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班级

位号

群岛是“南中国海的中国属地,广东省的一部分。”日本1966年出版的《新中国年鉴》说:“中国的沿海线,北从辽东半岛起到南沙群岛约一万一千公里,加上沿海岛屿的海岸线,达二万公里。”

4、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2012年为杜甫诞辰1300周年。然而3月,当我们正在学习杜甫的诗歌时,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对此,网友、学者有的反对,有的赞成。请说明你对这件事的态度,并从多个角度说明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父守,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未,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会光武避吏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通因具言谶文事,光武初殊不意,未敢当之。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通曰:“已自有度矣。”因复备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

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更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宫。六年夏,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公孙述遣兵赴救,通等与战于西城,破之,还,屯田顺阳。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

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感通首创大谋,每优宠之。封通少子雄为召陵侯。每幸南阳,常遣使者以太牢祠通父冢。十八年卒,谥曰恭侯。帝及皇后亲临吊,送葬。

(选自《后汉书·李王列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武初殊不意,未敢当.之当:认为适当

B.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期:约定

C.更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节:节操

D.每幸.南阳幸:驾临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以.此不乐为吏②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B.①是为.宁平公主②征通为.卫尉

C.①及相见.,共语移日②特见.亲重

D.①因.复备言其计②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通在王莽为政时不愿为官,自免而归,就是因为平素听到李守所说的预言吉凶得失的话“刘氏复兴,李氏为辅”。

B. 最初光武帝与李通相见之时,两人很有共同语言。但光武帝对李通并不完全信任,而且还对他心存戒备,这说明光武帝很谨慎。

C. 李通能守能征。光武帝出征之时让他镇守京师,后来,他又率军攻打围剿汉中贼寇,并最终击溃了敌人的援军。

D.尽管光武帝对李通器重,优待有加,但在天下大略平定以后,李通还是以病为由,上书乞身告退,但没有被皇上接受。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3分)

(2)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3分)

(3)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感通首创大谋,每优宠之。(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晚泊盱眙

[唐]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宵外,谁堪羁旅情。

(1)第二联上下两句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2分)

(3)最后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全诗试作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劝学》

(2)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吾不如子房。《史记?高祖本纪》(3)舞幽壑之潜蛟,。《赤壁赋》

(4),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仲列传》

(5)座中泣下谁最多,。《琵琶行》

(6),,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塘栖

丰子恺

①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说《旅宿》(日文名《草枕》)中,有这样的一段文章:“像火车那样足以代表二十世纪的文明的东西,恐怕没有了。把几百个人装在同样的箱子里蓦然地拉走,毫不留情。被装进在箱子里的许多人,必须大家用同样的速度奔向同一车站,同样地熏沐蒸汽的恩泽。别人都说乘火车,我说是装进火车里。别人都说乘了火车走,我说被火车搬运。像火车那样蔑视个性的东西是没有的了。……”

②我翻译这篇小说时,一面笑这位夏目先生的顽固,一面体谅他的心情。在二十世纪中,这样重视个性,这样嫌恶物质文明的,恐怕没有了。有之,还有一个我,我自己也怀着和他同样的心情呢。从我家乡石门湾到杭州,只要坐一小时轮船,乘一小时火车,就可到达。但我常常坐客船,走运河,在塘栖过夜,走它两三天,到横河桥上岸,再坐黄包车来到田家园的寓所。这寓所赛如我的“行宫”,有一男仆经常照管着。我那时不务正业,全靠在家写作度日,虽不富裕,倒也开销得过。

③客船是我们水乡一带地方特有的一种船。水乡地方,河流四通八达。这环境娇养了人,三五里路也要坐船,不肯步行。客船最讲究,船内装备极好。分为船梢、船舱、船头三部分,都有板壁隔开。船梢是摇船人工作之所,烧饭也在这里。船舱是客人坐的,船头上安置什物。舱内设一榻、一小桌,两旁开玻璃窗,窗下都有坐板。那张小桌平时摆在船舱角里,三只短脚搁在坐板上,一只长脚落地。倘有四人共饮,三只短脚可接长来,四脚落地,放在船舱中央。此桌约有二尺见方,叉麻雀也可以。舱内隔壁上都嵌着书画镜框,竟象一间小小的客堂。这种船真可称之为画船。这种画船雇用一天大约一元。(那时米价每石约二元半。)我家在附近各埠都有亲戚,往来常坐客船。因此船家把我们当作老主雇。但普通只雇一天,不在船中宿夜。只有我到杭州,才包它好几天。

