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经济形势分析20101217

经济形势分析文章选编(免费)Array十二五经济形势分析

目录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面临十大挑战】 (2)

【“十二五”改革研究报告】 (3)

【后危机时代的“十二五”经济形势分析】 (10)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判断】 (12)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十二五”展望】 (16)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研究】 (22)

【“十二五”将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0)

【“十二五”中国经济转型将如何寻找突破口?】 (40)

【中国“十二五”新开局】 (43)

【十二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 (45)

多元经济研究中心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面临十大挑战】

中国社会即将跨入“十二五”时期。未来五年,将是中国发展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期。从经济层面看,中国经济将会面临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十大挑战。

再过几个月,中国社会就要跨入“十二五”时期。未来五年,将是中国发展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段。从经济层面看,中国经济将会面临来自国内外两方面的十大挑战。

其一,人口挑战。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具体分析,有三个方面需要观察。一是人口总量与峰值的经济影响,二是人口结构特别是老龄化问题,三是人口的区域分布与流向问题。尤其是人口的区域分布与流向的影响尤为突出。处理是否得当,不仅会影响当下的经济质量,决定结构调整的成败,而且还将对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其二,外贸挑战。这是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重要外部因素。过去30年,外贸曾经对中国的发展产生过广泛影响。现在,外部环境变了,大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尽管如此,外贸的作用仍不可轻视。从近300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看,没有一个国家不是通过国际贸易做大做强的。因此,中国也不会例外,现在需要的是如何用创新思维来打开外贸新格局。

其三,消费挑战。居民消费现在是海内外一致看好的增长引擎。在外需不振的今天,着眼于扩大国内居民消费是不错的选择。但中国的情况是,市场不成熟,贫富差距大。未来消费市场由谁主导?是由外商和舶来品主导,还是由本国企业和本国商品主导?这需要结合国际和国内两方面进行观察。

其四,产业挑战。近30年的发展,中国在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上有明显的外需依赖型特征。因此,在外需格局已经改变、内需作用日益增强的今天,原有的产业格局从思路到结构都要做大调整,动大手术。如何平衡内外部需求,同时以满足内需为导向,调整三大产业的比例与结构,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其五,就业挑战。这是“十二五”期间非常突出的问题。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人口高峰的到来,就业压力持续加大。二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加剧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未来五年,受社保体系尚不健全的影响,很可能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年轻人就业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是有可能延长退休年龄,结构性问题突出。

其六,分配挑战。近年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分配矛盾突出。这与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策略有关。未来五年,在分配方面面临的挑战有两个,一是如何通过政策杠杆来调节收入分配,二是如何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实际享有的社会财富差距。

其七,资源挑战。“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一是因为发展基数已经较高,要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对资源的需求也会同步提高。二是发展标准在提高,尤其是13亿人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有更多的资源消费保障。三是受资源的价格因素影响,资源消耗的成本压力会越来越大。

其八,环境挑战。环境问题是中国发展的一大“瓶颈”。未来五年,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期,环境压力将来自多个方面。一是生产环节的压力,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它在未来的制造业特点不会消失,因此由生产环节造成的环境压力很难得到降解;二是生活环节的环境压力,也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大。

其九,市场挑战。主要是来自国际国内各种要素市场的挑战。在未来五年,包括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等都将面临国际金融体系大变局、市场结构大改造的多种挑战。其中,由美元动荡引起的价格体系紊乱,将是“十二五”期间不可回避的大麻烦。因此,市场能否找到平稳运行的新模式,对实体经济不造成巨大冲击,将是大考验。

其十,国际投资挑战。主要是中国的对外投资在未来五年能否有所长进,为“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作出特殊贡献,也是一个看点。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引导国内过剩产能向外转移,二是如何参与对外部资源和市场的有效利用,三是如何在各大要素市场上充当有相应话语权的参与者角色。这些挑战在未来五年都会出现。

由此观之,“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并不简单。尽管如此,只要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完全可以有效化解上述这些矛盾,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更有效率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立是关键点。这个五年节能减排硬约束指标如何在下一个五年得到延续,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增长”,实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增长,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节流更要开源,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市场热捧的土壤。参与起草“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意见”的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表示,“十二五”期间,财政金融支持将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入,包括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相关企业上市进程;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新兴产业。

据了解,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提高到8%。发展主要将两大路线,一是培育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大型集团发展来带动中小企业,这一路线主要用于技术密集、规模效应高,风险大等三网融合、航空航天领域;二是培育中小企业发展来发展规模形成一个大的产业。

发展需要纵深。除了条条行业外,块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将成为关注焦点。国家发改委土地开发和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说,“十二五”规划至少会涉及区域经济的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构建经济圈和经济带,二是培育新的增长极,形成新的城市群。

随着五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号角即将吹响。

【“十二五”改革研究报告】

“十二五”是我国改革发展十分关键的5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和国内发展方式转型的特定背景下,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以更大的魄力实现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突破。未来几年,抓住改革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一揽子”改革,集中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矛盾,形成发展方式转型的活力、动力和合力,走出一条以扩大内需为主线的发展新路子,建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是方方面面对我国“十二五”改革发展大业的热切期盼。

本报告以实现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在对“十二五”改革发展特定背景做出客观判断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十二五”改革的总体思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并就“十二五”创新改革推进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十二五”改革的特定背景

客观把握“十二五”改革的现实需求和基本走势,需要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发展方式转型两个视角分析、审视“十二五”改革的特定背景。

1.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走势与“十二五”改革

(1)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长期性。主要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储蓄上升、消费萎缩和进口减少将成为中长期趋势,尤其是欧美国家消费需求继续萎缩的趋势短期难以逆转,使我国高度依赖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退一步说,即使欧美市场需求能够在总量上恢复,也不是原有规模和结构上的简单恢复。

(2)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全球化的新动态使我国继续分享全球化红利面临挑战;周边新兴经济体期望我国为其继续高速增长提供市场;我国与“金砖四国”的合作空间很大,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国关系的影响。

