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中的经典

唐宋诗词中的经典
唐宋诗词中的经典

唐宋诗词中的经典

有人问我,何为经典,我只有颤之一笑。我认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品读经典,陶冶情操,传承文化,成就人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典于我,就像是辽阔大海的浩渺无垠;经典于我,就像是心灵的短暂休息与调试;经典于我,就像是在悠然吟唱着唐宋不朽的篇章。

唐朝中的经典,就如那一抹微微桃红,带着山野的自由,悄悄染上长安街头,满眼望去,就是那一片红,让我沉醉于长安的霓裳羽衣。手捧《唐诗三百首》,就犹如捧着一个诗歌盛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开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混沌天际中,闪烁着一个个成败英雄不灭的魂,雪场悲壮中,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凭高望远,天际间凝结着的浩然之气被唐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这是一种视觉的诗化,是一种眼光的睿智,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那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为史书上的一脉奇香。每当品着这些唐诗中的经典时,每当脑海中闪烁着那些刀光剑影时,就会浑然一觉: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浮江,醉里挑灯看剑,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杯,放浪我豪情万丈。反观现实,我们总被忙忙碌碌憋太久,被无所事事闲太多,然而这不是体力上的疲惫,而是心智上的衰竭。衰竭是一种精神支柱上的瘫塌,是对人生失去信仰的体现。当这时,当夜深人静时,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朝中的经典,听一听巴山夜

间的虫鸣鸟叫,人生又是几番壮志凌云!

然而宋代中的经典,却总会让我哀婉叹息。比起唐朝,天地间已然没有了穿行中的大气,仅剩下移花接木的才气。收回了否极泰来的目光,定格成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偷闲,“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从此,大宋庭院的天空中悬挂着一颗颗多感的心,从“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与自信,演变成了“倚门回首”的秀气,目光不再远行,直把雕塑雕成了饰物,放在手中把玩,舒缓自己难以排解的感时情伤。每每此时,我总觉看见一美人,泪眼观花,一帘幽怨寒。这样的情景,总是在生活中苦了一番时,总是在不如意时,让我不禁有种知己一般的错觉。古时月今日圆,古时月窗挽烛影,风叶乱琴声,我想大概也是在喧嚣着名利吧。我也愿此刻我是窗外人,笑佳人,我也愿倚在图书馆门外那残栏上,时而去大恸、微喜,时而一波三折,百转千回。我更愿看不见金条上的纯度,只愿皎洁银白的明月无暇的顾及我窗前。

唐诗给予我斗志与激情,而宋词给了我一份应有的柔情。他们是一座巍巍丰碑,是一顶烂烂王冠。唐诗宋词中的经典是在文化历史长河中经由不同时代的波浪淘洗而披沙拣金的,是一个民族传统智慧的结晶。我望它凝固历史,观照现实,让世人沉思与铭记。

重庆三峡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曹冬冬

唐宋文化的比较Word版

在唐宋诗词中对比唐宋文化 审美的方式 两条审美的脉络:一、以肥硕、端庄、雍容为美:杨贵妃——北方型的大家闺秀式的美、二、以苗条、清瘦为美:梅妃——南方型的小家碧玉式的美 唐宋文化的比较:唐:丰盛、热烈、光彩照人、宋:清瘦、典雅、略带病态 造型艺术:唐:唐三彩:色彩绚丽,富丽堂皇。宋:瓷器:宋代典雅文人淡泊宁志的情怀,纯净的心田。 绘画:唐:李思训、李道昭金碧山水画雍容华贵、绚丽辉煌;吴道子佛像绘画“衣带当风”;韩干画马雄健肥硕—热烈奔放的气质和精神、宋:米芾、米友仁父子水墨写意山水画含蓄缥缈、空淡朦胧;马远(一角)《寒江独钓图》,夏圭(半边)《松溪泛月图》—有无相生的哲学辩证法;一角山河的安逸,残山剩水的凄凉;—国破家亡的痛苦 书法:唐:轻盈华美,潇洒婀娜张旭、怀素狂草奔放不羁;颜真卿正楷笔画端庄肥厚,充满浩然正气、宋:瘦金体书法枯茎瘦骨,老气横秋。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更加注重规矩、法度张旭狂草 舞蹈音乐:唐人:舞剑,公孙大娘《剑器舞》气势磅礴,刚劲有力、宋人吹箫,姜夔。“剑气”(阳刚)与“箫心”(阴柔)成为中国文学的两大风格趋向 生活方式:唐人:喝酒—热烈奔放、令人陶醉的感性世界 茶:宋人:茗茶——理性的享受、人生的感悟-唐人是浪漫的诗人,宋人是典雅的智者 喜爱花卉:唐人:喜欢牡丹花李正封:“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杨贵妃——牡丹花,雍容华贵、宋人:喜爱梅花孤芳自赏、远离尘嚣、遗世独立的人格魅力 唐宋文化差异原因 唐人的生活:自由开放少数民族、汉、南、北各种文化高度融合的时代 宋人的生活:严肃、拘谨宋朝的社会背景和理学兴起,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规范 唐宋词的艺术特质 表达心绪的文学唐诗反映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宋词则更多地把视角收缩到闺房之内、青楼之上,擅长于抒写细腻深微、委婉含蓄的感情。 具体比较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粉红色的回忆,淡淡的怅惘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初次人生展望时的少年维特式的烦恼,始终弥漫着青春的气息。——唐人的悲伤:甜蜜的忧愁 李泽厚《美的历程》:“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人:表面不愁,心里更愁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唐人:心胸开阔 宋人:感情有节制的含蓄表露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唐宋诗词鉴赏》教学大纲 (东南大学-含考试大纲)

