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和机遇应对管理程序20160501

风险和机遇应对管理程序20160501
风险和机遇应对管理程序20160501

1.目的

为识别风险和机遇并建立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准则,形成风险和机遇管理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并按周期组织评审。

2.范围

在公司管理体系活动中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管理,包括:

a. 订单过程、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b. 产品的设计开发、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c. 外部供方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d. 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e. 贮运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f. 动力、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g. 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h. 合格标识、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i. 工艺变更及材料变更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j. 车间及设备搬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k. 财务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l. 法律标准执行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3.职责

3.1常务副总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人员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评价准则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企管部?监察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负责按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监督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及措施的有效性。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各过程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

3.4业务部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销售市场竞争性风险与机会。

3.5采购部负责收集物料采购的风险信息、采购市场竞争性风险与机会。

4.定义

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遇:对公司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突发性事件等。

4.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

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4.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而是要规避风险可能会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4.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4.6风险接受:是指公司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

4.7内部风险:公司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

4.8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法规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务风险等。

4.9风险严重程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4.10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4.11风险系数:风险严重程度×风险发生频度,用于评定风险。

5.管理规定

5.1风险和机遇管理要求

5.1.1为识别和应对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识别、评估本部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的措施,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5.1.2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各部门应对在管理过程、生产过程、人员和场所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应识别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 对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

b. 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c. 设备、工装、夹具、刀具等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

d. 物料采购、产品售后的风险;

e. 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失效风险;

f. 管理过程、生产过程失效的风险;

h. 过程知识不能保持的风险;

i. 新工艺失效的风险;

j. 市场及竞争风险;

k. 财务风险;

l. 信息安全风险;

k. 自然灾害风险等;

5.1.3为确保风险和机遇能得到充分识别和评估,参与评估的人员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a. 熟悉被评估部门的流程,包括输入与输出;

b. 有一定的分析、沟通能力;

c. 熟悉体系标准中风险管理的要求。

d.

5.1.4 以下情况下需要临时组织风险识别与评价:

5.1.4.1人、机、料、法、环等出现新增、减少、改变、替换等认为有明显影响时;

5.1.4.2风险评价的背景出现明显变化时;

5.1.4.3出现未曾识别出来的风险项目时;

5.2风险和机遇识别和评估活动

5.2.1各部门在组织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集思广益,必要时可以邀请其它部门或者人员参加,并完成本部门的:

a. 风险和机遇识别、分析和评估;

b. 讨论、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

c. 编制成风险管理计划;

5.2.2《风险和机遇管理计划》交副总批准后,由各部门落实执行风险应对措施,并组织验证其实施效果。

5.3风险的评价准则

5.3.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5.3.1.1潜在风险发生后会导致的影响层面以及危害程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a. 法律法规、产品标准及客户要求符合性;

b. 风险发生时导致的人身伤害;

c. 财产损失的多少;

d. 是否会导致停工/停产;

e. 对公司形象的损害程度。

5.3.1.2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影响时,应听取相关部门及各层级人员的分析意见,以便综合出更加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5.3.1.3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影响程度分为五级,量化评价准则:

5.3.1.4当多个因素中判定的严重等级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但不作为免除严重等级低的因素的风险应对措施的依据。

5.3.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

5.3.2.1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分为5级;

5.3.2.1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准则:

5.3.2.3当一个或者多个因素中判定的频度等级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但不作为免除频度等级低的因素的风险应对措施的依据。

5.3.3风险评价:对已识别的过程中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以风险的严重程度×发生频度来确定对应的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风险采取的对应措施。

5.3.4风险评价准则

5.3.4.1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风险的发生频率,计算得出风险系数表:

5.3.4.2风险等级标准及风险措施要求:

5.4风险应对

5.4.1风险应对方法包括:风险消除、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接受;

5.4.2风险的应对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当潜在的风险可有效的采取规避措施进行规避风险时,应制定风险规避方案,确认风险规避措施并予以执行,直至部分消除或完全消除风险。当尚无可行方案进行规避风险时,应采取有效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应对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接受风险的应对方法。

5.4.3风险规避: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主要是规避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5.4.3.1采取事先控制措施,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