(3)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与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外部压力。在发达国家倡导绿色复苏战略影响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共识。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通过各种手段迫使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承担巨大责任,使我国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空前压力。

(4)国际环境变化与我国“十二五”改革的挑战和机遇。尽管从短期看,国际形势变化给我国改革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但放眼未来30年,这次危机却是加快改革,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重大历史机遇。

2. 我国发展阶段变化与“十二五”改革

(1)我国进入发展型新阶段。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实现了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社会发展阶段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生存型阶段跨入发展型阶段。在发展型新阶段,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与生存型社会相比有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与政府体制需要全面创新,使之与发展型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需求结构进入战略调整期。随着我国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全社会的需求结构进入战略调整期。一是社会需求由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升级;二是社会需求由私人产品向公共产品升级。

(3)发展阶段变化与“十二五”改革的主要挑战。“十二五”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集中反映了我国发展方式转型严重滞后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二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三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公共治理建设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4)发展阶段变化与“十二五”改革的重要机遇。从国际国内的压力看,转变发展方式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内需不足上。在深化改革中打破制约内需扩大的制度障碍,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从新阶段发展的态势看,以市场化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府转型释放内需潜力,面临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二、“十二五”改革的总体思路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推进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为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障;加快推进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奠定重要基础。

1. 发展方式转型对“十二五”改革提出的现实需求

(1)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主要是体制机制问题。资源环境问题与某些市场化改革的滞后直接相关;消费不足的问题既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滞后有关,也同公共服务体制不健全相关;地方政府追求短期内GDP总量的增长与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改革滞后直接相关。

(2)发展方式转型依赖改革的新突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有赖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有赖于社会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推进政府转型有赖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3)“十二五”时期改革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十二五”时期改革具有结构性改革的鲜明特征,需要按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统筹新阶段的改革,把改革决策与宏观政策决策有机结合,统筹考虑。

2. “十二五”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改革目标

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形成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制度;为推动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进展创造活力、动力和合力,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3.“十二五”要通过改革形成发展方式转型的活力、动力、合力

(1)以市场化改革释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活力。更加注重运用价格形成机制引导企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注重通过打破垄断,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高经济质量;更加重视民营经济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更加重视通过新型城市化释放扩大国内需求的潜力。

(2)以社会体制改革形成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十二五”时期社会体制改革要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社会动力。

(3)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转变发展方式的合力。当前,随着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改革到了全面攻坚的紧要关头。要注重形成中央与地方合力,部门间的合力以及政府、市场、社会的合力。

三、“十二五”经济体制改革

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推进“十二五”经济体制改革,要以扩大内需为总体目标,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环节,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基本路径,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2020年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1. “十二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改革的现实需求

(1)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出口失衡,以消费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尚未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服务业比重徘徊不前;城市化进程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就业压力日益凸显;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大等。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的根源在于改革不到位。例如,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滞后,转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缺乏市场基础;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缺乏基础;垄断行业改革进程缓慢,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投资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

2. “十二五”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首先,“十二五”时期将伴随着外需持续萎缩和波动,扩大内需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中把握主动;其次,“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最现实的切入点。最后,扩大内需,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由侧重有效供给向侧重有效需求的转变,可以使经济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2)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着力调整消费、投资、出口结构,尽快形成以消费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着力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尽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着力调整城乡结构,尽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着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尽快形成国家、企业、居民之间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着力调整所有制结构,使其与扩大内需的要求相适应。

(3)把深化市场化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一方面,以市场化改革形成扩大国内投资需求的体制保障。不仅要打破垄断,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还要建立资源要素市场化与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以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体制保障,尤其是推进就业体制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未来5~10年,我国城市

化将呈现加快发展的基本趋势,要高度重视建立新型城市化的体制保障。

3. “十二五”深化市场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1)加快推进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保证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的价格形成机制;坚持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建立竞争充分、监管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建立完善的现代环境产权制度,有效保护环境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做大做强环保产业;加快“碳交易”体制机制建设,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2)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以打破行政垄断为重点,调整国有经济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常态化的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收租分红机制,为构建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提供制度保障。

(3)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进一步打破各种壁垒,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因素,重点在服务业开放上取得突破;拓展发展空间,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制度环境,使民营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微观主体。

(4)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建设。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的一元结构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就是在继续推进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过程中,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方式。

(5)加快推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不仅要注重微观上劳资关系调节等,更重要的是宏观上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入手,对初次分配中的国家、企业、居民收入份额做实质性改变,扭转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和财富存量,为扩大内需奠定制度基础。

(6)加快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把促进就业作为“十二五”时期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重点调整产业结构,打破服务业垄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工资基金的就业容量。

(7)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重点调整中央地方财税关系、推进税制转型、预算制度改革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在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上实现重大突破。

(8)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实现从投资型金融向消费型金融转型,建立服务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金融支持体系。重点在于放开服务性金融和发展民间金融;在深化股份制改革中完善国有金融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在金融开放中加强金融监管;抓住内外机遇,在改革中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四、“十二五”社会体制改革

未来5~10年,是我国社会转型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实现平稳转型,关键取决于我们对社会问题的估计与改革决策的选择。“十二五”期间,如果能够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全面推进新阶段的社会体制改革,就能够为后危机时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立制度保障。

1.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突出的社会问题

(1)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凸显。当前,全社会公共需求,在总量上全面快速增长,在结构上明显变化。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差距明显,不仅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正,也直接导致消费不足。

(2)我国社会转型进入利益分化和博弈的时代,社会矛盾凸显。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收入分配不合理、公共服务不足、群体性事件多发等问题,根源于社会结构失衡、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缺位。新阶段必须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一套能促进利益均衡的制度安排,解决利益失衡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3)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人口结构变动背景下,劳动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当前面对经济压力,保障民生必须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2. “十二五”社会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

(1)缓解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与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需要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缺和不均衡本质上是体制问题,尤其是城乡二元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十二五”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迫切要求在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政府责任、分工体制、财政体制、干部考核机制等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2)以基本利益关系协调为主线,加快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利益表达的多元化渠道,建立协调利益关系机制,要求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十二五”社会体制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难度加大,复杂性加深,必须把构建利益均衡机制作为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

