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本科--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五年制本科--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五年制本科--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英文名称:Xue Dermatovenereology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及类别:德育课□公共课□

选修课□学时学分:学时32学分1.5

考核类别:考试□

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课程所属系部:临床医学系

课程所属教研室:外科教研室

审核意见

教研室系、部教务处

主任:

年月日主任:

年月日

处长:

年月日

《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五年制本科教育临床医学专业

课程编号:编写时间:2012年04月

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

英文名称:Xue Dermatovenereology

学时:32学时学分: 1.5

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临床课

适用专业: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开课学期:第6学期

一、教学大纲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是根据临床医疗专业培养目标,按照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对本课程的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拟定。本大纲的编制是在对临床医学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能力的要求进行调研,通过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中的课程剖析和课程内容调整方案的反馈信息,听取相关课程教师意见,在教研室充分讨论,并广泛征求校内外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最终经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可行性论证。针对临床医学专业课和相关课程对外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部分内容参考了2005版临床医学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编写制定。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

皮肤性病学是临床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集传统与现代临床医学课程,其病种多而杂,具独立性又和其它基础、临床医学有相关性,其基础研究可涉及多学科,医疗工作及各级医疗单位。包括皮肤性病学总论、常见皮肤病、性传播疾病三大板块,教学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系统介绍皮肤解剖、皮肤性病症状与诊断、皮肤性病常用实验室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各论部分详细介绍常见皮肤性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介绍皮肤性病学新进展。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皮肤性病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逐步提高对皮肤性病学专业学习的能力,为毕业后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技能目标:

着重通过结合临床病例的介绍使学生掌握皮肤性病的基本诊疗技术、预防知识及常用实验诊断技术和检查方法。

3.素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临床医疗专业,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重视诚信意识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德医风。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三、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研究发生有皮肤、粘膜以及与皮肤、粘膜有关疾病的学科。它不仅是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同时也涉及到其他学科和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皮肤病与全身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全身疾病往往只有皮肤上所表现,如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有的疾病则有皮肤上表现突出,如血管炎、药疹;有的疾病既有内脏损害又有皮肤表现,有的可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的线索和征兆

四、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为确保本大纲的落实,达到培养目标对临床医学专业的要求,任课教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以课程的授课计划为依据,拟定授课进度;以课程教案为依据,安排教学形式。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按授课单元书写授课教案,并应具备与教学大纲相符的讲稿,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的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注重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加大实验教学力度,遵循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诚信服务的理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在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三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大纲的全面落实。五、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为确保本大纲的落实,达到培养目标对临床医学专业的要求,任课教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以课程的授课计划为依据,拟定授课进度;以课程教案为依据,安排教学形式。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按授课单元书写授课教案,并应具备与教学大纲相符的讲稿,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的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注重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加大实

验教学力度,遵循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诚信服务的理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在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三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大纲的全面落实。

六、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皮肤病血各章节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详见理论教学内容的的重、难点解析。

(二)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导论

了解: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章皮肤的结构

掌握:1、皮肤和表皮的分层;

2、皮肤附属器的种类。

熟悉:1、表皮各层角质形成细胞的特点;

2、真皮的分层和构成;

了解:1、基底膜带的超微结构;

2、皮下组织的组成;

第三章皮肤的功能

掌握: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树枝状细胞两的系统的来源、主要生理功能;

熟悉:皮肤附属器的生理功能。

了解:皮肤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的分布和功能。

第四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理论教学内容:

掌握:1、皮肤性病自觉症状、他觉症状,原发性损害、继发性损害的概念;

2、常见原发性损害、继发性损害的的名称和鉴别;

熟悉:常见原发性损害、继发性损害的病理基础;

了解:常见症状对应的代表性皮肤病。

第六章其他常用实验室技术

理论教学内容:

掌握:1、常用皮肤性病实验诊断的种类;

2、常见表皮中角质形成细胞形态学改变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

熟悉:组织病理与免疫病理检查的适应症;

了解:组织病理与免疫病理检查的方法与机理;

第七章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

掌握:1、皮肤性病常用内用药物治疗的药物种类、适应症、主要副作用;

2、外用药物剂型选择的原则;

熟悉:外用药的种类、剂型和适应症;

了解:皮肤性病的物理疗法、皮肤外科治疗种类和适应症。

第八章皮肤的保健与美容

了解:皮肤的保健与美容

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

掌握:1、病原体,病毒性皮肤病的临床分型

2、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疣的临床分型。

熟悉:1、病毒性皮肤病的定义;