《唐宋诗词鉴赏》教学大纲 (东南大学-含考试大纲).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东南大学“唐宋诗词鉴赏”教学大纲 一、总则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形象思维与口头表达交流及写作在内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唐宋诗词鉴赏”应发挥其人文性的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人才,以诗育人,在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东南大学四牌楼本部曾是六朝皇宫、台城所在地,是“竟陵八友”聚会之所,沈约等便在这里提出“四声八病”说,创作“永明体”诗歌。现在较多的学者认为词起源于六朝乐府,梁武帝萧衍、沈约、萧纲等创作的《江南弄》十多首、陶弘景《寒夜怨》、陆琼《饮酒乐》、徐陵《长相思》已具有词的雏形,只是未完全讲平仄格律。这些作品也诞生在东大这块土地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东南大学是我国格律诗词的发祥地。在这里弘扬诗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今西风劲吹,母语教育危机重重,以诗词这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开展生动形象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基本思路: 1、对中小学已学唐宋诗词系统梳理: 大学生过去也接触过许多唐宋诗词的名篇,但缺乏系统性。本课程按唐诗、唐宋词两条线帮助学生建立起较系统的相关知识体系,对已有知识及信息梳理、更新,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活”旧知识,从诗史、词史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以诗词为媒介,以“高尚”与“和谐”为目标,开展道德情感教育。 中国诗歌有“言志”的传统,中国历代的大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都写过不少闪耀思想光辉的诗篇,唐宋更是其高峰,结合诗词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感情,使之关心民生疾苦,具有仁者爱人的思想和刚直不阿的品格,同时学习苏轼等人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品位。 本课程与大学语文等文学素质课一样,应具有传播人文精神、开展道德熏陶与思想情感教育的功能,不靠空洞的说教,而是在唐宋诗词精品的感染下,使学生讲气节、讲节操、讲廉耻、讲有所不为、讲正气、讲不唯上不唯官、讲民本思想、讲平民意识……从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3、继承宋以来的“疑古”传统,改善学生的思维品格 学生求知往往经历:无知——有知——怀疑——创新和朦胧——较清晰——再朦胧——再清晰的过程。学习唐诗、宋词的同时,也应学习宋以来的“疑古”传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对文学精品,也要敢于白璧求瑕,对大家、名家也要敢于找出其不足。少点迷信,多点独立思考,多点标新立异。这对学生日后在自身学科领域建立开拓创新意识很有好处。 4、“浅化”与“深化”相结合,“求甚解”与“不求甚解”相结合 历来诗词鉴赏均采取注释、赏析、作者介绍相结合的“浅化”模式,我们在“浅化”的同时还适当“深化”教材,通过单元[总论]、[集评]、[汇评]、[本事]、[附录资料]、[真伪考]、[作品综述]等去“深化”教学内容,拓宽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部分优秀生可以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也迫使老师去贴近学术前沿。 本课程坚持以课外、课内相结合,要求学生从“不求甚解”——知之较多——渐入佳境,

