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Ingres)

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Ingres)
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Ingres)

法国古典主义画派最后的代表: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生于蒙特庞省。他曾经向杜尔兹学习绘画17岁时到巴黎,投入达维特门下。当时,达维特正担任拿破仑的首席画师。安格尔极受达维特的喜爱,达维特曾为他画过一幅肖像:那微微皱起的眉毛下,有着一双认真思考的眼睛。1806年,安格尔赴意大利,1824年回到巴黎。后来,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祟拉斐尔。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产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在具体技巧上,“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 (文社里语,见《西欧近代画家》一书)。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洛室》等。

1805年,安格尔完成了“里维耶夫人肖像”一画,这幅肖像在色彩方面无疑也是安格尔的杰作之一。匀整的颜色如同镶嵌一样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色彩显示着形体,带有某些起伏的暗示,但没有求助于阴影。身体和衣服用象牙白突出出来,组成画面的受光部分,深蓝色的沙发则组成画面的阴影部分。这两种颜色都被纳入黑色的背景。红、黄两色的小小变化无害于整体效果。个性和朴实的表情、明暗和单纯――使这幅肖像别有一种优美滋味的就是这些。这幅作品于1806年在沙龙中展出,但是它“独特的、革命的、哥特式的”风格特点招来了许多批评家的愤怒。事后,安格尔去了意大利,在那时奉承研究15世纪的佛罗伦萨绘画,目的是要把自己的风格提高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平和改造当时的绘画。他曾说过:“艺术发展早期阶段的那种未经琢磨的艺术,就其基础而论,有时比臻于完美的艺术更美。”那时他被中世纪的艺术所深深吸引。

在1824年时安格尔在巴黎开办了自己的学校,那些追求原始主义的年轻人都投向了他。追求直率而纯洁的原始风格,把宗教画当作心爱的体裁,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感兴趣,他认为使艺术健全的道路在于通过希腊人和拉斐尔?桑蒂(Raphael Santi,1483-1520)去研究自然,注重细节的刻画,而主要是务求线条乾净和造型平整,他强调纯洁而淡漠的美,这是与达维特的艺术观点相对立的。在对待古希腊的态度上,安格尔无疑投入了更多的感情

和热情,此时安格尔是比达维特更纯正的浪漫主义者。

安格尔是一个对自然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多情者。安格尔在向希腊人和拉斐尔讨教之前,先学习了自然。他曾断言:“希腊人就是自然;拉斐尔之所以是拉斐尔,就是因为他比别人更了解自然。”不过,安格尔并不能完全放弃明暗的处理,他还使用很强的,鲜艳得过分而不真实的颜色,以弥补作品色彩的冷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安格尔的画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线条画得太乾净了。正是这种线条的乾净把安格尔引向抽象,会使画面毫无内容,但为了表现明暗和反射(使作品富有内容),他也会把线条打断,使之带有“绘画性”,可是在这种有如金属一般坚硬的“绘画性”中,却没有一般“绘画性”所必不可少的那种流畅和“灵魂”。如创作于1819年的“保罗与弗兰西斯卡”。当他的线条变得过于准确时,他就以细节来压倒它,画上一堆纯属低级的趣味的装饰物。但当他模仿提香时,那简直就是拉斐尔,这时的作品就成为珍贵的杰作。当他初访罗马之后,他又完善了自己的绘画风格,越来越多的杰作出现了,他的艺术也到达了鼎盛期。

安格尔的自然道路就是爱神的道路。他对女色的嗜好是深刻而一贯的。当安格尔的天才同青春美丽妖娆的女性结合在一起时,创造力往往是空前的。肌肉、曲线、酒窝、柔韧的皮肤――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可以从他的油画上看到。如果说“保罗与弗兰西斯卡”不是一件成功之作,则“土耳其浴女”则是安格尔的优秀创作之一。画中的裸体组成了一个中间性的基调,小小的蓝、红、黄各色斑块,如宝石一样嵌缀其间,只是稍显模糊,但非常和谐一致。在女性美的表现上,安格尔克服了他那种感官上的爱好,赋予了它以传奇的魅力。这幅画反映了安格尔借助众多的“洁净”、“洗练”优美的人体来表现一种单纯与丰富、动态与静态的完美结合。每个浴女是一种“洗练”和“洁净”的形式,众多的“洗练”和“洁净”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形式更为丰富。这冷静、幽雅精于用线和微妙的明暗色调来体现人体表达方式,是来自古典主义的传统;但是,这种真切而又超越真实,单纯而又变化丰富,柔美而又不柔弱甜媚的抽象意味,以及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浓郁的东方情调,是传统的古典艺术中所从未有过的。

在安格尔画的所有描绘女子裸体的油画之中,“瓦平松的浴女”和“泉”无疑是最好的二幅。“瓦平松的浴女”作于1808年,安格尔时年28岁。美妙的女子背影使他激动得竟至无暇过多顾及技术。半明和半暗的调子在这柔嫩的背上颤动着。色彩虽然相当原始,却也不无悦人之处。绿色的帘子、浅黄色调的身体、白色的床单、白色带红的绸头巾一一全部安排在一个平面上,如在镶嵌饰物中一样和谐地交织在一起。

安格尔从183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就开始创作“泉”,但一直没有完稿。二十六年以后,当他已是七十六岁高龄时才画完此画。这幅画是安格尔的得意之作。“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泉”也是西欧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由此可见,安格尔的造型力纯粹是对现实的一种感性的占有,在他的构图创作中,只有当他的可能拜倒于女人面前时,他才创造了真正的艺术作品。

朱庇特与海神”是充分衡量安格尔构图优缺点的一个很好的标尺。如果把海神这个形象取掉,这幅画就会变成一幅细节刻画完备无缺的平常的学院创作。严格的理论原则和惊人的轻巧手法在这里汇为一体;但是,这样的结合产生不了真正的艺术。幸而画中有海神这个形象。这一形象的姿态之做作是明显的,她的色彩也很不得力,但安格尔却在海神身体的“平面和圆面”的交替中表现出他的激动。海神的两只手和整个身体都表现着温存。在这种姿态中,她的身体已经成了听命于美学而非服从于感官的形象象征。

