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完整版)

毛概论文(完整版)
毛概论文(完整版)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科学价值/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正文】

关于全球化肇端的时间,迄今并无十分一致的看法,但却没有人能够否定近二十年来、尤其是冷战终结以来全球化浪潮对人类社会所造就的巨大影响。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伴之以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脑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骤临,当代中国社会及其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也因此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中,一方面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加速本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对两种社会制度之间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必须做到既要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的成果,又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分层和利益调整,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政治观念、政治觉悟发生深刻变化、政治需求与政治参与扩大的情况下,执政党必须做到对社会民众分化的利益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具有更强的维护社会稳定和进行社会整合的能力。

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这些新的变化,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考验。能否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关系到党能否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形成的理论基础,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因此,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系列新变化,导致一些人对诞生于革命年代的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产生困惑甚至怀疑。对此,我们固然可以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意义或独创性的内容来回应前述的困惑。譬如说,从关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活的灵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方面,来阐述毛泽东思想的价值,这种回应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由于这个问题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带来的,因此,还必须把握变动中的现实,理解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度,找准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切入点,在观照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正确把握衡量毛泽东思想的价值尺度,并在理论上厘清毛泽东思想与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一脉相承之联系,从而明确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使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旗帜上永不褪色的内容。

一、现实与毛泽东思想的生命力:开放的理论与变动的实践

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显著特征的当代中国现实,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大背景下发生的。面对这些深刻变动中的现实,毛泽东思想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恒久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毛泽东思想诞生于革命与战争的时代,而当代中国所处时代的主题和特征是和平与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显然,这两个时代是不能也是无法割裂的,后者是前者历史演绎的必然结果。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而言,毛泽东思想连接了前后两个不同的时代。

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深刻分析近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围绕着“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一主题,系统回答了包括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道路、步骤、前途等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随后又通过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顺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进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

前提,开辟了道路,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成功地解决了处于战争与革命时代的中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国是维护国际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领导人民所取得的胜利,不仅为中国在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促进了时代主题本身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转换,从而迎来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的时代。

毛泽东思想并不仅仅是为了革命与战争而生的,而恰恰是为了消除战争、进而实现和平与促进发展而生的。争取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现民富国强,正是这一理论的价值所在。因此,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除了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和建国的理论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直接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国家的现代化有关,至今仍然发挥着指导作用。尤其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将起着长远的指导作用。可见,时代主题的变化,不仅不会导致毛泽东思想的不合时宜,反而会更加充分地层现其持久的生命力。

(二)毛泽东思想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问题凸显,网络的普及导致强势国家、民族与政治团体之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辐射效用剧增。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弱势的国家与民族,一方面必须主动实行对外开放,以积极应对全球化之大潮,从而通过跨越式的发展来赶超现代化的先发国家;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的全球化中被“边缘化”,沦为大国的附庸,并导致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不难看出,近代以来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外生型国家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所面临的两难抉择,在现时代仍然没有终结。对于中国而言,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毛泽东思想,很大程度上正是在拒斥半边缘化即半殖民地化与“衰败化”的革命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从而成功地阻断了近代以后“中国被边缘化”进程,推动它由被动卷入现代化向主动进行现代化建设转变;同时,毛泽东思想中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径设计,关于中国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又体现出积极的开放姿态与包容精神。因此,曾经成功指引中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毛泽东思想,同样可以正确指引当代中国在全球化境况下,通过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成功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毛泽东思想与改革

1978年以来的改革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有目共睹。从模式选择来看,改革显然是对延续二十多年的苏联式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否定。但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决不意味着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苏联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但是,几乎在实施苏联模式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已经开始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探索中所取得的正确的理论成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内在逻辑来看,毛泽东思想与当前的改革的关系,并不是相悖的,而是相一致的。

从毛泽东思想与改革的历史关联来看:毛泽东思想直接指引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革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使中国社会实现了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新民主主义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巨变;而1978年以后的改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当然是关联于而不是脱离于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的。改革以毛泽东思想及其当代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也是毛泽东思想生命力的鲜活体现。

从毛泽东思想与改革的哲学关联来看: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做出明确的回答。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首次提出并系统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毛泽东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其性质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其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实践证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不仅为当时的探索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更重要的是为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