苏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素材 专题十二 专题整合

专题整合 小令 何谓“小令”?词是配“燕乐”的,在“燕乐”中,“令”是“曲破”中的节奏明快的一截,如果尤为明快精炼,就是“小令”了。 小令是词中的前辈。因为在小令盛行的五代时期,还没有慢词。最早的小令可上溯至隋炀帝时代的《河传》,可见小令的源起便是词的源起。 小令有齐句、有长短句。在唐代,跟五言绝句相类的小令是很多的,但随着词的发展,长短句独领风骚了,以至于后来便把词称为“长短句”了。 古诗的抒情方式 一、理论讲解 中国古典诗词可谓抒情诗,它抒情性极强。钱钟书用“中国抒情诗早熟”来评价古典诗词。那么,古代诗人在诗词中是如何抒情的呢?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是主要方式。 (一)直接抒情 它也叫直抒胸臆,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需要任何“附着物”,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有时当作者感情奔放,不直接抒发不足以表达强烈感受的时候,也常用这种方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强烈的愤激之情,宛如洪钟巨响,凸现了诗人刚直、倔强、无丝毫奴颜媚骨的品格。 李煜词的最大特点是纯真,直抒胸臆,总是带着“养尊处优”而来的阅历浅显的、缺少理性的、多情气质的率真之情。这主要表现在他前期的词作中;而亡国以后,他毫不掩饰地倾吐自己内心难以排解的悔恨和巨大悲痛,如泣如诉,像是向人敞开心扉,直接进行情感交流。 (二)间接抒情 具体情况见下表: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把诗人自身所要所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 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情景交融诗句因情布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 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常常以象征、比喻、拟人等手法,借 常见之物来传微妙之情。 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人或事件来讽喻当朝。 就一首诗词而言,往往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如李璟《浣溪沙》(菡萏 香销翠叶残),全词表达的是一种悲秋怀人的情感。上片即景生情,从景物中引出愁思。下片怀人,细雨惊梦,彻夜吹笙,盘旋曲折。直到结尾才引满而发,直笔言情。该词景语与情语相生。 对于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来说,掌握诗人们的抒情方式极为重要。因为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理解并体悟诗的思想感情。对此,最主要的是抓诗词中的“情语”,即直接交待情感的词或句,如李璟《浣溪沙》中“愁”、“憔悴”、“恨”等均属“情语”,它们是解读诗词的钥匙。 二、真题剖析 (2013·广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答案先写因笛声引起思乡之情,奠定思乡的情感基调;然后写眺望故乡而不得;再写眼前之景,燕子觅食、筑巢,雨中梨花,思乡之情,孤苦之愁,油然而生。 解析本题考查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先由下片“故乡惟有梦相随”一句得出这首词表达的感情:思乡之情。然后找出上片写到的意象——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从中分析是如何表现思乡之情的。 三、技法规律 答题步骤:1.指出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 2.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唐宋所有经典古诗名句

唐宋古诗名句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杜牧)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杜牧)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唐宋诗词鉴赏-诗词大全

唐宋诗词鉴赏-诗词大全 【篇一:唐宋诗词鉴赏-诗词大全】 | | | | | | | | | | | | | | > > [经典]唐宋诗词鉴赏大全(五)【1】时间:2015-10-13 来源:网络综合【提要】本篇《[经典]唐宋诗词鉴赏大全(五)【1】》由66test小编特别为需要经典古诗古文的朋友收集整理的,仅供参阅。内容如下: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1]数:几枝。意思:墙角有数枝梅花。[2]凌,冒着。意思: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开放。 [3]遥,远。意思:远远看去好像是雪。[4]为,因为。 暗香,幽香。意思:幽香飘来才知道那是梅花。 【简析】: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1]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2]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唐宋诗词史》练习题库及答案

《唐宋诗词史》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 1、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是、_________ 。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是的诗句。 3.“张王乐府”是指、两位诗人的乐府诗。 4.“身无彩凤双飞翼,”是的名句。 5、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是________。 6、“易安体”的创始者是________。 7、“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的《_________》一诗。 8、大历诗坛上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是。 9、“小楼昨夜又东风,”是的词句。 10、“无边落木萧萧下,”是的诗句。 11.晚唐诗坛上“温李”是指、两位诗人。 12、初唐上官仪提出的“”之说,为律诗的发展、成熟起到了促进 作用。 13、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在文学史上合称为“”。 14、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和。 15、苏轼在《》中以“”概评王维诗歌的基本特色。 16、“文章合为时而著,”,是白居易在《》中提出的著名观点。 17、中唐以孟郊、贾岛为代表的诗人群体被后人称为“”。 18、元好问以“诗家总爱西昆好,”二句指出李商隐无题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19、五代后蜀编成了我国第一部文人词的总集《》。 20、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宋代诗歌的特点为:“,以才学为诗,。” 21、范仲淹的词《》()可称为古代第一首真正的边塞词。 22、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因吕本中作《》而得名,后人又提出了“一祖三宗”之说,其“一祖”为。 23、周邦彦被称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其集大成主要表现在:①结构的细密曲折; ②;③。 24、张炎在《词源》中评姜夔词的主要风格为“”。 25、明代在中指出:“调入初唐,”概述了初唐诗坛的倾向性特征。 26、包融与二子何、佶合称。 27、和两大诗派共同构成了盛唐诗坛的两大主流。 28、“大漠孤烟直,”是的诗句。 29、李白诗歌的主体风格特征是①②③。 30、王昌龄的七绝代表了其诗歌的最高成就,被称为。 31、中唐前期社会讽喻诗的代表诗人有和。 32、中唐诗歌发展到贞元、元和和长庆时期,出现了两大诗人群体,即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苏轼《定风波》赏析(沈天祐)

