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差分模型在社区干预研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_刘小宁

双重差分模型在社区干预研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_刘小宁
双重差分模型在社区干预研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_刘小宁

病理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病理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检查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8年 5月-2019年1月接受诊治的支气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30例,随机分 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15例,对照组采用X线拍摄方式进行检查,观察 组采用病理检查方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检出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病理学检查技 术可以弥补影像学技术的缺陷,二者结合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查准确率,从而起到互为弥补的作用。选用合理的病理学技术方法,有助于病理医生观察器 官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明确病因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病理检查技术;应用效果;X线 支气管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其常用的诊断方法为X线拍摄,但是X 线拍摄方式难以对支气管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因此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诊断[1]。采 用病理检查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对支气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起到重要的诊断 作用[2]。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不但可以准确确定病变的位置,提高了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本 研究选择我院支气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病理检查技术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1月接受诊治的支气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一共30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15例,年龄范围为50-65岁,平均年龄为56.15±3.23岁。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15例,对照组男患者9例,女患者6例,年龄范围为 50-65岁,平均年龄为56.21±3.32岁;观察组男患者6例,女患者9例,年龄范围为50-65 岁,平均年龄为56.28±3.5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 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X线拍摄方式进行检查。 观察组:采用病理检查方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 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检出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如表1) 3.讨论与结论 采用病理检查技术对支气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起到重要的诊断作用。一般情况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可应用于肺部肿块的诊断,不但可以准确确定肺部肿块的位置,而且可 以诊断肿块的性质,大大地提高了肺部肿块的诊断准确率[3]。其次,该诊断技术还可以检出 癌细胞,对于隐性肺癌,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可以准确地检出癌细胞,可以及时发现支 气管的细微病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从而及时进行治疗[4]。相关研究人员选择 宫颈刮片和宫颈活检受检者,分别运用常规病理技术与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诊断。运用新 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对活检组织滚片进行细胞学初诊,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开展所需空间小,无污染,诊断耗时短,与常规病理技术处理的宫颈刮片质量一致,能够满足病理细胞学 诊断的需求,提高了首次活检阳性检出率[5]。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检出准确 率明显更高,P<0.05。由此可见,与影像学检查技术对比,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更能够准确

第八章 干预分析模型预测法

第八章 干预分析模型预测法 基本内容 一、干预模型概述 (1)干预模型简介 ①干预的含义:时间序列经常会受到特殊事件及态势的影响,称这类外部事件为干预。 是指预测模型拟合的好坏程度,即由预测模型所产生的模拟值与 历史实际值拟合程度的优劣。 ②研究干预分析的目的: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评估政策干预或突发事件对经济环境和经济过程的具体影响。 (2)干预分析模型的基本形式 ①干预变量的形式: 干预分析模型的基本变量是干预变量,有两种常见的干预变量:一种是持续性的干预变量,表示T 时刻发生以后, 一直有影响,这时可以用阶跃函数表示,形式是: ???? ?≥<=)干预事件发生之后( )干预事件发生之前( T t T t S T t ,1,0 第二种是短暂性的干预变量,表示在某时刻发生, 仅对该时刻有影响, 用单位脉冲函数表示, 形式是: ?? ?? ?'≠'==' )其它时间()干预事件发生时( T t T t P T t ,0,1 ②干预事件的形式 干预事件虽然多种多样,但按其影响的形式,归纳起来基本上有四种类型: a. 干预事件的影响突然开始,长期持续下去 设干预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固定的,从某一时刻T 开始,但影响的程度是未知的,即因变量的大小是未知的。这种影响的干预模型可写为 T t t S Y ω= ω表示干预影响强度的未知参数。t Y 不平稳时可以通过差分化为平稳序列,则干预模型可 调整为 T t t S Y B ω=-)1( 其中B 为后移算子。如果干预事件要滞后若干个时期才产生影响,如b 个时期,那么干预模型可进一步调整为 T t b t S B Y ω= b. 干预事件的影响逐渐开始,长期持续下去 有时候干预事件突然发生,并不能立刻产生完全的影响,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感到这种影响的存在。这种形式的最简单情形的模型方程为 10,1<<-= δδωT t t S B B Y

