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历史学科教师课程意识_以中国古代史课程为例_魏影

论高校历史学科教师课程意识_以中国古代史课程为例_魏影
论高校历史学科教师课程意识_以中国古代史课程为例_魏影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0

理论思考

LILUNSIKAO

作者简介:魏影(1974-),女,辽宁海城人,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副教授,史学博士,硕

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历史学研究。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 G 2013010091);2013年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C 03)“教学计划修订背景下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论高校历史学科教师课程意识

一、高校历史学科教师课程意识缺乏的表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师在教授中国古代史这门课程时仅有教学意识,缺乏课程意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受权威教材束缚,教师的主体地位遭到蒙蔽,缺乏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众所周知,教材质量是决定学校教育成效的首要因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各高校都必然注重相关教材的建设。解放后,中国古代史教材内容经历了两次大的改革。解放初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中国古代史教材进行了首次改革,从内容上冲击了以王朝兴衰为核心的基调,然而又由于出于印证中国革命道路的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片面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因此,当时中国古代史教材的内容,实际上是以政治或阶级斗争为核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中国古代的经济史和文化史进一步受到重视,进而形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它仍难以摆脱以政治为主线的传统外壳,社会史在中国古代史教材内容中所占的比重与社会史的重要性非常不对称。

就我执教的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来看,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及本世纪最初十年,曾在不同时期选择过范文澜《中国通史》、剪伯赞《中国史纲要》、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各有特色的专著作为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教材。这些教材曾为我们学校中国古代史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的教材,有的观点日渐陈旧,有的结构不尽合理,最为关键的是它们均无法吸收近些年来中国古代史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动态,因此重编高质量的新教材势在必行。目前,我们学院采用张恺之先生主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历史》,全套书共六卷,这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重要研究成果,是普通高等学校“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应该说,从吸收新成果以及编撰体例的创新方面,从高等院校的采用情况、获奖情况、不断攀升的印行数来看,这无疑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但是如果教师完全按照这本教材来讲授,仍会被其束

魏影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课程意识主要是指教师教什么的意识与怎样教的意识。当前多数高校历史学科中国古代史教师缺

乏课程意识。为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学校应建立促进历史学科教师课程意识生成和转化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师应对教学决策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审视,树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观念。关键词:历史学科;中国古代史;课程意识

——

—以中国古代史课程为例10

理论思考LILUNSIKAO

缚住自己的思维,所以,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应该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源于教材,更要高于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

其次,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师学科视野狭窄,缺乏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渗透。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的联系较为密切,应该说作为古代世界整体中的一部分,古代中国不能脱离古代世界而存在。因此,如果不将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提到世界古代史的历史范围中去讲授,则中国古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就不能够得到很好的理解。但是,由于中国古代史教师受到学科的局限,极容易把自己禁锢在学科的壁垒之中,对世界古代史的内容了解不够。比如关于汉朝与匈奴的战争问题,中国古代史教材论述的是北匈奴在汉军的多次征讨下渐趋衰微并逐步西迁,南匈奴南下入塞归附汉朝,匈奴的故地则被新兴的鲜卑人占据。但是,那部分西迁的匈奴人到哪里去了呢?这在中国古代史教材中并没有提及。如果我们联系世界史,则知道西迁的北匈奴人首先灭掉了黑海以北顿河流域的阿兰人,之后,在西进的过程中同哥特人相遇,哥特人一败涂地,一部分哥特人加入匈奴大联盟,一部分疯狂向西溃逃,由此,便掀起了西方民族大迁徙的序幕。这样,就将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再如在世界历史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均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虽然工业革命并未能直接扩散到中国,但是它给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明清的历史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工业革命给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巨变以及这些巨变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全面地考察。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将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完全置于世界古代史的大框架下,全面客观地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古代中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现象。

再次,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师在授课时缺乏创造力,导致课程不断走向封闭。目前中国古代史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于同一个问题,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以新资料和新方法分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以清代东北封禁的时间为例,学术界目前就存有多种观点,分别为:一是顺治六年说。二是康熙七年说。三是乾隆五年说。四是清廷从未实行过完全意义上的封禁,总是表现出禁中有弛,弛中有禁,弛禁伴随封禁于始终。但是如果授课教师不能及时地了解这些学术前沿与动态,便不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当中,教学内容则不能快速更新,学生也无从知道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不利于学生扩大视野,激发思维。如此一来,必将会导致课程观点陈旧僵化,缺乏创新,其授课效果可想而知。