安格尔的肖像画之美,是艺术界公认的。创作于1832年的“贝尔登肖像”无疑是最着名的一幅。人们称赞这幅肖像,说它是“生理的肖像,道德的肖像……整个时代的发现……智慧的权力,财富,自信……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路易?菲力普时代的正直的人”。所有这些,都非常完善地表现在这幅肖像上。由于安格尔的精心的描绘和细节突出,使得他创造了一个足以表现整整一个时代的坚强人物的形象:这个形象同贝尔登本人的个性融合得如此紧密,以至现在已经很难把他们分开了。

安格尔生平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 1780年8月29日生于蒙托榜,他的父亲约瑟夫?安格尔是蒙托榜皇家美术院院士,母亲是皇宫假发师的女儿。

1786年安格尔被父亲送入教会学校学习。

1791年进入图卢兹学院学习美术。

1793-1796年充当乐队小提琴手。安格尔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图卢兹剧院乐队充当第二小提琴手。

1797年安格尔来到巴黎,进入新古典主义大师达维特的画室,成绩突出。

1801年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

1805年他在巴黎结识了司法官里维耶一家,创作了《里维耶夫人像》。

1806年赴罗马法兰西学院学习,自此一直在罗马学习工作到1820年。

1806-1820年在罗马学习、创作和工作。

1824年在法国展出《路易十三的誓愿》,受到官方赞扬。同年,在巴黎开办自己的学校。

1825年被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

1835-1841年担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

1856年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

1863年蒙托榜市赠予他黄金桂冠。

1867年1月14日因肺炎卒于巴黎,享年87岁。

《瓦平松的浴女》布面油画,作于1808年,91*162cm 1899年藏卢浮宫博物馆《瓦平松的浴女》(此画后归瓦平松收藏,故得名)是安格尔28岁时创作的。画家从这个美妙的女子背部看到了使他激动的东西,那就是微妙的色调变化,半明半暗的光色在这个柔嫩的背部微微变化着浮动着。色彩虽然相当原始,却也不无悦人之处。他用绿色的帘子、浅黄色调的身躯、白色的床单、白色带红花的绸子头巾――安排在这个背部的周围,就象镶嵌这个富有素描情趣的裸女背部主题那样,加强全画的细腻的绘画性。帘子与褥巾的褶皱成了这个女人的柔和肤色的陪衬。浴女斜视着左前方;墙壁的灰调子没有干扰前景上的事物,它们被推得好象很远。空间与浴巾等物的装饰一如乐曲上的和弦,给人发出娓娓动听的细颤音。这幅素描人体油画具有特殊的美感表现力。《瓦平松浴女》反映了安格尔借助于女人体的整体感和细腻感来表现人体单纯、洁净、洗练的美感。

《土尔其浴女》木版油画108*108cm 作于1862年1911年藏于卢浮宫

安格尔愿意把自己称为历史画家,这是因为自17世纪“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刻学院”成立以来,传统的古典主义信徒一直把历史画视为最高的等级(第一等级为历史画、神话宗教画;第二等级为风俗画、肖像画;第三等级为风景画、静物画),但是,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安格尔最出色的是肖像画和人体画,可是如果把他的肖像画和人体画再加以比较,就会发现

他成就最高的是女人体画。

1808年,年仅28岁的安格尔成功的创作了《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浴女》创作于1862年,如果说《瓦平松的浴女》反映了安格尔借助于女人体的整体感和细腻感来表现人体单纯、洁?、洗练的美感的话,那么《土耳其浴女》则反映了安格尔借助众多的“洁?”、“洗练”优美的人体来表现一种单纯与丰富、动态与静态的完美结合。每个浴女是一种“洗练”和“洁?”的形式,可是众多的“洗练”和“洁?”就是丰富的形式了。这冷静、幽雅精于用线和微妙的明暗色调来体现具象人体表现这一抽象课题的表达方式,是来自古典主义的传统;但是,这种真切而又超越真实,单纯而又变化丰富,柔美而又不柔弱甜媚的抽象意味以及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浓郁的东方情调,是传统的古典艺术中所从未有过的

《土尔其宫女与女奴》

勃罗日里公爵夫人像

《勃罗日里公爵夫人像》描绘的是一位端庄优美的贵妇人,画中沙发上的外衣、手套和扇子似乎说明她正准备外出或刚从外面回来。作者将人物的皮肤和各种对象的质感处理得维纱维肖,在表现手法上其造型丰满圆润,线条柔美流畅,色彩清纯恬淡,衬托出女主公的高雅气质。

泉 1856年 164X80厘米卢佛尔美术馆

《泉》实现了他对人体美与古典美完美结合的形式追求。在这里,他展示了人类普遍赞美的恬静美、抒情美和纯洁美。他描绘一位举罐倒水的裸体少女,身躯略呈S型,婀娜多姿,双目透出清纯,虽然身体袒露,却让人觉得她如清泉般圣洁。

自画像, 1807, 布上油画

拉菲尔和模特, 1814, 布上油画,藏于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

大宫女, 1814, 布上油画,藏于巴黎卢浮宫

是安格尔画的土耳其宫中宫女闺房生活的情景,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首先,就新古典主义绘画风格而言,它破坏了色彩的"音域",背景的蓝色与皮肤的淡黄色,人体的明暗与粉红色调等,都显得极不谐调;其次,女裸体态的夸张,成了变形美的试验。就此而言,安格尔显示了自己艺术的独立性和美学信念的独立性。倘若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安格尔的探索勇气是值得称道的。