(3)把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不仅要实施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构建发展型的劳动就业体制,更要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4)新阶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问题必须深化社会体制改革。面对新形势,社会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必须提高到更高的战略位置,在社会体制中构建发展型社会体制和政策体系。基本目标在于建立与经济政策协调的、中长期的,内部整合的、积极的社会政策体系,并加以制度化,形成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3. “十二五”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1)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二五”要把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设作为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在养老、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领域,构建起初步的保障体系。

(2)构建社会协商对话机制,深化以基本利益关系协调为重点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当务之急是:正确认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问题,树立“稳定”的新思维;加强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构建利益均衡机制;推进社会建设,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区自治。

(3)强化政府在就业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发展型的劳动就业体制。在社会政策方面,积极促进劳动就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在于强化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责任,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大政府促进就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建立灵活的就业机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4. 实现积极的社会政策与社会体制改革有机结合

(1)在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责任与中央地方分工体制改革相结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与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相结合。

(2)在采取各种措施处理社会矛盾冲突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利益协调的基础,把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建设作为基本途径,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行政体制改革相配合。

(3)在采取各种措施保就业同时,更加注重就业体制改革。做到稳定和扩大就业机会与建立灵活就业机制相结合,积极就业政策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加大失业群体救助力度与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制相结合,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相结合。

五、“十二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更大挑战不是经济社会本身,而是政府转型与政府决策。“十二五”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能否实现重大突破。为此,“十二五”要继续以政府转型为主线加快推进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为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1. “十二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

(1)发展方式转变对政府转型的依赖性全面增强。从政府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与推进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关系看,加快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将对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产生决定性影响。

(2)行政管理体制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逐步暴露。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发展阶段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政府转型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型经济运行机制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责不到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三是政府自身建设滞后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3)“十一五”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但改革远未完成。当前的突出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和政府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尚不到位。

2. “十二五”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点任务

(1)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经济职能。重点加强政府的中长期经济战略职能、宏观调控职能、市场监管职能,使政府的经济职能与增强可持续增长能力的要求相适应。

(2)加快建立公共职责的制度保障。建立中央地方规范的公共职责分工体制;以强化公共职责为重点,优化行政层级,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建立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

(3)以事业单位改革为重点,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在公共服务体系框架下整体设计和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尽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体系,把事业单位改革与引进公共服务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把事业单位改革与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卫生、科研等事业单位改革上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

(4)实质性地推进行政体制范围内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设的改革。积极推进以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设为基本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并在大交通、大教育、大卫生等关键领域的大部门体制改革上取得新进展。

3. 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1)“十二五”政府自身建设的目标。力争在“十二五”,努力建设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在解决多年来积累下来、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使政府行政效能显著提高、行政成本明显降低、腐败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进而明显提高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

(2)“十二五”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的重点任务。制定削减行政成本的中长期规划,重点解决影响行政成本问题最突出的矛盾;采取措施集中解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公车改革、公款吃喝、公款出国旅游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强化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进一步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制定依法行政程序制度。

六、“十二五”完善改革推进方式的建议

“十二五”是我国实现改革战略目标十分关键的5年。在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改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大的特定背景下,实现2020年改革目标的难度加大、任务艰巨。要统一改革认识,把握改革时机,完善改革推进方式,努力实现改革战略目标。

1. “十二五”体制改革需要考虑优先顺序安排

(1)短期内亟待实现突破的改革。重点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和垄断行业改革,力争在1~2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重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力争在“十二五”初期取得重大突破。

(2)中期内期待取得进展的改革。在明确行政体制改革基本方向的前提下,着力推进以行政体制内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设为要求的大部门体制改革;力争在未来3年左右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3)中长期需要持续推进的改革。未来5~7年,着眼于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加快推进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2. 加强改革的综合协调

(1)加强改革决策机制建设。抓住改革机遇,在相关改革决策上当机立断;进一步解决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需要强化改革协调机制;加强对改革的独立、客观研究。

(2)建立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构。建议成立国务院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经济、社会、行政体制改革实施全面统一领导和协调。同时建立改革专家咨询机制。

3. 充分尊重和鼓励地方的改革首创精神

一是充分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二是积极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十二五”要把充分发挥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作用作为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三是及时总结并推广地方改革经验。

4. 建立健全改革的社会参与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听证制度;第二,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参与改革;第三,建立及时有效的媒体信息公开制度。

5. 加强改革立法,把改革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新阶段推进改革,要用法律形式将改革目标上升为国家意志,明确界定改革主体、改革对象、改革责任,强化改革目标的约束性,使改革目标成为法定责任。重大的改革,需要先立法后改革;同时,要以法律手段来使改革从经验型改革过渡到理性、规范有序的阶段。

6. 建立改革进程的评估机制

(1)建立完善改革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至少应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行政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程。在此基础上,再划分具体的评估要素。

(2)建立改革的反馈机制。对每项改革进程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建立二次反馈机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组织专家做专题评估。

(3)建立多重评估体系。建议将社会评估组织和专家学者等纳入评估主体范围,充分发挥和整合不同评估主体的优势,形成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多重立体的评价体系。

7. 营造有利于改革的社会环境

(1)新阶段的改革更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改革的舆论宣传,及时地向公众解答改革进程中的疑惑,加强对改革的正面引导,让人们正确了解、理解改革。

(2)解放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新阶段改革措施的制定和选择要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让多数人在不断分享改革成果的同时,参与改革,支持改革。

【后危机时代的“十二五”经济形势分析】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由数量扩张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会存在,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逐步恢复增长,但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生产结构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进而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要影响。从国内形势来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两大驱动力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改革也将进入关键期。纵观国内外经济形势,“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