《定风波》赏析(沈天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所作。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在黄州。为能深入地去理解这首词表现出来的那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有必要把作者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遭遇作个简单的回顾。 苏轼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曾热切期望能继承和发扬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在他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不久,就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政治的主张。由于他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认识没有王安石深刻,所以当王安石提出比他激进的变法主张并雷厉风行加以推行的时候,他就接受不了了。终于站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变法的旧党营垒中去了。但是苏轼的反对新法与旧党领袖司马光等人的顽固态度是很有区别的。对新法,苏轼并没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凡是新法中符合他所提出的“丰财”“强兵”“择吏”等主张的各项措施,他是予以肯定的,为此,他遭到了旧党中顽固派的排斥。激烈的新旧党争,使他遭致了一连串的打击。可贵的是,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这首《定风波》词就表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在《定风波》词牌下,作者加了一个小序,对为什么写这首词作了说明。小序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其中“沙湖”是地名,位于黄冈东三十里。“雨具先去”是指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狼狈”,是进退都感到困难的意思。 词开头的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用“穿林打叶声”来描写风雨声,很形象,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风雨来临时,作者正在野外出游,身边并没有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一定很狼狈,会急于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个避雨场所。事实也是这样,作者的小序就提到:“同行皆狼狈”。可是苏轼却一反常人之所为,不但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而且显示了少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他出人意料地来了个“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是“不妨”。“吟啸”,是指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苏轼在风雨之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这种表现是何等地与众不同!极富于浪漫色彩,通过这句,就把苏轼鲜明独特的个性一下子突现出来了。苏轼的这一表现,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他在《归去来辞》中写道:“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要登上东边的山岗放声长啸和面对着清澈的溪流而写作诗章的举动和苏轼上述表现何等相似!正是由于两人性格和气质的接近,所以苏轼是那样地钦佩和赞赏陶渊明。接下来的一句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芒鞋”是草鞋,可见作者这次出外郊游是一身野服打扮,他手持竹杖,脚穿草鞋。在苏轼看来这种打扮比起穿了官服骑着马要强得多,这里从一个侧面,透露了作者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在上片结束时,作者用了这么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个不同凡响的惊人之笔!它画龙点睛般地表现出了作者的胸怀、抱负,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这句从字面上解释,无非是说,“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任平生”三字是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意思。当然,这里的“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是指政治上的风雨。古往今来,诗词中的一些带关键性的警句,往往是一语双关或富于多方面的涵义,具有十分深广的思想容量,经得住人们

