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孤岛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1402孤岛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1402孤岛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一、工作面概况

1、地质概况

1402工作面位于井田南翼为铜鑫煤矿首采区首采面,工作面北起集中运输巷,南至该面切眼,东、西两侧分别以该面回风巷和运煤巷为界。该面走向长(自切眼至设计停采线)210m;,平均斜长125m;斜面积26040m2。煤层厚度3.3-5.3m,平均4.8m。。

该面回风巷东侧存在4#煤沉积尖灭区。运输巷西、以南均为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煤矿开采区,下石节煤矿采矿权边界与原耀县荒草湾煤矿西、南边界相接。工作面地表标高+1373 -1535.6m,煤层平均埋深257-325m。

1.1、煤层

工作面位于上石节井田东南角,为一向北西缓倾的单斜构造,煤层厚度3.3-5.3m,地层倾角13~14°,未发现断层及岩浆岩,地质构造简单。

1.2、顶底板岩性特征

老顶:为灰白色粗粒砂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分选差,磨圆度中等,中夹煤屑,局部相变为粗粒砂岩与砾岩互层,厚度4.03~27.65米,平均15.30米。为坚硬的不易冒落顶板。

直接顶:为灰白色、浅灰色、灰黑色粉砂岩,水平层理,含黄铜矿结核,局部相变为砂质泥岩及泥岩,其厚度1.49~3.24米,平均2.47米。粉砂岩RQD值39.9~79.0%,平均58.03%,饱和单轴抗压强度11.00~18.2MPa,该层属弱~中等稳定的易冒落顶板。

伪顶:浅灰色薄层状泥岩及砂质泥岩,层理明显,厚度小于0.5米。该层薄而疏松,呈鳞片状,随采随落。

4-2煤层:黑色,沥青光泽,条带状结构,内生裂隙发育,多被方解石充填,厚度变化较大,结构较复杂。煤层饱和单轴抗压强度5.70~10.8MPa,平均7.68MPa,泊松比平均为0.24,抗剪强度测试结果,凝聚力C为0.43~1.75MPa,平均0.79MPa,内摩擦角φ为36.21~36.52°。

直接底:以灰黑色、灰白色泥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等软弱类岩石为主,其力学性质较差,厚度0.57~37.01米,平均厚度11.198米,泥岩、砂质泥岩抗压强度4.30~23.50MPa,平均13.27 MPa,在浸水条件下该层可发生底鼓。

1.3、地质构造特征

工作面位于上石节井田东南角,为一向北西缓倾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13~14°,未发现断层及岩浆岩,地质构造简单。

1.4、水文地质特征

区内构造简单,主要开采埋藏较深的4-2号煤层,煤层厚度0~10m,变化较大,未来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侏罗系中统直罗组与延安组含水岩组,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微弱,据邻近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其单位涌水量0.000323~0.0017L/s·m,远小于0.1L/s·m;充水含水层补给来源主要为洛河组含水层,其富水性中等,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Ⅱ类Ⅰ型,即以裂隙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型。考虑矿井采空区含水,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型。

巷道及采空区:本区南部为荒草湾煤矿,已有多年开采历史,其采空区及巷道是积水进入矿井的直接通道,对矿井存在威胁,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掘进期间已打钻孔进行疏放、排干。总之,该面回采在正常情况下不受地下水威胁。

煤层f=1.5;夹矸f=2;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米)岩石特征老顶粗粒砂岩 4.03~27.65 灰白色,为坚硬的不易冒落顶板直接顶粉砂岩 1.49~3.24 灰白色、浅灰色、灰黑色

伪顶泥岩及砂质泥岩0.5 浅灰色薄层状,呈鳞片状,随采

随落

11.198 灰黑色、灰白色,遇水易膨胀

直接底泥岩、煤质泥岩、砂质

泥岩

2、巷道布置

1402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为走向长壁“全煤巷”布置方式。上、下顺槽:均布置在煤层底部,沿煤底底板掘进。

3、采煤工艺及支架型号

煤层厚度为m,加权平均厚度为4.8m。采煤方法: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陷落法。采放比:设计采高2.3m,则放煤高度1~3m。放煤步距:采取两刀刀一放,放煤步距确定为1.2m。工作面长度:净斜长为125m。工作面推进长度为210m。

液压支架:选用 ZF4200/16/26型正四连杆放顶煤液压支架。排头支架选用型号为ZFG4400/16/26反四连杆放顶煤液压支架。工作面共布置支架83组。

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工作阻力:4200KN

初撑力:3520KN

支护强度:0.8MPa

底座对底板比压:1.5~1.8MPa(平均)

排头支架:

主要技术参数为:

工作阻力: 4400KN

支护强度: 0.8MPa

底板比压: 1.5~1.8(平均)

二、矿压观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矿压观测目的

通过对1402孤岛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掌握4-2层煤工作面的顶板运动规律,支架使用状况,顺槽超前压力影响,分析基本顶的结构形式,为今后同煤层的开采提供矿压参数、确定合理的支护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为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开采提供依据。

2、矿压观测内容和方法

(一)工作面观测

1、工作面液压支架载荷观测

1402工作面采用三区五线布置,其中上、下部测区各一条测线,中部测区三条测线(测线布置如图所示)。每条测线上选1支架,支架立柱安设直读式压力表,对工作面支架受力情况进行人工观测,由前柱、后柱压力变化情况及循环增阻情况,判断直接顶、基本顶的初次垮落步距及周期活动规律。

具体工作面三量观测区测线布置图

1#测线

2#测线

3#测线

4#测线

5#测线

1402工作面

运输巷

回风巷

15000

2400024000

23000

2400015000

工作面观测布置图

2、工作面宏观观测

每班观测一次。主要包括:端面距、顶板冒落高度、煤壁片帮深度(指煤帮塌落的最大深度)、顶板台阶下沉、采空区悬顶、安全阀开启、支柱破损等。

㈡工作面上下顺槽的矿压观测

⑴ 观测顺槽围岩相对变形量,包括顶底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采用“十字”布点法进行观测。

表面位移布置示意图

A B

O

C

D

⑵ 工作面自煤帮开始每10米设1个测点,采用表面位移进行观测,上下顺槽分别设3组表面位移,每10米设一组。观测工作面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

⑶测点布置好后进行编号,注明测点距开切眼距离,测点距工作面煤壁的初始距离,测点处巷道高度和宽度。

测点布置时采用十字布点法,必须在顶底板中安设牢固的基点。基点的安设方法是:先用电钻在顶底板打眼,眼深200㎜-300㎜,顶底板上每一对基点的连线应与顶底板垂直,在孔眼内楔入事先准备好的长150㎜-200㎜的木桩,外露端钉入一个铁钉,钉尾即作为观测基点。基点最好在煤壁处开始设置,如果顶板破碎时,应先将浮矸挑掉,再打眼设点,并适当加大眼深和木桩长度。

采用测杆随工作面的推进进行观测,每天测读一次,同时一定要测量测点至煤壁的距离,一并记录表中。

顺槽底臌的测定采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取与固定的巷道铁轨面或专用测量底臌的下基点的垂距。测读的时间同上。

三、工作面顶煤及顶板的运动规律

1、工作面基本顶来压情况分析:

由于1402综放工作面存在软底及过老巷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及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工作面自3月5日早班开始进行矿压观测,对工作面的1#、20#、40#、60#、83#支架进行监测,通过绘制压力监测仪曲线图反映出了综放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及工作阻力大小变化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基本顶的来压情况:

1#架观测数据统计

510152025303540

5号夜班5号早班5号中班6号夜班6号早班6号中班7号夜班7号早班7号中班8号夜班8号早班8号中班9号夜班9号早班9号中班10号夜班10号早班10号中班11号夜班11号早班11号中班12号夜班12号早班12号中班13号夜班13号早班13号中班14号夜班14号早班14号中班15号夜班15号早班15号中班16号夜班17号早班17号中班18号夜班18号早班18号中班19号夜班

班次

M P a

1#架前柱初撑力

1#架前柱工作阻力

1#架后柱初撑力

1#架后柱工作阻力

20#支架数据曲线图

51015202530355号夜班5号早班5号中班6号夜班6号早班6号中班7号夜班7号早班7号中班8号夜班8号早班8号中班9号夜班9号早班9号中班10号夜班10号早班10号中班11号夜班11号早班11号中班12号夜班12号早班12号中班13号夜班13号早班13号中班14号夜班14号早班14号中班15号夜班15号早班15号中班16号夜班17号早班17号中班18号夜班18号早班18号中班19号夜班

班次

M P a

20#架前柱初撑力

20#架前柱工作阻力

20#架后柱初撑力

20#架后柱工作阻力

60#架观测数据统计

51015202530355号夜班5号早班5号中班6号夜班6号早班6号中班7号夜班7号早班7号中班8号夜班8号早班8号中班9号夜班9号早班9号中班10号夜班10号早班10号中班11号夜班11号早班11号中班12号夜班12号早班12号中班13号夜班13号早班13号中班14号夜班14号早班14号中班15号夜班15号早班15号中班16号夜班17号早班17号中班18号夜班18号早班18号中班19号夜班

班次

MPa

60#架前柱初撑力

60#架前柱工作阻力

60#架后柱初撑力

60#架后柱工作阻力

2、工作面初次来压

工作面自切眼开始为防止运输机下滑调采机头,机头推进超前机尾。通过观测数据及支架受力曲线图可以知道工作面下端头初次来压时间在3月7日,此时工作面工作面机头推进13.2米,机尾推进4.5米。3月9号工作面20#架、60#架均显现来压征兆,支架工作阻力增大。此时工作面机头推进16米,加切眼宽度6米,即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22米。9号后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趋于稳定。

工作面来压期间支架阻力没有达到安全阀开启的数值,从而说明工作面来压时支架完全能够达到支护要求。

3、工作面周期来压

通过观测数据及支架受力曲线图可以知道,工作面第一次周期来压时间在3月18日,此时工作面机头推进9米。

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为9米。

工作面支架受力情况表

支架编号

支架受力

(MPa)

1# 20# 60#

前柱后柱前柱后柱前柱后柱

初次来压载荷35 30 27.5 25 26.5 25.5 周期来压载荷31 30 28 26 30 24 4、顶板来压规律

根据观测数据分析,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主要表现为基本顶的初次垮落对采场支护系统的影响。其次为顶煤的初次垮落和直接顶(包括顶煤及上位易冒落顶板)对采场支护系统的影

⑴顶煤及直接顶的初次垮落

工作面切眼采用锚带网支护,工作面推进支架顶梁后端过切眼5米后,随工作面推进顶煤随采随落。顶煤及其上部易冒落岩层对工作面影响较小;初次垮落阶段,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

工作面上下巷高度3.0-3.4米,超前支护段穿木料维护顶板。导致顶板锚带支护未及时回撤,上下三角采空区出现悬顶,对工作面上下端头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30节走向老巷影响,在工作面下端头机道煤壁有片帮现象。

⑵老顶初次来压特点

工作面30节左右存在走向老巷,老顶来压时,下端头矿压显现明显,支架工作阻力增大,机道煤壁片帮。煤体出现来压煤炮响声。工作面30节以上来压时,矿压显现不明显。初次来压时,支架受力没有达到工作面安全阀开启数值。

⑶老顶周期来压特点

随着支架顶煤的不断放出和工作面正常推进,上位顶板岩梁周期断裂表现为工作面周期性来压。

增多;支架工作阻力平均2613.5KN/架,最大5152.2KN/架,动载系数为1.4,活柱下缩

量平均7.7mm/循环,最大25.8mm/循环,片帮值来压期间最大1100mm ,平均288mm ;安全阀开启率平均7.7%;由于工作面启封后不放顶煤快速推进,垮落的顶煤和直接顶基本上能够充满采空区,老顶失稳后,随即触矸,因此老顶来压时对工作面影响不大。

5、老顶来压强度

工作面初次来压支架立柱工作阻力平均32.5MPa (1#架),支护强度为665KN/m2。周期来压支架立柱工作阻力平均30.5MPa (1#架),支护强度为624KN/m2。

四、支架支护阻力分

布特征

1. 支架

的初

撑力 实测支架来压前平均为2258.1KN/架,来

压时

2462.6KN/架,分别占支架额定值的53%, 58%,可见支架的初撑力富裕量较大。支架初撑力分布频率图见图

一。

2.支架循环末工作阻力

实测支架循环末工作阻力平均2897.2KN/架,来压时3222.1KN/架,分别占支架额定工作阻力的68%,76%,可见支架的支护效能发挥较好,能满足该工作面的开采需要。工作阻力分布频率图见图二。

3.支架时间加权阻

实测支架时间加权阻力平均

2577.6KN/

架,来压时2842.3KN/架,分别占支架额定工作阻力的61%,68%,可见支架阻力有一定的富裕量。加权阻力分布频率图见图三。

5101520

253035频率(%)0~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KN

图一、1402面支架初撑力分布直方图

5101520

253035

频率(%)0~1000~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KN

图二、1402面支架循环末阻力分布直方图

4、支架前、后柱阻

力比较

由表5知,支架支护阻力无论是在来压期间,还是在非来压期间均表现为前柱大于后柱,这主要与放煤工艺有关。由于支架上方顶煤破坏处于变化之中,后部顶煤刚度较小,支撑强度降低,并且不断被放空,使顶煤作用在支架上的合力作用点前移,因而表现为前柱阻力大于后柱。

1402面支架前后柱阻力对比表 表5

工作面位置

柱别 顶板来压期间 顶板非来压期间

P0 Pt Pm P0 Pt Pm 上部

前柱

1862 2169.05 2476.1 1414.8 1650.05 1885.3

后柱 511 636.6 762.2 473.1 573.3 673.5 前-后 1351 1532.5 1713.9 941.7 1076.8 1211.8 中部

前柱

1472 1577.35 1682.7 1221.5 1293.55 1365.6 后柱 879.8 946.15 1012.5 468.6 464.6 460.6 前-后 592.2 631.2 670.2 752.9 828.95 905 下部

前柱

1635.2 1858.4 2081.6 1291.3 1442.8 1594.3 后柱 888.6 1060 1231.3 607 701.4 795.7 前-后 746.6 798.45 850.3 684.3 741.45 798.6 平均

前柱

1656.4 1868.3 2080.1 1309.2 1462.1 1615.1 后柱 759.8 880.9 1002.0 516.2 579.8 643.3 前-后

896.6

987.4

1078.1

793.0

882.4

971.8

5、支护强度分析

(1)、支护强度验算 按岩重计算

由于支架主要是对上方6~8倍采高的岩石重应力产生作用,因此取8倍采高的岩石为理论计算对象,根据现场观测数据运用以下公式计算支护强度。 Ps =8×hm ×ν

=8×2.3×2.5×9.8

5101520

253035频率(%)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

KN

图三、1402面支架加权阻力分布直方图

=450.8KN/m 2 其中:

Ps--支护强度,KN/m 2 h m --煤层采高,2.3m ν--顶板岩石容重,2.5t/m 3

根据以上计算,Ps =450.8KN/m 2即0.45MPa ,小于ZF4200/16/26液压支架的最大支护强度:0.8MPa 所以该支架能够满足工作面支护强度的要求。

(2)、支架适应性分析

该工作面使用的ZF4200/16/26液压支架,能满足1402工作面开采的支护需要,主要原因如下。

支架支护强度0.8 MPa 满足顶板管理支护强度要求,生产中能有效控制顶板,未出现顶板冒顶及台阶下沉现象。支架底板比压1.5~1.8MPa ,在 1402工作面局部底板泥岩浸水膨胀变软情况下,支架底座未发生明显钻底现象。

五、工作面上、下顺槽在回采期间矿压显现规律

通过在工作面的上下平巷设置的表面位移观测站可以反映出,巷道的影响范围上平巷在20m 以内、下平巷在20m 内,顶底板移最大移近量155mm 。 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1#点上平巷巷道位移观测统计

2750

28002850290029503000

30503100315023号24号25号26号27号28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9号10号11号12号13号14号15号

日期

m m

1#点两帮移近量

1#点顶板移近量

2#点上平巷巷道位移统计

2000

220024002600280030003200340023号24号25号26号27号28号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13号14号15号16号17号18号19号20号21号22号

日期

m m

2#点两帮移近量

2#点顶板移近量

3#点上平巷巷道位移观测统计

2000

22002400260028003000

3200340023号24号25号26号27号28号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13号14号15号16号17号18号19号20号21号22号23号24号25号26号

日期

m m

3#点两帮移近量

3#点顶板移近量

通过在工作面的上平巷设置的表面位移观测站可以反映出,巷道的影响范围上平巷在20m 内,顶底板最大移近量145mm 。

六、结论

1、工作面矿压显现特点

综合综放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结果及系统的理论分析,综放开采的矿压显现具有以下特点: ⑴顶煤刚度是决定采场矿压显现强度的关键因素

进入支架上方的顶煤强度较低,刚度较小、因此通常情况下,在老顶直接顶运动的结

果,首先表现为顶煤的塑性变形,从而使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但当煤层的刚度较大时(如煤及直接顶强度较大且厚度较小),则表现出明显的矿压显现。

⑵老顶对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程度降低

由于综放工作面采出空间大幅度增加,使老顶稳定结构的位置上移,其失稳的机率相对减小,同时老顶的回转和失稳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滞后于采场,因而对矿压显现的影响减弱。

⑶老顶来压步距产生实质性变化

由于工作面30节过老巷,严重制约了工作面推进速度,从而缩短了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综放工作面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减小,周期来压步距减小。

2、统计观测:

通过对工作面片帮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工作面平均片帮深度在0.2~0.4m之间。

3、支架初撑力对支架工作阻力的影响

通过对1402综放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及工作阻力的统计观测得出由于初撑力的不均衡,导致工作阻力产生不同的增阻方式,对支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现场对工作面支架初撑力的控制至关重要,这将决定支架的使用状况。

通过矿压观测数据及曲线图看出,初撑力对支架的工作状况至关重要,现场必须提高正规操作意识,保证初撑力的合理有效,这样才能使支架的性能达到最佳。

七、结论与建议:

1、工作面基本矿压显现规律

⑴1402综放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是当推进到22m(含切眼6米)时开始的,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22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9m,

⑵直接顶的管理是工作面顶板观测的主要内容,根据《缓倾斜煤层工作面顶板分类方案》。该工作面基本顶为Ⅱ级来压明显级别。直接顶分类为1类不稳定顶板。

⑶工作面超前压力显著影响范围:上平巷影响大约在20m左右。

⑷通过数据可以反映出前柱数值基本都大于后柱的数值,从而说明前柱受力大于后柱。

2、工作面架型适应性评价即支架工况及显现特征:

该工作面使用的ZF4200/16/26型综放液压支架,基本能满足工作面开采的支护需要,实测的工作阻力在设计额定的工作阻力范围内,主要有:

⑴支架液压额定阻力大,对有效的支护顶板,防止顶板的来压对支架的冲击有着明显的优势。

⑵额定的初撑力大,液压系统的阀组采用大流量,移架速度提高,使支架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的支护顶板,大大减少了空顶时间,避免了工作面端面顶板破碎、冒顶等事故的发生。

3、显现特征:

1402工作面埋深浅,来压的强度不强烈,对工作面无较大的集中冲击。

现场使用效果:ZF4200/16/26型综放液压支架,经过1402工作面的开采,经过了初次来压及一次周期来压,能够承受顶板压力,掩护效果也较好,可以说适应工作面的开采。

八、控制技术措施

1、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前必须加强支护措施,加强支架二次注液确保支架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当端面距超过规定时及时移超前架加强支护。

2、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应加强来压的预测预报工作,在两巷挂牌标明来压位置。

3、工作面支架以及两巷所有单体支柱必须达到初撑力,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冒顶。

4、当工作面局部地点顶板破碎、片帮严重时,可超前移架,提前支护机道顶板。

5、工作面严格控制住采高,并保持顶底板平整,以免压死支架或支架顶梁与顶板点接触或线接触。

6、工作面支架要有足够初撑力,不低于24Mpa,泵站压力不低于30Mpa,乳化液浓度在3~5%范围内。

7、支架支护状态完好,不渗液不漏液,安全阀满足要求。

9、来压前要及时拉超前架,支护顶板。

10、支架的选型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大支架的支护强度,确保安全

1402 孤岛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模板)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区队: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 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1 - 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1 - 1.1.1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书................................ - 1 - 1.1.2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 - 3 - 1.1.2地质.................................................. - 3 - 1.2支护...................................................... - 3 - 1.2.1正常支护.............................................. - 3 - 1.2.2特殊支护.............................................. - 4 - 1.2.3确定支护强度.......................................... - 4 - 1.2.4巷道布置.............................................. - 4 - 2 矿压观测计划................................................. - 5 - 2.1 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 5 - 2.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 - 5 - 2.3观测方案.................................................. - 5 - 2.3.1观测工具.............................................. - 5 - 2.3.2测线布置.............................................. - 6 - 2.3.3研究方法.............................................. - 6 - 2.4矿压观测容................................................ - 7 - 2.4.1顶板动态:............................................ - 7 - 2.4.2支护质量.............................................. - 7 - 2.4.3 ×××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法................................. - 7 - 2.4.4 ×××工作面观测效果预计................................. - 7 - 2.4.5 ×××工作面观测制度及守则............................... - 7 - 2.4.6 ×××工作面观测记录表格及资料整理表格设计............... - 7 - 3 矿压规律分析................................................. - 8 - 3.1 初采期间的矿压规律....................................... - 8 -

矿压预测预报制度及矿压观测方案

矿压预测预报制度及矿压观测方案 一、矿压预测预报制度 1、初采工作面根据顶板控制设计,预测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 2、工作面两顺槽要根据顶板结构和岩性安装顶板离层探测仪观测顶板,专人对顶板观测仪定期观测、记录分析。 3、工作面回采期间对超前支护阻力及工作面支护阻力进行观测,以及顶板破碎、煤壁冒漏片帮情况进行观测,并作好观测记录,形成报表报生产技术部。 4、在工作面上下出口预计来压位置悬挂周期来压预报牌板。 5、经过多次来压数据分析,掌握来压规律,对预计的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误差进行修正。 6、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根据所有矿压观测资料编写矿压总结报告,并交技术科存档。 二、矿压观测方案 (一)、矿压观测内容 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支架阻力观测、支架活柱缩量观测、巷道围岩变形观测、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观测、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以及支护质量动态监测。 根据观测结果对工作面顶板及顶板活动规律、来压特征,工作面支架受力特点,支架对顶板的适应性和控制效果,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范围和分布特点,顶板、煤层稳定性,工作面支护质量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了解煤、岩体力学参数等基础数据。

