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关于写话的课题研究研究 (1)

小学一年级关于写话的课题研究研究 (1)
小学一年级关于写话的课题研究研究 (1)

《小学一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

报告

2011年03月16日14:16:56 来源:海阳市徐家店镇中心小学【字体:大中小】

海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小课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工作单位:徐家店镇中心小学

课题主持人:辛世红

课题组成员:祝秀梅、张玉芬、姜丽霞、林凤芝、纪仁波报告执笔人:辛世红

[摘要]

依据小学一年级学生是语言发展的高峰期这一科学理论,针对小学生作文难的问题,我们在小学一年级开展了写话能力的培养研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的兴趣入手,采取说写结合的有效方法,充分利用教材,利用口语交际课,扎实、有效的训练学生说写完整的话,同时采用了“汉拼结合”、“绘画日记”、“推荐阅读”的训练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写话指导。在实施、总结、反思中我们逐步探索出写绘画日记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教师近一年有针对性的严格训练,学生由说写简单的不完整的句子逐步达到说写完整的几句话或小故事、小儿歌。与同年级的其他学生相比,该校实验学生明显优于其他的学生,效果较好。

[关键词]

说话写话写话能力口语交际绘画日记

《小学一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研究》是徐家店镇中心小学低年级组承担的海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所立项的小课题,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已经达成课题研究的目标,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的现实背景

多年教高年级语文,发现学生写作文难。很多学生看着作文题目无话可写。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形式化,内容空洞,缺乏生活气息。他们的作文用词简单,语言贫乏,标点符号、分段等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师教学生写作文辛苦,批作文更辛苦,因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细节问题太多,如错别字、标点符号、段落等等诸多毛病。今年我从教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便想到了高年级的作文教学的根基还在低年级,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应从低年级入手。

2.存在问题及学生语言表达现状:

我校地处农村,本届一年级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孩子说话有带口头语、说话不完整、语序混乱、家乡音浓等问题。刚开学,学生在说话时有很多不规范的语言习惯,如:他对我忒不好了,我和王伟忒不稀罕他了;我二妈有了个(生了)一个小妹妹;我听见(闻到)香味了……等等。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说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能够说一句完整的话,他们怕在老师、同学面前讲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有的总是紧张得结结巴巴……

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调查统计表看,参加调研学生总数110人,其中得A(使用普通话,表达流畅,说话完整、通顺)有13人,占总数的11.8%;得B(上课能回答问题,偶尔使用普通话,说话较完整,表达比较流畅)有23人,占总数的20.9%,得C(上课能回答问题,不使用普通话,说话不完整,表达的意思别人能听明白)有48人,占总数的43.7%;得D(上课不愿意回答问题,说话不完整、不能顺畅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有16人,占总数的14.5%。总体看,说话不完整、不规范的学生大约占学生总数的2/3,能够写话的只有3人,仅占3%。

3.课题研究意义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地表述的过程。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小学生刚入学时,一方面渴望表达自己之所见、所想;另一方面书面语言没有积累,想说的话不知如何用语言表达。低年级学生写好起始阶段的小作文,就应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特别要从口头作文的教学上下功夫。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有话可写,善于表达,且能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说写习惯。在一年级学段对学生进行写话能力培养,将为小学高年级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石。

4.理论依据

因为一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高峰期。行为决定习惯。一年级教师开始就细致有效的进行写话引导,将为学生今后作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小学高年级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课题界定

一年级写话能力是指一年级学生在这一学段完成的写话目标。即能够达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二)研究假设

1、通过研究和实践,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和写话能力应达到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2、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开展写话教学的方法和措施,得出一年级学生进行写话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目标

寻找探求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开展写话教学的方法和措施,发现一年级学生进行写话教学的有效途径。

(四)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小学一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胆子小,怕生人,较多的学生不敢在人面前大声说话,要做到会写,必须会说。只有会说才会写。因此写话前,我们要先激发引导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想说、爱说、会说。

作文实际上就是写在纸上的话。因此,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学会说话。说好话将为今后的写话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说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起初不能够说一句完整的话,他们怕在老师、同学面前讲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有的总是紧张得结结巴巴……这就需要我们培养、扶持和引导。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利用教材,训练学生说写完整的话

一年级的写话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我们在平时多下功夫。在备课时,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把写话教学融贯在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时我们认真思考、认真观察,做教学的有心人,切实地把写话训练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在鼓励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阅读过的词语说话写话,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表达,不让学生重复他人的表达,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举例: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时,我是这样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的:当讲到本课文的高潮语句“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时 ,我紧紧抓住这一句话,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去深深感悟本文小作者一个山区孩子特别想去北京的强烈愿望。孩子在我的指引下,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我感受到了他们感悟到山区孩子的那种强烈想去北京的愿望了。我想,我现在应该好好利用孩子们现在的这种心情,通过让他们说自己的向往来进一步感受这句话的语气。所以我灵机一动,对孩子们说:“这个山区的孩子多想去看看什么呀?”我在课题《我多想去看看》后面板书了____,其实就是利用课题变成了一到补充句子的题。对于这一提示孩子根据课文内容很容易的就解答出来了,为了训练孩子们的说话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我继续引导孩子们:“其实我们和这个山区的孩子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告诉老师,(我手指板书 :我多想去看看____)你多想去看看什么?这下孩子可有话说了,有的孩子说:我多想去看看北京的红叶,我多想去看看黄山……,有个孩子说我多想去看看老家的奶奶,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是奶奶把自己养大的,现在就特别想回去看看奶奶。照着样子,很多孩子不但把句子补充完整了,还说出了为什么想去的原因。就连几个学习较差的孩子也能简单模仿说一句话来表示自己的想法了。

