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古代课程

第五章:古代课程
第五章:古代课程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年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课程一词最早的使用。

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1918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的研究领

博比特提出了课程研究的“活动分析法”,即通过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分析,发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以此作为课程的基础。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代表人物有

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年出版的《班级与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从课程设计、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是当代西方出现的一个重要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布鲁纳。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

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的与进步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想流派,

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其代表人物是巴格莱。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源于对杜威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课程,认为儿童中心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而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要素传授给下一代。

的代表人物是赫钦斯。这一流派认为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

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永恒主义对此的回答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永恒学科”是课程的核心。

也称社会主义改造课程理论,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中心编制的理论,以

代表人物有车里霍尔姆斯、多尔等。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是为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的特点,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则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课程的纵向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直线型课程和螺旋式课程。

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

分科课程为主。

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基本结构。

2001

1949年

(1)学校

3)怎样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提出了“过程模式”。所谓的过程模式是指,课程开发不是为了生产出一套

“计划”,然后予以实施和评价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研究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修正和评价。

主张把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程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上,而应该是一种过程,旨在描述、取得及提供有用的资料,为判断各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服务。

是由斯太克提出,

结性评价。该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把问题,

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是多样性、潜在性、多质性和动态性。

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

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集体完成的“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专业课程训练为核心”荣获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本届59项国家级一等奖获奖项目中唯一的一门人文学科的课程。 由5位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给予本课程很高的评价: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课程建设以深厚的历史积淀为背景,积50年光阴和三代著名学者之努力,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同时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我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萎缩的大环境之下,坚持守正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汉语课程,以它的原创性和持之以恒的改革创新,使课程始终保持了高度的学术品位,对全国高校古汉语课程的建设具有示范性、辐射性,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们认为,要培养一流的中文专业基础人才和古代汉语专业人才,必须要给学生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课程训练——全面和系统是指要给学生以从共时到历时的全面的和系统的训练,重点打好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基础;前沿创新是指要通过教师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性课程,重点实现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逐步建立了一个由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子体系构成的古代汉语的专业课程系统。近五年以来,我们面向本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共开出古代汉语类的基础课、选修课近50门,既有在内容上得到不断更新的传统课程,又有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的创新课程,将学科的基础与前沿有机地结合起来,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多层次的完整而规范的古代汉语专业课程体系,为中文专业的基础人才培养和古代汉语专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得到学生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在具有指标意义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已有两篇论文先后获奖;另在北京大学的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每年都有古代汉语专业的论文获奖。 二、系列课程的体系和特色

古汉语

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倒装句句式教学中的作用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中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一项要求,虽然现在高考试题一般很少直接考查句式,但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式知识,在做文言文试题时,有益于学生对于文段的理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而句式又属于教学中的难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从概念出发讲解有关句式知识,学生只知皮毛,难有深入的理解,我想,句式教式教学应追本溯源,它属于语法的范畴,我们应从语法角度入手,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内在联系,这样便会在教学上事半功倍,产生良好的效果。 但目前初中教学淡化语法,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学会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一些简单的现代汉语常式句是先期要做的工作,了解这些知识,不仅对掌握文言句式有帮助,对于文言文翻译,辨析词类活用,辨析病句,仿用、改写句子,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等都大有裨益。 所谓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就是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可以用句子成分划分符号在句子中标示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同时可以让学生懂得中心语和修饰语的概念。所谓中心语包括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中心语。修饰语是中心语前面或后面的修饰成分。修饰语包括定语、状语、补语三种。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语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谓语中心语后面的补足语。 句子成分的划分符号: 句子成分说明符号举例 主语部分定语 修饰限制名词所做的主语的中心语。()(刚下课)的同学们涌出教室。 主语表示句子陈述的对象。回答“谁”或“什么”。 1. 刚下课的同学们涌出教室。 2.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 谓语成分状语在动词性谓语或形容词性谓语之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作用。[ ] 1.他[昨天]没来上学。 2.这束花[的确][很]美。 谓语表示句子陈述的内容。回答“怎样”“什么样”的。 1.他教这个班语文。 2. 这个人很好。 补语在动词性谓语或形容词性谓语之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作用。< > 1.我要学<好>语法知识。 2.他饿<极> 了。 宾语定语限制修饰名词所做的宾语的中心语。()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宾语动词性谓语中被动词支配的对象。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主谓之间用“‖”隔开。 例如: (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昨天],(全班) 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由上所述,我们把汉语常式句的语序简单归纳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状语有时可以放在主语前,也可以放在主谓之间。如“他昨天没来。”和“昨天,他没来。”除了强调内容不同外,意思变化不太大。 划分句子的口诀: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7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 交卷时间:2017-03-06 23:16:25 一、单选题 1. (4分)下列各组同义词,属于涉及对象不同的是 ? A. 操持 ? B. 趋走 ? C. 洗涤 ? D. 惧畏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 2. (4分)《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葱。”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 读曰