二、如何加强高校历史教师课程意识

1.从学校方面来说,应建立促进历史学科教师课程意识生成和转化的教学管理机制,以肯定其课程意识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学校首先应该保证该课程

体系的弹性化。教师可以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中国古代史这门课的课程设计与课程规划,从而建构一套具有本校地域特色的中国古代史课程体系。如作者本人所任教的黑龙江大学所在地哈尔滨,其阿城区是金朝兴起之地,在讲授金代历史时,就可以运用乡土历史,使本地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教学相衔接,可以带领学生游览金上京博物馆。又如哈尔滨市阿城区、呼兰区及附近的双城市、五常市拉林镇为清代京旗回屯之地,在讲述这一问题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哈尔滨地区的方言较之东北其他地区的方言更为接近于普通话,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并增强其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但是,这需要学校在授课时数、教学方式等方面予以支持。其次是要变革课程评价机制。一般来说,我们考察教师授课效果时只看教师课讲的好坏与否,往往是重知识而轻能力、重结果而轻过程。然而,任何一门“课程”均包含“课”与“程”两部分。所谓“课”就是教学科目,即人类通过认识客观世界所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具体来讲,就是按事物的性质所划分的各门学科;所谓“程”就是教学流程,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地探究、体验各门科目的过程。在考查中国古代史的授课效果时,应建立新理念下的课程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不应是只看教师的讲,单纯给“教”打分,而是要“以学论教”,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给教师打分。换言之,通过评价学生是否真正实现了课程的主体地位,来评价教师是否真正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所以,学校应多听取课程主体——

—教师与学生的看法,从相对长远的角度向教师提出教学建议。

2.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应经常性地对自己的中国

古代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对教学决策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认真地审视,找出其中的不足,树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观念。比如可以以课题研讨为切入点,同世界古代史、中外关系史、海疆史等课程教师合作逐渐形成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以使自己的课程组织不再囿于学科界限,而是向跨学科和综合化方向发展。此外,教师备课时不应该仅仅考虑到“教什么给学生”“怎样教学生”的问题,而应该重点研究“如何教学生学”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把当前热点问题融入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史的最新研究发展动态,获取最新的信息,并且围绕热点问题为学生提供

一些能选择的、操作性强的课题。比如结合当前世界各地地震频发的现象,引导学生去搜集中国古代所发生的大地震以及政府应对措施的相关资料,如果有条件还可以鼓励学生就此问题申报创新项目,进一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编辑∕高伟

11

2014.10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高校教师个人年度工作计划教学内容

高校教师个人年度工作计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我知道作为一名高职教师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就是要不断学习、提高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下面XX整理了“高校教师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校教师个人年度工作计划 这学期我还是继续担任0艺术设计装潢班的班主任,通过之前两年的适应和磨合,可以说我作为教师和同学们完全的熟悉了,再也没有之前的陌生感了。所以在同学们进入大学第三个年头的时候,我的工作变的轻松了很多,不过我不会放松对他们的教育的。 艺术设计装潢班的同学经过大学三年的适应,绝大多数同学完全转变为大学生状态懒了,班主任工作也开始变得轻松,但我相信紧跟学院的学生管理步

伐,通过自己的努力,依靠班团委是可以将这项工作做好的,现就班主任工作计划安排 一、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誉感,使学生树立不畏艰难,奋勇拼搏的精神。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思想相对中学生成熟、独立,所以单纯的思想理论教育,往往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有说教的嫌疑,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工作。我计划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从三方面来开展,一是利用班会,从小的事情,身边的事情,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我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尤其是对思想、情绪不稳定,有激进倾

向的学生,要多次进行谈心。一些积极上进的学生,则鼓励他们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再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周报表和月报表,认真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分,以此来约束和考核学生。 三、加强班级日常管理 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配合学院、系上,认真完成学院和系上布置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做好班委和团支部的分工工作,并注意培养和考核班颁布。同时,作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特别加强对学生考勤、晚上外出的管理,一经发现违纪,严肃处理。对典型的违规事例,触犯原则的行为要加大力度处理。 四、拓展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充分利用学院、分院、各部门、老师和社会的各种资源,让学生多参加相关活动,在培训中学到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体验,在精彩的演讲中受到启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摘要:历史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由于传统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刻板与落后,使历史科目的这种特性一直难以被充分发挥出来。鉴于此,从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状况着手,主要就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推进了现代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应对新课程标准内容进行全面认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进行创新发展,使之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丰富教学语言,活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长期使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忽视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学生难以跟随教师的思路,融入初中历史学习之中,造成学生听课质量的下降。因此,在今后教育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一定的革新。首先,教师应注重教学语言的丰富,在教学的

