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

第一单元东海渔歌

第一课时

课题:《赶海的小姑娘》

学习目标:

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唱好歌曲,并创造性地运用歌曲表达自己的感受。

2、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动作创编,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课前准备:

大海边的情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出示大海边的情景图片,师生共同感受大海的无穷魅力及海边的生活情趣。

三、歌曲教学

1、播放歌曲《赶海的小姑娘》,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律动,并请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

2、教师演唱歌曲,启发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分句教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随录音机完整的演唱歌曲旋律。

5、播放《赶海的小姑娘》的录音范唱,让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让学生自己找出觉得难唱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解决歌曲演唱中的难点,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指导共同解决。

7、学生随录音机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引导学生均匀的呼吸,四小节一吸气。

2、在第三乐句“3 3 0 7”处,演唱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表现出小姑娘活泼的性格。

3、第二乐段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同前面紧凑的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歌词“找”和“挖”的时值要唱够,同时力度稍强一些,突出“找”和“挖”的动作,表现小姑娘欢快的情绪。

4、分组讨论,这首歌曲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小姑娘“赶海”时的愉快心情?(提示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

5、结束句有个七拍的长音,一定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五、歌曲巩固

1、有表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

2、分组演唱,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更好。

第二课时

课题:《赶海的小姑娘》

学习目标:

复习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重点难点:

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动作创编,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课前准备:

大海边的情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1、引导学生均匀的呼吸,四小节一吸气。

2、在第三乐句“3 3 0 7”处,演唱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表现出小姑娘活泼的性格。

3、第二乐段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同前面紧凑的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歌词“找”和“挖”的时值要唱够,同时力度稍强一些,突出“找”和“挖”的动作,表现小姑娘欢快的情绪。

4、分组讨论,这首歌曲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小姑娘“赶海”时的愉快心情?(提示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

5、结束句有个七拍的长音,一定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三、创编表演

你去过海滨吗?体会一下赶海的情景。分组合作试着为《赶海的小姑娘》编几个舞蹈动作,为同学们表演。(参考资料:教师用书第10-11页)

第三课时

课题:《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民乐合奏曲《丰收欢乐而归》,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2、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重点难点:

1、学生安静地聆听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能为《丰收欢乐而归》的几段音乐填上适当的速度记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丰收欢乐而归》

1、乐曲简介。

《丰收欢乐而归》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由马胜龙、顾冠仁作曲,全曲共分四部分,分别是(一)黎明时的海洋。(二)渔民出海捕鱼。(三)战胜惊涛骇浪。(四)丰收欢乐而归。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

2、初听,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

3、分段欣赏,乐曲由三个部分构成。

(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3)哼唱第三乐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4、完整的聆听全曲。

三、创编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话、画一幅音乐情境图、演唱或演奏第三乐段的主题旋律等。

本课以聆听为主,要把创造力的培养和聆听相结合,要让学生能努力分辨表现不同情景的音乐。

第四课时

课题:《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能哼唱歌曲并按节奏创编两小节旋律或歌词。

教学准备:

《乡愁》的幻灯片、《橄榄树》和《故乡的云》的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

2、复听歌曲,要求学生说出哪一句旋律使你最受感动,为什么?

3、再次聆听歌曲《大海啊,故乡》,要求学生跟着音乐哼唱。

4、歌曲中多次用了“X X X. XX│ X X X - ”的节奏,好似起伏的海浪,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按这种节奏创编两小节旋律或歌词。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三、拓展

1、这是一首怀念故乡的歌曲,把大海比作是自己的故乡,又把大海比作是自己的妈妈,永远鼓励、关心着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和妈妈,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的故乡或是对妈妈的感情。

2、许多在国外的华人都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如台湾诗人余光中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写了一首著名的诗《乡愁》,请同学们读一读。

3、在《大海啊,乡故》的伴奏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乡愁》。

4、还有一些作曲家创作了歌曲,我们来听一听《橄榄树》、《故乡的云》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第五课时

课题:《小螺号》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小螺号》。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的创编和表演。

重点难点:

创编与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方案一)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螺号(海螺是生活在海里的一种海洋生物螺的统称,个儿一般比较大,可以做成号角或工艺品。螺号就是用大的海螺做成的号角,生活在海边的人常用吹螺号传递信息)。

三、学唱歌曲《小螺号》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注意反复记号(D.C. Fine)的使用。

2、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3、学生随琴模唱歌曲旋律。

4、再次复听,让学生小声学唱歌词。

5、学生随录音机完整演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演唱过程中指导学生咬字、吐字要清晰。

3、唱好密集的歌词部分,并能用弹跳的声音和较长的气息唱好歌曲的两个乐段。

五、创编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

1、首先按教材的提示表现大海边的声音。

2、引导学生创编《阿爸回来了》的情景。

(方案二)

在故事的情景之中学唱歌曲,把歌曲延长臵于一个情景之中,使演唱歌曲成为一个任务的需求,既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演唱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第二单元我们的田野

第一课时

课题:《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认识延音线并知道它的用法。

2、通过优美的歌曲让学生体验田园风光带给人们愉悦的审美感受。

重点难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课前准备

表现田园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歌曲教学

1、伴随着优美的歌声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播放背景音乐《我们的田野》)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让学生描述歌曲中大自然的美。

