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分析的桥梁GPS动态监测方法

基于小波分析的桥梁GPS动态监测方法
基于小波分析的桥梁GPS动态监测方法

桥梁动态监测前沿传感器应用解读

一、支座监测: 测量仪器:表面应变计 测量原理:振弦式传感器;仪器以点焊或者粘贴的方式安装到支座表面,仪器能根据支座的受力变化测量出支座相对应的应变量。 组网方式:此传感器输出为模拟信号,一个应变计需接一个弦式高智能采集模块,进行数据转换后直接接到系统总线进行无线远程传输。仪器介绍: 表面应变计 YH—0200系列智能型表面应变计 型号量程分辨率温度范围外型尺寸mm 价格长 YH-0212 3000με1με-20℃~80℃150 490 YH-02XX 3000με1με-20℃~80℃根据用户要求

型号振弦数测量范围灵敏度输出接口价格YH-3001A 1 700~5000Hz 0. 1Hz 工业总线接口490 采集方式: 远程无线自动化数据采集 利用GPRS或CDMA等无线公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完成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监控。传感器通过GPRS或CDMA接入INTERNET网,主机只要接入INTERNET 网就可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

安装方法: 1)表面应变计安装前检验:首先,仔细阅读表面应变计与测试仪说明书,了解表面应变计具体参数,熟悉测试仪使用操作;再将表面应变计与测试仪连接,按测试仪“开/关”键开机进行测量,检测表面应变计是否工作正常;检查传感器数量及导线长度是否正确。以确定传感器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损坏或丢失。 2)具体安装方式 1、选择测量点。 2、把应变计、安装座安装好。 3、将安装座用螺栓(或胶水)固定在被测物体上,两端之高度应平衡。 4、将保护罩罩上。 5、通过读数仪读出表面应变计的编号,并与安装位置一起做记录。 6、待浇注水泥凝固后,两三天待稳定后,用读数仪或电脑对表面应变计进行调零。 以后测量出的偏差值就是相对调零时的沉降量了。 3)观测与数据记录、整理 1 作好传感器的安装记录,存档。其内容包括,该段面里程、 表面应变计的具体位置、实验编号、传感器编号、安装日期、 天气状况及安装人员。 2 制作好相应的标示牌,插在输电缆布线位置,以作标示。 在每次工序转换施工时要安排专人负责看管,以防表面应变 计因施工或自然因素而破坏。 如果忽略这些安全注意事项,可能导致本产品受损,不能

动态压力测量方法

动态压力风洞实验数据处理软件 使用手册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风洞数据采集系统特点 (1) 1.2风洞数据采集系统现状与发展 (2) 1.3本软件主要功能特点 (3) 第二章动态压力测量方法 (5) 2.1 测压导管的传递函数 (5) 2.2 两通道的传递函数 (6) 2.3 不同外径导管传递函数的模值比和相位差 (7) 2.4 动态数据处理技术 (11) 2.5 结论 (12) 第三章动态压力风洞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13) 3.1 软件需求分析 (13) 3.2 软件功能设计 (14) 3.3软件流程设计 (15) 3.4 软件界面设计 (17) 第四章动态压力数据处理系统调试 (24) 4.1 动态线性度检定 (24) 4.2 动态误差限检定 (24)

第一章绪论 1.1风洞数据采集系统特点 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试验装置。风洞试验装置包括测量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模型姿态及控制系统、风速控制系统等。风洞试验中要采集大量的数据,主要有试验模型的升力、阻力、力矩、模型表面压、温度、洞体压力、模型角度等,这些数据依靠热线风速仪、压力扫描阀、应变天平、激光位移计、加速度传感器等进行量测。早期,风洞试验为人工读数和手动方式,试验周期长,数据量大,试验精度低,处理周期长。为了提高风洞试验效率、试验精度及试验水平,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风洞逐步引入了数据采集系统。由数据采集系统负责将来自天平或压力传感器等测量系统的电信号转化成数据,通过多通道数据采集板,把传感器送出的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送计算机存储。 风洞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高速、高精度、具有强的抗干扰能力 风洞试验数据的精度直接影响到试验对象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正确性。风洞数据采集系统应具有高速、高精度、具有强的抗干扰能力。气动力系数中模型的阻尼系数△CX的试验精度要达到0.0001,风洞各参数测量精度要求为总压精度0.07%,静压精度0.07%,总温精度1%,法向力精度0.08%,轴向力精度0.08%,迎角精度0.01%。 目前计算机技术在速度和内存量等方面不断提高,为高速、高精度、多路并行采集以及实时数据传输等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单路A/D数据采集系统来分时采集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在风洞试验中己成为基本配置,但其不能满足真正的实时、同步采集的要求。并行动态数据采集系统已成为一个基本的发展趋势。它将多路A/D采集电路并行处置,用同一个触发信号同时启动各路A/D进行编码,保证了各路信号采集的严格同步性,对某瞬态时刻各路信号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不再使用模拟开关,使各路信号间的串模干扰减到了最小,系统精度可获得进一步提高。 (2)采集参数多,点数多

