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67173695.html,

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特征

作者:李琳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8期

摘要:自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加速扩大,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增长到2011年的26.9%,高等教育总体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后大众化”阶段。本文从大学的三大职能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科学定位;完善高校科研制度;发挥高校自身优势,提高高校社会服务水平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特征

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

增长到2011年的26.9%,高等教育总体规模跃居世界首位。中国教育结构从“金字塔”到“梯形”的转变,以往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等教育的人数显著增长①。但是,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平台期”,我国已经步入了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阶段。

一、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内涵

1973年,马丁·特罗教授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导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通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划分高等教育阶段的方式是马丁·特罗教授以美国和欧洲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其理论基础,并没有涉及其他国家,也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后发外生型”的大众化发展模式。针对这个问题,日本有本章教授提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论,有本章教授通过考察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演变过程发现普及化阶段的到来不再单纯凭借适龄青年入学率来计算,而是许多成年人毕业后返回高校进行继续教育。这有别于马丁·特罗教授早期预言的普及化阶段,有本章教授称此阶段为“后大众化阶段”。自此,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论的提出引起了各国教育家的重视。其中,我国台湾学者汤志敏教授对后大众化阶段作了全面的定义,潘懋元教授和谢作栩教授联合发表文章提出“过渡阶段”论。都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阶段的界定与预测。本文对高等教育后大众阶段定义为: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一定时期,办学规模经过一段时间的急速扩张并达到一定量之后,高等教育进入发展的平缓期(平台期)。在若干方面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别于马丁·特罗教授所阐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特征,在此阶段需要对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反思,采取有效措施调整高等教育发展对策,保证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自该时期直至普及化阶段的到来,称之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大众化阶段”。②

二、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特征

(一)“质变先于量变”的大众化发展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