从毛泽东思想与改革的模式关联来看: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在这样的国度里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能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径和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扬弃既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俄国革命模式,成功地找到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过渡时期,党又顺利地走过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6年前后,毛泽东又提出了要“以苏联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任务。毫无疑问,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作的历次探索,无不体现了毛泽东所倡导的创新精神、所强调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种创新精神,无论对于当时的革命与建设,还是对于今天的改革,都是有指导意义的,并将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直接的价值与意义

按照历史的纵向划分,毛泽东思想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四大方面的内容;而按照理论的横向归类,则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不管是纵向的划分,还是横向的归类,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与独立自主,犹如“活的灵魂”,将毛泽东思想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联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如果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的标尺来量度毛泽东思想的价值与意义,可将其分成四类:第一类,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领导权、动力、对象、性质与前途、道路等问题的论述,主要是一种存留于历史的珍贵遗产;第二类,如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活的灵魂”,具有长久的指导价值;第三类,如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由于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联,需要进一步梳理与解读,以发掘其中曾被忽视的价值,澄清被误解的问题;第四类,是针对中国社会而提出的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党建等方面的“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则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构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来源。

第一,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例如:关于以农轻重为序、协调处理各种经济关系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关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统筹兼顾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关于正确处理公有制内部及其与其他经济成分之间关系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关于计划与市场及其相互关系、商品与价值规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的改革等一系列涉及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思考等。这些与发展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思想观点,对当代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此外,近年来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也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第二,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只能建立在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各项不可移易的基本制度之上,而关于这些基本制度的阐述,正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

基本内容。同时,毛泽东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关于造成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思想,关于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关于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中国法制的思想,关于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的思想等等,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显著与直接的现实价值。

第三,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毛泽东思想中的文化观点主要包括:关于“向科学进军”,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关于知识分子工作,关于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等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外交。毛泽东外交思想主要表现在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三个世界的划分等方面,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的改善集中体现了上述外交思想的灵活应用,而这又为1978年以后的中国外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党的自身建设。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结合当前党的执政条件的变化,毛泽东党建思想中一些理论观点值得关注。例如,对党的自身建设所处客观环境的分析;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的观点;拓展党的群众基础的观点;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施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等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还适时提出了在执政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一重大问题,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其中包括“两个务必”、反对官僚主义,防止特权阶层,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等等。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施,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切入点:“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

能否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找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能否在现实中得到展开与广泛认同。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其必然选择;相应地,也应以其作为权衡毛泽东思想价值的切入点。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存在多维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化之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态转型之维,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及其实践运动发展之维,等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这多维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而毛泽东思想则处于这一宏大的历史定位中。

第一,关于现代化的维度。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强制纳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中,实际上开始了被动现代化进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一现代化进程完全是被动的,是受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从属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从属于西方那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包含着对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化模式的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为中国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所提出的“东方社会理论”,又为中国的现代化找到契合国情的合理路径提供了指导:“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吸取的一切肯定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51页)。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回答了关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的现代化由被动转向主动,并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此即中国现代化维度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毛泽东思想正是这一中国化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第二,关于社会形态转型的维度。近代以来的中国有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97年9月22日)这两大历史任务表现在社会形态问题上,即要求积贫积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实现向以工业化、民主化为特征的社会形态的转型。后者具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道路选择。20世纪上半叶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独具的社会性质、阶级构成、革命性质,决定中国既不可能最终导向资本主义社会,亦不可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设计的过渡性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模式,指明了一条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路径,成为弥合这一“两难”境况,完成现代中国社会形态由前资本主义的半封建社会向非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科学选择。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转变理论的中国化。

第三,关于政治思想及其实践运动的维度。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越来越多的先进人士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形成西学“中国化”之流变:先后有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太平天国的“拜上帝会”与《资政新篇》,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尝试等。五四以后,各种政治思潮及其运动更是相互激荡,蔚为大观。但是,在一系列因素作用下,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演绎与实践运动最终成为中国政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流。毛泽东思想正是这一进程中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成功的首创之作。

