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账务处理解析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账务处理解析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账务处理解析

技术探索TECHNICAL PR

OBE

·综合2011年第8期(上)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能够实施控制或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

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由没有重大影响变为有重大影响时,以及因减少

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由控制变成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应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本文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账务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应区别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一、因追加投资对被投资方具有重大影响而将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企业因追加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而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

[例1]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9年初以货币资金向乙公司投资850万元,占乙公司股份的l0%,取得投资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90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因对乙公司没有重大影响,故采用成本法核算。2010年1月4日,甲公司又以1200万元的价格从其他投资者手中购入乙公司的股份,取得乙公司12%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40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甲公司对乙公司具有

重大影响,对该项投资改为权益法核算。甲公司原取得投资日至新增投资日之间,乙公司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净利润4000万元,并

分配现金股利400万元。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解析一:原取得投资时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原取得投资时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本例中甲公司初始投资成本为850万元,甲公司l0%的股权相对应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数额为900万元(9000×10%),差额50万元(850-900)为投资成本小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数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盈余公积50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0000解析二:对于新取得的股权,应比较新增投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若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若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并同时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例中甲公司的投资成本为1200万元,与取得该投资时按照

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数额1680万元(14000×12%)的差额480万元(1200-1680)应调整长期股

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当期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成本)4800000贷:营业外收入4800000解析三:原取得投资日至新增投资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本公司应享有份额的,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相应调整所有者权益。

本例中甲公司原取得投资日至新增投资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00万元(14000-9000),属于甲公司的份额为500万元(5000×10%),其中属于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360万元(400-40),另外100万元(500-400)为净损益以外的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相应调整所有者权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损益调整)3600000

———对乙公司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000000

贷:盈余公积360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240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0000

二、企业因减持股份导致由控制变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而将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例2]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原持有

丙公司54%的股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960万元。2010年l0月31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丙公司股权的1/3出售给他人,出售价款为360万元。甲公司原取得丙公司54%股权时丙公司可辨认净

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2400万元。

自甲公司取得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至处置18%股权时,丙公司实现净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其中分配利润600万元,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额为200万元。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在出售股权后,甲公司虽然对丙公司失去了控制,但在董事会中仍有席位,对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故对丙公司的投资改为权益法核算。

解析一: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已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本例中甲公司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36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对丙公司投资(成本)3200000

投资收益400000

解析二: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

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如果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如果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账务处理解析

南京财经学校

周会林

75

技术探索TECHNICAL PR

OBE

·综合2011年第8期(上)

再论母子公司内部权益性投资抵销分录方法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北军周建文

一、旧准则下母子公司内部权益性投资抵销分录三步法

(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上相当于母公司将资本拨付下属核算单位,并不引起整个企业集团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将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抵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属于少数股东的那一部分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处理。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借

记“股本”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年末”、“合并价差”(借方差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合并价差”(贷方差额)。

(二)母公司投资收益项目与子公司利润分配有关项目的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投资后,子公司经过经营产生了利润,母公司根据其投资比例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子公司利润的全部(全资子公司)或者部分(非全资子公司)以投资收益的形式成为母公司利润的组成部分。从整个企业集团来看,母公司在权益法下根据子公司净利润确认的投资收益属于重复计算,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予以抵销。子公司净利润中属于少数股东的那一部分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作为少数股东收益处理。编制的抵销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收益”、“未分配利润———年初”,贷记“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年末”。

(三)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项目的恢复通过以上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抵销分录可以看到,子公司提取的全部盈余公积和其他所有者权益一起全部被抵销了。这样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盈余公积只是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的账面余额,不包括母公司所享有的子公司盈余公积的提取数;同时,合并利润分配表上所反映的提取盈余公积也只是母公司的提取数,并不包括子公司的提取数。但报表使用者需要了解整个企业集团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总体情

