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_朱光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_朱光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_朱光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9872074,40272094)资助。

朱 光,男,1959年3月生,博士,教授,构造地质学专业。

2002-03-25收稿,2002-05-14改回。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

板块运动的响应3

朱 光 王道轩 刘国生 牛漫兰 宋传中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摘 要 首次从郯庐断裂带走滑糜棱岩中获得了白云母127162±0119Ma 的40Ar 239Ar 年龄,其与糜棱岩的全岩40Ar 239Ar 年龄相吻合。这些年代学研究成果以及同走滑期岩浆活动,表明郯庐断裂带于早白垩世发生了大规模的左行平移。这一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事件是伊泽纳崎板块突然发生高速、斜向俯冲的结果。晚白垩世2早第三纪郯庐断裂带转变成巨型的伸展构造,普遍控制发育了断陷盆地。太平洋板块的高角度正向俯冲使中国东部出现软流圈上涌、岩石圈拆沉,从而造成了郯庐断裂带与整个中国东部卷入了强烈的伸展活动。晚第三纪初期起动的挤压活动,使郯庐断裂带上的断陷盆地同步抬升和闭合;断裂带的逆冲活动则断续延至今日,成为中国东部最大的近代地震活动带。郯庐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的挤压活动是西太平洋弧后扩张的响应,而印度板块碰撞的构造挤出起着辅助作用。

关键词 同位素年龄 构造演化 伊泽纳崎板块 太平洋板块 郯庐断裂带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3-5020(2004)01-0036-14

1 引 言

中国东部的巨型郯庐断裂带,中生代以来经历过长期、复杂的演化。关于其演化规律,目前仍然存在着较大的认识分歧。徐嘉炜(1984)曾总结该断裂带经历过印支期的平移、晚白垩世2早第三纪的伸展及晚第三纪以来的挤压,后来又将大平移的时间修正为晚侏罗2早白垩世(Xu and Zhu ,1994)。万天丰等(1996)主张郯庐断裂带在三叠纪发生了左行平移,在白垩纪和晚第三纪分别发生了两次伸展,而在侏罗纪、早第三纪和第四纪以来经历过3次挤压。王小凤等(2001)认为该断裂带在中三叠世2侏罗纪发生了左行平移,白垩纪2早第三纪处于伸展活动,而晚第三纪以来为右行平移或挤压。许志琴(1984)认为该断裂带伸展活动经历了晚侏罗2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以来2个演化阶段。李家灵等(1984)则认为该断裂带中生代晚期发生的伸展活动一直持续到第四纪。

郯庐断裂带的整体演化及其相关地质过程,必然是区域板块运动的响应。对该断裂带演化规律的正确认识,并与区域板块动力学进行对比,既可了解断裂带演变的动力学成因,也可揭示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地球动力学的演变规律及其构造响应。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对郯庐断裂带的大量综合研究,总结断裂带在华北、扬子板块碰撞之后所发生的演化规 

2004年1月地 质 科 学CHI NESE JOURNA L OF GE O LOGY 39(1):36—49

律,并探讨各期演化的区域动力学背景与机制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2 断裂带的演化

郯庐断裂带南起长江北岸湖北广济,经安徽庐江、江苏宿迁、山东郯城和渤海,过沈阳后分为西支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和东支的密山—抚顺断裂带,总体呈缓S 状北北东向延伸(图1),中国境内长达2400km 。断裂带南部(皖、苏和鲁南)将大别造山带与苏鲁造山带左行错开达550km ,其间牵引残留的北北东向造山带部分为张八岭隆起,并构成了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边界。断裂带山东段(即沂沭断裂带)醒目的断裂特征为四条北北东向的大型伸展断裂,控制出现了“两堑一垒”的格局。渤海地区的郯庐断裂带被莱州湾—渤中—辽东湾盆地所覆盖。依兰—伊通断裂带在松辽盆地东部切过张广才岭地块后进入三江盆地。密山—抚顺断裂带(也称敦密断裂带)构成了兴凯地块与张广才岭地块、佳木斯地块和那丹哈达岭地块之间的边界。由于郯庐断裂带的多期演化,目前断裂带内走滑、伸展和逆冲构造交互出现。

211 早白垩世的左行平移活动

关于该断裂带的平移构造前人已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和总结(Xu et al.,1987;Xu ,1993;Wan ,1996;王小凤等,2001)。总体上,在断裂带内的走滑构造表现为北东—北北东向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和脆性的左行平移断裂。韧性剪切带出现在高级变质岩中,产状陡立,其中普遍出现近水平的拉伸线理。在大别造山带东缘、张八岭隆起带上及沂沭断裂带内,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广泛出现,其中的糜棱岩、超糜棱岩多属于低绿片岩相糜棱岩。而脆性的左行平移断裂主要出现在中生代岩浆岩中(详见后)。

郯庐断裂带在华北、华南板块陆—陆碰撞中是否就开始出现及其型式,目前还存着很大的争论(如Y in and Nie ,1993;万天丰等,1996;Zhu and Xu 1997;王小凤等,2001)。然而,郯庐断裂带的左行平移构造在苏鲁造山带以北继续存在,至少造成了华北板块北界100km 左右的左行平移(图1),表明这些造山带以外的平移构造显然与板块的碰撞无关,应属于碰撞之后的陆内平移断裂,也即郯庐断裂带在华北、扬子板块碰撞后确有大规模左行平移发生。笔者近年来对断裂带安徽段糜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走滑期岩浆活动的研究,证实了其早白垩世发生过大规模的左行平移。

(1)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郯庐断裂带平移运动形成了大规模的韧性剪切带。选取其中的糜棱岩进行同位素年代学测年是确定平移时间最直接的方法。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中,大量出露了糜棱岩、超糜棱岩和千糜岩等。其中糜棱面理走向NE —NNE ,矿物拉伸线理近水平。露头上各种小构造(如C 2S 组构、剪切弯曲、碎斑的拖尾等)皆指示为左行平移成因。根据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糜棱岩皆属于低温糜棱岩,同变形期的低绿片岩相变质矿物普遍出现,前期的角闪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广泛为绿泥石所交代。

笔者曾报道了张八岭隆起段与大别山东缘郯庐断裂带内6个糜棱岩类全岩的40Ar 239Ar 测年结果(朱光等,2001a )。最近又分别获得了张八岭隆起南段超糜棱岩全岩(N o.422)和大别山东缘糜棱岩中白云母(样品G CH 21,桐城挂车胡老屋)40Ar 239Ar 年龄(图1、图

731期朱 光等: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图1 郯庐断裂带构造简图(附图2和图3位置)

N o.422和G CH 21为表1中样品的采样位置,A ~H 为图3中的剖面位置

Fig.1 A tectonic sketch map showing the T an 2Lu fault z one and localities of Fig.2and Fig.3

2,表1),其中白云母40Ar 239Ar 年龄是郯庐断裂带上首次获得的糜棱岩中单矿物数据。这些测试都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采用的实验方法与相关参数详见胡世玲等(1993)。张八岭隆起段新获得的超糜棱岩全岩40Ar 239Ar 坪年龄为118175±0145Ma (样品N o.422,采自安徽肥东烟头山东麓),与该段曾获得的千糜岩全岩(120196±0166)Ma 和糜棱岩全岩40Ar 239Ar 坪年龄(120148±0175)Ma 在误差范围内基本吻合,皆属早白垩世。这3个数据可以相互验证,指示分析结果是可靠的。笔者解释它们反映了该段郯

83地 质 科 学2004年

图2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超糜棱岩全岩及糜棱岩中白云母40Ar 239Ar 年龄谱

Fig.2 40Ar 239Ar age spectra of ultra 2mylonite whole 2rock and muscovite from mylonite of the T an 2Lu fault z one

庐断裂带走滑变形的冷却年龄。

大别山东缘原先获得的4个糜棱岩、超糜棱岩全岩40Ar 239Ar 坪年龄分别为124167±0174Ma 、128135±0164Ma 、130161±0188Ma 和132150±0153Ma (朱光等,2001a ,详见该文献的图1和图2),也皆属早白垩世。新获得的糜棱岩中白云母(G CH 21)年龄为127162±0119Ma (图2),与它们基本上吻合。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来自同一采场的白云母(G CH 21)、超糜棱岩全岩(样品N o.8212)和糜棱岩全岩(样品N o.82322)分别给出了误差范围内相互吻合的3个40Ar 239Ar 坪年龄:127162±0119Ma 、128135±0164Ma 和130161±0188Ma ,完全验证了所分析数据是可靠的,反映糜棱岩化期间K 2Ar 同位素体系达到了重新平衡,并且没有受到后期热事件的挠动。笔者认为128Ma 的白云母40Ar 239Ar 坪年龄应最真实地记录了该段走滑变形的冷却年龄。郯庐断裂带大别山段与张八岭隆起段冷却年龄相差8Ma 左右,可能是由于前者走滑期间或期后较快抬升的反映。