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同时,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写完整的话。于是乘热打铁,我让学生拿起笔来写下自己丰富的想象和感受。一年级的学生不仅语言丰富,想象力也很奇特。他们的写话内容可谓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格式各样。

低年级的孩子不懂语法,我们不能过早地向他们讲语法,那么怎样才是一句完整的话呢?我这样告诉他们:完整的话就是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别人,你说的是“谁”?是“什么?”“他(它)们怎么样了?”“在哪儿?干什么?”等等。在学生们明白了“完整话”

的概念后,我就让他们在课堂上,大量地反复练习,并放手让学生评议谁说的是一句完整的话,谁的还不够完整,如何补充。如用“山”来说一句话。学生说:“一座大山”,我就引导他们说“一座大山”不完整,应该说清楚谁到大山干什么?大山上有什么?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把意思报答清楚。有学生马上就说:“我到一座大山上看风景。”“我和爸爸到一座大山上浇果树。”“我们村后面有一座大山”“爷爷每天上山干活很辛苦……

(二)寻找契机,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

作文实际上就是写在纸上的话。因此,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学会说话。说好话将为今后的写话打下良好的基础。说完整的流畅的话是写好话的基础。教学中我们发现,在一定的情境中训练学生说话更容易。因为在情境中表达更容易,更灵活。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点,每逢有较好的说话机会,我总是留给学生。如课堂提问;课堂评价;有人捎口信;布置作业等

教学举例:有一次,我上写字课,孩子们正用心的写着,我在巡视,发现李龙飞坐在哪儿不动。我问他为什么不快点儿写字?他说:“老师,我没有笔?”我随口说了句,“为什么不跟同桌借一借呢?”他大声说说:“我跟他借,他不借给我。”样子理直气壮,好像别人欠他一样。我想学生中的确有很多的学生很自私,但也有的学生根本不懂的如何向别人寻求帮助。于是,我当机立断,让学生稍停写字进行讨论交流,我说:“为什么李龙飞同学借不到笔呢?他怎样做更好呢?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呢?”由于这个话题对他们大都有亲身的经历,所以个个有话说,学生交流的气氛很热烈,就连平日里不爱说话的管昊文也起来发了言了,最后学生明白了应该如何向他人求助,应如何助人。这短短的5分钟,我既进行了说话训练,又育了人,可谓是一箭双雕。

(三)用交际课,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规范,说通顺流利

一年级学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高峰期,他们敢想敢说,是我们训练他们说规范化语言的最佳时机。如果能在这个学段不失时机地促使每个学生“都开口”,并且“都能说较规范的话”,那无疑会取得好的效果。也能对我校的其他年级起到引领的作用。能开口说话,说规范的话,有条理的、完整的话,不仅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也为以后的写话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举例:在“有趣的游戏”这个口语交际的训练话题中,我是让学生先自由表达,然后由教师提供句式,进行完整的句子的练习。首先要求学生说话时要求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有条理。我班的小班长李晔同学在人前不拘谨,讲话干脆、利落,我就让他先说。然后启发、调动不会说、不敢讲的学生,让他们也起来说。像女生刘承宇说话声音小,我就鼓励她放大声音重说一遍。第二遍明显就比第一遍声音响亮了,态度也大方了。这样,胆小的也敢说了,一个带动一个,课堂的发言逐渐踊跃起来。在此基础上,再紧紧抓住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让学生说完整的话,如你玩过什么游戏啊?学生大多会说“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于是我出示句式“我玩过——的游戏。”让学生练完整的说话。你和谁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学生又会说“李红”等名字,我便出示句式“我和——玩过——的游戏。”……就这样一句一句的教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我让学生先敢说话再完整说话,之后是有条理的说,循序渐进。通过这样的口语练习,全班同学的说话水平已有了明显提高。

2 小学一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形式

为了让学生在写话上有所突破,探索四种写话的渠道,让学生想写、乐写、会写。

(一)利用汉拼结合,诱发写话欲望

一年级新生识字不多,会说不会写,使表达能力受到了阻碍。为此,我教他们用汉语拼音做拐棍,汉拼结合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激发他们写的兴趣。在识字教学时,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用当堂学过的生字先口头组词,再用组的词口头造句,然后将造的句子写出来。写句时,会写的、学过的字,一定要使用汉字,不会写的字则用拼音代替。别看孩子小,写出的内容可丰富了。他们在写话的过程中经常写出惊人的语句。如:①山坡上有一片果树林。②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③我看见他把地上的纸捡了起来。④我是徐家店中心小学一年级二班的小学生。⑤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他们有的像小羊,有的像小马……

我总会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的进步。孩子们受到表扬,表达欲望十足。我因势利导,紧抓不放,寻找有效地方法促进他们提前读写。这种汉拼结合的写话方式,孩子们也是很喜欢的,写话劲头很大。它为孩子们提前写话打开了闸门。事实证明,这种汉拼结合的写话方法,不但可以巩固所学拼音和汉字,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造句能力,养