桥梁监控测量方案

桥梁监控测量方案 导线控制测量、桥轴线测量控制、墩、台、桩定位测量、支座垫石施工放样和支座安装、桥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1、导线控制测量 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的已知点,用全站仪(必要时用GPS)补测导线点,并形成三维导线控制网进行桥轴线平面位置控制。经环导闭合测量,角度闭合差、坐标闭合差均满足一级导线技术要求。 2、桥轴线测量控制 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坐标及施工图提供的桥轴线控制点坐标,用坐标放线法进行各匝道桥桥轴线恢复测量。即以桥轴线长度作为一个边,而布置成闭合导线,再采用坐标法施放轴线上各点。 3、墩、台、桩定位测量 施工阶段测定桥轴线长度,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起施工放样墩、台、桩的平面控制。墩、台、桩定位测量的内容就是准确定出桥墩、台、桩的中心位置和它的纵轴线。可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墩、台、桩设计坐标,按坐标反算求出坐标法的放样数据,用以施放墩、台、桩平面位置。同时采用坐标法,在不同曲线控制点、交点设站,直接测距,对施放的墩、台、桩位置进行复核验证。 (1)桩基础钻孔定位放样 根据设计图计算出每个桩基中心的放样数据,设计图纸中已给出的数据也应经过复核后方可使用。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 (2)承台施工放样 用全站仪坐标法放出承台轮廓线特征点,供安装模板用。通过吊线法和水平靠尺进行模板安装,安装完毕后,用全站仪测定模板四角顶口坐标,直至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用水准仪进行承台顶面的高程放样,其精度应达到四等水准要求,用红油漆标示出高程相应位置。 (3)墩身放样 桥墩墩身形式多样,大型桥梁地般采用分离式矩形薄壁墩。墩身放样时,先在已浇筑承台的顶面上放出墩身轮廓线的特征点,供支模板用(首节模板要严格控制其平整度)。用全站仪测出模板顶面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并与设计值相比较,

桥梁检测方案

某某桥梁检测方案 委托单位:某某公司 技术负责: 编写: 审定: 某某检测机构 2016年12月15日

目录 第1章桥梁概况 (1) 第2章试验目的和依据 (1) 2.1试验目的 (1) 2.2试验依据 (1) 第3章试验项目和方法 (2) 3.1桥梁结构外观检查 (2) 3.2桥梁结构静力荷载试验 (2) 3.2.1试验荷载 (2) 3.2.2测试参数及方法 (3) 3.2.3测点布置 (3) 3.3桥梁结构模态试验 (4) 3.3.1测试参数及方法 (4) 3.3.2测点布置 (4) 第4章试验准备及实施 (5) 4.1荷载试验的预备工作 (5) 4.2荷载试验实施 (6) 第5章试验费用预算 (8) 第6章试验成果报告 (9)

第1章桥梁概况 某某桥梁建于1998年,1999年正式投入运营,是游客进出的唯一人行通道。该桥是一座跨径为74.9m的单跨地锚式人行悬索桥,主索矢跨比为1/10。经过多年使用后,桥梁结构构件不同程度地出现老化和破损,亟待对该桥进行必要的检测,查明桥梁的性能状态,评定其使用功能,为桥梁管养、维修加固提供依据。受某某公司的委托,我单位针对某某桥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检测方案,待业主单位审核批准后,遵照实施。

第2章试验目的和依据 2.1试验目的 试验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通过对桥梁结构构件进行外观检查,全面了解爱伲寨吊桥个 主要构件的技术状况,即使发现桥梁结构的异常状况,为评 定该桥的使用功能、制定管养计划提供依据; (2)分析、测试桥跨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和位移,检验 桥梁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评价其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 (3)建立桥梁结构的技术档案,为今后的运营、管养、检测提供 依据。 2.2试验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11-2011);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522-2008);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1986)。

固体表面动态接触角的测定

固体表面动态接触角的测定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固体表面接触角的测量及表面能的计算原理。 2.掌握润湿周长、接触角、表面能的实验测试方法及实验操作。 二.仪器与药品 DCA-150界面分析仪 正己烷(A.R.);无水乙醇(A.R.);二次蒸馏水;聚苯乙烯(Pst)样品 三.基本原理 接触角是表征固体物质润湿性最基本的参数之一,据测量的原理的不同,接触角又可分成平衡接触角和动态接触角(dynamic contact angle),动态接触角(包括前进接触角(advancing contact angle)和后退接触角(receding contact angle)两种。 早在20世纪初期,Wilhelmy测试液体表面张力及接触角的方法:将一定的待测液体装在特定容器中,尽可能垂直固定悬挂的铂金板,升起液面至刚好与铂金板的下边缘相接触,此时铂金板受到液面向下的拉力即为液体的表面张力r r = F w / (L·cosθ) (1) r-液体表面张力(Dyn /cm);F w —吊片所受的力(Dyn);L—润湿周长(cm);θ—接触角(°); 由于绝大多数的液体对于°铂金是完全润湿的,即接触角θ为0°,所以只要知道润湿周长,就可从(1)式很方便计算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 1.平衡接触角 又叫静态接触角,根据Wilhelmy理论,只要将待测固体加工成规定尺寸的片状样品,然后垂直悬挂与已知表面张力的液面接触,同样可以依据(1)计算得到液体在固体表面的平衡接触角。 2.动态接触角 Wilhelmy法:如图2依据Wilhelmy理论,把样品板插入到液体中然后抽出来,通过测量样品板受力变化计算得到液体在固体表面的动态接触角的大小。