3、讲解延音线。

4、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5、学生模唱歌曲旋律。

6、再次复听,让学生小声学唱歌词。

7、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创编

1、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2、用简单的肢体语言随歌曲律动表演。

四、小结

第二课时

课题:《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通过欢快的歌曲让学生体验田园风光带给人们愉悦的审美感受。

重点难点:

1、学唱歌谱。

2、试着用合唱的形式表现这首歌曲。

课前准备:

表现田园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张文纲创作的歌曲《我们的田野》,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意大利民歌,也是表现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

二、新授

1、伴随着欢快的歌声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播放背景音乐《田野在召唤》)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让学生描述歌曲中大自然的美。

3、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4、分句学唱歌曲旋律。

5、再次复听,让学生小声学唱歌词。

6、学生随录音机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乐创编活动

1、指导学生为□中的旋律设计力度变化。

2、在“XX”处设计声音或动作,使歌曲富有朝气。

3、试着用合唱的形式表现这首歌曲(1=bE)。第二声部可唱成:

4/4XOXOXOXO│XOXOXOXO│

梯里通巴梯里通巴

第三课时

课题:《田园随想》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欣赏名画、配乐朗读散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

2、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歌曲、乐曲、绘画、配乐诗朗诵或表演等)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课前准备:

表现田园景色的音乐、散文、诗歌、图画。

教学过程:

一、赏画

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

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埃塞克斯的薇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然后从画面的内容、色彩、表现意境等方面欣赏这幅名画。

二、听乐

1、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意境相似。教师提供《小步舞曲》、《间奏曲》,在补充一首乐曲《欢乐颂》。

2、播放《小步舞曲》、《间奏曲》、《欢乐颂》的录音,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力度、速度、旋律和音色方面的特点。

3、经过讨论可以确定《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引导学生了解表现优美田园小景的音乐,一般可以是旋律优美、节奏舒展、力度稍弱、速度稍慢,由于长笛清脆、柔美的音色,经常被使用来表现田园的景色。

三、朗读

1、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田园小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

2、试一试在《小步舞曲》或《间奏曲》的伴奏下朗读。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伴奏的朗读有什么不同?

一、课下准备

请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第四课时

课题:《田园随想》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欣赏名画、配乐朗读散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

2、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歌曲、乐曲、绘画、配乐诗朗诵或表演等)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课前准备:

表现田园景色的音乐、散文、诗歌、图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我们的田野》、《田野在召唤》

二、展示

乐曲——书画——诗歌散文——表演

三、创编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歌曲、乐曲、绘画、配乐诗朗诵或表演等)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2、还可以用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雕塑、影视等)?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第三单元民族的节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

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难点:

学习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有趣的是他们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盛大的民族聚会,在这盛大的聚会里歌舞表演和民间传统体育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课本上已向同学们介绍了傣族的泼水节和蒙族的那达慕,同学们还知道别的民族的节日吗?请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节奏、速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注意区分节奏的不同,难点是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拍,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3)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样,音调也大多相同。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

(5)边唱歌边模仿敲击硭锣与象脚鼓的动作,部分学生可用大锣和铃鼓模仿音响。

3、学习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4、最后在边唱边舞中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吉克民族及其常用的民族乐器,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

教学重点:

欣赏和了解塔吉克族的音乐及乐器。

教学难点:

学习演奏、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

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乐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彝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每年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场面十分壮观,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歌舞,直至深夜。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1)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今后欣赏的器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

首先,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听,否则就听不出其中的妙处了。

其次,要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最好能跟着哼几遍,以后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首乐曲的曲名和作者。

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刻。

(2)初听音乐

(3)随教师学唱主题A,要能记住

(4)复听主题A

(5)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6)完成课本的作业。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吉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节奏为乐曲伴奏。

(4)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5)复听乐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那达慕之歌》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时吐字清楚,能唱出感情、唱出气势。

2、学会《那达慕之歌》的歌谱

3、能为结束句设计多种力度变化,并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那达慕之歌》时吐字清楚,能唱出感情、唱出气势。

教学难点:

学唱歌谱

教学过程:

1、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到云南参加了傣家的泼水节、四川的彝族火把节、新疆感受了塔吉克族盛大节日时的热闹场面。今天,我们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参加蒙族人民盛大的群众性体育文艺集会“那达慕”。

2、介绍:那达慕大会一般都在初夏召开,届时方圆数百里的蒙族人聚会在一起,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进行商品交易和交流生产经验、评选劳动模范等,民间艺人还到处表演“好来宝”。

3、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及情绪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随范唱的录音带学唱歌词,再跟着教师的琴声学唱歌词。

(3)用听唱法学唱歌谱,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相同的部分。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要求吐字清晰,感情投入,气氛热烈。

4、为歌曲的结束设计不同的力度,由学生分组讨论,可有多种方案,但设计一定要请学生亲身实践,防止“纸上谈兵”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节日的向往之情。

2、培育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要请同学们自己来组织、参与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请大家看课本,其中有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这几部分的内容都要求同学们与伙伴合作,共同来创造、表现,这就看同学们的创造精神如何了?

