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导优秀学案设计(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导优秀学案设计(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导优秀学案设计(精品)

11 郑和远航导学案设计

16课 郑和下西洋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主备:肖丽 课时计划:2课时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中外的交往与冲突——郑和下西洋,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郑和下西洋的条件、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其核心是郑和下西洋的条件。通过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阐述了明朝前期的政治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的特点。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充分利用文献资料、《郑和下西洋路线》的图片,明确地讲解出“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历史范围。教学的重点是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目的、特点,理解重点的关键是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指导法、讲述法、图表展示法、自主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呈现。 二、目标及解析 1、目标定位: (1)学会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2)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 (3)探究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目标解析: (1)学会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也就是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其原因。 (2)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也就是要掌握郑和下西洋时间、目的、路线、意义。 (3)探究郑和下西洋的特点。也就是通过与欧洲航海家的航海的对比,从时间、规模、次数、范围等方面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难以记住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和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的原因。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

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样,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制成课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对于下西洋的原因,主要通过大量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这样便于学生形象、直观的理清本课的学习线索。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08年,中国有两件我们要铭记的事:一个是汶川地震;一个是背景奥运会。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中,有这样的一个画面(展示奥运会开幕式中郑和下西洋的场景照片),这是为了纪念明朝时期中外交往的伟大壮举——郑和下西洋。在你了解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中,明朝以前中外友好往来的史实有哪些?(让学生把它写出来)。 授新课: 问题一、“西洋”指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知道论丛史出。 问题1、西洋指什么地方?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明确地讲解“西洋”的历史范围——明代的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问题2、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活动1】阅读材料 材料一:史书记载:明,洪武末年时,“粮仓充实,国家安定”。明,建文帝时期,“人民富足,路无拾遗”。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极盛。 材料二:明朝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

【优质课教学设计】11 画杨桃_语文_小学(教学实录试讲稿)

【教学设计】11 画杨桃_语文_小学_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 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前排、靠边、 准确、审视、讲台、神情、严肃、半晌、轮流、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 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杨桃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与画画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同学们见过杨桃吗?(读资料袋) (二)检查预习 我会读:叮嘱前排靠边准确 审视讲台神情严肃 半晌轮流熟悉角度 相似教诲和颜悦色 我会写:肃

我会说: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靠 边准确审视严肃角度轮流 有一次上图画课,我坐在()的座位上,把杨桃画成了()的形状,自己觉得画得很(),可同学们却笑话我,老师坐在我的座位上()了一下杨桃后,他让大家()来看,大家发现在我的()看的杨桃就是五角星的样子。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1、2 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父亲是怎样嘱咐我的?我又是怎样画画的? 父亲的叮嘱: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我的做法: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同 学们再读读这一句,看看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文中的“我”画得很认真。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师:你真会读书。谁能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师:是呀,文中的“我” 画得一丝不苟,多么认真呀! 2、默读3—6 自然段,边读边想: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打印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部编版) 第一部分:生字组词 第1单元 一(一个、一天)二(二月、二十)三(三天、三月)上(上学、上衣)口(人口、开口)目(耳目、头目)耳(木耳、耳朵)手(手心、对手)日(早日、日子)田(水田、田里)禾(禾苗)火(大火、火把)虫(虫子、小虫)云(白云、云朵)山(山林、山水)八(八个、八月)十(十个、十天)了(火了、大了) 第4单元 子(儿子、子女)人(人口、大人)大(大山、大雨)月(月儿、日月)儿(儿子、女儿)头(木头、开头)里(里头、山里)可(可是、可口)东(东西、山东)西(西瓜、山西)天(白天、半天)四(四个、四十)是(是的、不是)女(女儿、子女)开(开水、开心) 第5单元 水(水牛、开水)去(上去、来去)来(本来、下来)不(不好、不是)小(大小、小手)少(多少、少见)牛(水牛、小牛)果(果子、水果)鸟(鸟儿、小鸟)早(早上、早日)书(书本、书包)刀(小刀、刀口)尺(尺子、尺寸)本(书本、本子)木(木头、木耳)林(山林、竹林)土(水土、土木)力(有力、用力)心(开心、小心)中(中心、中午)五(五十、五月)立(立正、自立)正(正在、正好)在(正在、不在) 第6单元 后(后来、后天)我(我们、自我)好(好心、好人)长(长江、长沙)比(正比、对比)巴(下巴、巴士)把(把手、火把)下(下来、下午)个(一个、个人)雨(雨衣、下雨)们(我们、人们)问(问好、学问)有(有心、有力)半(一半、半天)从(从来、从不)你(你好、你们) 第7单元 才(人才、天才)明(明天、明白)同(同学、不同)学(上学、小学)自(自立、自我)己(自己、知己)衣(上衣、雨衣)白(白云、白天)的(有的、好的)又(又大又红) 和(和好、不和) 第8单元 竹(竹子、竹林)牙(月牙、门牙)马(马上、木马)用(用心、有用)几(几个、几月)只(一只、只有)石(石头、石子)多(多少、好多)出(出去、日出)见(只见、少见)对(对手、对比)妈(妈妈、大妈)全(全天、全力)回(回来、回去)工(工人、手工)厂(工厂、厂长) 第二部分:读读说说1、词语搭配