素描, 私人收藏

素描, 1818, 藏于巴黎卢浮宫

法国古典主义画派

法国古典主义画派 编者在此之前为大家讲解了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状况及重要的画家,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法国兴起了一种新的艺术流派——古典主义画派。古典主义画派是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流派,以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艺术为典范,从中提取绘画题材、绘画技巧,推崇理性主义,追求崇高、永恒、和谐的创作原则。法国的代表人物有普桑、洛兰、拉图尔等。 时代背景 由弗朗索瓦一世开创的雄伟的文化战略,在16世纪就已使法国的美术步入了整个欧洲艺术的前列,巴黎成为与罗马对峙的另一个艺术中心。但是,总的来看,法国的美术当时还不能独树一帜,它在相当的程度上还在追随正兴盛一时的意大利巴洛克艺术。这种艺术夸大了文艺复兴盛期诸位大师的风格,极力追求华饰、动荡、对比和不规则性。从某种意义上,它迎合了上层社会的虚荣、夸耀、好大喜功的心理。我们从巴洛克艺术大师、建筑家和雕塑家贝尼尼、画家委罗丘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这种虚张声势的艺术特点。如果我们不是站在今天的立场而是从它与文艺复兴观念的关系这一角度看,巴洛克艺术已背离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的理想,而越来越变成对某种艺术效果的追求。然则,它对于当时正日益取得艺术自由的法国艺术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在许多法国艺术家作品中看到,而在当时一个重要的画家西蒙·乌埃(Simon Vouet,1590—1649年)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乌埃·《丰盛》约1630—1635年 乌埃(Vouet,1590—1649)在意大利生活13年,归国后任路易十三的首席画师,在巴黎地区的香底怡、圣日耳曼昂莱、枫丹白露作了大量壁画。从现存卢浮宫的《丰盛》、《神庙中的拜见》、《对神庙的献祭》中可以看到他明亮丰富的色彩,宏大的气魄,优美的环形节奏,以及和谐的衣褶造型。

外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1到5套剖析

一、填空题 1、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欧洲大陆的旧石器时代美术主要包括和。新石器时代的欧洲主要艺术遗迹是。 2、世界最著名的两处史前时期的洞窟壁画是法国的和西班牙的。其中,出现了人类的形象。原始洞窟壁画常用的色彩是色和色。 3、欧洲中石器岩画以西班牙的岩画最为突出。 4、《受伤的野牛》是(国)的洞窟壁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5、被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的著名代表作,是在维也纳附近的出土的女性雕像。它反映了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人类对的关注。 6、原始社会女性小雕像的代表作品有和。是一件刻在牛肩胛骨上的著名史前线刻艺术作品。 7、埃及人相信“灵魂永生”,故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8、20世纪以来西方最有势力的艺术起源的学说是。首创这一理论的是英国人类学家。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是流行于的学说,、等人都持有这一观点。艺术起源于劳动的主要理论依据来源于俄国的和、的一些论述。游戏说由德国美学家提出,由所发展。 9、新石器时代是一个以为中心的实用美术的时代。欧洲新石器时代美术的主要成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是国南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圈,被称为。 10、人类文明的初期在东西半球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了流域、流域、 流域、流域以及墨西哥、玛雅几大文明。 11、埃及艺术是围绕着人死后的生活而展开的,因此有人称埃及的艺术为“”。 12、埃及早期王国时期表现上埃及战胜下埃及的著名艺术遗物叫做。 7、古埃及雕刻程式在()时期就已形成,此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 8、古埃及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到,最后到方锥形金字塔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9、古埃及三大金字塔指得是金字塔、金字塔和金字塔。 10、埃及古国王时期写实主义雕刻杰作是《》和《》此时的著名壁画 是梅杜姆墓室壁画的边饰。 11、中王国时期埃及美术中出现了。 12、新王国时期最宏伟的建筑有神庙和神庙。18王朝时期的 神庙在依山而建的陵庙中最富有特色。 13、胸像是新王国时期最优美的雕塑。 11、美术史上最长的历史浮雕场面,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浮雕。 12、“爱琴文化”在艺术史上又被称为文化。 13、希腊神庙建筑的两种基本柱式是()式和()式。 14、希腊瓶画的三种绘画样式是、和。 15、古希腊建筑以为主,其典型形式是式。 16、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主要建筑是神庙,而神庙则以有一组女像柱而著称。 17、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是著名雕刻家设计的。 18、创造人体比例为1:7的希腊雕刻家是),其理论具体体现在他的雕刻 《》中。 19、《掷铁饼》的作者是希腊雕刻家。 20、在古希腊雕刻中,与普拉克希特列斯的宁静、抒情相反,的雕刻则传达出一种内在的骚动和悲剧性的冲突。 21、以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魅力的是产生于希腊化时期的雕刻

新古典主义风格油画解析

劫夺萨宾妇女 【名称】劫夺萨宾妇女 【类别】油画 【年代】1789年至1799年 【作者】达维特 【规格】约有386×520厘米 【属地】现藏巴黎卢浮宫 这幅画暴露了古典主义绘画形式美的程式化,理性的构思冲淡了艺术美的真实激性。达维特在失望与消沉的情绪下,借画这幅画来消磨时光,因而难免有"借酒浇愁"之感。此画于1799年完成,当它被推出沙龙时,人们立即意识到画家的意志的转变。所以到了拿破仑巩固其政权的年代里,他也很快成了宫廷画家。这种局限性在他以后的创作中就更加明显了。 创作背景 1794年7月27日(法国革命新历为热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推翻了雅各宾党专政,继而又对敌手实行残酷镇压。罗伯斯比尔被送上断头台,参加雅各宾党的画家达维特也被罗织了17条罪状而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出狱以后,他深居简出,停止了所有政治活动,除了与一些艺术界人士交往外,平时只在画室里教学。这时,达维特的情绪很消沉,遂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以裸体为基础的绘画作业上。这一幅《劫夺萨宾妇女》的画稿,在他的画室里已闲置了整个大革命时期,此时他拿出来重新加工。改掉了于1789年着手时的构图,至1799年最终把它画完了。