上述一系列的40Ar 239Ar 测年结果表明,在郯庐断裂带南段这些大规模低温走滑糜棱岩是早白垩世初形成的。由此证明了郯庐断裂带在早白垩世发生了大规模的左行走滑运动。

(2)岩浆活动证据

大型走滑断层的活动往往伴随有岩浆活动,这些岩浆活动又是确定走滑活动时间的重要证据。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控制形成了大规模的青山组火山岩,其K 2Ar 全岩年龄为10017~125Ma (苏尚国等,1999),Rb 2Sr 年龄为11114~11916Ma (邱检生等,1996),皆指示为早白垩世。该带内火山岩与带外鲁东、鲁西同期中2酸性的钙碱性火山岩相比,碱性显著增高,主要属于富碱、富钾的橄榄安粗岩系(牛漫兰等,2002),具有大型断裂控制下的岩浆活动特点。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北段西缘,有规律地出现了3个NNE 向排列的长条状花岗岩体,自北向南依次为管店、瓦屋刘和瓦屋薛岩体(见牛漫兰等,2002,图1)。它们的排列现象明显指示为受断裂带控制侵位的岩体。牛漫兰等(2002)从瓦屋刘和瓦屋薛岩体中分别获得了黑云母40Ar 239Ar 坪年龄为127187±0146Ma 和120±015Ma 。李学明等(1985)从管店岩体中获得了锆石U 2Pb 年龄为128±1Ma 。另外,牛漫兰等(2002)还从该带西缘肥东龙山毛坦厂组安山玄武质熔岩中获得了11912±213Ma 的K 2Ar 全岩年龄。

931期朱 光等: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表1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超糜棱岩全岩及糜棱岩中白云母40Ar239Ar分析数据

T able1 40Ar239Ar analytical data of ultra2mylonite whole2rock and muscovite from mylonite of the T an2Lu fault z one

加热阶段加热温

度/℃

(40Ar/39Ar)m(36Ar/39Ar)m(37Ar/39Ar)m(38Ar/39Ar)m

39Ar

K

/10-12m ol

(38Ar/39Ar)

(±1σ)

39Ar

K

/%

视年龄/Ma

(t±1σ)

No.422超糜棱岩全岩,样品重量W=0.1138g,照射参数J=0.00984,λ=5.543×10-10/a,坪年龄t p=118.75±0.45Ma(2~6阶段) 142022.4090.04210.89070.1481 1.92410.05±0.01 3.82147.52±2.23 254014.6740.0224 1.29860.1278 3.9178.145±0.007.79120.38±1.72 367012.1160.01410.79370.07087.5598.005±0.0015.0118.37±1.47 47709.63020.00580.55720.065113.177.940±0.0026.2117.45±1.44 587011.8630.0133 1.09800.1190 6.0968.016±0.0012.1118.54±1.66 696013.2590.0178 1.18410.0963 4.1618.088±0.008.27119.57±1.57 7106015.2970.0208 1.01760.0928 3.8949.299±0.007.74135.81±1.76 8118018.7580.0294 1.02680.0934 3.54710.16±0.007.05149.06±1.93 9130021.9420.0374 1.11360.0992 3.22211.00±0.00 6.41160.83±2.10 10150026.2760.0502 1.21790.0979 2.77011.58±0.00 5.51168.89±2.20

G CH21糜棱岩中白云母,样品重量W=0.238g,照射参数J=0.008471,λ=5.543×10-10/a,t p=127.62±0.19Ma(3~9阶段)

140014.3440.02070.77840.1584 4.2438.280±0.010.94141.32±2.21 25009.03580.01650.53770.09368.418 4.192±0.00 1.8472.92±0.96 36008.70370.00410.13670.036125.057.460±0.00 5.58127.81±1.50 47008.27900.00250.06740.015849.877.502±0.0011.1128.49±1.49 57808.44320.00320.08070.022643.967.457±0.009.80127.76±1.48 68607.92120.00150.03900.0130147.37.430±0.0032.8127.31±1.48 79408.11380.00210.06940.018865.187.461±0.0014.5127.82±1.48 810508.49460.00340.08500.022043.147.443±0.009.62127.53±1.48 911509.31030.00640.12960.031826.907.390±0.00 6.00126.64±1.48 10130010.8080.00850.14380.041422.968.265±0.00 5.12141.08±1.66 11145012.1390.01130.28760.076111.278.809±0.00 2.51149.97±1.86这一系列数据都指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岩浆活动也发生在早白垩世。

近年来笔者的野外调查表明,无论是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或张八岭隆起段,还是大别山东缘,早白垩世的火山岩、侵入岩都受到一系列NNE向脆性左行平移断裂的切割。断裂带山东段青山组火山岩中出现了许多NE—NNE向左行平移断层。张八岭隆起段的瓦屋刘岩体受到一系列北北东向脆性、脆2韧性左行平移断裂切割,其中局部出现了蚀变岩型金矿。张八岭隆起西缘的早白垩世安山玄武质熔岩(肥东龙山),露头上是宽达1km的北北东向左行平移断裂带,主断面产状为300°∠80°。野外观察发现,该断裂破碎带广泛受到火山热液交代,表现为大量铁碧玉沿裂隙的充填及蚀变形成了孔雀石与绿帘石。这04地 质 科 学2004年

指示左行平移断裂活动与早白垩世火山喷发是同期的。大别山东缘庐江一带的早白垩世火山岩及正长岩脉,野外也常见NE 向左行平移断裂的切割,部分断裂中还形成了火山热液型萤石矿。这些岩浆岩中构造现象反映,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为同走滑期岩浆活动,反过来也佐证了断裂带在早白垩世发生了大规模的左行平移。牛漫兰等(2002)对这些早白垩世岩浆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反映它们既有壳源的信息,又有幔源的信息,可能是断裂深切影响下,壳幔过渡带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也指示走滑期的郯庐断裂带可能已切入了壳幔边界。

212 晚白垩世2早第三纪的伸展活动

晚白垩世2早第三纪期间,郯庐断裂带转变成巨型的伸展构造,控制发育了一系列陆相断陷盆地。自南向北断裂带上依次出现了大别山东侧的潜山盆地(K 22E 1沉积)、张八岭隆起西侧的合肥盆地(K 22E )、皖北嘉山盆地(K 2)、鲁南郯城盆地(K 2)、沂沭断裂带上的

“两堑一垒”构造即马站—苏村地堑(K 2)、

汞丹山地垒和安丘—莒县地堑(K 2)、渤海湾盆地(E ,包括莱州湾—潍北盆地、渤中盆地和下辽河—辽东湾盆地)、依兰—伊通地堑(E 223)及密山—抚顺断裂带上的抚顺盆地(E )、梅河盆地(E )和虎林—鸡西盆地(E )等(朱光等,2001b ,图1)。在地表露头上,控制盆地形成的盆缘正断层都呈现为脆性断层,并可见其切割早期的韧性走滑构造(如大别山东缘、张八岭隆起西缘及沂沭断裂带内)。朱光等(2001b )曾据其上断陷盆地内充填物的时限,指出安徽段的断陷活动主要发生于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山东段(潍坊以南)发生于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维持陆地状况),而渤海湾及其以北发生于早第三纪。这一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总体显现郯庐断裂带断陷活动具有南早北晚、由南向北迁移的规律。

213 晚第三纪以来的挤压活动

郯庐断裂带上的伸展盆地,在下第三系沉积之后皆结束了断陷活动。断裂带上这一系列断陷盆地的同步消亡事件绝非偶然现象,而是起因于区域上近东西向挤压动力的出现和郯庐断裂带的相应逆冲活动的开始。

郯庐断裂带的逆冲构造,主要表现为前述盆缘正断层的正反转,旁侧也有同期的北东—北北东向逆冲断层形成,并且具有多次逆冲活动的现象。依兰—伊通断裂带内,既出现了切过早更新世玄武岩的逆断层(如小河屯—亮甲断裂),也有切割下更新统砂砾层的清真寺断层;地震勘探还揭示断裂带的逆冲造成了第三系沉积的明显褶皱(图3A ;刘茂强等,1993)。渤海湾盆地的详细地震勘探(图3B 和3C ,陈义贤,1985;陈全茂等,1998),清楚地反映郯庐断裂带逆冲活动发生在渐新统沉积之后,应起始于中新世。其中早第三纪的断陷盆地在消亡后,又为晚第三纪—第四纪坳陷式披盖式沉积所覆盖,并且上第三系与下第三系之间为一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沂沭断裂带逆冲活动在4条主干伸展断裂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断层泥带,并在郯城马陵山地区可见主断裂切过全新统沉积(图3D )。皖北泗县赤山段的郯庐断裂,逆冲断层切割中更新统沉积(图3E )。笔者近年来在合肥盆地东缘的野外观察发现,整个盆缘的郯庐断裂都发生了以向东为主的逆冲活动,出现了大规模的挤压破碎带(如图3F )、盆缘地层掀斜与剥蚀等现象。大别山东缘的郯庐断裂带