? B. 读如 ? C. 犹 ? D. 之言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六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六章综合运用第一节古书的注解 3. (4分)“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句中“日”的意思是 ? A. 每天 ? B. 一天天的 ? C. 往日 ? D. 今日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 4. (4分)“理”的本义是“治玉”,引而申之有“纹理”、“条理”、“道理”、“法官”等义。 ? A. 并列式 ? B. 递进式 ? C. 综合式 ? D. 转折式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5.

(4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诗句中,下列四个在现代普通话中读为平声的字,中古时是仄声的是 ? A. 明 ? B. 石 ? C. 松 ? D. 泉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第五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五章音韵第三节诗韵和诗律 6. (4分)“亟请于武公。”中的“亟”应读 ? A. jí ? B. qì ? C. yí ? D. jì 纠错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2012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适用专业:语文教育专业 教学模式:“讲授、训练”一体化教学 计划时数:《古代汉语》课程是语文教育专业汉语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又是基础课、工具课,本课程共108学时。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既是专业课,又是基础课、工具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扎实全面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学会科研方法,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专业教学使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使学生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使他们有能力自主地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并为他们今后从事人文科学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一定数量的典范文言文的阅读学习,积累古代汉语文言作品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的文学背景常识。 2、通过古汉语各项基本知识的学习,积累古代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音韵、古汉语工具书等层面的语法知识和常见的古代汉语特有语言现象知识。 3、积累与文选相关的古典文学、古代社会文化知识。 (二)素质目标 1、学史明理,养成善于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客观态度。并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古为今用。 2、培养客观认识文选所反映的古代哲学思想的辩证分析能力。 (三)能力目标