过程中加入一些肢体动作以及感性词汇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活化。例如,在学习戊戌变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说:“中华的崛起是由无数先辈共同努力的结果,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其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性,同学们应对这些变法先士给予尊重,感谢其为中华崛起做出的努力。”通过这种感性语言的表达,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激发,进而让学生融入教学中去,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 二、重视整体把握,树立全局意识 历史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一阶段之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从教材的角度出发,将历史按照版块进行割裂,其应在阶段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整体性的把握,将各阶段教学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形成全局意识,从而对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联系一些经济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或者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其与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等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形成知识上的连贯性,把握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与背景。 三、发掘学科优势,增加人文教学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本文由小时只了了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徐兆仁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北京 100872) [摘要] 对于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认识, 中外学者观点各异. 这些看法可以最终划分为两类, 即历史学学科属性的科学说与非科学说.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唯物史观以来,历史学的研究就开始在科学的轨道上不断进步.但是,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同时也不能误解和歪曲这个理论.加大对于唯物史观研究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正是对历史学学科性质"非科学说"的有力回应. [关键词] 历史学;学科性质;科学说;非科学说 [中图分类号] D641;K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5)05-0007-07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 这个问题是研究者们基于把握历史知识的特性, 规范历史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判断历史研究的可信性和真实度等思考而提出来的.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无疑是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成为推动历史学学术观点创新, 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的关键所在. 一切科学,包括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第二种是指研究社会现象的诸学科,即社会科学,泛指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研究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诸学科. 在这种用法中,有时包括了哲学在内,有时则不包括哲学.第三种即通常意义上使用的, 专指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的历史学. 断定历史学是科学的根据有二: 其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 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其二是它所承担的任务. 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 根据上述两条, 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 "科学"说还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界定: 第一,一般"科学" 说.史学是一门反思的科学, 是对各种具体历史研究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 2005 年第 5 期(总第 77 期) 7 一,关于历史学学科性质的主要观点 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中外学者观点各异,流派纷呈;有些观点甚至长期对峙,难以统一.现择要撷取影响广泛的几种成说,以便论述: 1. "科学"说唯物史观认为, 历史是过去在客观上存在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是在历史研究者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 历史学的使命就在于科学地揭示客观存在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 "历史科学"有三种用法:第一种是马克思,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提出的科学概念, 泛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二,特殊"科学"说.史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 综合性, 整体性和真实性等显著且重要特征的具体的和实证的科学. 第三, "整合学"说.史学是一门以科学性为基础的内在地融合了实证性,抽象性,价值性,艺术性的整合学. "非科学"说 2. 科学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得到基本材料,然后进行归纳,判断,推理得出假设,再重新回到实际中反复检验而得出结论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是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尤其是不可能检验的.在历史中材料也并不