郑和远航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3、熟悉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 【教学重、难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熟悉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我国600多年前出现了一位卓越的航海外交家,他是谁?(生答郑和)指生谈谈对他的了解。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明朝,分享他的故事。 2、师板书课题:11 郑和远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要求: (1)声音响亮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指生说一说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办?)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桅杆魁梧炫耀俘虏 迎风招展镇定自若 浩浩荡荡扶老携幼 名扬海外化险为夷 指名读—正音—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词语的味来。 3、小组内练读课文,提出要求,注意倾听,随时记录同学存在的问题。 指名说你为同学提供过哪些帮助,其他同学是怎样帮你的?小组内推荐同学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或者你觉得哪个段落最难读,敢不敢来挑战?我觉得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出了郑和远航的重大历史意义,哪位同学能为大家读一读?) 生评或者师简单评。 4、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先同桌说说,然后交流,指名概括说说并简单谈谈感受。 (适当问学生是如何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本文最简洁有效的方

法——题目就是主要内容。) 5、文章先后写了郑和几次远航?(七次)详写了几次?在文章的第几自然段(一次)其余的六次都是略写。一篇文章,详写和略写内容安排的很恰当就叫详略得当。 三、翻至生字栏,生仔细观察,接着描红注意一笔描成不要回描,注意笔顺,然后自己练写,写完后与范字作比较,再写时要更注意。师巡视指导,相机提示。三分钟后听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11 郑和远航 第一次远航(详写) 后六次远航(略写)

画杨桃教案设计一等奖

11.画杨桃 1.识记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重点】 1.认字、写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难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师准备】 1. 教师准备几个杨桃或搜集杨桃图片等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先读读课文后面资料袋的内容,或再搜集一些有关杨桃的资料。 2课时 第课时 1.识记本课生字,理解“叮嘱、审视”等词语。 2.能读通读顺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人物对话。

3.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初步读懂课文所蕴含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什么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都要懂得善待他人”的道理。 【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初步读懂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方法一:资料导入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杨桃)请交流你对它的了解。(学生交流)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预设问题:(1)谁画杨桃?(2)怎样画杨桃?(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设计意图]通过对杨桃的观察及对杨桃知识的了解,唤起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方法二: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平常画画的时候,老师一般会怎么要求你们啊?(指名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讲的就是画画的事情。请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轻松愉快。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画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3)思考: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本课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11.《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11.《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11.《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恰当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结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并补充资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3.能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步骤,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4.在读中感悟作者是如何把第一次远航这一历史事件写清楚的,初步感知详写和略写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由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你们知道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是谁?对,是哥伦布,而早在明代,我国就有一位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九十多年!他就是——板书“郑和”。出示郑和图片。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 2.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下西洋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郑和远航》。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 2.检查生字词 在刚才的朗读中,这些词语跳入了我们的眼帘,谁能来读好它? 出示: ●(雄伟壮观、浩浩荡荡、破浪西行)这组词语在文中是描述什么的呢? ●(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用心去读读这些词语,读出你脑海中的画面和气势来。 类似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惊涛骇浪、波涛滚滚、汹涌澎湃、风高浪急) ●(身材魁梧、健步上船、抱拳告别、友好亲切、镇定自若、鬓发全白)这组词语在文中又是描写谁的? ●码头、派遣、仪器、撕裂 3、理清课文条理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1、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 三、设计意图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丰富,因而古诗的教学,可将学生领入诗的情境中。“诗情画意”地教古诗,“诗情画意”地学古诗,这是我对本课采用的教法。本课有一幅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四、课前准备 1、一幅山水画挂图。 2、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3、六对反义词做成的头饰。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幅画。(出示挂图) 2、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3、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这幅画画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山、水、花、鸟) 二、学习古诗 1、谈话:古代有位诗人就以《画》为题,写了一首诗,而且这首诗把“山、水、花、鸟”四个字都用上了,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出示整首诗) 2、熟读诗句 A、自由读,找出诗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B、出示生字卡片,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当小老师? C、指名认读,同桌对读。 D、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较长,做上记号。 E、学生自由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3、再读古诗,了解诗意。