成了学生乐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为今后作文起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绘画日记,激发写话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我们想到了让学生写绘画日记。因为低年级大多数学生喜欢绘画,对绘画很感兴趣。在学完第一组课文后,第一次绘画日记是让他们画山并用“山”组词,学生可以自由组词,越多越好,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如果愿意还可以写个句子。学生自由绘画自由表达的兴致很高。但刚开始,还真费劲,不是拼音不对就是不叫词,不叫话,不通顺,真是万事开头难,但我还是坚持让他们绘画写话。拼音不对我把正确的写在旁边,汉字不对改正后加上拼音。我常把写的好的作业读给大家,供他们互相学习借鉴。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看到那些用稚嫩的双手写出画出的日记,感受很深,心想自己的决定还是没错的。几个月过去了,孩子的写话初见成效,大部分学生已能写完整的一句话,并且能准确的使用句号了。可谓图文并茂,很吸引人。

对绘画日记内容有时由我规定,有时学生自己定。他们可以自由绘画写话。随着学习汉字的增多,学生的写话内容不再局限于一句话。开始有了一些内容变化,如“我和爷爷一起去山上看风景。我看到了山上的风景很美丽。”在自由绘画中,李晔同学写到:我画了一个热太阳,人们冬天就不冷了,小鸟也就不用飞到南方去过冬了。虽然他们认字不多,有些句子几乎全部都是用拼音写的,可是我特别高兴,因为每个孩子都在这些语句中倾诉了自己的那份向往,这是他们最真挚的表白。也是他们写作的开始。

为了放开学生手脚,我会帮学生制定绘画日记的纲目,学生自己定内容。如在学习《菜园里》后,我让学生画蔬菜,并写出它们的名字,可以仿课文编儿歌。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他们不仅画的好,而且还能仿照课文写出小歌谣,儿歌呢。我班王萌就写出了这样的儿歌“菜园里,辣椒红红的,茄子紫紫的,黄瓜绿绿的,白菜大大的胖胖的,豆角长长的细细的,大葱韭菜壮的惹人爱。”虽然不是很压韵,但也相当不错。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让学生在日记上画尾巴,用“有趣的尾巴”做引子,学生则编成这样的儿歌:“小牛的尾巴赶ying子,小燕子的尾巴掌握方向,小鱼儿的尾巴会拨水,小松鼠的尾巴可当降落伞,小袋鼠的尾巴就是小椅子luo。”近一年的写话训练,孩子们的写话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巧妙利用教材,加强写话训练

一年级的教学以识字为主,在识字的同时积累词汇,对于这些教学任务,我们除了要求他们会读会写之外,还要求注意积累、运用,进行仿写训练,在仿写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刚开始学生不会,我采取在每课听写词的时候,先由老师用出现的词说一句话,学生写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如何运用这些词语。同时,我说的句子都与班中的人或事有关,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话,写诚实的话,这是我们指导小学生作文的根本,也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应大力提倡。课本上有许多的内容可以进行写话训练:

教学举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路》一课,第一段的句子很美,我想:“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优美的语言,什么才是最好的办法?”课堂上我忽然来了灵感,对与学生在黑板上一起做画,一起写话。于是,我开始让学生把课文第一段读熟练,我对学生说:“在哪儿有一条长长的小路?”学生说:“鸭先生的房屋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上房屋,还有一条长长的小路。“在小路上有什么?”“小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我一边听,一边用彩色粉笔画出花花绿绿的鹅卵石。“在路旁有些什么呢?”“在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我又画了一朵又一朵美丽的五颜六色的鲜花。第一段优美的文字我用简笔画把它绘画出来。看着美丽的黑板画,我又说:“谁能看着画来把它复述出来?”学生来了兴致,纷纷举手回答。就连平时文静很少举手的王颖也举了手,真是难得!我赶忙叫起来她来说:“鸭先生的房子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鸭先生在小路上铺上了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真是棒极了,我动情的夸了她。寡言少语的管昊文也站起来说:“鸭先生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路,鸭先生在小路上铺上了美丽的鹅卵石,路旁开着美丽的鲜花。”“老师,他说的不对。”“我笑着说:“他没有复述书上的,他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了,也很好啊。如果你们也能用自己话说老师很高兴!”于是,学生开始说开了。看谁能背诵下来?学生学习的兴致很高,一会儿便小手如林了。我又让学生写绘画日记,一会儿,学生便图文并茂,表达的清楚,语言优美,各式各样。

(四)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籍,丰富写作语言

教学中我们还发现:我班的刘艺同学,他的绘画日记本写的句子多,内容也丰富具体,有趣味。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他的课外阅读较丰富(上学前就能读没有拼音的故事书了)。于是我们让学生利用晚上

和休息日、活动课进行大量的阅读,扩充他们的词汇量,积累写作丰富知识和经验。我们向他们推荐了《绿太阳》《一千零一夜》《365夜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有趣的故事书籍。孩子们的阅读量增加了,阅读的范围也广了,他们的语言表达也有了明显的改变,词汇丰富了,表达内容新颖了,表达方式成熟了,不是简单的意思表述,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近一年的研究即将结束,经过我们对学生的观察、和对比分析,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到目前为止,实验班的学生都能够说写完整的一句话,90%的学生能够写较优美的句子。85%的学生能够写有趣的小故事和小儿歌。从整体上看,学生的写话水平较开学初皆有较大的提高。