5.4.3.2采购事先控制、事后补救,降低损失程度。

5.4.3.3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规避方法:

a. 风险发生的后果时是公司不能接受的;

b. 非预期结果对公司运营影响严重的;

c. 风险系数超15高风险。

5.4.4风险降低:采取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损坏或损失或影响,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法:

a. 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

b. 无法消除风险或暂无有效的规避措施规避风险时;

c. 风险系数5至15之间的一般性风险。

5.4.5风险接受:是指公司本身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接受风险的方法:

a. 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

b. 造成的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高的风险;

c. 既无有效的风险降低的措施,又无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时;

d.风险系数低于5的风险。

5.5风险管理计划

5.5.1各部门根据过程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依据风险等级标准确认风险等级,并讨论形成应对措施,编制成《风险管理计划》,指导应对风险;

5.5.2《风险管理计划》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过程名称、风险名称、风险原因分析、风险后果分析、风险严重程度、风险频度、风险等级、风险应对措施、风险应对责任人、应对措施验证时间与效果、应对措施固化等。

5.5.3《风险管理计划》编制时,应考虑:

a. 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

b. 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要求、期限应得到明确;

c. 应明确人员跟踪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执行效果,确保采取的措施被有效的落实。

5.6风险和机遇的评审

(企管部?监察部?)应组织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a. 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是否有效且完善;

b. 风险应对措施的完成情况和进度;

c. 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度的潜在影响。

5.5.1 风险和机遇评审的策划

每年度应至少实施一次风险和机遇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当出现以下情况是,应当适当增加风险评审的次数:

a. 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b. 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调整时;

c. 发生重大品质事故或相关方投诉连续发生时;

d. 第三方认证审核前或其他认为有管理评审需要时;

e. 其他情况需要时。

5.5.2风险和机遇评审的实施

5.5.2.1实施前的准备

在风险和机遇评审会议之前,各部门应整理本部门对风险和机遇分析的资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内容以及风险应对所采取措施的结果等记录进行汇总分析。5.5.2.2风险和机遇评审的实施

(企管部?监察部?)按策划的要求组织个部门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企管部?监察部?)应保留评审的记录以及评审所确定的决议,包括后续的改善机会。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形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

a. 风险评估报告;

b. 持续改进的机会;

c. 剩余风险分析及改进措施。

5.6记录保存

应保持风险识别、分析、风险应对措施、实施跟进等记录,依据《记录控制程序》文件执行。

6.引用文件

6.1《记录控制程序》

6.2 《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6.3 《风险管理计划》

6.4 《风险评审报告》

风险和机遇管理办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风险和机遇管理办法(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风险和机遇管理办法(最新版)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司对风险的识别、确定、评价,采取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本章无条文。 3定义

风险识别:是通过识别风险源、影响范围、时间绩其原因和潜在的后果等,生成一个全面的风险列表。 风险分析:是根据风险类别,获得的信息和风险评估的使用目的,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提供支持。 风险评价:是将风险的结果与组织的风险准则比较,或者在各种风险的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等级,以便做出风险应对的决策。 风险应对:是选择并执行一种或多种改变风险的措施,包括改变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后果的措施。 4职责 4.1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进行风险的识别、分析、确定,组织制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对风险实施监控,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落实进行监督检查; 4.2各部门按照所承担的业务和职责对本部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确定,必要时采取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协助综合管理部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一目的 1.1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 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接受和风险转移在内的 操作要求; 1.2建立全面的环境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确 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预防和减少非预期的影响, 从而实现持续改进; 1.3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 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二范围 适用于在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及相关方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 三定义 3.1风险 不确定性的影响 注1:影响是指偏离预期,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 注2: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及其后果或可能性的信息缺失或 了解片面的的状态。 注3:通常用潜在事件和后果,或者两者的组合来表现风险 的特性。 注4:通常用事件后果(包括情形的变化)和相应事件发生

可能性的组合来表示风险。 注5:“风险”一词有时仅在有负面结果的可能性时使用。 3.2风险评估 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3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 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3.4风险降低 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依据 3.5风险接收 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收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风险和机遇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 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 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 这些活动包括: a. 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b. 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c. 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d. 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e. 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f. 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g.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h. 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i. 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3. 术语定义 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 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部门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4.2管理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管理办法,并进行维护;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风险和机遇应对处理表》。 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5. 作业内容 5.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 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管理代表组织各部门应确认本部门存

