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电介质极化

第五节 电介质极化
第五节 电介质极化

§5.5 电介质极化

一、电介质(Dielectric)的极化 1 电介质就是绝缘介质

电介质内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的电荷只能在分子范围内移动。 2.分子电矩

分子—电偶极子(模型) 分子的正负电中心相对错开。 分子电矩

3 电介质的极化 (1) .极性电介质的极化

极性分子(Polar molecule)也称有极分子在正常情况下,内部电荷分布不对称,正负电中心已错开,有固有电矩

p 分,

常见极性分子:如HCl 、H 2O 、CO 和有机玻璃等。 有极分子电介质的极化是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

有极分子

取向极化

p 分

+

-

电介质分子

p 分 = q 分l 分

E

有外电场

无外电场

无外电场时:每个分子p 分 ≠ 0 ,由于热运动,各p 分取向混乱,小体积?V (宏观小、微观大)内有大量分子 ∑ p 分= 0。

有外电场时:各 p

分向电场方向取向趋于相同(由于热运动,取向并非完全一致) 在

?

V 内 ∑ p 分 ≠ 0,且外电场越强 | ∑ p 分| 越大,这种极化称取向极化。 (2) .非极性电介质的极化

非极性分子(Non-polar molecule)又称无极分子在正常情况下电荷分布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无固有电矩。非极性分子又称无极分子,常见非极性分子电介质有He 、 H 2、 N 2、 O 2、 CO 2、氢、甲烷、石蜡等): 非极性电介质的极化是无极分子的位移极化。 无外电场时:每个分子 p 分 = 0,?V 内 ∑ p 分 = 0。

有外电场时:正负电中心产生相对位移, p 分(称感应电矩) ≠ 0,?V 内 ∑ p 分 ≠ 0,且外电场越强, | ∑ p 分| 越大,这种极化称为位移极化。

无极分子 位移极化 4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 1)束缚电荷(Bound charge)

电介质极化后,在电介质体内及表面上可以出现束缚电荷(又称极化电荷)。

由于电介质极化后会出现束缚电荷,空间某点的电场应是由自由电荷与束缚电荷共同产生的。 此时,在电介质中的电场是外电场E 0和束缚电荷电场E /叠加的结果,电介质中的合场强E 的大小比外电场E 0小,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式中,ε

γ

是电介质的相对电容率。

由于束缚电荷的出现,减弱了电介质中的电场,因此电容器的电容变大。

0r

'E E E E ε=-=

E 外

某些离子型晶体的电介质,由于结晶点阵的有规则分布,当发生机械变形时,能产生电极化现象,称为压电现象。

压电现象:

电致伸缩:

晶体在带电或处于电场中时,其大小发生变化,即伸长或缩短,是压电现象的逆现象。

压电现象和电致伸缩的应用:

压电现象可用来变机械振动为电振荡,电致伸缩可变电振荡为机械

振动。

压电现象和电致伸缩的应用:

(1)晶体振荡器:利用压电效应,将压电体的机械振动转变为同频率的电振荡。

应用:通讯、精密电子设备、计算机等

(2)电声换能器:利用压电效应可将声能转换为电振动;也可利用电致伸缩效应将电能转换为声能。

应用:电唱头、扬声器、耳机、蜂鸣器等电声器件 超声波(B 超、固体探伤和海洋探测)

铁电性: 电极化规律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并且撤去外场后能

保留剩余极化,这种性质叫铁电性。

铁电体: 具有铁电性的电介质,如钛酸钡陶瓷、酒石酸钾钠单

晶。

应用(1)在电容器中放入铁电体,电容将增大很多倍; (2)利用铁电体的非线性关系制成非线性电容; (3)利用铁电体的电滞线性,可制造计算机的记忆元件。 (3)压力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可将非电量压力转换为电学量的测量。 三、铁电体

四、永电体(驻极体)

永电体:外界条件撤去后,能长期保留其极化状态,且不受外电场的影响的一类电介质。

永电体的制备方法:

热驻极法、电驻极法、光和磁驻极法等

永电体的应用:

永电体换能器(传感器)。

电介质极化机制

电介质使电容增大的原因也可作类似的解释。可以设想,把电介质插人电场中后,由于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的结果,介质表面上也会出现类似图10-14所示的正负电荷。把这种现象叫做电介质的极化(polari-zation),它表面上出现的这种电荷叫做极化电荷。电介质上的极化电荷与导体上的感应电荷一样,起着减弱电场、增大电容的作用。不同的是,导体上出现感应电荷,是其中自由电荷重新分布的结果;而电介质上出现极化电荷,是其中束缚电荷的微小移动造成的宏观效果。由于束缚电荷的活动不能超出原子的范围,因此电介质上的极化电荷比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数量上要少得多。极化电荷在电介质内产生的电场E/不能把外场E。全部抵消,只能使总场有所削弱。综上所述,导体板引起电容增大的原因在于自由电荷的重新分布;电介质引起电容增大的原因在于束缚电荷的极化。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讨论电介质极化的物理机制。 2 极化的微观机制 前己指出,任何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以下统称分子)都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整个分子中电荷的代数和为0。正、负电荷在分子中都不是集中于一点的。但在离开分子的距离比分子的线度大得多的地方,分子中全部负电荷对于这些地方的影响将和一个单独的负点电荷等效。这个等效负点电荷的位置称为这个分子的负电荷“重心”,例如一个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它的“重心”就在圆心;同样,每个分子的正电荷也有一个正电荷“重心”。电介质可以分成两类,在一类电介质中,当外电场不存在时,电介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是重合的,这类分子叫做无极分子;在另一类电介质中,即使当外电场不存在时,电介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也不重合,这样,虽然分子中正、负电量的代数和仍然是0,但等量的正负电荷“重心”互相错开,形成一定的电

电介质极化

电介质极化 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显示电性的现象。 在电场的影响下,物质中含有可移动宏观距离的电荷叫做自由电荷;如果电荷被紧密地束缚在局域位置上,不能作宏观距离移动,只能在原子范围内活动,这种电荷叫做束缚电荷。理想的绝缘介质内部没有自由电荷,实际的电介质内部总是存在少量自由电荷,它们是造成电介质漏电的原因。 一般情形下,未经电场作用的电介质内部的正负束缚电荷平均说来处处抵消,宏观上并不显示电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束缚电荷的局部移动导致宏观上显示出电性,在电介质的表面和内部不均匀的地方出现电荷,这种现象称为极化,出现的电荷称为极化电荷。这些极化电荷改变原来的电场。充满电介质的电容器比真空电容器的电容大就是由于电介质的极化作用。 电介质的极化机制[1]①电子极化,是在电场作用下原子核与负电子云之间相对位移,它们的等效中心不再重合而分开一定的距离l形成电偶极矩p e =el(l由负电中心指向正电中心,e是电荷量,见电偶极子)。当电场不太强时,电偶极矩p e同有效电场成正比,p e=αe E,式中αe称为电子极化率。②离子极化又称为原子极化,是在正负离子组成的物质中异极性离子沿电场向相反方向位移形成电偶极矩p a。p a与有效电场成正比,p a=αa E,αa称为离子极化率,这两种极化都同温度无关。③固有电矩的取向极化,某些电介质分子由于结构上的不对称性而具有固有电矩p。在无外电场时,由于热运动,这些分子的取向完全是无规的,电介质在宏观上不显示电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每个分子的电矩受到电场的力矩作用,趋于同外场平行,即趋于有序化;另一方面热运动使电矩趋于无序化。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外电场下,两者达到平衡。固有电矩的取向极化也可以引入取向极化率αd描述,当电场强度不太大而温度不太低时,,k是玻耳兹曼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这种极化同温度的关系密切。④界面极化,由于电介质组分的不均匀性以及其他不完整性,例如杂质、缺陷的存在等,电介质中少量自由电荷停留在俘获中心或介质不均匀的分界面上而不能相互中和,形成空间电荷层,从而改变空间的电场。从效果上相当于增强电介质的介电性能。 电介质的极化是这四种极化机制的宏观总效果。 克劳修斯-莫索提公式在介质内部,作用于分子或原子的电场不单是外加的宏观电场E(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产生的总电场),还应包括电介质内部所有其他分子的电矩p产生的电场。作用于分子或原子的这种电场叫做有效场(或局部场)。对于偶极子的无规排列或对于纯立方阵排列晶体,有效电场, P为电极化强度,称为洛伦兹有效场。由此可得出关于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r与分子极化率α的克劳修斯-莫索提公式, 式中N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对于非极性分子的电介质,这一公式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但它不能说明强极性分子的行为。实验上可根据测定的 εr由此式确定极化率α,对于弱极性电介质,可由它确定极性分子的电偶极矩。 极化弛豫电介质的极化是一个弛豫过程,从施加电场到达极化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滞后的时间用弛豫时间τ描述。电子极化和离子极化的时间非常短,而固有电矩的取向极化与热平衡性质有关,界面极化与电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