2、分组:请同学们分成四组,大家共同商量设计活动如何进行,每个组里谁表演摔跤,如何伴唱,谁表演赛马,谁来用打击乐器伴奏等等。

3、学生分组后,相互交流、商讨,共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启发,但应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搞成千篇一律。

4、综合分组表演:让四个组的活动进行表演,啦啦队共同唱加油歌,形成高潮。

5、教师总结。

第四单元山乡牧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牧童》

教学目标:

1、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

3、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及了解相关的牧童作品,体现文化艺术多元文化特点, 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重点难点:

1、用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2、准确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音乐游戏:听音模唱,学生用U模唱音高。

2、情感导入:同学们今天发挥的不错,我们放松一下,欣赏一首乐曲。只播放伴奏带,要求回答乐曲情绪。

二、学习歌曲《牧童》

1、引入新课。

师:你们朗诵的有关牧童的古诗,让我想起了一首唱牧童的歌曲,想听吗?

生:想。

师:老师现在把歌曲唱给你们听,歌曲的名字就叫《牧童》。

教师用有感情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刚才老师演唱的这首《牧童》,是斯洛伐克的民歌,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活泼、跳跃,是一首带二部合唱的歌曲。下面,我们就学习歌曲。首先,看一下歌曲中老师用黄色标记的节奏。

学生先练习切分节奏,再完整地唱一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

2、学习歌曲旋律。

(1)学习高声部的旋律。

(2)学习低声部的旋律。

先,找一找在低声部中出现了什么音乐知识?

生1:我看到了一个小#字。

生2:我知道它叫升记号(老师表扬他说的正确)。

师:那么,你知道它写在音符的前面表示什么意思?(教师讲解)

教师在琴上范奏fa与#fa音高,让学生区别。

听琴唱一唱低声部旋律,随时纠正不准的音符。

把《牧童》的旋律完整地唱一次,重点提示难点乐句。

3、学习歌词。

师:旋律我们已经唱得不错了,现在我们来唱唱歌词,为了你们更好地学习,让我们一起再听一次录音范唱。

(1)随音乐伴奏完整地唱高声部歌词。

(2)唱准低声部歌词。

(3)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地唱《牧童》。

4、分组合作。

师:大家一起唱得很精彩,我想听听你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演唱,怎么样?

学生自组小组练习,并随老师伴奏演唱。

评价:对于小组的演唱,学生进行评价,老师小结。

师:最后,一起再完整唱一次《牧童》,用你们的歌声把牧童快乐的生活表现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山童》

教学目标:

1、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2、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及了解相关的牧童作品,体现文化艺术多元文化特点, 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重点难点:

1、用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与牧童有关的歌曲

师:你们在感受斯洛伐克牧童的生活后,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两首歌唱牧童的歌曲,第一首是《牧童之歌》,老师唱给你们听(歌词:红太阳,从天山,慢慢地爬上,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骑着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唱上一支歌呀,心花开放)。

第二首是《小牧笛》(歌词:小牧笛,吹吹歌,哥哥放羊我放鹅,他把羊群赶上山呀,我把鹅群赶下河,两支歌儿一样美哟,伴着白云飘飘落哟)。

生:老师,这两首歌这么好听,我也想学。

师:想学的不止你一人吧,老师一定教给你们。

二、演唱歌曲:

1、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音乐技能填唱歌词。

2、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大家在演唱时有什么困难?

三、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1、提问:歌曲运用了两种形式的不同效果

2、运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

3、用较快的速度、明亮的音色,表现早晨牧童高高兴兴地去放牧;用稍慢的速度,宽厚的音色,描写傍晚夕阳西下牧童牵着牛回家。

四、欣赏:《牧童》的不同演唱形式:男生四重唱、童声二重唱。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欣赏不同形式的演奏中,体验音乐带来得不同感受,以达到丰富情感体验,扩大音乐视野的目的。

五、欣赏歌曲《山童》

1、初步感受体验中外乐曲的不同风格。

2、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它和《牧童》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创编《山林的歌谣》欣赏《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的描述,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2、感受切分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欣赏乐曲

重点难点:

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山风:呼呼呼呼小草西唆西唆羊跳

二、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

泉水:hua hua hua hua 小草:xi xi suo suo 小鸟:ji zha ji zha

三、旋律写作练习:

1、歌曲中是怎样描述这些声音的?

2、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

选用书上给定的节奏型,在旋律写作上只用1 2 3 4 5

3、小组展示

四、欣赏录音机曲《牧童短笛》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首录音机曲《牧童短笛》,它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作品。

学生听赏《牧童短笛》。

师:今天我们对乐曲只作了一次浏览,下次课将完整、仔细地听赏。老师今天给你们留一个作业,回去查找贺绿汀的资料,包括他的创作经历、主要作品及生平,下一课将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最后,学生们伴随着《牧童短笛》的音乐走出教室。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音乐家贺绿汀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生平,聆听他的主要代表作品,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和了解贺绿汀的主要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

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乐曲《牧童短笛》

提问:这首乐曲的曲名?它的作者是谁?