④吃过早饭,把被褥用品送进船内,从容开船。凭窗闲眺两岸景色,自得其乐。中午,船家送出酒饭来。傍晚到达塘栖,我就上岸去吃酒了。塘栖是一个镇,其特色是家家门前建着凉棚,不怕天雨。有一句话,叫做“塘栖镇上落雨,淋勿着”。“淋”与“轮”发音相似,所以凡事轮不着,就说“塘栖镇上落雨”。且说塘栖的酒店,有一特色,即酒菜种类多而分量少。几十只小盆子罗列着,有荤有素,有干有湿,有甜有咸,随顾客选择。真正吃酒的人,才能赏识这种酒家。若是壮士、莽汉,像樊哙、鲁智深之流,不宜上这种酒家。他们狼吞虎嚼起来,一盆酒菜不够一口。必须是所谓酒徒,才可请进来。酒徒吃酒,不在菜多,但求味美。呷一口花雕,嚼一片嫩笋,其味无穷。这种人深得酒中三昧,所以称之为“徒”。迷于赌博的叫做赌徒,迷于吃酒的叫做酒徒。但爱酒毕竟和爱钱不同,故酒徒不宜与赌徒同列。和尚称为僧徒,与酒徒同列可也。我发了这许多议论,无非要表示我是个酒徒,故能赏析塘栖的酒家。我吃过一斤花雕,要酒家做碗素面,便醉饱了。算还了酒钞,便走出门,到淋勿着的塘栖街上去散步。塘栖枇杷是有名的。我买些白沙枇杷,回到船里,分些给船娘,然后自吃。

⑤在船里吃枇杷是一件快适的事。吃枇杷要剥皮,要出核,把手弄脏,把桌子弄脏。吃好之后必须收拾桌子,洗手,实在麻烦。船里吃枇杷就没有这种麻烦。靠在船窗口吃,皮和核都丢在河里,吃好之后在河里洗手。坐船逢雨天,在别处是不快的,在塘栖却别有趣味。因为岸上淋勿着,绝不妨碍你上岸。况且有一种诗趣,使你想起古人的佳句:“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古人赞美江南,不是信口乱道,却是亲身体会才说出来的。江南佳丽地,塘栖水乡是代表之一。我谢绝了二十世纪的文明产物的火车,不惜工本地坐客船到杭州,实在并非顽固。知我者,其唯夏目漱石乎?

(选自《缘缘堂随笔集》)

11、请对第④段画线句“呷一口花雕,嚼一片嫩笋,其味无穷”作简要赏析。(4

分)

12、作者游塘栖,乐在其中,试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乐”的具体表现。(4分)

13、文章开头和结尾先后谈到日本作家夏目簌石,请简要阐述作者引用“夏目簌石”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14、结合本文内容,请你探究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哪些情怀?请简要阐述。(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打开“礼乐”文化的钥匙

------读《荀子》

胡可涛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很多人知道这一点,却未必能够很好地理解。对于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不妨看看《荀子》,我们可以把它视为打开“礼乐”文化的钥匙。

《荀子》一书的主要篇章为荀子所作,部分篇章为弟子所作,全书也由弟子编辑而成。西汉时期,刘向最早对其进行整理校雠,将原来的322篇,删定为32篇,唐代的杨絫则是第一个给《荀子》作注的人。到了清代,伴随着荀学的研究热潮,出现了很多《荀子》的注释本,其中以王先谦的《荀子集解》为最佳。荀子是战国后期最重要的学者,但他的“传经”之功却常被忽视。荀子为传播中华文化经典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清儒汪中所言:“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而且,荀子对汉初学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应该说,荀子是最早系统阐发礼乐问题的思想家,是礼乐理论的文化奠基者。在《荀子》中,《礼论》和《乐论》集中探讨礼乐问题,其他诸篇则与之相辅翼。

要理解荀子的礼乐理论,还得从他的人性论说起。荀子主张“人性恶”。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如果顺从人的本性,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相互争夺,社会将陷入无序的混乱状态。为了摆脱这样的局面,圣人制礼作乐,教化民众。“礼乐”文化发轫于带有宗教意味的祭祀活动。礼是祀神的仪式、规则,而乐则是祭神时配合的歌、舞、乐的总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礼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以及规范的总和。礼乐本为一体,乐是礼的组成部分,并为礼所规定。