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培训效果的评价(一): 评价方法 1.回任工作后的评定方法 (1)结训后一段时期,通过调查受训者的工作效益来评定培训成效。如结训后每隔六个月,以书面调查或实地访问的方式,调查受训后在工作上的获益情形。 (2)实地观察受训职工的工作实况,评定培训的成效。如根据实地观察发现,受过培训的职工在工作上确能表现出高昂的工作热诚,良好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等,则可认定培训已发生效果。 (3)调查或访问受训职工的上下级主管或下属,根据所得意见来评定培训的成效。受训职工回任工作一段时间后,以书面调查或实地访问的方式,了解受训职工的上级主管或下属对受训职工在工作上表现的看法,如主管人员是否认为受过培训的职工的工作有进步。无论是主管或下属的意见,均为评定培训成效的重要资料。 (4)分析培训职工的人事记录评定培训的成效。如受过培训的职工的绩效考核较以前有进步,缺勤和请假次数 减少,受奖次数增加,则表示培训对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已发挥作用。 (5)根据受过培训与未受培训的职工工作效率的比较来评定培训成效。 (6)根据受过培训的职工是否达到工作标准来评定培训的成效。 (7)根据可否达到培训目标来评价培训的成效。如回任工作后,职工解决了培训计划中预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达到了培训计划所规定的要求,则说明培训已产生了效果。 2.培训结业时的评定方法 (1)应用学识技能的测验评定培训成效。对参加测验的员工在培训开始和结束时用同样的方式,先后做两次,把两次测验进行比较。 (2)应用工作态度调查评定培训成效。对参加培训的职工,在开训和结训时,用同样的方式调查职工对工作的态度。 (3)调查职工关于培训的改进建议。在结训时把调查表发给受训职工,征求他们对培训的意见,如职工确能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或其他意见,则表示职工对培训已获得应有的重视,

数学建模常见评价模型简介

常见评价模型简介 评价类数学模型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经常出现的一类模型,如2005年全国赛A题长江水质的评价问题,2008年B题高校学费标准评价体系问题等。主要介绍三种比较常用的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期帮助大家了解不同背景下不同评价方法的应用。 层次分析模型 层次分析法(AHP)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将所包含的因素进行分类,一般按目标层、准则层和子准则层排列,构成一个层次结构,对同层次内诸因素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目标的权重,这样层层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给出所有因素相对于总目标而言,按重要性程度的一个排序。其主要特征是,它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将有关因素自上而下分层(目标—准则或指标—方案或对象),上层受下层影响,而层内各因素基本上相对独立。 步骤2构造成对比较阵 对于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借助1~9尺度,构造比较矩阵; 步骤3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 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做为权向量。

步骤4计算组合权向量(作组合一致性检验) 组合权向量可作为决策的定量依据 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介绍层次分析模型的应用。 例(选择旅游地决策问题)如何在桂林、黄山、北戴河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费用、居住条件、饮食、旅途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步骤1 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O,准则层C,方案层P;每层有若干元素,各层元素间的关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

各种颜色模型分析

色彩空间介绍 颜色模型是指某个三维颜色空间中的一个可见光子集,它包含某个颜色域的所有颜色。如我们所熟知的三原色光模式.三原色光模式(RGB color model),又称RGB颜色模型或红绿蓝颜色模型,是一种加色模型,将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的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色光(如图1所示)。 图1 在大多数的彩色图形显示设备一般都是使用红、绿、蓝三原色,我们的真实感图形学中的主要的颜色模型也是RGB模型,但是红、绿、蓝颜色模型用起来不太方便,它与直观的颜色概念如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等没有直接的联系。为了更便于颜色的直观表示,一些学者提出了其它的颜色模型,如HSV、HSI、CHL、LAB、CMY等。 RGB颜色模型 RGB(Red,Green,Blue)颜色模型通常使用于彩色阴极射线管等彩色光栅图形显示设备中,彩色光栅图形的显示器都使用R、G、B数值来驱动R、G、B电子枪发射电子,并分别激发荧光屏上的R、G、B三种颜色的荧光粉发出不同亮度的光线,并通过相加混合产生各种颜色。RGB颜色模型称为与设备相关的颜色模型,RGB颜色模型所覆盖的颜色域取决于显示设备荧光点的颜色特性,是与硬件相关的。它是我们使用最多,最熟悉的颜色模型。它采用三维直角坐标系。红、绿、蓝原色是加性原色,各个原色混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复合色。RGB颜色模型通常采用如图2所示的单位立方体来表示。在正方体的主对角线上,各原色的强度相等,产生由暗到明的白色,也就是不同的灰度值。目前在计算机硬件中采取每一象素用24比特表示的方法,(0,0,0)为黑色,(255,255,255)为白色。正方体的其他六个角点分别为红、黄、绿、青、蓝和品红。