二、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1、同学们互相补充

2、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进行概括性总结

三、贺绿汀的主要代表作品:

1、分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2、欣赏《游击队歌》:愉快、活泼的军队进行曲节奏,表现出游击队员英勇、顽强、机智的精神风貌;简洁明朗、铿锵有力的歌词,描绘出游击队员英勇善战、神出鬼没的鲜明生动形象。

3、欣赏《森吉德马》:内蒙古民歌改编的一首具有浓烈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

4、欣赏《垦春泥》:采用了湖南花鼓调的调式,吸收了民间歌曲中劳动号子的因素风格清新,旋律动听。

5、欣赏《嘉陵江上》:反映

6、东北人民思念沦陷的家乡。大胆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并与中国语言的韵律、节奏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几十年来歌唱家的保留曲目。

第五单元故乡的桥

第一课时

课题:《在阿维翁大桥上》

教学目标:

1、能用快乐的情绪演唱歌曲。

2、能和谐的与同学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

3、能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重点难点:

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学们能和谐的演唱二声部的旋律。

3、唱舞蹈相结合的综合形式来表现歌曲。

4、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课堂乐器(自主选择)、舞蹈律动组合。

教学过程:

一、以师生问好歌拉开本节课的序幕。

二、新课程导入

(一)感受歌曲

1、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水,在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桥承载着人类的智慧,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桥》这一个单元,通过学习桥,来了解人类丰富的情感生活。下面,请同学们仔细欣赏音乐,感受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的演唱情绪。

2、带着问题复听歌曲,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歌曲是什么风格的?本首歌曲的拍子是怎样的?你能随着音节奏拍手、拍腿吗?

通过这一随堂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吃”。

3、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总括:这是一首欢快的法国歌曲、四二拍、音乐简短、曲调平易、节奏规整、情绪活泼、适宜于舞蹈。

(二)学唱歌曲

1、随教学磁带轻声跟唱,用听唱法教授唱歌课。

2、教师分句范唱歌曲,学生进行模唱,之后让学生观察哪几句有重复现象?那句话最活泼?

3、请同学们随老师的伴奏轻声试唱歌曲,注意速度不要过快,要循序渐进。

4、请个别同学单独演唱歌曲,注意以情带声。

5、分组进行练习。采取独唱、齐唱两种不同演唱形式,分别演唱歌曲第一段和第二段。之后鼓励学生自己作出判断,哪一段采用齐唱比较好?哪一段采用独唱比较好?

(三)对于合唱部分的学唱

1、教师板书低音声部的骨干音:

Sol sol │ do do │ sol sol │ do do │

Sol sol │ do do │ sol sol │ mi do │

老师演唱高声部曲谱,学生在高声部第二小节进入,轻声演唱低声部骨干音。注意结束小节mi与sol三度音程的结合。

2、进行分组演唱练习。把学生分成四组,一、二组学生演唱高声部部曲谱,三、四组演唱低声部曲谱。轻声合唱高、低声部分别演唱各自的歌词,最后轻声合唱。

四、拓展:听音乐,编创舞蹈

1、歌曲唱会之后,听音乐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发表个人的意见,展示个人的设计。

2、学生集体学习相对简单的几个律动组合。

3、学生围坐一圈,请三、四个学生唱着歌曲邀请其他座位上的同学跳舞。

五、教师做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课题:欣赏《北京的桥》、《桥》

教学目标:

1、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桥》

重点难点:

1、能听辨歌曲《北京的桥》、《桥》、《在阿维翁大桥上》,并分别说出各自的曲名。

2、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竖笛。

教学过程:

一、以师生问好歌拉开本节课序幕。

二、集体演唱,复习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三、听教学磁带,初步感受桥。

四、带问题复听歌曲《桥》,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1、这首歌曲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请同学们在听音乐后回答,水乡小桥有什么特点?歌曲采取什么音乐形式来表现?

2、教师做总结:歌曲以说话的口气,长短不一的节奏,舒展的音调,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请同学们再仔细听一下歌曲的第二段还是描写桥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又歌唱了什么?(复听歌曲第二段,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做总结:作家在第二段里歌唱了游子的思乡之情。那么,曲调和节奏于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处理?(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做总结)

4、歌曲高潮安排在歌曲接近尾声处,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合唱,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

五、聆听歌曲《桥》,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桥。

1、在歌曲的背景下,说说同学们所知道的桥。

2、聆听歌曲《桥》,说说歌曲描绘的桥在祖国的什么位臵。

3、除了从歌词判断,我们还可以从歌曲曲调的特点来判断。

六、初步感受歌曲《北京的桥》

1、歌曲《桥》具有什么地方特点?也许学生们无法判断,下面再来听一首歌曲,对比两首歌曲,听一听哪一首歌曲更像是北方音乐,哪一首歌曲更像是南方音乐?

2、听歌曲,引导学生们思考,这首歌曲取一个什么曲名比较合适?

七、欣赏歌曲

1、聆听《北京的桥》,感受歌曲的情绪,说说歌曲的基本情绪。

2、聆听音乐,根据歌曲情绪变化,说说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

3、跟着录音哼唱前奏,间奏和尾声,说说这些伴唱部分在歌曲中表达了什么情绪和意境?