高考作文素材十位文化名人

高考作文素材 中国历史上十位最博学的文化名人 一、张衡(公元78-139) 字平子,今河南南阳人,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科技发明家,文学家。117年制造出世界最早的用水力推动的浑天仪(现藏于南京紫金山天文馆),之后造出第一台测量地震的地动仪(早于欧洲1700年)以及气象仪器候风仪(类似于西方的风信鸡,但早1000多年),此外,指南车、会飞的木雕、活动日历等很多当时领先于世界的发明都出自张衡之手。科技著作有专门解释浑天仪运行原理的《浑天仪图注》。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解释月食成因的人,著有天文著作《灵宪》,这些伟大的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在数学上,张衡著有《算罔论》(已失传),他计算的圆周率是3.1622,虽不够准确,但在1800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确的计算的确十分令人惊叹。地理学上,他绘制的地图十分先进,流行了几百年。同时,张衡还是个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二京赋》是京都大赋的极致,堪与辞赋大家的作品比肩,《四愁诗》、《归田赋》等也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绘画方面他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成就非凡。张衡以其耀眼的科技发明和多面的全才令人景仰,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语:“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历史中亦所罕见。” 二、蔡邕(公元133-192)字伯喈,今河南杞县人。蔡邕广博典籍,是东汉时期广学无所不逮的文化巨匠,曾拜中郎将,故世称“蔡中郎”。《后汉书》关于他的记载:“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蔡邕是一个艺术全才,书法成就卓然,自成一家,字体工整秀丽,创造的“飞白书”独具一格,影响深远。他的碑文纂刻“骨气通达,爽爽为神”,作品有《六经碑石》等。作为杰出的音乐家,他通晓音律,对琴很有研究,焦尾琴就是他的发明。蔡邕的文学成就也十分突出,作品很多,艺术水平也居于魏晋大家的行列,比较著名的有《述行赋》,《翠鸟诗》等。蔡邕同时是东汉享有盛名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有《讲学图》,《小列女图》等,可惜大都散佚不传。作为魏晋时代少有的博学之才,蔡中郎在当时是非常有名气的人物,受到很多学士的追随,他的女儿蔡文姬同样也是多样皆通,这与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蔡中郎的光芒同时也会引来其他文人、同行的嫉妒,最终这位文化巨人被司徒王允陷害至死,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十分可惜。 三、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画家,书法家,音律专家。他九岁能诗文,21岁中进士,多才多艺,名动京师。诗歌上开唐代山水田园一派,成就很高,作品意境清旷苍秀,静谧幽美,充满禅趣,诗风清丽自然,流传甚广,至今仍有很多名句争相传诵,被认为是盛唐时期成就仅次于李,杜的诗歌大家,号称“诗佛”。王维另一个可与诗歌并行的成就便是他的绘画成就,他首创泼墨山水画,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基础,几乎影响着中唐以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历代在山水画上占主流的人物都受了王维的影响,他的文人画理论也为后代继承并发扬,被尊为文人画的前辈和“南宗画派”之祖。他把诗与画两种艺术的意境巧妙的相互融会,做到了诗有画境,画有诗意的艺术特色,为历代文人所激赏。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法上王维主要工于草书和隶书,自成一体。他还娴于丝竹音律,懂得作乐。此外在文学上他的散文和政论也很出色。后期罢官归隐山林,读禅讼佛,他的字就是取自于佛教的维摩诘居士(博学之士),而他也作到了真正的博学,隐士的情怀与淡薄的人格也是后世文人所标榜与效仿的一种精神境界。 四、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著名词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被后人传诵千古的名句就是出自这位懵懂皇帝之手,作为文学家,他是一流的,作为帝王,他却是末流的,因为南唐这个小国就是在他的手中埋葬的。“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便是对这位才子的真实评价。李煜的诗词现存约四十首,数量不多,但每首都是精品,每一句都透露着他的纯真的性情与

苏轼诗词中的25首名篇佳作

苏轼诗词中的25首名篇佳作,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 韦某一笑是诗词 发布时间:18-01-1612:0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清新豪健,词豪放恣意。 今天来拜读一下苏轼的古诗和宋词。 诗歌 1、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5、 赠刘景文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6、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代: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7、 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8、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9、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的宋词 10、 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练习:唐宋诗 9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综合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径.须沽取对君酌径:直截了当 B.犹自 ..音书滞一乡犹自:仍然,还是 C.泥上偶然 ..留指爪偶然:偶尔 D.永夜 ..月同孤永夜:长夜 解析:选C。C项中“偶然”的意思是“间或,有时”。 2.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应似飞鸿踏雪泥B.老僧已死成新塔 C.惊风乱芙蓉水D.人生到处知何似 解析:选C。C项,“”,使动用法,使……颤动摇曳。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江流曲似九回肠 A.路长人困蹇驴嘶B.主人奉觞客长寿 C.人生到处知何似D.应似飞鸿踏雪泥 解析:选D。例句是状语后置句。B项是省略句,C项是宾语前置句,D项是状语后置句。 4.下列有关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将进酒》充分展示出李白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 B.“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 C.《和子由渑池怀旧》中“雪泥鸿爪”的借代,老僧新塔、坏壁旧题的惊叹,含意丰富,意味隽永。全诗动荡明快,意境恣逸,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 D.“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里用老马识途的故事,指出古人存养老马,是取其经验和智慧。 解析:选C。C项,“雪泥鸿爪”是比喻。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干戈 王中① 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②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 安得中山千日酒③?酩然直到太平时。 【注】①王中:南宋末诗人。②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有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鸣叫起来,寻找同类。语出《诗经·小雅·棠棣》。③中山千日酒:传说中山有人造的酒,饮后能醉千日。泛指美酒。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一般泛指战争,暗示了诗歌表现的环境特点。 B.首联点题,“欲何之”暗示了战乱波及范围之广,而诗人自己也一事无成。 C.颔联作者以王粲和杜甫自比,表明其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他们完全一样。 D.全诗充满着悲愤之情,但文字读来较为轻淡,情感表达比较委婉。 解析:选C。本题难度中等,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大纲”是“大致相似”,“小样”是“差不多相像”,所以,C项中的“与他们完全一样”理解错误,选C。 6.诗的最后两联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借物抒情(或者“比喻”)。“鹡鸰”比喻漂泊异地的兄弟,表达了思念之情。“乌鹊巢寒”句说自己在外流离失所,像月夜里的乌鹊一样找不到栖息的树枝。②用典。“乌鹊”语出曹操《短歌行》,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怨愤。“中山千日酒”表达了期盼太平的美好愿望。③反问。尾联运用反问句,表达了对现实(统治者)的不满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7~8题。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杂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作文素材:经典文化名人20例