桥梁监控方案参考

桥梁监控方案参考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目录

XXXX连续箱梁桥施工监控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主箱梁预应力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主梁采用C50混凝士,按照悬臂现浇法施工。下部采用板式墩身,钻孔灌注桩基础。 本桥采用节段悬臂灌注法施工。先由0#段对称向两侧悬臂施工,形成单“T”,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完成梁部施工。主梁最大悬臂施工长度64m,分成18个悬臂段,边跨直线段长22.85m,再边墩旁搭设支架现浇施工。 桥梁设计设计时速100km/h;设计荷载取按公路——I 级的倍,温度作用、汽车制动力及冲击力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规定计算。 二、施工控制的目的、意义 对于分节段悬臂浇筑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来说,从开工到成桥要经过一个复杂的施工过程,结构要经过多次体系转换,结构内力和变形亦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并决定成桥后结构的受力及线形。由于各种因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使得实际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状态几乎不可能与设计状态完全一致,施工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所得的结构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计算,确定出每个悬臂浇筑节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的成果对

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对下一立模标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施工沿着预定轨道(能达到成桥设计目标的施工路径)进行,从而保证主梁合拢段两悬臂端标高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15mm),成桥后主梁各控制点的标高与设计值最大相差控制在30mm以内,成桥后主梁各控制截面的内力与设计值最大相差控制在10%以内。 总之,桥梁施工控制的目的就是保证施工过程中主桥结构的安全、桥梁顺利合拢、桥梁成桥受力状态及合拢后桥面线形良好。三、施工监控方法和依据 本桥采用悬臂施工,属于典型的自架设施工方法。由于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已成结构(悬臂梁段)几何状态(平面、立面)是无法事后调整的,所以,施工控制主要采用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法,主要体现在施工控制结构仿真分析、施工监测(包括结构变形与应力监测)、施工误差分析与后续施工状态预测、梁段施工立模标高提供等几个方面。 (一)施工控制方法 大跨度连续梁桥,悬臂施工中每个节段的受力状态达不到设计所确定的理想目标的重要原因是计算模型中计算参数的取值问题,主要包括混凝土弹性模量、材料的容重、徐变系数和预应力张拉力与施工中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以及环境温度、临时荷载的影响。要得到比较准确的控制调整量,必须根据施工中实测到的结构反应来修正计算

桥梁检测说明及细节

桥检 参考《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进行。 检查依据 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2、《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 3、《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检查内容 1、检查方法和手段 定期检查以目测观察结合仪器观测进行,必须接近各部件仔细检查其缺损情况。定期检查的主要工作有: 1) 现场校核桥梁基本数据(桥梁基本状况卡片)。 2) 当场填写“桥梁定期检查记录表”,记录各部件缺损状况并作出技术状况评分。 3) 实地判断缺损原因,确定维修范围及方式。 4) 对难以判断损坏原因和程度的部件,提出特殊检查(专门检查)的要求。 5) 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运行的危桥,提出限制交通或改建的建议。 6) 根据桥梁的技术状况,确定下次检查时间。 2、特大型、大型桥梁的控制检测 按国家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对本区内拟检桥梁的特大桥、大桥设立永久性观测点,定期进行控制检测。控制检测的项目及永久性观测点见表1。 表1 桥梁永久性观测点和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 观测点 1 墩、台身、索塔的高程 墩、台身底部(距地面或常水位0.5~2m)、桥台侧墙尾部顶面的上、下游各1~2点 2 墩、台身、索塔倾斜度 墩、台身底部(距地面或常水位0.5~2m内)的上、下游两侧各1~2点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一、概述 大型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人们已针对动态施工测量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另一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桥梁已建立了了解结构内部物理量的变化的“桥梁健康系统”,它对于了解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分析变形原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大小。因此,在建立“桥梁健康系统”的同时,研究采用大地测量原理和各种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建立大跨度桥梁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变形监测内容 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公路技术养护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大跨度桥梁塔柱高、跨度大和主跨梁段为柔性梁的特点,桥梁工程变形监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桥梁墩台沉陷观测、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高塔柱摆动观测; 2) 为了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量,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平位移基准网与沉陷基准网观测。 三、系统布置 1)桥墩沉陷与桥面线形观测点的布置