礼乐是人类效法天地,因乎人情的产物。不过,它们之间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共同发挥着道德教化、人文关怀的功能:首先,“礼别异”。“礼”是确定社会的等级名分和伦理秩序。礼起源于对于社会人群物质欲求合理分配的需要。通过礼,确定每个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名分,然后依照等级名分来分配。表面上看,礼是调节人们的欲望需求(“节欲”),但长远来看,却是满足人们的欲望需求(“养欲”)。荀子还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优于动物,在于人能够做欲望的主人,能够“群居而和一”。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恰恰就在于社会的每个成员做符合自己名分的事情。这也就是荀子反复强调“人之生不能无群”,“群”不能“无分”的道理。其次,“乐合同”。乐所营造的是一种社会和谐的氛围,促进不同阶层的人们和睦相处。“夫乐(yua)者,乐(la)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乐,是人的喜悦、快乐情感的的反映。所以,它也是人性的客观需要。同样,通过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培养人的善心,可以“移风易俗”,使上下“和敬”,家庭“和新”。

礼乐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醇厚的伦理精神和博大的艺术精神。不过,对于礼乐文化,要想知道得更多,了解的更多,还得从经典出发。从礼乐文明出发,《荀子》解开了人类的“司芬克斯”之迷:当人类停留在动物性的一面的时候,人永远是卑微的;只有当人通过道德成就自我之后,人才方可成为人,方显人之高贵。

仔细读读《荀子》,你会对中华文化有更多的发现!

(选自《江西日报》)

15、作者为什么说:“对于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不妨看看《荀子》”?(6分)

16、荀子的人性论的主张是什么?他的礼乐理论产生的依据又是什么?(6分)

17、在荀子看来,礼乐是什么的产物?它们之间又是如何共同发挥着道德教化、人文关怀的功能的?(6分)

七、作文(70分)

18、《周易?系辞下》有语:“《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变是一种姿态,一种力量,一种智慧。

请以“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或套作。

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D

2、c A:改成“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B:错在“保持感情”D:改成“要按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社会提供的改革方向”

3、示例:①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第一句体现)

②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开垦)南沙群岛(第二句体现)

③中国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第三句体现)(“最早”第四句体现)

④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得到国际上的承认(第五、六句体现)

(每小点1分,句子通顺1分,少“最早”一词扣2分,共5分)

4.提示:

赞成可从“仅仅是一场网络狂欢”“体现思维创造力”“用一种另类的方式勾起人们对杜甫的怀念”“表达了网友对过去学习生活的怀旧之情”等角度回答。

反对可从“助长恶搞之风”“体现素质缺氧”“体现人文教育缺失”“表现人们对于经典的轻蔑”“表现人们对伟人的不尊重与亵渎”“将中华文化视为儿戏”等角度回答。(表明态度1分,任选三个角度回答,每个角度1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5、c(节:节符,使者或官员的凭据)

6、D(D均为连词,“于是,就”;a:介词,因为;介词,在;b:动词,是;动词,任;c:动词,见面;副词,表被动)

7、a(听到李守所说的谶文,只是他自免而归的原因之一)

8、(1)光武就暗中观察李通说:“即便如此,那么你父亲该怎么办?”(微1分,宗卿师1分,通顺1分)

(2)居安不忘思危,应当让李通在职治病。他想回封地,不能听从接受他的请求。(居职1分,就1分,通顺1分)

(3)李通称病隐退,居家不理政事,连年请求告老隐退。光武帝感谢李通首创重大的谋略,每每优待宠爱他。(不视事1分,乞骸骨1分,大谋1分,通顺1分)

译文:

李通字次元,南阳郡宛县人。父亲李守,喜好天文历数和预言凶吉的图谶之学,为王莽的宗卿师。李通也为五威将军从事,后来出任巫县县丞,有能干的名气。王莽末年,百姓忧愁怨恨,李通曾听见他父亲说过图谶上讲“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心里常想着这件事。因为家里很富足,是乡中第一,因此不想做官,就自动辞职回家。

后来王常的下江兵和王匡的新市兵兴起,南阳为之骚动,等到光武避难在宛,李通听说了就派李轶去迎接光武。等到见了面,两人谈了很久,握手极为欢畅。李通就讲了全部谶文的事,光武开始大出意外,说不敢当。这时李守在长安,光武就暗中看着李通说:“既是这样,你父亲该怎么办呢?”李通说“:自己已经有办法了。”因此向光武详细陈述了他的计划。光武既已深知李通意向,就与李通相约结,定谋议,计划在立秋那天趁都试骑士的机会,劫持前队大夫甄阜及属正梁丘赐,因而号令大众宣布举事。更始立,以李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更始到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更始使李通持节回去镇守荆州,李通因此娶光武妹妹伯姬为妻,就是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李通为卫尉。

