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研究的几点思考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理实一体化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己成为国际职教界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许多国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实施方针与措施。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我国台湾地区的“建教合作”模式等等,上述几个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虽然各有其产生背景与存在条件,但都有着共同的特征。世界产学合作教育协会秘书长彼得·杰·弗兰克斯对现存的各种理实一体化课程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做了几点概括很有代表性:(1)这是一种应用型学习;(2)这种应用型学习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完成;(3)制定一个合作教育计划,结合工作场所的学习,使之成为一种更为完整的教育;(4)通过合作教育计划,建立起大学与社会更为密切的联系;(5)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掌握了实际的生产技术或工作本领,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正在从量的扩大逐步转向质的提高,从20 世纪末开始,课程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问题。到目前为止,学科课程一直都是大多数职业教育机构的主流课程模式。尽管人们认为它可以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重视文化基础教育,逻辑性强,然而绝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这种模式忽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提供的职业学习机会与职业实践机会是间接的。现代企业和社会已经进入到以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除专业能力之外劳动者在关键能力(核心能力)和个性特征方面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因此,以培养这种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必须对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与探索。

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各种研究方法,具体包括:

(1)文献研究法。

在大量的文献收集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探索建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设计。

(2)比较研究法。

对国际的高等职业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吸收它们的经验,最终目的是提高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的现实操作性。

(3)调查研究法。

本人利用和企业交流的机会开展调研,通过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现状分析、总结,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开发进行具体的研究。

课题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见图: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在建筑施工基础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条件的限制。虽然各个院校仿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些实训场所,但是毕竟是模仿,距离真是环境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二,管理难度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案例

·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市开县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在职业教育的现行形式下,很多的学校都出现了上理论的老师不管实践,上实践的老师也是纯实践的现象。从而产生了或理论先于实践,或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理实严重脱节状况,让学生无所适从。这种状况已经远远跟不上需要。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前提下;在中职学生的培养“以需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下,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理实一体化”的道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身素质,而且培养出了一批既懂理论又能操作的老师,更增强了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取得了学生、老师、学校、企业四赢的效果。 一、模式名称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项目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文档Word · 模式有效的实现了“教、学、做、考”四位一体。 该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包含设定项目和教学目标——教师示性操作 和讲解——学生理论和实物联系形成正确的概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学生分组实际操作——教师考评及学习效果评价这五 个环节。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能力本位教学理论 能力本位教学是围绕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思想。它以全面分析职业活动中从业者的活动容、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供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思想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能力的培养,强调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是职业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特点的反应。结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我国职业教育实践,能力本位概念中所说的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操作、应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心得-郭亚琴

理实一体化教学建议 随着科技的创新,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被大力提倡推荐,各种新教法不断涌现,到底何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如何很好的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分享一些我个人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和建议,具体如下: 一体化,我个人觉得,可以是教学场所是理实多功能教室,可以是专业大纲里课程前后设计的一体化、可以是一门课程内部设计的一体化、可以是班级管理方面前后衔接的一体化、可以是学生从入校到出校的一体化设计。以网页前端布局与排版课程为例,我觉得一体化的体现大致可以如下: 这门课都是实训性很强的课程,边教边做是最好的方式,所以建议教学场所选在理实多功能教室,这样做一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参与感,二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三是学生实操遇到问题可以现场提问,老师现场解答,学习氛围更好。而现在很少有班级能配备这种条件,一般还是投影统一上课,机房再上机,这样会造成部分学习进度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到机房之后,课堂讲的东西已经给忘掉一部分了,导致作业不知道如何下手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上课大致能听懂,上机不会动手实操,如果辅导老师是任课老师还好,如果不是,情况会更差。