141期朱 光等: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图3 郯庐断裂带逆冲断层剖面图

A.依兰—伊通盆地搜登站地区的西缘边界断裂(据刘茂强等,1993);

B.下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冷家堡逆断层(据陈义贤,1985);

C.下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逆断层(据陈全茂等,1998);

D.郯庐断裂带皖北赤山段剖面(据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7);

E.郯庐断裂带郯城马陵山剖面(据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7);

F.安徽肥东山王十八拱水库合肥盆地 东缘郯庐断裂带剖面;

G.安徽桐城柏庄潜山盆地西缘郯庐断裂带剖面;

H.安徽太湖小池郯庐断裂带剖面

Fig.3 Cross sections of thrusts along the T an 2Lu fault z one

上,既可见潜山盆地边缘断层的逆冲反转(图3G ),也出现了切割中更新统沉积的较新逆冲活动(图3H )。起始于中新世使盆地消亡的郯庐断裂带逆冲活动,一直断续至今,近代造成了一系列的地震活动(如山东郯城1668年815级大地震及渤海地区多次强震),使其成为中国东部最大的地震活动带。因而,晚第三纪以来,郯庐断裂带反转成逆冲构造带,

24地 质 科 学2004年

呈现为多期次的挤压活动,局部兼有右行平移。

现代震源机制解和地应力测量显示(图4,应力资料据李开善,1987;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区划图编委会,1991),郯庐断裂带附近现代挤压应力σ1以NWW —

SEE 向为主,总体上与断裂带的走向垂直。近年来的G PS 资料揭示(Shen et al.,2000),郯庐断裂带附近的现代地壳运动方向呈向SEE 为主,也垂直于断裂带走向。这些都表明郯庐断裂带目前仍处于挤压应力中,从而会表现出逆冲活动。

郯庐断裂带新生代时还是中国东部最大的玄武岩喷发带(图4)。其玄武岩喷发起始于早第三纪,其时断陷活动处于最强时期。但是,断裂带内最强的玄武岩喷发出现于晚第三纪,并且持续到第四纪。晚第三纪—第四纪玄武岩喷发空间上在断裂带北段(东北地区)最为广泛,规模宏大,其次为沂沭断裂带北部(潍坊—沂水),皖北女山也区也集中了较大范围的喷发(图4)。大规模玄武岩喷发的出现,反映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时已切入了上地幔,构成了幔源玄武岩喷发的通道。从早第三纪→晚第三纪→第四纪,断裂带上喷发的玄武岩依次为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强碱性玄武岩(牛漫兰,2001),显示了源区不断加深、断裂切割深度不断加大的变化规律。前已述及郯庐断裂带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反映走滑期切入了壳幔边界,早第三纪开始出现的玄武岩喷发指示其时已进入上地幔上部,而晚第三纪—第四纪的玄武岩活动及其中的幔源包体(牛漫兰,2001),则反映断裂最终应切穿了整个岩石圈。

3 断裂带演化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311 早白垩世平移活动与西太平洋板块运动

伴随着郯庐断裂带的形成,中国东部此时还形成了一系列NE —NNE 向的左行平移断裂,较大规模的有:东南地区的长乐—南澳断裂、丽水—海丰断裂、莲花山断裂和吴川—四会断裂等,下扬地区的天目山—白际山断裂、宁国—绩溪断裂和茅东断裂等,和鲁东地区的牟平—青岛断裂。徐嘉炜(1984)称这些同方位、同性质、同时代的断裂系为郯庐断裂系。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同样也不是孤立的现象。中国东部在早白垩世是最强烈的岩浆活动期,出现了大规模的中2酸性的钙碱性岩为主的岩浆侵入与喷发,因此也出现了所谓的“成矿大爆发”。这些岩浆岩带主要呈NE —NNE 向展布,多受同方位断裂系统的控制,如宁芜火山岩盆地、庐枞火山岩盆地等。因而,郯庐断裂带在早白垩世的构造—岩浆活动,是中国东部同期动力学演化的缩影。它们叠加在印支期板块南北汇聚而形成的古特提斯东西向构造之上。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早白垩世这一压扭性背景和活动大陆边缘的岩浆弧环境,显然应该是太平洋区大洋板块强烈活动的产物。

根据Engebrets on et al.(1985)和Maruyama et al.(1997)的研究,中侏罗世时(距今180Ma ),东亚大陆东部的伊泽纳崎(I zanagi )板块是以非常缓慢的低速(417cm/y )正向俯冲于东亚大陆之下。到早白垩世初期(距今140Ma ),可能由于太平洋超地幔柱的活动(Maruyama et al.,1997),伊泽纳崎板块突然改变了运动方向和速度,呈30cm/y 的高速向正北斜向俯冲于东亚大陆之下(俯冲带走向北东)。在早白垩世中期(距今120Ma ),还保持着高速俯冲(2017cm/y ),运动方向逐渐变成向NNW (图5A ),仍为高斜度斜向俯冲。

341期朱 光等: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44地 质 科 学2004年

图4 郯庐断裂带附近现代主压应力方位及新生代玄武岩分布

1.露头玄武岩;

2.隐伏玄武岩;

3.玄武岩时代;

4.断裂;

5.震源机制解;

6.现代应力测量

Fig.4 Present com pressive principal stress around the T an2Lu fault z one and distribution of Cenoz oic basalts

这一时期的高斜度俯冲在日本东北及远东东部甚至出现无俯冲的转换边缘(trans form margin)。由此可见,早白垩世伊泽纳崎板块突然出现的高速斜向俯冲与郯庐断裂带大规

模的左行平移和强烈岩浆活动在时间上是一致的,在成因上也是明显耦合的。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早白垩世伊泽纳崎板块高速斜向俯冲于东亚大陆之下,使中国东部呈现左旋压扭及活动大陆边缘的岩浆弧环境,从而发生了郯庐断裂带及旁侧断裂系的大规模左行平移及同期的岩浆活动。根据Chough et al.(2000)的研究,朝鲜半岛在早白垩世时也是呈现为一系列的NNE 向左行平移断裂和同期的岩浆活动,表明东亚大陆边缘该时期具有类似的动力学背景。东亚大陆边缘早白垩世的压扭断裂和岩浆弧环境,类似于北美西部滨太平洋边缘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时由法拉隆(Farallon )板块的斜向俯冲而导致的压扭(transpression )和岩浆弧环境(Rusm ore et

al.,2001)。

图5 西太平洋白垩纪以来的板块活动演变示意图(据Maruyama et al.,1997修改)

1.早白垩世岩浆岩;

2.断陷盆地沉积;

3.新生代玄武岩;T LF.郯庐断裂带;QDO.秦岭—大别造山带;S LO.苏鲁造山带

Fig.5 A sketch map showing plate m otion ev olution in W est Pacific area since Cretaceous

312 伸展活动与西太平洋板块运动

郯庐断裂带在晚白垩世2早第三纪的伸展活动,同样也是中国东部同期动力学演化的缩影。这一时期,整个中国东部卷入了强烈的伸展活动,除了华南地区一系列晚白垩世的断陷红盆外,苏皖及邻区出现周口盆地(K 22E 形成)、苏北盆地(K 22E )、滁河—全椒盆地(K 22E )、无为—望江盆地(K 22E )、南陵盆地(K 22E )、宣广盆地(K 22E )和句容盆地(K 22E )等;

541期朱 光等: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64地 质 科 学2004年

山东、河北一带出现了莱阳盆地(K2)、济阳盆地(E)和黄骅盆地(E)等。集中出现在中国东部这一时期的大规模断陷活动,显然应是区域岩石圈上拱的结果,其区域动力学背景应与邻近的太平洋板块活动密不可分。