2、病毒的分类,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水痘-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水痘的临床表现;疣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了解:病毒性皮肤病发病机制,组织病理,流行病学。

第十章细菌性皮肤病

掌握:1、脓疱病的病因,临床分型;

2、麻风病的病因,侵犯部位,流行病学,分类法,麻风反应。

熟悉:1、脓疱病,麻风病的临床表现;

2、脓疱病的诊断及治疗。

了解:1、脓疱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

2、麻风的组织病理,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

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

掌握:1、真菌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常用治疗

2、头癣、手足癣的临床分型(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

3、花斑癣的病原菌、念珠菌病的临床分型

熟悉:1、真菌的特点、头癣的病原菌

2、体股癣,甲癣,花斑癣的临床表现,治疗

3、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

了解:1、真菌病的临床分类和命名

2、深浅部真菌病的定义

3、真菌病的流行病学、预防

第十二章寄生虫及昆虫性皮肤病

掌握:疥疮的病因、好发部位、治疗原则;

熟悉:疥疮的皮疹特点;

了解:疥疮的流行病学、预防。

第十三章职业性皮肤病

了解:工业职业性皮肤病、农业职业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

第十四章皮炎和湿疹

掌握:1、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斑贴试验);

2、湿疹的临床分期及外用药物治疗原则;

3、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分期。

熟悉:1、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征;

2、特殊类型湿疹的病因及临床特征;

3、湿疹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了解: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十五章荨麻疹类皮肤病

掌握:1、荨麻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类型及特殊类型荨麻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2、丘疹性荨麻疹的皮疹特点。

熟悉:1、荨麻疹的病因、发病机制、

2、特征性皮疹,丘疹性荨麻疹的防治。

了解:丘疹性荨麻疹的病因。

第十六章药疹

掌握:1、药疹的常见临床类型及各自的特征性皮疹。

2、变态反应性药疹的临床特点(潜伏期、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

3、药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熟悉:1、容易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类型;

2、药疹的预防。

了解:1、药疹的变态反应性机制;

2、致病性药物的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第十七章物理性皮肤病

了解:日光性皮肤病、夏季皮炎、痱子、冻疮、鸡眼与胼胝的诊断与鉴别

第十八章瘙痒性皮肤病

掌握:1、瘙痒症定义,分类,临床表现。;

2、慢性单纯性苔藓定义,好发部位。

熟悉:1、瘙痒症的治疗;

2、慢性单纯性苔藓治疗。

了解:瘙痒症、慢性单纯性苔藓的病因

第十九章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掌握:1、银屑病皮疹的临床特征及寻常型银屑病病程分期及特点、分型;

2、多形红斑的特征性皮疹的临床特征;

3、玫瑰糠疹的特征性皮疹的临床特征。

熟悉:1、寻常型银屑病的皮疹分布的特征、用药的原则;

2、多形红斑的常见临床类型;

了解:1、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2、多形红斑的病因;

3、玫瑰糠疹的鉴别诊断。

第二十章结缔组织病

掌握:1、盘状红斑狼疮皮疹的临床特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2、皮肌炎的特征性的皮疹、肌炎的特征;

3、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分期。

熟悉:1、红斑狼疮的临床类型;

2、肌酸、肌酶在诊断中的意义;

3、局限性硬皮病的类型。

了解:1、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2、皮肌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硬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类型。

第二十一章大疱性皮肤病

掌握:1、天疱疮的特征,临床表现,诊断;

2、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表现,诊断。

熟悉:1、天疱疮的分型、基本组织病理变化及治疗;

2、大疱性类天疱疮与天疱疮的鉴别。

了解: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因,天疱疮的免疫,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免疫学特点、诊断。

第二十二章血管性皮肤病

掌握: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

熟悉:过敏性紫癜的定义、特征、临床分型、实验室检查。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病理、治疗。

第二十三章皮肤附属器疾病

掌握:1、寻常性痤疮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发病年龄、性别、皮损形态;

2、斑秃、全秃、普秃的定义,斑秃的临床表现。

熟悉: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表现、诊断。

了解:1、寻常性痤疮的治疗;