作文素材:经典文化名人20例 1、屈原 他,长剑佩腰,纵横中原,问天索地,踌躇满志;他,朝搴木兰,夕揽宿莽,奔波效劳,鞠躬尽瘁。然而,子兰谄言,郑袖惑内,艾萧太盛,椒兰甚少,骐骥不跃,美政弗行,举世皆醉,万民同苦。勇气与理想尽灭,悲愤与绝望交加,他掩脸长泣,衣襟浪浪。 落日染红汨罗江,他,一跃冲进万里涛。只把清高的节操留在世上,却让伟大的思想长存历史。 适用范围: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个性品质、责任奉献 2、贾谊 万籁俱寂,剔亮的露珠顺着野草滴落在洛阳干涸的沙石上。寒雾飘渺,一个凛然的身影随风飘摇,那是赴任的贾生。在他身后,一轮血红的旭日挣出水面,傲立于汉朝昏黄的天宇中。 月光融融,西风萧萧。长沙王府里你正为战祸初平、百废待兴,诸侯割据、危机四伏的现实而愁眉不展。借着这秦时的遗风残月,你满腔热血如江水滔滔,在心中汇聚成那惊世旷古的《过秦论》。 秋波浮动莫名湖畔,业绩初显。你却独倚寒窗,将自己三十四岁的生命浸没于怀王之死的深深自责中,无尽的泪水融入滔滔历史长河,洗净千古多少赤胆忠心。 适用范围:个人和集体、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忠诚 3、司马迁 就在着手写《史记》之际,“李陵之祸”不期而至。狱中的寒风刺骨,毒卒拷打使他几欲自杀。他仍心存侥幸,期盼着武帝开恩,却等来了“诬上”的罪名。腐刑、亲朋远离、酷吏凌辱让他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遭到摧残。然而,他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遭遇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动力,隐忍苟活,弃小义,雪大耻,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名垂后世。 适用范围:忍辱负重、生命的意义、责任奉献、个人与历史 4、曹植 他出口成文,下笔成章,曾博得曹操的欢心,曾充满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豪情;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仁人志士无不敬仰。 然而出身权倾一世的曹家,注定他命途多舛。本可成为至高无上的君王,却由于他的不拘小节,不得“曹心”而葬送了他的大好前途。面对手足相残他“七步成诗”,悲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怀瑾握瑜,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他借酒消愁。想当年“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到头来只能以豪饮而留名,赢得个“寂寞圣贤”的悲凉美名。 适用范围:才华与命运、恃才傲物与人生发展、政治大于亲情、独善其身 5、阮籍 一陂春水一荒台,魏晋风流杳难追。 欲觅阮踪成一恸,啸声孤起我徘徊。 你“志气宏放,任性不羁”。嗜烈酒,将这销愁之物化作你驾车出行至无路处的恸哭。你善弹琴,往往复长啸,将那琴音与哨声糅合成暮鼓——听以惊心,成晨钟——闻而猛醒。 你“傲然独得”而至情至性,用白眼对付礼俗之辈,用青眼接待知音。 世俗之中却有你阮籍这株出淤泥而不染的奇葩,史书里便可寻得你一派清韵。 适用范围:人生价值、个人信仰、品质个性、人才环境、反对旧俗 6、嵇康 寻寻觅觅。他一直在找,找他的那一片竹林,那片可以让他“目送飞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竹林。但是,作为有才却又性情孤傲的他,钟会这个小人不允许他拥有那样一片竹林。身为曹家的女婿,司马集团不允许他拥有那样一片竹林。生于一个政治风云云谲波诡的年代,那个年代更不允许他拥有那样一片竹林。 那片竹林,在他的世界不存在。 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只能将心灵寄托在那一曲《广陵散》中,在琴声中与那片竹林相遇…… 但愿有来生,但愿来世的他能够成为真正的“竹林七贤” 适用范围:人生价值、个人信仰、品质个性、人才环境 7、陶渊明 在尘世中翻滚了半生,他看透了官场的庸俗与污秽,他追求的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生活。正当他在官场中疑无路时,他看到了柳暗花明,那就是归隐田园。“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他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选择贴近自然,过上“戴月荷锄归”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劳累,但每一分钟都真真实实。没有功名利禄的烦忧,他多了一份平和与清静,劳作之余,赏自己种的菊花,品自己酿的浊酒。从官场到田园,他真正把追求付诸行动。不是每一个树都能耐住干渴,而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出淤泥而不染,而陶渊明做到了。 适用范围:学会放弃、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精神家园、穷则独善其身 8、谭嗣同 怀着一颗炽烈的变革之心,一腔积极进取的爱国热情,他,为民请命,奋斗终生。观时局危如累卵,国民积贫积弱,他痛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虽身陷囹圄,生死未卜,仍慨然题诗狱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及临刑之际,更视死如归,大声疾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一条年仅33岁的壮魂,一位轰天撼地的巨人,从此陨落人间。后来的人踏着他的 血迹前进,终于拼得社稷的光明。 适用范围:救亡图存、穷则思变、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敢为天下先 9、朱熹 山河破碎,金兵肆虐。当岳飞、陆放翁、辛弃疾驰骋沙场,创下丰功伟绩时,你毅然辞官,整理峨冠博带,走进庐山,在白鹿洞书院向下一代传播“理”“义”,宣传爱国。奸臣当道,谗言纷飞。当年轻气盛的元稹屈服于权贵时,你选择在饥荒之年赴伍,不畏强权,严惩奸佞;当心灰意冷时,你走进了岳鹿书院,在上下求索中,将复国、授学的希望灌注在年轻一代身上。