在晚白垩世初期(距今90Ma),西太平洋板块活动又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图5B,Enge2 brets on et al.,1985;Maruyama et al.,1997)。伊泽纳崎板块已运动到东亚东北部边缘(日本中部以北),并转变成正向俯冲。太平洋板块出现在中国东部大陆边缘,表现的是中速(1316cm/y)正向俯冲,这一正向俯冲持续至整个早三第纪(Maruyama et al.,1997)。Zhou and Li(2000)研究表明,从侏罗纪至晚白垩世初期(距今85Ma),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角由早期的10°左右逐渐转变成约80°。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太平洋板块转变成高角度正向俯冲,使中国东部大陆下出现了软流圈上涌、岩石圈拆沉(Zhou and Li,2000),从而造成了大规模的断陷发生及郯庐断裂带转变成伸展活动。中国东部这一时期的广泛断陷活动,实际上类似于北美西部科迪勒拉盆岭省新生代后期由于岩石圈拆沉而出现的强烈伸展活动(Vanderhaeghe and T eyssier,2001)。

313 挤压活动与西太平洋板块运动

中国东部晚第三纪以来近东西向的挤压及郯庐断裂带的逆冲活动,其动力学背景有两个可能的因素,一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所造成向东的构造挤出作用,二是西太平洋板块活动。众所周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陆—陆碰撞发生在约50Ma前(Bow2 ley,1998),当时中国东部及郯庐断裂带还处在强烈的伸展期,并无受挤压现象。因而,印度板块的碰撞不应是郯庐断裂带于晚第三纪初开始遭受挤压的主要原因。然而,现代G PS资料(Shen et al.,2000)确实显示中国东部呈自西向东的运动(约1cm/y),因而印度板块碰撞后的陆内附冲及持续挤压可能在中国东部造成了构造挤出作用,并对晚第三纪以来中国东部近东西向的挤压起着部分作用。可是,主要动力还应是最邻近的西太平洋板块活动。

大量的研究(Otofuji et al.,1985;K aneoka et al.,1990;Maruyama et al.,1997)表明进入晚第三纪以来,西太平洋板块活动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出现了弧后扩张及弧后盆地(图5C2D)。日本海盆的强烈弧后扩张发生在中新世(距今25~15Ma)。这一弧后扩张在形成弧后盆地的同时(图5C),还向东推挤着日本列岛使其显著旋转。古地磁资料揭示西南日本此时相对于东北日本顺时针旋转了约50°(Otofuji et al.,1985),从而形成了日本列岛现今的排列状况。由此可见,日本海的弧后扩张在侧向上具有巨大的推挤力,并且发生时间与郯庐断裂带出现挤压时间一致。笔者认为郯庐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的挤压活动与中国东部近东西向的挤压应力场主要就归因于西太平洋板块的弧后扩张而造成的向西的侧向推挤力。更新世以来持续至今的冲绳海槽弧后扩张(图5D,Park et al.,1998),同样也向西推挤着中国东部大陆。而这期间印度板块碰撞所造成的向东构造挤出作用对中国东部应力状态也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这便是郯庐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挤压活动的动力学背景。

总之,郯庐断裂带经历了早白垩世的大规模左行平移、晚白垩世2早第三纪的伸展活动及晚第三纪以来的逆冲活动。其早白垩世的左行平移是西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突然

高速、低角度斜向俯冲的结果;而随后的伸展活动是由于太平洋板块转变为高角度正向俯冲而使中国东部大陆出现岩石圈上拱的响应;晚第三纪以来西太平洋弧后扩张向西推挤着中国东部大陆,辅以印度板块向北的陆内俯冲造成的向东挤出作用,使郯庐断裂带发生了广泛的逆冲活动及其上断陷盆地的消亡。由此可见,早白垩世以来郯庐断裂带的多期演化是西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响应,属于滨太平洋构造。它叠加在早期古特提斯构造之上,并且是中国东部大陆早白垩世以来动力学演化的缩影。

参考文献

陈全茂,李忠飞.1998.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构造及含油气性分析.北京:地质出版社.141—148.

Chen Quanmao and Li Zhong fei.1998.S tructures of East Depression in Liaohe Basin and Petroliferous Analysis.Beijing :G eological

Publ.H ouse.141—148.

陈义贤.1985.辽河裂谷盆地断裂演化序次和油气藏形成模式.石油学报,6(2):1—11.

Chen Y ixian.1985.The ev olution of faults and formation of oil and gas reserv oirs in the Liaohe rift valley.Acta Petrolei Sinica ,6

(2):1—1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7.郯庐断裂.北京:地震出版社.83—141.

Institute of G eology ,S tate Seism ological Bureau.1987.The T an 2Lu Fault Z one.Beijing :Seism ological Press.83—141.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区划图编委会.1991.中国及邻区地震震源机制图及说明书.北京:地震出版社.2—11.

C omm ission of Earthquake Division ,S tate Seism ological Bureau.1991.F ocal M echanisms and Interpretation in China and Its Adja 2

cent Areas.Beijing :Seism ological Press.2—11.

胡世玲,邹海波,周新民.1993.安徽歙县堇青石花岗岩和江西德兴钠长花岗岩中白云母和青铝闪石的40Ar 239Ar 年龄及

其地质意义.见:李继亮主编,东南大陆岩石圈结构与地质演化.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41—144.

Hu Shiling ,Z ou Haibo and Zhou X inm in.1993.40Ar 239Ar muscovite and hornblende ages respectively from cordierite granite at

Shexian ,Anhui and albite granite at Dexing ,Jiangxi.in :Li Jiliang.ed.Lithospheric T extures and G eological Ev olution of the S outheast China.Beijing :M etallurgical Industry Publ.H ouse.141—144.

李家灵,高维明,孙竹友.1984.沂沭裂谷消亡与华北裂谷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构造地质论丛,(3):318—327.

Li Jialing ,G ao W eim ing and Sun Zhuy ou.1984.T erm ination of the Y ishu valley and Cenoz oic stress field of the N orth China rift val 2

ley.Collection o f Structural G eology ,(3):318—327.

李开善.1987.郯庐断裂带构造应力场初步探讨.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6):127—137.

Li K aishan.1987.A prelim 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tectonic stress field of T an 2Lu fault z one.Bulletin o f the 562Comprehensive G eo 2

logical Brigade ,Chinese Academy o f G eological Sciences ,(6):127—137.

李学明,李彬贤,张 巽,周泰禧.1985.安徽管店岩体的同位素地质年龄和郯庐断裂的动力变质作用.中国科技大学学

报,15(增刊):254—261.

Li Xuem ing ,Li Binxian ,Zhang Xun and Zhou T aixi.1985.Is otopic ages of the G uangdian intrusion in Anhui and dynam o 2

metam orphism in the T an 2Lu fault z one.Jouranl o f China Univer 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5(Suppl.):254—261.刘茂强,杨丙中,邓俊国,周永辉.1993.伊通—舒兰地堑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北京:地质出版社.42—84.

Liu M aoqiang ,Y ang Bingzhong ,Deng Junguo and Zhou Y onghui.1993.G eological T ectonic Features and Ev olution of Y itong 2Shulan

G raben.Beijing :G eological Publ.H ouse.42—84.

牛漫兰.2001.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岩浆活动与深部过程[博士学位论文].合肥:合肥工业大学.14—60.

Niu M anlan.2001.M agmatic Activities and Deep Processes in the M iddle 2S outhern Part of the T an 2Lu Fault Z one (D octorial Degree

Thesis ).Hefei :Hefei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14—60.

牛漫兰,朱 光,刘国生,王道轩,宋传中.2002.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与深部过程.地质科学,37

(4):393—404.

Niu M anlan ,Zhu G uang ,Liu G uosheng ,W ang Daoxuan and S ong Chuanzhong.2002.T ectonic setting and deep processes of M es o 2

741期朱 光等: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84地 质 科 学2004年

z oic magmatic activity in the m iddle2s outhern part of the T an2Lu fault z one.Chinese Jour.G eol.,37(4):393—404.

邱检生,王德滋,周金城,曾家湖.1996.山东中生代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地球科学, 21(5):546—552.

Qiu Jiansheng,W ang Dezi,Zhou Jincheng and Z eng Jiahu.1996.G eological and geochem 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trological genesis of M es oz oic shoshonite series in Shandong.Earth Science,21(5):546—552.

苏尚国,周 若,顾德林.1999.山东沂水郯庐断裂带中段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及演化.地质论评,45(增刊):565—571. Su Shangguo,Zhou Xunruo and G u Delin.1999.Characteristics and ev olution of M es oz oic v olcanic rocks in the m iddle segment of the T an2Lu fault z one at Y ishui,Shandong.G eol.Rev.,45(Suppl.):565—571.

万天丰,朱 鸿.1996.郯庐断裂带的最大左行走滑断距及其形成时期.高校地质学报,2(1):14—27.