ERP实施效果的评价

ERP实施效果的评价 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成功与否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即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因此,ERP系统应用的成功率应从企业上马ERP系统时制定的标准考虑。 对于任何一件事,成功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孩子们得到一件喜欢的玩具是成功;学生的成功可能来自考试得了90分;职位的升迁对员工来说往往意味着成功。成功与否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即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因此,ERP系统应用成功率究竟是多少并不应该是讨论的焦点,企业上马ERP系统时制定的标准如何倒是值得研究的。 如何确立ERP系统目标 那么,ERP系统应用如何确立目标呢?总体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 根植于IT系统规划 企业应有一个长期的IT战略规划,ERP系统作为I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企业的长期规划,是长期规划的手段和保证。ERP的目标源于IT系统规划,是评价ERP系统成败的基本标准。因此,应依据IT系统规划,明确ERP系统的实施范围和实施内容。 2 明确ERP能解决什么问题 ERP的概念在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共同努力下,已是广为人知。但对那些准备上ERP的企业来说,仅仅知道一些概念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高层领导应对ERP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领会ERP的先进管理思想,要知道ERP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作什么?为了找到答案,企业领导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同时也可以请咨询公司进行培训。 3 做好两份报告 这两份报告分别是需求分析报告和投资效益分析报告。在企业长期IT规划的指导下,结合ERP 系统的核心管理理念,企业应做好ERP的需求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从经验表明,企业在未接触ERP系统的情况下,要做好这些分析有一定难度,因此,一般通过专业咨询顾问的协助来完成。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功能需求分析 一般由咨询顾问协助企业做好业务调查,确定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在总体目标下,根据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及财务状况,确定阶段性的目标。 (2)管理层讯息需求分析

干预分析模型预测房价指数

干预分析模型预测房价指数 一、 问题的提出和相关背景 房地产价格指数对价格这一个经济变量进行跟踪记录,对于市场行情的波动具有直接、及时的表现力。价格指数是由一个个市场调查的数据构成的,这些数据来自于不同地点的楼盘,每时每刻记录着市场行情波动的轨迹,形成一幅观测市场行情万千气象的云图。近年来上海房地产市场保持量价齐升的态势,特别是住宅市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大幅度攀升,引来了民众与政府的多方关注。2003年4月开始,住宅价格涨幅惊人,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有研究人士认为,是SARS 带动了上海房市的新一轮上涨,使得上海的城市竞争力为众多的海内外投资者所认可和关注。这里就选取上海二手房指数作为研究对象,以SARS 的发生为干预事件,运用干预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定量地研究价格指数的运行轨迹。 二、数据和模型的说明 这里选取上海二手房指数发布以来的所有时间序列,按SARS 的发生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2001年11月-2003年3月;第二个时期:2003年4月-2004年12月。由于SARS 的发生并不是立刻产生完全的影响,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感到这种影响的存在。因而干预影响选取如下的模式: T t t S B Z δω -= 1 其中 ?? ???=月及以后年月以前年42003,142003,0T t S 原始数据t x 如下: 表1 原始指数序列