唐宋诗词鉴赏论文

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也是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有一百三十首词、过万首的诗和大量的散文。由于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时代,所以他常常为祖国的分裂而忧虑,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陆游的诗篇主要描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阔,思想鲜明,主题深刻,在思想上、艺术上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关键词】:思想爱国特色影响 【正文】:陆游出生在金军灭辽后南下入侵北宋的动乱时期,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幼小的陆游就目睹了金兵的践踏肆虐,国家的严重分裂,百姓的颠沛流离,有志之士的慷慨陈辞。父辈们宁死救国的精神给他种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他全身的血液中无不奔腾着爱国主义的细胞。因此,陆游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他虽然一直受到投降派的打击和迫害,多次被罢黜贬名,他把自己的人生壮志和热情、自己的满腔的热血和悲愤全部倾注到了诗歌当中,因而诗中的激昂慷慨总是和悲愤沉郁结合在一起,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也是他诗歌最为显著的特点。但是这仅是陆游诗歌创作的一个方面,陆游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诗歌的思想和艺术形式方面的拓宽和创新,影响和启迪了当时乃至后世的诗人,意义重大。 一、陆游爱国主义思想在诗歌中的主要表现 (一)、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言征伐恢复事。” 陆游一生心系国家,忧国忧民。他在诗篇中突出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古诗《关山月》表达了诗人内心坚决抵抗金兵的强烈愿望。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备考文学常识:第5讲 唐宋诗词文章全国通用

第 5 讲唐宋诗词文章 唐宋文学概况 ?唐朝文学 唐代诗歌、散文、小说(传奇)等文学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唐朝的诗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散文在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带领下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小说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文学一般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宋朝文学 宋朝整体上是“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所以文人的地位相对比较高。此外, 印刷业以及教育事业在宋朝有长足的发展。经济不断发展,百姓生活富足等因素都为宋朝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宋代文学来说,在唐朝的基础之上,古文运动在宋代得 到热烈响应。与唐诗同样辉煌的宋诗大有发展,达到巅峰状。此外,通俗叙事文学迅 速发展。 唐朝诗歌 ?初唐时期 初唐时期是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在继承前朝诗风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开始形成唐诗独特的风貌。宫廷诗人创作继承南朝遗风,风格华美典雅,但对律诗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在文学创作上有一致的审美取向,提倡刚健、有骨气的作品,初步体现了唐诗的面貌,被称为“初唐四杰”。这一时期对唐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诗人还有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此外,沈佺期、宋之问在前人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了律诗定型的工作,张若虚、张九龄亦是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家。 1.唐初的宫廷诗人 虞世南,上官仪等人仍然沿袭前面浮华的风格。王绩率先洗去宫体风格,透出革新气息。沈佺期、宋之问对唐诗在格式上面的革新,使唐诗在格式上逐渐定型。