部编版小学语文画杨桃精选教案

画杨桃(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靠、而”等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摆、课”等五个左右结构的字。 2. 朗读课文,读出同学对话时的语气。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说一说课文发生了什么事。教学重点:初步感 知课文内容;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生齐读。(出示实物——杨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2 .教师补充介绍杨桃。(课件出示相关文字:“杨桃”,学名“五敛子”,又名“羊桃”“阳桃”??) 3.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叫《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教师提炼并梳理主要问题。)预设:①杨桃是什么? ②是谁在画杨桃。 ③画出来的杨桃是怎么样的? ④画杨桃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3.看来小朋友们的疑问很多,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 文。 板块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1、带着我们刚刚提出的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将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读准确。 读完后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预设:① “我”和同学们在画杨桃。②“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同学们都笑我。③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不再笑“我”了,并且觉得“我”画的是对的。 师过渡:真棒,你们看,我们自己多读几遍课文,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而把这些我们知道的串在一块儿,就是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了。来,自己试着把这段话补充完整吧。 2 、以填空的形式 课件出示:老师在图画课上布置了画杨桃的任务,(“我” )画出的杨桃却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这引得了同学们的(哈哈大笑)。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3. 强调“诲”字读音,第四声。 第三板块初识人物,认真作画 过渡:课文的大致内容我们清楚了,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中 1. 这一天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台上,要同学们画那么文中的“我”看到的杨桃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下第一自然段,划一划相关的句子。 预设: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

郑和远航的教学设计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寿安里小学杨建华 教学目标: 1、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 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郑和第一次远航。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划清了文章的层次脉络,知道了郑和远航,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还知道了文章重点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主要分为: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2)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再次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了解这一伟大的壮举——郑和远航。(生齐读课题) 2、出示目标。 (1)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3、效果预期。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学习“扬帆起航”(课件出示1—3节) 策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1—3节,划出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一下批注,写写你的理由。 2、组长组织组员交流,并做好汇报准备。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 ①关于宝船的长度、高度、宽度等。(通过具体数字体现船大,用教 学楼进行对比。) ②“船上配备着航行罗盘……水船。”(装备精良、随行船只分工明确。) 是啊,船很大,装备精良,随行船队分工明确,规模很大,的确是

