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翻译理论引发的启示

奈达翻译理论引发的启示
奈达翻译理论引发的启示

 

第26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7月 Vol. 26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4

──────────

收稿日期:2004-03-29

作者简介:王丽君(1970-),女,四川绵阳人,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讲师。 - 43 - 

奈达翻译理论引发的启示 

王丽君

(唐山师范学院 教务处,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奈达在其著作《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充分运用了语言学等研究成果,发展了交际翻译理论和研究模式,对西方和中国翻译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奈达;《翻译理论和实践》;动态对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4)04-0043-03

尤金?奈达博士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发展了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即交际翻译就是“力图使

译入语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尽可能接近的反应”。[1]

交际法的翻译理论不仅照顾到意义上的传递,也考虑到功能的对应,解决了原来从语言本身解决不了的矛盾。最能体现其交际翻译理论的著作是他与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和实践》(1969年)一书。这本书起初是为圣经的翻译者编写的教科书,后来因其极高的学术价值被许多西方国家以及中国的大学用作翻译教材。

一、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2]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他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

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原语的曲解。按照4种语义单位的关系,奈达将英语句子归结为

7个核心句:(1)John ran quickly.(2)John hit Bill.(3)John gave Bill a ball.(4)John is in the house.(5)John is sick. (6)John is a boy.(7)John is my father.

翻译的第一个阶段——分析阶段就是拿一个原文句子,追溯出结构最简单、语义最清楚的核心句,是理解、赏析原文的阶段,理解上的错误将直接导致翻译的失败。[3]这一阶段需要注意并非所有相同的语法结构都有相同的语法意义。如his house, his success, his arrests 和his kindness 这4个英语词组,在语法结构上可以说完全一样,可是各词组中his 和后面各词之间的关系却不相同。从语义上说,his house 等于“他有房”,相当于第7个核心句;his success 等于“他成功了”,相当于第1个核心句;his arrest 等于“他被捕了”,相当于第2个核心句;his goodness 等于“他是善良的”,相当于第6个核心句。奈达认为,相同的结构之所以意义不同,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的核心句转换而来的。若想弄清某一结构的表层意义,有必要追溯到这一结构的深层。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词的内涵意义。内涵意义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附加给语言的或由语言本身产生的感情色彩,它是翻译中语义分析的关键所在。首先,某些词语与特定的语言使用者联系在一起,便可能获得与人们对那些人的态度紧密相连的内涵意义。如,社会上层人物和下层人物,乡下人和城里人所用的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其次,内涵意义与词语的使用场合有关。比如,在教堂和酒店使用“damn ”(罚…入地狱)这个词,即使是出于同一人之口,在不同的场合里所具有的意义也会大相径庭。再次,内涵意义与语言环境有关,

第26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 44 -

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可能产生不同的含义。如,在“green with envy”(十分妒忌)、“green at the gills”(气色不佳)、“a green worker”(业务生疏的工人)和“green fruit”(未熟的果子)等惯用语中,“green”(绿色)含有贬义或否定意义。[4]

翻译过程中的转换阶段就是从原语思考转到用译入语思考的阶段,是翻译进行的实际阶段,要按照核心句结构,对内容进行准确的阐释。翻译的最后一个环节——重建阶段就是译者从词法、句法、篇章方面,对译作进行润色,要体现语言的3种主要功能:叙事性、表达性和移情性。

奈达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提出了翻译的几个优先原则:(1)内容的一致优于词语的一致;(2)动态对等优于形式对等;(3)听到的语言优于书面语;(4)被读者使用和接受的形式优于传统形式。 二、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 

1.贡献

奈达的探索之路是为西方翻译理论的科学化而不断开拓新的疆域的道路,特别能说明西方翻译论中的语言学派的成就和发展趋势。

20世纪60年代以前,很多学者和翻译家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或是一项技能,他们都没有从科学的角度研究翻译。奈达却认为翻译是科学,他认为:“正如语言学被看作是描述性的科学,从一种语言