1、掌握古代汉语常用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能够运用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文选中的文字、词汇、语法层面的古代汉语特有语言现象。 2、能够对照注释阅读其他一般难度的文言文材料。培养和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以及讲授中学文言文语言知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古汉语知识,独立解决在教学中新出现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 三、课程设计与定位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古代汉语》课程是语文教育专业汉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专业知识涉及面广,内容艰深,承担者培养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的教学任务。基于对学生阅读古书的主要困难是词汇问题而不是语法问题的认识,本课程形成了把学习内容处理为以“文选”为核心,在讲读文选的过程中,结合文选中的语言现象讲解古代汉语语法常识、简要对比古今汉语常用词词义变化的课程知识体系。 (二)本课程在实现所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责任 古代汉语是语文教育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它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既是专业课,又是基础课、工具课。培养、训练、提高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和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能力,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读懂一般难度的、没有今人注释的文言文;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讲授文言作品的能力;使学生比较扎实全面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学会科研方法,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专业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 (三)与前后左右课程的联系 1、与前导课程的联系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古代汉语经过长期的发展,孕育出了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学习了现代汉语可以为古代汉语做铺垫,毕竟古今语法差别不大,差异主要在词汇上。而学好了古代汉语,可以加深对现代汉语的了解。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王力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王力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专业提高课知识打基础。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备的古代汉语基楚知识,培养阅读和欣赏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1)掌握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性质、编排方法和使用方法;(2)掌握汉字的构造、形体演变、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等知识,学会分析一定数量常用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本义;(3)掌握古汉语词汇知识以及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掌握古代汉语语法(句法和词法)知识及其特点;(5)理解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与注解体例,常用的注解术语;(6)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知识及语音发展演变的主要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古汉语音韵学知识解释古代有关的语言现象;(7)学会给古书标点断句和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培养阅读和理解一般文言文的能力;(8)了解古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格;(9)理解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特点,培养欣赏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和分析浅近诗歌格律的能力;了解古代词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时数 上课时间:第一、二学期;总课时:132学时;总学分:8学分。 (四)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讲练结合,重视口头训练和课外作业;使用多媒体课件。 (五)面向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六)使用原则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共1,4册。本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统编教材之一。其内容包括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其文选部分,精选了历代典范作品,教学中以先秦作品为主;其常用词部分,共收一千多个,但教学中应重点选择最常用的几百个常用词,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其通论部分,又包括了工具书、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古书注解、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诗律、词律、曲律等,其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知识。 本课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使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紧密结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选的基础上,讲授通论,使学生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同时,学习文选,应以解释词句为主,尤其是文选中涉及到的常用词,应抓住古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以及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的语感,注意体现语言课的特点。这是本门课的难点所在。要攻破这个难点,就是坚持少而精,循秩序渐进,注重练习,培养技能等项原则。为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应确定重点篇章段落,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并通过习题课、课堂提问与课外作业等环节检查教学效果。 因所选教材份量大,教学时数有限,故采取以下措施弥补:一是讲读与自学相结合。重点讲授第一、二两册、第三、四两册主要由学生自学。另,第一、二册中的文选、通论部分皆由教师讲读,而常用词部分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可以在一年的教学时间内基本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二是与其他课程互补。古代汉语课,历来以散文为主,韵文