表现目的 《劫夺萨宾妇女》和他后来的另一幅大画《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一样,追求的是对历史事件的逼真感。在这一类题材上他始终保持一种观点: 艺术之道在于模仿"地道的"古代生活,并"立意作考古式地真实再现"。他说: "我的意图是要以一丝不苟的准确性去描绘古代风尚,要让那些希腊人、罗马人看了我的画后,不会感到我的画同他们的风俗习惯有格格不入之处"。可是这一幅画不仅表现了画家的艺术理想,即所谓"历史事实的强烈逼真感",还反映了画家此时内心正在升腾的一种"和解"愿望。重画这幅作品的热情,来源于画家试图以人体描写的古典画法来填补心灵的空虚,更主要的是这个题材正好符合他抒发某种妥协、容忍与和平的哀吟心声。 题材 《劫夺萨宾妇女》的题材源自罗马神话传说:罗马人在邀请邻帮萨宾人参加自己的宴会同时,悄悄地打入萨宾城,抢去了那里许多年轻美貌的妇女。萨宾人是居住在阿比奈斯山脉中央的一支古意大利民族。而罗马帝国的缔造者、一位部落领袖罗穆吕斯早就觊觎萨宾女人。在萨宾城正在欢庆的节日里,他们冲进城去,掠夺萨宾妇女和她们的财产。从此,双方展开了长期的战斗。这种连绵不断的战争引起萨宾妇女的恐惧,为了不使自己的父兄和已经与她们成婚的罗马人继续牺牲,萨宾妇女抱着幼儿奔到战场上来阻止这场厮杀。 画面描述 画上站在中央用双手挡开鏖战激烈的敌对双方的萨宾妇女名叫爱尔茜里。她奋不顾身走到前面,孩子已从她的怀里掉落在地,左右几个妇女抢步上来搂住幼儿;前景上右侧一个正欲投枪的武士即是罗马王罗穆吕斯,他背朝观者,与对方另一持盾拿剑、胸朝观众的萨宾王都斯,构成势均力敌的一对。画上所有人物都以裸体或半裸体展现,这是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为了显示绘画造型布局,画上不论远景,还是近景,不论人物还是兵器,都要服从黄金分割的视觉法则。如右侧的战马与左侧高举婴儿的妇女形象相对称;爱尔茜里的白色衣服与后面稍右的红色衣服相协调。前景上两个对峙的武士的相对站势……双方的厮杀尽管气氛强烈,但主要人物的构图,包括两个部落王的正反面盾牌,高举着的婴儿的竖形与横向标枪的水平形,都是在这种法则下的稳定构图。刀枪剑戟杀气腾腾,可是人物的表情却都是那样缺乏生气,显得有点做作( 只有中央的妇女与两边两个部落王,稍显紧张一些)。 深层意义 这幅画暴露了古典主义绘画形式美的程式化,理性的构思冲淡了艺术美的真实激性。达维特在失望与消沉的情绪下,借画这幅画来消磨时光,因而难免有"借酒浇愁"之感。此画于1799年完成,当它被推出沙龙时,人们立即意识到画家的意志的转变。所以到了拿破仑巩固其政权的年代里,他也很快成了宫廷画家。这种局限性在他以后的创作中就更加明显了。 作品赏析 这是源于古罗马神话题材的作品。罗马人邀请邻邦萨宾人参加宴会,与此同时,悄悄攻入萨宾城,劫夺了许多年轻貌美的妇女。从此,双方结下仇恨,战争连绵不断。为了不使自己的亲人们在战争中继续牺牲,萨宾妇女抱着幼子走上战场,阻止双方的厮杀。画上所有的人都以裸体和半裸体出现,显示了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虽然人物众多,动势较大,但都遵循平衡对称原则,使构图稳定;画面中刀枪剑戟、杀气腾腾,人物表情却冷漠缺乏生气,暴露了新古典主义绘画形式美的程式化,理性的构思冲淡了艺术美的真实激情。 画家简介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年8月30日-1825年12月9日)是欧洲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先驱和代表性画家,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雄踞法国画 坛。他的作品大多表现历史英雄人物,构图严谨,技法精细,画风简朴庄重。其代表 性历史画有《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肖像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 1.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题材),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 2.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 3.在造型上注重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新古典主义(英语︰Neoclassicism),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 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新古典主义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在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有一场纯粹的艺术革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一场借古开今的潮流。所谓新古典主义也就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西方美术名作赏析 一:安格尔的《泉》赏析 这幅画出自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是在安格尔76岁时画的,安格尔是古典主义绘画的末代风流画家,吸收文艺复兴时期前辈大师的求实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泉》这幅画则反映了他对“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象的古典美典范的必要性”的认识。 安格尔是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形成尖锐的学派斗争。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泉》是安格尔影响力最大,最不朽,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幅画的主体虽然处于画面的中心,但是由于画面的富于变化使得整幅画有了一种独特的美。在色彩上以背景的深色调和主体得浅色调对比,但是并不强烈,而是有了一种过渡的美。在人物的个性体现上,把姑娘的面容与水罐那空无一物的“脸”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更增加姑娘的面容的吸引力;画中盛水的罐子开着口让内部的水自由地流出,而姑娘的嘴和人体的会阴部却是紧紧闭合的,这是对处女所特有的那种拘谨而又开放的性格特征的强烈暗示。这幅画的主旋律就是表现这一性格特征。那紧紧夹在一起的双膝、与头部紧紧贴在一起的右手手臂以及那紧紧握住的双手都表现了处女的羞怯和拘谨,而这种羞怯又被整个身体的裸露抵消了。画中人体的整个造型以垂直轴为中心对称,但整幅画中却找不到真正的垂直线,全部的垂直线实际上是由身体各部分的局部轴线稍加摆正来完成的,它表现了生者的平衡而非死者的寂灭。画中那个姑娘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欧洲园林的一种重要风格,并对欧洲各国园林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严谨的几何构图、明确的空间结构,将传统造园要素组织得更统一、更宏伟,具有宏伟壮丽、中轴突出、严谨对称的特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伟大风格”,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审美思想。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又被称为勒诺特式园林,是造园家勒诺特把古典主义完美地贯彻到了园林艺术中,创造出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辉煌壮丽的“伟大风格”,其“伟大风格”的形成已经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民族、时代、地域的烙印。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根源可以追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意大利16 世纪中叶以后的园林,它继承了许多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园林的造园要素和手法。最明显的特点比如说,在构图原则上主张规则式造园、几何布局、中轴对称,造园要素包括水池、水渠、喷泉、雕塑、修剪植物和建筑等。特别是在规则式及几何布局上这两点表现显著,喷泉和雕塑在法国园林里甚至是整个欧洲园林里也是最为常见的造园要素。在社会背景的推动下,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而就是造园家勒诺特使其推上高潮。他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巴洛克园林传统的基础上,在古典主义美学思潮的影响下,发展了整体布局的原则,并通过严谨的几何构图、明确的空间结构,将传统要素组织得更协调、更统一、更均衡。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格局恢弘,气度高雅,豪华而又典丽,充分体现了其“伟大风格”之一:规模尺度。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大多是王室或贵族的园林,是代表王室和贵族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其园林的规模与尺度上,追求宏大壮丽的气派。大,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典型特征之一。例如,凡尔赛宫的园林,路易十四要求它能容纳7000人游乐,纵轴长达3千米。由于园林不但规模大,而且尺度也大,故道路、台阶、植坛、绣花图样都大,例如凡尔赛中轴上的台阶竟宽达50米。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大多地势较为平坦,基本为平面布局,相对于面积较小的意大利台地式园林而言,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复杂,但通过用开阔宏丽的轴线作为艺术中心,统率全局,秩序严谨、主次分明,实现了园林构图的空前完整与统一,仍然富于变化。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突出表现的是它的总体布局的丰富与和谐,避免堆砌各种造园要素,规模尺度虽大,但显得很有节制,有分寸感,洗练明快,典雅庄严。 “伟大风格”之二:空间布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创造了更为统一、均衡、壮观、主次分明的整体构图。其核心在于中轴的加强,使所有的要素均服从于中轴,按主次排列在

