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 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

优秀范文 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
优秀范文 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

第31卷第1期2012年3月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1No.1

Mar.2012

收稿日期:2011-11-30责任编辑:张发祥

作者简介:阮春林(1975—),女,江西九江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

近现代史研究。

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

阮春林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师范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人士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对我国学者从20世纪20年

代至今近百年来关于中国师范教育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内容主要涉及师范教育的产生、发展、特点,以及同其他教育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关键词: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G65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3512(2012)01-0058-07阮春林.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

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58-64.RUAN Chun-lin.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norm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J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2012,31(1):58-64.

20世纪20年代至今近百年来,我国学者对近

代中国师范教育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学者们对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产生、发展、特点,以及同其他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予较多关注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此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以期促进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

究,亦期望能对我国现代师范教育发展与改革有所借鉴。

120世纪初中叶,蹒跚起步摸索前行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自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学

堂设立至1949年,

足有半个世纪之久,有关资料庞杂而繁多。近代大量报刊杂志、教育年鉴和法令法

规等都记录了相关内容,为后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最早有关教育专题的史料集,是舒新城编的

《近代中国教育史料》[1]

。此书以时间为序,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有关近代教育的文献资料,为后人编撰出版各种中国教育史资料汇编提供了范本。在基本史料整理编辑出版的同时,相关研究也逐步展开。这一时期涉及师范教育论述的主要是学制、留学和教育史等通史类著作,有关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针对时弊而作的师范教育类专

著;二是从留学教育、学制等方面考察近代师范教

育;三是述及清末至20世纪初中叶师范教育建立与发展的通史类著作。

我国第一部从师范学校的角度论及师范教育

的专著当属贾丰臻的《师范学校论》,作者着重从理论上阐述师范教育的必要、特色地位及培养目标,

不过对师范教育发展情况仅一笔带过[2]

。此时期研究师范教育的专著有五部,但其切入点和侧重点明显不同。余家菊用比较历史的研究方法,系统介绍了英、美、法、德等国的师范教育概

况,简要回顾了我国师范教育[3]

。作者针对当时师范教育独立与否的争论,从师范教育特质、师范生训练等方面论证了保持独立的必要性。

舒新城则用分期方法,将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分为两大期五小期。两大期即前清时期与民国时期,五小期则是前清时期的萌芽期、学制系统建立期、和积极进行期,民国时师范教育的革新期和六年新制进行期

[4]

。作者针对当时失去独立性的师范教

育的混乱发展状况,提出其应当独立。此书开了中

国师范教育史分期研究之先河,为后来者用分期法撰写师范教育史树立了样板。

郭鸣鹤从介绍教育的必要与可能入手,分析了师范教育的目的和特质,简单回顾我国师范教育各时期概况,重点阐述师范生的职责、实习等内容

[5]

罗廷光针对当时国内轻视师范教育的不良风气,将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分为发轫期、生长期、衰落

期、复兴期等四个时期[6]。尽管此书沿用分期法来论述师范教育,但与同时期的专著相比,脉络线索十分清晰,基本代表了这一阶段的研究水平。

邓萃英注重提纲式的介绍,仅简要叙述师范教育的起源与沿革、民国时期的训练法等方面的现状,新学制颁行至成文时的师范教育发展概况[7]。

除这些专著外,这一时期还有六部教育专著在论述学制、外国教师范教育、留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不同时期特点时提及师范教育。

郭秉文在博士论文中论及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简要介绍了我国培养师资的概况[8]。该书不仅是近代中国第一本教育制度简史,也是最早从学制角度论及师范教育的著述。

张安国从教育改造的途径入手,提出应在教师实力的提高、教育职业知能的培养与区别对待等方面进行改革[9]。该书主要针对师范教育发展时弊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李之鶠则详述英、法、中等六国师范教育的沿革、现况及发展趋势[10],同时附有大量的师范教育统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陈翊林则按照30年来中国教育史萌芽、建立、改造的发展轨迹,叙述了师范教育的发展概况[11]。该书虽未对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的许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但已代表同期教育通史类著作的研究水平。

舒新城编的《近代中国留学史》是最早研究留学问题的专著[12]。从留学教育的角度指出中国学习日本学制受清末留日学生的影响较大。

国联考察团根据在华考察结果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针对中国师范教育独立的不足,提出应该独立的建议和意见[13],对中国师范教育合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此时期研究有以下特点:(1)开始了最早的资料搜集和整理,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资料;(2)从不同角度来阐述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并针对时弊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为后人进一步探究奠定了良好基础;(3)由于时代局限性,其研究仍不够全面系统,缺乏整体评价,尤其是对师范教育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涉及甚少。

220世纪60、70年代,内地停滞台湾地区突起

由于战乱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国内的相关研究在较长时期陷入停滞。直至20世纪60、70年代,也仅限于原有的基础上对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而此时期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成果竞相涌现且弥足珍贵。

内地方面,人民出版社将舒新城在1928年编辑的史料之作重新整理,运用政治史和近代史的分期方法,对各类教育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其中对师范教育的资料着重于清末民初时的章程、规程等法令法规的收集[14]。由于主要是供教学参考之用,且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其取材较旧编反而有所削减。相比之下,由多贺秋五郎编著的资料丛书,资料收集整理就翔实得多。该丛书收集了清末至民国时期报刊杂志中大量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15],为研究者提供了较为翔实可靠的资料来源。