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光武帝每次出征讨伐四方,常令李通留守京师,镇抚百姓,修宫室,建学校。六年夏,率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公孙述派遣军队赴救,李通等与他们战于西城,破贼兵,回师在顺阳屯田。这时天下大体平定,李通想避开荣誉宠信,以生病为由上书请求辞官回家。光武下诏命公卿群臣讨论,大司徒侯霸等说:“李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安定不能忘记危险,应令李通带职疗疾。想返回诸侯国,不可听从。”于是诏李通治疗疾病,按时工作。

李通以平民倡导起事,帮助成就帝业,又以宁平公主的缘故,特被亲重。然而李通生性谦恭,常想避开权势。素有消渴症,自从当了宰相,就请病假不理政事,连年告病回乡,光武帝感激李通首倡大谋,光武帝每每优待宠爱他。封李通少子李雄为召陵侯。

光武帝每到南阳,常遣使者以太牢的礼仪来祭祀李守的墓冢。李通建武十八年(42)去世。谥号为恭侯。帝与皇后亲自前临吊口言,送葬。

三、古诗词赏析

9、(1)“久”漫漫长夜,久久不能入睡,没有睡着的诗人,无奈地听着潮水拍打水岸的声音;“寒”,秋夜凄寒,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默默望着一轮寒月在城头洒下一片凄清的余晖。(“侵”“近”也可,结合诗的意境,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2)借景抒情或动静结合。

黄昏时的大雁栖息在平静的沙湾,驿站里听到鸡叫声。诗人借在黄昏归居所时看到的景物和听到的声音,抒发孤独、思乡的情感。(各1分)

(3)思念家乡,孤独失意。

首联写夜泊淮水,秋气萧森,冷霜飞降,夜水清寒,景色中无不透露出清迥孤寒的氛围,奠定全诗的冷色调。颔联、颈联写夜阑人静,洪波涌起,潮声拍案;月色泛清辉,秋霜闪银光。沙洲上,雁以沉睡,馆驿的旅客却未能成眠。辗转反侧之际,一声鸡鸣,俞感凄清。如此幽独清冷的意境,引起诗人孤独凄凉感受,联想到自己孤篷漂泊,仕途失意,不禁触悲于怀;一声鸡鸣,不可遏止的家园之思,在尾联顺势而出,情景交融。(前面1分,分析3分)

四、名句默写

10、略

五、现代文阅读

11、“一口”“一片”与“无穷”形成对比,突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美味;“呷”“嚼”两个动词描绘出作者细细品味和享受美食的情态雅趣;抒发了作者对朴实简单的生活的喜爱和对古人雅致生活之风的追崇。(前两点每点1分,最后一点2分)

12、①乐在顺着河流在船上欣赏两岸的美景,观赏到故乡的魅力风景。

②乐在坐着木船而不是火车旅行,体验到古人闲适的生活方式。

③乐在乘船途中享受到吃酒吃枇杷等雅趣。

④坐船在雨天游水乡塘栖别有趣味,欣赏到雨中美景,感受到了无穷的自然之趣味。

(每点1分)

13、①开头用夏目簌石的文章引出作者塘栖之行,引出下文对塘栖风景与风情的描述。

②结尾引夏目簌石为知音,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③夏目簌石厌弃城市文明,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喜爱,在文中起正面衬托的作用,作者借夏目簌石的看法含蓄地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每点2分)

14、①对水乡美丽风景的喜爱

②乘船、喝酒、吃枇杷等行为表现出泛舟的优雅悠闲。

③雨中乘船的雅趣。

④对城市生活的排斥,寻找古人之风,表现出对古人的追慕,对原始淳朴生活的向往。

⑤难以逃离城市的苦闷和无奈。(答对三点即可)

15、因为我们可以把《荀子》视为打开“礼乐”文化的钥匙;荀子不仅为传播中华文化经典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汉初学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荀子》还解开了人

类的“斯芬克斯”之谜,因此仔细读读《荀子》,你会对中华文化有更多的发现。(每点2分)

16、人性论的主张是“人性恶”;礼乐理论产生的依据是如果顺从人的本性,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相互争夺,社会将陷入无序的混乱状态;为了摆脱这样的局面,圣人制礼作乐,教化民众。(每点2分)

17、礼乐是人类效法天地,因乎人情的产物;他们之间是靠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来共同发挥着道德教化、人文关怀的功能的;这种配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礼别异,二是乐合同。(每点2分)

