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OL》世界地图篇

《寻秦OL》世界地图篇

《寻秦OL》世界地图篇

《寻秦OL》新的世界地图比原来世界地图要大得多噢~~~

原来的恒山村、恒山村郊、清溪谷、赵家村、云雾谷,现在合并为赵家村大地图下面啦~~~同理,汉中郡、三秦地变为幽曲小径了哦。

不过大家最熟悉的墨家和道家领地都还在呢~~~

还有咸阳主城和邯郸主城也在哦。

好啦,大家来欣赏下新的世界地图吧~

百度攻略&七匣子手游网提供,更多精彩攻略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896517658.html,

1

面对世界地图的思考完整版

面对世界地图的思考 看着辽阔的世界地图,我不禁思考…… 海洋宽阔胸怀,人类也应该虚怀若谷,人际交往中要度量大。 我看到处在世界各地许许多多国家,由此我想到北京奥运会,世界各族人民在北京欢聚一起。 陆地和海洋紧密相连,一切都是那样协调、和谐,由此想到了中央号召的和谐社会的建设。 地理环境 南极洲,静静地伏卧在地球的南端,一片银白世界,这是它的本来颜色,被白雪、冰盖常年覆盖,周边有大面积陆缘冰,尽管在资源、矿产地图上,南极洲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种类。因为地图很大,南极洲各个区域的名称、周围小岛、群岛、陆缘冰的形状都很具体,那个大探索、大发现的时代,是很大胆、需要勇气、信念和智慧的,也是艰苦的、随时面临不可测、不知危险的事。由于当时的气象技术、航海技术都不是很先进,但是,对于探险事业的执著与狂热的人们,他们有巨大的动力。有很多探险家到达了南极,依然不罢休,还要向着南极腹地乃至中心点、顶峰继续进发。人类这种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南极日益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更加关注南极,深入进行思考、勘探和研究。南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对物种的贡献、对未来全球水资源、矿产资源的贡献,以及南极在军事战略、航空运输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科技、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时期,世界各国对南极的探索逐步加强。南极科考,目前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 全球范围的自然灾害日益频繁,中东、中国南方、日本太平洋沿岸、英国、美国的暴雪天气,就像美国的暴雨水灾,印度洋海啸等等。全球的环境保护与物种的保护、资源的节约、食品的安全、经济的基本稳定持续发展问题也更加紧迫。这需要世界各国协同行动,并加强预案意识与建设。 地理以区域环境为研究对象,具有广阔的空间性,上及天,下达地,蓝天、白云、大海、森林、草原、日月星辰、花鸟鱼虫、沙漠、冰川、城市、乡村……山水之间,阴阳相配,冥冥之中刚柔相济。宇宙的神秘与诡谲,万物的多样与和谐。面对一幅幅绚丽的世界图景,无不为大自然的和谐美丽所震撼!“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灵性出万象,风骨自高洁”,穷极于山水间,享尽世界的和谐与美丽。 地理把地球作为人的世界来研究,主张给人以及其他生命更多的人文关照。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重点在情感和价值观。地理能赋予我们更高的人文精神。在价值观方面地理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口观、种族观、环境观和资源观。在情感方面,通过地理国情教育能增强我们的国家意识,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地理环境的学习,展现全球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结构和特征,展现与之相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特别是有较大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观。在欣赏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时,帮助我们形成对他人他物和异质性、多样性的宽容心。地理能强化我们的全球意识,教会我们用全球视野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本地