况,因此,应当将子公司盈余公积的提取情况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这样就需要将已经被抵销的子公司盈余公积数加以恢复。但根据母公司理论,应恢复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所享有部分。首先恢复以前年度子公司提取的母公司所能享有的部分,借记

“未分配利润———年初”,贷记“盈余公积”。然后,再恢复本年度子公司提取的母公司所能享有的盈余公积部分。

二、新会计准则下母子公司内部权益性投资抵销分录三步法

(一)母子公司内部权益性投资抵销的变化一是企业合并的类型划分不同。原制度对合并交易未区分同一控制下的情况与非同一控制下的情况,新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别规定了会计处理原则。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强调账面价值,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强调公允价值。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视其具体情况,分别按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进行处理。

二是取消了“合并价差”项目。原制度不确认控股合并中的商誉,将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账面价值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进行抵销,如有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以“合并价差”项目在长期投资项目中单独反映(贷方余额时以负数反映)。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价差”项目,规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大于其在购买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在“商誉”项目列示。而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小于其在购买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合并当期损益。三是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原制度规定母公司持有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新会计准则要求母公司持有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其

本例中甲公司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640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224万元(640-2400×36%),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丙公司投资(成本)2240000

贷:盈余公积224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16000解析三:将原取得投资日至转为权益法核算之日被投资单位

实现净损益中本企业应享有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本例中甲公司处置投资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丙公司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期间实现的净利润为432万元(1200×36%)减去已分得的利润324万元(600×54%)后的余额108万元,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丙公司投资(损益调整)1080000贷:盈余公积108000

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972000解析四:属于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本企业应享有份额的,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相应调整所有者权益。

本例中甲公司处置投资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丙公司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期间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额中份额为72万元(200×36%),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丙公司投资(其他权益变动)72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20000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社2006年版。[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出版社2009年版。

(编辑代娟)

76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 成本法转权益法——增资 【商誉综合考虑】 【例1】 商誉综合考虑:两次在初始入账时都已经考虑,不需调整。 商誉综合考虑:第二次负商誉冲掉第一次商誉20,还有商誉20,不用调整。 【例3】 商誉综合考虑:本期的负商誉冲掉了上期的40,还要确认20的负商誉,即营业外收入20: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20 贷:营业外收入20 商誉综合考虑:两次确认初始投资时只应确认本次的营业外收入, 第一次: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0 第二次: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 贷:营业外收入60 商誉综合考虑:第二次商誉冲掉第一次负商誉40,即本应确认第一次负商誉2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2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 商誉综合考虑:第二次商誉冲掉第一次负商誉60,还有180,不需要调整。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已评估值+商誉 留存收益使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增加60,剩下的180则是这10%的评估增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6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0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8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80 长投的账面价=法一:按账面600+1200+60+180=2040 法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份额8000*22%+第一次商誉40+第二次商誉240=2040 【例2】 留存收益使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增加60,但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只增加了20,也就是说10%的评估价下降了40。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6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40 长投的账面价=法一:按账面600+1200+60-40=1820 法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份额5800*22%+第一次商誉40+第二次商誉504=1820 留存收益使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增加60,但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还下降了20,也就是说10%的评估价下降了80。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6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0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80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账务处理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账务处理: 例题1:东方公司07年初投资5000万持股10%,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48000万,07年发放股利1000万,实现净利润4000万,08年初发放股利2000万,之后追加投资8000万,取得15%的股份,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50000万。要求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的调整分录。 如果区分明细科目追溯调整分析如下: 分析:权益法追溯调整对于两次投资之间的公允价值变动的份额=(50000-48000)×10%=200要确认为追溯调整:净损益影响部分=(4000-1000-2000)×10%=1000×10%=100,剩余的部分100万作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追溯调整。 权益法下对于两次现金股利的处理如下:07年收到的股利100万,属于投资以前年度的股利,所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收到第二年股利200,累计收到股利=300,投资以后到上年度应该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份额=4000×10%=400万,累计股利小于净利润份额,所以第二次收到的股利全部作为损益调整明细冲减。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权益法下到再投资时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明细=5000-1000×10%=4900;“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明细=(4000-2000)×10%=200;“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明细=100,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4900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00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5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盈余公积1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 如果不区分明细科目的情况下,分析如下: 对于应该享有的公允价值变动的份额=(50000-48000)×10%=200中,净损益影响部分成本法和权益法存在共同的地方也存在差异的地方,所以不区分明细科目的追溯调整要针对差异调整; 而对于其他权益变动100的调整,无论区分不区分明细都要全部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1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 对于净损益影响部分,中间净利润影响部分=400全部确认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4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60 盈余公积40 对于第一次收到股利成本法和权益法全部作为成本冲减,不存在差异;第二次收到股利200后累计股利=300,成本法下冲回之前冲减的成本100,而权益法下全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冲减,调整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70 盈余公积30 贷:长期股权投资300 综上所述调整分录后得到完整追溯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判断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主要有两条途径,首先第一条是题目给出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企业的影响: 成本法:投资方对被投资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该采用成本法;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也应该采用成本法; 权益法:投资方对于被投资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该用权益法。 第二条途径是给出持股比例: 成本法:持股比例在20%以下或者50%以上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 权益法: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包括20%和50%)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 第一条途径高于第二条途径,也就是比如说题目中给出了持股比例为25%,同时又给出了对被投资方不具有重大影响,那么,就不能按照持股比例采用权益法,而应该按照实际影响采用成本法。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会计处理总结:

二、权益法后续计量的处理(一)初始投资时点差额的调整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如果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的,应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定。 (二)顺流交易、逆流交易的调整 逆流交易合并报表中的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 贷:存货 顺流交易合并报表中调整分录: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投资收益 (1)逆流交易时分录的理解: 在个别报表中做分录的时候是将投资单位和被投资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抵销了内部未实现的损益,所以少确认了长期股权投资,那么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是将投资单位和其子公司看作是一个整体,所以原来抵销的内部未实现损益就不应该抵销了,此时就应该重新确认长期股权投资。而这部分损益是体现在投资单位购买的存货当中的,此时也应该调减存货的账面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会计处理作者:谷小倩 来源:《财会通讯》2008年第04期 一、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投资后,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但经过若干会计期后,投资企业会考虑各种原因,可能追加投资,增加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导致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的投资,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应按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合并企业处理,达到企业合并前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等方法核算的,要将原持股比例部分由权益法调整为成本法,即购买日应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至最初取得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购买日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投资企业也可能因收回投资等原因,导致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改按成本法核算,其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由于旧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实施重大影响时采用权益法,因此投资企业只有出售部分股权,致使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变为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或无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成本法核算,按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并采用未来适用法。对于此,新准则下因持股比例下降由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处理与此基本相同。原准则由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与新准则不同,所以未涉及持股比例上升的情况。本文通过举例来说明股权投资中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的会计处理方法。 [例1]华天中海公司2007年对明珠公司公司投资,占明珠公司注册资本的30%,对明珠公司能够施加重大影响。至2008年12月31日,华天中海公司对明珠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为300万元,损益调整为100万元。2009年1月2日,华天中海公司将持有明珠公司的股份对外转让一半,收到210万元款项存人银行,并失去了重大影响力,为此,华天中海公司改按成本法核算。 根据以上实例,华天中海公司应作以下会计处理。 2009年1月2日出售15%股份时 借:银行存款21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明珠公司(成本)1500000 长期股权投资——明珠公司(损益调整)500000