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

内容摘要: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为适应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实施对教师专业意识的要求,教师应树立课程主体意识、课程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以促使自身的教学行为发生转变,使之具有发展性与个体适应性、创新性与反思性、民主性与对话性相融合的特点。关键词:教师;课程意识;转变;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育专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它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围绕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术界已展开了多方位的研究,但能从课程意识角度来探究教师教学行为的却并不多见。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教师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三年后就能基本熟悉并掌握教学的操作程序,如果没有外在的压力与内在的需求,其教学行为方式也将基本定型,如教学行为上的自我认识、教学内容上的自我编排、教学方式上的自我选取等。所以,要想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以适应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单靠一项政策或一种制度是难以实现的,而且教师固有的教学行为往往又会与较大的教育教学变革产生潜在的矛盾与冲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转变教师教学行为面前束手无策,应该看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必然的,也是有条件的。在现实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同一个学校的教师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有的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得快一些,好一些,有的则转变得慢一些,差一些。这说明教师的主观条件在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具备这些主观条件,让教师尽早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其中,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教学行为发生转变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讲,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特定的课程意识,其教学行为都会或明或暗地受到其课程意识的支配和指导,教师具有怎样的课程意识,就会产生怎样的教学行为。而问题在于每位教师是否具有某种鲜明、独特而又合理的课程意识,从而能够促使教师转变其教学行为并使之更加有效。本文就此展开探讨,旨在使教师通过树立合理的课程意识去更加有效地指导自身教学行为的转变。一、教师课程意识的概念探析已有资料表明,教师课程意识的含义源于西方“校本课程”概念的提出。自1973年菲吕马克(furumark,a.m.)和麦克米伦(memullen,i.)首次提出“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即sbcd)概念后,世界各国教育机构都尝试性地接受并实践着这一理念。教师的课程意识正是源于校本课程的本质要求而存在的”。“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批判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其课程意识的唤醒。只有当他们产生了积极参与课程发展的意识之后,他们的批判能力与精神才能逐步形成”。为此,西方将教师的课程意识理解为教师对于其在课程决策、开发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信念。在我国,多数学者倾向于将教师的课程意识理解为: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也有学者将教师的课程意识概括为:“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还不是如何有效地教学,而是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而这又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过教育的人该是怎样的?教育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如此一来,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的远远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等问题,而更应该关注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为什么要开设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为什么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因为,教育不只是一个个简单的操作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行为。”这一概括正好可以作为对上述定义的补充与说明,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教师课程意识的内涵。就课程发展的理论而言,教师是课程发展中的一环。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就有学者认识到,“课程改革不能离开教师,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然而,我国在本次课程改革之前教师几乎与课程“无关”,教师只管“照本宣科”,也就是只管教什么(实际上是考什么教什么),而不管为什么教,怎样教,在哪门课上教,每门课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实效等。长期以来,教师头脑中只形成以教学、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改革、教学大纲等一系列教学语词为主的话语方式,而没有课程、课程改革、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课程发展等概念。这种状况

高校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高校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The work plan is a prerequisite for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 complete work plan can make the work progress in an orderly manner, orderly, and more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189

高校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篇一】 第一,思想方面。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首先要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牢牢把握党员标准,严于律己,继续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服从工作安排,积极争取成为中国*的一员。除此之外,在未来工作中,努力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遵纪守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以实际行动展现一名青年教师的风采。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第二,教学方面。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首要任务是要教好书,我认为要保证这一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专业水平的提高。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掌握自己所任学科的专业特点,善于思考,养成多思多想多写的习惯,做的化要落实到学的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认真阅读《课程教学大纲》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 在其他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不断成长。 2、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故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使教师专业理想的确立; 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关键词:校本课程;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是在复杂语脉中从事复杂问题解决的文化的社会实践领域,专业能力在于主体参与问题情境,同儿童形成活跃的关系,基于反思与推敲,提炼问题选择判断解决策略的“实践性学识”。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家,其专业成长的性质是在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性认识”。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途径必须基于教育职场,在具体的反思性实践中才能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现实平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阶段与途径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制定,引起了课程权利的再一次下放“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说就是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学校的部分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设计和开发。”[1]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出台,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师在课程决策中的地位的改变——从课程决策的消费者和执行者变为课程制定与表述的积极参与者,为教师的自主权和专业地位提供了政策保证。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参与课程的研制、收集资料、编写教材、或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或重新开发新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每个人的作用与表现不同,但重在参与课程开发,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促进自己专业发展。教师在参与过程中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六个阶段,各过个阶段教师的表现不同。[2]个人试验:对与他人一起工作没有信心;不愿与他人分享观点;交流观点:愿意私下交流秘诀,愿意尝试同事的观点;寻求信息:非正式地拟定任务并期望成功,从事独立的搜寻工作,如查找资料等;最最低责任的参与:承担只需要有限的领导技巧的角色,在参与中不愿抛头露面;主动的参与:成为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愿意在组织和领导不同的形式活动。承担主要的领导角色:有了充分的准备去倡导并规划活动方案,监督成果并在需要维持团队工作效率时采取措施。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和课程研究者共同实践开发。教师不能把专家看成是指导者,应把他们看成是共同的研究者。二是与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一起进行课程开发活动,教师与家长们一起寻找有效的社区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并与家长一起养成参与学校事务和课程开发的习惯。三是参与对学习者的兴趣、爱好、需求、特点等各方而的分析,尽量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把一门学科放在广阔的课程整体中加以考察.,逐渐地养成关注和参与学校整体的课程设计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能 “无论从教师专业发展来看还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权利来看,参与课程开发都应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组成部分。”[3]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确立教师成为研究者、反思性实践家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动态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道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4]从教师专业结构来分析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1、教师专业理想的确立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一、坚持并完善基本理念与改革方向 1.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2.坚持并强化“三维目标”的整合。 3.重视初中、高中、大学历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衔接,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4.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历史课程是通过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的发展过程来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的突出特点和最大变化 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的同时,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 三、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的重要调整 在保持(实验稿)的总体框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划分的同时,适当弱化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以基本的史实为主,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保留、选择的史实链接起来基本能够反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时空线索。 中国史和世界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中国史部分 1.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 2.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