4、隔着录音哼唱歌曲,说说歌曲主体与副歌音乐有什么不同。

八、比较《桥》、《北京的桥》、《在阿维翁大桥上》这三首歌曲的异同,并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理解,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九、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1、学生试着默奏歌曲曲谱。

2、学生分两组,一组唱歌词,另一组同学用乐曲伴奏,然后两组交换。

3、学生再平均分三组,请一部分同学唱歌,一部分学生舞蹈,另一部分学生演奏课堂乐器,集体合作表演。

十、学生自己发言,说说对于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做总结,结束全课。

第六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

课题:《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目标: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演唱方法来表现歌曲情感。

重点难点:

1、表情的演唱歌曲及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是重中之重。

2、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时,要适度而不夸张。

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一、聆听并学唱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师生问好歌开始本课的教授。请学生唱已学过或自己会唱的歌曲,从而引出《歌唱二小放牛郎》,请学生回忆歌曲讲述的故事情节。

2、说明叙事歌曲的特点。播放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启发学生思考歌曲怎样叙述了过去旧时代的生活,是一个典型的叙事故事。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于歌曲中叙述的这样不同的两种生活,我们应分别采用哪种情绪来演唱。从学生的回答中选取一种方案并带着这种方案设计的情绪,开始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二、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第一段亲切、安逸的情绪

1、教师可以运用快速、中速两种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第一段,故意夸大每一乐句的力度变化。教师再平和的演唱歌曲,请学生做出评论和选择。

2、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注意第三句演唱力度的变化。

三、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第二段悲愤、凄楚的情绪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我们的国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目标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实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实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实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动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使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所以,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仅仅凭听觉上的经验实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所以老师能够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 4.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能够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别。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401班何銮丽 2010年9月 第1课我们的国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目标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进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运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

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只是凭听觉上的经验进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因此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可以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5.提高:《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教学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6.鉴赏: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还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小指挥,指挥大家演唱。让孩子们享受演唱能力提高后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把《国歌》唱得更好。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九课教案

第九课:环球音乐探宝(二)——傲游大洋洲 一、教学内容 1、学唱《剪羊毛》 2、学唱《瓦尔森·马蒂尔德》 3、欣赏《毛利欢迎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歌,了解大洋洲有代表性的音乐,能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2、能用诙谐、欢乐的声音演唱《剪羊毛》 3、用优美的歌声学唱澳大利亚民歌《瓦尔森·马蒂尔德》 4、欣赏器乐合奏《剪羊毛》和澳大利亚民歌《瓦尔森·马蒂尔德》,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民歌的特点 5、欣赏毛利歌曲《毛利欢迎你》,了解新西兰的音乐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剪羊毛》和《瓦尔森·马蒂尔德》 难点:学习八分附点音符节奏和八分附点音符节奏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剪羊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谜语导入。 两脚弯弯细又长,一张嘴巴明晃晃, 不吃米面不吃菜,单吃布匹和纸张。 谜底(剪刀)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八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和节奏。 师:剪刀不仅可以剪东西,而且还可以剪出节奏,请看下面这些节奏,你会读吗?(ppt出示节奏)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小剪刀的节奏。 2、课题延伸(领略澳大利亚风景)师:今天老师要带着这把小剪刀到澳大利亚去领略异国风情,看看剪刀在那个国家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播放ppt 师生讨论 3、进入主题——《剪羊毛》 师: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因此剪羊毛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工作,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澳大利亚草原的美景来听听这首《剪羊毛》的旋律,想想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聆听第一遍)(1)认识休止符 (2)学唱歌词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音乐教学目标与任务:除了歌曲的学习以外,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十个单元,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强调了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人、音乐与动物的联系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国的,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景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每一单元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册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动手等活动,音乐论坛,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在“识谱”要求上,开始要求结合键盘位置认识音阶中的七个音,并试着填唱名、学唱字母谱和编创简单旋律;在打击乐的使用上,加大了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节奏和培养节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谜语、游戏和活动等形式出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通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教学设想: 1、通过听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上行”音阶,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旋律上行的知识。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组织教学在《国旗国旗真美丽》音乐中进教室。谈话导入: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感受“上行”音阶。导入:同学们真聪明,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现在老师就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

1、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 5、1、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 三、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很好!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 4、并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5、师:那你们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吗?谁作词?谁作曲? 6、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四、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师:《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