三、干预分析模型的识别与参数估计 (一)根据2001年11月-2003年3月,即前17个历史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这里经过观察与筛选,最终选取二次曲线模型进行拟合,结果如下: 200998.01391.4206.997?t t x t ++= 其中,985.02 =R ,78.455=F (P=0.000高度显著),说明模型拟合效果很好。 (二)分离出干预影响的具体数据,求估干预模型的参数。 运用经过检验的二次曲线模型,进行外推预测2003年4月-2004年12月的指数预测值t x 0?,然后用实际值t x 减去预测值t x 0?,得到的差值就是经济体制改革所产生的效益值,记为t Z ,具体数值如下: 表2 干预影响序列 运用表中的数据可估计出干预模型 B Z t δω -= 1 中的参数的ω与δ,实际上是自回归方程ωδ+=-1t t Z Z 的参数: 345.5?=ω ,044.1?=δ (4) 01449.051868.01+=-t t Z Z 其中,992.02 =R ,704.1112=F (P=0.000高度显著),模型系数的t 检验也是高度显著,说明模型拟合效果很好。 (三)计算净化序列 净化序列是指消除了干预影响的序列,它由实际的观察序列值t x 减去干预影响值t Z 得到,即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应该包括四个步骤。培训需求分析——根据需求设计、选择培训课程——具体的授课过程——效果评估。 ---反应层面:内容、讲师、方法、材料、设施、场地、报名的程序等。对这个层次的评价,首先要有总体的评价,比如询问学员:你感觉这个课怎么样?你会向其他人推荐这个课吗?但是这样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比如以偏概全,主观性强,不够理智等。因此还必须有涉及以上内容的更细致的评估方法。适合的方式有问卷、面谈、座谈、电话调查等。 ---具体衡量的尺度,可以采取4分法(极好、好、一般、差)、5分法(极好、很好、好、一般、差),或者7分法(1到7分)、10分法(1到10分)。一般而言,5分法比较容易操作,但区分度不如7分法。 ---这个层面的评估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评估方式。但它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因为对老师有好感而给课程全部高分;或者因为对某个因素不满而全盘否定课程。 ---以下解决办法值得尝试,比如:强调评价的目的,请求大家配合;鼓励大家写意见、建议;与历史数据或其他公司数据比较;对大公司来讲,在全面铺开某个课程之前先试讲;结合使用问卷、面谈、座谈等方式;不同主题的课一起开时,要及时反馈,马上填问卷等。 ---学习层面,评估方法有:考试、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 ---这个层面的评估的优点有:对培训学员有压力,使他们更认真地学习;对培训讲师也是一种压力,使他们更负责、更精心地准备课程和讲课;学习是行为改善的第一步。 ---但问题在于,压力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有可能使报名不太踊跃。再者,这些测试方法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有多大?测试方法的难度是否合适?对工作行为转变来说并非最好的参考指标。 ---应对这些问题的办法主要就是采用合适的评估方式。比如,对那些基于知识的培训(包括技能培训)采用考试的方式;对要认真对待结果的正式培训也应该考试,并展开讨论。如果采用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应事先让学生知道规则、时间及考核者。 ---行为层面,主要有观察、主管的评价、客户的评价、同事的评价等方式。 ---这个层面的评估的好处是:培训的目的就是改变学员的行为,因此这个层面的评估可以直接反映课程的效果;可以使高层领导和直接主管看到培训的效果,使他们更支持培训。 ---但是,这个层面的评估要花很多时间、精力,人力资源部门可能忙不过来;问卷的设计非常重要却比较难做;因为要占用相关人员较多时间,大家可能不太配合;员工的表现多因多果,如何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问题。

数学建模模糊综合评价法

学科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 摘要:该模型研究的是某高校学科的评价的问题,基于所给的学科统计数据作出综合分析。基于此对未来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对于问题1、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对比矩阵,得出影响评价值各因素的所占的权重。然后将各因素值进行标准化。在可共度的基础上求出所对应学科的评价值,最后确定学科的综合排名。(将问题1中的部分结果进行阐述) (或者是先对二级评价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其对应的各因素的权重(只选取一组代表性的即可),然后再次运用层次分析法或者是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每一学科进行计算,得出其权重系数)。通过利用matlab确定的各二级评价因素的比较矩阵的特征根分别为:4.2433、2、4.1407、3.0858、10.7434、7.3738、3.0246、1 对于问题2、基于问题一中已经获得的对学科的评价值,为了更加明了的展现各一级因素的作用,采用求解相关性系数的显著性,找出对学科评价有显著性作用的一级评价因素。同时鉴于从文献中已经有的获得的已经有的权重分配,对比通过模型求得的数值,来验证所建模型和求解过程是否合理。 对于问题3、主成份分析法,由于在此种情况下考虑的是科研型或者教学型的高校,因此在评价因素中势必会有很大的差别和区分。所以在求解评价值的时候不能够等同问题1中的方法和结果,需要重新建立模型,消除或者忽略某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将问题三的部分结果进行阐述)。 一、问题重述