专业大纲里课程设计要有连贯性,尤其是涉及核心专业课时。这个目前存在问题不大,偶尔会出现教师资源紧张,排课不按照大纲顺序走的,但属个例,一般这种情况的,效果都很不好。所以建议具备教授核心课程的老师,一定要储备充分。 课程内部设计一体化。既然是实训性强的课程,每节课堂的导入都应该是以实际工作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和任务为切入点导入课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大致流程可以如下:任务提出——任务分解——知识点渗入——实操练习——测评——总结 班级管理前后衔接的一体化,这个我个人有个习惯,每接收一个班之前,我都会把这个班的目前已经上的课程安排看一遍,并了解分别是哪些老师上的,尤其是跟我课程衔接比较紧密的课程,我会去找相对应的老师了解班级学生情况(包括上课、上机、作业上交等),及对应课程的教授情况,而后会再找该班对应的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重点关注两类学生——进度差或思想有问题的学生、优秀的学生。通过这些了解,在上课之前基本掌握学生的大致情况,然后在根据第一次上课和上机作业的上交情况,制定下一步的课程进度和课堂案例,以大部分学生能接受的进度进行授课。授课过程中有问题及时与学生和班主任沟通。依次,后面授课的老师也建议按照这种方式,我们任课老师也把班级学生的学习方面的管理给贯通一体化。 学生入校到出校的一体化设计,即入校前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推荐对口专业,入校后专业课程选定有行业经验的老师按照大纲设计安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初稿)

"理实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和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新形势,如何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增强学生在职业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实一体化”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实施“以学为中心'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有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这一教学模式也得已在全国各个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源于德国“双元制”的一种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复合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要求将学科知识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培养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融合起来一体化进行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学,真正做到学做结合。结合我校专业综合改革实际和专业课程特点,学校将大力开展 "理实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指导思想 立足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转型发展与专业综合改革的实际,结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着“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应用能力强、创新意识浓、适应岗位快”的培养要求,在“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教学效果与职业岗位素质要求的无缝对接的原则,积极探讨并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培养出能够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实施原则 1、课程类型、内容适用性原则。依据专业性质、课程类别和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进行融合。 2、教学资源与实践条件相匹配的原则。要考虑现有校内外教学资源包括实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许艳妮 【摘要】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详细论述,阐明了一体化教学的定义、特征、实现的途径、意义,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指明了当前职业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教学设施 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相应地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业教育的宗旨明确了中职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为就业上岗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同时,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强,训练有素,技术过硬,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 目前中职学校中,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实习教师注重实际操作,再加上课程进度不一,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有三段式(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技能培训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为适应市场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

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

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 为适应市场需求,“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积极实践与探索中。会计专业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既懂理论又会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模式,以适应目前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进行了初步探讨。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将课堂搬到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验室,教师边操作边讲解,强调知识要点,学生及时实践,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一、会计专业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重要意义 (一)加快会计审计教学改革步伐,提升教学质量 一体化的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有效融合,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练习实践技能,在练习技能的同时深刻理解理论知识。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必然要求在校本教材开发、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场所设置等有所创新,这加快了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

步伐,使整个专业教学质量提升。 (二)全面促进校本教材开发,培养目标更明确 新的教学模式,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单纯的理论教学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这需要一大批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校本教材。 只有开发出适应每个学校自己教学需要的教材,才能满足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的培养目标。 (三)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会计专业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要在教科研上下更大的功夫,花更多的心思,这样做,有利于整个会计专业教学的发展。同时,学生主动参与会计实践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互动,课堂氛围更活跃。 二、传统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问题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探讨