对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再认识

对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再认识 摘要:在18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这个新时代里,艺术观念得以更新改变,人们开始关注过去很少谈论的风格问题,并且有意识的追求不同的风格式样,形成流派纷呈的艺术新局面。而新古典艺术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思潮之一。新古典主义产生于18世纪中期,在19世纪上半期发展至顶峰。新古典主义一方面力求复兴古代审美,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尤其是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极力反对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风格。它主要分为抽象的古典主义和具象的或折衷的古典主义两大类,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具有艳丽与丰富的色彩、古典元素抽象化为符号、粗与细雅与俗的对比等特点,有着很多出色的代表性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艺术欣赏;绘画;大卫;安格尔 一.新的时代风向与审美倾向——新古典主义的兴起 随着洛可可艺术作为十八世纪的主流艺术随蓬巴杜夫人的死去而盛极渐衰,艺术家们对这种脱离宗题材单纯追求感官乐趣、风格绮丽繁复、脱离现实的艺术产生不满,主张复兴古代艺术。洛可可艺术退出历史舞台,被新古典主义艺术所代替。18纪末至19世纪初,这个时期是古典主义绘画的最后一个高峰,这一阶段 的古典主义与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在18世纪下半叶时期是法国封建君主制日趋腐败堕落和资产阶级逐渐强大的时期,资产阶级为取得 革命的胜利,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举反封建、反宗教神权的旗帜,号召和组织人民大众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而献身。为取得这一革命斗争的彻底胜利,首先要在人们 的心理上注入为革命献身的美德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因此,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成了资产阶级所推崇的偶像。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了借用古代艺术形式和古代英雄主义题材的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绘画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以自然为原型,按照确定的美的理念去再现自然。这一点同传统古典主义相一致;崇尚理性和共性,将艺术纳入规范和有序之中;以希腊罗马英雄事迹及当代生活为题材,艺术创作带有更多的个人风格的追求和时代印迹。在构

新古典主义美术论文

新古典主义美术 ——浮华浪潮后的返璞归真 钟婉仪文学院1005010138 摘要:新古典主义产生于18世纪中期,在19世纪上半期发展至顶峰。新古典主义一方面力求复兴古代审美,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尤其是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极力反对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风格。19世纪法国绘画艺术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受理性主义美学的影响,创造了诗人人耳目一新的风格,这时期的艺术成就在西方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人物安格尔与沃特豪斯及相关作品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艺术;安格尔;沃特豪斯; 一、古典主义兴起 随着洛可可艺术作为十八世纪的主流艺术随蓬巴杜夫人的死去而盛极渐衰,艺术家们对这种脱离宗题材单纯追求感官乐趣、风格绮丽繁复、脱离现实的艺术产生不满,主张复兴古代艺术。洛可可艺术退出历史舞台,被新古典主义艺术所代替。 新古典主义,是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是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反动,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而新古典主义又不同于17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它排挤了抽象的、脱离现实的绝对美的概念和贫乏的、缺乏血肉的艺术形象。它虽以古代美为典范,但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它尊重自然追求真实,表现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怀旧感。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资产阶级推崇古典风格,推行古希腊、罗马的艺术语言、样式、题材、风格,是为其达到喻古讽今的目的。由于与法国大革命的密切关系,赋予了古典主义以新的内容,使得许多艺术家能够突破古典主义的程式束缚,创造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因而新古典主义又常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绘画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新古典主义被19世纪的学院派视为典范,长期成为正统。但同时又由于它对远古和异国的热烈憧憬和官能性的倾向,也构成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在斯托拉时代的德国一度也流行”新古典主义艺术”这一概念,但内涵则异样。在埃及美术﹑现代建筑和日本现代美术中,也常借用这一名称指某种追慕古典的美术样式。 维安是法国最早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他试图反对情欲的、过分雅致的艺术,力求恢复古希腊艺术的朴素、庄严。由于他的才能和个性的局限,他没能实现艺术上的根本变革。

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Ingres)