学科的水平、地位是评价高等学校层次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学科间水平的评价对于学科本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一个显著的方面就是在录取学生方面,通常情况下一个好的专业可以录取到相对起点较高的学生,而且它还可以使得各学科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本学科的地位和不足之处,可以更好的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学科的评价是为了恰当的学科竞争,而学科间的竞争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所以合理评价学科的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学科评价的两种方法:因素分析法和内涵解析法。本模型基于某大学(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高校)的13个学科在某一时期内的调查数据,包括各种建设成效数据和前期投入的数据。 通过计算每一级、每一个评价因素所占的权重,确定某一学科在评价是各因素所占的比重,构建评价等级所对应的函数。通过数值分析得出学科的评价值。需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根据已给数据建立学科评价模型,要求必要的数据分析及建模过程。 2、模型分析,给出建立模型的适用性、合理性分析。 3、假设数据来自于某科研型祸教学型高校,请给出相应的学科评价模 型。 二、符号说明与基本假设 2.1符号说明 符号说明 S——评价数(评价所依据的最终数值) X——影响评价数值的一级因素所构成的矩阵

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9-11-29T15:20:59.497Z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作者:胡玉兰王丽丽李芳 [导读]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实验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至本院录入的门诊挂号患者,共200例,将其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后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前100例患者为实验组,后10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优化沟通技巧干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评分指标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患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门诊部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实验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至本院录入的门诊挂号患者,共200例,将其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后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前100例患者为实验组,后10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优化沟通技巧干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评分指标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将优化沟通技巧干预应用于门诊挂号患者的交流与沟通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改善患者的护理感受,值得深入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化沟通技巧;门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291-01 门诊科室是现代临床上进行常规诊疗的主要科室[1] 。由于每日门诊内收入的患者数量较多,所接触的患者病情也较为复杂。门诊科室而在这种状况下,需要针对患者的门诊进行相 应的护理操作,这样才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的改善和诊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评分指标,进而使患者的康复感受得到改善[2] 。本次实验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至本院接受 治疗的门诊挂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优化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归纳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主要实验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至本院录入的门诊挂号患者,共200例,将其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后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前100例患者为实验组,后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53例;女:47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23-73岁,平均年龄(48.4±3.6)岁;实验组患者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51例;女:49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21-70岁,平均年龄(47.6±4.2)岁。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不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或相关器质性疾病,可耐受本次实验中各项操作以及后续随访,询问患者相关病史以及基本资料后,确认患者可配合本次实验开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包含病房护理、遵医嘱用药、环境护理等。优化沟通技巧干预(实验组): 1、首先在门诊内建立完善流程沟通表,在科室内部将科主任作为优化沟通技巧小组长,护士长则设置为副组长,其余护理人员以及主管护师等人员被设置为优化沟通小组组员。小组成员需根据门诊的沟通流程表以及相关指南,并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通过多轮沟通的方式确定符合患者的交接报告流程,形成以打勾为主要记录的病情沟通表格。 2、而在开展实际沟通时,首先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评估,针对患者的特殊状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并在手术后恢复较差的患者,必要时需将患者转移至其他科室内,灵活采用门诊内汇报模式和交接模式,这样能够有助于保证患者术后恢复,可采用面对面直接汇报的方式来进行表格记录,避免延误患者的病情治疗。 3、在于主管医师进行沟通时,应当了解优化沟通技巧模式的落实状况,而主管护士需要对护理人员工作中未落实或未执行到位的项目进行及时调查,通过对客观存在的原因进行讨论并优化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护理人员的主体意识,对护理方案进行不断改进,通过优化沟通技巧的方式建立完善的护理改进措施。 1.3 评价标准按护理完成后,由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各项指标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说明护理人员对应指标的护理能力越强,其中包括: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主动性与责任心。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实验数据选择SPSS2 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收集校正。本次研究统计操作由同组检验人员开展,计量资料(年龄、评分值)选择T值进行检验,以P <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 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评分状况对比 组别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主动性与责任心 对照组(n=100)63.94±5.9972.45±4.5276.3±5.2 实验组(n=100)92.87±6.0390.08±4.1294.5±3.8 3讨论 现在临床研究证实,在与门诊患者进行沟通时,做好医务人员的管理,能够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这对于医疗形象的建设来说有积极意义[3]。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加使得更多群体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变化,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病症在临床上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4]。 而长时间治疗可能会患者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治疗的同时实施优化沟通技巧干预,通过疾病健康知识的讲解,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并给予指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其自觉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规律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5]。 综上所述,将优化沟通技巧干预应用于门诊挂号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改善患者的护理感受,值得深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马菲菲,张志纯,周玫玫.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20):151-152. [2]王盼.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91. [3]杨德松.浅谈医院门诊挂号与收费窗口的沟通技巧[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5):3529-3530. [4]戴继芳,孙艳婷.沟通技巧在门诊挂号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8):78-80. [5]杨红,孙瑞婷.门诊挂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0):86-88.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近年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越来越重视,通过对员工的各项培训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员工培训后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有多少被转化到工作中?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如何评估?面临的这项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定义:培训效果评估就是指针对特定的培训计划及实施过程,系统地搜索资料,并给予适当的评价,以作为筛选、修改培训计划等决策判断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让企业乐于培训并确实看到培训本身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呢?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的建立,对于企业了解培训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界定培训对企业的贡献、证明员工培训做出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企业的培训情况介绍几种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及在实际培训中的应用。 一、闭卷考试法 主要通过闭卷测试学员对知识的了解和吸收程度以及叙述技能的操作要点与程序的能力,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工作中太多的能力与技巧是无法用试卷考出来的,因而常常出现培训考试成绩不错的员工,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工作绩效并没得到明显改善的现象,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培训时间较短,如一、两天的培训,具体如公司一些重要文件、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以书面知识教学为主的培训。 二、现场评估法