OCCUPATION 2013 07 36 热点 F OCUS 生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设计的引导性问题均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完成任务。教师承担的角色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任务实施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导者,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学生因此学习兴趣大大增强,激发了求学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信息检索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为终身学习、促进职业能力发展和生涯发展奠定了基础。 2.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大幅提升 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习任务即是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每项任务划分为几个活动。通常将学生分成几个既能相互合作又有竞争的学习活动(工作)小组,而每个学习(工作)小组的组员,也会各有分工,在规定的学(工)时内共同完成这项学习(工作)任务。为确保工期和质量,每名小组成员既要努力完成自己分内工作,又要协作解决其他组员的问题。而且,每项活动后,在教师引导下,还要展开小组讨论,总结自己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小组长要对组员任务完成程度、小组合作能力进行评价。每项任务完成后,学生须撰写工作总结、成果展示方案,要能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还要针对信息检索、感知工作、参与状态、学习方法、工作过程、思维状态等指标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则对学生的知识策略、工作策略、管理策 略、过程状态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课业成果,还要对其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测评。通过如此多个学习(工作)任务的实施,不仅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变得熟练,强化了专业能力,而且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得到不断巩固,责任感、使命感逐渐形成,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社会能力得以培养。 3.职业精神明显体现,岗位适应能力、工作能力明显增强 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执行的是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的内容是工作,有实际任务、实在的工作目标,学习的环境贴近真实工作情境,学生按照企业员工岗位要求管理,强调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工学无缝对接,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能力。该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检查控制过程—总结评价反馈”的工作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思考、协作行动,不仅了解了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要求等企业实际工作的整体内涵,而且学会了如何工作、如何解决工作现场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端正了工作态度,树立了良好的职业精神,达到了缩短岗位适应期、提升工作能力的目标。企业考评专家认为,一体化课程理念与内容培养的学生多数有能力按照要求完成一些真实的工作任务,而且“会工作、会沟通、会合作”,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作者单位:盘锦市技工培训教学研究室)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探讨 文/姜 化 周沛丽 摘 要: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出高技能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双师型 适应学生 一、现代职业教育现状 现状一:现代的职业教育实质上还在沿用应试教育的一套学科体系,特点是很全面很系统,知识体系的得来都是靠逻辑关系推导出来的。人的能力包括自然观察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等等,应试教育最主要就是关注逻辑—数学智能和语言智能,而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通常就是在这些方面有不足才选择了职业教育,如果职业学校还是用这种方式来教的话,职业教育是没有效果和不成功的。 现状二:很多老师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不善于创新。比如会提出“我从来没这样做过啊”“为什么要改?以前这样教,学生就很适用”等等诸多问题,出现上课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底下玩手机、睡大觉的现象。 因此,现代的职业教育必须要走出一条新路来,必须要改革和创新,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现在的学生,不拘一格,培养出有技能服务社会的人才。 二、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双师型,教师要同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指导能力;内容一体化,上课的内容要实现理论内容和实训内容的统一;场地一体化,学习场地要有学习区、讨论区和操作区。 要充分进行改革,就要抓住教学环节的这几方面:学习内容和目标的设计、学习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和学习评价的设计。 三、教学内容及目标的设计 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要直接面向企业就业的。企业的需要,就决定了学校课堂的授课内容,所以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的确定都需要围绕企业。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是这样做的:首先要明确办学是为当地经

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报告

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形成研究报告 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校唐云 目录: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解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的形成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内容的形成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的形成 五、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六、设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必要作用 七、“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修12.1班的实践 八、“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九、“理实一体化”研究反馈 主题词: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解形成实践反馈 摘要:在汽修专业实际教学中,认真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从教学环境、课堂形式、教学环节等方面着手研究,形成事实上的“理实一体 化”教学,在12级汽修专业实际教学实践,进一步分析教师、设备在 “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因素,在 实际教学中努力解决这些影响因素,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正文: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解 为了有效提高中职学生动手能力,人们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概念。通过实际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总结,我们这样理解“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具备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实际环境中,着重于教学内容与环节上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生在必要的理论指导下,在动手过程中掌握汽修原理、结构、维修方法的教学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总结与解决遇到的教学与动手训练问题,而不仅是简单地将教室与实训室搬在一起的教学。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的形成 “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应包括:理论教学区、实训区, 理论教学区配置:传统书写教学设备与多媒体教学设备,并配置摄像与投影设备,便于教师回看与研讨教学过程,还可用于将实际操作用情况现场直播于大屏幕上,展示给更多的围观学生观看。 实训区配置:一年级下期与二年级上期配置汽修专业教学设备,二年级下期与三年级配置汽车维修美容设备。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的形成 (一)教学内容以汽车的结构或行业分类,以教师本人在汽车行业的实际经验,编写出项目式实际教学内容,其大项为: 1、电喷发动机原理、结构、典型故障分析与检修 2、汽车底盘各部分原理、结构、典型故障分析与检修