2、斑秃的病因、治疗。

第二十四章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掌握:白癜风的临床表现。

熟悉:白殿风的基本皮疹特点、好发部位

了解:白癜风的病因、组织病理学表现及治疗。

第二十五章遗传性皮肤病

掌握:1、各种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

2、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

方法。

熟悉:1、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方法;

2、各种性传播疾病的治疗方法。

了解:1、国内外各种性传播疾病流行概况;

2、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第二十六章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了解:维生素缺乏症、肠病性肢端皮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

第二十七章皮肤肿瘤

了解:良性皮肤肿瘤、癌前期皮肤病、恶性皮肤肿瘤的临床特点。

第二十八章性传播疾病

掌握:梅毒、淋病、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熟悉:梅毒、淋病、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的治疗原则了解: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三)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实践学时在8个以内的要求写出)

见习1:皮肤性病的症状诊断,皮肤科物理技术

见习2:皮炎湿疹、接触性皮、药疹、荨麻疹、感染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见习3:结缔组织疾病、大疱性皮肤病、血管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

见习4:头癣、体癣和股癣、手癣和足癣、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性传播疾病

七、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辅助教具或设备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导论自学

第二章皮肤的结构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多媒体设备件

第三章皮肤性病的治疗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多媒体设备件

第四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

诊断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

见习病例

多媒体设备件

第五章皮肤组织病理学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多媒体设备件

第六章其他常用实验室技术自学多媒体设备件

第七章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多媒体设备件、电教第八章皮肤的保健与美容自学

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多媒体设备、电教

第十章细菌性皮肤病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多媒体设备.电教

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多媒体设备、电教

第十二章寄生虫及昆虫性皮肤

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多媒体设备、电教

第十三章职业性皮肤病自学

第十四章皮炎和湿疹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多媒体设备、电教

第十五章荨麻疹类皮肤病自学

第十六章药疹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多媒体设备、电教第十七章物理性皮肤病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多媒体设备、电教第十八章瘙痒性皮肤病自学

第十九章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

自学

肤病

第二十章结缔组织病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多媒体设备、电教第二十一章大疱性皮肤病自学

多媒体设备、电教第二十二章血管性皮肤病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

见习病例

第二十三章皮肤附属器疾病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多媒体设备、电教第二十四章色素障碍性皮肤病自学

第二十五章遗传性皮肤病自学

自学

第二十六章营养与代谢障碍性

皮肤病

第二十七章皮肤肿瘤自学

多媒体设备、电教第二十八章性传播疾病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法

见习病例

八、学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

课程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小计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导论自学

第二章皮肤的结构11

第三章皮肤性病的治疗22

第四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23

第五章皮肤组织病理学11

第六章其他常用实验室技术自学

第七章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22

第八章皮肤的保健与美容自学

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11

第十章细菌性皮肤病22

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22

第十二章寄生虫及昆虫性皮肤病11

第十三章职业性皮肤病自学

第十四章皮炎和湿疹22

第十五章荨麻疹类皮肤病自学

第十六章药疹11

第十七章物理性皮肤病11

第十八章瘙痒性皮肤病自学

第十九章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自学22

第二十章结缔组织病11

第二十一章大疱性皮肤病自学

第二十二章血管性皮肤病自学

第二十三章皮肤附属器疾病224

第二十四章色素障碍性皮肤病自学

第二十五章遗传性皮肤病自学

第二十六章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自学

第二十七章皮肤肿瘤自学

第二十八章性传播疾病426

总计24832

九、考核与评价

考核分为知识考核.知识考核包括不少于三次的单元测验和期末闭卷考试。教学质量评价参照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相关文件执行。理论成绩占100%

十、推荐教材与辅助教学资料

皮肤性病学(七版/本科临床/十一五)作者:张学军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6-1

十一、必要说明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1: 聊城市技师学院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大纲 总学时:10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教学是中央精神的体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要求,是新时期技工教育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长久需要。 二、学时分配:本课程一共10个课时,分5次授课,每次2课时 三、教材:(《工匠精神读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6年。) 四、教学目的及要求 1、目的:本课程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宗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点通过对以当代“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各条战线上普通劳动者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自主认知、正确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理解、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能工巧匠的工作容、真实生活乃至心世界;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工匠、杰出工匠,乃至“大国工匠”。 2、要求:本课程的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学生从听课到实践,都应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在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中学习工匠精神、体会工匠精神、实践工匠精神。