台湾地区方面,孙邦正在罗廷光《师范教育》一书的基础上,续写了该书成稿后中国及台湾地区的师范教育和英、法、德、日等国家的师范教育发展概况[16]。

与孙邦正承袭性完全不同,林本独创性地从教育学的角度对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制度[17](学制)与课程[18]的变迁进行论述,将1902年至1949年前中国的师范教育分为植基期、滋长期、摧折期、更生期和扩展期,此分段方式既有教育的发展规律,又夹杂了政治变革的痕迹。

苏云峰则从近代重要人物与地方教育推行效果方面,详述了张之洞在湖北推行的师范教育改革,使湖北的师资力量在清末“盛况空前”[19]。

由此可见,20世纪60、70年代,内地学术研究几无进展,相比之下台湾地区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且有鲜明的特点:其一,在沿袭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内容有补充,但观点未创新;其二,开始对国外师范教育状况进行介绍,不过没有与我国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其三,从人物的思想与地域性活动出发,来考察地方教育及师范教育的发展情况。

320世纪80年代,近代史时段观痕迹明显

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观念变化以及相关资料的大量挖掘、整理和出版,中国国内涉及近代师范教育的研究进展迅速。

此时期的资料整理和出版,出了一个重大成果即朱有瓛主编的学制史料。此书收集整理了自

95

第1期阮春林: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

1862年至1922年大量有关教育的章程、议论和各地办学情况[20],是一部较系统的学制资料书。

不过,这一时期由于受阶级观念的影响,学术界沿用政治史或革命史的方式作研究,教育史亦不例外。

刘问岫的《中国师范教育简史》是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一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专著[21]。作者将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重要历史时期:从创设师范学堂至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成立至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及第三次国内革命时期,系统探讨了中国师范教育演变的历史概况,最后一章还专门介绍了中国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

同时,不少涉及师范教育的教育专著亦如此。如《中国教育史简编》编写组和高奇都是从近现代历史分期法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前者将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沿着自鸦片战争至1949年的近代革命斗争脉络,分五个阶段来进行论述[22],对师范教育的发展概况只是把它放在具体时期和个人教育思想下进行描述,没有作专门的阐述。后者则沿用前者的分期方法,介绍了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教育发展史[23],重在总结中共领导下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

与上述两者分期法相同,只是述及的时期仅限于近代或现代,如陈景磐仅将近代中国教育分为1840—1900年和1901—1919年两大时期来进行论述,对这段时期的师范教育只作了学制变革的简要阐述[24]。而李桂林可以说是紧接上书的截止时期论述了1919—1949年的中国现代教育发展演变,将教育放在政治变革的三大时期下考察[25]。不过对师范教育则仅涉及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内师范教育的恢复独立与建立师范学院制。

与著作相比,这一时期的论文并不多,主要有陈乃林、[26]、程合印[27]、丁明宽[28]、黄永刚[29]和王笛[30]等人的文章,它们大多是探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早期形成与特点、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总体来说,此时期的研究特征明显:一是受革命史研究模式的影响,套用政治史或革命史的研究模式来研究师范教育;二是用宏观分期研究的方法,从近代历史发展脉络的角度提纲挈领式地探究,未能深入探寻近代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规律;三是研究对象模糊化,只从教育政策法规等方面去探讨,没有进一步深究政策法规的具体运行情况。

420世纪90年代,专题分类竞相争艳

由于研究观念的转变和对外学术交流的加强,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众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探究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发展规律,专题细化的研究著述也随之涌现。

琚鑫圭、童富勇等人打破先前以学制为脉络的框架,以专题为经,年代为纬来搜集整理资料而出版了一套教育史资料汇编。该丛书主要以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学制演变、师范教育等专题为模块,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而且对清末民初的师范教育有比较完备的资料汇集[31]。

在大量翔实史料可供利用和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引进的基础上,此时的研究呈现明显的时代特色。

首先,出现了以师范教育为主题的辞书。宋嗣廉、韩力学主编的《中国师范教育通览》,是一部关于师范教育百科全书性质的大型辞书[32]。作者对近百年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依据不同时期各个政府颁布的教育章程,阐述了不同师范教育机构的招生、学科等问题。由于体系安排上将《历史卷》和《理论卷》分开,作者虽然在前卷内力求展现师范教育的历史全貌,在后卷中力求理论阐发的精辟透彻,但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史论脱节的偏向。

其次,推出了首套涉及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丛书。田正平主编的丛书从近代学制、教科书的发展以及湖北、浙江等地的教育发展等方面来展示教育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33],且就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师范教育成分、留学生与近代师范教育的关系、学制演变中的师范教育变化等方面论述师范教育。这套丛书广泛地吸收了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深入地挖掘运用史料。

再次,打破20世纪80年代用中国政治史或革命史叙述教育的模式,从民国教育史的发展轨迹来分段研究中国教育史。李华兴从学制、思想、管理、办学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民国时期的教育[34],特别在办学篇中根据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内在联系和历史地位划分了五个时期。