到另一种语言的信息转换同样也是科学的描述。”[5]

在本书中,奈达充分利用语言学、人类学、语义学、信息理论、交际理论和社会符号学等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来研究影响翻译过程的语言和文化等因素。他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和研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学术性和系统地位。

奈达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奈达探索话语语言学和信息论为理论依据的交际功能模式,将翻译的“等效”作为研究的重点,力图克服语言学派往往只抓住结构但对话语交际功能不予重视的弱点。“动态对等”理论在阐述翻译本质、纠正译文偏死的倾向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它推动了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对多年来西方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自由译之争,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6]

奈达的交际翻译理论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传统翻译理论在表层结构上进行词语对应、句型对应,而奈达的逆转换理论通过揭示表层结构进入句子的各个深层结构,可以弄清意思,克服歧义。如用划分核心句的方法可以发现在“Police are ordered to stop drinking

before midnight”这句话中,理解的关键是police 和stop drinking 的关系,究竟是“Police themselves stop drinking.”还是“Police stop people from drinking.”?这样的句子容易引起歧义。这句话就有两种解释:(1)警察被命令在午夜前停止饮酒;(2)警察被命令制止人们在午夜前饮酒。应根据上下文,选择一种解释。[7]

奈达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应(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8]与传统理论不同,奈达将研究重点从信息的形式转换到读者的反应,他极其重视翻译中读者的作用。如果译入语读者理解译作的程度与原语读者理解原文的程度相当,那这部译作就可以看作是功能对等的翻译。奈达的“读者反应”理论强调译入语读者接受译作的重要性,就避免了评论家对作品的主观评价。

2.批评

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

首先,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遵循“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的原则,可以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就难以行得通。

其次,核心句结构只能表达主要命题,而诸如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文体、风格、感情色彩等信息,就只能从表层结构获取了。

再次,“动态对等”建立在读者会有一致的反应这个假设基础上,但读者反应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一致的,因此用此作为衡量翻译的标准难以操作。[9]

三、交际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奈达的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进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被介绍得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原因如下:

奈达与中国翻译学者们保持着密切往来,并积极参与中国翻译研究,推动了中国现代翻译研究的发展。自1980年以来,他访问中国不下10次。他在中国多所院校做过报告,出版语言学和翻译专著并发表论文,甚至与中国学者如谭载喜等合作著书。奈达理论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与中国的传统译论一

王丽君:奈达翻译理论引发的启示

- 45 - 

样,以原文——译文的比较为重点,强调对原文的理解,不涉及翻译的外部因素如权利、意识形态等,政治上十分安全。而且,它们大多是规范性的应用理论,目标是制定以“忠实”为本的翻译标准,与统治我国翻译领域一百多年的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可以相容,因此对中国的主流文化来说,是比较可用的。

奈达的译论由于有较强的学术性和较新的视角(如奈达理论中的交际、读者、效果等概念),给中国的翻译研究带来了一些冲击,提高了中国翻译研究的学术性,丰富和更新了中国的翻译理论。尤其是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了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发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理论与中国的传统译论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依存,一起强化了中国的翻译研究的实用主义路向和传统的道德观念。

世界的文化不是朝一元化的方向,而是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当今世界翻译研究理论各派争鸣,不可能有,也不能由只懂得西方语言的人来建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理论。使用不同语言的国家或民族应该按自己语言的特点,建立与发展自身的翻译理论。[10]我们在进行翻译研究中应该从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中吸取合理的因素,与此同时,也要吸收当代国外翻译理论以及国内外其他有关学科的最新成果。这种吸收不只是牵强附会地把古人的翻译见解或主张与西方人的某些说法放在一起,一比高低优劣。要以我们原有理论体系为基础,研究我们与西方人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语言结构等多方面的差异,实事求是地吸吮有益于我们的养分,取长补短,以此建立我国现代的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9. [2] Nida &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J.Brill, 1969. [3]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 金隄.翻译学与等效论[A].杨自俭.翻译新论[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6] 刘必庆.西方翻译理论概评[J].中国翻译,1989,(2). [7] 林克难.奈达翻译理论的一次实践[J].中国翻译,1996,(4).