四、毛泽东思想的价值尺度:历史与现实的观照

经过1981年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概括与翌年的中共十二大的补充,毛泽东思想有了确定的科学涵义,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表述,界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回答了其中是否包含科学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疑问。但是,这一回答远远不足以导致分歧的终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化,出现了对于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两种截然相反的错误态度:一种是僵化地固守其中的若干理论,另一种是全然否定其现实价值。显然,在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视野中,准确掌握评价的尺度,客观衡量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当代价值,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直面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这一时期的探索及其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找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从总体上看,并没有能够超越苏联模式的束缚。

其次,这一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但这些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在当时的实践中始终一贯地坚持下去,有的甚至还一度出现了严重的背离。

再次,这一探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这一时期尚未形成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观点,这些初步探索的最重要的意义存乎其肇端性。

此外,还要对这一时期探索的失误之原因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准确的分析。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表现在多方面,其中包括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缺乏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些缺陷;一些国际因素的影响,等等。其中最根本的,在于当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认识不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在上述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下,我们应当对于毛泽东思想中一些观点的现实价值与意义给

予科学的评价与估量:既不是拔高,并以此来低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贬低,避免从历史源流的角度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联系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一脉相承的本质关系,将有助于明证前者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

从思想发展的线索来看,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其中,毛泽东思想是这个一脉相承的思想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既令马克思主义真正植入中国大地,并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又为新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再次飞跃提供了前导。概括来说,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所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基本原理、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实现此二者相互结合的思维方法,这表现为下列六个方面的同一。

第一,同一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确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确立对资本主义的正确把握和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原则设想,这些基本原理构成中国共产党思想的主流来源,并同构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

第二,同一的思想精髓。毛泽东针对“教条化”与“神圣化”的误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赋予作为中国古代学风的“实事求是”以合乎时代的新义;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迷离,振聋发聩地强调要“解放思想”;江泽民针对巨变中的执政条件,张扬“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成为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过程的完整的思想精髓,也是理论上一脉相承的基本线索。

第三,同一的方向与路径。一方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的基本原则,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另一方面,又都基于中国的实际,设计出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有机结合的特色路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两个决不会”论断的基本精神,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的社会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而言,所未及充分“发挥”的是民主主义的生产力要求,毛泽东思想据此论证了在新民主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统一。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确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以后,民主主义的制度要求当然已不复存在,但生产力的要求仍无法漠视;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既体现了“两个必然”,又体现了“两个决不会”。

第四,同一的历史任务。近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状况,使中国缺乏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况表明,这一物质基础仍然很不充分,若干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未及完成的历史任务还必须在至少需要一百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完成。不发达的中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却难以跨越“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一“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不论是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都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显然,在历史任务问题上,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拥有不可置疑的同一性,虽然历史的螺旋发展令后者相对于前者处于更高的环节上。

第五,同一的根本手段。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手段,

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其目的即是为了推翻阻滞社会进步的上层建筑,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扫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毛泽东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论述,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而他晚年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的失误,实质上背离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摈弃了毛泽东晚年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上的错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生产力思想;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同样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将生产力因素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其中首要的“代表”。因此,不断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线,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之一脉相承的根本手段。

第六,同一的政治立场和价值标准。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6页)。邓小平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检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包括“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内的“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把最终达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江泽民同志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强调“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63页。)显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最高价值标准。

证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关系,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毛泽东思想所具有的恒久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正如其所前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亦如其所后启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源于其科学体系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毛概论文范文