最后,从政权更替、学制、教育思潮和流派等角度述及师范教育。熊明安以政权更换为段,分别论述教育举措和中等、高等、华侨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06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概况[35],只把师范教育融入中等、高等教育中进行简略地描述。陈学恂、高奇则重点从文化教育运动、教育流派与团体等方面考察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概况[36],至于师范教育仅从学制的角度稍微涉及。

与上述诸多著作相比,这一时期的学术论文也大量涌现,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在1997年中国师范教育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学术界发表了一批回顾百年师范教育的论文。主要有高谦民[37]、张彦云[38]、王炳照[39]、冷先福[40]等人的文章,它们从晚清师范教育的产生开始,回顾了师范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师范教育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总结经验教训,为现代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二类,主要考察近代师范教育以及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历史的论文,例如王劲军[41]、江玲[42]、王涛[43]、胡艳[44]、李剑萍[45]、王建军[46]、周丽华[47]等专家的论文。这些文章不仅分析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特点与影响,而且探究了高等师范教育模式的演变和课程设置。

第三类,探析近代教育家、思想家的师范教育思想以及教师待遇、师范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宋守鹏[48]、翟卫星[49]、刘兆伟[50]、张彬[51]、刘华[52]、邹礼洪[53]、李剑萍[54]、周蔡坚[55]等学者不仅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梁启超、张謇、雷沛鸿、经亨颐、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的师范教育思想,还从宏观层面研究了教师待遇、师范教育争论、师范教育政策等问题,丰富和深化了近代师范教育史的研究。

综观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倾向于专题化,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也比过去新颖,注重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不过多数论者仍限于抽象的理论分析,对师范教育缺乏总体把握,对师范教育产生、发展及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没有详论,未能就师范教育发展的障碍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做出评估。

521世纪初叶,点面探微全线开花

迈入21世纪,对中国师范教育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专题类和通史型著作的论述比以前更深入具体,看法和视角有所改变,立论也趋于平实。

其一,出现了三项专题化的研究成果。一是马啸风主编的《中国师范教育史(1897—2000)》。全书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百余年来的师范教育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宏观背景之下,全面而准确地描述其基本线索和内容[56]。全书分上、下编,上编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四个时段加以叙述,下编侧重师范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这种通史和专题有机结合的编写方法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但其上下编材料的使用有所重叠。

二是崔运武的《中国师范教育史》。作者立足于教育,又注意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维角度研究中国从1840年到1949年师范教育在中国的产生、演变和发展[57]。不过此书以政权更替的时段来研究师范教育,没有从师范教育内部寻找线索与脉络去剖析,仍未摆脱以政治时代划分来研究的窠臼。

三是王维新、陈金林等著的《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图志》。此书展示了大量珍贵的照片,重在介绍,没有对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与原因进行深入分析[58]。

其二,从高等教育与教育行政史的方面论及师范教育。金以林对不同类型高校演变轨迹进行探究,考察分析了近代以来的各项教育政策在高校教育的利弊得失[59]。他认为是为了普及落后的普通教育。

关晓红通过探析学部的酝酿与产生、人事变动等方面来显现学部在晚清政治与教育变革中的历史地位[60],指出清末师范教育更多的是受政府行为影响,而没有依照教育的内在规律运行。

其三,打破以往的分期框架,从制度与群体的角度述及近代师范教育。陈学恂、田正平从宏观上鸟瞰式地回顾与总结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产生与发展[61]。该书突破了以往时段性研究方法,对制度与群体进行纵向与横向交错的分析方法,为教育史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径。但对师范教育也仅从学制演变的角度进行阐述。

同以上专著相比,21世纪初期研究师范教育的论文也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别:第一种,主要考察近代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时期、体制演变与特征分析的论文。比如周然毅[62]、王建磐[63]、顾明远[64]、李永贤[65]、凌兴珍[66]、李屏[67]、张洪萍[68]、阎广芬[69]、李红[70]、聂好春[71]、王建军[72]、石静[73]、李喆[74]、彭宁[75]、刘捷[76]、夏金元[77]、邹华[78]、胡艳[79]、刘新玲[80]等专家的文章。它们既注重对近代师范教育整体特点的分析与把握,又侧重某一时期具体发展状况的阐述,并进一

16

第1期阮春林: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

步考究了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的演变,为当前师范教育的改革以及师范教育政策的出台提供一定借鉴。

第二种,探析近代教育家、思想家的师范教育思想以及女子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与中学教育、基督教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例如胡世刚[81]、徐鸿[82]、张炳生[83]、何静[84]等人阐述了张之洞、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并突出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活的师范教育理念。另外丛小平[85]、杨欣改[86]、谢长法[87]、凌兴珍[88]等则述及女子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与教育的关系。这表明学术界不仅关注近代师范教育本身的发展,而且力图探寻其与其他教育的关系,不再只是纵向的研究,还有横向的联系比较。

第三种,关注教师群体的任用及其过渡性特征、师范教育的学费制度和高师的学科建设、地方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田正平[89]、刘玉梅[90]、曲铁华[91]、魏峰、张乐天[92]、肖朗、项建英[93]、凌兴珍[94]、姚少怀[95]、张书丰[96]等学者,对师范教育中教师群体、学费制度、学科建设、地域性发展等微观部分进行探究,以便能以小见大地深入研究师范教育,更好地展示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