作文: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019年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必背古诗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011年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必背古诗文 ★卫风·氓(背诵全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采芙蓉(背诵全文)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棘,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背诵全文)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锦瑟(背诵全文)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蜀道难(背诵全文)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归园田居(背诵全文)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照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 A.《故都的秋》 B.《荷塘月色》 C.《小狗包弟》 D.《拿来主义》 2.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戏剧矛盾,掌握现当代戏剧基本特点,下列适合推荐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 A.《闺塾》 B.《三块钱国币》 C.《长亭送别》 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3.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以下梳理出的答案,正确的是()。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3)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A.屈原;韩愈;汤显祖 B.屈原;苏轼;王实甫 C.杜甫;苏轼;王实甫 D.杜甫;韩愈;汤显祖 4.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品味小说语言,赏析人物形象”,下列教学环节与这一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是()。 A.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 B.介绍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 C.感受王熙凤鲜明的个性特征 D.体会作者的小说创作风格 5.“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高洁、超脱、坚韧的意味。某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含有“竹”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6.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下列作品适合作为该专题阅读书目的是()。 A.《道德经》《论语》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 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照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 A.《故都的秋》 B.《荷塘月色》 C.《小狗包弟》 D.《拿来主义》 2.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戏剧矛盾,掌握现当代戏剧基本特点,下列适合推荐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 A.《闺塾》 B.《三块钱国币》 C.《长亭送别》 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3.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以下梳理出的答案,正确的是()。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3)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A.屈原;韩愈;汤显祖 B.屈原;苏轼;王实甫 C.杜甫;苏轼;王实甫 D.杜甫;韩愈;汤显祖

4.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品味小说语言,赏析人 物形象”,下列教学环节与这一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是()。 A.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 B.介绍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 C.感受王熙凤鲜明的个性特征 D.体会作者的小说创作风格 5.“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高洁、超脱、坚韧的意味。某教 师引导学生梳理含有“竹”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6.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下列作品适合作为该专题阅读书目 的是()。 A.《道德经》《论语》 B.《庄子》《颜氏家训) C.《商君书》《史记》 D.《世说新语》《资治通鉴》 7.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初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后,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读到的是海子的孤独感,而且他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从明 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另一同学发言:“老师,我也读到了海子的孤独感,但我认为他并不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了‘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他说的是通信,而没有说见面”。针对 学生认识上的分歧,下列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 A.请学生继续分享阅读的感受,结合关键词句探究诗歌意蕴 B.表扬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表达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C.补充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知识,统一对诗歌主题的认识 D.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就课堂争论的问题书面表达个人见解

2020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题

2020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题(一) 1.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 人功能;以()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 4.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 ()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思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 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5.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创造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6.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几 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课程目标包括()、语言表达与交流、()、()、发展逻辑思维(、)、()、鉴赏文学作品、()、传承中华文化、()、()。7.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 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 )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 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三类课程构成。三类 课程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方面的内容始终贯串其中。必修课程7个:()、()、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 作、()、()。 9.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字。 10.语文课程评价要综合发挥检查、()、反馈、()、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 不宜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11.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探索“两考合 一、等级表达、()、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机制和“()” 的录取模式。 12.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实施方案的基本原则:坚持育人文本, (),坚持科学规范,()。 13.综合素质评价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情况,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 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和()等6个方面。 课程标准和方案测试卷 答案 1.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2.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人文性 课程标准和方案测试卷

北京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练习

2015·北京会考 (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5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 B.又欲肆其西封封: C.唯君图之图: D.秦伯说,与郑人盟说: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 A.以其无理于晋以: B.若不秦,将焉取之焉: C.然郑亡,子亦又不利焉然: D.吾其还也其: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目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根据文义,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容 (1)“。。。。。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用原文句子,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超越别国统治郑国,又以“”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消弱;继而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接着以“”的事实说明晋国毫无诚信,利用两国矛盾来离间双方;最后得出亡郑是“的结论,最终打动了秦伯。 (二)、阅读《劝学》(节选),完成1---4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 B.而闻者彰彰: C.而绝江河绝: D.君子生非异也生: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1)青,取之于蓝(2)而寒于水 B.(1)輮使之然也(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1)故木受绳则直(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1)登高而招(2)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3、翻译 (1)学不可以己

