论

四分法:起——承——转——合

师:请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再思考。

生:二分法,前面写打仗的道理,后面说治理国家的道理。

师:如果说,话题一主要论述的军事,那么话题二主要论述的就是政事。两个话题各自的核心句是——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各自的核心词是——

生:和、道。(板书两个核心词)

生:三分法,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将揭示论点的句子和论证的句子分开,第一段摆出论点,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论证了论点,第三段得出只有“得道”方能实现“人和”的道理,有点像平时说的“总—分—总”的结构。

师:很好!至于四分法,同学们可以作为一个课后研究的话题,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老师,同学讨论来完成。最后请同学齐诵课文作为本课的结束。

【品鉴】用分段法探摸文章的结构。古人写文章在形式上是不分段的,这就给今人留下了探究的空间。执教者通过不同的段落划分方法,给学生提示出议论文不同的结构方式。三种划分方法,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二分法在教学目标上是总体把握文章要义,在教学层次上是为三分法作铺垫;教师重点教学的是三分法,有前面的教学铺垫,加上屏显提示,教学难点很快就突破了;四分法是中国古人传统的说法,执教者只是点到为止,作为一个拓展延伸的话题,留给学生课后去处理。教学显得有轻重,有留白,有张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原文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解释: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20)[是]这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汲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着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着《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得道多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第一轮课堂教学大练兵教案 南宁市北湖北路学校梁桂宁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 深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3.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 深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格言,揭示课题 得民心者得天下。 ——司马懿(yí)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孟子 二、展示目标,齐读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 深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3.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三、简介《孟子》及孟子 学生简介,教师补充:《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它主要讲的是孟子的政治主张,反映了我国古代哲人的智慧。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当时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反映了他“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四、听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五、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六、疏通课文,把握文意 1.展示课件,解释关键字词。(学生自主解释,按学号顺序解释文中关键的字词) 2.复习翻译句子的方法。

3.翻译课文,把握文意。(学生自主翻译,指名逐句翻译。) 七、研读课文,理解主旨 1. 本文是一篇说理论证的文章,开头先提出什么观点? 2. 围绕这个观点,作者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论证? 3. 最后得出什么结论?(用原句回答) 4.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反映孟子什么样的政治思想? 八、联系实际,拓展升华 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当代社会指什么? 九、中考链接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 B.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扶苏以数谏故。 C.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2.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 委而去之 B. 亲戚畔之 C.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 夫环而攻之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和。 B. 君子“战必胜矣”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C.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 本文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4.翻译下列句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板书设计: 摆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总) 攻城不下——天时不如地利 论证观点战争事例 (分)守城不住——地利不如人和↓(类推)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治国道理 (总)(类比论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原文及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原文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⑴[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⑷[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⑸[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⑹[环]包围。 ⑺[池]护城河。⑻[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⑼[委]放弃;[去]离开。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⑾[封疆]划定的疆界。⑿[固]巩固。⒀[山溪]地势;山河。⒁[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⒂[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⒃[至]极点。⒄[畔]通“叛”,背叛。⒅[顺]归顺,服从⒆[故]所以。(20)[是]这 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城古义:城墙今义:城市池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池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亲戚古义:

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一词多义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锋利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2、家和万事兴。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3、众人拾柴火焰高。4、团结就是力量。4、人心齐,泰山移。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范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以下是分享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得道多助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 ..[2],地利不如人和 ..[3]。 ..[1]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 ....[4],七里之郭.[5],环.[6]而攻之.[7]而.[8]不胜。夫.[9]环而.[10]攻之,必 有得天时 ..[11]者矣,然而不胜者,是.[12]天时不如地利也.[13]。 城非不高也 ..[18]非不多. ..[17]也,米粟 ..[16]非不坚利 .....[14],池.[15]非不深也,兵革 [19]也,委.[20]而.[21]去.[22]之.[23],是.[24]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25]曰,域.[26]民不以.[27]封疆之界 ..[31]之险.[32], ....[28],固.[29]国.[30]不以山溪 威.[33]天下不以.[34]兵革 ...[37]寡.[38]助。寡助之. ..[35]之利。得道者 ...[36]多助,失道者 至.[39],亲戚畔.[40]之。多助之.[41]至.[42],天下顺.[43]之。以.[44]天下之.[45]所顺, 攻亲戚 ..[46]之所畔,故.[4]7君子有.[48]不战,战必胜.[49]矣。 词句注释: 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优势。 3.人和: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huán):包围。 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连词表递进。11.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12.是:这。13.也:表判断语气,“是”。 14.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15.池:护城河。 1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7.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18.米粟(sù):粮食。19.多:充足。 20.委:抛弃。21.而:然后22.去:离开。23.之:代词,代“城”。 24.是:代词,这25.故:所以。26.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27.以:凭借。28.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 29.固:巩固。30.国:国防。31.山溪:山河。32.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 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句。 3.理解“人和”思想在战争及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先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第一个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那时,诸子百家畅所欲言, 诸子散文各抒所见,各具特色。 提起“诸子百家”,我们自然想起了“孔孟之道,仁义 为先”这句俗语。“孔”即孔子,“孟”即孟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来学习和鉴 赏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政论文)--出示课题、作者、文体。 (二)、了解作者:大家对孟子其人和《孟子》一书有 哪些了解? (1)、孟子,名轲,字子舆,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思想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尊称为“亚

圣”。 (2)、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 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 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 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强调要“施仁政,行王道”,反对 战争,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 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 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 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 作用。 (3)、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其文自成风格,思想深刻,说理透彻,逻辑严密, 长于论辩,富有辞彩,有很强的说服力。《孟子》在先秦诸 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过渡: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在中国 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生活在战乱不息、生灵涂炭的

中考文言文必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重点字句子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字义:发:于: 畎亩:举:筑: 士:市: 译文: 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字义:降:任:于: 是:苦:劳: 饿:空乏:拂: 乱:所以:动: 忍:曾: 译文:

原文:人恒过,然后能改。 字义:恒:过: 译文: 原文: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字义:于:衡:作:译文: 原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字义:征:色:喻: 译文: 原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字义:入:法家:拂:出:敌国:患: 译文:

原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字义: 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字义: 译文: 原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字义:郭:环: 译文: 原文: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字义: 译文: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形势。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字义:城:池:兵: 革:坚利:委: 去: 译文: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字义:域:封:固: 威:以: 译文: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字义:道:寡: 译文: 原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字义:至:畔: 译文: 原文: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字义:顺: 译文: 原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字义:以: 译文:

(完整版)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 兵革非不坚利也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3)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 的( )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 文的中心论点。 B. 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 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 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 “得人和”则“战必胜”。 D. 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 素是“人和”。 4 .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 )和( ) A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 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 ) A .正确的道理 C.施行“仁政' B .作战的规律 D .统治的方法

B ?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5 . “ 得道者” 的意思是;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6.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 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13. 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习题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②【环】围。 ③【池】护城河。 ④【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⑤【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⑦【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⑨【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⑩【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同“叛”,背叛。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翻译: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

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4、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译: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重点词语解释] 1、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2、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4、是天时不如地也是:这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震慑 7、得道者多助得道:施行仁义 8、亲戚畔之亲戚:内外亲属。 9、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 10、兵革非不坚(坚硬)利(锐利)也: 11、寡助之至至:极点。 12、委(放弃)而去(离开)之 13、兵(兵器)革(甲衣)非不坚利也 14、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1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巩固。

古今异义 (1)七里之郭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2)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3)委而去之 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4)委而去之 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5)亲戚畔之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或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其他的成员。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这里指限制的意思今义:地域 (7)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8)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一词多义 之 (1)三里之城(助词,的)

(2)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它,指包围的城)(3)多助之至(动词,到) (4)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之人) (5)亲戚畔之(代词,指失道之人) 而 (1)夫环而攻之表修饰着、地 (2)攻之而不胜表转折却、但是 (3)委而去之表顺承关系 利 (1)地利不如人和(名词,优势) (2)兵革非不坚利也(形容词,锐利) 城 (1)三里之城(名词,内城) (2)城非不高也(名词,城墙) 词类活用 (1)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3)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特殊句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及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及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

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孟子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孟子将三者之间进行了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其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他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