1.学生已形成了有序的表达习惯

通过课题实验组的一次口语测试,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明显好于同级部其他班级的学生,同样讲述一件事情,实验班82.5%的学生能够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谁在做什么,做到怎样,有序的表述清楚明白。其他同类班级66.4%的学生则语序混乱,语言重复啰嗦,表达不清。

2.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词语准确完整的写话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在第一学期末的考试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在用词说话方面优势明显好于其他同类班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会说一题:(用“十分”和“快乐”说话)同年级三个班此题实验班的正确率是98%其他两个班的正确率分别是80.6%和75.5%。

3. 学生对写话产生浓厚的兴趣

实验班的学生课堂敢于发言,回答问题也是有理有据。他们很喜欢写话,尤其喜欢写绘画日记。这是王子璇在5月10日的绘画日记中写道:我zuìxǐ欢吃yīnɡtáo。yīnɡtáo 圆圆的红红的,就xiànɡ一kēkē 红宝石。刘澄宇在6月12日写到:我zuìxǐ欢的运动是跳shénɡ。课外活动时,我和周红美一起bǐsaì跳shénɡ。我yínɡ了三次。我们玩得很开心。

4. 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在第二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实验班的看图写话一题(共十个知识点)平均每人得9.2个知识点,其他两个同级部班级分别是平均每人

得7.2和8.4个知识点。从试卷上看,实验班的学生写出了几句自己想说的话,基本说清楚了内容;语句中使用了自己积累的新词语,使用新词的频率高,数量多。实验班的学生大多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而其他同类班级写话中没有标点符号的人数较多。

五、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1.结论

通过近一年的研究,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在说话写话方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在一年级就进行说写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将为高年级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实践证明:写绘画日记是提高一年级写话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让学生“提前读写”这一要求的有效的途径。

2.反思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在一年级的写话训练上起步不可以过高,在上学期末只要能够说一句完整的话,能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就可以了;一年级下学期期末写话的内容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只要基本上通顺,就应该是较好的写话。只要能使用上阅读和生活中的词语(也就是说可以看出有了这样的意识)把图意表达清楚,能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断句,基本正确使用就可以了。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失去写话兴趣。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部分学生仍有错别字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够准确,一句话还可以,但句子一多,使用则混乱的问题,这些有待于我们二年级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1 一、本课题研究之背景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活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网络资源的利用,极大拓展和丰富了作文教学的空间和资源,开阔了学生眼界,丰富了作文素材。利用网络环境,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和自主作文的氛围,创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条件。凭借网络,“师生”、“生生”之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沟通。这不仅大大拓展了作文教学活动空间,也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得到发充分满足。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也使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得到有机的整合,将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除涉及到语文、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外、还会用到音乐、美术、科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

识,在进行作文的同时,也学到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各科知识得到同步增长,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3.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孩子的作文水平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加之教育部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从三年级开设电脑课,许多家庭为了配合学校的教学都自备了电脑,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出本课题旨在寻找网络资源应用于作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考察传统思维中的作文教学,我们认为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学生的视野“窄”,二是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所谓“窄”,就是把课本作为唯一的学习场所,把教材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以为学习好语文书本上的知识是最根本的任务。其实,这种将书本知识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及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割裂的状况,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固守一隅,封闭在课堂上、书本上,不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不向信息化的社会开放。学生苍白无味的生活,必然不能充分体验和享受作文的乐趣。所谓“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没有生活感受和语言素养的积淀,言之无物;另一方面也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言之无法,“集体失语症”带来了莫大的悲哀。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精编版

篇一:小学语文科小课题研究 课外阅读的研究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成就理想的翅膀。人类从有文字以来,人们便通过阅读,承载传递信息,不断创造新的世界文明。作为学生,课内阅读不可或缺,然而,真正阅读的源泉来自于课外。语文课外阅读是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生长的需要,诚如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般;健康有益的书籍,是对生命语文素养的孕育、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快乐的阅读方式,是符合阅读主体--学生--的接受的活动因此,我们应该营造一个符合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的人文环境。 一、课题的目标及要求: (一)总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二)相关要求: (1)阅读著名童话、寓言、故事; (2)阅读浅显科技文章,儿童报刊,人物传记,历史名著; (3)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 (4)会做摘录笔记,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加大学生阅读量,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具体分述如下: (1)小学生阅读目的的研究 (2)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 (3)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 (4)小学生课外阅读课教师指导方法的研究 (5)如何进行亲子共读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图书建设 1.建议学校图书室适量增加图书; 2.班级图书角有针对性地安排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及教辅读物等; 3.欢迎学生购买图书,建议学生订阅报刊一份或以上,经典图书10本或以上; 4.教师要带头阅读,教师每人应有图书20册,报刊2种。 (二)加强时间保障 1.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 2.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40分钟以上; 3.每节语文课,安排课前3-5分钟诗文诵读或演讲,并由学生点评; 4.公众假期期间,可安排学生自由阅读,读名著一部或5篇精美文章,或者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三)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指导1.每周组织1次"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好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我喜爱的一位作家"等活动。形式可以是故事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比赛、阅读知识竞赛等; 2.每周,教师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著讲座"; 3.教师每周上一节课内阅读指导课,指导课有教案,教案要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内容、阅读要求等;