一、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的中长期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而且对这些国家的消费模式、生产模式和对外经济模式,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1、对发达国家消费的影响。房地产和金融资产泡沫破灭以后,美国人的消费观念已有所变化:2009年,美国国内消费信贷持续下降,创18年来最长“下降通道”,与此同时,美国家庭储蓄率则从2005年的-2.7%迅速上升到6.9%,创14年的最高点。美国消费与储蓄的巨大变化固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暂时性,但从长期来看,美国负储蓄、过度超前的消费模式必然会有所调整。此外,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和美元主导地位的削弱,会增加依靠国际负债来支撑国内消费的难度,从而迫使美国消费模式发生一定的变化。

2、对发达国家生产结构的影响。危机爆发后,各发达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降低失业率,纷纷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开始了新一轮的“再工业化”。美国总统奥巴马为应对金融危机提出的经济新战略的核心就是“产业回归”:让美国经济回归实体经济,重新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要从消费型经济转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从依赖金融活动转为依赖实体经济。为尽快摆脱金融危机,欧盟各国也将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传统的制造业上。英国重新认识到,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制造业都是英国经济获得成功的关键,并制定实施了制造、汽车、光电子、纺织等产业振兴计划。德国也提出了“再工业化”主张,采取了大量重振传统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措施,通过汽车以旧换新、加大公共投资等手段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3、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的进口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加之各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其进口的产品将更多地向初级原材料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倾斜,而会更多地出口高附加值制造业产品。目前,国际贸易约有80%是通过贸易融资进行的,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领域流动性大大降低,国际贸易融资缺口已高达3000亿美元,从而抑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出于对国内工业的保护,发达国家对于高新技术尤其是一些核心技术的控制将会更为严格,国际技术交流、贸易与合作也将

会受到一定影响。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恢复低速增长,但要走向全面的复苏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各国有效需求要得到基本恢复,二是出现能够引领全球经济的新的产业增长点,三是企业进入新一轮的大规模固定设备更新投资。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能够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力量还需要进一步积累,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的主基调仍是调整回升,这将构成“十二五”前半期甚至整个期间世界经济的总体趋势。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的基本走向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进程会进一步加速发展,传统的以“三高一低”为基本特征的粗放生产模式将难以为继,主要表现为:一是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过大且没有补偿机制;二是环境代价过大,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三是粗放增长抑制技术创新,产业竞争力不强,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低端。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变制造业大国为制造业强国,向高技术化、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碳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现代集约型生产模式转型是必然的选择。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强大驱动力量。“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率将由现在的50%上升到65%左右,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45.7%上升到60%左右。工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GDP增长1.5-2个百分点。因此,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之国内消费的不断扩大和国际贸易的逐步复苏,“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扩张期,经济增长很有可能达到两位数。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东强西弱、南快北慢”经济格局的弊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更加凸显。从2009年至2010年1月份,国务院先后批复了13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这些规划的作用将在今后3-4年内集中显现出来,在“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步入一个新阶段。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确立,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目前,改革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已经到了需要用系统性措施加以推进的关键时期,但系统性的改革我国还缺乏成熟的经验。因此,“十二五”时期的改革将以七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重点,这七个综改试验区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对全方位、综合性改革进行先行探索。全面的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将在综改试验区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展开。这将是“十二五”后半期乃至“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

三、“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经济结构调整将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其基本目标就是要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1、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实现这种转变,关键在于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促进消费升级。在收入政策方面,要着力改革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奠定消费基础;在社会政策方面,要健全各项社会保障,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标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定消费信心;在产业政策方面,要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在教育、文化、通讯、交通等方面的消费,扩大消费领域;在消费模式方面,要大力提倡适度消费模式,推动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实物型消费转向服务型消费;在消费政策方面,要适度发展消费信贷,为城乡居民提供完善的消费信贷支持,提高消费能力。

2、建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国际金融危机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倒逼机制,也降低了产业结构调

整的成本。“十二五”时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进一步强化技术研发,突破产业升级的技术瓶颈,扩大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研发的主体地位,建立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链条;要转变技术引进模式,着力提高我国技术引进的层次和消化、吸收、转化能力,从过去偏重于引进硬件和成套设备转为主要引进软件技术和关键设备,拓宽自主创新渠道;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创新发展模式。

3、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要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着眼于城乡利益协调、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在财税、就业、教育、社保、要素流动、土地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以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充分发挥各县域地区的比较优势、引导资源和要素向园区聚集,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为主要依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与经营,发展特色农业。

4、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多层次区域经济规划体系,优化生产力区域布局、缩小区域差距。要进一步推进以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更加重视老、少、边、穷、枯(资源枯竭地区)、库(区)等特殊类型地区的发展;推动形成多极带动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充分发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优势,引导京津冀、武汉、长株潭、海峡西岸、山东半岛等重点城市群集聚发展,积极培育沿海、沿江、沿线经济隆起带;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区域合作,构建有效平台,加快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步伐,加快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协作互动的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新的区域政策体系,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破除不利于市场一体化的行政性规章和管理措施,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5、着眼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力推进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改革,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行综合配套改革。要大力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完善土地、劳动力、重要资源和能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以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为目标,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收支关系,规范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公共财税制度;加快垄断行业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完善产权流动与交易机制,探索国有产权社会化、资本化运营机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大力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精简机构、提高效能。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判断】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应对国际经济格局调整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

“十二五”时期国内经济形势和特点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环境具有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两重性。从总体上说,“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一、战略机遇

所谓战略机遇主要体现在:第一,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潜力巨大的内需来

实现,新型工业化将与信息化、重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融合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第二,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驾驭与应对复杂经济局面的能力和经验日益丰富,国民经济将从非均衡、高速发展过渡到均衡、协调、中速发展,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机制逐步完善。

第三,经济结构继续朝着均衡化方向演进,产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以自主创新带动的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取得进展,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条件继续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布局和培育,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

第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日渐明晰,各项改革举措和战略部署开始全面实施,逐步形成的多个核心经济圈带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

第五,社会事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制约其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开始破解。

第六,节能降耗减排取得明显成效,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环境状况出现局部改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第七,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仍会继续保持,综合成本仍处较低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逐渐提高。