古代汉语 学习指南

“古代汉语”学习指南 “古代汉语”课的教学内容是文言文及相关的理论知识。文言文是指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起来的上古书面语以及汉代以后模仿这种书面语的语言,诸如《尚书》《周易》《诗经》《礼记》《左传》《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言,《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著作的语言,《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的语言,唐宋八大家作品的语言,等等。文言文的使用一直延续到“五四”运动以前。理论知识包括工具书、词汇、文字、语法、修辞、音韵、诗律、词律、文体以及天文、历法、地理、名物、典制等文化知识。 由于这门课的难度相对较大,故学好这门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端正态度,刻苦用功 所谓端正态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古汉语 的重要性,充分估计到古汉语的难度,并且能从内心热爱古 汉语。古汉语学习大则关乎到继承祖国古代优秀文化、保持 民族传统、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小则关乎到完善个人知识结 构、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 古代汉语是中华民族古代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我们祖 先思想和智慧的所在,我们的思想情操、文化心理、语言行 为、审美情趣、传统习惯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古代汉语, 故我们从感情上要热爱它,维护它,尤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热爱古代汉语对于保持我们的民族传统来说更有着特殊的意 义。很难设想,一个不热爱古汉语的人能够将古汉语学得很 好。如果在津津乐道西方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时却对自己国 家的历史和文化不甚了了,那就是数典忘祖了。 古代语作为书面语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其中有许多词语被现 代汉语继承了下来,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成语的 情况就是这样。古汉语突出的特点是典雅凝练,含蓄有致,其表 现力用白话往往是无法代替的,例如“述职”、“履新”、“对质”、 “伊始”、“阙如”、“不可或缺”、“节哀顺变”这类词语至今还找不到合适的白话词语去代替。又如假若把“走马上任”说成“乘车上任”、把“拂衣而喜,奋袖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程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知识逻辑架构 1、《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所述文学史包括5大历史史段:宋、辽金元、明、清、近代。教材在编排上分别按照这5大史段划分为5编。 2、以纵向代表史段,以横向代表文学体裁,以教材所划分的编为单位,可将课程内容所涉文 联系,文学在担负明言载道的同时,其满足大众娱乐和消遣的功能也日益发达。这种特点造就了文学史发展演变的群众基础性和集体创作累积性力量更为强大,文人独创的代表作家和杰出作品都有着更为深广的时代背景。这种自下(民间文学)而上(文人士大夫文学)的发展特点明显不同于传统文学自上而下的特点。事实上,如果说,传统文学是由文人士大夫独领风骚、代表了道统学统的正声雅调的话,宋代以后迅速崛起的各种通俗文学,则是不断从民间文学汲取新鲜血液,并给予日渐萎缩的传统文学的创作以灵感的滋养。因而,非常明显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材中的文学史重心,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转移——除宋代依然以诗词为主要内容外,元明清文学基本全是戏剧和小说的天下。因此,教材依然沿用历史朝代断限的方法对文学史进行分段编排和叙述,虽然从行文的角度来讲无可厚非,但事实上,元明清是戏剧和小说这两大文学体裁创作不断探索、演进、分化乃至最终逐步定型的历史阶段,需要进行蝉联学习,如果按照自然朝代更替的人为划分,反而使我们在理解和记忆上很不方便。 4、基于上述思路,如果以3大类文学样式作为逻辑框架,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和所涉文体特点,可将教材目录结构重新分布排列如表2-2-1。表中,与原课程章节排列顺序有所调整的标题分别用括号“【】”加以标示。 附带说明的是:文学理论批评在逻辑结构目录表中作为一条文学发展线索予以独立罗列,目的是在于更好归纳知识点,方便读者的记忆检索,以线带点,强化和加深理解。至于具体内容,在【笔记】栏目中则仍然按照文学理论批评所涉文学体裁,将其归入相应的类别内容之中。例如,有关诗歌创作的理论批评归入传统文学类,有关戏剧、小说的理论批评,则分别归入曲艺文学类和小说文 二、课程学习线索及知识要点 、经过上述整理之后,课程的学习线索已经比较清晰:课程内容分为3大版块,每个版块之中,每种文体的发展史便形成一条主线索。总的来说,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本上还是一样。所不同的是,重要文体的实际发展情况更加复杂,流派纷呈,创作繁盛,因而每条主线索上的知识点也就更加驳杂,课程知识容量相对更加庞大。 、以下,以诗歌、散文、词/散曲、戏剧、小说这5大主要文体在不同史段内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将课程教材相关知识要点,全部罗列如概览表2-2-2和2-2-3。

现代汉语课程标准

目录 一、课程基本情况 (2)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设计理念 (2) 1、课程性质和地位 (2) 2、课程设计理念 (2) 三、课程目标 (2) 1、知识目标 (2) 2、能力目标 (3) 3、素质目标 (3) 四、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 (3) 1、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3) 2、课程教学设计 (4) 3、课程考核标准 (15) 五、课程实施建议 (15) 1、师资条件 (15) 2、教学设施 (16) 3、教学资源 (16) 六、其他说明 (16)

《现代汉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设计理念 1、课程性质和地位 现代汉语课程为初等教育(文)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它是进一步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与技能培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课程的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 该课程的设计理念以语文教育专业“就业面向岗位”的需求为中心,以强化学生语言文字技能训练为特色,以培养学生教师职业能力为依据设计的。该学习情境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语文教育专业岗位的特点,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兼顾学生就业后持续发展的可能,力求符合“注重基础,突出适用,增加弹性,精选内容”的要求,培养学生分析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具备娴熟的语言文字处理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熟练地发音和分析语音现象,说好普通话;分析和正确运用现行汉字;掌握词汇学、语义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律,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的类型,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在表达中注意选词炼句,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原则、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精练、连贯、得体的要求。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与人进行良好沟通与协作的能力;进行敏锐观察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正确分析与解释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与学生语言运用中出现的语言问题与语言现象的能力;结合日常阅读评优指瑕,具有从语言的角度分析短文的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并学好祖国的语言,为现代汉语的纯洁规范作出努力,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及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素质。 四、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 1、课程的专题对知识能力的要求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精品