世界地图引起的发现教案

世界地图引出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借助字典、词语手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 3、体会科学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感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为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 2、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核心板书: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世界地图)有一位科学家就在观察墙上地图的时候,有了一个崭新的发现,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谁在哪里,发现了什么呢?他又是怎么发现的呢?我们一起来齐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谁能来复述课文? 预设:偶然发现——产生奇想——反复考证——引起震动 (师根据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复述,使学生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脉络) 出示文章主要内容: 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二)地理知识链接 1、什么是大陆漂移学说? 师简述大陆漂移学说的成因: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块统一的连续体,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加上日、月引潮力的作用,形成现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轮廓。 2、(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七大洋、四大洲的具体位置,结合世界地图定位文中“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 (三)魏格纳生平简介 《海陆的起源》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作者主要从古生物化石、地表的岩层结构、实地考察三个方面说明。(前两方面对学生来说难理解,轻轻带过,重点讲实地考察部分)作者在赤道,最热的地方,发现了冰盖,发现南北极有沙漠,让学生感知科学家考证过程的艰辛和坚持,最后在第四次奔赴南北极的格林兰岛的时候,不行遇难。 观看大陆漂移学说短视频。 三、师生合作,研究探讨 师:(课件出示)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什么?有了想法后,他又做了什么呢? 根据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把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5自然段)第二部分是?(6——8自然段)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 (一)课件出示:交代起因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师:魏格纳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病房是怎样的环境? 引导:1、像魏格纳这样性格豪放,天性好动的人,让他待在静谧的病房了,他会舒服吗?(生:不舒服) 2、浑身不自在对不对,我们可以从哪里看出来他不自在?(生:坐卧不安)是的,坐着也不是,躺着也不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3、作者在这用了一个比喻句,他把“医院”比喻成了(生:牢笼),把“自己”比喻成了(生:“困兽”)。 可见,魏格纳特别不适应病房里的生活啊,所以他无聊了,无聊地干什么啦? 生: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 师:在如此无聊的情况下,魏格纳有停止思考吗?(生:没有)从哪里看出来?(他有了一个偶然的发现)我们可以看出他身上的什么品质?(善于思考) (二)课件出示:发现一、二、三 1、然后他有了第一个发现,发现了: 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 (1)师出示“南美洲的巴西”和“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图片,学生感受两者形状吻合。 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从地图看世界测试题

.精品文档. 从地图看世界测试题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世界 单元导航 这第一单元主要是侧重于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主要使学生了解地球是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的,学会在地图上确认七大洲和四大洋。了解地图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人类又是怎样利用地图在为我们人类服务的。了解自然环境是怎样影响人类的分布的,我们人类是怎样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我们人类服务的。了解我国的疆域、领海、及邻国,了解自然环境的优势和不足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影响。如何扬长避短更好的利用自然环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第一课从地图看世界 知识冲浪 一、请填入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答案 1、公元2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__________ 绘制的世界地图,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图中使用了 2、12世纪,_____________ 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图中的 印度洋不再是被大陆所包围,而是一个在非洲大陆南面与 ______ 相连接的海洋,_____ 、______ 等亚洲东方国家也被标注在图中

.精品文档. 3、 15世纪,世界远洋航海大发展, __________ 等航海家最 终证明了人类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地球” 4、 _____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地图的国家之一, 1973年 在 _____ 出土的三幅帛地图,说明中国在很早以前地图绘制 就有很高水平。西晋地图学家 __________ 所创立的是 ________ 关 于地图编制原理的精辟论述,代表了中国古代先进的制图理 论和技术。 5、 德国科学家 ________ 通过观察地图发现大西洋两岸 的陆地可以拼合,从中得到启发,创立了 _______________ 。 读图分析 二、读图分析题 6、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 把图上英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写出: ___________ ‘ (2) 把四大洋的名称填注在图上 发散思维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7、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世界的说法? .精品文档. A 是 ____________ , B 是 ____________ ,是 是 _____________ , E 是 ___,D ,G 是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1 设计理念: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听、读、思、议、品、评等方式进入阅读情景,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考证”“提出假说”的阅读全过程,再以切实的感受、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得到真正生动活泼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世界地图或地球仪。 2、学生准备:世界地图或小地球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经过30年的观察研究,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我们也应和法布尔一样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比别人有更多的收获,让我们用心去学习第8课。(出示课题,齐读)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让我们用心去发现,说说你从这个题目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2、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并完成下列要求 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谁在什么情况下从世界地图中引出了什么发现?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呈现凹进精神大振 端详叩开枉费心机 起源资料浩如烟海