第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形成了既独具特色和优势,又符合市场经济通行规则的经济体制。

第九,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开放型经济继续向纵深推进。

二、面临的挑战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以往相比,无论在难度上还是在性质上,都有了重大变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进展还很不平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与发展形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第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经济增长可能已过了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期,而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稳的中速甚至是中低速增长期。

第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任务刚刚破题,需求结构的改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要素结构的优化配置尚存很大压力,体制机制的制约还很顽固。

第三,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尚未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土地、劳动力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等体制机制障碍阻碍着城市化进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过多源于短期和表层,城乡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第四,总体上区域发展失衡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重化工时代并未过去,重心将从东南沿海逐步向内陆迁移,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压力将逐步暴露,各大经济圈之间也将展开以资本、人才甚至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争夺战。

第五,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局面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刘易斯拐点”、中等收入陷阱与社会转型加速和利益格局分化相叠加,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

第六,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还未健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约束增多增强,从传统的人口、资源、环境、市场、技术约束,到新兴的文化、减排、人才、金融、城乡、区域约束。

第七,对外开放及融入全球化的进程遇到地位受到挑战的发达国家的强烈干扰与遏制,外部不可控风险日益增多,国际协调与合作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常态。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贸易摩擦和升值压力成为制约我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大外部不确定因素。

第八,初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并不牢固,一些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体

制障碍还没有根本性突破。改革到了攻克最顽固堡垒的时期,行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等均处于攻坚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垄断企业改革依然滞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然存在问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非公经济发展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制度制约。

第九,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亟待化解的潜在系统性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其一是宏观经济存在局部、结构性和阶段性过热和过冷交替出现的风险,随之而来的是通胀和通缩压力有可能随着经济波动而交替出现,管理通胀和通缩预期的难度在加大。其二是房地产泡沫是未来中国经济运行中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潜在的最大系统性风险,已在一定程度上孕育着较大规模和较广波及面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及社会稳定的可能性。其三是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持续攀升。其四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权跟事权还不够匹配,以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代表的地方财政风险加大。

“十二五”时期国际经济形势和特点

一、美欧日仍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制高点,美元霸权地位难以撼动

金融危机前,美国超级大国的软硬实力体现在军事、科技、金融、国际规则制定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权。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业和汽车制造业受到了重创,但是,美国仰仗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国际话语权和美元霸权地位,继续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制高点。

在IMF、WTO和世界银行的国际规则制定中,尽管美欧日之间存在竞争,但作为一个整体,仍不允许新兴大国染指国际规则的制定,挑战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针对新兴大国,美国在危机高潮期的全球号召力无出其右,但在形势基本稳定后,美国迅速转移国际社会的注意力,把危机的矛头直指中国等东亚国家,认为东亚过高的储蓄率和人民币低估是导致和国际经济失衡甚至金融危机的根源,全方位压迫人民币升值。同时,欧美通过组织召开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占据国际道义的制高点,并指责中国的不负责任是造成会议失败的根源,这种话题和战略转移能力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的,而欧美日的低碳技术经过多年的积累全球领先,并设置了各种技术转让的障碍。

总之,“十二五”期间,美国将继续占领世界经济和金融、科技创新、国际规则和话语权的制高点,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

二、新兴大国的经济实力上升和合作加强,但相互间的竞争、分歧和发展水平的差距不容忽视

“金砖四国”、“基础五国”、“新兴十一国”等代表新兴大国集团的名词层出不穷。一方面,2009年,联合国报告认为,仅中国经济就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50%,超过了美欧日总和。近年来,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大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上升。另一方面,新兴大国的崛起和相互合作挑战美欧日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主题。无论是金融危机期间挑战美元霸权、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还是气候峰会和谈判中,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国家为主导的新兴大国通力合作,协调立场,相互配合,以争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话语权。例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倡议后,迅速得到巴西和俄罗斯政府的响应,在气候谈判中各国一致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立场。

但是,不可否认,新兴大国间的发展差距、相互竞争、分歧依然十分明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贸易大国和外汇储备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人均发展水平较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巨大,俄罗斯和巴西过度依赖资源出口,制造业竞争力较弱,印度经济发展的内部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此外,新兴大国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富分化过大,这使得新兴大国将可能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此外,新兴大国由于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因此在某些领域还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各国间的贸易

保护主义倾向严重,围绕国家利益的军事、外交和资源矿产品贸易等领域相互博弈和拆台现象严重,相互间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低,加上欧美国家的从中分化,使得新兴大国的各种合作机制难以深入开展。

三、全球经济失衡的事实和再平衡压力的矛盾,将可能导致世界经济进入周期性低谷

多年来,全球经济严重失衡,被认为是国际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一方面,美国超前和过度消费造成美国巨额“双赤字”,并为其他国家提供巨大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低消费和高储蓄造成其经济增长对美国等出口的依赖,存在着高额贸易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并源源不断地向美国提供大量资金。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正促使美国增长模式的转变。一是家庭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率将从危机前的零持续稳定在3%~5%左右。二是居民消费将进行长期的调整。三是美国出口将上升而进口将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也在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增加进口,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消费和进口下降对世界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增长。

但是,要真正改变现行全球经济失衡局面,建立亚洲内生型增长机制,不会是一朝一日内完成的。因此,“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将长期面临着国际经济失衡的事实和再平衡压力之间的矛盾。

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压力和世界经济周期、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将明显减速。当前的金融危机被称为“百年一遇”,1929~1933年发生世界经济大萧条,延续十多年,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真正从危机中走出。1990年前后日本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导致日本经济陷入十多年的长期衰退,至今仍没有走出衰退的阴影。自2006年开始进入调整期,美国房地产市场调整已历时四年,但仍未达到周期性谷底。因此,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仍寄希望于房地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在短期内难以找到像房地产业这样的产业链条长、对很多产业拉动作用显著的支柱性产业,因此,全球经济难以再现2002—2007年的高增长。