2.初唐四杰 他们都是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遭遇相近。他们分别是:、、、。王勃的《》《》等诗文是其代表作。的《从军行》以及的《长安古意》等都是著名作品。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咏鹅》同样都是杰出的代表作品。“初唐四杰”对唐诗的主要贡献是:题材的扩大,思想内容的革新,艺术形式的发展。 3.其他诗人 陈子昂诗歌硬朗有风骨,被人们称为“”。《登幽州台歌》是其代表作。张若虚孤篇盖全唐《》。 张九龄“宰相诗人”代表作《》。 盛唐时期 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鼎盛期,涌现了大量杰出的作家。这一时期的诗人胸襟开阔,力求创新,具有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他们的作品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声律风骨兼备,境界雄阔、含蕴深厚、韵味无穷,洋溢着所谓“盛唐气象”。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李白和杜甫,此外还有山水田园派和边塞派两大诗歌流派。 1.山水田园派 代表诗人是和,二人并称“”。 王维(701-761),字,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崇信佛教,人称,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著有《》,存诗400 首。 孟浩然,祖籍湖北襄阳,世称“”,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他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所以他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他一生好学,为后人留下263 首著名诗篇。其中山水诗 170 多首。

唐宋诗词研究

《唐宋诗词研究》作业题 一、分析: 1.骆宾王《在狱咏蝉》:此诗作于患难之中: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全篇以蝉比兴,以蝉寓 己,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以托诗人遭受谗陷之忧,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 2.孟浩然《过故人庄》:《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 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高适《燕歌行》:这首诗热烈地颂扬了士兵们的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地抨击了将领们享乐腐败和视士兵生命 为儿戏的轻敌冒进,使苦与乐、庄严与无耻形成了鲜明的对此。结句借古喻今,点出朝廷因用人不当所造成的恶果,比一般因靖边而思名将的含义更为深刻。全诗形象鲜明,气势奔放,四句一韵,流转自然。 4.李白《行路难》:《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行路 难》三首。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广为称颂的千古名篇。 5.杜甫《兵车行》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 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6.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公元806年(元 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这首《无题》描写了爱情的珍贵难得和对爱情的贤贞不渝,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文人 对爱情生活的挚着追求和特有的恋爱心态,可看作一首爱情诗,并无更深政治寓意。此诗构思新巧,想象丰富。首联写见难别难,颔联写爱情之生死不渝,颈联拟想别后对方的生活,尾联表达了无望中的希望,层次清晰,拟想合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情人们的离别相思之苦和缠绵灼热之情。此诗语言精美,丰富多彩,“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象征,“春蚕”二句的比喻,使诗歌在表达感情方面既淋漓尽致,又委婉深含。深情绵邈,典丽精工,是此诗的风格特色,也是李商隐《无题》诗的总体风格特色。 8.柳永《雨霖铃》:这首词以秋景写离情,情景交融;在表现上,以时间发展为序,虚实相生,层层递进,一气呵 成;语言自然明畅,不尚雕琢,以白描取胜,确实表现了一种“清和朗畅”,“意致绵密”(黄蓼园语)和“秀淡幽绝” (周济语)的风格特色。 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明显受到了李白的影响,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被苏轼转化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好像是抄袭,没有什么新意。但若果真如此,苏轼的词就没有必要写了。幸而,苏轼的整个命意与李白有所不同。李白的主题是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相比是短暂的,但是,虽然短暂,仍然要潇洒地欢度,而苏轼的却不是。李白笔下的月亮是没有具体时间的,而苏轼面对的月亮是中秋的月亮。李白的月亮固然引起了戍客的乡愁和思妇的怀远,但并不是指向具体的个人,而是一般概括,富于哲理性,而苏轼的月亮却很有个人色彩,充满对亲人的怀念。 10.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惟有以赋体 读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不能列入婉约体。 11.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这是辛弃疾词的压卷之作,怀古伤今,苍凉悲壮。虽作用典颇多,但能关合时事, 用得极为贴切。 12.姜夔《扬州慢》: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 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二、论述: 1.唐诗繁荣原因之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