足见21世纪初叶的研究已经开始纵横向的探究,一方面是对师范教育各个时期,尤其是有特殊意义的时期进行探微式的分析,另一方面对师范教育地域性特征、同其他教育的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在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寻。不过,如果能将纵横两方面完整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或个案式研究分析,必然会更有价值和意义。

6结语

统观百年来的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不难发现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成果日益丰硕,总体上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研究视角不断拓展。从起初的仅对师范教育本身的探究,逐步延伸到与其他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的探讨,从更广泛的层面来折射师范教育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二是研究思路不断创新。从早期注重宏观、理论的大而全逐步转向微观、实用的小而精,从最初侧重政策、法规或章程等制度层面的介绍,逐渐拓伸到具体待遇、课程设置及向地方推行效果等方面的考察,进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剖析近代中国师范教育;三是研究方法不断改进。从比较简单的鸟瞰式、分期式地用政治史和革命史的方法,逐渐到运用分地区、分时段地用社会史和教育史的方法来探寻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内部发展规律,乃至其在整个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和社会进程中的作用。上述特征分析,全面展现近百年我国学者对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的探索历程,对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也为现代师范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M].上海:中华书局,1928.

[2]贾丰臻.师范学校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3]余家菊.师范教育[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0.[4]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稿选存[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6.

[5]郭鸣鹤.师范教育[M].上海:百城书局,1932.

[6]罗廷光.师范教育[M].上海:正中书局,1940.

[7]邓萃英.中国之师范教育[M]//舒新城编.中国新教育概况.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1.

[8]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

[9]张安国.教育改造的新途径[M].上海:正中书局,1942.

[10]李之鶠.各国师范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

[11]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太平洋书局,1932.

[12]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中华书局,1939.[13]国联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M].上海:国立编译社出版,1932.

[1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0.

[15]多贺秋五郎.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16]孙邦正.师范教育[M].台北:正中书局,1963.

[17]林本.世界各国师范教育制度———我国师范教育制度之研究[M].台北:台湾开明书店印行,1963.

[18]林本.世界各国师范教育课程———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之研究[M].台北:台湾开明书店印行,1964.

[19]苏云峰.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J].(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76(5).

[20]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

[21]刘问岫.中国师范教育简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2]《中国教育史简编》编写组.中国教育史简编[G].南

26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5.

[23]高奇.中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24]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4.

[25]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4.

[26]陈乃林,蔡霖村.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初探[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1):105-110.

[27]程合印.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及其社会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1984(6):98-105.

[28]丁明宽.中国近代的师范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1986(4):21-27.

[29]黄永刚.我国近代早期师范教育形成及其特点[J].丽水师专学报,1985(3):69-75.

[30]王笛.清末四川师范教育的发生和发展概述[J].四川师院学报,1984(2):74-81.

[31]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94.

[32]宋嗣廉,韩力学.中国师范教育通览[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3]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34]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

[35]熊明安.中国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6]陈学恂,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9.

[37]高谦民.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前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1-68.

[38]张彦云.中国师范教育百年回顾[M].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8(4):78-79.

[39]王炳照.中国师资培养与师范教育———纪念中国师范教育100周年[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6):3-9.[40]冷先福.民国时期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回顾———纪念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成立100周年[J].江西社会科学,1998(6):63-65.

[41]王劲军.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及其积极意义[J].天津师大学报,1995(1):33-36.

[42]江玲.论我国早期师范教育的特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研究,1996(3):15-22.

[43]王涛,黎章春.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影响[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4):74-75.

[44]胡艳.试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3):68-75.

[45]李剑萍.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中国化历程[J].高等师

范教育研究,1998(2):46-54.

[46]王建军.论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模式的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45-51.

[47]周丽华.试析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3):49-51.

[48]宋守鹏.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J].教育史研究,1998(1):26-30.

[49]翟卫星.论张謇的师范教育思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1-28.

[50]刘兆伟,赵伟.论雷沛鸿师范教育改革思想与其现实意义[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4):38-42.

[51]张彬.经亨颐师范教育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81-90.

[52]刘华.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及教师待遇问题初探[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5(3):77-82.

[53]邹礼洪.略论清末民初的师范教育政策[J].新疆师大学报,1998(1):58-64.

[54]李剑萍.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争论问题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3):23-31.

[55]周蔡坚,江晓斌.浅论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J].抚州师专学报,1990(4):1-6.

[56]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1897—2000)[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57]崔运武[M].中国师范教育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7.

[58]王维新,陈金林,戴建国[M].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图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

[59]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

[60]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9.

[61]陈学恂,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62]周然毅.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73-82.

[63]王建磐.中国师范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J].教师教育研究,2004(5):3-12.

[64]顾明远.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3):1-6.

[65]李永贤.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79-85.

[66]凌兴珍.试探清末师范教育发展历史分期[J].历史教学,2009(12):31-37.

[67]李屏,颜素玉.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源起[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5):35-38.

[68]张洪萍.晚清师范教育的速成性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34-37.

36

第1期阮春林: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

[69]阎广芬,王树林.中国近代义务教育师资的培养与管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2-97.