宝船! ③“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第一次出使西洋。”(看出送行人很 多,连皇帝都参与了,从“人山人海”看出。) ④“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从具体数字看出随行人很多。) 4、宝船如此壮观,那领导这支船队的郑和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呢? ①指名答:自信、矫健、勇敢、坚定 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握拳、起航、健步、高举、大步等) ③指名读、齐读。 5、下面句子更精彩,出示“在人们的欢呼声……出发了。” ①指名读 ②从这句话你们感受到了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船队呢?(气势宏伟的船 队,从哪儿看出来的呢?比喻句和浩浩荡荡。) ③指名读——范读——齐读 任务二:学习“友好交往”(课件出示第四节) 过渡:郑和的船队规模大,装备精良,随行人多,显示了明朝经济的强盛,而这次访问书上说是一次什么样的访问呢?(这是一次友好的交往。) 策略:默读课文,看看这节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次“友好访问”呢? 自主学习: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 展示交流: 相机拓展: 1、想象一下,郑和来到这个国家,他面见国王,会说些什么呢? 2、看见这么宏伟的舰队,当地老百姓会怎么想呢? (相机理解“扶老携幼、惊叹不已”) 总结:这是一支非常强大的舰队,却没有丝毫的炫耀、威胁,有的只有友好的情感,让我们齐读第四节。 任务二:学习“战胜凶险”(课件出示第5节) 过渡:任何成功之举的背后都藏有鲜为人知的曲折和艰辛,这次航行也不例外,大声地读读第五节,说说这次航行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①指名答(风浪海盗) ②险恶的风浪 ★自己读读风浪这段话,说说哪些词语表现了风浪十分凶险?(脱缰的野马咆哮呼啸等)这是海浪的一种什么样的声音?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教材解读: 《画杨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叮嘱”、“教诲”、“半晌”等词语。 4、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过程和方法 1、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阅读,合作学习。 2、体会出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学习任务: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者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刚好是个过渡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自律性差。而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刚刚起步,有待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培养,还要贯穿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1、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我们这里的学生都没有见过杨桃,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让学生亲眼看见杨桃,明白“我”画的杨桃为什么会是像五角星。这样教学,非常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劳逸结合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作者:————————————————————————————————日期:

11.《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恰当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结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并补充资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3.能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步骤,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4.在读中感悟作者是如何把第一次远航这一历史事件写清楚的,初步感知详写和略写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由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你们知道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是谁?对,是哥伦布,而早在明代,我国就有一位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九十多年!他就是——板书“郑和”。出示郑和图片。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 2.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下西洋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郑和远航》。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 2.检查生字词 在刚才的朗读中,这些词语跳入了我们的眼帘,谁能来读好它? 出示: ●(雄伟壮观、浩浩荡荡、破浪西行)这组词语在文中是描述什么的呢? ●(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用心去读读这些词语,读出你脑海中的画面和气势来。类似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惊涛骇浪、波涛滚滚、汹涌澎湃、风高浪急) ●(身材魁梧、健步上船、抱拳告别、友好亲切、镇定自若、鬓发全白)这组词语在文中又是描写谁的? ●码头、派遣、仪器、撕裂 3、理清课文条理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我上学了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国旗、国徽、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 儿歌《上学歌》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准备长城、天安门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亮点: 《我上学了》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内容,是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此,本课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游戏引入、图片欣赏、学唱歌曲、动手操作、讲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校园,产生对祖国、学校、老师、学习生活的热爱。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 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 字——语文。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 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 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1)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 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 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画杨桃》公开课教学设计

《画杨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 设计理念: 《画杨桃》是统编版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生活小故事,原本是编排在人教版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编者对课文内容、课后练习要求进行了适当删改,重新收录入统编版教材,在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要求更明确也更准确。 本课教学尊重编者意图,以学生的预学为学习起点,着力语文要素,聚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核心素养“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培养”“流畅朗读的练习”。教学从“看”字入手,创设故事情境,积累“看”的词语,对比“看”的态度,在具体情境中凸显朗读素养,以技术型朗读和内容型朗读两种梯度对学生进行有序的朗读训练。技术型朗读主要抓住标点符号,停顿、重音读好语气(为后30%学生习得朗读技巧服务),内容型朗读抓提示语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想象画面读出感情,进而实现朗读方法的迁移与运用。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比如学生已经能在预习单引导下进行课前预习,懂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对文章会有基本的感悟,这是进行阅读教学良好的基础,由于二年级学生抽象思维不强,因此第一课时中从位置和态度两方面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朗读教学中无痕引导。二下学生对关联词造句应该不是很陌生,但是本课的语用训练:用“不像……而像……”说话,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合理引导。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根据前测,借助情境识字、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10个生字,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 2.借助实物,从两方面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学会用“不像……而像……”说话。 3.运用停顿、重音,想象画面等方法练读对话,体会同学们和老师做法的不同。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停顿、重音标点等方式,结合课文内容训练朗读。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 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通课文,分清条理,能讲述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详写第一次航海经历,略写后六次。明确中心段落。 [重点难点]:读通课文,分清条理,能讲述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详写第一次航海经历,略写后六次。明确中心段落。 [设计理念]:明确高年段学习目标,不逾越,不饱胀,认真落实好第一课时目标。强化初读,引导把握课文大意。 [设计思路]:导入,初识郑和——初读,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再读,理清条理——回归整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出示郑和图片。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 2、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下西洋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究竟