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和实施

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和实施 摘要:阐述了从教学载体的选择、理实一体的课程设计到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都融入了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通过学以致用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理实一体教学载体“三明治”教学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一、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产生 传统的职教方式注重的是专业理论的传授,虽然也有技能训练,但实际训练过程与企业工作过程相脱离,只能算是对专业的实践性认识,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学生不了解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境,无法理解所学的知识与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关系。其结果是学生毕业时不具备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不能完成所学专业的工作任务,学而不能致用。 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生产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做中学、学中做、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平台。汽车零部件加工课程正是以真实产品的加工过程为导向,将专业知识的学习融入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零件的加工为任务驱动,面向岗位职责和任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载体选择 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汽车零部件加工课程,在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训练其综合职业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需要选择一个适合本课程能力要求的教学载体,使课程以真实产品的制作过程为导向,以零件加工为任务驱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熟悉工作任务及内在联系并学习工作过程知识。我们通过调研并几经挑选,根据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选择了发动机模型的制作过程作为汽车零部件加工课程的教学载体。 发动机模型由14个零件组成,这14个零件的加工与组装,涵盖了车削、铣削、钻削、装配等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零件的加工内容非常全面,实现了普通加工的多种技能训练。其中直径最大的有80mm的底盘和飞轮、最小的有3mm的小拴;有直径4mm的细长轴,有厚度仅为3mm的盖盘;有通孔、平底孔、大孔、小孔、高精度孔,还有M2的螺纹孔;有同轴度要求高的活塞,还有分布均匀的平衡孔等等。这些零件加工、组装完成后,即是一个独立的产品,接通气源可以实现运转。因此学生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相关零件间的关系,如何保证彼此精度要求和位置要求。所以,以发动机模型为载体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完成一项典型的综合性任务。学生亲自动手加工零件、装配产品,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而去学习,又通过学习来解决问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一教学方法适合应用在职业学校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领域,本文拟从一堂ZD6转辙机拆装课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理实一体;职业教育;转辙机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为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接轨,使学生掌握转辙机的结构分析、拆装检修等技能,我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训练及过程考核,提高个人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分析 道岔的转换和锁闭是直接关系行车安全的关键,由转辙机转换和锁闭道岔,易于集中操纵,实现自动化。转辙机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转辙机的拆装和检修是我校城市轨道

交通信号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掌握ZD6转辙机的结构组成,能对照转辙机实物设备准确说出各部分名称和作用,熟练拆装ZD6转辙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安全规范操作意识。 2教学对象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好动但不乐于思考,对待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他们喜欢动手实践,渴望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展现欲望较强。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依据本次课的学习任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当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执行所有教学内容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坐中学”转变成“做中学”。 3教学方法 3.1 角色扮演式教学 我校信号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主要面向地铁或铁路 领域信号工岗位,为了使学生直接体会未来职业角色中所面临的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的相对真实的情境和要求,提前获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所需的相应的经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一名地铁信号工,从岗位角色的角度出发,去探究转辙机的构成,去体验拆装转辙机的过程。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岗位紧密联系,与职业行为有机结合,培养学

“理实一体”模式下手工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理实一体”模式下手工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职业杂 志论文 “理实一体”模式下手工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文/陈献春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重点阐述了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具体介绍了学前教育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应把握好的关键环节,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手工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手工理实一体化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经过了十余年曲折的发展,进入了稳步发展和提高的阶段。自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来,更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胜任幼儿教育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实用型人才作为目标。目前职业技术变化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职业教育训练的发展速度,学前教育专业如若不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就会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转化专业知识技能、无法胜任学前教育第一线工作、还需再次回炉学习。学生不能适应幼儿园工作,究其原因,就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思维、理念和方式仍未脱离传统教学的影响。 传统的职业教育或重知识的传授、或重技能的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油水分离,没有有效融合。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难以达到适应幼教岗位应用能力的预期目标,因而,迫切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社会满意度。而进行教改的核心问题,就是能否有效地实施一体化教学。那么,