桥墩(台)沉陷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与墩(台)顶面对应的桥面上;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点布置在主梁上。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段,线形观测点还与斜拉索锚固着力点位置对应;桥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与桥轴线一侧的桥面沉陷和线形观测点共点。 2)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在主塔上塔柱的顶部、上横梁顶面以上约m的上塔柱侧壁上,每柱设2点。 3)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布置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应结合桥梁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其他建筑物分布、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与观测方法,以及基准网的观测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分两级布设,基准网布设在岸上稳定的地方并埋设深埋钻孔桩标志;在桥面用桥墩水平位移观测点作为工作基点,用它们测定桥面观测点的水平位移。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布置 为了便于观测和使用方便,一般将岸上的平面基准网点纳入垂直位移基准网中,同时还应在较稳定的地方增加深埋水准点作为水准基点,它们是大桥垂直位移监测的基准;为统一两岸的高程系统,在两岸的基准点之间应布置了一条过江水准线路。 四、方法与成果精度 1)GPS定位系统测量平面基准网 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考虑到基准网边长相差悬殊,对基准网边长相对精度应达到不低于1/120000和边长误差小于±5mm的双控精度指标;由于工作基点多位于大桥桥面,它们与基准点之间难以全部通视,可采用GPS定位系统施测。为了在观测期间不中断交通,且避开车辆通行引起仪器的抖动和干扰GPS接收机的信号接收,对设置在桥面工作基点的观测时段应安排在夜间作业,尽可能使其

GPS动态测量方法

一、 RTK的作业过程 1.启动基准站 将基准站架设在空旷的控制点上,正确连接各仪器电缆,打开仪器,把基准站设置为动态测量模式。 2、建立新工程,定义坐标系统 新建一个文件夹,设置好测量参数,如椭球参数、投影参数等。这个文件夹中包括许多小文件,它们分别就是测量的成果文件与各种参数设置文件,如*、dat、*、cot、*、rtk、*、ini 等 打开手簿到主页面,点击设置—单位设置 第一项,设置坐标显示格式设置,即中央经线设置 1)在“中央经线”项里输入您当地的中央子午线经度,在“尺度比 (Scale)”里输入1、0000000 2)在“横坐标平移量(False Easting)”里输入+500000,在“纵坐标平 移量(False Northing)”输入0、0。 这几个参数输入后把光标移到下面的Save(保存),这时,位置显示格式设置好了,即以投影坐标形式显示,单位就是“米”,选这种格式显示的好处就就是:显示的结果与地形图上的坐标一致,在实际工作中便于定位。 第二项,“坐标系统(Map Datum)”, 点击它,在出现的列表项里选择“用户(User)”,点击后出现“用户参数(User Datum)” 参数项包括:DX,DY,DZ,DA,DF,这组参数各地的值都不一样, 要到当地测绘部门获取,设置好参数后,同样点击“保存”。 第三项,“距离与速度”单位,我们选择“米制(Metric)

第四项,高度单位选择“米(Meters)”; 第五项,“压力单位”,选择“毫巴(Millibars)”,至此,您的手持GPS 机已经根据您的需要设置好了,点击页面切换键返回到主菜单3、坐标转换即点校正 GPS测量的为WGS-84系坐标,而我们通常需要的就是在流动站上实时显示国家坐标系或当地独立坐标系下的坐标,因此要进行转换。点校正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1)在已知转换参数的情况下。如果有当地坐标系统与W CS84坐标系统的转换七参数,则可以在测量控制器中直接输入,建立坐标转换关系。如果上作就是在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下进行,而且知道椭球参数与投影方式以及基准点坐标,则可以直接定义坐标系统,建议在RTK测量中最好加入1-2个点校正,避免投影变形过大,提高数据可靠性。 (2)在不知道转换参数的情况下。如果在局域坐标系统中工作或任何坐标系统进行测量与放样工作,可以直接采用点校正方式建立坐标转换方式,平面至少3个点,如果进行高程拟合则至少要有4个水准点参与点校正。 4、流动站开始测量 (1)单点测量:在主菜单上选择“测量”图标打开,测量方式选择“RTK”,再选择“测量点”选项,即可进行单点测量。注意要在“固定解”状态下,才开始测量。 (2)放样测量:在进行放样之前,根据需要“键入”放样的点。当初始化完成后,在主菜单上选择“测量”图标打开,测量方式选择“RTK”,再选择“放样”选项,即可进行放样测量作业。在作业时,在手薄控制器上显示箭头及目前位置到放样点的方位与水平距离,观测值只需根据箭头的指示放