[70]李红.癸卯学制之前的中国师范教育[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54-57.

[71]聂好春.简论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师范教育[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3):68-70.

[72]王建军.中国师范教育百年简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5-12.

[73]石静.论清末师范教育的特点[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49-52.

[74]李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变迁:论争、根源及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05-112.[75]彭宁.试论高师教育观的历史演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68-72.

[76]刘捷.“高师改大”运动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31-35.

[77]夏金元.近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沿革[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7-100.

[78]邹华.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J].教育教师研究,2005(5):6-9.

[79]胡艳.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现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6):12-20.

[80]刘新玲.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10-16.

[81]胡世刚.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述评[J].江西社会科学,2002(7):73-75.

[82]徐鸿,张洪.试论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266-268.

[83]张炳生.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

报:教育科学版,2001(3):69-72.

[84]何静.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76-78.

[85]丛小平.从母亲到国民教师———清末民族国家建设与公立女子师范教育[J].清史研究,2003(1):87-97.[86]杨欣改.清末女子师范教育述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74-77.

[87]谢长法.清末民初中学的发展及其师资培养[J].焦作教育学院学报,2001(2):23-25.

[88]凌兴珍.民国时期的基督教师范教育———基于以四川为中心的考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22-131.

[89]田正平,吴民祥.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J].教育研究,2004(10):81-89.

[90]刘玉梅.清末民初教师群体过渡性特征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2006(6):111-114.

[91]曲铁华,樊涛.清末免费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特点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23-28.[92]魏峰,张乐天.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历史考察:1897—1949[J].教育与经济,2007(4):52-56.

[93]肖朗,项建英.近代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以北高师和南高师为中心[J].华东师范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69-75.

[94]凌兴珍.清末四川留日速成师范教育及其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1-129.[95]姚少怀.湖南师范教育发展历史及评价[J].教育史研究,2001(4):79-83.

[96]张书丰.山东师范教育百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49-55.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Norm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RUAN Chun-li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Guangzhou510631,China)

Abstract:Normal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for the public especially those who work in the academic circles.The author overviews in this article the scholastic research work on norm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through an age of nearly one hundred years from the1920s.The main contents consist of the cause,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education,as well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kinds of education and society.

Key Words:modern China;normal education;research overview

46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中小学教育研究及其方法文献综述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文学院王茹珍 2013120257 通过阅读和浏览数百种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可 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 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便于传授大量知识,。正因为 如此,才会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占据学校教学的主流。但同时,能够大量传授知识的 同时它也存在着问题,照顾到了大多数的学生因而少数的,极个别的学生就被自然而然的“淘汰出局”。都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可这种模式明显是违背了这 一初衷的。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 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以学生为 中心,顾及到学生的个性,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缺陷是学 生素质存在高下差异,同时,学生的三观也还没建立,看待和分析问题缺乏客观性,认识 比较片面。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 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 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课外扩展——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 今较为先进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 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 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教学而教学,没有把语 文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语文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皮亚杰的“建构论”告诉我们,学生头脑里的认知结构不是外界客体结构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的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展开,而是由主体与客体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所以,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太复杂太抽象的东西一股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2.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3.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应该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题目:一般应采用《×××研究的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正文:无固定格式,可以按文献的时空顺序,层次顺序,毕业论文(设计)的论点顺序等展开,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2. 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致,原则上不少于15篇,并且要有外文文献;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一般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3. 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如果在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中已有详细、清楚的说明,只需说明文献的作者和名称,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引用文献要加以标注。4. 文献综述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设计)完全一致,引用图表、公式等资料的方式也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保持一致。1. 文献综述应始于选题,要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撰写,原则上要在毕业论文(设计)正式开题之前完成。2. 文献综述与毕业论文(设计)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介和电子文档。摘要:民俗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也成为我们急需努力探索的课题。现阶段,我们更应继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使之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而针对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民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各家观点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大量详实的文献综述。关键词:民俗文化;现状;保护;继承;科学开发Overview on our state folk cultural developmentAbstract:Folk custom culture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安全文献综述(DO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某矿山安全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院(系):材料与矿资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某矿山安全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文献综述 专业班级:安全1201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提高,但是安全生产情况却还是不容乐观。矿山安全事故频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同时最大化企业生产的利益,开发一个高效适用的矿山安全决策投资系统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矿山安全投资的研究现状,以及决策系统在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在矿山安全中的应用情况,然后分析了目前矿山安全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不足,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安全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矿山安全

Literature review 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f mine safety investment Major and Class: Safety Engineering 1201 Name: Guidance Teacher: Abstract: R eacently years,people are paying for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ndustrail safety. However,production safety situation is still not optimistic. The accidents of mines are frequent which caused a lot economic losses. In order to prevent serious accidents, while maximizing production interests.So development of a practical and efficient system of mine safety investment decision system is urgen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ment in mine safety, and decision-making system in mine safety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n it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mine safety invest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research. Finally, make a summary. Keywords: safety invest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Mine Safety