风险和机遇的确定及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版本/状态A/0 生效日期 页码第1页共3页 风险和机遇确定及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 更改记录 更改日期更改状态更改单号更改人更改内容摘要 编制:日期: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程序文件文件编号 版本/状态A/0 风险和机遇确定及控制程序生效日期 页码第2页共3页1.0 目的 确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并策划应对的措施,以确保能够实现公司既 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及预期结果,增强有利影响,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质量体系的不断 改进。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风险和机遇的确定及控制。 3.0 职责 3.1 总经理及最高管理层成员负责确定公司层面的风险和机遇及其控制措施。 3.2 各部门主管负责确定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及其控制措施。 4.0 工作程序 4.1 风险和机遇的确定 4.1.1 质量方面的风险来源于活动/服务过程中影响这些特性的人、机、料、法、环,当这些 因素不能控制时,必然影响产品/服务的特性,也就不能达到公司经营预期的增值目的,这就 是风险。 4.1.2 总经理及其最高管理层成员、各部门主管应根据ISO9001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 要求,结合本公司/本部门所涉及的活动/服务,并考虑内部和外部环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对所涉及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识别确定,必要时,可组织相关人员讨论,以确保确定的风险和机 遇适宜和充分。 4.1.3 确定风险和机遇时还应考虑可能存在的组织风险、战略风险、合规风险、运营风险(包括顾客满意风险、供应链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物流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 4.1.4 确定风险和机遇时还应考虑以下可能涉及的方面: 三种时态,即“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即“正常”、“异常”、“紧急”; 五个方面:即:人、机、料、法、环。 4.1.5 各部门将识别确定的风险和机遇登记在《风险和机遇及其应对措施一览表》内。 4.2 分析评价 4.2.1各部门可通过讨论、比较的方法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对质量体系具有 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大风险),以便进行适当的控制。 4.2.2 对风险进行分析时,可采用“风险分析矩阵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等方法,必要时可对负责风险分析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 权责: 3.1. 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3.3. 技术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 定义: 4.1. 环境因素: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4.2. 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5. 工作流程: 5.1. 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 5.1.1. 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5.1.2.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5.1.3. 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5.1.4.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5.1.5.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 5.2. 风险与机遇识别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5.3. 风险与机遇的类型: 5.3.1. 质量风险与机遇: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

2018风险和机遇管理计划书.doc

2017 风险与风险管理计划 一.综述 在起草这个项目的策划书之前,我们对本项目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风险管理,我们对面对的各种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归类,整理,分析,并评估。在项目创立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原材料,和环境都是按照相关企业的标准及相关政策进行安排,让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符合要求。 在此,我们对此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策划,将确定风险的可接收准则,通过对项目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及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及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项目实施和实施后整个过程的风险都进行了安排与预测,以便对该项目的风险进行邮箱的管理。 二.风险的识别 为了进行风险的管理,我们对自己的公司在这个项目上所潜在的风险进行了分类识别。识别风险很重要,一个企业或公司只有很好的对未知的风险做好认识,才能有效的确保公司及项目的持续发展。首先明确风险的等级,如下表: 1.由于有众多的风险的存在,于是我们公司就从市场,竞争,技术等各个方面综合性的考虑,将潜在的风险分类,以应对未来之变化。其类型如下: (1)按公司整体状况而言,分为内在风险和外在风险。 A.内在风险:

a.战略风险 b.财务风险 c.经营风险 d.人事风险 e.公关风险 f.成本 估算风险 g.体制风险等; B.外在风险: a.市场风险 b.政策风险 c.自然灾害风险 d.人身安全隐患风险等;(2)按性质分: a.物质风险因素 b.道德风险因素 c.心理风险因素;(过失、疏忽无意)(3)按其他分: a.管理变革的风险 b.需求风险 c.客户风险 d.延误时间风险 e.专业人员流失和变化的风险 f.设计和实现风险 g.过程风险 h.经费预算的风险等; 只有先明确这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对公司项目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才能让企业长久发展。 三.风险分析与估计 在风险的识别的基础上,得到了风险的来源,接着便是根据掌握的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确定风险的特征和强度等级。根据定性定量的结论分析风险,下面列出风险可接收准则表之一 概率的分类和定义(半定量6级) 1、各个风险的有效信息及解决方案如下: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识别本公司产品、项目中的风险和机遇,并确定管理措施,提高管理绩效。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风险和机会管理活动。 3. 术语(定义) 无 4. 职责 4.1各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参加项目会议,用以评审风险、机会及可能采取的措施,并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效果。 4.2公司各相关部门负责在本职责范围内进行风险和机会控制管理。 5. 控制程序 5.1 风险和机会的识别 5.1.1风险和机会识别的时机 a) 新产品、项目时; b) 招投标活动中; c) 制定企业计划时; d) 选择新的外包方、供应商时; e) 产能分析时; f) 项目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活动评审识别风险时; g) 项目、制造过程、产品、活动和服务进行重大变更时; h) 日常监督检查或内审中识别到风险时。 5.1.2公司对上述日常管理和项目活动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机会,应记录并描述风险和机会发生的可能性和结果。 5.2风险和机会分类 5.2.1组织风险:发生在组织实体及活动层面,实体层面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是内部存在的;活动层面对个人和部门发生影响,如输入信息和材料时的疏漏,收发货记录遗失。5.2.2战略风险:指因执行一项不成功的商业计划或战略计划而发生的损失。 5.2.3合规风险:与法律法规要求有关的风险。