乡镇里的转变型经济 ——兜率寺的旅游经济发展 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兜率禅寺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寺庙,位于修水县渣津镇龙安山东麓。她始建于隋开皇末年,距今有1400多年,是修水县境内创建最早的寺院之一,自宋代以来,兜率禅寺成为临济正宗黄龙派一个重要的弘法道场。时光恁冉,兜率禅寺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无数次兴衰,展现出其持久的生命力。如今的兜率禅寺虽然大部分都是重建的,但仍保留了许多旧有的文物和景观,以及那些挥之不去的文化历史和民间传说,宋代建造的香火桥,三仙桥,龙峰池,以及历代高僧的墓塔,保留至今,古朴依然。本文针对兜率寺的旅游经济发展做一调查及评述。 关键词:转变型经济兜率寺旅游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江西修水县的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步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国家宏观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抢抓机遇、创新工作思路使我县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一直是我们需要努力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 一、突出解放思想的励志效应,以观念创新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理念,以思想理念的大解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转变。 二、突出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效应,以城市扩容提升县域经济张力 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载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按照以县城建设为龙头、以小城镇建设为主体的思路,围绕开发城北、完善城南、拓展城西、打通城东、改造城中,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这一主题,盘活城市资源,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实践中,我们要积极把握怀化实施“五省周边中心城市战略”的发展契机,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要科学规划,周密实施。城市扩容,基础设施先行。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招商带动的思路,首先抓好城镇的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项目规划工作,并周密组织实施。重点发挥卢峰、低庄、江口、龙潭等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这些城镇建设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通过不断的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将县城建设作为我们实施城镇化战略的突破口,加大对县城城区交通、环卫、供水供电等基础市政工程的建设力度,通过配套建设、完善功能努力将县城建设成为我县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张名片。在县城规划建设中,可以考虑落实行政中心搬迁项目,这将会对县城新区建设将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城北、城西新区规划建

毛概论文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我们要山清水秀却导致贫穷落后,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我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过去10年间,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德班,历届气候大会上,中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

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环境。 “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本届党中央执政理国最有富创新和特色的地方。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美丽中国”,没有了最美中国人,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

毛概心得体会论文

学习毛概的体会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张名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新文化运动犀利的中国,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比较鉴别,终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条件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前提下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本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次源则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的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麻醉的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迫切学要新的本阶级的思想武器的知道和革命政党的领导,这就为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奠定了阶级基础;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间基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尝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萌芽。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时间上为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解决了与这条新道路相关的一系列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关于《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已初步包含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这标志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已基本形成;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即从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到达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领导全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凉亭大理论成果。而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毛概论文1500字

毛概论文1500字 《毛泽东思想和 _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中论文选题 (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 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具体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作时应多查阅相关论文,但要有自己见解。 建议:因为宏观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你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理论功底,你会把握不住论题,无法很好分析。所以,建议可参考附件题目来确定选题,选题不要过大,最好限定一下、具体一些。比如,就一个大方面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侧面展开分析,即“以小见大”,效果可能更好。并且建议最好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 要求: 1、论文的字数1000—1500字之间即可(当然你如果能够多写、多分析更好)。

2、不要照抄教材,不要象回答问题的写法。我们不是一般的作业和,所以,不要象回答简答题和问答题那样去原封不动的抄教材,而应该从多方面广泛的寻求你所确定的论题的理论与资料,并加以融会贯通和自我消化,最好能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有所收获,取得好的效果。最好围绕论题层层展开分析,把问题分析深,分析透。 3、课程论文必须围绕主题阐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有一定的见解。 4、关于抄袭问题。各位同学可以借鉴其它的理论分析文章,借用其中一定的观点和方法( __要注明出处),但是,一定要加以消化,融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绝对不可以完全照搬,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并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今天实行的大政方针,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以下题目仅为参考: 1.毛泽东思想与当代大学生 2.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3.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美丽中国(毛概观后感)

美丽中国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目前世界上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资源,这三种能源不仅利用率低,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缓解能源污染问题,如今除了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再生资源外,核能被公认为是唯一实现的可大规模替代常规能源的清洁经济能源。然而随着一系列的核事故的发生,核能的安全性再一步受到人们的质疑。但就我个人来看,核能的确是安全的,导致其不安全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人们自身。以视频《岛国悲歌——东日本大地震五周年祭》中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为例,造成事故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在事故发生之初的互相推诿责任和不当处理手段,延误了控制核泄漏扩散的最佳时期,而这并不代表核能本身是不安全的。在未来,人们应该安全管理核电,提高对核能的可控性,不断发展核能相关技术,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反核、停止核能的使用。我认为,核能作为一种新一代的绿色能源,绝不可能在今后被停止使用,而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受人关注。我觉得,人类的种种行为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而同时环境问题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就以破坏环境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为代价,飞速发展了经济,但同时人们也受到了自然的无情报复,如泥石流,水土流失,全球变暖以及沙漠扩大化等等,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人类已经逐渐增强了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各国也都开始着手治理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强调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说明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等仍等待人们去解决,作为普通的大学生,我们虽然还没有能力去解决它们,但从个人做起,我们能做的也有很多,例如我们可以乘坐公共交通或者骑自行车来代替私家车出行,减少废气排放;不乱扔垃圾、学会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尽量节约纸张、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等等。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建设一个美丽中国! 范玉雯 170112817