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

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 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 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关于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幼儿园游戏教学是将游戏的机制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是游戏和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游戏与学习的连结点上,将游戏与教育统一起来。幼儿园游戏被纳入教学活动的范畴,以幼儿的主动学习和主体性发挥为主要特征,体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兴趣与能力并重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式教学活动范式。 一、游戏的概念 在我们国家很多的教育学书里。大家都比较认同《教育大辞典》第2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对于游戏的解释:“儿童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两个方面:⑴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存在,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⑵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这是前苏联和我国学前教育理论观点的一个反映。 二、游戏与教学 一开始游戏没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仅作为教学活动后的一种放松手段,类似于拉察斯的松弛说。 随着认识的深人游戏和教学的内在联系得以揭示“习之以”的观念渐人人但游戏仅被视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用来帮助儿童理解教学内容。 不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游戏和教学混为一谈认为游戏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游戏幼儿园教育不用提教学把所有教学变成游戏且把游戏简单化、程序化随着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试图从理论上将游戏与教学作出区分,目的之一是为了纯化游戏使游戏显示出自身的价值和特点目的之二是教学在幼儿发 展中的地位。特别是朱家雄老师提出了“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从形式上分类,两者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分离式。 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能解决哪些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上进行和以什么方式进行,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游戏与教育 游戏和教学同属于教育关注的范围, 都是教育可利用的促进发展的手段。教学目标是外在的,教师可以通过控制、干预、引导等行为影响儿童的活动, 将活动内容活动规则纳入教学的框架, 并适当利用奖励、惩罚进行效果的反馈, 使儿童意识到学习的严肃认真性, 对生活进行积极主动的适应。由于教学不仅促进发展, 也依赖发展, 所以, 针对幼小儿童身心特点, 适当采取游戏的形式, 将发生更积积有效的学习。但这并不是要将教学变为游戏, 游戏的形式必须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衡量这种活动的标准不是看它带有多大的游戏性, 而是看它是否使儿童在外部规范之下积极主动学习并有着良好的把握, 游戏的形式是为教学的目标服务的,随儿童年龄增长, 应适当降低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成份, 增加理智成份, 促进工作和游戏的分化。而幼儿园中的游戏却有着双重目标。对于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来说, 游戏的目标是内在的, 为游戏而游戏, 而对于教育者来说, 游戏是儿童发手 段, 在他们将游戏纳入教育活动之时, 便为游戏设立了外在的目标? ?? 发展目标。游戏既是目的, 又成为手段。游戏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教育和谐相融, 依赖于目的和手段的这种协调一致。要使游戏最大程度发挥它独特的教育性, 发挥其别的活动无可替代的功能, 那便要: 让游戏成为游戏。只有这样, 它才

文献综述范文-仅供参考

中小企业品牌战略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如今的市场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品牌在现代市场的营销和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品牌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甚至比有形资产的价值更高。本文对品牌、品牌战略的定义分类进行一些研究。 关键词:品牌、品牌战略 一、引言 1、品牌的起源、定义 品牌(BRAND),来源于英文的本意是“烙印”的意思,是自然经济时代放牧主给自己的牲口打上的财产归属标记,以区分与他人的财物。现代品牌是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商品贸易的增长,需要一种能普遍用来辨认商品的标记,即需要在商品的自然名称之外起个名字,品牌由此广泛流行。现代品牌与早期品牌标记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己不是一种单纯的品牌标记,而成为一种可以转让买卖的工业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无形财产。品牌作为无形资产与其他财产一样受法律保护。 “整合营销传播”之父唐舒尔兹在其《唐舒尔兹论品牌》一书中表述道“品牌是为买卖双方所识别并能够为双方带来价值的东西。”在唐舒尔兹的营销世界里“品牌”不过是所有者赖以赚钱的一种方式, 它可以是一种产品、一种服务、一件东西、一个观念、一个过程、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者几乎任何东西。 美国著名品牌专家大卫阿诺德认为:“品牌就是一种类似成见的偏见。”“成功的品牌是长期、持续地建立产品定位及个性的成果, 消费者对它有较高的认同。一旦成为成功的品牌, 市场领导地位及高利润自然就会随之而来。”吉尼斯