2020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原文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文言文《雪》翻译 天工翦水,宇宙飘花,品之,有四美焉;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平铺,匀也;洞窗辉映,明也。宜长松修竹,老梅片月,怪石峻增,深林窈窕,寒江远浦,断岸小桥,古刹层峦,疏篱幽径;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灵诗,小酌清淡,高楼长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座,韵士闲枰;披鹤氅,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如此景况,何必峨眉千尺 天上的工匠把水剪成在天地间飘散的花,品味下来有四种品德,落地没有声音,是静的品德,沾在衣服上而没有颜色,是洁净的品德,无论(地势)高低平展铺开,是平均的品德。(雪反光)使窗内明亮,是光明的品德。高大的松树,茂盛的竹子,老梅树(开花映衬)残月,怪石在深邃的树林中掩映,一座小桥架在远处的江上,(更远处)重峦叠翠中一条小路通向一座古刹。老渔翁披着蓑衣(在江上)垂钩,文人骚客迈着方步吟诗作赋,饮酒清谈。高楼之上,风声长啸,船头煮茶的炉灶飘着青烟,座位旁边有美女把盏倒酒,得道高僧对面而坐,乐师闲弹乐曲。披起外衣,纵步于园林,穿上皮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公开课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知道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吗?对了,四书、五经。能具体说一说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书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非常正确,同学们很博学,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就是选自两千多年以来莘莘学子们读的《孟子》一书。 二、文章简介、作者简介 《孟子》是一部什么书呢?哪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就能看出这些特点来。) 大家对孟子这个人了解吗?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就是《孟母三迁》,从那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孟子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孟母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培养出了一位圣人。另外还有胡适的母亲、六祖慧能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等等,可见世界的命运一多半掌握在妇女手中。 谁能把孟子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我们作为山东人应该感到骄傲。 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先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齐读一遍。(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

正音:戚(qī)粟(sù)夫(fú)畔(pàn)通“叛” 3、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四、翻译全文 下面我们翻译课文看文章具体写了什么。 明确翻译步骤: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分两步翻译完全文, (1)①第一步到从开头到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两人把课文抄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翻译。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③我重复翻译一遍并重点强调一些词语。 (2)①第二步从“域民不以封疆----”到最后 两人把课文抄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翻译。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③我重复翻译一遍并重点强调一些词语 (3)学生通篇翻译全文一遍 五、研读赏析 疏通了文意,我们就应该分析文章。 1、文章为了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论点,列举了那些事例? 学生思考发言。(两个事例。具体句子----) 2、第一个事例中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②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

得道多助案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案例分析 张龙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疏通文意。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4、正确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单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班的口号是—— 生:青春如火,超越自我;看我精英,明日之星;斗志昂扬,九二最强! 师:很好。 师:大家看过《三国演义》吗? 生:看过。 师:喜欢看吗? 生:喜欢。 师:不错。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都知道,刘备之所以能三分天下,他的制胜法宝之一就是取得民心。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的天下的君主可以说是枚不胜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主张。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小声跟读,注意字音和句子的节奏。 2、学生同桌之间大声两两对读,看哪对同桌读得最为默契、最有气势。 3、全班齐读,读出气势。 师:大家读得很有激情,不错。朗读呀,就要注意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看看这气势会不会更强烈呢?好,大家腰板直起来,书本捧起来,声音大起来,预备起—— (读毕)师:很棒!老师很欣赏同学们的精气神。之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这篇文言文,里面有较多的字词句需要我们理解,下面老师想来考察一下大家,大家准备好了没? 生:准备好了。 三、检查预习,翻译课文 1、天时() 2、地利() 3、人和() 4、环而攻之() 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兵革非不坚利也() 7、委()而去()之 8、域民()9、固国()10、威天下() 11、寡()助之()至()12、亲戚()畔()之 13、特别提示比较:“城”、“郭”、“池”的用法、通假字“畔”、古今异译词“亲戚”、“域”、“巩”、“威”等词活用现象等。 14、重点句子考察翻译。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踊跃举手,对字词句的考察都做到关上书本、脱口而出,。 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预习得都不错,下面进入到文本研究阶段。 四、合作学习,赏析课文 1、探讨(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