五、教学容:本课程的容载体《工匠精神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分为三个模块,采用“总-分-总”结构,各模块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第一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一讲,具有课程概论的意义。通过本讲,主要让学生了解工匠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群体特征,使学生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第二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二、三、四讲,从三个方面阐述工匠精神的涵构成,是课程的主体容。没有“执着专注”的品质,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精益求精”就是将事情做到最好的追求;“创新进取”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推动所在领域、行业相关技术技能和产品质量的水平不断提升。上述三个方面的涵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融通,共同构成工匠精神的核。 第三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五讲,具有课程结论的意义。其要义是基于“知行合一”理论,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培养学生将个人的工匠之梦融于中国梦的职业理想和家国情怀。

试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实验诊断学 英文名称:laboratory diagnosi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考查 总学时:42 学分:2.5 理论课学时:32 实验课学时:10 适用对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实验诊断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对实验诊断的学习,为临床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手段和方法 实验诊断的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CAI课件、电化、多媒体,对板书和各类鉴别要点的挂图进行启发式,以达到使学生融会贯通、快速理解的目的。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手段强化学生对理论的记忆,使之更好地配合好理论。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诊断学以临床诊断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选择,掌握各项检查的适应症,熟悉和了解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参考值和临床想结合正确解释检查结果,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一章概论 【掌握】掌握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 【熟悉】正确的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了解】如何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测 【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正常值及

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测定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方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了解红、白细胞病理形态改变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思考题: 1、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 2、红细胞各种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3、中性粒细胞增多、减低的临床意义? 4、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如何,何为核左移、核右移? 5、异型淋巴细胞包括几种,形态变化如何? 6、三种红细胞指数结束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熟悉】溶贫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 思考题: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项目有那些? 第三节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掌握】骨髓细胞的起源及发育演变规律。 【熟悉】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 【了解】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及诊断意义 思考题: 1、骨髓增生度分级及临床意义 2、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掌握】ABO血型系统、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的原则。 【熟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其他血型系统。 思考题: 1、ABO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交叉配血临床意义? 2、Rh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熟悉】各种贫血的骨髓象和血象的形态学特点

(完整版)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教学大纲1.7

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教学大纲Rehabilitation of Internal Medical and Surgical Disorders (供四年制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使用) 前言 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是以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和结构障碍、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其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应用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有关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结合内外科疾病特点、进行康复评定、综合治疗、残疾预防以及健康教育。在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内外科疾患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和健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以及临床基本程序的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需要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及康复医学相关知识作基础;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将康复医学中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运用于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打下基础。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何成奇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配套使用,适用于四年制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等方式进行教学。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总学时为54学时。 本课程为校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 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见习)学时数 概论 1 1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5 2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3 3 风湿免疫性疾病康复 3 3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4 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康复 2 1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康复 3 2 常见恶性肿瘤康复 1.5 2 感染性疾病康复 1.5 1 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疾病康复 1 3 皮肤科常见疾病康复 2 3 慢性疼痛康复其他疾病康复2 1 合计30 24 总计 54 概论

检体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前言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学科,本课程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诊断原理和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实习,学会采集与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奠定基础。在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要求掌握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熟悉各系统各部位的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了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掌握血压测量方法。了解心电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象、正常值,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以及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了解心脏超声检查的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最终达到掌握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能独立进行病史采集、系

统体检、正确选择辅助检查项目并作出初步诊断;能完成格式正确、文笔通顺、简练,有系统分析与符合逻辑的完整病历;初步具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绪论 目的要求 诊断学是阐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是临床各科的入门和基础,是由基础过渡临床学习的桥梁课程。因此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及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诊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主要内容 1、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 3、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与体征、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及其他一些特殊检查,还包括病史采集与书写,通过临床思维分析得出初步诊断。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掌握正确的诊断思维 2、熟悉诊断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适当指定参考书及相关杂志)。 问诊 目的要求 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3.问诊的内容 ①一般项目 ②主诉 ③现病史 ④既往史 ⑤系统回顾 ⑥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教学的重点、难点 1、问诊内容 2、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录像。 水肿 目的要求 1.了解水肿的发生机制 2.掌握全身水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主要内容 1.保持血管内液与组织间液平衡的主要因素及水肿产生的机制2.全身水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XX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植物分子生物技术实验 英文名称:Basic Plant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一、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x 适用专业:农学,农学(农产品),农学(种子) 理论课程总学时:0 实验总学时(周学时):16 学分:0.5 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个;综合实验 2 个;设计实验个;创新性实验个) 应开实验学期:第七学期 二、实验课程简介 《基础植物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内容附属于《基础植物分子生物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一方面进一步印证、巩固和丰富课堂的理论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对生物技术的应用有较深刻的体会。 本实验课程共安排2次实验,均为综合性实验。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能掌握生物技术的关键技术,并完成质粒DNA提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等基本实践环节的工作任务;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分子生物学中出现问题,对植物生理生化的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 1教材:肖尊安.植物生物技术.化工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王关林,方宏筠.植物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2002. 胡松年,薛庆中.基因组数据分析手册.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F.M.奥斯伯等.精编分子生物学(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05. Joe Sambrook, David Russell.分子克隆实验指南(黄培堂等译).科学出