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

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 如何巧记九九乘法表 在这一学期,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个小课题研究,如何巧记九九乘法表。在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表内乘除法是全册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孩子们在背诵几遍乘法口诀之后,就不愿意继续去背诵。经常是按顺序一个挨着一个背时,很熟练,随意抽出一个就得不出结果。结果,有很多孩子在计算表内乘除法时,计算速度慢,经常出错。所以这个小课题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们背诵口诀的热情和兴趣,熟练掌握口诀呢? 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看口诀,明意义。 在让孩子们记忆口诀时,要让他们明确口诀的由来,知道乘法的基本意义,如2x3=6要让学生知道就是2+2+2=6这样,在孩子们实在记不清某句口诀时,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推导出最终的结果。 2、找规律,巧记忆。 在1-9这些口诀中,有很多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比如,任一句口诀,和其相邻的两句都有联系。当五七多少想不出时,只要记得五六三十,再加上5就可以得出五七三十五;或者用五八四十减去5得出五七的口诀。也可以用四七二十八加上7或六八四十八减去7得出这句口诀。再例如,2的9句口诀,就是我们原来经常说的双数,两个两个数;5的9句口诀,就是我们平时5个5个数(这些在一年级认识100以内各数时,学生已经非常熟练)。 9的乘法口诀,更是有意思,在其口诀得数的数字中间就有规律,每一句口诀的得数(9、18、27、36、45、54、63、72、81),数字拆开再相加,都等于9,而且前后照应(18和81,27和72,36和63,45和54)。更巧的是,9的口诀还可以用我们一个简单的"手指操"来表示。 如图:4x9

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

编号:FS-DY-20664 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法也应得到重视和改善。教师要使学生成为阅读课当中的主人,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看来,教师在教学时,都会不自觉地陷入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容易造成“满堂问”的模式,表面上看起来是学生自己在读、在解决问题,实际上就形成一支无形之手,紧紧地限制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重在讲解,学生只是会回答问题的机器,不用去探究问题的渊源,只需要怎么回答教师的问题就行了;这让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形成被动阅读,逐渐产生学习厌恶感,最后将事倍功半。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性

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是学校或班级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等,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解剖了阅读作品,没有形成让学生自主分析的习惯。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体验。而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参与人员】一年级教师 【研究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 可以说,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计算教学更可以说是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始终的!由此可见,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 可是反观我们的现状,却不难发现下面一些问题。 1、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兴趣不高; 学生们对于计算教学真的是喜爱不起来,经过调查发现,孩子们认为计算很简单,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大的时间去研究。因此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现实情况就是,老师讲的时候煞费苦心、极其卖力,孩子们却根本不买账,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更不会装假,更有甚者都很高兴地玩到了桌子底下。 2、学生计算的准确率非常的低; 由于学生们普遍对于计算的不够重视,因此计算的准确率低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是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不会做这些计算题,而往往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数、计算过程不够仔细、嫌麻烦不愿意进行验算等等造成的。 3、普遍没有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但是现在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加以关注,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4、计算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问题的形成,固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是我更认为和我们数学教师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大多数老师认为,在现如今的新课程理念下,计算教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备受瞩目了,而且新的课程标准中似乎也对计算的要求相对降低了很多,以往的一些好的方法并没有坚持和传承下来,这些无疑都深深地影响到了现在的计算教学,也是造成现在孩子们普遍计算能力大幅下降的根源之一。

二、研究的价值。 从一年级小学生开始,就打好口算的基础,这必将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因为: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计算教学大多数都是建立在20以内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的,经过上个学年段的初步调研,我发现很多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恰在于此;另外,学生们进入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计算能力的高低也会对相关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现如今的中高考体制下,对于计算的要求很高、计算量也相对较大。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就打好计算的基础,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了。 三、预计的突破。 学年的数学教师能够在我们共同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一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把握这次学习与研究的机会,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对于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等都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当提高与加强。 【研究目标】 一、基础目标。 1、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能够认真书写; 2、能够看清计算符号,准确进行计算; 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 二、终极目标。 1、利用计算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2、掌握算理算法,使学生能够准确计算; 3、初步奠定基础,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研究步骤】 1、对数学教师进行摸底,了解教师现状; 2、小结出值得推广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 3、了解教师所需,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与研讨。 4、典型口算试题及学生出现错误的一般性分析; 5、优秀教师经验交流;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调研报告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课题研究 总结报告 新华小学杜磊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怕作文。而怕作文的重要原因就是课外阅读少,没有素材积累;没有生活底蕴,缺乏写作热情。“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就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享用它的‘利息’。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作好。 语文组特提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项目。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著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

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3、朱作仁教授在其著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并指出这种“意义”,不但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4、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所以说,阅读与作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读与写,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1、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认读方法,增强学生的认读兴趣,为阅读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出一系列课堂阅读指导方法,使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并学会从读书中积累有利于写作的