怎样将手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切实培养适应职业实践要求的创新型合格幼教人才?笔者从“理实结合”模式下对手工课教学进行一体化改革,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实践。 一、“理实一体化”模式下观念的转变 教学从“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的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教室、实训工场”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化、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因而,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手工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手工技能也是幼儿教师岗位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手工教师需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理解手工的相关知识又达成“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贴近岗位,贴近专业,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传统的手工教学只是让学生“跟着老师做”,以技能训练为主,偏重于实践,或只是让学生学习手工的表现形式及基本技法,很少与实际的岗位应用相结合,理论教学和集中实训分别进行,这就出现了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脱节现象。具体地说,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互不干涉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促进手工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方式。 二、设计“理实一体化”融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落脚点” 为充分发挥理论知识教学指导实践操作的作用,必须设计理实结合的教学目标。手工专业课程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眼光,同时要训练学生动脑、动手

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四月五日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一、课程体系建构 (一)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通过对行业和本区域典型电子企业的调研,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岗位任职要求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职业能力,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一一对应、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调研典型企业,确定工作岗位群: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济南高新区等区域内企业的调查分析,电子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电子产品装配、电子工艺操作、电子生产管理等为主的电子产品制造岗位群,以生产质检、产品维修为主的产品检测维护岗位群和以小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与售后服务为主的产品开发与客户服务岗位群。 课程体系的建构:结合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学交替、产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具体、可操作的项目化课程,构建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计 (一)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能力为本,工学结合,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本课程的设计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兼顾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中的每个项目均由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项目内容的选择以实际应用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应用电子专业的发展需要,参照电子产品装接工、维修电工、微控制器设计工程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成七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典型设备为载体,通过具体案例,让学员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参照电子产品装接工、PCB设计与制作员、电子产品在线生产工艺员和电子设计工程师等的职业资格标准,我们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为载体,设计整个课程。 “理实结合”贯穿专业专项能力形成全过程。通过真实的项目来进行实践教学,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思路如下: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调研PCB设计/制作、电子产品系统助理设计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遵循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等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合《电子CAD实训》、《PCB设计与制作》、《电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内容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体化”教学试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中职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的框架。注重技能训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技能培养 自 17 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 课堂授课一直是各国各类学校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传统教学模式固有的育人目标克隆式、教学过程机械式、教学方法灌输式的弊端已越来越不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改革。这种缺乏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索的教学模式, 其结果一方面使学生产生厌学, 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 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言。这个问题不解决, 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就是一句空话。 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其自身特点, 教学模式不仅仅存在上述种种弊端, 而且还存在着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互不相干、互相割裂、自成体系等矛盾。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二者截然分开, 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技能, 不能学以致用。在理论教学时, 教师最多用简单的挂图、实物对学生进行讲解, 缺乏直观的操作展示, 所以学生往往对所讲的内容缺乏感性认识, 学起来枯燥无味, 因而教学效果差。在进行集中技能训练时, 一方面由于时间上滞后, 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忘记较多, 另一方面由于课时和师资的限制, 实习教师又不能讲得太多, 因此学生往往没有掌握技能操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 最终致使技能训练效果差。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与一定培养目标相联系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从教学实践来看, 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杜威“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世界近代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基于网页设计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dreamweaver网页制作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此课程中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dreamweaver网页制作;理实一体化;高职;教学方法 近年来,各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纷纷开设了与网页制作相关的课程,“dreamweaver网页制作”就是网页制作教学体系中必修基础课程之一。“dreamweaver 网页制作”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且实践性极强的实用型课程。因此要求教师在传授网页制作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它表现为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以及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dreamweaver 网页制作这门课程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知识点多而碎,易学易忘。即使在课堂上老师把知识点讲得很细,学生当时感觉也学会了,但由于惰性或者没有既定目标,随着知识体系的扩大,如同猴子掰玉米一样边学边扔,等到期末检验学习效果时,就出现操作生涩艰难甚至不会操作的情况,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解决此类问题,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网页设计课程在理