5.2.4运营风险,包括: a)管理体系风险:比如重度依赖外包的供应链;违反安全和环保法规; b)顾客满意风险:顾客沟通、送货、产品本身、设计、维修以及对顾客反馈的回应方式; c)供应链风险:独家供应商、送货时间、库存管理; d)收入确认风险对利润的影响:收入确认受到诸如应付款、应收款、交货前货值记录、现金报价错误、计算表错误以及价格信息不完整的影响; e)信息安全风险:病毒、未加防范的文件、信息检索错误; f)物流风险:运输中的货损失、途中延误造成的无法交货; g)质量方面的风险:来源于产品/服务过程中影响这些特性的人、机、料、法、环,当这些因素不能控制时,必然影响产品/服务的特性,也就不能达到组织经营预期的增值目的; h)自然灾害风险。 5.2.5其他涉及生产作业类风险见《危险源(风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的要求。 5.3 风险和机会评估 5.3.1评估的方法 5.3.1.1公司副总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在制定企业计划或项目方案时对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 5.3.1.2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评估项目执行的有关风险。 5.3.1.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部门体系日常运行过程中识别的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 5.3.2评估的原则 5.3.2.1企业中长期和年度规划的愿景和展望; 5.3.2.2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进展; 5.3.2.3顾客的要求; 5.3.2.4竞争对手与合作的机会; 5.3.2.5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3.2.6对安全、环保的影响; 5.3.2.7对公司日常经营的影响。 5.2.3.8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关注成为重大风险: 1)违反法律、法规或其它要求的; 2)相关方的合理投诉或高度关注的;

质量管理体系风险和机遇管控制度

2016版质量管理体系风险和机遇管控制度 编制:XX 审核:XXX 批准:XX 风险和机遇管控制度 文件编号: 实施日期: 2016年6月1日受控状态:受控分发号: 1.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增强预防能力,特发布本制度。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本制度提出的规范性要求。 本制度可用于员工培训、体系运行策划、日常工作检查,并与公司消安管理等制度相融合。本制度推行的重点在于预防风险。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a. 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b. 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c. 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d. 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e. 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f. 设备、模具、工装夹具等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g.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h. 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i. 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3.职责 3.1厂部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行政科: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管控制度,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定期向管理者代表汇报。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岗位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3.4经营科: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定义 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章节名称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控制程序共 8 页;第 1 页 明确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的操作要求,建立风险和机遇管理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提供指导。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活动中风险识别,及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方法及要求控制。 3 职责 3.1公司总裁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的确定,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主持实施风险和机遇实施的评审。 3.2行政财务中心负责对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的管理,监督并跟进风险和机遇措施的实施情况。 3.3其它部门负责部门风险和机遇评估,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 工作程序 4.1 流程图

4.2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 4.2.1 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风险和际遇的方法,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辨识及应对措施》。 4.2.2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考虑以下方面的风险: a)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 b)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c)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 d)产品售后的风险; e)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失效风险(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失效风险可参考DFMEA 设计失效模式分析和PFMEA 过程失效模式,分析的方法对设计和生产过程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若选用其结果应按要求得到控制。); f)过程失效的风险; g)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活动的风险。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 Q/- CX-15-2017 1 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综合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环境安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 工作程序 4.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 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 4.2建立风险/机遇 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的。各部门的职责: a.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

b. 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 综合部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管理者代表对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审核,审核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情况。 4.3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4.3.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 在对风险进行严重程度判定时,推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层面,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部分消除风险乃至完全消除的目的。 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 a. 非常严重 b.严重 c.较严重 d. 一般 e. 轻微 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 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4.3.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 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