毛概大学论文题目大全怎么定题目

毛概大学论文题目大全怎么定题目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毛概大学论文题目大全怎么定题目》的内容,具体内容:很多大学在学生学完毛概这门课都会以论文的形式来作为期末考评,如何选好毛概这门课的论文题目呢?以下是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毛概相关论文题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更多热... 很多大学在学生学完毛概这门课都会以论文的形式来作为期末考评,如何选好毛概这门课的论文题目呢?以下是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毛概相关论文题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更多热门的毛概内容,欢迎大家点击 ~~大学毛概论文◇浅谈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大学生毛概论文◇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概5000字论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 ★更多热门的毛概内容,欢迎大家点击▼▼ ☆☆毛概论文题目◇论毛泽东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思想 ☆☆毛概论文题目◇浅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 ☆☆毛概论文范文◇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 毛概论文题目(一) 1、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到科学发展观 2、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三个代表"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6、"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一脉相承 7、政治合法性视角下的"三个代表" 8、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和再确立及其意义 9、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0、论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及其创新思维特征 11、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12、论毛泽东党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的地位 13、论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 14、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探索始末 15、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左"、右倾错误及其根源 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农民问题的基本经验 1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1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 19、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20、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历史考察 毛概论文题目(二) 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2、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贡献 3、论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4、论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大学生毛概论文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但是,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 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 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毛概文献综述--美丽中国

毛 概 结 课 论 文 之 美 丽 中 国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前言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美丽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总之,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任重道远! 主题 “美丽中国”,乍一看,可能有的人以为是CCTV与bbc联合拍摄的,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而本文所要讨论的这个“美丽中国”是在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高调提出的论题。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其实,这部纪录片与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很好地契合在一起,纪录片中所展现出的是一幅幅中华大地最美丽的画卷,这不正是十八大所展望,全国人民所期盼的美丽中国么! 十八大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那么首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生态文明概念?当前为何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中国作为一个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身,也是对地球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将自身发展与全球发展结合起来,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身体力行的决心,展现了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的内涵与积淀。 本文不妨就从思想,政策,行动这三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实现“美丽中国”这个伟大目标。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托于环境法治建设,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和环境法治观,促进环境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完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中国特色环境法律制度的体系。 生态文明观具有特别重要的新意,它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文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观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通过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并制定出先进的环保法律制度。 国情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相结合,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020年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字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字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加,2011年高校毕业人数高达660万,“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高校的就业工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国家也从财政、金融等角度扶持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没有良好的创业与就业环境,会使我们的人才流失,使社会缺乏创新能力,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失去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学生的创业与就业是国家的宏观人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对以后工作的要求及对就业问题的理解。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在浙江理工大学及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和寝室进行调研,调查范围具有一定的覆盖性。本次调查问卷共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性达100%。 问卷的主要内容是“就业问题的理解”“不同专业就业要求”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本科学校以及专科学校进行调查以做到尽可能的全面,考虑到大三,大四的学生对这方面了解会全面可靠些,所以针对的同学都是大三,大四及研究生的,经过分析核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 虽然只是采取问卷的形式,但是针对性比较全面,而且是对图书馆每层进行随机抽取对象,男女比例相等,使问卷结果更加合理,客观,充足。 二、大学生就业观 (一)、大学生期望工资 大学生,与同龄人不同的是,他们接受过更好的教育,在相同的体力环境下,得到的工资大部分会比一般人高,经过我们的问卷调查,我们所了解到的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第一年的工资如下图所示 由表所知,大学生一般感觉个人素养以及理论能力相对于未接受大学教育的