四、金融去虚拟化趋势日益明显,政府与市场重现钟摆效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理念,放松对经济各领域的管制,尤其放松对金融领域的管制,并向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推广“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的“华盛顿共识”,被认为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此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市场不受监管和金融体系规章制度缺失的弊端。

为了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美国政府政策从自由主义向凯恩斯主义即政府干预方向回摆。实际上,目前美国政府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干预频率和力度,不仅远远超过了二战后以来的60多年,而且也是大萧条期间的罗斯福新政望尘莫及的。目前,美国国会和奥巴马政府先后多次通过和提出了加强对金融部门监管的相关法案和提案,势必引领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加强金融监管的改革。

总之,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全球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破产,政府的力量重新占据上风。实际上,在21世纪初,作为新自由主义的重灾区,拉美和东欧地区已经在全面反思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改革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并提出了诸如“21世纪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甚至采取一系列激进的国有化政策,逐渐强化国家和政府的作用。

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忽视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巨大吸引力和自我修正能力,以及自由主义在美国精英阶层所处的根深蒂固的地位。可以预见的是,在经济复苏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后,放松管制和反对政府干预的呼声将再次获得生机和活力。总之,政府和市场力量的博弈和钟摆效应从来不会消失。

五、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供需矛盾、环境气候压力和人口老龄化势必带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全球气候变暖、资源供需矛盾、环境承载力和人口老龄化是未来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世界人口、人类经济活动和消费的过度膨胀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聚焦了全球的目光,围绕气候谈判、能源、资源、碳排放、碳关税等议题的国际博弈将长期存在,尤其是气候谈判中的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机制将是两个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当前面临的困境,势必促进国际企业界进行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新能源、电动汽车、环保产业将引技术创新的潮流。与此同时,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催生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危机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努力寻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纷纷加大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不少新兴经济体也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新能源开发和产业化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而节能环保和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会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可能引发全球产业结构新的调整、重组、转型和升级,并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此外,人口老龄化同样是“十二五”面临的全球性难题,全球性养老压力将加剧,充沛的、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将可能不复存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技术革命势必带来全球劳动生产率提升,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调整将力促建立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十二五”展望】

今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一到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全球主要媒体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中国经济表现是全球各国中最出色的。下面我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十二五”规划谈一下自己的想法,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第二,当前经济政策分析。第三,“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形势展望。第四,“十二五”规划要点解读。

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目前为止,统计局公布了一到三季度的统计数据,四季度的情况怎么样?各个领域的情况怎么样?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如何评价中国经济形势?这都是大家比较关心的。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将要进入像日本当年那样“失去的十年”。日本经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一直到现在都比较低迷,处于通货紧缩的困扰之中。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在房地产泡沫化的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崩溃。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还会有自身发展的强劲动力,能够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这是国内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的主流观点。当然也有国际上的一些专家比较看好中国经济,我是支持第二种观点的。

中国经济经过32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依然会保持比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态势,从1998年到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平均每年是9.9%,最近这十年实现了10.92%的增长。对近年尤其是今年我国经济形势的正确认识和评估是制订“十二五”规划的基础,如果认为中国经济在衰退,那“十二五”规划就得谨慎、保守一些;如果认为中国经济还有很强的增长动力,那制订“十二五”规划应当是充满信心的。

第一,如何看待今年我国经济的增长。

今年的经济增长应当说是来之不易的。为了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调整了政策导向,采取了一揽子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计划,2009年我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只有6.1%,是本世纪季度增长最慢的一个季度,后来修正政策导向之后是6.2%,后来二三四季度分别增长7.9%、8.09%和10.9%,今年一季度上升到11.9%。这次经济回升有几个特点:一是回升的速度很快,几乎在四个季度内翻了一番。二是这次回升是在出口下降的条件下实现的。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欧洲、日本、美国仍处在经济低迷当中,这三大贸易体占了我国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只有1.7%,我估计第三季度美国经

济增长应该不会高于1.5%。欧元区国家在主权债务危机情况下经济依然低迷,房地产和实体经济都处于萎靡状态。日本经济状况稍微好一些,但日本自身的内需仍比较疲软。三是产业经济的振兴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比如我国去年汽车保持快速增长,预计今年汽车销售量应该会突破1650万辆,甚至达到1700万辆,这说明我国汽车产业是全面振兴,也是全球汽车业增长最快的。在产业发展振兴里面,房地产业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尽管中央在调控房地产业,但在扭转经济下滑过程中房地产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汽车和房地产的产业链、消费链都很长,所以这两个大产业的消费带来了整个产业的振兴。四是城市和乡村经济的同时回升。国家对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其他方面消费品给予税收、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发挥了明显作用。五是收入增长在加快。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也就是工资在增长,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在增加。

第二,经济增长太快可能会使今后几年经济快速增长的持续性面临挑战,同时经济过热会引起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进一步快速上涨。

中央采取了主动性调控的政策,这样经济增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季度性下降,一季度11.2%,二季度10.3%,三季度9.6%,我们估计四季度还会下降,应该会下降到8.5%到8.8%左右,这个下降应该会持续到明年一季度,但不影响全年经济快速增长的趋势。一个月以前国际货币组织、世界银行都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是9%到9.5%,但现在大家都改口气了,基本上都认为要到10%左右,比去年的9.2%要高一个百分点左右,因此今年应该是新一轮上升周期的第一年,经济增长将重新回到快车道上,还会保持一个很强的增长势头。我们预计明年的经济增长会在9.5%至10%之间,今年年初我们对我国今年经济形势的预计是8%,也就是说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今年高,但不会高很多。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产业发展比较快。

一是预计今年农业能够增长。农业部领导认为今年还略有增长,但我个人认为粮食应该有减产,但减产不会很多。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六年大丰收之后从周期的角度来讲会有收敛,虽然国家采取了很多政策使粮食产量的上升周期延长,但也不可能无休止地延续下去,今年再增产确实难度很大,因此我预计比较好的情况是保持去年的产量水平,也可能有稍微减产。但水果等非粮食农产品的产量今年会有所增加,所以整个农产品的总产值还是保持增长势头的。我预计今年全球的粮食产量可能是略有减产,这就是粮食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中出现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二是预计今年二产能够增长50%左右。二产分两块:工业和建筑业。在我们的统计中,工业占了接近42%,建筑业包括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大概占到6.7%到6.8%的样子。