W an T ian feng and Zhu H ong.1996.The maximum sinistral strike2slip displacement and formation time of the T an2Lu fault z one.G e2 ological Journal o f China Univer sities,2(1):14—27.

王小凤,李中坚,陈柏林,陈宣华,董树文,张 青.2001.郯庐断裂带.北京:地质出版社.15—59.

W ang X iaofeng,Li Zhongjian,Chen Bolin,Chen Xuanhua,D ong Shuwen and Zhang Qing.2001.On T an2Lu Fault Z one.Beijing:

G eological Publ.H ouse.15—59.

徐嘉炜.1984.郯城—庐江平移断裂系统.构造地质论丛,(3):18—22.

Xu Jiawei.1984.T ancheng2Lujing wrench fault system.Collection o f Structural G eology,(3):18—22.

许志琴.1984.郯庐裂谷系概述.构造地质论丛,(3):39—46.

Xu Zhiqin.1984.Outline of the T an2Lu rift valley system.Collection o f Structural G eology,(3):39—46.

朱 光,宋传中,王道轩,刘国生,徐嘉炜.2001a.郯庐断裂带走滑时代的40Ar2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中国科学(D辑),31(3):250—256.

Zhu G uang,S ong Chuanzhong,W ang Daoxuan,Liu G uosheng and Xu Jiawei.2001a.S tudies on40Ar239Ar therm ochronology of strike2slip time of the T an2Lu fault z one and their tectonic im plications.Science in China(Series D),44(11):1002—1009.

朱 光,王道轩,刘国生,宋传中,徐嘉炜,牛漫兰.2001b.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地质科学,36(3): 269—278.

Zhu G uang,W ang Daoxuan,Liu G uosheng,S ong Chuanzhong,Xu Jiawei and Niu M anlan.2001b.Extensional activities along the T an2Lu fault z one and its geodynam ic setting.Chinese Jour.G eol.,36(3):269—278.

Bowley D B.1998.M inimum age of initiation of collision between Indian and Asia north of Everest based on the subsidence history of the Zhepure M ountain section.The Journal o f G eology,106:229—235.

Chough S K,K w on S T,Ree J H and Choi D K.2000.T ectonic and sedimentary ev olution of the K orean Peninsula:a review and new view.Earth2Science Reviews,52:175—235.

Engebrets on D C,C ox A and G ordon R G.1985.Relative m otions between oceanic and continental plates in the Pacific basin.The

G eological S ociety of America,S pecial Paper206.1—59.

K aneoka I,N otsu K,T akigam i Y,Fujioka K and Sakai H.1990.C onstraints on the ev olution of the Japan Sea based on40Ar239Ar ages and Sr is otopic ratios for v olcanic rocks of the Y amato Seam ount chain in the Japan Sea.Earth Planet.Sci.Lett., 97:211—225.

M aruyama S,Is ozaki Y,K imura Gand T erabayashi M C.1997.Paleogeographic maps of the Japanese Islands:plate tectonic systhe2 sis from750M a to the present.Island Arc,6:121—142.

Otofuji Y,Hayashida A and T orii M.1985.When was the Japan Sea opened?Paleomagnetic evidence from s outhwest Japan.in:Na2 su N,Uyeda S,K ushiro I,K obayashi K and K agam i H.eds.F ormation of Active Ocean M argins.T oky o:T erra.551—566.

Park J2O,T okyuama H,Shinohara M,Suyehiro K and T aira A.1998.Seism ic record of tectonic ev olution and backarc rifting in the s outhern Ryukyu island arc system.Tectonophysics,294:21—42.

Rusm ore M,G ehrels G and W oodsw orth GJ.2001.S outhern continuation of the coast shear z one and Paleocene strain partitioning in British C olumbia2s outheast Alaska.G eol.Soc.Amer.Bull.,113(8):951—957.

Shen Z K,Zhao C and Y in A.2000.C ontem porary crustal deformation in east Asia constrained by G lobal P ositioning System mea2

surements.Jour.G eophys.Res.,105(B3):5721—5734.Vanderhaeghe O and T eyssier C.2001.Crustal 2scale rheological transition during late 2orogenic collapse.Tectonophysics ,335:211—

228.

W an T F (ed.).1996.F ormation and Ev olution of the T ancheng 2Lujiang Fault Z one.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Press.1—37.

Xu J W (ed.).1993.The T ancheng 2Lujiang Wrench Fault System.Chichester :John W iley &S ons Ltd.17—149.

Xu J W ,Zhu G,T ong W X ,Cui K R and Liu Q.1987.F ormation and ev olution of the T ancheng 2Lujiang wrench fault system :a

major shear system to the northern of the Pacific Ocean.Tectonophysics ,134:273—310.

Xu J W and Zhu G.1994.T ectonic m odels of the T an 2Lu fault z one ,eastern China.International G eol.Rev.,36:771—784.Y in A and Nie S Y.1993.An indentation m odel for the N orth and S outh China colli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 an 2Lu and

H onam fault system ,eastern Asia.Tectonics ,12(4):801—813.

Zhou X M and Li X W.2000.Origin of late M es oz oic igneous rocks in S outheastern China :im plications for lithosphere subduction and

underplating of mafic magmas.Tectonophysics ,326:269—287.

Zhu G and Xu J W.1997.Displacement ,tim ing and tectonic m odel of the T an 2Lu fault z one.Proceedings of 30th International G eo 2

logical C ongress ,V ol.14.Utretch :VSP.217—228.

EV OL UTION OF THE TAN 2L U FAU LT ZONE AN D

ITS RESPONSES TO P LATE MOVEMENTS IN WEST PACIFIC BASIN

Zhu G uang Wang Daoxuan Liu G uosheng Niu Manlan S ong Chuanzhong

(College o 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H e fei Univer sity o f Technology ,H e fei 230009)

Abstract

A muscovite 40Ar 239Ar age of 127.62±0.19Ma was firstly obtained from strike 2slip mylonite in the T an 2Lu fault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mylonite whole 2rock 40Ar 239Ar ages.The is otopic dating as well as syn 2strike 2slip magmatism showed that a large 2scale strike 2slip m ovement of the T an 2Lu fault zone occurred in Early Cretaceous.The Early Cretaceous tectono 2magmatism event re 2sulted from a suddenly high 2speed and oblique subduction of the I zanagi plate.The T an 2Lu fault zone turned into a huge extensional structure during Late Cretaceous to E ogene ,leading to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of fault 2bounded basins.It was suggested that extensional activities of the T an 2Lu fault zone might be related to asthenospheric upwelling and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in East China caused by high 2angle ,orthog onal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The com pressive activities from the earliest Neogene closed the above 2mentioned basins.The thrusting of the T an 2Lu fault zone last 2ed to present days with several intervals.Therefore ,the fault zone became the largest earthquake belt in East China.The post 2E ogene com pressive activity was a response to backarc spreading in West Pacific area ,and the extrusion from the Indian plate collision als o played a partial role in the E 2W com pression in East China.

K ey Words Is otopic ages ,T ectonic ev olution ,The I zanagi plate ,The Pacific plate ,The T an 2Lu fault zone 941期朱 光等: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郯庐断裂带基本概况论述

区域大地构造结课论文 ----郯庐断裂带基本概况论述 班级:011134班 姓名:黄鑫 学号:20131000541 指导老师:王岸

摘要: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中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郯庐断层带的南段(郯城以南)在三叠纪末期形成,当时是扬子板块与中朝板块之间的秦岭-大别碰撞带以东的一条走滑断层。在中生代燕山期,因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欧亚板块(广义)之下,而使郯庐断层带向北大幅度延伸,并转化为逆冲断层。以后,郯庐断层带虽然一度恢复为走滑断层,但在多数时间内仍以逆冲运动为主。在新构造期,郯庐断层带为右行走滑-逆冲断层。历史上沿这一断层带发生了许多大地震,如1668年郯城大地震、1975 年海城地震等。 多期构造 该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结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源——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实际上,普遍引用的郯庐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

郯庐断裂带

中国第四条地震带—郯庐断裂带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这里被地震的消息闹得人心惶惶,各种小道消息传得是沸沸扬扬!偶也忍不住到网上搜索了有关方面的知识,特发于此,一是让自己和朋友们了解世界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四光先生预测的也是先生最为担心的中国第四条地震带——郯庐地震带,二是学习些地震防范救护知识,从心理等方面做些准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惶恐。 一、江苏省地震带图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注视和研究。 二、郯庐断裂带的地震历史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山东徼莒县—郯城8.5级地震(我国东部有记录以来最大地震) 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1974年海城7.4级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世界上唯一成功预测的地震) 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 1995年9月20日山东临沂市苍山县5.2级地震 2003年6月山东青岛4.3级小震群活动 2006年2月9日临沂市汤头镇3.5级地震