公司前董事长安东尼特纳法认为:“从本质上讲,品牌是识别标志, 是区分你的产品和你的竞争对手产品的标牌。品牌也是一种简约的标识、用容易识别和记忆的方式描述产品的重要特征,如形象、用途和价格。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品牌的定义如下: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他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 2、品牌的性质 从本质上来看,品牌是一种资本。它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界定,即是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具有流动性和赢利性等特征。同时,品牌又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有着与其他类型的资本相区别的独特性: (1)非实物性。品牌不具有独立实体,只是表示企业拥有的特殊权利和获取超额利润的非实体资本。 (2)高价值性。品牌凝结了大量的劳动,具有很强的收益效用,因而价值都比较高。 (3)增值性。品牌产品由于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垄断性,所以可以使自己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4)重复使用性。品牌作为一种资本,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本身不会发生有形磨损,相反使用次数越多,其价值也越大。基于品牌的上述本质和特征,可以从资本的角度将品牌定义为“企业使用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以知识形态存在的重要经济资源,能为其产权所有者或合法使用者提供权益或优势,并能带来经营收益的非货币性资产,其价值是依据已经耗费的资金和未来创造的收益估算的”。 二、国内外品牌战略学派理论 (一)品牌整合战略学派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以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 这两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对近十年的乡村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搜索,并通过分析整理得到乡村旅游的四个主要研究方面: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针对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并做简单的评论,最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利益相关者 1引言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何景明(2003)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uraril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刘德谦(2006)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 鉴于乡村旅游概念的不确定,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不做定论,而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乡村旅游的广义概念即: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视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以期在相对广阔的视野中对乡村旅游进行梳理。 2资料来源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也是汗牛充栋。笔者对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旅游类权威期刊分别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与“Rural Tourism”、“Agri-tourism”、“Farm Tourism”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找到108篇和30篇(2003-2013)乡村旅游相关文章。根据知网文献分析中心分析结果以及笔者整理得出近几年乡村旅游研究的四大内容,即: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3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3.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国际上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而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邹统钎(2005)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高中艺术生发展前景 文献综述 姓名:xxx学号:xxxxxxxxx 班级:xxxxxxx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艺术教育如今越来越得到教育界、艺术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同时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及向往,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注重人格的塑造和技能的培养,在课余时间选择各种艺术补习班已经习以为常,各类艺术补习班也早已成为当今社会艺术消费新的亮点。这种对艺术知识进行学习和补习的方式,即艺术教育,如今已悄然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本文力图通过对部分地区不同年龄段学生艺术知识学习生活状况的调研,从一个全面而全新的角度透析艺术教育问题以及艺术生的发展前景问题,相信这将会对当今艺术教育形式沿着更加正确的方向顺利展开有及艺术教育的实践性探索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艺术教育发展的调研却很少有人去开展,为此,本文拟从实际出发研究艺术教育发展的社会化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和分析学校艺术教育及艺术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艺术教育这门学科展开对艺术教育模式及发展前景的探究。 一、各领域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1、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上个世纪,信息传播或者说人类艺术传播的最伟大事件,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由先进科学技术一手打造的新媒体横空出世,以其特有的多远化、交互性、超前性等特点一跃成为最受关注和瞩目的全新艺术形态,曾经陪伴我们许久的视听方式被彻底摧垮。我们已经生活在数字时代,一切新的传播媒介都成为新媒体艺术的特殊载体。因此,积极探索新媒体艺术教育,建构更有文化意

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论《飘》中的现实主义 文献综述 引言 在20世纪的英美文学中,最具轰动效应的,莫过于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1949)的长篇小说《飘》。该书自1936年问世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考验,依然盛销不衰。小说以美国南北内战为背景,以战争的发展为线索,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斯嘉丽与维希礼和巴特勒之间的纠葛和恩怨。小说整体上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史为中心,虚写战争,实写战争对人类心灵的影响。此外,小说里还表现了对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矛盾,既是对当时南北战争中美国人的生活的生动刻画,也表现了当时战争中美国人勇敢和执着的精神。它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尽管美国文坛一直有意贬低《飘》的文学价值,但它虽然未能进入文学经典的殿堂,却走进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中。 一、国内对《飘》的相关评论 相对于西方而言,我国在《飘》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长期存在着接受与研究的严重脱节。即使是近年来这部小说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评价,并正式进入文学史(以毛信德的《美国小说史纲》和王长荣的《现代美国小说》为代表),但对《飘》的研究也还是流于表面和简单。仅以中译本的序言水平就可见一斑:1990 年中国刮起了重译《飘》的旋风,一时出现沪本、京本、浙本三个版本的热闹场面,却没有一个本子的序言水平超过几十年前傅东华的译序。 《飘》作为一部富有争议的小说,吸引了许多文学工作者的目光。目前已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对《飘》进行了分析和欣赏。 张玉霞在《美国通俗小说经典〈飘〉研究综论》一文中认为,要对《飘》的持久魅力作出合理阐释,在整体的历史、文化的广阔视野关照下,必须回到细致的文本研究中去。张玉霞介绍了两个路径:1、把《飘》置于通俗文学发展进程中考察。从文类所属来看,它是历史小说与浪漫言情故事两个类型的交叉。偏重于形式要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在于——优秀通俗小说的特征是“模式与模式突破”,即在内容和形式层面都具有承继、超越的双重性。而通俗小说的创作及接受两方面都受之影响。可以运用小说叙事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并结合通俗小说类型研究来深入剖析《飘》的叙事结构特点。2、从创作流派及本土背景考察作为南方文学的《飘》,在解构与重建南方文化方面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张淑英在《〈飘〉的流行与寂寞》一文中提到美国小说《飘》之所以能广泛流传的原因:一是艺术上的极高造诣,二是电影的推波助澜。然而,与小说的畅销和电影的火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文学史或文学手册中有关它的评论极少。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部政治上反动的作品,这主要表现在小说对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地位的描写,以及对南北战争有仇视情绪。 在王长荣的《现代美国小说史》中提到,《飘》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优秀作品。他认为在人物塑造上,《飘》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女主人公斯嘉丽实际上成了表现南方神话的理想人物。从客观上讲,米切尔美化了正在崩溃的南方庄园经济,表现出对农奴主的同情。另一方面,在处理时代背景和人物对话时,米切尔却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使人读起《飘》来感到真切动人。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Richard Sharpley在2002年6月的《Tourism Management》中发表了《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一文。通过对诸多权威旅游研究的周刊,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旅行研究》中刊登的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作者指出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根据其提供的资料,我认为可以集中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乡村旅游供给。作为乡村旅游的供给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目的地居民和地方社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原始的驱动力;二、对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特点进行剖析作为基础,再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将更为合理、精确;三、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旅游地居民是乡村旅游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会给乡村旅游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四、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环境影响,但总体看来,集中于前两者;五、乡村旅游营销。目前,国外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营销主体与营销策略、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等方面;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国外,人们认为乡村是独特的,因此对其格外关注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地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保持乡村性的需要。 Suzanne Wilson在《Factors for Success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一文中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认为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作者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经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认为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从概念到乡村发展原因,发展方向、模式等都已有了一套相对完整全面的研究体系。除了传统的分析推理等研究方法,访谈法、图表法、综合法等也成为重要的运用手段。国外研究人士注重细节研究,将实际应用情况与理论相结合,将乡村旅游的实践创新推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何景文在2004年第19卷第一期《旅游学刊》中发表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一文中,提到了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对其旅