有怎样的意义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郑和远航》。在郑和右边板书:远航。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简单出示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情况。 练读词语。(出示)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镇定自若、雄伟壮观、奔腾咆哮、波峰浪谷、码头、仪器、派遣、双手抱拳、赠送、撕裂、范围 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 “扶老携幼”借助场景描绘。 “惊叹不已”迁移旧知识,练习说话。 “镇定自若”“雄伟壮观”观察插图理解。 3、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用心去读读这些词语,你的脑子里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来呢( 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 再读这组词语,读出你脑海中的画面来,读出画面的气势。 类似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

画杨桃 公开课教案

画杨桃教学设计 三年级组殷婷婷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准备 杨桃的实物、投影片。 教学活动 一、新课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对杨桃的了解。 2.向学生介绍杨桃。(出示ppt)。 3.让学生观察杨桃实物,画杨桃。 4.展示学生绘画成果,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位置画出的杨桃是不一样的。 过渡:同学们在不同的座位上看到的杨桃是不一样的,画出来的杨桃也就不一样,今天这个主人公也画了杨桃,大家一起来看看他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画杨桃》(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按照事情的三方面:谁,在什么地方,在了一件什么事。这几方面回答。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齐读第1自然段

1.用“—”画出父亲是怎样教“我”学画的?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叮嘱”,并换一个词填入课文中,使意思相近。 3.用“叮嘱”造句。 4.“想当然”是什么意思?(凭主观推测,以为事情大概是这样或应该是这样的。) 5.再次朗读父亲的话。 过渡:“我”有没有忘记父亲对我的叮嘱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想一想:“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2.用====线画出“我”认为画的怎样? 3.那同学们对我的画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过渡:在同学们的说笑时,老师又是怎么做的呢?默读朗读6—17自然段,找一找老师看了“我”的画后是怎么做的? (三)学习第6—17自然段 1.老师看了“我”的画后是怎么做的? 2.找出描写老师动作的词语。 3.通过这些动词,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4.分角色朗读7—10自然段,体会同学们当时的心情,读出真实情感。 5.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后,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6.再次问同学们时,学生又是怎么回答的?分角色朗读,体会当时感受。 7.体会这两组对话中同学们语气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8.如果你们就是这些嘲笑别人的同学,看到刚才这一幕,你们想说些什么?(播放音乐) 过渡:听了你们真情的话语,老师也感受到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歉意,看到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师的神情也变得和颜悦色了,跟同学们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四)学习第18自然段 1.老师讲的话里一共有几句? 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3.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么做?(看到别人有不同看法时,不 要忙着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五)学习第19自然段 1.思考:老师和父亲的话有哪些地方相似? (做事情要实事求是。) 又有哪些不同之处?(老师的话语中又提到要尊重别人的看法。) 2.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因为他们的话让我明白了:我们做事或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1《郑和远航》教学设计及反思