[8] 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9. [9] 林克难.“动态对等”评论的意义与不足[J].福建外语,1988,(1-2).

[10] Bassnett &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What Does Nida Enlighten Us with His Translation Theory?

WANG Li-jun

(Dean’s Office,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Nida applies some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linguistics to his work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He develop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nd its research methods, which has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ield of western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Key words: Nid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 dynamic equivalence

责任编辑、校对:高俊霞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令狐采学 外国语学院 115班 3号 冯奕璇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在上了名家名篇赏析这门课之后,我们都知道了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许渊冲有“诗译英法唯一人”的称号,同时他还总结了自己的诗词翻译理论。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一下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以及他的作品。 首先是许先生所提出的“三美”理论,“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所谓意美,就是在翻译时要体现出原作的内容美;音美即要求译文押韵、顺口、好听;形美则是对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的要求。以他翻译的《关雎》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文为“By riverside are cooing. A pair of turtledoves.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A fair maiden he loves”,先说意美,关关雎鸠的意思是“关关鸣叫的水鸟”,许先生的译文中用了“cooing”这个单词来表示水鸟,运用了“拟声”的修辞手法,将水鸟鸣叫这一景象描写的惟妙惟肖,“拟声”的手法同时也表现出了原文《关雎》的活泼的感觉,而

“turtledoves”既有斑鸠的意思,也有情人的意思,暗示了这首诗为一首情诗,符合原文的意境。许先生用“a good young man”而不是“gentleman”表现出了原文“民俗歌谣”的特点,洒脱,不拘泥于形式。再说音美,译文中第一句的词尾“cooing”和第三句的词尾“wooing”读音相似,第二句的词尾“turtledoves”和第四句词尾“loves”读音相似。在音节上,第一句为七个音节,第二句五个,第三句又是七个,第四句五个。一三句押韵,二四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音美”这一特点。第三个特点是“形美”原诗中四字一句,对仗极其工整,译文中也维持在四到六词一句,共四行,和原诗相符。 以上就是我所认为的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除了“三美”理论之外,许先生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著名的翻译理论“三化”理论。“三化”即“深化,等化,浅化”。“深化”就是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则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对译,包括加词、分译等。“浅化”是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则用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对译,包括减词、“合译”等。“等化”基本上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也用相同形象、具体的语言。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也保持相同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包括换词、“反译”等方法。以我们课上所学的许先生翻译的李商隐的《无题》为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许先生译为“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外国语学院 115班 3号 冯奕璇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在上了名家名篇赏析这门课之后,我们都知道了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许渊冲有“诗译英法唯一人”的称号,同时他还总结了自己的诗词翻译理论。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一下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以及他的作品。 首先是许先生所提出的“三美”理论,“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所谓意美,就是在翻译时要体现出原作的内容美;音美即要求译文押韵、顺口、好听;形美则是对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的要求。以他翻译的《关雎》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文为“By riverside are cooing. A pair of turtledoves.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A fair maiden he loves”,先说意美,关关雎鸠的意思是“关关鸣叫的水鸟”,许先生的译文中用了“cooing”这个单词来表示水鸟,运用了“拟声”的修辞手法,将水鸟鸣叫这一景象描写的惟妙惟肖,“拟声”的手法同时也表现出了原文《关雎》的活泼的感觉,而“turtledoves”既有斑鸠的意思,也有情人的意思,暗示了这首诗为一首情诗,符合原文的意境。许先生用“a good young man”而不是“gentleman”表现出了原文“民俗歌谣”的特点,洒脱,不拘泥于形式。再说音美,译文中第一句的词尾“cooing”和第三句的词尾“wooing”读音相似,第二句的词尾“turtledoves”和第四句词尾“loves”读音相似。在音节上,第一句为七个音节,第二句五个,第三句又是七个,第四句五个。一三句押韵,二四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音美”这一特点。第三个特点是“形美”原诗中四字一句,对仗极其工整,译文中也维持在四到六词一句,共四行,和原诗相符。 以上就是我所认为的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除了“三美”理论之外,许先生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著名的翻译理论“三化”理论。“三化”即“深化,等化,浅化”。“深化”就是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则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对译,包括加词、分译等。“浅化”是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则用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对译,包括减词、“合译”等。“等化”基本上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也用相同形象、具体的语言。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也保持相同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包括换词、“反译”等方法。以我们课上所学的许先生翻译的李商隐的《无题》为例。“相见时难别亦难,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第27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尹训凤1,王丽君2 (1.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 271000;2.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语法分析角度来讲,相同的语法结构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逆转换将表层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核心句结构;翻译含义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奈达;分析;转换;重组;核心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34-03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拟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独到之处。 一 一般来说,结构相同的词组、句子,其语法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奈达提出,同样的语法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名词+of+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可以对此作最好的阐释。如下例: (1)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 the lover of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 在以上各个词组中,假设字母A和B分别代表一个名词或代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中,Shakespeare是施事,plays是受事,用公式表示就是“B writes A”;在the city of New York中,city和New York是同位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A is B”;the members of the team中,members和team是所属关系,即“A is in the B”;在the man of ability中,“B is A’s characteristic”;在the lover of music中,lover表示的是活动,即动作,music是它的受事,因此可以理解为(he/she)loves the music, 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A to B”(X施A于B)或“B is the goal of A”(B为A的受事);在the order of obedience中,obedience表示的是活动,order是它的受事,因此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B to A”(X施B于A)或“A is the goal of B”(A为B的受事);在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中,arrival表示动作,而delegation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B does A”。 因此它们的结构关系如下所示: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Shakespeare wrote the plays. the city of New York——The city is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The members are in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The man is able. the lover of music——(He/She) loves the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People) obey the order.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The delegation arrives. ──────────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尹训凤(1976-),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外语系教师,现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34 -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浅析