小学生安全现状的调查研究及教育对策

小学生安全现状的调查研究及教育对策 前言 小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也可以说,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从这个角度上思考,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近年来,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不断发生。大量的有关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的死亡调查和死亡监测资料都表明:全国每年有2万儿童非正常死亡,意外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其中5岁——9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占65%,1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占60%,[1]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是由意外伤害引起的。据《北京晚报》报道:去年我国由于火灾、食物中毒、交通事故、溺水、自杀等原因造成1.6万多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因意外事故而离去。上述数字不仅仅是一组数字,而是一段段不堪记忆的历史,它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伤害。 中共中央对小学生的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从1996年开始,原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确定每年3月29日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其目的是通过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中小学生安全”的浓厚氛围。然而由于人所共知的“唯分数”现象的影响,安全文化教育目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全国城乡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仍然频频发生。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重心,对小学生安全意识及教育对策的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

一、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一)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对小学生安全教育,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采取了不少有效的措施,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果,也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但是,从长远和全局看,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仍显得非常薄弱。一是教育缺乏系统性。安全教育没有真正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全国和各地均没有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安全教育规划,地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也只是小范围的短期行为,有的是为了配合某项运动,教育活动零敲碎打,毫无系统可言。二是教育活动经费短缺。一些地方领导不重视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难以保障。职能部门没有此项开支,不得不硬着头皮东拼西凑,做“无米之炊”,教育活动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起不到教育学生系统掌握安全知识的作用。三是学校和主管部门心存顾虑,怕增加学生负担,怕冲击文化课教学,影响升学率,安全教育的社会意识不强,没有良好的教育氛围。结果导致安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所起作用不大,下面一组数据是令人震惊的。 少年儿童是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我国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正以每年14%的惊人速度递增。进一步推算,我国15岁以下的学生每年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人数,竟有40万~50万人之多。另据中国安全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分析,导致中小学生死亡原因中也是疾病少而意外多。据北京、天津等十余个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意外死亡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生意外事故死亡及重伤致残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且导致伤亡的灾种,主要集中在与中小学生相关的各类灾害如地震、气象灾害、交通事故、环境公害、火灾、爆炸、实验室灾害、课外活动灾害、中毒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防范灾害等。 上述数字虽只占全国中小学生的不到万分之一,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伤害却无法估量。如何有效防止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减轻伤害给人们带来痛苦,在全国中小学生中普及“安全文化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二)小学生安全教育研究的意义 小学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安全教育又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是跨世纪的接班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小学安全工作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儿童、青少年能否安全、健康成长,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前途。小学推行安全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孩子们意外伤害发生的比例,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安全生活习惯和态度,使其具备基本的

教育研究方法背诵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背诵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前言】 “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既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少了,但身体素质差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机会多了,然而心理承受能力差了;因不能接受失败而自残、因无法控制而变成网虫的例子多了。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研究,就初中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讨论,本文就2010年至今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得出了一些普遍的观点以及一些独特的见解,指出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正文】 一、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周家店镇中学教师陈开文指出:“由于初中生主要处在12—15岁之间,而这一阶段心理发展主要的问题是自我认同”。我们知道,伴随着进入青春期,身体的快速发育及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变得非常强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渴望独立与理解,同时也特别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等。但这时的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矛盾的、不

稳定的,较易受他人的影响,学习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的期望,容易与学校发生对立或冲突,缺乏安全感和方向感,怀疑自己生存的意义等。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我总结出初中生现存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我方面的问题 首先表现在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造成自尊心和自信心上出现问题。由于自我体验错误而出现自卑或逆反心理,自我控制力差而表现出抗挫力弱,无法正视失败。 其次,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初中生的情感上的激荡。无法面对批评,因批评而出现消极、苦恼的情绪。 最后,初中生当中出现焦虑心理、孤独心里和脆弱心里的学生比较多。 2、学习方面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升学压力过大、厌学情况突出、考试焦虑症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3、人际关系紧张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在人际关系上具体分为:师生关系问题;与父母关系问题;同学间关系问题;对异性的看法问题。老师对学生的不理解、父母对子女期望和要求过高、同学间矛盾和摩擦均会导致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参考范文

文献综述的写法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综述如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1]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 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 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 肖佑兴 (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5]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