静谧宁静大陆漂移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生字、新词,要求读准确,读响亮些,别看是生字,读起来也是有节奏的。(自由读指读)还有谁愿意来挑战下(指读)老师从你身上学到了,原来生字也是可以读出感情来的,你是怎么读出感情的呢?我们也学着试试(齐读) ②请同学看“大陆漂移”,这是一个关于地质学方面的科学术语,老师这有一段相关的介绍。出示介绍 ③聪明的孩子最会发现,从最后一行这2个词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还有哪些表示“静”的词吗?(学生自由说)老师这儿也找到了一些表示“静”的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这些词。(齐读) 寂静宁静幽静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2)提问:谁在什么情况下从世界地图中引出了什么发现? (3)介绍魏格纳 ①老师这有介绍魏格纳的资料 出示: 魏格纳(1880——1930)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4次赴北极的格陵兰岛进行

40张地图让你真正读懂全世界解析

40张地图让你真正读懂全世界 对于理解世界以及世界是如何运作的这两方面来说,地图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工具。但是地图只能够解释你提出的问题。因此,当我们在看到一个名为“他们没有在学校里教给你的40张地图”的帖子席卷网络,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个我们自己的版本。有一些地图可能过于书呆子气,但是我觉得它们的迷人程度并没有少一点儿,也很易于理解。 1.世界政治地图,约公元200年 哪一个更令人惊讶:在近1800年以来,人类文明史上有多少事情已经沧海桑田;还是有多少地图上的不同今天仍是如此? 2.在哪里人们最欢迎和最不欢迎外国人 群众对外国游客的态度

图标小解:蓝色越深欢迎,红色越深越不欢迎 这对计划你的下个假期会有帮助,虽然结果可能会非常让人吃惊。 3.世界主要书写系统 图标从上到下依次为:拉丁文、斯拉夫字母、韩文、其他字母、阿拉伯文、其他希伯来字母、梵文、其他元音附标文字、音节文字、象形文字。 这张地图提醒了我们世界的不同与共性,要比国界更加深远。它还协助讲述了依旧塑造着全球格局的一些主要事件。几乎在这一页每一张地图上,你都能看到这些事件的余威:欧洲殖民主义,7世纪讲阿拉伯语的伊斯兰的征服,19和20世纪俄罗斯的扩张,以及印度以及中国的统一。 4.最佳与最糟出生地 图标小解:蓝色越深为越佳出生地,红色越深为越糟出生地

这里是他们怎么认为出生于那些国家最好,以及这张地图告诉我们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 5.世界主要宗教 国家依其最主要宗教而标色。颜色越深表示这个主要宗教越流行。图标翻译按原位置依次为:基督教、佛教、穆斯林、犹太教、无所属、无明显主要宗教、印度教。 请在这里阅读基督教是如何统治了地球上如此广泛的区域的,以及在今天这意味着什么。在下面可以看到更多关于伊斯兰世界的话题。 6.人们最情绪化及最不情绪化的国家 颜色越靠上代表了越不情绪化;颜色越靠下表示越情绪化,在黄颜色的国家中,

面对世界地图的思考完整

面对世界地图的思考完整版

————————————————————————————————作者:————————————————————————————————日期:

面对世界地图的思考 看着辽阔的世界地图,我不禁思考…… 海洋宽阔胸怀,人类也应该虚怀若谷,人际交往中要度量大。 我看到处在世界各地许许多多国家,由此我想到北京奥运会,世界各族人民在北京欢聚一起。 陆地和海洋紧密相连,一切都是那样协调、和谐,由此想到了中央号召的和谐社会的建设。 地理环境 南极洲,静静地伏卧在地球的南端,一片银白世界,这是它的本来颜色,被白雪、冰盖常年覆盖,周边有大面积陆缘冰,尽管在资源、矿产地图上,南极洲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种类。因为地图很大,南极洲各个区域的名称、周围小岛、群岛、陆缘冰的形状都很具体,那个大探索、大发现的时代,是很大胆、需要勇气、信念和智慧的,也是艰苦的、随时面临不可测、不知危险的事。由于当时的气象技术、航海技术都不是很先进,但是,对于探险事业的执著与狂热的人们,他们有巨大的动力。有很多探险家到达了南极,依然不罢休,还要向着南极腹地乃至中心点、顶峰继续进发。人类这种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南极日益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更加关注南极,深入进行思考、勘探和研究。南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对物种的贡献、对未来全球水资源、矿产资源的贡献,以及南极在军事战略、航空运输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科技、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时期,世界各国对南极的探索逐步加强。南极科考,目前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 全球范围的自然灾害日益频繁,中东、中国南方、日本太平洋沿岸、英国、美国的暴雪天气,就像美国的暴雨水灾,印度洋海啸等等。全球的环境保护与物种的保护、资源的节约、食品的安全、经济的基本稳定持续发展问题也更加紧迫。这需要世界各国协同行动,并加强预案意识与建设。 地理以区域环境为研究对象,具有广阔的空间性,上及天,下达地,蓝天、白云、大海、森林、草原、日月星辰、花鸟鱼虫、沙漠、冰川、城市、乡村……山水之间,阴阳相配,冥冥之中刚柔相济。宇宙的神秘与诡谲,万物的多样与和谐。面对一幅幅绚丽的世界图景,无不为大自然的和谐美丽所震撼!“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灵性出万象,风骨自高洁”,穷极于山水间,享尽世界的和谐与美丽。 地理把地球作为人的世界来研究,主张给人以及其他生命更多的人文关照。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重点在情感和价值观。地理能赋予我们更高的人文精神。在价值观方面地理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口观、种族观、环境观和资源观。在情感方面,通过地理国情教育能增强我们的国家意识,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地理环境的学习,展现全球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结构和特征,展现与之相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特别是有较大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观。在欣赏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时,帮助我们形成对他人他物和异质性、多样性的宽容心。地理能强化我们的全球意识,教会我们用全球视野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本地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word文档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病房洁白宁静,就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是脚步轻轻。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实在无聊了,魏格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画南美洲。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

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第二天一早,他叩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说也曾有人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费心机。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R>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他充满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 1912年,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地图的认识

地图的认识 陈涛1 (1.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 引言:万物皆存在于时空环境中,并以某种形式相互联系何相互作用着。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了解生活环境的欲望驱使人们不断地去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及其空间关系,并且竭力希望把这种认识进行交流、保存或传递给后代。再描述和传递有关地理环境事物的认识和空间结构信息方面,地图是一种“其他信息传递形式所不能代替的最有效的方法”。地图不仅能反应制图对象的形态、特征和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还能表示出空间现象的分布规律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如果用文字和自然语言描述,即便花费很大的篇幅,也未必能在人们的脑海里建立起有关描述对象的清晰且准确的印象。用地图表示却简单明了,准确直观,它可以起到甚至优于文字和语言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千言万语不如一幅图”。 一、地图的基础知识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地图具有一定的数学法则,从而使其具有可量测性;使用了约定成俗的地图语言,使表示的事物产生了直观性;而经过制图综合,则使得地图上承载的信息具有一览性。 地图的种类很多,可以用不同的指标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包括普通地理图和地形图)和专题地图; 按照比例尺,可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图; 按照区域,可分为世界地图、大陆地图、自然区域地图;国家地图、省(市、区)地图、市图、县图;局部地图,如经济区地图; 按照可视化状况,可分为实地图和虚地图; 按照使用方式,可分为桌面用图、挂图、屏幕地图、野外用图; 按其感受方式,可分为视觉地图、触觉地图(盲文地图); 按其结构,可分为单幅地图、多幅图、系列图和地图集; 按其印色数量,可分为单色地图和彩色地图; 按照历史年代,可分为史前地图、古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 构成地图的要素一般分为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其中数学要素包括比例尺、坐标网格、控制点和指向标志;地理要素包括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其他要素;辅助要素包含工具性辅助要素、说明性辅助要素和补充性辅助要素;撇开地图表示的具体内容,任何地图不外乎都是由以上这些要素构成,但不同的地图对这些要素表示的程度和多寡不同。