(二)、观测方法 1、支架阻力观测 利用(圆图压力自记仪)或压力表分别在工作面均匀布置10条观测线,观测支架前、后柱工作阻力的变化。测线布置在(133架)4#、18#、32#、46#、60#、74#、88#、102#、116#、130#支架上。由矿压部门、生产单位连续观测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 2、支架活柱观测 用标记法在工作面上、中、下布置3条观测线,在移架后、下次移架前测量活柱下缩量。根据循环的次数,可算出循环下缩量和下缩速度。其测线与支架阻力测线对应布置,即分别布置在18#、60#、102#支架上。 3、统计观测 沿工作面采煤机移动方向每隔5架作为一观测剖面,矿压部门每班(天)统计一次端面顶板的破碎情况及煤壁的片帮情况(包括梁端距、片帮、冒高超过0.3m以上的区域及顶板破碎情况),同时统计支架安全阀开启量(率)、顶板冒落状况和支架因顶板压力损坏的部件等。 4、顺槽的矿压观测 (1)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 在两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均匀各取5个点,用测压表测单体液压工作阻力。 (2)巷道围岩变形观测 利用顺槽成巷期间设置的观测基点观测。即两顺槽每隔50m安设顶板离层探测仪,监测顺槽顶板底板的相对移进量,用来推断顶板的运动过程和状态。 观测次数每10天观测一次。距离切眼较近的顶板离层仪,当临近顶板来压时加密观测,可视变化情况每天(班)观测一次。 (3)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观测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近年来,我矿矿压观测、防治方面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矿压观测方面,已初步掌握采区内各工作面顶板活动特点,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了时间保障;同时为配合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矿压观测、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特制定矿山压力预测预报制度如下: 一、观测范围 5煤、9煤掘进头、采煤面及巷道实行定点观测。 二、观测内容 1、掘进头观测内容:煤巷:巷道变形量观测、顶板离层观测岩巷:巷道变形量观测 2、采煤工作面观测内容: 回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两道顶板下沉量; 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老顶来压、周期来压,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 回采工作面:工作面煤壁片帮、端面距、冒高、支架(柱)状况、两道超前顶板运动规律、应力分布、巷道变形量、工作面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等。

三、观测方法 1、圆图自记仪每天早班记录一次 2、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每班检测两次。 3、两道超前顶板运动规律、应力分布、巷道变形量每班检测一次。 4、工作面顶板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煤壁片帮、端面距、冒高、单体状况每班进行正常的观测。 四、预报内容 1、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柱初掌力不小于90KN/棵,合格率达70%以上,综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液压不小于24MPa;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18MPa,综采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30MPa。 2、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锚杆支护巷道顶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8吨、帮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6吨,预紧力矩帮顶均不小于100N.m,巷道围岩位移控制在300mm以内,顶板离层仪安设及时,牌板内容齐全。 3、两道超前顶板运动规律、煤壁片帮、端面距、巷道变形量等其它出现异常现象时。 五、观测制度 1、严格执行班中检测、记录制度,严禁空岗、漏检。 2、原始数据记录要准确,不得随意乱改,严禁做假表。

矿压观测制度

矿压观测制度 综采矿压监测管理 一、综采队要使用、维护好KJ216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保证数据正常传输到地面。 二、、综采队要负责监测系统本安电源(127V)的正常供电, 三、综采队负责压力监测分站高压胶管及通讯电缆的维护工作。当出现高压胶管和通讯电缆损坏时,要及时修补或更换。 四、所有监测设备(包括仪器仪表、通讯线、供电电源)如出现损坏、丢失,按设备原价进行赔偿,并要查明原因,找出责任人。 五、综采队要保证泵站压力达到≧30MP、乳化液浓度达到3%—5%。 六、工作面顶板不能出现台阶下沉,支架顶梁要接顶严实。液压支架初撑力要≧24MP,端面距最大值要≦340mm。 七、单体液压支柱(φ100mm)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11.5MP)。 八、工作面采高必须控制在2.9~3.5米之间。 顶板矿压监测管理 一、矿压组负责井下所有巷道的矿压监测管理工作,对收集的矿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后要及时将结果报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存档,为后续巷道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认真开展日常性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工作,对采掘队组报送的矿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处理结果报送相关领导

和采掘队组。 三、观测人员对井下分管的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四、监测表格必须在井下现场认真填写,要求字迹清楚、数据准确,严禁井上填写或弄虚作假。 五、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工作面顶板监测仪器仪表的使用情况,并监督、检查采掘工作面在初采(掘) 前矿压监测仪器仪表的安装情况。 六、对采掘工作面顶板监测使用的仪器仪表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矿压仪器仪表台帐,队组日常所需仪器仪表等设施,每月进行核实,其它所需拉拔器具、退锚器、力矩扳手、压力表等,待核实完好,同时不得影响队组生产。 七、对队组不按要求使用、保管拉拔器具、退锚器、力矩扳手、压力表等仪器设施,造成损坏或报废的要严格进行考核。 八、矿压组负责采掘头面及其它巷道矿压监测仪器设施的管理工作。 九、顶板离层指示仪的安装 顶板离层指示仪必须及时地安装在巷道顶板中部,每隔100m安设一组,在巷道开口处、交叉点、过煤柱、特殊地质构造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离层仪数量,安装时距工作面迎头不得超过100m。队组接到技术部的通知后要及时打顶板离层指示仪安装孔,并且要保护好顶板离层指示仪。

矿压分析结果汇报

矿压观测报告 一、概述 矿山压力的观测与分析是实现矿山生产科学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多年来一直为广大采矿工程技术人员重视,矿山压力显现及其控制方法研究是正确进行采矿设计、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及支架类型、加强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 二、观测目的 为研究巷道矿压显现特征,能有效地指导矿井开采,为掌握矿山压力及其显现规律,改善合理支护方式,确定合理护巷参数,改进巷道支护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巷道支护效果。同时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我煤矿安全而高效的生产,特此作矿压月度报告。 三、观测区域地质及围岩性质 1503工作面为一采区第二个工作面,西北走向布置,工作面北翼为F2逆断层,东北翼为1501首采工作面,西南方向为1505备采工作面,东南方向为+920集中运输巷。观测区域是1053回风道。该面煤层为煤5,含炭质泥岩夹矸1~2层,夹矸平均厚度0.2m,煤层色泽为黑色,条痕为深棕色油脂光泽,呈参差状断口,节理面充填方解石脉,含黄铁矿。直接顶:砂质泥岩3.26m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为泥质结构,波状层理发育,易垮落。老顶:细粒砂岩5.90m 灰白~灰色粉、细粒砂岩,砂质胶结,以石英为主、长石风化,斜层理发育。 四、支护技术参数 1503回风道:巷道净高3.2米,宽5米。锚杆采用Φ20mm×2600mm,