法国古典主义画派最后的代表: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生于蒙特庞省。他曾经向杜尔兹学习绘画17岁时到巴黎,投入达维特门下。当时,达维特正担任拿破仑的首席画师。安格尔极受达维特的喜爱,达维特曾为他画过一幅肖像:那微微皱起的眉毛下,有着一双认真思考的眼睛。1806年,安格尔赴意大利,1824年回到巴黎。后来,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祟拉斐尔。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产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在具体技巧上,“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 (文社里语,见《西欧近代画家》一书)。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洛室》等。 1805年,安格尔完成了“里维耶夫人肖像”一画,这幅肖像在色彩方面无疑也是安格尔的杰作之一。匀整的颜色如同镶嵌一样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色彩显示着形体,带有某些起伏的暗示,但没有求助于阴影。身体和衣服用象牙白突出出来,组成画面的受光部分,深蓝色的沙发则组成画面的阴影部分。这两种颜色都被纳入黑色的背景。红、黄两色的小小变化无害于整体效果。个性和朴实的表情、明暗和单纯――使这幅肖像别有一种优美滋味的就是这些。这幅作品于1806年在沙龙中展出,但是它“独特的、革命的、哥特式的”风格特点招来了许多批评家的愤怒。事后,安格尔去了意大利,在那时奉承研究15世纪的佛罗伦萨绘画,目的是要把自己的风格提高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平和改造当时的绘画。他曾说过:“艺术发展早期阶段的那种未经琢磨的艺术,就其基础而论,有时比臻于完美的艺术更美。”那时他被中世纪的艺术所深深吸引。 在1824年时安格尔在巴黎开办了自己的学校,那些追求原始主义的年轻人都投向了他。追求直率而纯洁的原始风格,把宗教画当作心爱的体裁,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感兴趣,他认为使艺术健全的道路在于通过希腊人和拉斐尔?桑蒂(Raphael Santi,1483-1520)去研究自然,注重细节的刻画,而主要是务求线条乾净和造型平整,他强调纯洁而淡漠的美,这是与达维特的艺术观点相对立的。在对待古希腊的态度上,安格尔无疑投入了更多的感情

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美术

古典主义美术 古典一词源出于拉丁文(Classicus),有“典范”的意思。美术上的古典主义主要产生在意大利学院,17世纪时确在法国得到了极大发展。在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艺术特别发达,用现了一大批代表人物。美术上的代表有普桑、洛兰、乌埃、勒布伦等人。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理性至上,克服个人情感;强调描写“美”的绝对概念;虽主张“模仿自然”,但这种“模仿”不是指物质世界,而是指自然中存在的人性和理性。 17世纪法国美术的主流是古典主义美术。古典主义十分推崇古代希腊罗马,在形式上要求概括、简练、明确等等。其艺术特征是:一、强调遵循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传统;二、题材大多是神话、圣经、历史故事,特别是王朝的一些史迹,现实生活的题材往往被排除在外;三、作品的规模较大,强调庄严、宏大的气魄。宫廷内的古典主义美术家还十分注重作品的豪华性;四、在技巧上注重精确的素描,多运用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 新古典主义美术 新古典主义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的美术流派。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从

维安、达维德到安格尔,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 新古典主义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在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有一场纯粹的艺术革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 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一场借古开今的潮流。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从维安、达维德到安格尔,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维安是法国最早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他试图反对情欲的、过分雅致的艺术,力求恢复古希腊艺术的朴素、庄严。由于他的才能和个性的局限,他没能实现艺术上的根本变革。维安的学生达维德在大革命爆发前夕,从罗马留学归来,他非常成功地展出了他的绘画《乞食者贝里塞赫》。随后他的《荷拉斯兄弟之誓》在1785年的沙龙上展出,这幅画明显表现出庄严、雄伟的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影响,对公民道德加以颂扬,又同法国革命的步调一致,引起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共鸣。1789年他创作了《布津蒂斯》,这幅画具有明显的向路易十六王朝挑战的意味。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大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19世纪初期,在达维德无可置疑的领导下,新古典主义在法国取得了胜利。在达维德的周围,他的追随者众多,其学生就有400多人。他们大都成为法国画坛上的活跃人物, 其中最享盛名并就某种程度来讲获得了独特地位的是热拉尔、吉罗代和格罗。

文艺复兴、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

文艺复兴、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 Renaissance, Baroque Architecture and Classicism 一,文艺复兴Renaissance(14-16世纪) 起源于意大利,传遍欧洲。Renaissance来源于意大利语“rinascere”,意为再生、复兴。 1,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的萌芽。12世纪,意大利独立的城市共和国的兴起。14世纪后,在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城市,资本主义制度萌芽。商业望族出现,如佛罗伦萨美弟奇家族,成为艺术赞助人,并创立学院和学校。 2),德国宗教改革。天主教的第二次分裂,分为新教和天主教。 3),古典文化再生的基础。意大利本为古罗马中心。意大利同拜占庭东方的文化交流。十字军东征,带回保存在拜占庭的古典文化典籍。拜占庭受土尔其威胁时,大批学者来到意大利。拜占庭灭亡后,更有大批学者携带古典文化典籍和文物来到意大利。意大利本来受哥特建筑影响较小。 4),以“人文主义”为思想基础,整个文化领域的文艺复兴运动,包括建筑、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所有艺术领域 5),造纸和印刷术的产生,有利于新文化在全欧洲的传播。 2,人文主思想和艺术特征 1),人文主义(人本主义)Humanism,重“人”和现实世界,针对中世纪的“神” 和彼岸世界。 理性代替非理性 人性代替神性 个人自由代替宗教束缚 2),艺术特征 a, 艺术以理性知识为基础,而哥特艺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 b, 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 c, 对自然和人的理性探索,风景和人体绘画的大发展。 d, 以三维方式表达世界,透视学的产生。 e, 艺术家从工匠中分化出来,有个人特征,追求艺术,成为知识分子。 3,分期 1),早期(15世纪),以意大利佛罗伦萨为中心。 2),盛期(16世纪),以罗马为中心。 3),后期,手法主义(Mannerism)(16-17世纪),以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维琴察等为中心 4,代表性建筑师及建筑 1),早期: a, 伯鲁列涅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代表作 ●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穹顶(The Dome of S.Maria del Fiore, 1420-1434),综合哥特(肋骨拱)、古罗马(拱券、穹窿)、拜占庭(鼓座)做法