【关键字】情况、力气、方法、地方、问题、尽力、充分、统一、提出、措施、利益、途径、资源、方针、把握、严格、管理、鼓励、实施、减轻 第十八课语序和省略 一鸣惊人 【繁】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於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語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齎金百斤,車馬十駟。淳於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甌簍滿篝,汙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鎰,白璧十雙,車馬百駟。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简】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篓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译文】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这些话全记载在《田完世家》里。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威王说:“先生是嫌礼物太少么?”淳于髡说:“怎么敢嫌少!”威王说:“那你笑,难道有什么说辞吗?”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到路旁有个祈祷田神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祈祷说:‘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熟,米粮堆积满仓。’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于是齐威王就把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驷马车百辆。淳于髡告辞起行,来到赵国。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退兵而去。 张释之谏孝文帝 【繁】張廷尉釋之者,堵陽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為騎郎,事孝文帝,十歲不得調,無所知名。釋之

《古代汉语》课程建设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https://www.360docs.net/doc/897148783.html,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古代汉语课程建设 自评报告 古代汉语课程组 古代汉语课程是中文系学生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工具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古代汉语文选及常识的教授,使学生能够熟读一定数量的古文,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训诂、音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学完本课程后,能运用这些知识,借助工具书和必要的注释,阅读一般的文言文。对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尤其要使其能准确地解决中学语文教材所收文言作品中的有关问题。我们整个课程建设都是围绕这一教学目的进行的。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1.师资结构 担任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师三人,其中副教授一名(于2000年1月退休,2001-2002年被反聘为本科生讲授古代汉语课程),讲师两名,其中杨泽林老师于2004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且担任了中文系语言教研室主任;赵献春老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职称结构合理,师资配置完整,教师学历、学位进修有计划、有成效。(教师的毕业证、学位证、职称证、教师证、获奖证书等见附件三) 2.教学情况及教学能力 三位任课教师始终坚持业务进修,以提高教学水平。多次到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参加研讨班、进修班,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都能以最好的状态完成古代汉语的教学任务。同时每一位教师均能开上公共基础课普通话、汉字字型常识及英语系的必修课大学语文课,并为中文系学生开设了专业必修课现代汉语以及中文专业深化课程语言学概论、训诂学基础,而且还为全校学生开设了古代诗词赏析、名作欣赏、民俗学以及文献阅读与常识、汉字与文化趣谈等选修课。