实一体化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去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初,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特色、有代表性的网站让学生自己去欣赏,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引发探索欲望,进而产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从“网站是如何建立的”、“网页是如何设计的”等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就可以以“完成一个网站的完整建设”为课题布置本门课程的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应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化整为零,根据知识点要求将任务细化成几个大任务。然后再将这些大任务再一步细化成一些小任务,即网页的各个分部分。二是由易到难,网站的完整建设要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小任务做起,要紧密围绕大任务一个个地完成,不能贪多图快,操之过急。三是兴趣引导,教师设计的任务最好能够把网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引导他们自觉积极地完成任务。 其次,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 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是教学场地的一体化。在一体化教室中,把前后的知识点连贯起来加以练习, 并给学生安排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要求学生分阶段逐步完成网站设计。教师在第二次课上给学生布置操作任务时要求学生自选主题,独立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发布的、规模在十五个页面左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职业教育常用教学方法简介——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基础和身心发展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并非适用所有的课程,根据其特性有三类课程可以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 理论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不进行实验不易理解的课程,如控制技术类课程;技术性强,不进行训练难以掌握的课程,如烹饪、数控编程加工、测量技术类课程;研究性强,不深入现场无法讲授的课程。 其特点: 1.理实一体化实训环境——企业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此种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这就要求作为课堂的实习车间(实验室)要有足够的工位,必须的教学环境,如黑板甚至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又要具有不同的设备和环境。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试验室或实训车间,从设备上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保障,基本满足一人一岗的要求。 2.理实一体化课程设置——模块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职业学校的课程是学校围绕培养目标所设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的综合。“模块”一词是外来词,其英文为Module,一是指标准尺寸的建筑部件,家具部件;二是指计算机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反思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的反思 电子通信教学部雷可培 做中学,学中做,做学合一,专业课程课堂真实体现工作岗位环境,让学生在岗位(模拟)工作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即所谓: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 近一年的通信行业企业调研,通信行业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指出:《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与技术》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石,不懂通信工程技术,不会通信工程设备硬件,不熟悉有线网络组网技能,则网络与通信的各类编程软件以及通信技术的应用,均是空中楼阁,恰如无根之苗,无根之水。 多年来,尽管《综合布线工程与技术》实训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在《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与技术》课程教学中一直总感慨于以下几点:1、理论内容与现实需要(学生接受力)脱节(深、抽象、错漏、过于简单,技术论理不到位,学不致用)。2、实训内容与企业真实岗位工作过程有较大差异,学校现有实训室硬件设备与教材规划内容之间脱节(不能体现真实岗位工作环境)。3、教学内容无法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学生老师仍然被迫于学科化教学活动之中,教学过程----背离认知客观规律,学生毕业只能凭据低端肤浅的技能应聘岗位。4、学生重感性认知,讨厌理性认知,教学中却很少着眼于诱导学生从感知向理知转化,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低端工种向高端工种转化潜力)。5、专业能力及课程内容模式呆板,专业技术不能与时俱进,与现实科学技术的飞快进步不相适应。 11/12第一学期,在10级5、6、17等通信专业教学班综合布线工程与技术教学中,针对网络设计、铜缆和光缆接续、电信间设备设计安装等专业技术内容,尝试模拟工作过程和岗位环境,按照“网络设计---施工队组织----工作任务布置---施工---测试---评价”模式,在校内实训室课堂上组织并实施了理实一体教学,突出了“做中学,学中做,做学合一”理念,真实地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全心投入,教学效益十分明显,10级有8名学生全部通过了工信部在全国组织的20届“综合布线管理员”(中级)上岗证考试,在通信行