认识地图的种类

认识地图的种类 (1)按其区域范围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 (2)按其专题学科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 (3)按其具体应用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4)按其使用形式分为:挂图、桌面图、地图集(册)等。 (5)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等。(6)按其印刷开本分为:16开、8开、4开,对开,全张、两全张、三全张、四全张,九全张。 (7)按地图分类:地图集,电子地图,三维地图,卫星地图,影像地图等。按照地图的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 普通地理图是以同等详细程度来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以及主要的社会经济要素等。它和地形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地图投影、分幅、比例尺和表示方法等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表示的内容比同比例尺地形图概括,几何精度较地形图低。地形图是指国家几种基本比例尺(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的全要素地图。它是按照统一的规范和符号系统测(或编)制的,全面而详尽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有较高的几何精度,能满足多方面用图的需要,是国家各项建设的基础资料,也是编制其它地图的原始资料。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分布,或强调表示这些现象的某一方面特征的地图。专题地图的主题多种多样,服务对象也很广泛。可进一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教案(专题一:我们生活的世界)

专题一: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考复习教案) (一):地球仪和地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划分,了解经线、纬线表示的方向,经纬网及其作用。 2、学会制作小型地球仪。 3、知道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了解地图的三要素,了解常用的地图类型及作用,学会使用常用的地图。 4、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教材内容: 1、知道地球仪、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a) 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2、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c)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的认识学生比较容易搞混,尤其是东西半球,东经西经的划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强调。 2、地图的比例尺和地图的方向也有难度,大小比例尺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来说明。 3、教学拓展——环球旅行,更好的认识地球仪。 4、绘制学校的平面图,也可以让学生绘制家里的平面图,以及自己家附近环境的平面图,强调地图的三要素。 教时安排:3课时 复习过程: 考点1、知道地球仪、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a)(2课时) 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把地球做成一个模型,然后我们就可以把“地球”尽收眼底,这个模型叫做地球仪。(发地球仪) 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整个地球表面的情况,可以知道自己处在地球上哪个位置,要认识地球仪,从认识经线和纬线开始。 1、经线和纬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称子午线。(南北两极,地轴,是否真的存在?)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 (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线,认识他们的形状,指出南北两极,赤道,00经线和1800经线;地球仪上识别:南、北极点;赤道;经线、纬线) 经纬线的特点:(长度特点、指示方向)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世界地图引起的发现》教学设计

《世界地图引起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地球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说说初读课文应该做什么? 1.标出自然段,画出认读的生字,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2.再读画出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自学情况 1.读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2.按自然段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1.分组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的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五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 五、师: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请你快速的读读第七自然段看看魏格纳是怎样进行推理的。出示幻灯,理解魏格纳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六、出示课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

七、魏格纳为什么能在一张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图中发现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八、留作业: 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 2.课下去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选作)

地理专题练习世界地图

地理专题练习——世界地图 一、单项选择题 瑞典“哥德堡”号帆船于2005年10月2日从哥德堡港起航,开始中国之旅。2006年8月29日“哥德堡”号帆船抵达目的地——上海。结合下图(图中时间分别为“哥德堡”号帆船到港时间和离港时间),回答1—2题。 1..顺暖流航行的航程是 A.L1段 B.L2段 C.L3 段 D.L4段 2.停靠期间,让船员们感觉气候温和宜人的两个地点是 A.开普顿和弗里曼特尔 B.累西腓和雅加达 C.上海和广州 D.加的斯和弗里曼特尔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我国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下图为神舟六号绕地球运行一圈的轨迹示意图,回答3—5题。 3.选择在该时段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主要原因是 ①出于国际政治、外交和军事需要②该日是黄道吉日,万事顺利③等待航天员将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④我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利于飞船发射和着陆⑤南半球正值春夏之交,气象状况和海洋状况利于远望号测控船对飞船进行测控⑥避开太阳黑子、耀斑爆发的高峰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④⑤⑥ 4.“远望号”四艘测控船定点在海上执行神舟六号的测控任务,当日观测到昼长最短的船员可能乘坐的测控船是