郯庐断裂对宿迁影响

浅析郯庐断裂对宿迁的影响 [摘要]断裂的展布及其与工程间的关系是一个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般而言,工程设施应避开断裂,特别是活动断裂,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于象宿迁船闸这样的特殊工程也无法做到这一点。本文主要通过对宿迁船闸工程建设的分析简单探讨郯庐断裂以及郯庐断裂对宿迁的影响,从而从而有效的学习研究郯庐断裂的有关知识。 [关键词]断裂宿迁市地震建筑 [abstract] the cloth and the fracture exhibition engineering is the relationship to resolve important issues. generally speaking, engineering facilities should avoid breaking, especially active faults, but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such as suqian lock for special project which also can’t do this.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of suqian lock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mply explores tanlu fault and the influence of suqian. thus it effectively studies on the knowledge of tanlu fault. [key words] fracture, suqian, earthquak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o34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左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结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源——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实际上,目前普遍引用的郯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三百多年前,即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三百多年后的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再次发生7.4级地震,紧接着,1975年2月24日,又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引人注目的是,这三次

大地震以及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东诸城一带的7.3级地震和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7.5级地震,它们的震中位置都无一例外地落在郯庐断裂带上或其附近。就小地震而言,该带及其附近,亦时有发生。这就提示了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现今仍在继续活动的活动断裂,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是郯庐断裂带一次次间歇性活动的结果。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带总结

《胜利油田—郯庐断裂带演化书》 郯庐断裂带平面分布特征与深部结构 根据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地学断面以及出露地表岩层的地质时代分析,郯庐断裂带东西两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块,其地壳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别,尤其表现在中下地壳内的低速层及其厚度变化上。在郯庐断裂带范围内, 中地壳下部和下地壳加厚,包括莫霍面有挠曲隆起,且隆起高点偏向西侧。在60-80km上地幔内有低阻层分布,断裂带内中下地壳内发育低速异常体,是上地幔内物质沿着断裂带向上侵入的结果,并伴随有侧向蠕动。中地壳内塑性软弱层(壳内低速层),其顶部为有利于水平错动的自由滑动面。但断裂带东西两侧中地壳内低速层深度也不一致,推测断裂带两侧水平错动的深度也不相同。 综合深部地球物理的分析表明,郯庐断裂带是地壳横向不均一性的最显著部位, 四条地学断面描述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要看懂文字说明及专业术语。总结好“郯庐断裂带深部结构特征与平面展布特征”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 1、郯庐断裂带的起源 三类主流观点:

变形变质岩石中新生矿物组合是温度的良好指示。绿片岩相温度范围为300-500℃,低绿片岩相形成低于400°,中绿片岩相为400-450°,新生黑云母矿物出现也指示高于400°的中绿片岩相。 矿物变形与温度之间关系:石英塑性变形出现在280-300℃,首先表现为GBM型动态重结晶,大于400℃时出现SR型重结晶,并呈现GBM和SR型动态重结晶石英共存的现象,其温度范围为400-700℃。在更高的温度下又表现为快速的SR型重结晶。在天然岩石变形下,长石呈现为显微破裂,在400-500℃长石变形主要表现为塑性变长、波状消光及形成亚颗粒和核幔构造,在500℃以上,长石的动态重结晶占优势。 500℃时,是绿片岩相与角闪岩相转变边界,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与动态重结晶,500-650℃为GBM型重结晶,而大于650℃为SR型为主的重结晶。在矿物变形方式上,500-600℃动态重结晶长石颗粒表现为多边形特征(主要为新晶粒的成核与生长)。600℃以上时出现压扁拉长的重结晶长石 变质构造岩石学(线理、面理、剪切带、糜棱岩) 显微构造 年龄、冷却年龄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_进展与新认识

收稿日期:2008-04-28;修订日期:2008-08-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72120)资助。作者简介:张岳桥(1963-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构造地质、 新构造和盆地研究、教学工作。E-mail:yueqiao-zhang@sohu.com地质通报 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 第27卷第9期2008年9月Vol.27,No.9Sep.,2008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进展与新认识 张岳桥1,董树文2 ZHANGYue-qiao1,DONGShu-wen2 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1.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Jiangsu,China; 2.InstituteofGeologicalMechanic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 摘要:总结出郯庐断裂带中生代运动学演化的过程与历史,概括为“两大运动时期、五个发展阶段”。第一运动时期对应于三叠纪—早侏罗世早期的“印支运动”,以扬子陆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拼合和碰撞造山为主导,郯庐断裂带经历了:①转换走滑阶段(240 ̄220Ma),其走滑活动局限在大别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之间。这个阶段的陆-陆深俯冲作用使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向西韧性挤出,导致徐淮弧形构造带的形成和发育。②左旋平移走滑阶段(220 ̄190Ma),徐淮弧形构造带向南错移了约145km,并被大别山以北地区的东西向逆冲系统所吸收。左旋走滑扩展使郯庐断裂带贯穿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第二运动时期对应于中、晚侏罗世至古新世时期的“燕山运动”,郯庐断裂带的演化与东亚活动陆缘的演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经历了③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挤压走滑活动,伴随着华北东部地区岩石圈、地壳增厚和郯庐左旋走滑断裂系的发育。④早白垩世以地壳伸展和陆内裂谷断陷作用为主,使早期增厚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垮塌和减薄。⑤晚白垩世—古新世以右旋走滑为主,沿断裂带及其两侧发育一系列拉分盆地。系统地阐述了郯庐断裂带中生代发育过程与地质特征,及其在东亚大陆演化历史中独特的作用。关键词:郯庐断裂;郯庐断裂系;中生代;基底走滑韧性剪切带;徐淮弧形构造;走滑构造;伸展构造中图分类号:P5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08)09-1371-20 ZhangYQ,DongSW.MesozoictectonicevolutionhistoryoftheTan-Lufaultzone,China:Advancesandnewunder-standing.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8,27(9):1371-1390 Abstract:TheauthorsputforwardanewchronologicalevolutionmodeloftheMesozoickinematichistoryoftheTan-Lufaultzone,whichisboileddownto“twomovementperiodsandfivedevelopmentstages”.ThefirstmovementperiodcorrespondstotheTriassictoearliestEarlyJurassic“IndosinianMovement”,characterizedbyamalgamationbetweentheNorthChinaCratonandtheYangtzeblockandcollisionalorogeny.Duringthismovementperiod,theTan-Lufaultzoneexperiencedtwostages,i.e.thefirstandsecondstages.Thefirststage(240-220Ma)wasatransitionstrike-slipstage,whenthestrike-slipmovementofthefaultzonewasrestrictedtoatransformzonebetweentwoultra-highpressure(UHP)metamorphicbelts.TheXu-HuaioroclineonthewesternsideoftheTan-LufaultzonewasformedbywestwardductileextrusionoftheSuluUHPmetamorphicbeltasaconsequenceofthedeepsub-ductionoftheYangtzeblockbeneaththeNorthChinaCraton.Thesecondstage(220-190Ma)wasaleft-lateralstrike-slipstage.Duringthisstage,theXu-Huaioroclinewasdisplacedsouthwardabout145kmandthenwasabsorbedanE-W-strikingthrustsys-teminthehinterlandareaoftheDabieorogenicbelt.Northwardpropagationoftheleft-slipmotionmadetheTan-LufaultzonegothroughthewholeofNorthChinaandNortheastChina.ThesecondmovementperiodcorrespondedtotheMiddle-LateJurassictoPaleocene“ YanshanMovement”,andthetectonichistoryoftheTan-LufaultzonewascloselyassociatedwiththeevolutionoftheactivecontinentalmarginofEastAsia.Thefaultzoneduringthismovementperiodunderwentthreestages,i.e.thethird,fourthandfifthstages.Thethirdstage(Middle-LateJurassictoearliestEarlyCretaceous)witnessedcompressivestrike-slipmotion,accompanied

郯庐断裂带简介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结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源——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实际上,目前普遍引用的郯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三百多年前,即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三百多年后的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再次发生7.4级地震,紧接着,1975年2月24日,又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引人注目的是,这三次大地震以及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东诸城一带的7.3级地震和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7.5级地震,它们的震中位置都无一例外地落在郯庐断裂带上或其附近。就小地震而言,该带及其附近,亦时有发生。这就提示了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现今仍在继续活动的活动断裂,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是郯庐断裂带一次次间歇性活动的结果。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