风险和机遇评价及应对措施表

风险和机遇评价及应对措施表JL/SXDR-119-N0 内外风险及机遇的识别 风险及机 遇的评估 序号部 因 素 因素/ 过程风险和机遇 严 重 度 频 度 风 险 等 风险及机遇应对措施 控制措 施有效 性评价 级 1 内文件管理过 程 失效文件不能及时隔离。 1 2 2 失效文件及时撤回销毁,如需留档必须加盖“作废暂存”印章或标识。有效 外来文件识别不全,不能及时更新。 1 4 4 建立外来文件清单,及时更新。有效 2 内记录管理过 程 记录模板内容不适宜或缺失。 1 2 2 使用前审批,及时修订。有效 记录缺失、失真、不全面。 1 3 3 对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考核。有效 3 内信息交流、 沟通过程 沟通渠道不畅,致信息收集不全。 1 4 4 相关部门建立良好沟通渠道。有效 信息不真实,致不能针对性改进或与相关方建立诚信友好的关系获得真实信息;提高员工诚信意识,反馈 1 2 2 有效决策失误。真实有效信息。 策划不到位,输入不充分。 1 2 2 总经理亲自策划、主持,结合公司各种总结计划共同实施。有效 4 内管理评审过 程 改进措施未落实,有效性差。 1 1 1 严格管理输入内容,质检部对各部门汇报总结审核。有效 走形式,结论失真,改进决议无实 1 2 2 总经理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确定改进方向。有效 际意义。 策划不到位,影响内审有效性。 1 2 2 审核能力强的内审员担任组长,对审核进行策划。有效 5 内内审过程内审人员能力不足,影响内审深度 和有效性。 1 2 2 外培内审员并取证。有效 抽样不均衡,致内审结果有效性、 符合性结论失真。 1 3 3 合理均衡抽样。有效 6 内改进过程内审员的选择没有独立性,影响内 审有效性。 1 1 2 禁止内审员审核自已的工作。有效内审不合格整改不到位,未验证内 审不合格整改效果差,有效性差。 1 2 2 由开具不符合的内审员或审核组长验证。有效不合格/ 不符合,未按规定要求整改 1 3 3 责任部门对问题认真整改,负责人亲自复查,主控部门监督检查。有效

应对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含表格)

应对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GB/T24001-2016 idt ISO14001-2015) 1.0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2.1组织内外部环境管理过程存在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2相关方的需求和愿望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3环境因素控制过程产生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4合规性义务管理过程产生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5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管理过程产生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6环保设施管理过程产生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7纠正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8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9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3.0职责

3.1行政部: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品质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业务部:负责收集客户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3.4各单位: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0定义 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4.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文件

风险与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3.3质量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定义: 4.1环境因素: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4.2 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5、工作流程:

5.1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 5.1.1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5.1.2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5.1.3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5.1.4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5.1.5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 5.2风险与机遇识别时机: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5.3风险与机遇的类型: 5.3.1质量风险与机遇: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1)直接质量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大量投诉、召回等风险。(2)间接质量风险:产品使用过程,损坏了顾客的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5.3.2环境风险与机遇:主要有自然、人文、政治、经济以及其他。 (1)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2)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消费习惯不同。(3)政策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地方的相关政策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4)经济环境:利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

IATF16949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1 目的 针对公司所处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相关方的要求进行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机遇。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内、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相关方要求的识别与评价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相关方要求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 行政管理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相关方要求带来的经营及过程风险及机遇进行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相关部门实施。 3.3. 各相关部门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以及相关方要求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4 程序 4.1 定义 4.1.1 风险: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 件。包括了企业经营风险及过程基本风险。 4.1.2 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 及能够解决公司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4.2 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以及相关方要求的获取应考虑: 4.2.1 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4.2.2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及要求; 4.2.3 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4.2.4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4.2.5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 4.3 风险与机遇识别时机:包括: 4.3.1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 4.3.2公司中长期及年度经营计划的制定时; 4.3.3公司发展宗旨和战略目标发生变化时; 4.3.4公司及其内外部背景环境变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发生变化等。 4.4 风险与机遇的类型: 4.4.1 质量风险与机遇: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 4.4.2 环境风险与机遇:主要有自然、人文、政治、经济以及其他; 4.4.3 经营风险与机遇:主要有原材料、员工、设备、供销链、技术、管理、产品、法律、环境污染、 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专利及产权等; 4.4.4 市场风险与机遇:包括市场容量、竞争力、价格、促销;