浅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浅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浅谈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把维柯的历史哲学看作人类历史意识臻欲成熟的一个标志,无论就历史本体为对象的思辩历史哲学而言,或是对作为本世纪历史思想新特征的分析历史哲学来说都是适宜的。在维柯学说中真正触动20世纪历史思想的是他对历史学本质的理解和其独特的方法论。 一 在西方古代和中世纪,历史学不仅不被视为一门科学,而且恰恰是于科学对立的;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与笛卡儿历史怀疑主义的严峻挑战,都刺激了历史学家对传统史学进行改造。维柯的学说活动与17世纪揭示历史规律创建科学历史学的尝试进紧密相连。维柯承认“科学所要研究的是普遍和永恒的东西。”①1问题不在于论证历史学不是一门科学,而在于它能否被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维柯从知识真理判断依据方面入手,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是在同司哥特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维柯提出了一个新的真理标准—创造标准,即真理与被创造的事物是同一的可以互相转换。判断我们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质,就看我们能否创造出该事物。维柯认识到既然人可以认识自己创造的世界,那么只要我们把历史的主题和对象从个别事件及人物扩大到人类历史的整体,扩大到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各种制度,从个人心理扩大到群体心理,人类就可以以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观察者去认识历史了。 种对历史题材的近代意义上的理解有助于维柯发现历史的普遍性质,而这种普遍性质正是他的新科学赖以建立的基石。维柯认为各民族都有独立的文明起源。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是为更加基本的人的本性的一致性所决定的。既然存在这种人的本性的一致性,人的行为动机就不可能完全受偶然性支配,人类社会的变化也不可能是完全随意和变化无常的。通过对人的共同意识和共同本性的揭示,维柯发现了由此生发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这就是隐藏在公开事件下面的一部“理想的永恒的历史”,一个世界各民族都必须经历的共同历程。由于认识到历史这种普遍和永恒的性质,维柯改变了自己早期的看法。②2所以在《新科学》中,他几乎完全修改了早期作品中的知识等级制度,将历史学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从而达到了他的历史学科学改造的目标。 1维柯:《新科学》第三版,第163节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维柯:《新科学研究》第7页剑桥大学出版社1975年

刍议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

刍议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 本文在阐述开展主题班会的意义、形式、内容的基础上,论述了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内涵与教学方法,以期提高主题班会的质量,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标签:新时期;主题班会;课程化;必要性;内涵;教学方法 一、开展主题班会的重要意义 主题班会是学校教学中除课堂授课以外最重要的补充形式之一,是一种集体参与、集体互动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主题班会目的明确,内容相对专一,可以在主题班会设计中围绕班会目的,针对学生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深入传达辅导员老师关于专业引导的意图,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深刻的印象;其次,主题班会形式灵活,不拘一格,让辅导员老师设计实施有更大发挥空间和更好的操作性,同时,也符合学生们求新求变的心态,可以很好的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主题班会更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亲自动手组织实施主题班会,既可以锻炼他们团队合作意识、社会实践经验等等这些专业课程难以实现的目标,同时又可以激发年轻人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并让他们在紧张、兴奋的主题班会中接受职业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从而达到利用学生工作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 每一个主题都是一种思想的一种代表,每一次班会对学生都是一次无形的教育和鼓励。经常性的主题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如此,对刚入职的高校辅导员来说,更加需要和学生之间有共同的探索和研究。开展主题班会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心声,也更容易和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进而找到学生工作的有效切入点,提升个人的职业修养和学生工作管理水平。 二、主题班会的形式内容 1、一般性班会与主题班会的比较 一般性的班会主要是总结学生工作,部署近期要开展的班级活动,解读学校通知事项,点评学生学习、生活表现等等日常性班级事务,它更侧重日常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常规性任务。 而开展主题班会就会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首先,主题班会目的明确,内容相对专一,可以在主题班会设计中围绕班会目的,针对学生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比如专业讨论的主题班会,就会在班会中集中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话题,配合丰富的专业背景材料以及辩论、观看视频等方式,深入传达辅导员老