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一、因股份上升,由成本法—权益法,会计分录包括三部份,一是新投资入帐, 二是新旧投资初始确认金额的调整,三是原投资在两个时点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帐务处理。 (一)、新投资入帐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按付出对价) 贷:银行存款等 (二)、调整新、旧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1、计算原投资的商誉=原付出对价—按当时公允价值计算的份额 2、计算新投资的商誉=新增投资付出对价—按新增投资时公允价值计算的份额 3、总商誉=原投资商誉+新投资商誉 4、如果总商誉>0,原投资初始确认不作调整,新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不再调整,就 按付出对价入帐,即使新投资付出对价小于被投资企业公允价值相应比例份额,也不再记营业外收入。 5、如果总商誉<0,需分三种情况: (1)、原商誉<0,调整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2)、新商誉<0,调整新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3)、原商誉<0,新商誉<0,分别调整新旧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注意:谁是负数就调谁,调整的金额为总商誉的绝对值。是原商誉为负的,如果是以前年

度就投资了的,则调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因为正常的投资权益法下是这样作会计分录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营业外收入(差额) 由于现在是要调整以前年度,以前年度的营业外收入都早已结转损益,成为累积的留存收益了,所以就调整留存收益,就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注意,这个调整仅是调整负商誉,即是差额部分(营业外收入)如果是本年度投资的,则直接调整营业外收入,即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差额) 新商誉为负的,调整新投资初始确认金额的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差额) (三)、调整原投资在两时点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原投资比例按新投资时点计算的公允价值=原投资比例×新投资时点公允价值 2、原投资比例按原投资点时计算的公允价值=原投资比例×原投资时点公允价值 3、权益变动=原投资比例按新投资时点计算的公允价值—原投资比例按原投资点时计算的公允价值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浅谈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内容摘要:首先全面介绍变动成本法的概念、优点,及与完全成本法的不同点,然后讨论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条件及主要的应用方法,由于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均有其优缺点,所以最好用结合方法,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结合方法,首先满足内部管理,然后经过调整变通满足财务会计对外需要;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的结合方法,既符合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也符合会计核算的惯例。两种方法易被企业认可和接受,因而有利于促进变动成本法在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进一步说明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变动成本法本身的局限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变动成本法的全面应用需要更长的时间。 关键词: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优点;作用;局限;应用方法 一、绪论 对于变动成本法的起源,国外有关会计著作中的说法并不一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的那场资本主义社会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对变动成本法由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环境的日趋严峻,预测、决策和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1[1]人们要求会计工作能提供更为广泛、深入和适用的信息,当然也包括成本方面的信息。于是变动成本法作为一种非传统的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西方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机会瞬息万变。在企业外 部环境优化、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大的前提下,谁拥有成本优势,谁就拥有主动权,就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财务部门的成本信息就成为企业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事前规划和日常控制的重要依据。而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固定成本的比重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样,按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资料就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预测、决策、考核、分析和控制的需要了,于是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就有了广阔的空间。本文通过对变动成本法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力求探求出变动成本法应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促进其理论和实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变动成本法的概述 (一)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或边际成本法,是指在计算成本时,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全部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⑵变动成本法免去了固定成本的分配计算程序。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基于以下理由:产品成本应该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因为产品成本应是那些随产品实体的流转而流转,只在当产品销售出去时才能与相关收入实现配比,得以补偿的成本。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产品成本必然与产品密切相关,在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成本消耗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产品成本总额应当随着完成的产品产量成正比例变动。如果不存在产品这个物质承担者,就不应当有产品成本存在。因此,在变动成本法计算下,只有生产成本中变动部分才构成产品成本的内容。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权益法和成本法互转各种情况下合并和母公司报表的处理201301