版社,2002. 郭尧君.蛋白质电泳技术(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5. 五、考核办法 完成实验报告程度。 大纲主撰人:韩英鹏 (一)实验项目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质粒DNA的转化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专业基础 实验类别:综合 计划学时:8学时 每组人数:5人 首开日期: 2. 实验目的与要求 2.1目的:学习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质粒DNA的转化的方法。 2.2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运用农业生物技术原理进行对植物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提要 重组质粒DNA转化不同细菌有不同的转变效率。目前PUC19对E.Coli, DH5α或JMl09菌株的转化,已达到105~107转化子/mg DNA (最高可达108转化子)。转化效率的高低与实验的成败直接相关。DNA分子转化的过程如下:4.1吸附:完整的双链DNA分子吸附在受体菌的表面。 4.2转入:双链DNA分子解链,单链DNA进入受体菌,另一链降解。 4.3自稳:外源质粒DNA分子在细胞内又复制成双镶环状DNA。 4.4表达:供体基因随同复制子同时复制,并被转录转译。对DNA分子来说,成

企业诊断-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8年制 精品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8年制) 课程编号: 14037401 学分: 7.5 总学时:103 学时 大纲执笔人:戚秀卿、宋浩明、刘琦大纲审核人:戚秀卿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103学时。 二、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三、课程基本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问诊 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熟悉特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高等医学院校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中西医结合、预防、口腔医学等专业用) 川北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 2016 年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学时:39 适用对象:五年制临床、中西医结合、预防及口腔医学等专业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第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皮肤性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包括皮肤病学和性病学两部分。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的科学,其内容包括皮肤及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各种皮肤及附属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性病学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其内容包括各种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常见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原则,使其具备基本诊疗能力和健康教育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常见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 2 、熟悉常见重症皮肤病,尤其是与临床其他学科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原则。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总论 皮肤性病学导论、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教学要求】 1 .了解皮肤性病的定义和范畴、发展简史、发展现状、学科特点及学习路径 2 .熟悉皮肤和附属器的结构 2 .了解皮肤的脉管、肌肉和神经 3 .熟悉皮肤的功能 4 .掌握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的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1 .皮肤性病学导论 (1 )皮肤性病的定义和范畴

2 )发展简史 3 )我国皮肤性病学发展现状 4 )学科特点 5 )学习路径 2 .皮肤的结构 (1)表皮 (2)真皮 (3 )皮下组织 (4 )皮肤附属器 (5 )皮肤的脉管、肌肉和神经 3 .皮肤的功能 (1 )屏障功能 (2 )吸收功能 (3 )感觉功能 (4 )分泌和排泄功能 (5 )体温调节功能 (6 )代谢功能 (7 )免疫功能 4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1 )症状:瘙痒、疼痛等 ( 2 )体征:原发性皮损、继发性皮损 皮肤性病的诊断、皮肤组织病理学、其他常用实验技术 【教学要求】 1 .掌握皮肤性病的诊断 2 .熟悉皮肤病的组织病理 3. 熟悉皮肤性病其他常用实验技术 【教学内容】