浅谈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10-08-05T13:52:38.50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5月第1期作者:孙德春 [导读] 当前,高校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正日益被“边缘化”,大力推进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河南新乡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012-01 摘要:当前,高校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正日益被“边缘化”,大力推进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就这一课题,主要从学术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应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设计合理的古代文学教学考核制度、注重各种教学资源的挖掘利用四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提供一己之见。 关键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主义思潮和经济效益至上等负面的影响,高校的教学改革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古代文学作为传统人文基础学科之一,其也不能例外,并且其学科地位正在日益被“边缘化”。笔者以为,为了切实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水平,加强人文学科的影响力度,应加大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本文针对当前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浅见,具体如下: 一、注重学术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它课程相比,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相对稳定,但也不能一成不变。想要这门古老的学科充满生机,充满现代感,在教学实践中就应不断吸收学界及相关学科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学术成果凝聚着学者和教学者深入的学术思考和研究探索,它的引用和介入无疑会大大提高古代文学教学的“含金量”,与此同时,它的实际运用亦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研究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调动学生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但很多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者教学视野狭窄,只拘泥于教材的讲解,很少涉及学术界的实际研究状况,其结果必然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甚至出现错误,更不用说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1977 年考古学者在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只钟柄上刻有“乐府”二字的秦代错金甬钟后,这说明秦代就已经有了“乐府”,自然推翻了以前一直为学者大都承认的汉武帝设置乐府之说,而现在有些文学史教材还沿用“乐府始于西汉武帝时期”的观点, 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再比如,对齐梁和初唐的宫体诗讲解,只注重讲解柔媚绮靡文风的不良影响,很少涉及到学术界的实际研究现状,如宫体诗对文学体制和形式的促进作用。这种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必然适应不了学生的要求。因而,若要改变这种机械、呆板的教学形式,高校古代文学教师不仅要密切关注该学科领域学术研究的动向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还要因地制宜地介绍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成果,要想方设法地将学术成果转化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中。 二、注重课堂教学应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普遍感到学生对古代文学兴味索然,厌学、旷课等不良习气层出不穷。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古代文学教学与社会现实的“距离”太大,即古代文学教学的社会实践空间太小,而目前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却集中在走向社会后表现的实际能力上。笔者以为,要改变眼下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不良的现象,教学一线的教师并不是无计可施,因为古代文学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是文人群体安身立命、仕宦金曲的“资本”。如八股文和策论是文人登上仕途的“终南捷径”,诗歌和文章是文人结交好友、自我举荐的“交流工具”,词曲更是文人群体和社会大众的“娱乐资源”。虽然它们的具体社会环境和条件已经全部消失了,但在现代社会中,古代文学的实际应用机会和空间还是不少的。因此,如果古代文学教学者能够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环境,更新教育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失时机地拓展该学科的社会实际应用范围,完全可以使这门学科成为当代的“显学”。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古代诗歌音韵美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利用文学鉴赏和古代实用文体,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利用古代文学的丰富文化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识水平。只要我们的高校能够面向社会实际办学,只要我们古代文学课的教师能够不遗余力地拓展古代文学的社会实践空间,在当前社会大众学习 传统文化的热潮中,我们一定能够为传统学科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三、设计合理的古代文学教学考核制度 笔者以为,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考核制度缺陷是比较明显的,这主要体现在考核目标过于单一,只注重日常的论文作业和期末考试,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测试。这不能切实、有效、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这种单一的考核制度既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惰性,又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提升。针对这种教学情况,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群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参照西方、日本、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区古代文学的成功教学模式,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如加大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考察力度和范围而不单单拘泥侧重于“文学史”的考察;改革考试制度,改变单一的书面考试制度,设法以多样化的形式加强综合素质的测试;完善选修课的考查方式,改变以往的浮泛风气等。只有在合理的教学考核制度的保障下,我们才能确保古代文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水平。 四、注重各种教学资源的挖掘利用 从目前的古代文学教学现状来看,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师对于各种教学资源利用相对不足,这使得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显得呆板有余,生动不足。因而,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条条框框,应在教学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开发上多下功夫。 首先,在硬件资源方面,我们应在现有的办学基础条件上,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利用好高校现有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图书馆等硬件设备,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课件制作、多媒体软件和画图软件等,尽可能地提高古代文学教学的技术含量,完善和提高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这个方面,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尽管多媒体以及课件、软件的使用可以使课堂焕发出生机,但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也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切不可将手段当成目的。 其次,在软件资源方面,历代遗留下来的有关古代文学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比如杜甫草堂、西安碑林、帝王陵寝、七大古都、各地文庙等人文遗址和景观,都是古代文学可以利用的人文资源。如果我们能把教学课堂设置在这些具体的人文环境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拓展古代文学教学的课堂内容,还可以开拓师生的学术视野。虽然由于地域的差异,可能会使一些地方高校可以利用的人文资源较少(如东