一.增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30%-60%) 因追加投资原因导致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投资的,要追溯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至最初取得成本,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表科目正常些,利润表的科目要换成“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继后期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转换时被投资单位账面留存收益中本企业享有份额的,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不作为投资收益(按权益法的思路处理,由于无损益调整明细,所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转换时被投资单位账面留存收益中本企业享有份额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 【例题3·计算及会计处理题】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1500万元取得C 公司30%的股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C公司2007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5000万元(假定其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因对C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对该项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甲公司每年均按10%提取盈余公积。 2007年C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未分派现金股利。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1800万元取得C公司30%的股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60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甲公司能够对C公司实施控制,因此甲公司将对C公司的股权投资转为成本法核算。 要求:编制甲公司股权投资的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1)2007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1500 贷:银行存款1500 (2)2007年末: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损益调整) 300 贷:投资收益300 (3)2008年1月1日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一、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主要在于:适用的范围不同、核算的方法不同。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一)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二)成本法的核算方法 除追加投资、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作为当期投资收益。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在成本法下,投资企业收到现金股利时,应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具体作法是: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大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其差额即为累积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然后再根据前期已累积冲减的投资成本调整本期应冲减或恢复的投资成本;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小于或等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若前期存有尚未恢复的投资成本,则首先将尚未恢复数额全额恢复,然后再确认投资收益。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一)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通常情况下,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二)科目设置 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应设置四个三级明细科目,即: 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投资成本) (股权投资差额) (损益调整) (股权投资准备) (三)权益法的核算方法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44)

成本法与权益法地转换 (一)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地持股比例下降,或其他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应终止采用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按投资地账面价值作为投资成本. P88 例18 (二)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地持股比例增加,或其他原因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应终止采用成本法,改按权益法,按追溯调整后确定地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不含股权投资差额)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并以此为基础计算追加投资后地股权投资差额. 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因追溯调整而形成地股权投资差额,应在剩余股权投资差额地摊销年限内摊销;因追加投资新产生地股权投资差额,再按会计制度规定地年限摊销.即,股权投资差额应按批分别计算,分别摊销.但追加投资形成地股权投资差额金额不大,可以并入原来未摊销完毕地股权投资差额,按剩余年限一并摊销.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未摊销地股权投资差额一并结转. P88 例19 2000年1月5日,"投资成本"明细账金额=2000年1月5日B公司所

有者权益×35%,因此,应将原持股比例10%部分确认地"损益调整"明细账和"股权投资准备"明细账地金额转入"投资成本"明细账. [例题7]:A企业于2001年4月1日以41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地现金股利10万元,支付地相关费用0.6万元)购入B公司股票1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占B公司实际发行在外股数地10%,A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投资.2001年5月1日收到现金股利10万元.2000年12月31日B公司净资产为4000万元,B公司2001年5月1日将无法支付地应付账款100万元转入资本公积,B公司2001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假定利润均衡发生),除上述事项外,B公司2001年地所有者权益总额未发生其他增减变动.2002年1月1日A 企业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股票200万股,实际支付价款850万元(含支付地相关费用1万元).此次购买完成后,持股比例达到30%,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2002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假定利润均衡发生),提取盈余公积30万元.2002年B公司接受现金捐赠增加资本公积10万元.2003年B公司发生亏损5000万元.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A企业对B公司无额外责任. 要求:编制A公司有关业务地会计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2001年4月1日购入B公司股票100万股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400 应收股利10 贷:银行存款410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案例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案例分析 变动成本法即将成本按成本形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将变动的部分计入产品成本。变动生产成本法这一概念自被提出后,就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它能帮助管理者制定决策,科学的进行日常经营管理,有利于分析考核业绩。然而在实务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权威机构是不认可以变动生产成本法所编制的对外报表的。如何让变动成本法与当前的制造成本法结合起来更好的为企业应用,从而进行科学的管理,成为当前管理会计界的一个重点。 1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 1.1 变动成本法的起源 关于变动成本法的起源,并没有统一的观点,但据记载,1836年英国的曼切斯特工厂已经出现了它的雏形;也有会计学家指出法国的斯特劳斯·别尔格在1876年提出过变动成本法的设想;英国人则认为在1904年出版的《会计百科全书》中记载了相关的会计成本法内容;而美国的《制度》杂志在1906年也刊登过一片文章,其中有一段话和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思路很相似:在生产经营活动的抉择中,为估计其所期望的净损益,第一步就要找出合适衡量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效果的单位费用,单位直接收入减去单位直接费用得单位净收入或单位净贡献,然后以它来抵偿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这些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是指不指选择什么生产经营活动方式都一样固定或不变。单位净收入(或单位净贡献)乘以产品数量就可以用来比较由于选择各种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不同损益。 1.2变动成本法的传播 1936年1月15日的《会计师联合公报》刊出了美籍英国会计学家的一篇论文,乔纳森·哈里斯在论文里写到他1934年在阿尔末化学公司设计“直接标准成本制造计划”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当时公司的销售量上升了,但利润却不