4、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有时可以改变的。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列类比,论证了这个观点。请根据原文填空,将作者的论证补充完整。 (三)阅读《逍遥游》(节选),完成1---4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怒: B.志怪者也志: C.适千里者适: D.小年不及大年年: .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实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 风之积也不厚 之二虫又何知 C.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水浅而舟大也 D. 去以六月息者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海运则将徒于南冥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三餐而烦反,腹有果然 D.蟪蛄不知春秋 4.选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点,诗作赏析。 答: (四)阅读《归去来兮》完成1---4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版)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此次竞赛共100道题,每题一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50题,总计50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什么的名句? A、牡丹 B、菊花 C、莲花 D、梅花 2、下列哪首诗歌因音律优美,被叶圣陶称赞“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A、《再别康桥》 B、《雨巷》 C、《沁园春长沙》 D、《大堰河——我的保姆》 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语出自谁? A、魏征 B、陆游 C、顾炎武 D、魏源 4、投笔从戎”的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 A、秋瑾 B、陆游 C、班超 D、项羽 5、张君瑞和崔莺莺是下列哪部戏曲中的主要人物? A、《西厢记》 B、《望江亭》 C、《红楼梦》 D、《窦娥冤》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 A、失去的人 B、消逝的时光 C、流淌的水 D、消逝的友情 7、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 A、韩信 B、项羽 C、赵高 D、刘邦 8、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 A、黄河 B、黄土 C、黄山 D、黄帝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的作者是谁? A、杜牧 B、李商隐 C、李清照 D、王安石 10、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11、《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A、神话故事 B、地理著作 C、人物传记 D、文人随笔 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谁的词句? A、岳飞 B、辛弃疾 C、陆游 D、李商隐 13、“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苏武牧羊 B、文姬归汉 C、楚汉相争 D、岳飞抗金

全国教资统考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 16.参考答案 (1)教师使用音乐资源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是非常实用的。 首先,使用音乐资源体现了教学方式的新颖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更为契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其次,音乐资源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课堂里面来; 再次,音乐混合了风声和箫声,将传统音乐文化和学生的教育课堂有机结合,体现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 最后,设置的音乐内容和所讲课文《寒风吹彻》紧密联系,能够更好的切入到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中来。 (2)作者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来体验作者的生命意识的。 首先,教师以问答的教学方式,提问学生原文中“寒风”吹来了哪些痛苦的事情,学生从文本中得到直观的答案,并顺势更进一步提问学生的感悟,得到了学生对文本多维度的情感认知,并且给出肯定性评价;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并进行朗读来感悟作者情感,加深了学生对作者的认同; 再次,以多媒体呈现的方式直观展示删除的文段,并再次让学生进行朗读,从中体悟作者情感。并且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在面对人生“寒冬”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再次回到文本中来,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作者在面对人生一个又一个的“寒冬”时如何去做的,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紧扣文本来进行教学。 总之,教师的教学环节及其方法设置是非常符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的,是值得提倡的。 17.参考答案 错别字:“住足”改为“驻足”,“急驰”改为“疾驰”。 病句:“这些细节闪耀着自然的光辉,使我们跌倒时重振旗鼓的力量源泉”缺少谓语,可改为“这些细节闪耀着自然的光辉,使我们跌倒时获得重振旗鼓的力量源泉”。 18.参考答案 优点:该文在论证时使用引用论证,说服力强,且文章语言表达优美流畅;如文章在开头引用着名作家川端康的名言以引出本文的论点,给人开门见山的阅读感受;文章中间部分引用古代着名作家陶渊明的名言,紧扣文章论点,文章结尾处引用着名作家木心的名言作结,既总结全文又首尾呼应;全文词汇优美,给人诗意的月度感受。 缺点:该文论证的层次不够清晰,结构不够完整,文章第④段到第⑥段均在论证“如何关注细节之美”,但是文章前文对“细节之美是什么,为什么要关注细节之美”的论证明显不足,前后文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使文章结构不够完整。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

2020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十一)语文

2020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十一) 语文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学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满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引力波有可能继电磁波之后成为一种通讯的新媒介,并最终走进我们的日常生 活吗?这让我们拭目以待 ....。 B.他们根据可靠线索,找到张某,要他供出酒是从哪儿贩来的,再缘木求鱼 ....,终于找到了制造假酒的黑窝。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既不抱残守缺 ....、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中药可能毁于药,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把药贱卖成草的做法,付出的是物种灭绝、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 2.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 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

2018教资考试模拟试卷(一):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含答案解析.docx

2018 教资考试模拟试卷(一):高中《语文学科知识 与能力》含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5 分) 1.在诗歌《沁园春 ?长沙》的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分辨出下列描绘秋景的诗句,与其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2.教师在教授王昌龄的《出塞》时,讲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要求同学们搜索与其运用同一种修辞手法的诗句,下面选项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B.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 3.在阅读完高中的选修课文《桥边的老人》后,有学生向老师反映对海明威的小说很感兴趣,让老师推荐几部海明威的作品,以下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的一项是() 。 A. 《永别了,武器》 B. 《老人与海》 C.《百年孤独》 D.《太阳照常升起》