高校教学工作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高校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高校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随着高(:高校教学工作计划)职教育改革的广泛和深入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我知道作为一名高职教师身上所肩负的使命,那就是要不断学习、提高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为此,特制定本学期个人计划如下: 一、师德方面 (一)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向身边的一实验老师学习,学习他们永不满足的钻研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与时惧进的创新意识;爱生如子的崇高品质;认真踏实的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规范教育行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教师威信。详细了解学校制度,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规范和要求。长期坚持,力求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德育方面本学期德育工作以构建魅力德育为目标,以行为习惯养成和法制安全教育为重点,力争通过德育目标的优化,德育内容的细化、德育工作的长抓不懈,从而在德

育实效上有所突破,最终能培养出具有我院特色的、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魅力学生。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2、发挥我的特长,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去喜欢信息技术,热爱信息技术。 二、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其次是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追求简洁明了,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研方面 1、积极实施学院教学改革,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本学期中,在教学中我将对教材

【精选】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生着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作为一门科学性的理论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透彻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些都将让我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努力去提高自身的能力,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深层次地认识了哲学,对真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如何来确定所谓的正确认识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说到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不把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不能简单地认为“有用就是真理”。比如,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这些都证明儒家思想的先进性,是值得推崇的思想。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不重视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强调个人服从群体,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儒家思想在当时很实用,但它确实不是一成不变的完全正确的,也就不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虽然在很多时候每个人关于同一客体都表明了不同的观点,但这并不能说明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因为真理只有一个。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表现

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一)

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一) 内容摘要: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为适应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实施对教师专业意识的要求,教师应树立课程主体意识、课程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以促使自身的教学行为发生转变,使之具有发展性与个体适应性、创新性与反思性、民主性与对话性相融合的特点。关键词:教师;课程意识;转变;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育专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它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围绕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术界已展开了多方位的研究,但能从课程意识角度来探究教师教学行为的却并不多见。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教师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三年后就能基本熟悉并掌握教学的操作程序,如果没有外在的压力与内在的需求,其教学行为方式也将基本定型,如教学行为上的自我认识、教学内容上的自我编排、教学方式上的自我选取等。所以,要想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以适应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单靠一项政策或一种制度是难以实现的,而且教师固有的教学行为往往又会与较大的教育教学变革产生潜在的矛盾与冲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转变教师教学行为面前束手无策,应该看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必然的,也是有条件的。在现实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同一个学校的教师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有的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得快一些,好一些,有的则转变得慢一些,差一些。这说明教师的主观条件在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具备这些主观条件,让教师尽早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其中,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教学行为发生转变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讲,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特定的课程意识,其教学行为都会或明或暗地受到其课程意识的支配和指导,教师具有怎样的课程意识,就会产生怎样的教学行为。而问题在于每位教师是否具有某种鲜明、独特而又合理的课程意识,从而能够促使教师转变其教学行为并使之更加有效。本文就此展开探讨,旨在使教师通过树立合理的课程意识去更加有效地指导自身教学行为的转变。一、教师课程意识的概念探析已有资料表明,教师课程意识的含义源于西方“校本课程”概念的提出。自1973年菲吕马克(Furumark,A.M.)和麦克米伦(MeMullen,I.)首次提出“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即SBCD)概念后,世界各国教育机构都尝试性地接受并实践着这一理念。教师的课程意识正是源于校本课程的本质要求而存在的”。“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批判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其课程意识的唤醒。只有当他们产生了积极参与课程发展的意识之后,他们的批判能力与精神才能逐步形成”。为此,西方将教师的课程意识理解为教师对于其在课程决策、开发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信念。在我国,多数学者倾向于将教师的课程意识理解为: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也有学者将教师的课程意识概括为:“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还不是如何有效地教学,而是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而这又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过教育的人该是怎样的?教育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如此一来,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的远远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等问题,而更应该关注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为什么要开设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为什么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因为,教育不只是一个个简单的操作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行为。”这一概括正好可以作为对上述定义的补充与说明,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教师课程意识的内涵。就课程发展的理论而言,教师是课程发展中的一环。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就有学者认识到,“课程改革不能离开教师,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然而,我国在本次课程改革之前教师几乎与课程“无关”,教师只管“照本宣科”,也就是只管教什么(实际上是考什么教什么),而不管为什么教,怎样教,在哪门课上教,每门课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实效等。长期以来,教师头脑中只形成以教学、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改革、教学大纲等一