四年级上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向往北京 教学内容 一、聆听:童声合唱《北京童谣》,马头琴独奏《草原连着北京》二、唱歌:《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北京的路》三、创编:编节奏 四、音乐知识与相关文化:合唱马头琴 教学目标 一.在了解北京相关文化的基础上,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北京的路》和《白鹤呀,请借一借你的翅膀》,表达对祖国北京的热爱。二.聆听童声合唱《北京童谣》,马头琴独奏《草原连着北京》,能随着音乐律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乐)曲的情绪。 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了解"合唱"的相关知识,体会"合唱"这一演唱形式带给人们的美的感受。 四.在创编节奏的实践中学会互相配合,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材分析 "游北京"是一首编创的歌谣,分为三段,共12句。歌谣描绘了被禁的美丽景色、风味小吃、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通过有节奏的诵读歌谣,让学生更热爱北京。《白鹤呀,请借一借你的翅膀》是一首以藏族民间音调为素材写成的单乐段歌曲。其曲调热情、纯朴、优美抒情,并间有舞蹈性和歌唱性的特点,充分表现了藏族同胞对祖国首都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学唱歌曲《北京的路》和《白鹤呀,请借一借你的翅膀》,体味音乐做描述的京韵文化,表达对祖国北京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童声合唱《北京童谣》及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了解"合唱"的相关知识,体会"合唱"这一演唱形式带给人们的美的感受。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琴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三、谈谈北京,激发情感 1、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谈谈在北京的见闻或者介绍一下北京的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看课件,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特色小吃、现代建筑。 3、跟着老师读一读儿歌《游北京》,加上快板打节奏。 4、请学生当小导游,上台表演《游北京》 5、布置作业:要求课下邀请好朋友一起合作练习快板表演《游北京》,要背词,加动作。 四、歌曲教学,体验情感。 1、师:从刚才看的图片中我们了解到北京现在的交通非常的便利,道路四通八达,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歌曲《北京的路》。 2、欣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3、复习切分音节奏,用笔画出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型,并唱一唱。 4、视唱歌谱,介绍前倚音的知识,并唱一唱歌曲中有前倚音的旋律。 5、师生接龙按节奏朗读歌词。 6、学唱第一段歌词,注意纠正学生已唱错的地方。 7、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8、听琴练唱第二段。 五、歌曲处理 复听范唱,听听这些小朋友是用什么样的歌声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讨论总结出歌声应轻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1课歌唱祖国 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内容: 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聆听《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谈话导入: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感受“上行”音阶。 导入: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1、游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5、1、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 三、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很好!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 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 4、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5、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师:《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即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四、聆听《歌唱祖国》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让我们歌唱祖国,祝福祖国吧。 第二课时《采一束鲜花》 教学内容: 演唱《采一束鲜花》 教学目标: 1、围绕本单元“妈妈的爱”主题,增强学生对妈妈的情感,认识妈妈无私的爱是天底下最博大的爱。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2-02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了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学生基础薄弱,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除了歌曲的学习以外,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强调了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人、音乐与动物的联系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国的,把音乐置身于大

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每一单元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册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动手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在"识谱"要求上,开始要求结合键盘位置认识音阶中的七个音,并试着填唱名、学唱字母谱和编创简单旋律;在打击乐的使用上,加大了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节奏和培养节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谜语、游戏和活动等形式出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通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五、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学生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水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 2、聆听《采茶舞曲》,感受江南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忙碌,欢欣的情景,及愉快的心情。 3、通过聆听感受“水乡”的美,体验音乐与民族的关系,激起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 4、能用口风琴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口风琴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江南音乐、江南丝竹中安静地进教室。 2、口风琴节奏模仿练习,为解决难点XXX XXX X.X 作铺垫。 二、聆听《采茶舞曲》 1、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听听。 < 1> 谁到过杭州游玩? <2> 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吗? <3> 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听听、唱唱)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由越剧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采茶舞曲》 3、聆听《采茶舞曲》 <1>你听到过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随着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听出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了吗? 4、复听《采茶舞曲》,用动作表现歌曲,学习简单的采茶动作。 加复听《采茶舞曲》,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创编歌曲最后造型。 三、学唱歌曲《采菱》 1、让我们继续游览在江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聆听《采菱》。 2、介绍菱角(多媒体演示)

3、聆听《采菱》,律动(划船动作) <1>歌曲的情绪特点? 4、学唱歌词:跟琴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5、学唱歌谱:跟琴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口风琴辅助练奏) 6、有情绪地演唱。 7、用打击乐器创编节奏、口风琴练奏,为歌曲《采菱》伴奏。 <1>分小组创编,谱例记录,打击乐器表现,口风琴练奏,教师指导。 <2>小组展示,为歌曲伴奏。 <3>合奏展示,为歌曲伴奏,使歌曲推向高潮。 小结: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为生在江南而自豪,让我们一起热爱江南,热爱家乡,建设我们的家乡吧! 第一课水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唱出水乡柳树的柔美。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聆听《洪湖水,浪打浪》,简要介绍歌曲的由来和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学唱歌曲 1、谈话歌曲导入:大家都看到过柳树吧!你看到过的柳树是怎样的呢?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形象和情绪。 加小结: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条比作姑娘,柳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 3、复听歌曲,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4、再听录音范唱,学唱歌词,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这样的节奏“X.x ”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2>“ X.”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教案

第3课学唱两首秋天的歌 一、教学目标: 1、从语言入手,感受、把握切分节奏的节拍重音,掌握切分节奏的读法。 2、学唱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土风舞》和《红叶》,了解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的关系,能用歌声表达歌曲的不同情绪与美感。 3、欣赏小提琴协奏曲《秋》的第三乐章,熟悉音乐主题。 4、跟随老师的歌声或琴声,用击拍的方式识读《我和你》的乐谱。 二、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红叶》、《土风舞》。 2、学会二声部合唱《红叶》。 3、比较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 4、识读《我和你》乐谱。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新的节奏型“X X X”。 2、能用歌声表达不同情绪的歌曲。 3、熟记《秋》的音乐主题。 4、熟读《我和你》的乐谱。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课前准备:收集与秋天有关的素材如:树叶、果实、图片等。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叶》。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复习《秋天》引出学习《红叶》这首歌。 (三)新课教学。 1、听伴奏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2、划分乐句并大致明白演唱的内容。 3、朗读歌词,感受:“秋风、夕阳、枫树、红叶、山坡、河流”这一美丽的画卷,体会美的意境。 4、跟琴轻轻哼唱歌曲。 5、说说自己演唱此曲后的感受。 6、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充分表现秋天美的意境。 7、分男女组进行演唱感受不同音色之美。 8、第二声部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唱与不唱,要以“情”感染学生,以“美”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9、试一试演唱歌谱,充分感受歌曲旋律之美。