4.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 。 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诗经 ?氓》 ) 总角:婴儿一两岁 B.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送东阳马生序》 ) 加冠:男子二十岁 C.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梨花》 ) 桃李年华:女子十五岁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 《项脊轩志》 ) 束发:少年七八岁 5.学习完《窦娥冤》一课后,为了调动学生去探索不同悲剧艺术的积极性,引导 学生进行课后阅读,以下不符合的是( ) 。 A. 《汉宫秋》 B. 《西厢记》 C.《梧桐雨》 D.《赵氏孤儿》 6.课堂上同学们针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展开了讨论,下面哪位同学的解释是错 误的( ) 。 A.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中的“至”,动词,在这里作名词,到达的人。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名词,在这里作动词,表示 游泳的意思。 C.“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友善、交好的意思。 D.“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中的“狐”,名词,在这里作 动词,像狐狸的意思。 7.学生在作文中对“借代”的修辞手法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正确的例子来进 行讲解,下列语句不合适的是( ) 。 A.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B.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得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

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2015年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 分,答题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满分40 分) 一、(满分9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刹住“四风”,不仅需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下马看花,同样也需要群众举报监督的“锦上添花”。 B.制造昆明“3·1”暴力恐怖事件的恐怖分子,危害平民,滥杀无辜,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决不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C.在新春庙会的民间工艺秀现场,刺绣、面塑、剪纸、吹糖人等众多民间绝活亮相,令观众目不暇接。 D.搭建成四面佛的岩石,相叠相倚,砌成了一场触目惊心的雕塑展览,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带来壮美的体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现,多吃水果、蔬菜、西兰花可能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 B.为“苹果智能手表”节省用电,大多数时候都保持屏幕休眠状态,仅在佩戴者抬起手腕,拟查看表面时自动唤醒。 C.海明威自始至终没有提醒我们他在表现渔夫的精神,赞美渔夫面对挑战永不屈服的灵魂,他是让我们自己去理解他。 D.面对互联网巨头的强势进攻,其他支付厂商也加紧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产品出新,推出面向企业端的移动支付产品。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些年,春晚小品主要有三个缺点:乏味、老化和媚俗。,,,;,;。以上种种,既对小品的发展也对如何认识今天的观众提出了挑战。小品如何转型,如何在春晚的舞台上再现活力,是生存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 ①表演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②对通俗与庸俗之间的分寸拿捏不够,一些作品为迎合观众而不顾尺度,这是媚俗 ③新的题材难找,想象力又不足,剧本立不住 ④创作乏力使得小品缺少观众的认可 ⑤这是乏味 ⑥表演方式老化使得观众兴趣降低,受到的批评越来越多 ⑦这是老化 A.②⑥⑦③①④⑤B.②③④①⑦⑤⑥C.④③①⑤⑥⑦②D.③⑤①⑦④⑥② 二、(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4.下列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 请让我舞剑。)

2017年高中语文会考必考知识点一(文言文部分)

2017年高中语文会考必考知识点一(文言文部分)2017年高中语会考必考知识点一(言部分) 烛之武退秦师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秦军氾南⑤。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⑦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⑧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⑨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⑽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⑾,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⑿。吾其还也。”亦去之。 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寡人之於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5.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根据学生需求,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6.正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7.熟悉现行通用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选文特点,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给下列各句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A.原因B.凭借C.就着D.由于 【答案】 C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B.整治 C.高,长D.美好 【答案】 C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A.朝向B.奔向 C.从前D.假如 【答案】 C 2.对下列各句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答案】 B 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意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答案】 C 4.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的含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答案】 A

2015年11月1日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年11月1日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李商隐《夜雨寄北》 C白居易《观刈麦》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答案]A 2.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下列符合的是()。 A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 B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C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4.写完古诗后,老师让学生对诗词整理,下列诗词全部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的《卜算子》(水是横波)

B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封大夫出师西征》 C王维《送元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 D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 [答案]A 5.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画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A篆书B行书C 楷书D隶书 [答案]B 6.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看法”对编者的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明确论题B 梳理行文思路C区分观点与材料D 把握论点及过程[答案]D 7.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B说明条理清晰明了 C借用场景渲染气氛D讲究语言准确并恰当 [答案]C 8.教师向学生推荐几本传记作品,下列不合适的是() A.《骆驼祥子》(老舍) B.《童年》(高尔基) C.《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 D.《忏悔录》(卢梭) 【答案】A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高级中学)