间排距800mm×800mm,每排布置13根,巷道拱部采用长7300mm锚索加强支护,间排距1600mm×1600mm,从巷道中心线向两帮依次按“333”型布置。 五、观测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巷道内每隔50m设立一个顶板离层和巷帮离层观测站,顶板离层分为四个点基点1、2、3和4分别是从深到浅排列的,新设立的观测站,连续观测,每天记录一次观测数据并加以整理,如果所观测巷道没有明显的矿压显现,就改为三天一观测,依次直到矿压完全稳定。观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掘进后围岩中的矿山压力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搞清顶板活动规律、掘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五、报告内容 1503回风道截止7月11日共掘进两1100米,安设顶板离层仪19个,安装位置分别是:1503回风联络巷、1503回风道三角门、1503回风道90米处且从90米处到迎头是每50米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具体内容如下: 巷道名称:1503回风联络巷序号:01 安装位置:三角门日期:2013.12.13

矿压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21907工作面矿压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1、初次来压分析报告: (1)21907工作面39m初次来压 (2)初次来压表现为:上出口10m范围内巷道底鼓严重,37-40号支架处煤壁片帮,30-39号支架底板有瓦斯涌出现象,支架压力增大。(3)采取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及时超前移架,严格检查上下两巷超前支护,发现自缩单体和损坏的π钢梁及时更换,底鼓地段进行拉底,保证泵站出口压力不低于31.5MPa,配合通风部门进行瓦斯治理,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做到及时回柱放顶,使直接顶充分垮落。2、周期来压分析报告 (1)第一次周期来压步距30.7m (2)周期来压表现为:上出口10m范围内巷道顶板破碎且底鼓严重,12-20号局部支架处煤壁片帮,29-39号支架底板有瓦斯涌出现象,支架压力增大。 (3)采取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及时超前移架,严格检查上下两巷超前支护,发现自缩单体和损坏的π钢梁及时更换,底鼓地段进行拉底,保证泵站出口压力不低于31.5MPa,配合通风部门进行瓦斯治理,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做到及时回柱放顶,使直接顶充分垮落。3、2016年1月周期来压分析报告 (1)本月4次周期来压,来压步距分别30.7m、30.1m、32m、32.1m (2)周期来压表现为:局部支架处煤壁片帮,局部支架处底板有瓦斯涌出现象,上下出口附近有底鼓现象,

(3)周期来压采取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及时超前移架,严格检查上下两巷超前支护,发现自缩单体和损坏的π钢梁及时更换,底鼓地段进行拉底,保证泵站出口压力不低于31.5MPa,配合通风部门进行瓦斯治理,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做到及时回柱放顶,使直接顶充分垮落。 (4)1、加强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严格按《 Bm2016-05号采煤作业规程》中规定进行施工,工作面煤壁应采齐采直,及时进行超前移架,缩短架前空顶时间和空顶距离,严禁在空顶、空帮及支护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下作业。 2、加强上、下两巷的顶板管理,严格对两巷超前支护进行检查,出现单体自缩及时补压,出现π梁断、裂情况及时更换,对底板鼓起地段及时进行拉底,保证巷道高度不低于1.8m。保证上、下出口高度不得低于1.8m。 3、必须保证泵站出口压力不低于31.5MPa,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5.2MPa,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低于11.5 MPa,杜绝管路出现窜、跑、冒、滴、漏液现象。 4、本次来压期间,要认真观察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5、本次来压期间,人员进入机道内作业前必须先用长把工具(长度不小于1.5m)处理掉煤壁的伞檐,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机道作业。 6、当班回采班组要积极配合通风部门进行瓦斯治理。 7、周期来压期间机电人员要每班对机电设备进行完好检查,杜绝电器失爆。 8、周期来压期间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做到及时回柱放顶,使直接顶充分垮落,以缓冲基本顶垮落时对工作面的冲击。 9、专职支架工负责调整支架间隙在规程允许范围内。 10、人员不可站在架间,以防活矸掉下伤人。 11、落煤后必须及时移架,并保证支架的初撑力和有效支护。 4、2016年2月周期来压分析报告 (5)本月3次周期来压,来压步距分别31.8m、31m、31m (6)周期来压表现为:局部支架处煤壁片帮,局部支架处底板有瓦斯涌出现象,上下出口附近有底鼓现象, (7)周期来压采取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及时超前移架,严格检查上下两巷超前支护,发现自缩单体和损坏的π钢梁及时更换,底鼓地段进行拉底,保证泵站出口压力不低于31.5MPa,配合通风部门进行瓦斯治理,尽量缩小工作面控顶距,做到及时回柱放顶,使直接顶充分

综采工作面末采贯通挂网总结报告

43321综采工作面末采贯通总结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

1 43321综采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1.1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书 表1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巷道煤层特征煤层3-1煤厚 2.5 产状倾角在0-5°之内 巷道 煤层 描述 3-1煤层厚度2.35-2.6m,煤层平均厚度为2.5m。煤层结构较简单,厚度 稳定。开口段基岩相对较厚,切眼段较薄。3-1煤: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次 为暗煤夹镜煤条带,层面分布少量丝炭。属半亮型,少量半暗型煤。层状构 造,中细条带状结构。局部地段煤内裂隙面含黄铁矿及方解石薄膜,也有呈 星点状的。 煤层顶底板情况顶底板岩石名称及其征厚度(米)老顶粉、细砂岩,部分地段具交错层理。10.1~21.83 直接顶 以粉砂岩为主,部分地段为泥岩、炭质泥岩,部分地段 含薄煤线。 0~0.56 伪顶 炭质泥岩以粉炭质泥岩为主,部分地段为泥岩、粉砂岩,局 部不含该层 0~0.25 直接底 以粉砂岩为主,部分地段为炭质泥岩;部分地段具交错 层理,含植物化石。 0~7.15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瓦斯瓦斯含量很低 煤尘具爆炸性危险 煤的 自燃 本区煤层为很易自燃区,自燃倾向等级为I级,发火期一般在3—4个月,发火期较短 地温无高温区,无地热危害属,属地温正常区 地压正常 43321工作面推采长度1297米,工作面长度240米,面积311280平方米。该综采工作面位于丁七沟北西侧,属南部区3-1煤层,北西为43319工作面为矿采

空区,工作面切眼临界井田边界。回采工作面地面标高为1172.6~1209.1M,底板标高为1133.71~1142.07M。煤层倾角0o~3o,平均厚度2.60米,地质储量104.3万吨,可采储量95万吨,可采期为六个月。 附图1 43321综采工作面柱状图 1.2工作面水文地质 本工作面构造总体呈宽缓的波状起伏,回采推进方向为正坡推进,地质构造简单,无明显断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地表大部被第四系松散层所覆盖,工作面上方无地表水,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松散层潜水和中生界侏罗系碎屑岩类潜水。据现有地质及周边钻孔资料分析,地面标高1172.6-1209.1米,总体趋势呈南西高北东低;松散层厚度为3.95-29米,最厚处位于回撤通道区域,最薄处位于回风巷道中部;基岩厚度为15-30米,基岩最薄处在运输顺槽距回撤通道约150米左右,在回风顺槽距回撤通道约330米左右;工作面运输顺槽高于回风顺槽。 依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煤层顶板为中硬岩石,冒落带、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采高按2.5米计,导水裂隙带高度为40米左右,由于在回风顺槽中部距丁七沟火烧区较近,工作面上覆基岩垮落后,裂隙带必然沟通上覆火烧区裂隙水,对工作面构成危害。固工作面排水能力应不小于100m3/h。

采煤工作面矿压分析报告

山西王家峪煤业有限公司15010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调度室 2018年2月1日