西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 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有绪论、四诊、辨证、综合运用四个部分,主 要内容为诊法与辨证。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 与基本知识,具备一定诊察病情、辨别病证及书写病案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中 医各门临床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它是一门衔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和临 床各科的桥梁课程。 2、【课程教学要求】 《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08(其中课堂讲授81学时,临床见习 27学时),教学中应注意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及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课堂 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适当进行病例分析讨 论,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分之一的内容后,可适当安排临床示教与见习,以便及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临床见习中要注意诊法、辨证与病案书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绪论 一、掌握中医诊断学、诊法、症、证、病、辨证、辨病、病案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法则。 二、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 三、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 四诊 第一章 望诊 一、熟悉望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观察要点、典型表现与临床意义;熟悉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037401 学分:7.5 总学时:103 学时 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差不多知识、差不多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咨询诊和体格检查的差不多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把握诊断疾病的差不多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103学时。 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课程差不多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气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把握咨询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咨询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咨询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把握专门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把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专门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把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按照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晰、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把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气制、临床表现、相伴症状、鉴不诊断及咨询诊要点。把握询咨询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相伴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咨询诊

把握咨询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咨询诊的重要性。熟悉专门情形的咨询诊技巧。 (三)体格检查 把握视、触、叩、听、嗅诊的差不多检查方法。 把握一样检查各项内容的正常状态和专门改变的临床意义。 学习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与顺序,认识正常状态,把握常见专门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检查。 学习视、触、叩、听四种差不多检查方法在胸廓和肺部的正确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把握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廓和肺部体检的差不多内容,识不肺部正常体征,把握常见专门体征及其产生气制、临床意义。 了解乳腺的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专门改变。 了解呼吸系统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呼吸系统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学习询咨询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学习心脏的检查方法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把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专门搏动、震颤、心脏浊音界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把握S1、S2的产生气制、听诊特点及鉴不要点。把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的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把握心脏杂音的产生气制、听诊要点、鉴不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把握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气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的区不。 熟悉脉搏、血压、血管杂音、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循环系统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循环系统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学习询咨询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把握腹部视、触(重点为肝、脾、胆囊、肾触诊)、叩、听诊检查方法。把握压痛、反跳痛、腹部肿块、腹水(移动性浊音、液波震颤)、振水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腹部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腹部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 pathology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类适应及变性的概念及形态学特点(光镜及电镜特点)。 2、掌握坏死的概念以及各种坏死类型的形态学特点。 3、了解和掌握细胞损伤和适应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二)教学内容 1.细胞适应和细胞老化 (1)掌握肥大的概念,熟悉其类型。 (2)掌握增生的概念,熟悉其常见类型。 (3)掌握萎缩的概念和类型。 (4)掌握化生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5)熟悉老化的概念,了解老化的机制。 2. 细胞、组织的损伤 (1)熟悉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 (2)了解细胞、组织损伤的机制。 3. 细胞、组织的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1)变性 ①掌握细胞水肿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②掌握脂肪变性的概念、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③掌握玻璃样变的概念、类型,熟悉其病理变化。 ④掌握纤维素样变性的概念,了解其病理变化。 ⑤掌握病理性色素沉积的类别,熟悉脂褐素、含铁血黄素沉积的病理特点和形成过程。 ⑥掌握病理性钙化的概念,熟悉其类型。 (2)细胞死亡 ①掌握坏死的概念、病理变化和类型及各类型的病理变化。 ②熟悉坏死的结局。