卫星定位(GPSBD)技术在桥梁检测监测中的应用 继续教育

卫星定位(GPSBD)技术在桥梁检测监测中的应用第1题 北斗三号空间段由()颗卫星组成。 A.24 B.30 C.35 D.5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2题 我国于()年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A.2000 B.2012 C.2018 D.202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3题 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 )三部分组成。 A.北斗一号 B.用户段 C.接收机 D.监测站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4题 任一卫星的瞬时位置可根据()计算得到。 A.卫星轨道参数

B.参考时间 C.后方交汇 D.星历 答案: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5题 不同观测站同步观测同组卫星所得观测量单差之差称为()。 A.站间求差 B.星间求差 C.历元间求差 D.双差法 答案:B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6题 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功能。 A.定位 B.导航 C.授时 D.测速 E.短报文通信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8.0 批注: 第7题 卫星定位系统(GPS/BDS)地面段由以下部分组成()。 A.主控站 B.监测站 C.注入站 D.观测站 答案:A,B,C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8.0 批注: 第8题 卫星定位系统定位特点包括()。 A.全天候 B.精度高 C.功能多 D.应用广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8.0 批注: 第9题 卫星定位误差主要来源有()。 A.卫星相关 B.传播途径相关 C.接收机相关 D.视线相关 答案:A,B,C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10题 根据差分改正数的类型,差分主要包括()。 A.位置差分 B.伪距差分 C.载波相位差分 D.相对差分 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0.0 批注:

透析动态几何问题思考角度与分析方法

透析动态几何问题思考角度与分析方法 【摘要】以运动的观点来探索几何图形部分规律的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动点问题和动线问题来分析解决动态几何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几何问题;几何图形;动态几何;动点问题;动线问题;动图问题 以运动的观点来探索几何图形部分规律的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 问题,其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点、线段、角等)或整个几何图形按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和谐统一,体现了数学中的“变”与“不变”及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它集代数与几何、概率统计等众多知识于一体,渗透了分类讨论、转化、数形结合、函数、方程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问题具有开放性、综合性,近几年来,从中考考题上看,以动点问题、平面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剪拼问题等为代表的动态几何题频频出现在填空、选择、解答等各种题型中,考查同学们对图形的直觉能力以及从变化中看到不变实质的数学洞察力,更重要的是考查探索创新能力。 解决动态几何题的策略是:把握运动规律,寻求运动中的特殊位置;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探求“动”的一般规律。通过探索、归纳、猜想,获得图形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保留或具有某种性质。

有关动态问题主要要有三类:动点问题、动线问题、动图问题。题型一:点动型 点动型就是在三角形、矩形、梯形等一些几何图形上,设计一个或几个动点,并对这些点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等量关系、变量关系、图形的特殊状态、图形间的特殊关系等进行研究。 解决此类动点几何问题常常用的是“类比发现法”,也就是通过对两个或几个相类似的数学研究对象的异同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一个容易探索的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入手,去猜想另一个或几个类似图形所具有的类似性质,从而获得相关结论。类比发现法大致可遵循如下步骤:①根据已知条件,先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观察可能出现的情况。②结合某一相应图形,以静制动,运用所学知识(常见的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得出相关结论。③类比猜想出其他情况中的图形所具有的性质。 例1:(1)如图①,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判断en与m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f是否在直线ne上?都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 (2)如图②,当点m在bc上时,其它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②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点m在点c右侧时,请你在图③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

既有桥梁监控监测方案(最终1)

昆明两面寺立交连接寺瓦路工程 既有桥梁施工监控监测方案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年5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项目概况 (2) 施工监控监测主要依据 (3) 2 施工监控监测的目的 (4) 3 施工监控工作计划 (4) 4 本项目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 (5) 5施工监控监测方法 (5) 仿真计算分析 (5) 既有桥梁变位监测 (6) 施工异常情况的对策 (13) 6 监控技术方案保证措施 (13) 7 施工监控技术质量保证体系 (14) 8安全、文明及环保施工监控量测措施 (15)

1 工程概况 项目概况 两面寺立交连接寺瓦路工程位于昆明市盘龙区。现状两面寺立交是连接虹桥路与绕城高速的互通式立交,其中虹桥路呈东西走向,绕城高速呈南北走向。虹桥路为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0km/h。绕城高速相当于昆明四环,允许货车全日通行,主要承担过境交通流量转换功能,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km/h。寺瓦路起于虹桥路,止于两面寺立交,是一跳贯通昆明东二环与东三环的重要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40km/h。现状两面寺立交缺少右转入寺瓦路的匝道,为完善立交功能,解决两面寺立交桥底交通拥堵问题,本工程新建3条定向匝道实现虹桥路、绕城高速与寺瓦路的快速连接。 两面寺立交连接寺瓦路工程的桥梁布置如下: 立交分为三层,地面层为改造拓宽的寺瓦路辅导和线位调整后的寺瓦路连接线,寺瓦路拓宽需要在既有桥左侧新建一座跨径20m,桥宽的的预制空心板桥;因寺瓦路连接线线位调整,需新建一座跨径20m,桥宽11m、的预制空心板桥跨越凤凰河。 地上一层为虹桥路、绕城高速右转寺瓦路的高架A匝道,虹桥路拓宽,新增开口汇入绕城高速左转进入市区的匝道,然后通过绕城高速左转匝道直接分流进入寺瓦路。A 匝道桥桥宽8m桥长,引道长度。桥梁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地上二层为寺瓦路上虹桥路高架B匝道和绕城高速的高架C匝道。B匝道桥桥宽主要为10m和8m两种(其中有一联变宽),桥长,引道长度为。桥梁结构除上跨虹桥路采用一联37+60+37m的钢混叠合梁外,其他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C匝道桥桥宽均为8m,桥长153m,桥梁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doc