150102工作面矿压分析报告 一、150102工作面基本情况 1、150102工作面位于+680水平,工作面标高为+620—+670m ,该工作面可长度为790m ,工作面长度为180m ,面积为142200㎡,平均煤厚3.61米,倾角5—10度,平均7.5°。150102工作面位于井田的中部。其周围均为未开采区域。 2、地质情况 3、采煤方法 本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 工艺流程:割煤——装运煤——移架——推溜——清煤——下一循环 4、工作面设备 采煤机:MG300/700—WD 型 工作溜:SGZ-764/500型前部输送机 顶、底板 名 称 岩石 名称 厚度 m 特 征 老 顶 深灰色石灰岩 6.77 深灰色石灰岩,灰黑色,裂隙发育,含粉石,较硬。 直接顶 黑色泥岩 6.4 黑色泥岩光泽亮,较软,零星可采。 伪 顶 0.2—0.3 灰黑色,质脆,含黄铁矿结核 伪 底 直接底 粉砂岩 1.23 黑灰色,泥质胶结,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结核。 老 底 砂 岩 8.21 灰黑色,以石英岩为主,坚硬,局部为砂质泥岩沉积。

转载机:SZZ-764/160(自移式转载机) 皮带机: DSJ—1000/2×75 液压支架:ZY6400/17/31的两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 5、液压支架及乳化液泵站性能参数 (1)、液压支架(ZZ5200/19/42支撑掩护式): 支护宽度为1.43—1.60m,支架中心距:1.5m, 放顶步距0.6m。最大控顶距离:4.8m, 最小控顶距离:4.2m。最大高度:4.2m 最小高度:1.9m 支架数量:共124架。 初撑力:4364KN 工作阻力:5200kN 系统供液压力:30Mpa 支护强度:0.95Mpa 支架重量:18.9t (2)、乳化液泵站(BRW400/31.5型) 额定供业液压力:31.5Mpa;供液流量:315L/min 液箱容积:1600L 乳化液浓度:3%—5% 乳化泵数量:2台。 二、矿压观测方案 1、观测目的 (1)、通过对150102工作面进行现场矿压观测和掌握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支架工作状况,分析工作面围岩(煤层)超前支撑压力分布状况。 (2)、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阻力观测,支护阻力包括初撑力、最大阻力,确定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的初次垮落和周期垮落步距。 (3)、统计观测,统计综采工作面支架受载损坏情况、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移动和悬顶程度,架前冒顶情况、煤壁片帮、安全阀开启率等。 (4)、为我矿开采15#煤层的事故预测和动力信息基础研究提供必要数据,

90307综采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903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山西***煤业有限公司综采队 二0一一年

903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通过903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掌握了该工作面煤层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围岩破坏活动过程煤壁中应力变化大小和应力影响范围。为工作面现场管理提供完善、准确的资料,以直接指导生产实践和解决施工生产问题。 一、观测目的 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就是定量研究开采工程中矿压显现规律。为现场管理提供完善准确的资料,指导工程实践,解决施工生产问题,本次观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 ①掌握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回采空间围岩与支架相互作用关系;采动引起的支承压力分布;寻求搞好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有效措施。 ②对正在使用的支架适应性进行考察。即从顶板控制出发,对在既定条件下使用支架的架型、参数、特性和支护效果提出评定性意见。 ③根据围岩条件及支撑压力分布来确定工作面巷道断面形状、规格及支架参数,煤壁前方巷道超前维护距离。 二、工作面概况 ㈠、90307综采工作面位于矿井3#煤层9盘区西部,为9盘区开采的第四个工作面。该工作面沿煤层倾向布置,西北面为120305采空区,西南面为酸枣疙瘩新农村保安煤柱。工作面第一回风巷,顶板标高为+640~+645m,倾向长288m;第二回风巷顶板标高为+640~+645m,倾向长289m;工作面走向长82m。地面标高为+975~+1108m左右,工作面对应地表为黄土丘陵区域,沟壑纵横无任何建筑物。 ㈡、煤质和煤层赋存情况 该工作面所采3#煤层是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主要可采煤层,根据现有巷道揭露的煤层资料分析,该面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属稳定煤层,煤层厚度为1.7m。煤层倾角3°~7°平均6°。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为加强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掌握采掘工作面顶底板活动和来压规律,为采掘工作面支护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采掘工作面有效支护,防止冒顶事故发生,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经矿研究决定,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对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 一、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组长:张全平 副组长:张永进、刘鹏 成员:李德海、刘会、王春雷、田帅 矿压观测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刘鹏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井下施工掘进工作面及已掘巷道的测点布置、矿压观测数据分析、总结,为选择合理支护方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总则 1.为满足矿井生产管理需要,成立孔庄煤矿矿压观测领导小组,配备技术人员及兼职观测工,建立健全观测组织机构,配备相应仪器仪表,负责收集各区队上报的矿压观测资料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数据变化大时及时分析总结)。 2.生产技术科结合实际情况,对掘进工作面进行顶板管理,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防止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对工作面工作面顶板和巷道位移加强观测,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3.各区队成立以技术副队长为组长的基层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并根据规定参数、采集周期及时采集矿压参数,每月月底编制矿压分析报告报生

产技术科。 4.矿压工程观测原始数据和参数必须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5.生产技术科根据各区队所报数据及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30%。 6.矿压观测原始数据和分析结果应妥善保管。 7.所有上报数据必须采用标准表格填写,矿压观测、顶板离层监测表格详见生产技术科下发表格。 8.巷道移交时由生产技术科监督,生产技术科与施工区队双方技术负责人负责将矿压观测资料与其它内业资料一并移交。 三、采掘现场矿压观测管理办法 1.顶板离层仪观测:煤巷一般每隔40m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一般距掘进工作面50m以内和回采工作面超前范围内,每天观测一次,其它情况每星期观测一次。如果巷道局部地段有受动压影响较大,每天观测一次。顶板离层仪实行挂牌管理(包括编号、安装日期、顶板离层仪初始读数和观测读数)。 2.巷道围岩变形量采用(十字)测点法进行观测: 煤巷巷道每40m设置一个测点,测点距离迎头不超过60m,巷道过顶板破碎带、淋水区、压力集中区等特殊构造带,应增加检查点,每个检查点检查、记录2组数据(巷道净宽、净高)。巷道围岩变形量观测要求:测点选在锚杆头上,并标注清楚,宽度在两帮的中部设点,确保每次测量的数值准确。正常情况下,观测周期为一旬,变形量较大的点应当缩短观测周期,稳定不变的点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观测后数据要及时录入围岩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总结

矿压分析总结 一、工作面位置 1-101综采工作面位于一采区皮带巷右翼,1-1011巷沿矿井边界布置,1-1012巷沿一采区轨道巷下山方向布置,切割巷靠边界与许北煤矿相邻。该工作面地面东南有许村村庄,地面有一座废弃洗煤厂,有零星的房屋建筑,其余为山脊沟谷及农用耕地。地面标高+580m—+630m,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为+470m—+534m,盖山厚度为 163.0~245m。 二、工作面情况 该工作面正巷长为1372m,副巷长为780m,切巷220m,回采煤层为1#煤层,1#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上部,煤层发育稳定,厚度一般为1.5-1.7m,平均1.6m。顶板为伪顶、直接顶、老顶;伪顶为泥岩(0.5m);直接顶为细砂岩(4m),老顶为砂纸泥岩(5m).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多。1#煤层与2#煤层层间距为10m—14m,不稳定。根据掘进过程中揭露情况,工作面大约共计16个断层,其中1-3m断层14个,倾角25°-65°;4m断层1个,倾角55°;15m 断层一个,倾角70°。 三、液压支架参数 根据工作面顶底板岩性、底板比压、煤层厚度及有关生产资料,工作面支护选用ZY3300/11/26A掩护式液压支架,其特征见下表:支架型号ZY3300/11/26A型