2008 年6 月 第10 卷/ 第6 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J un. 2008 Vol. 10 No. 6 收稿日期:2008 - 02 - 16 作者简介:陈凯(1978 - ) , 女, 河北保定人, 助教,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张建辉(1980 - ) , 男, 河北保定人,助教,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浅析 陈凯, 张建辉 (保定学院, 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彼得·纽马克撰写了多部翻译理论著作,将翻译文本类型进行分类,提出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 的概念,同时他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扩充———提出了关联翻译法,为国内外译界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为繁荣译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 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413X(2008) 06 - 0142 - 03 彼得·纽马克,英国当代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其翻译理论简明扼要,短小精悍,与奈达的卷帙浩繁 相得益彰。和奈达一样,纽马克运用现代语言学来 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翻译问题。他认为译论“源于比 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主要涉及语义学;所 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同时,他承认 语言的平等性和可译性,认为翻译既是科学,也是艺 术和技巧,针对不同种类的文本,译者要采用不同的 翻译方法,力图使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 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1 ] 。下面本文 将就其主要的译论观点进行简析,以求对纽马克的 翻译理论有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文本类型分类 在纽马克看来,翻译就是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 不能离开文本。因此,纽马克根据Buhler 的语言功 能理论将所有的文本划分为三大范畴:表达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 (一) 表达型文本 在表达型文本中,如文学作品、私人信件、自传 和散文等,其核心思想是表情达意,作者独特的语言 形式和内容应同等重要。因此,这样的文本强调原 作者的权威,不会去考虑读者的反应。典型的表达 型文本包括:1. 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长篇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一)奈达其人尤金?奈达(EugeneA.Nida)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其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他还参与过《圣经》的翻译工作。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奈达对翻译的定义 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 源语的信息。”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他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 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源语的曲解。按照4种语义单位的关系,奈达将英语句子归结为7个核心句:(1)Johnranquickly.(2)JohnhitBill.(3)JohngaveBillaball.(4)Johnisinthehouse.(5)Johnissick.(6)Johnisaboy.(7)Johnismyfather. (三)奈达翻译理论的经历阶段 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描写语言阶段、交际理论阶段和和社会符号学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1943年发表《英语句法概要》,止于1959年发表《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 第二阶段始于1959年发表的《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止于1969年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翻译科学探索》、《信息与使命》。在这10年中,奈达确立了自己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标志着其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奈达通过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翻译理论创建了新的理论模式———社会符号学模式。奈达在继承原有理论有用成分的基础上,将语言看成一种符号现象,并结合所在社会环境进行解释。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强调了形式的重要性,认为形式也具有意义,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及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的提法,是含义更加明确。 三、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 奈达是一位硕果累累的翻译理论家。可以说,在两千年的西方翻译思想发展史上,奈达的研究成果之丰是名列前茅的。他的研究范围从翻译史、翻译原则、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到翻译教学和翻译的组织工作,从口译到笔译,从人工翻译到机器翻译,从语义学到人类文化学,几乎无所不包,从而丰富并拓展了西方的翻译研究领地。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因此也说明,某