大学教师新学期的工作计划

大学教师新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 一、抓好大学区常规教学管理工作,打造优良教风和学风。 1、根据初中课程计划提前一周编排好课程表,并在开课一周内完成任课调整工作。 2、做好新学期教科书的发放工作,尤其要根据大一年级新生报到情况及时进行调配,确保起始年级教材需求。 3、针对大二、大二年级任课教师变动情况及大一年级任课安排,确保跨校老师上课 相对集中。 4、学初召开大学区教学工作会议,明确课堂教学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 5、学区教研组合格年级备课组要统筹计划学区教学教研活动,认真落实年级学科集 体备课要求。每位任课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两校实际和所教学生特点撰写自 己的教案。大学区教务处将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撰写情况,各教研组要每月检查一次。 6、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授课。尤 其大一年级教师,在本学期要采用各种手段,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点,使学生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 7、加强作业研究,切实减轻负担。学区各教研组要加强对作业的研究,对作业的内容、数量等都要有指导性意见。要认真布置和批改每一次作业,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要求,经过精选向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避免照搬现成的练习册及习题集。 8、通过召开大学区学科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和实施“教学开放周”、“学区高 效课堂研究课”等形式,多方征求意见,努力客观公正地对每一位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量化评估。 9、加强日常监管。教务处每天安排一人值班,自早读开始对日常教学工作的各个环 节进行检查,并不定期进行联查,确保教学秩序的健康有序。对每天的检查情况进行认真 记录并及时反馈,对严重违反教学常规的教师要进行通报处理。 10、以考促教,在端正考风考纪,重视考试作用,学区教务处认真组织好期中、期末 考试,学区年级备课组要做好多种形式的章(节)诊测。 二、细化大学区课堂教学常规要求,确保两校质量稳步提升。 1、大学区老师的备课要求和管理:

史学概论310页第九章,历史的可知性和历史学的科学性

我们在第一编和第二编探讨了历史学的本体论和从本体论-社会历史观转化而来的方法论。这些都是历史研究者对历史本身和历史研究方法的认识。这些认识对不对呢?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呢?历史学是否能够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呢?这些问题要通过史学认识论来回答。 什么是史学认识论呢?我们在绪论第四节说到,史学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这是一个简单概括的说法。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史学认识论是人们对于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的反思,或者说,是人们对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的认识。 第九章作为第三编历史学的认识论的第一章,我们将主要探讨人们能不能认识历史的真相?历史学能不能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或者说,怎样才能使历史学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 由于历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以往发生过的人物、事件和过程,它们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重现。因此,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们发生时的真实面貌,只能根据它们遗留下的各种遗物、遗迹去认识,而且由于每个历史认识者的立场和思想观点不同,即使根据同样的历史资料去认识同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也常常会得出不同的认识。所以,人们对于历史的本来面目或者其客观的真实面貌是否能够探测到,甚至它们本身是否存在,往往发生怀疑,由历史真相是否能够被认识的问题,还进而产生了历史学是否能够或应该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但是都不能令人信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克服了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的偏颇,提供了科学的答案。第九章主要就探讨这些问题。 历史客观主义,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它主张历史研究者排除自我,保持纯客观的不偏不倚立场,切忌带着这样那样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完全让史料说话,让史实说话,有的还主张史学即史料学。兰克和兰克学派是主张这种史学认识论的突出代表。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认为,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不带着某种立场、观点研究历史;任何史料、史实都不可能自己说话,都是研究者在说话,是研究者对史料、史实的解读,而且一切解读都总是渗透着解读者的立场、观点的。 第一节,历史真相的可知性 一、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偏颇 1.历史客观主义,19世纪的西方史学界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兰克学派,它在史学认识论上倡导历史客观主义,承认客观上存在着真实的历史,而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来写历史;认为历史学家只要保持一种超然物外、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研究历史时排除自我的好恶情感,不要让自己的政治或宗教观点影响自己对史料的选择和解释,保持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态度把史料考证和解读清楚,就能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主张写历史要公正客观,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写历史,这本是正确的。但宣称历史研究中能够排除自我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持所谓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态度,这便流于虚伪,因为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实际上,兰克本人及其学派的史学研究实践本身,就证明了这种主张的虚伪性。他的史学著作宣扬神秘主义的宿命论,认为整个历史都是上帝的神意的体现,他还支持普鲁士王室统一德国,反对革命。兰克及其学派的史学著述由于充满政治偏见受到不少西方史学家的严厉批评。伊格尔斯也指出:在离开学派的史学著述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精英人物身上。贵族式的偏见支配着历史研究。大众的历史,日常生活史和人民文化史都没有历史价值。兰克一再声称,研究历史不能带有任何先入之见,也不能带有任何借鉴往史、教育当代的现实目的;不能按照自己的好恶对历史人物加以褒贬,只能让史料说话,做客观叙述,如实直书。可能他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这方面的主观愿望。然而,