培训结束后,针对培训活动内容、讲师授课技巧、课堂活跃气氛、组织工作等进行现场调查。主要形式为提问式和现在操作式,如集体学习、现场操作技能演示等。 三、柯克帕特里克培训四级评估模型 1、反应层,即学员反应。在培训结束时,可通过问卷、面谈、座谈、电话调查等形式要求学员对培训内容、讲师、方式、场地、报名等程序进行总体评价。 2、学习层,即学习效果。确定学员对原理、技能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采用闭卷考试、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考核学员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个层面的评估对学员有一定的压力,会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当然对讲师也有压力,这样会督促他们认真准备每一节课。 3、行为层,即行为改变。确定学员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变化,如培训结束后在工作岗位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效率的变化以判断其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这一层面的评估可以通过对学员的调查跟踪,如:观察学员培训后的表现,主管领导及同事、下属对该培训学员培训前后的评价,来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及应用情况。 4、结果层,即产生的效果。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衡量,如在培训结束后的三个月至半年左右时间里,将企业关心的产品质量、数量、安全、事故率及工作积极

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应用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5名护生作为 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选取另外3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未实施 护理带教分级管理,比较2组护生综合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的基本理论 知识、护理工作流程掌握及护理工作制度掌握、法律法规掌握、护理操作成绩均 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 理可显著提高护生综合成绩和临床带教工作水平,值得借鉴和积极推广。 关键词:分级管理;应用效果;临床护理带教 护理带教是临床护理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临床带教可 帮助护生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其独立完成临床工作。医院教学组 织教学环节管理控制水平及教学方案落实情况、带教教师的培训效果直接关系到 护生的实习效果和带教质量。实施临床护理带教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 文分别选取35名护生进行统计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5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其中男5名,女30名,年龄20-24岁,平均年 龄(21.5±0.5)岁,其中本科学历10名,大专学历25名;选取另外35名护生作 为对照组,其中男3名,女32名,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2±0.35)岁,其中本科学历9名,大专学历26名。两组护生的基本信息予以统计比较,组间差 异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带教分级管理方法 ①院级和护理部管理方法:医院要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将临床带教质量、护理水平以及社会效益进行充分融合,进行全面监督和共同管理;护理部 需要创建科学管理的管理方案,结合学校的实习大纲内容制定符合需求的带教计划,确认带教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制定科室轮转表并下发到所有相关科室。各科 室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结合科室的特点和护理部要求,执行期间不断修订和完善 教学方案。制定各级制度,确保每个科室的带教工作都符合既定章程。定期召开 护士长和总带教会议,对护生的资料和情况进行通报,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要求 布置带教任务,做好岗前教育和培训工作,帮助护生充分了解医院情况,明确学 习目标。护生要充分了解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激发其工作热情,提升其责任感。 制定综合评价标,对科室带教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进行终末期评定与考核;②临床科室和带教教师管理方法:各个科室都要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总带教负责执行。监督和管理带教计划,将护理带教质量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检查项目,做好 常见疾病和常规护理理论知识的培训工作,应用带教教师和科室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每月组织1次科室业务学习和疑难病例讨论,每周组织1次小讲课和3次左 右的晨会提问,切实提高护生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带教教师必须具备业务能 力强、自身素质好和工作经验丰富等条件,在实际带教工作中结合护生的具体情 况因材施教,坚持以人为本,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使用()描述护生综合成绩,用t检验,P<0.05作为组间差异显著的标准。 2 结果 2组基本理论知识、护理工作流程掌握、护理工作制度掌握、法律法规掌握、