11.和远航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等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文后习题理清课文的脉络。 2. 在阅读中感受和远航的友好和凶险,了解其深远的意义。 3. 学习用理清层次、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的方法练习复述和第一次航海经历,逐步做到清楚、具体、生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感受和远航的友好和凶险,了解其深远的意义。 难点:学习用理清层次、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的方法练习复述和第一次航海经历,逐步做到清楚、具体、生动。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划分意义段,感知课文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课文阶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品味重点句子,在阅读中感受和远航的友好和凶险,了解其深远的意义。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1.谈话:“公仪休拒收礼物”“祁黄羊两度荐贤”“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些人这些事在历史长河中,如朵朵浪花激荡着后人的心。课前我们欣赏了三分钟视频,又知道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你能像老师那样用“谁干什么”简要说一说吗?(和七下西洋)。 2.揭题: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除了影片,人们还用文字保存了这段历史,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和远航》。理解“远航”。 3.简介人物和事件:题目简要告诉了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和,主要事件是“远航”。关于“和”和“和远航”你有哪些了解呢? 【交流后出示】: 读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新收获?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走进文字,穿越历史的长河,去看看那伟大的壮举吧。 (1)请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重点自学下列词语,尝试完成课后习题2. (2)仔细阅读课后习题三,尝试把课文分成两段,再把第一段分成三层。 2、读后组织交流。 问题一: (1)认读第一行词语,注意读音和书写。 派遣瓷器抱拳 (2)认读第二行词语,先理解带点的字,再理解整个词语。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四、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修改后)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寺坪中心小学陈涛【教材依据】《郑和远航》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向我们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简要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文章点面结合,具体周到,详略得当,适宜学生迁移运用,对习作很有帮助,同时融人文性与思想性于一体,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易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设计理念】《郑和远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由于学生对历史比较疏远,知识积累不够,要让学生真正感受郑和这一伟人,感知郑和远航的伟大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依托文本,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亲近课文,走近郑和,走进历史,努力追求着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双赢。 首先,我以描述郑和第一次远航三个阶段场面的词语为基点:让学生立足这十二个词,概括总结郑和第一次远航的三个阶段。其次,我带领学生就郑和第一次远航的这三个阶段进行重点学习,对其余六次远航简略了解。这正好体现了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然后,我引导学生体会郑和远航伟大的历史意义,以此来升华主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通过练习说话,加深学生对郑和远航这一壮举的理解。再以课后习作这一形式进行知识迁移,让学生掌握这种详略得当的好方法。通过“读”与“写”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按照“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有重点的学习课文。 3、能学习课文有点有面、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部编 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部编版)第一部分:生字组词 第1单元 一(一个、一天)二(二月、二十)三(三天、三月) 上(上学、上衣)口(人口、开口)目(耳目、头目) 耳(木耳、耳朵)手(手心、对手)日(早日、日子) 田(水田、田里)禾(禾苗)火(大火、火把) 虫(虫子、小虫)云(白云、云朵)山(山林、山水) 八(八个、八月)十(十个、十天)了(火了、大了) 第4单元 子(儿子、子女)人(人口、大人)大(大山、大雨) 月(月儿、日月)儿(儿子、女儿)头(木头、开头) 里(里头、山里)可(可是、可口)东(东西、山东) 西(西瓜、山西)天(白天、半天)四(四个、四十) 是(是的、不是)女(女儿、子女)开(开水、开心) 第5单元 水(水牛、开水)去(上去、来去)来(本来、下来) 不(不好、不是)小(大小、小手)少(多少、少见) 牛(水牛、小牛)果(果子、水果)鸟(鸟儿、小鸟) 早(早上、早日)书(书本、书包)刀(小刀、刀口) 尺(尺子、尺寸)本(书本、本子)木(木头、木耳) 林(山林、竹林)土(水土、土木)力(有力、用力) 心(开心、小心)中(中心、中午)五(五十、五月) 立(立正、自立)正(正在、正好)在(正在、不在) 第6单元 后(后来、后天)我(我们、自我)好(好心、好人) 长(长江、长沙)比(正比、对比)巴(下巴、巴士) 把(把手、火把)下(下来、下午)个(一个、个人) 雨(雨衣、下雨)们(我们、人们)问(问好、学问) 有(有心、有力)半(一半、半天)从(从来、从不) 你(你好、你们)

11画杨桃教学设计一.DOC

11画杨桃教学设计一 教学要求: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教诲”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你们知道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吗? 2、揭示课题。板书:画杨桃。 二、预习课文。 1、提出预习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自由试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检查生字读音;指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分段,说说各段段意。 1、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共分几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分段,说段意。 第一段(1)讲父亲教“我”学画画。 第二段(2—18)在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讲老师和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提问: (1)“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画的? (2)怎样理解父亲叮嘱“我”的话?(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实事求是) 3、指名读父亲的话。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我”怎么会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的? 3、“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老师是怎么对待的? 4、老师讲的话一共有几句?老师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5、自由朗读第二段。 六、讲读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提问:父亲和老师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