一年级课题研究方案

浅谈一年级数学情境的创设的方案 孙吴三小张春梅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也就是教师要有效地创设情境,诱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内容的呈现应该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而引导的方法之一就是创设情境。根据一学期的教学我了解到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比较关注“实践、有趣、好玩”的事物,所以我认为一年级适合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只有把数学的自身特点与学生的心理规律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与摸索实践,在数学课堂教学期间我渗透了一些数学情境。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我认为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应该时刻和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如果学习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会觉得数学就是一串串的枯燥数字、无穷无尽的加减法,他们会对数学的计算失去计算兴趣,感觉学习数学是很没用的,从而越来越不

愿意学习数学。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小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并百听不厌,因此,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用数学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良好的数学故事情境能有效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生动气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游戏是一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它是由愉快的气氛促动的。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把游戏是当地引入数学课堂教学,寓教学于游戏中,将教学与游戏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2.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娃娃,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们应该寻求一种能为儿童心理特征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来教学,让他们能在无意之中进入到学习状态,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潜意识地达到学习的目的。如果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doc

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 大家对于语文学科方面的课题有什么研究呢?下面就随我一起去 阅读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法也应得到重视和改善。教师要使学生成为阅读课当中的主人,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看来,教师在教学时,都会不自觉地陷入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容易造成“满堂问”的模式,表面上看起来是学生自己在读、在解决问题,实际上就形成一支无形之手,紧紧地限制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重在讲解,学生只是会回答问题的机器,不用去探究问题的渊源,只需要怎么回答教师的问题就行了;这让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形成被动阅读,逐渐产生学习厌恶感,最后将事倍功半。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性 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是学校或班级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等,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解剖了阅读作品,没有形成让学生自主分析的习惯。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

主阅读体验。而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和打基础。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好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

一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 灵武四小课题组石润玲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通过多年的亲身教育实践认为:“幼稚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知识、技能、言事、思想、态度、情绪等,都在此时期打下基础,它是决定其将来人格、体格的重要因素”。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予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低年级教育中固然要帮助孩子学习生活、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爱学习、会学习,爱动脑、会动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个性品质,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一种基本素质。而且,也只有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孩子在生活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也就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如何结网,如何捕捞,他们才会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更多的鱼。 可是,目前的现状是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多的把目光集中在分数上。有些孩子家里过分宠爱,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比较忽视。有些孩子,他们虽然聪明,但往往习惯很差,课堂纪律散漫,注意力不集中,听讲效果欠佳。有些同学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讲话或摆弄东西,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有的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橡皮、铅笔,哪里说话哪搭茬儿;有的在家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学习一边吃喝,这些小动作已经成了他们的不良习惯,这自然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成绩。 良好的学习习惯较之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重要,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本课题力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培养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和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如何搞好语文阅读教学 一、目的及意义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所有的阅读教学都要围绕阅读教学的任务来进行。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不同课堂教学结构赖以建立的依据,实际教学活动是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从学科课堂教学中寻找突破口,通过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依据相关的理论构建与学习方式多样化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二、实验过程 1、精心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是课题研究开展的依据,其地位尤为重要,因此在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时,课题组成员相互协商,几易其稿。通过课题负责人对学校学生学情与教师教学情况充分分析,获取了第一手资料,确定了课题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的研究上。接着,课题组人员有几番研究,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了一些新内容,这使课题研究的针对性进一步得以提高。 2、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 课题的开展需要课题组成员的密切合作,我们利用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和学校信息技术条件优越的有利条件,对于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协作进行了有效的过程管理,一方面充分发挥各年级备课组的作用,同时又利用教研活动加强课题组成员在资料收集、课件制作、理论学习、

教学交流、学情反馈等方面的合作。这些工作为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对教师语文教学方式及学生语文学习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为了本课题的顺利实施,我们课题组的领导深入课题组教师的课堂,大量听课,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上,还存在着人文精神的淡化和流失现象;语文教育更多的侧重于工具性,一种应试的工具,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中弱化了学生听与说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量严重偏少,教学过程烦琐化,教学中忽视了学生表达的欲望等等。根据我校语文阅读教学的这些实际情况,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措施。 三、实验成果 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凡事意识强,成功效率就高。行动受思想支配,执著恒久的行动,背后支撑的是思想、信念。阅读作为一种有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又是很容易被轻视的活动,需要用思想导航,用思想来提升境界。帮助小学生构建正确的阅读理念,也是落实学生阅读主体的前提。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懂得阅读为什么重要。如果教师仅囿于操作上程式花样的追求,而学生的阅读意识处于不自觉状态,阅读效果自然将是低下的。因此教师要致力于学生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为此,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可搜集一些典型的材料,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灌输一些阅读能优化人生的道理。 当然仅凭“说教”,或许不是对每个人生效,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阅读实践,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如学生因阅读而思想提升了,思维创造能力提高了,都可给以表扬,通过表扬引导,来促使他们认识阅读重要,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学生阅读主体地位落实,离不开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如果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觉到自己感受理解的范围、程度在不断地扩大和加深,