三是预计今年服务业能够增长42%左右。我认为整个产业在今年经济增长回升第一年中的协调性还算比较好,各产业的增长比例从历史角度来看是一个比较好的组合。

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今年的进出口贸易不错,进口大约增长40%,出口大约增长30%。这是因为去年基数比较低,前年基数更低。我国贸易顺差减少,因为今年的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国内消费需求旺盛,奢侈品、铁矿石、石油进口大幅度增加,如今我国石油的进口依赖度大概超过54%。此外,进口产品价格上涨也是今年我国进口额度增长明显快于出口的原因之一。

去年我国贸易顺差是1960多亿美元,今年一到三季度是1208亿美元,预计全年顺差大概是1650亿美元,这个顺差占GDP的比重是下降了,也就是说净出口需求明显下降。如果外需状况在“十二五”期间有所改善的话,那么我们预计净出口下降的趋势将会得到一些改善,同时也会加快我国出口结构的改善。

今年我国的消费增长到目前为止是18.3%,投资是24%的增长。我们估计消费和投资还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而且这个投资增长是由内需带来的,而不是由外需带来的。

因此,我们判断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两个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一是需求结构的变化,

原来主要是出口导向带来的需求增加,现在变成由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带来国内投资的增加,从而带来内需的增加;二是投资消费结构有所改善。总体来讲,三大需求特别是内需保持增长趋势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前提。

第三,与2008年下半年相比,今年就业机会明显增加。

2009年我国实现了1240多万城镇人口就业,今年我们会超过这一数字。因为担心去年大量农民工返乡后不再回到原来打工的地方,所以我们在起草报告的时候不敢把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预计指标定的很高,定在900万左右,但实际上今年有可能超过1250万。上个月我国的失业率是4.2%,最近一个月是4.1%,这是比较好的情况。我国总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今年会在950万左右,现在是930多万。

就业机会的增加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总体经济回升以后,总的劳动力需求是增加的。二是由于结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就业弹性提高了。三是产业的就业链条向研发和营销拉长,这两方面的就业弹性也都增加了。四是城市就业规模的增加。五是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的增加。

第四,今年劳动者、企业和政府的收入都有所增加。

今年劳动者的收入是增加的,因为就业机会的增加带来劳动工资的增加,加上工资标准的提高,以及企业开始注意通过提高工资水平来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因此我国前三季度的工资增长第一次出现超过10%的好现象。今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情况是不错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达到10.9%,高于去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8.8%,当然去年的CPI是很低,而今年的CPI大概是3%左右。

企业收入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营收和利润,一到三季度我国工业和企业是50%以上的增长,不仅仅是大企业,中小企业的收入都在改善,主要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比如一些补贴性的支持,加上市场销售环境的改善,尽管国际环境不好,但国内销售环境比较好。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一到三季度政府财政收入超过6.3万亿,全年有可能8.8万亿,今年我国的GDP大概是38万亿,政府收入超过23%。

第五,今年的物价情况。

总体来讲,我认为这次银行加息一方面是针对CPI,一方面是针对资产价格。今年一到九月份我国物价平均上涨2.8%,但最近五个月超过3%,超过3%三到五个月人民银行就会加息。原来我们测算的加息时间是八月份,事实证明是推迟了,推迟加息主要是担心在美欧抛出新的货币政策之前加息的话可能会引起人民币过快升值。

判断今年CPI的上涨情况,保守一点是3.1%,不保守是2.95%,估计今年CPI单月最高不会超过4.5%,12月份有可能收敛,明年上半年CPI有可能往下走。影响CPI上涨的几个重要因素,一是货币增加,流动性过大会使CPI上涨;二是粮食供给增长的明显减速;三是企业成本的增加,成本增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劳动力工资的增加、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环保成本的增加。

今年的经济形势总体来讲比去年要好,经济政策在科学发展观的导向下实施得很成功,所以现在的宏观调控效果应当说是比较好的。32年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在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后,宏观调控水平在提高。

当前经济政策分析

总的政策动向年初两会期间讲得很清楚,最新的政策大致有以下几个变化:一是对房地产的调控越来越紧;二是货币信贷的收缩,特别是货币政策由原来的数量调节向价格调节转变,从10月20号开始加快调节,这是很重要的变化。

在利率调控政策下怎样评估今后我国经济的走势?现在有两种看法:一是中国的货币政策进入了加息周期;二是没有加息周期,这次加息只是示范性的、信号性的,主要是对房地

产、CPI上涨的压制,要弱化一种预期。我持后一种观点。我认为此次加息主要是管理通胀预期,因为当前我国经济主要是在企稳回升,而且外部环境不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深化,美国的资本市场很疲软,此外还担心人民币汇率因利率变化而升值,所以中国也是一再地等时间。美国准备发1.7万亿美元的国债,由美联储购买,就是用钞票来购买国债。美国财政部的国债原发给美国老百姓、中国、英国、日本等,现在发给美联储,没有商品对应,纯粹是印票,成本只有几分钱。中国在这样内外两种形势挤压下进行了象征性的加息,总体来讲我是比较赞成的。如何评价利率调节,我有几个想法跟大家探讨一下。

第一,我认为这次加息不会是连续性的,不会一次一次持续加下去,和接下来再次加息的时间间隔会比较长。

2004年加了一次,相隔一年零八个月以后,2006年又加了一次。非典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明显加速,这种情况下人民银行在2004年加了一次,我当时讲了一句话叫做“点刹”,就是说加息的目的不是为了把速度减到每小时60公里以下,而是因为我们的速度已经到140了,要点刹一下,回到120的均衡快速。2006年之后的再次加息是因为那时CPI上涨,国际商品、服务价格大幅上涨,经济也是持续的快速增长。