2017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答案】C。解析:C中的意境与《沁园春·长沙》中的意境都比较壮美,都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A项的“枯藤”、B项“猿”、D项的“霜”则都比较伤感、肃杀。 2.【答案】A。解析:《过秦论》是必修三第3单元的一篇自读选教课文,是议论性的史传散文。《赤壁赋》为必修二第3单元的一篇山水游记散文。《鸿门宴》为必修一第2单元的一篇古代记叙散文。《陈情表》是必修五第2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以上课文均出自课标实验版语文教材) 3.【答案】D。解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应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所以应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启发学生思路,并非控制学生的思维。 4.【答案】C。解析:C项,王安忆的《长恨歌》,从女性的意识与审美的角度描写社会人生,表现女性生活,通过一个女人的一生讲述了一座城的故事,对于城市的体验,与女性关于日常生活的操持纠结在一起,难解难分,表达了女性的独特关怀。A项,《白鹿原》讲述的是家族兴衰的故事,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同时,也触及社会的各个层面。B项,《红高粱》作为战争题材的小说,表现的是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原始野性、质朴强悍生命力的赞美,对自由奔放的生命形式的渴望,红高粱是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象征。D项,《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四部作品的选文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小说欣赏》中,《白鹿原》属于“家族的记忆”专题,《红高粱》属于“烽火岁月”专题,《长恨歌》属于“女性的声音”专题,《平凡的世界》属于“情系乡土”专题。 5.【答案】D。解析:题干中诗句运用了互文,互文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的两个部分互相呼应,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D项无互文。 6.【答案】B。解析:本单元没绝句,因此无法学习绝句的特点。 7.【答案】A。解析:设置“语言文字应用”模块,是为了让学生结合阅读和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写作和口头交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8.【答案】A。 9.【答案】D。解析:“狐”,名词,狐狸,在这里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10.【答案】A。解析:没有指导学生阅读,题目侧重的是读写相结合。 11.【答案】D。解析: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对于语文教材我们不仅要从大局上进行把握,更要注重语言深层的赏析,不能脱离课本,注重对关键字词句的把握。 12.【答案】A。解析:没有体现合作的学习方式。 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实施中的口头评价的启迪性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乃至错误都是极其正常的现象,这也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启发点拨的最佳契机。所以正确答案选D。

2016年京会考文言文测试正式

2016年会考文言文阅读测试 会考古诗文阅读测试(一)姓名 (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4题。(每题都需要改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 C.唯君图.之图:考虑。 D.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高兴。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以.其无理于晋以: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 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 D.吾其.还也其: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下臣虽强壮,但是不如别人。 B.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的办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得到过晋君的赏赐啊!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而保护自己,不仁义。 4.根据文意,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子亦有不利焉。”()许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请结合选文内容和下面的“课文背景形势图”,分析烛之武能够成功退秦的现实原因。 答案: 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越过别国统治郑国,又以“”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继而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接着以“ ”的事实说明晋国毫无诚信,利用两国矛盾来离间双方;最后得出亡郑是“”的结论,最终打动了秦伯。

会考古诗文阅读测试(二) 姓名 (二)阅读《逍遥游》(节选),完成1—5题。(每题都需要改正)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怒.而飞怒:奋发 B. 志.怪者也志:记载 C. 适.千里者适:往 D. 小年.不及大年年:年月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风之.积也不厚 A. B.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之.二虫又何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C. D. 水浅而.舟大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海运 ..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则将徙于南冥 B.野马 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 .. D.蟪蛄不知春秋 4.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联系庄子的思想特点,说说李诗、辛词的这肉种对大鹏的态度中,哪一种更接近庄子的本意。 答:

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5.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根据学生需求,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6.正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会考模拟试题

理工附中国际部普通高中语文会考模拟练习(二) 第一部分(共20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混淆(xiáo)模样(mó)濒临绝境(bīn)并行不悖(bèi).... B.徜徉(cháng)包庇(bì) 心潮澎湃(bài) 步履蹒跚(pán) .... C.贮藏(zhù) 鞭笞(chī) 瞠目结舌(chēng) 解甲归田(jiě) .... D.稳操胜券(quàn)机械(jiè) 破绽百出(zhàn) 伺机报复(s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 B.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至腹 C.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 D.张灯结彩休戚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看双方的神态,全然没有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和风细雨话桑麻的味道。 B.如果悬壶济世的医家想寻一位“健康大使”,我想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是绝对无资格担当此重任的。 C.这所大学的活动室里,各种器材应该尽有,真是汗牛充栋。 D.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耳提面命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4.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车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总是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再好 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多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减退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 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写的《师说》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B.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其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想北平》等。 C.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D.《桥边的老人》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他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奖。二、阅读《赤壁赋》,完成6---9题。(10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雄也,而今安在哉. 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