奈达

西方现代翻译研究的一大特点,是把翻译问题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试图对翻译研究这个古老的课题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式和翻译技巧。奈达(EuguneA.Nida)的理论就是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的突出代表。打破了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的标准。 他是迄今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正因为有了他,美国翻译研究领域才有了自己的“明星”,美国翻译理论也得以在二战后不断呈现后来居上的状态。 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2011年8月2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世长辞,享年96岁。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的理论就介绍到中国,并成为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奈达著作等身,他单独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另外,还有13本专供《圣经》译者使用的参考书。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谭载喜1999,xv-xxi 第一阶段:早期带有明显美国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学阶段或描写语言阶段(1943-1959)他的研究重点是语言的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特

别是关于《圣经》的翻译研究,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深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者Edward Sapir, L. Bloomfield 等的影响。通过借鉴乔姆斯基转化生成语法的语言学理论,使自己的翻译理论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第二阶段:翻译科学说和翻译交际说阶段(1959-1969)这个阶段的研究成就,对于确立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起了非 常关键的作用。1964年他出版了重要专著《翻译科学探索》此书的问世,可以说是奈达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对这一时期奈达的基本翻译思想加以综述,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翻译科学说: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这里所谓的科学是指可以“采用处理语言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途径和信息论来处理翻译问题”(Nida et al,1969:vii)即采用一种语言学的、描写的方法来解释翻译过程。 2.翻译交际说: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Transalting means communicating.这是奈达翻译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最大的特点之一。 3.动态对等翻译说:这是奈达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理论。所谓动态对等具体说来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Nida et al,1969)。 4.翻译功能说: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象。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16165795.html,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索郎达机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年第10期 【摘要】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的发展形势可知,传统的翻译理论已经无 法适应现代翻译教学的发展,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会阻碍翻译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在高校的英语教育中,翻译部分是英语学习中十分关键的部分,其对于学生在英语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十分高,要求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都能够达到标准才能真正得到好的翻译效果。本文主要分析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为促进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翻译理论;翻译教学;高校英语教学 一、前言 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一些出外旅游的情况不断频繁,人们外出离开本国主要需要准备的是语言工具。随着我国与一些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交流不断加强,不管是经济方面还是旅游方面的涉外活动都无法和英语翻译脱离开来。因此,英语翻译成为十分受欢迎的职业,而对于学生在英语翻译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英语翻译技巧。 二、翻译理论 我国的翻译理论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为代表,这个翻译理论在我国的翻译界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认同,国内基本上大部分的翻译教材都会涉及信、达、雅这部分的内容。因此,严复的这一翻译理论在我国的翻译界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的,其对于翻译教学的影响也十分深刻。翻译理论指的是一些在翻译的过程中总结出的较为有用的理论知识,其能够对实际的翻译工作产生影响。科学的翻译理论能够大大方便翻译人员的翻译工作,还能减轻工作强度,获得很好的翻译效果。但是也同样存在着不科学的翻译理论,那么这种不科学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教学来说不会取得积极的效果。在高校的英语翻译课程中,一般都是教师按照学校选定的教材来对课本上的翻译材料进行讲解,却无法取得有效的效果,这对于学生在英语翻译能力方面的培养并没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因此,为了有效发挥翻译理论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对于如何发挥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三、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认知作用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具有一定的认知作用,所谓的认知作用是能够让学生对翻译理论产生一定的启蒙作用。翻译理论能够为学生对翻译的一些客观性的理论和规律性进行总体性的介绍和描述,还能对于一些翻译之间的内在牵扯和运作机制进行深入性的分析。学生能够通过理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汉语言文学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梁林歆许明武 摘要:以国内1979至2013年共35年来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学位论文等共2688篇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等方面对国内关于奈达研究的历史概况和发展轨迹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并结合统计数据探讨其在中国的接受与融合,力图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奈达翻译接受 一、引言 尤金·奈达(Eugene Nida,1914~2011)是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长期供职于美国圣经公会翻译部,任执行秘书。奈达著述极丰,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在奈达所著Language and Culture(《语言与文化》)一书的封底介绍,他单独或合作出版书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张经浩,2005:59)。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受重视程度最高,国内译界对其可谓“家喻户晓”,以至出现“言必称奈达”的“奈达现象”。南开大学刘士聪教授曾这样评价奈达:奈达的观点,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是奈达的名字你不可能不知道(林克难,2012:81)。然而,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和社会的接受与影响,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如何更加准确把握“奈达现象”传承流变的过程,厘清奈达翻译理论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轨迹,有必要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