我认为这一次加息也会走非连续性的路线,只有在经济各方面发生新的、更大的压力情况下才会改变。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这意味着政策的导向不应该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加息,因为明年还是要控制外部的风险和国内经济小周期下降等方面的风险。

目前的外部情况制约我们进一步连续性加息。现在的货币战、贸易战是我国改革开放32年来、2001年加入WTO以来从未面临过的全新的外部环境。现在世界各国争相货币贬值,日本憋不住了,开始着手干预,欧洲也在抱怨美国,只有像印度、巴西、以色列、越南、韩国、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表现相对还不错,但是也在加息。

第二,我认为在全球出现货币战、贸易战的情况下,各国的货币政策要更加谨慎。

这就出现两种相互交叉的情况:一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在通过印钞票增长货币,他们关心的是就业,对通胀不是很关心;二是从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来讲,他们的经济发展很快,中国连续10%左右的经济增长,澳大利亚也是连续几年增长,巴西的增长也非常好,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还是偏紧的,所以说核心国家和外围国家的货币政策是有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更应该考虑欧美日国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因为他们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欧美国家是“紧财政、松货币”,我国是“松财政、紧货币”,不过我国货币政策总的来说也是适度放松的,或者叫稳货币的政策,现在的货币供应量增长依然保持12%以上。欧美日“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主要因为他们要减赤字,减少国家债务。最近英国、法国以及其他跃跃欲试的欧洲国家想减军费,而美国不想让他们减军费,希望他们跟着自己对亚洲施加更多的影响,但我估计“十二五”期间欧美减军费是必然趋势,他们也是不得不减,否则根本承受不了。

现在美国必须紧财政,因为美国国债的上限不断提高,现在是11.3万亿美元,美国能支撑下去吗?借新债还旧债,本金那么大,利息那么多,所以只能减少信贷、多印票子,二战以来美国都是这么做的。但今后美国这样做还有多大的空间?我认为美国的处境是越来越困难,因为美元、欧元、人民币三大货币体系的确立使美元的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入小周期下降,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下降的,工业增加值是下降的,GDP也是下降的,这种情况下连续加息可能会加速经济下滑。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还在逐渐显现,如果加息的话,会使房地产的购买成本提高,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还是要掌握节奏。此外,中国的国民储蓄超过70万亿,居民储蓄超过45万亿,储蓄大于投资,投资空间是很大的,而连续加息可能促使居民储蓄由活期转定期,如果强化储蓄率的话,对结构转化和经济增长都是有影响的。

今年的货币政策总体来讲就是象征性的资金价格从紧,利率是资金价格。按照原则开支

和收入增长,今年我们的赤字会比较低,减税不会很多。所以整体来讲,今年的财政货币政策变化在主动性调控里起了很大的作用。我认为主动性调控应该保持节奏,现在内调和外调相比,外调的压力太大了,很多政策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需要我们多观察,以静制动,等待一些措施显现效果,需要防止政策叠加。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部门之间调控行为的独立性产生了一些政策追加,导致宏观调控经常滞后,总是要慢几拍。虽然主动性调控取得了成绩,但与科学的宏观调控相比还有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的地方。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形势展望

第一,看一下宏观经济形势。

我国经济在“十二五”时期将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而“十一五”最后一年是上升周期的第一年,整个“十二五”时期都处在上升期的运行之中。经济发展基本上以十年为一个周期,现在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个发展周期的第一年。如果调控不好,可能到2013年就结束上升,调控的好,有可能延续到2015年以后。我们的看法是,新一轮的十年周期正在开始,因此分析“十二五”宏观经济形势关键是看周期背景。

我们看一下世界经济形势。欧美日经济都是下降趋势,中国是水平式的平均增长,这种情况下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会紧缩。我认为今后3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比前30年9.9%的增长速度减少2%到3%,也就是7%左右。接下来30年的紧缩是台阶式的,大致以十年为一个台阶,特别是20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下降。“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大致是9.4%,“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可能是8.6%。

从内部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来看,有几个主要因素没有发生变化。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长周期还没有结束。国外经济都有一个长周期,一般是30到50年。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研究认为,推动经济长周期增长的因素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就中国经济而言,我认为最近这一次经济发展的长周期从改革开放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这个周期大概有50年,已经走了30年,因此中国经济还能繁荣十多年,然后可能会出现增长速度下降。

二是中国经济本身的城市化、工业化、服务化、国际化、信息化还在加强。我着重讲一下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虽然我国信息化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我国信息化在世界已经处于领军水平。现在我国是13亿多人口,美国是3.1亿人口,而我国的网民有4.1亿,是美国网民人数的两倍,所以互联网、物联网都得向亚洲、向中国转移。就信息化公司来讲,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型企业,推动中国股市创业版价格上涨的不仅仅是国内资本,虽然我也认为其中有一定的结构性泡沫,但因为推动的资本结构不一样,我们应该看得更长远。我认为中国的信息化远没有结束,特别是3G、4G的发展在加快,手机、电视、电脑都在互联化,所以下一步革命性的发展将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三是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由于人口增长的减少,中国很快就要面临人口红利期的终结,但我认为“十二五”时期仍处于人口红利期。而且中国不再只靠劳动力带来经济增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力资本在增加。城镇就业人口在增加,农村就业人口在减少,出国留学人员在增加,回国人员也在增加,而且不仅是中国出去的人回来了,连很多国外的人才也到我国来了,这就形成了此次经济危机后中国人力资本急剧膨胀增长的局面。现在中国整体从业人员是7.8亿,整体来看,中国还是比较年轻的。

第二,看一下微观经济形势。

如果中国经济依然持续快速增长,对国际经济有什么影响呢?国际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一模一样的,美国的需求减少了,现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看新型经济,而新型经济体以中国为代表。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人均GDP是100美元,上世纪末是不到800美元,但是到2012年将超过4000美元。在中国人口增长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提高了,生产规模扩大了,中国的市场变大了,从全世界进口的需求也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