§13—4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 一、概述 大型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人们已针对动态施工测量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另一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桥梁已建立了了解结构内部物理量的变化的“桥梁健康系统”,它对于了解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分析变形原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大小。因此,在建立“桥梁健康系统”的同时,研究采用大地测量原理和各种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建立大跨度桥梁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变形监测内容 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公路技术养护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大跨度桥梁塔柱高、跨度大和主跨梁段为柔性梁的特点,桥梁工程变形监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桥梁墩台沉陷观测、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高塔柱摆动观测; 2) 为了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量,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平位移基准网与沉陷基准网观测。 三、系统布置 1)桥墩沉陷与桥面线形观测点的布置 桥墩(台)沉陷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与墩(台)顶面对应的桥面上;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点布置在主梁上。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段,线形观测点还与斜拉索锚固着力点位置对应;桥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与桥轴线一侧的桥面沉陷和线形观测点共点。 2)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在主塔上塔柱的顶部、上横梁顶面以上约1.5m的上塔柱侧壁上,每柱设2点。 3)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布置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应结合桥梁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其他建筑物分布、水平位移

桥梁施工现场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桥梁施工现场监控系统 北京有恒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08年8月5日

目录 一、前言 (2) 四、系统构成 (7) 4.1、监控管理系统 无线点对点监控 (7) 4.1. 1、硬件组成 (8) 4.1.2、软件构成 (9) 监控中心软件主要由数据库、中心管理服务器软件、中心参数配置程序、流媒体服务器、值班主机(客户端)程序等部分组成。下面分别简要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9) 五、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15) 5.1、管理功能 (15) 5.2、控制功能 (16) 5.3、扩展功能 (16) 5.4集中管理和设置 (17) 5.5集中监控 (17) 5.6录像和回放 (17)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才能安全、高效的生产、生活,以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有效的防护措施已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其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的管理系统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桥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传统的项目现场管理信息有限,以书面方式为主,缺乏多媒体的信息内容,更谈不上现场实况及现场场景的录像和实时管理,且信息数据汇总的周期长,缺乏实时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工地的建筑材料、设备等财产的保全对于桥梁建设尤为重要。由于施工环境的限制,设备、材料的安全管理不完善及部分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的薄弱,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很多现场需要协调的问题都是以电话联系为主,不够直观明了,需要更为直观、有效的指挥手段。现在的管理模式对现场施工进度、工程具体情况及所暴露的问题缺乏深入分析的手段。 根据以上需求,我们进行了桥梁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设计,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视频流技术和网络技术优势,在施工现场构建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桥梁施工现场安全的实时监控,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和杜绝工程事故的发生率,增加工程建设中的工程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及时掌握各个工地现场第一手的工程建设情况,全面系统地了解工程进度、物资设备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指挥中心提供第一手的资料,方便领导作出及时、准确的决策,确保变桥梁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桥梁建设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简述系统动态特性及其测定方法

简述系统动态特性及其测定方法 系统的特性可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其中动态特性是指检测系统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条件下输入输出关系。一般地,在所考虑的测量范围内,测试系统都可以认为是线性系统,因此就可以用一定常线性系统微分方程来描述测试系统以及和输入x (t)、输出y (t)之间的关系。 1) 微分方程:根据相应的物理定律(如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基尔霍夫电 路定律等),用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表示系统的输入x 与输出y 关系的数字方程式。 a i 、 b i (i=0,1,…):系统结构特性参数,常数,系统的阶次由输出量最高微分阶次决定。 2) 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建立其相应的“传递函数”,该传递函数就能描述测试装 置的固有动态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建立其相应的“频率响应函数”,以此来描述测试系统的特性。 定义系统传递函数H(S)为输出量与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即 式中S 为复变量,即ωαj s += 传递函数是一种对系统特性的解析描述。它包含了瞬态、稳态时间响应和频率响应的全部信息。传递函数有一下几个特点: (1)H(s)描述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而与输入量x (t)及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 (2)H(S)是对物理系统特性的一种数学描述,而与系统的具体物理结构无关。H(S)是通过对实际的物理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后,经过拉普拉斯变换后所得出的,所以同一传递函数可以表征具有相同传输特性的不同物理系统。 (3)H(S)中的分母取决于系统的结构,而分子则表示系统同外界之间的联系,如输入点的位置、输入方式、被测量以及测点布置情况等。分母中s 的幂次n 代表系统微分方程的阶数,如当n =1或n =2 时,分别称为一阶系统或二阶系统。 一般测试系统都是稳定系统,其分母中s 的幂次总是高于分子中s 的幂次(n>m)。