毛概课程论文参考选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参考选题 1、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3、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5、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6、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7、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8、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和再确立及其意义 9、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0、论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及其创新思维特征 1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的探索和贡献 12、论毛泽东党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的地位 13、论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 14、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探索始末 15、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左”、右倾错误及其根源 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农民问题的基本经验 1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1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 19、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20、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历史考察 2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22、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贡献 23、论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24、论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25、论毛泽东的人民观 26、论毛泽东的人本思想 27、论毛泽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28、论建国后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 29、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时代特征 30、毛泽东经济思想述评 31、毛泽东军事思想要论 32、论毛泽东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思想 33、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评述 3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35、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感 36、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 37、读《论持久战》有感 38、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39、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40、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41、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42、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创新发展

大学生毛概论文篇一:

大学生毛概论文篇一: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心得体会回顾历史、总结历史,着手于现在,放眼于未来。众所周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大学的公共必修课。而我则认为,它其实是每个中国人的人生必修课。 活在当下的我们,就必须对我们自己的国家的思想政治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内容以及发展进程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继上学期所学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第一部分,关于毛泽东思想,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本学期学习了第二部分的内容,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内容的发展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设计令人耳目一新。从真正意义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不再只局限于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而是更贴近生活,而且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听觉与视觉上的冲击。 动静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课件,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更像是一种享受,一种思想上的交流。特别的是,老师举了各类贴近生活实际的现象及时事,并引用网络的热点话题,引用网络“主流”文化,引用网友的看法与评论等,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该课程对我们学生的一大吸引点。从第一节课起,我便喜欢上了这门课程,我专注的听课,聆听老师对于某些事的看法,并善于总结,得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从初中起,我才开始接受较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熏陶。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我认为几乎所有正确的思想政策都是以总结历史经验,基于长远来看,基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看而确定的。 我国的思想政策的共通之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呢?我个人的理解是,首先,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特色” ,则是代表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独特性的社会主义国家。主要表现在: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具有先进性、创新性,不是原样照搬的,框框条条的,死守教条的,停滞不前的,而是进步的、前进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必须在原因事物的基础上,根据其实际环境和条件因地制宜,才能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 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静止的,而是逐渐丰富创新的。换句话说,这是一条通向光明的共产主义的探索之路。 我们的每一步都是在向共产主义靠近,为了我们的最高理想。目前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结晶,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祖国统一、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避免二次错误,

毛概论文我的社会主义情怀2000字(一)

毛概论文我的社会主义情怀2000字 我的社会主义情怀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顾名思义,社会主义就是建立社会公有制,将原本被社会实际掌握的生产资料交给社会真正占有。从我国决心走社会主义到今天,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在我看来,社会主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的方向作为我国前进的大体方向,在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所谓的“特色” 就体现在再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融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作为我国的发展路线,这样以来就可以充分考虑中国现有的国情,目前经济,文化以及生产力的国内因素和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外部因素,来更好地发展,壮大我们自己的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果,不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证明了这个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而且给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同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自强予人之路,是一条促进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之路,因此它的成功不但造福国人而且惠及

世界。至此,我想起了邓小平说过的一段话:“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就是8000 多万中国共产党员和13 亿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复 兴作出的重大贡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现实选择。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但这种代替必须体现在社会制度上,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

毛概课程论文:

毛概课程论文: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作用 班级:农资1091 姓名:冯荣光学号:200911311104 摘要: 本文就毛泽东个人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作用,从毛泽东个人生平经历、毛泽东个人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思想与“实事求是”内在关系三方面分别阐述,一一举例,逐步深入,提出要肯定毛泽东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作用,更提倡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功劳过错,而不只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这个历史人物,更不能说毛泽东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决定者。同时,根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下中国实际国情的重要性。 关键词:毛泽东、实事求是、个人、发展、作用、 正文: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作用 在东汉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中,一句:“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在颂扬河间献王刘德求实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实事求是”一词,便是出自于此。而如今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完全一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问题上,发挥着弥足轻重的作用。 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丰富、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83年的人生旅途中,带给中国巨大变化。 以个人之见,毛泽东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毛泽东个人生平经历上看:重视自我完善,增强理论修养。 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之一,是中国革命思想上的先行者。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在接受新思想后就毅然专于全新的、与时俱进的思想研究,并将自身理想抱负和当时时代背景紧密结合。1911年10月,不满18岁的毛泽东就响应辛亥革命,投笔从戎,在湖南新军当列兵,可想而知少年毛泽东的魄力和果断。1918年毛泽东在北京期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得到李大钊等人帮助,开始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1920年5、6月间,在上海会见陈独秀,同他讨论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等问题。8月初,同易礼容等在长沙发起成立文化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毛泽东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丰富扩展自己的眼界,记得在以前看过《毛泽东传》一书中讲到,毛泽东读书面极广:政治、历史、经济、小说、诗歌……天文地理,无所不读,而这些对于毛泽东以后的军事决策和理论成型都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毛泽东个人的理论贡献上看:理论结合实际,文章确立思想。