最新 语言学概论课程标准

《语言学概论》课程标准教案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语言学概论课是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它解决的是语言的共性问题,所以不同于以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 本课程以现代语言理论为指导,论述人类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功能、发展,以及文字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这一门课之后,要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获得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且初步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奠定基础、提供方法的作用,主要对接基础教育、汉语国际教育、语言管理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职业岗位,是提高相关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提供进行社会调查需要的某些语言学知识和能力,比如用国际音标的识读、标写能力的培养,为方言调查提供前提条件。与学生未来从事基础教育、对外汉语教育的职业岗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关系密切,对师范生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有一定作用,可以跟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相配合,为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语音教学专题、词汇教学专题、语法教学专题等后续的专业选修课和技能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前导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后续课程: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语音教学专题、词汇教学专题、语法教学专题。 (三)课程设计思路 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创建延续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我们既要坚持固有的优良传统,又要根据现在的形势和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变化。 首先必须承认,语言学概论就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它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语言学的入门知识,包括一些基础的概念、基本的方法。与此同时,也需要进行语言分析手段和技能的训练,包括观察点的选择、分析手段的把握等。另外,经过训练的学生应该建立起一定的观察语言生活的意识和分析、解释语言现象的素养。 具体课程设计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古代汉语课内翻译

1 《政伯克段于焉》 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2)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有个叫颖考叔的,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颖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颖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颖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颖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想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3) 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暗杀他。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接着扶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4)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地诀窍》(南京大学高小方)

《古代汉语》 南京大学高小方教授 学习古代汉语的诀窍(一) 一、四多 多读:精读100篇(章);多记: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多查:严谨查字典辞典; 查史料、语料:《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汉语史语料学》 多译; ◇字典辞书 世界上的书可分为两类:·阅读书:供阅读;·工具书:供查检; 工具书包括: ·字典、辞书 ·综合性辞典 ·专门辞典(如成语辞典、俗语辞典、人名辞典、地名辞典); ·索引 ·目录 ·年鉴 ·手册 ·图谱 二、最常用的字典辞书分类: (一)查文字 1、《新华字典》:随身带(周祖谟),万千余字,兼顾一些文言音义; 2、《康熙字典》:案头摆,四万九千余字,可解决冷僻字,反切法; 推荐上海书店影印本(附四角号码); 3、《说文解字》:放枕边,经常翻。(东汉)许慎,以六书的条例分析九千余汉字的本义,首创部首法(五百四十部首),反切由徐铉采用孙愐《唐韵》的切语; 推荐影印大徐本(徐铉)/ 小徐本(其弟徐锴); 4、《经籍籑诂》(籑zhuàn/纂zuǎn)(清)阮元,主持收录清以前各种古字义字典,万三千余字; 5、《古代汉语字典》,张双棣(王力弟子)、陈涛; 6、《经典释文》(唐)陆德明,黄焯校勘;易、书、诗、三礼、三传、孝、论、老、庄、尔雅共十四部难字难词的注释书; 7、《汉语大字典》五万四千余字;

学习古代汉语的诀窍(二) (二)查词语(包括查人名、地名、书名、事件名、查百科词语、自然科学名词) 1、语词 《辞源》1840年前的语词和百科词语; 《辞海》语词偏于古,百科词语偏于今; 《现代汉语词典》1840年以来→还在使用着的、新出现的语词; 以上三本构成了一个互补的小系统。 《汉语大词典》十二巨册、三十七万条,古今打通的语词词典;通过汉语大词典可以找到某个词最早的踪迹,但其溯源工作做的并不好。 2、单音虚词 《助字辨略》(清)刘淇;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疑难虚词六百个; 一声之转,清代学者用的术语,两个字或几个字声母相同、意思相通,例:但、徒、特,声母相同(定母d)、意思相通(只); 《词诠》杨树达,特点是标出词性; 《古书虚字集释》裴学海,又总结并补正刘、王、杨诸书; 如“以啮人,无愈之者。”以,(假设连词)如果; 3、复式虚词 邱永安《文言复式虚词》; 4、唐诗宋词元曲特殊词语的: 《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五百余条; 5、人名《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龢上海商务 1921年出版首上古至清末中国人名四万余条,但缺点是不注生卒年。 6、地名《中国历史地名辞典》 7、书名《简明中国古籍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