受进行一番探究,以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从而为中国大量接受西方翻译理论的现象提供分析方法。 二、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据知网检索,国内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是郑南渡刊载于《语言学动态》1979年第2期上的《奈达》(郑南渡,1979:44)。距其代表性著作《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问世已有15年之久。但随后直至1986年以前,国内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每年也只有两三篇,至2005年突破百篇,2012年达至374篇,创下历史之最。 笔者于2014年3月20日以“奈达”为主题并含“翻译”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以下为各个时期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 (一)研究数量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译界对国外翻译理论的引介与吸收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变化,融合了更多的西方翻译理论与思维元素。为便于文献梳理及分析,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79到1999年头21年的平缓期(共发表论文148篇)和从2000到2013年后14年的上升期(共发表论文2540篇)。如图1所示,从论文年度发表数来看,在平缓期内,1980年出现空缺,1979至1986年每年发表的论文也只有两三篇,共计14篇,表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

奈达翻译理论动态功能对等的新认识

To Equivalence and Beyond: Reflection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ugene A. Nida for Bible Translating1 Kenneth A. Cherney, Jr. It’s been said, and it may be true,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those who divide people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who don’t. Similarly,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to Bible translation—approaches that divide translations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that refuse. The parade example of the former is Jerome’s claim that a translator’s options are finally only two: “word-for-word” or “sense-for-sense.”2 Regardless of whether he intended to, Jerome set the entire conversation about Bible translating on a course from which it would not deviate for more than fifteen hundred years; and some observer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come to view Jerome’s “either/or” as an unhelpful rut from which the field has begun to extricate itself only recently and with difficulty. Another familiar dichotomy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mal correspondence” translating on one hand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more properly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n which see below) on the other. The distinction arose via the work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Bible translating: Eugene Albert Nida (1914-2011). It is impossible to imag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especially Bible translating, without Nida. Not only is he the unquestioned pioneer of modern, so-called “meaning-based” translating;3 he may be more responsible than any other individual for putting Bibles in the hand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at they can read and understand. 1 This article includes material from the author’s doctoral thesis (still in progress), “Allusion as Translation Problem: Portuguese Versions of Second Isaiah as Test Case”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Drs. Christo Van der Merwe and Hendrik Bosman, promoters). 2 Jerome, “Letter to Pammachius,” in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 (NY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4), p. 23. 3 Nigel Statham, "Nida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Evolution of a Concept, Some Problems, and Some Possible Ways Forward," Bible Translator 56, no. 1 (2005), p. 39.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他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奈达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他所说的“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他实质上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他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际”,也就是在用交际学的观点来看问题。交际至少应当是三方的事情: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者,也就是说话者———语言———听话者。奈达注重译文的接受者,即读者,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奈达根据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他曾说过,一些优秀的译者,常常设想有一位典型的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写字台的对面听他们口述译文,或者正在阅读闪现在电脑显示屏上的译文。这样,就好像有人正在听着或读着译文,翻译也就不仅仅是寻求词汇和句法的对应过程。运用这种方法,译者就可能更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道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奈达对不同的之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尽管不同民族之间难以达到“绝对的”交流,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生产经历、社会反应等有许多共性。他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翻译。在他看来,上帝的福音即是真理,可以译成不同的语言,也可以为不同国家的人所理解。因此,他提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评价标准。他指出:翻译准确与否取决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程度,也就是把译文读者反应与原文读者反应进行对照,看两者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其次,他提出的“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标准也不同于传统的“忠实”