(四)拓展。 用优美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1、分组根据歌曲的情绪、内容创编动作。 2、汇报表演。 3、师生评价。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土风舞》 二、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伴着快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红叶》。 要求: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导入新课。 1、忆与秋天有关的歌曲内容。 2、出示歌谱《土风舞》。 (四)学唱新歌。 1、听一听。 初步聆听《土风舞》。(感受歌曲的情绪)(1)它描写了秋天哪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学科: 音乐第一单元东海渔歌第一课时集备时间集备教师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唱歌《赶海的小姑娘》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1.第三乐句第二小节的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2.乐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要唱够。 3.最后结束句的七拍长音,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一、导入1、提问: “你们看到过大海吗?谁来说说对大海的印象?”“那么没看见过大海的同学,你们心目中大海是怎样的呢?” 2、请学生欣赏海景。 课件展示海景图片,“这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海景,你想去看哪个海?” (通过听、说、看几个环节,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好奇和热爱之情。 )二、学唱歌曲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 歌曲中唱了什么?2、学生即兴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3、学生再次聆听歌曲。 提问: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4、学唱第一乐段(1)老师范唱第一乐段,并提问: 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2)老师分句子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弹琴,学生用“lu”轻声哼唱这四个乐句,注意演唱姿势和声音位置。 (4)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老师提问: 应用什么样的速度、音色、情绪演唱才能表现出赶海小姑娘的心情?(6)学生随伴奏用稍快的速度、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1)老师范唱第二乐段,并提问: 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他的情绪和第一乐段有区别么?(2)老师分句子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提问: 清同学们找一找,第二乐段的歌谱中有哪些特殊的节奏型?(4)老师讲解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5)老师弹琴,学生用“lu”轻声哼唱这三个乐句,注意演唱姿势和声音位置。 (6)学生手打节拍,口读节奏(7)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8)学生随伴奏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注意节奏准确,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课题:水乡 教学目标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4.掌握竖笛的吹奏姿势。 第一课时 1-1 一、聆听《采茶舞曲》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1)谁到过杭州游玩?(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采茶舞曲》设问(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6.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 二、表演《采菱》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 2.教师范唱歌曲。 3.教师范唱歌谱 4.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听唱、学唱曲调。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很自然的唱好。 5、伴奏的加入要求:(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2)选择打击乐器;(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6.小结:水乡一景。 第二课时 1-2 一、表演《柳树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这样环境美不美? 2.聆听录音范唱。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1)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2)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1)设问: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唱歌《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内容: 唱歌《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并设计节奏,为歌曲伴奏。 3、认识F大调和降记号、还原记号。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师生问好 2、练声 二、新授课 1、老师不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2、学生即兴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 3、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老师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4、学唱第一乐段 (1)老师范唱第一乐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 (2)老师分句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弹琴,学生用“lu”演唱这四个乐句,注意演唱姿势、声音位置。 (4)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老师提问: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音色、情绪演唱才能表现出赶海小姑娘的愉快心情? (6)学生随伴奏用稍快的速度、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 (1)老师范唱第二乐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它的情绪和第一乐段有区别吗? (2)老师分句教唱三个乐句的歌谱,注意音准。 (3)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找一找,第二乐段的歌谱中有哪些特殊的节奏型? (4)老师提问: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对歌曲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作用? (5)老师弹琴,学生用“lu”演唱第二乐段,注意唱准特殊的节奏型。 (6)学生手打节拍,口读节奏。 (7)老师弹琴,学生试着演唱这个乐段的第一段歌词,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 (8)老师提问:这个乐段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9)学生随伴奏演唱第二乐段第一段歌词,注意第一、二乐句要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唱准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第三乐句要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6、学唱结束句 (1)老师范唱结束句,提问:结束句的节奏与前两个乐段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401班何銮丽 2010年9月

第1课我们的国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目标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进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运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只是凭听觉上的经验进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因此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可以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5.提高:《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教学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6.鉴赏: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还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

最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课水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 2、聆听《采茶舞曲》,感受江南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忙碌,欢欣的情景,及愉快的心情。 3、通过聆听感受“水乡”的美,体验音乐与民族的关系,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用口风琴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口风琴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江南音乐、江南丝竹中安静地进教室。 2、口风琴节奏模仿练习,为解决难点XXX XXX X.X 作铺垫。 二、聆听《采茶舞曲》 1、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听听。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5