穿过山东淄博的大地震带郯庐断裂带

穿过山东淄博的大地震带郯庐断裂带 我国大致可分为二十三个地震带,淄博位于第一个地震带“郯城-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 但是,淄博的地震烈度并不太高,在山东省属于排名第三的梯队——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注视和研究。(摘自“减灾科普”2003-11-1) 还看到一些观点,就是郯庐地震带南部终点不是到安徽庐江,终点在长江以北的湖北武穴市,原名广济县!它对面的江南就是江西瑞昌,九江地震就是该地震带的结果。 在郯城县境内,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区域“路过”,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地质探矿、地球物理和地震地质工作者所倍加关注。它南起自长江北岸的广济地区,向北经安徽、江苏、山东,跨越渤海,经东北三省,进入俄罗斯境内,在中国境内绵延2400多公里,总体上呈北北东走向,这就是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深断裂带——郯庐断裂。 据专家考证,郯庐断裂形成的历史已有17亿年之久,是一条活动的断裂带,也就是说,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其中7级以上的地震近10次。而麦坡地震活断层就是郯庐断裂带中典型地段。“但是根据它的形态,专家分析,麦坡地震活断层并不是一两次大地震就可以形成的,而是经过多次特大古地震才最终形成。”8月11日,山东省地震局震灾防疫处处长王文光告诉记者,“目前我们能有史可查最早发生在郯城的特大地震的记载就是在300多年前那次,这次地震对麦坡地震活断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因为年代久远,少有人知道当年的地震留下的伤痛,只有在地方县志和各种史料记载中,才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一次惨绝人寰的灾难。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山东省郯城发生了8.5级地震,波及中国东部十余个省,并影响到朝鲜半岛,波及总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有震害记载的地区达19万平方公里,破坏惨重的是作为震中的郯城、临沂、莒县等地。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一次最为强烈的地震。

沂沭断裂带

沂沭断裂带 亦称“沂沭深大断裂带”,是我国地质结构中著名的“郯庐断裂带”的延伸,广义的郯庐断裂带的一部分。因大致位于沂河与沭河之间而得名。 沂沭断裂带位于郯庐断裂带主体的北侧,与郯庐断裂带主体相连成一线,是一条延伸长、规模大、切割深、活动时间长的复杂断裂带。该断裂带是山东省区域地质的重要分界线,把山东分为地质上所说的鲁东、鲁西两大块。 沂沭断裂带又由昌邑-大店、安丘-莒县、沂水-汤头、鄌郚-葛沟四条平行断裂组成。 沂沭断裂带形成于元古代,至今仍在活动,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带,山东省两大地震频发区(沂沭断裂带、聊考断裂带)之一。但与郯庐断裂带主体相比,未有极强地震记录。公元1668年的郯城-临沂大地震,是郯庐断裂带主体北端,与本带相接地区发生的。 处于该断裂带范围内的临朐-青州地区,是山东省中长期地震预报的高危区。预计可能发生里氏震级6级,震中烈度VIII度左右的地震。亦称“沂沭深大断裂带”,是我国地质结构中著名的“郯庐断裂带”的延伸,广义的郯庐断裂带的一部分。因大致位于沂河与沭河之间而得名。 沂沭断裂带位于郯庐断裂带主体的北侧,与郯庐断裂带主体相连成一线,是一条延伸长、规模大、切割深、活动时间长的复杂断裂带。该断裂带是山东省区域地质的重要分界线,把山东分为地质上所说的鲁东、鲁西两大块。 沂沭断裂带又由昌邑-大店、安丘-莒县、沂水-汤头、鄌郚-葛沟四条平行断裂组成。 沂沭断裂带形成于元古代,至今仍在活动,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带,山东省两大地震频发区(沂沭断裂带、聊考断裂带)之一。但与郯庐断裂带主体相比,未有极强地震记录。公元1668年的郯城-临沂大地震,是郯庐断裂带主体北端,与本带相接地区发生的。 处于该断裂带范围内的临朐-青州地区,是山东省中长期地震预报的高危区。预计可能发生里氏震级6级,震中烈度VIII度左右的地震。

郯庐地震带

郯庐地震带 以前只知道我们居住的地方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今年寒假读《地质学基础》时开始了解断层,对家乡所处的郯庐地震带有了或多或少的认识,随即找点有关资料共享。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 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

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郯庐断裂带的位 置 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 为依兰——伊通深断 裂,在辽宁省称为开

源——营口——潍坊 深断裂(又称辽东滨 海断裂),在苏皖境 内名为安江山断裂 (或称皖苏鲁断裂), 以及1959年命名的 郯城——庐江深断裂 (狭义)等名称繁多。实际上,目前普遍引用的郯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沭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沭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沂沭断裂带简介

沂沭断裂带简介 临沂地区,就地质构造来说,它属华北断块区的冀鲁断块与胶辽断块相接部分。整个山东被中国东部的巨型断裂-郯庐断裂(山东部分称沂沭断裂带)分割成鲁东-胶东断块和鲁西-泰沂蒙断块。临沂处在两大块体的交界部位,所以既具有鲁东的又有鲁西的地质构造特点。 鲁东、鲁西两大块体的缝合部分是沂沭断裂带,它是我国大陆东部郯庐断裂带在山东部分的统称。沂沭断裂北起渤海莱州湾、南到江苏新沂一带,全程约350公里,呈北东北15°-30°方向延伸。南北纵贯临沂地区的中部,与沂河、沭河谷地展布相一致,是控制整个临沂地区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的主干断裂,并有北西向断裂与其匹配,组成网格状构造。 沂沭断裂带主要由四条主干断裂所组成。由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F1)、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沂水-汤头断裂(F3)和鄌郚-葛沟断裂(F4)。除上述四条断裂外,在昌邑-大店断裂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之间尚有一条活动较强的安丘-莒县断裂(F5)。四条主干断裂组成了二堑夹一垒的构造形态。中部为汞丹山地垒隆起,由一套太古界泰山群片麻岩组成。地垒东西两侧为地堑盆地:东侧莒县地堑盆地和西侧马站-苏村地堑盆地。两个地堑中沉积了巨厚的中生代河湖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根据几条断裂的不同特点,简略介绍如下: (1)昌邑-大店断裂(F1) 这是沂沭断裂带的东部边界,是控制胶东断块和泰沂蒙断块两大块体发育的主干断裂。据地震测深资料,这条断裂基本

是切穿地壳深入上地慢的超壳断裂。因此,它在地质构造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曾经历了多期的强烈活动。 断裂的分布,在临沂及日照市北起莒县峤山牛庄一带,断续南延经石井、莒南县岭泉、板泉,临沭县刘官庄、石门入江苏东海县桃林,在本区出露约有130公里。 断裂由于多期的强烈活动,显示出以强烈的挤压揉皱和密集的断层挤压揉皱带的宽度可达几十至百米以上。褶皱较为复杂,密集的冲断层平行褶皱轴发育,断面向西倾,倾角较陡,一般在70°-80°,为一陡倾冲断层性质。 (2)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 该断裂是汞丹山地垒的东边界,与上述昌邑-大店断裂组成莒县地堑的东西边界。其展布方向基本上为北北东20°-30°。出露在本区北起莒县东莞、源河西部,往南至玉皇山、浮来山、夏庄大苗蒋,平行沭河西延伸至临沫县笈山和郯城县马陵山西麓,南入江苏新沂何庄一带。南北延伸约有150公里左右。 这条断裂作为东地堑的西部边界,它对中生代白垩系王氏组地层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由F1和F2组成的莒县地堑盆地,形成了几千米巨厚碎屑沉积。断裂边缘,在几百米范围内可见震旦系、寒武一奥陶系、石炭一二迭系地层被断层错切,断裂带强烈挤压,断层面多为高角度陡倾,且为舒缓波状,时而东倾,时而西倾。北部多以东倾正断或逆冲为主。个别地段(浮来山西侧)局部也见有低角度逆掩性质。 (3)沂水-汤头断裂(F3) 这条断裂为汞丹山地垒的西部边界,又是马站-苏村地堑的东界。这条断裂由于受到北西向横断层的错切,因此在走向变