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法--诺德

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模式探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语言学主导着翻译研究,人们把翻译仅仅是看做是一个符号转换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奈达(Eugene A. Nida)以语言学、信息论和符号学为基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纽马克(Peter Newmark)又将翻译纳入语义学的研究之中。而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则独树一帜,首先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并明确提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的,并且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赋予翻译更多的涵义。正如埃德温·根茨勒(Edwin Gentzler)所说,在过去的20多年里,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转换:(1)翻译理论研究由“源语文本为导向”过渡到了“以目的语文本为导向”的研究;(2)翻译培训模式由单纯的语言学转向了文化因素和语言学因素相结合的模式。而德国功能学派多年以来一直是这两个方面的先驱者。 功能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需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全新的目的性交际活动,是基于目的性理论(Skopostheorie)的建立而提出的。目的论的雏形是由凯瑟琳娜·赖斯(Katherine Reiss)在1971年提出,后由她的学生弗米尔(Hans J. Vermeer)于1978年明确创立理论,并在应用和研究中不断发展。曼塔里(Justa Holz Manttari)借助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的概念,将其扩展为翻译行为理论。功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诺德(Christiane Nord),她是德国功能学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1997年出版的《翻译作为具有目的性的活动》(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一书,使她成为第一位用英文系统总结功能派各种思想、深入浅出介绍功能派的学术理论和术语的学者。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模式的探究,归纳其在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找到文本分析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源语文本分析 诺德认为,翻译的目的不是追求译文和原文的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源语文本的基础上,以目标文本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所以,源语文本分析被看做是翻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为译者作出以下决定提供了依据: (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