A.远望一号B.远望二号C.远望三号D.远望四号 5.根据“远望号”四艘测控船的海上位置判断,受暖流影响最显著的是 A.远望一号B.远望二号C.远望三号D.远望四号 2005年4月2日11时50分,“大洋一号”在青岛起航,依次航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环球科学考察。读图回答6—8题: 6.“大洋一号”起航时,纽约(西五区)时间是()A.4月1日22时50分B.4月3日1时50分 C.4月2日22时50分D.4月3日0时50分 7.“大洋一号”沿途经过的地区有()A.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B.巴拿马运河、莫桑比克海峡、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C.台湾海峡、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西印度群岛、马来群岛 8.“大洋一号”预计将于11月20日到达南非,此时在开普敦遇到的情形真实可信的是()A.可能遇到飓风B.天气干热 C.昼短夜长D.停泊在港口时,船上的五星红旗向东北方向飘扬 读下图回答9—10题。 9.图中反映的是哪一种物质的世界贸易状况()A.铁矿石B.石油C.粮食D.木材 10.该种物资从①地运往②地,在亚欧大陆部分主要采用哪种运输方式()A.管道B.水运C.铁路D.公路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11—13题。

课世界地图引发的思考教案教案

课世界地图引发的思考教 案教案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

8.世界地图引起的发现

8.世界地图引起的发现 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1:课文说的是谁的发现? 生2:他说现了什么?又是怎样发现的? 师:同学们,请打开课本,来读读课文吧。大家用读课文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课文后想一想,课文说的是什么要的故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卡片出示词语,生齐读。 静谧,资料,起源,召开,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 师:读得非常准确。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课文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但他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他面对地图好呆,他感到十分无聊,就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巴西的突出的地方,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他发现这两个地方不可思议地吻合,有了这个发现,魏格纳就去请教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柯彭教授劝他打消这个念头,可是魏

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坚定自己的信念,找出了许多资料,来证实自己的这个假想是有道理的,很快,他找到了一份资料,以这个资料为题,写出了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震动了地质界。 师:好的,谁能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简单地说一说呢? 生2: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在世界地图上,他发现了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能吻合在一起,于是,他便有了大陆漂移的猜想,魏格纳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推想。 师:像你这样说既简练,又完整,大陆漂移一个崭新的奇想,那课文的哪个自然段说了这个奇想呢? 生2:是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五自然段吧。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魏格纳的这个奇想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课文的一至五段。想一想这个问题。 生自读1-5段。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吧,魏格纳的这个奇想是怎要产生的呢? 生1: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但他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感到十分无聊,就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结果有了这个发现。 师:噢!这是个偶然的发现是吗?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

高三:高考世界地理必背知识 地图和季节知识专题(教学方案)

( 地理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高三:高考世界地理必背知识地图和季节知识专题(教学方Distinguish the location of things, learn geography, give you an outline, let you imagine, learn geography, you can know things and the world.

高三:高考世界地理必背知识地图和季节 知识专题(教学方案)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第四小学华玲【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谧、振、枉、浩、资、召、源”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导语: 同学们,这是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就是这样一张普普通通的地图,面对它,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却有了重大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2. 简介魏格纳 媒体出示: (1880 -1930 )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在书中,他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事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大陆漂移的观点和论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初读课文 1. 分小组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学习生字新词。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更正生字读音,感知课文内容。 (3)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媒体出示: 读生字 谧振枉浩资召源 读词语 性格豪放静谧舒适坐卧不安不可思议浩如烟海飞渡重洋枉费心机 (4)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说明:教师引导体会,他住院时,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结果 发现地图上一块块陆地的比较中,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很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请教教授,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做了很多考证工作。2.根据提示简要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媒体出示: ()年,()在病房的()上发现,()和 ()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讲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 ()的假说。 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查阅 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学后,可以 通过检查朗读和提出疑难问题的方式进行反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同学间相互解决,有的可以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8世界地图引发的发现