成本法与权益法相互转换综合例题

【例题1】(追加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再追加投资,又改为成本法)江海公司2006年~2010年有关投资业务如下: (1)2006年1月1日,江海公司以61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10万元,支付的相关费用0.6万元)购入A公司10%的股权(A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其股权不存在活跃市场),A公司当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 000万元,投资时有一项固定资产为一栋办公楼,账面价值20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江海公司对A公司没有重大影响,江海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投资。 (2)2006年5月10日,江海公司收到A公司支付的现金股利10万元。 (3)2006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410万元,A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100万元。 (4)2007年3月20日A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00万元。 (5)2007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910万元。 (6)2008年1月1日,江海公司又从A公司的另一投资者处取得A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1 800万元。此次购买完成后,持股比例达到30%,对A公司有重大影响,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2008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 200万元。 (7)2008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1 010万元。 (8)2009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00万元。 (9)2009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610万元。 (10)2010年1月1日,江海公司又从A公司的另一投资者处取得A公司3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3 500万元。此次购买完成后,持股比例达到60%,对A公司能够控制,改用成本法核算此项投资。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江海公司与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1)2006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600 应收股利10 贷:银行存款610 (2)2006年5月10日 借:银行存款10 贷:应收股利10 (3)成本法下不作处理 (4)借:应收股利20 贷:投资收益20 (5)成本法下不作处理 (6)2008年1月1日 ①购入20%股权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 800 贷:银行存款 1 800 2008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 200万元,成本1 800万元﹥7 200×20%=1 440(万元),首次投资时投资成本600=6000*10%,既不形成商誉又不形成营业外收入,综合考虑不需调整。 ②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集团公司中的应用及比较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及比较 摘要 在不同的决策过程中,企业决策者需要不同的成本信息,因而在管理会计中就出现了许多种成本的分类方式,当然也随之出现了多种众多的成本核算方式。但是当下企业使用频率最大的成本核算方式是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虽然在过去,在会计核算方式中,完全成本方法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对成本核算的需求在日益增长,然而完全成本法已经不能再满足企业的需求,因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性越来越广泛。 笔者重点分析了两种结算方式各自的核算特点、区别以及优缺点的研究,探索这两种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并对这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哪种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更有利。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应用的方式更加合理,既能避免重复核算,又能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对外提供报表的需求。结合制能降低会计成本,对企业更有利,更能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优缺点;制造费用;结合制 Analysis on the Variable Costing and Full Costing i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nd Comparison Abstract Enterprise managers in the different decision-making process need of different cost information, so there have been many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classification, accompanying a variety of costing methods. Among each enterprise cost accounting, the full cost method and the variable cost method are two kinds of main methods. Although the full cost method has been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enterprise cost accounting, as in the perfection of market economy,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world, the full cost method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growing needs of enterprise. As a result, the variable costing method i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widely. Based on the respective feature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full costing and variable costing , and the study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m, we will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in the enterprise in this article, and compare the two different methods of accounting. Our target is to draw a conclusion which accounting method is more advantageous. In the end, the article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way combined variable cost method with full cost method is more reasonable.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avoid duplicate accounts, but als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providing reports. Combined system can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可能因持股比例下降或上升而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或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1.增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1)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 ①属于通过投资作价体现的商誉部分(即原取得投资时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②属于原取得投资时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小于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应同时调整留存收益(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下图所示: (2)新增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新增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其中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对于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计入取得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注意:两次投资形成的商誉或计入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的金额应综合考虑,以确定与整体投资相关的商誉或应计入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的金额。 (3)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新取得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 ①属于在此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应调整长期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