< 1> 谁到过杭州游玩? <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吗? <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听听、唱唱)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由越剧曲调改编而成的歌曲《采茶舞曲》 3、聆听《采茶舞曲》 <1>你听到过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随着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听出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了吗? 4、复听《采茶舞曲》,用动作表现歌曲,学习简单的采茶动作。 5、复听《采茶舞曲》,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创编歌曲最后造型。 三、学唱歌曲《采菱》 1、让我们继续游览在江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聆听《采菱》。 2、介绍菱角(多媒体演示) 3、聆听《采菱》,律动(划船动作) 4、学唱歌词:跟多媒体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5、学唱歌谱:跟多媒体轻唱——找出难点——难点练唱 6、有情绪地演唱。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5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丰收欢乐而归第一时 教学内容: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教学目标: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凉爽。 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跟什么有关呢?对了,首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师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你们学会了。

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分乐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声伴奏较唱歌曲两遍。 3、重点讲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学和老师一起把《赶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两遍。 结束新。 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唱本首歌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第二时 教学内容:表演《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 教师:上节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二、舞蹈教学、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第三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教学目标:

、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开始是什么乐器领奏的? 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教学反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感受

苏教版四年级上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五彩民歌风 :1、听:《花儿与少年》《月光下的凤尾竹》 2、唱:《我的祖家是歌乡》、《跳柴歌》歌表演律动 3、竖笛:《阿西里西》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 2、能准确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的乐谱和歌词; 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C 2/4 5 3 ∣4 2 ∣1 2∣ 3 4∣ 5 3∣ 4 2 ∣1 —∣ Ni no ni no ni no ni 二、乐句连接 1、认唱旋律短句 1)请学生打好拍子,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 2)自己练唱,想一想如何连接比较好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 3)把排列好的乐句来唱一唱。 三、欣赏《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民乐合奏)由作曲家吕冰(1930—)创作于 1956 年,系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调》改编而成。《四季调》又名《四季歌》,流传于青海地区。写的是姑娘与阿哥去踏青及谈情的故事。语言生动,旋律优美而欢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全曲为 ABA 三段

式结构。A 段的旋律欢快活泼,二四拍,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B 段与 A 段形成对比,旋律优美抒情,三四拍;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旋律。 欣赏多种表现形式的《花儿与少年》,学生感受歌曲中二拍子三拍子的变化,体会其变化带来的韵律感,为给去分段,并随着歌曲中的旋律片段唱一唱,尝试用歌声和动作表现出来。 四、新授课 (一)、情境创设 1、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喜欢听什么样的歌呢?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特别高兴,所以我们来听两首欢快活泼的歌,好吗?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播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 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歌曲片断,听后交流感受。(歌曲的情绪、流传地域等) 2、导入: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过美丽的新疆,也到过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西藏,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去看看,去领略那里特有的椰风海韵,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台湾。 (二)、感受体验 1、欣赏:在背景《我的祖家是歌乡》音乐声中,欣赏台湾风光。 2、师:我们刚才听的两首歌曲都是高山族的民歌,高山族主要都集中在台湾。你们知道高山族有什么特点吗? 3、欣赏:高山族舞蹈《杵舞》 (三)、唱歌表现 1、范唱 师:高山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他们有首歌名字就叫《我的祖家是歌乡》,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把这首歌曲唱下。欣赏歌曲回答问题: (1)、该歌曲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音乐的情绪如何? 再次欣赏歌曲,思考:怎样才能把歌曲唱的更好听? 2、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3、视唱曲谱。 师:曲谱作为音乐的一种技能,我们还是要学习的,虽然我们现在是会了再唱曲谱,但是,你学会唱曲谱后,没有老师你也能学会新歌。 (四)、高山族的民歌主要有四类。其一为劳动歌。它产生于(其中也有一部分用于)农耕、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其二为生活歌。它包括了情歌、舞歌、酒歌和儿歌等。其三为仪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东海渔歌 第一课时 教学容: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凉爽。 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 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课跟什么有关呢?(大海)对了,首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师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喜欢)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你们学会了,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 1、分乐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声伴奏较唱歌曲两遍。 3、重点讲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学和老师一起把《赶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两遍。 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唱本首歌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容:表演《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 二、舞蹈教学 1、老师完整地示一遍舞蹈,引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三课时 教学容: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件,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新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1课歌唱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 教学设想: 1、通过听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上行”音阶,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旋律上行的知识。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组织教学 在《国旗国旗真美丽》音乐中进教室。 谈话导入: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感受“上行”音阶。 导入:同学们真聪明,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现在老师就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 1、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5、1、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 三、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很好!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 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 4、并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5、师:那你们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吗?谁作词?谁作 曲? 6、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四、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师:《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即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聆听国歌的其他三种形式:独唱、齐唱、刘翔在领奖台上的版本(在线观看) 师:好,同学生了解了国歌的背景,下面我们来听听不同版本的国歌,并谈谈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畅所欲言。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让我们歌唱祖国,祝福祖国吧。 在《歌唱祖国》的歌曲中结束。 《采一束鲜花》 教学目标:1、围绕本单元“妈妈的爱”主题,增强学生对妈妈的情感,认识妈妈无私的爱是天底下最博大的爱。 2、通过聆听及演唱,感受力度记号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3、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