一年级课题研究计划

《如何有效开展绘本阅读》课题研究计划为了把绘本阅读计划落到实处,为了给孩子一个彩色得、浪漫得童年,为了然培养孩子得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我校准备从一年级就带领孩子走进书籍得世界,从绘本开始,用故事与绘画轻轻得唤醒一年级孩子得阅读愿望。学校自开办以来就一直尝试新教育实验活动,绘本就就是一年级孩子最喜欢得阅读,所以特制定一年级绘本阅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得建议就是:“教师要为学生得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与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得束缚,鼓励自由表达与有创意得表达。”我们以此为宗旨,以苏霍姆林斯基得“儿童就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得”为理论依据,遵循创设情境、读写结合等低段儿童得认知规律,针对绘画创作与写作过程具有共性得特点,通过绘本写话,把抽象得写话训练与与形象直观得绘画结合起来,给儿童提供鲜活得写话素材,激发儿童得写话兴趣,实现由画到文、由文到画得转化,并内化自己得语言,提高儿童得想象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了口头表达能力与写话能力得提高。 二、工作思路及目标 本活动就是在小学一年级开展,利用每天暮读二十分钟,开展绘本阅读。针对孩子入学以来,与其她孩子相处,

适应新得学习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围绕孩子得生活,把绘本带到孩子们得面前,牵着她们得手去读,去触摸绘本,引领她们去欣赏、感知画面得美,更要透过画面与文字去感受它们要传递得力量,读懂蕴含其中得道理,以获得心灵得滋养与生命得成长。同时将绘本得特点引进写话教学,科学有步骤地进行低年级写话训练,从而有效地激发她们得写作灵感与热情,提高学生写话得能力。 一年级上学期得教学内容就是:根据孩子初入学时对新环境得不适应,以与同学交流、共同生活中发生得事为主题,进行入学指导,友情交往得有效引导,使孩子爱上学校生活,学会与同学分享与交流,知道友情得可贵;离开亲人来校学习,也要明白爸爸妈妈永远就是自己最亲爱得人,进行亲情教育。同时发挥想象力,学会通过图画来表达内心情感。主要设计了《一口袋得吻》、《我有友情要出租》、《我得名字叫克里桑斯美美菊花》、《温情得狮子》、《彼得兔得故事》、《逃家小兔》、《在森林里》、《爸爸》、《我爸爸》、《我妈妈》、《我奶奶》、《您真好》、《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我要当哥哥了》、《彼得得椅子》、《古里与古拉》、《蒂奇》、《大猩猩》等经典绘本故事得阅读。 一年级下学期得教学内容:当学生适应了学校生活,学会同学共处,便要开始慢慢地养成良好得生活、学习习惯了,如用餐习惯、卫生习惯等;我们针对孩子得好奇心,在绘本

三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

兰陵县第二实验小学小课题研究 三年级语文研究小组 2017.10课题名称 《小学三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课题的形成概述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听说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写作)、综合性学习,被《语文课程标准》列为语文课程的五大内容,是语文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自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经验及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课程标准对中年级(3-4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的阶段目标: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然而在实际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不愿意张嘴“说”,不懂得用心“听”。在他们的意识中,大多数的课堂都是老师讲课文,学生听讲,这种口语交际课却专门让说话。那要说些什么、又该怎么说,心里一团雾水。而且害怕说错话不当、举止失措而被老师批评,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笑话。这些问题已成为许多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顾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互动交流氛围的形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如何让学生能轻松,愉快的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交际,成为我们研究的内容。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小课题研究案 2015-07-14 17:59:06 《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小课题研究案 一、小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一定的客体,是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注意力能保证人更清楚、更完善地认识事物。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注意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注意力的好坏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一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发展存在着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的特点,表现为缺乏自制力,上课易走神,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至关重要。 二、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1. “注意”这种心理现象在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对“注意”的作用进行过这样的阐释:“注意是一扇门,一切来自外部世界的刚刚进入人的心灵的东西都要从它那里通过。”所

以注意不仅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而且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始终。那么注意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对知识的吸收。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最好的学习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地学习。”孩子若没有足够的注意力,会影响学习的品质和效果;相反的,对任事若能专心、投入地学习,不仅学习品质佳,相对地,学习成果也会高人一等。”由此可见,注意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2. 改变目前小学生注意品质存在现状的需要。 据观察现在大部分小学生的注意品质不够集中,发展不太稳定。在课堂上表现为容易分神,爱做小动作,或随便说话,做作业时做一会玩一会,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等等。这些都是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3.教师发展的需要。 关注小学生注意品质的培养有助于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改进课堂管理法,进一步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注意力集中的参与学习,省时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这三面我们提出了“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想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来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品质,让学生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小课题研究计划3篇

语文小课题研究计划3篇 语文小课题研究计划一: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计划学会欣赏与修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习作评改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久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却忽略。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的形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也就是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以致于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益低下。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人为本、民主、互动、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学

会学习、主动学习。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落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学会评价、欣赏与修改,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一)实验假设 几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有闪光点。这闪光点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一处标点甚至是格式、行文布局、字迹等等。只要学生经过了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哪怕从一个很小的方面接近或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域”,这个“闪光点”就会显现。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学生并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能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习作的动力与兴趣,不断促使学生向着新的“最近发展区域”迈进。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都可以通过修改达到更高的水平,得到更理想的成绩。在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行修改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解决问题、改进学习,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作文水平与能力。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欣赏、