桥梁变位长期监测

中冶建研院建议桥梁变位长期监测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上海)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桥梁检测、桥梁加固设计、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桥梁检测中心除了拥有国家质检总局所颁布的桥梁检测检查能力许可外,于2011年10月中心取得了交通部的桥隧专项资质。为有效检测公路桥梁的结构性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公路、市政建设,我院桥梁检测中心购买、研制开发了一整套与先进的桥梁检测仪器相配套使用的完整的测试系统,先后承接了北京、广西、深圳及上海地区百余座桥梁的监测、动静载试验、桥梁整体监控、监测等。 在桥梁结构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地质情况、地下水为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变化、桥梁周边施工、使用荷载增大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桥梁结构的基础会产生沉降或变位,内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桥梁结构的线形或平面位置会产生变化,对于金顶结构,这些变化往往引起桥面线型不顺畅、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对于超金顶结构,这些变化不仅会引起桥面的不顺畅,而且会导致桥梁结构实际受力状况海边。就长期监测内容而言,其范围比较广,沉降变位、系杆及拉索索力的变化,温室效应等。上述因素的变化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是长期的、严重的,优势甚至会危及桥梁结构的安全使用,因此必须通过相应的监测方法、监测手段、账务上述因素变化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其对桥梁结构受力状态、使用性能德影响程度。同城,桥梁基础沉降或桥梁变位监测比较常用,可以在施工阶段布设,也可以在运营过程中布设;而内力监测则需在施工阶段预埋测试元件,测试与分析也相对复杂一下儿,一下就对桥梁变位的长期监测的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目前,对于基础沉降。桥梁监测,一般采用测量学方法进行。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测量出额桥梁观测的基本理论。建立相应的观测网点和测量路线,利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测距仪、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测量仪器设备,在独立坐标系中,测量桥梁变位控制点的坐标。然后,通过对各次测量所得出的侨联变位控制点坐标比较,分析判断桥梁结构长期变位的发展趋势;通过结构计算分析,得出由长期变位所产生的结构内力、应力增量。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及结构受力特点,设计、配筋等结构基本情况,就可以宏观判断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能,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或建议。

动态接触角及接触角滞后的测量

动态接触角及接触角滞后性的测量 用座滴法测量动态接触角有二种基本的方法: 1) 加液/减液法 就是在形成液滴后,再继续以很低的速度往液滴加入液体,使其体积不断增大。开始时,液滴与固体表面的接触面积并不发生变化,但接触角渐渐增大。当液滴的体积增大到某一临街值时,液滴在固体表面的三相接触线发生往外移动,而在发生移动前瞬间的接触角,被称为前进角。在此之后,接触角基本保持不变。 反之如果从一形成的液滴不断地以很低的速度把液体移走,使其体积减小。开始时,液滴与固体表面的接触面积也并不发生变化,但接触角渐渐减小。当液滴的体积减小到一定值时,液滴在固体表面的固/液/气三相接触线开始往里移动。在发生这一移动前夕的 接触角,就是后退角。在此之后,接触角也应基本保持不变。 1)加液/减液法测量前进/后退接触角 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体积变化的速度应足够低,尽量保证液滴在整个过程有足够的时间来松弛,使得测量能在准平衡下进行。 ?由于这一过程中一般都有针头/毛细管的卷入以加入/移走液体,针头/毛细管的直径一定要(与液滴相比)足够小,使液体在针管/毛细管外壁上的润湿不会对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产生影响。这一点尤其是对后退角的测量更为突出,否则测得的值将严重偏离真实值。 ?同样由于过程中针头/毛细管的卷入,使得液滴一般不再呈现中心轴对称,也不再能被看作是圆或椭圆的一部分,所以基于Young-Laplace或圆或椭圆方程式的计算方法都将遇到困难,带来较大误差。此时一般使用广义切线法,但此方法往往对少量的背景噪音较敏感。