论新任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与对策

论新任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与对策 吉林油田供应小学温丽丽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新式课程改革,而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合作者和促进者,有事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自主具备课逞一时,对于丰富教学课程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程改革的发展,是一对相互促进的因素,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因此,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尤其是新任教师这一处于教师专业发展初期的教师队伍,是时间新课程改革的首要前提。 一、对新任教师课程意识的基本认识 教师的课程意识指的是教师对课程的敏感性与自觉性程度。教师的课程意识是以课程观为核心构成的一系列意识,一般来说,教师的课程意识主要由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三个方面构成。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鲜明而合理的课程意识,但教师的课程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自觉生成的。它涵盖三个要素:(1)教育信念与热情----教师的课程意识体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执着精神。(2)教育知识与经验----教师的课程意识需要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正确的教育理念。(3)教育眼光与智慧----长远的眼光和聪明的智慧是教师课程意识的内核。因此培养教师自主具备课程意识,对于丰富教学课程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等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实践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

作为21世纪的新型现代教师,新任教师应该从最初明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并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懈努力的追求。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包括: (一)课程系统意识: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执行者,现代教师具有课程系统意识,就是能把课程看成一个整体系统,缺少了其中任何环节,都是对课程改革课程实施十分不利的。 (二)课程参与意识:课程运作靠的是教师具体、仔细和创造性实施,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课程意识就是教师要在课程改革课程实施等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加入到课程探讨和课程开发等活动中,直至达到课程目标实现教育目的。 (三)课程控制意识:教育过程是一个很宽泛的系统课程,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课程控制意识,才能利用好课程工具完成教育教教学工作任务。 (四)课程创新意识: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课程改革需要创新,是整个创新教育进程的关键。 二、新任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 新任教师处于工作初期,对于课程改革的把握还不能完全胜任,只能是按部就班的对课程改革大纲进行“解读”和最大限度的将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

论教师课程意识和其唤醒

论教师课程意识和其唤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与保守课程改革不同,目前在我国兴起的新课程改革,其重要理念是要求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为此,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对其在课程决策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敏感性、批判性、反思性意识。当前,教师有三种课程意识形态,即天真意识、惯性意识与批判意识。为唤醒教师课程意识,必需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并通过叙事、合作传记、价值之思等途径来实现。 一、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意识唤醒 近年,我国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特别表示在激发同学学习兴趣、拓宽同学知识视野、提升同学综合素质、促进同学主动发展等方面。但课程改革也引发了一些教师

的困惑与不安,有些教师将课程改革片面理解为:它是专家、行政部门等制定的理想课程,自身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实施者,因而很少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改革。甚至有的教师只看到各种课程文本与教材,只体会到工作负担加重了,却看不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事实上,新课程改革突出的重要理念是,教师要从“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参与者”。当前,无论是后现代课程学者,还是批判教育学者都强调要关注、倾听一线教师的声音,教师不再是课程决策与发展的旁观者、可有可无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是其中的重要一员。目前课程改革中的最大问题,不是教师践行课程的能力不强,领悟课程的精神不够,而是课程意识的觉醒有待加强。因此,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已被视为课程改革与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甚至是关键要素[1]。有学者认为,21世纪的教师教育必定是“以唤醒教师个体意识为基础”的教育[2]。 保守课程更多地强调教师要忠实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