郯庐断裂带的研究进展及其与东越南断裂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c6555147.html, 郯庐断裂带的研究进展及其与东越南断裂的关系 作者:郭喜国崔建宝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7期 [摘要]郯庐断裂是中国东部的一条深大断裂,历史上曾发生左行平移运动、伸展活动和挤压活动。中、新生代泛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对郯庐断裂的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研究了郯庐断裂的基础上,结合对东越南断裂的认识,作者提出郯庐断裂和东越南断裂可能有以下联系:它们可能属于同一断裂系统,形成于同一时期,有相同的成因;或者虽然形成时期和成因不同,但是在以后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受控于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两者具有相似性。 [关键词]郯庐断裂,左行平移,板块运动,东越南断裂 中图分类号:TE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300-02 1 郯庐断裂的分布与形态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大规模的断裂系统,对中国东部的地质构造有着深刻的影响。该断裂带最初是由航空磁测在平原地区发现的,后来的研究发现它带具有很大的规模,然而习惯上仍将这条规模巨大的断裂带称作郯城-庐江断裂带(简称郯庐断裂带)。郯庐断裂走向为NNE,延伸长度有3500公里,切割深度大于80~100km,是一条岩石圈断裂[1]。关于它的分布,目前普遍认为,是北起俄罗斯远东地区乌尔班斯基(ulbansky)海湾东侧(鄂霍茨克海西侧)经共青城(komsomol’sk)西侧、中国哈尔滨东侧、沈阳,穿过渤海湾,经过郯城、庐江而到达湖北广济[2]。有人争论郯庐断裂不会终止于湖北广济,而是向南延伸[3-6]。向南延伸 的走向如何,目前存在兩种观点,一种认为,郯庐断裂过长江后与与主干断裂(修水-衡阳断裂)相接,但断裂带平移幅度及主干断裂的明显程度均不及江北的部分;第二种观点认为,郯庐断裂与江南的修水-衡阳断裂,东兴-灵山断裂及位于期间的一组雁行断裂等一系列断裂相接,并一直延伸至越南北部鸿基 2 郯庐断裂的性质 郯庐断裂带内多处出露左行平移构造,两侧还有一系列地质体的左行错开,这些都无可争议的表明了其曾发生过左行平移。大规模的左行平移运动是郯庐断裂最明显的图1郯庐断裂带位置示意图 特点之一,然而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在左行平移后还发生伸展活动和逆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断裂系统。

[教材]沂沭断裂带简介

[教材]沂沭断裂带简介 沂沭断裂带简介 临沂地区~就地质构造来说~它属华北断块区的冀鲁断块与胶辽断块相接部分。整个山东被中国东部的巨型断裂-郯庐断裂(山东部分称沂沭断裂带)分割成鲁东-胶东断块和鲁西-泰沂蒙断块。临沂处在两大块体的交界部位~所以既具有鲁东的又有鲁西的地质构造特点。 鲁东、鲁西两大块体的缝合部分是沂沭断裂带~它是我国大陆东部郯庐断裂带在山东部分的统称。沂沭断裂北起渤海莱州湾、南到江苏新沂一带~全程约350公里~呈北东北15?-30?方向延伸。南北纵贯临沂地区的中部~与沂河、沭河谷地展布相一致~是控制整个临沂地区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的主干断裂~并有北西向断裂与其匹配~组成网格状构造。 沂沭断裂带主要由四条主干断裂所组成。由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F1)、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沂水-汤头断裂(F3)和鄌郚-葛沟断裂(F4)。除上述四条断裂外~在昌邑-大店断裂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之间尚有一条活动较强的安丘-莒县断裂(F5)。四条主干断裂组成了二堑夹一垒的构造形态。中部为汞丹山地垒隆起~由一套太古界泰山群片麻岩组成。地垒东西两侧为地堑盆地:东侧莒县地堑盆地和西侧马站-苏村地堑盆地。两个地堑中沉积了巨厚的中生代河湖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根据几条断裂的不同特点~简略介绍如下: (1)昌邑-大店断裂(F1) 这是沂沭断裂带的东部边界~是控制胶东断块和泰沂蒙断 块两大块体发育的主干断裂。据地震测深资料~这条断裂基本是切穿地壳深入上地慢的超壳断裂。因此~它在地质构造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曾经历了多期的强烈活动。

断裂的分布~在临沂及日照市北起莒县峤山牛庄一带~断续南延经石井、莒南县岭泉、板泉~临沭县刘官庄、石门入江苏东海县桃林~在本区出露约有130公里。 断裂由于多期的强烈活动~显示出以强烈的挤压揉皱和密集的断层挤压揉皱带的宽度可达几十至百米以上。褶皱较为复杂~密集的冲断层平行褶皱轴发育~断面向西倾~倾角较陡~一般在70?-80?~为一陡倾冲断层性质。 ,2,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 该断裂是汞丹山地垒的东边界~与上述昌邑-大店断裂组成莒县地堑的东西边界。其展布方向基本上为北北东20?-30?。出露在本区北起莒县东莞、源河西部~往南至玉皇山、浮来山、夏庄大苗蒋~平行沭河西延伸至临沫县笈山和郯城县马陵山西麓~南入江苏新沂何庄一带。南北延伸约有150公里左右。 这条断裂作为东地堑的西部边界~它对中生代白垩系王氏组地层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由F1和F2组成的莒县地堑盆地~形成了几千米巨厚碎屑沉积。断裂边缘~在几百米范围内可见震旦系、寒武一奥陶系、石炭一二迭系地层被断层错切~断裂带强烈挤压~断层面多为高角度陡倾~且为舒缓波状~时而东倾~时而西倾。北部多以东倾正断或逆冲为主。个别地段(浮来山西侧)局部也见有低角度逆掩性质。 (3)沂水-汤头断裂(F3) 这条断裂为汞丹山地垒的西部边界~又是马站-苏村地堑的东界。这条断裂由于受到北西向横断层的错切~因此在走向变化上比较大~有北北西340?方向延伸~也有北东30?-40?方向展布。在临沂市北自沂水县马站、圈里开始~经高桥~道托花沟至沂水县城东地质八队西侧通过~南至临沂市汤头东~相公~隐覆于沂沭河平原地区~直至郯城大埠~小埠岭一带才有局部出露。全程约近200公里。断裂面一般多向西倾~倾角较陡~约60?-70?。其性质主要为压性逆冲断层~较为典型~且显示明显的地段有沂水圈里哨虎峪和道托花沟。前者见到“飞来峰”构造~古生

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性研究

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性研究 郯城-庐江断裂带是我国著名的超壳断裂带,地壳结构变异带,也是中国东部的一条强震活动带。有文字记录以来,中国境内共发生3次85级特大地震其中两次在中国的西部,即1920年海原8.5级地震、1950年察隅8.6级地震;另一次就是在中国东部,即是1668年发生在探路断裂带中段的郯城8.5级地震。近期又在郯庐带附近先后发生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5年海城7.3级地震。 这条大断裂带历来是中、外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地震学家的关注地带。办世界以来有关专家学者对郯庐带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场地、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特征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十几年来亦从不同侧面以不同的方法重点研究郯庐带的地震活动规律,取得一些新的成果。这里仅就研究郯庐带地震活动你高兴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方法等作一阐述。 一、研究目的、意义 郯庐带之所以从开始被发现就受到国内外低下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九十应为这条巨大的断裂带的形成、烟花对大地震构造、矿产分布、资源开发、强震孕育、地壳动力学的认识具有直接作用。近一二十年来,广大地震地震工作者经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考察,积累了丰富的低着资料,结合地震、地形变、地球物理等方面研究成果,写成了专著《郯庐断裂》。着重阐述了郯庐带在晚新时代和现代构造活动形状。它对深入研究郯庐断裂带乃至我国大陆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和我国板块内活动断裂及其动力学特征等课题

都具有参考价值和促进作用。在众多的郯庐带的研究文献中都非常重视该断裂带的分段性问题,即不同段落断裂带的演化历史、构造极其运动特征等不甚相同。这是由于分段性是单列带的基本属性,是客观差异性的具体表现,也是低着构造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笔者将从零一个侧面-地震活动性方面全面研究郯庐带,重点研究其地震活动的段落差异性。该研究有益于对郯庐带目前所处最新构造活动及性质认识的深入,对地壳动力学研究将起到促进作用,对郯庐带强震活动的规律性及其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的的认识深化一步。这些研究结果对郯庐带地质学、地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纵深贯穿与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区域且东临沿海经济开发区,对于它的地震活动规律和趋势分析,有利于沿海带烈度区划、工程地震、震害预防等项关注的展开,对国民经济的增值作用不可忽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意义。 二、研究内容 尽管对于郯庐带南北延伸问题一直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辽宁开原到湖北广济这一段地质条件工作者已有共识。而郯庐带的地震活动恰好相对及纵欲此段,一般称之为郯庐带,为研究沿带区域地震活动性,取郯庐带两侧各约100KM。其中研究区域长约1600KM,宽约200KM。这一范围包括沿带发生的主要地震,也涉及郯庐主要断裂的次级断裂。这就是本书的研究范围。 本书在前人关注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吸收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的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对郯庐带地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