2) 倾斜板(tilting plate)法 将一足够大体积的液滴置于待测的样品表面后,把样品表面朝一方缓慢、不断地倾 斜。当开始时液滴不发生移动,而只是其中的液体由后方向前方转移,使得前方的接触角不断增大,而后方的不断缩小。当倾斜到一定角度时,液滴开始发生滑动。发生滑动 前夕液滴的前角就是前进角,后角则为后退角。 2)倾斜板(tilting plate)测量前进/后退/起始滚动角 倾斜板法有二种实现方法: ?整体倾斜法:将整套测量仪置于摇篮状的倾斜架上,让包括摄像机,光学镜头,样品台,样品和光源等组件的整套仪器同时倾斜。这种构造和操作的主要优点在于:液滴相对于摄像机和光学镜头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相对不倾斜,这样软件开发上就不必特殊处理,计算比较容易。而其缺点也很为明显:仪器越大、样品越大/越重,所需要的倾斜架也越大,显得很笨重;由于仪器上的所有东西都跟着一起倾斜,使得有些液体会倒出来,同时使得在倾斜作态无法加液产生液滴,也即液滴必须在倾斜前已经被置于样品表面。 ?局部倾斜法:只倾斜样品台和其上面的样品包括可能已放置上去的液滴,其它的所有部件均不倾向,保持不动。这样做法的优点显而易见,可以避免上面提到的所有缺点,使得仪器精巧,硬件制造成本降低,也能容许在任何倾斜角度下加液形成新液滴,或往已经形成的液滴加入液体。但其也对软件的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增加了不少难度和复杂性。

桥梁施工监控

桥梁施工监控 第一节桥梁施工监控的定义 桥梁监控是新桥施工过程中,按照实际施工工况,对桥梁结构的内力和线型进行量测,经过误差分析,继而修正调整以尽可能达到设计目标。桥梁监控,也称桥梁施工监控或桥梁施工控制。在大跨径悬索桥、斜拉桥、拱桥和连续刚构桥的平衡悬臂浇筑施工中,其后一块件是通过预应力筋及砼与前一块件相接而成,因此,每一施工阶段都是密切相关的。为使结构达到或接近设计的几何线形和受力状态,施工各阶段需对结构的几何位置和受力状态进行监测,根据测试值对下一阶段控制变量进行预测和制定调整方案,实现对结构施工控制。由于建桥材料的特性、施工误差等是随机变化的,因而施工条件不可能是理想状态。因此,决定上部结构每一待浇块件的预拱度具有头等的重要性。 虽然可采用各种施工计算方法算出各施工阶段的预抛高值、位移值、挠度,但当按这些理论值进行施工时,结构的实际变形却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这主要是由于设计时所采用的诸如材料的弹性模量、构件自重、砼的收缩徐变系数、施工临时荷载的条件等设计参数,与实际工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参数不完全一致而引起的;或者是由于施工中的立模误差、测量误差、观测误差、悬拼梁段的预制误差等;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这种偏差随着悬臂的不断加伸,逐渐累积,如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和调整,主梁标高最终将显著地偏离设计目标,造成合龙困难,并影响成桥后的内力和线形。所以,桥梁施工监控就是一个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施工的循环过程。 其最基本的目的是确保施工中结构的安全,保证结构的外形和内力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符合设计要求。 第二节桥梁施工监控监控的主要内容 桥梁施工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桥理想状态确定,理想施工状态确定和施工适时控制分析。 成桥理想状态是指在恒载作用下,结构达到设计线形和理想受力状态;施工理想状态以成桥理想状态为初始条件,按实际施工相逆的步骤,逐步拆去每一个施工项对结构的影响,从而确定结构在施工各阶段的状态参数(轴线高程和应力),一般由倒退分析法确定;施工适时控制是在施工时,根据施工理想状态,按一定的准则调整,通过对影响结构变形和内力主要设计参数的识别进行修正,使结构性能、内力达到目标状态。 在建立了正确的模型和性能指标之后,就要依据设计参数和控制参数,结合桥梁结构的结构状态、施工工况、施工荷载、二期恒载、活载等,输入前进分析系统中,从前进分析系统中可获得结构按施工阶段进行的每阶段的内力和挠度及最终成桥状态的内力和挠度。接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一、概述 大型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人们已针对动态施工测量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另一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桥梁已建立了了解结构内部物理量的变化的“桥梁健康系统”,它对于了解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分析变形原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大小。因此,在建立“桥梁健康系统”的同时,研究采用大地测量原理和各种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建立大跨度桥梁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变形监测内容 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公路技术养护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大跨度桥梁塔柱高、跨度大和主跨梁段为柔性梁的特点,桥梁工程变形监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桥梁墩台沉陷观测、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高塔柱摆动观测; 2) 为了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量,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平位移基准网与沉陷基准网观测。 三、系统布置 1)桥墩沉陷与桥面线形观测点的布置 桥墩(台)沉陷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与墩(台)顶面对应的桥面上;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点布置在主梁上。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段,线形观测点还与斜拉索锚固着力点位置对应;桥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与桥轴线一侧的桥面沉陷和线形观测点共点。 2)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在主塔上塔柱的顶部、上横梁顶面以上约1.5m的上塔柱侧壁上,每柱设2点。 3)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布置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应结合桥梁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其他建筑物分布、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与观测方法,以及基准网的观测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分两级布设,基准网布设在岸上稳定的地方并埋设深埋钻孔桩标志;在桥面用桥墩水平位移观测点作为工作基点,用它们测定桥面观测点的水平位移。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