③掌握凋亡与坏死的区别,熟悉凋亡的形态特点、发生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和掌握再生概念、类型、调控及各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 2、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成分及作用。 3、掌握创伤愈合基本过程和类型。 (二)教学内容 1.再生 (1)掌握再生的概念、类别和各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其包含的细胞种类。 (2)熟悉上皮、毛细血管和外周神经的再生过程,了解其它组织的再生过程。 (3)熟悉修复的概念 2.细胞的生长和调控 了解再生的调控及生长因子和生长抑素的概念和作用。 3. 纤维性修复 (1)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熟悉肉芽组织的结局。 (3)了解瘢痕组织的形态,了解其对机体的作用。 4. 创伤愈合 (1)掌握骨折愈合的过程。 (2)熟悉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3)了解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定义,它们的类型、病变特点、结 局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的病理联系。 3、了解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及临床表现。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本科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Synopsis of clinic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1 学时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教学目的 《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内、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诊断学基础3学时 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 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问诊的内容。 体格检查: 1、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2、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3、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4、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5、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6、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7、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8、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第二章急症医学3学时 心跳呼吸骤停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昏迷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病因诊断、昏迷病人的急救和处理。 休克概念、分类和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预防、治疗。 烧伤概念、烧伤面积的估计、烧伤深度的估计、烧伤严重程度分类、病理改变与临床分期、治疗。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第三章传染病3学时 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传染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病毒性肝炎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 霍乱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1: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居中,黑体四号) 课程英文名称(居中,黑体四号) 总学时: 总学分:课程性质:(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相关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推荐参考书:(《》,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空两格,说明课程目的及教学基本要求,宋体五号)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空两格,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空两格,以“章”为单位说明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宋体五号) 四、主要教学方式 (空两格,宋体五号) 五、典型作业练习 (空两格,宋体五号) 六、课程考核方式 (空两格,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2: 课程简介模板 ××学院课程简介 课程中英文名称(如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号:(宋体五号) 课程性质:(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先行课程:(宋体五号) 后继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包括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推荐参考书:(包括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宋体五号) 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空两格,简要介绍课程目的,课程主要内容和课程学习要求,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3: ××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模板实习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实习周数:适用学期: 学分:实习单位(地点):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三、实习的安排和形式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学时:适用学期: 学分:地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安排 四、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2.课程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设计(论文)周数:适用学期: 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过程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 主撰人: 审核人: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目得与任务: 临床诊断学就是研究诊断疾病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诊断思维得一门临床学科。就是为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得一门必修课,就是临床各学科得基础课,也就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得桥梁。本课程得任务就是讲解问诊与体格检查得基本内容与方法技巧;心电图、肺功能与各种内镜检查得方法与临床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得基本原理与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得结论——临床诊断。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在深入领会各个症状得病因与机制基础上,学会与患者接触与交流,独立进行全面系统得问诊,深入理解患者得主诉与病史。能用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得内在联系与临床意义。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得图像分析。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得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规范、描述准确、用词恰当、字迹清晰、书写全面、符合要求得住院病历。 (一)问诊 掌握问诊得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得重要性。熟悉特殊情况得问诊技巧。 常见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得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得方法,通过分析症状得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除课堂讲授外,部分内容自学。 (二)体格检查 1、掌握视、触、叩、听、嗅诊得基本检查方法。 2、掌握一般检查各项内容得正常状态与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3、掌握头、颈部各器官得检查方法、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 检查。 4、掌握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与肺部得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得检查结果。 掌握胸部得体表标志、肺部异常体征、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了解乳腺得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学习询问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5、掌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得临床意义。掌握震颤、心脏浊音界得检查 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S1、S2得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掌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得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心脏杂音得产生机制、听诊要点、鉴别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心包摩擦音得产生机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得区别。掌握血压测量、周围血管征得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熟悉脉搏、血管杂音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学习询问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6、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胆、脾触诊)。 掌握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学习询问消化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7、熟悉肛门、直肠检查得方法与临床意义。 8、掌握脊柱、四肢、膝关节得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得临床意义。 9、熟悉神经系统检查得内容及方法(颅神经、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掌握神经

中医皮肤科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皮肤科学》 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

《中医皮肤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课程名称:中医皮肤病学 学时:36(20/16)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医皮肤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皮肤及附属器疾病及性传播疾病规律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学科。中医皮肤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特点是虽然疾病大部分发生在体表,但“有诸内,必形诸外”,“治外必本诸内”,故中医皮肤科学是用中医的整体观念结合皮损辩证去认识皮肤病的发生和演变规律,用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疾病。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是学生系统掌握中医皮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多发病的辨证论治及预防知识;了解某些疑难杂症的诊治要点,达到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篇总论(4学时) 皮肤的结构 了解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生理功能 了解皮肤的生理功能 3皮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了解脏腑经络与皮肤的关系 4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皮肤病的内外致病因素,以及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 皮肤病的症状辩证 熟悉瘙痒的辩证,掌握原发性和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及中医辩证。 内治法 熟悉常用内治法的适应症,掌握常用方剂。 外治法 了解各种外用药剂型,熟悉各种剂型的适应症,掌握外用药使用原则。 难点:皮损辩证,外用药使用原则。 下篇各论 热疮(学时) 熟悉本病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辩证论治,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蛇串疮(学时) 熟悉本病的定义、洗衣病名和病因病机,掌握临床表现】与热疮的鉴别诊断及辩证论治。 难点:蛇串疮与热疮的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疣(1学时) 了解疣的定义及不同疣(如疣目、牛程蹇、扁瘊、鼠乳等)的西医病名。掌握各种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了解疣的防护。 难点:各种疣的诊断。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文案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诊断学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64 学分:3.5 理论课学时:44 实验课学时:20 适用对象: 医学影像学(工程方向)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诊断学的内容包括问诊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等,横跨多个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课程十分强调临床技能训练和诊断思维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见习、考试。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结合 CAI 课件、VCD、录像、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强大的电子模拟人教学设备,从心肺听诊,到腹部触诊等各种教学功能,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