毛概综述论文

我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括地说,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1]。众所周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大学的公共必修课。而我个人则认为,它其实是每个中国人的人生必修课。活在当下的我们,就必须对我们自己的国家的思想政治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内容以及发展进程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关键词:思想政治,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祖国统一,外交 前言:回顾历史、总结历史,着手于现在,放眼于未来。在课堂中,我们学习,思考,进步,逐步升华个人思想政治素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伟大的意义奠定了它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不可动摇的地位,探索其现实意义,使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认识它的同时体会到它的强大生命力,深切感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的理论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从真正意义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不再只局限于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而是更贴近生活,而且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听觉与视觉上的冲击。动静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课件,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更像是一种享受,一种思想上的交流。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我认为几乎所有正确的思想政策都是以总结历史经验,基于长远来看,基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看而确定的。我国的思想政策的共通之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而制定的[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现今来讲,毛泽东思想并不是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而是先进的、与时俱进的,它至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有它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在当时那特定的棘手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先进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历史便是真理的最好注解。毛泽东思想对我们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毛泽

3000字毛概论文

论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该理论产生于民主革命时期但对如今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建设 一、毛泽东思想对当今党建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毛泽东思想中特别注重党员的思想上入党,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当今党的建设中仍旧需要重点注重的地方,这关系到一个党发展的方向。其中还要求了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39年7月7日,毛泽东在华北大学举行的开学典礼上,首次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称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同年10月4日写的《共产党人发刊词》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1】并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毛泽东在加强党建的探索过程中,有很多独创性的经验。将支部建在连上;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提出党的建设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同时还要在思想上入党;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2】告诫党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党建理论地指导下,对党的建设理论不断坚持、发展和创新,使党建理论开创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姿态。 二、毛泽东思想对当今国防建设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以及论述了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提出了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些思想及理论虽然是在建国前后时期提出,却对后来的中国,甚至国际有着深刻的影响。 (1)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生动体现在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人民战争的根本立场;生动体现在从中国的国情军情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动体现在客观反映战争指导规律、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态度; )创造了高超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艺术。 (2)所揭示的军事规律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 (3)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 (4)继承和发展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中外优秀军事理论,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

毛概论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全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 见》全文 添加时间:2015-05-06 09:12:44作者:来源:新华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

毛概论文中国水资源保护

2014-2015学年下学期 大学 中国水资源保护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中国水资源保护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长远理念永续发展 发源于英国而后波及欧美主要国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于此同时,世界各个国家的工业开始快速发展。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同时也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

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它们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谁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水被污染,我们将无法正常生活。下面我主要从水污染方面来说说我关于环境保护的看法。 一、水资源现状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二)、世界水资源现状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2000字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2000字 经过一个半学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全面系统的学习,我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毛泽东本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领导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与此同时,他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无数中华儿女。 “毛泽东思想”一语最早由王稼祥于1943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提出。在正式文件中,首次出现于1945年的中共七大刘少奇的报告《论党》里,而对毛泽东思想的首次系统论述也是该报告。 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正如刘少奇在《论党》中所说:“毛泽东思想,一方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方面又完全是中国的,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俄国十月

革命为中国带来了马列主义,新文化运动为其形成与传播提供了条件,加之工人阶级迫切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大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便应运而生。 毛泽东思想历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这与其在中国的伟大地位和历史意义是分不开的。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初衷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反对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 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决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克服了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取得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为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