风险和机遇管理办法

风险和机遇管理办法 2017-12-05 1.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中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的管理。 2.定义: 风险识别:是通过识别风险源、影响范围、时间绩其原因和潜在的后果等,生成一个全面的风险列表。 风险分析:是根据风险类别,获得的信息和风险评估的使用目的,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提供支持。 风险评价:是将风险的结果与组织的风险准则比较,或者在各种风险的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等级,以便做出风险应对的决策。 风险应对:是选择并执行一种或多种改变风险的措施,包括改变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后果的措施。 3.职责: 办公室负责本规定的归口管理和解释。负责全面组织开展对应风险识别、分析、评定和风险处理对策制定的管理;负责把风险和机遇及其应对措施应作为体系策划的输入,并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中予以落实。 各部门负责结合本部门的业务工作开展风险信息、风险评价、风险应对施制订等各环节的工作;负责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和有效性的评价。 4.风险管理: 4.1 公司风险 a)识别风险的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战略方向和宗旨的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顾客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等; b)识别风险应考虑: 1)公司环境风险。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2)市场风险。市场竞争、市场份额态势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3)经营风险。经营策略、经营方向的变化带来的风险等。

4.2 体系运行及主要过程的风险 a)研制风险:如:技术、进度、费用等方面带来的风险; b)生产风险:如:人员、生产能力、交付进度等方面带来的风险; c)采购风险:如:外部供方选择、采购(外协)品质量、交货进度等带来的风险; d)财务风险:如:资金保证,资金使用、回流,投资与回报等带来的风险; e)产品和服务风险:如: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投诉等带来的风险等。 4.3 风险应对方法: a)规避风险。决定停止或退出可能导致风险的活动; b)承担风险。增加风险或承担新的风险以寻求机会; c)消除风险源。消除具有负面应影响的风险源; d)转移风险。改变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及其分布的性质和后果; e)分担风险; g)保留风险等。 4.4 选择应对风险的措施。选择适当的风险应对措施时需考虑: a)法律、法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b)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成本与收益; c)利益相关者的输球和价值观、对风险的认知和承受度以及对某一些风险应对措施的偏好等。 当风险应对措施影响到公司内其他领域的风险或影响到其他利益相关方时,要评估这些风险,并与有关利益相关方沟通,必要时调整风险应对措施。 5 风险评估 应对初步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可能性指数和严重性指数两者的乘积定义为风险综合指数,最后确定风险的等级。 5.1 风险发生的严重性和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一、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 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1)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3)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4)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5)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6)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7)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8)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9)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三、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部门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企管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风险和机遇应对处理表》。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四、定义 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五、作业内容 5.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 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1)对质量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 2)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

IATF16949风险和机遇评估及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围 适用于在公司汽车产品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1)商务活动、市场业务开发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供应商开发及管理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3)监视和测量资源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4)设施、设备和工装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5)生产过程控制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6)发生各类变更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7)不合格品的处理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等。注: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开发及的变更控制的风险分析评估法执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FMEA)。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力资源、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针的确定,并按制度的评审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

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制《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3.4销售部:负责收集产品交付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定义 4.1 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通常指负面的影响。 4.2 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3 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评测某一事件或者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4.4 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面。 4.5 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4.6 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应对风险和机遇措施管理程序

1.0 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 .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2.1 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2 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3 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4 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5 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6 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7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8 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9 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3 .0职责 3.1 管理代表 3.1.1 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 3.1.2 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1.3 负责按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 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 3.1.4 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课室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3.3 业务部: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 风险并落实执行。 4 .0相关文件 4.1《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5 .0定义 5.1 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5.2 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XXXXXX有限公司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版本/修订次:C/0 页码:1/71 目的制定风险和机遇控制措施,确保能够识别公司在生产和经营过程的风险和机遇,考虑外部.内部环境,以及利益相关方对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达成其目标的影响,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智决策延缓风险。通过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 3 职责3.1 总经理: a.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 b.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的确定; c.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 3.2行政部: a.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 b.负责按本程序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 c.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

d.负责本部门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各部门: a.负责收集与本部门负责的过程有关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 b.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c.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的评估。X XXXXX有限公司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版本/修订次:C/0 页码:2/74 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5 内容5.1风险和机遇管理的策划1)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业务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2)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行政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地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 a.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的风险; b.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c.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 d.产品交付后服务的风险; e.采购原料的风险; f.其他过程失效的风险。 5.2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