定边镇学区发展共同体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①速度快,用时少②快要,将要③锋利

3、他精神大振,仔细端详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 ①正②物体的一头③平拿着东西④仔细看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预习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梳理课文中人物,理解一些词语,读准词语,整体感知魏格纳的形象,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 【导学释疑】一一以导定学,顺学而导 导:(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策略、方法) 学习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静谧、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飞渡重洋’’等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3、了解有关地理知识。 (学习策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通 过自主、合作、朗读、感悟等学习方法,感知人物形象。并从中学习领悟作者表达的精妙。) 主问题: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他做了些什么?从魏格纳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以主问题统领全文,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了解魏格纳,而分步学习的方法导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把手和方法,让学生从外貌,语言,神态入手,在学习、体会的过程中悟得作者的表达方法.)学:认真看,仔细想,我自学,我快乐! 自主学习一一完成以上问题(不懂的问题特别标注) 研:轻轻说,仔细听,我研讨,我进步! 合作探究一一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有解决不了的疑问整合成问题提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和同学讨论交流,可以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并且让问题的解答更加多元化) 【展】【练】大胆说,勇敢辩,我展示,我自信! 集体交流一一反复读文,理解内容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主备人:孙秀娟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4、对比阅读主题丛书中P192《琴纳与牛痘》 教学重难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世界地图或地球仪。 二、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 四、整理总结 魏格纳能够成功靠的是什么? 五、评价体验 谈谈你从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启 发? 六、拓展延伸 魏格纳,我想对你说: 七、对比阅读 1、请认真阅读主题从书中P192《琴纳与牛痘》这篇文章。 2、琴纳是18世纪(英)国的医生。 3、琴纳通过对天花受害者的观察分析,首先发现了什么问题:(挤奶得过牛痘的女工不会得天花) 4、针对发现问题,琴纳提出了什么猜想?(得牛痘之后对天花就会免疫) 5、最后,琴纳通过(种牛痘待小孩感染之后再接种天花病毒)的方法证明了上述猜想,人类由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方法——(种牛痘) 6、这两篇课文有哪些异同? . .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一地球和地图(含11真题)

2012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地球和地图 考点解读 高频考点一了解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常识 [考试要求:了解] 一、地球仪 (一)主要特点 1.人们为了认识地球,仿照地球的形状,制作了一个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 2.经线和纬线。在地球表面,经线和纬线是无穷多的。地球表面任一点都有它自己的经线和纬线,也就是每一地点都是经线和纬线的交点。 项目经线纬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 垂直相交的半圆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 圆圈 形状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 成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每一条经线长度 都相等 就半球而言,每一条纬线长度都 不等;就全球而言,纬度相同的 线,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3.经度和纬度。地球上的0°经线(本初子午线)是人为假定的。以本初子午线为0°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东经的最大值为180°,西经的最大值为180°,东、西经l80°经线是同一根经线,因此不分东经或西经,而统称180。经线。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称为赤道。纬度由赤道向南、北度量,向北量值称为北纬度,向南量值称为南纬度。赤道是o。纬线,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北极点;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南极点。 项目经度纬度 度数起点线’本初子午线赤道(0°纬线) 度数划分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向南向北各分作90° 代号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 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 球 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0°~30°30°~60°60°~90° 五带的划分 热带温带寒带 0°~23.5°23.5°~66.5°66.5°~90° .(二)主要功能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我们不但可以了解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山脉与河流、国家和地区的分布状况,还可以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确定世界上任何地点的地理位置。 例如:(1)根据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的划分,中国大部分地区在中纬度。 (2)根据五带(热带处在南北纬23.5°之间、南北温带处在纬度23.5°与66.5°之间、南北寒带处在66.5°与90°之间)的划分,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3)根据半球位置来说,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4)根据经度相差l5°,时间即相差1小时计算,中国东西大约跨越60°,最东端和最西端时间大约相差4小时(跨5个时区)。 二、地图 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的重要信息载体,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是地图的“语言”。 (一)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除了指向标外,还可以根据经纬网来确定。如果地图上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通常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二)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除了线段式比例尺外,还有数字式比例尺,如1:5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地图的比例尺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不同,表示的区域范围大小也不同。 地图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实际空间越小图中的内容越详细 地图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实际空间越大图中的内容越粗略 (三)地图上所使用的全部地图符号及其文字说明叫图例,表示事物名称的文字和数字叫注记。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能帮助我们识别不同类型的信息。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所表示的地理名称。 (四)对某一社会现象空问位置的描述,离不开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方位就是方向,东、西、南、北为基本方位,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是中间方位。位置主要指经纬度位置。 根据不同的需要,要求会选择不同的表示地球上某一地点位置的词汇。在表示相对位置时,一般采用方位词,如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向;在表示绝对位置时,一般采用经纬度位置,如北京位于北纬40°、东经116°附近。 高频考点二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考试要求:应用] 在社会生活中,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社会信息,其中之一是地图和图表。由于地图和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