思维。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形成性考试采用实验课出勤考核及实际操作的完成情况考核,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问诊 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 【了解】问诊是采集病史的主要手段,是诊治患者的第一步。 第二章问诊的内容 【熟悉】问诊的内容 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第四章常见症状 一、发热 【掌握】发热的概念、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和临床意义。 【熟悉】发热的常见原因。 【了解】发热的机理。 【自学】发热的问诊要点。 二、皮肤黏膜出血 【掌握】紫癜的概念、常见原因、。

皮肤性病教学大纲

《皮肤病与性病学》教学大纲 【教学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和要求】 总论6学时 目的和要求 重点讲授皮肤的解剖和组织学特点及其生理功能。使学生能认识到皮肤是机体上的一个重要器官,了解它与整体的密切关系。了解皮肤病的病因,掌握皮肤病的症状、诊断原则和步骤。掌握外用药物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及治疗原则。为学习皮肤病打好基础。 皮肤的解剖和组织(1.25学时) 讲授内容 皮肤包括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 表皮:表皮的来源及其组织学特点。 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表皮各层细胞的演变过程、主要特点及其功能。 黑色素细胞和郎格罕细胞。 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纤维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和白细胞等。 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及其功能。 附属器: (一)汗腺:小汗腺和大汗腺的分布,组织解剖特点及功能。 (二)毛发:毛囊的组织解剖,长毛、短毛和毳毛的解剖及其生长周期。 (三)皮脂腺:皮脂腺与毛囊的解剖关系,结构及其功能。 (四)甲。 血管:浅部和深部血管网的解剖及其功能。 淋巴管:浅部和深部淋巴管的解剖及其功能。 神经:感觉神经和植物神经及其功能。 肌肉:平滑肌和横纹肌及其功能。 皮肤的生理(0.25学时) 讲授内容 一、皮肤的保护作用: (一)对物理性刺激的防护作用。 (二)对化学物质的防护作用。 (三)对生物性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的防护作用。 二、调节体温作用:皮肤表面热的对流、传导、辐射。汗液的蒸发。血管运动神经对调节体温的作用。 三、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作用:汗腺分泌及其对生理影响。皮肤排泄及其作用。 四、皮肤的吸收作用:皮肤吸收的途径。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五、皮肤的感觉作用。 六、皮肤的代谢作用。 皮肤病的病因(0.25学时) 自学内容 一般因素:年龄、性别、职业、季节、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和社会制度等。 外因: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等致病因素。 内因:饮食、内分泌障碍、代谢障碍、全身性疾病、病灶、精神和神经因素及遗传等。 皮肤病的症状(1.5学时) 讲授内容 一、皮肤病的自觉症状:瘙痒、疼痛及感觉障碍等。 二、重点讲授皮肤病的基本损害的形态和特点:斑疹、丘疹、水疱、大疱、脓疱、结节、风团、囊肿、鳞屑、糜烂、溃疡、痂、皲裂(裂隙)、皮肤抓破、瘢痕、萎缩、苔藓样变等。并简单介绍其主要病理改变。 某些皮肤病科伴有全身症状:发热、消瘦、食欲障碍、贫血、蛋白尿等,或伴有某些系统病及全身病等。 皮肤病的诊断(0.25学时) 讲授内容 皮肤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一、病史: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工作情况与发病的关系等。 二、体格检查:须注意皮损的形态、颜色、表面形状、基底、边缘、排列和分布、对称与否。皮疹触诊的深度、硬度、波动感、温度、压痛及感觉。 三、其它检查:包括玻片压诊、皮肤划痕试验、斑贴试验。必要时可进一步作其它实验室检查。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诊断学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64 学分:3.5 理论课学时:44 实验课学时:20 适用对象: 医学影像学(工程方向)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诊断学的内容包括问诊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等,横跨多个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课程十分强调临床技能训练和诊断思维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见习、考试。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结合CAI 课件、VCD、录像、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强大的电子模拟人教学设备,从心肺听诊,到腹部触诊等各种教学功能,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形成性考试采用实验课出勤考核及实际操作的完成情况考核,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问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