新古典主义绘画欣赏

本文由tppanda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新古典主义绘画广义古典主义艺术从广义上讲,是指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并加以推崇、摹仿的艺术。古典主义艺术从广义上讲,是指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并加以推崇、摹仿的艺术。在欧洲艺术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复兴古代艺术的艺术思潮。第一次是文艺复兴,复兴”古代艺术的艺术思潮欧洲艺术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复兴古代艺术的艺术思潮。第一次是文艺复兴,第二次则是世纪的法国,以普桑为代表的学院派美术及其美术思潮,被特指为“古典主义美术。古典主义”美术在 17 世纪的法国,以普桑为代表的学院派美术及其美术思潮,被特指为古典主义美术。世纪初流行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思潮则被称为新古典主义。而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流行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思潮则被称为新古典主义。生于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资产阶级推崇古典风格,推行古希腊、生于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资产阶级推崇古典风格,推行古希腊、罗马的艺术语言、样式、题材、风格,是为其达到喻古讽今的目的。罗马的艺术语言、样式、题材、风格,是为其达到喻古讽今的目的。由于与法国大革命的密切关系,赋予了古典主义以新的内容使得许多艺术家能够突破古典主义的程式束缚,古典主义以新的内容,密切关系,赋予了古典主义以新的内容,使得许多艺术家能够突破古典主义的程式束缚,创造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因而新古典主义又常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主义革命的古典主义”。创造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因而新古典主义又常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主义。思想新古典主义绘画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崇尚古风、理性和自然,思想新古典主义绘画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崇尚古风、理性和自然,其特征是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其特征是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大卫、安格尔、色彩。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是路易大卫、安格尔、日志出自 QQ903863851 更多精彩图片尽在 QQ903863851 下面展示几位该画派代表人物的作品(1)Emile Jean-Horace Vernet 的作品) ( 2 ) 古 典 主 义 大 家 : luigi bechi 的 作 品 下面这组也是该画派的典型代表作

美术欣赏 课题: 赏析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

美术欣赏课:赏析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法国新古典主义 画家达维特与浪漫主义画家籍里柯的代表作品 省镇江中学宋晓东(美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形式与个性风格,比较它们的差异。 2、通过画面感悟新古典主义画家的情感与心灵表达,感悟浪漫主义画家张扬的个性、理想的追求、渴望表现人的真实性格和人的丰富情感。 3、提高对外国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增长艺术修养。 重点、难点:了解、比较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形式与风格,通过画面感悟两位大师的情感与心灵表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师生活动(自主、合作、探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师生合作创设审美情境通过法国大革命历史的时间轴线图,初步了解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和他的代表作品教师从历史角度概括介绍十八世纪新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横向学科内容联系渗透赏析十八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创作于1784年) 一、教师简要描述作品的背景资料 二、自主、合作、问题探讨: 1、感受画面构图的中景--三个坚实的拱门象征着什么? 2、中景(拱门)与近景(人物)整体统一构图在一起暗喻着什么? 3、作品借古喻今,宣扬了什么? 4、感受新古典主义绘画的风格与形式追求?了解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形式与风格,通过画面感悟画家情感与心灵表达赏析十九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画家籍里柯的作品《梅杜萨之筏》(1819年在法国秋季沙龙展出引起震动) 一、教师简要介绍浪漫主义画家籍里柯 二、请一名学生概括介绍作品的背景资料 三、自主、合作、问题探讨: 1、画面构图中的人物反映了哪两种情景? 2、感受浪漫主义画家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画面构图形式 3、画家以残酷的现实表现理想的主题,作品暗喻着什么? 4、浪漫主义绘画在形式上强调什么?了解浪漫主义绘画形式、风格和画家张扬的个性、理想的追求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绘画作品比较比较法国十八世纪新古典主义与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绘画形式、风格的差异通过比较认识差异选择欣赏达维特的其它代表作品(教学内容的备用部分)观察、分析、感悟、价值判断加深印象提高鉴赏能力课堂小结教师课堂小结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思想特征: 第一: 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古典主义作品大多描写主人公的感情与家族责任或国家义务的冲突,表现感情服从责任,个人服从义务的主题。不少作品直接歌颂国王贤明,或者由国王充当矛盾的裁决者和调停人。对于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非法活动加以犀利抨击,表现出拥护中央王权的强烈政治倾向性。第二: 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布瓦洛指出:“首先必须爱理性:愿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理性才获得价值和光芒。”要以理性去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誉观念的矛盾,因而爱情或情欲只能放在第二位。有的作家将吝啬、伪善、淫邪等等看作是不符合理性的情欲横流,力求加以讽刺。 第三: 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古典主义作家敢于揭露社会上的恶习和弊端,对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罪恶活动的不法分子和团体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尤其是喜剧,主张在笑中移风易俗。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这是宫廷和贵族上层生活的折射。其中,高乃依的悲剧排除了古代悲剧的灵魂——命运观念。他笔下的英雄是自己命运的缔造者,不再屈服于超人的力量。这种人物虽然不由自主地投入意料不到的事件中,但他能从自身吸取必要的力量,战胜巨大的困难。古典主义喜剧、寓言和散文则接触到第三等级,具有较广的文学视野和较多的民主精神。较之悲剧,喜剧、寓言和散文反映的生活面要广阔得多,思维也较为活跃。喜剧描写到资产阶级、平民、学者、医生、戏子、仆人、厨师等等;寓言除了以动物写人外,也接触到同样多的人物;散文除了记录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外,还有人物特写,哲理沉思,善于思索人生的重大问题。 3艺术特征 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这一点似乎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一样,实际上存在不同之处。就法国而言,人文主义者所做的工作是将淹没一千多年的古籍发掘出来;人文主义作家仅在诗歌和散文方面从古代作家那里

浅探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 Jacques-Louis David雅克·路易·大卫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浅探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Jacques-Louis David 雅克·路易·大卫《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姓名:方嘉浩 学号2013212658

目录 引言——写在论文前面 (2) 关键词 (3) 正文 (6) 附录 (7) 插图 (9) 感想 (10)