古代汉语课程分析

《古代汉语》课程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知识逻辑架构 1、课程教材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2大部分:一是文选:此为感性认识部分,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文学体裁的古文代表作品,帮助自学者辨析、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常用词词义;一是常识:此为理性认识部分,通过讲述古代汉语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规律以及一些其它的基本知识如修辞、古注、标点、今译、诗词格律、工具书等,使读者最终能够达到阅读、理解浅近文言文和正确分析相应文言语法现象和阅读材料的水平。除此,教材篇首的3篇文章:《序》、《凡例》、《绪论》,提纲立领,切中肯絮,弥足读者细心阅读体会。 2、文选部分除唐诗宋词13首外,共53篇。其中,精读篇目25篇,教材目录在篇目前以“〇”标示;背诵篇目10篇,教材目录在篇目前以“*”标示。从自学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除背诵篇目务必精熟之外,其它篇目,由于同样皆为古文中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著名佳作,因此,精读和泛读篇目,其实不宜再分,自学者一定要认认真真,全部吃深读透,做到字词能详,句段能析,篇章能译。 3、常识部分共有22节,份量颇足,学习记忆上可以和《语言学概论》联系起来,借助语言学理论的大背景来看待和解析这22节文言常识的逻辑架构。我们知道,从大的角度来讲,语言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大版块:语言本体、语言和社会、语言和思维;语言本体之中,又包括了语音、语汇、语法、语义、文字等子系统;子系统之中,词和句子又是2个最重要的单位,承载着语法和语义系统不同层面上的功能意义。22节常识,基本涵盖和体现了前2大版块的内容,并且,显而易见,词和句子的功能地位,非常突出。我们不妨将古代汉语常识部分按语言学本体的有关知识,分列检视如下(注:“()”内数字表示常识的第几节数、“【】”内注脚表示相应的语法单位): ①语音:古今语音的异同(19)、古音通假(20)、诗律(21)、词律(22) ②语汇: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古书中的用字(3) ③语法:古代汉语的判断句(7)、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8)、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9)、古代汉语词类活用(10)【句子层面】;代词(11)、副词(12)、介词和连词(13)、语气词(14)【词层面】;几种修辞表达方式(15)、古书的注解(16)、古书的标点(17)、古文今译(18)【语篇层面】 ④语义:古今词义的异同(4)、词的本义和引申义(5)、同义词的辨析(6) ⑤文字:汉字的结构(2) 至于语言和社会,自不待言:古代汉语之所以为古代汉语,正是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最好例证。中国社会的变迁,人文观念的发展,铸就了古代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的分水岭。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无一不体现在语言本体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二、课程学习线索及知识要点 1、经过上述思路梳理之后,课程知识的学习线索,也就相应清晰:对于文选部分,没有任何捷径花招可言,逐篇逐段逐句逐字理解辨析即是;对于常识部分,可在理解上述逻辑架构分析的基础上,参照课材最后【附录】部分的考试大纲进行。该考试大纲非常精湛,是站在一个总体的制高平台上,对教材文选、常识2部分知识以及与学习考试相关的古文阅读、句读、分析、翻译等考核要求的有力归纳,足以帮助自学者透过53篇古文文选和22节文言常识的纷繁点面,厘清和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因此,笔者将其整理如表3-2-1所示。其中,在编排次序方面,兼顾上述语言本体的知识分类和实际的内容要点,笔者作了某些调整和归并,相信并不妨碍而是更加有助于读者的记忆理解。附带说明的是,该学习线索表中的第壹大部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也是本课程【笔记】栏目的目录。通过这种统一的方式,希望可以让读者沿着清晰的学习线索,逐一掌握教材中的相应知识点。 2、各相应知识要点,罗列如表3-2-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