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与实践

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4-11-21T15:54:29.230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4月上旬供稿作者:赵红霞 [导读] 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及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不能真正地将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点转化为课程教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Compil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aterial with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赵红霞ZHAO Hong-xia(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132013)(Jil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Jilin 132013,China) 摘要院面对职业技术素质培养的靶向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现有高职教材从教材内容到教材表现形式已经不能很好地跟上教学改革需要,教材的教学载体作用已经不能很好地发挥。因此,编写高职特色教材,使教材围绕职业技术技能、技巧训练,符合高职教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理实一体化的教材编写过程,重点谈了理实一体的教材编写思路及实践过程,以供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时研究和探讨。 Abstract: Facing to the targeting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quality trai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teaching mode, existing vocational teaching materials has been unable to keep up with the need of teaching reform from contents to theteaching form, and the role of teaching carrier of teaching material has been unable to play. Therefore, write the specialty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aterials and practical conditions in the existing theory based on occupation, technical skills, skillstraining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integrate the compilation idea andpractice process for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f compil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关键词院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思路;实践应用;注意事项Key words: teaching material with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compilation idea;practice application;precautions 中图分类号院G423.3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0-0281-020 引言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要突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学科框架,使教材与职业工作过程密切联系、使教材既弘扬传统教材优势,又突破学科特征;使教材既注重够用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新编教材既能方便教师教学,又能成为学生自修提高的好教材,以突出高职培养特色,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1 高职教材大多存在的问题淤传统教材特色不明显,大多还是受学科体系的羁绊。存在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不足的问题。 于教材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发展形势。 盂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及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不能真正地将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点转化为课程教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榆教材呈现形式单一,一门课程一本教材,有实验的课程也不外乎一本教材加上一本实验讲义。很少包括工艺流程、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安全须知、工学结合指导等内容,因而,大多数都适用于课堂理论教学,不能应用到现场进行指导操作。 2 理实一体的教材编写思路2.1 符合高职学生特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改革阶段,高职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有其鲜明特色,这就要求高职教材也应当独具特点,不能照搬普通高校教材,更不能借用中职教材。 2.2 符合高职职业需要高职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些人不是去搞科研,也不是只会简单操作,而是既能直接从事生产又能解决设备及工艺当中技术问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人才,因此,借鉴国内外课程及教材建设经验,围绕服务地方产业,基于校企合作育人,提高高等职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2.3 符合教学模式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材形式分为三部分:一是纸质教材,教材以教学情境和子情境为框架体现授课内容。二是活页教材,如任务书、工具单、评价表等。三是软件教材,如网络资源、仿真软件、虚拟车间等立体化的教学文件。即“固定版本的纸质教材、灵活多样的活页教材及资源丰富的软件教材”的“三合一”形式。 该系统化的教材能够适应“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3 理实一体的教材编写实践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化工设备维修专业的教师们依据学院专业建设方案,选取了重点建设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了理实一体化的教材编写研究和实践。 淤深入化工厂对化工设备的职业岗位开展调查,摸清了生产一线的岗位群分布情况,提炼出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 于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出每一岗位所需要的素质、能力及知识结构。 盂确定参加教材建设的企业专家,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纸质教材的编写思路、网络素材的搜集步骤、资料库的管理等问题。榆拟出了纸质教材的编写大纲,确定了网络资源中心的框架结构和资料库的设置地点。 虞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将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范、安全须知等内容融入课程,编写了《化工机械安装施工》、《化工生产装置维修》、《化工机械设备拆卸、检测与装配》等系列纸质教材,纸质教材中有任务对象、完成任务需要使用的工具、完成任务的指导方法、完成任务的组织形式、完成任务的要求指标、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时对师资的要求、任务的实施地点等内容,完成了理实一体化的教材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新教材具有高职化工教育特色明显,解决了以往传统学科体系教材内容偏多、理论偏深、职业实践性内容不足的问题。新开发的教材内容基于职业工作过程,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将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点转化为课程教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把高职教育实施双证书教育融到了课程教学之中。 4 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需要注意的事项4.1 把握高职教材建设的原则和方向教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统筹规划。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在开始这项工作之时,我们组织教师学习高职教育理论和国家有关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围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展开讨论。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明确高职培养目标和教育特色,从而正确把握高职教材建设的原则和方向。 4.2 注重参编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要想编写好理实一体化教材,需要一大批双师素质的教师参加。教师在编写教材前,就要既能适用于校内教学,又具有企业的现场经验和操作技能。从编写教材的人员队伍上要求编写者直接接触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了解最新的生产技术应用、管理理念和操作规范。从教材内容上要求纳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将行业、企业、职业的要素与知识技能和双证书制度融入教材。 本学院先后派编写教材的教师到德国和香港参加教材开发的培训,请来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研讨编写思路,企业专家要负责编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