彼得_纽马克翻译理论浅析

2008年6月第10卷/第6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 OU RNAL OF HE BE I N ORMA L UNI VERS ITY /Edu cational Scie nce Edition / Jun .2008 Vol .10No .6 收稿日期:2008-02-16 作者简介:陈 凯(1978-),女,河北保定人,助教,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张建辉(1980-),男,河北保定人,助教,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浅析 陈 凯,张建辉 (保定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摘 要:彼得·纽马克撰写了多部翻译理论著作,将翻译文本类型进行分类,提出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的概念,同时他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扩充———提出了关联翻译法,为国内外译界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为繁荣译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 (2008)06-0142-03 彼得·纽马克,英国当代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其翻译理论简明扼要,短小精悍,与奈达的卷帙浩繁相得益彰。和奈达一样,纽马克运用现代语言学来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翻译问题。他认为译论“源于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主要涉及语义学;所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同时,他承认语言的平等性和可译性,认为翻译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和技巧,针对不同种类的文本,译者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力图使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1]。下面本文将就其主要的译论观点进行简析,以求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有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文本类型分类 在纽马克看来,翻译就是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因此,纽马克根据Buhler 的语言功能理论将所有的文本划分为三大范畴: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 (一)表达型文本 在表达型文本中,如文学作品、私人信件、自传和散文等,其核心思想是表情达意,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应同等重要。因此,这样的文本强调原作者的权威,不会去考虑读者的反应。典型的表达型文本包括:1.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等;2.权威性言论,包括国家政治人物的政治演说或文件,各种法规和法律文献以 及由公认权威撰写的科学、哲学和学术著作;3.自 传、散文和私人信函。 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要遵循“作者第一”的原则。以原作者为核心,既要忠实原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又要忠实原作者的语言风格。如翻译庞德的诗:The appa rition of the surfaces in the crow d ;Pe tals on a w et ,black bo ug h .(Ezrapound :In a station of the Me tro )裘小龙将它译为: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在这里,译者主要采用语义翻译为主的方法,即以原文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为中心,使译文尽可能去贴近原文。翻译时译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俳句的结构形式,反映出诗人“意象本身即是语言”的诗学观点,并且因意象叠加获得凝重而又空灵的效果 [2] 。 (二)信息型文本 信息功能文本包括非文学作品、教科书、学术论文和报刊杂志文章等,此种文本强调“真实性”和语言外部的现实。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可以涵盖任何知识领域,包括科学、技术、商业、工业、经济等,其表达形式包括教材、技术报告、报刊杂志文章、会议记录等。 信息型文本的核心是内容的“真实性”,作者的语言则是次要的。因此,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译者在语言应用上,可以不以原作为标准,而以读者的语言层次为标准,力求通顺易懂,必要时还可以对原文进行修正。与表达 DOI :10.13763/j .cn ki .jheb nu .ese .2008.06.009

奈达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中几个概念之比较

奈达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中几个概念之比较 尤金?奈达和约翰?卡特福德同属于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各自的代表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语言学翻译理论》都借鉴了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力图从 语言学角度对翻译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科学的分析和描写, 从而对翻译实践产生了实际的指导意义。但是, 这两位学者在描述翻译的本质和过程中却采用了不同的视角, 其理论的侧重点更是不尽相同。笔者将两种翻译理论所涉及的几个概念进行 分析对比, 以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这两种理论的异同, 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一、母论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均植根于语言学, 都属于较为系统的、科学的翻译理论。然而, 二人所依据的母论却是不同的。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以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转换生 成语法(T-G Grammar) 作为自己的母论。转换生成语法借鉴了数学、哲学和语言学原理, 将语法结构分成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并提出了核心句(kernel sentence) 和一系列的转换规则, 形 成了一整套语法体系。根据转换生成语法, 尤其是核心句的原理, 奈达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转译的设想, 并创建了一种完整的语际转换过程的描述模式,即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先把源语的表层结构转化为深层结构, 然后在译入语中找到与

之对等的深层结构, 最后再把这一对等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它的表层结构。这种表层―深层―转换―深层―表层的转换模式使得翻译过程变得具体可行。 相比而言, 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则主要得益于韩礼德(Michael A. K. Halliday) 的系统语言学。系统语言学包含两个基本出发点: 第一, 强调语言的系统性, 语言是包含许多子系统的系统。依据每种语言所存在的系统各不相同, 卡特福德得出翻译不可能百分之百传达原文含义的结论。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提出,语言有三个基本层次:实体(substanee)、形式(form)和语境(context) 。卡特福德在坚持每种语言都自成体系的同时, 将上述三个概念引入到翻译理论中, 具体阐释意义不可译性的根源。第二, 系统语言学强调语言和社会紧密联系, 研究语言必须从社会着手。但在这一点上, 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似乎并没有深入探讨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甚至有人认为他的理论研究纯属静态语言比较, 是纯粹为计算机服务的。 卡特福德没有完全遵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他着重从语音、字形、语法和词汇这四个层面分析其与各实体(即语音实体(phonie substanee) 、字形实体(graphie substanee) 和语境实体(situation substanee)) 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语言是形式, 不是实体, 而是对实体的一种抽象。语音、字形、语法和词汇是形式的不同表达方式。在运用这些表达方式体现实体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