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培训效果评价方法培训效果的评价 (一):评价方法1.回任工作后的评定方法(1)结训后一段时期,通过调查受训者的工作效益来评定培训成效。如结训后每隔六个月,以书面调查或实地访问的方式,调查受训后在工作上的获益情形。 (2)实地观察受训职工的工作实况,评定培训的成效。如根据实地观察发现,受过培训的职工在工作上确能表现出高昂的工作热诚,良好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等,则可认定培训已发生效果。 (3)调查或访问受训职工的上下级主管或下属,根据所得意见来评定培训的成效。受训职工回任工作一段时间后,以书面调查或实地访问的方式,了解受训职工的上级主管或下属对受训职工在工作上表现的看法,如主管人员是否认为受过培训的职工的工作有进步。无论是主管或下属的意见,均为评定培训成效的重要资料。 (4)分析培训职工的人事记录评定培训的成效。如受过培训的职工的绩效考核较以前有进步,缺勤和请假次数减少,受奖次数增加,则表示培训对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已发挥作用。 (5)根据受过培训与未受培训的职工工作效率的比较来评定培训成效。

(6)根据受过培训的职工是否达到工作标准来评定培训的成效。 (7)根据可否达到培训目标来评价培训的成效。如回任工作后,职工解决了培训计划中预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达到了培训计划所规定的要求,则说明培训已产生了效果。 2.培训结业时的评定方法(1)应用学识技能的测验评定培训成效。对参加测验的员工在培训开始和结束时用同样的方式,先后做两次,把两次测验进行比较。 (2)应用工作态度调查评定培训成效。对参加培训的职工,在开训和结训时,用同样的方式调查职工对工作的态度。 (3)调查职工关于培训的改进建议。在结训时把调查表发给受训职工,征求他们对培训的意见,如职工确能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或其他意见,则表示职工对培训已获得应有的重视,并具有更深的认识,可断定培训已有成效。 (4)记录培训期间出席人员的变动情况。在培训期间,可约定若干人员为观察员,平心静气地观察培训的进行情况及受训人员平时对培训工作的反应,在结训时提出观察报告。 (5)根据主持培训及协助培训的人员的报告来评定培训成效。 (6)根据受训人结训成绩评定培训成效。 培训效果的评价

ERP实施效果的评价

ERP实施效果的评价 --------------------------------------------------------- 成功与否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即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因此,ERP系统应用的成功率应从企业上马ERP系统时制定的标准考虑。 对于任何一件事,成功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孩子们得到一件喜欢的玩具是成功;学生的成功可能来自考试得了90分;职位的升迁对员工来说往往意味着成功。成功与否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即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因此,ERP系统应用成功率究竟是多少并不应该是讨论的焦点,企业上马ERP系统时制定的标准如何倒是值得研究的。 如何确立ERP系统目标 那么,ERP系统应用如何确立目标呢?总体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根植于IT系统规划 企业应有一个长期的IT战略规划,ERP系统作为I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企业的长期规划,是长期规划的手段和保证。ERP的目标源于IT系统规划,是评价ERP系统成败的基本标准。因此,应依据IT系统规划,明确ERP 系统的实施范围和实施内容。 2明确ERP能解决什么问题

ERP的概念在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共同努力下,已是广为人知。但对那些准备上ERP的企业来说,仅仅知道一些概念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高层领导应对ERP 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领会ERP的先进管理思想,要知道ERP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作什么?为了找到答案,企业领导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同时也可以请咨询公司进行培训。 3做好两份报告 这两份报告分别是需求分析报告和投资效益分析报告。在企业长期IT规划的指导下,结合ERP系统的核心管理理念,企业应做好ERP的需求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从经验表明,企业在未接触ERP系统的情况下,要做好这些分析有一定难度,因此,一般通过专业咨询顾问的协助来完成。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功能需求分析 一般由咨询顾问协助企业做好业务调查,确定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在总体目标下,根据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及财务状况,确定阶段性的目标。 (2)管理层讯息需求分析