支撑高度1100-2600mm 支架宽度 1430-1600 支架初撑力1308KN 支架工作阻力1650KN 支护强度0.50-0.61(f=0.2)Mpa 所需泵站压力31.5Mpa 支架中心距1500mm 顶梁长度3050mm 端面距340mm 移架步距600mm 四、分析处理 截止7月15日8点班1-101工作面共推进323m(正巷推进至 37#点前17m,副巷推进至16#点前91.5m)。 初次来压规律 综采工作面推进了6m时,工作面45#—73#架顶板开始垮落,落 顶厚度在2m左右。顶板压力较大,顶板帽落的矸石较多。六号、七 号、八号、九号、十号矿压监测分站压力增大。其中70#支架压力最 大(达到38Map),其它支架压力以此处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综采工作面推进了12.6m时,顶板全部垮落。最大压力在39兆 帕。 工作面初采期间矿压观测统计表 从切眼起推进距(m) 压力显现描述工作阻力(Mpa)来压性质分析 11月10日开始回采,工作面有三个断层6m(11月19月)45—73#架后面开始垮落30-38 直接顶垮落 12.6m(11月26月)老山老顶全部垮落25-33 断层带影响 15m(11月27月)支架工作阻力开始升高30-38 老顶初次来压 11月29日8点班支架压力回落20-30 老顶初次来压完成 1、工作面初采期间,来压时支架工作阻力明显增加,来压强度 大,工作面现场来压显现明显;随工作面向前推进,来压强度减小,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说明 本月通过对E8106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掌握了该工作面煤层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围岩破坏活动过程煤壁中应力变化大小和应力影响范围。为工作面现场管理提供完善、准确的资料,以直接指导生产实践和解决施工生产问题。 一、煤质和煤层赋存情况 金川煤矿矿井为片盘斜井上下山布置,分为东西两个片盘,现回采为东部片盘;主采煤层为8-2+3+4煤层,本回采工作面编号为E8106,该煤层在本工作面回采区域内赋存较为稳定,平均厚度米。掘进巷道支护采用锚杆、锚网、锚索、钢筋托梁支护方式,顶板破碎带处采用钢棚补强方式加强支护或加密锚索支护;原煤生产采用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技术开采。 1、煤层顶、底板情况:顶板类别: 8-2+3+4煤层的直接顶多为炭质泥岩、粉砂岩、泥岩、局部为炭质粉砂岩和炭质泥岩。粉砂岩其抗压强度较大(>300kg/cm),岩石力学强度较大,属坚硬不易软化岩石。底板类别:主要为炭质泥岩、局部泥岩,局部为细、中砂岩。一般厚1~3米,最厚米。炭质泥岩遇水易软化,力学强度小。细砂岩和中砂岩,力学强度较大,属于坚硬岩层。 2、地质构造:据掘进揭露的地质资料分析,E8106工作面煤层整体形态为一单斜构造,工作面沿倾向布置,从工作面巷道揭露资料看,该面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古河床冲刷带和F28正断层横穿整个工作面。工作面里段为易冒落的顶板,顶板随回采而垮落,顶板来压比

较稳定。 二、原始记录汇总:工作面支架支护载荷的观测根据,E8106工作面的顶板支护动态监测记录:每7天进行一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如下:在工作面初采初放是工作面压力较大,平均值在28MP左右,随着工作面初次来压,确定来压步距后,工作面正常情况下平均压力在20MP。 因工作面采用放顶煤开采,顶煤易垮落,两刀放一次顶煤,后立柱测压表放煤后,表读数可能较小或为0MP,前立柱也可能在放煤后受影响,压力比平均值小。 初次来压、周期来压阶段,综采区结合现有支架特性、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基础管理。在确保乳化液泵正常工作泵压下,从提高支架初撑力入手,保持支架合理支护状态,使支架各支、掩、护等构件全承压,形成了煤壁、顶板“全封闭”式管理,为安全生产赢得了主动。 三、总结说明 根据W8107、W8201、W8203、E8104工作面的地质总体情况,综采工作面矿压统计数据正常情况下在19-26MP之间,液压支架后立柱在放煤后压力数据较小或为0,前立柱在放煤后压力数据小于或大于工作面平均压力读数5MP范围内,属于正常情况。如工作面压力表读数超出工作面压力超过规定时,必须做专项分析。

4月25日份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总结--副本汇总

1. 工作面地质和生产技术条件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1.1.1工作面概况

1.2支护1. 2.1正常支护 根据支架支护高度和支护强度要求计算结果,设计中间支架选用 Z12000/28/62型低位液压支架,过渡支架选用Z12000/28/62支架,端头支护选用ZYG14200/27/45( 1 组) 表2 ZY12000/28/62型掩护式液压支架主要技术特征为: 工作面内切眼长220m,实选128架支架支护,可支护长度218m。 移架的动作顺序:降架-移架-升侧护板-升柱 1.2.2特殊支护

工作面在过断层、顶板破碎、片帮、冒顶等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支护方式1.2.3巷道布置 切眼尺寸及支护方式:8*3.8(3.9)(锚网索支护) 运输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5*3.8(3.9)(锚网索支护) 回风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4 *3.8(3.9)(锚网索支护)以上在顶板管理正常情况下使用,若现场遇断层,地质构造时,施工单位另制定针对性措施。以上材料均放在材料道料场,码放整齐,挂牌管理。 2 矿压观测计划 2.2 2010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规律及移动概况与支架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老顶来压的预报,提出合理的顶板管理措施,如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特种支护,回采工艺等等,为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 2、对在20102工作面回采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包括新采煤方法、回采工艺等)进行资料积累,从矿山压力角度对应用效果提出评定性意见。为采煤工艺的创新和改进创造作必要的技术准备。 3、对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任务包括:监测日常生产过程中支架的支护质量、围岩移动概况,不安全隐患因素等,以达到安全生产可靠的目的,在保证顶板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综采液压支架的优势。 4、掌握巷道支架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其任务包括提出合理的围岩松动范围,确定合理的巷道支护型式、支护参数。 5、研究掌握采动影响和支撑压力的分布规律,其任务包括确定回采巷道的支护参数,确定煤壁前方巷道合理的维护范围,确定工作面的端头支护的技术措施等,以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提高技术经济效果等。