引言——写在论文前面 首先,因为从小就学习过西方绘画,也考过级,(美其名曰:青少年兴趣爱好)所以对于西方绘画也有一定的了解。(毕竟考级还是要考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因为要写论文,所以查了很多资料,想把查到的,看到的都写出来,但是出于论文的篇幅限制以及准备的时间问题,所以把我的参考文章,网页,资料等都写在摘要和附录里面,希望老师能看一下,谢谢阅读。 2016.4.24晚

关键词 雅克·路易·大卫、大卫、法国大革命艺术作品、新古典主义、大卫、《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正文 首先,介绍一下新古典主义的意识形态。 我个人比较反感那些抽象的、脱离现实的绝对美的、缺乏血肉的艺术作品,(如:贵族社会倡导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风格)个人觉得这种作品太阴柔了,感觉那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都是贵族有点没事找事,艺术家卖命给贵族,委曲求全的作品。(如:《偷吻》、《门闩》等,当然你可以说我不喜欢这种小女生的作品,但是这种作品做情爱小说插画还是不错的) 当然,这种艺术风格的出现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而之后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作品,(大多表示革命的诞生;我喜欢的题材)一方面强调要求复兴古代趣味特别是古希腊罗马时代那种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极力反对贵族社会倡导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又不同于17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它以古代美为典范,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它尊重自然追求真实,以及对古代景物的偏爱,表现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怀旧感。 一方面,在时代背景上往往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相结合,表现出资产阶级为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举反封建反宗教神权、争取人类理想胜利的旗帜,号召和组织人民大众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而献身。(可参考影视作品《悲惨世界》《法国大革命》《丹东》《马赛曲》《拿破仑》等) 艺术作品的产生另一方面是为了时代进步的需要,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首先迫切地要在人们的心理上注入为革命献身的美德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而这一精神的最好代表就是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资产阶级革命家利用这些古代英雄,号召人民大众为真理而献身。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就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了借用古代艺术形式和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大造资产阶级革命舆论的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毕竟是以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英雄为榜样的);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代人物人物艺术展示,如:米开朗基罗《大卫》展示的是大卫屠龙前出浴的形象),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当然,代表人物是大卫。 应该说大卫早期的作品只是从古希腊罗马的传说和艺术中寻求美的源泉和理想,把古代英雄的品德和艺术样式视为审美的最高标准。后来由于接触到一些反封建的革命党人,如雅各宾党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等,他在政治思想和艺术观念上产生了一些变化,创作了一些富有时代精神的作品。从这时起大卫就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高度,用自己的艺术为反封建斗争服务,逐渐走进现实主义潮流。他说过:"艺术必须帮助全体民众的幸福与教化,艺术必须向广大民众揭示市民的美德和勇气"。从此,大卫把艺术作为反封建的战斗武器使用,作为战士登上了画坛和政坛。他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贺拉斯兄弟宣誓》。 如果说洛可可艺术是路易十五时代为适应快要上断头台的没落贵族阶级的空虚心灵的需要,那大卫的艺术是直接为资产阶级大革命服务的。大卫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探索艺术创作,突破了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比启蒙思潮下的写实主义更进一步地描绘了时代的革命斗争现实,他借历史题材揭示如何建立和巩固新的社会制度与新的社会风尚的革命思想。当大革命的风暴到来时,大卫不仅仅是画家,他还作为社会活动家、革命家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他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风格简析 摘要:新古典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在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形体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尤其是表现在建筑上。它主要分为抽象的古典主义和具象的或折衷的古典主义两大类,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具有艳丽与丰富的色彩、古典元素抽象化为符号、粗与细雅与俗的对比等特点,有着很多出色的代表性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正文: 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 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18世纪前的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盛行一时,其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的镶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厌恶。在探求新的设计风格的过程中,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成了当时的创作源泉。1750年,罗马庞贝遗址被发掘,在欧洲引起了研究古典艺术的热潮,人们认识到古典艺术质量远远超过巴洛克与洛可可,促成了新古典的产生与流行。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

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 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新古典主义建筑提倡要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装饰。特点是构图规整,追求雄伟、严谨。一般以粗大的石材砌筑底层基础,以古典柱式和各种组合形式为建筑主体,加以细部装饰。新古典在各国的发展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多少也有些差异,大体上在法国是以罗马 式样为主,而在英国、德国则是希腊式样较多。新古典风格也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 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 新古典风格放弃了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 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

《新古典主义绘画》教案

《审美自律——新古典主义绘画》教学设计 教材:刘五华《公共艺术》美术篇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美术作品基本含义,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本节课帮助学生理解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以及某一特定时期审美观念对作品的影响。 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紧张的高考科目相比,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老师如果能有效的进行正确引导和启发,那么对于高一学生也可以自主探究出这一时期美术风格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古典主义美术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及该时期的绘画特点。 2.通过侦探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从而更好的鉴赏一幅画。 3.树立正确的审美眼光与审美态度,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及新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新古典主义美术,学会自主赏析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视频导入:以三分钟的回顾视频为切入,视频中图片配以舒缓的音乐,在视听的双重享受中回顾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巴洛克、洛可可等时期的经典美术作品。 文字引领:今天我们来学习在艺术长河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星星,那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 二、新课传授 1.简介新古典美术产生的时间、定义、背景。 在法国大革命(1789)及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有一场纯粹的艺术革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绘画注重造型的对称、构图的和谐、素描的精确和明暗色调的微妙,色彩趋向冷调。 强调理性,忽视情感,崇尚简朴、庄重的风格,体现肃穆、庄严的美。 2、破案——《马拉之死》 曾经有个伟人亚里士多德说“力和美是在思想中体现出来的” 我们都能够强烈的感觉到思想的力量,但我更钟情于那思想指引下的艺术,那种力量更加鲜明,更加强大。我曾经试图寻找证据证明艺术的力量,但始终未果,直到我重新认识了《马拉之死》这幅画。引出新古典主义代表性油画《马拉之死》,观察书本和PPT当中的图片,将班级同学分4小组,展开小组讨论。讨论一:画面中展现的是否为案发第一现场?讨论二:自杀or他杀?小组探究三:从画面中找到案件的疑惑点继而针对破案的关键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分组观察与作答。由表及里,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