病理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病理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9-10-28T14:10:26.81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7期作者:周琨夫 [导读] 选用合理的病理学技术方法,有助于病理医生观察器官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明确病因提供重要参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检查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1月接受诊治的支气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3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15例,对照组采用X线拍摄方式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病理检查方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检出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病理学检查技术可以弥补影像学技术的缺陷,二者结合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查准确率,从而起到互为弥补的作用。选用合理的病理学技术方法,有助于病理医生观察器官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明确病因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病理检查技术;应用效果;X线 支气管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其常用的诊断方法为X线拍摄,但是X线拍摄方式难以对支气管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因此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诊断[1]。采用病理检查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对支气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起到重要的诊断作用[2]。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不但可以准确确定病变的位置,提高了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本研究选择我院支气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病理检查技术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1月接受诊治的支气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30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15例,年龄范围为50-65岁,平均年龄为56.15±3.23岁。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15例,对照组男患者9例,女患者6例,年龄范围为50-65岁,平均年龄为56.21±3.32岁;观察组男患者6例,女患者9例,年龄范围为50-65岁,平均年龄为56.28±3.5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X线拍摄方式进行检查。 观察组:采用病理检查方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检出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如表1) 3.讨论与结论 采用病理检查技术对支气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起到重要的诊断作用。一般情况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可应用于肺部肿块的诊断,不但可以准确确定肺部肿块的位置,而且可以诊断肿块的性质,大大地提高了肺部肿块的诊断准确率[3]。其次,该诊断技术还可以检出癌细胞,对于隐性肺癌,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可以准确地检出癌细胞,可以及时发现支气管的细微病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从而及时进行治疗[4]。相关研究人员选择宫颈刮片和宫颈活检受检者,分别运用常规病理技术与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诊断。运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对活检组织滚片进行细胞学初诊,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开展所需空间小,无污染,诊断耗时短,与常规病理技术处理的宫颈刮片质量一致,能够满足病理细胞学诊断的需求,提高了首次活检阳性检出率[5]。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检出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由此可见,与影像学检查技术对比,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更能够准确地检出支气管疾病。尤其是支气管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影像学技术往往仅能确定肿瘤的位置,难以及时发现肿瘤细胞,从而导致患者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病理学检查技术可以弥补影像学技术的缺陷,二者结合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查准确率,从而起到互为弥补的作用。选用合理的病理学技术方法,有助于病理医生观察器官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明确病因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黄焕文,赖彦华.供肾活组织检查在组织病理学评估中的应用及展望[J].器官移植,2019,10(2):206-208. [2]吴东波,陈恩强,白浪, 等.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及病理学诊断中的相关技术及应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11):2295-2299. [3]王磊,丁永玲,周洁, 等.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癌穿刺检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2):1904-1908. [4]王聪.90例乳腺疾病患者应用DR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诊断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6(26):348-348. [5]王磊,丁艳,高蓉, 等.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基层医院宫颈病变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9):1065-1069.

基于干预ARIMA模型的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预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57979376.html, 基于干预ARIMA模型的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预测 作者:王瑞臻林婧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12期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2008~2017年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季度余额的变化趋势,运用ARIMA模型进行拟合。同时研究外部因素对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趋势的干预和控制作用,引入干预分析模型,最后对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进行了短期的预测。 关键词:不良贷款余额干预 ARIMA模型预测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引言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中,统计预测能够分析相关金融数据的趋势从而进行预测。当前我国处于不良贷款快速上升的阶段,把控和防范金融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利用相应的统计预测方法对金融机构以及相关监管部门有着实际的意义。本文利用《中经网统计数据库》2008年12月到2017年3月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季度数据进行分析。ARIMA在处理一般的线性特征数据有着完善的研究方法与较高的精确度,认为ARIMA对金融数据进行预测是比较合适的方法。但不良贷款余额时间序列数据有时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本文进一步引入干预变量,处理外部事件的影响,预测精度进一步提高。 一、ARIMA干预模型基本原理 干预模型就是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评估政策干预或突发事件对时间序列模型的影响。干预模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持续性的干预变量,用阶跃函数表示;另一种是短暂性的干预变量,用单位脉冲函数表示,形式分别为: 干预事件的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其影响的持续性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干预事件的影响突然开始,并长期持续下去,型可表示为: 该模型通过差分化的干预模型为: (2)干预事件的影响逐渐开始,并长期持续下去,模型可表示为: (3)干预事件突然开始,产生暂时的影响,模型可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