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课题研究立项申报表 课题名称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目标 1、构建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关注数学的本质,回归数学的本质,使动手操作充满逻辑的力量。 效。课题负责人乔锁香性别女年龄39 学历本科课题组成员温玲梅赵海华张晓旭王小花 课题研究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师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2、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实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3、文献研究法: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4、经验总结法:总结、分析课题研究的经验,形成课题研究论文集。课题研究的步骤一、准备阶段(2012.2——2.12.3)对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确立研究课题,对课题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及价值性进行论证;完成课题计划和申报表。 二、实施阶段(2012.4——2012.11) 学习新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借鉴先进经验,保证课题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根据课题方案,切实进行课题主题实践活动: 1、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1)在教学的重点处进行操作。) (2)在教学的难点处进行操作。 2、操作活动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1)操作活动前,做好教具,学具的准备。 (2)操作活动前,应明确操作的目的和要求。 (3)必要时,要组织学生讨论出操作的方法和步骤。 3、让操作活动与思维紧密结合。 4、提升操作活动后的反思。根据实践情况和需要,对课题方案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从本课题研究的角度观摩优秀课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经验交流活动,学习吸收先进的实践经验。 三、总结阶段(2012.12) 根据实际情况,撰写研究报告。在实践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整理有个性的个案、案例,撰写相关的论文,进行交流研究,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在全校推广。 学校意见签名:年月日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盖章)年月日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题目参考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题目参考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信息能力的研究 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 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的分析及对策思考 探索小语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改革作文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 真实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建构的研究 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顽童在语文学习中的优势及发展的研究 作文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化生活 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

小学生语感适应性障碍及对策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 个性化“习作——写作”实践与研究 小学诗化语文教学的探究 实施大语文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动态生成性”的研究 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建构 在情境中作业,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研究 语文课堂学习中培育学生创新性学习品质的研究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生“两真”作文实践 重视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自主探索”教学模式的构建 小学“观察作文”教学探究 开发学校语文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中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探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体验教育的探索

小学生想象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生划范围自主拟题作文实验研究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非语言应用的研究 低年级儿童口语能力初探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研究小语教学与网络资源整合的研究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基本方式的探究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探究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农村小学生自主作文的研究 “主动探究,个性发展”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 语文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操作方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 小学语文课程审美教育体系的构建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

《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全新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 转载2015-07-14 17:59:06 《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小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一定的客体,是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注意力能保证人更清楚、更完善地认识事物。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注意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注意力的好坏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一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发展存在着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对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的注意占优势,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的特点,表现为缺乏自制力,上课易走神,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至关重要。 二、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1. “注意”这种心理现象在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对“注意”的作用进行过这样的阐释:“注意是一扇门,一切来自外部世界的刚刚进入人的心灵的东西都要从它那里通过。”所以注意不仅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而且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始终。那么注意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对知识的吸收。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地学习。”孩子若没有足够的注意力,会影响学习的品质和效果;相反的,对任何事若能专心、投入地学习,不仅学习品质佳,相对地,学习成果也会高人一等。”由此可见,注意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2. 改变目前小学生注意品质存在现状的需要。 据观察现在大部分小学生的注意品质不够集中,发展不太稳定。在课堂上表现为容易分神,爱做小动作,或随便说话,做作业时做一会玩一会,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等等。这些都是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3.教师发展的需要。 关注小学生注意品质的培养有助于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改进课堂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注意力集中的参与学习,省时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这三方面我们提出了“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想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来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品质,让学生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三、小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目前,国内外注意力缺损儿童,主要是药物控制。但大多数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源于学习能力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2017语文课题研究方案

语文主题教学探究的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课题的提出基于教材编排特点的需要。 现在教材的编排是一个单元的文章就是一个大的主题,用不着每篇文章都去归纳主题思想,只是每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学习每篇文章时只要找出这些不同就可以了。课本的编排体例变了,教学的方式也要变。教师要改变那种传统的教学思路,每篇文章都去总结主题思想、开发课程资源,要根据新教材的编排特点,进行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 2.课题的提出基于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由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而得以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换言之,在新的课程标准上,“学”比“教”更受重视,由于知识建构的主体在学生个人,如何学习就成为教学思考的重要课题。依据新课程理念,深入开展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提速”,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实现厚积薄发;让生活走进课堂,把学习语言与体验生活结合起来。 3.课题的提出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 “语文主题教学探究”是依据语文学习需要大量阅读的规律,以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为前提,以单元主题为一个学习整体,实现课内外的拓展阅读,从而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供一良好的知识建构的学习情境,同时此一形式兼

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习者;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通常采取小组教学,十分重视合作学习,而小组成员被认为是异质性的团体成员,也就是学习者本质上各有不同能力水平、学科成就及学趣,成员的互动、对话,不仅有利于思考的激荡也有助于团体凝聚的形成,团队合作是未来社会工作生涯的主流形态,在学校的学习情境中就应该有这样的学习经验;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跨学科领域的学习形式也较契合人类智能的本质,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即视人类智能包含语文、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及自然探索等八项智能,从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形式来看,其学科内容及学习方法整合的特性较能兼顾人类多元智慧的发展。 我校大部分学生为寄宿生,学校学习资源较为丰富,拥有大量的图书资源。而一些学生课外语文的学习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浪费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本课题的研究就要充分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水平和兴趣等,整合单元内的教学内容,并将课堂和生活世界结合起来,向课外拓展,促进学生充分的发展。 4.国内外研究现状 传统教学常常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生硬地灌输知识,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不仅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还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近年来,“主题单元”这个词逐渐走进了语文教学领域,“主题单元教学”也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们的重视。主题单元教学自产生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本课题在充分吸收以往的研究成果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对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