一、适用范围的比较(见表一) 二、账面价值确认的比较(见表二) 三、会计科目设置的比较(见表三) 四、会计事项处理的比较(见表四) 五、举例 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于2001年1月1日以货币资金投资600万元,取得B公司20%的股权。B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1月1日,其股东权益为1200万元,其中股本为1000万元,盈余公积200万元。 2001年12月31日,B公司按照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追溯调整。因追溯调整影响净利润的数额:2000年度为-120万元,2001年度为-60万元。 B公司2001年度追溯调整前的账面净利润为200万元,宣告分配2001年现金股利150万元。 A公司对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平均摊销。A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法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其余作为未分配利润。 要求: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编制A公司2001年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本题不考虑所作分录对所得税、期末结转损益类科目的影响,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2001年A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B公司追溯调整前)(见表五) 2001年A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B公司追溯调整后)(见表六) 表一 表二: 表三:

一、适用范围的比较(见表一) 二、账面价值确认的比较(见表二) 三、会计科目设置的比较(见表三) 四、会计事项处理的比较(见表四) 五、举例 A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 公司)于2001年1月1日以货币资金投资600万元,取得 B 公司20%的股权。B 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 1月1日,其股东权益为1200万元,其中股本为1000万元,盈余公积200万元。 2001年12月31日,B 公司按照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追溯调整。因追溯调整影响净利润的数额:2000年度为-120万元,2001年度为-60万元。 B 公司2001年度追溯调整前的账面净利润为200万元,宣告分配2001年现金股利150万元。 A 公司对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平均摊销。A 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法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其余作为未分配利润。 要求: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编制A 公司2001年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本题不考虑所作分录对所得税、期末结转损益类科目的影响,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2001年A 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B 公司追溯调整前)(见表五) 2001年A 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B 公司追溯调整后)(见表六) 表一

变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探析.doc

变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探析 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成本上的变动,要充分考虑好变动的成本才更有利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变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探析,希望能提供帮助。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速度飞快,有效采用各种成本法才能够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在运行变动成本法的过程中,它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会增加企业的核算工作量,还会同广泛应用的会计准则相冲突,然而它却对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采取科学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在实践中逐渐将其进行完善,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变动成本法企业应用 一、变动成本的计算 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成本上的变动,要充分考虑好变动的成本才更有利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通常情况下,企业应将生产原材料、人力及变动制作费用进行充分的考虑,这部分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与原计划产生一定的差异,再

加上当今社会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的经营管理面对更大的难度,企业在进行每一个决策之前都需要财务部门提供具有说明力的数据,此时应用变动成本法就更加具有说服力,能够保证企业的决策更加具有科学基础。 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首先要对产品的成本做出预算和计划,要以成本的有效分析为生产的基础,在成本的计算过程中融入那部分容易产生变动的成本内容,期间费用是指那部分不会发生变动的生产成本,这就使得成本的计算方式变成了程序计算损益是被贡献式损益来体现的,与此同时,在日常的产品销售过程中,这种成本计算方法还会与运输、保险和销售抵押金等内容相结合。 二、变动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一)产品盈利能力资料的提供 企业在正常的运营过程中,会计部门应负责将产品盈利能力资料详细的信息进行管理,这是产品是否能够获得充足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采取经营措施和策略的主要依据。贡献毛益是每一种生产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的重要体现。因此,每一种产品的盈利能力都可以通过贡献毛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1.因持股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因持股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如下所示: (1)计算商誉、留存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商誉、留存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的确定应与投资整体相关。假定再次投资交易日和原投资交易日不属于一个会计年度,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①若综合结果为正商誉,则无需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②若两次交易分别为正商誉和负商誉,但综合结果为负商誉 ③若两次投资均为负商誉 (2)原取得投资后至新取得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 关键点:为使全部投资按再次投资交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则应将原投资持股比例部分调整到再次投资交易日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调整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原持股比例) 贷: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原取得投资时至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留存收益的变动×原持股比例) 投资收益(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原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2.因持股比例下降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1)个别财务报表 关键点:剩余持股比例部分应从取得投资时点采用权益法核算,即对剩余持股比例投资追溯调整,将其调整到权益法核算的结果。 ①处置部分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 ②剩余部分追溯调整 1>投资时点商誉的追溯 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有什么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有什么区别 一、适用范围不同: 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注意变化的部分)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不同)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 两种方法的比较: 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 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 二、核算不同: 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 的影响。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所以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的时候,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确认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发生变动时,也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判断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主要有两条途径,首先第一条是题目给出投资企业对 于被投资企业的影响: 成本法:投资方对被投资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该采用成本法;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也应该采用成本法; 权益法:投资方对于被投资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该用权益法; 第二条途径是给出持股比例: 成本法:持股比例在20%以下或者50%以上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 权益法: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包括20%和50%)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