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

95204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 一、观测前的准备工作 (一)收集地质资料 (1)、介于15-1~16-1勘探线之间,16勘探线穿过本面,位于冯王庄西侧,唐沟至张集公路穿过本面。 (2)、位于-1025m西一下山采区西翼,切眼靠近K1断层,四周均为9煤未采区,上覆75204、75206采空区。 (二)95204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95204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三)、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 本面直接顶为砂岩,厚度10.70m,细粒,含黑色条纹,层理发育,下部致密,f=4。老顶为互层,厚度1.98m,页岩与微波状薄层互岩,以页岩为主,f=3。直接底为页岩,厚度1.98m,灰黑色,致密,富含科达木等植物化石,f=3。老底为砂岩,厚度8.27m,细粒,以长石石英为主,富含棕褐色菱质及炭纹,f=4。 4、地质 煤层总厚是上分层和下分层的煤厚统计,该面上分层厚度1.0-2.3m,局部煤厚达到2.65m,平均1.8m;工作面夹矸发育,厚度不稳定,绝大部分范围夹矸厚度0.20~0.7m,局部夹矸厚度0.8m~0.9m,夹矸平均厚0.6m;下分层煤厚相对稳定0.5~1.3m,平均煤厚0.9m。由于局部采厚过高,根据实际计算,采厚2.1m-3.4m,平均采厚3.2m [1.8(0.6)0.8]。 该面构造相对简单,对回采应较大的断层主要是:f1号断层。该面中下部存在一条向斜轴,预计小构造比较发育,顶板较为破碎,表中影响程度是指该断层在工作面内的影响程度。 5、基本支护 (1)选用WS ZY3200-17/3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ZY3200-17/3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主要技术特征为: 支架支撑高度 1.7~3.5m 支架宽度 1.41~1.61m 中心距 1.5m 初撑力 2600kN 支护面积 4.6~5.17㎡工作阻力 3200kN 推溜力 163kN 移架力 385kN 供液压力 31.5MPa 移架步距 0.7m 适应倾角 18°支架重量 13.9t 护帮板长度 0.48m 工作面内切眼长210m,实选141架支架支护,可支护长度211.5m。 移架的动作顺序:降架→移架→升侧护板→升柱 (2)正常情况下,一律采用立即支护的支护方式,其工艺流程为:割煤→移架→推溜工序关系:移架在采煤机后滚筒4~6架外立即移架支撑先暴露的顶板,推溜应滞后采煤机后滚筒10m~15m。 (3)支架操作方式:本架操作 (2)正常情况下,一律采用立即支护的支护方式,其工艺流程为:割煤→移架→推溜工序关系:移架在采煤机后滚筒4~6架外立即移架支撑先暴露的顶板,推溜应滞后采煤机后滚筒20~30m。 (3)支架操作方式:本架操作 b、特殊支护 (1)工作面溜头、溜尾各两架的移架千斤顶框架与挡煤板连接必须安装机械加长段,防止移架时,挤坏电缆和电机,由于溜头、溜尾移架阻力较大,可分两次移架,达到进刀量,煤壁空顶部分须用半圆木撅顶支护,压力大时,必须每架穿两块半圆木撅顶或打带帽点柱维护顶板,由于煤机在两头进刀时,装煤效果差,为了不影响推移溜头、溜尾,必须采用人工攉炭,人员进入煤壁前,必须采取上述支护措施后,敲帮问顶,闭锁运输机,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入煤壁侧工作。 (2)由于工作面溜头、溜尾设备多,机体大,一般情况下溜子头和尾都要长出工作面,为了保证工作面与两道搭接处顶板的有效支护,必须使用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为加强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掌握采掘工作面顶底板活动和来压规律,为采掘工作面支护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采掘工作面有效支护,防止冒顶事故发生,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经矿研究决定,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对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 一、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组长:李宝贵(矿长) 副组长:李四祥(总工程师)、赵启录(生产矿长)、李建亨(安全矿长)、吕斌(机电矿长)、张献民(通风矿长)、张海军(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成员:魏建斌(安全副总)、李文平(机电副总)、王培东(通风副总)、邢世华(生产副总) 矿压观测小组办公室设在矿生产调度室,负责矿压观测日常工作。 二、总则 1.为满足矿井生产管理需要,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配备技术人员及兼职观测工,建立健全观测组织机构,配备相应仪器仪表,负责收集各区队上报的矿压观测资料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数据变化大时及时分析总结)。 2.生产调度室结合实际情况,对开采的主采煤层进行顶板分类,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防止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对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机道、放顶线等部位加强观测,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3.生产调度室应对工作面来压周期、来压步距、最大来压强度、顶板最大下沉量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就巷道支护强度、支护方式、工作面推进速度提出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同时将结论报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必要时由矿总工程师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矿压显现规律,为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和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4.各队组成立以技术人员为队长兼组长的基层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并根据规定参数、采集周期及时采集矿压参数,每月月底编制矿压分析报告报生产调度室。 5.矿压工程观测原始数据和参数必须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6.生产调度室根据各区队所报数据及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30%。 7.矿压观测原始数据和分析结果应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8.所有上报数据必须采用标准表格填写,矿压观测、顶板离层监测表格由生产调度室制作表格。 9.巷道移交时由生产调度室监督,生产调度室与施工区队双方技术负责人负责将矿压观测资料与其它内业资料一并移交。 三、采掘现场矿压观测管理办法 1.正常情况下,新布置测点前10天每天由技术人员为队长兼组长或技术员对测点数据采集一次,超过 10 天后,测点每 7 天观测一次。 2.遇巷道压力、围岩位移量变化较大时,区队必须每班指派专人进行监测并收集相关矿压参数,突变情况下及时向生产技术科和调度室汇报。 3.正常情况下,在掘巷道每隔 100 米布置一组观测点;在一些特殊地点(交叉点、贯通点)或特殊变化巷道点(巷道压力、围,经生产技术科认定后布点进行观测。岩位移量变化较大等地点)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汇报报告

1031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区队:采一区 编写人:梁朝信李龙庆张永付

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1.1.1工作面概况 表1

1.2支护 1.2.1正常支护 (1)选用ZY6400-16/34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表2 ZY6400-16/34型掩护式液压支架要紧技术特征为:

工作面内切眼长227m,实选149架支架支护,可支护长度223.5m。 移架的动作顺序:降架→移架→升侧护板→升柱 1.2.2专门支护 工作面在过断层、顶板破裂、片帮、冒顶等情况下,采取的专门支护方式。 1.2.3巷道布置 切眼尺寸及支护方式:7.2*2.2(锚网支护) 运输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5.5*2.5(锚网支护) 回风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5.5*2.5(锚网支护) 以上在顶板治理正常情况下使用,若现场遇断层,地质构造时,施工单位另制定针对性措施。以上材料均放在材料道料场,码放整齐,挂牌治

理。 2 矿压观测打算 2.2 1031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横向和纵向的进展规律及移动概况与支架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老顶来压的预报,提出合理的顶板治理措施,如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特种支护,回采工艺等等,为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制造良好的技术条件。 2、对在1031工作面回采工程中采纳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包括新采煤方法、回采工艺等)进行资料积存,从矿山压力角度对应用效果提出评定性意见。为采煤工艺的创新和改进制造作必要的技术预备。 3、对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任务包括:监测日常生产过程中支架的支护质量、围岩移动概况,不安全隐患因素等,以达到安全生产可靠的目的,在保证顶板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综采液压支架的优势。

矿压分析报告

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矿压分析报告

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9月份矿压分析报告 通过本月各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现将矿压分析结果汇总如下: 1、147802回采工作面及各顺槽矿压观测记录分析显示,在本月中,5704回风顺槽受二次采动影响矿山压力略有增大,顶底板移近量相对保持平稳;2703运输顺槽矿山显现不明显,顶底板移近量保持平稳; 147802工作面煤壁片帮现象不明显,矿压现象不大,支架工作阻力有富余。 2、2901巷、5805巷、2806巷及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记录分析显示,三条巷道受矿山压力影响不大,顶底板移近量保持不变。 在本月中无顶板及其它事故,安全出口畅通,保证了工作面通风、运输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部 二〇一三年十月一日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10月份矿压分析报告 通过本月对各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现将矿压分析结果汇总如下: 1、147802回采工作面及各顺槽矿压观测记录显示,顶底板移近量保持平稳。 2、5704回风顺槽、2703运输顺槽及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记录分析显示,5704回风顺槽掘进受147802工作面采动及积水影响,造成5704回风顺槽700m至720m矿山压力明显增大,顶板移近量及顶板淋水明显增加,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对该地段进行注固安特加固方式,并打密集支柱,起到很好的效果。其余两个掘进工作面受矿山压力影响不大,顶底板移近量保持不变。 3、2901巷、5805巷、2806巷及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记录分析显示,三条巷道受矿山压力影响不大,顶底板移近量保持不变。 在本月中杜绝了顶板事故,保证了工作面通风、运输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部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