成本法与权益法比较表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基本核算对照表

一、因股份上升,由成本法—权益法,会计分录包括三部份,一是新投资入帐,二是新旧投资初始确认金额的调整,三是原投资在两 个时点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帐务处理。 (一)、新投资入帐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按付出对价) 贷:银行存款等 (二)、调整新、旧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1、计算原投资的商誉=原付出对价—按当时公允价值计算的份额 2、计算新投资的商誉=新增投资付出对价—按新增投资时公允价值计算的份额 3、总商誉=原投资商誉+新投资商誉 4、如果总商誉>0,原投资初始确认不作调整,新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不再调整,就按付出对价入帐,即使新投资付出对价小于被投 资企业公允价值相应比例份额,也不再记营业外收入。 5、如果总商誉<0,需分三种情况: (1)、原商誉<0,调整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2)、新商誉<0,调整新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3)、原商誉<0,新商誉<0,分别调整新旧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注意:谁是负数就调谁,调整的金额为总商誉的绝对值。是原商誉为负的,如果是以前年度就投资了的,则调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因为正常的投资权益法下是这样作会计分录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营业外收入(差额) 由于现在是要调整以前年度,以前年度的营业外收入都早已结转损益,成为累积的留存收益了,所以就调整留存收益,就是: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注意,这个调整仅是调整负商誉,即是差额部分(营业外收入) 如果是本年度投资的,则直接调整营业外收入,即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差额) 新商誉为负的,调整新投资初始确认金额的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时的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时的会计处理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1.因持股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如:10%(原持股比例)+15%(新增股份)=25% 即:当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无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转为→能够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时: (1)原持股比例部分 贷:利润分配 盈余公积 第二:原投资时点至新增投资时点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按10%的比例计算原取得投资后至新取得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留存收益,分录同上;其余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分录: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 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新增持股比例部分按15%的比例计算 新增的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新增的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营业外收入,调整分录可能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营业外收入(可能要冲减原投资部分商誉后的差额) 或者:将原投资比例部分调整的留存收益冲回 借: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 注意:商誉、留存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的确定应与投资整体相关,也就是10%和15%两次

A 和 B 分别代表两个时点投资的差额。 2. 因持股比例下降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如:60%(原持股比例)-20%(减资比例)=40% 第一: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实收价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终止出售部分) 借或贷:投资收益 (差额) 此时要注意:一是符合终止的条件;二是按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减值准备同时结转; 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分录为: 借:长期股资投资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变动期间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的调整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转变为权益法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留存收益,其余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资本公积(其余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 注意:第①和第②要分别处理,不能合并一起综合考虑 二、 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1. 因持股比例上升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如:40%(原持投比例)+20%(新增股权比例)=60% 处理原则:按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处理,要将原持股比例部分由权益法调整为成本法。 此时,购买日应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要进行追溯调整,即将长期股权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